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抗議客服不給叫基金答人的葉小媽

小媽精選1070606基金資訊

2018年06月06日
動態多元資產配置 嘸驚投資波動2018年06月06日 04:10 工商時報魏喬怡�台北報導
投信發行414檔海外基金近期前10名 https://goo.gl/EmQr77

2018年股市、債市、商品等各類投資工具漲幅都來到相對高點,加上今年來貿易保護主義興起、地緣政治風險頻傳和升息議題持續干擾,全球金融市場已步入高波動、輪動快的型態,若只仰賴單一資產的投資模式,將會面臨比較大的壓力。法人表示,投資難度加大,可靈活調整各類資產、掌握布局契機的動態多元資產配置策略。

柏瑞投資多元資產管理團隊投資組合經理Sunny Ng表示,全球經濟持續成長步調不變,但市場上仍存在許多變數,像是美國聯準會(Fed)會不會增加升息次數、國際油價會不會持續上漲等因素,都可能造成資產價格的上下劇烈波動。

回顧歷史,不論股市多頭�空頭、央行升息�降息或是景氣擴張�衰退,任何時候都有資產價格在上漲,因此透過多元資產配置和動態調整的策略,就有可能在任何市況下捕捉到上漲機會。

柏瑞投信投資顧問部主管石永平表示,「資產配置」的投資概念由來已久,有別於傳統的策略性資產配置(SAA)和戰術性資產配置(TAA),新一代的動態資產配置(DAA)採用的是動態調整策略,跳脫傳統以參考指標為基準的思維,有機會在面對市場變化時主動做出因應,以增進投資效率。

宏利資產管理亞洲區高級策略師羅卓夫(Geoff Lewis)指出,全球增長已接近見頂,但只會逐步放緩。關稅憂慮所造成的心理影響多於實質影響,可能以不嚴重損害中美或全球經濟的方式解決。在獲利預期反轉回落前,股市應不會步入熊市。

---------------下一則--------------- 
經濟趨緩 股市降至中立看待2018年06月06日 04:10 工商時報 黃惠聆�台北報導

富達多重資產團隊將股票從先前的「加碼」調至「中立」部位,這是近幾年富達首次調整股票評等。富達國際多重資產投資長James Bateman表示,從富達領先指標顯示,成長將在未來幾個月走軟,比先前預期的疲弱,特別是大宗商品及與貿易相關的數據,比預期還不好,「成長放緩比想的還顯著」,但成長放緩的背後理由不明確。

James Bateman說,即使對各國經濟成長有疑慮,大陸成長依然較為強健,歐洲官方數據顯示工業生產依然強勁,甚至逆轉去年下半年疲軟之勢。不過,值得進一步觀察的是,歐洲主要出口到大陸的貿易數據顯得疲弱,而且澳洲出口到大陸可能也轉弱,此外,像是日本國內生產毛額(GDP)衰退,也令人擔憂。

還有一項現象也值得再追蹤,James Bateman指出,近期富達多重資產團隊赴陸研究,結論是「大陸成長前景放緩」。

富達的資產經理人拜訪當局者,受訪者都認為,成長預期普遍減緩,僅有少數人持不同意見。對於當局嚴控信貸成長,受訪者則持更為正面的看法,這先前是富達投資團隊認為大陸的主要風險之一。有些人認為信貸陷在金融業泥沼中,而不會影響到其他產業,像是信貸成長減少對經濟成長的影響,比傳統預期還小。

James Bateman說,對多重資產團隊而言,儘管知道過於看空的危險,還是必須小心風險,因此將股票調為中立。但經濟衰退不會馬上到來,未來幾個月,富達投資團隊對風險性資產可能還是會持正面的看法。

目前大部份資產管理機構還是認為股票為投資最佳標的,尚未改變其投資評等,最多只建議多元資產配置。核聚投顧表示,全球股票仍是投資首選,因股票市場在強勁預期收益增長和股票回購加速、能源行業前景改善下將持續表現,其中亞洲(日本除外)更是最具投資吸引力的地區。

---------------下一則--------------- 
強勢美元來臨 專家:布局期貨賺波動財2018/06/06蘋果日報【蕭文康╱台北報導】

近期美元走強,對於投資美元相關商品機會變多。由於美元漲跌對於全球金融市場有直接影響,美元指數用於衡量美元相對於先進國家一籃子貨幣的強弱程度,其中成分比重以歐元57.6%最高,日圓為13.6%。元大期貨研究部協理陳昱宏表示,強勢美元時期可藉由期貨商品參與美元指數的波動獲利。

元大期貨表示,洲際交易所(ICE)所推出的美元指數期貨,是目前全球最活絡的美元指數期貨合約,2018年來近月合約單日的平均交易量達2萬5422口,美元指數近期受到國際資金的愛戴。

美國經濟成長加溫
另外,陳昱宏分析,美國10年期債券殖利率在4月17日為2.83%,4月24日站上3%關卡,4月25日來到3.03%,為2014年1月以來高點;美債殖利率急升吸引熱錢湧入,加上德國4月25下調今年GDP預估,歐洲央行總裁德拉吉則於4月26日的利率決策會議重申寬鬆政策,4月中旬以來美元指數明顯反彈。

在稅改帶動下,美國今年經濟成長持續加溫,國際貨幣基金(IMF)於4月發表最新報告,將美國今年GDP年增率由1月預估的2.7%上修至2.9%,2019年由2.5%上修至2.7%。美國4月失業率由4.1%降至3.9%,創近18年來新低,就業市場維持強健;4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由3月的2.4%上升為2.5%,通膨站穩Fed所設定的2%目標,呈現溫和擴張的趨勢。

新興市場貨幣恐貶
Fed主席鮑威爾指出,Fed將維持漸進的升息步調來支持經濟發展,並提醒升息速度太慢將會對經濟造成風險,整體而言,預期Fed今年將升息達3~4碼,高於全球主要國家,趨勢上有利於美元指數偏多發展。

國泰證期顧問處副總錢冠州認為,美元走強將形成總經風險,會對股市造成影響,此時,投資人可善用期貨市場的避險功能。近期主要的總體議題包含歐洲政局不穩致使歐元走貶,另外,美國掀起貿易戰,擬對中國多項商品課徵25%的關稅,這兩種訊息都是金融市場所不樂見。

因此,當美元呈現持續向上走勢而引發新興市場貨幣(含台幣)出現貶值的時刻,避險的心態就產生,運用期貨來進行避險操作是投資人習慣的方式,因此當美元走強而市場出現動盪的時刻,後續將可以看出期貨市場的量能擴大,一方面顯示市場風險趨避,另一方面也要提防劇烈波動的風險。

【美元指數期貨合約規格】
★名稱:美元指數(DX)
★交易所:ICE-US
★報價方式:點
★漲跌幅限制:無
★平均日交易量 (2018近月):2萬5422口
★合約規格:指數*1000美元
★最小價格變動幅度:0.005點=5美元
★交易月份:3、6、9、12月
★交易時間(台灣時間:夏令)
.周一06:00~05:00
.周二~周五08:00~05:00
主編:李宗莉 視覺設計:林允安

………………………………………
美元指數強弱 要看歐元臉色2018/06/06蘋果日報【蕭文康╱台北報導】

美元指數(US Dollar Index,USDX)是衡量貨幣強弱的指標,以加權方式計算出美元的整體強弱程度,近年來如果超過100,美元就算是相當強勢。

權重最大 影響最高
目前歐元是權重最大的貨幣,因此歐元波動對美元指數的強弱影響程度最高,歐洲央行的貨幣政策動向及歐元區的經濟表現,都是觀察美元指數強弱不可或缺的要素。如果美元指數下跌,說明美元對其他的主要貨幣貶值。

元大期貨顧問事業部協理鄭仲鈞指出,目前在台灣可以直接交易的商品,屬洲際交易所美國(ICE-US)的美元指數期貨(DX)為主。

鄭仲鈞觀察過去的歷史經驗,如果要進場操作美元指數期貨(DX),也可以同時操作歐元期貨(EC)做多空配對交易,這2個商品通常是呈現負相關走勢,以2018年4月19日到5月15日為例,美元指數期貨突破季線且再搭配日KD低檔黃金交叉且MACD柱狀體正式翻紅後,展開一段多頭行情,漲幅接近4%。歐元期貨也展開一段空頭行情,跌幅一樣約有4%。目前可以與美元指數期貨(DX)配對的商品除了上述的歐元期貨之外,原油、黃金、美股都有一定的負相關,投資人交易可以針對以上的商品做研究,搭配季線與日線KD或MACD都是很好輔助指標。

---------------下一則--------------- 
歐美股亂流 陸股基金有撐2018年06月06日 04:10 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A股近兩月交易分析 https://goo.gl/mprmhv

美國自本月起對歐盟、加拿大與墨西哥加徵鋼鋁關稅,美歐貿易戰風雲再起,連帶使得包括陸股在內的全球股市短線震盪,法人認為,展望6月,陸股外部環境依然充滿不確定,內部主要風險集中在降槓桿過程中的陣痛,在A股入摩發酵後,投資人可鎖定「消費」及「產業」,以時間(定期定額)換取空間(報酬機會)。

保德信中國品牌基金經理人許智洋分析,在A股大盤上演「先抑後揚」後,本月A股跨進「入摩」時代,標誌著A股在國際化進程中邁出了實質的一步,目前仍看好「兩個升級」的投資機會,分別是消費升級以及產業升級,在操盤上,把握價值兼顧成長性原則,尋找大金融、大消費、人工智慧等題材。

許智洋也提醒,本月投資人逢低布局A股宜慎防三變數,一是聯準會(Fed)升息步調;二是銀保監管機構端出資管行業監管細則;三是本月底流動性趨緊,此刻仍建議投資人分批布局,建立部位。

摩根中國雙息平衡基金經理人應迦得指出,全球約有12兆美元資產以MSCI的指數產品為投資依據,儘管外資占A股總市值的比重已由2014年1月的1.6%升至2.5%,截至今年3月底,外資持有A股達1.2兆人民幣,是2014年年初的3.6倍,但目前全球市場對陸股配置力度遠低於大陸市場規模,隨A股入摩預期後續龐大資金活水也將對A股提供長線助力。

多數投資人都認同現階段參與A股的長線上檔空間將優於下檔風險,但潛在波動風險仍讓人既期待又怕受傷害,應迦得建議,積極型投資人可直接投入A股基金,搭上這波納摩的順風車。

凱基亞洲護城河基金經理人張逸敏表示,觀察過去台灣、印尼及南韓的入摩效應,長線而言對股市都屬於利多,因此正面看待A股入摩後的中長期資金活水效應。在A股納入MSCI下,預期權重大、評價低、盈利穩定的大型股最為受益,其中看好占比最大的金融股。

---------------下一則--------------- 
A股入摩 驅散美中貿易戰煙硝2018年06月06日 04:10 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A股入摩時程 https://goo.gl/JuEppo

大陸A股入摩生效,儘管受到陸美貿易煙硝再起,與義大利政治危機干擾讓近期陸股回檔整理,法人仍看好大陸資本市場放寬管制與國際化趨勢,建議投資人採取定期定額方式,分批布局陸股基金,再搭配單筆策略、跌深加碼因應。

第一金中國世紀基金經理人楊國昌表示,A股入摩今年納入比重為5%,預估將占MSCI新興市場指數權重0.73%,目前不高。因此,預估只會吸引200億美元資金流入,受惠最深的產業則是234檔新增成分股。

楊國昌指出,A股入摩以前,MSCI新興市場指數中的陸股都是少部分在香港掛牌的大陸公司,無法完美呈現陸股的樣貌;A股入摩後,能夠真正涵蓋陸股的表現。更重要的象徵性意義是,代表大陸資本市場正走向國際化。全球化趨勢不可逆,建議投資人可採取定期定額方式,分批布局陸股基金。

宏利資產管理大中華區股票部高級組合經理謝企剛指出,企業持續上修獲利預測,其中MSCI明晟中國指數最新的2018年每股獲利預期增長更達到21.6%。目前,估值大約是獲利的14倍,仍屬吸引的水準,而且相對於已開發市場較為合理。更重要的是,南下資金由年初至今不斷流入陸港股市,持續為流動性帶來支撐。

野村中國機會基金經理人朱繼元表示,大陸4月的經濟數據開始出現放緩,但這是正常的景氣波動,並非失速下滑,這也會有助於陸方談判意願;另外,近期政策方向已釋出鬆綁的訊號,因此投資人不需過度悲觀,選股方面看好消費產業。

富邦投信量化及指數投資部副總經理廖崇文表示,政策利多不斷加上A股入摩加持,A股中以銀行、非銀金融、醫藥生物等三大行業被納入MSCI成分股的公司數量最多,未來成長潛力可期。

---------------下一則--------------- 
雙印股市漲聲起 宜布局基金2018年06月06日 04:10 工商時報 孫彬訓�台北報導

受到義大利與西班牙政治動盪擴散的衝擊,全球股市近期表現震盪,觀察近一周全球股市表現以印尼漲幅5.52%表現最好,印度0.86%表現居次。觀察2000年來每年的6月全球主要股市平均表現以印度的1.58%、印尼的1.58%同時並列第一,顯示目前是投資印度、印尼基金的好時機。

群益印度中小基金經理人林光佑指出,印度企業財報顯示,多數企業的銷售都較去年同期成長,但利潤則是受到成本上升而有所差異,因此,擁有轉嫁成本給消費者能力的廠商將可勝出,主要因消費族群因需求強勁,多可順利轉嫁。

此外,市場預估今年的雨季雨量應在正常水準,雖然僅是預估,但對農村消費題材投資氣氛有正向幫助,因此展望相對樂觀,對印度股市是利多。

野村印度潛力基金經理人陳亭安表示,預期短期油價和匯率造成的通膨疑慮仍會干擾市場, 長線因2018∼2019年印度進入選舉較為密集的時期,政治不確定性會導致股市波動加大。

2018年上半年印度整體景氣循環仍向上,加上若印度執政黨需要鞏固自己的選舉席次有可能推出更多財政利多政策加惠鄉村民眾,對於整體消費循環有正面幫助,對印度股市仍偏多看待。

第一金投信指出,亞洲新興國家物價溫和上揚,各國央行貨幣政策頂多微調;同時,為了維持GDP穩健成長,政府積極擴大基礎建設支出,推升原物料需求,企業獲利也將持續擴張,預估今年獲利成長率可達5∼13%,其中印尼、新加坡、菲律賓等都有雙位數成長空間,中長期投資價值浮現。

宏利資產管理亞洲區(日本除外)股票投資部首席投資總監陳致洲表示,印度推行改革,有助進一步穩定宏觀經濟。另外,大陸的「一帶一路」的基礎建設工程有助重塑東南亞的經濟和社會面貌。

元大印度指數基金及印尼指數基金經理人劉偉正表示,雙印的外資撤離現象減緩,更重要的是,兩國的經濟增長尚無衰退疑慮,市場普遍預期2018年印度經濟增長仍可在7%以上。

---------------下一則--------------- 
美企豪擲2.5兆美元 美股後市金鑠鑠2018年06月06日 04:10 工商時報鍾志恆�綜合外電報導
美企買回庫藏股規模 https://goo.gl/HRiLG5

CNBC報導,瑞銀(UBS)估計美國企業用於買回自家股票、配發股息和進行併購的金額估達2.5兆美元,創下歷史新高,這將有利美股後市表現。

今年來美企滿手現金,主要受惠於獲利持續成長、1.5兆美元減稅案,以及政府鼓勵企業把停留海外的現金匯回來。聯準會資料顯示,美企國內持有約2.5兆美元現金。多家機構評估美企存放於海外的資金高達3.5兆美元。

瑞銀根據美企宣布和已完成的今年計畫來估計,配發股息約5,000億美元,買回庫藏股在7,000億∼8,000億美元之間,併購則約1.3兆美元。

若這些計畫全部實現,總金額相當於標準普爾500大企業總市值約10%,以及美國國內生產毛額(GDP)的12.5%。

標普500指數1月中創新高後一度大幅回檔,但在美企熱衷買回自家股票下支撐大盤,讓指數今年來仍上漲約2.7%。瑞銀估計,今年來在美股漲勢裡,約40%來自美企買回庫藏股和配息所貢獻。
瑞銀指出,今年來併購規模年增130%,庫藏股規模年增83%,配息規模年增9%。

瑞銀策略師派克(Keith Parker)指出,美國科技和醫療保健為買回庫藏股規模前兩大產業,尤其前者今年來已完成的買回規模達2,326億美元,是後者620億美元的將近4倍。

蘋果5月宣布再增加1,000億美元來擴大買回計畫,讓今年來美國科技業已宣布但未完成的買回規模大增至1,600億美元,是科技業去年買回規模逾200%。
根據TrimTabs資料,所有美企5月宣布但未完成的買回總額達1,713億美元,創歷史新高。

科技業積極買回,激勵那斯達克指數今年來大漲約9.5%,其5月上漲逾5%,也是2009年以來同月新高。

雖然醫療保健類股今年來上漲幅度不到1%,遠遠落後科技股的表現,但在買回自家股票的利多支撐之下,瑞銀建議投資人加碼這兩大類股。

---------------下一則--------------- 
增產!? 油價嚇跌2個月新低2018年06月06日 04:10 工商時報顏嘉南�綜合外電報導
西德州中級原油期貨走勢 https://goo.gl/bfVpgZ

市場憂心產油國回復增產後,石油供過於求可能捲土重來,加上對沖基金大砍原油淨多頭部位至9個月新低,導致國際油價周二續跌,紐約指標期油並摜破65美元支撐,來到2個月最低。

美國西德州中級原油7月期貨周二盤中下跌0.51%,報每桶64.42美元。倫敦布蘭特8月期油盤中大跌1.65%,報每桶74.05美元。

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和俄羅斯等非OPEC產油國聯手減產成功推高油價後,市場預期減產行動可能功成身退,致使油價自5月的3年半高點回跌。

以沙烏地阿拉伯為首的OPEC會員國與俄羅斯等產油國,6月22日將在維也納集會,市場預期屆時將討論增產的時機和產量。

顧問公司Lipow Oil Associates總裁李波(Andy Lipow)指出:「若產油國決定增產,市場將再次充斥石油。」

OPEC和非OPEC產油國自2017年開始每日減產180萬桶,迄今已成功讓油價上升40%,減產協議將於今年底結束。另根據數據顯示,截至5月29日止的1周,對沖基金對布蘭特和美國西德州中級原油的淨多頭部位大減逾10%,降至8.23億桶,寫下去年9月以來最低紀錄。

丹麥盛寶銀行商品策略部主管韓森(Ole Hansen)表示:「沙國和俄羅斯近日暗示可能放寬減產限制,引發油價大幅走低。」

PVM石油組織公司分析師瓦格(Tamas Varga)表示:「距離OPEC的維也納集會還有將近3周的時間,預料油市將持續震盪。」

布蘭特原油在過去12個月狂飆逾50%,原因包括OPEC減產、市場需求強勁,以及市場擔心大型能源公司在2014年油價狂瀉後投資不足。

有別於減產支撐布蘭特油價,美國西德州原油價格則因為產量增加漲幅相對落後,目前這2大指標期油的價差已擴大至每桶10美元。

---------------下一則--------------- 
全球股市坐雲霄飛車 亞太平衡基金 基本面穩固2018年06月06日 04:10 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亞洲平衡基金績效表現前十名 https://goo.gl/EaaKS5

近期國際政經局勢反覆,市場投資情緒謹慎,在全球股市再現震盪下,亞洲因經濟成長前景佳,投資題材多元,仍是市場持續留意焦點,但面對國際不確定因素干擾,以股債部位兼具的亞太平衡基金,將有利掌握亞洲資產增值契機,同時達到降低投資風險。

群益亞太新趨勢平衡基金經理人樂禹表示,亞洲基本面健康,亞洲開發銀行最新亞洲經濟展望報告,東亞及東南亞今、明兩年都將維持5%以上增速,南亞更有7%以上水準。

各國官方利多政策持續釋放,包括稅務改革、基礎建設興建、開放外資投資,有助於經濟及產業發展,吸引市場資金青睞,股市中長期投資前景看好,短線修正不失為布局契機。

瀚亞亞太平衡基金經理人鄭夙希認為,短線缺乏數據利多,貿易爭端再起,預料股市維持區間震盪表現,亞洲整體經濟持穩,獲利預期正向發展,股市補漲行情可期,看好金融業後市動能佳,估值重估機會大。亞債看好美元債優於當地債,債息收益率持續走高來到4年高點,基本面穩固且槓桿倍數穩定下降。

宏利資產管理亞洲股票投資部首席投資總監陳致洲指出,亞洲理想的經濟表現主要源於區內基本面強勁,保護經濟受國際貿易磨擦衝擊小。且亞洲匯聚多元化經濟體,從大型至小型、以及從出口導向到本土主導型市場,加上區內企業獲利強勁,流動性充裕,具備十分有利的條件。

亞洲債市方面,樂禹強調,美債利率上行風險有限,加上亞洲國家及發債公司整體的信用體質仍較佳,也有助於持續吸引機構法人青睞,代表亞債後市表現仍可期待。

---------------下一則--------------- 
特別股 信用風險仍低2018年06月06日 04:10 工商時報魏喬怡�台北報導
柏瑞5月「洞悉特別股」報告觀察面向 https://goo.gl/2Bh9tZ

受到美國公債殖利率4月走高影響,全球主要特別股指數與ETF都下跌。柏瑞投信5月「洞悉特別股」報告指出,美國經濟維持溫和擴張,美國金融業體質維持健康狀態,預期第2季、第3季的每股盈餘年成長率可達20%,以及在特別股信評調升件數高於調降的情況之下,顯示整體特別股的信用品質良好,信用風險仍低。

柏瑞投信投資顧問部副總石永平表示,美國今年第1季經濟成長率為2.9%,創下2015年第3季以來新高,市場預期第2季更將攀升至3.1%附近,維持溫和經濟擴張的態勢。雖然美國ISM製造業指數連續兩個月下滑,4月下滑到57.3,但仍維持在景氣擴張臨界點的50以上,且是在接近60的高水準。

特別股信評展望方面,4月總計有18件特別股信評調升,6件調降,調升件數高於3月,並為連續4個月增加。整體特別股市場平均信評維持於BBB,信用品質維持在投資等級,顯示特別股信用品質良好,信用風險仍低。

此外,4月共有6檔特別股發行,發行金額約12億美元,較3月略為減少,不過每年底與年初時皆是初級市場發行較清淡的時候,預料進入第2季起發行量將顯著增加。

柏瑞特別股息收益基金經理人馬治雲表示,仍維持降低利率風險的投資策略,長期投資配置維持不變,持續維持較高的持股比重,平均分配在浮動利率、固定轉浮動、銀行舊有特別股(Legacy)及固定利率的特別股配置,使得整體投資組合在利率走升環境受到的影響大幅降低。近期逢高調降ETF比重及持續逢高調降美國需被課稅的特別股,而加碼以較高股利率新發行的固定轉浮動利率上市特別股為主。

群益全球特別股收益基金經理人蔡詠裕表示,金融市場仍持續受到國際政經不確定性的干擾,不過在市場已提前反映聯準會升息預期,以及基本面仍穩健好轉下,加上特別股發行企業以美國金融股為多,整體獲利狀況仍穩健,有助為特別股提供支撐。

---------------下一則--------------- 
國內核備規模最大M&G收益優化基金操盤手Richard Woolnough: 低存續期投資等級債 看俏2018年06月06日 04:10 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全球主要股債資產收益率變化 https://goo.gl/QmQC1P

今年以來全球股、債、匯市面臨巨大震盪,先受美元強勢登高、美債殖利率上彈與油價與通膨上升等影響,近日又爆發中美貿易戰、崩盤四國等區域性事件干擾,就連信用債市也面臨極大挑戰,包括新興市場債、高收益債紛紛出現明顯回檔。

瀚亞投信總代理今年引進國內核備最大共同基金的瀚亞投資─M&G收益優化基金,基金操盤手Richard Woolnough首度訪台,操作近兆元資金規模的他認為,目前債市收益空間雖然縮小,仍舊具備收益機會,尤其看好投資等級債,也利用縮短債券存續期、彈性操作衍生性金融商品來因應市場波動。

Richard Woolnough直言, 投資人習慣以經濟成長跟通膨來做投資判斷,但反應在實體資產上,就是要觀察公債殖利率與個別債券的利差,前者反應利率風險(存續期間),後者反映信用風險,目前債市收益空間雖然縮小,但仍舊具備收益機會。

因應利率上升環境所帶來的震盪,Richard Woolnough表示,成熟國家公債殖利率仍位於歷史低檔,企業債利差也居於合理水準,從企業信心、薪資上升、失業率等基本面數據均顯示全球仍在成長趨勢,基金操作最重要的就是優化收益率,下半年更要靈活調整股票與債券配置,建議提高公債、現金保持流動性,並且看好歐洲銀行股票、優質公司債券的成長機會。

面對升息循環,他指出,信貸市場仍有利可圖,而且偏好投資等級債券勝過高收益債,更看好金融業將是利多。短線為降低波動,除了彈性運用CDS、SWAP等衍生性金融工具,更將基金存續期間以降至2.2年。

針對固定收益市場今年表現不佳,Richard Woolnough建議,投資人可觀察接下來的市場發展,例如通膨是否上升太快,使得美國聯準會(Fed)升息速度與幅度高於預期。英國脫歐談判的下一階段,與歐盟是否能達成雙方皆滿意的協議;此外,政治風險也會造成市場波動,例如川普針對大陸的貿易保護主義、對俄羅斯的制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