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didi

太扯了

2012年03月29日
繼上次白日夢可以幫助讀書,現在又找到一個藉口。
我中學三年除了體育和國文,每節課都在度估。甚至國樂社團也可以邊彈邊度估,到大學二年級,忽然間課堂哄堂大笑,自此後,再也很少上課度估。 不過學生報告時,也曾因他們乏味的報告度估。

我兒子跟我說上課一直都在睡覺還可以考上第一志願,我是怎樣考的。一語驚醒夢中人。現在終於有解答了,原來我是催眠學習。




老師醒醒! 學生上課「度姑」 是最佳學習方法!
-字+字ETtoday – 2012年3月27日 下午4:47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原來,在課堂上「 度姑」(打盹)可能不是壞事。一項最新的研究表示,在學習新東西之後不久打個盹,是「記住這些內容」的最好方法。據印第安那州聖母大學的心理學家兼名作家潔西卡佩恩((Jessica Payne)表示,學習新東西後打個盹,就像「告訴」休眠中大腦該保留那些東西。

佩恩跟同事一起對207名學生進行了研究。這些學生習慣每天至少睡6個小時。他們被隨機分配到在早上九點或下午九點的課、學習跟「陳述」 (declarative) 、「語意」(semantically)相關或不相關的一組詞。然後,在12或24小時之後,再回來接受30分鐘的測驗。

「陳述性記憶」跟自覺地記住事實和事件的能力有關。它可以被分解成「事情記憶」(對事件的記憶)和「語意記憶」(對世界大事的記憶)。人們每天都固定的使用這兩種類型的記憶:回想我們今天是在那裡停車、或是學習該如何跟你的同事說話等。

在相隔12小時後的測驗裡,經過一夜睡眠的有受測試者,在整體記憶上表現優於保持一整天清醒的測試者。 而在相隔24小時後的測驗裡,所有受測試者都已經過一日一夜。結果,在學習後曾短暫睡著的人,記憶比那些一天都醒著的人來得好。

佩恩說:「我們的研究證明,學習新東西後直接入睡,對記住這些東西是有幫助的。有關這項研究的新穎之處是,我們試圖找出睡眠對「陳述性記憶」(包括「事件記憶」和「語意記憶」)的影響。我們發現,學習後入睡對兩種記憶都有幫助。這意味著在入睡之前複習你需要的資訊,是好的學習方法。在某種意義上,你甚可以「告訴」休眠中的大腦牢記什麼。」

研究結果發表在3月22日出刊的PLOS One雜誌上。

:茉 參觀網站 /相關留言/加到連絡人 2012-03-29 13:24:04 [回覆 | 刪除 ]
[選擇 ]
怎麼我都不適用這種"度估學習法"呢?
我高二地理老師, 那位老先生的鄉音啊! 我從第一節課睡到最後一節課, 從他開始講話沒多久就進入沉沉夢鄉, 可是我地理沒有考得很好呀~~~

ps. 這次的輸入數字是3322, 意思是"三三兩兩"嗎?

114.37.132....
回覆:
那我就是2266
我地理也不好。但是奇怪歷史不用背我就記在腦中。當年考試對記憶好的學生比較有利

你老師的鄉音可能不適合度估法
我到美國讀書後,記憶就差很多。不過最近試了一下,有些東西看過一次就背起來,我覺得是因為我用歸類的方法,加上邏輯,很快就記住。

要考試了,陪考媽媽加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