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抗議客服不給叫基金答人的葉小媽

小媽精選1051210-1212基金資訊

2016年12月12日
全球市場觀測站�歐股投資價值看升2016-12-12 00:01:13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上周全球股市震盪走高,雖然義大利公投結果顯示憲改公投失敗,總理打算請辭下台,一度影響投資氣氛,但市場隨即樂觀預期ECB應可持續購債,加上美股持續反應川普勝選利多,帶動多數市場上揚。

野村投信表示,ECB會議結果,對股市具正面效果,雖然短期內仍有政治面疑慮,但歐股價值面已具吸引力,若未來歐元持續弱勢,有利企業盈餘持續上調,可望提升歐股投資價值,長線可布局。上周印度央行未如期降息,一度影響印度股市表現。印度央行將降息利多保留至更有效益之時點,本周美聯準會可能升息1碼,且近期美元走強、亞幣轉弱,印度央行不急著降息。

本周市場聚焦在聯準會利率會議,主席葉倫在記者會上發言將是重點,除非偏向鷹派讓市場出現較大變動,若仍維持溫和鴿派看法,應有利股市表現。

---------------下一則--------------- 
Fed今年最後一升…匯市緊盯2016-12-11 00:05:39 經濟日報 記者吳苡辰�台北報導
影響國際匯市主要因素 https://goo.gl/n4n5aC

美國聯準會(Fed)本周將今年最後一次的利率決策會議,市場雖幾近百分之百篤定「一定升息」,但仍引發高度關注,而歐洲央行(ECB)上周宣布延長購債計畫,也衝擊歐元走貶。

美元指數DXY截至上周五,周線反彈0.38%至101.15元,過去五周中有四周揚升,此外,歐洲央行利率會議決定再延長量化寬鬆政策至2017年12月,帶動美元指數走強,歐元則再貶0.41%至1.0620元,並波及其他歐洲貨幣同貶。主要貨幣中以歐洲及日圓最為弱勢,日本第3季經濟成長率被下修至1.3%,加上美國公債殖利率續彈升,牽連日圓再貶。

新興國家貨幣指數上揚0.88%,拉丁美洲貨幣升勢領先,巴西里拉及哥倫比亞幣各揚2.64%及2.29%,巴西受惠投資人對於政府財政改革的期待,吸引資金流入,產油國的減產協議也持續推升產油國貨幣,如墨西哥披索等彈升。

亞幣中以印尼盾彈升1.50%領先,反應外資回流的資金行情。印度央行意外的未降息,維持利率不變,支撐印度盧比升值1%。不過,由於聯準會即將舉行利率會議,在升息預期濃厚之下,仍壓抑部份新興亞洲貨幣表現,如人民幣及菲律賓披索貶約0.3%。

本周市場高度關注美國聯準會於12月14日的利率決策,市場預估聯邦資金利率再升息1碼後,可能來到0.5%至0.75%,而墨西哥也可能再繼續升息1碼至5.5%,其他如智利、瑞士、英國、南韓、哥倫比亞等則可能維持利率不變。

經濟數據部分,關注中國的工業生產、零售銷售及固定資產投資數據,將牽動新興國家貨幣表現,並留意美國物價及房市相關數字。

展望2017年,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美國與歐日之間利率差距將再擴大,日本還在繼續印鈔寬鬆,而歐洲央行延長量化寬鬆至年底,再加上德、法選舉等政治不確定性,歐元及日圓貶值的態勢料將延續。

---------------下一則--------------- 
Fed本周升息機率近100% 法人估升幅將達1碼 台股可能利空出盡
2016年12月12日蘋果日報【劉煥彥、蕭文康、王立德╱台北報導】

市場預期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eral Reserve,Fed)本周將召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會議,國內外法人預估升息機率幾近100%,幅度可達1碼,對台股可能利空出盡,惟對近期美股是否續漲與明年美國是否加速升息,外界仍有疑慮。

聯準會預定美東時間本周三下午(台北時間周四凌晨)發布FOMC會後聲明,主席葉倫會後也將開記者會,目前金融市場一面倒,估計聯準會將升息1碼,使聯邦資金利率目標區間升至0.5~0.75%。

美股又創歷史新高
上周五美股3大指數再創歷史新高,但金融市場仍關切3件事:第1,這波美股漲勢是否受到聯準會升息影響,本周將告一段落。

第2,若FOMC對於2017年升息腳步的預期過急,對明年美股影響有多大。已有市場聲音傳出,川普勝選恐使聯準會明年加快升息,因此葉倫記者會將是觀察重點。

最後,大家都想知道,FOMC如何看待川普新政府上台後,對2017年美國經濟有多大助益,但目前川普對內閣團隊人選提名只做了一半,因此聯準會本周是否對此提出看法不無疑問。

政大金融系教授朱浩民表示,聯準會幾乎篤定升息,近期金融市場已提前反應,關鍵在聯準會對2017年升息步調的說法。

朱浩民指出,先前市場預估Fed明年「升息1~2次」,在川普當選後已修正為「2~3次」,惟市場意見依然分歧。若聯準會本周拋出偏向鷹派說法,將加速資金回流美國,屆時台灣等國家股匯市,都將面臨較大壓力。

以往美元先強後弱
大展投顧策略長李政諺認為,從充分就業數據及預期通膨升高來看,美國升息勢在必行,對台股應是利空出盡,因為從10~11月外資淨匯出就可看出,正為了升息提前準備。他說:「從過去(美國升息)美元先強後弱來看,國際熱錢也可能回流亞洲新興國家,投資人選股可留意高殖利率股和明年成長性較高個股。」

另外彭博引述多位消息人士的話說,川普上周邀請多位美國科技業大咖,本周三齊聚紐約開圓桌會議,可能討論外國移民、海外現金、稅制改革與中國等問題,已知應邀對象包括Google母公司Alphabet董事長施密特、蘋果執行長庫克、英特爾執行長柯桑尼奇、臉書營運長桑柏格、亞馬遜執行長貝佐斯等人。

---------------下一則--------------- 
三理由 明年上半年台股衝萬點2016-12-12 03:25:15 經濟日報 記者簡威瑟�台北報導

台股近期外資認錯回頭買超,推升驚驚漲格局延續。專家指出,隨美股道瓊指數問鼎20,000點氣勢如虹,三大理由將加持台股跟上腳步,「挑戰萬點大關非夢事」,最快明年上半年就將再看到萬點榮景。

眾多外資研究機構對台股後市看法正面,敦促國際資金啟動回補,外資8日大手筆買超台股125億元後,9日再加碼約82億元,近期已連續四個交易日回補台股,累積買超金額為292億元,一掃11月賣超台股陰霾。

安聯台灣科技基金經理人廖哲宏表示,近期資金行情再升溫有三理由:第一、債券殖利率彈升速度快,資金由債轉股;第二、歐洲央行延長購債期限,有利減緩市場擔憂情緒。第三、美、歐、中近期經濟數據表現相對正向,基本面疑慮減低。

---------------下一則--------------- 
台股攻9,600 盯Fed升息速度2016-12-12 03:25:12 經濟日報 記者周克威�台北報導

美國聯準會(Fed)將在本周召開今年最後一次利率決策會議,結果並將在台灣時間周四(15日)凌晨公布決議,在市場普遍預期將升息1碼中,焦點集中在明年的升息步調。市場專家認為,這將是台股波段上攻9,600點快慢的關鍵。

對於Fed升息,市場根據情境分析推導出三套劇本。財子學堂創辦人林成蔭分析,首先,若是不升息,可能將引發投資人對經濟前景的重大疑慮,股市可能將以利空回應。

其次,若是升息1碼,市場將以符合預期解讀,台股年底作帳行情列車將加快腳步;第三,若升息2碼,意味目前的就業、通膨狀況比預期好,但因可能引發債市大震盪,股市則可能以震盪趨堅的走勢為主。

台新投顧總經理李鎮宇表示,此次觀察聯準會利率動向焦點,在於接下來的升息腳步。由於聯邦公開市場操作委員會(FOMC)的17名成員,將匿名提供明年、後年的利率預測,並製作成點陣圖,市場並藉此一窺Fed未來可能的決策走向;由9月FOMC會議結束後發布的點陣圖中位值來看,預計到2017年底時,聯邦利率達到1%至1.25%的區間,意味明年將升息二次、後年則為三次。

林成蔭認為,若是Fed點陣圖顯示明年升息次數高於二次,也顯示通膨腳步超出預期,包括金融、原物料股將成為行情上攻的主軸。

大慶投顧總經理賴建承指出,Fed主席葉倫會後記者會的經濟評論、聲明內容,將是台股未來反彈步調快慢的關鍵;而由技術面觀察,本周月、季線即將黃金交叉,上檔滿足點將落在9,713點,短線上,只要回檔不破川普防線9,296點,台股多頭格局仍將持續,年底前,指數有機會上看9,500至9,600點區間。

---------------下一則--------------- 
2017上半年 台股一片叫好2016年12月12日 04:10 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台灣各季GDP成長率預估值 https://goo.gl/bg6lmh

從全球經濟穩定度以及美國新舊總統銜接緩衝考量,明年上半年前美國出現超過市場預期的升息步調機率不大,加上台灣景氣逐步改善中,投信法人從目前展望與基期等因素作綜合預估,預期有機會延續至明年上半年,看好明年上半年台股表現空間,其中價值低估中小型個股將有表現機會。

元大新主流基金經理人陳智偉認為,觀察季度GDP與股市高度相關,台股K線圖與台灣季度GDP呈現亦步亦趨,因此可以從GDP表現走勢推測當年度股市高低點。

例如2015年季度GDP以第1季最高,第3、4季都是負成長,果然2015年高點出現在4月30日的10,014點,低點出現在8月份的7,203點;2016年下半年GDP優於上半年,台股今年高點果然出現在下半年,而目前依主計處推估,2017上半年GDP較容易成長,預期 2017年股市高點在上半年。

目前市場預估2017年台股獲利成長5∼7%,股東權益報酬率來看,大約是12%上下,也優於2016年的11.7%,整體看來2017年台股獲利成長,預期市值高點將超越今年。

選股方面,陳智偉認為,今年外資大買台股,因看好有殖利率優勢的標的,因此大型權值股漲幅明顯優於中小型股,然而許多優質中小型個股表現空間相對被壓抑,研判明年價值低估的標的將獲得資金青睞,因此建議投資人可以價值低估中小型股為主、權值股為輔,參與明年上半年台股行情。

摩根台灣金磚基金經理人葉鴻儒指出,美股頻創歷史新高,投資氣氛轉趨樂觀,由於適逢年底的傳統作帳行情高峰,在各機構法人及投資公司等內資青睞下,近期獲利能見度高又有基本面加持的中小型業績股表現更又相對大盤亮眼。

群益店頭市場基金經理人沈萬鈞表示,台股目前處在高檔,短線上指數震盪難免,指數空間有限將以個別族群表現為主。建議選擇第4季業績展望佳、明年具題材性的個股來擇優布局;電子族群方面,看好半導體、伺服器類股;傳產方面可關注汽車零組件族群。

---------------下一則--------------- 
台股基金好正 145檔商品近一周全數賺錢2016-12-12 00:01:12 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今年來台股基金前十強 https://goo.gl/7NJ4kC

外資無懼美國升息,逆勢加碼台股,推升指數再度站上9,300點大關,周線收四紅。統計在台核備的145檔台股基金,近一周與一月全數繳出正報酬,今年來的績效前十名也出現膠著狀態,估計最後倒數的15個交易日,作帳行情更火熱。

美國聯準會可望在本周宣布升息,台股卻意外出現外資回補的行情,距離今年高點的9,399點僅一步之遙,加上歷年12月易漲難跌,不少台股基金抓緊時機積極作帳。

統計今年來台股基金績效前十強,仍由安聯台灣科技基金高居第一,這檔基金從第4季以來就維持兩成以上的漲幅,其餘基金還無法繳出「2」字頭佳績,但有迎頭趕上之勢。

台股基金近年流行團體戰,單一投信旗下的台股基金往往同好同壞,今年以來,復華、保德信、日盛投信三家投信的台股基金原先奪下最多前十名席次,下半年卻見大搬風,目前反由台新與匯豐投信各有兩檔基金躋身前茅最好;另外,貝萊德、中國信託、摩根投信也各有一檔基金,彼此績效差異不大,預期年底前還有比拚可期。

台新投信國內股票投資部副總沈建宏表示,2016年台股在外資大力加持,不斷出現驚驚漲,隨著時序迎接2017年,川普就任後的不確定性仍未可知,不過,台股具備上市櫃企業獲利增速由負翻正,尤其電子股獲利成長上看一成,及台股股東權益報酬率與殖利率優於亞洲平均的三大利多,可望繼續吸引外資厚愛,不排除指數挑戰萬點大關。

摩根投信執行董事葉儒鴻指出,隨著外資著墨台股的力道加深,在台股的持有比重已突破四成創下新高,2017年選股應兼具基本面與成長性,特別是整體企業獲利估呈雙位數成長,可挑選成長動能夠強勁、充分受惠景氣復甦循環的個股。

---------------下一則--------------- 
明年股市…外資叫好2016-12-12 00:00:49 經濟日報 記者簡威瑟�台北報導
外資圈對台股新年展望 https://goo.gl/98DUWV

八大外資台股2017年展望齊報喜,?豐、野村證券雙雙喊出台股再登萬點大關,麥格理、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花旗環球、瑞信、瑞銀證券等最新對台股高點預期,也都在9,500點之上;且強調若市場氣氛、企業營運表現更佳,台股表現可望超越市場想像。

摩根資產管理執行董事葉鴻儒今年初即強調,2016年是「反人性」的一年,也就是說,當投資氛圍悲觀時、反而是買點,回頭檢視英國脫歐、川普當選美國總統等「意外事件」,市場恐慌下挫確實成為買點,完全印證葉鴻儒的觀點。

他最新看法是,目前看來,2017年的國際黑天鵝多集中在歐洲地區,然好消息是,比起今年,明年的黑天鵝較少、「強度」也較低;另一方面,台股企業獲利年增回到正軌,明年可望繳出雙位數年增率,都是台股的利多。根據外資估算,台股企業獲利明年成長幅度落在10%至15%。

元大投顧資深副總杜富蓉說,由資金引導、美股領漲的年底作帳行情,已正式啟動,有題材帶動的強勢族群冒出頭,只要個股量能不失控,短線仍有高點可期。

瑞信證券台股策略分析師許忠維昨認為,受基期較低、蘋果新品循環、全球經濟成長三因素推動,台股2017年企業獲利年增上看15%。而壽險資金持續進場,則可抵銷國際資金可能調節的影響,指數上看9,700點。

野村證券特別看好明年新款iPhone對台股電子股的帶動效果,且因市場期待感高,台股上半年就會有所反應,投資回報將比下半年更優。

---------------下一則--------------- 
川普行情美股吸金 亞股臉綠2016年12月10日蘋果日報【林文彬╱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大選後美股上演火爆「川普行情」,短短1個月市值增逾1兆美元(約32兆元台幣),亞洲股市卻全線慘綠,惟新加坡股市一枝獨秀。亞洲國家各有各的難題,可能面臨政治、社會、金融動盪或巨額赤字與高通膨,但川普承諾擴張財政強化美國加速成長期盼,亞洲市場頓失吸引力。

新加坡股市獨紅
追蹤324家亞洲企業的日經亞洲300指數自美國大選後下跌2.4%,其中印尼指數下跌9.4%,表現在11個亞洲國家或地區墊底;台灣指數同期跌逾2%,表現落後新加坡、南韓和中國;唯一走揚的新加坡股市漲幅近5%,主要拜銀行股上漲所賜。

南亞、東亞洲股市表現敬陪末座。除了墊底的印尼,日經亞洲300指數的菲律賓指數自美國選後跌近8%,名列倒數第2,倒數第3至第5名分別是馬來西亞、印度和越南。

美股3大指數周四再次改寫新高紀錄,道瓊工業指數在美國選後已13度創新高。彭博調查顯示,54%的美國成年人看好明年美股續漲,近4成受訪者預期明年個人財務狀況改善,最擔心的問題是失業和工作。

不過,支持川普的億萬富豪伊康(Carl Icahn)警告美股已漲過頭,漲勢華而不實,估值偏高。目前美股CAPE比(周期調整本益比)超過27倍,僅低於1929、2000和2007年美股大跌前水準。以較普遍的本益比來看,S&P 500指數過去12個月本益比也達18.9倍,是1年多來最高。

---------------下一則--------------- 
美製造業就業 難返榮景2016年12月12日 04:10工商時報鍾志恆�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將振興製造業做為主要政見,但華爾街日報最新月調顯示,經濟學家預估美國製造業從現在到2019年底,將僅新增約5萬份工作,要恢復昔日的就業盛況,將會異常艱困。

美國製造業就業人數在1979年達到近2,000萬人的最高紀錄。但製造業經歷過去5次經濟衰退後,就業人數逐漸減少。現在製造業就業人數為1,230萬人,較最高峰時減少將近800萬人。

華爾街日報公布最新月度調查,多位受訪經濟學家認為已消失的製造業工作可能回不來。他們平均預測美國製造業職務在明年底前將增加約7,000個,2018年底前累計增加約4萬個,2019年底前累計增加約5萬個。
即使未來3年製造業工作維持往上增加的趨勢,也遠不及過去所失去的數量。

Parsec Financial首席經濟師史密斯(James Smith)說,目前美國整體勞動力是1941年近3倍,但製造業業就人數不僅較當年水準低約60萬人,而且還持續減少。
他認為這是全球趨勢,並非美國獨有現象,因為這是勞動生產力成長的結果。

受訪的專家裡,47%認同史密斯的說法,即組裝生產線技術提升和機器人應用等工廠自動化,是導致美國製造業工人減少的最大原因。18%認為製造業自動化和工作職務外移扮演同樣重要地位。28%歸咎於工作職務外移。

雖然川普一再揚言要想盡辦法保護美國本土勞工工作權,但根據受訪專家意見,美國製造業人數恐怕難以回到昔日盛況。

儘管專家對製造業人數增加的前景有疑慮,但他們普遍對美國未來幾年的經濟前景感到樂觀。他們平均預期未來2年的經濟將每年成長2.4%,高於選前預估的成長2.1%。

由於他們看好川普提出的增加基礎建設支出和減稅能刺激經濟,因此預期失業率會有所下降,利率和通膨率則有所上升。

---------------下一則--------------- 
全球經濟將好轉 新興債得利2016年12月12日 04:10 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JP新興市場債券指數Q4表現 https://goo.gl/vkuK7O

Morgan Stanley的全球貿易領先指數顯示,今年第4季全球貿易可能成長3.5%,為2010年第2季以來最大,9月及10月已經有看到好轉現象。另外,花旗驚奇指數同步報出好消息,目前所有地區,從美國、英國、歐元區、日本、大陸到新興市場的驚奇指數在11月5日都高於0,顯示全球經濟已經一個月內都比經濟學家預期還佳。

日盛全球新興債券基金經理人陳勇徵表示,新興市場以及中國大陸經濟驚奇指數皆高於0,顯示經濟動能預期將延續到明年第1季,大陸10月累計固定投資升至8.3%,連2個月改善,大陸經濟仍處在平穩運行中,金轉四國除巴西,製造業PMI指數持續維持在50之上。整體而言,新興市場基本面走穩有助新興市場公司債表現。

陳勇徵指出,油價於OPEC產油國達成減產協議的帶動下走高,基本金屬亦在大陸經濟走穩及美國擴大基礎建設的預期下上揚;新興債後續表現中,拉丁美洲與新興亞洲國家債券擁有油價及原物料回穩等基本面上漲題材,回檔反而是低接良機。

NN(L)新興市場債券基金經理人盧馬克(Marco Ruijer)指出,新興市場具有較高實質利率、同時貨幣相對被低估的環境中持續復甦,而這些正向因子可望抵消部分市場的悲觀情緒,基本面並未改變的情況,新興債可望回歸基本面表現。

宏利投信指出,全球資本市場第4季仍持續架構在美國緩步升息、多數央行持續寬鬆基調、新興市場基本面緩步回溫的基本面。在尋求收益的目的之下,儘管債券殖利率持續下滑,收益率下降,但是信評高、債信佳的亞洲債券,仍對保守資金具有投資吸引力。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新興國家因應美國緊縮貨幣政策的能力已較2013年為強,而且基本面強勁,新興國家外匯存底融通經常帳和短期外債的能力已經增強;經常帳狀況比過去改善;經濟成長力道相對於已開發國家的差距擴大。

台新投信投資長莊明書表示,新興市場債為後市相對看好的債券市場,就長線來看,新興債在新興國家經濟加速成長、融資大門大開、成熟國家負利率促使資金追逐高收益商品等利基下,長線仍看多,建議短線若遇明顯回檔,可逢低分批布局。

---------------下一則--------------- 
陸高收債 迎資金行情2016-12-12 00:01:14 經濟日報 記者徐念慈�台北報導

由於中國大陸最新數據無論在服務業與製造業PMI等方面均優於預期,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預估,大陸2017年經濟成長率將達6.4%,經濟走穩,將可持續為股市增長打下基礎;同時預期在景氣回暖,市場資金仍寬鬆下,有助市場對於風險的胃納提高,在配置需求面下,高收債表現有撐。

日盛中國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曾咨瑋表示,經濟穩定,貨幣政策將維穩前進,目前大陸債市流動性寬裕,資金鏈無斷鏈疑慮,且新債供給降溫、美國聯準會(Fed)年底升息後,市場不確定性可望進一步壓低,持續看好風險性資產表現。

群益中國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李運婷表示,大陸經濟在補庫存帶動下,整體表現平穩,且在資金條件偏鬆及實體資產報酬率低的環境下,市場配置壓力仍大,因此高收益債表現仍有支撐。

但因現階段發債量偏高,較貴的評價面不排除為後市帶來修正壓力,因此建議持有標的以短券為主。

台新亞澳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邱奕仁表示,近期美債利率大幅彈升,主因川普提的擴大支出政策,帶動通膨預期升溫及經濟表現,市場反應聯準會將加速升息,導致本月美債殖利率上彈56點,全球債券價格也普遍應聲下跌。不過,大陸高收益債表現抗跌,僅下跌1.5%,主因大陸高收益債大多為地產債,受地緣性影響較大,較不受美國升息所影響。

預計在美聯準會升息後,利空出盡,債市將回歸基本面,大陸高收益債價格將有所反彈,建議可在升息後分批買進,增進收益。

---------------下一則--------------- 
基本面有撐 亞高收後市可期2016年12月12日 04:10 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ML債券指數資產比較 https://goo.gl/f1l5Qe

美國債市技術面達滿足點,12月升息已充份反應,預期新興市場信用債與美債連動逐減緩,根據經驗顯示,美債波幅大初始段產生恐慌,回歸基本面後,將激勵基本面佳支撐的亞洲信用債,帶動明年亞債基金績效可期。

日盛亞洲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鄭易芸表示,近期修正下新興債長券跌幅大,亞高收債受惠短存續期跌幅較小,JACI亞高收公司債指數殖利率上揚至6.9%,主要是美債殖利率上揚使利差收斂,但美10年公債殖利率已上揚至滿足點,預期新興信用債將回歸基本面,亞洲短天期信用債券,受惠雙印及大陸等地區公司債基本面明年看好,亞高收債券將有表現機會。

群益多重收益組合基金經理人林宗慧指出,從信評分布的角度來看,亞洲債券平均信用品質較佳,而且亞洲地區還處在降息循環,經濟體質相對的穩健,債券因而具有較高的投資價值以及較低的波動,加上亞債同時也具備利差大、殖利率高的優勢,在過往市場動盪期間表現相對持穩,具有進可攻、退可守的特性。

宏利投信認為,川普當選美國總統之後,市場快速消化震盪,亞洲投資等級債券堅實的基本面,帶來進場的契機,除了各國持續維持或擴大寬鬆,亞洲投資等級債券利差相對歐美同等級債券仍高,對資金有較高的吸引力,亞洲投資等級債券續看好。

美債殖利率逐漸回穩,雙印長券投資價值浮現;鄭易芸強調,川普概念使金屬礦業債維持穩健,原油因為政治因素價格短線震盪,然認為長期仍然回歸供需,價格落在40∼52美元區間,對公司債的影響小,而且中國大陸堅實買家使陸債價格穩定,整體來看,目前JACI亞高收公司債指數殖利率上揚至6.9%,投資價值浮現,隨著基本面緩步的改善,以及高息債券累積息收,亞高收債下檔有限,未來行情趨勢溫和向上。

---------------下一則--------------- 
川普當家 美高收債有看頭2016年12月12日 04:10 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美元境外高收益債券基金績效 https://goo.gl/PWc8jT

美國下任總統川普主張減稅和擴大基礎建設計畫,力倡放寬能源產業的監理規範,加上OPEC產油國8年來首度達成減產協議,為能源業獲利前景再添喜事一樁,挹注今年來美國高收益債指數累積漲幅逾16%,顯著領先其它債市。

摩根大通報告指出,能源債仍將主導2017年高收益債走勢,受惠油價回升、能源企業積極降低槓桿與重整財務體質,可望驅動高收益債違約率觸頂回落,提供利差進一步收斂機會,預估2017年美國高收益債報酬率可望達10∼12%。

統計目前國內核備的境外美元高收益債券基金不下30檔,基金的績效則因為投資布局的不同而差異大,其中富蘭克林坦伯頓公司債基金,以美元計價的企業債為主軸,產業著重在高殖利率而且基期相對偏低的能源、工業等投資,受惠能源債的強勁漲勢,今年來報酬率近17%,大幅領先同類型基金的平均12%。

川普勝選後公債殖利率大幅走升,追蹤7月8日美國10年期公債利率低點以來,高評等公債、投資級公司債均大幅下挫,但高收益債券走勢穩健上行,富蘭克林坦伯頓公司債基金期間上漲5.72%,高於同類型基金平均漲幅4.1%,並領先指數4.46%的表現。

銀行財富管理中心強調,美國高收益債因具備高息優勢,本身價格受利率走升的影響偏低,且回顧過去美國經濟成長動能加溫階段,高收益債大多有出色的表現。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上調美國2017與2018年經濟展望各升至2.3%與3.0%,追蹤1983年彭博巴克萊美國高收益債指數成立以來,當美國季度經濟成長率落在2.5∼4%區間,高收益債季度平均報酬率可達3.25%。

法人認為,若是明年1月OPEC減產徹底的落實,川普積極推動內需成長,2017年美國企業平均獲利有機會上看兩位數,能源產業盈餘更將會倍數的成長,可望對能源債再添一臂之力,美國高收益債的後市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