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抗議客服不給叫基金答人的葉小媽

小媽精選1060323基金資訊

2017年03月23日
28檔海外基金猛 淨值創新高2017年03月23日 04:10 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歐股基金近1月績效前10強 http://ppt.cc/r60C2

全球股市今年來表現強勢,連帶海外基金績效也跟著強強滾,甚至紛紛創下淨值新高紀錄,讓投資人笑呵呵。統計投信發行的海外股票基金有336檔,計有28檔基金淨值創新高,這些淨值創新高基金,以印度基金績效表現最佳,其次為生技、亞股、科技相關基金,這些都是值得投資人多留意的強勢基金。

群益印度中小基金經理人林光佑指出,印度政府的財政預算案,以擴大基礎建設、減稅等措施長期來看可望持續帶動印股,整體而言,印度股市具備基本面改善、政策加持及匯率止穩等優勢,深具投資價值,而經濟高成長是印度股市上漲關鍵,印度近二年經濟都維持7%以上的高成長,這些都有助於股市持續走揚。

日盛亞洲機會基金經理人鄭慧文表示,近期印度的新預算案,極力著墨在財政政策規畫上,有助經濟推展,印度財長表示GST有望在7月上路,印度成單一市場,有利商業發展,印股仍具中長期上漲潛力。

摩根印度基金經理人施樂富(Rukhshad Shroff)表示,印度總理莫迪領導的印度人民黨(BJP)在地方選舉大勝,統計BJP執政邦人口占全國比重高達53%,代表莫迪幾乎篤定連任2019年總理大位,選舉結果也顯示莫迪的廢鈔、商品服務稅制改革得到多數選民認可。

富蘭克林坦伯頓印度基金經理人史蒂芬.多佛表示,政府提高於農村與基礎建設支出,將推升印度成長度動能於2017年下半年回升至7.5%、2018年回升至7.7%,正面看待印股前景。

野村印度潛力基金經理人葉菀婷表示,政治面因素正向發展,企業獲利與GDP表現居前,在加上資金面有利因素,印股可望續強,預期可望朝向正面發展。

第一金亞洲新興市場基金經理人楊慈珍表示,今年印尼、泰國等國經常帳金額由赤字轉為小幅盈餘,印度則看到經常帳赤字占GDP比重下降,都為經濟成長帶來正向貢獻。

---------------下一則--------------- 
台股衝萬點 續航力強勁2017年03月23日 04:10 工商時報魏喬怡�台北報導
歷史台股萬點紀錄 http://ppt.cc/53SYl

美國總統川普政策即將在美國會表決,市場雜音造成美股震盪,台股也一度受到影響,但尾盤收斂,力守9,900點之上,顯示市場有意挑戰萬點的企圖未變。

歷史經驗顯示,過去台股曾四度攻上萬點,且主要都是由資金行情所帶動。有別於過去,安聯投信投資長張惟閔表示,台股這波上漲結構主要是由企業獲利成長帶動,加上今年以來內外資均有回流現象,且又有全市場對於iPhone改版的大力加持,在中小股輪動及電子股比重占大盤近六成的結構下,即使面臨盤勢整理,台股續航力仍不可小覷。

面對台股有望五度登上萬點,張惟閔表示,此時作戰策略就更為重要。以籃球場上戰略的運用做為比喻:每位球員所在位置都扮演不同的角色,對於攻守、搶分等的策略應用也都各司其職。傳統上,根據球員在球場上的前、中、後位置可大致分:前鋒、中鋒和後衛三個位置;實際上,每個位置的責任會視戰略隨時變動,球員可能同時負擔多種角色。

張惟閔表示,對應到台股投資上,不同個股或類股在不同時間點扮演的角色也不同。
科技股去年大展身手後,今年在iPhone改款、新科技應用及成長題材帶動下,仍為主軸,且搶分機會從大型股擴大到中小型;非電族群受惠升息、原物料漲價、低基期或轉機題材也各有演出機會。
同樣的,擴大到投資部位的建置,不同的個股、策略或定位,在投資組合中也扮演或攻、或守、或核心的角色。經理人和投研團隊可依此市況變化,並搭配原本的投資計畫,擬訂戰略因應;投資人亦可依或投資計畫,配置不同定位的基金。

目前市場焦點高度放在台股能否順利挑戰萬點?對此,張惟閔表示,台股指數高與不高,關鍵還是要看評價(valuation),而非點數位置。依目前台股點數位置來看,台股的本淨比約1.7倍,約略等於過去五年市場平均值,和高點2倍仍有一段差距;回到基本面,今年企業獲利明顯好轉,其中科技股更有近兩成的成長空間,只要選對股,再搭上擇時與相關策略的應用,仍有許多機會。

整體而言,今年台股操作難度不亞於去年,更突顯選股的重要性,建議投資人不妨以定期定額布局主動式管理的強勢基金,將有助於掌握更多投資機會。

---------------下一則--------------- 
怕萬點追高殺低 定期定額卡有利2017年03月23日 04:10工商時報魏喬怡�台北報導

台灣加權指數力拚萬點,投資人擔心上車時間過晚,恐怕有追高殺低的風險。法人建議,看好台股的投資人,現在應該要選擇主動式的台股基金,透過經理人的專業管理,與定期定額的投資,搭乘萬點行情。

安聯台灣大壩基金經理人蕭惠中表示,今年以來,台股行情似乎在萬點前有點「近關情怯」,但從總經面來看,由於台灣景氣持續擴張,景氣燈號連續7個月亮綠燈,領先指標更是連續11個月成長。加上台股整體企業獲利成長率預期可達雙位數,因此即使突破萬點,後市仍有可為。

蕭惠中指出,上周美國聯準會如預期升息一碼之後,資金再度回流台股,推升指數逐步走向萬點寶座,從長期趨勢來看,向上態勢不變,且在基本面穩健支撐下,高點稍作休息、整理後走升機會仍高,因此若出現震盪拉回,不失為分批布局的好時機。

富蘭克林華美高科技基金經理人郭修伸表示,截至目前經濟數據尚支持台灣景氣持續復甦步調。2017年蘋果iPhone 8、人工智慧(AI)為產業界關注重心,預期蘋果新品將有跳躍式創新,且受惠蘋果iPhone 8大改款,市場樂觀預估2017年全年iPhone手機出貨量將較2016年的2.15億支增長10%至2.35億支。

郭修伸指出,台股在回測9,562點後,隨勢再走漲,目前暫無黑天鵝事件,在外資現貨恢復百億買超、台指期淨多單回升至5.8萬口之際,籌碼尚穩定,有助台股多方動能延續。

中國信託台灣活力基金經理人周俊宏表示,由於市場焦點在於加權指數幾時可以突破萬點,但台幣強勢升值,第1季至今升幅5.6%,恐造成出口商第1季財報匯兌損失嚴重,等同為股價潛藏不確定性的影響。

台灣經濟數據樂觀,有助於消費信心的提升,一旦市場關注重心開始轉移到公司財報時,內需型產業後市相對看好。投資人若擔心指數來到高點、又怕錯失獲利機會,不妨以定時定額或遇黑加碼方式投資優質的台股中小型基金,以便可以輕鬆面對震盪。

---------------下一則--------------- 
台股短線盤整 加碼中小股2017年03月23日 04:10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周漲幅逾4%台股基金 http://ppt.cc/6WwvO

台股雖未能順利一舉攻上萬點,但後市仍可期,觀察近期台股基金表現領先大盤,統計150檔台股基金最近一周績效,68檔打敗大盤,周績效逾4%有12檔,進一步分析則以上櫃、中小、科技型基金表現較佳,預料台股萬點行情,將是中小型為先鋒,相關基金後續表現可期。

群益店頭市場基金經理人沈萬鈞表示,時序進入3月下旬,上市櫃公司去年財報公布也進入密集公布期,市場回歸基本面,台股未來仍須持續關注外資動向、美元指數、以及台幣的匯率走勢,台股短線上即使盤整震盪,但長多格局仍不變,逢低拉回時,可多留意營收財報、產業前景佳具複合利多題材的類股。

日盛新台商基金經理人祝以諾指出,台股財報公布前,中小型股預期將續調整,在成交量持續放大下,短線整理後波段趨勢持續向上,逢低最應留意具題材的中小型利基股。台股仍位在多頭,加上全球資金從債券市場流向股市,盤面類股輪動明顯,4月中前無重大利空,指數持續高檔震盪。

宏利投信認為,國際資金仍然充沛,且債市資金轉往股市,加上全球景氣仍溫和復甦,台股上攻波高位,尤其交易量提高增加市場信心,為成長股與中小型股走勢關鍵。今年企業獲利增速預估將由去年的零回升至9%,在資金動能及基本面復甦題材支撐下,股價淨值比(PBR)可望攀高至5年來交易區間1.5∼1.7倍的高點。

群益臺灣加權指數傘型基金經理人張菁惠強調,整體來看,台股目前在高檔區間震盪,多頭趨勢仍未改變,且觀察景氣、股利殖利率及評價面,台股對市場資金仍有吸引力,建議善用台股槓反ETF來操作,透過槓桿型ETF擴大投資績效,短線如果逢修正可運用反向ETF避險,充分掌握台股投資多空契機。

---------------下一則--------------- 
美國景氣強彈 台股基金也按讚2017年03月23日 04:10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美國聯準會(Fed)升息1碼(0.25個百分點),且聲明偏鴿派,引發資金回流新興亞洲及台股,雖然台股萬點關前情怯回檔修正,但觀察146檔台股股票型基金表現,最近一周共32檔淨值創新高,台股基金亮眼。

日盛高科技基金經理人施生元表示,根據Fed過去升息經驗顯示,美國景氣回升的力道強勁下,預期市場多觀注景氣回升帶動企業獲利增漲,故對風險性資產相對有利,短期無重大干擾因素;4月初並且將公布3月營收成長利多,預期台股反應升息不確定性後,將由企業獲利成長接棒,台股萬點可期。

富蘭克林華美高科技基金經理人郭修伸指出,台股漲勢再起,目前暫無黑天鵝事件,外資在現貨買超、台指期淨多單回升,籌碼面穩定,有助台股多方動能延續。但愈近萬點心理關卡,指數震盪難免,操作上宜提高警覺,不建議過度追價,震盪時再低接比較適宜。

宏利投信認為,今年台股看好,主要來自iPhone 8將有較大的改變與升級,預估銷售重回成長,台股為供應鏈重要角色,將可望進一步受惠;且美國經濟復甦方向不變的帶動下,汽車、及運動休閒等復甦題材可多關注。

安聯台灣科技基金經理人廖哲宏分析,短線台股來到高檔,新科技應用題材熱度不減,在選股布局策略上,熱點還是以Apple的新機效應為主,包含周邊的供應鏈,但相關個股已經漲多,建議仍以區間操作為主。

台股景氣處在高鋒,各產業同受惠,施生元強調,除電子外,傳產持續輪動到低基期個股,近期主軸為貨櫃族群,自行車產業因受惠歐美自行車鏈條補修市場進入旺季,大陸自行車製造升溫也可關注。

---------------下一則--------------- 
陸股前景亮 伺機布局2017-03-23 00:02:08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主要股市本益 及平均年報酬 http://ppt.cc/sV3vh

今年來全球股市維持在高點,就價值投資來看,目前主要股市中,以中國(恆生國企)股的評價相對被低估,加上2005年來,投資國企股的滾動年報酬平均將近一成,不失為金融市場居高下的投資標的。

鉅亨網投顧指出,對一般投資人來說,藉由觀察經濟指標好壞,進而判斷景氣循環與挑選對應投資標的,是項極為耗費心力且容易失敗的大工程,因此大部分投資人多透過短期股價變化,來挑選未來的投資標的。

單純仰賴股價變化來判斷投資標的又可粗略分為兩派,分別是挑選目前上漲最多的贏家,並認為其上漲趨勢將延續下去的動能派,即每季結束時,選擇當季上漲最多者;與相信短期市場容易陷入不理性,任何過度下跌都提供未來上漲獲利空間,進而押注的價值派,即每季結束時,選擇本益比與過去歷史平均偏差最大者。

鉅亨網投顧表示,以這方式來看的話,目前國企股的評價是全球主要股市中最被低估的。進一步來看中國經濟的基本面,OECD最新出爐的半年度經濟展望報告中指出,中國今年GDP可望達6.5%,在全球主要市場仍屬前段班;數據顯示中國消費者及企業積極借款,讓中國經濟與消費都溫和向上。

鉅亨網投顧總經理朱挺豪分析,不只國企股評價偏低,上證指數的本益比也低於過去十年平均,顯示陸股在全球投資市場攀高的環境下被低估,以中國的經濟成長無虞,但全球仍維持低利率環境,評價較合理的陸股將是長線資金最佳去處之一。

日盛中國戰略A股基金經理人黃上修指出,中國2月央行外匯占款創去年5月來最小下降幅度,市場預期資金外流狀況可望穩定,在Fed進入升息趨勢下,中國股市受到影響相對較小,伴隨實體經濟逐步回暖,以及周期板塊景氣度繼續提升,A股中期走勢將持續向好。

---------------下一則--------------- 
亞太高息股吃香 外資強力回補2017年03月23日 04:10工商時報魏喬怡�台北報導
亞洲主要股市外資買賣超情形 http://ppt.cc/qnrFP

美國升息底定,符合預期的結果讓市場吃下定心丸,資金也紛出閘。觀察過去一周外資大量流入新興亞股,總額逾41億美元,台灣、南韓和印度皆吸引超過10億以上美元淨流入,台股也終止連兩周的賣超,為上周最受外資青睞的新興亞股。

中國信託台灣活力基金經理人周俊宏表示,國際事件影響因素漸消,資金終止連兩周的賣超,重新擁抱台股,法人大都站在買方,外資買超金額創近期新高。

群益亞太中小基金經理人李忠翰表示,新興亞股因為經濟前景相對穩定、企業獲利動能增溫,以及多數國家持續推動經濟或財政刺激政策等利多條件支持下,有助持續吸引資金流入,中長期表現仍值得期待,區域方面相對看好印度及東協股市表現。

富蘭克林坦伯頓亞洲成長基金暨拉丁美洲基金經理人馬克•墨比爾斯表示,現階段新興市場貨幣仍在歷史低點附近,而股市本益比也相對成熟股市折價20%,具備價值面優勢,且新興市場具有高營運槓桿特性,當全球通膨與經濟回升的同時,新興市場可望獲益最大。

摩根亞太入息基金經理人羅傑瑞(Jeffrey Roskell)指出,亞洲企業在較高現金流與偏低槓桿下,近年不論股息發放與股息成長均呈現強勁成長,更凸顯亞太高息股投資機會多元,進而成為吸引外資回補的強力理由。

---------------下一則--------------- 
荷蘭大選落幕 歐股基金看俏2017年03月23日 04:10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荷蘭國會眾議院大選落幕,野村歐洲中小成長基金經理人黃靜怡表示,市場相當關注荷蘭國會大選。

首先,荷蘭為2017年歐洲選舉年的第一個開路先鋒,且市場擔憂其可能誘發的骨牌效應恐左右接下來德、法大選結果,所幸荷蘭國會大選結果指向未來中左派仍掌握國會多數,脫歐風險可望獲得有效控制。

黃靜怡進一步指出,歐洲下一個選舉關卡為法國總統大選,若第一輪投票未有任何一個候選人獲得過半票數,則得票數居前兩名之候選人必須進行第二輪投票,得票率勝出者方能正式當選總統。

由於荷蘭國會大選已讓市場吃了一顆定心丸,若今年接下來法國、德國大選均無意外,則政治風險大幅消弭之下,歐股投資信心可望進一步回溫。

第一金投信強調,未來資產布局應著重「股」大於「債」,股票重點放在美國及與美股高度相關的新興市場股市,債券可搭配全球型高收債資產。

宏利全球動力股票基金經理人龔曉薇指出,美國升息循環啟動,過去美國開始升息後,全球股市將持續上漲,表現明顯超越債市。全球經濟成長的主要引擎仍為相對穩健的美國,至於歐、日則是持續維持貨幣寬鬆政策態度。股票的價格與後續的成長空間,相對較具潛力。

日盛全球抗暖化基金經理人馮紹榮表示,當前歐元區PMI指數顯示景氣持續上升,整體經濟持續上行,上半年景氣仍然看好,預估投資者樂觀情緒將維持高檔,經濟基本面轉強為股市主要支撐點,經濟趨勢走揚可望支撐歐股未來表現。

群益工業國入息基金經理人陳建彰表示,美國、歐洲的貨幣政策分岐,料將驅使歐元長線偏弱,有利歐洲出口及企業獲利表現,整體來看歐股仍有上漲空間可期。

富蘭克林坦伯頓成長基金經理人諾曼.波斯瑪(Norman J.Boersma)表示,歐元區2月製造業PMI為55.4,已經是連續6個月擴張,總體經濟回升有助帶動企業獲利成長加速,目前較看好可受惠通膨及利率走揚環境,尤其歐洲金融股股價淨值比僅有0.96倍、低於過去20年平均的1.62倍。

---------------下一則--------------- 
川普減稅受挫 全球股市沒力2017年03月23日 04:10工商時報林國賓�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上台已滿2個月,但落實各項政見已明顯落後,光是健保改革法案就在國會遭遇重大阻礙,而投資人最期待的川普減稅牛肉大餐勢必會延後端上桌。美股周二受此利空衝擊率先大跌,周三亞歐股市也是一片綠油油。

由於美股3大指數周二均殺出逾1%的近期罕見長黑,亞股周三全面跳空開低,日股在日圓急升下跌勢尤重,日經指數收盤重挫2.1%,澳洲、香港與新加坡股市收盤跌幅均超過1%。歐股緊接開低,英國股市大跌近1%,德國與法國股市挫低0.8%,Stoxx 600泛歐股市指數跌0.9%,來到半個月最低。

法案表決前夕,美股持續下跌,道瓊工業指數周三早盤小跌0.4%,標普5百指數跌0.2%,那斯達克指數則小跌0.1%。美國國會目前正就健保改革法案進行激烈攻防戰,眾院預定周四進行表決,能否過關還是未知數,且即便眾院過關,參院版何時通過也是另一大變數。簡言之,健保改革法案還得擱在國會山莊很長一段時間才會通過。

對市場來說,健保改革法案只是配角,投資人最在意的是稅改法案,如今光審一個健保改革法案就如此耗時,稅改立法勢必延後。

美國財長穆欽(Steven Mnuchin)上個月接受華爾街日報專訪時喊出,川普政府正與國會共和黨議員合作,要力拚在今年8月休會前通過稅改法案,如今看來,稅改法案可能要等到明年初才會送進白宮讓川普簽署完成立法。

此一發展對美股是一大利空,畢竟選後美股上演的川普行情主要就是預期川普選前喊出的減稅稅改牛肉今年就會完成立法。

川普當選以來標普5百指數已經大漲10%,平均本益比從16.5倍急拉至17.8倍。高盛預估,企業稅若從35%調降至20%,對標普5百成份股企業獲利的提振幅度可達10%。

券商CMC Markets首席市場分析師史普納(Ric Spooner)表示:「健保法案的立法過程讓投資人感到不安,擔心川普的減稅刺激方案會有變數。」

---------------下一則--------------- 
經理人看美股:小歇後續牛2017年03月23日 04:10 工商時報蕭麗君�綜合外電報導
標普500指數今年來走勢 http://ppt.cc/cm83M

美銀美林發布最新月調指出,全球基金經理人擔憂全球股市遭高估程度已創17年來最高水平。儘管受訪經理人認為風險升高,將讓美股漲勢恐在3、4兩月暫時休兵,但多頭攻勢尚未終結,預料仍可持續到今年上半年。

根據美銀美林在10∼16日進行的調查發現,近34%受訪經理人表示全球股市已被高估,創下該調查自2000年開始以來最高。其中又有近81%受訪經理人指出,相對全球其他股市,美股被高估情況最為嚴重。

受川普行情帶動,美股迭創新高,標普500指數本益比更飆升至18.3倍,為2004年來最高。瑞銀財富管理公司策略師魯卡斯(Jeryy Lucas)聲稱,美股當前估值多倚賴川普提出包括減稅、擴大公共支出與鬆綁法規等經濟政策能順利上路而定。他警告若川普的健保改革出現問題,恐使備受外界期待的稅改計畫遭到延宕,對美股勢必為一大重擊。
然而調查顯示,僅有1成受訪者預期川普的減稅計畫能在國會今夏休會前通過。

該調查還指出,受訪經理人雖然預期美股漲勢在3到4月恐將陷入停頓,不過他們堅信美股多頭漲勢預料仍可持續到今年上半年。

基金經理人還說,他們目前正把資金從美股、能源類股與英國資產撤出、轉而流向新興市場、歐股、公用事業與消費類股等。
接受該調查的受訪者也提到,全球利率升高比企業獲利成長疲弱,更可能導致牛市步入終點。

不過高達67%受訪者指出,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必須升高至3.5%到4%,才需擔憂空頭反撲。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雖然逐步走高,但周二仍在2.45%附近交易。

另外,美元近來強升急跌也使該貨幣成為全球最忙碌的貨幣交易。美銀美林調查發現,高達淨48%受訪者聲稱美元已遭高估,該比重也創下兩年高點。

---------------下一則--------------- 
美股重挫 專家:科技股動力不減2017-03-22 14:14:13 聯合晚報 記者楊雅婷�台北報導

美國聯準會(Fed)升息後,市場開始擔心川普無法如期推出稅改,美股近日漲跌互見,不過,科技股指標的那斯達克在蘋果股價大漲帶動下,近日盤中再創歷史新高。法人表示,川普的多項政策激勵美國科技類股今年來走勢迭創新高,相關美國科技基金今年來表現優異,展望美股後市,需觀望本周川普醫改進度及英國將於3月29日啟動脫歐的影響。

美國國會即將表決川普的健保政策,逼近關鍵時刻,市場對其政策疑慮反而加深,造成美股昨日重挫。

第一金全球機器人及自動化產業基金經理人陳世杰表示,拜川普減稅計畫、製造業返美、提振經濟措施與全球景氣復甦之賜,美國科技類股今年來走勢迭創新高,那斯達克科技類股指數技術面呈現多頭向上排列,而且指數仍落在0.5個標準差之內,顯示評價未如市場想像中偏貴,隨著實質需求回升,可望帶動科技類股指數震盪向上。

其中,又以機器人和自動化產業受惠最深,ROBO GLOBAL機器人指數近日見回不回,累計今年來漲幅達12.48%,超越那斯達克的9.63%。陳世杰表示,除了科技大廠外,傳統工廠也逐步走向智慧製造的行列,刺激工業機器人需求大量浮現,上游供應鏈滿手訂單,今年整體營運可望較去年大幅增長,為科技類股多頭走勢再推一把。

保德信策略成長ETF組合基金經理人歐陽渭棠分析,美國總統川普提出的稅改、財政刺激願景遲遲沒有細節出爐,讓投資人熱情冷卻,加上聯準會官員對升息表示不一致的看法,美國股市近期較微震盪,因美國鑽油井數持續增加,能源類股持續修正,科技類股表現則較為出色,蘋果本周初甚至創下歷史收盤新高。

歐陽渭棠認為,Fed會後聲明提及勞工市場持續轉強、經濟活動持續溫和擴張,同時家庭支出及企業固定投資也溫和上升,顯示美國經濟穩健,而近幾季通膨上升至接近委員會的2%長期目標,多數經濟數據顯示經濟成長短期風險似乎已大致平衡,加上美國貨幣政策立場仍然偏寬鬆,以支持勞工市場情況進一步轉強,美股短期修正後,中長線持續可期;建議投資人不妨在美股高檔修正之際,透過多元配置的基金,參與美國景氣復甦行情。

---------------下一則--------------- 
美股重挫 避險四兄弟勇猛2017-03-23 00:02:04 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徐念慈�台北報導
強勢ETF http://ppt.cc/OSUdb

美股重挫引發全球避險情緒驟升,昨(22)台股盤面上不僅近千檔上市櫃公司股票下跌,ETF也幾乎全趴,但「避險四兄弟」黃金、美債、VIX與反向ETF振奮上漲,市場專家認為,短線利空未掃除下,避險資產不可或缺。

市場擔憂川普兌現政策承諾遭遇挫折,美國三大指數重挫1%,衝擊亞股昨開盤也跟進跳空,台股幾乎全盤皆墨,避險資產則出現久違攻勢,尤以富邦VIX(00677U)大漲6%最猛,元大美債20年正2、元黃金、元石油反1等反向ETF也漲逾1%;成交量方面,則以元大台灣50反1衝出6.3萬張,稱霸ETF。

元大美債20年ETF基金經理人張勝原指出,昨日市場震盪,主要反映川普政策進入關鍵表決時刻,投資人擔憂投票結果可能不如預期,加上歐元區已啟動選舉旺季,激勵避險資產走揚。

張勝原指出,以美債為例,聯準會拍板升息後,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由2.6%回落2.4%,昨也維持低檔,代表市場有追價意願因而推升價格。

元大黃金期信基金經理人潘昶安也表示,第2季政經風險多,伴隨美元弱,金價應會震盪向上,甚至不排除突破1,270點高點,就資金流向來看,因股市高檔,不少資金也重新分配、納入黃金避險,建議投資人可以跟隨配置,適度布局黃金資產。

---------------下一則--------------- 
高息股基金 上周大吸金2017-03-22 14:14:14 聯合晚報 記者葉子菁�台北報導
全球股息收益基金績效表現 http://ppt.cc/jhvpc

無懼美國聯準會升息動作,全球入息股票型基金資金氣勢反而更旺,一改先前低迷資金行情,上周買超達32.4億美元,創下2年來新高。

瀚亞全球策略收益股票基金經理人方定宇表示,雖然升息環境一般而言不利於高股息股票有亮眼表現,但顯示由美國為主的全球經濟體的成長動能逐步回升,特別是美國經濟成長率可望在下半年至明年上半年達到高峰,自然吸引資金持續回流美國股市。

方定宇進一步指出,根據歷史經驗來看,當市場處於景氣復甦及擴張時期,股票和原物料表現通常較優異,資金也流入股票更甚債市。只要殖利率不大幅上揚,高股息股票可望維持穩定表現。

另川普當選後,市場預期未來減稅、增支將帶動美國下半年經濟持續成長,在:一、全球主要經濟體美國與歐元區的經濟依然處於穩定擴張的態勢;二、三大央行(ECB、BOJ及BOE)依然會持續實施貨幣寬鬆政策,因此資金面將不虞匱乏;三、企業獲利前景逐漸好轉的三大原因支持下,高股息股標的後勢表現依然值得期待。

群益工業國入息基金經理人陳建彰表示,今年以來全球股市投資氣氛熱絡,也讓不少國家股市來到相對高檔區間,加上接下來市場還將面臨歐洲國家大選等不確定性,因此投資上不可輕忽波動風險,具備防禦性質的高息股相對擁有配置價值,主要是因為發放高股息的企業多數財務體質較佳,且在股息保護之下,在面對市場波動時的抵禦能力較強,有助強化投資組合穩定度。

---------------下一則--------------- 
配息資產納核心配置2017-03-23 00:02:11 經濟日報 記者葉子菁�台北報導

投資人憂心市場漲多回檔,提前引發獲利了結賣壓,造成美股三大指數周二全面重挫,並拖累亞洲股市表現。法人指出,全球經濟正由谷底循環向上,為股市中長期走勢的有力背書;然而,市場危機同時潛藏,因此建議今年除了採取「股優於債」的策略外,應配置具抗波動的配息型資產作為核心投資組合,以穩固成果。

根據Bloomberg統計,由2000年到2016年,如果採取一般股票和債券各半的投資方式,其長期報酬風險比為0.46,而如果配置配息型的股票和債券,報酬風險比有機會提升到0.74,也就是承擔相同市場風險下,有機會獲得較佳的報酬。若再進一步搭配適時的避險策略,報酬風險比可望進一步拉高到1.38。

第一金全球大四喜收益組合基金經理人劉蓓珊表示,大多數的投資人通常只考慮獲利,但任何一項投資都存在「不確定性」,即各種系統性、非系統性風險,可能侵蝕投資成果。因此除了追求獲利之外,最重要的是消除所謂的不確定性,將風險造成的傷害降低,以穩固成果,才有機會勝出。

劉蓓珊指出,儘管美國聯準會啟動升息循環,宣告經濟前景轉趨樂觀,但全球經濟復甦的路途仍舊顛簸,變動風險高,更應該著重布局收益型資產,為資金找活路。

考量當前「股優於債」的策略,劉蓓珊建議,股票部分應著重高股息或有收益特色的REITs,債券則偏重與股市連動性高、受升息影響低的高收債、新興市場債,再輔以美股S&P 500期貨的動態避險策略,回測由2000年~2016年的累計報酬率可達377%,換算年化報酬率9.6%,優於一般股債各半資產的3.3%。

---------------下一則--------------- 
面對升息 債市布局重多元2017-03-22 14:14:15 聯合晚報 記者楊雅婷�台北報導
主要債券指數表現 http://ppt.cc/xzeIC

上周聯準會一如外界所預期,在3月利率決策會議調升基本利率一碼,在會後記者會上,聯準會並未上修對於美國經濟與通膨的看法,普遍被市場視為偏鴿派的論調。不過,面對升息環境,往往會令債券投資人感到不安,擔心利率上升將不利於債券市場表現,法人建議,在升息環境下,投資人不應關注單一券種,目前的配置上以多元信用債為主,基金挑選上應首重評等相對較佳或波動度控管相對較佳的基金。

聯博投信認為,要在升息期間掌握潛力機會,投資人不應只關注單一券種。相較之下,布局多元券種、不限區域與產業的高收益債券基金,其能快速因應市場變動以及產業景氣循環的特性,可為投資組合進行最有利的調整,通常能有較佳的表現。

聯博投信固定收益資深投資組合經理江常維表示,以目前的投資機會來看,隨著美國高收益債的利差收窄,反而使得歐洲高收益債相對具有吸引力。此外,受惠於高利差、商品價格趨穩及全球經濟成長的新興市場主權債、新興市場當地貨幣債都頗具前景,其中特別是財政收支改善、通膨溫和、且貨幣政策趨於寬鬆的國家,如巴西、南非、俄羅斯等。

安聯四季豐收債券組合基金經理人許家豪表示,美國升息循環下,目前的配置上以多元信用債為主,原因在於穩健經濟與充沛流動性仍是有利債券表現的環境,加上信用債可提供較多的升息緩衝空間。在考量基金穩定性上,信用債基金挑選上將以評等相對較佳或波動度控管相對較佳的基金為主。

---------------下一則--------------- 
信評展望穩 亞債可期2017年03月23日 04:10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美國升息,保德信投信分析,觀察近2次美國升息前後新興亞債表現,當升息確立後,指數後2個月分別上漲1.33%與1.78%,因此不必過於擔憂升息對新興亞債造成太大的衝擊,亞債拉回之際,反而可視為逢低加碼的好時點。

保德信新興市場企業債券基金經理人鍾美君分析,新興亞洲企業基本面佳,政治風險也相較東歐與拉丁美洲低,尤其亞債在近幾年表現相對抗震,今年歐洲將有多國將舉行大選,美國亦有川普的政治不確定性,亞債穩健的特性有助於降低投資組合波動,因此建議穩健型投資人可將亞債納入核心配置長期布局。

宏利三年到期亞洲新興債券基金經理人陳培倫指出,新興亞洲債券市場具有債信佳、利率高的優勢,可望提供豐富的投資機會。

陳培倫指出,自金融海嘯之後,全球特別是已開發國家的利率低迷,但新興亞洲國家的利率維持在相對較高水準,因此,新興亞洲債券相比起同年期的美國及歐洲債券而言,收益率及平均報酬較高。若再投資以美元計價的新興亞洲債券,可望再進一步降低匯率風險。

第一金全球大四喜收益組合基金經理人劉蓓珊表示,面對黑天鵝振翅,投資人一致的期待就是尋找能夠達到「收息、保值、勝率高」的標的,創造穩健的報酬。穩定息著重在高收益類資產,包括:高收債和新興債,其報酬來源有九成左右來自票息貢獻,能夠不斷創造息收。

成長息聚焦在高股息和REITs,除了息收之外,在股市長期多頭時候,有機會創造資本利得,增添長期總回報。

元大新興亞洲美元債券基金擬任經理人謝哲弘表示,亞洲各投資等級債券平均殖利差較美國公司債高,相對具有長期投資價值,且提供投資人較高的息收,以亞洲BBB和BB等級債券殖利率相對最吸引人。以存續期間來看,亞洲美元公司債平均存續期間也相對美國公司債低,面對利率上升時,具有較佳的抵禦能力。

台新新興市場債券基金經理人尹晟龢表示,BNP預估2017年新興市場經濟成長率可達4.6%,明顯優於成熟國家經濟成長率1.7%,且新興債目前殖利率高達5.3∼5.5%,在高經濟成長率及高殖利率「雙高」優勢下,後市持續看好,建議短線遇回檔,投資人可適時布局。

---------------下一則--------------- 
經理人捧新興債 看空歐美債2017-03-23 00:02:05 經濟日報 徐念慈�台北報導

3月美國聯準會如期升息1碼。根據美銀美林證券的全球固定收益型基金經理人最新調查,整體經理人對債市延續上月看法,持續看好新興國家公債;歐債與美債則均被看空。

根據3月美銀美林針對全球77位固定收益型基金經理人的調查結果,對歐債與英債持續偏空解讀。現階段受訪經理人擔憂歐洲央行是否會在結束量化寬鬆(QE)前啟動升息,因而讓看空核心歐洲國家公債的程度跳增;此外,英國首相梅伊將在下周啟動退歐,考量退歐談判導致的不確定性,讓經理人對英債觀望,近七成經理人認為,英國央行年底前將維持貨幣寬鬆政策但也不會進一步QE。美國部分,過半數的經理人認為稅務改革法案有望在年底前獲得通過,但夏季前通過的可能性大幅降低,看空美債持續為3月份經理人的主流共識。
在高債息及改革題材下,仍舊讓新興債市加碼程度再度蟬聯市場冠軍。

---------------下一則--------------- 
景氣回溫 高收債基金吸金2017年03月23日 04:10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美國聯準會(Fed)如預期升息1碼(0.25個百分點),雖然升息前債市一度恐慌,但升息後美國股債大漲,高收益債也不例外,且國人投資境內外高收益債券基金資金動向來看,升息議題也不敵收益當前。

瀚亞投資表示,Fed維持未來升息次數預期,使得加速升息腳步的揣測降溫,加上美國就業及通膨等經濟數據有實質增長,自然對於高收益債的利空衝擊大幅降低。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自去年底美國升息以來,無論境內或境外高收益債券基金,近3個月均維持淨申購或增加持有金額,在在顯示考量收益為上策,高收益債仍受資金青睞。

瀚亞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周曉蘭指出,3月以來高收益債表現較為震盪,主要是受到美股修正、油價下跌和公債殖利率上揚影響,加上初級市場上有較多新券發行,造成資金流出。但是近期升息議題正好提供良好的回檔修正藉口,投資人不應過度反應去抵銷基本面的利多,反而可以關注基本面改善所帶來的中長線機會。

日盛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曾咨瑋認為,美國企業先前營收與獲利受到大宗商品影響而下滑,隨著大宗商品價格的回穩及波動度減低,目前高收益債企業的資產負債與基本面,已有所改善。

歐洲企業基本面依然良好,受惠於企業獲利改善、歐元走弱、與歐洲央行持續執行擴大貨幣量化寬鬆政策,高收益債發行量較投資等級債少,收益率相對高,預期需求將大於供給,價格有上漲空間。

群益多重收益組合基金經理人林宗慧強調,Fed升息原預期為債市帶來波動,但高收債因利差仍有進一步收窄空間,相對可抵禦利率上升風險,且過往升息期間也有不錯表現,加上高收債違約率可望持續下降,能源債被降評家數預期將放緩,經濟前景仍向好,可望持續吸引資金進場配置。

---------------下一則--------------- 
Fed升息 全高收續看漲2017年03月23日 04:10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油價走勢與能源債表現 http://ppt.cc/iDR8Z

美國聯準會(Fed)升息效應,全球資金明顯挪移,加上油價上周出現近10%跌幅,連帶使得高收益債券指數出現修正,觀察過去經驗,升息不確定性消除後,油價將回彈,激勵相關債券隨之走高,加上美債殖利率在經歷近期強升後,來到相對高點,全球高收益債券仍有續漲空間。

日盛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曾咨瑋表示,根據歷史經驗,Fed升息前市場氣氛多偏弱勢,以2004年、2015年及2016年3次升息為例,會議前一周西德州原油價格均下跌,升息後因市場不確定性緩和,油價在1個月內出現大幅回彈。

這次油價同樣在升息前下跌,期貨投機淨多單下滑,期貨投機淨多單部位多相近或高於目前部位,顯示目前價格相對合理。

富蘭克林坦伯頓穩定月收益基金經理人愛德華.波克指出,Fed逐步引導利率正常化,將推升公債殖利率溫和走高,經驗顯示,10年債利率上揚期間,高收益債挾高利差優勢仍呈現上漲行情,加上對美國財政刺激政策的樂觀期待,高收益債投資需求上升,並趨動債信基本面的正向循環。
穆迪估今年底違約率將大降至3%,凝聚利差潛在收斂機會。

台新亞澳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邱奕仁認為,Fed升息前美債殖利率走升,債市短線趨於震盪,升息抵定後回歸基本面,高收債相對看好,但就供應量來看,亞高收淨供給將大幅減少,為近5年新低,為債券價格帶來良好支撐。

川普政策有利美國經濟增長延續,利率環境將從極低水準緩步回升,收益率高於公債的高收債是較佳選擇。

---------------下一則--------------- 
高收債罩陰霾2017-03-23 00:02:12 經濟日報 記者徐念慈�台北報導

由於近期油價轉弱,美國高收益債券基金規模跟著萎縮,根據美銀美林統計,截至上周三,高收益債券基金單周失血57億美元,為2014年8月來以來最高,法人建議,高收益債受油價波動干擾,加上利差接近歷史低點,價格上漲空間有限,投資人可適度獲利了結,轉為布局多元債種,降低波動風險。

保德信策略成長ETF組合基金經理人歐陽渭棠分析,從境內高收益債基金規模變化來看,自去年12月以來,買氣始終不墜,上月底淨銷售達45.8億元,境內高收益債券基金整體規模也推升至1,766.6億元,創2015年6月來新高;但美國高收益債自去年2月來持續走揚,波段漲幅超過二成,部分資金有獲利了結的情況。

盤點主要債種,歐陽渭棠進一步指出,美國升息不利美國公債,歐洲政治情勢不安定則不利歐洲公債,所以美、歐公債皆可減碼;較高利差仍是債券持盈保泰的關鍵,不過高收益債目前評價偏貴,投資人此刻不宜貿然重押。投資人可透過多元資產基金,分散布局各標的降低波動風險。

3月以來,高收益債受到原油庫存意外攀高的影響,使得高收益債出現獲利了結賣壓。針對高收益債後市,安聯四季豐收債券組合基金經理人許家豪不看淡;根據信評機構惠譽統計至2月底,美國高收益債過去12個月的違約率為4.2%,預估至5月底可降至3%以下,違約率下降主要受能源及金屬礦業高收益債帶動。在聯準會升息並維持偏鴿派態度的環境下,金融環境保持寬鬆,能源高收益債近期的修正提供進場機會。

---------------下一則--------------- 
投資級企業債 連12周吸金 主要債券基金資金流向2017年03月23日 04:10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主要債券基金資金流向 http://ppt.cc/Tr1pG

美國聯準會(Fed)開出今年利率正常化第一槍,宣布上調基準利率1碼,儘管投資級企業債和新興債買氣不墜,上周分別再流入31億美元和7億美元,唯吸金力道受到公債殖利率回升衝擊均較前一周大幅縮水;高收益債更連兩周湧現賣壓,單周失血幅度創下自2014年8月來之最。

摩根投信副總林雅慧指出,隨著美國公債殖利率今年持續回歸正常化,債市承受的壓力也跟著加大,儘管在保險業者、退休基金等機構法人買盤對固定收益資產需求仍高支撐下,上周投資級企業債和新興債仍見資金淨流入,然受到今年利率看升的衝擊下,吸金力道已不若既往。

高收益債更因不少發行企業為能源業,受到油價近期走跌、能源業債信受威脅打擊,而情況更加雪上加霜,上周慘遭投資人提款57億元,創下逾2年來最大單周失血。

摩根環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羅伯•庫克(Robert Cook)認為,高收益債連續二周大失血,主要是受到美國升息且油礦庫存壓力加大而進入震盪盤整期,導致資金短線趨於避險,加上美國高收益債自2016年2月來持續走升,波段漲幅近三成,本月初甚至再頻飆出歷史新高,驅使部份投資人趁機獲利了結,壓抑高收益債資金動能。

庫克(Robert Cook)強調,國際資金流出高收益債,並不代表基本面惡化,僅是短線獲利了結賣壓所致,長線而言,高收益債隨景氣水漲船高趨勢未變。

安聯四季豐收債券組合基金經理人許家豪表示,根據美銀美林針對美國信用債投資人的調查,投資人對未來6個月投資級企業體質的預期首次從悲觀轉為樂觀,顯示在基本面回溫、企業獲利增溫與川普政策利多下,投資級企業的品質會更加穩固,有利於利差持續收斂。

高收益債方面,安聯目標收益基金經理人陳彥良表示,根據高盛最新報告,聯準會升息並維持偏鴿派態度,將有利金融環境寬鬆,因此能源高收益債近期的修正提供進場機會,因商品展望偏向正面且能源高收益債的殖利率相較整體高收益債更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