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小嵐媽媽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阿雄愛吃副食品

2012年07月27日
公開
59

阿雄最近厭奶嚴重,雖然母奶需求量變小讓媽媽很輕鬆,但蛋白質來源減少讓阿雄有點瘦下來,也讓媽媽和姑姑擔心。 百歲醫師那本書說黑眼豆蛋白質豐富,很適合作為副食品的主食。媽媽上網找黑眼豆的煮法,找著找著居然發現阿雄最近的新歡「小米粥」。 話說上周六去吃盛園,媽媽讓阿雄試一口小米粥,沒想到阿雄超愛,一口接一口,但媽媽很怕小米有顆粒不好消化,不敢讓他吃太多(但也吃了一小碗)。 今天在某位媽媽的部落格看到小米粥做法,加白米或糙米皆可。其中有句話超吸睛:「小米蛋白是一種低過敏性蛋白,是一種安全性較高,適合嬰幼兒的理想食品基料。」 想不到媽媽一直看不上眼的「小鳥飼料」,竟然有如此高的價值,找時間再煮給雄吃。 全文來自奇摩知識庫: 小米(Setaria italica (L.) Beauv.,英名millet)為禾本科(Poaceae)之一年生作物,又名「栗」,為本省原住民光復前及光復初期之主要糧食,用於炊飯、煮粥、製飴、及釀酒等,風味特殊。小米雖屬於雜糧作物,但是種類較多,包括粳性小米、糯性小米、黃小米、白小米、綠小米、黑小米及香小米等。小米因米粒較稻小,容易烹煮,又具有特殊的風味且有耐貯藏的特性。 一般在本省原住民豐年祭的祭典中,小米為不可缺少之祭品之一。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栗米氣味咸,微寒無毒,主治養腎氣,去脾胃中熱;益氣, 陳者苦寒,治胃熱消渴,利小便」。小米榖粒在碾製過程中胚的部分營養價值能完全保存,富含維生素B、E、膳食纖維、有機硒、鈣、鐵等微量元素。纖維素含量相當高(8.6%),僅低於燕麥而接近糙米,這些成分對心腦血管疾病、皮膚病、癌症等文明病有預防作用,是理想的食療食品。除碳水化合物外,蛋白質、B族維生素、礦物元素等均高於其他穀物。特別是小米蛋白質胺基酸種類齊全,含有人體必需的八種胺基酸,其中蛋胺酸、色胺酸兩種必需胺基酸的含量均明顯高於其他穀物,蛋胺酸分別是大米的3.2倍、小麥和玉米的2.6倍,色胺酸分別是玉米的3.0倍、大米和小麥的1.6倍。和其他穀物相比,其必需胺基酸含量基本上接近或高於FAO建議標準(但離胺酸只有標準的41.6%,是小米的第一限制性胺基酸)。補充離胺酸後可成爲理想的天然胺基酸營養源。同時,小米蛋白是一種低過敏性蛋白,是一種安全性較高,適合嬰幼兒的理想食品基料。 小米具有特殊粒色及食味,以現在營養觀點而言,為一上好健康食品,常食健康益壽;且小米對病虫害之抗性強,農藥之施用量極少,所以不會有農藥殘毒之問題,可安心使用。小米耐旱又抗病蟲害,耐貯藏,莖桿也可做為牲畜飼料及編製器物,為一極佳的備荒珍品,營養價值高,其加工產品為極良好的休閒健康食品。收穫乾燥後之小米,經碾製成之小米可用於炊飯、煮飯、製飴、釀酒等。小米小包裝、小米雪花片、小米粥、小米醋等。

『轉貼』二手煙造成兒童氣喘

2012年06月20日
公開
54

來源: 疑難雜症的故事---馬偕兒科黃瑽寧醫師的診斷旅程 http://blog.roodo.com/pedi_zone/archives/19250282.html   我的門診小病人當中,氣喘的孩子佔了很大一部份。雖然我對每一個孩子的治療與衛教都相同,但是總有一些孩子的病況總是無法達到最理想的狀態,這時候我只好搔搔頭,試著從孩子的居家環境開始問起,看看能不能找到問題的癥結所在。   大家應該都知道過敏氣喘的孩子,居家環境最重要的還是塵蟎控制,以及黴菌的控制。因此,除濕,防蟎套,地毯窗帘的 清除,以及絨毛玩具,都要處理掉。比較麻煩的是寵物,有時候家裡養了一隻老貓,七八年了,有了深厚的感情,就像家人一樣,割捨不了。最近的研究顯示,這些 寵物狗貓,就算養在陽台,就算養在不同房間,就算牠的毛髮都吸得很乾淨,仍然無法避免過敏原的暴露,因為問題不只是毛髮,還有他們的分泌物,尿液,看不見 的皮屑,都有過敏原的存在。所以只要身處在同一個空間,有在跟主人互動,身上難免會沾到這些造成過敏的蛋白,實在是防不勝防。   除了塵蟎,黴菌,狗狗貓貓,接下來有個大難題,答案就是:「煙」。這個月最新的美國兒科醫學會雜誌刊登了一篇統合分析(就是統合了過去十五年全世界的研究,加以分析,得到更強的醫學證據),讓我們知道香煙與兒童氣喘的各種關聯性。我以條列式讓大家看得更清楚: 1. 從懷孕期開始,媽媽若在懷孕期間抽煙,增加百分之四十嬰幼兒的喘鳴(四歲以內),以及增加百分之五十二兒童期喘鳴(五歲到十八歲)。 2. 寶寶出生後,媽媽如果還有抽煙,影響就更加強烈,增加約百分之七十嬰幼兒的喘鳴。 3. 家裡有任何人抽煙,只要是有二手煙,就會增加百分之三十五的嬰兒喘鳴(兩歲以內),以及百分之三十二的兒童喘鳴。 4. 上面這些數字統計的是喘鳴,也就是曾經有發生過就算數。如果嚴格一點只觀察孩子被診斷為「氣喘病」的機率,那麼孕婦抽煙,產後媽媽抽煙,以及暴露在家裡任何二手煙之下,都還是會增加約百分之二十到三十得病的機率。   從上面的數字看來,我們可以這麼說:只要家裡有人抽煙,您的孩子就比別人家更容易氣喘。   很多次門診當中,病人的爸爸總是振振有詞:「醫生,沒有,我都是出去外面抽煙。」或者是「在別的房間抽煙」,或者是「在抽油煙機下面抽煙」。這些家長的這份苦心我感受到了。問題是,這樣做有幫助嗎?事實上「三手煙」,一樣會增加氣喘的機率!   「三手煙是什麼?」也許有些讀者連聽都沒聽過這個詞,但相信大家都經歷過,在KTV唱 完歌之後,即使自己沒有抽煙,頭髮和衣物還是會吸附這些味道,回家都要從頭洗到腳。因此,如果只是「寶寶不在房間的時候抽」,那麼個家庭的地毯,牆壁,或 家俱中,也依然會殘留燃燒煙草後的化學物質,此即所謂「三手煙」。這些危害於無形的「三手煙」,可以在室內停留很長一段時間,嬰幼兒在不知不覺中接觸或是 吸入這些有毒物質,結果跟二手煙一樣糟糕。   所以若是家中已經有過敏體質孩子,這些有煙癮的家庭成員,真的要痛下決心戒煙,因為只要你們住在一起,寶寶就絕對躲不掉二手煙或三手煙的傷害。   順帶一提,有些孩子的氣喘無法改善,是來自另一個類似二手煙的物質,而且保證不會出現在國外的研究報告,那就是台灣家庭特有,祖宗牌位經常點燃的「香」。對於信奉傳統宗教的家庭,該如何解決之,又是另一個大難題了。

『轉貼』關於小兒泌尿道系統感染

2012年06月09日
公開
60

看了這篇,再經過小嵐這次腸病毒,媽媽決定要努力餵母奶。 蔡政道(馬偕醫院(新聞、網站)小兒科主治醫師) 小兒泌尿道系統感染是小兒科相當常見的疾病,僅次於呼吸道感染與腸胃炎;由於小孩子無法正確的表達不舒服,所以大多以一些非特異的症狀表現,例如嬰兒多以哭鬧不休、精神食慾不佳、腹脹、嘔吐腹瀉、體重不升反降、延遲性黃膽為表現,有時可見到尿布中有血尿或膿的遺渣與腥臭味。 無緣無故發燒是寶寶泌尿道感染最重要的警訊,一旦發生時要小心細菌已感染到腎臟,造成急性腎盂腎炎。下尿路感染時可能以解尿疼痛、頻尿、解尿解不乾淨、尿失禁、下腹痛為表現,當腰痛與高燒不退時則已發展為上尿路系統感染的急性腎盂腎炎。 當孩子發生小兒泌尿道感染的可能症狀時,應立刻送醫檢查尿液,可初步判斷泌尿道感染的可能性。更確定的檢查則要進一步作尿液培養,培養的結果約需三日,極度懷疑或症狀嚴重的病例應在取得尿液培養後立即給予抗生素治療。此外,影像學的檢查有助於後續的追蹤,包括腎臟超音波、核子醫學檢查等。根據研究,小兒泌尿道感染合併尿路系統先天異常的比例高達40%∼50%,其中80%為膀胱輸尿管迴流症,若能盡早診斷,可防止後續復發的可能性。 泌尿道感染應盡量找出致病的可能因素,才能預防並避免復發,如出生時哺育母乳可使腸道與尿道口的菌種維持正常、多吃優酪乳等含較多益菌的食物、預防便祕、少服用抗生素以免破壞菌種的平衡、注意尿道口附近的清潔、多喝水、不憋尿、治療膀胱機能障礙、處理尿路系統的異常等。另外,據報告,蔓越莓汁有預防細菌附著於尿路系統的功效。

蘊之成長報告

2012年05月25日
公開
82

蘊之五個月又13天 滿四個月時7.3公斤,64公分 現在又更沈了 早上約六點吃第一餐,親餵,通常吸完一邊就繼續睡。 白天在姑姑家瓶餵三次,各約170CC,最後一餐是傍晚六、七點。 晚上九、十點睡前親餵,兩邊都喝,大部分喝完就睡了。 關於夜奶: 上一周媽媽為了戒他夜奶,壓力好大。 一旦有了訓練目標,就會有壓力,親子關係也會緊張。 上網爬文才知,關於嬰兒作息的訓練,有兩派說法。 一派就是像百歲醫師主張的,從一出生就可以規律,半夜只要確定寶寶喝飽、尿布乾的,就不要再餵,哭幾天就好了。 另一派則是主張順著孩子的成長進度,每個孩子不一樣,有的孩子半夜一定要喝奶,只要依著大人規律作息,多數孩子六個月以前就可以睡過夜。幫助孩子睡過夜有幾個小技巧: 1.早晨固定時間起床 2.白天不要睡太多 3.睡前一餐要喝很飽,所以傍晚那一餐就不能太飽。 4.睡前可以泡個澡,再按摩。 媽媽也不想讓蘊之半夜哭太久,前兩夜都控制在十分鐘以內,觀察兩天,發現他不像是喝不飽,比較像是找安撫。剛好接著六日白天比較有操到,睡前也讓他泡澡,加上仙草雞讓媽媽奶量充足,睡前一餐有撐到餓一點再喝,所以他就自然睡過夜了。 這兩天偶爾也有突槌,例如他太想睡了只喝一邊就不喝,半夜還要起來喝;或者媽媽懶得起床拿奶嘴只好餵他,但其實喝不多,明顯是找安撫。 總之,如果採取溫和調整方式來戒夜奶,就要多管齊下,睡前餵奶和入睡時間也要抓得剛好,不能太早餵,也不要等他太想睡才餵。 有時候對付孩子,父母要強行貫徹意志,壓力會很大,至少媽媽我是這樣的人,上周大概也是這個原因,奶量告急,差點面臨斷奶危機。 後來看開了,有時候,無為而治,也是一種好方法。 提供充足的陽光和水分、肥沃的土壤,植物就會自己茁壯。 老子說:「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放下慾望和執念,吃飽、強身,奶量就會多,小孩就會長得好。 哈哈!所以媽媽這幾天的任務就是填飽肚子好發奶。 不負責任教養心得,報告完畢。

員工旅遊第二天

2012年05月09日
公開
53

媽媽一早同樣在習慣餵奶的五點多起床,天光微亮,看到太陽剛好在山邊露臉,不敢賴床趕快拿起相機,記錄這難得的美景。 悠閒地吃完早餐,步行欣賞日月潭美景,10:50退房。 到文武廟,看到扮成兵馬俑的街頭藝人,小孩又是握手又是擊掌,玩得不亦樂乎,也拍了不少照片,最後和同事各給了一百元。 中午在伊達邵碼頭享用風味餐,又買了邵族傳統美食飯飯雞翅準備下午吃。小嵐等得不耐煩又開始盧了,媽媽開玩笑叫同事帶她走,她真的牽著叔叔的手走開,同事一直打趣說這個媽媽怎麼這樣。小嵐的個性也真倔,以後生氣時千萬不能叫她滾出去,她說不定真的會離家出走。 下午一到車埕,家妤爸爸買了冰棒給家妤和小嵐吃,不一會兒的工夫,小嵐整支竹棒就流滿了融化的冰淇淋,然後滴到手上、衣服、水壺、鞋子,記取前一天茶葉蛋的失控教訓,媽媽勉力控制脾氣,只叫她身體前傾直接滴到地上,小嵐怕流下來還是一直往後,結果滴得更嚴重,媽媽邊幫她擦,口氣很難好到哪裡去。小嵐草草吃完去洗手,之後媽媽就去擠奶,對車埕沒什麼好的回憶。 最後一站到集集,主要是買火車票餅。天氣很熱,車站裡一隻懶洋洋的貓,和躁熱的遊客心情恰成反比,也或許只有媽媽心裡躁熱吧?罵小嵐罵到很熱。 感謝爸比和姑姑照顧阿雄,媽媽才能有此放鬆之旅。雖然媽媽要擠奶還是睡不夠,帶小嵐同行也免不了河東獅吼,同事說確立了「阿母級」的形象,但遊歷了日月潭美景、泡了舒服的澡,生了阿雄以後,還能偷得此閒,值得稱幸了。

母乳媽媽出遊記

2012年05月08日
公開
168

媽媽公司今年兩天一夜員工旅遊要去日月潭,行程相當優,但媽媽還在餵母奶,心動卻不敢行動,爸爸一句「不要因為餵母奶什麼事都不能做」,讓媽媽有勇氣挑戰。一路上有其他兩位母乳媽媽作伴,公司承辦人員郭大哥相當熱心,協調各景點人員提供擠奶場所,最後總算順利帶回母奶給阿雄喝。 媽媽行前特別在網路上蒐集出差、出遊如何擠奶和保存的經驗談,才能順利成行,寫下這篇也算是回饋網友。 這次的行程第一天下午5:00就會check in,第二天10:50才check out,在日月潭和飯店的時間很長,可以充裕的安排擠奶時間。要克服的只有其他路途中擠奶的場所問題。 行前媽媽準備了八片冰寶(保冷劑),剛好把保冷袋圍一圈,內放大大小小數支奶瓶,大瓶夠儲存,小瓶機動性強,以便隨時帶著擠奶,這一袋白天就不帶下車,以免曬太陽不利保冷。另外用保鮮盒裝Avent手動擠奶器,帶在隨身背包裡,到了適合擠奶的場所就可以直接使用。行李袋則裝數個母乳冷凍袋,到飯店再分裝冷凍。 這一次還帶了小嵐同遊,除了自己的行李、擠奶用品,還有小孩的行李、隨身物品,還好小嵐已經六歲,自己背包包、提東西,幫了不少忙。 第一天: 7:00以前就到公司擠奶排空,可撐五個小時。母奶直接冰公司冰箱。 中午到牛耳藝術餐廳吃飯,公司承辦人員協調出一間交誼廳供我們三個媽媽使用,我們快快吃完就先離席「做便當」,還有冷氣吹,就感心耶。這段時間就請同事照顧小嵐,小嵐也有聽話乖乖自己吃飯。上車後馬上把母奶放進保冷袋。 下午5:00check in,房間冰箱不能冷凍,櫃台人員說可以幫忙,於是裝進母乳袋請櫃台人員拿去冷凍。 晚餐時間有點delay,吃完大概7:00,離中午時間有點久,撐得有點難過,趕快到房間擠好,再拿去給櫃台人員冷凍。 到隔天 check out 之前,可以依自己的時間擠奶。 第二天: 10:50 check out 之前,再排空一次。這次的奶來不及冷凍,到晚上回家時間又太久,從來沒試過自己母奶的味道,這次就來試試吧,壞掉倒掉就太浪費了。 既然來到日月潭,當然要喝喝道地的台灣紅茶,於是現泡紅茶加現擠母奶的奶茶,就這麼誕生了,上面浮著一點油脂,看起來還挺可口的。母奶茶的味道其實就像鮮奶茶,只是奶味沒有牛奶那麼重。 還有一點母奶就直接喝喝看了,口感像鮮奶,但比較稀,微甜。 小嵐倒是滿能接受母奶,她小時候幾乎都是喝冷凍奶,能再讓她喝到新鮮母奶,媽媽頗感欣慰。 10:50以前排空,就直接撐到下午車埕再擠。 下午3:00,公司承辦大哥幫我們協調了一間類似員工休息室的地方,有一邊門不能鎖,就用椅子頂著門讓它不能開,沒有冷氣,吹電風扇還是熱,但總算是個密閉的空間,也算乾淨,總比在廁所擠好。期間還有人來敲門,後來好像有人告知。還好我和另一個媽媽都是第二胎,有前一胎擠母奶的經驗,快手快腳、驚險地「做完便當」。 沿途我會檢查冰寶夠不夠冰,到了集集眼看不妙,趕快到便利商店買一包冰塊塞進去,晚上回到家,冰塊還沒全部融化,好險。 在集集火車站只停留30分鐘,回程休息站都只停十分鐘上廁所,很難有機會擠奶。一路上車況良好,回到家才8:00,不算撐太久。 最後帶回來的母奶,前一天和在飯店有兩包沒有凍住,不敢給弟弟喝,打算做母乳皂。其他有凍住的一整天慢慢解凍,帶回來隔天就直接給弟弟喝。這一胎奶不算多,兩天一夜的員工旅遊,邊玩邊擠,總算沒有浪費,帶回大部分母奶,母乳媽媽出遊,成功!

員工旅遊第一天

2012年05月08日
公開
60

媽媽第一次參加兩天一夜的員工旅遊,這一次還帶小嵐同行,母女約會,期待已久,這一天總算來臨。 早上五點半就起床,餵完阿雄,六點多出門,先到公司擠奶排空,小嵐在辦公室吃早餐等媽媽。 7:30準時出發。小嵐一上車就和一位二年級的家妤姊姊聊開了,兩個人一路上有說有笑,走路要手牽手,有玩伴也讓小嵐這趟旅程更有意思。 第一站先參觀中台禪寺,全台最金碧輝煌的佛教殿堂,果然名不虛傳。三樓以上不能照相的地方,巨大佛像、天花板彩繪、藏經閣都讓人驚嘆,幾百年後又是另一個敦煌石窟。 頂樓有個圓頂空間,建築設計可以讓人聽到自己內心的聲音,有興趣的人輪流站在中間念阿彌陀佛,小嵐和家妤一起站在中間雙手合十,雙方家長打趣說兩人已經結拜了。 中午牛耳藝術餐廳吃飯,媽媽中途離席擠奶,小嵐跟著同事阿姨,據說有聽話。 下午到了此行重要景點日月潭,坐纜車很刺激,小嵐和家妤來回都堅持坐同車廂。 接著坐船遊潭,到玄光寺一定要吃吃有名的阿婆茶葉蛋,一顆十元,真的比較香也比較Q。同事先幫我們買了兩顆,因為燙手媽媽先吃,小嵐就不高興了,賭氣打開小王子麵吃起來,媽媽又剝了第二顆茶葉蛋給小嵐,小兒還是邊生氣邊吃,媽媽提醒她拿好不要滾出來,她果然把蛋滾到石椅子上,媽媽氣得叫她撿起來吃下去。同事一邊哄小嵐,一邊笑媽媽歐巴桑氣質表露無遺。突然覺得帶小嵐出門真是失策,唉。 接下來就到日月潭飯店check in,享用豐盛晚餐。晚上同事相約去買土產,行前已經打聽好,要去農會買紅茶餅和紅茶,再去大淶閣飯店買天仁日月潭紅茶,農會賣的台茶18號紅玉紅茶200元24包,比較香甜,天仁大淶閣限定的紅茶150元100包,平價但茶味濃,各有優點。 日月潭飯店重新裝潢過,浴室的泡澡池面潭,優美愜意,晚上母女一同泡澡放鬆,享受久違的天倫時光。

副食品怎麼餵? ——正確餵食促進寶寶咀嚼能力

2012年04月26日
公開
60

門診中常見許多媽媽們心急地訴說,寶寶對副食品興趣缺缺,擔心寶寶因為吃得太少或不夠飽,而使得生長受到影響。 其實短時間的飲食狀態改變,並不會立即造成不良影響,反而要注意的是,寶寶的咀嚼技巧是否有合理的進步,以及因為帶養者不當的餵食行為(如強迫進食)反而導致食慾下降。 適齡、合宜的飲食方式 若因為寶寶不願意吃媽媽辛苦烹調的固體食物,就妥協而給予奶品,反而促使寶寶更不願配合。爸媽們應該依孩子的年齡及生長需求,提供合宜的飲食安排和充足的營養,再依寶寶的食量餵食,千萬不要強迫寶寶。 以下提供五項適齡、合宜的飲食原則: 1.安排合適的餐次:一般而言,六到二十四個月大的嬰幼兒一天中給予五次進食。 2.定時用餐:將每日五次的固定時間先行訂出,時間一到就端出飯菜讓孩子食用。 3.固定用餐時間:一般固體餐約三十分鐘以內即可,而奶餐約需要十到二十分鐘。 4.分配液體餐及固體餐的適當方式:建議在六到十個月大時給一個固體餐及四個液體餐;十到十八個月大時為兩個固體餐及三個液體餐;十八個月大以上則改為三個固體餐及一到兩次液體餐。 5.注重各種營養素的均衡攝取:簡單原則為,肉及菜類各占一餐份量的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澱粉類的米麵食類則勿太多。 寶寶副食品餵食的必要性 副食品餵食除了讓寶寶補充足夠的營養,也能幫助口腔咀嚼能力、語言發展以及味覺發展,因此應使用湯匙哺餵,以下舉出應給予寶寶副食品的五大理由: ■因應必然發生的厭奶期 在健兒門診中,常見四、五個月大的寶寶已有厭奶現象,媽媽雖心急,但卻不知如何應對,反而勉強寶寶吃奶,或者錯將米麥粉加入奶瓶中而當成副食品,如此只會使厭奶期延長。 ■母乳或奶粉的營養不足 母乳或配方奶粉,對四、五個月後的寶寶成長是不夠的。若不自固體食物攝取,則有引起蛋白質缺乏與缺鐵性貧血的可能。使得寶寶成長緩慢、影響早期智能發展。 ■練習咀嚼的能力 嬰兒本能上便有吸吮與吞嚥配合(喝)的能力,而咀嚼與吞嚥配合(吃)的能力,就非得靠訓練來學習不可了,因此,餵食副食品才能讓寶寶有練習咀嚼的機會。 ■幫助語言的發展 副食品餵食時口腔內部、下頷、上下唇及舌頭都需配合使用以咀嚼食物,咀嚼動作會使上述肌肉協調機能發達,促進與說話相關肌肉的使用與發展,有助語言初期發展。 ■促進正常味覺發展 四、五個月大以後,寶寶不只體格明顯長大,消化器官也逐步發展,對黏稠狀的固體食物,開始有能力消化。此時也可逐漸體會出不同食物間味道的差異,表現出對食物的好惡,表示寶寶味覺已在成熟分化之中。 副食品餵食的訣竅 那麼該怎麼餵食副食品,才能讓寶寶吃得開心又能促進咀嚼能力的發展呢? ■尊重寶寶個別差異 依寶寶月齡提供副食品餵食的建議,只是概括性的標準。重要的原則是,千萬不可勉強。例如接受度較高快的嬰兒,可能會進行的比計畫表快,而且量也會較多。 ■觀察寶寶的表現 開始餵食副食品的時間是出生後四、五個月,但這只是一般原則。爸爸媽媽要仔細地觀察寶寶的表現,若在大人吃東西時,表現出伸出手想拿、嘴巴不停動等現象時,就是可以開始進行副食品餵食的訊號了。 ■使寶寶適應湯匙餵食 最初製作比配方奶粉稍微稠狀的穀類食物,先用湯匙舀一口試著送入寶寶嘴裡。 寶寶初次接觸固體食物時,會乖乖地接受的機會通常不大,大多數的寶寶對初次與湯匙的接觸,通常會因害怕而拒絕。若遭遇此一情況,便不要再強迫寶寶進食,隔天可以再試一次。只要爸爸媽媽能夠有耐性地重覆餵食,最終寶寶仍會接受的。 在這段訓練期,可以把不同形狀及顏色的湯匙當作玩具給寶寶,讓寶寶能握握它或將它放入嘴裡,就可慢慢習慣對湯匙的接觸。 ■給寶寶多次咀嚼的練習機會 媽媽們常會發現當固體食物靠近寶寶嘴巴時,會發出很高興的聲音,但並不是每次餵食都能順利進行的。有時看寶寶的表情,好似要吃進,但卻又拒絕,或甚至將食物從嘴裡推出或吐出(稱之為「排出反射」)。有些媽媽或保母會把食物硬塞入寶寶嘴巴裡,此一做法是不尊重孩子的舉動,因為寶寶也有情緒不好或食慾不佳的時候,不管在任何情況下,請千萬別強迫寶寶進食。 提醒媽媽們,餵食副食品時期的成長快慢,並不一定與將來的成長一致,因為寶寶無論如何表現,到某個時候都會到達能吃一般食物的階段與能力。不要認為副食品餵食是為了達成某種目的而設計,也不必為份量足夠與否而感到焦慮,應該以輕鬆的心情,享受與寶寶溝通的餵食樂趣。

阿雄的誕生

2011年12月12日
公開
55

前一天(11日)傍晚五點多,媽媽正準備煮晚餐,就發現落紅,因為第二胎產程通常比較快,趕快請爸爸載媽媽去醫院檢查,大不了被「退貨」。 懷著一顆忐忑不安的心,媽媽躺在待產室等著醫生宣布產程,醫生說開一公分,有規律陣痛,把我們留下來。終於快要見到阿雄了。(其實…還早) 前半夜產程還算順利,開到兩公分,陣痛只有生理痛的程度。爸媽正常吃睡以補充體力。 但是下半夜陣痛很不密集,一直到天亮還是兩公分。早上護士要媽媽吃些果汁牛奶、豆漿之類的,她說寶寶餓了。 爸媽心想,不會又像小嵐那時一樣將近一天才生吧,或甚至更久,破了小嵐的紀錄呢?(待產太久甚至想幫阿雄取名為「青」,因為「青」勝於「嵐」嘛。) 早上八點醫生來看後,開始催生,一個小時吃一顆催生藥,總共要吃六顆。 催生之後,上午陣痛有比較明顯,但是也談不上規律,甚至還可以忍受,人家不是說第二胎會很快嗎?我們住進來也快一天了,護士居然還說要有長期抗戰的準備,我們只好不斷的吃睡,補充體力。 但是即使這樣輕微的子宮收縮,阿雄也承受不住而心跳下降,醫護人員幫媽媽注射點滴、戴氧氣罩,媽媽要不斷大口吸氧氣給胎兒。中間一度停止吃催生藥觀察,胎兒心跳穩定了,但陣痛又因為停藥變得不規律。 下午回復吃藥,胎兒心跳又因子宮收縮而下降。下午四點,開到四公分,醫生說,怕胎兒承受不了更強的收縮,要做剖腹產的準備。護士幫媽媽換開刀衣和清理肚皮,媽媽開胎禁食。 四點以後,有時6-8分鐘、有時10分多鐘痛一次,都還可以忍受,醫生說「痛得很不好」。 從前一天傍晚,進醫院快24小時了,痛都痛了,難道真的還要剖腹,痛全套的嗎? 七點以後,每次的痛都很劇烈,媽媽忍不住了,連呼吸法都很難維持。而且因為要大口吸氧氣給胎兒,過度換氣讓媽媽手腳一直發抖,要爸爸幫忙按摩放鬆四肢。 七點多,媽媽忍不住了,趕快叫護士來看,開了七、八公分,陣痛還是不太密集,護士說再等一等,醫生也來看了。 從七點多開始,陣痛間隔越來越密,有時甚到兩次陣痛接著來。媽媽受不了了,趕快請爸爸叫護士。 一位護士來看,說可以進去了,媽媽簡直不敢相信,還問真的要生了嗎?護士說真的真的。 進了產房,媽媽告訴自己,最後了,再撐一下就解脫了。 從床上要上產檯那一刻,強烈的便意襲來,真是要痛死人了,還要媽媽自己爬上去。護士說勇敢勇敢,媽媽聽了也告訴自己勇敢勇敢。 上產檯就很快了,大概三次陣痛,每次痛都用力二、三次,中間媽媽看到爸爸進來,然後大家就說出來了出來了,媽媽不敢相信,哭著問真的嗎真的嗎,大家說真的真的,阿雄響亮的哭聲像是在告訴媽媽,「我真的出來了」。 生小嵐的痛是整個腹腔在絞;生阿雄的痛,是下腹部有一管力道在往下鑽,實在是太痛了,痛到不敢相信真的解脫了。 護士宣布時間8:43,從七點多開始,最後最痛的產程其實只有一個多小時。但是從進醫院開始,已超過24小時,果然破了姊姊的紀錄。 阿雄出生的身高、體重都比姊姊小一點,看到這麼個皺巴巴的小不點躺在胸前,實在惹人憐愛。媽媽叫了一聲「兔寶寶」,原本哭鬧不安的阿雄安靜下來,眼睛直直的往前看,接著循著聲音方向往上,真的認得媽媽的聲音耶。

小嵐染上諾羅病毒

2011年11月30日
公開
64

兔寶即將滿39周,媽媽請假在家待產,就遇到小嵐腸胃炎。這次症狀和以前染過的病毒很不一樣,精神非常疲倦,腸胃絞痛,噁心,第二天開始水瀉。第一天看醫生沒看出來,第二天改掛另位醫生,說是諾羅病毒,這類病毒吃蛋白質,飲食上只能吃白飯、青菜、肉鬆,吃稀飯有時可能更糟,不能喝奶類、燕麥、豆漿、米漿、玉米濃湯…,只能喝開水,不能喝舒跑。 上網google,果然是個特別的病毒: 〈曾恭國藥師整理〉 諾羅病毒(Norovirus)是造成急性腸胃炎之常見病原之一。諾羅病毒與輪狀病毒雖然一年中皆會發現,但兩者不同之處在於諾羅病毒它可侵犯所有的年齡層,但以年輕成人為主,且疾病發生主要在冬季;而輪狀病毒好發於0至3歲的兒童,但少見於年齡較大的兒童及青少年,發病率則分佈在2~5月。 至於在臨床症狀的表現,諾羅病毒腸胃炎是一種來得急遽去得也快的一種感染,嘔吐(100%,約1~2天)、腹瀉(45%,約1~2天)、發燒(30%)及呼吸道症狀(20%),住院天數約2~3天。而輪狀病毒性腸胃炎症狀持續的時間較久,腹瀉(89%)及發燒(79%)的情形,其住院天數也較長約4~5天。 通常在感染諾羅病毒24至48小時就會出現症狀,但也可能在接觸病毒12小時後就會發生症狀。發病期只有2-3天,大部分病人的最主要症狀是嘔吐,潛伏期約24-48小時,這是諾羅病毒腸胃炎在臨床上的特徵。 由於諾羅病毒會造成強烈嘔吐及腹瀉,容易造成脫水與虛脫現象,尤其在幼兒、老年人、孕婦最常見,所以必須注意水份及電解質的補充。目前並沒有藥物可以對抗諾羅病毒,也沒有疫苗可以預防諾羅病毒的感染。 諾羅病毒的傳染性很強,容易受感染的途徑如:患者的糞便、嘔吐物;吃到被污染的食物或飲料;接觸患者使用過的物品與照顧患者有直接接觸,都可能因帶有病毒而被感染。所以囉~如在老人之家、安養中心工作者就必須要特別小心。 因為諾羅病毒感染力很強,感染者在出現症狀到恢復後至少三天中都具有傳染性,有些患者甚至在復原後兩個星期還具有傳染性,所以養成良好的洗手習慣,以及個人衛生是相當重要的。 以下是避免感染諾羅病毒的方法: 1. 勤洗手,尤其是在如廁後、進食、或是準備食物之前。 2. 徹底地清洗水果和蔬菜。 3. 利用家中的漂白水,徹底清潔與消毒被污染的表面。 4. 被污染的衣物應立即脫掉,可以使用熱水或肥皂立即清洗。 5. 嘔吐物及糞便應小心處理,並確保周圍環境的清潔。 6. 感染諾羅病毒的患者在出現症狀到恢復後三天內,不應該準備食物,若食物被污染,則應該妥善的丟棄。 〈疾病管制局網頁〉 諾羅病毒Norovirus 最常引起病毒性腸胃炎的病毒之一。 患者只要適時、適切的補充流質,病人多會自然康復少有後遺症發生。但對於嬰幼兒、身心障礙者或是有生理障礙的老人,一旦感染病毒性腸胃炎,由於這些人缺乏足夠的自我照顧能力,可能因體液流失而導致脫水,電解質不足進而抽搐甚至死亡等嚴重症狀。 流行病學(Epidemiology) (1)廣泛分布全球,近期於日本、美國、歐洲等國家均有規模不等之疫情發生。 (2)美國CDC評估每年約2300萬人次因感染諾羅病毒而造成腸胃炎,其中有50%是經由食物傳播。從1997至2000年之間,有232次聚集事件,57%經由食物傳播、16%為人傳人、3%藉由被病毒污染的水傳播以及23%原因不明。最易發生的場所包括飯店(36%)、照護中心(23%)、學校(13%)和輪船(10%)。 (3)諾羅病毒在台灣地區分佈情形:諾羅病毒好發於人口密集機構,如:長期養護之家等等。 傳染窩(Reservior) 人是唯一之帶病毒者。 傳染方式(Mode of transmission) 主要透過糞口途徑傳播,如經由與病人的密切接觸(例如:透過與病人分享食物、水、器皿、接觸到病人的嘔吐物、排泄物或病人曾接觸的物體表面)、吃到或喝到汙染的食物或飲料。 潛伏期(Incubation periods) 諾羅病毒一般為24至48小時。 可傳染期(Period of communicability) 一般在急性腹瀉停止之後48小時內依舊有傳染性。

『轉貼』專注第一專長 勝過千百個專長

2011年11月09日
公開
46

專注第一專長 勝過千百個專長 Career職場情報誌 – 2011年11月8日 上午10:42 前一陣子,聯電董事長宣明智公開表示,對於現在年輕人喜歡終身學習,卻遲遲無法就業的現象,有感而發。 我認為這些「活到老,學到老」,卻沒有第一專長,長期處於失業狀態的「啃老族」,之所以沒有投入就業市場,是因為他不知道自己的性格適合什麼樣的工作,應該學習哪些技能?所以利用學習來打發時間,賺取政府的補貼。結果愈學愈老,愈老就距離職場愈遙遠,既浪費金錢又浪費青春。而政府付出龐大的代價,並沒有達到協助失業族群習得一技之長,進入就業市場的目的。 一輩子只專心做一件事 年輕人想成功致富,一定要紮實學習第一專長,有了紮實的第一專長,勝過千百個第二專長。終身學習第二專長的人,樣樣學,但樣樣不精,沒有一項專長得以賴以維生。因為對人生沒有方向,所以年年換興趣、年年換專長。每一項專長都只學得皮毛,完全沒有競爭力。喜歡麵包就去學做麵包,但手藝又不足以開設一家麵包店;喜歡咖啡就去學煮咖啡,但煮得又沒有別人香,充其量,只不過是湊熱鬧而已。因為不瞭解自己的性格優勢,也不瞭解未來產業的變動,所以總是無所適從。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從年輕到老只專注做一件事,就是半導體,所以他現在是台灣的「半導體之父」;吳寶春以20幾年的時間研究麵包,才能拿到世界冠軍;王建民從小到大只熱愛打球,唯一擅長的工作就是打棒球,因此成為「台灣之光」;從小喜歡洋娃娃的吳季剛,對美學、色彩有獨到的天分,從小立志當服裝設計師,現在揚名國際時尚圈。此外,歌手張惠妹、蔡依林、周杰倫皆是靠第一專長走遍天下,他們都沒有第二專長,卻能夠在自己專注的舞台發光發熱。 第二專長 是失業者的興奮劑 學習第二專長不是為了取代第一專長,成為謀生的工具,而是為了幫第一專長加值。有一次我去參加聚會,意外聽到晶華酒店董座潘思亮獻唱,潘太太則在一旁曼妙伴舞。潘思亮的歌聲迷倒眾人,甚至比專業歌手還要出色,但是他沒有以唱歌為業,而是以歌聲做為公關,為他的形象加分。股市教父胡立陽,森巴舞跳得一級棒,但他沒有以跳舞為業,而是作為拉近取悅股友的開場。 所謂第二專長,是政府開給失業者的興奮劑,也是希望工程的假象。如果你不想失業,還是應該先拿到第一專長的門票。有了出色的第一專長,才能讓自己的工作順遂,甚至致富發財。如果沒有第一專長,即使擁有100個第二專長也是枉然。因沒有第一專長的人,才要不斷學第二專長,學了第二專長,又發現與性格不符或技術不足無法就業,接著學第三、第四……專長。把一生的青春都耗在追逐無法就業的第二專長,真是可憐的人。 八爪章魚 一事無成 我一直非常重視職涯向下紮根的重要,根據統計,「愈早確立職涯方向的人,成功機率愈大」。抽絲剝繭瞭解自己,聚焦精耕自己喜歡的行業,培養出類拔萃的第一專長,才可能成為業界的翹楚。一個人若像八爪章魚,樣樣抓、樣樣學、樣樣通、樣樣鬆,最後仍是一事無成。 所有各行各業成功的名人,也許大家的心路歷程不同,但他們共同的職涯名言卻都相同:「我用一輩子的時間只做這一件事,怎麼會不成功!」 (更多精采文章請見翁靜玉職涯顧問部落格http://blog.career.com.tw/chair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