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抗議客服不給叫基金答人的葉小媽

小媽精選1070424基金資訊

2018年04月24日
聰明買基金 樂當節稅高手2018年04月24日 04:10 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基金種類與課稅方式 https://goo.gl/b8H2X9

5月報稅季即將到來,過去一年投資市場表現強勁,買基金賺錢到底如何課稅成為投資人關心的議題。資產管理業者表示,首先要先了解自己買的是境內還是境外基金,境內基金僅配息部分會被課稅,境外基金個人總獲利在新台幣100萬元內都免稅。

鉅亨基金交易平台指出,投資基金要節稅,首先投資人要先分清楚自己買的基金是境外基金還是境內基金,簡單來說,境外基金是註冊在海外,來台銷售的基金,境內基金則是由國內投信發行的基金;至於基金如何課稅,要先將基金收益的來源分為買進與賣出的價差,也就是俗稱的資本利得,與基金的配息這兩個部分來看。

鉅亨基金交易平台總經理朱挺豪指出,就境內基金而言,不管基金的投資標的是國內、還是海外的有價證券,買賣差價的獲利都是不課稅的,但在「基金配息」方面,如果配息來源是來自於國內的有價證券,則要併入利息、股利所得合併計算,只要每年不高於新台幣27萬元,就不會被課到稅;超過27萬元免稅額,就要納入個人的綜合所得稅課徵。

國內投信發行的海外基金配息方面,舉例來說,投資人買了一檔全球新興市場債券基金,這檔基金的配息按照現行規定來看,這部分配息所得會被視為「海外所得」,因此會納入最低稅負制課徵。

朱挺豪針對1996年正式上路最低稅負制指出,其中「海外所得」從2010年開始納入申報,包括前述國內發行投資海外的基金配息,另外,境外基金的資本利得與配息也都納入課徵範圍。

嚴格來說,最低稅負制也算是「富人稅」的一種,因為要同時滿足個人海外所得達100萬元、加計其他中華民國來源所得後,全年所得超過670萬元、計算出來的最低稅負之基本稅額大於綜所稅的一般稅額以上,才需繳納差額的課稅。

歸總來看,投資境外基金投資人可以不管獲利來源是資本利得還是配息,只要個人總獲利每年沒有達到新台幣100萬元,都還是免稅。

---------------下一則--------------- 
投信基金規模增胖 全球布局看好2018年04月24日 04:10 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3月投信各類型基金規模變化 https://goo.gl/oFegBm

國內投信基金規模今年3月達到2兆4,553億元,持續增胖,投信法人指出,今年來全球政經發展有如脫疆野馬,但實質經濟與企業獲利狀況表現不差,因此投資人不必悲觀看待,惟市場的波動度加大,因此建議採取定期定額,並搭配單筆逢回加碼策略因應。

第一金投信海外投資部主管唐祖蔭表示,相較於去年的金髮女孩經濟型態,今年全球政經局勢包含通膨、貿易戰成為近幾個月影響金融市場的最大變數。然而,主要國家經濟持續向上復甦,並帶動科技、金融、醫療、能源等各產業獲利成長,顯示基本面情況不差。

唐祖蔭表示,看好美國減稅措施,預估美企今年將有2.5兆美元現金可用,較去年增加15%,其中四成將用作資本支出和研發,嘉惠相關的機器人及自動化設備、金融科技基礎設施行業,營收獲利同步看俏,建議投資人,應採取定期定額的方式分批布局,降低波動風險。

野村多元收益平衡基金經理人李祐慈表示,預期短線市場將持續震盪整理,然而短期震盪並未危及全球市場中長期揚升格局,拉回整理將替中長期投資人創造良好進場契機。

保德信策略成長ETF組合基金經理人歐陽渭棠分析,對於穩健型投資人而言,與其押寶美、歐股,不如放眼全球股、債、原物料、REITs等各類資產,目前主要經濟體仍處於穩健向上的升息循環,在操盤上,仍將股多於債,並以收益型資產達到避險的效果。

富蘭克林坦伯頓穩定月收益基金經理人愛德華.波克表示,隨著寬鬆貨幣政策開始退位,今年將是整體波動度偏高的一年。以資產配置來看,債券仍將扮演投資組合分散風險及提供穩定收益的一個良好來源。股票方面,將布局具備較高股利收益率及長期資本增值機會的企業,相對看好醫療、金融及能源業。

柏瑞投信投資顧問部主管石永平表示,市場普遍預期今年企業獲利仍有雙位數成長,而股市中長期的多頭走勢也未扭轉,但整體金融市場波動會加大,透過多元資產布局加上動態調整的策略,較有機會掌握致勝先機。

---------------下一則--------------- 
歐經濟罩烏雲 ECB不急著升息2018年04月24日 04:10 工商時報 蕭麗君�綜合外電報導

美聯社報導,歐洲經濟出現趨疲訊號,加上擔憂美中貿易戰可能一觸即發,歐洲央行(ECB)或許不急著開始撤回貨幣刺激措施。這也意味該央行位於零水準的短期基準利率將持續到明年。

ECB預定周四將召開利率會議,不過外界預期,央行總裁德拉吉(Mario Draghi)在會後不太可能對何時縮減每月購債300億歐元措施釋出任何訊息。這項措施預定至少持續到今年9月。該央行過去曾多次表明,一旦購債措施結束後,才會開始考慮升息。

數名分析師預期,ECB將會在今年6月或7月,才會決定是否延長購債措施。凱投宏觀歐洲經濟學家亞倫(Jack Allen)聲稱,德拉吉在周四會後,將企圖在對歐洲經濟前景仍持樂觀,與對近來諸多利空感到憂心之間,找到平衡的說法。

將購債措施再次延長數月,雖然對於歐洲經濟影響不大,不過它的關鍵在於左右外界預期ECB是否將繼美國聯準會後,也將步入升息行列。

由於ECB強調只有在結束購債措施後才會開始升息,因此若前者實行時間再次延長,也將導致歐洲首次升息時機往後拖延。

目前市場推測,如果購債計畫在年底結束,ECB的首次升息時間應落在明年中或甚至是明年底。

雖然持續貨幣刺激有助歐洲經濟增長,不過實施時間過長也可能產生副作用,例如引發房市或股市出現泡沫危機,並讓缺乏效率的企業得以繼續生存下去。

但該央行迄今不敢貿然行動,主要是包括工業生產、零售銷售與營建數據等表現不佳,意味歐洲首季經濟成長將不如預期。此外德拉吉先前也警告美中貿易緊張升高,也可能對企業信心造成衝擊。

由於全面退出貨幣刺激勢必對市場、企業與消費者造成重大影響,這也令ECB更加謹慎行之,以避免過度躁進,而對市場與經濟帶來極大不安。

---------------下一則--------------- 
歐元強勢 企業獲利短空2018年04月24日 04:10 工商時報 蕭麗君�綜合外電報導

《金融時報》報導,今年來歐元表現強勢,已對歐洲企業成長動能造成侵蝕。其中又以工業與以出口為導向的企業受創尤其嚴重,在歐元升值衝擊下,首季獲利恐表現不佳。

本周歐洲將有多家企業發布上季業績,不過受到歐元走強影響,恐令歐洲跨國企業營收受創。
根據湯森路透的調查顯示,Stoxx歐洲600成份企業的上季營收以歐元計預料將下滑1.2%。

今年首季歐元兌美元較上年同期急升16%,使得歐洲出口業者叫苦連天,主要是他們營收有極高比重是美元,這也意味當這些企業將收入匯回歐洲,將面臨重大匯損。

Royal London資產管理公司股票部門負責人魯特(Peter Rutter)指出,「歐元強勢對於歐洲工業生產與出口業者是一大逆風,儘管國內經濟表現仍然活絡」。

受歐元強勢、美元疲弱影響,也讓歐洲與美國企業的獲利表現更加分歧。根據歐洲最大資產管理公司東方匯理預估,歐洲企業今年每股獲利料將成長8%,相形之下美國可望激增近兩成。

投資者也注意到該現象。根據美銀美林與EPFR Global研究機構指出,今年來原本從美股撤離的資金,如今又開始回流到美國市場。

整體而言,受惠於能源業的撙節成本奏效與油價上揚帶動,Stoxx歐洲600企業首季獲利可望增長1.9%。布蘭特油價在過去6個月從每桶57美元攀升至74美元。若將石油與天然氣公司排除在外,Stoxx歐洲600企業獲利只增0.8%。
法國道達爾石油集團與皇家荷蘭殼牌周四將發布財報,Eni業績則將在周五出爐。

東方匯理歐洲藍籌股部門負責人迪吉桑特(Fabio Di Giansante)表示,他對歐洲企業獲利依然抱持樂觀態度。他說就基本面來看,雖然將遭遇一些阻礙,但僅屬短暫。

---------------下一則--------------- 
歐製造業PMI黯淡 摔14個月低點2018年04月24日 04:10 工商時報 顏嘉南�綜合外電報導

歐元區製造業活動自今年初觸頂之後,受到歐元升值和潛在貿易大戰威脅,擴張力道逐漸減弱。最新報告顯示,4月歐元區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初值降至14個月低點。

據市調機構IHS Markit周一公布,歐元區4月製造業PMI由前月的56.6點降至56點,略遜於路透社預估的56.1點。歐元區製造業持續受到歐元升值影響,今年迄今歐元兌美元大漲逾2%,預期漲勢將會持續。周一歐美盤間,1歐元兌1.2239美元,回貶0.39%。

在次指數方面,產出指數由3月的55.9點降至55.8點,寫下17個月新低紀錄。新訂單指數由54.8點陡降至53.7點,跌至18個月低點。

IHS Markit首席經濟學家威廉森(Chris Williamson)表示:「最新報告顯示市場需求減弱,部分原因是歐元升值衝擊出口。鑑於企業信心降至去年以來最低水準,未來幾個月成長力道可能持續減弱。」

不過服務業持續擴張,讓歐元區整體成長速度維持與前月一致。據IHS Markit數據,歐元區4月服務業PMI由前月的54.9點升至55點,此為2個月高點,並超越市場預估的54.6點。

服務業活動熱絡帶動就業大幅增加。歐元區4月就業指數由前月的54.1點勁升至55點,創下2007年10月以來最高紀錄。

反映歐元區製造與服務業景氣的4月綜合PMI與前月一致,維持在55.2點,優於市場預期的54.9點。不過55.2點是2007年初以來最低紀錄。

威廉森指出:「4月的綜合PMI仍然是不錯的數據,雖然自今年的高點明顯下滑,但成長力道依然維持強勁。」

---------------下一則--------------- 
三利多加持 外資看好俄股基金2018年04月24日 04:10 工商時報 魏喬怡�台北報導

近期美俄間的衝突加劇,成為投資人最關切的問題。但外資法人認為,而美國財政部海外資產控制辦公室(OFAC)擴張制裁範圍,雖然直接影響被點名的上市企業,但預計對總體經濟與企業基本面的影響不大,從地緣政治、經濟與價值面等三方向來看俄羅斯股市,皆具有驅動股票投資的機會,現在是布局好時機。

百達─俄羅斯股票基金經理人Hugo Bain指出,就地緣政治議題來看,對實體經濟影響有限,衝擊較大的是投資者的負面情緒。先前英國間諜中毒案雖然對俄羅斯與西方國家關係較不利,但驅逐外交官等措施並沒有影響俄羅斯企業與總體經濟環境。

從經濟面來看,俄羅斯總體經濟已趨於穩定,最新的通膨數據已經降至2.5%以下,實質利率則是全球新興市場最高之一,意謂有降息空間。油價居高對俄羅斯也是利多,保守的財政措施讓盧布波幅相對油價變動來得穩定,並有助於累積超過4,5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

強勁的就業狀況、低通膨率、高實質利率與無槓桿(低度舉債)的經濟,通常代表信貸循環周期的開始。

瑞銀俄羅斯股票基金產品經理張婉珍表示,美國對俄羅斯的制裁內容,主要針對特定對象及其公司,只要整體市場或產業未被列入全面制裁,且俄羅斯當局願意針對被制裁主體提出管理或限制方案,負面效應可望逐步被消化,畢竟俄羅斯股市估值仍偏低,且平均4.5%的殖利率,是所有新興市場均值的兩倍,仍具投資吸引力。

富蘭克林坦伯頓新興國家基金經理人伽坦.賽加爾指出,儘管先前俄羅斯遭到美國制裁引發一波跌勢,但伽坦.賽加爾對俄羅斯仍是正面看待,主要看好由油價走揚所支撐的經濟,俄羅斯企業管理也有所改善,更多的企業增加股利發放等提高股東權益的行為。

---------------下一則--------------- 
油、鋼等原物料漲價 美通膨升溫 處處有跡象2018年04月24日 04:10 工商時報 鄭勝得�綜合外電報導

全美企業經濟學家協會(NABE)周一公布最新調查指出,經濟學家預期通膨在歷經多年低迷後今年將開始上揚,而聯準會預計今年將再升息3次,此舉令投資者相當緊張。事實上,通膨增溫的跡象隨處可見,其中,最明顯的是石油、鋼鐵等原物料價格飆升。

美國的石油、鋼鐵等原物料價格上漲,不斷推升通膨成長。油價近來觸及3年半新高,美國企業亦反映許多原物料的價格變高,顯示近來通膨增溫的現象可能持續甚至越演越烈。

美國西德州中級原油上周四一度觸及每桶69美元,而隨著夏季用油高峰即將來臨,油價恐怕只會持續上漲並帶動機票價格升高。

而全球經濟增長強勁、各國對於能源需求增加,使得油價不斷升高。此外,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持續減產,加上美國頁岩油鑽探業者限制油氣產量,更讓市場看好油價持續成長。

除了石油外,其他原物料價格也上漲。許多調查顯示,企業支付原物料或半成品的成本支出增加,鋼鐵便是其一,原因是川普政府先前宣布對進口鋼鋁課徵高額關稅。

費城聯邦準備銀行的地區企業指數(regional business index)便顯示,企業原物料支出創下自2011年以來的新高。而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的調查亦發現,全美製造業的原物料支出攀抵7年新高。

而小型企業亦表示,最近的成本費用不斷飆漲,尤其是勞力成本。全美獨立企業聯盟(NFIB)便指出,目前正為員工加薪的小型企業數量改寫2000年以來新高。

美國聯準會(Fed)重視的通膨指標-個人消費支出(PCE)物價指數2月年增1.8%,較多年前接近於零的數據成長許多。聯邦基金利率目前為1.5%至1.75%間,若通膨持續增強並朝著Fed設定的2%目標逼近,Fed今年再度升息次數可能從3次增至4次。

---------------下一則--------------- 
美4月綜合PMI讚 Q2經濟旺2018年04月24日 04:10 工商時報 陳穎芃�綜合外電報導

市調機構IHS Markit周一公布,4月美國綜合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初估值54.8點,達到2個月高點,且新訂單指數更創下2015年3月以來新高,令外界看好美國第2季經濟成長率。

周一報告顯示,美國民間企業對未來12個月的預期指數在4月達到2015年5月以來最高點。然而,美國政府近日宣布的關稅政策使4月民間產業輸入價格創下2013年7月以來最大增幅,連帶提高商品及服務平均價格,使國內通膨壓力升溫。

就產業別來看,4月製造業PMI初估值56.5點,創下43個月新高,是推動民間產業成長的主要動力。製造業新訂單指數也在4月創下3年半以來新高,儘管這波需求成長未能加速就業成長。

4月服務業活動指數54.4點創下2個月新高,雖然不及製造業成長可觀,但服務業至今已連續26個月維持產業擴張。

Markit首席經濟學家威廉森(Chris Williamson)表示:「美國經濟活動在第2季開端加速成長。4月綜合PMI初估值是去年10月以來次高紀錄,其中製造業生產指數更創下15個月高點,推動整體產業成長。此外,服務業也維持穩定成長。」

威廉森表示今年初民間產業成長一度陷入停滯,所幸第2季開端的表現再次激勵人心。他依據周一報告預期,第2季美國國內生產毛額(GDP)可望達到2.5%季增年率,甚至推測未來幾個月可能出現更驚人表現。

---------------下一則--------------- 
新興市場 Q2迎起飛行情2018年04月24日 04:10 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2006年來MSCI新興市場指數每季平均報酬和勝率 https://goo.gl/Xn2cgu

新興市場去年以來漲不停,吸引不少投資人也跟著躍躍欲試,並想趁機搭上這波多頭順風車,投信法人統計,綜觀新興市場各季度表現,第二季都是買進新興股票的最佳時機,投資人若能把握淡季提前卡位下半年漲升行情,往往能有效將收益和資本增值一網打盡。

法人指出,新興市場基本面持續向好,且估值便宜,股價漲勢可望持續燃燒,現在搶進新興市場正是時候。

摩根全方位新興市場基金產品經理張乃文指出,延續去年強彈逾三成的多頭氣焰,MSCI新興市場指數今年來再上漲逾2%,明顯高於全球的0.78%,而觀察2006年以來該指數各季度表現,第三季和第四季勝率均逾七成,平均漲幅分別逾3%和4%,反觀第二季表現則往往是股價低點,意謂便宜買入持有一季後,正好迎接市場起飛行情。

亞洲國家中,張乃文相對看好大陸A股,由於大陸A股在過去一年在納摩題材加持下漲勢出色,特別是大型藍籌股深受投資人青睞,建議投資人可以聚焦A股補漲機會。

第一金投信表示,亞洲新興國家物價溫和上揚,各國央行貨幣政策頂多微調;同時,為了維持GDP穩健成長,政府積極擴大基礎建設支出,推升原物料需求,企業獲利也將持續擴張,預估今年獲利成長率可達5∼13%,其中,印尼、新加坡、菲律賓都有雙位數成長空間,中長期投資價值浮現。

宏利資產管理亞洲區(日本除外)股票投資部首席投資總監陳致洲表示,從結構性和周期性角度來說,亞洲在目前新正常化的經濟環境下具備有利條件。結構性方面,印尼和印度等國家推行改革,有助進一步穩定宏觀經濟。

其中,印尼貫徹執行財政整頓措施,並精簡外國投資者參與當地市場的程序,帶動外國直接投資水準增加。另外,大陸的「一帶一路」主張等大型地區發展專案及地方政府撥款的基礎建設工程,均能重塑東南亞的經濟和社會面貌。

野村投信表示,近期全球股市波動加大,新興股市短期亦受影響,唯原油及原物料價格回溫及美國漸進升息,仍有利新興股市今年表現,建議投資人回檔時逢低布局。

---------------下一則--------------- 
基本面支撐 新興市場重拾動能2018年04月24日 04:10 工商時報 魏喬怡�台北報導

年初因市場擔心美國利率政策步調可能對影響資金板塊,加上美中貿易談判議題延燒,市場因而出現波動。法人指出,新興市場因有基本面支撐,跌幅相對較輕,隨著市場信心回穩,新興市場開始重拾動能,注目焦點回到基本面成長動能的表現。

以MSCI新興市場指數為例,近一周上漲0.64%,第二季以來上漲1.22%,年初迄今累積達2.62%。在新興市場各個主要區域表現上,不論是新興亞洲、新興歐洲,還是拉美都是上漲。

安聯投信產品首席陳柏基表示,新興市場今年經濟持續復甦,現階段經濟周期尚處於半山腰,後市仍有表現空間可期。進一步分析,近年來新興市場成長動能,五成以上是由企業獲利成長所帶動,部分則是受惠於市場的重新評價。

回到基本面,國際貨幣基金會(IMF)經濟成預估,新興市場今年可望繳出4.8%的成績單;區域上,巴西經濟成長率由負轉正,製造業動能良好;俄羅斯有降息空間,年底前預計仍有3碼幅度。泰國方面則受惠政府政策紅利,包括短期刺激當地消費,長線東部經濟走廊包括機場、海港和城際機場等大型基建項目。

評價面上,陳柏基表示,今年新興市場企業獲利盈餘可望有雙位數的高成長動能,但本益比僅14倍多,顯示目前的低評價面,新興市場仍具投資吸引力。此外新興市場實質利率開始反彈,也可望重新帶動追逐收益的熱潮。

瑞銀全球新興市場精選股票基金產品經理張婉珍表示,當新興國家GDP表現相對優於成熟國家時,代表股市處於多頭階段。而新興市場這波多頭從2016年才剛開始走入初升段,預期仍有數年可期待。且景氣循環來自於企業資本支出與市場供需的變化,即使政治變化也只是造成股市短期波動,並不影響真正的循環。

---------------下一則--------------- 
中美貿易戰 原物料掀漲勢2018年04月24日 04:10 工商時報黃惠聆�台北報導
原物料價格今年來表現 https://goo.gl/X3BexQ

美國在今年3月宣布對鋼鐵和鋁徵收進口關稅計畫已開出全球貿易戰的第一槍,市場在預期原物料進口成本增加,與可能引發通膨加速增溫心態下,近一個月以來原物料價格出現強勁走勢。法人表示,在經濟成長能見度高,實質需求持續增加的背景下,原物料維持上漲走勢,後市表現值得投資人關注。

元大投信統計,截至4月20日為止,近一個月原油及白銀的漲幅都在5.5%左右、鋁大漲23%、鎳漲11.5%,原物料的行情表現相當搶眼。同一時間,美股道瓊和S&P都處於下跌走勢,Nasdaq指數上漲 3.5%、台股加權指數則上揚1%,原物料價格走勢多頭氣盛。

元大商品指數期信基金經理人曾士育表示,主要是因全球經濟持續呈現成長擴張態勢,國際主要機構如IMF國際貨幣基金、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皆上修2018年全球經濟成長率預測至3.9%,且多認為今年經濟將成長更快,這也代表著企業對原物料實質需求將有增無減,原物料行情欲小不易,而且在貿易戰投下的漣漪,有機會為原物料行情帶來更大的一波多頭浪潮。

鑒於全球需求成長、OPEC減產、委內瑞拉產能持續下滑,及沙特阿美IPO前、沙烏地阿拉伯料將竭力維持油價,富蘭克林研究團隊預估今年每桶油價預期會在60∼70美元區間,而中東局勢與近期OPEC動向,也可能影響短線油價走勢。

然而美國原油產量持續增加,料將抑制油價漲勢,惟考量過去幾年油氣產業上游資本投資不足,傳統油田產能逐步下滑,加上全球經濟成長,需依靠美國增加的產量來滿足增加的石油需求,若未來油氣上游產業資本支出仍不足,2023年前市場恐面臨供應吃緊,近期投行及研究機構多調高油價預期。

貝萊德智庫表示,全球原油庫存減少,支持油價上升,而地緣政治局勢緊張進一步會再推升油價走高。保德信投信今年也看好原物料題材,保德信全球資源基金經理人楊博翔說,市場分析師上調全球油品需求,美、中兩強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都攀升,根據經驗,物價上升期間,能源、及原物料類股都有亮眼表現,倘若5月中旬川普重啟對伊朗制裁或禁運,油價勢必再度攀升,建議投資人可提前卡位資源概念基金。

---------------下一則--------------- 
全球多元入息AI金牛 迎戰灰犀牛2018年04月24日 04:10 工商時報魏喬怡�台北報導
近年投信全球多元資產投資產品發行概況 https://goo.gl/pVUoEB

相對於以往市場突然出現的黑天鵝衝擊,今年市場更關心「灰犀牛」衝撞。法人指出,最大的差異就在於灰犀牛多半是各界不斷提出警告的訊息或現象,包括中美貿易摩擦、北韓威脅等,而運用AI大數據模組可全面網羅市場灰犀牛訊號,結合巨量資料運算與深度學習模擬,以進行精準資產配置為目標,正面迎戰灰犀牛。

永豐全球多元入息基金經理人鄭鼎芝指出,相對於去年全球市場低波動,多數資產呈現大幅上漲,今年灰犀牛來襲引發全球市場波動度大幅提升,金融資產將不斷出現輪漲輪跌現象。

鄭鼎芝表示,當前投資環境面臨收益、市場、風險等瞬息萬變,投資過程就怕忽視灰犀牛警告,運用AI大數據模組可全面網羅市場灰犀牛訊號,將灰犀牛變成金牛。此外,因應金融資產輪漲、輪跌的投資現象,投資人選擇的理財工具,應由單一工具,轉向多元配置特性,此外,因應當前大波動金融環境,做好下檔風險管理,先守後攻的投資策略也更顯重要。

鄭鼎芝強調,結合AI大數據模組與專業團隊,透過大數據演算、學習模擬,推導投資配置建議,再由專業團隊進行主觀微調,「人腦」加上「電腦」將可打造最佳投資利器,為投資人全面把關、掌握契機。

鄭鼎芝指出,在不同人生階段選擇退休理財工具須留意不同的基本原則。首先投資宜著重「穩健」策略,而非一昧積極或過於保守;其次,應該選擇「多元分散」標的,投資工具的風險與報酬並存,在不同景氣循環也會反應風險與報酬各異的投資成果。

此外,考量不同的人生階段,理財工具的運用差異,「前退休族」首重考量資金累積成果,「後退休族」則應著重現金流運用彈性。

鄭鼎芝分析,退休金規劃相較於一般理財運用規劃有很大的不同。投資人在準備退休金時,不同於購屋或旅遊等理財規劃,多了一層對安全的要求與不輕意變動的考量,因此做好下檔風險管理,先守後攻的投資比態也更顯重要。

---------------下一則--------------- 
美10年公債殖利率 4年最高2018年04月24日 04:10 工商時報陳怡均�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 https://goo.gl/gNrMNB

原油等商品價格攀升,造成通膨上揚的預期心理增強,投資人持續出脫美歐公債,周一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觸及3%關卡,創逾4年高點。

分析師表示,除了通膨與商品價漲因素之外,美中貿易緊張關係緩和,北韓決定暫緩核武測試,都使投資人避險需求減少,為美歐公債殖利率帶來上行壓力。

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一度衝上3%的心理關卡,寫下2014年1月以來最高,而美、德公債利差也創29年來最大差距。
市場人士認為,美公債殖利率突破3%,意味債券熊市即將開始,並且可能引發市場震盪。

眼見美國借貸成本上揚,許多歐元區國家公債殖利率也隨之走升,周一大約上升2到4個基點。德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攀升3個基點至0.63%,寫下6周來最高。

德國中央合作銀行(DZ Bank)分析師艾爾布里特(Rene Albrecht)表示,「每次去加油站,就會發現油價又漲了。布蘭特原油如今接近每桶75美元,對公債帶來連鎖效應。」
布蘭特原油周一衝上每桶74.15美元,升抵2014年12月以來最高。

艾爾布里特指出,除了油價壓力之外,關稅議題使鋁、鋼價格也攀升,這使通膨的議題再度升溫。

先前因美國與其他大國的貿易戰一觸即發,使近幾周主要政府公債需求大增,但因上周末美國財長穆欽表示考慮赴陸訪問,反映中美關係可望改善,公債需求立即降溫。

另一方面,投資人預期,隨著通膨前景走強,聯準會(Fed)的政策將更趨鷹派,2018年Fed的升息次數可能由3次增至4次,都是帶動美國公債殖利率走揚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