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抗議客服不給叫基金答人的葉小媽

小媽精選1060906基金資訊

2017年09月06日
國人存老本 基金比重增2017-09-06 00:06:27 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兩岸三地民眾 退休金與達成度+退休投資工具 https://goo.gl/9cTZw6

摩根資產管理昨(5)日發布兩岸三地投資人退休意向調查,顯示三地投資人理想退休金約1,200萬元,國人目標是1,264萬元略高於平均,不過已累積退休金僅397萬元,且仍偏好保險等保守工具,建議應更積極準備退休財富。

摩根資產管理今年連續第二年進行兩岸三地投資人退休意向調查,調查範圍涵蓋台灣、北京、上海、廣州及香港等三地城市,受訪人數超過2,500人。

在新出爐的調查結果中,顯示出兩岸三地的投資人平均理想退休金約1,200萬元,低於去年的1,700餘萬元,其中,港、台、中的理想退休金仍然依序遞減,以港人理想是1,540萬元最高,台灣1,264萬元居次,中國819萬元最低。

去年三地投資人理想退休金都在1,600萬元以上,今年中國雖明顯降低,但要累積千萬左右的退休金並不容易。調查指出,台灣和中國投資人目前累積退休金約397萬及251萬元,對照理想退休金的達成進度均為31%、尚不及四成水準。如以千萬元至三地理想目標的1,200萬元推算,工作40年,每月至少應存2.5萬元。

分析投資人預估退休後每月支出,台灣和中國評估每月花費金額是2.8萬、2.9萬元,代表可能高於目前每月應存退休金。但在理財工具上,兩岸仍趨向保守,前三項依次是保險、房地產和定存,反映投資人追求高度安全感,港人則仍是三地最積極、有94%首選股票。

不過,與去年相比,台、港挑選保險和基金都呈現增長,台人挑保險的比率從38%升至43%,基金由27%升至31%。

摩根投信執行董事劉玲君表示,從退休金準備角度來看,保險本質仍以保障為主,定存須留意財富累積期間的通膨風險,房地產則有頭期款較高門檻,未必適用想累積退休金的新手。
相較之下,基金3,000元就可以定期定額投資,使投資人儲蓄退休金有傾向投資基金趨勢,也適合任何族群上手。

劉玲君指出,準備退休金屬長期作戰,一方面,不論投資工具或投資標的,都應追求多元化,適當分散風險;另方面,則應考量投資工具的適切性及方便管理程度,不要投資自己不熟悉的產品,再把握「及早開始」原則,長期要累積千萬退休金並不難。

---------------下一則--------------- 
美歐股市 2個月內變盤2017年09月06日 04:11 (工商時報)林國賓�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財經媒體CNBC報導,今年以來美歐股市多頭氣盛,許多操盤人與分析師便陸續開始擔憂可能出現回檔修正波,但大盤卻持續往上挺升,如今在北韓引爆的地緣政治緊張衝突升溫下,最快2個月內美歐股市就會出現拉回修正。

道瓊周二跌逾170點
美股周二結束勞動節假期重新開市,出現北韓核試補跌走勢,道瓊工業指數跌逾170點,幅度將近0.79%。

英國Tatton投資管理公司執行長兼投資長曼泰爾(Lothar Mentel)透過電郵向CNBC表示:「我們認為未來2個月股市確實有相當的機會出現修正,雖然不是一定會發生,但只要有適當的引爆點,機率的確不低。」

其實打從今年初在美歐股市漲聲此起彼落開始,市場投資專家便喊出股市可能拉回修正的聲音。美股標普5百指數今年以來累計大漲約10%,Stoxx 600泛歐股市指數也上漲約3%。

投資智庫OMFIF董事經理馬許(David Marsh)本周稍早也提出同樣的質疑,他說:「就算股市還沒觸頂,至少也是即將觸頂,在我看來無論如何也該要回檔修正了。」

美股標指今年花不到半年漲幅就已觸及過去90多年來的平均年化投報率,也就是說美股投資人上半年就已達成過去90年來平均一整年的獲利目標。換言之,這也是大盤過熱的一大訊號。

歐股是另一個受到全球投資人熱捧的股市,主要利多在於經濟數據優於預期與企業獲利強勁。
投資專家認為,股市回檔修正的相關條件已見成熟,接下來就只欠東風。

Tatton的曼泰爾表示,「在我們看來,最可能引爆股市拉回修正的誘因不是北韓或是美國總統川普,而是中國大陸經濟成長走疲。」

不過,德意志資產管理公司多資產部門主管希勒(Christian Hille)認為,「北韓地緣政治緊張情勢升高,已導致市場出現風險趨避的浪潮,這也可能為股市未來進行修正埋下伏筆。」

---------------下一則--------------- 
北韓核爆以來 台股中小基金漲逾2成2017年09月06日 04:11 (工商時報)魏喬怡�台北報導

東北亞緊張局勢增溫,觀察北韓自今年4月15日首次核試至今,金融市場雖有動盪,仍漲聲不斷,其中以台股基金報酬表現最亮眼。理柏統計4月15日至今的數據顯示,有七類型基金的平均報酬超過15%,而這七類型中又以台股基金居多,表現最亮眼的就是台股中小型基金,平均報酬逾20%,其次則是台股科技基金,平均績效也近20%;大中華與中國A股基金表現也不遜色,分別有18.49%及15.43%。

中國信託台灣活力基金經理人周俊宏指出,受北韓試爆氫彈引起全球震撼,不排除緊張氛圍將進一步升高,但台股已成功挑戰月連紅後,月周線同步收高,中期上升趨勢未變,若國際主要股匯市未大幅動盪,本波台股偏多行情延續性持續。加上台股目前股價淨值比約處於十年平均,本益比仍低於十年平均,也顯示台股多頭尚未過熱。

周俊宏認為,在基本面、評價面無虞下,加以高股利率的優勢,台股今年來至9月1日強力吸金,外資回補力道更為亞股之最,累計買超金額已近88億美元,超越南韓與印度。

安聯台灣科技基金經理人廖哲宏表示,台股多頭行情持續,月線連9紅,萬點交易天數持續創紀錄。台股季線來到10400點,半年線達10,150點,年線也達9,750點,轉眼萬點已從關卡變成支撐。

他表示,台股基本面穩步正向,加上近日大陸PMI指數表現優於預期,美國第2季GDP從2.6%上修至3%,已成為股市的最佳支撐。儘管近期有北韓試射飛彈引發全球關注,但投資市場並未受到信心衝擊,只是區域政治氛圍仍值得投資人持續觀察。

廖哲宏表示,記憶體、被動元件、銅箔、航運、紙類等漲價概念股持續成為盤勢主流。近期Google推出3D感測的應用技術,將推廣到Android手機,可望帶動3D感測相關族群表現。台灣像是晶圓製造、半導體封測、PA等相關供應鏈,值得持續關注。

---------------下一則--------------- 
亞洲科技股 旺季到2017-09-06 00:06:35 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亞洲科技類股近五年各月表現 https://goo.gl/Dj3t1V

全球科技業進入新機發表高峰,亞洲供應鏈受惠鋪貨,業績往往大幅成長。統計近五年亞洲科技股在9、10、11月都繳出正報酬,平均漲幅介於1.2-2.8%,法人預期今年iPhone及特斯拉出貨推升,將延續歷年表現。

根據彭博資訊統計,亞洲科技股近年適逢科技新品出貨,在出貨前後都有旺季行情,9月平均上漲1.3%,10月擴至2.8%,11、12月雖收斂漲幅,但至隔年2月又有3.5%的平均漲幅,高度連動亞洲旺季行情。

投信業者認為,今年科技股題材綿延,5、6月淡季不淡,接著特斯拉新車已按計畫交車,iPhone 8預計9月12日發表,人臉辨識、擴增實境、10奈米晶片等焦點可能再帶動行情,建議投資人透過亞洲科技基金,參與科技新品及消費行情。

第一金亞洲科技基金經理人黃筱雲表示,根據瑞銀證券預估,特斯拉自動車出貨,將帶動全球車廠聚焦自動車商機,在2025年前,電動車年均複合成長率超過30%,滲透率將逐步攀至14%,相關供應鏈在今年發酵業績後,仍有三、五年高速成長期。

另外,iPhone 8宣布改款功能後,未來手機設計會搭載更多功能,包含5G、AR、VR、智慧語音裝置等,台韓在內的供應鏈都扮演舉足輕重腳色。黃筱雲指出,如蘋果改款符合預期,亞洲科技股年底前的業績效應值得期待。

統一全球新科技基金經理人郭智偉表示,今年科技股獲利普遍較去年成長,第3季以來,類股雖因漲多了結賣壓修正,但評價水準反而因此來到合理水準,對於科技新品發表帶來發揮空間,預期全球科技股受惠景氣增溫,至明年的長線營運動仍保持成長。

現階段硬體零組件供需吃緊,記憶體、晶圓產業等零組件,漲價空間尤其大,反映科技廠過去審慎的產能支出,配合轉型高附加價值產品等策略,使產業議價能力重回供應商,郭智偉看好部分亞洲指標供應廠受惠,大廠受惠程度又可望優於中小型廠。

---------------下一則--------------- 
政治風險增溫 投資韓股停聽看2017年09月06日 04:11 (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北韓試射飛彈,地緣政治風險增溫,法人認為,短線受地緣政治風險升溫,南韓股市行情仍以謹慎看待為宜,但今年南韓市場基本面強勁,企業獲利成長率相較其他亞股來得出色,尤其是半導體及出口相關類股表現最佳,待後續地緣政治風險趨緩,建議仍可擇優布局韓股。

野村投信認為,接下來的觀察重點應為9月9日北韓建國紀念日,金正恩是否會再次飛彈試射,若如同過去僅一般的飛彈試射,則市場應不致有太大的波動,倘若金正恩所進行的是核彈試爆,則全球市場應會產生恐慌性的賣壓,建議短線仍應謹慎看待。

野村投信說,韓股受惠於強勁的出口成長,央行持續調高今年及明年GDP成長率預估以及市場對於新政府上任的期待,資金持續流入韓股,今年以來韓股漲幅與主要亞洲股市相比,仍屬前段班排名。

富蘭克林坦伯頓亞洲小型企業基金經理人伽坦.賽加爾(Chetan Sehgal)表示,南韓總統文在寅競選時承諾,將在5年任期屆滿前,將南韓最低時薪調升至1萬韓元,預期南韓最低薪資有逐漸往OECD國家平均值靠攏的趨勢,由2000年的僅達OECD國家39%的水準來到2016年的78%,薪資水準攀升將有利提升南韓內需消費動能。

---------------下一則--------------- 
俄股反彈 後市樂觀2017-09-06 00:06:31 經濟日報 記者徐念慈�台北報導
境內外俄羅斯股票基金績效表現 https://goo.gl/pZvUY2

俄羅斯RTS指數近期反彈,投信業指出,俄羅斯為原油與天然氣出產大國,儘管油價近期持穩震盪,但俄股受到俄羅斯內需企業獲利佳,加上整體評價面偏低,帶動反彈力道,展望後市仍屬中性偏多。

摩根全方位新興市場基金經理人奧斯汀.弗瑞(Austin Forey)指出,儘管俄羅斯股市今年來受到油價回落和川普通俄門疑雲影響下跌逾8%,但卻無礙其經濟復甦力道漸增的事實。弗瑞說,俄羅斯在面臨連兩年衰退後,今年第2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年增率高達2.5%,不僅創下近五年來最大增幅,更遠優於官方原先1.5%的全年預估成長,引領市場研究機構跟著上修俄羅斯今明兩年經濟成長率至2.3%和2.5%之餘,也帶動股市表現轉為凌厲。

百達投顧認為,目前俄羅斯股市有蓄勢待發的態勢,從經濟角度來看,失業率較先前回落,且實質薪資上升,有利其內需表現;通膨回落也有利俄羅斯央行進一步降息。就政治面而言,雖然近期北韓議題再次引發動盪,但普丁在俄羅斯享有高支持率,2018年連任的可能性高,降低其政治不確定性,而歐美制裁的影響看來也已反應於股價中,後續下行風險有限。

價值面上,俄羅斯股市本益比仍較整體新興股市本益比大幅折價,相較於MSCI新興市場指數與海嘯前相去不遠,俄羅斯股市仍在腰斬狀態,具有價值面回升空間。 百達投顧表示,可以選擇增加內需配置的俄羅斯股票基金,增添俄羅斯股票投組的多元性。

野村大俄羅斯基金經理人紀晶心基於三個理由看好俄股,包括:(1)該負面消息已充分反應;(2)油價走勢趨穩;(3)中期而言通膨逐步降低將促使央行延續寬鬆貨幣政策,在多數成熟與新興股市價值面再次偏貴的同時,俄股投資價值浮現。

---------------下一則--------------- 
成熟股市漲幅已高 平衡基金出頭天2017年09月06日 04:11 (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今年以來美元持續走弱,導致資金轉往新興市場,加上成熟市場股市位於相對高點,新興市場表現反而較佳。投信法人表示,帶動新興亞洲上漲除了資金行情,全球景氣回升也是一大因素,加以成熟市場股市已出現高檔震盪,一些估值偏低的股市反受市場青睞,平衡基金透過積極操作,績效表現相對好。

兆豐國際大中華平衡基金經理人葉貴榕指出,法規放寬後,目前平衡基金的持股比例最高可達九成,因此一些操作較積極的平衡基金,表現不輸股票型。以近一個月表現來說,亞洲區域股票型僅上漲0.93%,但同期間亞洲區平衡型卻上漲1.14%,其中大陸平衡型更是繳出1.72%的亮眼績效。

葉貴榕強調,近期大陸市場由金融、原物料、科技類股帶動下放量上攻,預計十九大前,政策維穩金融市場,投資信心可望持續攀升。

第一金中國世紀基金經理人黃筱雲表示,時序進入下半年傳統旺季,陸股打底整理結束,正處於合理位置,不排除創波段高點的機會。

宏利精選中華基金經理人游清翔指出,第2季以來,大陸金融去槓桿貨幣政策以及地產調控導致市場波動加大,但因為十九大將於第4季召開,下半年去槓桿貨幣政策可望取消,加上2017年國企改革效益持續顯現,企業獲利仍將持續改善。

凱基亞洲護城河基金經理人劉大平指出,雖然大陸的基建及房地產投資有放緩趨勢,但消費及服務業的穩定擴張,以及民間投資的不斷上行,仍為今年大陸經濟前景提供支撐。在經濟平穩增長的態勢下,各大外資與信評機構紛紛調升對大陸今年經濟的增長預測,目前相對看好以銀行、保險為主的大陸及香港金融股板塊。

---------------下一則--------------- 
高股息低波動商品 抗震2017-09-06 00:06:30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風險事件下高息低波動指數與主要股市表現 https://goo.gl/HzTvja

北韓接二連三進行飛彈試射,儘管對投資市場的衝擊逐漸淡化,但仍影響投資人信心,尤其在指數都來到相對高點時,市場對消息面也格外敏感。觀察近兩年來,各個風險事件發生時,比較高股息、歐、美及新興市場指數發現,高股息低波動指數在四次事件中平均僅下跌3.5%,打敗各市場表現,尤其高股息低波動指數不僅抗跌,自2015年初以來上漲超過三成,也排名第一。

鉅亨網投顧指出,不僅北韓頻頻試射飛彈,8月以來全球市場雜音也不少。包括西班牙巴塞隆納恐怖攻擊、中國與印度邊境軍事活動、美國維吉尼亞州種族衝突等,都對全球股市造成震盪,用來反應市場恐慌程度的VIX(標普500波動率指數)更於8月中創下今年來高點,顯示股市的波動正在上升。面對風險事件頻傳的當下,投資人應趁機檢視投資組合,並配置低波動資產,以減少風險事件造成資產價格下跌。

從2015年來的主要風險事件對股市影響發現,風險事件之下全球股市無一倖免,部分股市甚至跌幅超過雙位數,但與其他指數相比,標普低波動高股息指數跌幅最小,期間最大跌幅不到5%。

鉅亨網投顧總經理朱挺豪指出,由於高股息資產多屬於績優大型股,且因為有股息支撐,在風險事件發生時,比較耐得住價格的波動,獲利了結賣壓較輕。建議投資人可適時配置高息低波動相關資產。

---------------下一則--------------- 
風險事件頻傳 高股息抗震2017年09月06日 04:11 (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各風險事件下高股息低波動指數與主要股市表現 https://goo.gl/Le58hY

北韓接二連三試射,法人指出,觀察過去兩年各風險事件發生時,比較高股息、歐、美及新興市場指數發現,高股息低波動指數在四次事件中平均僅下跌3.5%,打敗各市場表現,尤其高股息低波動指數不僅抗跌,自2015年初以來上漲超過3成,也排名第一,成為當前不可缺少的投資標的。

鉅亨網投顧指出,8月以來全球市場的雜音也不少。包括西班牙巴塞隆納的恐怖攻擊、大陸與印度邊境軍事活動、美國維吉尼亞州的種族衝突等,都對於全球股市造成震盪,用來反應市場恐慌程度的VIX(標普500波動率指數)更於8月中創下今年以來的高點,顯示股市的波動正在上升。

法人認為,風險事件頻傳的當下,投資人應趁機檢視自己的投資組合,並配置低波動資產,以減少風險事件造成資產價格大幅下跌的損失。

鉅亨網投顧表示,從2015年來的主要風險事件對股市的影響發現,風險事件下,全球股市無一倖免,部分股市甚至達到雙位數以上的跌幅,但與其他指數相比,標普低波動高股息指數跌幅最小,期間最大跌幅也不到5%。

由於高股息資產多屬於績優大型股,且因為有股息的支撐,在風險事件發生的時候,比較耐得住價格的波動,獲利了結賣壓較輕,因此能維持較低的價格波動。不僅跌幅相對小,該指數的上漲力道也完全不輸主要股市表現,自2015年來指數已經上漲36.7%,更領先頻創新高的美股1成以上的幅度。

鉅亨網投顧總經理朱挺豪建議,儘管在景氣持續增溫下,對未來股市表現仍持樂觀態度,但由於最近消息面雜音頻傳,股市難免高檔震盪,建議投資人可適時配置高息低波動相關資產,以降低投資組合因為市場雜音而價格下跌的幅度。

群益工業國入息基金經理人陳建彰指出,美股指數頻創新高,成熟工業國股市投資熱度不減,在獲利增長、基本面表現穩健,以及市場風險偏好未減的情況下,美股後市表現仍可期待。

其中,成熟國家股市可望上演長多格局,股市中估值仍便宜的高股息股票,可以享受股價成長性與股利保護的雙重優勢。

---------------下一則--------------- 
新興亞債優質 可中長期布局2017年09月06日 04:11 (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因歐美公債和投資級債收益較低,資金持續移往具投資價值的新興亞洲債市,投信法人建議,可利用新興亞太債券投資機會中長期布局。野村亞太新興債券基金經理人謝芝朕表示,亞洲經濟展望樂觀,亞債的存續期間相對拉美區、新興歐洲債較短且亞太債券年化波動度也低於其他新興市場。

宏利新興市場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張瑞明指出,美國石油鑽井平台數量降到756座,自1月以來首次下降,預期進入第3季用油需求旺季下,庫存下降速度將加快,有助油價獲得支撐,對相關的新興市場債也是有利因素。

第一金投信分析,從評價面來看,新興股今年來累計漲幅已大,新興債不論美元計價債或當地貨幣計價債與美債利差尚稱合理,利差誘因較高;同時,投資人持有比重低於金融海嘯後的平均水準,投資氛圍不致於過熱,表現機會大,對於積極尋求「收益」投資人,具有相當大吸引力。

日盛目標收益組合基金經理人李家豪表示,新興亞洲自去年開始已明顯改善,且持續轉好,加上今年各國央行陸續降息維持寬鬆、GDP上修,亞債的基本面的改善,除了主權基本面,企業獲利還有評等調升多於評等調降,都是資金持續青睞亞債的動能。

凱基新興亞洲債券基金經理人李宏智指出,亞洲國家經濟數據依舊穩健,擁較高殖利率的新興亞債自然成為資金焦點,今年來不論是美元計價或當地貨幣計價的新興亞洲債券均有不錯表現。展望未來,新興亞洲國家在降息空間仍存,後續可望續吸引資金流入,有利新興亞債表現。

富蘭克林坦伯頓新興國家固定收益基金經理人麥可.哈森泰博認為,著眼新興國家當地公債仍多有高殖利率機會可尋,印度、印尼及拉丁美洲多數國家政策積極作多,將有助吸引資金青睞。

---------------下一則--------------- 
巴西喊降息 債券利多2017-09-06 00:06:31 經濟日報 記者徐念慈�台北報導
巴西利率走勢 https://goo.gl/CDBZcs

南美第一大國巴西持續推動各項改革,正在中國大陸參加「金磚國家高峰會」的巴西總統泰梅爾日前釋出巴西基準利率(Selic)年底前可能降到7%的風向。

法人研判,目前巴西基準利率為9.25%,市場預期,本周有可能再宣布降息4碼(1個百分點),寬鬆的資金環境,將持續是新興市場企業債券型基金一大利多。

保德信新興市場企業債券基金經理人鍾美君指出,巴西央行目前基準利率已降至9.25%,並且持續偏鴿派,解讀先前的會後聲明:巴西央行認為政治危機對於經濟影響程度很小,且預計明年通膨可能更低,本周還有4碼的降息空間。

不過鍾美君分析,由於時間已近巴西2018年大選,經濟復甦的不確定性和當前政府的低支持度,具有時代性意義的退休金改革今年通過的機率不高;但值得注意的是基本面在於,巴西月初公布第2季GDP年增率由負轉正至0.3%,擺脫連續12季經濟衰退期。

投資策略上,鍾美君指出,近期已逢低買入巴西公司債部位,從國別來看,巴西公司債回歸持債比重第一順位,同時亦看好能源出口國如中東、哥倫比亞;原物料出口國如秘魯、智利等。

野村新興高收益債組合基金經理人郭臻臻認為,巴西在勞動市場方面亦有所改善,7月份失業率降至12.8%,優於市場預期13%,平均實質薪資維持3.0%成長,展望良好。改革方面,上周眾議院通過長期借款利率(TJLP)的改革法案,新的借款利率(TLP)預計在2018年生效,郭臻臻分析,有望改善當前巴西借款利率的失衡,減少政府目前對優惠貸款的補貼,並創造央行持續降息的空間,有利當地信貸市場與新興企業債表現。

群益全球新興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李忠泰表示,新興市場整體通膨指數持續下滑,來到金融海嘯後低點,甚至是低於部分新興國家政府的通膨目標,因此8月份包括印度和印尼等央行也加入降息行列,預估年底前包括巴西、南非、俄羅斯仍有進一步降息空間以刺激經濟,整體來看,在基本面轉佳、信用利差仍具收斂空間下,將有利於新興債表現。

---------------下一則--------------- 
巴西降息有望 新企債錢景俏2017年09月06日 04:11 (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拉丁美洲今年可望擺脫經濟衰退,第一大國巴西持續推動各項改革,法人研判,巴西可能再降息,而寬鬆資金環境,將是新興市場企業債券型基金一大利多。

保德信新興市場企業債券基金經理人鍾美君指出,巴西央行目前基準利率已降至9.25%,並且持續偏鴿派,解讀先前的會後聲明:巴西央行認為政治危機對於經濟影響程度很小,且預計明年通膨可能更低,本周還有4碼的降息空間。

鍾美君分析,由於時間已近巴西2018年大選,經濟復甦的不確定性和當前政府的低支持度,具有時代性意義的退休金改革今年通過的機率不高;值得注意的是,巴西月初公布第2季GDP年增率由負轉正至0.3%,擺脫連續12季經濟衰退期;考量新興國家基本面發展不同,預期將各自表現,匯價走勢不一,因此持有100%新興市場美元債券,將可避免匯率風險。

摩根新興市場企業債券基金經理人皮耶(Pierre-Yves Bareau)指出,受惠於今年來全球及新興市場基本面轉佳,引領新興企業債表現備受提振,而這從JPMorgan新興企業債指數今年來漲幅高達6.9%可一窺端倪。

另就價值面來看,目前全球利率環境仍處於相對低檔,對於收益的追求需求仍大,眼見新興企業債的到期收益率仍遠優於成熟國家債券,投資優勢不言可喻。

皮耶(Pierre-Yves Bareau)表示,目前在新興債券中,最看好提供較高收益率,且受惠全球景氣動能加速程度高的拉丁美洲。資金面來看,去年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後,新興債曾經歷一段時間資金流出,但今年來資金已陸續回流,且回補水位仍低於2013年量化寬鬆措施退場恐慌期間水準,意味資金仍有回流空間。

---------------下一則--------------- 

CAS 追求多元資產收益最大化2017年09月06日 04:11 (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第4季預計資產配置 https://goo.gl/wAqrqY

日盛投信宣布9月18日募集日盛目標收益組合基金,新基金強調比目前多元收益資產投資效能再升級的組合基金,透過CAS策略,透視全球各經濟體景氣位階,依照復甦、繁榮、緩滯、衰退等四個景氣階段,分別尋找最適配之市場及工具,以獲取投資報酬最大化。

「CAS」策略(Economic Cycle、Assets Allocation、Product Selection)是指,依照景氣階段,找出可發揮效能的基金類別,再篩選出目標基金,這是日盛投信自行開發出的多元收益資產配置策略。

日盛投信固定收益處副總陳勇徵表示,固定比例型「多元收益型」基金強調資產類別之間的低相關性,將股、債、REITs、原物料、特別股等投資商品,相互堆疊並配置固定比例,取其無論多頭還是空頭市場總有一類資產會有正報酬,惟近年來資產相關性逐漸提升,此種多元收益逐年降低。

目標收益組合基金透過CAS策略,除了尋找股、債、其他類別資產等多重收益來源時,先運用總經數據指標,找出景氣位於擴張或收縮區,透析景氣榮枯配對出適性標的,善用策略找收益。

日盛目標收益組合基金經理人李家豪認為,運用短期金融指標、中期經濟指標、長期貨幣政策,360度透析景氣榮枯,提高投資勝率,在市場大波動時控制風險,更顯可貴。

李家豪表示,根據CAS策略,第4季新興亞洲及歐洲位於景氣復甦期,布局以新興市場債及企業債、新興市場股票,美國續位於繁榮區,投資上以高收益債、可轉換債、美股以及特別股為主,位於緩滯區的英國,將以高收益債、投資債及REITs為主要選擇,而衰退中的新興美洲,資產配置則將以新興市場債及本地債,以及投資債為主。

---------------下一則--------------- 
日盛新組合商品 採CAS策略2017-09-06 00:06:33 經濟日報 記者楊雅婷�台北報導

日盛投信宣布9月18日起募集日盛目標收益組合基金。新基金強調是比目前多元收益資產投資效能再升級的組合基金,透過CAS策略,透視全球各經濟體景氣位階,依照復甦、繁榮、緩滯、衰退等四個景氣階段,分別尋找最適配的市場和工具,獲取投資報酬最大化。

「CAS策略(Economic Cycle、Assets Allocation、Product Selection)」是指,依照景氣階段,找出可發揮效能的基金類別,再篩選出目標基金。CAS是日盛投信自行開發出的多元收益資產配置策略。

日盛投信固定收益處副總陳勇徵表示,固定比例型「多元收益型」基金強調資產類別間的低相關性,將股、債、REITs、原物料、特別股等投資商品,相互堆疊並配置固定比例,取其無論多頭還是空頭市場總有一類資產會有正報酬,不過,近年來資產相關性逐漸提升,這種多元收益逐年降低。

目標收益組合基金透過CAS策略,除了尋找股、債、其他類別資產等多重收益來源時,先運用總經數據指標,找出景氣位在擴張或收縮區,透析景氣榮枯配對出適性標的,善用策略找收益。

日盛目標收益組合基金經理人李家豪認為,運用短期金融指標、中期經濟指標、長期貨幣政策,360度透析景氣榮枯,提高投資勝率,在市場大波動時控制風險,更顯可貴。

---------------下一則--------------- 
進化版目標日期基金 聚退休財2017年09月06日 04:11 (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完善的退休準備,最重要的是考量退休後的現金需求,國內首檔專為退休需求設計,並以此為操作策略的富蘭克林華美退休傘型基金的目標2027組合基金、目標2037組合基金、目標2047組合基金等3檔子基金,預計11日展開募集,提供新台幣、美元雙幣別選擇。

富蘭克林華美退休傘型基金強調為進化版目標日期基金,考量退休準備所需要件,提供類年金機制、彈性費率、無閉鎖期等三大特色,不同於傳統目標日期基金,進化版重新打造「通過型」目標日期基金,改善傳統型僅考慮股票風險、未涵蓋退休後需求及成本不夠低廉等問題。

富蘭克林華美投研部副總經理暨目標2037組合基金經理人邱良弼表示,傳統目標日期基金僅以股票部位做為投資組合的風險調整,但QE後股、債齊漲齊跌的機率已大幅提高至48%,股票配置比重已不能完全反映基金實際風險,同時考量股、債、商品等市場風險,強調資產配置須涵蓋目標日期後10年,更貼近退休後實際需求。

富蘭克林華美退休傘型基金首創類年金機制,3檔子基金在達到目標日期後可選擇一次領回或啟動10年期每月買回機制,依個人退休後的資金需求給予現金流量,可為未來退休生活金、子女教育金及特定財務需求者提供不同的長期理財規劃。

富蘭克林華美投研部副總經理暨目標2037組合基金經理人邱良弼指出,考量投資成本對長期績效的重要性,並鼓勵民眾及早進行退休準備,基金採用彈性費率,經理費每5年調降1次,有效節省投資成本並回饋在資產上,屆齡退休時將有相對較佳的資產報酬率。

富蘭克林華美投信總經理黃書明強調,隨著平均壽命增加,退休資產必需要能支撐長達20年或更長時間的提領與花用,建議準備除存款、保險等防守型財務規劃,也要有合理的投資規劃,去年市場震盪較大,目標日期基金規模仍成長16%。

---------------下一則--------------- 
雙幣傘型基金 養胖退休金2017-09-06 00:06:34 經濟日報 記者徐念慈�台北報導

富蘭克林華美推出專替退休族打造的三檔不同子基金的退休傘型基金,滿足各年齡層退休準備需求,預計於9月11日展開募集,提供新台幣、美元雙幣別選擇。

三檔基金共頭特色在於沒有閉鎖期,希望能吸引到的真心想長期投資、重視退休養老的投資人;具彈性費率,三檔基金中經理費經理費最高者僅1%,每五年調整一次,最低至0.5%,透過實質調降經理費鼓勵投資人長期投資。最後是目標日期基金(Target date fund)具有類年金機制,當到目標日期時,可選擇按月買回或可選擇一次領回;跟保單不同是基金未到目標日期仍可申、贖,並不會多收額外費用。

這次富蘭克林華美投信重新打造「通過型」的目標日期基金,改善傳統目標日期基金僅考慮股票風險、未涵蓋退休後需求及成本不夠低廉等問題。

這檔基金布局資產主要以基金與ETF為主。富蘭克林華美投研部副總經理暨目標2,037組合基金經理人邱良弼表示,傳統目標日期基金僅以股票部位做為投資組合的風險調整,但QE後股、債齊漲齊跌的機率已大幅提高至48%,股票配置的比重已不能完全反映基金的實際風險水準,本基金同時考量股、債、商品等市場風險,強調資產配置須涵蓋目標日期後十年,以貼近退休後實際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