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抗議客服不給叫基金答人的葉小媽

小媽精選1070207基金資訊

2018年02月07日
全球股災 台暴跌542點 美蒸發36兆 股民哀號:跌掉半輛阿提斯2018/02/07蘋果日報【財經中心╱台北報導】
台股史上前6大跌點 https://goo.gl/QExb8T
全球主要股市指數周二跌幅 https://goo.gl/yzq2RA
近兩月股市走勢圖 https://goo.gl/AKsEfC

美股周一暴跌逾1100點,創史上最大跌點,投資人陷入恐慌,全球股市倒地不起,小股民昨早收看新聞,簡直不敢相信眼睛,心驚膽顫等台股開盤,果然殺聲隆隆,盤中指數大跌逾640點,在公股行庫進場護盤後,終場下跌542點,為史上單日第6大跌點,成交量飆至2453億元,創8年半最大成交量。台股今年漲幅在2天內全部吐回,心在淌血的小股民資產平均縮水21萬,還有人怨「2天跌掉半輛阿提斯」。

美股昨晚開盤再殺567點,累計3天暴跌逾2300點。小股民昨早上看美股收盤還以為眼睛花,原來市場擔心美國可能加速升息,拖累美股連續暴跌,加上疑似電腦程式交易助長跌勢惡化,道瓊盤中竟暴跌1600點,收盤跌1175.21點、跌幅4.6%至24345.75點,創史上最大跌點紀錄。

國安基金暫不進場
美股市值1天蒸發1.25兆美元(約36.7兆元台幣)。有「恐慌指數」之稱的芝加哥選擇權交易所波動率指數(VIX)則飆漲115.6%,是史上最大漲幅。

受美股重挫影響,亞歐股市昨全面大跌,日本日經225指數收跌1071.84點或4.73%,從1月23日的高點回跌逾10%;香港恒生指數狂瀉1649.8點或5.12%,英國、法國和德國股市盤中最多跌逾3%。

財金部會首長紛紛喊話,金管會主委顧立雄指,國內經濟情勢並未反轉,上市櫃公司去年獲利穩定成長,外暫不需祭出台股穩定措施或方案。國安基金執行祕書、財政部次長蘇建榮也說,國內經濟不錯,元月出口正成長、外資沒有匯出,不符國安基金進場條件。

「這禮拜恐會續跌」
國安基金小組成員、政大金融系教授殷乃平說,這一波恐慌才開始,沒煞車跡象,這禮拜恐繼續下跌,「國安基金現在進去沒什麼效果,先由四大基金護盤,觸底再來救效果最好」。

外資、投信、自營商等3大法人昨聯手賣超台股,外資在集中市場賣超313.14億元,為台股史上第9高,投信及自營商也分別賣超7.38億及22.7億元。不過在外資將台股當成提款機的同時,公股行庫積極護盤,昨日公股券商買超金額佔大盤成交比重達2.6%,且已連4買。

保德信高成長基金經理人葉獻文表示,在加權指數未跌破10400點支撐點前,仍可偏多看待,盤面焦點將以中小型股個別表現,具業績超乎預期、特殊利基型個股為選股重點。福邦證券最高顧問黃顯華指出:「目前政府積極做多的態度大家都很清楚,市場就算短期休息,之後也會漲回來。」

「過年紅包都泡湯」
昨天全球股災引發網友熱議,網友D.O.A在Mobile01論壇上說兩天跌掉1台55X9300E(Sony 55吋液晶電視,PChome網站售價12萬9900元),網友董鰓康立刻回「跌掉半輛阿提斯(豐田Altis,售價約65.6萬元)都沒再說了,你這電視算啥?」小股民韓小姐驚魂未定:「還以為自己眼花看錯,這樣過年紅包行情都泡湯了。」

………………………………………
分析師:台股料1周內反彈 經濟成長率估2.2% 不必過度擔憂2018/02/07蘋果日報【陳俐妏、王立德╱台北報導】

美股昨天暴跌逾1100點,創史上最大跌點,台股昨天跟進暴跌,並爆出2453億元巨量,顯示恐慌中仍有低接買盤進駐,分析師認為台股已超跌,1周內有機會出現報復性反彈。學者則認為,全球經濟基本面展望仍佳,尚不至於受金融市場短線修正影響,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估計仍有2%以上實力,毋須過度擔憂。

小心恐賣在最低點
第一金投顧董事長陳奕光表示,過去17次大跌重挫500多點後,後續1周內台股將出現報復性反彈,雖然投資人可能依恐慌心理賣股,但要小心可能會賣在最低點,後續觀察台股能否量縮止穩,美國貨幣政策與通膨等動態。

華南投顧董事長儲祥生表示,美股攀上歷史高點,累計賣壓宣洩,雖然基本面還好,不致於導致金融風暴,但恐慌心理擴散,要見到止跌訊號只能看美股和外資臉色。

注意外資資金流動
政大金融系教授朱浩民表示,雖然股市重挫,在學理上確實有可能影響到外資撤出市場,直接波及到匯率,進而對實體經濟造成衝擊,但台灣是出口導向的經濟體,一旦外資匯出導致弱勢台幣反而對出口有利。

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也指出,除非是要遇到如同金融海嘯等級的金融風暴,才有可能大幅衝擊到實體經濟面,估計今年台灣經濟成長率仍有2.2%以上水準。

孫明德分析,金融市場去年本預期美國今年升息3次,明年升息1次,但美國就業市場上周五傳出超乎市場預期的佳音,市場擔憂美國聯準會(Fed)升息步調恐加快,接連帶動日本銀行(BOJ)、歐洲央行(ECB)緊縮現行寬鬆貨幣政策,才造成明明是經濟面的利多,卻引發股市重挫。

至於台灣下半年是否會加入升息行列衝擊台股表現,元大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董事長暨院長梁國源分析,台灣與美國不同,支撐升息的條件並不若美國般齊備,即使升息也是緩步升息,對台股帶來負面效應應該有限,反而是現在外資的資金流動,對台股的走勢才是動見觀瞻。

---------------下一則--------------- 
股市修正 多重資產攻守皆宜2018年02月07日 04:10 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投信多重資產基金表現 https://goo.gl/zjgNKL

美股連續大跌拖累全球股市,VIX恐慌指數在周一盤中最高升幅逾一倍以上至37.3,超越近期黑天鵝事件如英國脫歐公投以及美國總統大選的水位,創下2015年9月以來最高紀錄。短線股市大幅震盪,但法人指出,在基本面良好、企業獲利可望持續成長支撐下,近期修正反而是進場時機,建議擔心波動風險者以多重資產型基金介入。

野村亞太收益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黃家珍表示,今年以來股市漲幅已高,因此出現獲利了結賣壓並不意外,近期市場的下跌是多頭市場循環中正常的修正整理,雖然短期內波動程度較大,但在樂觀的基本面未變下,反而可逢低逐步布局,以參與未來股市的上漲契機。

黃家珍指出,目前仍維持股優於債的看法,成熟股市偏好基本面強且穩定性較高的美股,新興股市的成長動能更優異且價值面較具吸引力,前景同樣看好;債券部分較偏好利差型的新興市場債券和高收益債券,尤其是亞洲債券。

宏利投信指出,隨著利率的逐步走高,風險性資產的吸引力逐步式微將是不可免的趨勢。
但全球持續呈現穩健成長的格局卻是不爭的事實,從就業到消費,到總體的經濟成長率,因此,解讀股市回檔,若就基本面論述,實無引擎熄火的問題。

短線部分,手上風險性資產持有部位偏高的投資人,建議可以考慮於股市出現反彈時,稍作調節,減持風險性資產,適度增加防禦性資產部位,採取穩健保守的策略以因應目前市場的動盪時期。

第一金投信表示,主要國家經濟仍處於上升軌道,短、中期基本面沒有疑慮,但長期風險略為顯現,投資人應保持居高思危的意識,除了緊密觀察利率、美元指數與新興市場匯率變化帶來的資金挪移現象,更要做好資產配置,分散布局以降低波動度。
另外,考量股市多頭格局尚未改變,策略上,仍以「股優於債」為原則。

元大標普美國500正2基金經理人劉偉正表示,近期重挫偏向於恐慌性賣壓,美國經濟復甦仍朝向穩健發展的格局,中長期投資價值仍存在,故指數急速下跌反而創造買進時機。

保德信多元收益組合基金經理人方奕翔分析,全球景氣增長的此刻,建議投資人可持續多元掌握股息、債息等收益性資產,目前操盤上布局可股多於債。

---------------下一則--------------- 
元月全球股市 巴西漲幅奪冠2018年02月07日 04:10 工商時報 孫彬訓�台北報導

回顧今年1月主要股市表現,幾乎全數收漲,其中又以巴西、俄羅斯漲逾一成表現最佳,其他漲逾5%的股市還有香港恆生9.92%、美國NASDAQ7.36%、美國道瓊5.79%、美國S&P500的5.62%、印度5.6%以及上海綜合5.25%。

群益印巴雙星基金經理人洪玉婷表示,巴西總體經濟持續改善,而經濟復甦也帶動企業營收成長,且在先前巴西央行連續降息下,也減輕企業利息負擔,多數產業今年仍可望維持兩成以上的獲利成長速度;再者,從資金配置和評價角度來看,現階段海外與巴西國內資金配置巴西股市的比重仍為近幾年低點,而巴西股市未來12個月的預估本益比亦仍處於相對低檔,巴西股市可望續獲市場關注,後市表現仍可期待。

野村巴西基金經理人白芳苹表示,未來仍要留意巴西總統大選及財政改革對股市帶來的波動。另外,預期巴西央行今年將維持寬鬆政策不變,低利環境將持續刺激消費支出,並帶動企業獲利成長,支撐股市長期表現,受惠於降息利多的內需相關族群仍是首要看好標的。

保德信拉丁美洲基金經理人高君逸指出,巴西短線政治風險消弭,評價已從「中立」調整為「加碼」,預料巴西股市還有上漲空間,目前在拉丁美洲國家布局上,除了巴西,也青睞智利、秘魯、阿根廷、哥倫比亞,這些國家的政經風險相對巴西、墨西哥穩定,其中,哥倫比亞股市和油價連動性高,智利則和金屬價格連動性高。

日盛目標收益組合基金經理人李家豪,巴西1月中IPCA通膨年比0.39%,低於預期的0.43%,現階段巴西經濟仍持續自谷底復甦,IMF上修今、明兩年巴西經濟成長率至1.9%及2.1%,主要原因為全球金融情勢好轉與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市場氣氛偏向樂觀,有助於巴西金融商品多頭行情延續。

---------------下一則--------------- 
26股災 台股有7冷2018年02月07日 04:10 工商時報陳昱光�台北報導
台股2018年2月6日創七大冷紀錄 https://goo.gl/VVcHTR

天氣寒、股民心裡更冷!台股昨(6)日遭外資提款狂賣313億元,熱錢效應急凍,終場爆量大跌542點,創近10年最大跌點、跌幅4.95%,一根長黑也讓台股吐回今年漲幅,上市櫃單日市值蒸發1.84兆元,約等於33座101大樓造價,八大官股券商買超近63億元、4年來最大,並同步改寫近年最多跌停家數、成交量等7項紀錄。

美股跌勢擴大,引爆全球股市恐慌賣壓,元月以來頻頻加碼的外資率先提「錢」落跑,昨買賣金額高達1,316億元,賣超313.14億元,台股在多殺多連環效應下,資金全面棄守,不僅上市櫃成交量爆出3,005億元天量,1,677檔個股約95%走跌,盤中更有286家亮燈跌停,投資人面對昨天台股崩跌走勢,也只能直嘆「股民心裡苦」。

華南投顧董事長儲祥生表示,美股以憂心升息速度加快為理由,找機會拉回修正,兩天跌8%可看出調節力道相當猛烈,而外資撤出,也讓熱錢明顯降溫,先前受惠資金效應的台股大受衝擊,且指數單日急跌,直接回測年線支撐,也讓許多投資人從回檔找買點的心態一夕轉變,形成尋求解套的賣壓,不利市場信心,預期短線指數將在年線附近整理,待美股止穩後較有機會反彈。

據統計,台股昨日除了成交金額衝出10年半新高外,集中市場下跌542點,為近18年來最大跌點,櫃買指數重挫6.38%,各為史上第6及第3大紀錄;雙王部分,台積電成外資提款目標,大立光又見跌停,下跌金額分別創掛牌以來第5大與次高,整體上市櫃市值一天蒸發1.84兆元,相當於跌掉33座101,皆是近年罕見狀況。

華信投顧總分析師李永年認為,過去5季美股都沒出現明顯修正,近兩日累積壓力大舉宣洩,不過目前尚未見到系統性風險或基本面變化,可視為一次性技術面修正,且外資在選擇權空單回補,減碼力道有縮手跡象,加上政府基金護盤,預期最多再跌一天就有反彈力道顯現,指數封關前可望站回11,000位置。

---------------下一則--------------- 
人民幣強強滾 陸股匯雙收可期 美元弱+習近平3箭 有利股市慢牛2018/02/07蘋果日報【陳俐妏╱台北報導】
人民幣計價基金今年來績效前十名 https://goo.gl/P9inMh

外匯行情多變,美元指數1月跌幅超過5%,跌破90整數關卡,相較於美元指數的弱勢,今年人民幣1月飆升達3.4%,創3年前811匯改以來的新高。投信法人建議,可運用人民幣計價的基金,或是外匯型ETF來做資產布局,股匯雙收可期。

人民幣匯率回升也增加持有人民幣金融資產的信心,元大投信表示,根據中國央行公布的最新數據,2017年底境外機構和個人持有中國境內人民幣金融資產總量增加至4.28兆元民幣(台幣約19.9兆元),年增達41.3%,為近3年首次淨增長。台灣的人民幣存款金額去年12月達到3222億人民幣(約1.5兆元台幣),也來到過去2年半新高。

降準降息可能性低
安聯中國策略基金經理人許廷全分析,美國稅改加重財政壓力,美元中長期呈弱勢格局,增強中國企業對外負債和主動結匯意願,再加逆周期因子調節作用,對人民幣匯率形成良好支撐。

許廷全進一步指出,人民幣中間價機制調整後,匯率已見穩定,加上資產泡沫抑制等設定目標下,降準降息可能性低,因此預期,人行將透過嚴控金融風險、避免政策方向過度解讀與債市去槓桿等3項政策確保流動性,對於後市持區間震盪看法。

支撐新興貨幣升值
對於人民幣匯率上,凱基新興市場中小基金經理人陳沅易指出,2017年中國經濟成長率6.9%,為近7年來首度加速成長,短期上,春節前剛性結匯需求、購匯盤觀望將使得人民幣存在短線繼續升值空間,中長期隨著中國經濟基本面改善、投資回報率上升,亦看好人民幣匯率有望繼續走強。

在資金流動上,復華新興市場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汪誠一說明,川普推動減稅將讓美國雙赤字惡化,可能讓美元持續弱勢,資金加速流入新興市場,將有利新興貨幣走勢,也將讓新興貨幣有較大的升值空間。目前新興本地債實質利率較高,具有投資吸引力。

第一金人民幣貨幣市場基金經理人劉書銘也說明,中國19大過後,習近平的政治實力趨於穩固,今年起政策重點轉向經濟與資本市場的發展,包括:調結構、強監管與穩經濟為目標,有利股市慢牛走勢。尤其農曆年關前夕,人民幣偏強的可能性高,可望吸引資金流入人民幣債券與股票等相關資產。

近期匯率波動看法
★美元匯率
美國稅改加重財政壓力,美元中長期可能呈弱勢格局
★人民幣匯率
春節前結匯需求、購匯盤觀望短線有升值空間,中長期隨著中國經濟基本面改善,人民幣匯率有望繼續走強
資料來源:《蘋果》採訪整理

---------------下一則--------------- 
人民幣計價基金 比人民幣存款好賺2018/02/07蘋果日報【陳俐妏╱台北報導】

台灣市場對人民幣商品青睞度回溫,人民幣存款也創2015年來新高,近期匯市波動,外匯型ETF和人民幣計價產品也受注目,投信法人指出,人民幣計價的基金獲利率與投資門檻都優於人民幣存款,建議投資人可多留意投資契機。

僅1000元就能入門
群益大中華雙力優勢基金經理人洪玉婷表示,春節前中國央行定向鬆綁銀行間資金,有利於股市氣氛向上。金融去槓桿仍在進行中,利率區間上移,美國減稅有利美股,新興市場也有正面助益,春節前紅包行情可期。且人民幣除具備易漲抗跌的特性外,更擁有高報酬及低波動度的優勢,在政策及題材面雙重優勢的加持下,還是持續看好人民幣升值潛力。

群益投信也指出,以投資門檻而言,一般銀行人民幣存款承作門檻約2萬人民幣(約10萬元台幣),但基金投資金額只要1000元,較具彈性,人民幣計價基金績效也較有發展空間。

統計投信發行的人民幣計價基金總共298檔,其中,以群益投信發行的類型最多;而以發行檔數來看,前5大投信分別為群益、柏瑞、瀚亞、野村、宏利,其中,群益、柏瑞都有30檔以上,顯示出投信業者也持續看好人民幣後市。

元大投信也說明,以元大中國債3-5ETF來看,不受限每日2萬人民幣的換匯限制,直接可用台幣參與,取得人民幣升值或債券利息報酬後,也可直接於證券市場賣出,免徵證券交易稅。

在操作上,第一金人民幣貨幣市場基金經理人劉書銘建議,投資人可採取母子基金的方式,先將資金投入人民幣貨幣或債券基金,作為母基金,再從中定期定額扣款,投資陸股基金,降低波動風險。

---------------下一則--------------- 
日股重挫 安倍、黑田急喊話2018年02月07日 04:10 工商時報 吳慧珍�綜合外電報導

被美股帶衰,東京股市周二收盤暴挫近5%,創1年多來最大單日跌幅,挫跌至近4個月低點,與1月高點相比跌掉10%,宣告日股進入修正期。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與央行總裁黑田東彥紛紛向市場信心喊話,強調經濟基本面仍強,日本銀行更駁斥近期內有升息打算的傳言。

日本官員周二試圖安撫市場情緒,致力驅散全球股災恐有害日本復甦的疑慮,強調日本經濟基本面依舊強健。

日本經產大臣茂木敏充周二在記者會上指出:「日本企業獲利創新高,薪資與勞動市場逐漸改善,消費支出回溫。」

即便日股暴跌,日銀總裁黑田東彥對日本經濟及股市仍保持樂觀,他在國會表示:「牽動股價的企業獲利和經濟基本面,無論海內外都很穩健。」

黑田周二排除短期內緊縮貨幣政策的可能性,他告訴國會,在通膨率與央行2%目標始終有段差距下,貿然升息的做法「有欠妥當」。

他說:「日本通膨率甚至連1%都不到,僅僅為了創造未來政策空間,就倉卒讓貨幣政策轉向,這麼做並不恰當。」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則表明,盼日銀維持當前的超寬鬆政策,繼續努力達成2%通膨目標,他完全信賴總裁黑田處理貨幣政策的能力。

分析師認為,若市場震盪不休,恐讓「安倍經濟學」成效打折扣,也推遲日銀刺激措施退場時程。法國巴黎銀行首席日本經濟學家河野龍太郎指出,「就算日本經濟持續擴張,日銀今年內也很難升息。」

日經225指數周二狂跌逾千點,盤中一度跌深7.1%,為1990年11月以來最慘。終場收跌1,071.84點或4.73%,以21,610.24點作收,寫下2016年11月川普當選總統以來最大單日跌幅。

周二收盤水位與1月觸及的24,129高點相較,跌幅逾10%,代表日股正式進入修正期。三井住友銀行日興證券分析師松野利彥指出,日股正進入「修正階段」,「碰到市場修正很正常,只是速度稍嫌太快」。

---------------下一則--------------- 
政策利多不斷 東協股市可期2018年02月07日 04:10 工商時報 呂清郎�台北報導

全球景氣成長、貿易量回升及市場資金動能助益,帶動東協股市走揚,去年印尼、菲律賓、泰國、新加坡都有1成以上甚至2成的報酬,今年以來態勢未變,漲幅仍達3.82∼4.56%,預料東協國家政府致力推動經濟改革政策,強化基礎設施,有助增加就業機會、帶動區域經濟成長,續添股市動能,有利布局東協基金掌握投資契機。

群益東協成長基金經理人高浩偉表示,東協經濟和股市表現向好不僅受惠於全球景氣復甦、帶動東協國家出口回升,及中產階級人口成長,增添內需消費動能,且受惠於政策利多,包括泰國、印尼、菲律賓、馬來西亞政府都針對經濟升級、基礎建設興建提出計畫,提供股市基本面動能續航。

日盛亞洲機會基金經理人鄭慧文指出,馬來西亞央行宣布上調基準利率至3.25%,合乎市場預期;泰國與菲律賓的稅改均有利內需加溫;印尼央行表示印尼盾匯價穩定,信評機構調升信評且經濟基本面良好,使得資金續入印尼股債市,年成長超過1倍,在目前通膨可控下,未有升息打算。
鄭慧文認為,全球股市多頭格局的看法尚未改變,短期漲多回檔視之,續看好東協後市。

宏利投信強調,根據台灣投資者調查顯示,今年續看好股市報酬表現,其中超過46%認為今年股市投資報酬更佳;看好區域市場除以大中華地區居首位、偏好度逾4成外,新興亞洲居次、看好度也近3.5成,以東協、印度相對受青睞。

東協中的馬來西亞,連結星馬兩地的隆新高鐵將動工,規畫2026年開始營運,預估將帶來44萬個工作機會,及逾180億美元經濟產值;高浩偉認為,整體來看,東協股市在基本面表現無虞、政策紅利的支持下,有助經濟及股市發展,投資前景可期,看好基礎建設、消費、金融等類股表現。

---------------下一則--------------- 
暴跌之際網站當機 投資人罵聲連連2018年02月07日 04:10 工商時報 陳怡均�綜合外電報導

《華爾街日報》報導,美股周一重跌引發投資人恐慌,券商、共同基金、線上理財顧問網站和行動程式交易量爆增,導致網站當機或運作緩慢,令那些急著登入帳戶線上交易的投資人焦躁不安,在網路上抱怨連連。

周一交易中斷的時間,恰好是美股尾盤暴跌之際。當天道瓊工業指數收盤重挫逾1,170點,創史上單日最大跌點,標普500和那斯達克綜合指數皆收跌約4%。

自動化理財公司Betterment、數位理專公司Wealthfront,以及提供線上交易服務的嘉信理財集團(Charles Schwab)、TD Ameritrade、領航集團(Vanguard)等,都因網路操作中斷,使投資人怨聲載道。

普信(T. Rowe Price)發言人指出,周一部分網頁出現短暫的登入問題,但已經修復,「我們對造成客戶的不便道歉」。

現年25歲、任職於舊金山Gap的索斯諾夫斯基(Alexander Sosnowski)擁有領航投資帳戶,周一他發現股市在尾盤重摔,他說:「看見這麼大的跌幅...就知道這是買進時機」,但他試了20分鐘仍無法登入自己的帳號,最後他試著用電話執行交易,卻兩次斷線。

許多領航集團客戶周一都面臨無法登入帳號問題,有些人在推特或熱門投資論壇bogleheads.org發文抱怨自己在周一午盤無法登入交易。

一些人指出,他們看到帳戶「暫時無法使用」的訊息,或是出現「找不到網頁」。1位投資人在bogleheads.org論壇直言,無法登入「令人有點焦慮不安」。

領航發言人指出,一些客戶出現在網站或電話難以登入事件,現已完全恢復。TD Ameritrade發言人表示,旗下交易應用程式TDAmeritrade Mobile周一午間出現運作緩慢數分鐘情況,但系統並未出現問題。

---------------下一則--------------- 
想賣股先等等 美股中長期仍看俏2018年02月07日 04:10 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美股單日下跌逾4%後股市表現 https://goo.gl/Vv3myF

美股接連重挫,引發全球股市回檔修正,法人指出,檢視過去美股單日下跌超過4%後,後兩周、一個月甚至半年的上漲機率都超過六成,尤其目前全球經濟基本面良好,企業獲利也來到高峰,因此本次下跌後出清持股,未必是最佳選擇。

鉅亨基金交易平台總經理朱挺豪指出,以目前美國強勁的勞動市場與持續成長的企業獲利,對於美國股市中長期看法仍樂觀,然而投資人要注意的是,短期股市恐怕仍有波動,建議空手的投資人可等待市場波動降低後再行布局。

宏利投信認為,美歐的消費力道持續增溫,亞洲出口的增幅也持續轉佳,新興市場中,兩大主流經濟體大陸與印度,也透過政策與市場機制導引,繼續往結構性調整與增進中,顯示基本面並未有出現轉壞的情況,整體多頭大軍恐需時間稍作喘息整理後,才可望重整旗鼓後再推進。

第一金投信認為,美股本波拉回為合理漲多修正,並非趨勢改變,但有鑑於今年黑天鵝群舞,投資人應該心存風險意識,建立合適的資產配置,才能抗波動風險。

保德信多元收益組合基金經理人方奕翔建議,投資人著眼於美股來到高點,不妨爭取股利、債息等各類收益,讓投資配置多一點「避風」效果。

---------------下一則--------------- 
美Fed新官上任 金融市場皮繃緊2018年02月07日 04:10 工商時報 孫彬訓�台北報導

美國聯準會(Fed)新任主席鮑威爾走馬上任。通常新主席上台後,金融市場短期波動機率增加。投信法人認為,雖然鮑威爾的政策主張一向支持前任主席葉倫,因此不確定性將會降低,但鑑於經驗,仍然建議投資人一定要做好資產配置,可全球布局,以因應可能的波動風險。

歷任Fed主席就職後六個月內,美股漲跌幅差異頗大。以1930年9月梅爾(Eugene Meyer)上任為例,後一個月、三個月和六個月,美股分別重挫17%、30%和21%;而1987年8月葛林斯潘(Alan Greenspan)上任後,美股同樣都是大跌表現,跌幅最大甚至接近三成。

不過,1933年5月布萊克(Eugene Black)、1934年11月艾寇斯(Marriner Eccles)與1978年3月米勒(G.William Miller)上任後,美股均呈現全面上揚表現,最大漲幅超過兩成。

宏利投信認為,由於農曆春節長假在即,且現階段市場波動性也相對較大,手上風險性資產持有部位偏高的投資人,建議可考慮於股市出現反彈時,稍作調節,減持風險性資產,適度增加防禦性資產部位,採取穩健保守的策略以因應目前市場的動盪時期。

野村環球基金經理人白芳苹表示,中長線而言,全球股市擁有經濟成長強勁、企業獲利持續成長、產業革命方興未艾等基本面利多,長多格局不變。

鉅亨基金交易平台總經理朱挺豪指出,今年新興市場有望表現領先已開發市場,其中,大陸經濟持續好轉,加上政策扶持,大企業潛在表現好於小企業、新經濟有關企業表現好於舊經濟。

保德信策略成長ETF組合基金經理人歐陽渭棠分析,在全球景氣回暖之際,儘管股優於債,但建議投資人著眼於「抗波動」的角度,可全球股、債、原物料齊抱,藉此掌握股市的多頭行情。

---------------下一則--------------- 
聯合國FDI趨勢報告: 美稅改 料將回流2兆美元現金2018年02月07日 04:10 工商時報 陳穎芃�綜合外電報導

聯合國最新報告指出,美國稅改法案可望使美國跨國企業存放海外的2兆美元現金回流,對全球外商直接投資(FDI)帶來嚴重影響,尤其是荷蘭、英國、盧森堡等海外金融重鎮恐流失大量外資現金。

聯合國貿易發展會議(UNCTAD)周一發表今年全球FDI趨勢報告,內容警告美國稅改將在未來幾年對全球FDI布局帶來重大影響。

UNCTAD投資企業部門主管James Zhan表示,美國稅改將影響「美籍跨國企業及其關係企業」。他估計目前全球FDI庫存約26兆美元,其中將近半數都掌握在美籍跨國企業手裡。

他估計美籍企業目前存放海外的獲利高達3.2兆美元,其中約2兆美元是現金。這2兆美元當中約有四分之一掌握在蘋果、微軟、思科、Alphabet及甲骨文等矽谷科技公司手裡,其餘則在大型製藥公司及工程公司手裡。

UNCTAD投資研究部門主管波文(Richard Bolwijn)表示,雖然美籍企業存放海外的獲利不全然是有形資產,但若這些資金回流美國仍會對海外經濟造成不小衝擊。

UNCTAD估計,美籍企業掌握的FDI庫存有四分之一位在開發中國家,而這些資金在存款有限的開發中國家扮演重要角色。除了開發中國家之外,諸如荷蘭、英國、盧森堡及百慕達等存放美籍企業海外現金的金融重鎮也將受到衝擊。

周一報告預測,各國政府為了因應美國稅改對全球FDI帶來的影響,可能接二連三效法美國推動稅法改革。但對美國而言,稅改法案吸引企業海外現金回流究竟能對國內經濟帶來多大助力仍不得而知。

---------------下一則--------------- 
對沖基金巨頭喊免驚2018年02月07日 04:10 工商時報 林國賓�綜合外電報導

美股連日崩跌,道瓊工業指數周一更暴跌近1,200點,創史上單日最大跌點紀錄,此時投資人究竟該殺出持股,還是趁拉回進場買股,專家看法呈現兩極。全球最大對沖基金橋水(Bridgewater)創辦人兼操盤人戴利歐(Ray Dalio)表示,投資人無須恐慌,這波拉回只是小幅修正,場邊還有龐大現金等著買,可望為跌勢踩煞車。

美股連續2個交易日跳水,尤其周一恐慌性殺低的崩跌走勢讓許多投資人嚇到吃手手,戴利歐向散戶信心喊話,「美股短線急墜跌勢看似驚人,但若從這波大多頭行情觀之,其實只不過是小幅拉回。」

戴利歐進一步說明指出,美股大跌主因為市場擔心聯準會將加快升息,貨幣緊縮會先衝擊市場,接著就是經濟挨打,比較意外的是衝擊比預期提早顯現。不過,戴利歐同時強調,「由於場邊還有一大堆資金等著買,待這些資金進場後,美股就會止跌。」

瑞士信貸投資策略師坦帝亞(Suresh Tantia)也認為這波拉回只是修正,而且為期短暫,他表示:「接下來幾天賣壓可能持續湧現,但基於基本面仍維持強勁,屆時就是進場買股的絕佳時機。」
不過,另一派專家可就沒這麼樂觀,警告美股短線還有得跌,投資人千萬不要急於進場承接。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首席美股策略師威爾森(Michael Wilson)發布最新研究報告指出,「美國預算赤字看增以及聯準會將加速升息不利美股後市,美股這波修正至少會歷時好幾周才會止跌。」

Triogem資產管理公司投資長塞摩爾(Tim Seymour)也表示,「很多投資人對於後市可能太過樂觀,因此打算趁這波拉回就進場承接,但在我看來,盤勢還會再震盪下跌一段時間,之後買點才會出現。

---------------下一則--------------- 
美股震盪收高 道瓊創兩年來最大單日漲幅2018-02-07 07:38經濟日報 記者林奕榮╱即時報導

美國股市周二強勁反彈,道瓊工業指數上漲567點,創兩年來最大漲幅,標普500指數則寫下15個月來最大漲幅,因投資人逢低買進。

道瓊工業指數收漲567.02點或2.33%,報24,912.77點;標普500指數收漲46.20點或1.74%,報2,695.14點;那斯達克指數漲148.36點或2.13%,報7,115.88點。
美股周二開盤延續周一跌勢,道瓊指數開盤再暴跌逾500點;隨後美股在平盤上下大幅震盪。

BNY Mellon Investment Management全球投資策略部門主管Alicia Levine說:「過去幾天市場大跌,但經濟基本面非常強勁,不僅美國,全球經濟都是如此。」

摩根資產管理全球市場策略師David Lebovitz稱,相對於歷史平均水準的估值,前方可能還有更多痛苦,但經濟成長穩健、企業利潤上升,並且央行將逐步收緊貨幣政策,有理由看好美股前景。

美國財政部長米努勤表示,不會過度擔心股市短期賣壓,重申川普政府的政策「對長期經濟成長非常有利」。

---------------下一則--------------- 
8年最冷 去年黃金投資需求 大降23%2018年02月07日 04:10 工商時報鍾志恆�綜合外電報導
全球黃金2017整體需求 https://goo.gl/LUYSqm

世界黃金協會(WGC)周二發表報告,2017年全球黃金投資需求下跌23%,創8年新低,主要是美國對金條和金幣的需求量創10年最新低水準,和投資人對黃金ETF需求大減所致。
WGC指出,2017年全球整體黃金需求量下跌7%至4,071.7公噸,創2009年來新低。

黃金ETF、金條和金幣等全球投資需求合計大減23%,從2016年的1,595公噸降至1,232公噸。

其中,2017年金條和金幣的投資需求量,較2016年減少2%至1,029.2公噸。美國需求大減是拉低這方面需求的主因。其2017年的需求量,從2016年的93公噸銳減至39.4公噸,創2007年來最低水準。

另外,2017年全球股市大漲,投資人紛紛把資金轉向股市,以散戶為主力的黃金ETF吸引力大減。2017年全球整體黃金ETF所持有的黃金量,相較2016年的546.8公噸的第2高紀錄,大減63%至202.8公噸。

WGC指出,投資需求急跌的部分原因除了2016年的需求強勁而拉高比較基期外,投資人轉向屢創新高的美股也有關係。光是2017年第4季的金條與金幣投資需求就年跌65%。

WGC市場情報部主管希維特(Alistair Hewitt)說,2017年全球央行的貨幣政策不是持續就是準備朝緊縮方向走,加上股市表現強勁下,導致整體黃金需求下降並不讓人意外。即使如此,2017年的金市表現並不差。

以美元計價的金價,在2017年漲逾13%。今年來漲幅約1.8%。主要是機構投資人為對沖資產價格泡沫和地緣政治不明朗等因素,持續在其投資組合中增持黃金。

WGC指出,2017年全球珠寶業對黃金需求量增加4%至2,135.5公噸,其中來自印度的需求量最高,成長12%,但不足以撐起整體的黃金需求量。

---------------下一則--------------- 
淨流入681億美元 美國ETF元月吸金 創紀錄2018年02月07日 04:10 工商時報 陳穎芃�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掛牌ETF繼去年吸金創紀錄後,今年開春需求更加驚人。今年1月美國ETF市場流入的資金高達681億美元,是史上最高單月淨流入額,使美國ETF資產規模達到3.7兆美元。

1月美國ETF市場平均每天資金淨流入額32.5億美元。分析師估計這般火熱需求若延續下去,今年美國ETF資金淨流入額可望達到8,240億美元,比去年創下的4,761億美元紀錄還高出73%。
1月全球股市漲勢強勁,是炒熱這波ETF投資潮的主因。

在各類ETF當中,股票ETF最受投資人青睞。據FactSet統計,1月美股ETF資金淨流入額高達308億美元,海外股票ETF資金淨流入額也有243億美元。

儘管外界預期聯準會及歐洲央行逐步升息,使債市在1月出現拋售潮,但固定收益ETF依舊吸引需求。今年1月美國及海外固定收益ETF的資金淨流入額合計93億美元。

去年以來最受投資人歡迎的ETF大多是成本低又涵蓋廣泛市場的產品,例如SPDR標普500指數ETF(SPY)就在1月吸引136億美元資金淨流入額,登上美國ETF排行榜榜首。該基金管理的資產規模已突破3,000億美元大關,在1月達到3,057億美元。

其他在1月擠進排行榜前10名的美股ETF還包括安碩核心標普500指數ETF(IVV)及先鋒標普500指數ETF(VOO)。諸如安碩核心MSCI新興市場ETF(IEMG)及安碩MSCI日本ETF(EWJ)等海外股票ETF也上榜。1月唯一上榜的固定收益ETF是安碩摩根新興市場美元債券ETF(EMB)。

---------------下一則--------------- 
美股連日重挫 息收ETF受青睞2018年02月07日 04:10 工商時報魏喬怡�台北報導
息收ETF傘型基金組合 https://goo.gl/nwXLcX

美股連兩日重挫,上周五道瓊指數跌666點、周一續挫1175點,創下史上最大單日跌點,全球投資人嚇傻,法人指出,2018年以來不管股、債市都來到相對高點,市場偏安心態濃,也因此訴求固定收益的息收債券ETF基金受到市場歡迎。

國泰投信ETF團隊基金經理人鄭立誠表示,息收ETF擁有穩定配息,波動幅度小的特色,正適合現階段作為「防震」的資產配置。據歷史經驗顯示,信用債市之債息收益占總收益貢獻度介於84%至110%,可以有效平緩價格波動風險,拉長時間來看,債息更是投資總收益之中最大貢獻者。

鄭立誠指出,一般人以為債券表現溫吞,但根據統計,2013年至今,若將投資級、新興債、高收債做一個混合配置再與全球股價指數來比較,發現債券ETF表現比股市還高出10%。

此外,息收ETF同時擁有ETF交易成本低、流動性佳且透明度高的優點。不過,國泰投信提醒,市場上息ETF相關商品陸續推出,建議依個人風險接受度與對未來趨勢的判斷,選擇適合個人需求的投資標的。

---------------下一則--------------- 
美殖利率彈升 多空兼備操作勝2018年02月07日 04:10 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規模前十大債券基金績效表現 https://goo.gl/HfjRNt

今年以來受到通膨壓力、景氣熱絡、政策調整等預期心理齊聚,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累積的彈升幅度最高超過40個基本點(1個基本點是0.01個百分點),2月5日盤中一度攀抵2.88%高點,引發各類債市的壓力。

債市資金仍明顯靠攏於新興債市,根據EPFR統計今年以來至1月底,全球資金流入新興國家債券型基金的金額達118億美元,流入占所統計的基金合計規模的1.9%。然而高收益債券型基金合計流出2億美元,其中高收益指數型基金ETF流出額達24億美元,流出量占其資產規模4.9%最多。

根據理柏資訊統計台灣核備規模前十大的債券基金總類多元,有包括高收益債、全球債、投資級債、新興市場債券型等。其中,今年以來表現最好的三檔基金,均為同一經理人麥可.哈森泰博所操盤的富蘭克林坦伯頓新興國家固定收益基金、全球債券總報酬基金及全球債券基金。

麥可.哈森泰博為海內外相當知名的基金得獎常勝經理人,能於全球債市遇到美國公債殖利率上揚時,還保有領先的績效,原因在於很早就有放空美國公債的配置,所操盤的債券型基金也多已出脫工業國公債,而靠攏於新興國家當地公債配置。

哈森泰博表示,新興國家歷經幾次的金融危機後,體質已比過去強健許多,而今除了少數局勢較混亂的國家如委內瑞拉,普遍都能應付海外突發性衝擊。尤其新興國家當地債市的流動性已提高,公債投資買盤主要來自於當地的金融機構或退休基金等,就算外資撤出,國內買盤仍在,又具備有高債息,匯率評價面便宜等優勢。

高盛證券1月25日報告已指出,現階段相當看好新興國家貨幣的表現空間更勝於信用市場,將匯兌收益機會列為優先推薦交易之一。工業國家中的美國、加拿大、英國已步入升息循環,反觀新興市場中的巴西、阿根廷、哥倫比亞等還在降息,締造債券資本利得空間。

---------------下一則--------------- 
公債殖利率飆 債市兩樣情2018年02月07日 04:10 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主要債券基金資金流向 https://goo.gl/sBrqaD

全球經濟引擎持續熱轉,通膨預期加溫,拉抬上周全球公債殖利率狂飆,不過觀察上周主要債券基金資金動能,投資級企業債和新興債依舊穩吸金,上周分別再獲52億美元和14億美元的資金挹注,推升全年累計吸金分別來到236億美元和118美元,反映現階段國際資金仍不減對收益的需求。
高收益債則受累於能源債和通訊債表現疲弱,連三周遭到資金調節。

摩根新興市場本地貨幣債券基金經理人皮耶(Pierre-Yves Bareau)指出,美國經濟動能以及企業獲利持續處在高檔,為長端利率帶來上檔壓力,且隨美國聯準會持續收緊貨幣政策,歐洲和日本央行今年亦蠢蠢欲動跟進,導致近期全球公債殖利率驟升,連動投資債券面臨的利率風險不斷走揚,建議投資人布局債券應慎選利率敏感低及利差空間大者,如高收益債、新興市場美元�當地貨幣債,並以多元分散為原則。

皮耶(Pierre-Yves Bareau)強調,不同於成熟國家央行2018年貨幣政策趨於收緊,俄羅斯、巴西和阿根廷等新興國家還在降息循環,加上今年新興市場國家GDP成長率有望來到4.9%,預期與已開發國家間差距將持續擴大,輔以通貨膨脹水準仍偏低以及美元走勢疲弱,看好總體經濟環境將持續有利新興債後市,資金已連12個月大幅回補新興債,預料今年新興市場債券可望延續去年以來的好表現。

安聯四季豐收債券組合基金經理人許家豪表示,投資級信用債與利率連動較高,信用利差縮減至相對低點,下檔保護薄弱。但基本面穩健,且就技術面觀察,對收益之需求仍支撐投資級債利差表現與需求,且稅改有助降低槓桿與發債量,長期對投資級債利差屬正面影響。

高收益債方面,許家豪表示,根據高盛分析,高收益債的利差在第1季通常會有不錯的季節效應,且近期利差持續下探;但不良債券比例仍在持續上升,反映各產業、各評級之間的債券表現差異逐漸擴大。

後續觀察上,建議投資人可就每周公布的每周初次請領失業金人數作為參考,若請領人數持續往下,代表經濟狀況還是很好;但若相反,那麼高收益利差將會擴大。

許家豪表示,因應近期公債殖利率彈升引起的波動,目前投組以投資級債代替公債作為攻守兼備配置,並進行公債指數期貨避險,以降低投組波動風險。目前在投資級債、新興市場債與高收益債等信用券種分布上,以高收益債與新興市場債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