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抗議客服不給叫基金答人的葉小媽

小媽精選1070516基金資訊

2018年05月16日
科技應用跨界 基金規模年增75%2018年05月16日 04:10 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境內外產業股票型基金規模增長 https://goo.gl/vggKRs

近年主題式基金投資熱潮湧現,又以科技相關基金最受國人青睞,過去一年境內外規模合計成長75%,達4,154億元,表現最驚人。法人表示,AI人工智慧、大數據與物聯網應用成熟化發展,為科技業注入新的成長動能,同時,更為醫療、金融等傳統行業帶來變革大商機,中長期將吸引資金持續流入。

據Morningstar資料統計,近一年國內發行境內外產業股票型基金,整體規模成長11.65%,達到1兆6,659億元。其中,最為驚人的是科技相關基金,規模增長75%,達4,154億元;其次則是消費服務基金,成長率32%。

第一金全球AI精準醫療基金經理人常李奕翰表示,全球景氣穩步復甦,帶動消費支出同步增長,企業也擴大資本支出,投注更多資金在產能和技術升級,支撐科技業獲利表現,科技類股股價因此活蹦亂跳。

隨著AI人工智慧、大數據與物聯網等技術成熟發展,應用百花齊放,幫助科技業從傳統製造,跨足醫療、金融等領域,將創造更多的發展機會與變革商機,中長期吸引更多投資人關注與資金流入。

以醫療產業為例,近年來引進IBM Watson人工智慧輔助醫療系統或AI影像辨識系統,透過人機會診,大幅提高診斷與投藥的準確度,更縮短治療時程、減少病人痛苦、改善醫病關係;另外如:透過基因定序和檢測,了解每個人的遺傳性狀,提供合適的個人化療法,都為健康醫療產業加分,而廣獲好評。

常李奕翰表示,雖然美國升息與陸美貿易戰造成今年全球股市波動頻率增加,但科技應用跨界趨勢不可擋。尤其過往升息通常代表景氣進入自發、多元的擴張循環,股市多呈現大漲小回,加上美國總統川普本周終於釋出善意,提出聯手救中興,短線疑慮可望化解,市場將回歸中長期基本面看待。

---------------下一則--------------- 
多頭開路 美歐亞股價值浮現2018年05月16日 04:10 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美國股票基金績效表現 https://goo.gl/FQjhHh

今年以來市場波動度升高成主調,且股市漲多,任何政經議題都可能成為回檔修正藉口,但既定多頭格局不變,掌握風險性資產佈局時機,富蘭克林投顧美股、歐股及亞股三大經理人建議,側重「高、新」題材,即高息資產、新興商機,並適度配置有別傳統股債投資作為的多空策略型基金,兼顧風險控管。

富蘭克林坦伯頓美國機會基金經理人葛蘭.包爾(Grant Bowers)表示,美股投資應以「創新驅動」為關鍵字,觀察就業市場強勁、占GDP比重近七成消費支出表現良好支撐,美國延續將近九年經濟復甦軌道可望持續穩健前行;且受稅改挹注,今年企業獲利預測獲大幅上修,更重要的是創新技術改變企業營運模式,成為股市另一股驅動力量。

即使市場短線可能受貿易摩擦、政治不確定性、利率或通膨升幅超出預期等因素而波動,但長期而言,美股成長可期。建議加碼科技類股 鎖定雲端運算、電子商務、數位支付及醫療、工業4.0等創新商機。

富蘭克林坦伯頓潛力歐洲基金經理人狄倫.博(Dylan Ball)指出,歐股目前投資價值浮現,歐洲具備總體經濟環境改善、企業盈餘成長潛力雄厚,及歐洲企業獲利跟通膨敏感度較高等投資利基,將驅動歐股走揚。

經驗顯示,歐洲價值型股票長期累積報酬率領先成長型股票38%,2000∼2017年的18個年度,有十個年度單年表現優於歐洲成長型,當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上揚期間,不僅歐洲價值型股票表現將領先成長型,整體歐股也會較美股及全球股市強勢。

富蘭克林坦伯頓亞洲成長與印度基金的經理人蘇庫瑪.拉加(Sukumar Rajah)認為,新興亞洲具多元投資機會,更是新興市場領頭羊,不少亞洲國家都帶有各自獨特的投資題材,隨著全球經濟溫和復甦、新興國家政經情勢趨穩、改革持續進行等,企業獲利成長、股市評價面相對折價,觀察亞洲更多高品質、提供優質股東權益報酬的企業,投資前景相當樂觀。

---------------下一則--------------- 
高盛:恐慌指數誤人2018年05月16日 04:09 工商時報 吳慧珍�綜合外電報導

高盛集團策略師指出,俗稱恐慌指數的CBOE波動率指數(CBOE Volatility Index,簡稱VIX指數)偏低,盤旋在今年初以來的低點附近,但對照標普500指數近來的波動幅度,反映市場預期心理的VIX指數有誤導之嫌,恐害股市投資人做錯誤解讀。

美國財經媒體《MarketWatch》報導,高盛分析師費雪曼(Rocky Fishman)和馬歇爾 (John Marshall)表示,反映標普指數未來30天波動性預期的VIX指數,目前徘徊在今年1月來最低水位13點附近,低於2月飆新高後的歷史平均值19.5。

兩位分析師上周五發布報告指出,標普指數選擇權價格偏低,而標普指數波動幅度大(過去5個交易日反彈3.5%),兩者走勢明顯不相稱。

VIX指數在13點上下,但考量到當前經濟數據,VIX指數升到15點以上才合理,而從VIX指數與實現波動率(realized volatility)的關係來看,照理說VIX指數應升破18點。

高盛認為,標普指數的5日盤中波動率,與標普指數1個月跨式(straddle)選擇權合約的價格不相稱。跨式選擇權的投資人,可同時買進買權(call)和賣權(put),會因資產價格大漲或大跌而獲利,無須多頭和空頭選邊押。

費雪曼與馬歇爾在連袂發表的研究報告中,也衡量VIX指數與實現波動率的落差,結論是市場實際波動率較VIX指數低。

---------------下一則--------------- 
新興亞洲權重連9升2018年05月16日 04:10 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三大新興市場權重調整狀況 https://goo.gl/hbJ4Th

MSCI於14日公布最新半年度調整,觀察三大新興區域在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權重變化,新興亞洲再獲調升0.47%至74.22%,已連續第9季獲得調升,新興歐非中東及拉丁美洲權重則分別遭到連續9季和16季排擠;國家方面,以A股入摩權重雙升為最大贏家,韓國則調降最多。

摩根亞洲增長基金產品經理張致寧指出,新興亞洲本次再獲MSCI調升權重其實並不令人意外,因為不論是就經濟成長動能、企業獲利引擎、還是政治穩定度來看,新興亞洲都是新興市場中的佼佼者,配合大陸經濟增長偏穩與政策對市場前景仍偏正向,自然吸引國際資金,進而連9季上調新興亞洲權重,成為唯一獲得調升的新興市場。

亞洲股市經歷去年強勢上漲,目前估值仍位於長期平均區間,加上亞洲銀行股受惠經濟回穩與改革收效,近期不良貸款比例下滑,信貸增長回升,整體獲利增長預期顯著提升,包括新加坡指標銀行股公布財報大幅優於預期,看好目前估值落後大型中資銀行股re-rating行情可望啟動,帶動國際資金有先行回補卡位。

檢視MSCI新興市場指數和MSCI新興亞洲指數成分國變化,摩根中國A股基金經理人魏伯宇表示,受MSCI即將納入A股加持,大陸成本次半年度調整大贏家,為唯一在MSCI新興市場指數和MSCI新興亞洲指數權重雙升市場,分獲1.38%和1.6%調升,也是兩大指數中占比最高國家,陸股在國際資本市場地位扶搖直上。

元大投信取得最具代表性MSCI中國A股國際通指數的授權,將推出追蹤該指數的元大MSCI中國A股國際通ETF基金,預計6月7∼12日募集。面對市場上眾多陸股ETF產品,看好A股市場入摩行情的投資人,可選擇MSCI所編制完整追蹤A股入摩進程的MSCI中國A股國際通指數。

元大MSCI中國A股國際通ETF基金擬任經理人陳重銓說明,國際指數編製公司中以MSCI為龍頭,超過7,500名全球機構客戶、超過10兆美元資產規模以MSCI指數為標的,MSCI實力不言而喻。

經驗顯示,加入MSCI是吸引外資進入股市效果最佳的選擇。MSCI中國A股國際通指數成分股同時含蓋一、二線藍籌A股的廣度及市場資金追隨的黏度,有機會超越富時中國A50指數,成為A股最具代表性的新指標。

---------------下一則--------------- 
歐股迎落後補漲 多元資產加碼成熟股市2018年05月16日 04:10 工商時報 陳欣文�台北報導

在德國組閣、義大利大選等不確定消息紛紛確立下,歐股市場近期迎來反彈,歐元區自去年年中資金首次自近三年中轉為流入態勢,惟今年以來變數多集中第一季,影響資金動能展現,而近期的資金流向歐洲來看已趨向穩定,隨著變數的釐清,本季歐股有機會重返動能,多元資產操盤手已逐步加碼。

保德信策略成長ETF組合基金經理人歐陽渭棠分析,歐股企業獲利從去年第四季來到高點後,今年開年首季受歐元走升影響,企業獲利動能落後於美、日。

展望後市,歐股企業由谷底加速回升階段,持續支持歐股落後補漲條件,目前國際資金因美股投資評價偏高,尋找美股外投資的機會仍持續,成熟型市場中,歐洲企業獲利長動能預期持續,歐股可望受惠。

歐陽渭棠認為,即使對於基本面仍樂觀的看待,但隨著美國聯準會(Fed)和其他央行逐步縮緊貨幣政策仍不應掉以輕心,對於股市未來報酬率預估宜轉趨保守,今年股市表現仍會優於債市,不過上漲空間恐不如過去幾年,建議以「多元資產」接招,股債齊抱,分散風險。

法人強調,歐洲央行(ECB)會後聲明重申政策利率仍將維持低位,並稱歐元區景氣暫緩主受基期、氣候與罷工等暫時性因素影響;外匯市場波動與貿易保護主義等不確定性,增添歐元區景氣下行風險,預期歐洲央行緊縮貨幣的腳步將非常緩慢,升息在2019年第二季過後才有機會,投資人應慎防歐元區與美貿易關係引起歐元動盪。

摩根多重收益基金經理人邁可•施厚德(Michael Schoenhaut)指出,歐日股市仍維持寬鬆環境,又有企業獲利大幅成長支持,帶動相關基金買氣不墜。

其中歐洲經濟基本免也給予歐股一大優勢,據J.P. Morgan預估,歐元區今年GDP成長率有望達2.9%水準,傲視三大成熟市場,勝過美國的2.5%,更大幅高出日本1.6%的成長幅度。

多數法人預期,今年歐股的漲勢雖可能不如去年強勁,但在基本面支撐下,仍可望隨全球經濟走勢穩健上漲,仍是股票資產中值得配置的一環。

---------------下一則--------------- 
經濟基本面穩健 歐股後市看好2018年05月16日 04:10 工商時報 孫彬訓�台北報導

歐洲經濟基本面穩健,並持續朝貨幣正常化方向前進,景氣仍處高檔,歐股後市看俏。駿利亨德森投資歐洲股票客戶投資經理人Richard Brown指出,歐洲今年政治變數漸少、經濟現況優於往年,且盈餘成長持續上修而非下修,其中,特別看好歐洲中小型股票。

宏利投信指出,隨著利率的逐步走高,風險性資產的吸引力逐步式微將是不可免的趨勢,但全球持續呈現穩健成長的格局卻是不爭的事實,從就業到消費,到總體的經濟成長率,可以採取穩健保守的策略以因應目前市場的動盪時期。

野村歐洲中小成長基金經理人呂丹嵐表示,歐元區4月製造業PMI為56.2,持續放緩,為近13個月新低,但由於成長動能仍舊穩固,在預期降低、經濟驚奇指數觸底後,歐元區經濟數據下滑將暫告一段落。

日盛全球抗暖化基金經理人馮紹榮表示,ECB自2018年開始降低每月購債規模,歐元受到激勵而有所增長,然觀察歐洲經濟成長速度,歐元區第一季度GDP增速放緩,3月零售銷售增速也明顯低於預期,歐元區通脹未見明顯起色,歐元區4月CPI同比初值1.2%,核心CPI同比初值0.7%,低於預期0.9%,歐元區4月製造業PMI終值為56.2,也延續放緩趨勢,經濟復甦階段性放緩疊加通脹疲軟,將使得ECB更加謹慎。

保德信新興趨勢組合基金經理人曾訓億分析,目前相對看好新興歐股的後市,過去一個月來新興歐股走勢圍繞於川普貿易議題相對弱勢,但基本面正向情勢沒有改變,資金相對成熟歐洲仍維持流入,後續成長想像度高,看好波蘭政經環境穩定,歐盟情勢正向可帶動波蘭貿易狀況回溫。

---------------下一則--------------- 
美4月零售銷售續增2018年05月16日 04:09 工商時報 鄭勝得�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4月零售銷售月增0.3%,連續第2個月成長,顯示美國消費者增加支出。雖然近來油價飆漲,導致消費者可支配收入減少,但美國消費支出仍持續成長。

美國商務部周二公布,4月零售銷售經季調後月增0.3%,符合華爾街日報訪調經濟學家預期的月增0.3%。若按年來看,4月零售銷售年增4.7%,高於勞工部日前公布的4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2.5%。而3月零售銷售則從月增0.6%上修至0.8%。

美國4月零售銷售呈現成長,包括食物、飲料、服飾與配件等零售商表現傑出,銷售增幅皆創下去年以來新高,唯一缺點是餐廳與酒吧銷售較上個月減少0.3%。

其中石油銷售月增0.8%,主因是近來油價飆漲。美國能源資訊局(EIA)數據顯示,全美4月平均油價為每加侖2.76美元,較上月增加17美分,亦創下2015年中以來的新高。

若將石油與汽車銷售雙雙排除,4月零售銷售月增0.3%。而排除波動劇烈的汽車與汽車零件銷售後,4月零售銷售同樣月增0.3%,略低於華爾街日報預期的月增0.4%。

美國經濟超過3分之2來自消費支出,因此零售銷售數據備受政府關注。整體來看,美國消費者支出在2017年底、2018年初呈現停滯,在今年3月恢復成長,4月持續增加,顯示美國消費者今年春天增加支出花費。

美國經濟今年第1季失去部分成長動能,原因是去年冬天消費者縮減支出,但經濟學家預測消費者支出將恢復成長並帶動整體經濟。宏觀經濟顧問公司(Macroeconomic Advisers)預測,今年第2季美國國內生產毛額(GDP)季增年率可望達3.0%。

---------------下一則--------------- 
美大型股漲幅 僅小型股一半2018年05月16日 04:09 工商時報林國賓�綜合外電報導
羅素2000指數 https://goo.gl/z9nCcb

美股今年雖持續走多,但大小型股表現落差可不小。大型股受到貿易戰利空干擾,標普5百與道瓊工業指數今年迄今漲幅分別為2.1%與0.7%,僅是小型股指標羅素2千指數的1半水準。

羅素2千指數周一收在1,600.34點,較1月底創下的1,610點歷史高點僅不到1%的差距,今年迄今漲幅則達4.2%。

2017年小型股跑輸大盤,過去5年平均漲幅也不及大型股,但投資專家認為,小型股今年有機會逆轉局面。

道富環球投資公司首席投資策略師艾倫(Michael Arone)表示:「今年後市展望小型股的贏面較大,包括減稅與擴大政府支出等財政政策可望擴大美國的經濟成長力道,小型股受惠的程度會多於大型股。」

與此同時,大型股今年來則受到中美貿易戰利空的抑制,漲勢明顯遭到壓制,加上美元盤勢轉強,為美國跨國大企業的獲利前景投下新變數。

科技股若沒飆漲,那大型股今年來恐怕還不漲反跌,科技股雲集的那斯達克指數較3月的高點反轉以來仍跌了近3%,但今年年線漲幅還有7.4%。

Fenimore資產管理公司基金經理人布爾德(Andrew Boord)指出:「減稅對所有美國企業都有利,但受惠的程度有別,美國國內營運的比重愈高受惠愈多,小型股通常美國本土的營收比重較高,且比較不受貿易戰與美元匯率波動的影響。」

高盛也以全美獨立企業聯合會(NFIB)的小型企業信心指數調查創新高而看多小型股,小型企業基於預期共和黨政府將落實法規鬆綁的施政目標,信心指數竄升至近30年最高。
高盛的分析師表示:「若以過去18個月來看,小型股的表現與大型股其實差不多,但在小企業信心指數迭創新高後,近來明顯帶動中小企業個股衝一波。」

不過高盛也警告,期中選舉是小型股後市的一大變數,若選舉結果指向共和黨的法規鬆綁計畫可能遭遇阻礙,對小型股恐有不利影響。

---------------下一則--------------- 
AI精準醫療崛起 生醫投資熱潮湧現2018年05月16日 04:10 工商時報 孫彬訓�台北報導

全球健康醫療市場有多大,從World Bank、Deloitte等機構預估,去年已達8.6兆美元,法人更看好未來市場將再上層樓,其中又以結合人工智慧、基因體學、大數據等技術的「AI精準醫療」,未來五至10年年複合成長率上看19%,將傳統生技與製藥遠遠拋諸腦後,成為生醫產業的超級巨星。

為快速切入AI精準醫療領域,生技業龍頭紛紛透過併購的手段,取得相關技術、產品和通路,如知名藥廠羅氏(Roche),布局基因檢測龍頭公司-基礎醫療(Foundation Medicine)且持有一半股權。

野村全球生技醫療基金經理人呂丹嵐表示,今年生技醫療產業整併或收購案可望再創新高,包括異業整併與強化產品組合等,IPO也相對增加,產業發展蓬勃熱絡。此外,突破性技術如基因編輯與療法首見FDA核准,有望加速精準醫療的實現。預期基因編輯、細胞療法與癌症治療等領域創新技術將持續推動產業長期發展。

凱基醫院及長照產業基金經理人黃廷偉表示,近期包括直覺外科及聯合健康集團等大型健康醫療股財報結果優於預期,引領股價上漲,未來隨稅改效果逐步顯現,預期第一季醫材及設備類股企業獲利將有不錯表現,有利股價動能持續。

保德信全球醫療生化基金經理人江宜虔分析,大型生物科技公司未來12個月預估本益比為14.4倍,與大型製藥廠的14.5倍相當,但大型生物科技公司預估未來12個月獲利年成長率為15%,高於大型製藥廠的8%,顯示生物科技類股股價處於相對值得投資價位。

---------------下一則--------------- 
需求續增 生技醫療後市俏2018年05月16日 04:10 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醫療保健基金表現 https://goo.gl/sBRpKc

全球人類愈活愈長壽,醫療費用支出也與日俱增。世界銀行等機構調查,2017年全球醫療支出約8.6兆美元,超越資訊科技與汽車兩大產業總和,預估2030年時,市場規模進一步上看21.4兆美元,相當於兩個大陸的GDP總和,換算年複合成長率6.8%。

野村全球生技醫療基金經理人呂丹嵐表示,2018年有兩大趨勢值得留意,首先可留意藥品漲價是否趨緩,大型藥廠過去依賴漲價的成長模式,在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抨擊藥廠對藥品收取高價的行為,使得類股壓力沉重,觀察今年大藥廠如llergan、Amgen、Biogen等整體漲價幅度在10%以下,顯示漲價行為似乎有收斂跡象。

其次則可觀察大併購浪潮是否再現,因為潛在可能被併購的小型生物醫藥公司已不多,藥廠能從藥物漲價中獲得的收益也縮小,對稅改後滿手現金的大企業而言,橫向跨產業的整合可能是另一個可行方向。

保德信全球醫療生化基金經理人江宜虔分析,大型生物科技公司未來12個月預估本益比為14.4倍,與大型製藥廠的14.5倍相當,但大型生物科技公司預估未來12個月獲利年成長率為15%,高於大型製藥廠的8%,顯示生物科技類股股價處於相對值得投資價位,生技類股目前擁有投資契機,距離2015年的高點也還有20%的折價。

駿利亨德森指出,致力改善醫療保健體系效率的企業是另一個重要的投資主題,該主題的重要性將在2018年與日俱增。企業若能提供具成本效益的措施與醫療服務,未來表現料將受惠;相反地,只靠漲價或是靠著醫療體系效率不彰來支持營收成長的企業將表現落後。

凱基銀髮商機基金經理人黃廷偉表示,Oxford Economics統計,稅改效果相當於固定投資與庫藏股回購分別增加1∼3.5%與4∼12%,對股市影響正面,預期匯回的海外獲利將主要集中在科技、金融與醫療產業。

---------------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