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抗議客服不給叫基金答人的葉小媽

小媽精選1051129基金資訊

2016年11月29日
OECD:川普拉高全球經濟成長2016年11月29日 04:10 工商時報林國賓�綜合外電報導
OECD最新全球成長預測 https://goo.gl/KBQBON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周一公布最新全球經濟展望報告指出,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Donald Trump)明年上台後推出的財經政策不僅可提振美國經濟成長,同時也會拉高全球經濟成長,預估明、後年全球經濟成長率將分別增至3.3%與3.6%,川普的貢獻度總計達0.4個百分點。

川普在競選期間曾喊出基礎建設總支出將上看1兆美元,並且承諾上台後會調降企業與個人所得稅。

OECD最新全球經濟展望報告表示,儘管川普上台後會推出何種財經政策尚不明朗,但可以肯定的是,川普在上任後前幾個月就會推出財經刺激方案。

根據川普可能推出的刺激規模,OECD預估,美國2017年經濟成長率將由原估的1.9%,增至2.3%,2018年成長率由2.2%,拉高至3.0%。

全球經濟將跟著受惠,OECD指出,在美國進口需求增加下,2017年全球經濟成長率可從原估的3.2%,提升至3.3%,2018年成長率則從3.3%,拉高至3.6%。

OECD是第一個對川普政策對全球經濟影響發布預測的國際經濟政策機構,報告表示:「川普上台後會將競選政見落實到何種程度短期內不會明朗,但接下來2年非常可能會推出一些財政寬鬆方案,這勢必會牽動美國與全球其他經濟體的經濟成長與通膨展望。」

OECD的相關預測主要是基於明後年的美國政府支出增幅將達國內生產毛額(GDP)的0.25%,川普的所得稅調降政策對美國稅收的衝擊估計達GDP的0.5%,2018年企業稅調降的衝擊則為GDP的0.75%。

向35個成員國提供政策建言的OECD同時呼籲,「鑒於刺激經濟成長已幾無貨幣政策空間,各國政府若想要進一步刺激成長,就必須推出比目前規畫更多的財政刺激措施。」

---------------下一則--------------- 
美股基金蟬聯吸金王 上周淨流入近53億美元2016-11-29 00:03:34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川普勝選以來,全球資金流向出現大搬風,原本資金動能疲弱股市選後穩健吸金,即便上周適逢感恩節假期前夕,市場交投清淡,但上周美股基金仍以52.9億美元淨流入,連兩周穩居全球股票基金吸金王,也激勵美股指數上周再創歷史新高。

摩根投信副總經理林雅慧指出,美國近期經濟數據表現強勁,加上川普新政有望加速美國經濟再登高,吸引看好的國際資金選後紛紛回補卡位,10日當周甚至寫下305.9億美元的史上最大單周淨流入紀錄,即便上周適逢感恩節假期前夕,但上周美股在資金持續淨流入下,使得美股指數上周再創歷史新高。

另外,資金挪移現象也出現在歐日股市和新興市場。林雅慧說明,受惠美俄關係於川普當選後有望解凍,加上市場高度預期OPEC有望達成凍產協議,提升資金進駐意願,歐非中東基金連兩周吸金,上周再流入1.9億美元,帶動MSCI新興市場歐非中東指數單周漲幅達1.3%;歐股基金也在經濟報佳音加持下,上周再吸金1.82億美元。
美國和歐元區最新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初值,雙雙創下佳績。

摩根多重收益基金經理人邁可.施厚德(Michael Schoenhaut)指出,這反映出歐美經濟持續穩健擴張,近兩周自然備受國際資金青睞。

根據最新11月的美銀美林全球經理人調查,施厚德說明,全球經理人正逐漸加股減債,其中美股及歐股最受經理人青睞,新興市場雖仍獲加碼配置,但加碼幅度明顯下降。

美股部分,安聯目標多元入息基金經理人莊凱倫提醒,由於聖誕假期將至,交易清淡狀況下,美股波動恐怕較大,建議透過結合股債的平衡或多元資產商品介入美國市場, 來降低波動度,並透過收益取代部分資本利得。

展望歐股後市,群益工業國入息基金經理人陳建彰表示,儘管政治局勢對於歐股增添許多不確定性,但長期而言,在寬鬆貨幣環境以及財政政策的加持下,仍有助提振企業投資與經濟表現,布局可留意循環性消費、金融等類股。

---------------下一則--------------- 
美股連兩周登股票基金吸金王2016年11月29日 04:10 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全球主要市場基金資金流向 https://goo.gl/ZktVEC

川普勝選以來,全球資金流向出現大搬風,原本資金動能疲弱股市選後穩健吸金,反觀先前穩吸金市場選後持續失血。根據最新統計,美股基金連兩周穩居全球股票基金吸金王的冠軍寶座,日股基金和全球新興市場基金選後連兩周失血。

摩根投信副總林雅慧指出,美國近期經濟數據表現強勁,加上川普新政有望加速美國經濟再登高,吸引看好的國際資金選後紛紛回補卡位,另受惠於美俄關係於川普當選後有望解凍,加上市場高度預期OPEC有望達成凍產協議,提升資金進駐意願,歐非中東基金連兩周吸金。

摩根多重收益基金經理人邁可•施厚德(Michael Schoenhaut)指出,根據最新11月的美銀美林全球經理人調查,全球經理人正逐漸加股減債,其中美股及歐股最受經理人青睞,而新興市場雖仍獲加碼配置,但加碼幅度明顯下降。景氣預期增溫雖有利股市表現,唯市場波動仍在,建議投資人以股、債兼具的多重資產策略因應。

保德信策略報酬ETF組合基金經理人歐陽渭棠分析,本周包括OPEC會議、12月2日的美國非農就業數據公布,以及12月4日義大利憲法公投;針對美國就業情勢,市場預期11月新增非農就業人口將達到17萬人以上,失業率維持於4.9%,這是下月聯準會(Fed)利率決策會議前最後一次月度就業數據公布,因此勢將成為關注焦點,目前12月升息機率幾成定局,投資人此時不宜僅持有股票或債券等單一資產,應以可靈活跨資產配置的基金因應。

凱基護城河基金經理人徐煒庠表示,川普政策引發資金不斷流往美國,目前12月升息機率已經高達百分之百,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也大幅飆升來到2.3%,在通膨升溫及升息確立下,資金動能將持續支撐美股走揚。德意志銀行預估明年S&P 500企業獲利成長率將達7.56%,隨著企業獲利的回升,明年美股本益比也將下滑至16.8倍,有利美股後市。

---------------下一則--------------- 
景氣連4綠 樂觀到年底 領先指標連8個月上揚2016年11月29日 04:10工商時報于國欽�台北報導
台灣近一年景氣走勢 https://goo.gl/KDN7Q8

國發會昨(28)日公布國內最新景氣報告指出,在出口好轉、民間投資增溫之下,10月份景氣亮出連續4個月綠燈,領先指標更連續8個月上揚,顯示景氣持續回溫,研判到年底前,國內景氣都可以樂觀看待。

國發會每月都會綜合出口、股價、就業等9項指標走勢算出「景氣綜合判斷分數」,再以分數對映燈號。10月在出口好轉、製造業銷售增加及機械電機設備進口持續成長下,景氣綜合判斷分數升至24分,所對映的燈號為綠燈。

經濟發展處長吳明蕙表示,連續4個月亮出綠燈,代表國內景氣持續回溫,由於年底前適逢美、歐年終消費的旺季,研判我國出口可望持續增溫,另外由我國資本設備進口持續成長也透露民間投資動能仍強,據此研判到年底前,國內景氣都是樂觀的。

國發會表示,包括美國、歐元區及中國的景氣領先指標皆持續上升,且美國、中國及日本的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也都在50以上,顯示全球景氣正在擴張階段。

國發會也公布景氣領先指標,10月較前1個月回升0.21%,為連續第8個月上揚,雖升幅較前幾個月略降,但吳明蕙表示,這是受領先指標構成項目之一的「SEMI半導體接單出貨比」降低所致,然而進一步觀察接單與出貨皆呈兩位數成長,由此可知,景氣仍佳,不需要憂慮。

10月景氣同時指標上揚1.09%,也是連續8個月回升,且升幅略微擴大,綜合國際情勢以及我國景氣走向,國發會對未來景氣持樂觀的看法,國發會表示:「未來景氣可望改善,惟仍需留意潛存風險。」

我國景氣在去年3月陷入低迷,亮出16個月的藍燈、黃藍燈之後,今年7月重返綠燈,如今已「連4綠」,國發會主委陳添枝於2個月前曾研判,隨著國內景氣復甦,近5年多未曾出現的紅燈(代表景氣熱絡),可望在這一波循環裡碰到。

---------------下一則--------------- 
今年來…台股漲贏南韓印度2016-11-29 00:03:31 經濟日報 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外資在亞洲主要股市買賣超 https://goo.gl/gjnEz2

外資上周小幅買超南韓、台灣分別達3.8億、0.2億美元,對於東南亞股市的賣壓也減輕,只有印度仍大失血7億多美元,但法人對後市仍樂觀。

今年以來,台股吸金近108億美元,成為唯一累計吸金量超過100億美元的亞股,台股漲幅則逼近一成,大幅打敗南韓及印度不到1%的漲幅。就報酬率來說,今年以來以泰國漲16%最強,越南也有15%,印尼則為11%。

摩根亞太入息基金經理人羅傑瑞(Jeffrey Roskell)指出,雖然美元達14年來的高點,但市場預期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將緩慢升息,加上亞洲受惠歐美景氣好轉機會,經濟成長及公司獲利都回穩,吸引資金回補。

羅傑瑞說,另外,深港通已確定12月5日正式通車,強化陸股資金動能,也有助提振亞股,進而吸引國際資金重回亞股懷抱。未來投資人在挑選亞洲資產標的時,可選擇能受惠美國擴大基礎建設與稅務改革、沾光美國經濟成長的個股。

摩根投信指出,上周六南韓民眾五度上街示威抗議,要求朴槿惠下台,預期本周可能成為南韓關鍵政局分水嶺。由於南韓國會分裂,恐耽擱通過法案,透過財政政策支持經濟的力道恐消退。

外資在台終止四連賣,群益奧斯卡基金經理人朱翡勵表示,接下來有多項國際重大會議將展開,近期包括11月30日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將召開石油減產會議、12月4日義大利憲改公投、12月15日Fed公布利率決議。

---------------下一則--------------- 
A股續航力可期 大中華基金夯2016年11月29日 04:10 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短線轉強的新興股市 https://goo.gl/XSu6Si

近期大中華股市因國際市場資金波動走跌,觀察全球股市表現,新興市場中僅大陸及新加坡股市指數仍在5日及月線之上,近期陸股隨兩市成交量持續放大,出現轉強訊號,A股呈震盪上行的概率較大,激勵大中華基金表現可期。

日盛中國戰略A股基金經理人黃上修表示,新興股市面臨資金出走賣壓,上證在震盪上行後也出現整理,但相對在亞股中表現亮眼,量能仍維持在5,000億元人民幣之上,且房地產資金外溢,融資餘額持續上升,資金先往低估值藍籌及煤炭有色金屬,上證走勢較成長股強,拉抬市場信心後,在深港通利多下,資金預計轉往中小型成長股。

群益大中華雙力優勢基金經理人顏世龍指出,陸股有養老金入市及深港通雙重利多提振續創新高,盤勢表現來看,近期權重股與低價藍籌股表現持續輪動,後市在經濟表現好轉及深港通議題加持下表現可期,其中深証股市中具行業獨特性和高科技概念等類股,可望成為下一輪的行情熱點。

宏利投信認為,大陸第3季GDP增速放緩,第4季預估持平,因應經濟增長下行壓力未除,貨幣政策將續鬆不變,不排除再降息,中期經濟增速雖緩步下滑,但結構卻已改變,新經濟將扮演重要角色,企業獲利增速逐季回升,大幅降低硬著陸疑慮,財政支出也將穩住經濟基本盤,帶動陸股指數向上空間。

台新中証消費服務領先指數基金經理人葉宇真強調,陸股在利多頻頻下,深港通、基礎建設加快、企業第3季財報亮麗、人民幣納入SDR、A股可望納入MSCI,大幅提升國際資金青睞,中長期行情不看淡。預料美國升息不確定落地後,市場將緩步拉升布局陸股比重,看好互聯網、通信5G、人工智能、醫藥、大消費、PPP環保等。

---------------下一則--------------- 
大摩看A股 明年很牛2016-11-29 00:03:38 經濟日報 記者徐念慈�台北報導
各大法人點評2017A股走勢 https://goo.gl/ofp6Ad

接近年尾,不少重量級中國研究機構及券商發布2017年上證綜合指數的點位預測,以目前3,200點左右來評估,最低預估至2,800點,最高摩根士丹利看好A股可望挑戰4,400點。法人分析,深港通確定12月5日上路後,A股可望有更大的向上機會。

展望2017年,摩根士丹利最新報告分析,在美國貿易保護威脅下,中國貨幣在2017年上半年保持寬鬆,加上中國樓市調控措施,可望促使富人階層將資金轉入股市,另外,MSCI中國指數的評級從中性上調至增持,滬指到2017年底有機會升至4,400點。

國泰君安相對最保守,認為應在2,800點至3,500點間,應是橫盤震盪局面,但受政策影響,2017下半年將優於上半年,保德信策略報酬ETF組合基金經理人歐陽渭棠分析,近期受資金追捧大型股,A股市況佳,相對的,房市、債市等資產,因中國官方對房市、債市、銀行理財監管趨嚴,各路資金正加速回流股市。

富蘭克林華美中國A股基金經理人游金智表示,看好中國經濟正從製造業轉向以內需為主的新經濟,基金可布局受惠中國轉型政策、及消費升級趨勢的新興成長產業,如新能源、食品、醫療、物聯網、及軍工等。

此外,游金智認為,近期受人民幣貶值擊,中國財富配置全球化的需求日益強烈,而具評價便宜、匯率穩定、地理優勢的香港股市將是中國龐大外溢資金潮下的主要受惠者。

雖然聯準會升息預期牽動外資流動,但看好中國保險產業等內地資金南下將成為推升港股的主要力量,精選可受惠深港通的族群為主,包括新興網路、博彩,以及評價面較A股便宜的公司。

日盛中國戰略A股基金經理人黃上修表示,深港通上路,互聯互通機制對兩地市場的中期影響將是深遠的,對於市場投資者結構、市場定價體系、兩地的金融生態、監管等等,都將產生深遠的影響。深港通開通使A股被納入MSCI指數機率提升,加上深市相對稀缺的上市企業類型,如:資訊技術、醫療保健等稀缺資源,國際投資機構能透過深港通享受中國成長良好的企業紅利,對比全球主要股市各自歷史估值的當前分位值,A股仍偏低,在2017年A股可望在震盪中走向牛市。

---------------下一則--------------- 
中小創業板 迎成長契機2016-11-29 00:03:36 經濟日報 記者徐念慈�台北報導

市場期待已久的深港通終將在下周一上路,預測深港通新措施,會為中小板或創業板帶來很好的成長契機。

日盛中國戰略A股基金經理人黃上修表示,深港通真正的利好並不在前面的預期,而是在於實際開通後的運行效果,長遠來看,深港通預計為A股市場帶來人民幣750-1,500億元左右的資金。

回歸近期市場結構,上證走勢穩健,尤其是保險資金入市帶動低估值藍籌的上漲,接下來這些保險資金動向仍是盤面焦點,主因是低利率下的投資標的少。在大盤股帶動指數走穩下,市場會持續尋找主題性的投資機會,深港通後,看好中小創為代表的成長股。

保德信中國中小基金經理人張徑賓分析,深港通開通,會為外資投資陸股打開新的渠道,對中小型A股是利多,深圳和香港兩地的資本市場將更加緊密地聯繫,對A股來說,有四大投資區塊值得關注:一、A股特有種,且屬於深市,例如白酒、中藥、軍工;二、受益深港通上路的券商板塊;三、低估值高股息的類股;四、QFII重倉持有的個股。

張徑賓認為,本次深港通帶來的正面效應也樂觀可期,不過,昨(28)日上證綜合指數已來到3,277點,高檔震盪的可能性不低,建議投資人可分批進場,或是採取定期定額布局中小型A股概念基金。

台新中證消費服務領先指數基金經理人葉宇真表示,據先前滬港通經驗,在2014年11月17日實施一個多月即大漲三成;約半年後,2015年6月上證亦出現5,166點的高點,累計漲幅高達108.4%。依此推測,未來深港通啟動後,蜜月行情也值得期待。

葉宇真指出,獲利成長性大的中小板或創業板相對看好。以最新的財報分析,中小板、創業板前三季淨利年增率分別高達39%、38%,如剔除前一年內完成重大重組,前三度淨利年增率仍高達27%、28%。

---------------下一則--------------- 
亞股長線向上走 基金嘗甜頭2016年11月29日 04:10 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亞洲股市明後年EPS成長率預估 https://goo.gl/rjpYUe

根據Bloomberg資料統計,亞洲主要股市2017年EPS成長,印度、印尼、滬深300、韓國、台灣、泰國等均有雙位數成長,顯示亞股基本面和題材面佳,長期向上趨勢不變,吸引資金資入,亞股基金也將受惠,提供進場布局佳機。

日盛亞洲機會基金經理人鄭慧文表示,根據IFO(商業景氣指數)11月調查顯示,受訪專家對經濟現況看法依然保守,但對未來6個月景氣前景看法轉為樂觀;BoA Fund Manager Survey調查也指出,投資人看多新興市場、原物料、歐洲及金融股。

觀察新興亞洲2017年各國股市EPS成長預估值,印度、印尼、滬深300、南韓、台灣及泰國皆有雙位數成長,顯示亞洲後續財政政策刺激經濟,前景持續改善,且股市評價在長期歷史平均中下緣,亞洲股市仍有投資機會。

群益亞太中小基金經理人李忠翰指出,儘管近期在美元走強引發亞幣走弱的影響下,新興亞股表現出現修正,反觀成熟國家未來面臨不少政治不確定性,新興國家政治情勢反而持續改善。

其中新興亞洲地緣政治風險低、景氣成長能見度高,加上目前新興亞洲仍處在降息循環中,資金環境寬鬆,待近期整理過後,後續仍有機會維持相對強勢的格局。

宏利投信則認為,亞洲區經濟基本因素和前景相對具吸引力、企業盈利展望回升,加上人口結構出現改變有助創新企業發展,資金焦點可望逐步轉往亞洲市場,激勵亞股後市。

外資對新興市場賣超減少,股市出現反彈;鄭慧文強調,印尼央行宣布將7天期附賣回利率調降1碼至4.75%,今年已6度降息,引導利率下滑,釋出更多資金,市場普遍預期印尼經濟將溫和回暖,可逢低加碼印尼,多數亞洲國家較其他新興市場具較強的基本面支撐,一旦資金回流時,將有機會率先回補亞股。

---------------下一則--------------- 
歐洲央行總裁德拉吉:歐元區復甦穩2016年11月29日 04:10 工商時報蕭麗君�綜合外電報導

歐洲央行(ECB)總裁德拉吉(Mario Draghi)周一在歐洲議會作證時表示,歐元區復甦已安然度過經濟與政治的不確定性。他還樂觀表示,在ECB的貨幣政策帶動下,經濟復甦可望持續。

德拉吉在歐洲議會中向議員指出,儘管面臨全球經濟與政治的不確定性升高,歐元區經濟仍持續以溫和但穩定的速度擴張。他預期該漸進成長趨勢可望延續,其中有部分將歸功於ECB的貨幣政策措施。

德拉吉解釋,在低利率政策、寬鬆借貸條件與資產收購計畫等多管齊下,已讓歐元區借貸成本有效壓低。他說企業不僅受惠於已獲得大幅改善的融資環境,並也有助於支撐民間消費與企業投資增加。

但他在同時也強調,若歐洲其他決策官員也能採取果斷行動,ECB的貨幣政策措施將能發揮更大效果。德拉吉提到生產成長疲弱、銀行業結構問題與經改進展有限,都是歐洲國家政府必須盡快尋求對策的議題。

德拉吉在聽證中還提到英國脫歐對歐元區經濟造成的衝擊。他指出英國過去經濟成長強勁,有部分需歸功於單一市場。不過在脫離歐盟後,該國經濟公開化降低,恐使其貿易、移民與海外直接投資面臨威脅,這對創新、競爭、生產力都將帶來不利影響。

---------------下一則--------------- 
美升息倒數 金融股大爆發2016年11月29日 04:10 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S&P500指數各類股本益比狀況 https://goo.gl/lKwuUP

美國聯準會12月升息機率飆高至100%,升息進入倒數階段。觀察近期美股表現強勢,而升息還將讓金融股更有利可圖,加上目前金融股本益比僅15.5倍,不僅是S&P500十大類股中次低,更是較過去10年平均水準折價最多的一個,隨著升息推升金融股獲利,法人預期將更增其投資吸引力。

鉅亨網投顧指出,美國通膨增溫,經濟數據正向,加上美元指數上漲至14年來高點,都加大美國升息壓力,也讓市場對升息的預期直線攀升。隨著升息熱度愈來愈高,金融股指數也跟著大漲,凸顯升息對金融股的正面助益。

鉅亨網投顧針對金融類股表示,經驗也顯示,當市場預期聯準會升息步伐加快時,金融類股指數自然跟隨走高。目前不論是聯準會正副主席或是川普經濟顧問團隊,均積極釋放美國升息的訊息,加上未來美國公債發行量可能因為擴大財政政策而攀升,美國公債殖利率上行可能才剛開始,金融類股獲利情況可望繼續改善。

鉅亨網投顧總經理朱挺豪指出,除了升息及政策等利多外,金融類股更有評價偏低的優勢。統計S&P500的十個類股中,金融類股本益比為15.5倍,除了略高於通訊服務類股的15倍,與其他周期性類股相比都有明顯的差距,且金融類股本益比更低於過去10年平均值,若本益比回到過去平均值,金融類股股價仍有近11%的上漲空間,也成了近期資金關注的焦點。

瀚亞投資表示,通膨預期上揚,對公債市場承壓,但對股票投資相對有利;以美國現在的環境來說,利率與匯率上揚讓資金重回美國,不但有助美股上揚,也有助以內需為主的美國高收益債企業獲利提升,因此美國風險性資產短線將因此而看好。不過未來也要看川普政府是否能夠推出真正可行的經濟政策,藉以提高美國的勞動參與率,以免讓資本市場的反應使美國進入停滯性通膨的隱憂。

群益美國新創亮點基金經理人蔡詠裕指出,自川普勝選以來在其削減企業稅、刺激經濟增長、提高通膨等政策意向的影響下,金融股因而受惠,其中S&P500指數有過半漲幅都歸功於金融股上漲。

---------------下一則--------------- 
富達:亞債投資價值浮現2016年11月29日 04:10 工商時報黃惠聆�台北報導
亞洲(不含日本)債券型基金連續8個月流入 https://goo.gl/i0FHIr

不少人擔心美元走強,不利發行美元的亞洲政府債與企業的償債能力。但是法人表示,亞洲國家的外債償債能力優於其他新興國家,不少技術分析師認為此波美元及美公債殖利率急升之勢將暫告一段落,可望舒緩市場亞洲債市的修正壓力,投資專家認為現在正是進場亞債的好時機。

富達投信投資長鄭安佑表示,亞債投資價值在此波修正後,投資價值浮現,現在反而是進場的好時機。鄭安佑指出,亞債維持優質償債能力,美元升值反而增加盈餘。 在新興市場中,當美元升值時,表現較為脆弱的國家,主要是南非、墨西哥與巴西,不僅經常帳赤字且外債債務沉重。從近期的外債餘額即可發現,亞洲國家不僅多為經常帳盈餘國,且外債占國內生產毛額(GDP)比重低,較能因應美元升值帶來的債務壓力。

此外,亞洲企業槓桿比例較其他新興市場低,債信品質佳,且長期為歐美主要的製造工廠,反而受惠於美元升值所帶來的毛利擴張與出貨增加。

富達亞洲總報酬基金經理人廖婉菁則是從資金面的觀點來分析,她指出,根據EPFR Global的資料統計顯示,累計過去12個月,亞洲債市共有62.8億美元淨流入,相當於整體亞債(不含日本)資產管理規模的8.6%,比重高於其他地區的債市。

廖婉菁說,尤其在英國脫歐公投意外通過後,短期市場恐慌造成資金流出風險性資產,當時短期內當地貨幣計價的亞債雖有約3,500萬美元的淨流出,但美元計價的亞債卻呈現大幅流入,但之後資金迅速回流各類亞債,7月份更創下3年來的高點,之後的3個月也都維持淨流入榮景。如今美國總統大選後,亞債資金雖小幅流出,但規模已低於6月英國脫歐的恐慌潮。

這顯示投資人對於近年來黑天鵝事件頻繁的情況下,已司空見慣,更何況川普當選美國總統,應視為紅天鵝,市場信心回復信心的速度要比黑天鵝事件還要快。

廖婉菁表示,亞洲債券除基本面佳,更受技術面推升,摩根大通亞洲債券指數年初至美國總統大選前上漲8.2%,其中又以基本面看好的印尼漲幅最高,達17.7%,印度9.0%次之。亞債指數在川普當選後雖回檔修正2.5%,印尼跌幅達4.4%,漲多回跌反而是進場的好時機。

值得一提的是,廖婉菁說,此波在亞洲個別國家中,以大陸債券表現最為抗跌,美國大選後至今(11/8-11/25)僅下滑1.7%,且近期已止跌回升,主要是因為市場普遍認為中美關係較不受川普當選影響,川普退出跨太平洋關係夥伴協定(TPP)反而使大陸受惠,因此大陸資產在此次事件中反而成為避風港,尤其是不受匯率影響的美元債。

此外,經濟學人雜誌中在近期提醒投資人,由於民粹主義在歐洲抬頭,孕育了英國脫歐,現在是川普當選總統,未來恐將吞噬歐元區,大陸可能反而會成為富裕世界投資人的避風港。

---------------下一則--------------- 
亞債基本面無虞 逢低可布局2016年11月29日 04:10 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在選後持續表達將推動「美國優先」的貿易改革立場,使得亞洲債市近期出現劇烈波動。不過,法人表示,觀察亞債這段時間的信用利差卻幾乎持平,顯示亞債這波的下跌跟基本面沒有太大關係,主要是受到美債殖利率的影響,因此亞債短線的波動無需過度驚慌。

柏瑞新興亞太策略債券基金經理人施宜君表示,美國出口占亞洲國家GDP的比重普遍不高,多數亞洲國家(包括中國與南韓)的美國出口占GDP比重在5%以下,香港和新加坡略高,但也僅約10%左右。

柏瑞投信表示,目前距離川普正式就任還有1個多月的時間,各方仍在觀望美國新政府和未來的施政方向,金融市場短期內仍有一定程度的不確定性,加上年底市場交易偏向清淡,預期將維持震盪格局,若近期亞債持續修正,反而是逢低布局的機會,建議可透過手續費後收型、零分銷費,且擁有美元、人民幣等多重計價幣別的N級別來介入。不過,投資人仍須評估己身投資屬性,並留意未來亞債仍有波動風險。

瀚亞投資固定收益部投資長黃文彬(Boon Peng Ooi)表示,亞洲債券表現受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彈升影響,近期指數修正,但亞洲債券資產在2017年仍可保有一定的收益,畢竟美國實質薪資成長率才在2.5%,勞動參與率也日益下滑,十年期公債並沒有急速攀升的可能,這樣的環境將有助於亞洲固定收益資產提供穩健的回報。

群益亞洲新興市場債券基金經理人李忠泰表示,從信評分布的角度來看,新興亞洲債券的投資等級佔比較其他新興市場債券高,顯示亞洲債券平均信用品質較佳;此外,相較於其他新興債表現容易受到聯準會升息動向影響,亞洲地區因為還處在降息循環且經濟體質相對穩健,同時也具備利差大、殖利率高的優勢,仍深具投資價值。

---------------下一則--------------- 
償還能力強 新興亞債投資價值浮現2016-11-29 00:03:37 經濟日報 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美元走強,新興市場債券績效受衝擊。基金業者認為,在新興市場債券中,亞洲基本面佳,外債償還能力強,亞債投資價值浮現。另外,新興市場公司債規模增,信評佳,也有不少投資機會。

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後,美元走強,天達新興市場公司債券基金經理人何薇德(Victoria Harling)表示,近期成熟經濟體的政治風險將是主要影響關鍵,美國新的政策走向將使新興市場公司債在今年底前持續波動。

何薇德表示,雖然目前不確定性仍高,但她對於美國政治制度中的制衡具有信心,特別是考慮到國會由傳統共和黨全面控制,應該某種程度可以限制總統。

柏瑞投信表示,市場擔憂川普的貿易改革競選主張會帶來美國通貨膨脹升溫,導致選後的美國公債殖利率短線跳升,但觀察亞債這段時間的信用利差卻幾乎持平,顯示亞債這波的下跌與基本面沒有太大關係,主要是受到美債殖利率的影響。

原先外界認為如果美國貿易保護主義興起,將衝擊亞洲國家出口和亞債發行企業的營收。不過,柏瑞新興亞太策略債券基金經理人施宜君表示,美國出口占亞洲國家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重普遍不高,多數亞洲國家的美國出口占GDP比重在5%以下,香港和新加坡略高,但也僅約10%。

富達也看好亞債。富達投信投資長鄭安佑表示,在新興市場中,當美元升值時,表現較脆弱的國家主要是南非、墨西哥與巴西,不僅經常帳赤字且外債債務沉重。

鄭安佑說,從近期的外債餘額即可發現,亞洲國家不僅多為經常帳盈餘國,且外債占GDP的比重低,較能因應美元升值帶來的債務壓力。

---------------下一則--------------- 
利率走升負面影響緩和 美高收債逆勢突圍 上周轉吸金2.18億美元2016年11月29日 04:10 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主要債券基金資金流向 https://goo.gl/Tovrco

公債殖利率11月來強彈飆高,加上川普新政恐推升通膨,及美國12月幾乎篤定升息等多重利空干擾,近期全球債市表現萎靡,反映在債券基金流向上,儘管上周整體高收益債仍流出3.65億美元,但流出金額減少,且全球高收益債基金轉流入0.61億美元,與美國景氣連動度最高的美國高收益債上周甚至逆勢突圍轉吸金2.18億美元。

摩根投信副總林雅慧指出,11月美銀美林全球經理人調查顯示,基金經理人對景氣前景及通膨展望明顯升溫,拉動公債殖利率預期向上,且殖利率曲線預期將趨於陡峭,投資人應留意利率風險,應調降存續期間長、利率敏感度高的投資等級債券佔比。

摩根環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羅伯•庫克(Robert Cook)指出,美國近期經濟數據強勁,且聯準會最新利率會議紀錄更強化年底升息機率,眼見聯準會升息進入倒數計時,利率上行風險增溫,美國高收益債因發債天期較短,且和美國10年期公債相關係數為-0.25,不僅能降低公債殖利率攀升時的利率風險,還能參與美元漲勢,讓投資人同步掌握債券資本利得及匯兌利得,預期可望持續受到國際資金追捧。

安聯四季豐收債券組合基金經理人許家豪表示,OPEC舉行會議在即,市場對於減產的預期,使高收益債信用利差小幅收斂,加上利率走升的負面影響也相對緩和,因此全球高收益債指數上周全數上漲。

展望後市,許家豪認為,由於部分升息因素已反映,因此上周高收益債已從流出轉為流入,而整體高收益債的基本面也偏正向,因此在選債上,他建議應挑選存續期較短,以美元計價為主的債券,在升息與經濟好轉的環境中,創造出更佳的中長期收益。

許家豪指出,美國總統大選結果政策方向與聯準會貨幣政策的不確定,短期上將視信心與評價,進場加碼風險性信用債。全球公債方面,由於殖利率處於低檔,但聯準會升息擔憂升溫,因此投組中略微降低與美國利率敏感度較高的資產,並縮短公債存續期。

許家豪認為,在近期市場修正後,信用債利差擴大,投資價值持續攀升,他認為在全球流動性依舊充沛之下,信用債可望持續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