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抗議客服不給叫基金答人的葉小媽

小媽精選1060406基金資訊

2017年04月06日
國泰美債ETF基金經理人游日傑:布局美元資產 擁匯差利多2017年04月06日 04:10 (工商時報)魏喬怡�台北報導

美國啟動升息循環引發美債投資人擔憂,然而,法人觀察,在美國緩升息的腳步下,現在的美債反而有三利多支撐。法人分析,現階段的美債兼具資本利得與收益,符合固定收益投資人的需求,再者,去年12月美國Fed第一次啟動升息時美債價格就已反應過,目前評價回到合理,三則台幣兌美元走強,現在持有美元資產下檔風險有限,有機會利匯差兩頭有得賺。

國泰美債ETF基金經理人游日傑分析,由於美國景氣穩健增長,預期聯準會今年還有機會再升息二至三次,目前預計到2019年聯邦基準利率會從1%升到2.75%到3%,雖然升息過程中,可能引發金融市場波動,不確定性增加,但回顧1994年、1999年、2004年升息循環的初期二年公債指數都是正報酬,「除非是長期、過快的升息,才會對債市造成衝擊。」

游日傑指出,即將掛牌交易的國泰美債ETF傘型基金追蹤標的指數為彭博巴克萊20年期以上美國公債指數,目前的殖利率收益率約2.8%,就去年升息以來至3月29日中間雖歷經修正,但指數報酬仍有3.3%,是兼具收益與資本利得的好工具。

另外,目前美債的價格也回到合理水位。游日傑表示,去年11月美債殖利率彈到2.9%,價格面已修正了10%,評價回到低檔,今年雖預估還有2次升息,但並沒有加快的跡象,未來下跌空間有限,就過去經驗來看,當美債價格下跌至低檔區時,中長線資金可逢低分批布局增加收益。

游日傑分析,現在台幣對美元比較強勢,布局美元資產長線來說還有賺匯差的利基。

回顧近六年的台幣對美元走勢,區間約在29到33的價位,目前台幣相對強勢,但就長線來看,美元進入升息循環後,美元強勢趨勢未變,現在趁勢持有美元資產將有機會獲取不錯的匯兌收益。

---------------下一則--------------- 
美元回落 新興市場股債出頭2017年04月06日 04:10 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美元指數、新興市場股債 http://ppt.cc/3XFJb

美元指數近期走弱,跌破100大關,落至近5個月來新低,相形之下,新興市場貨幣出現回升走勢,吸引投資人青睞,並帶動股、債齊步走揚。投信法人指出,美元長期強勢的趨勢沒有改變,但是由於川普健保改革法案受阻等利空影響,未來2∼3個月陷入整理壓力,為新興市場股、債營造表現空間。

第一金全球大四喜收益組合基金經理人劉蓓珊表示,隨著美元走弱,新興市場資金外逃壓力減輕,貨幣出現止貶回升的走勢,吸引投資人青睞,將資金轉進新興市場股票和債券,推升價格走高。

劉蓓珊認為,美國經濟復甦下,美元長期偏多格局沒有改變,但因為短線政策面因素,導致美元指數回檔整理,提供新興市場股債出頭的機會,包括印度、印尼、巴西等市場,都值得留意布局。

富蘭克林坦伯頓亞洲小型企業基金經理人馬克.墨比爾斯表示,從價值面來看,新興市場貨幣仍在歷史低點附近,而股市本益比也相對成熟股市至少折價20%,相對便宜。

體質方面,先前飽受市場擔憂的脆弱五國(巴西、俄羅斯、土耳其、南非和印尼)平均經常帳赤字占GDP比重已從4.5%縮減至1.5%,對美國實質利率變化有更高的承受力。

宏利亞太中小企業基金經理人龔曉薇指出,亞洲中小型類股財報仍佳,加上評價面及基本面景氣循環啟動下,看好亞洲中小型類股,類股方面,以生技醫療、新能源及汽車零組件等較為看好。

保德信策略成長ETF組合基金經理人歐陽渭棠分析,亞洲除日本股市今年以來表現強勁,預估新興亞洲市場仍將在經濟增長穩定、央行維持寬鬆貨幣政策下走高;國際貨幣基金(IMF)預估,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可望維持在3%以上,股市「漲」相可期,回顧2001年以來,只要全球經濟成長率超過3%,當年度股市平均漲幅超過8%。

群益印巴雙星基金經理人洪玉婷指出, 2017年印度和巴西兩個主要新興市場表現仍值得持續關注,主要是看好印度及巴西的勞動力充沛且年輕、天然資源豐富、新興消費崛起,兩國經濟均處於高速成長期,具有高度的成長空間。

凱基台商天下基金經理人陳沅易表示,全球主要國家經濟轉強,同步拉升亞洲國家出口與製造業動能,加上各國政府致力於改革、推動基礎建設下,有利於經濟面持續轉佳。

---------------下一則--------------- 
65檔台股基金 先登萬點2017-04-06 00:25:14 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領先突破萬點淨值台股基金 http://ppt.cc/5jrcG

台股昨(5)日上演噴出行情,鴻海、台積電、大立光登高一呼,盤中漲幅衝破百點,在市場重燃萬點夢時,統計國內核備144檔台股基金,已有65檔領先突破前波萬點淨值,後市受到矚目。

台股第1季上漲558點、漲幅6%,機構法人看好4月再問鼎萬點,在投信持股核心的櫃買中小型股也跟漲下,愈多台股基金績效攀高。根據CMoney統計,前波台股盤中及收盤站上萬點,分別是2015年4月28日及2000年4月11日,截至今年3月31日止,共65檔、45%的台股基金淨值超越這兩個時點,依今年來績效排序,包含台新2000高科技、統一中小、野村鴻運、景順台灣科技、復華高成長基金等。

就2015年台股攻萬點來看,指數攻頂後雖快速滑落7,203點最低點,但不久也見反彈且底部愈墊愈高,台股基金若能掌握波段及選股得宜,淨值便有機會創高,在這65檔基金中,近兩年共五檔繳出兩成以上佳績、最高達26%,反映投資人若遇萬點仍定期定額扣款,有望獲得擊敗大盤的報酬。

景順台灣科技基金經理人杜雨蒔指出,台股逼近萬點,最大支撐是全球景氣穩定,尤其美國製造業與勞動市場數據佳,本周五(7日)將公布3月非農就業數值,市場預期也不錯,建議選股不選時仍是萬點前後的投資重點,看好汽車電子、iPhone 8等利基型電子股。

---------------下一則--------------- 
陸經濟數據亮眼 陸股升勢看俏2017年04月06日 04:10 工商時報黃惠聆�台北報導

大陸今年以來經濟表現不俗,包括3月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由2月的51.6上升至5.18,為2012年4月以來的最高水準,是連續8個月處於擴張水平,法人表示,陸股漲升行情已啟動,未來仍有持續表現空間。

對於陸股後市展望,安聯中華新思路基金經理人許廷全表示,隨著兩會落幕,5月一帶一路會議即將來臨,基建相關主題將有表現機會,進入Q2仍可期待。

保德信大中華基金經理人陳舜津則認為,在清明連節期間,大陸官方宣布設立具有國家意義的河北「雄安新區」,意味北京政治、行政、軍事以外的首都功能都可能遷往新區,用以緩解北京在人口、交通、資源等方面的壓力,市場跟著沸騰,不僅化解了清明節前A股無量反彈的困境,而且京津冀相關概念股大漲並帶動陸股在4月第一個交易日震盪走高,由於市場對6月A股加入MSCI有高度預期,預料有助於市場持續反彈。

對於中長期陸股走勢,台新中國精選中小基金經理人翁智信表示,大陸將在年底召開五年一次最重要的政治會議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會中將選出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成員,根據經驗顯示,大陸全國代表大會開會的當年度,政府通常會盡可能地維持金融市場的平穩,以彰顯對新舊政府領導團隊交班的信心,有利陸股漲升行情。

---------------下一則--------------- 
陸股清明變盤 中小型漲相佳2017年04月06日 04:10 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清明連續假期結束,Bloomberg統計,自2008年大陸開始核訂清明假期以來,陸股在節後5日、後20個交易日,都是漲勝於跌,上漲機率各為78%和56%,平均漲幅2.1%與2.33%,表現不俗,顯示變盤機率不大。

第一金中國世紀基金經理人黃筱雲表示,創業板指數自去年中以來,相對大型股指數偏弱,兩者本益比倍數不斷走低,隨著大陸經濟落底回溫,去年第4季創業板、中小板的獲利分別成長33.5%、36.9%,優於大型股20%左右的成長表現,促使本益比倍數降至歷史相對低檔位置,投資價值浮現。黃筱雲認為,如果陸股存在變盤可能,那麼應該是指Q2結構上的調整,預料今年風格會轉向中小型股輪動,投資主軸將強調「選個股、布成長」。

宏利精選中華基金經理人游清翔認為,大陸新經濟佔比已見到持續提升趨勢,企業獲利增速可望逐季回升,整體消費仍維持在一定增速,此大幅降低大陸景氣硬著陸的疑慮,貨幣維持寬鬆,財政支出將持續穩住經濟基本盤,指數仍存在向上空間。

日盛中國戰略A股基金經理人黃上修表示,白酒、家電、醫藥、家裝家居等大消費行業的優質成長股,是現階段可關注主題。

野村中國機會基金經理人朱繼元表示,在農產品價格持續走低影響下,消費者物價應保持平穩,市場資金極度偏緊的風險不大,目前處於財報密集公佈期,偏重個股表現,在族群上以消費升級相關股票和價值股為投資重心。

富蘭克林華美中國消費暨中國A股基金經理人游金智表示,大陸市場交易結構也向機構投資者靠攏,讓市場交易行為更加理性。

群益中國新機會基金經理人林我彥指出,大陸2017年改革紅利和政策偏鬆,仍有利上証指數估值的提升,加上官方作多股市的立場不變,且國家隊資金未有退場之虞,加上MSCI可望納入A股題材,因此陸股仍是配置最佳選擇。

---------------下一則--------------- 
歐日基金 搶美股風頭2017年04月06日 04:10 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全球主要市場基金資金流向 http://ppt.cc/Uegnt

川普新政的美國夢恐難圓,加上美國聯準會升息確立,國際資金動向也跟著出現翻轉,先前吸金動能強勁的美股基金連兩周失血,反觀歐日股以及全球新興市場基金因各具投資契機吸引資金加碼進駐。

摩根投信副總林雅慧表示,日股基金買盤上周在強勁經濟數據激勵下持續增溫,單周淨流入金額達31.93億美元,不僅買氣已連旺12周,3月更以逾81億美元的累計淨流入,穩穩坐上單月股票吸金王寶座。

另外,歐股基金隨著英國上周啟動脫歐而重展雄風轉吸金11.98億美元,單周吸金度創下2016年2月以來之最。

摩根多重收益基金經理人邁可•施厚德(Michael Schoenhaut)表示,美國經濟數據及企業獲利仍展現良好增長動能,但81%經理人認為美股價格已遭高估,反觀歐股目前本益比約15倍,企業獲利向上修正比例趨勢又傲視全球,相當具有價格成長潛力。

施厚德(Michael Schoenhaut)強調,觀察歐洲的企業與消費者信心維持穩健成長,兩者皆接近多年來的高點,此外,歐元區3月製造業PMI有創6年新高,自然吸引國際資金開始向歐股靠攏。不過,短線有選舉等政治因素干擾,建議先從全球多重收益介入,以穩健且多元分散的方式掌握歐股向上機會。

凱基護城河基金經理人徐煒庠表示,歐洲景氣溫和增長,企業獲利展望樂觀,去年經濟成長率甚至超越美國,目前歐股本益比僅15倍,相較於美股的18倍具投資吸引力,在擁有較高股利率及評價相對低的優勢下,上漲潛力優於美股,若遇政治風險導致下修,將是進場的絕佳買點。

保德信策略成長ETF組合基金經理人歐陽渭棠指出,從近期美國國會的舉措看來,川普選前的承諾,似乎無法完全達成,但在經濟數據仍支持經濟向上的情況之下,新興市場國家公司債亦可同享好處。

至於歐元區經濟成長優於市場預期,尤其德國表現良好,但顧及其他國家,歐洲央行應不會就直接停止量化寬鬆(QE),市場資金持續充沛可期,但是必須防範第3季開始,市場可能出現的QE退場討論,建議積極型投資人不妨以多元資產因應。

---------------下一則--------------- 
歐日新興股 買氣升溫2017-04-06 00:25:17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川普新政的美國夢恐難圓,國際資金動向也跟著出現翻轉,先前吸金動能強勁的美股基金連兩周失血,反觀歐日股以及全球新興市場基金因各具投資契機吸引資金加碼進駐。

摩根投信副總經理林雅慧表示,日股基金買盤上周在強勁經濟數據激勵下持續增溫,單周淨流入金額達31.93億美元,不僅買氣已連旺12周,3月全月更以逾81億美元累計淨流入,穩坐單月股票吸金王寶座。

不讓日股專美於前,全球新興市場基金買氣蟬聯至第12周,林雅慧說明,憑藉經濟回復成長軌道及股市估值偏低優勢,整體新興市場上周共淨流入近20億美元。

其中,除了亞洲(不含日本)和拉丁美洲開始轉為淨流入,全球新興市場更是資金回補重點標的,今年來僅一周呈現淨流出,上周再獲資金挹注19.12億美元。

林雅慧指出,過去一年來因英國脫歐紛擾而資金萎靡的歐股基金,隨著英國上周啟動脫歐而重展雄風轉吸金11.98億美元,單周吸金度創下2016年2月來最大額,反映資金布局已開始回歸歐洲經濟和企業面數據。

看好歐股補漲行情,摩根多重收益基金經理人邁可.施厚德(Michael Schoenhaut)說明,儘管歐元區政治不確定性依然存在,觀察歐洲的企業與消費者信心維持穩健成長,兩者皆接近多年來高點。

除此之外,邁可.施厚德也表示,歐元區3月製造業PMI有創六年新高,顯示歐洲未來經濟可望加速成長,景氣動能轉強不僅為企業與消費者的樂觀態度帶來支撐,也有利帶動企業獲利續揚。

美股方面,群益美國新創亮點基金經理人洪玉婷指出,美國去年第4季GDP成長率上修且消費者信心指數創16年高點,短線上市場關注美國3月非農就業報告,以及聯準會3月利率會議紀錄,基本面及獲利面仍表現穩健,美股仍具投資價值。

---------------下一則--------------- 
亞太帶頭掀熱潮 全球IPO 重返金融危機前高峰2017年04月06日 04:10 工商時報蕭麗君�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IPO企業掛牌件數變化 http://ppt.cc/TAF1i

據美國CNBC財經網站報導,在亞太地區IPO(首次公開募股)熱潮帶動下,今年首季全球IPO件數重返2007年金融危機前的高峰。

安永(EY)周二發布全球IPO市場調查報告顯示,今年第1季全球進行的IPO件數為369件,也使得募資總額高達337億美元。安永執行長史坦柏克(Martin Steinbach)認為由於IPO熱潮方興未艾,直到2017年底全球IPO市場依然相當看好。

史坦柏克接受CNBC訪問時解釋,受惠於經濟基本面強勁,加上股市雖處於高位但波動依然偏低,為到今年底的IPO市場營造正面氣氛。

報告指出,大中華市場帶動,亞太地區在今年首季主導全球IPO活動,其IPO件數囊括全球IPO的7成,此外募資金額也高占全球48%。

不過以募資規模而言,美國市場仍遙遙領先,以143億美元冠蓋群雄。今年首季美國IPO在10大IPO活動中就包辦4席。

其中社群網站Snap在3月初進行IPO,共籌得39億美元,也使得科技業者在上季全球IPO活動擔綱吃重角色。

史坦柏格認為,這對科技企業而言是正面跡象,意味它們正從IPO市場中籌得發展所需資金。安永研究團隊指出,科技業約占首季全球IPO籌資總額的5分之1。

不過該報告也指出,上季不見IPO活動升溫的國家是英國,這也反映投資者對於英國脫歐的不安以及所面臨的不確定性。英國IPO件數在第1季大幅下滑25%。

今年首季部分高知名度的IPO,像是Snap與Canada Goose等,雖然上市初期股價狂飆,但之後卻逆轉狂瀉。創投公司IVP總經理米勒(Sandy Miller)對新創公司的股價前景仍樂觀,他指出許多新創公司雖處虧錢狀態,不過它們成長快速將支撐股價上揚。他還預測今明兩年全球IPO活動可望強勁不減。

---------------下一則--------------- 
Q1亞股最旺 全球10強占8席2017年04月06日 04:10 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時序進入第2季,統計第1季全球主要股市表現漲多跌少,當中以亞股表現最強勁,前10強股市亞股占8席,多數更處位月、季、年線之上,表現亮眼,帶動亞股基金績效,投信發行海外股票基金,以印度、亞股為首的基金表現亮眼,後市仍值得多留意。

群益印度中小基金經理人林光佑表示,從資金流向來看,今年來外資對印度呈現買超,累計買超金額超過40億美元,內資也無撤出跡象,顯示內外資皆青睞印度股市,加上印度在基本面和政策面的支持下,有助持續吸引資金進駐,後市表現值得期待,類股方面可多留意獲利表現回升的金融、原物料、能源產業,以及受惠於政策的基建類股。

日盛亞洲機會基金經理人鄭慧文指出,全球景氣動能轉強,市場對川普政策樂觀期待,資金充沛帶動下,亞股第1季多頭走勢,外資買超集中台灣、印度、南韓,在原物料價格回穩、各國實體經濟復甦下,且亞幣仍維持堅挺,顯示市場對美國升息的負面反應相對淡化;且3月MSCI提出將A股納入全球指數的縮小版折衷方案,更有助支持陸股評價,經濟與企業獲利好轉中,亞股仍具投資機會。

群益東協成長基金經理人高浩偉認為,在基本面穩健及人口紅利助陣下,東協國家內需發展,從政策面來看,多數東協國家政府鼓勵資本支出,並搭配經濟刺激政策來促進投資和消費,有利股市中長期表現。

宏利投信強調,今年亞股原就預期將進入轉捩點,創造不錯的投資機會,主要是亞股企業盈餘過去表現疲軟後,未來幾年在經濟環境改善、財政與貨幣政策支持下,獲利預期可望持續上修;亞股中除陸股因民間投資環境改善,其他市場受美國經濟增溫帶來正面影響,東北亞的韓國、台灣表現更亮眼,東南亞經濟體在國內消費與政策驅動,相對有機會脫穎而出。

---------------下一則--------------- 
日圓貶勢明確 加碼基金保獲利2017年04月06日 04:10工商時報魏喬怡�台北報導

受到日圓走貶激勵,帶動日經225指數近日上揚走勢。法人指出,回顧歷史,日圓與日股始終存在反向關係,其中尤以大型出口藍籌類股占比最大的日經225指數,受到日圓匯率的影響最大。據統計,自2016年以來,日經225指數與美元兌日圓匯率的相關係數高達0.433,明顯高過東證指數的0.407。

國泰日經225ETF基金經理人游日傑表示,美元指數在突破100長期整理區間上緣後回檔跌破100,最近又重新站回100以上,預期美元多頭趨勢不變,日圓受影響而走強時間不會太長,建議投資人可積極投資對日圓匯率最敏感的日經225指數,透過有進行日圓匯率避險的日經225指數相關ETF,如國泰日經225 ETF或國泰日本正2 ETF,以掌握日股漲升的動力,同時避免投資部位受到日圓貶值的侵蝕。

日盛亞洲機會基金經理人鄭慧文表示,日本2月企業服務價格指數年增率0.5%,年增率較市場預期高,整體價格成長趨勢仍穩定,且當前日本生產動能仍強,市場預期整體價格年增率上升的趨勢仍可維,而近期日圓升值使得日股走勢承壓,然在經濟數據好轉下,可望支撐日股後市表現。

---------------下一則--------------- 
印度紅火 躍亞股四冠王2017-04-06 00:25:17 經濟日報 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資金大舉回流亞洲股市,尤其印度股市更是四冠王,不但是吸金的周冠軍、月冠軍及季冠軍,更是今年以來的績效冠軍;台股則是吸金亞軍。

印度上周吸金18億美元,累積3月進帳45億美元,第1季吸金67億美元,一舉擺脫南韓與台灣,成為最受外資青睞的亞股。印度Sensex指數30,000點在望,今年以來已上漲12%多,居亞股之冠,且在全球股市名列前茅。

今年以來,台股以55.8億美元的吸金金額位居亞軍。韓股連續吸金七周,今年以來累積進帳47.7億美元。台、韓股市今年以來漲幅都超過6%。

摩根印度基金經理人施樂富(Rukhshad Shroff)表示,印度總理莫迪所領的印度人民黨在地方選舉取得大勝,推升股市在選後持續攀升,距離2015年1月的歷史高點不到2%。

廢鈔衝擊趨緩,搭配國會去年通過的全國商品與服務稅率統一(GST)將於第2季正式上路,印度股市仍具漲升空間。

施樂富說,與過去數波漲勢相比,目前印度股市未有過熱疑慮。目前新興市場基金對印股的加碼配置僅3.3%,距離2015年5.5%高點仍有回補空間。
展望後市,印度企業財報陸續公布,看好消費金融、可選消費和原物料類股表現。

---------------下一則--------------- 
美企業Q1獲利驚豔 年增逾9% 美股多頭添柴火2017年04月06日 04:10工商時報蕭麗君�綜合外電報導
標普500大企業獲利表現 http://ppt.cc/fBA97

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第1季企業獲利預料將增長逾9%,可望創下2011年第4季來最高紀錄,這也意味美股多頭行情有機會續燒。

受ADP就業市場指標表現比預期強勁的刺激,美股周三早盤跳空開高,道瓊工業指數一度大漲近200點或0.9%,來到20,888點,標普5百與那斯達克指數分別勁升0.7%與0.5%。

根據Factset對分析師的訪調結果顯示,標準普爾500大企業今年首季獲利預料較去年同期成長9.1%,將締造2011年第4季來最佳紀錄。另外,Factset指出,標普500企業上季營收料年增7.1%,也將創逾5年來最大增幅。營收的成長性向來被投資者視為企業獲利能否持續增長的關鍵。

美國財報季將在下周登場,包括摩根大通、花旗集團與富國銀行等銀行將率先打頭陣。然而今年來在美股表現最亮眼的科技業,有部分企業將可能公布歷來最大獲利增幅。其中備受外界矚目的蘋果,分析師預期上季每股盈餘將為2.02美元,高出去年同期的1.9美元。

今年來股價已飆升25%的蘋果,有部分歸因於投資者看好它在今年稍候推出的10周年紀念版iPhone,有助拉抬蘋果業績成長動能。

另外能源業拜油價彈升所賜,上季獲利也會有不俗表現。不過工業大廠獲利成長恐將出現萎縮。分析師預期美國工業巨擘奇異上季每股盈餘為17美分,低於1年前的21美分。工業類股雖然在去年美國大選後雖一度勁揚,但今年來走勢卻落後標普500大盤。

分析師雖然曾在年初下修企業第1季獲利預測,不過調降幅度仍低於過去5年平均值。去年底分析師預測首季企業獲利將增長12.5%。

受美國企業獲利復甦、經濟數據屢傳捷報,以及預期美國總統川普上台後將實施減稅與放鬆管制等樂觀氣氛提振,推升美股自去年下半不斷飆高。不過共和黨上月所提健保修正案鎩羽而歸,引發川普行情失靈質疑,令美股漲勢停滯。分析師警告若企業公布第1季獲利不如預期,恐引發美股回檔風險遽升。

---------------下一則--------------- 
投資級企業債 連14周吸金2017年04月06日 04:10 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主要債券基金資金流向 http://ppt.cc/EcFOg

美國聯準會3月升息後,對利率走向高度敏感的債券資金動能趨緩,唯投資級企業債吸金動能最穩定,上周淨流入64億美元,連續吸金周數推進至第14周。風險性債券資金不同調,新興債上周吸金20億美元,買氣連9旺,高收益債則連續第4周失血2億美元。

摩根投信副總林雅慧指出,投資級企業債表現穩定,除了來自國際資金的進駐,還有企業獲利築底回升的支持。以美國為首的全球市場在金融海嘯後積極去槓桿並打銷呆帳,整體企業的資產負債表良好,搭配市場流動性仍相當充沛、資金籌措成本低,市場對投資級企業債券仍維持一定需求,資金動能可望持續穩定。

摩根新興市場債券基金經理人皮耶(Pierre-Yves Bareau)表示,即便美國再升息1碼,但觀察促使美國以外之全球主要央行今年底前維持低利率政策的外部因素並未顯著改變,而且,預估新興國家央行將續推寬鬆政策,基準利率甚至可望進一步降低,因此在追求收益的大前提下,新興市場債券提供較高的收益率,特別是新興本地債到期殖利率更高達7.3%,料將持續成為資金追捧標的。

此外,皮耶表示,隨新興市場基本面持續改善,新興市場企業獲利成長加速,且優於其他區域,不僅新興債今年違約率可望較去年進一步降低,亦有利新興市場企業債券信用利差進一步收斂,創造資本利得,並進一步吸引資金回流。惟升息料將帶動公債殖利率趨勢向上,建議投資人應降低債券部位之存續期間。

統一投信表示,今年全球基本面是近年最無疑慮的一年,後市持續看多新興市場企業債及高收益債等風險性資產,尤其降息中的巴西、俄羅斯,及受惠於歐元區製造業復甦及貨幣貶值增強出口競爭力的土耳其,以及經濟成長率較其他區域高的新興亞洲。

群益多利策略組合基金經理人李運婷表示,全球經濟基本面維持穩定復甦態勢,儘管聯準會提前升息,然升息幅度合乎預期,且此次鴿派升息立場對市場信心的影響有限,而歐洲選舉雖可能造成短期市場波動,但並非扭轉當前景氣復甦態勢,加上高收益債利差仍有收窄空間且信用風險持平,因此高收益債後市仍可望持續吸金。

---------------下一則--------------- 

富邦推新基金 掌握絲路商機2017-04-06 00:25:19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歐亞絲路經濟圈示意圖 http://ppt.cc/T0Ul6

儘管市場普遍對於今(2017)年全球經濟展望樂觀,但市場變數仍不少,市場高波動在所難免。

富邦投信建議,應以多重配置的投資理念,建構兼顧收益與風險的最適投資組合,4月10日起,即將募集國內第一檔多重資產型基金「富邦歐亞絲路多重資產型基金」,該基金將運用多重資產、多重區域、多重顧問等投資策略,為投資人全方位掌握2017年歐亞絲路明日之星。

富邦投信董事長胡德興指出,被動式商品成長很快,還有機器人理財趨勢,對主動式基金的確是壓力,不過,產品的設計才是決勝重點。富邦投信推出國內首檔多重資產基金,跟平衡型基金配置在股債不同,是多元資產、種類多元,且投資比例沒有限制,可以自由調配,也挑戰基金經理人的能力。現有的多重資產相關基金,大部分配置在成熟國家,配置在亞洲的比重非常低,現在則是最好的時機布局。

富邦投信資深協理廖崇文分析,今年經濟數據持續擴張,美國景氣已經復甦,新興國家如中國、印度還在景氣谷底,正準備要往上,因此,布局在新興國家會比美國更佳。

富邦歐亞絲路多重資產型基金經理人謝秀瑛表示,所謂多重資產即是善用股票、債券、REITs等多重化資產,投資操作相對靈活;多重區域則是聚焦歐亞絲路,涵蓋成熟國家及新興市場,運用多區域配置,降低單一市場衝擊;多重顧問即結合雙重顧問BOCHK及KOTAK投資團隊,研究資源深廣,投資經驗豐沛。

謝秀瑛指出,債券投資將以東亞及絲路經濟圈中殖利率較高的債券為主,搭配歐洲企業發行債券為輔,主要布局在美元計價債券;配置在歐亞絲路三大經濟圈中受惠於大建設與大消費概念且信用展望正面讀相關產業,如金融、能源、公用事業等。

---------------下一則--------------- 
鎖定歐亞絲路 國內投信首檔多重資產型基金 問世2017年04月06日 04:10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近年主攻ETF基金商品的富邦投信,睽違兩年推出主動式共同基金,且是國內投信第一檔多重資產型基金,主要鎖定歐亞絲路,涵蓋成熟國家及新興市場,運用多區域配置來掌握投資契機。

富邦投信董事長胡德興表示,睽違兩年才推出主動式基金,主要是因應全球景氣出現僅在2013年有過的全面復甦榮景,不僅已開發國家景氣復甦,開發中國家景氣也同步成長,如何以資產配置觀點來協助投資人掌握這波投資機會,是推出「富邦歐亞絲路多重資產型基金」的主要原因。

尤其該檔基金運用了富邦投信投資研究團隊獨家研發了GRI風險指標(Global Risk Indicator),目的就是紀律性的進行全球總體風險控管,強化機動資產配置,並作為調配投資組合決策的輔助訊號,綜合信用、匯率、利率、股票以及商品五大市場投資情緒指標,藉以判斷目前市場投資情緒是否轉為風險趨避,可達到投資組合的下檔風險保護之控管目的。

富邦歐亞絲路多重資產型基金經理人謝秀瑛表示,所謂多重資產即是善用股票、債券、REITs等多重化資產,掌握不同資產投資特性,任何一資產種類不得超過基金淨資產價值的70%即可。

至於各資產的投資策略,謝秀瑛指出,債券投資將以東亞及絲路經濟圈中殖利率較高的債券為主,搭配歐洲企業發行之債券為輔,且主要布局在美元計價之債券;股票投資則以雙引擎投資策略為主,看好包括維持寬鬆貨幣政策的歐洲及日本、經濟持續成長的中國、印度,以及俄羅斯、東南亞等新興市場。REITs也會是投資的一環。

謝秀瑛強調,傳統絲路與21世紀所稱之海上絲路,串聯了由東亞、中亞至歐洲72個國家,人口總數達44億,根據麥肯錫預估,2050年一帶一路戰略帶動的經濟效益將可貢獻全球GDP年成長的80%,全球經濟地位不容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