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didi

被點名談教育觀

2012年06月27日
被點名了,來捧個場。
曾經有媽媽說我私下教養觀為何跟檯面上討論的不一樣。當然這有很多因素,主要是受限自己的經驗和朋友的影響。
其中一位是青。當時我們討論有沒有必要幼兒學雙語,我受限自己和朋友的經驗,是不認同的。結果當時青跟我說,他覺得我這樣很殘忍,因為我有能力可以送孩子出國,資源比別人優,選擇權比別人多。

這番討論影響我很大,從此我不敢大放厥詞,說甚麼自主學習,快樂學習。因為每個人家庭資源不一樣。我孩子就算庸庸碌碌過一生,只要他們不亂花錢,還有些祖產勉強可以餬口。但其他人的孩子可能要面臨嚴苛的現實考驗。這也是我發言以來,很多網友說我不偏頗,很中肯。我在版面發言,大多考慮一般民眾需求和資源,體諒他們的現況,因此不會讓人覺得我在唱高調。

我的孩子就算從小沒學英文,就算他們考試不如人,如果有必要,也可以咬牙送他們到國外讀書。

我小時候讀私校,一路走來不覺得私校有甚麼了不起。我外祖母家對我媽從小的教育就是請家教、 學才藝,這是他們階層的教育。所以我媽也是如此教養我們。我個人覺得國中家教對我幫助不大,我讀書靠自己比家教好。讀私校讓我沒時間玩耍。我小學的行程就是放學司機接回家,佣人放洗澡水,六點家人共同吃飯,吃飯時不交談,七點家教來,上到九點上床。雖然家裡有院子,可是外面太熱,都是待在冷氣房。

這樣的經驗,讓我在教養孩子時,完全相反。孩子送華德福幼稚園,森林國小。不送安親班。跟孩子玩親子數學遊戲,送孩子到科學營。常常到戶外活動。用費曼爸爸的教育方式,跟孩子讀時間簡史。重視啟發和內在動機。
不提早學習美語(因為我小時候有外籍美語老師,根本都在打混)

結果:基礎不穩,原來我以為沒甚麼的私校,幫我打下很扎實的基礎。讓我到國外讀書還有作事受益良多。

家教:我妹說家教很有用,原來對於有些孩子,家教是需要的

英文:2266,原來國中的英文不等人,天資如果一般的孩子,需要提早學習。
數學:原來基礎的數學是要花心力付出的,不是去玩玩遊戲,玩遊戲孩子很有興趣,但是遇到困難,不有趣,就退縮了。

戶外活動:至少我孩子還到外頭玩耍。這點很值得。不過現在也是宅在家中。

不太重視成績:發現孩子比你還不重視。跟孩子說學到最重要,成績不是那麼重要,他自動聽成學到甚麼最重要,成績完全不重要。而他學到的標準跟你差太多。

結果對讀書是,差不多就好,英文單字五個字母拼對兩個,差不多就好,還很得意。國字錯字連篇,音同就行。

學習應該發自內心,但孩子不怎麼發自內心,倒是對漫畫電玩很發自內心(電玩國中才接觸,小學老大不碰電腦的)所以用物品獎勵,馬上突飛猛進,至少打下基礎。原來男女教養不同,有的孩子尤其男孩要有立即性獎勵,才有動力。

跟孩子討論:發現父母還是要有權威,不然他就跟你狡辯到底,服從權威但不能盲從,這個界線是父母的學習。


閱讀:我本身愛閱讀,老大從小抱在懷裡念故事給他聽,但是他依賴成性,不喜歡閱讀,只喜歡聽故事。只好勉強他閱讀,至少打下一定水準。老二根本不理會,卻無實無刻拿書在看。沒有文字好像要他的命。原來基因影響那麼大。

啟發和內在學習動機:我從小熱愛學習,有強烈的內在動機,因此一直以為別人也是如此,現在才知道我算是異類。啟發教育對於資質不錯的孩子是觸類旁通的有效教育,然而資質一般的孩子還是需要反覆練習,才能扎根。
而內在學習動機並非人人都具備,若孩子沒有動機,還是要以外在動機或懲罰促動,免得錯過黃金學習時間。

成果:兩個孩子跟我很親密,這是我跟家人沒有的,也很聽話,沒甚麼反叛期。兩個孩子會自己煮菜買菜。老大EQ好,人際關係佳。老二很害羞,跟我小時候一樣。讀書,都不行。差不多就好,這是我最氣的學習態度。但是超有自信,真不知道他們的自信哪裡來的。
ps這就是我反對一元化教育觀,不管是填鴨學習還是快樂學習,都該讓家長自己根據自家的資源和對孩子的期待、自己重視的項目自由選擇。
ps這也是我對於理想的高談闊論沒甚麼期待,如三姐所言沒人反對理想,但是質疑實踐能力。政府光畫大餅談論願景,確沒有實際可行措施。一針就可以刺破國王的氣球。
那些講一大堆美好願景的,真的自己實踐過嗎?老師應付一班三四十個學生,確要求每個人客制化,真的做的到嗎?這樣的教育是很昂貴的,家長願意付出高額代價嗎?


XXXX
幸福是一種感覺,只要自己能感受到幸福就OK!

怎麼作?其實都有優點或缺點,選擇自己覺得好的路走就可以了。

我覺得父母的想法真的受限於經驗,講白了,我和A環境較類似,所以對孩子教育盯得較緊,當然,我和A比,是差多了啦!可是這也牽涉到我們2人所面對的環境,台灣人在美國求生當然更辛苦,

A有很多身體上的毛病都和壓力大脫不了關係,我完全能理解A的基本想法。

有錢人的邏輯當然和我們這些要靠自己努力奮鬥的人不同,我可以理解B的教育理念,孩子只要教到不會浪費、應對進退得宜、有光鮮的外表可以找到好對象,其實就差不多了,也不必到社會上努力求一口飯吃,反正只要不敗家,家族裏的資產夠他們一生享用。

B平常最講究的就是養生,什麼病啦!什麼東西不能吃啦!定期到醫院檢查啦!都是他最重視的事情。

至於我自己,現在是覺得還不錯啦!

但是必需面對現在的環境確實比我年輕時嚴酷,我兒從小在父母的羽翼下長大,不知道能不能通過社會的考驗?

希望大家不只現在覺得幸福、快樂,永遠都要擁有幸福、快樂唷!

===============================

其實這個問題是大哉問。

每個人想要的東西不一樣的。

要不要努力讀書......真的不一定,但我覺得從小學開始就沒有好態度,沒有把基礎打好,真的太可惜了。

照我主觀看法,小學甚至更之前才是教育最重要的一環,不是讀書的料沒關係,基礎的東西學會就OK了,

我看了小學生學習討論區很多家長的說法,會有點擔心,或許很多人覺得無所謂,但我真的覺得基本態度和基礎知識沒學好,是件非常可惜,且對未來有影響的事。

討論區部分家長的發言,我在孩子小學時代就聽別的家長說過,當然,讀高中不代表什麼啦!但是我看到的是......家長的想法真的影響孩子,家長不在乎,常常把這些話掛在嘴上,孩子學習態度真的就不大好。

學得好不好,沒什麼大關係。

但態度及基礎知識.....真的就有關係了。

看了小學生學習討論區心裏特別難過,但別人的事,我不好講,講了也是枉作小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