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抗議客服不給叫基金答人的葉小媽

小媽精選1071025基金資訊

2018年10月25日
小媽精選1071025基金資訊

全球股市 陷10月黑色風暴2018年10月25日 04:10 工商時報鍾志恆�綜合外電報導
富時環球指數今年來走勢 https://goo.gl/u9Ur8e

全球股市身陷歐債危機以來威力最強的10月黑色風暴。周二全球股市全面大跌,含蓋47個國家股票的富時環球指數(FTSE All-World Index)周二收320.21點,讓10月來累計大跌7%。雖然10月還沒結束,但已經是2012年歐元區危機高峰期以來同月份最差表現。

該指數的成份股達3,211檔,今年初迄周二止以美元計價,當中將近三分之一成份股的股價跌幅逾20%,約一半跌幅至少10%,僅851檔仍在上漲。這顯示全球投資人都受股市大跌衝擊。

今年來只有美國大型股以及美國垃圾債等少數重要金融資產項目是維持上漲,其他幾乎所有金融資產類別都讓投資人蒙受損失。即使如此,標準普爾500指數和美國銀行垃圾債指數今年來漲幅也僅約2.5%。
外界認為有幾個重大因素讓投資人憂心忡忡。

10月初股市大跌是美國持續升息和美債殖利率不斷攀升,投資人擔心會衝擊全球經濟成長。

尤其國際貨幣基金(IMF)把今明兩年的全球經濟成長率各調降0.2個百分點至3.7%,以及原物料價格從1月高峰下跌至現在,累計跌幅逾20%而陷入技術性熊市,更加深了投資人對全球經濟放緩的憂慮。
歐洲經濟出現一些停滯跡象同時,義大利預算危機讓人擔心會威脅整個歐盟。

中國大陸第3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年增6.5%創近10年來最低增幅,開始讓外界擔心中美貿易戰等因素會引發其深層的經濟問題將逐一浮出檯面。

美國經濟表現仍然強勁,但投資人開始擔心薪資和放款利率上升,關稅因素讓原料價格不斷上漲,和減稅效應消退等都讓企業明年獲利難以像今年那麼亮眼。

在中美貿易戰的嚴重性不斷增加之下,外界認為除了美國和大陸市場受衝擊外,許多做為全球供應鏈一部份的歐洲企業也難置身事外。

---------------下一則--------------- 
多元資產基金 富貴險中求2018年10月25日 04:10 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多元組合配置分散風險、降低波動 https://goo.gl/MGrygz

第四季以來,市場暴漲暴跌猶如家常便飯,不但進出場時點難以臆測,即使調整投資組合也跟不上快速輪動的漲跌步伐,投信法人表示,市場多空不明之際,降低波動風險成為首要課題,投資配置應以均衡布局為上,透過核心持有多元資產基金,不需費心調整股債配置,還能兼顧收益與風險,將是強化資產抗震力的最佳選擇。

保德信策略成長ETF組合基金經理人歐陽渭棠指出,投資信心尚未從中美貿易戰的震盪中回神,又要面臨歐盟否決義大利預算案、英國可能無序脫歐、中東地緣政治局勢升溫等利空衝擊,導致市場震盪愈加劇烈。

歐陽渭棠強調,其實全球景氣擴張不變,美國企業財報也續報佳音,但消息面持續牽引市場敏感神經,觀望氣氛仍然濃厚,在國際雜音尚未明朗前,市場恢復平靜不易,不過,一旦利空消弭,強勢反彈行情可期,建議透過具有跟漲抗跌特性的多元資產基金,強化資產耐震力的同時,也能掌握反彈上漲的契機。

歐陽渭棠指出,雖然景氣擴張期間的股票表現優於債券,但重壓股票的波動風險過大,以經驗來看,單一持有股票的年化波動度逾15%,就算股票部位降至八成,年化波動度也超過12%,反觀多元配置股票、債券、REITs、商品等組合性資產的年化波動度不到10%,且年化報酬率不輸重壓股票的投資配置,凸顯多元資產分散風險之投資優勢,也是當今因應市場波動的最適投資策略。

群益環球金綻雙喜基金經理人葉啟芳指出,全球金融市場的高波動度成為常態,在政治經濟充滿不確定和動盪的年代裡,面對詭譎多變的世界,投資人更要冷靜觀察變化、保持彈性,才能伺機而動,市場動盪想要達到收益多重,完整的股債資產配置不能少。

近期金融市場受到美中貿易衝突的影響而表現震盪,後續仍需視美中針對貿易議題的協商狀況,因此短期震盪難免,不過回歸全球基本面來看,目前景氣仍未反轉,企業獲利狀況亦維持增長態勢,因此風險性資產仍有表現契機。

現階段市場面臨諸多不確定性,因此建議穩健型投資人不妨以多元資產配置策略來因應,平衡布局股、債等資產,以兼顧報酬和波動管理,達到進可攻、退可守的投資效果。

---------------下一則--------------- 
342.1億元 跨國多重資產基金 9月規模衝高2018年10月25日 04:10 工商時報 黃惠聆�台北報導

全球股市近期大幅震盪,法人均表示,身處波動年代,多元配置、分散風險成為投資王道,並建議投資人將多重資產納入核心部位,強化資產耐震度,因此,9月跨國型多重資產基金規模衝上342.1億元的新高。

保德信策略成長ETF組合基金經理人歐陽渭棠指出,9月美國聯準會FOMC會議紀錄持續偏鷹派,利率上升風險增溫加大市場震盪幅度,觀望氣氛濃厚之際,投資布局首重波動風險管理,透過多元收益來分散風險的多重資產基金之資金偏好度大幅提升。

歐陽渭棠說,全球景氣仍在擴張軌道上,股票表現明顯優於債券,但單一持有股票的波動風險太高,以過去10年來看,單押股票的年化波動度高達16.8%,反觀多元配置股票、債券、REITs、商品等多重資產,年化波動度卻降至10%以下。

多重資產的抗震實力展現無遺,還享有多方收益來源以分散投資風險。歐陽渭棠說,身處波動年代,多元配置、分散風險成為投資王道,建議投資人將多重資產納入核心部位,強化資產耐震度。

富蘭克林坦伯頓穩定月收益基金經理人愛德華•波克表示,雖樂觀看待美國經濟成長力道延續,目前尚未太過擔憂可能的衰退風險,如果一旦美國經濟開始出現循環後期的疲態,像是盈餘動能放緩或是殖利率曲線倒置等現象,投資人要特別留意。

---------------下一則--------------- 
美元、新興股債資產 抗波動2018年10月25日 04:10 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高殖利率加短存績期基金投資策略 https://goo.gl/7q2Zjo

下半年起受到中美貿易爭端與新興市場風險升溫影響,漲高市場明顯回檔,美股10月上旬一度重挫,拖累全球股市走跌,多項領先指標及同時指標顯示美國經濟增長仍在前進,持續有利美元資產表現,新興股債資產也因低基期、高息優勢而具布局價值,投顧建議,資產配置多元並納入另類資產,有助提升投資靈活度,在波動廣收全球投資契機。

富蘭克林坦伯頓穩定月收益基金經理人陶德.布萊頓(Todd Brighton)表示,美股牛市邁入第九年,包括商會領先經濟指標年增率、ISM製造業、非製造業指數等三項指標都領先美國實質經濟增長約三個月,且延續過去兩年上升趨勢,加上財政刺激政策挹注,經濟復甦力道並未減緩。

美國持續升息下,市場流動性仍佳,加上企業獲利良好,特別是醫療、科技、金融等景氣循環產業,能優先受惠數位轉型與人口高齡化趨勢。

但波動升高的環境下,選股能力至關重要,同時輔以高收益債與防禦性的公債,打造攻守兼備的投資組合。

陶德.布萊頓認為,政府稅改政策持續發酵,推升企業獲利,但應更重視選股能力,預期景氣循環產業的金融、醫療及科技業,相對具投資價值。

富蘭克林坦伯頓全球氣候變遷基金經理人馬丁.布盧門(Maarten Bloemen)指出,迎接低碳經濟,氣候變遷及價值具備兩大契機,根據晨星統計至2017年底,專注於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ESG)基金的管理資產規模已達4,720億美元、過去十年成長93%,納入展現高度企業社會責任標的,預期有較佳的報酬。

建構與氣候變遷目標一致的全球型基金,可掌握兩大投資機會。馬丁.布盧門分析,有別於較昂貴的單純氣候變遷產業型基金,屬於更多元配置的環球股票型基金,囊括氣候議題與價值投資的兩大機會,發掘兼具氣候變遷特質及評價面吸引力的標的。以高殖利率及低存續期策略,有利因應利率、通膨、貨幣及各資產關鍵時刻。

---------------下一則--------------- 
10月綜合PMI兩樣情 歐洲續弱 美國回升2018年10月25日 04:10 工商時報 鍾志恆�綜合外電報導

IHS Markit周三公布歐元區10月綜合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初值,顯示歐元區商業活動成長幅度創逾2年最低,主要是出口下降影響製造業,導致服務業也受景氣放緩拖累。美國跟歐洲相反,10月綜合PMI初值創3個月最高。

歐元區10月綜合PMI指數初值,從9月54.1點下跌至52.7點,低於市場預估53.9點,為2016年9月來最低。

其中10月製造業PMI從53.2點下跌至52.1點創26個月新低,主要受工廠生產指數從52.7點下跌至51.2點創46個月低點拖累。
至於10月服務業PMI,從54.7點下跌至53.3點創24個月新低。

IHS Markit首席經濟學家威廉遜(Chris Williamson)說,歐元區經濟成長態勢在10月明顯放緩,讓外界對年底前的歐元區景氣感到失望。
他認為根據10月PMI數據結果,預示歐元區第4季國內生產毛額(GDP)約季增0.3%。

他強調,從PMI裡的展望和新訂單等各分項指數顯示,歐元區經濟成長動能在未來幾個月內可能進一步流失。

主要是貿易戰和關稅等因素,讓商界擔心出口下跌會拖累歐元區景氣。因此10月PMI數據顯示製造與服務業的景氣同時出現放緩並不讓他感到意外。

威廉遜認為,10月PMI數據顯示歐元區經濟需要寬鬆貨幣政策,來防止經濟景氣進一步惡化。但對於正準備朝緊縮貨幣方向走的歐洲央行來說,目前PMI數據結果會讓其感到困擾。

美國10月綜合PMI從9月的53.9點上升至54.8點,創7月來最高。其中服務業PMI從53.5點上升至54.7點,製造業PMI從55.6點上升至55.9點創5個月高點。

威廉遜認為美國10月經濟擴張活動又回復成長,主要是擺脫9月颶風因素對經濟的影響。他認為PMI數據預示美國第4季GDP季增年率可達2.5%。

---------------下一則--------------- 
政策逐漸放寬 大陸基本面優2018年10月25日 04:10 工商時報 魏喬怡�台北報導

中美貿易戰開打後,對大陸股市帶來不小的衝擊,投資人更憂心忡忡,股市也出現一波大幅修正,不過,已有不少法人看到買點訊號,建議投資人逢低買進。

瑞銀(盧森堡)中國精選股票基金經理人施斌表示,面對中美貿易戰的挑戰,能否有效抵消外部不利因素的主要關鍵,取決於政府自己的政策,例如加大改革開放的力度就是很重要的政策。

施斌指出,近期已陸續看到大陸政府政策態度出現轉變,讓中美貿易衝突問題出現妥協的可能性升高,例如大陸政府放寬外資汽車製造商在大陸的投資持股上限,讓德國寶馬汽車(BMW)可增資以提高大陸境內合資企業的持股至75%。

此外,大陸政府還針對社保和私募基金減稅等政策進行鬆綁,施斌認為,這些政策的轉變相當重要,這顯示出大陸政府對外資更友好,且鼓勵國內投資,以及加強政策以支持經濟,這是一個很重要的關鍵點。在這一連串政策改變下,預料投資人的信心將會出現改善。

施斌指出,政策態度的轉變代表大陸股市的系統性風險大幅降低,許多新政策的轉變尚未全部落實,投資者需要時間恢服信心,因此施斌認為,接下來幾個月投資者信心將會出現改善。

第一金中國世紀基金經理人楊國昌表示,依據經驗,陸股再大幅下修空間有限,長線底部訊號浮現。

---------------下一則--------------- 
陸股伺機而動 消費股有看頭2018年10月25日 04:10 工商時報 陳欣文�台北報導

投信法人統計過去十年國際股價指數11月平均表現,陸股表現相對強勢,近期重量級官員連番表態將力保經濟和股市,配合四中全會即將登場,且傳統消費旺季助陣,配合價值面便宜,看好陸股有望重振旗鼓,尤其最看好消費性類股。

摩根中國雙息平衡基金經理人應迦得指出,雖然中美貿易爭端持續,但相較年初情緒緊繃,近期市場已逐漸消化貿易衝突利空。目前多數看法認為貿易爭最終仍走向談判一途,美國更已逐步與其他區域市場取得協議,擴大為全球關稅混戰機率有限。

中長線而言,貿易戰議題恐隨美國期中選舉拉長至下屆美國總統大選,而成為影響金融市場波動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望11月,陸股有望開啟新頁面,重拾漲升動能,應迦得說明,整理過去十年11月全球前十大強勢股價指數中,高達八席由陸股囊括,平均漲幅介於1∼4%,且勝率均六成起跳,反映傳統消費旺季對大陸股市的正面挹注。

再者,隨大陸內外隱憂加大,經濟下行風險跟著攀升,近日中國人民銀行、證監會和銀保監會罕見同時喊話,維穩市場意圖明顯,有望吸引資金回籠。

保德信中國好時平衡基金經理人毛宗毅指出,大陸經濟下行壓力大增,陸股又大幅修正,大陸官方難得高規格信心喊話,帶動陸股展開反攻,惟市場觀望氣氛依然濃厚,反彈一天後又再次陷震。

毛宗毅認為,短線來看,在國際股市尚未回穩前,陸股震盪在所難免,但隨著政策力度持續加大,陸股可望在波動中反彈走升。若政策利多能直接傳導到經濟數據,及中美貿易關係若有進一步正面進展,將能扭轉市場悲觀情緒,確立陸股反彈行情成形。

統一大龍騰中國基金經理人陳朝政表示,先前A股在投資人信心低迷的悲觀情緒下,呈現無量下跌,觸及上市公司大股東股票質押的平倉線,進一步出現踩踏行情。

如今,在習近平與一行兩會主席的維穩政策指示下,民間企業融資問題可望獲得政策面的支持,大股東質押問題獲得解決,短期的賣壓及利空已大致反應,預期後續各單位將會承接領導層指示,陸續推出具體的政策利好措施,這使得投資人信心獲得安撫,已有逢低承接意願,A股落底訊息強烈。

---------------下一則--------------- 
優化稅收結構 A股強心劑2018年10月25日 04:10 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專項抵扣政策對各收入群體影響 https://goo.gl/4JN3pH

大陸國務院副總理及一行兩會領導化解股市風險、發展民營企業、緩解質押風險等主題的發言,加上10月20日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稅徵求意見稿發布,各個扣除專案實施細則明確,同時超出市場預期,對促消費和穩增長具有實質效應,A股前期大幅流失的信心可望迎來修復,有利逢低進場局陸股基金。

日盛中國豐收平衡基金經理人黃昱仁表示,最新出台的人個稅專項扣抵細則頒布,可視為一劑市場信心強心針。這次細則頒布對優化稅收結構,明確了各個扣除專案的實施細則,從規模和時點上均超出市場預期,對於促消費和穩增長具有實質效應,有望對低迷的內需消費形成一定程度的刺激。

群益華夏盛世基金經理人蘇士勛指出,當前陸股早已在前波修正後,評價面回歸合理,低價股占比也遠較此前更高,再跌空間應有限,後續如市場情緒修復後,陸股仍有望重拾上漲動能。現階段布局建議關注油氣上下游產業鏈、受惠長債利率上揚的保險類股,及受惠消費升級概念的消費族群。

宏利投信認為,A股獲MSCI、富時納入新興指數,預料將促使全球投資者全面檢視對大陸的策略性配置,並意識到境外陸股並不代表整體大陸經濟表現。A股市值早已突破8.5兆美元,可說是不容忽視的資產類別,為MSCI中國指數帶來互補和多元化投資機會,以工業、消費品、基本原材料和康健護理業所占比重較大。

政策領先市場及經濟,6月以來指數回調,提供中長期價值很好的進場機會。黃昱仁分析,外資、產業資本、國家隊在這波下跌中,呈現主要淨買方,各細分領域中優秀企業及龍頭公司出現很好風險收益機會,定期定額分批加碼更有利長期收益。

---------------下一則--------------- 
韓推振興措施 韓股不捧場2018年10月25日 04:10 工商時報 吳慧珍�綜合外電報導

為突破經濟與勞動市場疲軟困境,韓國政府公布最新振興經濟與創造就業措施,包括燃料稅調降15%以刺激消費,提供中小企業財務支援。但韓國股市不買帳,KOSPI指數2,100點大關失守,創19個月來收盤新低。

外資大舉拋售下,周三首爾KOSPI指數終場下跌0.4%,以2,097.58點作收,寫下去年3月10日以來收盤新低,也是19個月來首次跌破2,100點大關。

韓國當局宣布,撥款15兆韓元金援中小企業;11月6日起的6個月內,燃料稅調降15%。這是韓國10年來首度砍燃料稅,也是至今最大減幅,顯示文在寅政府抱著孤注一擲的決心,要提振該亞洲第4大經濟體的內需消費。

韓國政府周三另宣稱,今年會替年輕族群及銀髮族創造6萬個工作機會,還將提出配套方案,補貼中小企業縮短工時的損失。

韓國財長金東袞(Kim Dong -yeon)周三示警,由於外部風險加劇,韓國經濟展望恐將惡化,他保證動用一切可能手段穩住投資,加快鬆綁管制腳步。

他表示:「不大可能在短期內改善經濟與就業,我們必須採取先發制人措施,才能重振經濟,創造就業機會。」

然花旗集團分析師並不看好韓國最新振興措施,認為雖能緩和韓國經濟的下行風險,提振GDP成長率的成效卻有限。

韓國消費受到家庭負債過高的抑制,今年首季韓國家庭負債在GDP的占比高達95%,根據國際清算銀行(BIS)資料,這遠遠高出20國集團(G20)的平均值60.8%。

韓國經濟展望蒙上不確定陰霾,也讓企業投資打退堂鼓,今年第2季韓企資本支出年減5.7%。針對苦撐經營的汽車零件製造商和造船業相關企業,文在寅政府擬提供1.3兆韓元的信用擔保。

韓國央行上周以就業市場疲弱及全球貿易戰升溫為由,下修韓國今年成長率預估,由前估值2.9%調降為2.7%。

---------------下一則--------------- 
智慧城市大商機 基金搶淘金2018年10月25日 04:10 工商時報 魏喬怡�台北報導

政策向來是推動發展的關鍵動能,智慧城市正是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的核心,至2030年之前,聯合國呼籲讓城市更包容、更安全、更具適應性與永續性。根據花旗集團分析,在基礎建設、居住、教育、健康、休閒與建築的相關投資上,每年就高達2.1兆美元。

百達─智慧城市(原名百達─全球高息精選)基金產品經理Marie-Laure Schaufelberger表示,智慧城市衍生出的新興投資機會可以區分為城市建設、城市營運與城市生活,三個投資範疇相關公司的市值合計達3.7兆美元,且預估未來兩年每股稅後盈餘成長分別達到16%、11%與28%,成長表現令人期待。

Marie-Laure Schaufelberger進一步探討各領域下的投資機會,其中在城市建設上,顯而易見,更多的人口代表更多的建築物,包含房屋、辦公室、學校與休閒中心。

根據麥肯錫2011年的研究,大陸與印度每年至多需要28億平方公尺的新住宅與商業空間。傳統的摩天大樓不論是建造或營運,都對環境並不友善,也相當昂貴。因此,有效率與永續的建造、設計方式,以及提供融資的企業便有商機。

在城市營運上,世界經濟論壇2017年研究顯示,城市經濟成長的60%來自不斷增長的人口,40%來自提高勞動生產率,為了有效營運,城市需要更好的交通、水、能源和廢物管理基礎設施,物流設施和醫療保健公共服務。處理空氣品質不佳也是大型城市的重要工作(特別是在大陸)。
隨著人口規模成長,廢物處置和處理成為急待解決的問題。

中國信託智慧城市建設基金經理人劉哲維表示,以全球股市強弱度表現來看,成熟國家以美國及日本引領全球指數上漲,日本股市更是創下近幾年新高,因此看好美、日股後市。

展望2019年,劉哲維認為,重點產業將落在雲端應用、數位支付、物聯網、5G商轉、資訊安全等產業。以5G為例,根據Strategy Analytics預估,全球可使用5G的智慧型手機至2025年可達15億台,從2019年起算的複合年成長率高達201%,而5G發展預計帶動相關供應鏈如大型電信運營商、基地台軟硬體服務設備商及智慧物聯網應用。

---------------下一則--------------- 
AI浪潮 主題式ETF領風騷2018年10月25日 04:10 工商時報魏喬怡�台北報導
納斯達克CTA全球人工智慧及機器人指數(NQROBO)布局領域 https://goo.gl/aiAEmB

全球AI浪潮不可擋,相關ETF可搶搭商機。2018年10月在首爾舉辦的機器人世界大展上最吸睛的就是LG所展示的Cloi引導機器人,不只會用英語、韓語、中文和日語做基本交流,還會指引化妝室路徑、幫旅客自拍。法人指出,機器人在迎賓、帶位、居家等應用越來越廣泛,與日俱增的普及度及接受度下,更反映AI及機器人產業的長期發展趨勢和龐大商機。

國泰投信分析,在人工智慧方面,近期權威顧問公司麥肯錫報告指出,直至2030年,全球70%的企業至少會使用一種AI技術,此舉將取代單一性、標準化及重複性的作業,並大幅提高生產效率,AI亦可望將為全球經濟活動帶來額外13兆美元產值,成為大眾長線關注的投資主題。

國泰AI+Robo ETF(00737)經理人游日傑表示,有別於以往產業型或區域型的投資,AI及機器人應用橫跨多元產業,從工業、安防、健康醫療、交通、金融到教育研究等,都可以見到AI身影,跨產業形成一座AI聚落。
投資切入上,宜鎖定「主題式」的AI及機器人指數,進行趨勢參與。

此外,由於AI與機器人趨勢皆蘊涵豐富投資機會,並且相輔相成,故若挑選的指數僅有其中一項主題,可能會有所不足。

「納斯達克CTA全球人工智慧及機器人指數」(NQROBO),由全球科技指數第一品牌─NASDAQ及國際消費性電子展主辦方─CTA共同編纂,組成標的包括NVIDIA、發那科、直覺外科和Illumina等,橫跨全球15個國家,約92檔成分股,更採「改良式等權重」配置,跳脫傳統市值加權選股邏輯,以均衡配置的方式一次布局龍頭及創新公司,除了分散風險之外,更能有效掌握新興潛力股的成長爆發力。

綜觀NQROBO指數今年以來最高報酬率,漲幅曾達11.89%,近期雖在全球股市震盪下出現修正,但其整體長線向上趨勢仍未改變,逢回反而提供長期投資者良好布局機會。國內唯一布局全球AI及機器人主題的ETF「國泰AI+Robo」(00737)即為追蹤「納斯達克CTA全球人工智慧及機器人指數」(NQROBO)。

AI為人類帶來更多便利性。而如何在這波革命浪潮中,找到新科技商機的投資機會,更是重要的課題,運用指數化工具進行主題投資,能降低投資個股所帶來的波動風險,更可以精準掌握未來十年最熱門的投資趨勢。

---------------下一則--------------- 
金融市場緊縮 債市先遭殃2018年10月25日 04:10 工商時報 陳碧芬�台北報導

受到經濟放緩和中美貿易摩擦擴大的影響,標普先前預估,2018年全球債券發行量將下降4.2%,規模縮減到6兆美元左右。穆迪24日也指出,亞洲高收益債的發行人正面臨信貸緊縮,今年前九月亞洲債券發行額約為173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大減44%。

法國外貿銀行亞太區經濟研究團隊提醒,阿根廷等新興市場面臨資金大流血、債券殖利率亂飆的同時,大陸債市似乎相當淡定,事實上今年適逢大陸資本市場納入全球指數計算,流入資金多是被動型資金,加上中國人行繼續實行寬鬆政策,如果把這些因素都拿掉,大陸金融市場同樣面臨信貸緊縮。

全球債券發行量 年減4.2%
標準普爾全球固定收益研究團隊指出,今年金融市場波動加劇,估計2018年全球債券發行總額將較去年下降約4.2%,如今情勢比第三季看來更險峻,債券發行量可能進一步縮減,借貸成本則隨時間推移持續明顯增長,市場上看到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不回頭」,令債券發行人躊躇不前。

穆迪24日分析亞洲高收益債券的最新市況,今年前九月債券發行額約173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縮減44%,穆迪高級分析師Annalisa DiChiara指出,除了信貸條件收緊,導致發行速度放緩,已發行上市的債券主要動機也多是為了再融資,特別是房地產商。

法國外貿銀行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艾西亞指出,近期新興金融市場進一步緊縮,明顯是外資投資興趣逐漸消逝,同步退出股匯市。

艾西亞點出,大陸受惠債券甫納入全球指數,吸引被動資金流入,「但這可能是暫時的」,而且在人民幣對美元貶值下,陸企到海外籌資發債成本墊高,加上人行降準等寬鬆貨幣政策,才讓大陸債市短期支撐不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