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跑馬燈文案>>號外!BabyRun運動會!比賽場次已公布,快來查看寶貝的比賽場次吧!

抗議客服不給叫基金答人的葉小媽

小媽精選1060407基金資訊

2017年04月07日
股債油混搭 抗震利器2017-04-07 01:15:14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美國聯準會(Fed)公布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3月會議紀錄,直言目前美國股市相當高,從聯邦基金利率期貨來看,聲明公布後,6月升息的可能性已一舉突破60%,下次升息時間可能提前至6月。

法人建議,對於多數穩健型投資人而言,與其純抱美股資產,不如以「股債油混搭」的多元策略,降低波動風險。

保德信策略成長ETF組合基金經理人歐陽渭棠指出,周三的美股在會議紀錄公布後的漲幅快速回吐,因會議紀錄顯示多數官員認為應該開始縮減目前高達4.5兆美元的資產負債表規模,加上眾議院發言人表示川普稅改推出時間可能延後,這兩個消息使投資人信心轉趨保守,投資人宜提防接下來美股短線的波動。

隨著Fed升息趨勢確立,3月全球總經與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數據持續復甦,投資的主旋律已經變奏,資金持續退出債市、流向股市,而資源部位隨著供需均衡,也有反彈契機。

若Fed提前在6月升息,反而不失為投資人進場布局良機。復華奧林匹克全球優勢組合基金經理人朱展志表示,市場近期擔憂川普健保法案與減稅政策推動面臨挑戰、美股本益比已位於歷史高檔下,若擔心震盪風險,建議風險性資產可逢高減碼。

---------------下一則--------------- 
QE擬退場 高收債、美股有機可趁2017年04月07日 04:10 (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美國規劃量化寬鬆政策退場,市場擔憂利率飆高風險,壓抑美股、公債價格走勢;不過,高收益債券卻吸引市場資金青睞,向上走揚。法人表示,量化寬鬆退場顯示景氣復甦,資本市場只是短暫受到壓縮,並非出現實質利空,預料美股與高收債將持續反映企業營運成長、信用展望改善等利多,穩步上揚。美國公布3月會議紀錄,透露今年將開始縮減資產負債表規模,意味著2008年以來實施的量化寬鬆措施,進入退場階段。

第一金全球FinTech金融科技基金經理人唐祖蔭表示,觀察花旗全球和美國經濟驚奇指數,都已突破0軸之上,按經驗,也是美股、高收債攻擊力最強的時候,就2009年以來驚奇指數3次揚升的經驗,兩者平均各上漲43%和48%,表現驚人。

第一金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黃奕栩表示,隨著經濟復甦、油價走穩,高收債發行企業營運改善,違約率滑落到目前的2.82%左右,不僅低於去年的3.6%,而且較長期平均值3.2%還低,今年有機會朝向2.5%的預估值邁進,有助於價格緩步上揚。

野村基金(愛爾蘭系列)美國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高聖時(Steve Kotsen)表示,展望美國經濟今年穩定增溫,明年的通膨數據還會高於今年,在內需消費與用油增加下,油價超跌的疑慮已經退散,對能源產業是正面消息。

宏利美元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張瑞明指出,美國各行業企業基本面保持穩健,但獲利成長速度明顯放緩,川普政見包括減稅、擴大財政支出減少監管等刺激經濟成長措施,預期高收益債的投資報酬將在高利率衝擊債券價格及景氣好轉有利整體經濟間求取平衡。

保德信策略成長ETF組合基金經理人歐陽渭棠分析,選擇高收益債時,因川普上任後,全球貿易保護情緒升溫,對貿易輸出至美國比重較高的國家宜相對謹慎,可關注對於美國地緣依賴較低的高收益公司債做投資,例如石油以及採礦。

---------------下一則--------------- 
Fed不再撒熱錢 市場打寒顫2017年04月07日 04:10工商時報林國賓�綜合外電報導

美聯準會(Fed)周三公布3月貨幣決策會議紀錄證實市場近幾個月來的傳言,Fed雖確認今年緩步升息的基調,但同時暗示有意在年底前就開始縮減資產負債表,全球金融市場也隨之震盪。

美股周三早盤一度多頭氣盛,但會議紀錄公布後指數急殺尾盤,道瓊工業指數從大漲近200點翻為收低41點,那斯達克綜合指數收盤更大跌0.6%。周四早盤美股在平盤之上游移。

亞洲與歐洲股市周四全面開低,日股收盤重挫1.4%,港股跌0.5%,道瓊斯亞太股市指數單日跌幅達0.8%;英國股市早盤大跌0.6%,德股挫低0.4%,Stoxx 600歐股指數也跌0.4%。

Fed縮減資產負債表非同小可,同時也相當棘手,因為這將造成長期利率揚升,並損及經濟擴張。因應上波金融危機與基準利率已壓到歷史新低,Fed推出史上最大規模量化寬鬆(QE)措施,資產負債表規模從不到1兆美元,急速膨脹至4.5兆美元。

Fed雖已結束QE,但透過債券到期後的本金再投資新債券,藉以維持整體資產負債表規模不變,停止再投資政策就等於縮減資產。3月份的會議紀錄指出:「大多數決策委員都認為(Fed)再投資政策今年稍晚進行調整應是適當的做法。」

未來再投資政策是要逐步退場,還是全部結束仍未定案,但會議紀錄提及官員目前的立場傾向前者,主要的考量就是對市場與經濟的衝擊較小,多數官員並認為Fed在決策定案前需加強與外界溝通。

至於調整再投資政策的時間點,部份官員主張希望再調高基準利率到一定的水準後再啟動逐步縮減資產規模,Fed上個月會議決議升息1碼,將基準利率調高至0.75至1%之間,並預告今年將再升息2碼,以此推估Fed可能於今年底展開縮減資產。

巴克萊銀行首席美國經濟學家葛潘(Michael Gapen)表示:「考量避免引發市場負面的衝擊,Fed因此希望能盡早向外界傳達未來的政策動向,就像2013年的減債恐慌危機,一般認為若Fed能預先溝通,金融市場的恐慌應能避免。」

---------------下一則--------------- 
台股攻萬點 14檔基金績效強2017年04月07日 04:10 (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Fed升息以來漲逾2%台股基金 http://ppt.cc/FimNR

台股重返9,900點後又失守,萬點近關情怯,但台股基金表現相對突出,統計美國聯準會(Fed)升息以來至3月底,14檔台股股票型基金績效達2%以上,表現亮眼勝大盤,第1季獲利陸續公布,預估年成長可望優於預期,進一步提供衝萬點動能。

日盛上選基金經理人陳奕豪表示,Fed升息後股市利空出盡強勢反彈,台股再創高點,雖然指數挑戰萬點未克,但產業大多邁入成熟下,將進入個股巷戰,盤面焦點將在明確度與成長性上,整體半導體供應鍊看好Wafer矽晶圓與記憶體、消費性產品則聚焦iPhone8新規格,並預估低基期中概股,將有資金輪動挹注。

台新台灣中小基金經理人王仲良指出,外資未反手大賣台股前,預期指數將延續高檔震盪格局,蓄積攻萬點大關能量,雖然經驗顯示4∼9月指數通常較無表現,但近期成交量回到800∼1,000億元水準,久違的量能助力,預期個股表現空間將大於指數,逢低可積極布局下半年業績題材股。

富蘭克林華美第一富基金經理人周書玄建議,台股技術面多頭結構未變,且基本面、政策面、題材面、籌碼面有利多方,震盪換手後再次發動攻擊,短線如果橫盤整理,逢回均將有利偏多操作。

宏利投信認為,台股前景看好,主要因台股企業扮演美國供應鍊重要角色,包括智慧型手機、汽車、及運動休閒等,均將受惠美國經濟復甦題材;並且企業獲利增速,預估今年將回升至9%,中期在資金動能及基本面復甦題材支撐下,行情續看好。

日盛高科技基金經理人施生元強調,後續如果交易量未萎縮,加上外資全力作多,台股表現也不會弱,建議選股避開匯損疑慮大產業及個股;預期Fed今年升息3次,市場解讀升息基於景氣復甦,也使得後市續樂觀看待,成長股為現階段投資主軸。

---------------下一則--------------- 
首季報酬率超越1成 科技基金最亮眼2017年04月07日 04:10 (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今年台股基金績效科技亮眼 http://ppt.cc/nRWG3

台股萬點仍有待用力推一把,但今年以來強勢上攻,漲幅超過6%,統計146檔台股股票型基金第1季平均報酬率7.12%,其中27檔報酬率超越1成,成績亮眼,並且以科技型最強,前10名就占6席,一般股票型及中小型也很優,為第2季進場指標。

日盛高科技基金經理人施生元表示,台股後續再攻萬點,季報結算在即,預料中小型震盪可能加大;Iphone8為今年投資主軸,新規格重點的3D感測,及將問世的OLED版iPhone8,將搭載具備3D感測技術的前置相機,相關供應鏈受惠看悄,另100G網通概念股、PCB上游概念股、空白晶圓、半導體、貨櫃及自行車產業相關均可關注。

富蘭克林華美第一富基金經理人周書玄指出,多項經濟面利多支持景氣復甦,提供台股下檔保護,政策面還有當沖交易稅率降至千分之1.5,預計最快4月底前上路,更有助提升台股成交量,帶動股市資金動能。

4月上旬雖可能因財報匯損壓力震盪,且匯損僅是一時,指數高檔整理盤堅走揚可期,偏多操作擇優選股,以IPhone8及業績題材股最受資金青睞。宏利投信認為,台股受惠國際資金充沛,外資流入搶攻萬點行情,並且在全球景氣溫和復甦支撐下,國際股市將連動台股創高可期,交易量與投資人信心,則為影響成長股與中小型股走勢關鍵。

群益臺灣加權指數ETF傘型基金經理人張菁惠強調,台股區間震盪行情,從景氣面、評價面及資金面來看,可說都呈現正面訊號,加上蘋果新機題材、利基型科技產業具競爭優勢,又有原物料落底回升等題材加持,台股中長期多頭趨勢將續航,攻上萬點動能無虞;但考量國際政經趨勢,多少為台股帶來影響,如川普政策推行進程、歐洲大選等,建議適度搭配反向ETF來避免市場短線下跌的衝擊。

---------------下一則--------------- 
亞銀看經濟成長:中國緩步印度加速2017年04月07日 04:10 (工商時報)蕭麗君�綜合外電報導
亞銀對亞洲主要經濟體成長預測 https://goo.gl/Dkrpzg

亞洲開發銀行(ADB)周四發布報告指出,開發中亞洲國家將在今明兩年推升全球經濟成長,不過它也警告來自美歐不確定性將使該區面臨風險升高。另外報告還預測中國經濟成長未來兩年將持續減緩,但印度則是不斷加速。該報告還上修台灣經濟成長預測,2017年估成長1.8%,優於上次估值為1.6%。明年則為2.2%。

亞銀在「2017年亞洲發展展望」報告中預測開發中亞洲國家在今年經濟成長率為5.7%,與前次估值不變,至於2018年也為5.7%。

該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澤田康幸發布聲明指出:「儘管中國正轉向由消費推動的經濟模式,亞洲開發中國家仍持續驅動全球經濟成長。」

亞銀預期中國經濟成長今年將減緩到6.5%、明年更進一步降至6.2%。中國去年經濟成長率為6.7%。不過在同時,印度則因為廢鈔政策衝擊減緩,導致今明兩年經濟出現強勁反彈。該銀行預測該南亞大國今明兩年成長率各為7.4%與7.6%。

不過亞銀也警告受美國與歐洲的不確定影響,讓開發中亞洲國家面臨的風險升高。它解釋,若美國經濟成長超出預期強勁,勢必將帶動聯準會加快升息腳步,「貨幣政策比預期大幅緊縮,恐對開發中亞洲國家造成影響。」
其中企業或家庭負債較高的國家,所受美國升息衝擊也更為嚴重。

亞銀還提到:「貿易與稅務政策的可能轉變,特別是目前在美國討論的政策改變,恐對開發中亞洲的企業、投資與出口成長帶來不利影響。」該行還談到歐元區經濟雖然持續增強,其成長前景仍受英國脫歐的不確定性籠罩。

但澤田康幸也補充,儘管這些已開發國家的變數將讓開發中亞洲國家的風險攀升,他堅信多數國家都有能力挺過這些潛在的短期衝擊。

---------------下一則--------------- 
歷史經驗 亞股4月紅2017-04-07 01:15:15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2010年以來4月各市場指數表現 http://ppt.cc/5k6D9

歷經全球股市驚驚漲的第1季後,進入4月,哪些市場最有漲相?摩根投信指出,統計2010年以來,4月各市場表現其實都不差,均繳出上漲好成績,其中又以亞股最具看頭。

統計中,不論MSCI亞太(不含日本)指數或是MSCI新興亞洲指數,近七年來在4月漲幅最突出,平均達2.0%以上,遠優於MSCI世界指數1.4%同期表現。

摩根亞太入息基金經理人羅傑瑞(Jeffrey Roskell)指出,亞股4月多頭旺,亞洲在經濟基本面與企業獲利上,相較其他市場更具有漲升潛力,特別是亞洲通膨風險偏低,貨幣政策維持相對寬鬆,創造市場豐沛流動性,搭配全球景氣回溫,亞洲出口動能與企業獲利持續改善。

羅傑瑞說明,隨亞洲最大經濟體中國的各項經濟數據今年來明顯改善,包括生產者物價指數等數據近期持續走強,顯示中國已擺脫長達四年半的通縮環境,有利工業生產與企業獲利進一步提升,激勵整體亞洲經濟發展。

此外,羅傑瑞表示,受惠成熟市場景氣與需求回升,台灣與韓國科技產業與出口表現同步好轉,外資更自去年以來積極買超台、韓股市,使得推動兩地股市與亞股來到波段高點。

亞股還有股票殖利率誘人優勢,亞洲企業在較高現金流與偏低槓桿下,近年股息發放與股息均呈現強勁增長,目前逾九成亞洲企業配發股息,提供國際資金更多元的投資機會。

台新中國精選中小基金經理人翁智信表示,IMF預期2017年新興亞洲平均的經濟成長是6.3%,遠高於全球新興市場的4.6%和已開發國家的3.4%,在強勁經濟成長動能後盾下,亞股今年來吸金力強,連漲勢相對疲軟的上證指數首季漲幅也有3.5%以上。

日盛亞洲機會基金經理人鄭慧文表示,3月以來外資資金明顯流入新興亞洲,今年來除了菲律賓皆為買超,先前美元指數跌破100大關助漲新興市場貨幣表現,新興國家經濟體質改善,輔以Fed並不急於升息,可望帶動資金持續流入新興股市。

---------------下一則--------------- 
德拉吉:買債結束前不升息2017年04月07日 04:10 工商時報鍾志恆�綜合外電報導

歐洲央行(ECB簡稱歐銀)總裁德拉吉(Mario Draghi)周四表示,在結束大規模購債行動前不會升息,消除外界對歐元區經濟持續復甦將促使他提早升息的揣測。

德拉吉言論讓歐元兌美元匯率在周四盤中應聲貶值0.2%,報1.0629美元,創3周新低。
德拉吉強調目前歐元區通膨情況,仍未達到不需要貨幣政策就能自我增長的程度。

他重申目前每月買債600億歐元措施會持續至今年底,並在購債行動「結束後一段時間」才會作出升息準備。

他曾暗示沒有擴大寬鬆貨幣政策的急迫性,讓投資人預期歐銀可能明年初升息,刺激歐元兌美元匯率在3月間曾升破1.09美元水準,為去年11月初來首見。

歐銀已經把各項利率水準都降至歷史最低,每一個月的買債規模為600億歐元,目的是不斷往金融體系挹注資金來提振經濟,讓通膨率最終達至其2%目標。

隨著歐元區的通膨壓力持續上升同時,低利率環境卻仍然繼續下去,讓民眾抱怨銀行存款購買力被侵蝕,銀行業也面臨很大的獲利壓力,因此一度讓外界揣測歐銀可能會改變態度。

但德拉吉表示歐洲央行各種不同的貨幣政策工具被慎重地綁在一起,因此是牽一髮而動全身,所以必須在買債行動結束後再做周詳的計畫,才有可能升息。

他有信心歐元區正在萌芽的經濟復甦會持續下去,有跡象顯示消費持續上升、就業成長與勞工收入增加等情況正進人良性循環,從而令歐元區經濟轉好。

儘管如此,德拉吉認為現在說歐銀已達成任務仍言之尚早。因為地緣政策風險繼續威脅歐洲經濟復甦,讓通膨仍要依賴歐銀的貨幣政策來支撐。
外界認為其言論已明確表示歐銀無意改變其政策立場,寬鬆措施仍然要延續一段長時間。

---------------下一則--------------- 
油價反彈 俄股添續航力2017-04-07 01:15:21 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俄羅斯發生恐怖攻擊,4月以來卻因為油價反彈逆勢上漲。根據摩根大通證券預估,國際油價保持50美元以上,今年俄羅斯企業盈餘都可望掃除衰退陰霾,為股市增添續航力。

2017年是俄羅斯轉機年,主要機構以油價保持高檔推估,俄羅斯經濟成長率將由負翻正,推升股市去年以來表現亮麗。近期油價出乎意料重挫,50美元一度失守,所幸利空消化後反彈,累計西德州輕原油期貨已從低點漲逾7%。

摩根俄羅斯基金經理人白祐夫(Oleg Biryulyov)指出,油市長期供需趨向平衡,因此市場普遍認為,今年原油平均目標價仍落在55-60美元區間,第3季受惠用油旺季並有機會挑戰60美元。根據這一情境,摩根證券推估,MSCI俄羅斯指數企業盈餘至少可達75.7美元,較去年成長11.4%;若油價均價來到60美元,企業盈餘更上看82.1美元,年增率達兩成。

企業盈餘增長向來是股市動力,俄股還有價值優勢,白祐夫指出,目前俄股本益比僅6.3倍,低於15年平均的9.3倍,也是全球最便宜前的股市之一,使股利率遠優於其他新興市場、高達8%。

基於油價與俄羅斯前景正向,全球最大的俄羅斯ETF從3月中以來,已連續一周獲得淨流入,這些資金都會透過ETF投入股市,也是重要資金動能。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指出,依據經驗,油價變動與扣除俄羅斯天然氣集團的MSCI俄羅斯指數企業盈餘,約有1-1.3倍的貝他值,也就是油價若上漲或下跌15%,今年企業獲利可能增加或下滑15-20%,對於油價波動有疑慮的投資人,在俄羅斯基金外,也可關注涵蓋俄股的亞洲與拉美等區域型基金。

---------------下一則--------------- 
石油看俏 俄企獲利奮起 俄股前景發亮2017年04月07日 04:10 (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日前發生地鐵爆炸案的俄羅斯,不僅無懼恐攻陰霾,俄股4月以來天天收紅,投信法人表示,今年市場對油價預估維持相對樂觀,提振了俄羅斯企業獲利預期,進而激勵俄股走揚,根據估計,只要國際油價維持在50美元以上,俄羅斯企業2017年的獲利將維持在正成長軌道。

摩根俄羅斯基金經理人白祐夫(Oleg Biryulyov)表示,今年市場認為原油的平均目標價會落在每桶55∼60美元,第3季最有機會來到高點60美元,在此環境下,MSCI俄羅斯指數企業盈餘今年至少可至75.7美元,較去年成長11.4%;若油價今年平均價位能來到60美元,MSCI俄羅斯指數企業盈餘將上看82.1美元,相較去年年增率更可上達兩成。

白祐夫(Oleg Biryulyov)指出,俄羅斯經濟與企業獲利持續好轉,且目前市場對於俄羅斯企業獲利預估太過保守,未來上調機率高,更何況,俄羅斯股市價值相對便宜,目前P/E僅6.3倍,不僅低於15年平均9.3倍,更是全球主要市場中最具投資價值的股市,股利率表現又優於其他新興市場,超過8%,且股利發放率持續上升,再加上油價回溫助陣,今年俄股行情依舊看俏。

企業獲利可期,全球資金也看準俄股漲升行情,近期積極回補俄羅斯市場。據統計,全球最大的俄羅斯ETF從3月中來,資金已連續逾一周呈現淨流入,若趨勢延續,料將提供股市後續動能。

就央行政策來看,俄羅斯通膨自去年開始下滑,加上盧布升值,減輕通膨壓力,令俄羅斯央行得以降息振興經濟,預期今年通膨壓力持續紓緩下,俄羅斯央行還有降息125個基本點的空間。

鉅亨網投顧總經理朱挺豪指出,過去幾年俄羅斯因為受到西方制裁,加上油價走勢低迷,導致企業獲利連年下滑,在經過過去3年的衰退後,隨著油價的走揚,估計因年俄羅斯企業獲利年增率將由負轉正,且成長水準高達39%之多,明年更可維持雙位數成長,企業獲利成長的基本面漸入佳境對股市將是一大支撐。

同樣受到油價的帶動,俄羅斯的GDP也將擺脫衰退,今年將重回成長軌道,預估今年GDP可達1.1%,明年更上看1.5%,對俄羅斯股市的後市不看淡。

---------------下一則--------------- 
路透調查�巴西、印度、俄股 動能強2017-04-07 01:15:17 經濟日報 記者徐念慈�台北報導

根據路透最新的調查,新興股市看好度優於成熟股市,其中以巴西、印度、俄羅斯到年底指數成長空間預估最大,至年底預估值分別為巴西74,000點、印度31,250點、俄羅斯1,250點,若以5日的股市收盤價推算,潛在漲幅分為14.2%、4.3%和8.5%,在全球主要股市預估漲幅中名列前茅。

路透社每季會針對200位全球主要券商分析師進行調查,詢問其對各地股價指數的預期水準。針對最被看好的巴西,群益印巴雙星基金經理人洪玉婷表示,巴西2月通膨年增率已降至4.8%,創六年半新低,市場預期今年底的通膨年增率將降至4.2%,低於央行的目標4.5%,將給予央行降息空間,而降息有助於景氣增長,也有助減輕公司的利息負擔,進一步提升獲利,因此可望持續為巴西股市注入成長動能

至於印度方面,在經濟前景佳,通膨數據和匯率相對穩定之下,有助景氣持續向上,加上日前印度地方選舉由執政黨獲勝,有助當前政府持續推動改革政策,因此在各面向優勢的加持下,印度中長期表現值得期待。

鉅亨網投顧認為,目前新興市場國家中,看好仍在降息循環中的巴西及俄羅斯,建議投資人可瞄準實質利率較高且經濟成長率仍為負值的阿根廷、巴西及俄羅斯。

而俄羅斯還可望同步受惠油價止跌回穩,在能源價格向上及需求增加的情況下,有利於能源產品輸出國的俄羅斯,另外,俄羅斯的經濟及企業獲利止跌回升,基本面支撐下股市看佳。

---------------下一則--------------- 
油價看漲 能源產業今年有賺頭2017年04月07日 04:10 (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能源相關產業未來12個月美股盈餘年增率預估 http://ppt.cc/Yfc4p

原油庫存有望降低,油價重回每桶50美元之上,近期原油價格油波段低點反彈幅度達8.5%,相關基金近一周的平均漲幅也超過2%。統計資料顯示,能源相關產業從上游的探勘到中游的石油天然企業,未來12個月每股盈餘獲利年增率預估都有雙位數成長,其中探勘及生產的成長幅度更逾100%,獲利支撐下,相關基金表現值得期待。

鉅亨網投顧指出,川普廢除歐巴馬的清潔能源計畫,將增加能源公司開採容易程度,對能源公司營收及獲利將有助益,其中以上游的探勘及生產商展望最佳。

富蘭克林坦伯頓天然資源基金經理人費德里.弗朗(Frederick G. Fromm)表示,全球經濟回揚,有利實現國際能源署(IEA)對今年全球原油需求可增長每日140萬桶的預估,IEA也預估,未來五年全球原油需求量平均每日可增加120萬桶,使得原油需求增長終能彌平供過於求的狀況。

日盛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曾咨瑋表示,今年開始,各產油國家將開始依照2016年底達成的減產協議開始減產,追蹤油價波動性的油價恐慌指數(OVX)降至2015年低點,顯示投資人認為油價再次出現大跌的機率明顯降低,隨近期WTI油價修正,美未來產量升幅應趨緩,緩和庫存升高壓力,油價再跌空間有限,後續觀察5月25日的OPEC產油國會議。

保德信全球資源基金經理人楊博翔分析,低利環境下,股利率較高的能源類股有望吸引投資者目光,目前非美國家原油庫存已逐漸下降,但美國庫存仍逆勢增加,這也是先前油價滑落的主因;由於煉油廠歲修高峰即將告一段落,加上成品油庫存滑落速度高於預期,因此季節性煉油廠原油需求將增加,由此觀之,油價下跌的主要因素可望在第二季逐漸消散。操盤上,能源類股獲利展望樂觀且具備減產題材,因此與原物料題材相比,布局較高比率的能源類股。

元大S&P石油ETF經理人曾士育表示,OPEC半年一度的產能會議將於5月25日召開,屆時才可能確定減產期限是否延長,而近期產油國對於減產期限是否延長的消息面可能主導近期國際原油價格波動。

鉅亨網投顧總經理朱挺豪針對新興市場指出,儘管美國頁岩油業者加快腳步增產,但預期產量恐趕不上產油國及非產油國減產的數量,且目前市場普遍認為,為了不讓油價之前的漲勢功虧一簣,產油國及非產油國的減產時間將延續,油價有望走穩,對相關投資帶來正面挹注。

---------------下一則--------------- 
國際局勢多變 擁多元資產避險2017年04月07日 04:10 (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近兩周國際紛擾不斷,除了俄羅斯地鐵爆炸案、北韓向朝鮮半島外海發射彈道飛彈,川習會、法國總統大選也將登場,法人分析,這四顆左右政經情勢的變化球恐降低投資人最近的追價意願,建議投資人應該維持股多於債的配置,透過較多股票部位的多元資產基金,搭配債券部位的保護,迎接向上的市場趨勢。

保德信策略成長ETF組合基金經理人歐陽渭棠指出,上周美國公布消費者信心創下近16年新高,去年第四季的經濟成長率上修至2.1%,可見目前美國經濟仍然維持在擴張軌道,只要經濟不落入衰退,美國可望引領全球股市維持多頭。

歐陽渭棠分析,在不同的經濟情勢下,各債券的表現不盡相同,景氣熱絡時,高收益債與新興市場債表現則相對突出,市場震盪時投資級債較為抗震,然而聯準會(Fed)今年內還是會有2次的升息,因此債券殖利率仍有緩升的壓力,投資人將債券部位納入資產配置時,應縮短存續期間,可投資殖利率較高的券種降低價格可能下跌的衝擊;若只投資債券的話,宜避免追進利率敏感度較高的公債。

富達投信表示,美國聯準會將持續升息已成市場共識,理論上,債券組合的存續期愈長,面對的利率上升風險愈高,但盲目降低債券組合的存續期,將導致組合債券利息收入下降,並增加債券組合和股票走勢的相關係數,削弱債券分散風險的效用。

整體來看,即便升息周期啟動,債券仍有為投資人提供穩定收入、波動性偏低,及可分散股票風險等功能,投資人仍應在組合中加入債券,以達到分散投資的效果。

---------------下一則--------------- 
新興本地債 Q2發燒星2017-04-07 01:15:15 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國人投資愛債券基金,近期除了高收債申購回溫,新興債買氣也急起直追。檢視基金績效,因美元弱勢,新興本地債表現略勝一籌,市場人士認為,新一季投資主軸仍會落在本地債。

投信投顧公會統計,2月境外基金規模增加180億元,貢獻最大來自新興債基金,單月增加141億元。

受惠資金流入,近期新興債基金也普遍有好氣色。根據國際金融協會(IIF)統計,第1季流入新興債市的資金為176億美元,創2015年1月以來新高,帶動JPM新興市場債券、新興當地債指數迄今上漲4%及6%,反映在基金績效,國內核備的新興債基金,採原幣計價也都繳出正報酬,且前十名一律是新興國家當地債基金。

---------------下一則--------------- 
信用利差續收斂 布局新興債正當時2017年04月07日 04:10 (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主要新興國家經濟趨勢 http://ppt.cc/W5nan

全球景氣第1季續成長,主要新興國家通膨溫和,甚至位於目標區間下緣,經濟成長主權債信用利差有機會續收斂,且美國升息後資金未撤離,根據EPFR統計,甚至續入新興市場債基金,最近1周並且創今年1月4日以來單周最大淨流入,利差收斂加上資金加碼,新興債表現機會可期。

日盛全球新興債券基金經理人陳勇徵表示,美國升息受到市場正面解讀,新興債目前殖利率位在5.56%附近,新興國家經濟表現優預期,經濟驚奇指數及企業獲利動能增速已超越成熟國家,新興債後市續看好。

群益全球新興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李忠泰指出,受到新興國家經濟數據持穩並優於預期的激勵,及大宗商品價格趨穩,許多新興國家經濟前景越來越樂觀,IMF預估今年新興市場的經濟成長率將回升至4.5%,帶動今年來全球新興主權債上漲4.18%;現階段新興債具備基本面、政策面、資金面以及評價面四大利多。

宏利投信認為,新興市場中的亞洲因強健基本面,使得固定收益相較其他市場表現強,長線優勢並未動搖。統計過去10年,多數亞洲國家的信評均獲得逐步調升,達到投資等級,區域內各國亦有穩定的經濟成長、體質更佳的資產負債表,及更好的總體經濟形勢,有利新興債市。

---------------下一則--------------- 
歐洲高收債 長抱優選2017-04-07 01:15:17 經濟日報 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安本歐元高收益債券團隊資深投資組合經理白肯翰(Ben Pakenham)昨(6)日表示,歐洲高收益債的存續期間短,受到升息的影響低於美國高收益債,且預估違約率較低,信用品質也較好。

歐洲高收益債市場愈來愈成熟。白肯翰指出,歐洲高收益債十年來的規模增加約十倍,而且與美國高收益債的連動性也變低。
歐洲高收益債市中參與發債的產業多元,因此具備多元分散的效果,適合納入長期投資組合。

白肯翰表示,在歐洲高收益債市中,十年前汽車產業就占了近四分之一,但今日汽車債的比重已降到不到一成,且單一產業債的比重很少超過15%,能源債更只有約5%,受到油價的衝擊較少。產業分散,也更能降低風險。

白肯翰說,目前歐洲高收益債的BB等級債約占73%,遠高於美國高收益債的48%。
歐洲高收益債的CCC等級債約占4%,遠低於美國高收益債的14%。
白肯翰表示,整體來說,歐洲高收益債的平均信評為BB-等級債,優於美國高收益債的B+。
此外,預估未來一年歐洲高收益債的違約率只有1.3%,只有美國高收益債的一半。

歐洲高收益債的殖利率低於美國高收益債,但存續期間只有3.3年,低於美國高收債的4.1年,因此對於利率的敏感度更低。

白肯翰說,此外,歐洲中央銀行(ECB)短期升息的機率低,歐洲高收益債所承受的利率風險更低。

安本歐元高收益債券基金更進一步因應利率上揚風險,也就是將基金整體存續期間降低到2.5年,投資浮動利率票券,並增加短天期債券,基金有約四分之一的債會在一年內到期。

另外,基金在產業配置上也力求降低波動。白肯翰指出,基金減碼銀行、汽車、能源、工業等景氣循環產業,加碼健康護理、媒體等防禦性產業,同時也提高現金比重。

關於歐洲的政治風險,白肯翰認為,市場過度擔憂,但基金的英國高收益債都已進行匯率避險,來降低英國啟動脫歐帶來的動盪。

基金還降低法國及義大利的比重,最主要是因為這兩個市場是ECB推動量化寬鬆(QE)的最大受惠者,一旦QE逐漸退場,將不利這兩個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