facebook pixel code

抗議客服不給叫基金答人的葉小媽

小媽精選1050304基金資訊

2016年03月04日
金兵領漲 全球股市向上衝2016年03月04日 04:11 工商時報記者蕭麗君�綜合外電報導
全球金融股走勢 http://goo.gl/O9YLby

近來全球股市反彈回升,主要是受金融股領軍反攻的支撐。金融股的彈升,意味投資人開始相信主要央行繼續持低利率政策,包括美國,同時負利率為銀行帶來的傷害也不如之前所擔心的嚴重。

標準普爾500金融股指數從2月中旬低點以來,已經強漲11%;同時間歐洲Stoxx600指數銀行股更狂升18%;至於日本東證一部銀行股指數也飆漲近13%。

然而在年初的時候,受日本與歐洲央行相繼推出負利率政策,加上大宗商品價格暴跌,引發外界對美國信貸情況的憂心,導致金融股面臨沉重賣壓。特別是歐洲金融股在壞帳隱憂與增資壓力下,受創尤其嚴重。

Panmure Gordon資產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法蘭區(Simon French)指出,2月中旬以來全球股市進入超賣情況,但實際情形卻是全球整體經濟環境並沒有想像如此糟。
此外,最近油價回穩,帶動市場氣氛轉趨正面,已舒緩對美國能源債券的信貸憂慮。

美國經濟數據在此時也相繼傳出捷報,更加速本周華爾街金融股反彈,並進而促使全球對金融股的樂觀氣氛升高。

Convergex首席市場策略師柯拉斯(Nicholas Colas)指出,金融股重拾漲勢,反映外界預期「全球央行將拉長維持低利率的時間,而且願意忍受通膨略為走高,特別是在美國。」

他認為該政策取向將延後美國升息步伐,有助提振銀行業獲利,並使投資者對金融股的興趣大增。
此外,對負利率將傷害歐洲金融業的疑慮,也在周三歐洲央行官員掛保證下獲得減輕。

歐洲央行執委柯爾(Benoit Coeure)周三聲稱,鑒於低利率政策可能對銀行造成衝擊,該央行將會謹慎評估如何減緩對銀行借貸管道的負面影響。

Interactive Investor公司投資部門負責人歐基菲(Rebecca O'Keeffe)認為,在歐洲央行撐腰下,已有效推升歐洲銀行股從2月中旬低點強力反攻。她說,「儘管對壞帳的不安仍將持續拖累該部門,不過許多個別股價已經變得更具吸引力」。

---------------下一則--------------- 
全球中小基金表現 撥雲見日2016年03月04日 04:11 工商時報記者陳欣文�台北報導

隨著國際油價反彈及歐洲央行總裁暗示可能擴大寬鬆(QE),近期市場情緒好轉,帶動國內7檔全球中小型股基金,近一周平均反彈近1%,法人分析,今年全球經濟雖呈低度成長,但並不會落入衰退,股市應不至於轉為空頭,自去年12月美國聯準會(Fed)升息後,全球中小型股最大跌幅已達11%,低檔震盪期可望進入尾聲,此時布局獲利可期。

保德信全球中小基金經理人高君逸分析,聯準會(Fed)緩步升息下,低利環境仍有助於中小企業融資借貸,用於投資及併購;展望今年,歐美小型股仍為主要投資地區,不過美國在Fed升息影響下,短期受到衝擊,因此投資中小型股的目光,可轉往經濟持續復甦的歐洲。

據統計,2011年以來,一旦中小型股相對大型股的本益比倍數低於1.3時,中小型股投資報酬率均高於大型股,進場半年後,平均報酬率更超過14%;今年1月,中小型股相對大型股的本益比倍數再度跌破1.3,意味中小型股基金的優勢時機再度降臨。

摩根投信副總謝瑞妍指出,美國聯準會啟動升息,無疑對全世界宣告美國景氣持續穩健復甦,加上全球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維持擴張步伐,JPMorgan全球採購經理人指數自2012年12月來已連續37個月持穩在50的擴張水準,伴隨著大環境景氣回溫和就業機會改善,中小型股可望跟著有所表現。

以歐洲中小型股為例,歐洲小型股營收主要來自於歐洲區域內,更能參與歐洲區域內景氣復甦,並避免新興市場需求放緩疑慮。

---------------下一則--------------- 
台股基金 今年來繳正報酬2016年03月04日 04:11 工商時報記者呂清郎�台北報導

台股自農曆年後以來表現喜氣洋洋,2月僅3個交易日收黑,年後更僅1個交易日收黑,一路展現與亞股反向上揚的姿態,站穩8,500點之上,148檔台股基金水漲船高,單月繳出平均績效2.63%,根據晨星統計,台股各類型基金今年以來均為正報酬,2月以上櫃型基金居冠,其次為科技型及中小型基金。

瀚亞投信副投資長劉興唐表示,美國、歐洲股市屬於多頭回檔格局,隨著美股反彈氣盛,台股持續多頭行情,3月底前財報空窗期,題材股各自發酵,上檔挑戰年線,下檔則是在月線和季線附近有撐。

且這一波反彈行情啟動,資金顯然轉戰中小型及科技股,短線選股可留意網通股、光通訊、車用安全及運動休閒相關的族群,看好網通、光通訊及車用電子等3月營收可望走強族群。

宏利台灣動力基金經理人周奇賢指出,台股高現金殖利率,優於亞洲市場平均水準,一向受外資青睞,大陸經濟下滑速度減緩,今年可望在消費方面出現復甦,相關個股將有機會獲市場注意,隨新政府執政時間愈來愈近,市場聚焦新政策方向,包括生技、綠能相關產業可望有所表現。

台新台灣中小基金經理人王仲良認為,推估台股大盤將維持盤整格局,隨破底危機化解、國際股市轉好下,第2季指數可望挑戰年線8,800點,中小型成長股將有個股表現機會。

瀚亞電網通基金經理人林俊宏補充,在大陸光纖到府滲透率逐步提升,以及4G政策持續下,今年看好網通族群表現。

---------------下一則--------------- 
台股科技基金 彈性操作2016-03-04 07:08:40 經濟日報 記者朱美宙�台北報導

在台灣註冊的科技與生技醫療保健類基金上,以台股為主的科技股基金績效出乎意料地在前段班的基金,安聯台灣科技基金更是表現不俗。這檔基金規模只有6.5億元,在選股不選市的操作主流下,更能彈性面對波動的金融環境。

當以美國為首的生技、科技股自年初以來都大幅回檔之際,台灣電子股的表現卻相對穩健。美國NBI生技指數、那斯達克指數跌幅都曾一度高達兩成,使得以美股為主的全球生技或科技基金績效都相對失色,很難不受到拖累,年初以來負報酬率者不在少數。

反觀以台股為主的科技基金,大主軸還是新創產業為投資標的,投資組合中雖然缺乏朗朗上口的大型品牌,有些甚至只是新創產品相關零組件,因台股相對國際股市強勢、台灣電子股相對大盤強勢,使得台灣科技股基金近一個月都有10%以上的報酬率。

安 聯台灣科技基金原名德盛台灣科技大壩基金,成立於2001年,已有相當時日,即使經理人更迭,安聯挾著國際資產管理集團的資源,已為研究團隊建立了制度, 是基金操作的一大後盾。現任經理人廖哲宏接任13個月以來,除有既有的研究團隊作後盾,加上他踏入金融業近十年的資歷累積,使得他繳出不俗的成績單。

對 於基金操作,廖哲宏說,「挑對股票很重要。」目前他鎖定有三類族群可留意:第一是能見度長、獲利穩定的趨勢科技股,比如雲端伺服器,就採取長抱(buy and hold)策略。受惠政策及產業趨勢驅動成長的公司,他特別看重。廖哲宏表示,隨著全球經濟緩步復甦,車市也持續回溫,台灣相關汽車零組件廠可望受惠。

在自動駕駛夢的趨勢發展下,愈來愈多電子設備產品應用在汽車上,例如:感測安全系統、停車輔助系統、智慧交通系統等相關安全產品。根據工研院統計,車用電子產值比重到了2030年將迅速攀升至50%,凸顯中長線的成長性與能見度高,將逢低分批布局相關族群。

第二是企業經營穩健的高殖利率現金股,在波動中不會衰退且股息穩定,股東權益報酬率(ROE)大於10%、連續三年殖利率3%以上且經營穩定的護城河概念股,就是廖哲宏認為能對抗下檔風險的標的。

第三類族群是周期性明顯的族群,適合彈性操作,爭取超額報酬,比如蘋概族群。部分蘋概股的獲利能力或許不再具爆發力,但股價會大走區間格局,正是他買進賣出賺波動財彈性操作的標的。

廖 哲宏操作還有一個優勢,就是操作彈性很大,持股水位最低可至70%,也可以超過九成,即使是在行情比較波動的2016年,他只要「看好就敢買」,投資組合 集中持股也是績效有爆發力的原因。他說,基金規模小有利於彈性的操作,預期可以快速靈活調整的基金,都會是2016年表現較好的基金。

---------------下一則--------------- 
寬鬆訊號 中國M2今年成長擬訂13% 經濟成長目標6.5~7% 通膨率3% 2016年03月04日蘋果日報【林文彬╱綜合外電報導】

市場關注
路透引述消息人士說法報導,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將在周六召開的「兩會」之一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宣布把代表整體貨幣供給的M2今年成長率目標設在13%左右,顯示中國人民銀行(人行)為減輕經濟結構調整帶來的衝擊,可能繼續寬鬆貨幣政策。

知情人士說:「中國今年的M2成長率目標可能是13%,他們需要維持流動性情況、信貸和貨幣供給成長率在適當水準,以滿足供給面改革的需要。」2015年中國M2成長率為13.3%,高於政府約12%的目標。

將大砍殭屍企業員工
中國政府高層已承諾將透過「供給側結構改革」來處理產能過剩和「殭屍企業」的問題,且打算靠減稅及維持基礎建設支出不變來抵銷處理產能過剩帶來的衝擊,因此維持信貸充裕對北京當局至關重要。知情人士透露,中國打算在未來2~3年裁掉500萬~600萬名殭屍企業員工。

人行周一再度放鬆貨幣政策,將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從17.5%降至17%,相當於對銀行體系注資約1000億美元。專家預期未來數月人行將繼續降準,降息的空間則較小。另外,人行也可能透過常備借貸便利(SLF)及中期借貸便利(MLF)等政策工具來釋放更多資金。

至於各界最關心的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國內生產毛額)成長率,中國預料將把今年目標訂在6.5%至7%,財政赤字佔GDP比率目標可能提高至3%或更高水準。另外,中國據傳將把今年CPI(Consumer Price Index,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目標訂在3%,比2015年的實際通膨率1.4%高逾1倍。

人行未來將持續降準
知情人士說:「中國今年的CPI年增率目標仍將是3%,因為政府希望物價上漲。由於生產者物價下跌,許多公司正在虧錢。」1名在中國政府擔任顧問的經濟學家則說:「去年全球商品價格意外大跌,但我們不能排除商品價格今年反彈的可能性。」

中國經濟近來利空頻傳,昨公布的2月財新服務業PMI(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採購經理人指數)為51.2,低於1月的52.4,信評機構穆迪(MOODY’S)周三將中國主權債及中國工商銀行等25家非保險金融機構信評展望從穩定降至負向,昨則進一步把中國移動等中國38家國營企業信評展望降到負向。

但儘管壞消息不斷,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經濟學家陶冬和鄧偉深仍調升中國GDP成長率預測,今年第2季預測值從6.3%提高到6.5%,全年預測值從6.5%調高到6.6%,理由是北京當局對經濟的態度似乎回到「刺激模式」。他們預期中國將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後推出減稅措施,並加碼財政支出。

---------------下一則--------------- 
兩會登場+人行降準 陸股可望震盪向上2016年03月04日 04:11 工商時報記者孫彬訓�台北報導
過去7次人行降息降準後陸股表現 http://goo.gl/CRfvbL

大陸人行降準2碼,加上政協與人大兩會陸續召開,相關刺激政策題材逐漸發酵,市場看好,陸股短線築底後,中長期可望呈現震盪向上走勢。

第一金中國世紀基金經理人黃筱雲表示,自2015年以來,人行已6度降準、5次降息,透過持續寬鬆的貨幣政策來刺激經濟成長,更重要的是挽救股市脆弱的信心。

綜觀過去降息降準經驗中,陸股在後1周因市場信心未平復,有5次下跌,僅2次上漲,但後2周政策發酵下,上漲次數提高到6次、下跌只有1次,且平均漲幅達4.28%。

過去陸股在2月底、3月初的兩會前夕都有兩會魔咒效應,下跌機率逾8成,但兩會召開期間,漲跌機率各半,兩會結束後1個月,上漲機率提高到75%,平均漲幅5.52%。

黃筱雲表示,近期因消息面紛雜,且資金大規模有轉向房市與債市的趨勢,壓抑股市表現,短線將以狹幅震盪方式,先消化不確定因素,待築底後,即有機會進入結構性反轉,建議以時間換取空間策略,逢低分批加碼因應波段整理格局。

宏利精選中華基金經理人游清翔認為,大陸在經濟結構調整及部分產業去產能下,製造業短期難有起色;服務業對GDP的貢獻持續提升,儼然已成為大陸未來景氣是否硬著陸的重要觀察指標。

展望今年,游清翔認為,大陸將面臨本身經濟趨緩加上全球景氣放緩,製造業持續面臨考驗,以及資金面臨政府放鬆貨幣與資本持續外流持續拉鋸,人民幣貶值預期加速人民幣外流,易造成股市波動加大的局面。

兆豐國際中國A股基金經理人黃昱仁指出,人民幣重貶與油價崩跌對全球股市造成震盪,但以長期來看,對仰賴出口與石油消費的亞洲新興國家反而是利多,長線布局大陸目前是極佳時機。

---------------下一則--------------- 
全球5強市 基金布局可留意2016年03月04日 04:11工商時報記者呂清郎�台北報導
今年來逆轉正股市 http://goo.gl/LKlgrN

全球股市今年以來表現震盪,但近期油價止穩下,許多股市展開一波反彈,統計顯示,印尼、泰國、台灣、墨西哥、俄羅斯股市今年以來報酬由負轉正,堪稱全球五強股市,法人指出,預料強者恆強不變,建議多留意五大強市的基金布局契機。

五大強市清一色都是新興市場,因新興股匯修正幅度已深,近期資金流向趨於穩定,評價面優於成熟股市,布局優選台股、東協基金。

群益馬拉松基金經理人沈萬鈞表示,外資偏多態度聯手提振整體市場樂觀氣氛,台股加權指數順利站上8,400點整數關卡,周線連二紅,技術面呈現多頭排列,籌碼面信心偏多,後續觀察人行降息、歐洲央行會議,及月線與季線是否順利黃金交叉。

日 盛大中華基金經理人鄭慧文指出,2月外資流向東協的印尼及泰國,印尼央行繼1月啟動首次降息,2月18日再降基準利率與存準率,提振經濟,印尼央行預測今 年經濟成長率將在5.2∼5.6%,維持一定增長速度,有利股債後市;泰國去GDP成長率2.8%、優於預期,目前本益比位於近2年下緣,評價面相對便 宜,下檔風險相對有撐。

宏利資產管理全球股票策略主管Paul Boyne認為,儘管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及通縮風險長期憂慮仍在,但集中於優質股有助抵禦目前市況,看好優質股持續成長及處於增值轉型階段企業,包括商品業以至新興市場,康健護理和日常消費品等,可望續增長。

群益東協成長基金經理人蘇士勛強調,東協市場基本面穩健,深具長線成長潛力,特別區域內的農產品類股、內需消費相關、基礎建設相關類股都可多留意。

他指出,基本上,低油價最大受惠的新興亞洲國家,特別是東協的印尼、菲律賓及泰國,且低油價連帶的減低通膨壓力,對於東協國家來說,都是有利未來經濟發展的動力所在。

---------------下一則--------------- 
亞太資產 三黑馬搶鏡2016-03-04 07:20:58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雖然今年以來市場波動不安,亞太地區竟有三匹資產黑馬竄出,其中以泰泰國股市上漲10.3%躍居第一,亞太REITs指數以8.5%緊追在後,印尼則以8.0%排名第三。

這三匹黑馬上漲都超過8%,是全球資產中最亮的焦點。相關基金績效同步反映,在這三種資產中,前十名集中在印尼、泰國股票基金,且報酬率都在6.5%到9.5%。

瀚亞投資指出,泰國近期反彈明顯,主要是當地的觀光在經過去年的爆炸案後已逐漸恢復,再加上當地財政部宣布正負稅收超標,較去年同期增加7.9%,顯示民間企業逐漸活絡,且政府也能運用新增的預算增加公共支出來扶持經濟成長,使得市場對泰國的投資氣氛轉趨樂觀。

瀚亞亞太不動產證券化基金經理人方定宇說,亞太REITs指數今年上漲8.5%,首先是因是美國公債殖利率持續下探,帶動亞洲公債殖利率同步下滑,使得亞太REITs的殖利率變得更吸引人;其次則是過去亞洲股市賣壓太大,在低基期推動下,亞太股市接連迎接外資買盤,REITs表現也超越市場預期。

至於印尼,野村印尼潛力基金經理人紀晶心表示,印尼通膨降溫及經常帳赤字等風險緩解,將給予央行政策彈性空間,再搭配政府支出轉趨積極,基本面數據可望逐漸回溫;其次,印尼政府接連推出多項經濟刺激政策,透過減稅、政策鬆綁、簡化流程,到最低薪資設定改革與經濟特區設立等,欲帶動產業發展與外國投資,市場反應多偏正面,信心面已獲提振,也有利於印尼股匯市表現。

瀚亞投資提醒,印尼與泰國兩地股市規模太小,仍會受到外部環境與外資動態影響,在油價跟美元議題尚未完全讓市場安心的前提下,建議投資人核心配置仍以投資等級債券為主。

日盛全球新興債券基金經理人陳勇徵亦指出,新興亞洲是三大新興區域中體質相對健康者,投資級債吸引力仍高於其他信用債,可持續關注具避險需求新興債。

---------------下一則--------------- 
亞股回暖 九國登季線2016-03-04 07:24:12 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亞股基金近期績效 http://goo.gl/JqFxEj

市場信心回溫,帶動資金回流風險性資產,處於評價低檔的新興亞股受惠最大。總計亞洲已有台灣等九國的股市站上季線,表現遠勝其他區域,在資金面、政策面雙多加持下,後續行情依然可期。

根據彭博統計,2月以來外資對新興亞股的偏好有增無減,現階段包括印尼、台灣和泰國,上月資金都呈淨流入,推升三國股市率先反彈;就技術面來看,另有馬來西亞、菲律賓、越南、韓國、香港和新加坡等六國,也同步站上季線,使亞股成為國際市場最大亮點。

中 國信託亞太多元入息平衡基金經理人蔡佩怡表示,股市好轉不外乎資金面和信心因素,目前資金面充沛無虞,市場信心則在國際利空鈍化下,逐步回流價值性和風險 性兼具的資產,特別是修正過度,但基本面穩健的新興亞股;如台灣、泰國和南韓等,資金都連續淨流入,顯示投資人對亞股的信心趨向穩定。

蔡佩怡指出,本周人行宣布降准,舒緩資金流動壓力,依據今年的變化來看,亞股大幅修正主要來自人民幣匯率波動,但隨中國官方介入維穩,人民幣已少見震盪,因此預期亞股將順利展開寬鬆行情,後市大有看頭。

日盛大中華基金經理人鄭慧文則表示,美國聯準會的升息動向,仍牽動全球資金的敏感神經,不過目前無論美國經濟數據或國際市場表現,都釋出美國可能暫緩升息的訊號,在此情況下,預期資金將持續回流亞股。

富 蘭克林坦伯頓新興國家小型企業基金經理人馬克.墨比爾斯(Mark Mobius)認為,新興亞股政策題材多元,如中國正朝消費經濟轉型,印度積極擴大財政措施鼓勵外資和民間投資,南韓也一改過去培植大企業的風格,推動更 多中小企業成長。這些改變都使亞洲經濟體更穩健,並發展出許多潛力產業,中長線而言,亞股依然深具吸引力。

---------------下一則--------------- 
價高量低 美股漲勢難持久 短打比長抱者更多 分析師:最糟時刻未結束2016年03月04日蘋果日報【陳智偉、劉利貞╱綜合外電報導】

美股2月中來強勁反彈近9%,一舉收復季線,連大空頭「末日博士」麥嘉華(Marc Faber)都改口看多。

但觀察今年來量、價變化,分析師認為投資人追價無力,漲勢恐無以為繼,最糟的時刻尚未結束。

2大理由看空後市
美國財經網站MarketWatch報導指出,儘管美股S&P 500指數今年來日均量高於去年的68億股與前年的62億股,但進一步觀察今年上漲時的平均交易量低於下跌時,S&P 500指數跌逾1%的交易日日均量為93億股,漲逾1%時則僅86億股。

RBC全球資產管理公司股票交易負責人拉森(Ryan Larson)說:「這意味著投資人實際缺乏信心,空頭回補(在反彈裡)角色吃重,市場上炒短線的比長線投資者更多。」

拉森認為,這代表投資人並未真正翻多,漲勢恐難延續長久,目前斷言市場氣氛由空轉多還言之過早,對於近期的反彈不以為意。

追隨者眾多的華爾街著名技術分析師迪葛拉夫(Jeff deGraaf)也不相信美股最糟時刻已結束,並點出量能不足,以及拉抬個股數不足2大理由。

現任紐約復興總體研究(Renaissance Macro Research)董事長的葛拉夫說:「整個150(多)點的漲勢是我25年生涯見過最弱反彈。市場長期趨勢仍然走空,投資人應該逢高出貨。」

麥嘉華反意外看多
不過,去年夏季頻頻唱衰美股將跌至少40%的麥嘉華卻意外表示,美股2月已「極度賣超」,正蓄勢反彈,看好跌幅甚重的動能股將走揚,並稱石油類股可能「輕鬆回升」10~20%,惟他雖樂觀看待短期內走勢,仍警告這只是迎接下波跌勢的前奏。

麥嘉華說:「2月股市變得極度賣超,而在這種極度賣超的狀態下,可望出現一波相當強勁的漲勢…這可能將美股(S&P 500指數)推向2050點上下,但我不認為必然將再觸及新高,倘若再登新高,大概也只有非常少數的股票參與其中。」

---------------下一則--------------- 
美上周初領失業救濟高於預期2016年03月04日 04:11工商時報記者胡郁欣�綜合外電報導
美初領失業救濟人數 http://goo.gl/vQBJXc

美國勞工部周四公布上周(2月21至27日)初領失業救濟人數,經季節調整後較前周增加6,000人,來到27.8萬人,雖略高於分析師預期的27萬人,但增幅有限,總人數也維持在30萬人以下,足以顯示美國就業市場復甦持穩。
較能反映就業市場現況的4周移動平均數則為27萬人,較前周減少1,750人。

儘管初領失業救濟人數已連續2周攀升,但與1月底的數據相較,就業市場情形已然轉好,並與美國薪資處理業者ADP周三所發布的2月份就業機會新增報告結果不謀而合,再次顯示美國2月份就業市場穩健成長。

另 外,人力資源顧問公司Challenger Gray & Christmas也於周四發布解雇報告,指出美國公司2月份的裁員數為6.16萬人,較1月份的7.5萬人減少了18%,其中仍以因國際油價崩跌而受重 創的能源業雇主為主要「劊子手」,砍掉約2.5萬人,佔整體裁員數的40%。
美國2月裁員數量與去年同期相較則增加22%,而今年迄今與去年同期相較,也激增32%。

勞工部所統計之每周初領失業救濟人數曾於美國經濟衰退期間達到高峰的66萬人,但自那之後便以穩定的速度減少,迄今的將近1年間,每周都約略維持在30萬人以下。

目前已有多項就業數據帶來正面氣象,有分析師針對本周五美國勞工部將發布2月份就業報告,預測最新的失業率數據將會維持在8年低點的4.9%。

勞工部周四同時發布去年第4季(去年10至12月)非農就業人口生產力修正報告,與去年同期相較下滑2.2%,自先前預估的3%下修,為自前年第1季以來最疲弱。

---------------下一則--------------- 
Fed褐皮書:美多數地區經濟 維持擴張2016年03月04日 04:11 工商時報記者吳慧珍�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聯準會(Fed)周三發布最新褐皮書,受惠於消費支出增加、就業市場穩健及房市部門強勢成長,1、2月大部分地區的經濟活動維持擴張,但若干部門深受油價下滑和美元走強衝擊,尤其是製造業。

Fed這份反映1月初到2月22日區域景氣概況的最新報告指出,12家分行大多回報轄區經濟溫和擴張,惟紐約和達拉斯2家分行,回報當地經濟成長持平﹔堪薩斯分行則表示受累於能源業及農業疲軟,當地經濟微幅下滑。

Fed大部分分行回報景氣擴張,報告並指稱受調的美國企業「普遍對經濟成長展望心存樂觀。」

大多數Fed分行指出,轄下的消費者支出呈現上揚,費城、里奇蒙、亞特蘭大、舊金山等分行轄區的消費支出溫和增長。但仍有部分分行回報,金融市場動盪、經濟前景不明及擴大現有債務意願低落,使消費者似乎不情願打開荷包。

大部分分行回報,轄區的就業市場活動微幅升溫,有7個分行轄區的雇主反應,苦於找不到技術勞工。除紐約及堪薩斯分行外,其餘分行皆回報住宅不動產銷售增長,大多數轄區的房屋庫存水位低,住宅開工數量亦勁增。

至於薪資增幅,各轄區強弱不一,根據聖路易分行調查,56%轄區受訪企業回應,薪資水準高過去年同期,此比例創2年新高。Fed盼聘僱活動熱絡能推升薪資,加薪有助拉抬通膨率趨近2%目標。

經濟學家表示,最新褐皮書佐證他們的看法,即便大環境動盪不安,美國經濟仍可躲過衰退。

不過褐皮書調查發現,美元強升傷及出口,加上歐洲、中國等美國主要外銷市場景氣疲弱,給美國製造業帶來不小衝擊。另外波士頓等8家分行皆回報轄區的製造業活動萎縮,歸咎於能源業需求低迷。

---------------下一則--------------- 
Fed本月暫緩升息機率增2016年03月04日蘋果日報【劉煥彥╱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eral Reserve,Fed)周三公布的最新褐皮書顯示,美國經濟狀況黯淡,升高了本月聯準會暫緩升息的可能性。

褐皮書顯示表現慘
褐皮書顯示,1月~2月底全美國12個經濟分區的經濟活動無一改善,半數分區被形容為溫和或輕度成長,而前1次報告中有這類經濟成長的分區達9個。

若觀察不同層面的經濟活動,大多數分區的消費支出有成長,製造業活動受到美元走強與能源業需求疲軟影響而持平,勞動市場持續改善,惟薪資成長在各分區之間的狀況不一,汽車銷售的區域間差別更大。

聯準會1月曾表示,在評估美國經濟風險展望前,需要更多時間評估全球經濟變化與其對美國的影響,外界解讀為今年聯準會升息次數可能低於先前預期。

---------------下一則--------------- 
罕見!末日博士短期看多美股2016年03月04日 04:11 工商時報記者顏嘉南�綜合外電報導

有「末日博士」之稱的麥嘉華(Marc Faber)竟然轉調看多美股,他周三受訪時表示,股市被過度拋售,可能出現短期反彈。

不過麥嘉華也不改悲觀論調,雖然短期看多股市,但長期全球股市仍是下跌格局。他認為今年開春以來股市疲軟只是更多壞事的開始。

麥嘉華在CNBC的「Squawk Box」節目中表示:「2月份股市極度賣超,從極度賣超的情況來看,我們將能看到股市出現相當強勁的漲勢。」

麥嘉華指出,2015年表現超越大盤的動能股(momentum stock)在今年初的大賣超遭受重創,可能從目前價位反彈,而石油產業可能「輕鬆反彈」10%至20%。

過度拋售加上石油業反彈,可望將標普500指數推升至2,050點左右,但不太可能出現新高紀錄。麥嘉華表示:「倘若股市創新高,也只有極少數的股票參與。」

麥嘉華指出,全球經濟成長大幅放緩,在全球疲弱的情況下,美國不太可能一枝獨秀,持續維持在強勁的復甦軌道。

麥嘉華表示,股市任何反彈只會是一時,考量到全球經濟普遍走疲,全球股市仍會再次拉回,並可能拖累美國股市,因為海外股市下跌美股不可能毫髮無傷。

2月份標普500指數下跌0.42%,月線連續3個月收黑,寫下2009年來最差開年的表現。同月道瓊工業指數則是小幅上揚,月線收高0.3%。

---------------下一則--------------- 
低接買盤湧 高息股正當紅2016年03月04日 04:11 工商時報記者陳欣文�台北報導
過去十年,3月底A進場投資高股息股票平均報酬 http://goo.gl/z8rdu8

全球金融市場今年猶如雲霄飛車般上沖下洗,投資人心情也跟著忽憂忽喜。不過,近期市場已經開始出現低接股票的氣氛,尤其集中在高息股票。觀察 MSCI世界指數2月以來下跌0.96%,MSCI世界高息股指數卻逆勢繳出0.81%的正報酬,成為近期有意逢低進場布局的買盤搶進的投資焦點。

分 析高息股近期買盤洶湧的主因,摩根環球股票收益基金產品經理陳若梅指出,觀察MSCI全球高股息指數過去十年表現,投資人若能趕在3月底進場投資高股息股 票,3個月後平均報酬就有3.1%,拉長到1年更有高達16.3%的平均報酬,加上高息股因有固定配發股息機制增添防禦力,即便市場大漲大跌,仍能相對大 盤來得跟漲抗跌,因而近期躍升盤面投資新亮點。

陳若梅進一步指出,全球景氣緩步復甦,但自美國去年底進入升息循環,正式宣告全球央行貨幣政策走向分歧,金融市場在寬鬆及緊縮拉扯下陷入震盪,加上 外圍雜音不斷,更大幅提高市場波動,陳若梅說明,通常能配發高股息的企業,財務體質和營運動能都較佳,且在股息保護優勢下,較能抵抗市場震盪,因此,現階 段宜將高息股納入投資組合,料能增強資產穩定度。

陳若梅認為,各國因經濟復甦力道不同而表現分化,導致全球金融市場多空反覆不定,但全球景 氣向上趨勢並未改變,加上歷經市場一波恐慌性修正後,股市已來到超賣區,未來上檔仍有相當大的空間,而高息股因同時掌握股息收入和資本利得,故較不易受到 短期市場利空消息影響,股價表現相對穩定,坐擁強漲抗跌優勢。

資金環境持續寬鬆,追求收益趨勢不變,對高息股相當有利,陳若梅強調,美國結 束超低利率時代,中長期將帶動美國公債殖利率自歷史低檔向上攀升;歐洲及日本央行陸續實施負利率政策,歐日公債殖利率淪為負值,公債已幾無收益,且殖利率 再向下空間有限,反觀全球高股息股票收益率和公債收益率差距已來到2.5年新高,收益優勢不言可喻,可以核心持有增強投資組合穩定度,同時不會錯失股市止 跌反彈的投資契機。

---------------下一則--------------- 
AAII指標落於超賣區...高息股買點浮現2016年03月04日 04:11 工商時報記者陳欣文�台北報導
過去16次AAII低於-20之後進場的投資報酬率 http://goo.gl/9VdqRE

根據美國散戶投資協會AAII最新發布的情緒指標,近期AAII指標再度落於-20的超賣區,顯示散戶投資人過度看空股市,法人指出,換言之,也代表短線買點浮現,投資人可趁機留意高息股的進場時點。

據 摩根投信統計整理,自2009年以來,AAII指數曾有16次落至-20之下,若在此時進場,不論後一季、後半年、後一年,平均都能繳出雙位數報酬,而且 持有時間愈長,漲幅愈大,例如在散戶過度恐慌時進場投資MSCI全球指數,持有三個月平均能獲得13%報酬,持有六個月與一年報酬率達21%與26%。

摩根環球股票收益基金產品經理陳若梅表示,AAII所發布的「看多�看空投資人比例」是市場投資情緒重要指標,當看空散戶遠高於看多散戶時,投資人情緒已過度悲觀,此指標已落入歷史低檔超賣區,估全球主要股市順勢到相對低點。

法 人指出,高股息股多了股息保護,在市場彈升階段更能吸金,推升漲勢勝大盤,統計2009年來AAII指標共有16次低於-20,若這時進場持有MSCI全 球高股息指數,後市漲勢更勝MSCI全球指數,漲幅平均多出4個百分點,持有一年後平均漲幅高達30%,勝率更是近9成。

永豐標普500指數基金經理人蔣松原表示,美股投資價值,經歷去年股價沈澱整理,加上年初急跌修正,具高息特性產業類股盈餘續成長,研判將成美股後市續揚動力。

美銀美林證券估,儘管上半年營收獲利情況呈持穩狀態,下半年營收成長動能將更顯著提升。Morgan Stanley的數據顯示,全年獲利成長的主要動能來自消費、金融、健康護理、電信及公用事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