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抗議客服不給叫基金答人的葉小媽

小媽精選1050930基金資訊

2016年09月30日
新興亞洲物美價廉 Q4漲相佳2016年09月30日 04:10 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鉅亨網投顧第四季投資建議 https://goo.gl/2fz0NB

經過第3季的股債齊揚,時序來到今年的最後一個季度,法人認為,市場波動仍大,投資人除了尋找遭低估的資產外,還要同時控制波動風險,建議透過多元配置來布局第4季。股市投資上看好新興市場中的大陸及印度,另外近期指數出現黃金交叉的生技產業也可持續關注;債市可選擇高評等債及新興市場債同時並進。

鉅亨網投顧總經理朱挺豪指出,在股市上,今年來新興市場表現亮眼,其中新興拉美在巴西股市大漲下漲幅最突出,不過巴西政治及經濟風險不容忽視,後續仍否續強存疑,反倒是估值較低且具落後補漲條件的新興亞洲最有上漲潛力。

以大陸來說,由於今年前7月政府財政赤字達1.4兆人民幣,相較於去年同期的財政盈餘,預期在官方加大財政政策力度下,第4季有可能迎來降準降息。在投資上,比較H股與A股間的評價仍有不小落差,在H股仍比A股便宜逾2成下,透過布局H股來參與陸股成長將是較聰明的選擇。

宏利亞太中小企業基金經理人龔曉薇指出,亞洲中小型類股財報仍佳,加上評價面及基本面景氣循環啟動下,東北亞表現可望優於東南亞及印度股市,類股方面以生技醫療、新能源及汽車零組件較看好。

第一金亞洲新興市場基金經理人楊慈珍表示,東南亞國家除了擁有豐富的天然資源,各國政府推動各項基礎建設、降息等刺激方案,帶動內需表現,中長期的表現會較為穩健,值得持續關注。

摩根策略總報酬基金經理人泰利博.謝克(Talib Sheikh)指出,近期新興市場經濟出現復甦跡象,且資金題材持續發酵,預期新興市場股債資產具進一步表現空間,亞洲經濟基本面穩健且資金動能強勁,看好東協與大陸等市場前景。
再者,隨著油價與原物料價格持續回溫,未來包含天然資源與俄羅斯等題材表現亦值得期待。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指出,基本面的改善和新興市場貨幣之前的大幅貶值,即使今年以來新興市場貨幣大漲,但在全球低利率環境下,新興市場貨幣的整體評價面仍算偏低,且收益率誘人。

---------------下一則--------------- 
股中擁債 兩全其美資產組合2016年09月30日 04:10 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美國聯準會(Fed)暫緩升息、日本央行祭出新型量化質化貨幣寬鬆政策(QQE)後,再次確立全球資金寬鬆基調,市場暢旺流動性迎接第4季傳統旺季,但全球景氣動能、10月美國企業財報公布、美國總統大選等變數仍在,牽動市場表現波動,投顧建議,落實資產配置,穩中求進掌握旺季行情。

富蘭克林坦伯頓全球房地產基金經理人威爾森.邁吉、富蘭克林坦伯頓美國政府基金經理人保羅.維克以及富蘭克林華美中國A股基金經理人游金智共同協助投資人建構一個股中擁債、兩全其美的資產組合。

威爾森.邁吉表示,不動產企業相對保守的融資政策,目前槓桿比率仍處於合理水位,在新增供給成長未大幅超越需求的環境下,可望持續推升不動產企業盈餘與股利持續成長,全球布局策略更能廣納多元投資先機。

不動產證券擁三大利基,包括納入投資組合有助提高報酬空間、穩定租金來源提供高股利機會、股利成長得以防禦通膨上揚風險;展望第4季,美國總統大選與Fed升息動向將是牽動市場投資信心的焦點。

現階段以美國為核心,投資比重約5成,加碼零售、工業等高景氣連動次產業並精選具利基優勢的專業型REITs;亞太地區投資比重近3成,加碼評價面低廉日本與新加坡不動產開發商,歐洲投資占比約15%,以英法德核心歐洲國家為重。

保羅.維克指出,近期市場變動因子包括6月英國退歐公投、歐日央行持續寬鬆措施、油價劇烈震盪,帶動全球公債利率持續走低,展望公債市場保有正殖利率標的愈來愈少下,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可提供1.6∼1.7%收益水準,具相對投資價值。

2009年以來的經濟復甦力道相對溫吞,Fed將平緩升息維持低利更長一段時間,可望為利差型債市帶來正面助益,例如高收益債市。近期隨許多金融資產價格攀至高點後,適度納入GNMA債券,低波動及與其他資產低相關特性,有助投資組合走勢更為穩健,並達成多元分散、降低整體投資風險之效。

---------------下一則--------------- 
安聯Q4投資教戰 股債平衡 持盈保泰2016/09/30 07:27:58 經濟日報 記者朱美宙�台北報導

美銀美林報告指出,觀察VIX恐慌指數可以發現,美國總統大選前四至八周,市場波動開始攀升;大選後則因不確定因素解除,市場波動也普遍下降。
法人建議,目前操作以股債平衡的策略為主,才能持盈保泰。

這是美銀美林觀察自1992年9月8日起至2013年1月3日,但扣除2008年的VIX走勢變化,得到的結論。

法人表示,由於仍有許多美國選民尚未做出決定,任何一個事件都可能引發政治議題,或是出現政治雜音干擾市場。

安聯收益成長基金產品經理蔡明潔表示,第4季包括政治、經濟及貨幣等各方面的不確定因素輪將輪番上陣,干擾全球市場,特別是政治風險。

面對波動幅度可能變大,策略上就必須主動積極、維持良好投資紀律及堅持的態度,尤其是波動管理,更是相對重要。

蔡明潔表示,觀察這次美國大選,民粹主義明顯升高,其中共和黨候選人川普強烈主張保護主義,舊能源及國防事業都是目前有望受惠川普政策的產業;新能源則有機會受惠希拉蕊.柯林頓的政策。

目前兩位候選人都支持透過更多基礎建設支出來提振經濟。從這來看,非經濟因素干擾市場的程度也可能因此升溫。

法人表示,由於美國景氣擴張可望持續,美國強勢資產仍是核心收息資產的首選,藉由三大美元資產均衡布局的創新平衡投資組合,廣納股息、債息與權利金收益,打造多元的現金流,平衡市場波動,掌握中長期經濟成長果實。再從企業獲利表現看,隨著商品相關違約率可望見頂、能源產業漸入佳境,需求回溫有望支持價格,能源債後市見曙光。

---------------下一則--------------- 
Fed按兵不動 3類資產受惠2016年09月30日 04:10 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美國9月利率按兵不動、日本銀行推出新型QQE,市場鬆一口氣,資金派對音樂再度響起。投信法人指出,美國升息步調緩慢,資金回流美元資產壓力驟降,將驅使資金持續湧向高利差商品,高收益債券、新興市場股債與高股息股票等3大類資產可望受惠。

第一金投資投資長高子敬表示,高利差型商品包括高收益債券、高股息股票等,可望優先獲得青睞。目前高收益債券殖利率達6%左右,相對10年期美債利差空間逾500個基本點,具利差保護效果。

此外,新興市場的大陸、印度、東南亞各國的經濟情勢已有所改善,在資金動能回復助力下,股債市場表現可望超越多數成熟國家,特別是與景氣循環高度相關的行業。

野村新興高收益債組合基金經理人郭臻臻表示,受惠於美日央行維持利率政策不變,許多新興國家祭出降息政策,加上原油價格反彈,新興債市近期表現優異,全球各央行維持資金寬鬆有助新興債市表現,建議可多關注美國大選走向。

宏利投信投資策略部副總林炳魁指出,預料全球資本市場第4季仍持續架構在美國緩步升息、多數央行持續寬鬆基調、大陸經濟回穩、新興市場基本面緩步回溫的基本面。債市在負利率當道的環境下,信評高、債信佳的亞洲債券,仍對保守資金具有投資吸引力。

日盛全球新興債券基金經理人陳勇徵表示,原油供需逐漸趨於平衡,有利油價與相關債券表現,需求回暖與產出增速減緩,有利油價回穩,美歐日英央行都將召開利率會議,貨幣政策動向為影響市場盤勢的關鍵,預期短線金融市場表現將持續受美國公債殖利率與美元走勢牽動,但歐日央行仍有擴大寬鬆空間,豐沛資金有助收斂下檔風險,對新興國家債後市有利。

---------------下一則--------------- 
景氣回溫 央行終結降息2016年09月30日 04:10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重貼現率歷史低點以來變動一覽 https://goo.gl/ljhh1s

景氣似有回溫跡象,中央銀行昨(29)日舉行第3季理監事會,維持利率不動,終結去年9月以來的降息循環;至於房市豪宅管制則未進一步鬆綁。央行總裁彭淮南說,現在豪宅貸款可到6成,其實不算太低。

彭淮南也預測,OPEC已經達成減產協議,預期油價會升高,物價也會升高,減緩通縮的可能,預期美國以12月升息的可能性最高。但他也說,依照經驗,OPEC達成協議是一回事,「會不會執行又是另一回事」。

央行去年9月以來連續四度降息半碼(0.125個百分點),重貼現率、擔保放款融通利率、短期融通利率分別降至1.375%、1.75%、3.625%,昨天會議決定利率水準維持不變。

彭淮南先前便表示明年景氣雖存變數,但會比今年好。昨天他進一步指出,國內景氣回穩,觀察明年通膨展望溫和,維持政策利率不變有助物價與金融穩定,但貨幣政策會維持寬鬆,以協助經濟成長。

彭淮南說明,為激勵國內景氣,目前貨幣政策仍維持「非常、非常寬鬆」,統計1∼8月銀行超額準備平均為412億元,M2年增率4.75%,足以充分支應經濟成長所需的資金。

且因為國內外景氣復甦緩慢,資金需求不強,加上央行先前4度降息使得市場利率下滑,相較其他主要國家,國內長短期名目利率均維持在相對低點。
此外,從央行昨天長達90頁報告,也可看出央行不再降息的真正原因。

央行強調,國際間普遍的共識便是央行採寬鬆貨幣政策支撐經濟成長的能力已近極限,貨幣政策明顯負擔過重,應移往財政政策與結構性改革的政策組合,才能突破目前的經濟低成長困境。
彭淮南強調,非傳統貨幣政策如QE、負利率雖能避免嚴重的經濟衰退與通縮,卻無法帶來強勁成長與達成法定通膨目標,且會衍生許多經濟金融面的負作用,例如衝擊銀行獲利、扭曲金融決策,加劇金融不穩定。

彭淮南說,國際阻織建議各國應採三管齊下的政策,才有助推升經濟,除了貨幣政策,還包括主動積極的財政政策和有助長短期成長的結構性改革。

至於新台幣昨日盤中最高升值1.72角,終場升值7.6分收31.356元。彭淮南強調,新台幣匯率無法脫離國際匯市的連動,自成一格,如果設在一個固定的區間,將會受到投機客攻擊,因此匯率原則仍由市場供需決定。

---------------下一則--------------- 
8月景氣回穩 連亮2綠燈 復甦轉強 未來有望亮出代表熱絡紅燈2016年09月30日蘋果日報【林海╱台北報導】

數據報喜
國發會昨公布8月景氣燈號,亮出代表景氣「穩定」的綠燈,也是連續2個月亮綠燈,綜合判斷分數月增2分達25分。國發會經濟發展處處長吳明蕙表示,顯示國內景氣已經逐漸回穩。

景氣燈號在睽違17個月後,7月首亮綠燈,8月連2綠,與國發會上月指景氣「並非曇花一現」的說法吻合。

吳明蕙表示,此次綜合判斷分數增加,主要拜工業生產指數與製造業銷售量等2指標轉佳之賜,都由代表景氣轉向衰退的黃藍燈轉成綠燈,分數各增1分,其餘7項指標不變。

工業製造業轉佳
國發會主委陳添枝日前曾表示,景氣燈號在這一波復甦當中,有機會亮出代表景氣熱絡的紅燈,吳明蕙同樣抱持樂觀態度表示,指標中多數項目都亮綠燈,甚至有些項目還亮代表景氣轉向熱絡的黃紅燈,未來的確可以期待看到更好表現,至於要多久的時間,則還需要看數據表現。

3風險牽動出口
吳明蕙說,領先指標與同時指標都連6個月上升,且幅度逐漸擴大,代表此波的復甦動能增強,而9項指標中,僅非農部門就業人數、海關出口值變動率、批發零售及餐飲業營業額3項目還在黃藍燈。

「非農部門就業人數變動率是較為落後的指標,加上受畢業季影響,分數較不理想,但未來會有轉好的趨勢。」吳明蕙說,出口部分隨電子產品推陳出新,也有機會轉好,出口一轉好,會帶動批發零售,因此,未來仍可期待。

對於接下來的景氣動向,吳明蕙認為,在行動裝置新品拉貨效應與新興科技應用產品發展帶動下,出口表現可望持續改善,但還是要注意美國升息動向、年底總統大選、全球反自由貿易趨勢等風險因素。

至於在國內方面,吳明蕙則說,半導體持續擴充先進製程投資,政府也加速執行公共建設、激勵民間投資,可望挹注國內投資,加上年底傳統促銷旺季,有助於民間消費成長,但也有就業、薪資增長動能疲弱、消費者信心偏保守等因素,要審慎看待。

新光三越看旺Q4
新光三越執行副總吳昕陽表示,下半年開始到第4季都看到景氣逐漸好轉,希望復甦可以一直持續到明年,但百貨公司每天都要開門營業,事實上也不能考量到什麼景氣不景氣的問題,重點在於自身實力的提升。

從事服務業的楊小姐則說,最近看到政府發布的各項數據逐漸往上走,加上股市表現不錯,各大百貨公司周年慶陸續開跑,人潮都不少,感覺社會的消費信心有被找回來,景氣似有好轉,但希望這種表現可以持續更長一段時間,讓企業能夠大方加薪,民眾才較有切身感受。

---------------下一則--------------- 
8月綠燈再現 復甦向上確立2016年09月30日 04:10 工商時報于國欽�台北報導
近一年台灣景氣表現 https://goo.gl/9yl2yG

景氣回穩!國發會昨(29)日發布8月景氣燈號,在工業生產及製造業銷售表現轉好下,亮出連續第2個月綠燈,景氣領先指標也呈連續6個月上升,且升幅擴大,代表景氣回升訊號愈來愈明確,研判燈號未來持續好轉機會相當大。

國發會依據工業生產、海關出口、股價指數等9項指標編製景氣綜合判斷分數,再依分數高低對映不同燈號,8月綜合判斷分數升至25分,對映的燈號是代表景氣穩定復甦的綠燈。

經濟發展處處長吳明蕙表示,這是7月以來亮出的第2個月綠燈,綜合判斷分數又升2分,且9項指標裡超過半數已亮綠燈,代表復甦訊號日益明確,復甦部門愈來愈全面。

國發會也公布景氣領先及同時指標,8月景氣領先指標回升0.82%,同時指標回升1.13%,兩者皆呈連續六個月上揚,吳明蕙說:「景氣往上翻揚的趨勢,非常明顯。」

我國已5年半沒出現景氣趨熱的黃紅燈或紅燈,這波循環裡有可能再出現紅燈或黃紅燈嗎?吳明蕙表示:「從目前景氣回升趨勢看來,未來燈號會好轉的機會是大的。」

吳明蕙分析,9項構成景氣燈號的指標裡,就業人數、海關出口、批發零售餐飲營收這3項在8月的表現仍不理想,但未來有機會好轉,帶動景氣綜合判斷分數加分,讓燈號好轉。例如,就業是景氣落後指標,隨著景氣復甦,未來絕對有機會好轉;另外,隨著物聯網應用、手持裝置新品接續上市,我電子零組件出口也可望進一步成長。

近期國際機構及世貿組織(WTO)普遍調降今、明兩年全球貿易成長及經濟成長,這是否會影響我國的復甦?吳明蕙說,國發會一直在留意這些不確定因素,但綜合當前情勢,這些外在環境的變化,尚不致於改變我國景氣復甦走勢。

---------------下一則--------------- 
大中華股市 10月有看頭2016/09/30 07:37:47 經濟日報 記者朱美宙�台北報導
近十年全球主要股市10月平均值 https://goo.gl/YO6RiF

時序即將進入10月,觀察近十年每逢10月全球主要股市平均表現,香港恆生指數以3.6%表現最好,上證、德國有2%以上的報酬,整體來看,大中華與歐美成熟股市表現佳。

市場法人表示,歐美工業國與大中華股市在第4季消費旺季的帶動下後市不看淡,投資人可趁勢布局。

群益投信表示,全球主要股市處在震盪整理的格局,因此投資策略應該注重「趨吉避凶」的原則。觀察2006年至2015年每年10月全球主要股市平均月漲幅表現,香港恆生指數3.6%奪冠,其他依序為上海綜合、德國都在2%以上;NASDAQ指數、深圳綜合、馬來西亞、菲律賓、英國、S&P 500指數等在1%以上;最後是俄羅斯0.99%。
整體來看大中華、歐美股市表現較佳,這些都是投資人可多留意的股市。

群益工業國入息基金經理人陳建彰強調,歐美工業國景氣能見度較佳,美股在基本面及企業獲利的加持下,若有回檔不難再有表現,整體來看,短期間美股依舊存在資金動能。

加上美歐企業體質佳,債務比逐年下降,同時美國企業獲利占GDP比例攀升,都讓工業國家更有能力配發現金回饋股東。
此外,迎接第4季消費旺季,醫療生技、資訊科技等新創類股也有機會成為美股投資的重點。

---------------下一則--------------- 
港股補漲 藍籌股發光2016/09/30 07:27:56 經濟日報 記者朱美宙�台北報導
港股評債概況 https://goo.gl/K6Wf0F

近年來港股在新興市場股市中表現相對落後,在沉寂多時後,隨深港通最快可於11月上路的消息傳出,近期已開始補漲行情,累計三個月來漲幅超過15%。

今年以來,滬港通中的南下資金已超過北上資金,加上港股不論於本益比或股價淨值比均較A股具投資優勢,投資港股後市看好。

凱基台商天下基金經理人劉建生表示,近期港股漲勢主要受惠於滬港通及深港通總額度限制取消,以及中國保險業者將能透過滬港通投資港股的消息利多。

統計自2014年11月滬港通開通以來,透過港股通機制的南下資金規模已超過2,600億元,且近期資金流入港股並呈現加速。

深港通在年底上路的預期也增添市場信心,中長期來看,有助中國及香港兩邊市場價值發現,市場流動性改善後對於陸、港股都是利多,尤其對港股更有利。

港股中低估值、高分紅的藍籌股,以及A股中科技、新能源汽車、軍工及服務型消費等都是將受益於深港通的相關類股。

劉建生表示,港股殖利率高相對具吸引力,且目前香港恆生指數的PE約為12.7倍、PB是1.1倍,香港恆生國企指數的PE約為8.3倍、PB為0.9倍,不僅低於上證及滬深300指數,也低於十年均值,顯示港股相對A股具有明顯的折價利基,投資價值已浮現,中長期投資人可介入布局。

群益大中華雙力優勢基金經理人顏世龍指出,深港通預計在今年年底啟動,屆時香港與滬深股市資金將會大開資金流動,未來在開放可投資範圍內具吸引力的個股將受到更多的投資人青睞。另外,中國十一長假備貨,及美國消費旺季需求,將有利中國出口表現。

---------------下一則--------------- 
陸股擁3利多 十一黃金周前快進場2016年09月30日 04:10 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過去十年,十一長假後陸股Q4表現 https://goo.gl/E64ZMb

陸股三大利多加持,年底前陸股漲聲響起,法人建議投資陸股宜把握本周黃金周開跑前進場。摩根投信分析,第一個利多就是人民幣自10月1日起納入SDR一籃子貨幣;第二大利多則是觀察過去十年陸股在十一長假後表現,上證指數假期後至年底平均漲幅逾一成,深圳指數勝率更高逾七成,顯見黃金周效應對股市的拉抬作用;第三大利多則是「深港通」有望於11月正式上路,再推陸股一把。

摩根中國基金經理人沈松指出,大陸坐擁13億人口紅利,民眾消費需求往往伴隨長假效應而增溫,不論是佳節送禮需求或是假期出遊引爆的消費熱潮,均有助於零售消費和旅遊觀光等企業業績和利潤跟著受惠,伴隨民眾消費力動起來,連帶陸股也同步有好氣色,而這從過去十年滬深兩市在假期效應加持下表現不俗可一窺端倪。

摩根中國基金經理人沈松說明,根據「中國旅遊研究院」預估,今年黃金周大陸境內旅遊人數將超過5.89億人次,較去年增長12%,另調查顯示意於7天黃金周期間出遊比例更高達55.5%,龐大出遊人潮不僅有望帶動周邊企業業績大躍進,也為陸股後市表現增添不小的想像空間。

此外,人民幣10月1日納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可望帶動全球機構投資人對人民幣資產的投資需求大增,對人民幣資產更具正面意義之際,人民幣匯價趨穩也有利陸股表現。

保德信中國中小基金經理人張徑賓分析,十一將至,大陸旅遊消費熱度爆發,根據官方公布的中秋節出遊資料,今年中秋假期出遊人次量是去年同期的3.25倍,在消費升級、國民人均收入提升之下,大陸已進入大眾旅遊消費時代,預料將成為第4季股市的重要引擎。

上證綜合指數目前拉回3,000點上下,張徑賓指出,當前大陸經濟較為疲弱,經濟增長需要仰賴消費型態轉變,長假效應有望打開消費類板塊的投資機會,「紅十月」依然可期。

群益中國新機會基金經理人林我彥表示,隨著時序進入至大陸消費旺季,受惠金九銀十、十一長假備貨,加上農曆春節效應加持,即使Fed再次啟動升息,中期大陸股市行情不淡。

統計2006年以來,歷次消費旺季(10月至隔年3月)間上証指數及深圳指數的表現,兩者分別上漲13.9%及18.3%,明顯優於淡季,股市後續行情可期。

---------------下一則--------------- 
泛中國基金 資金青睞2016年09月30日 04:10 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今年以來鎖定A股、H股的「泛中國基金」,持續受到台灣投資人追捧,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此類境內基金今年來已獲淨申購新台幣139.5億元,除6月因英國脫歐而面臨小幅贖回的壓力,其餘各月均有新申購資金流入,法人分析,自中國國務院於8月中批准深港通後,卡位陸、港股資金再度湧現,建議投資人可逢低布局。

保德信投信分析,泛中國基金的申贖情況,與A、H股指數走勢呈現高度相關,今年3月A、H股單月反彈約1成時,當月淨申購金額破48億元,是今年高點,值得注意的是,儘管H股今年較A股明顯抗跌,讓H股比重高的基金今年以來績效領先,但國人前十大淨申購基金,多數仍集中在A股比重較高的基金,顯示台灣投資人仍看好陸股後市。

保德信中國中小基金經理人張徑賓認為,第4季陸股有兩大題材,首先深港通將上路,高盛已率先對大陸資本市場看多,由「中性」上調至「增持」,而大陸多券商也預估,A股上半年企業獲利較去年同期改善,加上陸股仍處相對低點,下檔風險有限。張徑賓建議,中小型A股多為大陸官方未來重點發展新經濟產業,如資訊科技、非必需消費等,高成長性及股價爆發力。

---------------下一則--------------- 
三優勢助陣 亞股基金錢景俏2016年09月30日 04:10 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Morgan Stanley新興市場研究報告顯示,新興亞洲具製造業景氣擴張、政府支出強勁、外債占GDP比重低三大優勢,今年來吸引資金回流,在股市評價合理及全球流動性充沛下,印度、東協、大陸可望續吸金,可利用亞股基金布局,掌握亞洲投資契機。

群益印度中小基金經理人林光佑強調,印度在今年雨季會期中通過GST法案,且經過15個州通過後,即可公告明年4月實施,未來稅率經過簡化後,一方面有助降低企業營運成本,並吸引外資進駐,另一方面能增加政府稅收,紓解財政赤字壓力,長期對經濟和股市表現均屬利多動力。

日盛亞洲機會基金經理人鄭慧文指出,亞洲各國政府下半年來為提升經濟動能動作不斷,印尼9月宣布基準利率調降1碼,提振疲軟經濟,為今年迄今第5度調降基準利率,也是6月以來首次降息,降息有助推動內需力,提升經濟成長動能;大陸第3批PPP已下發,全國項目數量超過500個,投資總額超過1兆人民幣,及深港通11月中旬將上路,亞股第4季表現空間可期。

宏利投信投資策略部副總林炳魁認為,全球資本市場第4季仍持續架構在美國緩步升息、多數央行持續寬鬆基調、大陸經濟回穩、新興市場基本面緩步回溫的基本面,市場難免波動,投資布局穩中求勝為基調。新興亞洲陸續推行政策改革,可望帶動經濟成長動能,為股市帶來相對成熟股市有利的機會。

群益東協成長基金經理人蘇士勛表示,亞洲的東協多國今年來表現亮眼,雖然近期部分獲利了結,指數短線回檔,但根據RHBRI的預估,東協5國今、明兩年GDP仍將維持4%以上增長,明年復甦動能也將高於今年,經濟穩健復甦態勢不變;加上全球資金環境仍寬鬆,有利資金流入,中長期東協仍深具投資價值。

---------------下一則--------------- 
新興亞股基金績效靚 本季以來平均漲逾5% 2016/09/30 07:15:22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海外股票各類型基金平均績效 https://goo.gl/E0zOLU

接近第3季末,低利率環境延續、資金行情充沛,回顧全球股市及共同基金表現普遍都有亮眼表現,不僅美股仍創新高,包括拉丁美洲、東協、中國及日本等股市均有輪漲。從境內股票型基金來看,又以亞洲、新興市場等海外股票基金第3季以來平均績效逾5%,最為吸睛。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針對跨國股票型基金各分類基金統計,第3季除資源股票基金,其他均繳出正報酬成績,包括巴西、印度、印尼等單一國家股市基金平均上漲6%居冠,整體亞洲及新興市場股票基金第3季漲幅也均逾5%。

瀚亞亞太高股息基金經理人張正鼎認為,干擾亞股的三大變數包括英國脫歐、美國大選和升息循環,儘管短期可能帶來市場震盪,新興亞洲股市可望受到需求拉動而持續上漲。亞太(不含日本)股市已打底約五年,企業盈餘則持平,甚至小幅增長0.6%至1%,本益比來到相對低檔位置,企業盈餘、現金流、股利殖利率等皆位處歷史最佳期間,年底前還有上揚空間。

日盛亞洲機會基金經理人鄭慧文表示,今年來外資全面買超新興亞洲,第4季看好積極推動改革及內需刺激政策的印尼、中國及香港,然因第4季有美國大選及Fed升息等干擾,指數遇修正將是較好的進場點。

---------------下一則--------------- 
基本面有撐 東協股市續強2016年09月30日 04:10 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東協五國今、明兩年獲利成長預估 https://goo.gl/iFoMRO

東協國家股市今年來一反過去頹勢,在官方大刀闊斧振興經濟的措施下,企業紛紛今年繳出正成長佳績,強勁基本面支撐也引爆股市「漲升」響起,時序即將進入傳統第4季傳統消費旺季,加上印尼稅務特赦法案啟動、菲律賓新總統上任、泰國新憲法公投過關,東協政策腳步持續加快,有利東南亞企業明年獲利重回雙位數增長,並持續吸引資金強勢回流,引領股市續強有力。

摩根東協基金經理人黃寶麗(Pauline Ng)表示,受惠於資金、內需、政策等三大面向持續捎來捷報,引發資金行情出現噴發,東協股市今年在泰國、印尼和菲律賓股市領軍上演逆轉秀,帶動整個東協地區一路從去年後段班急起直追,MSCI東南亞指數持續向上,今年累計漲幅達11%。

黃寶麗(Pauline Ng)指出,東協國家經濟維持穩健成長,財政體質健全引領泰國、印尼和菲律賓今年企業獲利成長率均有7∼8%的高水準,有鑑於目前東協政府由改革派當家下,企業經營環境可望持續改善,市場預估泰國和印尼企業明年獲利增長上看13%,菲律賓也將成長至9.7%,就連今年獲利萎縮的馬來西亞和新加坡企業,明年獲利也有望由負翻正,預期在企業獲利回春的支持下股市有撐。

復華東協世紀基金經理人許家?表示,就技術面觀察,目前東協股市仍處多頭格局,加上貨幣政策持續寬鬆與低利率環境,將有利資金持續回流東協股市,目前相對看多印尼、泰國與菲律賓,類股則可留意金融地產股與內需消費類股。

許家?指出,受惠原物料價格回升及內需增溫,帶動印尼8月進出口數據報佳音,預估9月有望延續,此外,自9月起因稅務特赦資金匯回與申報大幅增加,將有利提升外匯存底有助經濟成長;農村收入回升也支撐泰國消費增長,菲律賓官方則透過鼓勵民間參與重大基建工程,進一步刺激經濟成長,也將成為支撐景氣及股市的催化劑。

---------------下一則--------------- 
三大優勢 印度、東協股市看旺2016/09/30 07:27:57 經濟日報 記者林超熙�台北報導

根據外資券商Morgan Stanley新興市場研究報告,新興亞洲具有製造業景氣擴張、政府支出強勁、外債占GDP比重低等三大優勢,吸引國際熱錢不斷回流新興亞洲。

投信法人表示,除了上述優勢外,新興亞洲的地緣政治風險小,加上股市評價合理,在當前全球流動性充沛下,仍可持續吸金,其中印度、東協等新興地區都是備受看好的區域。

群益東協成長基金經理人蘇士勛表示,根據報告內容,三大新興區域中,僅新興亞洲的製造業PMI處在榮枯值50以上;從風險面看,新興亞洲外債占GDP的比重維持在15%以下,與新興拉美的50%和新興歐非中東的30%相比,財務體質相對穩健,再加上部分新興亞洲國家未來還有降息空間,看好指數逐步墊高的趨勢不變,個別國家中又相對看好印度、東協表現。

統一中小基金經理人林世彬認為,依歷史經驗,在經濟復甦過程中,若美國在今年底升息,預期僅對新興資本市場造成短線衝擊,只要基本面仍佳,短線的下跌通常是中長線布局的機會點,觀察主要經濟體基本面,新興市場好於成熟市場,資金流入新興股市追求收益的方向不易改變。

---------------下一則--------------- 
企業投資增加 美上修第2季GDP成長率2016年09月30日 04:10 工商時報蕭麗君�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經濟成長年率 https://goo.gl/NUuc5k

美國周四公布第2季國內生產毛額(GDP)終值,在企業投資增加帶動,促使第2季GDP季增年率從上月預估的1.1%上修至1.4%,顯示美國上季經濟成長動能並不如預期般疲弱。此外,美國還公布上周初領失業救濟金人數,雖然增加3千人至25.4萬人,但依然接近歷史低位水準,並預告9月非農業就業人口數據表現可能開高。

商務部指出,歸功於企業投資數據大幅上修,美國第2季GDP季增年率不僅向上調高至1.4%,也優於市場預期的1.3%。

報告顯示,上季企業投資經修正後從前估的下滑0.9%,逆轉至增加1%,為去年第3季以來首次出現增長。這項修正主要是基礎投資的減幅並沒有如預期般疲弱,以及軟體及研發部門的智慧財產投資呈現近10年來最大增幅。

此外,民間庫存對上季成長的傷害程度也低於預期。整體而言美國第2季民間部門庫存讓上季GDP成長率減少1.16個百分點,小於前估的1.26個百分點。

至於高占美國經濟活動約3分之2的消費支出上季增長4.3%,雖然略低於前估的4.4%增幅,不過仍創下2014年第3季來最大成長幅度。

包含營建與修繕等住宅固定投資在第2季則下滑7.7%。從2014年在上季之前,住宅固定投資一直是推動美國經濟成長的主要引擎之一。

勞工部周四則是公布上周初領失業救濟金人數,表示到9月24日為止的當周,初領失業救濟人數經季節因素調整後增加3千人至25.4萬人,低於市場預估的26萬人,這已是美國連續第82週初領失業救濟人數維持在30萬人以下,反映就業市場持續穩健成長。至於前週人數經修正後則從25.2萬人降至25.1萬人。

至於較能反映就業市場真實面貌的4周移動平均值在上周則減少2,250人至25.6萬人,追平於今年4月所創的1973年來的最低水位。

---------------下一則--------------- 
OPEC達成減產協議 油價看漲10美元2016年09月30日蘋果日報【林文彬╱綜合外電報導】

OPEC(Organization of the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石油輸出國家組織)周三達成共識,將每日原油產量限制在3250萬至3300萬桶,相當於每日減產約70萬桶,是8年來首次達成石油減產協議,激勵國際油價飆升逾5%。高盛集團認為,這項協議可能使油價最多上漲每桶10美元。

8年來首次減產協議
OPEC最大產油國沙烏地阿拉伯作出重大讓步,允許伊朗、奈及利亞和利比亞以「合理最高水準」產油,是OPEC能達成共識的原因。這項協議的許多細節尚未敲定,OPEC將在11月底的會議上決定各國產量上限,OPEC屆時也可能邀請俄羅斯等非OPEC成員國加入減產行列。

紐約西德州原油期貨價格周三收盤勁揚5.33%至每桶47.05美元,昨盤中下跌0.96%,原因是協議缺乏細節使市場更懷疑OPEC如何實施減產計劃。倫敦布蘭特原油期貨價格周三大漲5.92%至每桶48.69美元,昨盤中下跌1.44%。

高盛表示,OPEC減產石油的計劃可望支撐油價,至少短期是如此,但維持今、明兩年油價預測。高盛分析師柯瓦林(Damien Courvalin)和柯里(Jeffrey Currie)等說:「如果2017上半年OPEC嚴格遵守今天宣布的石油產量配額且其他條件不變,油價應會上漲每桶7至10美元。」

野村預估,OPEC石油減產協議將使全球石油供給減少每日100萬桶,摩根士丹利預期油市恢復平衡時間可望提前至2017年初。花旗則認為OPEC同意減產石油將只是雷聲大雨點小,OPEC將無法落實減產。

---------------下一則--------------- 
暌違8年 OPEC決減產2016年09月30日 04:10 工商時報蕭麗君�綜合外電報導

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週三終於在阿爾及利亞達成8年來首次減產協議,激勵國際油價週三應聲飆漲逾5%,創今年4月以來單日最大漲幅。但投資者對於該協議是否會雷聲大、雨點小感到質疑,導致週四油價漲勢後繼無力、拉回走跌。

週四紐約11月交貨輕甜原油盤中跌0.49%至每桶46.82美元,該期油價格週三曾勁升5.3%至47.47美元,創下9月8日以來最高價。倫敦布蘭特11月期油也跌0.6%至48.3美元,週三收盤則暴漲5.9%至49.09美元。

伊朗油長尚格納(Bijan Zanganeh)週三在阿爾及利亞集會結束後聲稱「OPEC在今日終於達成非比尋常的決定」。他說,OPEC成員國達成共識,要把每日原油總產出降至3,250到3,300萬桶之間,低於目前日產出的3,324萬桶水平,約等於要把每日產量減少20萬至70萬桶,這是OPEC自2008年來首次達成減產協議。

OPEC還表示將等到11月底正式會議召開,才會公布各會員國的減產配額,屆時該組織還將邀請非OPEC國家例如俄羅斯等,也加入減產行列。

不過Phillip期貨公司能源分析師Jonathan Chen指出,OPEC過去曾有欺瞞產能配額的不良紀錄,因此外界對於該組織這次是否能徹底實行該協議也感到質疑。

OCBC經濟學家甘恩(Barnabas Gan)則提到這次OPEC達成的減產規模過小,並不足以抑制供給成長,並讓油市重新回復到供需平衡的動態。

高盛也提出警告,表示透過減產來推升油價的做法反為全球其他非OPEC產油國提供更多增產,該舉動最終淪為「自欺欺人」。

OptionsXpress分析師布恩(Ben Le Brun)認為,外界還在觀望OPEC是否將針對減產協議採取實際行動。他預料全球油市到11月底OPEC會議召開前,恐將籠罩於高度不確定性,因為成員國對於如何分配減產配額勢必將經歷一番激烈爭辯。

---------------下一則--------------- 
需求回升 油礦金回春可期2016年09月30日 04:10 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全球經濟溫和復甦,有利於天然資源商品展望,但近期因中國經濟、聯準會升息議題、美元走勢及基本面供需等議題影響,油礦金表現較為震盪。不過,法人表示,由於全球PMI仍維持在50以上代表景氣仍逐漸擴張,仍將帶動商品需求回升,相關產業景氣可望隨之回春。

安聯全球油礦金趨勢基金經理人林孟洼表示,在能源展望方面,長期能源需求溫和成長,但供給過剩問題待解,壓抑油價低檔整理,非OPEC產油國為因應油價下滑而刪減支出,預期全球原油供需將逐漸回復平衡狀態。

美國頁岩油�氣仍將是未來能源供應成長的主要來源,短期受油價下跌衝擊E&P(探勘與生產)�E&S(設備與服務)產業,待油價回穩後相關產業仍為主要投資焦點。

原物料展望方面,林孟洼表示,化學品受惠原物料成本下降,其中特用化學品產業表現較強勁。另外,中國基本金屬需求仍強,但全球供需寬鬆,價格仍將疲弱。鋼鐵業整體仍供過於求,以區間操作為主。貴金屬價格短期因風險趨避而上漲,中長期以區間操作為主。

群益新興金鑽基金經理人李忠翰表示,觀察小麥、玉米、黃豆、糖等軟性原物料,基本上可以兩個角度切入,若預期未來兩至三年有通膨疑慮,以市場需求角度來看軟性原物料的趨勢長期看多;但短期而言,氣候變遷、農民耕作意願都是影響價格波動的重要不確定因素,尤其氣候異常更是影響甚鉅。

天然資源基金集中投資於能源原物料相關產業為主,不僅波動性高,也容易受單一事件影響而出現淨值大幅震盪,而許多新興市場基金不僅涵蓋能源原物料相關產業標的,同時也具有內需、原物料等投資概念,投資人如果想參與原物料之投資又希望可以分散風險,不妨可從新興市場基金介入投資。

---------------下一則--------------- 
農產價沒起色 法人:Q4翻轉有望2016年09月30日 04:10 工商時報黃惠聆�台北報導
在反聖嬰年,「黃小玉」價格上漲機率 https://goo.gl/YSl9SO

近一個月受到美國收成狀況轉佳的影響,農產價格紛紛呈現回落,不過目前異常天候的風險因素仍未解除,反聖嬰現象仍將有極大可能在第4季影響全球氣候,因此,法人對於第4季的農產品價格及農金仍維持正向看待。

安聯全球農金趨勢基金經理人林孟洼表示,農產品價格第4季走勢未來可持續觀察今年氣候是否會由去年的聖嬰轉為反聖嬰的可能性及其影響。

根據券商分析歷史數據顯示,在過去8次的反聖嬰年中,「黃小玉」價格有5次都是出現上漲,目前小麥跟玉米價格仍在低檔區盤整,平均漲幅更達3∼4成,另3次跌幅也相當有限。

林孟洼說,如果農糧價格漲,布局農金產業更勝直接投資穀物投資潛力,因此農金後市依然值得投資人關注。

除了榖物價格第4季有上漲的潛力,元大全球農業商機基金經理人魏伯宇表示,和民生消費相關的肉品市場也會維持強勢表現,原因有二,一是第3季黃小玉價格回落,使得飼料成本進一步下滑。

至於原因二,是美國和法國的禽流感仍持續,影響中國及部分東南亞國家停止引種,預估2017年底前將持續影響終端雞肉市場供給,對於雞肉相關的廠商的營收來說也將持續暢旺。

林孟洼說,持續看好農金下游食品加工業,主要是因穀物連續第4年豐收而受惠,穀物豐收使得進料充裕且成本降低。

另外,產品價格因經濟回溫、需求增加而上揚,營收和獲利也隨之同步上揚;除此之外,由於目前全球糧食需求仍緊,加上穀物價格下檔空間有限,農金下游食品加工業展望仍佳。

華南永昌全球神農水資源基金經理人黃欣儀認為,美國農業部日前上調2016年美國農業淨收入逾3成,預估將為715億美元,預期農業收入增加可望有助於農經相關需求的改善,從而進一步促進農人對肥料、機械、化學品等的購買誘因。

但是她也建議,投資農金最好可以多元配置,並密切關注上游需求趨勢與動能,伺機調節上游相關族群。

---------------下一則--------------- 
成熟市場REITs 資金青睞2016/09/30 07:27:59 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今年投資講求「低波動、好收益」,股利穩定成長的REITs受到市場青睞。富蘭克林坦伯頓全球不動產暨基礎建設證券部門主管威爾森.邁吉(Wilson Magee)表示,REITs後市握有多元利基,看好成熟市場表現優於新興市場。

邁吉表示,全球經濟溫和復甦,各國基本面普遍改善,有利房市租金及企業股利持續成長。根據統計,近三年主要國家REITs收益率相對政府公債殖利率的利差在2%-4%區間,美國、英國、法國、澳洲、日本利差都在2%以上,REITs收益續升有利尋求息收的資金湧入。

由於REITs收益穩定增長,對於資產表現也增添保護,以過去15年為例,全球REITs平均年化報酬率為一成,優於全球股票的6.2%或全球債券的5.2%,邁吉認為,在市場波動升溫下,穩健投資人會青睞將REITs納入投資組合。

此外,REITs的股利成長具有抵禦通膨上揚的風險,就美國來看,當地REITs從1994年以來的平均股利成長率是7.8%,遠高於平均通膨率的2.4%,且僅2009年金融海嘯造成REITs下跌作收,其餘年度普遍上漲。

面對第4季美國即將升息,邁吉指出,REITs短線走勢可能因升息預期震盪,但以歷史經驗來看,過去十次利率上揚期間,全球REITs有八次上漲,平均報酬率8.1%,如果把利率調升的觀察期拉長至一年,REITs不論上漲機率或平均表現都更好。

本月起全球產業劃分標準(GICS)已將不動產產業從金融類股獨立出來,相對於金融業,邁吉強調,REITs企業的槓桿比率較低,還有優良的股利紀錄,預期投資人會因此更重視REITs優勢,長線可望撐起REITs表現。

---------------下一則--------------- 
高盈餘高股息股 優選2016/09/30 07:12:46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根據美林美銀全球經理人9月調查,不僅首要加碼新興市場,從選股角度來看,高盈餘、高股息股票更是受到超過六成經理人青睞的兩大類標的,可望成為未來震盪市場中的防護傘。

瀚亞全球策略收益股票基金經理人謝天翎表示,由於公債殖利率已經遠低於歷史水準,孳息優勢自然獲得全球經理人青睞,加上此波多頭市場已經延續不少時間,資金行情已帶動股票市場來到不便宜的價位,此時選股策略必須更重視品質。

謝天翎指出,在篩選高品質股票時,除了要檢視盈餘獲利,包括股利發放必是否備持續性、股東權益報酬率(ROE)較高、產業具備領導地位等等都是必要條件。
此外,股票若能兼顧低波動的特性,達到高股利、低波動等雙重優勢更佳。

保德信多元收益組合基金經理人李宏正分析,投資人追求的報酬可分為兩塊,資本利得(價差)加上收益,資本利得有起有落,但股利、債息等收益則相對穩定,以高息股票來說,鎖定的是將獲利成果分配給股東的企業,這些企業財務體質通常不錯,以過去15年來說,高息股票累積報酬約150%,一般股票則約為100%。

李宏正提醒,高息股並非投資萬靈丹,根據理柏統計,高息股票在2013年總報酬達19%,然而到2014年,報酬僅剩2%,2015年則交出負報酬近5%成績,顯見擁抱高息之餘,也要謹記「多元」,分散布局各類配息型資產,方能遠離追高殺低的惡性循環。

---------------下一則--------------- 
亞洲企業財報穩 發債增2016/09/30 07:27:59 經濟日報 記者朱美宙�台北報導
亞債基金績效 https://goo.gl/yTRIsw

儘管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下調全球經濟成長預估值,但亞洲企業卻在不景氣環境中展現相對強勁的韌性,不但財報表現穩健,企業信心攀升至五季新高,8月新債發行量更創下歷年同期第一。

柏瑞投信表示,由於中國經濟情勢回穩,英國脫歐疑慮減緩,加上受惠低利率環境,今年亞債發行金額可望超越去年,在需求供給籌碼面不虞匱乏下,將支撐亞債行情旺到明年。

根據美銀美林9月公布2016年上半年亞洲企業財報的調查報告,整體來看,亞洲企業稅前息前折舊前盈餘(EBITDA)較去年同期增加6.2%。如果以信用評等區分,亞洲投資等級企業與高收益等級企業的盈餘分別成長3.6%與8.9%。

湯森路透和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共同發布的亞洲企業信心指數,第3季上升至68,這是五季以來新高,顯示亞洲企業獲利和信心並沒有因為中國經濟減速和英國脫歐而受到嚴重衝擊。

此外,亞債8月新債發行金額創下歷年同期新高,來到105億美元,也高於四年均值的50億美元。

其中,亞洲高收益公司債發行的占比達40%,也高於今年1月到7月占比的17%,主要因為亞洲企業善用近年來全球相對低檔的利率水準,作為展延債券到期日或為明年到期與贖回債券的提前融資。

柏瑞新興亞太策略債券基金經理人施宜君表示,美國聯準會(Fed)12月升息的機率已經變高,但仍無法扭轉目前全球低利率的環境,而低利率環境也將鼓勵亞洲企業持續發債。

不過,新債券供給雖然會陸續增加,但市場胃納量仍有餘裕,足以應付投資人對相對高殖利率債券的強勁需求。

---------------下一則--------------- 
亞高收回歸基本面 聚焦資金流向2016年09月30日 04:10 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高收債指數表現 https://goo.gl/0SPcac

根據美國聯準會(Fed)發布利率分布點陣圖顯示,今年年底前將升息1次、升幅1碼(0.25個百分點),2017年將升息2次、各1碼,2018與2019年將各升息3次、各1碼,升息擾動暫落,亞洲高收益債回歸基本面,後續持續關注全球流動性變化。

日盛亞洲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鄭易芸表示,整體亞高收正向看法,因不確地性降低,Fed升息次數降為1次,步伐更溫和,有助風險資產反彈,支撐高殖利債券續揚,後續市場焦點轉向美國總統大選,及油價凍產議題,整體中性偏多。

觀察亞高收債指數過去升息經驗顯示,指數息後半年為多頭走勢,Fed去年12月升息1碼後,今年7、8月月報酬皆為正數,加上存續時間短的特性,對後市升息干擾,仍具挺進走升契機。

宏利亞太入息債券基金經理人王建欽指出,亞債具高債信品質、違約率低等優勢,穩健體質可成避險工具,新興亞洲基本面尤其加分,因通膨尚低仍有貨幣寬鬆空間,可望吸引外資持續注入。

群益中國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李運婷認為,全球高收益債券利差來到歷史相對低水位,未來再縮減空間有限;反觀大陸債市因為與國際債市相關度低,預期受Fed升息議題影響有限,債券配置應納入走勢穩健、收益迷人的陸債。

全球央行寬鬆貨幣造成資金餘裕,加上脫歐事件後更顯亞洲市場的穩健特質,資金持續流入亞高收市場,鄭易芸強調,亞洲市場的穩健特質,資金持續流入亞高收市場,由於亞高收今年發行面仍然缺乏,市場資金追逐少量供給,亞洲各國續推改革政策刺激,OECD估大陸及印度今年仍有6.5%及7.4%的經濟成長動能,資金追逐高殖利率商品的特性下,預期亞高收債仍將持續吸引資金青睞。

---------------下一則--------------- 
適度布局美債 防利空衝擊2016/09/30 07:27:58 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國際金融市場第4季迎戰美國升息與總統大選,富蘭克林坦伯頓美國政府基金經理人保羅.維克(Paul W. Varunok)指出,投資追求降低風險,固定收益資產不可少,建議適度布局具利差空間的美國債券。

維克現任富蘭克林坦伯頓固定收益團隊資深副總裁暨經理人,他擅長房產抵押債、資產抵押債、商用不動產抵押貸款證券與抵押擔保債市的研究。

維克表示,目前美國勞動市場幾近充分就業,通膨和消費動能溫和成長,薪資也呈改善,但經濟成長速度溫吞,每年GDP維持2%的增速,相對金融海嘯前的3%還有段距離,使聯準會的升息態度趨向謹慎。在9月利率決策中,聯準會下調長期利率展望預估,顯示政經環境存在不確定性,提高了聯準會政策執行的難度。

受英國脫歐、央行寬鬆影響,全球公債殖利率不斷下滑,成熟國家公債超過三分之一都是負利率,相較之下,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仍有1.6-1.7%的收益水準,投資價值較高。

維克指出,就利率期貨來看,聯準會年底的升息時程可能落在12月,明年也可能只升息一次,鴿派的升息步伐相當有利債市發展,包括高收債等利差型債市都可望有不錯表現。考量第4季市場變數眾,近期資產普遍回檔修正,建議適度納入美國政府國家抵押債貸款協會發行的GNMA債券,這類債券波動度低,相對美國公債還有70個基點利差,有助投資人達到多元分散目標。

美總統大選選情膠著。假設希拉蕊.柯林頓勝選,對公債影響相對輕微,如川普當勝,短線債市可能下跌。

---------------下一則--------------- 
南非債夠利 伺機布局2016/09/30 07:13:12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今年下半年以來資金持續回流新興市場股債市,其中南非因經濟周期底部已過、貿易狀況轉佳,加上全球公債殖利率頻創新低,南非債券憑藉高息特性及利差優勢,明顯受市場青睞,推升南非債券基金今年來績效躍居各類新興債券基金之冠。

復華南非幣長期收益基金經理人汪誠一表示,今年以來南非資產扭轉頹勢,隨經濟止穩與外資回流,南非幣兌美元已升值逾一成,預估此趨勢有望持續,建議投資人可逢低布局。

根據彭博資訊統計,南非十年期以上公債指數今年來漲幅達18%,表現更勝新興美元主權債及新興市場本地債指數的15%、17%,加上南非幣匯率升值,明顯挹注南非債券基金今年來績效。

宏利新興市場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張瑞明指出,油價不易突破每桶60元,惟預期OPEC主要產油國短期內不致增產,因此油價應不易回跌至35元以下。然新興市場經濟逐步成長,資金流入包括南非等市場,追逐具收益吸引力的相關投資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