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抗議客服不給叫基金答人的葉小媽

小媽精選1070110基金資訊

2018年01月11日
43%國人憂退休收入不足 高於全球平均2018年01月11日 04:09 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國人為退休生活理財 比例世界第一 https://goo.gl/kHJHph

受到年金改革沸沸揚揚影響,最新「2017施羅德全球投資人大調查」的結果顯示,超過四成(43%)台灣人認為退休後的收入不足以支應舒適的生活,遠高於全球平均的28%。擔心老後變窮,台灣人不再指望政府、企業,而多數人將投資理財視為救星,希望靠投資收益來彌補收入不足。

有高達90%尚未退休的台灣投資人在該調查中表示,投資理財的首要目的是為退休生活做準備,比重之高,與泰國雙居全球之冠;已退休的台灣投資人中,也有76%將養老視為投資首要目的,同樣高於全球平均的66%。

台灣人所以如此重視投資理財,來自於國人認為退休金必須靠自己準備。根據調查,詢問台灣投資人退休後的收入來源為何,會發現台灣人認為近一半(48%)來自投資理財或儲蓄,同時,依據其估算,企業、政府占退休後收入比重僅達30%。

施羅德投信業務行銷長謝誠晃分析,近年年金改革議題很熱,從調查中可看出國人已有危機意識,這與過去依賴政府以及企業年金的態度不同,明顯看到國人視投資理財為彌補收入缺口的關鍵。

台灣人對退休金不足的焦慮,也反映在延後退休上。根據調查,目前尚未退休的台灣投資人預計自己的退休年齡(62歲)會比期望值(58.8歲)晚,而在完全退休前會有3年左右的時間會安排兼職,並且有46%的人認為退休後的收入不足以支撐舒適的退休生活,比全球平均的34%高出許多。

施羅德投信指出,投資人在準備退休理財時,可使用「SET」心法,S指「Stage」,即不同階段要有不同規畫。依據退休階段設立不同目標,離退休愈遠,愈需要積極累積資本,建議選擇具成長潛力的市場,隨著退休日期逼近或已退休,就要追求穩定現金流、規避市場波動,才能讓退休生活更踏實。

E則是「Enhance」( 強化收益),想累積更多退休金,就要盡可能提高收益;最後T指「Target」(目標到期債券投資策略),因為目標到期債券的投資策略回歸債券投資本質,投資人只要耐心持有至到期,不僅在投資期限內可以領息,持有至到期日後,也能依約定拿回屆時的淨資產,簡單又輕鬆。

---------------下一則--------------- 
(一樣的新聞,但這裡下標就清楚明瞭多了~)
施羅德大調查�90%投資人 理財拚樂退
https://fund.udn.com/fund/story/7488/2923190

同場加碼
搭上「三省」列車 基金賺更多
https://fund.udn.com/fund/story/7488/2923183

投信搶推 B股基金熱起來
https://fund.udn.com/fund/story/5858/2923181

---------------下一則--------------- 
全球股市全壘打 2018年首選大陸、印度基金2018年01月11日 04:09 工商時報 呂清郎�台北報導

回顧2017年全球股市表現亮麗,交出全數正報酬的全壘打佳績,連帶海外基金績效也紅通通,統計投信發行378檔各類海外股票基金,全年平均績效19.78%,前8強更超過5成,並且以大陸及印度最為出色,2018年強者恆強不變下,大陸以及印度的亞股相關基金,仍是進場投資布局首選。

群益印度中小基金經理人林光佑表示,根據法人財測預估,印度2018年企業EPS成長率預估28.19%,為全球主要股市中最高成長率,投資布局持續關注金融、可選消費、必需消費、水泥、鋼鐵等類股表現。

日盛亞洲機會基金經理人鄭慧文指出,印度OECD綜合領先經濟指標走高,工業生產指數也維持增長方向,產業工人CPI上揚,綜合這幾項經濟數據,顯現印度復甦勢頭強勁,雖然股市在2017年底小跌0.72%,但近期外資回頭加碼,加上經繼續轉佳,有望支撐股市今年再上攻。

宏利精選中華基金經理人游清翔認為,陸股2018年強者恆強、個股表現趨勢,展望營收持續增長個股,將續獲市場青睞,相關板塊與個股就算回檔修正或小幅調節,均值得常抱;隨舊經濟改革成效浮現,未來整體布局續聚焦重點新經濟板塊的科技、環保、EV、教育相關題材。

---------------下一則--------------- 
多元資產配置 創造現金流收益2018年01月11日 04:09 工商時報 魏喬怡�台北報導

全球經濟再同步成長、投資氣氛樂觀,國際貨幣基金(IMF)認為2018年全球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可望到達到3.8%。法人指出,顛覆性發展(Disruptive Trends)將在全球市場及各資產類別創造投資機遇。在面對如此的投資挑戰,想獲得穩定的投資回報,就要在廣大的投資市場中增加不同的投資組合,並有良好的風險分散選擇,精挑細選最為關鍵。

柏瑞投資集團全球執行長Greg Ehret表示,全球經濟歷經多年的錯誤起步後,預期多個市場在2018年將登上高點,而全球經濟成長將是五年來首次超越長期平均水平,但並非所有資產類別在此環境中均同樣得益,因此投資者有必要採取主動管理策略並精挑細選,才可使投資組合獲取最大回報。

安聯投信產品首席陳柏基表示,廣納股、債等多元資產才能創造跟漲抗跌的優勢,譬如收益成長策略採取均衡布局股票、高收益債券及可轉換公司債等三大美元資產,同步掌握持續現金流收益、資本成長機會、緩和利率風險等三特性,在多空環境中發揮收益成長追漲抗跌特質。

陳柏基表示,在投資組合中加入全球多元資產,也可同步掌握美國外、景氣也在回溫的其他市場,此時提升風險管理效率的策略很重要,在多元資產策略上納入「追漲抗跌」因子也很重要。

除此之外,也別忘了平衡風險的重要,陳柏基建議,多元債券加入另類投資如絕對報酬投資,取代純債券的配置,因債券風險調整後報酬下降,另一方面可降低與傳統股債相關性,平衡增加歐洲和新興股的波動風險。

群益多重資產組合基金經理人劉佳奇表示,現階段全球景氣仍在擴張軌道上運行,風險性資產仍有表現機會,不過同時國際市場亦面臨如地緣政治干擾、主要國家政策動向等不確定性,加上下半年需留意核心通膨壓力升高,主要國家央行可能加速貨幣緊縮,不排除為股債帶來波動,建議穩健型投資人不妨以多元資產配置策略來因應,平衡布局股、債、REITs等資產,以兼顧報酬和波動管理,達到進可攻、退可守的投資效果。

---------------下一則--------------- 
世銀:全球經濟成長觸頂2018年01月11日 04:09 工商時報吳慧珍�綜合外電報導
世銀2017年全球經濟預測 https://goo.gl/dp3ieU

世界銀行周二發布最新經濟展望報告,預測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達3.1%,為7年來最樂觀。但世銀同時警告,全球經濟成長似乎已經觸頂,人口結構老化、投資不足、生產力增速放緩及貨幣政策緊縮等因素,恐抑制經濟擴張。

世銀經濟學家指出,去年全球經濟成長率達3%,超過一半的經濟體均見加速成長,世銀歸功於投資、製造業活動及貿易增強,全球經濟應可維持目前的擴張水平到2020年。

這也是全球歷經2008年經濟大衰退(Great Recession)後,10年來首度接近或達到潛在成長率。世銀《全球經濟展望》報告指稱:「2018年或將是全球經濟的轉折點,全球產出缺口可望自2008年來首度彌合。」

不過世銀也警告,驅動全球經濟擴張的新興與開發中經濟體,增速已觸及天花板,過去10年的潛在成長率下跌,未來10年還會持續走滑,對全球經濟的貢獻將減弱。

世銀專家表示,這係長期來人口結構改變所致,中國大陸等國家的勞動力隨人口老化而萎縮,加上生產力增幅放緩。

世銀將2018年全球經濟成長率預測上修到3.1%,較去年6月的估值增加0.3個百分點,超越2017年成長率3%。世銀同時預估2019和2020年成長率,分別為3%、2.9%。

而新興經濟體是帶動全球景氣擴張的主力,尤其是商品出口國。世銀預期新興市場與開發中經濟體今年成長率4.5%,明後年的平均值皆為4.7%。今年成長最快的區域是東亞暨太平洋地區,世銀預估中國今年成長率6.4%,明年減速至6.3%。印度今年成長率料在7.3%,2019�2020年微幅增強到7.5%。

反觀已開發經濟體今年的前景不被看好,世銀預估成長率恐由去年的2.3%放緩至2.2%,2020年成長率進一步滑落到1.7%,主要基於先進國家央行的寬鬆措施逐步退場,而且投資力道減弱。

不過,世界經濟龍頭美國,可望因總統川普簽署規模1.5兆美元的減稅法案而受惠。世銀將美國今年成長率,從6月估值上調0.3個百分點到2.5%,但2019及2020年將各自放緩到2.2%、2%。

---------------下一則--------------- 
2017台股大豐收 今年後市看好2018年01月11日 04:09 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法人對本季台股展望4好4壞 https://goo.gl/2oZSgM

2017年台股大豐收,加權指數氣勢如虹,科技股更是推升本波台股多頭的關鍵產業,由於台股企業獲利持續成長,後市看俏。 保德信中小型股基金賴正鴻分析,台股今年可能呈區間震盪,目前台股企業獲利年成長率約10%,高點落在上半年的機率較高,從期貨多單狀況來看,近期外資心態轉趨樂觀,第1季台股仍有紅包行情可期。

賴正鴻指出,目前台股評價面仍不算過熱,加上4%殖利率,建議鎖定中小型台股基金,獲利動能成長性今年超越上市企業,股價有機會跟著向上攀升。

第一金小型精選基金經理人葉信良表示,進入2018年,整體經濟與資金環境利好趨勢不變,又有美國期中選舉等政策利多加持,多頭仍有機會再接再厲,對台股後市審慎樂觀看待,建議投資人採取分批布局、逢回加碼策略因應。

宏利精選中華基金經理人游清翔認為,台股中看好汽車零組件與配件供應商、Server相關、自動化與半導體設備以及智慧手機零件供應商等領域。

野村優質基金經理人陳茹婷表示,今年總體經濟持續看好,基本面有利台股,多頭行情可望延續,電子股在經過去年12月的震盪整理後,第1季有機會持續上漲,長期趨勢而言,5G、100G、電動車、3D感測、AI、與高速運算等類股成長動能強,將以逢低買進方式為主。

元大精準中小基金經理人劉家宏表示,電子產業可望持續是今年的主角之一,其中又以長趨勢的自駕車、物聯網、AI、生物辨識特別看好,上述領域帶動的最大改變即是運算需求大幅增加,而半導體、電源管理、高速傳輸相關產業便有不少的受惠。

除了電子,一些具基本面支撐的傳產類股也可望在今年有所表現,其中金融股尤其是保險業者可望持續受惠美國升息以及景氣好轉,可從中挑選質優公司。

---------------下一則--------------- 
台股基金7強 規模大、績效美2018年01月11日 04:09 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近1年漲逾3成台股基金 https://goo.gl/8z9oco

台股近2日漲高回檔,但新年首周在外資挹注下,衝27年新高,且從去年底以來連8個交易日收紅,激勵台股基金績效強強滾,統計台股基金規模逾30億元以上僅15檔,績效表現勝大盤,其中7檔近1年漲幅超過3成,展現規模大且績效美的亮眼成績。

瀚亞投信投資長劉興唐表示,2018年整體上市公司獲利預估可望達13.5%雙位數成長,P/B僅約1.78倍,評價仍未偏高;雖然指數成長空間相對有限,但將更聚焦在選股策略、產業趨勢,統計台股基金過去1年或2年,前50%基金績效,都遠勝加權及櫃買指數;過去3年平均報酬率更達9.5%,優於全球其他類型基金,證明投資組合中,台股基金配置的必要性不變。

日盛精選五虎基金經理人林佳興指出,美稅改推升企業獲利,今年展望樂觀,帶動台股續挑戰高點,短線回檔休息,但外資買盤持續回籠將提供支撐,主流股的人工智慧、5G、物聯網與半導體的科技族群,今年穩健落實,仍是投資亮點。

宏利台灣動力基金經理人游清翔認為,台股基本面在經濟正向走勢未扭轉下,利多因素將不致出現鬆動,雖然指數位在相對高點,表現空間受限,但上檔與下跌空間均有撐,類股與個股表現好壞分岐預料更明顯,後續操作選股將主導績效勝出。

群益馬拉松基金經理人沈萬鈞強調,受惠於全球經濟持續擴張,台灣出口及外銷訂單表現持續強勁,基本面表現無虞,加上外資也將歸隊,市場資金動能仍佳,均為台股大盤提供穩固的支撐,中長期多頭趨勢未變,指數仍有望持續向上挑戰。

但考量大盤處於高檔,類股輪動快速,建議後市操作上採選股不選市,投資佈局方面,看好績優且有展望的成長型公司持續表現,產業部分可多關注半導體、3D感測、5G網通等類股。

---------------下一則--------------- 
港股2017年好牛 創多項新猷2018年01月11日 04:09 工商時報 李書良�綜合報導

剛過去的2017年,港股成為全球最風光的市場之一,恒生指數大漲逾3成,帶動香港證券及衍生產品市場活躍,交投暢旺,創下多項新紀錄。

新華社報導,香港交易所日前發布2017年市場數據顯示,香港股市總市值在2017年最後1個交易日達到33.99兆港元,打破2015年5月26日31.54兆港元的紀錄。同時,2017年香港新上市公司數目也創歷史新高,達174家。

截至2017年底,香港共有2,118家上市公司,其中主板有1,794家,創業板324家,總市值較2016年底增加37.9%。

此外,「滬港通」及「深港通」於年內的成交量均大幅增加。2017年北向成交總額達2.26兆元人民幣,較2016年增加193.9%;南向成交總額達2.25兆港元,較2016年上漲170.2%。

另一方面,根據國際證券交易所聯會數據顯示,港交所旗下證券化衍生產品(衍生權證及牛熊證)的成交金額連續11年為全球之冠。2017年新上市的牛熊證及衍生權證的數目分別為13,235檔及7,989檔,分別打破2015年及2010年的紀錄。

同時,人民幣貨幣期貨:美元兌人民幣(香港)期貨成交量達73.25萬張闔約,較2016年創下53.85萬張闔約的紀錄高出36%。香港股票期權成交量達1.05億張闔約,打破2015年創下9,246.34萬張闔約的紀錄。

港交所發布的市場數據也包括香港交易所附屬公司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的統計。2017年LME總成交量為1.574億手(相當於12.7兆美元及35億噸金屬),較2016年上漲0.5%。

---------------下一則--------------- 
滬港紅不讓 連漲破紀錄2018年01月11日 04:09 工商時報吳瑞達�綜合報導
恒生指數1年來走勢 https://goo.gl/WGNHac

多頭助推下,滬港兩市連續上漲創紀錄。昨(10)日收盤,上證指數「連9紅」,創史上連漲最多天數紀錄。香港恒生指數更是「連12紅」,創下自1964年以來最長的連漲紀錄。

東方財富網報導,滬深兩市昨日走勢分歧,上證指數延續上攻態勢,收在3,421.83點,呈現史上首見連續9個交易日收紅;深證成指則以小黑作收,指數下跌10.01點,跌幅0.09%,收盤為11,437.08點。盤面上由銀行、石油等權值股撐盤,但兩市有2,500檔個股收黑。

去年大漲近36%、氣勢如虹的香港恒生指數,2018年開年後持續強勢。昨日收盤上漲62.31點,漲幅0.20%,指數成為31,073.72點,持續站穩在31,000點之上,再創10年新高,並呈現連續12個交易上漲,創1964年以來最長連漲紀錄。其中,地產類股成為最大的功臣。

科德投資分析師認為,大陸A股存在3大有利趨勢,首先從技術面上看,目前周線技術指標仍佳,上證綜指周線圖上KD值呈現黃金交叉,是個頗佳的信號,說明周線級別的行情還有機會。

其次,A股還存在年報行情。市場即將進入年報公布時間,2017年的年報當中,很多企業業績大幅成長,對市場有激勵作用。最後,由於今年農曆春節的時間比較晚,因此春節行情幾乎和3月初的「兩會」(全國人大、政協會議)行情相接續,預計對市場會有激勵效果。

至於港股方面,國信證券分析師表示,目前有幾項利多有利於恒生指數延續強勢。首先是港股上市公司結構的變化,讓市場出現更多新經濟的代表企業;同時,「H股全流通」試點的落實,將會激勵H股族群,進一步增強港股市場的資金流通。

其次,隨著海內外機構開始重新部署新一年的投資計畫,年底資金緊縮的局面已不存在。另外,2017年大陸政府積極推動供給側改革、產業升級等政策,各產業龍頭企業在提高價格、控制成本、市占率提升等多重利多加持下,業績大幅改善,因此即將陸續公布的2017財報,成為首1季港股市場最大看點。

---------------下一則--------------- 
陸股迎紅包行情 消費題材熱2018年01月11日 04:09 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近14年來,中國上證指數農曆節前後表現 https://goo.gl/mWUVAJ

大陸股匯市在2018年一開年便迎來開紅盤的好兆頭,距離華人傳統農曆年節僅剩差不多一個月,根據投信法人整理過去14年陸股於農曆年前後走勢,受惠年節前投資氣氛偏多,上證指數漲多跌少,年前10日和5日上漲機率均逾九成,今年仍看好陸股可望在年節行情領航下喜迎富狗年,特別是跟大消費題材相關的新經濟概念產業最值得期待。

摩根中國雙息平衡基金經理人應迦得指出,由於農曆春節假期向來是華人世界中一大消費旺季,大陸坐擁13億人口紅利,民眾消費需求往往伴隨長假效應而增溫,不論是佳節送禮需求或是假期出遊引爆的消費熱潮,均有助於零售消費和旅遊觀光等企業業績和利潤跟著受惠。

最新統計顯示,大陸消費占GDP比重約四成;服務業占GDP的比重亦逐年上升,並且已超過工業,可見內需消費動能拉抬經濟的重要性,伴隨民眾消費力於農曆春節動起來,內需消費在傳統年節效應加持下可望大幅增溫,並同步支撐陸股春節前後往往也都有好氣色。

除了春節前夕和期間有銷售旺季效應撐腰,年後還有兩會召開的政策紅利帶動A股漲幅,應迦得說明,整理2004年以來農曆年前後上證指數走勢,受到政策紅利和傳統年節銷售旺季的雙重加持,陸股往往都有一波漲升行情可以期待,陸股於年前10日和5日漲幅分別有3.23%和2.82%,上漲機率更逾九成;年後開盤也有逾七成的機率開出小紅盤。

看好強勁內需將持續引領中國經濟結構調整,應迦得建議,投資人可以聚焦持續擴張,且成長爆發力看俏的大消費相關類股,包括食品飲料、餐飲旅遊、醫藥、家電和網路服務等相關投資機會。

保德信大中華基金經理人陳舜津分析,資金行情有利於香港(含H股)及A股,隨著經濟狀況好轉,加上MSCI在2018年將A股納入指數,國際資金可望持續青睞大中華市場。

在投資配置上,中信證券分析,龍頭股仍將扮演領漲的角色。申萬宏源則認為,今年中小板、創業板的相對業績趨勢將居上風,第2、3季將是觀察重要時點。

群益華夏盛世基金經理人蘇士勛表示,大陸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在人口結構變化、新興技術進步以及宏觀政策調控等面向綜合作用下,包括新興消費、先進製造等產業前景持續看好,相關類股表現值得多加留意。

---------------下一則--------------- 
兩大力道加持 A股展望可期2018年01月11日 04:09 工商時報 魏喬怡�台北報導

2018年元旦後第一周全球主要股市迎來開紅門,A股也不例外,開年以來漲勢凌厲,板塊輪動快速。隨著年初資金利率通常有所回落,加上接近農曆春節、市場可能對3月召開兩會政策利多有所期待,有利提振市場信心,交投也漸增溫。

安聯中華新思路基金經理人許廷全表示,回顧2017年,滬深300指數漲幅超過兩成,主要來自穩健經濟撐腰及兩位數的企業獲利成長所推動。展望2018年,A股市場依然審慎樂觀,主要是看好有兩大力道的加持。

首先,目前A股股市評價相對許多成熟國家依然合理,許廷全表示,A股預估本益比仍貼近長期平均,且依照2018年企業獲利預估成長約12.7%來看,A股仍相對有投資吸引力。

第二是國際投資人才剛剛開始配置A股,許廷全表示,現階段外資占A股市值不到2%,料在滬港通和深港通開通後,2018年將納入MSCI國際指數體系,如果參考過去包括韓股和台股的經驗,隨著外資所佔比重逐年提高,後市潛力可期。

法人指出,大陸結構轉型步伐持續前進,過去經濟由出口主導漸轉為內需消費導向,投資應聚焦內需因素帶動的成長動能,展望後市,在投資主題上,現階段最看好製造業與消費升級。

2018年大陸出口增速及投資增速均恐將微幅下滑,然消費方面仍可望維持較高的成長力道,相對也蘊含了豐富投資機會,例如從消費高端化趨勢來看,智慧型手機規格升級,促使相關供應鏈擴大獲利空間,且高端或自主品牌汽車可望在2018年有相較於整體車市更佳的表現;消費成長所帶動的物流、網路服務,或是直播平台等商機,也都可以留意。

國泰A50正2ETF基金經理人游日傑認為,同時橫跨上海證交所以及深圳證交所A50指數,將是最受惠的A股投資標的,陸股眾多指數中,2018年持續看多A50指數,是中長線投資可持續加碼標的。

---------------下一則--------------- 
大陸A股高息股崛起2018年01月11日 04:09 工商時報 孫彬訓�台北報導

大陸資本開放加速,外資偏好的質優高息股躍升擔綱盤面主流,投信法人表示,機構法人預估,銀行、食品飲料、證券將是今年外資買超金額最大A股產業,除了前景看俏,這些產業的股息收益率也相對較高,成為吸引資金進駐的理由。

摩根中國雙息基金產品經理張致寧指出,2018年A股將納入MSCI指數,外資引入可望讓A股投資結構由散戶轉向機構法人,市場風格更著重基本面;銀行、證券股由於獲利前景提升,搭配股息率高居A股之冠,有望成為今年外資流入規模最大最看好的產業,另外像是食品飲料、電子產業因為獲利成長強勁,亦可望受到外資青睞。

第一金中國世紀基金經理人黃筱雲表示,大陸在去年12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導下,正揮別過去粗放式的投資,進入質量的時代。企業經過結構轉型升級後,利潤開始恢復成長趨勢,預估今年各產業獲利成長幅度都會優於去年,為陸股慢牛行情再推一把。

宏利資產管理大中華股票高級投資組合經理、宏利環球巨龍增長基金經理人謝企剛指出,受惠全球復甦,大陸經濟開始明顯見到轉折點。企業獲利復甦,去年初預測2017年每股盈利增長10∼12%,現時已升至18%,而且每月不斷上調。

野村中國機會基金經理人劉尹璇表示,大陸在消費升級趨勢下,消費由商品轉向服務、消費類型由中低端走向高端。除了看好消費類股,具備成長潛力的電子股也是加碼重點。此外,在利率走升期間,銀行、保險類股可望受惠。

元大大中華豐益平衡基金經理人董士興表示,A股在3月兩會以前通常較有表現機會。市場資金流動性雖然相對緊張、政策防範金融風險,但看好消費、製造升級,供給側改革、環保因素帶動產業升級,預料相關個股將可望持續受到青睞;新能源車、消費電子新規格長線趨勢仍是關注焦點。

---------------下一則--------------- 
白馬股今年可望續旺2018年01月11日 04:09 工商時報 孫彬訓�台北報導

法人指出,陸股開年氣勢旺,2018年基本面佳的白馬股仍是投資焦點,但因估值已有修復,選股更為重要。兆豐國際中國A股基金經理人黃昱仁表示,2017年外資流入帶動白馬股上漲,展望2018年,白馬股基本面仍好,但估值已有修復,因此選股相對重要,同時看好政策受惠產業。

目前陸股指數估值對應經濟成長於全球主要股市中仍具吸引力,看好MSCI新興市場指數調整及資本市場開放過程中將帶來長期資金流入,中長多走勢不變,預估大陸大量的中產階級將誕生,可望支撐消費發展,並站穩全球第一大消費國。

第一金中國世紀基金經理人黃筱雲表示,在去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導下,大陸正揮別過去粗放式的投資,進入拚質量的時代。企業經過結構轉型升級後,利潤開始恢復成長趨勢,預估今年各產業獲利成長幅度都會優於去年,為陸股慢牛行情再推一把。

官方推動金融政策開放,除壽險、退休基金入市外,A股納入MSCI指數預計6月生效,上半年即會吸引國際資金提前進場卡位,為股市帶來助漲效應。因此,建議投資人今年應採取定期定額、逢回加碼策略,分批布局陸股基金。

宏利資產管理大中華股票高級投資組合經理、宏利環球巨龍增長基金經理人謝企剛指出,受惠全球復甦,大陸經濟開始明顯見到轉折點。企業獲利復甦,去年初預測2017年每股盈利增長10∼12%,現時已升至18%,而且每月不斷上調。

野村中國機會基金經理人劉尹璇表示,隨著大陸政府未來經濟發展方向著重「質」的成長,大陸經濟可望維持穩健擴張步調,服務業占GDP比重快速提升,在消費升級趨勢下,消費由商品轉向服務、消費類型由中低端走向高端。

日盛中國戰略A股基金經理人黃上修表示,隨著經濟動能的新增長點不斷加強,迎接新力量的同時,未來陸股將往長期牛市邁進,大消費、大金融、大藍籌將是2018年A股大主線,公司估值和業績的成長性仍是關注重點。

---------------下一則--------------- 
擴大基礎建設 東協補漲行情有看頭2018年01月11日 04:09 工商時報 陳欣文�台北報導

去年漲勢相對落後的東協市場,在東協各國相繼擴大基礎建設的推動下,有望在今年進一步刺激內需,進而刺激股價表現。

投信法人表示,東協2018年企業每股盈餘(EPS)預估在去年11月出現近半年來首度明顯上調,預期隨全球資金輪動至內需消費題材,東協因具備長期人口紅利優勢,盈餘增長由谷底翻轉等題材,可望展開補漲行情。

摩根東協基金經理人黃寶麗(Pauline Ng)指出,東協政府的支出與基礎建設投資,是支持東協經濟成長的強力支持,透過政府投資,進而提振內需消費力道,再帶動企業成長,形成良性循環,光是東協三國:印尼、泰國和菲律賓,在2017∼2021年期間的基礎建設投資總額上看3,290億美元,此數字遠超越上一個五年的1,750億美元。

黃寶麗(Pauline Ng)表示,透過公共投資,能進一步刺激東協區內的消費力道,根據預估,至2021年東協的中產階級將躍升至1,900萬人,同步讓內需消費增至1.5兆美元,配合今年全球成長將由出口轉為內需,又增添東協的投資吸引力。

投信法人強調,隨著內需擴大,將嘉惠東協企業獲利同步成長,預估顯示,未來5年MSCI東協指數獲利可望從370億美元躍增至620億美元,平均年增長達12%,由於股價往往先行反應企業獲利成長利多,預期將成為推動東協股市多頭上漲的動力。

---------------下一則--------------- 
政經利多助威 印度後市燒2018年01月11日 04:09 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2017年印度股票基金績效10強 https://goo.gl/fRHdTw

2017年經濟表現不俗、企業獲利改善,及政府改革政策延續下,吸引內外資金進駐印度股市,激勵全年繳出亮麗成績單,Sensex指數全年漲幅為27.91%,屢次刷新紀錄,連帶投信發行印度股票基金績效水漲船高,13檔基金去年度平均績效為35.27%,看好印度股市後市仍有表現空間。

群益印度中小基金經理人林光佑表示,在新接訂單強勁帶動下,最新公布的印度去年12月製造業PMI指數上升至54.7,不僅連3月遞增,更創下近5年新高,顯示經濟活動在歷經去年中GST上路時的適應期後,已回復至擴張軌道。

企業獲利方面,將陸續公布財報,獲利有望呈雙位數成長,去年全年根據高盛預估,成長率可望達18.5%,進一步帶動股市上行。

富蘭克林坦伯頓金磚四國基金經理人伽坦.賽加爾指出,印度去年古吉拉特省選舉結果,及對新年度預算法案寄予厚望,推動印度股市再創歷史新高。觀察許多新興市場企業獲利已從先前下行壓力中走出,目前逐漸改善,企業獲利預測能見度更高。

瀚亞印度策略收益平衡基金經理人周佑侖指出,印度股市近年吸引外資相繼湧入,經濟成長高、內需穩健、企業獲利成長高等都是吸引外資的因素,股市成長空間仍具優勢,也是市場長線看好布局的關鍵。

---------------下一則--------------- 
美股3大指數連漲 元月行情史上最猛2018年01月11日 04:09 工商時報鍾志恆�綜合外電報導
標普500指數近期走勢 https://goo.gl/nsZKgZ

CNBC報導,美股踏入元月絲毫不見疲態,3大指數天天上漲,連續改寫歷史新高,已是50多年來最強開年表現。若依據華爾街俗稱的「元月效應」,今年美股又將是大好的一年。

受到亞股與歐股普遍拉回影響,美股周三早盤跟著開低,道瓊工業指數下跌0.3%,標普5百指數挫低0.2%至2,744點,那斯達克指數則跌0.4%。

LPL Financial資深市場策略師迪翠克(Ryan Detrick)指出,自元旦迄周二止的6個交易日,標準普爾500指數和那斯達克指數均連續6天創收盤新高,前者是1964年來首見,後者是1999年來首見。

迪翠克說,美股在元月首5個交易日表現好是好兆頭。只要首5個交易日累計上漲2%或以上,按照過去15次出現此現象的年分,15次全年都走高,平均漲幅高達18.6%。

他認為,今年美股看來應當也會如此。儘管這參照的樣本數量非常少,但只要過去每一次都奏效,接下來也應會繼續重演。

元月效應表現強勁所反映的現象,是股市多頭走勢會繼續有支撐,因此2018年股市上漲的可能性遠超過下跌。
對於美股元月一開始就有好兆頭,迪翠克預期美股投資人在2018年可能有2位數的報酬率。

但他同時強調,股市在元月表現好,不代表其在2月也一樣好,因此美股在2月這個傳統表現偏弱的月份有可能拉回,然後接下來在3月和4月等偏多月份再重整旗鼓往上攻。

此外,BTIG策略師伊瑪紐(Julian Emanuel)則認為美股甚至可能在2月之前就會先拉回,主要原因在於美國國會去年通過的臨時撥款法案,只能讓聯邦政府有足夠的資金運作至1月19日為止,因此回檔修正的時間點可能出現在1月中旬。

另外,聯準會將在1月30日和31日舉行貨幣政策會議,雖然外界不預期其會升息,但聯準會換新主席向來都會造成股市走勢波動。

儘管如此,伊瑪紐看好美股今年將震盪走高,預估標普500指數2018年底封關目標水位為3,000點。

---------------下一則--------------- 
傳奇投資人米勒:美股再看漲30% 2018年01月11日 04:09 工商時報 鍾志恆�綜合外電報導

CNBC報導,傳奇投資人米勒(Bill Miller)認為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正要升破2.6%並可望來到3%,因此預期美股會重演2013年的大漲走勢,估計接下來還有30%的漲幅。

對於外界認為聯準會持續升息會衝擊美股漲勢的憂慮,Miller Value Partners創辦人米勒認為根本不用擔心,並強調升息反而有助推升美股。他以2013年為例,當時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從年初不到2%,到年底大漲至將近2.9%,結果美股當年大漲,像標準普爾500指數全年漲幅即逾21%。

踏入2018年,美債殖利率即迫近2.6%,並朝3%方向前進,他以此認為美股將會重演跟2013年一樣的大漲走勢,因為投資人會紛紛把資金從債市轉向股市。

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周三盤中一度迫近2.6%,報2.598%,上升約4個基點,創2017年3月來新高。殖利率上升即代表公債價格下跌,殖利率大幅上升即表示有大量資金從債市流出。

米勒被視為傳奇投資人,是因為他在Legg Mason效力期間,投資績效連續15年打敗美股大盤。

美股自2016年2月的低點展開發動攻勢到現在,主要由經濟數據和企業獲利等表現強勁所推動,三大指數在周二皆再創歷史新高。

儘管如此,部份專家擔心經濟持續增長,可能會迫使聯準會升息速度較市場預期來得快,從而拖累股市表現,但米勒卻認為美國政府在2017年底把企業稅率,從35%大幅調降至21%,可望能為美股帶來另一個波段的漲勢。

他強調減稅可能只是股市上漲的因素之一,因為他預期企業持續調高最低工薪水準和不斷給員工配發獎金,是股市上漲和經濟成長的背後重要動能。他舉例,當大家都得到1,000美元獎金時,幾乎肯定會發生邊際消費傾向(MPC)。

---------------下一則--------------- 
油價登3年新高 聚焦能源投資2018年01月11日 04:09 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能源次產業未來一年盈餘成長 https://goo.gl/vstpFi

美國原油庫存連續8周下滑,油價再度衝高至近3年新高水位,激勵能源產業表現。目前國際原油已供不應求,加上伊朗示威活動為全球原油供給帶來更多不確定性,都對油價的上揚帶來助力,進一步觀察能源個產業的獲利狀況,預估以上游的探勘及生產類股、石油及天然氣服務及設備類股,未來一年盈餘年增率上看4∼7成受惠最多。

鉅亨基金交易平台指出,國際油價自去年中開始大幅度反彈,一路走高至近3年高點。過去2014∼2015年受到產能過剩拖累的下跌走勢已不復見,值得一提的是,去年開始,美國鑽油井效率持續下降,顯示美國生產新原油的速度減緩,加上美國原油庫存持續走低,意謂著之前累積過剩的產能也逐步消耗。

法人強調,由於美國鑽油井效率降低與OPEC減產,原油供給過剩的情況明顯改善。隨著全球經濟逐步復甦,石油需求可望持續提升,在供給回穩,需求有機會提升的情況下,對於未來油價走勢樂觀,上揚的油價有利能源公司獲利,因此看好能源股未來表現。

受惠油價走強回穩,能源公司獲利能力也有望跟上。根據分析師預估,標普個產業中,能源類股未來一年的盈餘成長可上看4成,其中又以上游的探勘及生產產業成長幅度高達71%居冠,其次則為石油、天然氣服務及設備46%,凸顯能源產業上游的獲利成長最具動能,只要獲利持續好轉,自然有利公司股價的上揚。

鉅亨基金交易平台總經理朱挺豪認為,當前不只OPEC第三大產由國伊朗國內部情勢緊張,又有美國原油庫存連續下滑等因素,另一方面,中東的伊朗與沙烏地阿拉伯的衝突可能升級,對油價來說都是正面助力,建議投資人可以能享受油價上漲好處又不會被中東紛擾所影響的能源基金,作為此時的布局首選。

元大S&P石油ETF經理人曾士育表示,近期因為有地緣政治升溫及北美極地氣旋影響,推升油價,但仍需留意其他利多因素淡化後,成品油庫存增加的速度過快,仍可能為油價隱憂;西德州輕原油期貨已轉為逆價差,若逆價差持續並擴大,則有利中長線原油走勢。

技術面上,近期西德州輕原油期貨走勢轉強,建議可以將月線為視為短線支撐,如遇短線急漲,與月線乖離過大時,則可適度設定停利目標,而空手者建議可以逢短線拉回測試月線不破時,擇時低接,但仍需留意過度追高的風險,操作上仍宜善設停損停利。

---------------下一則--------------- 
油價逼近70美元 升抵逾3年新高2018年01月11日 04:09 工商時報蕭麗君�綜合外電報導
布蘭特原油期貨走勢 https://goo.gl/7RshJs

受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減產持續進行,以及預期美國原油庫存將連續第8周下滑,國際油價周三升抵逾3年高價,其中布蘭特油價更逼近每桶70美元大關。

美國西德州原油期貨價格周三盤中曾攀升至63.67美元,為2014年12月9日以來最高價位。至於布蘭特原油期貨價格也續揚至69.33美元,創下2015年5月最高,並距70美元大關只有呎尺之遙。

OPEC與俄羅斯等主要產油國在去年底同意將石油減產協議延長到今年底。這項協議最早是在2016年底達成,目的在於減少全球石油供給過剩與提振油價。

然而在減產策略逐漸發揮功效,本周包括美國石油協會(API)與美國能源資訊署(EIA)將相繼發布上週原油庫存報告,外界預料兩者均將出現第8周下滑,該心理預期也為本周油價走高帶來支撐。
API周二表示,到1月5日為止當周,原油庫存減少1,120萬桶。EIA則在周三發布報告。

在美國原油庫存持續減少,與OPEC會員國的減產遵從率創下紀錄新高,已令市場相信石油供給將持續緊縮。

PVM石油組織公司分析師威卡(Tamas Varga)表示,油市多頭走勢「可能已經確立」。在OPEC減產效應繼續發酵,全球石油庫存預見在未來可能減少。

在此同時,油市觀察家也在關注美國總統川普本周是否將發布對伊朗核協議的最新應對策略。如果川普決定恢復對伊朗的經濟制裁,勢必將使伊朗石油出口受阻,再度推升油價走揚。

受到OPEC有效限制油產,加上地緣政治風險大幅攀升,其中多數來自中東地區,已刺激布蘭特油價在過去1年急漲約3成。

---------------下一則--------------- 
反聖嬰低基期 黃豆走勢看俏2018年01月11日 04:09 工商時報 魏喬怡�台北報導

近期全球原物料成為熱門議題,法人指出,繼2016年底反聖嬰現象結束後, 2017年12月澳洲氣象局再度宣告全球氣候將進入反聖嬰現象,觀察歷史經驗,發生反聖嬰現象時,穀物市場價格多會依據當時全球經濟狀況而有所漲跌,今年有機會再上揚。

華頓S&P黃豆ETF經理人鄭凱允分析, 2008年金融海嘯影響,儘管發生異常氣候,但各大市場都無一倖免;2010年受到美國貨幣寬鬆政策影響,穀物價格飆升等。自2017年開始,黃豆價格已有一波小幅修正,現又正值南美洲黃豆生長時機,若真如預期發生極端氣候,很有機會帶動黃豆價格上漲趨勢。

近期美國CRB農業指數(商品研究局期貨價格指數)已上漲2.6%,鄭凱允表示,或許投資人無法從反聖嬰現象推測穀物價格漲跌幅,卻可預期兩件或將發生的事,第一是在反聖嬰現象時,穀物價格波動將是正常現象時的1.5倍。

換言之,今年穀物價格應該會比去年更有表現空間,且統計所有穀物中,黃豆產品(黃豆、黃豆油和黃豆粕)市場對於反聖嬰現象最為強烈。

第二是2017年全球市場熱絡,S&P 500指數漲幅就多達兩成,唯獨農產品市場依舊低迷,黃豆期貨價格反跌近2%。觀察全球資金輪動習性來看,今年不排除轉入基期較低的黃豆市場。

其他商品部分,安聯全球油礦金趨勢基金經理人林孟洼表示,近期原物料指數受化學品指數推升維持高檔,金屬與礦業波動較大,其中,能源指數亦受油價緩升帶動而逐步走高。據美國能源資訊局(EIA)近期資訊顯示,原油生產回到緩步上升軌道並創新高。庫存則因寒冬來臨前的煉油旺季而逐步下滑。

林孟洼表示,自2017年9月原油期貨價出現逆價差後,持有原油庫油變成無法獲利的行為,尤其是對於租用海上大型油輪者而言,扭轉原本於中東地區及東南亞地區海上儲油回到陸地上,也因始庫存由6月高峰時期的2.07億桶下滑至近期的1.28億桶。

庫存減少也呼應全球原油供需由供過於求回到平衡的趨勢,需求成長足以消化增加的供給量。而另一方面,OPEC對今年全球原油需求預估則較為樂觀,主因2018年維持2017年的GDP成長動能。

---------------下一則--------------- 
量化緊縮時代來臨 全球債市殖利率急升2018年01月11日 04:09 工商時報 蕭麗君�綜合外電報導

日本銀(央)行宣布縮減例行性長債購債規模,引發外界預期全球央行政策將從量化寬鬆轉至量化緊縮。受此影響,全球債市急跌,並推升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升破2.5%重要關卡。新舊債券天王更看空債市前景,認為將落入熊掌。

受債市賣壓持續出爐,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繼周二升抵2.55%、創去年3月以來高點後,周三續升至2.57%。英國同年期公債殖利率也攀漲5個基點至1.28%。德國10年公債殖利率上漲2個基點至0.48%,為去年10月歐洲央行會議以來最高。
至於日本10年期公債殖利率周三再度走高至0.08%,較周二收盤上漲1.5個基點。

分析師將這波債市拋售潮歸咎於日銀縮減購債規模,認為此舉將引發外界擔憂全球央行將準備讓實行多年的寬鬆政策退場。

目前在駿利資產管理公司擔任操盤手的債券天王葛洛斯(Bill Gross)周二在推特上表示,5年期和10年期公債的25年長期趨勢線遭到打破,「債券熊市已獲得確認」。

至於DoubleLine資本公司創辦人,有新債券天王之稱的岡拉克(Jeffrey Gundlach)也聲稱,全球央行政策將從量化寬鬆轉變到「量化緊縮」。他還預估,若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攀升至2.63%,恐將引爆新一波債市賣壓。

自從美國聯準會前主席伏克爾(Paul Volcker)對抗通膨有成後,全球債市已享有近30年的多頭走勢,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全球央行相繼降息與實施貨幣寬鬆,更助長債市牛氣沖天,並在最近幾年將債券殖利率壓低至負值。

然而隨著全球經濟成長漸進好轉,雖然目前通膨仍處於低檔,但經濟學家堅信在經濟與就業市場持續增強,終有一日將帶動通膨走高。

不過通膨上揚對公債投資人來說卻是重大威脅,主要在於它將使有固定利息支出的購買力受到侵蝕。在此當中又以10年期公債殖利率最受密切關注,因為它將影響對消費者、企業與政府的借貸利率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