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Mimi的麻麻

日期

#Tag

保誠親子日

2008年02月04日
公開
5

麻麻的公司感恩同仁們一年來為公司的付出,提供一天的假期,讓我與我的寶貝在 "辦公區" 好好相處。所以,有帶小孩來的家長,可以不用做工、認真陪小孩,活動完就可以肥家嚕~~(麻麻還是得待到5點半才能下班~~嗚嗚) 有小丑先生表演魔術、雜耍、特技、折氣球ㄛ~,還有好多好好玩的親子遊戲,也可以讓Mimi跟別人家的寶貝一起認識認識,從小培養人際關係。 一年一次的相聚,一年一次到麻麻公司玩耍的珍貴回憶,可不是每一家小孩都有的喔!!!---不錯的福利(去年Mimi沒有參加因為生病,這次一定要來) 好玩的遊戲 一.我是王建民 1.遊戲規則: (1)小朋友將手邊的毛毛球丟向大魔王,在限定的球數及時間內,丟中愈多者獲勝。 (2)大魔王一開始為靜止的,十五秒之後開始移動。 2.參賽資格:想成為王建民第二的小孩。 二.我的媽媽是飛天小女警、我的爸爸是蝙蝠俠 l.遊戲規則: (1)【一位同仁】+【一位小朋友】一組,每一組發兩片雲朵。 (2)小朋友依次向前移動雲朵,讓同仁踩在雲朵上前進。 (3)先到達者為優勝。 2.參賽資格:「想要平步青雲的大人」及「希望爸媽步步高升的小孩」。 三.我是小小牧羊人 l.遊戲規則: (1)2個小孩為一組,一人一支扇子。 (2)將前方的動物氣球趕進籠子裡,速度越快將全部動物趕進籠子的一組為勝者。 2.參賽資格:想和其他小孩,一起佯裝牧羊犬的...小孩。 四.同手同腳我最快 l.遊戲規則:簡言之,就是寶寶爬行大賽。兩人報名即可開賽。 2.參賽資格:會爬的可以、會飛的不行、會走的不行、會跳的不行、會倒立的也不行、謊稱只會爬的更是不行。 五.保誠投信 保證投進 l.遊戲規則: (1)將球投入前方盆子中,就可得小禮物。 (2)沒丟到就繼續丟,直到拿到禮物為止。 2.參賽資格:啥都不想玩只想拿禮物的小孩。

幼兒生活規範∼親師約法十章的概念

2008年01月23日
公開
39

三. 規律的生活 良好的人格、性情奠基於兒童時期規律、和諧的日常生活環境。娃得福園所的課程活動以規律與反覆為原則;強調以規律、反覆的生活健康幼兒的身體、培育幼兒清楚的時間感與良好的生活習慣,並建立幼兒堅強的意志力。 以幼教現場言,課程活動安排對幼兒的行為表現有很大的影響,教室內行為規範的問題,也多半來自課程的計畫與經營。一個結構清楚的課程可以使幼兒一方面活動,一方面知道接下來要做什麼,幼兒就能因而比較安定,不容易產生焦慮或偏差的問題行為。反過來,如果幼童每天過的生活,進行的活動是不定的,幼兒就會興奮、緊張或不知所措,甚至於無聊,這樣,就容易引起問題。我們的身體需要穩定的呼吸維持健康的生命,幼兒的生活與課程也需要穩定、規律的活動維繫發展。老師若瞭解規律的生活對幼兒的重要,懂得滿足幼兒的發展與需求,知道引導幼兒的方法,做他們覺得有趣的事,幼兒就很少會發生問題。例如,課程安排中,一天至少一次規律的,如呼吸般的帶孩子「走出教室」進行戶外活動,那麼,幼兒的思想、情感及意志的能力就能穩定而活潑、有生氣的開展。我們常看到一些在教室裡很棘手的孩子,一到戶外,他們就成了最健康、最快樂的好孩子。我們應該多提供機會,使他們經常體驗自己是好孩子的感覺。 在教育工作上,台灣父母最大挑戰之一即是為兒女建立規律的家居生活。有些父母雖然準時下班,但是,回到家後還有事要忙,或者有好電視想看,等忙完或看完電視,已經很晚了,看著孩子還沒睡,就開始生氣或指責孩子吵鬧要父母陪,不肯獨自先睡。其實,一樣的道理,真的不是他「不肯」,是他「不能」!他還小,他是幼兒,他真的需要父母陪伴!而這些抱怨孩子晚上不肯睡,早上不肯起床的父母也常抱怨孩子不愛吃飯,或吃一頓飯吃好久,或邊吃飯邊看電視…。 父母的角色的確難為!父母必須為孩子改變自己,甚至犧牲自己!尚未準備好作父母的大人總很難捨棄自己的角色,這些父母也許不自知,但他們總是愛自己的自我角色或工作角色勝過愛孩子的父母角色,他們先管自己的事,再理孩子的事。然而,可知道?幼兒的身體器官正在成長,他需要大量的睡眠。再者,史代納說睡眠是幼兒最重要的學習之一,睡眠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情緒好壞;工作、學習以及思想能力靈敏與否…,睡眠深深的影響我們的身心靈成長。當孩子沒睡飽,他的情緒就容易產生吵鬧、過動、愛哭…等困擾。常規訓練最重要的就是建立規律的生活!從園所工作中,我們明明白白看見不規律生活加添在幼兒身上的困擾,我們很心疼孩子,因此特別就日常的上學困擾與家長共切磋: 1.太早或太晚來園或離園,特別是遲到及晚歸的孩子容易在群體中產生疏離感; 2.遲到的孩子難以進入團體,難以專心學習。就團體動力發展而言,孩子每天入園都需要有暖身的時間,需要慢慢的開始與同儕交誼,進而形成團體…。當團體形成時,團體自然會形成一股凝聚的力量。這時,想要參與團體的任何一個人就得多花力氣才能擠得進團體;但是,一般遲到的孩子會比平常較沒有力氣,會變得不好意思,若再要他花力氣,實在太難了;然而,不能進入團體的孩子,通常也就很難專心學習,因此,有些國外的娃得福園所直接建議遲到的孩子那一天就不要來園所了。 曾經有一次,為了使家長有機會親身體驗孩子們的活動,我們特意舉辦了一次家長的遊戲課程。首先,我們請家長玩半個小時的娃得福玩具,然後,再與家長們進行經驗分享與討論。沒料到竟然有一位遲到的家長說:「對不起,我因為遲到,我不知道你們要做什麼,所以我沒有辦法參與。」遲到竟然不只使孩子,也會使大人無法施展能力呢!遲到了就真的很難參與遊戲了!可是,幼兒必須透過遊戲學習,沒有遊戲就等於沒有學習了! 3.陪伴孩子早睡,不過度隨孩子的意願行事,讓孩子知道並學習早起上學、不遲到是父母與兒女共同的職責。 4.不晚歸是孩子學習「適可而止」的根本:上了一天課,孩子累了需要休息;如果孩子不回家,還想玩,父母、老師要幫助孩子「適可而止」以儲備明天的精力。 5.儘可能簡單、平凡的生活,不要看電視、玩電動、不要到大賣場、百貨公司;儘可能不要邀一群孩子來家裡,或一群孩子去別人家。孩子的穩定成長需要的是簡單、平凡,不是興奮、刺激的生活。 四. 簡單、正向、積極的語言 對幼兒的違反常規大人應該做的事是:以簡單的語言請他立即停止偏差的行為,並且,同時指引他做對的事。例如孩子走出團體的範圍,只要走到他身邊,也許牽著他的手,以溫柔的聲音,簡單、清楚的告訴他:「不可以超過這裡(或這條界線),請過來這一邊。」說過之後,千萬不可期望一次就成功,而是要一次又一次的告訴,反覆的叮嚀對建立常規是最基本的功夫。 語言(speech)與說話(speaking)在道德教育裡扮演極重要的角色,孩子說話的內容與方式顯示出幼兒的人格,而他如何「被」說則是他人格形成的要素。如果大人經常指責、批評、管教孩子,孩子就容易造成退縮、膽怯、沒信心或愛批評、愛管別人!因此,大人越能將說教、批評轉換成好的指導語,對孩子越有幫助。孩子身邊的大人一定要說適當的、正向、積極的話,除此,還需努力加耐心,加堅持才能建設自己教養的能力,也才能建立自己成為兒童的好模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