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抗議客服不給叫基金答人的葉小媽

小媽精選1060316基金資訊

2017年03月16日
後升息時代 配置多元資產2017-03-16 04:42:05 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美國聯準會今(16)日公布利率決議,推升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領先來到二年高點,投資人如何因應後升息時代?統計顯示,美國公債殖利率揚升期間,採取多元資產策略皆為正報酬,兼顧資本利得與息收機會最安心。

摩根多重收益基金經理人邁可.施厚德(Michael Schoenhaut)指出,升息往往奠基於景氣回春及企業獲利成長,因此風險性資產升息期間表現往往突出,尤其股票比債券更有表現空間,然而,對債券投資人而言,要從低波動、較穩健的債券轉入股票,承擔至少為原先一倍以上的波動度,實際操作存在難度,反觀股債兼具的多重資產,波動度與高收債相差無幾,卻遠低於股票,相對適合有一定息收需求的投資人因應美國升息。

統計自2008年來,五次美國公債殖利率攀升期間,多重資產策在升息期間表現正向,不僅正報酬機率達到100%,2008至2010年金融海嘯期間,波段漲幅更來到37.8%,反映透過多重資產策略因應升息環境,能提供投資人穩健參與市場的機會。

施厚德說,眼見全球不確定因素並存,預期股匯市輪動表現機率高,因多重收益資產廣納各類收益性質標的,除了同時掌握各類收益,市場波動之際,還能利用資產間的相關性差異,降低投資組合波動風險,發揮資產保護傘效果,讓投資追好不追高。

台新全球多元資產組合基金經理人謝夢蘭表示,以單一國家債券或股市為例,容易受到當地利率或匯率變化激烈震盪,收益跟著大受影響,不過,多元資產策略因為投資標的廣泛,單單是市場青睞的債券資產,就網羅較高收益的新興市場股票、高收益債、新興市場當地貨幣債等,並有低波動的全球公債、投資級債、成熟國家股票等,能夠分散不同景氣循環下的資產曝險。

---------------下一則--------------- 
Fed升息前夕...全球股市短線投資評等 高盛降至中立2017年03月16日 04:10工商時報林國賓�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聯準會(Fed)結束周三例會後預料將宣布升息1碼,市場關注焦點在於除了升息外,Fed是否藉由調整利率前瞻指引暗示將加快升息步調。就在Fed宣布升息前夕,華爾街投行高盛就以美國可能加速升息與股價偏高為由,調降全球股市短線投資評等。
周三早盤,美股三大指數維持小漲,幅度在0.1%左右。

高盛發布最新研究報告指出,受到美國可能加快升息、歐洲政治因素、商品市場與中國可能出現震撼等諸多風險,全球股市短線偏空,包括歐股、日股、亞太地區股市與美股3個月期投資評等全調降至「中立」。

不過,短線雖然可能面臨拉回,但高盛重申全球股市整體而言中期展望仍偏多,未來12個月以當地貨幣計算的整體股票投資報酬率可達5%,以美元計也有2%,仍高於他主要資產級別。

但全球主要地區股市的中期展望方面,高盛唯一看空美股後市,報告指出,Fed的升息循環將抑制美國經濟成長,加上美股股價又是全球最貴,標普5百指數未來1年的投資評等仍維持於「減碼」,12個月預估投報率為下跌1.0%。

Fed去年底升息1碼,並透過前瞻指引預告今年全年可能會再升3次(1次1碼)。繼1月底今年首度開會按兵不動後,在經濟轉強訊號明確與多位官員都表態盡快升息之下,Fed本周例會升息已成定局,聯邦基金利率將調高1碼,來到0.75%至1%的區間。

除了是否如預期升息外,金融市場關注的焦點在於Fed未來利率政策動向,這一部份可從2方面看出端倪,一個是決策會議的會後聲明,另一個則是利率前瞻指引。

尤其是利率前瞻指引,目前投資人已有心理準備,隨著就業市場持續走強,通膨也穩步上揚,Fed可能透過前瞻指引將今年升息次數從原本預估的3次調高至4次,2019年底的聯邦基金利率預測也可能上調至3%。

---------------下一則--------------- 
聯準會3月貨幣決策會後聲明全文2017-03-16 03:02:07 經濟日報 記者廖玉玲╱即時報導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於台北時間3月16日凌晨2時發布的政策聲明全文如下:

聯邦公開市場操作委員會(FOMC)2月會後收到的資訊顯示,勞動市場持續增強,經濟景氣持續溫和擴張。就業成長仍紮實,失業率近幾月幾乎沒什麼變動。家庭支出持續溫和升高,但企業固定投資似乎已有所增強。通膨率近幾季以來已上揚,逐漸接近本委員會的2%長期目標。扣除能源和食物價格後,通膨並未有太大變動,持續在稍微低於2%的水準。市場面的通膨補償指標仍處於低水準;依據統計調查的長期通膨預期指標,整體而言變動不大。

本委員會為履行法定職責,尋求促進就業最大化與物價穩定。委員會預期,隨著貨幣政策立場逐步調整,經濟活動會以溫和的步調擴張,勞動市場情況將進一步增強,通膨率中期內會在2%左右穩定下來。經濟展望面臨的近期風險似乎大致平衡。委員會將持續密切觀察通膨指標,以及全球經濟與金融發展。

鑒於已實現的和預期的就業市場狀況和通膨,委員會決定調高聯邦資金利率目標區間到0.75%至1%。貨幣政策立場維持寬鬆,藉此可支持勞動市場情況進一步改善、通膨率持續重返2% 。

決定未來聯邦資金利率調整的時機和規模時,委員會將評估已實現和預期中的經濟情況,相較於充分就業及2%通膨目標的進展。這項評估會把眾多資訊納入考量,包括勞動市場情況的指標、通膨壓力與通膨預期的指標,以及金融與國際發展的指數。委員會將密切關注相對於對稱通膨目標的通膨實際和預期進展。委員會預期,經濟情況的演變有理由以漸進步調調高聯邦資金利率;聯邦資金利率可能在一段時間內繼續低於預期中的長期水準。不過,聯邦資金利率的實際路徑,將取決於未來數據展現的經濟前景。

委員會維持現行政策,把持有的機構債券與機構抵押擔保證券(MBS)到期的本金,再投資到機構MBS,並在標售時展延到期公債。委員會預期會持續這麼做,直到聯邦資金利率正常化進行相當一段時間之後。此政策藉委員會所持長期證券維持在可觀水平,應有助於保持寬鬆的金融狀況。

投票贊成FOMC這次貨幣政策行動的成員為:主席葉倫、副主席杜雷、布蘭納德、伊凡思、費雪、哈克、卡普蘭、鮑爾,以及塔魯羅。反對這次政策行動者為卡斯哈里,他這次會議選擇讓聯邦資金利率維持在現行區間。

---------------下一則--------------- 
Fed最新決策有何意涵?市場專家這麼看2017-03-16 03:16經濟日報 記者簡國帆╱即時報導

美國聯準會(Fed)於台北時間16日凌晨2時決議升息1碼,調整聯邦資金利率的區間至0.75%到1%,同時預估今年將升息三次,以下為市場專家的回應:

●彭博資訊經濟學家:比較重要的是,Fed這次對經濟和金融的預測幾乎沒有太大改變,這代表Fed只是把3月視為持續利率正常化的其中一個階段,而非讓人感覺到要加快正常化利率腳步的迫切感,這也暗示決策官員略為更有信心,認為能在不對消費者通膨展望造成負面影響之下、讓失業率繼續下降。

●路透熱點透視專欄作家全吉娜:Fed最新的升息舉動將減慢帶動美國經濟成長的消費者引擎運轉速度,由於美國家庭債務已攀至歷史水準,Fed升息將衝擊民眾的荷包。

●安聯集團首席經濟顧問伊爾艾朗:Fed引導市場預期往自己期望的方向走,將是「美妙的常態化」政策利率過程,外界應認為Fed已開始「不再視經濟數據而定」的過渡期,因此,Fed已變得更有信心要引領市場、而非追隨市場。

●Allianz投資管理公司策略師瑞普利:Fed可能會允許通膨率超出其2%的目標一點,若之後的經濟數據維持當前趨勢,預料Fed會在6月和9月各升息1碼。

●LPL金融公司投資策略師兼經濟學家康納利:市場已反映Fed這次的升息決策,官員預估利率走勢的點狀圖也沒有太大改變,Fed將持續漸進升息,Fed這次的聲明沒有市場原本擔心地那麼鷹派,今年將再升息兩次、明年升三次。

---------------下一則--------------- 
國泰台大預估:台灣今年GDP成長率至2.1% 央行今年升息機率變大2017年03月16日 04:10工商時報彭禎伶�台北報導
國泰台大預估主要市場今年經濟成長率區間 https://goo.gl/H8xerb

年初美國、歐元區及大陸經濟成長動能優於預期,外需有助拉動台灣出口,國泰台大產經合作團隊昨(15)日宣布,上調今年台灣全年經濟成長率,由上一季預估的1.5%調高到2.1%,且上半年表現預期會優於下半年。

國泰台大團隊也指出,在美國升息帶動下,台灣通膨率可能提高,為了避免實質利率為負的情況大幅擴大,降低民眾購買力,預估今年台灣央行升息機率將變大,但因為這波景氣復甦強度弱於過去循環,同時升息可能加大房市壓力,預估台灣央行升息路線會偏和緩。

國泰台大估台灣上半年經濟氣候處於景氣穩定的「朗」機率大,甚至有機會出現經濟熱絡的「晴」。但若歐盟出現政局變化,及台灣政策若再出現不確定性、夏季限電提早出現影響企業投資,則全年經濟成長率也可能往下調降到1.4%。

國泰台大團隊主持人之一徐之強指出,從今年初相關指數來看,美國今年經濟成長率可望優於IMF預估的2.3%;另大陸今年經濟成長目標6.5%,但研判全年也會超過此數字,下行風險相對減輕,不過仍要觀察國際貿易保護主義對大陸衝擊;至於歐元區內需持續成長,通縮問題減輕,但政治風險偏高。

徐之強分析,台灣經濟成長率要破2的動力,主要來自國外景氣好轉,拉動出口,另就是科技廠商接單增加,科技相關投資也可望回升,反觀民眾消費信心雖回升,但動力不強,因此經濟成長主要仍是靠出口及投資,內需貢獻度並不高。

國泰台大內部預估,今年美國即可能升息3次,但因利率仍低,對長期債券利率及企業籌資成本影響仍不大。國泰金控投資長程淑芬也提出四大理由,預估今年資金仍是會持續流入或留在台股,一是投資資金今年仍是以新興市場為主要投資標的;二是新台幣匯率相對穩定,不會因匯率抵消投資報酬率,是外資資金避險的好去處。

三是台股股息殖利率在亞洲「數一數二」,許多個股配息率都有2∼3%以上,公司治理也佳,具有產業競爭力,是不少配息型基金的最佳市場;四是台灣出口今年可望成長,企業獲利增加,對股價評比有幫助,可吸引資金投資。

---------------下一則--------------- 
台股殖利率高 吸引熱錢2017-03-16 04:08:07 經濟日報 記者陳美君╱台北報導

美國聯準會(Fed)會議之前,新台幣匯率昨(15)日大升,財經官員說,全球市場資金浮濫是關鍵,許多機構把高殖利率的台股當成債券一樣長期投資,就算美國升息,外資仍有海外布局需要,而台股就是熱錢鎖定的最佳標的之一。

「美國要升息了,新台幣匯率怎麼還升成這樣?」眾多投資人的詢問電話昨日湧進銀行櫃檯,讓行員接到手軟,大家問的都是這一句。

「歐洲、日本利率都還是負的,美國就算升息,利率也還是很低,所以很多外資把台積電當成債券一樣進行長期投資,有錢就匯進台灣來買」,財經官員說。因此,在全球低利率時代,台股的高殖利率題材,甚至超越美國升息議題,成為力道最強的吸金利器。財經官員說,台幣匯率一天升值超過1角,其實是市場觀望氣氛濃厚,「只要有一些資金做出決定性行為,就很容易讓市場大幅波動」。

---------------下一則--------------- 
台股基金 分批進場好時機2017年03月16日 04:10 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主要類股本益比 https://goo.gl/LYJIQ4

上市櫃公司2月營收公布告一段落,產業面上看多半導體、光電和蘋概股。投信法人認為,台股下半年不看淡,目前多數類股本益比仍處在合理價位,僅光電類股本益比明顯高於長期平均,建議投資人不妨趁萬點大關前的區間整理,分批進場,定期定額台股基金可持續扣款。

保德信高成長基金經理人葉獻文認為,美國升息時點從6月提早到3月,讓台股本季回檔機率高,挑戰萬點大關可能延至下半年。

葉獻文分析,目前看好科技股當中的半導體、光電及蘋概股,投資人不妨以主動式基金,爭取打敗大盤的機會,以半導體族群而言,iPhone 8將迎來上市10年大改款,預期2017年銷量將較2016年大幅成長,而相關晶片需求將支撐半導體產業鏈2017年營收及獲利表現。

第一金店頭市場基金經理人陳思銘表示,在「量先價行」的原則下,台股後市不容小覷。不過,仍有干擾市場的雜音,建議投資人採取定時定額、逢回加碼兩大策略,分批布局台股基金。

宏利環球巨龍增長基金經理人謝企剛指出,與智慧汽車成長及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零件需求相關的長期投資題材,將可望為台灣相關產業帶來利多。由於台灣企業在美國供應鏈擔當重要角色,預料將可受惠美國經濟復甦,包括智慧手機、汽車及運動服飾公司。

野村中小基金經理人林界政表示,雖然歐美、大陸經濟數據持續改善,全球景氣持續緩步復甦,惟成品庫存已從低檔快速攀升,而市場預期3月美國升息1碼,以及大陸手機需求出現雜音,加上新台幣強勢升值,使得電子股匯損金額大增影響公司獲利,不利第1季財報,加上資金行情接近尾聲,指數大幅上揚機會不大,恐陷入盤整。

建議應避開財報不佳股價相對高檔的個股,建議布局高殖利率與低基期個股,仍將聚焦有新規格增加的Apple供應鏈、半導體上游、原物料相關、升息循環概念的金融股相關。

日盛小而美基金經理人趙憲成表示,台股逢低可選定趨勢、價值投資。後續觀察美國會議內容,還要觀察4月中旬前陸續公布的財報,尤其在匯損方面要特別注意。

華南永昌物聯網精選基金經理人俞瑞華認為,台灣基本面逐漸好轉,在市場庫存偏低,需求逐漸成長,有利台股表現。

台新中國通基金經理人魏永祥表示,在作夢及資金行情同步發酵下,預估台股上半年有機會挑戰萬點行情,建議短線遇較大拉回可逢低承接。由於基本面向上,成長股將優於高殖利率族群,中小型股將優於大型股。

---------------下一則--------------- 
陸股基金 進場時點到2017-03-16 04:42:03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兩會效應對陸股影響 https://goo.gl/oFl6cx

歷史經驗顯示,大陸「兩會」召開期間多呈現利多出盡走勢,獲利回吐壓力不小,不過,兩會召開後,市場投資氣氛轉趨樂觀,陸股漲幅有逐步拉大的趨勢,兩會後一個月、後三個月平均上漲4%與5.7%,短線陸股修正整理反而提供進場好時點。

摩根中國基金經理人黃淑敏指出,儘管政協和人大並不是決策單位,也不像中央政治局可以決定重要人士,不過,由於今年兩會是中國十九大換屆前最後一次召開的全國性會議,因此,會議期間不論釋放出政治角力或是經濟改革等相關訊息,都讓投資人相當期待也讓本屆會議更具可看性。

由歷史經驗來看,陸股往往也有兩會行情可以期待,黃淑敏說明,回顧近16年來歷年兩會召開期間和會後陸股表現,A股和H股平均漲幅分別可達5%與6.9%。新經濟族群獲利增長仍大幅領先舊經濟,如由較多科技、消費、醫療、環保等新經濟產業組成的深圳A股前三季淨利潤成長高達34.5%,動能優於上海A股。黃淑敏看好資金將由價值股轉向成長股,新經濟板塊可望領漲。

群益華夏盛世基金經理人蘇士勛表示,中國國企改革、供給側改革與一帶一路政策將是關注焦點,由於政策內容多利好,因此預估上證指數仍可望有較為強勢的表現。整體來看,短線上指數處在高檔區間,不過隨經濟持穩以及企業獲利可望轉佳下,中長期仍有上行走勢。

台新中國精選中小基金經理人翁智信就類股表現分析,陸股中小型成長股目前正處於「物美價廉」的絕佳買點,在選股上,行業成長佳、低估值消費類股受青睞。

---------------下一則--------------- 
歐股CP值高 有看頭2017-03-16 04:42:08 經濟日報 記者徐念慈�台北報導
歐洲主要股市近期表現 https://goo.gl/UeZlPF

昨(15)日荷蘭國會選舉,接著4月法國、5月義大利大選,短線政治風險仍將牽動歐股信心。不過,就經濟基本面及評價面來看,歐洲股市已展現物美價廉的投資吸引力,待政治變數釐清,歐股可望上演基本面及評價面回升行情。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建議,歐洲的政治風險事件幾乎集中在第2季,不過目前MSCI歐洲指數評價面便宜,有助收斂下檔風險,歐洲採購經理人指數穩步站在擴張點50以上,基本面有撐下可留意歐洲股票型基金政治利空測試的低檔布局機會,穩健型投資者可加碼歐洲、全球型股票基金介入。

富蘭克林坦伯頓成長基金經理人諾曼.波斯瑪(Norman J.Boersma)表示,歐洲去年第4季企業財報結果顯示各產業的企業獲利均出現廣泛的復甦,歐元區2月製造業PMI是55.4,連續六個月擴張,總體經濟回升有助帶動企業獲利成長加速,目前布局較看好受惠通膨、利率走揚與全球金融監管放寬趨勢的歐洲金融股,尤其股價淨值比僅有0.96倍,低於過去20年平均。

野村歐洲中小成長基金經理人黃靜怡表示,預期歐股投資情緒可望續獲基本面支撐,短期則可觀察荷蘭選舉、下月法國選舉與英國脫歐進度,建議可以策略性逢低布局歐洲中小型類股。

儘管政治性風險仍頻繁,景順歐洲大陸企業基金經理Erik Esselink看好2017年歐洲中小型股表現,Erik Esselink表示,歐洲已證明自己可力抗全球總經震盪,今年歐洲大陸景氣會持續溫和穩健的復甦,寬鬆的貨幣政策、銀行體系資本結構調整、失業率下滑和薪資些許攀升等現象都有利其表現。

不過,觀察近期道瓊歐洲600指數表現,保德信策略成長ETF組合基金經理人歐陽渭棠提醒,歐洲能源類股受原油庫存上升的利空消息拖累而下跌,英國脫歐後蘇格蘭將舉行獨立公投的消息衝擊,也讓銀行類股表現欠佳。目前歐盟國政局脫歐氣氛濃,建議投資人可透過多元配置,爭取歐洲景氣復甦的成長機會。

---------------下一則--------------- 
聯準會一如預期升息1碼 今年升息次數不變2017-03-16 05:01:08 經濟日報 記者廖玉玲╱即時報導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15日宣布升息1碼,聯邦資金利率目標區間提高到0.75%至1%,符合市場預期。聯準會並維持今年共升息三次的預測。美股道瓊指數開高走高,收盤漲逾百點;國際金價和美國公債價格也應聲大漲,DXY美元指數則跌逾1%。

聯準會在聲明中表示,企業固定投資看來已有所增強,通膨則正向目標接近,預估中期通膨將在2%附近穩定下來。長期失業率預估值從4.8%小幅下修至4.7%,而經濟面臨的短期風險看似「基本平衡」。

聯準會也重申,所持證券到期後本金再投資的政策將持續,直到聯邦資金利率水準正常化相當長一段時間後,這反映出聯準會維持讓寬鬆政策「逐步」退場的計畫。

聯準會最新發布的官員預測利率「點狀圖」顯示,Fed決策官員認為今年共會升息三次,而今年預估會升息三次以上的官員,從去年底的11人增加到14人,預估會升息四次以上者則維持五人。

Fed官員並預估,年底時利率水準的中位數為1.4%,和去年12月的預測相同,到明年底時利率水準的中位數也維持在2.1%。

CNBC報導,知名債券基金經理人葛洛斯認為,聯準會的聲明不像某些人擔心的那般鷹派。華爾街日報則說,這代表聯準會正進入一個新階段,隨著經濟改善,將更積極收回金融體系中的寬鬆資金。

Fed預測,今年實質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的中位數為2.1%,與去年12月同,失業率預估中位數也維持在4.5%,個人消費者支出(PCE)通膨指標為1.9%不變,但核心PCE指數的預估中位數上調0.1個百分點至1.9%。

主席葉倫在決策會後記者會上表示,全球經濟正在改善,股市高漲代表金融狀況更寬鬆,簡單來說,要傳遞給消費者的訊息就是:經濟表現良好,而且比2008年金融海嘯時期更能應付衝擊。

她重申,決策官員評估後認為「溫和」升息是合適之舉,等太久才升息反而得須加快腳步。聯準會對經濟的預測其實從去年12月以來並沒有太大改變,但她也提醒,川普政府應考慮推動能加速經濟成長的財政政策。她表示聯準會接觸的企業界人士,對川普的財政政策多數持「觀望」態度,並透露已和川普開過簡短的會。

這次決策的投票結果為9比1,唯一持異議的是今年剛取得決策投票權的明尼亞波利斯聯邦準備銀行總裁卡斯哈里,他偏向按兵不動。

---------------下一則--------------- 
美國升息後 不可不知的投資風向球2017-03-16 08:53:38 中央社 台北16日電
http://fund.udn.com/fund/story/5879/2345172

---------------下一則--------------- 
美科技績優股 聯博按讚2017-03-16 04:42:06 經濟日報 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聯博聚焦全球成長股票投資團隊投資長費爾普斯(Mark Phelps)指出,去年推動股市的力量是來自於政治面,但未來將主要來自於基本面。

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後,美國股市看回不回,指數不斷創新高,且帶動全球風險資產上漲。費爾普斯表示,從川普的政策來看,很多是有利於就業市場與經濟,不過,市場已過度反應利多。

費爾普斯認為,川普的政策大都還沒有看到細節,加上政策也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發酵,股市過度期待,未來很可能拉回修正,但修正後仍會往上走。美股一年後的位置應高於現在。

市場已預期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在3月會升息,費爾普斯指出,市場也已先行反應了。美國利率仍低,等到聯邦基金利率升到3%再擔心也不晚。

---------------下一則--------------- 
台股槓反ETF 前2月規模增近3倍2017年03月16日 04:10 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隨著ETF商品的盛行及多元發展,愈來愈多投資人將其納入中長期資產配置,或作為波段操作的投資工具,連帶整體ETF規模也跟著成長,至今年2月底整體ETF(不含期貨型)規模來到2,832.96億元,不僅連續兩個月規模正成長,也較去年同期增長34.27%,其中,國內槓反ETF規模較去年同期增長295%,增幅最大。

觀察目前在證交所掛牌的ETF檔數扣除期貨型ETF後,總計有62檔,其中原型ETF有33檔、國內槓反型ETF有6檔,海外槓反型ETF則有23檔,從規模表現來看,截至今年2月底止,整體ETF規模已連續兩個月正成長,且較去年同期增長34.3%,共增加723.05億元。

分項來看以國內槓反型ETF規模較去年增加608.81億元,增幅為295%,成長最多,海外槓反型ETF增長35.5%,而一般型ETF則減少5%,可見國內槓反型ETF越來越受到市場的青睞。

群益投信表示,投資台股最擔心的是賺了指數賠了價差,看對趨勢卻選錯個股,而投資台股槓反ETF的好處在於只要掌握市場多空方向,不須再針對個股做選擇,交易成本也只有股票的三分之一,加上還具備交易便利、資訊透明等優勢,是投資人另一可選擇的投資工具。

國泰證券指出,ETF具有交易成本低,資訊透明、風險分散的優勢,除可採取槓桿、反向倍數交易,亦可採取套利、避險、價差等交易,多空彈性操作的特性,使交易策略更靈活。

群益臺灣加權指數ETF傘型基金經理人張菁惠表示,近幾年受到美國升息動向、歐洲地緣政治問題、中國經濟放緩等議題的影響,使得市場資金輪動快速,建議投資人投資台股市場時,不妨運用槓反型ETF來靈活操作,在多頭市場時透過槓桿ETF擴大投資績效,空頭時以反向ETF降低損失,充分掌握台股投資多空契機。

除了台股之外,元大投信表示,就資產配置與提供解決方案的角度,ETF產品仍有朝多元化發展的急迫性,藉以滿足配置型、交易型或避險型操作策略的需求,始能真正提供投資人最佳投資理財配置。

---------------下一則--------------- 
美國高息股 後市看俏2017-03-16 04:42:11 經濟日報 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美國經濟數據佳,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加快升息腳步。市場人士指出,依歷史經驗,配息資產依然有優異表現,尤其是美國高息股及美國高收益債券。

美國勞動市場強勁程度超越想像,高盛預估Fed今年將連三季升息,鉅亨網投顧也認為今年升息可能高達四次,主要是因為失業率、勞動參與率及薪資年增率都交出亮麗成績。

鉅亨網投顧指出,美國經濟數據持續報佳音,Fed升息兩大依據之一的失業率更是亮眼。美國2月失業率為4.7%,不但低於歷史平均的5.8%,更接近40年以來低點的3.8%。如果沒有政治上的衝擊,預期美國今年失業率有機會挑戰過去低點。

彭博資訊統計,1990年以來,Fed在一年內升息超過1個百分點時,美國高息股票以9.6%的平均漲幅稱霸,美股平均也有5.7%的漲幅,美國高收益債券則平均上漲4.2%,優於其他債市。

法銀巴黎投顧表示,從Fed升息及S&P 500指數走勢來看,升息短期內的確會影響美股走勢,但沒多久便回復上升軌道。從1971年以來,Fed開始升息一年後,S&P 500指數平均上漲5.7%,兩年後漲幅擴大到10.6%。

---------------下一則--------------- 
新興市場債 走出美大選陰霾2017年03月16日 04:10 工商時報魏喬怡�台北報導

新興市場債券已擺脫美國大選帶來的疑慮,2017年有機會再現去年的報酬表現。法人分析,對於新興市場債券投資人而言,即便長期前景沒有令人擔心的理由,但市場情緒大起大落早已是家常便飯,而去年川普意外勝選引發的動盪就是最好的例子。

先機新興市場債券團隊主管沛倍強(John Peta)表示,川普喊出「美國優先」的口號,想要推動減稅、擴大基礎建設投資、與採取貿易保護主義,導致資產價格出現變化、新興市場債券爆發賣壓。

同時間,美國國庫券殖利率上升、美元升值,且市場預期聯準會將加大緊縮貨幣政策的力道。然而,儘管川普政府對許多新興國家帶來不確定性,但多數國家的經濟基本面並未出現顯著改變。

沛倍強對新興市場抱持較為正向的觀點。有鑑於今年新興市場貨幣將溫和升值,巴西、哥倫比亞、俄羅斯、與阿根廷等主要國家可望降息,加上目前6.8%的殖利率水準,預估2017年新興市場本地貨幣債券的報酬率為8∼12%。

宏利新興市場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張瑞明指出,近期多位美國聯準會官員呼籲於3月升息,輔以景氣成長動能有望延續,市場預期本周升息機率已超過九成,雖然對新興市場債造成壓力,惟新興市場殖利率大多已反映美國今年可能會升息2∼3次,因此預估美國3月升息對新興市場影響有限。

日盛全球新興債券基金經理人陳勇徵表示,川普於2月28日國會演說中重申將進行歷史性的稅改、對美國企業減稅及大幅減輕中產階級的稅負,並將投入1兆美元於基礎建設,但這些刺激政策的實施時間表與內容仍待釐清,因此短期內美公債利率走勢將受美聯儲升息步調主導,美債殖利率曲線趨升,惟在新興國家基本面持續好轉、通膨仍相對溫和及原物料價格走穩下,新興債市可望有穩定表現。

---------------下一則--------------- 
全球高收益債 景氣復甦利器2017年03月16日 04:10 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主要債券指數到期收益率預估 https://goo.gl/OT4Ohr

美國近期公布一連串經濟數據表現強勁,美國升息在即,進入升息循環步調下,面對景氣復甦資金收緊環境,高收益債受益於景氣溫和成長,為景氣復甦時的良好投資工具,新開募的日盛投信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具高殖利率、低存續期間與和美國公債負相關的優勢,提供抵禦市場利率上揚帶來的衝擊。

日盛投信固定收益處副總陳勇徵表示,今年美國挑戰來自川普,因控制投資市場不確定風險將是投資要務,建議配置高配息策略基金,除可一次掌握全球的收益機會,更降低各產業間彼此的相關性,分散投資組合波動度。在逐漸邁向升息的環境底下,掌握全球收益,也可望提供潛在資本利得機會。

日盛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曾咨瑋指出,美國經濟增長加速,政府帶頭花錢、景氣邁步前進,美國高收債企業盈餘向上翻揚,將對美國的信用市場有利,因此在國家挑選將以美國的高收益債券發行者中,營收多數來自美國境內為主,信評偏好B信用評級。BB評等價格相對地過高,B評級債券未來能順利進行債務延期,或在資本市場借新還舊,重新融資。

產業方面,曾咨瑋認為,能源與金融業為布局重點,川普承諾將鬆綁金融監管,潛在的美國稅制改革影響程度勢必因產業別而不同,金融相關產業擁有較高有效稅率,將是潛在受惠產業,加上公債殖利率彈升有利提振金融業利潤,金融業金光閃閃。

隨全球景氣翻揚向上,能源債盈餘由負轉正,資本結構大幅改善;曾咨瑋分析,根據國際投資銀行預測,未來幾年油價將持穩在50美元之上,美林全高收指數配置中有15%與能源產業相關,油價的止跌反彈有利於能源債價格推升,帶動全高收指數表現。

升息循環確立;曾咨瑋強調,穆迪評估在美國企業基本面改善下,今年美國高收益債違約率可望逐漸下降,相關債券隨著景氣好轉違約率也一併下滑,投資人開始追逐高配息資產,資金持續流入高收益債市,兼收高配息與資本利得,高收益債券相對於其他債券將較有表現機會。

---------------下一則--------------- 
買高收債 搭復甦列車2017-03-16 04:42:10 經濟日報 記者楊雅婷�台北報導

美國近期公布的一連串經濟數據表現強勁,在美國將升息時,如何在景氣復甦資金收緊環境中,找出適合投資工具,高收益債受益於景氣溫和成長,是景氣復甦時的良好投資工具。

日盛投信發行的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將開募。日盛投信固定收益處副總陳勇徵表示,2017年美國的挑戰無非是新總統的上任,在川普上任元年,控制投資市場不確定風險將是投資要務,建議投資人配置於高配息策略基金,除了可以一次掌握全球的收益機會外,更可以降低各產業間彼此的相關性,分散投資組合波動度。在逐漸邁向升息的環境底下,除了掌握全球收益外,也可望提供潛在資本利得機會。

日盛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曾咨瑋表示,美國經濟增長加速,政府帶頭花錢、景氣邁步前進,美國高收債企業盈餘向上翻揚,將對美國的信用市場有利,因此在國家挑選將以美國的高收益債券發行者中,其營收多數來自美國境內為主,信評偏好B信用評級。BB評等價格相對地過高,B評級債券未來能順利進行債務延期,或在資本市場借新還舊,重新融資。

產業方面,曾咨瑋指出,依照川普的政策,能源與金融業是布局重點。另外,升息循環確立,信評機構穆迪評估,在美國企業基本面改善下,2017年美國高收益債違約率可望逐漸下降,相關債券隨著景氣好轉違約率也一併下滑,投資人開始追逐高配息資產,資金持續流入高收益債市,兼收高配息與資本利得,高收益債券相對於其他債券將較有表現機會。

---------------下一則--------------- 

第一金投信 推三招一流養老2017年03月16日 04:10 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可創造現金流量的資產 https://goo.gl/jBj0ZT

內政部統計,今年2月台灣老年人口首度超越幼年,正式進入「高齡社會」。第一金投信指出,隨著人口老化時代提前來臨,退休規畫不再只是準退休族要關心議題,更是所有目前於職場上打拚的人,應該重視的課題。

內政部近日公布台灣人口老化指數,2月首度破百,達到100.18,代表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超過0∼14歲的幼年;同時,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數已達到13.33%,今年即會超過14%,並且2026年可能會衝破20%。

第一金全球大四喜收益組合基金經理人劉蓓珊表示,人口老化時代提前來臨,如何老而有養,已經是所有國人都要重視與盡早準備的工作,尤其是青年與中壯年世代,年輕時勤奮打拚、辛苦一些沒關係,但老後應該樂享退休生活,過著有尊嚴的日子。

至於怎麼做?劉蓓珊建議,可採取「三招一流」的策略。所謂「三招」是指:第一招、好好工作,無論自行創業或打工仔,增加職場競爭力,提高收入來源,做到開源;第二招、好好省錢,盡量將花費轉為投資,達到節流;第三招、好好投資,在可接受風險的範圍內,追求資產增值的目標。

而「一流」就是在投資的過程中,創造「現金流量」。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投資高配息型資產,如:高收益債券、新興市場債券、高股息、REITs等,獲取股息和債息。在工作期間,可將配息收益,再滾入投資,創造「複利效果」,加快資產膨脹速度;退休後,以收益作為所得替代,過有尊嚴的日子。

---------------下一則--------------- 
首檔新台幣避險基金 將問世2017年03月16日 04:10 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亞美債需求旺盛 https://goo.gl/i5ulDE

為提供投資人多元投資工具,滿足生活理財需求,元大投信最新推出「元大新興亞洲美元債券基金」,該基金提供新台幣、新台幣避險及美元級別,其中新台幣和美元級別均設有配息、不配息的機制,提供投資人自由的搭配選擇。

這也是國內首檔推出新台幣避險級別的共同基金,提供投資人去除美元匯率波動的風險,將於3月20∼24日募集。

元大投信總經理劉宗聖表示,元大投信自2015年開始補強亞洲及固定益收團隊,搭配元大集團積極布局亞洲盃,在印尼、菲律賓、越南、泰國、緬甸等東協國家當地設立投資據點。投資單位至亞洲各地的投資研究資源可相互整合,實地拜訪公司,獲取第一手資料。

元大投信副投資長吳宗穎表示,新產品的推出抓住強勢美元的機會,加上亞洲經濟體質強勁,亞洲企業多以內需為主獲利穩定,搭配投資團隊的篩選、層層把關之下,可望有效降低投資人的投資組合的國家與產業風險。

元大新興亞洲美元債券基金擬任經理人謝哲弘表示亞洲各投資等級債券平均殖利差較美國公司債高,相對具有長期投資價值,且提供投資人較高的息收,以亞洲BBB和BB等級債券殖利率相對最吸引人。以存續期間來看,亞洲美元公司債平均存續期間也相對美國公司債低,面對利率上升時,具有較佳的抵禦能力。

以美國歷次升息循環來看,2004年聯準會在9個季度內共調升425bps,亞洲公司債及高收益債分別有11%、17%的漲幅;而1999年升息步調稍慢,5個季度約175bps的升息幅度,亞洲公司債也有5∼7%的正報酬,顯示美國升息步調的快慢對亞債市場影響不大。

以近年亞債需求面來看,亞洲發行的美元債逐年成長,截至2016年第3季亞洲投資人的需求占整體發行量達69%,顯示亞洲當地投資人對於體質轉佳的亞美債接受度提升,而非過往青睞美國發行的債券為投資標的。

由於多項利多支撐美元走勢,該基金為全數投資美元計價的新興亞洲債券,不旦去除亞洲匯率波動的風險,也趁勢搭上美元強勢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