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抗議客服不給叫基金答人的葉小媽

小媽精選1060104基金資訊

2017年01月04日
2017投資概念:投資人2017年將遇到的重大問題2017-01-03 23:08:08 經濟日報 記者任中原╱即時報導

全球金融市場投資人2017年將遇到以下重大問題:

1.川普行情是否會因市場失望而帶來風險?
股市投資人對川普的財政擴張政策及法規鬆綁深具信心,於是市場出現「股多」、「債空」的資產大輪動。但股市漲勢太強、也太快,而且股價原本就已偏高,同時美元升值也對跨國企業的獲利不利,抵消部分減稅及法規鬆綁的利多。川普雖能達成多項成長目標,但這些利多幾乎已經充分反映在目前的股價上,因而可能為「利多出盡」埋下伏筆。

2.歐盟與英國將如何處理「脫歐」談判?
英鎊對歐元匯率將成為此一政治風險的指標,也是今年匯市的一大交易機會。英國政府的「硬脫」立場已使英國資產價格下跌,也使倫敦能否維持全球最大金融中心的地位備受質疑。但部分分析師認為英鎊對歐元已經貶到極限,可望回升。
法國、荷蘭、德國及義大利2017年都將舉行大選,如果「反歐元區運動」的聲勢增強,連德國都可能重新評估是否還要保住歐元區。

3.國際油市能否恢復平衡?
油市正密切觀察沙烏地阿拉伯及俄羅斯能否履行減產承諾,以及美國頁岩石油產量能否大幅回升,還要看利比亞與奈及利亞的增產情況,這些變數將決定2017年油市能否恢復供需平衡。市場人士將持觀望態度,國際油價波動區間也將相對擴大。

4.全球銀行股能否值得投資?
日本、歐洲及美國銀行股2016年下半年都出現二位數漲幅。投資人對銀行股轉趨樂觀的主要原因是長期殖利率上升,有助於銀行業獲利提升。但歐洲銀行業體質不夠健全,將妨礙銀行股漲勢。

5.全球金融情勢是否會趨緊?
目前美國聯準會(Fed)的政策立場仍屬寬鬆。以美國經濟成長率及通膨率皆在2%附近,而失業率偏低來看,美國利率應該升高。但如果升息太快,卻可能對經濟造成重大的緊縮壓力。

6.新興市場風暴將進一步惡化?
川普勝選後美國利率上升,導致新興市場資金外流,貨幣貶值。展望2017年,關鍵仍在於川普政府如果執行貿易保護主張。

7.美股IPO能否增加?
2016年美股IPO金額創2003年來最低水準,預料2017年有希望回升,特別是第2季將最明顯,主因川普勝選後美股大漲,且2016年上市的新股表現良好,將激勵企業上市。科技股IPO也有希望回溫,例如Snap便可能於3月初掛牌,市值可望達到200億-250億美元。

---------------下一則--------------- 
新興市場翻身 登2016吸金王2017年01月04日 04:10工商時報黃惠聆�台北報導
全球主要市場基金2016年資金流向 https://goo.gl/oCLYhE

2016全球基金資金大挪移,全球新興市場基金鹹魚翻生,以累積淨流入逾217億美元,一舉奪下2016年吸金冠軍寶座;至於歐股基金全年流出1,059.53億美元,成為2016年最大失血者。

摩根投信副總經理林雅慧表示,受到英國脫歐和美國總統川普意外勝選的影響,國際資金在2016年出現大搬風,其中歐股基金從淨流入轉為大量流出,歐股基金在2015年曾奪下吸金冠軍,但在英國公投確定脫歐後,資金動能急轉直下,2016年轉流出1,059.53億美元。

反觀已連兩年資金流出的全球新興市場基金,則在商品市場回暖帶動下,一掃先前陰霾,成為2016年全球股票基金吸金之冠。林雅慧說,受惠於原物料和能源價格去年首季觸底後持續強彈的激勵,全球新興市場基金2016前3季吸金力道呈現逐季擴大的趨勢,即便第4季在川普意外勝選和美國升息等利空衝擊下再轉失血,但全年度仍累計淨流入217.46億美元。

凱基新興市場中小基金經理人陳沅易表示,雖然聯準會升息會吸引資金回流美國,但新興市場已逐漸反映Fed升息,影響將減低。由於美國財政赤字才是決定美元長期強弱關鍵,從川普的政見可以預期美國財政支出將擴大,此將不利於美元大幅走強,後續資金仍有機會反轉流回新興市場。「美股基金」雖不是去年吸金冠軍,卻是法人相對看好的標的之一,在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主張「美國優先」、聯準會升息和美元走強等因素下,光是去年第4季即淨流入462.96億美元。

富蘭克林潛力組合基金經理人格蕾絲•赫菲表示,美股在景氣、獲利、資金、政策四大利基加持下,預期今年震盪走強,甚至可望再創新高,看好能受惠川普政策及利率上揚的主流產業,包括金融、工業原物料、能源與生技醫療類股前景。群益工業國入息基金經理人陳建彰則建議投資人可關注評價低估的生技醫療類股、獲利上修的能源類股及基礎建設、金融類股。

---------------下一則--------------- 
2017年投資展望�美日股市 潛利可期2017-01-04 05:17:12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2016年各類台股基金績效三強 https://goo.gl/Vw4QtT

回顧2016年全球資金動向,全球新興市場基金成為吸金王,歐股基金則是流出最多。展望2017年,法人看好成熟市場美、日股的表現。

受到英國脫歐和川普勝選意外成真影響,國際資金也跟著出現大搬風,一度連三年淨流入、奪下2015年吸金之冠的歐股基金,資金動能於英國確定脫歐後急轉直下,今年來轉失血1,059億美元,成為2016年最大輸家,反觀已連兩年失血的全球新興市場基金,則在商品市場回暖帶動下一掃先前陰霾,以217億美元的累計淨流入,一舉奪下2016年吸金冠軍寶座。

檢視2016年全球股票基金各季資金動能,可更進一步看到國際資金挪移的方向。摩根投信副總經理林雅慧表示,受惠於原物料和能源價格於首季觸底後持續強彈的激勵,全球新興市場基金前三季吸金力道呈現逐季擴大趨勢,即使第4季在川普意外勝選和美國升息等利空衝擊下再轉失血,但全年度仍累計淨流入217億美元,吸金力道穩居全球股票基金之冠。反觀其他區域新興市場基金因基本面和題材面分化,使資金布局不同調,僅拉美基金全年有小幅淨流入。

美股基金2016年頗有倒吃甘蔗的勢頭。林雅慧指出,在經濟數據強勁和企業獲利能見度高帶動下,美國基金第2季賣壓較首季大幅收斂,第3季更一舉翻正,吸金力道於第4季在川普主張「美國優先」、聯準會升息和美元走強激勵下更上一層樓,僅第4季累計淨流入就高達462億美元。

群益工業國入息基金經理人陳建彰表示,由於美國參、眾議院均以共和黨獨大,加上市場預期川普將採取親商政策,而基本面包括企業獲利狀況、企業投資信心和勞動數據仍表現穩健,美股中長期表現仍可期待。

摩根多重收益基金經理人邁可.施厚德(Michael Schoenhaut)表示,2017年全球股市仍具表現機會,美、日成熟股市相對具上漲潛力。現階段面對股債匯、商品市場的多空變化,建議投資人透過核心布局多重資產基金,為資產撐起保護傘。

---------------下一則--------------- 
2017企業活動 全球聚焦7大案2017年01月04日 04:10工商時報陳穎芃、吳慧珍�綜合外電報導

金融時報報導,全球企業界去年見證德意志銀行巨額和解案及優步(Uber)自駕車道路實測等歷史時刻後,今年即將迎來更多里程碑,諸如AT&T與時代華納合併案,以及蘋果太空船新總部落成都將受到全球矚目。

1 AT&T收購時代華納
AT&T自去年提出850億美元巨額收購時代華納的提案後,至今仍在等候主管機關核准,而決策權將掌握在即將上任的川普(Donald Trump)政府手中。儘管川普當選前極力反對電信及媒體資源集中在AT&T手中,但近日曝光的國策顧問名單卻透露新政府在市場壟斷監管方面可能較以往寬鬆。

2 阿斯利康免疫療法藥品
製藥公司阿斯利康(AstraZeneca)開發的免疫療法藥品Durvalumab經過多年臨床實驗後,今年可望發表研究成果。假設順利上市,將讓肺癌患者在化療外多一項療法選擇,也將使阿斯利康領先必治妥施貴寶(Bristol-Myers Squibb),在免疫療法藥品市場取得優勢。

3 蘋果太空船總部
由已故蘋果創辦人賈伯斯與英國知名建築師諾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共同設計的太空船造型新總部,儘管先前營造工程延宕多時,終於在近日接近完工,預計今年初就會有第1批員工進駐這片占地215萬坪的園區。

4 蘇格蘭皇家銀行與美和解
英國蘇格蘭皇家銀行(RBS)進入2017年的首要之務,應是就美國當局指控在金融危機期間不當銷售抵押貸款證券(MBS)的案件,盡速與美國司法部和解,和解金恐高達數十億美元,有分析師預期,可能打破司法部過去與其他銀行和解的紀錄。同樣被美國司法部提告的德意志銀行,去年底同意支付72億美元換取和解。

5 Snap首次公開發行(IPO)
當紅社交平台Snapchat的母公司Snap,最快可能於今年3月掛牌上市,目標成為IPO市值超過100億美元的超級獨角獸(mega-unicorn)。據消息人士透露,Snap已悄悄將IPO申請案遞交給美國證管會(SEC),目標估值達250億美元,並聘請摩根士丹利和高盛為首的銀行負責承銷。

6 福斯力圖與美國和解
德國福斯汽車1年多前爆發排氣造假醜聞,坦承全球多達1,100萬輛福斯柴油車的排放檢測數據不實,遭美國司法部提告,但此案調查至今尚未落幕,福斯原本寄望事情在去年有個了結後,力拼轉型發展電動車,盼成為業界領導者。福斯已針對造假醜聞相關的費用支出提列182億歐元,並展開美國史上最大規模汽車回收行動。

7 農業企業併購案被反托拉斯機構緊盯
德國化工巨頭拜耳(Bayer)660億美元收購美國種子大廠孟山都(Monsanto),美國陶氏化學(Dow Chemical)1,300億美元併購杜邦(DuPont),中國中化公司440億美元收購瑞士農化巨頭先正達(Syngenta),這3大併購案都將於今年做出定奪,萬一交易成真,新合併的3大集團料掌控逾6成的農業企業市場,已受到歐盟反壟斷機關嚴重關切。

---------------下一則--------------- 
減稅預期+成長潛力大 全球中小基金買點到2017-01-04 05:17:10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全球中小股基金近期績效 https://goo.gl/S0RILZ

2017年美國總統就職典禮即將在20日登場,這不僅揭開川普執政的序幕,全球投資布局也將大洗牌。法人分析,隨著貿易保護的氣氛升溫,布局全球、主攻內需市場的中小型股可望相對受惠。

投信業者指出,中小型股不僅可避免單一經濟體的波動,預期在減稅以及成長潛力雙利多加持下,頗具投資機會,從近期基金績效表現來看,全球中小基金近一月平均漲幅逾2%,投資人不妨在本季布局,掌握起漲爆發力。

川普還沒上任,就已提振市場,以美國12月消費者信心指數來說,自11月的109.4上升至113.7,大幅優於市場預期的108.5,同時也創下2001年以來高點,反應消費者對川普政府的期待。

保德信全球中小基金經理人高君逸指出,中小型股實質有效稅率達30%以上,大型股則約26%,川普上任後端出的減稅大菜,預料可讓中小型股今年獲利能力有效提升,投資人可鎖定市值介於5億至100億美元的中小型公司,不但能掌握其蛻變為大型企業的爆發力,更重要的是,投資產業無須設限、涵蓋全球,也有分散風險的效果。

高君逸分析,進入2017年首周,機構法人將陸續回到市場,預期市場的成交量與波動將會逐步回升,第1季通常是股市表現的旺季,尤其在美國聯準會(Fed)啟動升息循環下,看好股市優於債市。

當升息哨音響起,高君逸指出,觀察2004到2007年Fed升息後的美股走勢,中小型股獲利明顯優於大型股,顯示基本面才是決定趨勢的關鍵,風險事件則是投資人的好朋友;當全球經濟數據逐步改善,未出現經濟衰退的訊號時,股市通常維持上行的趨勢,而短期的風險事件則為投資人創造買點。

---------------下一則--------------- 
川普端減稅大餐 中小型基金進補2017年01月04日 04:10 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美國新任總統川普將上任,外界預期全球貿易保護恐升高,跨國投資的大企業難免受到衝擊,反觀中小型股,可望成為「川普新政」頭號受惠者。法人分析,中小型股節稅能力不如大型股,實質有效稅率較高,一旦川普減稅政策落實,中小型股將能獲得更大的減稅效益。

保德信全球中小基金經理人高君逸指出,全球中小型股指數當中,有逾半數為美國企業,美國中小型股往往在本土設廠,海外營收占比較小,既沒有「鮭魚返鄉」難題要解決,又可享用川普端上的減稅優惠,瑞士信貸統計,中小型股實質有效稅率達32%,大型股則為26%,減稅政策若上路,預料中小型股2017年獲利能力將提升。

高君逸認為,不妨鎖定全世界市值在5億美元以上,同時小於100億美元的中小型公司,提前布局這種潛在波動性不大,且具長期成長潛力的中小型企業,不但能掌握其蛻變為大型企業的爆發力,更重要的是,投資產業無須設限、涵蓋全球,也有分散風險的效果。

宏利全球動力股票基金經理人龔曉薇指出,過去美國開始升息後,全球股市將持續上漲,表現明顯超越債市。在低利率環境下,債券被過度追捧,歐日主要公債殖利率已呈現負值,由此角度來看,股票的價格與後續的成長空間,相對較具潛力。

鉅亨網投顧指出,景氣走揚期間,小型股受惠,這也是去年全球中小型股表現普遍優於大型股的主因。以美國股市為例,去年大型股為主的標普500上漲11%,中小型股為主的羅素2000漲幅達21%之多,兩相比較可見一斑。而美國經濟數據持續好轉,今年升息速度將加快,物價也持續攀升,且在油價走強下,物價上漲也將持續,有助於經濟好轉,相對看好仰賴內需市場、且海外曝險較低的小型類股。

富蘭克林華美多重收益平衡基金經理人王棋正表示,2017年預期全球會有更多的基礎建設投資以及財政刺激,成熟國家通貨膨脹會逐漸上揚,因此將縮減債券配置的存續期間(duration)。

---------------下一則--------------- 
中小電子股 搶元月行情2017-01-04 05:37:32 經濟日報 記者周克威�台北報導

台股元月行情起跑!集中市場雖因川普上任美國總統在即,量能持續低迷,但中小型股在美國消費電子展(CES)開展,VR、穿戴裝置等題材不斷下,櫃買市場表現優於集中市場,且在日KD等技術指標有利條件下,指數仍有空間可期,但法人提醒,量能將是櫃買指數後市漲跌重要關鍵。

元大經貿&精準中小基金經理人劉家宏表示,櫃買指數以及中小型股有復活增溫現象,加上全球景氣目前皆處於正向循環尚未反轉,往年經常上演的元月行情於今年發生的機率相對提高,尤其櫃買族群去年獲利表現相對上市個股佳,指數表現卻明顯較差,加上目前匯率變化以及指數位置考量下,中小型類股活潑度高過大型權值股的趨勢預期可延續。

台新台灣中小基金經理人王仲良表示,對櫃買指數第1季看法偏向樂觀,建議短線可逢低積極布局今年具業績成長優勢、新產品利基題材之績優股,看好包括為今年PC產業主要成長支柱的電競PC相關供應鏈;農曆年後出貨開始加溫的i8改款受惠股;受惠物聯網應用逐步起飛的網通、網安族群。

劉家宏認為,考量相對基期以及獲利表現,預估元月在選股上可留意一些經過明顯修正、但基本面不差的中小型股,包括供應電子標籤、TDDI、USB3.0、物聯網等科技新應用的中小型電子股。

王仲良指出,在今年第1季前,仍有許多重要觀察指標及變數值得留意,包括1月5~8日的美國CES展,為電子業接單狀況的先行指標;2月27~3月2日的MWC大會,反映全球通訊科技的產業動脈;3月20日~24日德國Cebit展,反映科技產品最新潮流及後市趨勢;英國3月底啟動脫歐程序以及3月15日荷蘭大選,屆時歐洲的政經變化將牽動股市走勢

---------------下一則--------------- 
台股基金結算 科技搶鏡2017-01-04 05:17:11 經濟日報 記者徐念慈�台北報導
全球主要市場基金資金流向 https://goo.gl/aWKztM

2016年台股基金績效結算昨(3)日出爐,根據投信投顧公會分類的六大類台股基金,績效冠軍都成功打敗加權股價指數,漲幅一成以上,其中科技型台股基金表現最佳,其次為一般型台股基金。

對於今年展望,各類型冠軍經理人均表示,去年是權值股當道,今年將以中小型股當家,優先看好網通與半導體族群。

從投信別來看,保德信投信有三檔台股基金績效在前三名,表現最亮眼,日盛、台新、元大投信也各有二檔,緊追在後。

盤點六大類型台股基金全年績效,保德信店頭市場基金、台新主流基金、安聯台灣科技基金、台新中國通基金、中國信託台灣活力基金、宏利台灣股息收益基金分別居冠,各類型榜首報酬率最低的宏利台灣股息收益基金仍有12.3%,成功打敗台股漲幅10.9%。

各類型榜首報酬率以26.8%居冠為安聯台灣科技基金,安聯投信表示,能有此佳績,是因大型電子權值股拉動,加上新科技趨勢形成的風潮,如物聯網、汽車電子產業帶動漲幅,與科技類股的高股息,吸引投資人由債轉股,進一步帶動電子股股價成長。

店頭市場去年相較大盤受壓抑,不過店頭市場類型中,保德信績效優於同業,保德信店頭市場基金經理人賴正鴻分析,2016年外資加持權值股,使得櫃買指數落後,不過台灣經濟成長回溫、中小型股企業獲利持續強勁的環境下,今年此一偏離應可望收斂。
再加上政府釋出政策利多,更增添中小型股反攻的可能性。

台新中國通基金經理人魏永祥與台新主流基金經理人施昶成也指出,台股仍有上漲空間,不過外資將不易再出現大買超,原因在於美國升息讓資金回出,此外,去年外資偏愛的權值股已相對高檔,今年將不再由電子權值股帶動大盤的漲幅,看好持續將高成長性的中小型股接棒。

中小型股目前與大盤價差已超過10%,未來有機會收斂,網通、半導體都是今年相對不錯的族群。

---------------下一則--------------- 
財新中國 陸12月製造業PMI 4年新高2017年01月04日 04:10工商時報鍾寧�綜合報導
大陸製造業PMI指數變化 https://goo.gl/LgK8aO

中國財新昨(3)日公布去年12月的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遠優於預期,創下4年來新高。此外,各分項數據包括產出和新訂單增速也創多年新高,顯示去年底製造業擴張加快。
惟部分經濟學家仍持保留態度,認為經濟是否切實回穩仍然有待觀察。

財新昨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去年12月製造業PMI為51.9,創下2013年1月以來新高,遠超於預期的50.9和前值1個點,也是自去年7月以來連續6個月位於擴張區。日前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同樣顯示出製造業擴張趨勢,2016年12月官方製造業PMI為51.4,雖較11月回落,但仍為去年次高。

財新智庫莫尼塔宏觀研究主管鍾正生表示,中國製造業12月繼續改善,多數分項指數表現樂觀,不過由於補庫存和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漲勢能否延續仍存在不確定,經濟企穩根基是否牢固還有待觀察。

在分項指數表現方面,產出和新訂單指數均升至多年高位,其中產出指數從上月的52.7升至53.7,創下2011年1月以來新高;新訂單指數上升超過1個點,為2014年7月以來高位。多家受訪廠商指出,需求基本面轉強,新客戶增多。

其他分項數據中,月內新業務量同樣持續上升,新訂單的增速超過11月,創下2014年7月以來最高紀錄。數據顯示,內需改善是帶動新業務增長的主要動力,月內新出口訂單較前月微升。

不過隨著投入價格指數持續攀升至2011年3月以來最高,意味著通膨壓力漸增,月內有31%受訪廠商反映投入成本上升,當中許多廠商提到金屬和化學品等原料價格上漲;出廠價格指數較前月回落,但繼續保持擴張。

2016年底召開的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定調,2017年貨幣政策著力維穩和防範金融風險,財政政策則側重推進供給側結構改革。中國2016年前3季GDP均站穩在6.7%的增幅,可望完成去年初設定的經濟目標,經濟學家也普遍認為經濟短期能回穩。

對於2017年中國經濟成長目標,研究機構預期設在6.5%左右,而中國官方的專家則傾向於維持上年的6.5至7%目標區間。

---------------下一則--------------- 
陸股Q1常春 看好消費旺季效應2017年01月04日 04:10 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近期上證指數拉回至半年線後反彈,預期短期仍續震盪整理,根據Bloomberg統計2011年至2015年,5年間陸股主要指數第1季平均表現,分別有2.6∼8.4%的報酬率,2017年第1季由於1月養老基金、春節消費旺季題材效應,指數上攻可期,帶動陸股基金績效紅。

日盛中國戰略A股基金經理人黃上修表示,近期大陸經濟數據企穩,生產者物價指數在連續54個月負成長後,2016年9月轉正,且高於市場預期。進入2017年第1季,除養老基金、春節消費旺季等題材,觀察全年A股盈利年成長增速將從2016年的4%增至8%附近,市場對A股未來盈利增速改善的預期將提升股票配置價值,金雞年陸股表現可期。

宏利精選中華基金與宏利台灣動力經理人游清翔指出,大陸企業獲利增速逐季回升,整體消費仍維持在一定增速,大幅降低景氣硬著陸疑慮,財政支出將持續穩住經濟基本盤;但市場流動性充足,衝擊屬短期,近幾年內需市場崛起,服務業占GDP比重已來到50∼60%,成支撐2017年經濟主力,也提供陸股上攻動能。

群益深証中小板ETF基金經理人張菁惠認為,大陸伴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改善增強民間投資信心,經濟基本面走穩增動力,且陸股估值修正至合理水準,有機會在2017年第1季擺脫震盪走勢;布局看好國企改革相關類股、受益經濟回穩及盈利預期改善的大消費板塊,及財政政策推動下,需求回升週期股。

整體而言,黃上修強調,大陸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點出未來政策方向,2017年零售消費力道看俏,且企業獲利有機會較今年成長,整體進入正向循環,後市高分紅、低估值的股票、漲價效應族群、超出市場預期的農業供給側改革的農林牧漁板塊等,仍將受到資金關注。

---------------下一則--------------- 
2016年市場盤點�台韓股市 吸金雙雄2017-01-04 05:17:12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2016年亞股表現好威,據摩根投信統計,幾乎所有亞洲市場在2016年大展吸金魅力,台韓東北亞雙雄更是分居亞股年度吸金之最,兩地全年吸金力道皆在百億美元以上:台股全年淨流入109.5億美元,改寫2014年以來紀錄,韓股則獲104.80億美元資金挹注,創下2012年以來最大年淨流入金額。

亞股歷經美聯準會升息與否紛擾、英國脫歐、美總統大選等眾多不確定性與黑天鵝事件,但無損亞股在國際資金心目中的地位。

從股市漲幅來看,2016年也是亞股的豐收年,摩根亞太入息基金經理人羅傑瑞(Jeffrey Roskell)指出,2016年亞洲股市以上漲作收居多,其中,台灣、泰國、印尼、越南四地全年漲幅都高達雙位數,又以泰國股市強彈19.8%最給力,榮登亞股全年漲勢之最,印尼股市大漲15.3%次之,越南股市漲幅14.8%表現亦不俗,最獲外資青睞的台股在2016年則是全年上漲11%。

羅傑瑞分析,受惠市場風險偏好上揚,2016亞股基本面復甦,吸引國際資金進駐卡位,讓亞洲各市場幾乎都繳出全年度資金淨流入的好成績,特別是流動性佳的台韓兩大股市,表現出色。

---------------下一則--------------- 
製造業回溫 星去年GDP成長超預期2017年01月04日 04:10工商時報顏嘉南�綜合外電報導

拜製造業景氣回溫所賜,新加坡去年第4季經濟大幅成長,國內生產毛額(GDP)季增年率高達9.1%,帶動2016年全年經濟擴張幅度超出官方預期。不過中國經濟成長減速,和川普入主白宮恐使全球貿易保護主義升溫,讓星國2017年經濟展望蒙上陰影。

新加坡上季GDP報告出爐後,新元匯價應聲走高,新元兌美元上升0.3%,報1.4469新元,終場回吐漲幅,以1.45新元作收。

據新加坡貿工部周二公布,新加坡去年第4季國內生產毛額(GDP)經季調後的季增年率達9.1%,大幅扭轉第3季萎縮1.9%頹勢,並遠遠超出華爾街日報調查經濟學家所預估的成長3.7%。

與前一年同期相比,新加坡2016年第4季經濟擴增1.8%,超越市場預估的成長0.6%,並優於第3季的增加1.2%。

就2016年全年而言,星國經濟擴張1.8%,優於新加坡政府先前預期的成長1%至1.5%,不過成長率仍寫下2009年以來最低。

按產業別來看,占星國經濟逾三分之二比重的服務業第4季年增0.6%,略優於前季的年增0.3%。上季製造業較前一年同期大幅擴張6.5%,然而營建業萎縮2.8%。

新加坡華僑銀行(OCBC)經濟學家Selena Ling表示,星國2016年經濟優於預期歸功於製造業。在服務業成長減速,營建業成長疲軟之際,成為推動經濟成長的主力。

展望2017年,經濟學家普遍預估星國今年的經濟成長率可能不如去年,預估今年GDP僅成長1.5%。

新加坡經濟近來飽受全球貿易下滑衝擊,倘若美國下屆總統川普真的採行貿易保護政策,例如加重關稅,倚重出口的星國將面臨沈重打擊。

Ling表示,川普是新加坡2017年經濟最大的不確定性,特別是對全球貿易和中國方面的影響。

---------------下一則--------------- 
華爾街預測美股 有望再牛一年2017年01月04日 04:10工商時報吳慧珍�綜合外電報導
華爾街投行標普5百指數2017年封關水位預測 https://goo.gl/cLnbjk

美國股價已來到高檔,加上川普1月就任總統後會出什麼牌仍讓人捉摸不定,增添預測2017年美股走勢的難度。照華爾街策略師預估,標普500指數今年年底會來到2,356點,雖然可維持牛市,但年漲幅僅5%,恐怕是自2005年以來最悲觀的預測。

Markit周二公布美國12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終值為54.3點,高於初值的54.2點,加上紐約油價大漲2.3%,每桶報54.95美元,讓外界看好美國經濟成長趨勢不變,帶動美股三大指數開紅盤大漲逾0.8%,道瓊工業指數大漲156點,報19,914點,有再度向2萬點扣關之勢,標普500指數上漲1%,報2,261點。

《華爾街日報》報導,美股在2016年底跨年之際,仍徘徊在歷史高點附近,美股估值偏高不說,川普在總統任期第1年會有什麼作為還是未知數,致使今年的市場走勢不好預測,這也讓華爾街預測的群聚效應遠較過去明顯。

調查15位華爾街策略師後的預估均值顯示,標普指數在今年年底會攀上2,356點。投資機構Bespoke Investment Group指出,若照華爾街分析師預估,標指今年僅年漲5%,是2005年以來最悲觀的預測。

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市場公司分析師高勒伯(Jonathan Golub)最為樂觀,認為標指今年年底上看2,500點。

高盛集團首席美股策略師柯斯汀(David Kostin)、美銀美林策略師蘇巴拉馬尼安(Savita Subramanian)等人則最為保守,均預估標指今年年底封關水位會落在2,300點,僅比去年封關水位略高。

標指的預測反映一項趨勢,華爾街策略師的分析預測,大膽偏離同行共識的不多。Sundial資本研究創辦人高福特(Jason Goepfert)表示,關於分析師今年美股預測的最高點與最低點間的差距僅9%,為1999年以來最小紀錄。

以2000年為例,最樂觀策略師看好標指當年年底將攀高到2,800點,最悲觀策略師預期在1,400點,但實際結果是標指年終收低在879點,年跌23%。此後幾年下來,看多與看空兩派的差距逐漸縮小,到如今多空兩派預測相去不遠。

華爾街策略師對2016年美股預測意外準確,去年年初,他們預估標指年底封關落在2,200點附近,上周五封關日標指收在2,238.83點。

---------------下一則--------------- 
美企業資本支出 今年現升機2017年01月04日 04:10工商時報鍾志恆�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上市企業資本支出變化 https://goo.gl/Kb7F0V

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企業經過幾年不斷累積現金和買回庫藏股後,正準備再次增加設備與建設等項目的資本投資,即使聯準會加快升息步伐也不可能阻止這股趨勢,將有助於增加美國經濟的成長動能。

企業高層對經濟成長看法愈來愈樂觀,部份更預期川普的新政府聯合由共和黨主導的國會,將鬆綁政府對產業的規範、推動企業減稅與增加基礎建設支出等,成為推動經濟成長的動能。
聯準會去年12月暗示升息速度將較其原先預期來得快,顯示出其對美國經濟愈來愈樂觀。

儘管美國多年來處在近乎零利率水準而令借貸成本相當低,但許多大企業卻始終因為擔心衰退而囤積現金,或為資金尋求更安全的去處,像利用低貸款利率來借錢買回自家股票,卻很少會考慮蓋新廠房或汰換老舊設備。

根據資料顯示,美國企業資本支出已連2年呈現下滑,去年第3季更較2015年同期大減近9%。

專家看好今年資本支出將呈現復甦,喬治亞理工學院會計學教授穆爾福特(Charles Mulford)說,企業界已積聚很大力量足以讓資本支出大噴發。

電玩零售商GameStop去年開始改變過去像買回庫藏股等保守做法,把資本支出增加至約1.6億美元,高於2013年的1.25億美元。

德國鋼鐵商Klockner & Co也計畫在美國增加鋼材塑型機械的投資。該公司過去因鐵道、能源等工業客戶需求下降而減少在美國投資。

Klockner董事長魯爾(Gisbert Ruhl)說,美國持續升息不影響他們增加投資的決定,因為就算升息1個百分點甚至是2個百分點,對公司來說也不是問題,因為借貸成本仍然低廉。

標準普爾道瓊斯指數公司指出,雷曼兄弟在2008年9月倒閉後的12個月內,標準普爾500大企業總投資金額年跌逾17%。

接下來,由於美國經濟復甦態勢疲弱,降低企業投資意願,讓企業界的投資水準再花3年時間才回到金融危機前水準。

---------------下一則--------------- 
美能源、金融股 漲勢強勁2017年01月04日 04:10 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美國中小型股票基金績效 https://goo.gl/lbSMZC

受惠川普勝選後的強勁漲勢,2016年美國股匯齊揚,美元指數連4年收高,標普500指數上漲近1成,且油價創2009年來最大升幅,公債殖利率攀揚及市場對川普上任後政策期待,激勵能源、金融股及美國中小型股漲勢強勁,2016年標普500能源及金融類股大漲逾2成,代表小型股的羅素2000指數勁升19%,創2013年以來最佳年度表現。

根據理柏資訊統計,台灣核備17檔境外美國中小型股票基金中,有6檔基金獲得理柏5年期保本能力5顆星最優評級肯定,其中又以富蘭克林潛力組合基金近3個月上漲15%,2016年累積漲幅超過18%,表現最突出;銀行財富管理中心分析,這檔基金重金融及能源類股配置的策略奏效,2016年11月底該基金在金融及能源類股的投資比重分別為22%及16%,為前兩大產業配置,且工業及原物料類股合計比重約15%,多元網羅川普主張放鬆監管、透過減稅及提高基礎建設支出刺激經濟的政策題材。

美國會在共和黨主導下,企業稅改計畫有機會於2017年下半年通過,根據投資銀行Jefferies推估,美國小型股及中型股過去5年平均有效稅率分別為33.5%及32.3%,較大型股為高,顯示企業減稅計劃若能落實,中小型股受惠程度將較大型股更為顯著。此外,中小型股營收來自國內比重較大型股為高,除較不受貿易保護政策的干擾,在美國景氣動能轉強趨勢下可望有較為突出的表現。

理財專家表示,展望2017年,在經濟轉強、企業獲利成長加速、資金回流美國等利多帶動下,美股漲勢可期,看好營收主要來自於國內的中小型股、獲利能力有望大幅改善的金融及能源類股;目前標普500金融股及能源股,分別距離2007年及2014年高點均仍有3成空間,具龐大補漲潛力,建議採取逢震盪單筆進場或分批加碼定期定額策略,以側重金融及能源股等價值股配置的美國中小型股票基金為投資首選,卡位資金及川普題材帶動美股多頭行情。

---------------下一則--------------- 
4利多 那斯達克生技指數可期2017年01月04日 04:10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生技醫療類股後市可期 https://goo.gl/HWTqP8

儘管2016年生技醫療產業表現不如預期,但市場法人表示,產業具備產業規模增加、醫療支出成長、溢價併購幅度擴大及機構法人投資比重提升等4大利多加持,有助整體產業產值和企業營運表現,因此2017年產業投資方向可側重生技醫療,建議適度透過生技ETF來布局,掌握投資契機。

今年度美國在總體經濟表現穩健和聯準會(Fed)升息循環等趨勢帶動下,資金前進美股力道將同步增溫,有利美股生技醫療產業後市表現;群益投信表示,生技醫療產業無論是在需求面、企業併購面以及投資面上皆呈現增長態勢,在需求方面,隨著高齡化社會成為趨勢,帶動全球藥品需求上升,預期未來3年每年將以超過6%的速度增長,以醫療支出占GDP比重最高的國家美國來看,在2025年前,醫療服務支出費用也將以6%的速度成長,在市場需求驅動下,生技醫療產業的營運料將升溫。

併購方面,2016年生技醫療產業的溢價併購幅度較2015年明顯擴大,代表產業前景相對看好,企業樂於出高價收購,機構法人如投資銀行及避險基金,也在近期調高該類股的持股比重及評等;整體來看,以上條件皆有利於類股及指數表現,建議不妨以生技ETF來介入。

群益那斯達克生技ETF基金經理人張菁惠指出,若從企業獲利角度來看,由於生技醫療產業產品的進入門檻及開發時程較一般產業長,因此當產品研發成功後,後續獲利收成期也相對持久。例如NBI生技指數,2017年指數企業成分股毛利率預估為82.1%,表現遠優於費城半導體指數企業的預估值53.7%,企業獲利表現相對看好,加上目前生技醫療類股的評價面相對便宜,且與景氣的連動度低,有望獲得資金青睞,後市表現可期。

---------------下一則--------------- 
債券基金 連8年資金淨流入2017年01月04日 04:10 工商時報黃惠聆�台北報導

2016年最後一周,債券基金終止過去連續8周資金流出的情況,據美銀美林引述EPFR截至12月28日當周資料顯示,資金持續流入高風險債券,當周吸金8.9億美元。

投資級債也淨流入,一周吸金1億美元,總結2016年債券基金資金淨流入1,802億美元,連8年獲資金流入,股票基金資金則淨流出930億美元,是4年來首見資金淨流出。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資深協理盧明芬表示,2016年初全球股市重挫、年中英國公投確定脫歐、年底川普當選美國總統等意外衝擊,但在全球資金維持寬鬆下,去年仍呈現「股債齊揚」走勢,總結全年資金流向,債券基金累積吸金情況遠比股票基金佳。

保德信策略報酬ETF組合基金經理人歐陽渭棠則認為,第1季通常是股市旺季,尤其在美國聯準會(Fed)啟動升息循環下,看好股市優於債市,但債券投資仍不宜偏廢。

富蘭克林坦伯頓公司債基金經理人貝西.霍弗曼表示,市場聚焦川普的減稅政策,預期國會在共和黨的主導下,今年下半年將可望通過稅法改革,由於過去10年美國500大企業平均有效稅率在30%,能源業的平均有效稅率在36%最高,減稅協議若能達陣,能源產業將是直接受惠者,將提振公司債發行人的盈餘展望與債信品質。

貝西.霍弗曼說,美國高收益債的違約高峰已過,今年違約率可望由目前的5.6%年底降至4%,企業債信降等壓力也將同步減輕,加上今年企業到期債務規模僅占流通在外的2.5%,而到期債息高達1410億美元,可望挹注市場流動性,對債券價格形成支撐。

安聯四季豐收債券組合基金經理人許家豪預期,今年美國仍將緩步升息,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預估保持在2%至2.5%區間整理,主要央行亦將奉行寬鬆政策;但民粹主義將帶來波動風險,因此公債仍為避險工具。

---------------下一則--------------- 
陸高收債魅力大 法人看好票息收入具投資價值2017-01-04 05:17:09 經濟日報 記者朱美宙�台北報導
中國高收益債券基金概況 https://goo.gl/Wf7uzk

人民幣2016年累計貶值6.6%,再創有紀錄以來最大年度跌幅,目前市場普遍預期,2017年人民幣對美元仍有一定貶值壓力,但法人認為,中國債券票息收入仍有魅力,仍具投資價值。

以中國高收益債券為訴求的基金,過去一年績效表現好壞有別,若持有大量中資美元債的話,績效表現強勁,不但維持正報酬,績效甚至能有11%的報酬率,但表現差的基金,全年績效也可以近負10%,顯見匯率雖然對投資有影響,但基金經理人的操盤功力還是關鍵因素。

安聯全球債券基金經理人林素萍表示,中國大陸持續進行改革,加上美國利率大幅走高,使得中、美間的債券利差擴大,增加資金外流壓力,因此人民幣預期仍為緩步貶值。在投資上,目前降低離岸人民幣債券的比重,而非美元的債券則以賺取債券收益為主。

中國債券利率受到政策面、資金面影響而走高;在貨幣政策方面,則由寬鬆轉為中性,人行公開市場操作以穩定為目標。展望2017,她認為,近期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走高,將限制貨幣政策寬鬆空間,因此人行利率政策將不變,而以公開市場操作來調控利率,預期未來人民幣將是有序的貶值,投資人不必過於憂慮。林素萍表示,新興市場貨幣普遍受到美元走強影響而相對弱勢,而短線上人民幣仍需觀察美元走勢,波動較大。

---------------下一則--------------- 

2017五檔新基金 申請募資逾千億2017年01月04日 04:10 工商時報魏喬怡�台北報導

搶占國內投資人目光,投信業者2017年的新基金募集吹「首發風」,紛紛強調推出領先業界的新產品,聚焦台股組合型、海外股債ETF、澳幣貨幣市場及特別股,合計申請募集總額超過新台幣千億元。

據統計,預計將有5檔新基金伺機進場搶攻元月資金行情,分別是復華台灣智能基金、群益那斯達克生技基金、元大美國政府20年期(以上)債券ETF傘型基金、元大澳幣貨幣市場基金、柏瑞特別股息收益基金。

復華投信國內第一檔台股組合型基金「復華台灣智能基金」,該基金藉由三大智能操作策略,選取強勢台股基金提高投資效能、輔以避險策略降低波動度,期望能讓投資人長期投資,除了能參與台股超額報酬機會之外,也同時解決投資人追逐明星基金報酬卻不盡如人意的難題。

復華台灣智能基金經理人周奇賢表示,台股2016年封關日以大漲百點作收,為近9年來最佳封關表現,累計全年漲幅近11%,在新興市場中表現相對亮眼,預估隨台灣經濟復甦、2017年台股企業獲利有望再成長逾5%,大盤仍將有續創新高的機會,建議可逢低布局。

柏瑞特別股息收益基金則是國內首檔以兼具普通股與債券性質的特別股為主的股票型基金,目前規畫以銀行、保險相關持股為主,全面掌握金融股在美國利率走升和政策利多的正向發展趨勢。

近3年跨國投資ETF從4檔成長至36檔,成長幅度明顯較整體共同基金快速。群益投信將發行的群益那斯達克生技基金,將是國內首檔以產業為投資主題的海外ETF基金,主要追蹤那斯達克生技指數。

元大美國政府20年期(以上)債券傘型基金則是國內首檔追蹤美國長天期公債的ETF,該基金除了提供原型操作,還有正向2倍與反向1倍基金可供選擇;元大澳洲貨幣市場基金則是國內首檔該類型基金,並提供新台幣、澳幣雙幣別計價,滿足不同的貨幣投資需求。

---------------下一則--------------- 
首檔台股組合基金 登場2017年01月04日 04:10 工商時報魏喬怡�台北報導
台股基金vs.大盤超額報酬比較 https://goo.gl/6f6Qo5

台股在2016年吸引外資大買110億美元,躍居新興亞股吸金王,顯示台股深具投資魅力,不過,如何挑選標的,成為一大難題。為此,復華投信推出首檔台股組合型基金—復華台灣智能基金,希望透過優選強勢組合,加上避險策略降低波動,為投資人創造長期報酬機會。

復華台灣智能基金經理人周奇賢表示,為解決沒時間研究行情、不知道如何挑基金的難題,復華投信推出的復華台灣智能基金,是專為布局台股市場的投資人設計,為全球第一檔聚焦強勢台股基金之國內組合型基金。

Lipper統計,近5年績效排名前4分之1之台股基金,累計平均每年超越大盤的超額報酬率逾1成。雖然台股基金有較高的超額報酬率,但目前台股基金共有165檔,標的難挑且績效差異大,投資人也容易受大盤波動影響追高殺低。

周奇賢指出,復華台灣智能基金將透過復華投信獨家研發的FH Power X模型,以電腦大量運算矩陣比對,並以即時而非過去績效篩選,挑選出具強勢動能的10∼20檔台股基金及ETF作為投資標的,並且每月動態檢視汰弱留強,以提高投資組合的勝率。

自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黑天鵝事件頻傳,高波動投資時代已成為趨勢。周奇賢表示,復華台灣智能基金除了挑選強勢基金之外,也將透過多空計量指標掌握趨勢轉折點,藉由復華投信獨家研發的計量指標判斷台股長線趨勢,決定持股及避險比率,或從長線趨勢中尋找短線轉折點,再微調持股與避險比率,靈活調整台股基金持股水位及曝險部位的調控,以因應盤勢變化並降低波動度,隨時掌握大盤脈動並兼顧避險及收益成長機會。

根據彭博資訊統計,台股為2016年新興亞股中吸金王,全年吸金109.56億美元。周奇賢指出,台股近十年現金股利殖利率約4%,優於美國、日本等成熟市場及其他主要新興市場股市,在低利率環境下深具投資吸引力。

此外,隨景氣對策信號回升、外銷出口回溫,帶動GDP逐季向上,預估在各產業景氣溫和轉佳下,2017年台股企業獲利有望再攀新高,挹注大盤基本面動能,使大盤有機會再攀波段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