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淳妤媽咪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2006城市行動藝術在「兒童樂園」、11月9-19日首次連續11天白天夜間免費入園

2006年11月08日
公開
4

【主題:2006城市行動藝術在「兒童樂園」、11月9-19日首次連續11天白天夜間免費入園,闔家同來Fun藝術」】 【臺北報導】臺北市文化局「第四屆城市行動藝術節─相遇:尋訪遊樂場」將於11月9日起於臺北市立兒童育樂中心展開,活動日期:11月9至19日,開放時間是上午9時至晚上9時,白天全園區開放,夜間則是兒童樂園開放,為讓闔家同來欣賞「行動藝術」,兒育中心特別開放連續11天大人、小孩免費入園(週一不公休),歡迎親子一同來Fun藝術。 梁主任永斐表示:藝術是無價的,為了打造文化城市,讓大臺北地區的大朋友、小朋友能親自體驗各國藝術文化的差異及特色,特別大放送於辦理期間免費入園,這是兒育中心從民國80年成立及兒童樂園72年歷史以來,第一次如此長時間的免費措施,期盼嘉惠市民,共遊深具歷史及藝術的「兒童樂園」。 《行動藝術in兒童樂園》 已經遷移的圓山動物園深烙印在每個臺北市民成長的記憶裡,在山坡另一側的「兒童樂園」其實已經走過72年的歲月了,至今仍在現址,在城市演進的過程中,有人可能已經遺忘該地方,但是無論如何「兒童樂園」的存在,具有其〝紀念性〞的特殊意義。 文化局辦理的第四屆城市行動藝術節《相遇:尋訪遊樂場》,特地選擇「兒童樂園」邀請6位國內外藝術家,以數位媒體創作與裝置藝術為主,運用仍在運作中的臺北市立兒童育樂中心為場所,期望藉由藝術家的創作及民眾參與,深入探測城市的另一種魅力,也透過時空的轉變,尋訪「遊樂場」的藝術風貌。 《在兒童樂園遇見「藝術」》 1.日籍藝術家澤拓(Hiraki Sawa)的動畫作品《他方》,主要與孩童們一同創作,他使用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創造一種可以在兒童樂園旅行的交通工具;澤拓為孩童佈置一個星空下的露天電影院,有更多的想像,也會源源湧現在具幻覺卻真實存在的空間,彷彿觀看一場超現實的電影演出! 2.英籍影像藝術家保羅.瑟曼的作品《隱藏的聲音:記憶擴張》,主要是藉由〝掌上型電腦〞,隨機地搜尋故事發生的場景,故事或事件發生,讓成人重新詮釋這片屬於「兒童領地」的場域,我們的記憶也隨著場所原來的意念,誘發擴張,因此與場所建立了一種回憶擬態的「關係美學」。此外,瑟曼在小火車(峽谷列車)山洞裡,裝置了四個影像隨著火車經過的節律,快速閃動:不停轉動的時鐘、不停止運作的時光機器等亦表現時間、空間的流逝與場所之間的對應關係。 3.法籍藝術家法賓·樂韓《方位角的革命》用7種不同顏色的布,包覆摩天輪,讓觀眾坐在裡面,聆聽色彩與聲音,營造一場感官之旅。摩天輪下方還建蓋一個方形的「分享室」,觀眾可以在這個空間,用書寫、聆聽、觀看分享搭乘摩天輪的感官經驗。法文中有〝在所有方 位角中〞的諺語,法賓·樂韓的創作企圖打破關於方位與距離的概念,在現實世界建造一個沒有疆界的樂園。 4.王德瑜作品《No. 57》,以一種熟悉的聲音「健身操音樂」,帶著整齊劃一的動作「健身操」,探討人們對空間和身體的記憶。兒童樂園現址「多功能廣場」,曾經是早期體育館與游泳池的舊址,藝術家選擇這處被遺忘的地點,用國民健身操作為媒介,揭露人們對空間的記憶;同時,也藉由集體的身體經驗來討論個人對此空間的定位。 5.廖憶玲的《一次》主要用影像探知不在記憶中的「我」,從曾經在兒童樂園的「一次」照片裡,再次復現「在場」的記憶。廖憶玲邀請民眾提供過去在兒童樂園拍攝的一張照片,並重回拍攝地點,用數位相機重新拍攝民眾所敘述的照片影像,經過攝影的儀式,「再現」的影像是一次「不復重生」的情感記憶。 6.湯皇珍針對兒童樂園的場所發表《在兒童樂園相遇》,主要藉由「尋人」與「遊園」,兒時期待卻從未成真的兒童樂園,並以「遲到」的心情闖入小時候夢想之地一遊;成人的她重新詮釋這片她兒時缺席的「領地」,並用「集體行動」的收集,轉化成為再次集體記憶的建構。 11月9日至19日,「第四屆城市行動藝術節」將於臺北市立兒童育樂中心的「遊樂世界」登場,活動開幕記者會於11月9日下午2時30分舉行,展覽期間兒童樂園開放免費入園,每日開放時間是上午9時至晚上9時,夜間限「遊樂世界」開放(請由敦煌路大門入園!),週一照常開園(僅開放「遊樂世界」),活動提供預約導覽,每場導覽30分,預約專線02-23919394轉21王小姐,現場亦提供學童們兒童學習單,歡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