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抗議客服不給叫基金答人的葉小媽

小媽精選1060728基金資訊

2017年07月28日
美元指數走貶 有利亞股、新興市場表現2017年07月28日 04:11 (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DXY美元指數與新興市場、亞股和美國高收債相關性 https://goo.gl/N43vzQ

美國聯準會(Fed)7月決議維持基準利率水準不變,因會後聲明偏鴿派,美元指數收跌。法人表示,根據經驗,不論是三年還是十年,美元走勢與亞股、新興股及美國高收益債表現呈現負相關,建議投資人趁機投入亞股、新興股和美國高收益債券等受惠資產。

摩根全方位新興市場基金產品經理張瑜倫指出,美國聯準會7月會議結果如市場預期,維持基準利率水準不變,不僅促使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應聲滑落至2.29%,美元指數也跌至93.67低水位。

摩根亞洲增長基金產品經理張致寧分析,受到美國緩升息影響,DXY美元指數今年來下跌8.67%,帶動新興股和亞股今年展開絕地大反攻,累計漲幅都有逾25%的佳績,特別是目前各大投資面向都顯示亞股未來續漲機會仍高,牛市還沒散場,加上美元趨貶的大環境亦有利於亞股後市,建議現階段投資人可以留意進場亞股的投資機會。

群益亞太中小基金經理人李忠翰表示,多數亞洲主要國家景氣動能仍在,加上市場預估亞洲企業整體EPS成長率在未來一年還有一成以上水準,因此基本面和獲利面上仍可為股市表現提供有力支撐,除此之外,新興亞洲國家如印度、東協還具備內需消費和改革政策的加持,因此整體來看,新興亞股中長期而言仍具備投資價值。

日盛亞洲機會基金經理人鄭慧文表示,根據JP報告分析,2017年MSCI新興市場EPS 預期年增15%,優於去年成長8%,多數亞洲國家獲利均有明顯成長,以台灣、南韓、印度、印尼的雙位數成長最亮眼,亞洲企業獲利已連續2季好轉,並來到3年新高,在弱勢美元及風險偏好提升下,也使得國際資金續入新興市場。

鄭慧文指出,川普行情持續發酵,歐美市場正面氛圍亦傳遞至亞股,大宗商品價格回升亦帶動新興亞洲國家企業獲利復甦,今年以來大多數市場均有明顯資金淨流入,由於美股持續強勢,財報整體來看優於市場預期,因此預期美股將維持高檔震盪格局,並持續帶動亞股走勢。

---------------下一則--------------- 
美元走貶 三資產有潛利2017-07-28 01:26:51 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美國聯準會(Fed)決議利率維持不變,美元指數應聲跌至93價位。根據歷史經驗,美元與亞股、新興股市及美高收債表現呈負相關,隨美元貶勢確立,可關注這三類資產的投資機會。

摩根全方位新興市場基金產品經理張瑜倫分析,Fed最新出爐會議結果符合預期,基準利率按兵不動,會後聲明雖表示,「相當快」會開始縮減規模4.5兆美元的資產負債表,暗示9月啟動縮表機率升溫。不過觀察市場動態,投資人偏鴿派解讀Fed的聲明,不但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滑落至2.29%,美元指數也跌至93.396新低水位。

根據摩根資產管理最新「Guide to the Markets-Asia」對美元指數與各類資產相關性統計,不論新興股市或亞洲股市,都與美元表現呈負相關;而與美國景氣發展亦步亦趨的美國高收益債,也出現反向關聯,代表隨著美元指數轉弱,這三類資產將有受惠契機。

---------------下一則--------------- 
台灣6月景氣 很沒勁2017年07月28日 04:10 (工商時報)于國欽�台北報導
近年我國景氣走勢 https://goo.gl/BwxEfi

國發會昨(27)日發布6月景氣報告,景氣亮出連續第3個月黃藍燈,領先指標連跌7個月,但跌幅為近5個月最小,經濟發展處長吳明蕙表示,當前復甦動能確實偏弱,惟綜合國內外情勢,研判第3季有機會好轉,下半年可望再亮綠燈。

國發會每月綜合出口、股價、就業等9項指標編製景氣燈號,6月拜製造業銷售好轉,景氣綜合判斷分數增1分至21分,可惜仍未逾綠燈門檻23分,因此亮出連續第3個月黃藍燈。

我國景氣自去年7月亮出綠燈以來,連九綠後在今年4月重返黃藍燈,隨後5月、6月續呈黃藍燈,顯示復甦動能偏弱,吳明蕙說:「目前復甦動能確實偏弱,然而由組成燈號的9項指標已較上月改善研判,景氣展望仍是審慎樂觀的。」

國發會昨天也公布6月景氣領先指標,較上月跌0.28%,雖連跌7個月,但跌幅為近5個月最小。吳明蕙表示,累計7個月僅跌1.78%,這代表復甦力道雖弱,但已較前一個月有所改善。

國發會樂觀看待景氣的原因為何?吳明蕙表示,近月美、日、歐、中除了領先指標持續升高,製造業經理人採購指數(PMI)也全數大於50,持續擴張,外在環境正漸好轉,這將有助於我國未來出口的擴增。

另外,亞銀(ADB)日前將台灣今年經濟成長已由1.8%上修至2.0%,環球透視則維持2.1%的預測,根據這些資料研判我國下半年景氣仍將審慎樂觀。

吳明蕙認為,目前偏弱的景氣可望於第3季好轉,加以台灣是iPhone供應鏈的重要一環,下半年隨著新款手機上市、銷售,將可帶動我生產動能,下半年應該有機會再亮綠燈。

不過,在審慎樂觀之餘,她也提醒:「全球貿易保護主義的威脅、美國寬鬆貨幣政策的趨緊、以及東北亞地緣政治緊張等風險,仍需密切關注。」

---------------下一則--------------- 
大中華基金 投信喊買2017-07-28 01:27:02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投信發行大中華基金績效 https://goo.gl/USzGAm

自6月以來,國際重要研調機構相繼更新對於全球主要經濟體的經濟展望預測,其中OECD、亞洲開發銀行、IMF三大研調機構不約而同地調升中國今、明兩年經濟展望預期。

群益投信表示,隨中國基本面表現穩定,以及政策題材陸續釋放下,有助進一步帶動股市表現,建議投資人不妨以定期定額或分批進場的方式適度布局大中華基金。

IMF跟亞洲開發銀行都認為今年度中國可望實現6.7%的GDP增長目標,分別較前次預期調升0.1%和0.2%,OECD預估今年中國GDP將有6.6%的增長,也較前次預期上調0.1%,至於2018年,三大研調機構則都預估將有6.4%的增長,較前次預測上調0.1%至0.2%不等。

群益華夏盛世基金經理人蘇士勛表示,中國6月進出口增速分別較5月上升2.4%和2.6%,外需持續改善,內需也再現回暖,預估中國經濟溫和復甦的態勢在第3季度仍將延續。至於企業營運方面,根據中金公司預測,A股整體上市公司中,中報業績預估向好的比例達七成,在基本面和獲利面的支撐下,加上官方改革政策持續進行中,有望進一步帶動陸股表現。

蘇士勛建議,在投資布局方面,可持續關注體質佳、業績增長且具成長動能的個股,以及政策受惠類股;在產業方面,6月商用新能源車成長加速,乘用車符合預期,建議可適度參與新能源車的投資機會。此外,由於中國保險業進入轉型甜蜜期,保單結構改變有利於提升壽險公司利潤,類股表現也可多關注,其他產業如消費、互聯網、資本設備等板塊也持續留意。

台新MSCI中國基金經理人楊珮玉指出,中國經濟持續穩健向上,在企業獲利方面,目前中國券商預計A股上半年淨利將較去年大幅增長18%,2017年全年增速有機會達到14%,企業盈利成長明顯加速。建議順應多頭趨勢,類股布局上,可加碼消費白馬價值股,趁勢參與中國消費服務龍頭崛起過程,布局新興消費服務行業。

---------------下一則--------------- 
亞股 下半年漲升動能強2017年07月28日 04:11 (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全球景氣健康向上,引領亞洲企業獲利頻創佳績,並同步挹注亞股漲升動能。投信法人表示,統計2000年以來數據,亞股下半年仍有超過63%的正報酬機會,隨亞洲出口與企業獲利在全球景氣翻揚而動能加溫,搭配美元回落、外資持續流入、當前估值仍低等利多因素,看好下半年亞股漲升動能。

凱基亞洲護城河基金經理人劉大平指出,亞洲各國政府致力於改革、推動基礎建設,帶動亞洲經濟及企業獲利增長,目前亞太不含日本股票股價淨值比(P/B)約1.6倍,低於十年平均1.7倍,且亞太不含日本股票本益比(P/E)相對歐股折價15%、美股折價接近30%,評價具吸引力,相對看好大陸、印度及香港,產業則可聚焦大陸及香港的產業龍頭股、金融類股及印度內需股。

群益亞太中小基金經理人李忠翰表示,根據IMF最新發布的經濟展望報告,新興亞洲是唯一一個今、明兩年GDP成長率皆維持在6.5%高增速的地區,表現遠優於已開發國家、新興歐洲以及拉丁美洲,除了基本面表現穩健,市場也預估亞洲企業整體EPS成長率在未來一年還有一成以上水準,中長線投資潛力可期。

摩根投信指出,觀察主要亞洲國家今年到明年企業獲利成長預估都有兩位數的亮眼佳績,其中又以南韓企業獲利引擎最強勁;而雙印和大陸企業營收成長亦在個別題材帶動下有約3成的水準,建議投資人可以留意後續亞股投資機會。

摩根亞洲增長基金經理人郭為熹指出,企業獲利前景大爆發,吸引資金今年持續鍾愛南韓股市,推升南韓股市續創新高。不讓韓國專美於前,雙印和大陸也在企業獲利動能帶動下,股市仍存在2∼17%的續漲空間。

以大陸為例,眼見陸股持續國際化進程,長期資金仍將著重在好轉的經濟成長與基本面改善;伴隨企業獲利上修相對新興市場的比重已來到今年高點,投資人對大陸的減碼配置也逐步回歸到中性水準,看好A股有望啟動補漲。

---------------下一則--------------- 
企業獲利讚 外資挺印度股市2017年07月28日 04:11 (工商時報)魏喬怡�台北報導
亞洲主要股市外資買賣超 https://goo.gl/ujnDbX

外資上周對亞股買多賣少,主要買超集中在東北亞的台灣和南韓,及南亞的印度,尤其對印度單周買超達3.02億美元,不僅為上周外資買超之冠,且創近5周來新高。群益印度中小基金經理人林光佑指出,從評價面來看,儘管今年來印度股市頻創新高,但預估本益比和本淨比仍低於過去高點,因此評價面還未過熱。

在企業獲利方面,過去市場預期印度企業獲利多是年初最高,不過在近期季報逐漸公布後,市場小幅上修2018財年的企業獲利,顯示近期的企業獲利表現持續優於預期,可望進一步帶動股市表現。在投資布局方面,建議可持續關注金融、消費、資本設備等類股表現。

摩根亞洲增長基金基金經理人郭為熹指出,今年來外資全面對亞股呈現面淨流入,台韓買超金額已突破去年8成,印度與東協更已超越去年流入總額,帶動亞洲股匯資產強勢雙漲,MSCI亞太不含日本指數突破2015年5月以來新高。

郭為熹認為,亞洲企業盈餘趨勢持續獲得上調,尤其北亞科技股是點燃這波亞股上漲的柴火,JPMorgan證券預估亞股2017年獲利成長高達18.1%,且EPS預估已連12個月獲上調,僅次於2004年與2010年,又以受惠全球景氣趨升、新科技產品上市題材的能源、科技股上修幅度最大。

宏利亞太中小企業基金經理人陳桂銓指出,需要留意的大環境因素首推聯準會升息與縮減資產負債表(量化緊縮)的時程,因為對亞洲股市的資金動向至關緊要。

陳桂銓認為,今年以來亞股行情表現強勁,短期內可能將回檔或盤整;個別市場來看,如台韓等高殖利率的市場,加上科技新品的拉貨行情,或受惠財政支出及人口紅利的印度,都是外資在國家配置中仍高配的區域。

---------------下一則--------------- 
新興亞洲重返榮耀 布局搶先機2017年07月28日 04:11 (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亞洲金融風暴20年後,整個亞洲經濟體的外匯儲備從危機前不到1兆美元的規模,累積至今日超過6兆美元,占全球外匯儲備的一半。法人表示,亞洲國家中以印尼的表現最令人驚艷,其他國家也陸續展現基本面實力,建議投資人可布局新興亞債以掌握投資機會。

元大投信表示,近年來亞洲國家在經濟環境、金融制度甚至政治體制上大多有所進展,體質的提升直接反映在國家信評之上。根據各大信評機構資料,除了原本就身處投資等級的新加坡、香港、大陸、台灣,金融危機當時非投資等級的韓國、馬來西亞、泰國、印度、菲律賓與印尼皆成功擠身投資等級。

元大新興亞洲美元債券基金經理人謝哲弘表示,其中最值得注意的便是印尼,亞洲金融危機當時的「B」級信評,幾乎是亞洲國家中最低的,經過20年的努力,在今年5月取得標普的肯定,正式成為投資等級國家。

元大新興印尼機會債券基金經理人林培珣認為,對於金融市場的投資者來說,除了價位、波段、評價、景氣循環外,對於歷史背景能夠有更深入的了解,便更能夠掌握非經濟因素以外的風險與轉機。比對20年後的今天,亞洲的債市經過許多制度、政策的累積已更為強健,匯市反應也更具彈性。

中國信託投信投資長林瑞瑤表示,新興市場已成為全球景氣擴張的主力。新興國家經濟在去年創下自2001年最差成長率4.1%之後,預期今年將可成長4.5%、明年進一步加快至4.8%,遠勝成熟國家的2%增幅,且未來數年還可望擴大成長步伐,像是俄羅斯與巴西也均可望擺脫衰退的困境重返經濟擴張的榮景。

中國信託雄鷹市場債券基金經理人房旼表示,根據西班牙對外銀行(BBVA)估計,2015∼2025年大陸、印度及印尼三個國家對全球GDP成長貢獻度超過5成;再者,新興亞債的風險報酬比明顯優於新興歐洲及新興拉美,特別在未來聯準會升息環境下,新興亞洲較低的波動度可平衡整體投資組合利率風險,配置上尤其看好新興亞洲。

---------------下一則--------------- 
亞洲中小企題材燒 看旺2017-07-28 01:27:05 經濟日報 記者徐念慈�台北報導

南韓政府近日宣布上調2018年最低時薪16.4%、創2001年以來最大調升幅度,投信法人看好此舉可望帶旺內需消費,利於以內需市場為導向的亞洲中小型企業後市表現,有望帶旺亞洲中小型基金表現。

儘管投資人會憂慮此舉也同時提升中小型企業的人事增本,但南韓政府預計將給予小型企業薪資成本上揚逾半數的補償,金額預估為3兆韓元,以降低對於企業獲利的衝擊。南韓國會也通過總額11兆韓元2017財年補充預算案、占GDP比重0.6%,政府計畫於第3季運用該補充預算的七成,野村本周預估此將提振2017年GDP成長率0.2%。

富蘭克林坦伯頓亞洲小型企業基金經理人伽坦.賽加爾(Chetan Sehgal)表示,南韓總統文在寅競選時承諾,將在五年任期屆滿前,將南韓最低時薪調升至1萬韓元,預期南韓最低薪資有逐漸往OECD國家平均值靠攏的趨勢,由2000年的僅達OECD國家39%的水準來到2016年的78%,薪資水準攀升將有利提升南韓內需消費動能。

富蘭克林坦伯頓亞洲小型企業基金6月底在南韓小型股布局比重約兩成,精選休閒服飾、電視網路購物和美容生技醫療公司,著眼南韓7月消費者信心指數攀抵111.2、創六年新高點,可望持續帶動中小型消費類股股價活躍。

摩根亞洲增長基金經理人郭為熹表示,亞洲主要國家今年到明年企業獲利成長預估都有兩位數的亮眼佳績,其中又以南韓企業獲利引擎最強勁,以52.3%稱霸全球,即便南韓今年股市頻創新高,市場預估仍存在20%的續漲空間;雙印和中國企業營收成長也在個別題材帶動下有約三成的高水準,建議投資人可以留意後續亞股投資機會。

柏瑞投信表示,隨著全球景氣的轉強以及企業獲利前景的改善,亞洲企業的庫存去化和出口情況也較預期為佳。尤其亞洲科技業在半導體需求強勁和行動遊戲市場蓬勃發展的帶動下,表現相對突出。

---------------下一則--------------- 
印度股走多 可長抱2017-07-28 01:27:03 經濟日報 記者徐念慈�台北報導
投信發行印度基金今年來表現 https://goo.gl/p5HDbt

印度企業陸續公布上季財報,根據日前外資券商高盛報告,預估MSCI印度指數成分股上季營收表現將有15%的成長,增幅為近四年來最大。投信法人表示,印股中長期投資前景仍看好,建議投資人不妨適度以印度基金來布局。

觀察今年來印度股市表現,截至26日止,Sensex指數累計上漲幅度為21.7%,今年來指數已22度創下歷史新高,連帶投信發行的印度基金績效也跟著提高,今年以來平均報酬24.9%,表現亮眼。今年以來績效居第一的是群益印度中小基金(美元級別),績效達33%。

群益印度中小基金經理人林光佑指出,儘管今年來印度股市頻創新高,但預估本益比和本淨比仍低於過去高點,因此評價面上還未過熱,在企業獲利方面,近期季報逐漸公布後,市場小幅上修2018財年的企業獲利,顯示近期的企業獲利表現持續優於預期。布局上,建議可持續關注金融、消費、資本設備等類股表現。

林光佑表示,在政策方面,GST在7月實施後多數產業並無紊亂情況,企業運作較預期順暢,長遠來看有助減輕企業稅務負擔,此外,印度政府仍持續推動平價住房等政策,都有利改善印度經濟結構等表現,使股市中長期投資前景值得期待。

瀚亞策略印度傘型基金經理人周佑侖表示,從全球預估未來三年企業獲利成長率來看,印度以17.5%稱霸,無論股市或債市收益率雙高特性,不僅吸引國際資金,自然也是聚集內地資金的關鍵。他指出,看好印度市場投資人,如擔心印度股市創高,又想尋找較高的收益和成長機會,可透過印度債券或股債平衡型基金布局。

台新印度基金經理人林彥豪指出,節慶消費行情,將帶動印度股市下半年漲升行情,根據歷史經驗,中小型股漲幅將勝過大型股。

---------------下一則--------------- 
貨幣寬鬆、景氣佳 歐股補漲可期2017年07月28日 04:11 (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歐洲、美國和全球企業今年獲利成長及指數表現 https://goo.gl/zhdKi9

歐洲央行7月如市場預期維持利率與購債規模不變,法人指出,歐央貨幣政策仍持續提供景氣支撐,有利基本面持續向上,帶動歐股表現;此外,全球正值企業財報公布旺季,歐洲經濟數據向好,市場普遍預期今年歐洲企業獲利有望較美股和全球更勝一籌,考量歐股目前估值較美股便宜,今年以來漲幅又相對美股落後,加上基本面及貨幣政策仍持續給予股市支撐,歐股落後補漲行情可期。

摩根歐洲動力基金經理人約翰.貝克(John Baker)指出,今年來全球景氣動能加速回溫,市場預估歐洲企業今年獲利年增率有望繳出18.8%的好成績,不僅優於全球的13.4%,更大勝美股的10.3%預估,歐洲企業獲利引擎較全球和美國更為強勁,看好歐股漲動能可望同步獲得挹注,另近年來歐股表現卻遠遜於美股,落後補漲行情值得期待。 除獲利能見度高,歐股也較美股更具估值回升空間。

富邦投信量化及指數投資部副總經理廖崇文表示,市場預估今年歐洲前600大企業的全年每股獲利將成長逾16%,高出S&P500企業5%以上,且從企業市值大小來做區分,可發現到小型股的每股獲利估計會優於中、大型企業的表現,顯示寬鬆政策有效率地將其優勢深化到小型企業當中,強化了整體產業的良性循環因子。

宏利資產管理歐澳遠東股票主管David Hussey指出,2017年投資者對歐洲股票的投資興趣應會轉濃。歐洲的自由現金流收益率較其他市場具吸引力,而當地的經濟動力亦可望帶動企業利潤率和獲利在2017年及其後上升。

第一金全球大四喜收益組合基金經理人許豑勻表示,考量波動風險的投資人,應留意產業間的平衡布局,或將部分資金配置在高股息或高收債等資產,避免失衡風險。

野村歐洲中小成長基金經理人蘇聖峰表示,歐洲中小型股目前相對大型股的溢價約11%,低於歷史平均值的18%,而且盈餘持續成長,對價值面有所支撐,並帶動歐洲中小型股的價值重估行情。
施羅德投信多元資產投資團隊副總裁莊志祥指出,歐元下半年表現走勢可望持續。

---------------下一則--------------- 
歐元看升效應 新套利工具夯2017-07-28 01:26:50 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歐元與S&P美元指數反向ETF比較 https://goo.gl/EevsNq

美元指數因美國聯準會(Fed)發表偏鴿派聲明走跌至逾一年最低,歐元因此升勢強強滾;統計國內掛牌的美元反向ETF,與歐元表現的相關係數有0.9,可作為套利匯差替代工具。

市場預期歐洲央行跟進美國緊縮貨幣政策,加上美元疲弱不振,歐元快速走強,累計今年來已升值11%,是主要貨幣表現最佳。與此同時,多家外資機構喊出看多歐元,繼摩根士丹利報告建議投資人勇敢「做多歐元」後,瑞士信貸26日也發布觀點指出,歐元升值趨勢已經成形,未來歐元兌美元目標價上看1.18,投資人不要輕易作對。

元大S&P美元指數正2 ETF經理人黃議玄表示,今年歐元崛起,主因在於美元指數過度弱勢,川普稅改和擴大公共支出等政策原地踏步,加上美國貨幣政策面臨不確定性,包含市場原先預期,美國今年可能升息三次,卻出現經濟動能放緩,影響升息強度下滑。

此外,聯準會(Fed)主席葉倫明年退休後的繼任人選暫無定論,Fed中長線貨幣政策出現變數,導致美元指數跌跌不休,至26日為止,下跌幅度已逾8%。

不過,台灣投資人過去較少交易歐元,現匯交易的成本極高,目前台股已有外匯ETF掛牌上市,以元大美元指數反向ETF為例,該ETF追蹤S&P美元指數單日反向1倍指數,今年來至26日為止,其與歐元現貨報酬分別為8.7%、11.7%,兩者相關性達到0.927,代表美元指數反向ETF,可作為看好歐元的替代交易工具。

黃議玄表示,國際貨幣基金(IMF)7月經濟預測,已將歐元區經濟成長率上調0.2個百分點;在貨幣政策方面,歐洲央行總裁德拉吉20日會議上也表示,歐洲央行可望開始討論逐步取消量化寬鬆(QE),假設美國升息或縮表進程不如預期,歐元不排除進一步走揚。

---------------下一則--------------- 
巴西降息利多 引領拉美股市2017年07月28日 04:11 (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巴西股票基金表現 https://goo.gl/5WPgyx

考量近期國內政局紛擾對整體內需復甦力道已產生負面影響,巴西央行26日再度調降指標利率1個百分點,至9.25%,為本次降息循環以來第七度降息,累計降息幅度已達5個百分點;由於巴西央行會後聲明趨於鴿派,未來仍可能持續釋出降息利多,將有助巴西經濟前景。

野村巴西基金經理人葉菀婷表示,巴西央行先前已調降今、明兩年CPI年增率預估值,且本次會後聲明趨於鴿派,後續巴西央行將持續釋出降息利多,對於整體經濟及內需產業獲利成長將有正面助益。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明年巴西總統選舉裡,由親市場的候選人勝出的機率將大幅升高,延續改革力道,這對巴西股匯市將是非常正面的情境。現階段巴西股市占整體拉美股市權重超過五成,隨著巴西股匯市已出現打底後向上格局,有利引領整體拉美股市走高。

保德信拉丁美洲基金經理人高君逸指出,雖然巴西國內繼續爭吵稅收和年金改革問題,但股市跟隨大宗商品走強,Ibovespa指數26日甚至來到5月代理總統泰梅爾醜聞爆發後的收盤新高,加上巴西央行本宣布降息至9.25%,展現提振巴西經濟復甦的決心。

富蘭克林坦伯頓拉丁美洲基金經理人古斯塔渥.史丹爾表示,拉美股市具有良好前景,在企業營收增長、國內利率下滑,以及基期甚低的情況下,企業盈餘有望出現強勁增長,成為推升股市的重要動力。

宏利亞太中小企業基金經理人龔曉薇指出,亞洲企業獲利預期上調、亞洲各國基本面改善,以及政治局面相對穩定。下半年受財政政策支持、實質利率下跌帶來的本地需求恢復,及參與歐美國家復甦力道,都使亞洲企業獲利持續強勁。

日盛亞洲機會基金經理人鄭慧文表示,今年以來表現,新興股債匯市持續吸引外資流入,預期趨勢將持續,加上亞洲各國政府持續推出有利中小企業營運的政策,亞股行情正面可期。

---------------下一則--------------- 
新興股市 熱錢湧入2017-07-28 01:27:11 經濟日報 記者朱美宙�台北報導

根據?豐中華投信的下半年投資展望,全球經濟可望在下半年持續復甦,尤其是新興市場相對美股評價來到2002年以來新低,在經濟持續復甦下,表現可望持續優於美股。

新興市場股市MSCI新興市場指數今年來已上漲23%,?豐中華投信海外投資小組協理楊惠元表示,美國持續帶動全球經濟成長,有利新興市場股市續強。

目前美國經濟成長率維持在2%以上溫和復甦,通膨率也將超過2%,即使美國升息,資金不一定會匯回美國,熱錢還是持續進入新興市場。

另根據歷史經驗顯示,熱錢會造成原物料與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可以有效拉抬新興場股市、債市與匯市的表現,以往在美國通膨率上漲的升息期間,新興股市表現優於美股。

---------------下一則--------------- 
安聯生技觀測指數 7月放晴2017年07月28日 04:11 (工商時報)魏喬怡�台北報導

今年以來,美國FDA核准新藥的速度已經超過歷史均值,加上資金面連續五周的淨流入,推升NBI生技指數近期表現。安聯7月生技觀測指數上升至9分的晴天區,基本面、技術面與資金面均為正向看法。

安聯全球生技趨勢基金經理人許志偉表示,由於政府的控管下降,加上美股走勢仍強、價值面仍具優勢,因此NBI生技指數資金已經連續五周流入;就技術面來看,指數月、季、年線均呈多頭排列。他認為,接下來進入財報公布期,可藉由第2季財報確認基本面獲利狀況,若中大型生技公司財報持續保持穩健,將有助支撐盤勢。

瑞銀(盧森堡)生化股票基金產品經理黃靜怡指出,受到川普醫改卡觀影響,美國生技股近期出現高檔震盪走勢,不過每年第3季和第4季是生技股旺季,多場重量級醫學會議和投資論壇登場將陸續登場,支撐美國NBI指數看回不回,因此近期若遇有指數拉回,都是逢低進場布局的時機。

富蘭克林坦伯頓生技領航基金經理人依凡•麥可羅表示,人口高齡化推升醫療需求且產業持續創新,生技產業良好的基本面有利帶動股價表現,尤其看好癌症、神經、罕見疾病藥物領域,這些領域有大量未滿足的醫療需求、高度創新且藥價給付受到保護。

另外,現金充沛的大型製藥及生技公司欲藉由併購來強化產品線的需求有望帶動產業併購動能,將有助激勵中小型生技股股價表現。

日盛全球抗暖化基金經理人馮紹榮表示,美國參院仍未對健保改革法表決,仍產生些許影響;先前傳出川普行政命令草案,放寬諸多跟藥品有關的法令,為壓制藥價的最佳方式,此項反而是對生技產業有利政策。

---------------下一則--------------- 
生技類股 後市看好2017-07-28 01:27:02 經濟日報 記者朱美宙�台北報導

那斯達克生技指數持續走揚,是2016年年初以來的高點,不過,美國健保改革步伐雜音多,恐成為變數,但駿利環球生命科技基金經理人Andy Acker、Ethan Lovell指出,健康護理產業仍存在機會。

駿利亨德森投資指出,醫院才是健保改革法案中衝擊最大者 ,不論健保法案改革的最終結果為何,醫療院所的利潤都會受到影響。所幸,醫院在健康護理產業中僅占一小部分,無礙於投資前景。

值得注意的是,健康護理產業仍充滿活力,生物科技及醫療設備不斷的創新,共和黨更傾向以自由市場的解決方案,來抑制美國藥品成本而不會扼殺創新。

舉例來說,現今有更多公司發展治療高度未被滿足醫療需求產品,同時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漸專注將這些療法快速提供給患者。過去五年期間,食品藥物管理局每年核准平均35款新療程,而在此之前的五年則每年平均僅有核准24款。

富蘭克林坦伯頓生技領航基金經理人依凡.麥可羅表示,歷史經驗顯示生技股第2季財報多有驚喜行情可期,可望擔綱生技股多頭續揚的重要觸媒,持續看好癌症、神經及罕見疾病領域。

---------------下一則--------------- 
六巨頭報喜 醫療基金搶鏡2017-07-28 01:26:55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六大生醫龍頭股第2季財報優於預期 https://goo.gl/LSMtBJ

近期重量級全球醫療保健類股發布財報,那斯達克生技指數(NBI)因此刷新18個月以來的新高水準。法人分析,包括諾華藥廠、聯合健康集團等六大醫療保健類股龍頭,每股盈餘(EPS)均優於預期,公布財報後,股價也跟著沾光,產業投資氛圍好轉,建議投資人著眼於「超預期」的企業獲利狀況,布局醫療基金。

根據彭博統計,包括諾華藥廠、聯合健康集團、嬌生、快捷藥方、生物基因、吉利德科學等六大醫療保健龍頭股,今年第2季財報的EPS均優於市場預期,成長幅度介於0.9%到19.6%之間,財報公布後,股價也出現0.4%到4.5%的漲幅。

保德信全球醫療生化基金經理人江宜虔指出,著眼於基本面,醫療保健類股的財報揭露進入高峰,包括製藥龍頭嬌生、醫療服務龍頭聯合健康集團上季獲利不俗,市場焦點也從川普施政風向轉至企業營運。值得注意的是,嬌生、聯合健康集團的股價近期創下歷史新高,背後原因為長線退休基金對其配息率十分滿意。

財報數字也隱含醫療產業的創新能量,例如嬌生6月公布,目前研發治療糖尿病藥品Invokana在臨床實驗階段顯示,治療糖尿病時,也有降低病人罹患心臟疾病,如中風、心肌梗塞的效益;諾華藥廠也在上月公布二項藥品正面臨床實驗結果,治療黃斑部病變藥品RTH258有顯著療效,以及治療心臟病藥品Canakinumab有正面的臨床實驗結果。

江宜虔指出,美國官方政策讓產業更「健康」,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對創新藥品採取更為友善的審核態度;投資人嗅到這股政策風向,搭配財報數字結果,可分批布局醫療基金。

群益全球關鍵生技基金經理人沈宏達表示,生技醫療產業受到景氣波動和系統性事件的影響相對小,主要是因為人口老化已成趨勢,用藥及醫療服務需求持續增長,加上產業創新動能旺盛,產值長期且穩定增長,中長線投資潛力看好。

---------------下一則--------------- 
消費股吸金 新經濟概念聚焦2017-07-28 01:26:59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全球消費股票基金績效 https://goo.gl/gcnMPw

國際貨幣基金(IMF)最新報告揭露全球經濟復甦腳步穩健,加上美國消費信心創16年次高、中國消費支出強勁,使資金湧向消費類股,上周買超全球消費股票基金1.2億美元,推升MSCI全球消費指數及資金量創近月新高。

復華投信認為,全球消費產業因創新科技及行動裝置興起,明顯改變民眾消費行為,推升相關資訊科技類股崛起,成為經理人布局新亮點。

建議欲投資全球消費基金之投資人,除了傳統消費產業之外,可聚焦新經濟概念的消費題材,同步掌握景氣復甦及趨勢商機。

據統計,目前包括台灣、美國、南韓、香港等各市場股王,例如手機鏡頭的大立光、美國線上旅遊服務龍頭Priceline及手機龍頭三星及以IT起家的騰訊,都與消費產業息息相關;貴州茅台、UNIQLO、馬牌等傳統消費類股,則分別搶占中國大陸、日本及德國股市股王。

也因為這股趨勢潮流轉變,讓全球消費股票基金產業布局比重出現變化,以近三個月績效逾一成表現突出的復華全球消費、未來資產亞洲卓越消費股票、景順亞洲富強、荷寶環球消費新趨勢股票及景順消閒基金為例,資訊科技、軟體等產業比重皆在前三大產業之列。

復華全球消費基金經理人王博祺表示,除了具龍頭產業優勢的民生消費品,現今消費終端需求逐步從實體商品轉向虛擬購買服務,也開啟新的消費市場商機及產業趨勢亮點。

此外,泛消費類股涵蓋範圍已經橫跨科技、電商、通訊及奢侈品等,加上科技創新與線上消費成長快速,也會是消費產業布局的重點。
持續看好新消費、新科技及受惠經濟景氣復甦等相關價值成長個股。

日盛中國內需動力基金經理人趙憲成補充,由於中國大陸內需消費成長動能為世界之最,加上納入MSCI後長線資金將長期流入,在陸港股方面,將長期聚焦各行各業的領頭羊企業,以新能源車為例,6月中國大陸新能源汽車銷量5.9萬輛,年增率達33%,月增率也有30.1%。

---------------下一則--------------- 
收益型主動基金 變胖2017-07-28 01:27:08 經濟日報 記者朱美宙�台北報導
境內基金6月買氣較強的基金 https://goo.gl/udBi1w

境內基金6月底的規模2.2兆元,整體規模雖比5月僅減少1.4%,但以收益為訴求的主動式基金規模持續增加,資金集中在債券組合型基金、特別股基金與高收益債基金。

儘管美歐央行鷹派談話帶動利率彈升,引發債市波動,今年以來資金仍持續簇擁債市。觀察境內基金6月買氣概況,收益型的基金都是主流產品,凸顯投資人仍有強大的收益、抗波動的投資需求。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資料顯示,安聯四季豐收債券組合基金6月淨流入62億元,使基金規模173億元,躍居成境內第一大組合基金;柏瑞特別股息收益基金、群益全球特別股收益基金兩檔特別股基金,柏瑞是追募、群益是首度募集,共淨流入108億元;聯博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淨流入16億元,使境內基金規模達242億元,境內境外的高收益債基金都同步吸金。

投資專家分析,6月全球景氣持續回短暖,但資產評價來到相對高點、部分市場傳出雜音等的干擾,也讓投資人在美歐貨幣政策即將步入另一個轉折點時,在投資標的選擇上,還是鍾情在與債券或收益有關的投資標的上,年化配息率5%以上的基金都受青睞。

安聯四季豐收債券組合基金經理人許家豪表示,歐洲央行德拉吉表示歐元區通膨取代通縮,加上部分聯準會官員持續表達緊縮言論,歐美貨幣政策料將逐漸步入轉折點。即使在升息循環中,許家豪表示,多元組合各類債券的投資策略,可因應市場輪動;歷史經驗顯示,多元組合債券,不但有助於分散投資組合的風險,也有助於提升投資效率。

群益全球特別股收益基金經理人蔡詠裕強調,特別股在收益水準上與高收益債相當,信用風險相對低,過往即使在金融海嘯期間,也幾乎都維持正常配息不間斷,即使在市場空頭下,投資人仍能保有收益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