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菲姊的暗黑教養

愛美食、愛料理、愛小孩、愛碎唸...

愛美食、愛料理、愛小孩、愛碎唸...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轉貼】讓天賦自由

2009年06月26日
公開
33

【轉貼自聯合報╱文肯•羅賓森(Ken Robinson)】 她早習慣被大人糾正,也絲毫不認為自己是問題兒童,但校方卻十分憂心。 等到學校發函給家長的時候,事態才開始顯得嚴重…… 我經常往返各處,與世界各地的人合作,對象包含教育機構、企業,以及非 營利組織。所到之處都能看到許多學生嘗試規畫未來,卻不知從何做起。我 發現憂心的家長試圖幫助孩子,卻反而讓孩子更加遠離他們真正的天賦…… ●小女孩才八歲 前途出現危機 吉莉安才八歲,前途已經出現危機。她的功課一塌糊塗,起碼在學校老師的 眼中是如此。她老是遲交作業,筆跡潦草,考試成績也差。不僅如此,她還 經常影響課堂的進行,不是動來動去發出噪音,就是猛盯著窗外看,老師得 被迫暫停教課,把吉莉安的注意力拉回來,但她卻又開始干擾身邊的小朋友 。 吉莉安自己倒是一點也不在意,她早習慣被大人糾正,也絲毫不認為自己是 問題兒童,但校方卻十分憂心。等到學校發函給家長的時候,事態才開始顯 得嚴重。 學校認為吉莉安有某種學習障礙,也許比較適合轉往特殊教育學校。當時還 是1930年代,若是現在,學校就會判斷吉莉安患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讓她服用利他能(Ritalin)或其他治療過動症的藥物。但當時尚未得知過動 症是一種疾病,沒有現成的治療方式,患者也不知道可以用藥。 吉莉安的父母收到學校信函,擔憂之際也立刻採取行動。媽媽幫吉莉安穿上 漂亮衣服和鞋子,綁個馬尾辮子,然後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帶她去讓心理醫 生診斷。 吉莉安後來告訴我,記憶中她被帶進一個橡木牆板的大房間,書架上排著皮 革裝訂的書,站在大書桌旁邊的是一個身穿毛呢外套、相貌莊嚴的男子,他 把吉莉安帶到房間另一端,請她坐在寬大的皮沙發上。吉莉安雙腳幾乎懸空 ,周遭環境讓她有些害怕,她擔心給人不好的印象,所以把雙手壓在身下坐 著,免得自己亂動。 ●看心理醫生 怕特殊教育 心理醫生走回書桌,大約花了二十分鐘詢問媽媽,了解吉莉安在學校的問題 ,以及學校認為她造成哪些困擾。醫生並非對著吉莉安發問,但一直都注意 看著吉莉安,因此讓她感到極度不安與困惑。即便是當時幼小的心靈,也了 解這個人對她的生命有重大的影響力。吉莉安知道「特殊教育」是什麼意思 ,可不想沾上任何一點邊,她真的覺得自己沒有什麼問題,可是其他人似乎 都認為她不對勁,聽著媽媽回答問題的方式,大概連媽媽都這麼想吧! 或許我真的有問題……吉莉安這樣想著。 等媽媽和醫生終於談完了,醫生從書桌邊起身走向沙發,坐在小女生身邊。 他說:「吉莉安,你剛才都很乖,謝謝你。不過你還得再乖乖待一會兒,現 在我要跟你媽媽單獨講話,我們要出去幾分鐘,別擔心,我們很快就回來。」 吉莉安有些惶惑的點點頭,兩個大人便讓她獨自坐在那兒。醫生走出房間的 時候,也傾身把書桌後面的收音機打開。 他們一走到外面的走廊,醫生就對吉莉安的媽媽說:「請在這裡站一會兒, 觀察她做些什麼。」那兒有扇窗可以看進房間,但吉莉安看不到他們這一邊 。幾乎就在同時,吉莉安已經起身,隨著音樂在房間四處遊走。兩個大人靜 靜站著觀察了幾分鐘,小女生的優雅身段讓他們幾乎屏氣凝神。任何人都看 得出來吉莉安的動作具有某種渾然天成,甚至可說是原始的成分,而她臉上 那樣純然愉悅的神情也再明顯不過。 最後,醫生轉頭對媽媽說:「你知道了吧?林恩太太,吉莉安沒有病,她只 是有跳舞的天分,帶她去上舞蹈課吧!」 ●過動兒與天才 只在一線之間 我問吉莉安後來的發展如何,她說媽媽完全按照醫生的建議去做了,她告訴 我:「我無法形容那有多棒,我走進那間教室,裡面滿滿都是跟我一樣的人 、坐不住的人、必須舞動身體才能思考的人。」 她開始每周上舞蹈課,每天在家裡練舞。後來到倫敦的皇家芭蕾學校考試, 獲得入學許可,之後進入皇家芭蕾舞團,晉升為獨舞者,巡迴世界各地表演 。這個階段的生涯告一段落之後,她又成立自己的音樂劇院,製作一系列成 功的音樂劇,在倫敦與紐約上演。最後,她結識了韋伯(Andrew Lloyd ebber),合力創造了幾齣史上最成功的音樂劇,包含《貓》與《歌劇魅影》 。 前途曾經充滿危機的小女孩吉莉安,最後成為享譽全球的吉莉安林恩 (Gillian Lynne)。她是極負盛名的當代編舞家,曾為無數人帶來歡樂, 也為自己累積財富。這都是因為某個人曾經看進了她的心靈深處,某個人曾 經見過跟她一樣的孩子,並且懂得解讀其中的意義。如果換成其他人,或許 會讓她吃藥,要求她不要亂動,但吉莉安根本不是問題兒童,也不需要轉到 特殊教育學校。 她只是需要展現真正的自我。 你,也一樣! ◎本文摘自天下文化即將出版《讓天賦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