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真真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偉大的父親

2007年08月08日
公開
35

影片(Video):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yCTIigaloQ 文字說明: http://hk.myblog.yahoo.com/jw!5XhHwfmCHxuATtrGa3l7vg--/article?mid=68 最新網誌 跑步場上一個令人感動的傳奇"Team hoyt" 最近在網上閒逛,在新聞組偶爾看到一段令人震撼的片子,這部影片叫"Team Hoyt" 是在講一對父子的故事 爸爸叫做Dick Hoyt 兒子叫做Rick Hoyt 這對父子是長跑健將在過去二十五年間 他們一共跑了3770mile 其中包括78次半馬拉松賽,64次的馬拉松賽,24次著名的 http://hk.myblog.yahoo.com/jw!5XhHwfmCHxuATtrGa3l7vg--/slideshow?fid=16 波士頓馬拉松賽,20 次Duathlons賽,7 次18.6 Milers賽,34 次10 Milers賽 ,143 次5 Milers賽,6 次20 Milers 賽,27次 Falmouth 7.1 milers賽,15次4 Milers賽,2次11公里賽,8 次15公里賽,204 次10公里賽,4 次8公里賽,92 次5公里賽,206 次奧運標準的三項鐵人賽,6次被公認不是平常人可以承受既Ironman distances的終極三項鐵人賽…… 但是你知道嗎? 兒子Rick是不能說話也不能走路的!! Rick在出生時因臍帶繞頸導致腦部缺氧受損,醫生告訴Dick,孩子是植物人,沒有任何希望了 因此他只能在輪椅上渡過他的一生。Dick引述在Rick九個月大時,醫生對他和他妻子祖迪(Judy)說︰「他從此會像植物人一樣,還是把他送到療養院吧。」 然而,他們兩夫婦對此並不認同。他們發覺當他們在屋內活動時,Rick的眼睛會緊盯著他們。當Rick十一歲時,他們把他送到特夫斯大學(Tufts University)的工程系,詢問是否有令孩子與人溝通的辦法,可惜Dick得到的回覆是︰「不可能,他根本沒有任何腦部活動。」 Dick反駁說︰「跟他說個笑話吧。」他們便說了個笑話,Rick果然笑了,證明了他的腦內確有不少活動。結果,他們為Rick加裝了一部能用頭的則面控制滑鼠標的電腦,Rick終於能和外界溝通了! 在Rick十五歲時,Rick的一位中學的同學因意外而癱瘓了,學校為那位學生舉行跑步籌款,Rick便透過電腦打出︰「爸,我也想參加。」 Dick之前並非跑步運動員,也沒有跑過馬拉松賽 但因著兒子的要求就參加了於是他就推著Rick跑完了5mile的全程 在結束之後 Rick對父親說:"我今生第一次不覺得殘障了!" 這句話深深地震撼了爸爸Dick! 他決心要把那種感覺盡可能帶給兒子,預備好參加1979年的波士頓馬拉松。 「不接受報名。」便是比賽當局給Dick的話,原因是Hoyt父子既不是單獨跑手,又不是輪椅參賽者。結果幾年來,Hoyt父子只在賽事中跟著大隊一起跑,但他們終於找到正式參加比賽的方法︰在1983年,他們參加了另一個馬拉松,他們速度之快,令他們能入圍參加之後一年的波士頓馬拉松。 不久後便有人對Dick說︰「何不參加三項鐵人賽?」一個從來未曾學過游泳的人,一個自六歲起便從未踏過單車的人,如何能拖著110磅(50公斤)的兒子完成三項全能賽?但Dick還是勇於一試。屈指一算,他現在已完成了212次三項全能賽,當中包括了四次在夏威夷舉行,極費體力的15小時鐵人賽! 因著父愛,父親去學習游泳,學習踏自行車… 他願意為Rick做出許多的犧牲和付出,他又曾拖著他的兒子越野滑雪,又曾背著他爬山,其中一次更用單車拉著他橫越美國。 於是從那時候開始他們父子就常以"Team Hoyt"報名參加馬拉松和三項鐵人賽: 跑步時Dick就推著Rick跑游泳時Dick就拖著Rick躺著的橡皮艇游 騎自行車時Dick就騎著特製的自行車將Rick放在自行車前騎乘…… 那麼Dick為何不試試自己一個人參加比賽,看看表現如何?「我不會獨個兒參賽。」Dick說。他參加比賽純粹是為了當他們一起跑步、游泳和踏單車,看到Rick面上露出甜美笑容時的「奇妙感覺」。 今年,Dick與Rick分別65和43歲,已完成了他們第24次波士頓馬拉松,在20,000名參賽者中排名第5,083。他們的最佳時間?是在1992年的兩小時40分——只落後世界紀錄35分鐘;當然,或許你還未留意到,這紀錄是由一個沒有推著輪椅的人所創的。 兩年前,在一次比賽中,Dick輕微心臟病發。其後醫生發現他的一條大動脈有95%栓塞了。其中一名醫生對他說︰「若非你一直保持著這樣好的狀態,你大可能15年前已不久於人世。」 現在,儘管Rick有自己的住宅單位(他享有居家照料服務)並在波士頓工作,而Dick從軍隊退役後已在麻薩諸塞州的荷蘭市居住,但他們總有團聚的方法。他們經常在全國各地發表演說,而每週末也會參加極耗體力的比賽,當中包括今年的父親節。 當晚,Dick會請父親吃晚飯,但他最想送給父親的禮物,是他永遠買不到的。Rick打道︰「我最想送給爸爸的,是爸爸坐在椅上,由我推他一次!」 看這部短片時我深受感動 在影片中Dick推著Rick通過終點時 他們父子都受到眾人的鼓掌和歡呼 但這中間Rick什麼都沒有做… 他也什麼也都不能做… 一切都因為他父親的愛而白白領受這些… 大家都可以去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yCTIigaloQ 這裡欣賞這令人感動的影片裡面的歌亦很動聽,很有意思!I can only imagine 我只能去想象……

國語日報家庭版

2007年07月14日
公開
62

拙著:擁抱的魔力 國語日報96.7.14 莊慧珍著/ 去年,一個學生去世,至今也一年了.正值雙十年華的他,生命突然消逝無蹤,只留下時間來療治媽媽的傷痛...... 這一天,那個學生的媽媽,親自送孩子追思紀念會的邀請函給我.原來是這孩子的一群大學朋友,為了幫他媽媽走出喪子之痛,辦了一場追思會.既成事實雖已過一年,他媽媽看到我仍舊淚流不止;把重心都放在獨子的她,依然不捨孩子離世,而我也只能安靜的陪著.這使我覺得,更該珍惜現在和親人及有緣人相處的分分秒秒. 回到辦公室,一位同事找我看YouTube網站上的熱門短片〔擁抱〕(Free Hugs).影片是一個母親去世,又正逢失業的人,在搭機入境時,發現入境大廳有許多人的親友來接機,唯獨他沒有,於是寫了一張大字報,希望有人和他〔抱抱〕.起初,沒有人給他回應,過了好久,終於有第一個擁抱,是個剛好遭逢寵物過世而傷心難過的老婆婆.接下來,漸成風氣,大家都勇於張開雙臂擁抱......以致全球各地都響應〔擁抱〕的活動. 同事說:現在起,他要把女兒的成長點滴蒐集起來,期待換成她出嫁時的擁抱,未來將以孩子的成長紀錄書當作訂婚謝禮.回頭想想我和兒子,我也希望延續我們的熱情擁抱,直到孩子成家立業. 第二天,我仍持續沉浸在〔擁抱〕的震撼中.忽然,我想把[擁抱]的熱力及時遞給我的學生,以擁抱來為那一群快〔烤焦〕了的孩子們打氣吧!於是,上課時我帶著全班檢視試卷的作答,遇到重要題目時,大家舉手搶答,答對者給糖果餅干一包,答錯者老師給一個再接再厲的擁抱打氣. 當我向孩子們述說遊戲規則後,他們馬上尖叫.有的說:〔老師,不用了,我自己加油就好了.〕有的說:〔老師,張同學最想得到你的擁抱!〕有的說:〔老師,這樣我很吃虧也!〕後來,答錯的孩子都很主動出列,微笑跟我[抱抱]. 另一個班級的孩子更妙,說:[老師,我要抱抱,所以故意寫錯讓你抱.]還有孩子不相信答錯,愣在位子上傻笑一會兒後,一副從容就義的樣子,走向講臺迅速的抱了我一下,便奔回坐位.還有個孩子答對了,竟然說:[老師,要不要抱一下?]我當然開心的擁抱他. 這兩堂課,在有效率又有活力的擁抱中結束,我和一群青春期的孩子,都感受了〔抱抱〕的溫暖.擁抱的魔力好大,讓心的距離更近了,不是嗎?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r3x_RRJdd4

http://www.youtube.com/watch?v=xj9Wt9G--JY

2007年07月12日
公開
50

震撼轉寄 請先看完這段影片吧! 影片下載連結: http://www.myoops.org/twocw/NR/independent/20070420-01/didyouknow.wmv 原作者的原文網頁: Karl Fisch's fish bowl 2006年,位在科羅拉多州的一所默默無聞的公立高中Arapahoe剛結束暑假;新學期開始的時候,校長請該校科技中心的負責人 Karl Fisch為老師們解說一下目前教育界的技術發展和趨勢。 正好Arapahoe高中獲得了一筆基金會的贊助,幫學校換了兩百多台的電腦,於是Karl就決定以讓老師瞭解未來趨勢的角度來製作一套投影片,希望他們可以知道自己面對的是什麼樣的挑戰,並且進而能夠讓高中生們面對這樣的改變。 Karl從書籍、網路、政府資料中整理出了一些數據,並且用淺顯易懂的比喻加入投影片中。(這些數據來自於「世界是平的」作者、教育界的知名人士、美國前教育部長、美國勞工部、麻省理工學院等等……) 在做好影片,配上音樂之後,他把這個影片取名為「 Did you know? 」; 在校內老師面前第一次播放的時候,他還覺得忐忑不安,但幸好底下老師的反應很不錯,讓他覺得這影片似乎達成了他想要傳達的效果。 不過,他錯了。這達成的效果比他想像的還要大。 過了幾天之後,他把這段投影片放到自己的Blog上面供大家觀看。 立即有來自各地的使用者對這投影片感興趣,要求授權讓他們使用在不同的地方。熱心的使用者將檔案改編,重整,上傳到Youtube上和提供各種不同的格式。其他人則是轉寄、上課時播放給自己的學生看,研討會時拿來作引言 …… 到了現在,這個影片光是在Youtube上就有超過十種版本,將近兩千人把它加為最愛,三百多則對這個內容感到震撼的留言,全部瀏覽人次超過五十萬人以上。(這還不包括在網路以外的地方觀看的人數) 而我看到這影片的時候是在美國休士頓的Rice大學,現場聚集了全美知名學府的研究者,還有許多來自世界各地的學術界人士;掌握上億美金基金會教育經費的計畫負責人在會議一開始的時候一句話也不說的直接開始播放這個影片。 我們必須教導現在的學生,畢業後投入目前還不存在的工作 ... 使用根本還沒發明的科技.. 解決我們從未想像過的問題。 影片播放完之後,現場一片寂靜,而她繼續接道:「轉變,正在發生。各位,我們所推廣的開放教育就是在為了這個趨勢作準備 ……」 當天,我就把這個影片重新翻譯成中文,請義工進行轉檔和影片製作,傳上了 Youtub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xj9Wt9G--JY (來看看吧!) 這個影片之所以讓人感到震撼,並不是因為它使用了華麗的特效或擁有超級大明星的陣容。它的震撼之處在於其中所引述的都是事實。 它讓現在是世界第一強國的美國中教育界的佼佼者感到震撼,更讓環境、資源遠遜於美國的我感到震撼,我更覺得「我們」(父母、師長、教育家、政策決定者、立法行政官員)都應該一樣感到震撼。 美國前教育部長 Richard Riley 認為 ... 2010年最迫切需要的十種工作,在 2004年時根本不存在。 因為這世界演變的快速已經遠超過我們的想像,我們本來應該要引導、協助新的世代面對這個劇烈變動的世局。但我們武器配備落後、訓練薄弱,更有各種各樣的強大的敵人虎視眈眈……我們和這些新的世代真的做好準備了嗎? 任天堂光是在 2002 年就投資一億四千萬美金進行研發。美國聯邦政府花在教育研發上的經費還不到一半。 確實,驚天動地,以十倍速爆炸成長的事件正在發生。傳統的學習與教育系統都面對了最嚴苛的挑戰,對企業的忠誠度降低、對科技的依賴度增加,科技的進步又讓不會使用科技的人更加弱勢和絕望…… 根據估計,《紐約時報》一週所包含的資訊量 ...比十八世紀一個人一生可能接觸到的資訊量還要多。 這是一段真實的故事:紐約時報在2007年4月 2號的科技版用不小的篇幅報導了我們進行的開放式課程翻譯計畫。而這個記者是在Youtube上面看到台灣一家虛擬媒體製作公司對我們訪談的影片,因此而對我產生興趣,這才找上我的。 隨即,新聞登出第二天我收到一封請求我幫忙的信件,寄信者是在看到報導之後在網路上找到我的Email而寄信過來請我幫忙翻譯麻省理工的一個網路廣告相關計畫。 這個人叫做Andreas Ramos,他是矽谷一家新創公司Position2的執行長。這家公司的工作是網路廣告代理搜尋最佳化。(聽起來很繞口對吧!)他的工作是把客戶所購買的搜尋引擎廣告效果最佳化。 Google贊助了麻省理工價值四十五萬美金的網路廣告,但關鍵字和必須由他們自行管理。所以,麻省理工找上了Andreas Ramos,而他額外替麻省理工編寫了 48,548個額外的關鍵字,並且透過演算法和網路行銷的技巧進行全球化的推廣。 結果呢?這些廣告每天的點閱次數從52次增加到17,650次,每次點閱所花費的廣告費用降為十分之一 …… 這個故事完全是真實的,但不過三到四年前,這裡面的技術、工作和機會,幾乎是完全不存在的。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不想當醫生、不想當太空人,而告訴你他們想要當網路廣告搜尋最佳化工程師的時候,你該怎麼辦? 對於這樣劇烈的跳躍和變化,我認為,知識的自由分享和創意是最重要的解決方案。(也因此我才要投入自己的時間和金錢進行開放式課程的推廣與分享) 唯有知識可以自由分享,人類才能夠創造出更多的知識,解決更多的問題,作出更正確的選擇。想想看,如果這個社會上的階級區分成「有錢」接受教育和「沒錢」接受教育這兩種;這還有什麼平等可言? 唯有跳躍性思考的創意才能夠迎接十倍速變化的世界。孩子們擁有結合包容和遠見的創意,才能看穿下一個世代的循環。線性按部就班的思考模式已經趕不上整個世界局勢的變化,唯有跳躍、不受傳統規則束縛、激烈變革,直接得出結論的創意訓練才能夠及時 提出解決方案。 在中國,智商排名前四分之一的人 ... 比北美洲的總人口還要多。 對 全世界老師的意義:中國的優秀學生,比我們所有的學生還要多。 這些驚天動地的轉變正在發生,你已經知道了,然後呢? 祝~每一天都是美好的一天~

做妻子的圓夢人

2007年07月11日
公開
44

做妻子的圓夢人 文 /王建瑄 我在擔任財政部長時,有次要升遷一位女同仁為局長。 我約見她時,她很猶豫,說「先生會反對」。 我自告奮勇的要了她先生的電話,願意直接跟他溝通。 電話接通,我表明意思後,這位先生以怒不可遏的口氣對我說:「你們財政部都沒有人了嗎?」 我突然領會到這位女同仁的苦衷了。她先生是位大男人主義者。 大男人主義厲害的人,常會伴隨著高度的自卑感。 妻子所得到的成就與讚賞,常是他的負擔。 以往在選舉時,我常四處為黨尋覓人才,鼓勵優秀的人參選。 許多時候先生同意,太太就是不同意。 最後幾經遊說,先生做下最後決定後,太太們也都毅然挺身為先生助選。 她們非但不辭勞苦,且助選時還有模有樣。 先生當選後,太太就進入服務處,繼續為先生分勞。 她們真是嫁雞隨雞,夫唱婦隨的賢慧女性。 可是反過來看,男人就往往不是如此。 有時太太想做某件事,但由於先生反對,就是不能去做。 連 太太有升任局長的機會,也因為先生的反對,只好作罷。 試想,如果先生升任局長,太太會反對嗎?太太敢反對嗎?反對了會有用嗎? 有位太太幼時家境清貧,因此很想為父母親買間小房子,連父母已有的積蓄算在內,只要再湊二百萬就夠了。 但是先生不贊成,儘管二百萬元對他們而言並非大數目,然而因先生反對,只好作罷。 後來二老分別離世,太太孝順父母的心願永遠無法達成,成為她心中永遠的痛。 在大男人主義下成長的男人,常不自覺地只想到自己,而忽視妻子的人生願望。 所以每個作丈夫的都應該冷靜的思考一下,回憶一下,有甚麼事是你太太極想做,卻由於你的反對而擱置了的? 運用你的智慧來幫助太太圓夢。 人一生都有很多夢,男人的事需要妻子來協助完成。 有人說:「妻子是丈夫年輕時的戰鼓,年老時的手杖。那麼丈夫又是妻子的甚麼呢?」 讓我們都成為妻子的圓夢人吧! 其實投資女人是最划算的,尤其是投資一個好女人,有這樣經歷的男人一定會同意我的看法。 女人是奇妙的生物,當你真心打動她之後,她就會不斷地為你付出,直到終老一生。 想一想,你只是花一點時間陪她去吃飯、看場電影,送一些可愛的小禮物,說些能打動她的話, 告訴她你將會帶給她如何一個美好的人生,幫她打蟑螂偶爾搬搬粗重的東西… 這零零總總加起來,了不起是兩年、三年的時間(比較高竿的一年以內 )。換來的是什麼呢? 男人的下半輩子裏,有一個天天為你守候的女人;在你回家時一張迎著你幸福的笑臉(吵架的時候可能沒有,但畢竟吵架的日子少多了),熱騰騰的飯,或是兩人一起去吃飯也不錯;還會為你生孩子(我想,生孩子有多痛不用我多說了), 養孩子,處理家事(這是你最煩的,不是嗎?) 你失意時,陪你談心、鼓勵你;你高興時,她比你更高興;你得意時,她與你分享喜悅和成就;天天夜裏的溫存,多少次你們真心的交會。 以上都是三十年以上。而男人在這三十年中,只是做一件他本來就在做的事─上班。 去好好珍惜好女人吧!當你發現這個女人開始為你付出時,你就要了解你的幸福日子已經開始了, 當然,你也必須開始為她的一生負責,儘力去做到你給她的夢。 女人之變( 寫ㄉ好) 男人訂婚前好像 --- 孫子 對女友百依百順, 關心有加,忍氣吞聲。 訂婚後好像--- 兒子 已經開始頂嘴,開始有個人的意見。 結婚後好像--- 老子 已經變成名符其實的老爺,由他發號施令。 女人訂婚前好像 --- 燕子 愛怎麼飛就怎麼飛,不受拘束自由自在。 訂婚後好像--- 鴿子 雖然能飛,但必須回家。 結婚後好像--- 鴨子 再也不能亂飛,祇有看家守著老子。 有人說,一個人過了二十五歲就該為自己的外貌負責任我想,男人最應該為女人的外貌負責任。 一個清麗脫俗的女人跟了一個俗不可耐的男人,日子久了,女人也會變得很庸俗,她的五官沒有改變,皮膚依然白皙,但是她的氣質總是比不上從前了。 我們總是被我們所愛的東西定型,一個女人愛上一個怎樣的男人,她就會變成一個怎樣的女人;女人不美,是男人的責任。 一個本來很漂亮的女人愈來愈憔悴,那麼,一定是她的男人待她不好,她有憂傷,才會失去光彩。 一個本性馴良的女人愈來愈潑辣 ,那麼,一定是她的男人不爭氣,她只好比他強。 一個清秀的女人變得愈來愈冶艷,那麼,一定是她的男人不能滿足她,她只好把風情投向其他男人。 一個本來很高貴的女人變得愈來愈隨便,那麼,她的男人一定是個沒上進心的人,所以,她也失去了上進心。 一個本來很平凡的女人,變得愈來愈漂亮,愈來愈有氣質,舉手投足愈來愈有味道,那當然是她的男人的功勞。 男人千萬不要抱怨身邊的女人愈來愈難看,她不好看,問題一定出在你身上。

今年的暑假....

2007年07月01日
公開
59

今年的暑假 沒有任何的期待, eric要上小學了、 所帶的這一班要暑期輔導衝基測了、 我也想準備紮紮實實唸書考研究所, 關鍵的一年,剛好也是我教書的第十年, 一晃眼...原來人生的十年..就這樣過了, 想想這十年..真是累...,這十年來真是辛酸血淚的交織史。 所幸一直以來,和孩子們彼此的互動鼓勵,倒也滋長了我不少心靈的動能。 期末跟我班上的孩子擁抱告別八年級,有兩個男生偷跑,哈哈﹗7/16我一定要他們補回來。 但其中有一個女生沒偷跑,卻很尷尬不想擁抱, 我就說:那咱們一起到辦公室整理東西到你可以釋懷吧, 他說:她寧可整理也不想抱。 咳...這孩子這學期的努力模樣也是名列令我刮目相看者之一呢﹗ 很多孩子在八下反而自甘墮落,但他卻反而自我要求自我上進﹗﹗ 原本「我執」觀念深重的他,竟自我「轉念」。 他這份努力的成長過程,看在眼裡令人動容,即使單親,但嗅不出自怨自艾的氛圍,同事在我聚餐後回到辦公室還說:「你那兩個學生真的好乖...井井有條的排好書,使我也後悔沒留我們班的學生下來幫忙」 是呀 真的很乖巧 且把我留給他們的午餐費 原封不動退回...我倒有些過意不去呢 同事一直說 現在肯幫老師做事的學生實在很少 只會要老師請客 但自己卻不付出 我想..我真的是很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