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菲姊的暗黑教養

愛美食、愛料理、愛小孩、愛碎唸...

愛美食、愛料理、愛小孩、愛碎唸...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小兒尿道炎

2006年06月01日
公開
48

昨天夜裏,亞亞突然發燒,雖然不是很高溫,但是很怕她被亮亮傳染,今天白天也請幼稚園老師多注意,一個白天都沒事,直到晚上我們下班回家,亞亞又發燒了,37.8度,趕緊先餵她吃退燒藥,接著又立即帶她去看醫生,檢查結果,醫生說是尿道發炎。這才想到,這兩三天,亞亞老是說要尿尿,但是坐上馬桶又說尿不出來,我們還以為她是故意的,沒想到這是尿道炎的癥狀之一,要吃抗生素一個禮拜,唉~~尿道炎在嬰兒期,男孩的發生率較高,可能與男嬰的泌尿道畸型較多有關。過了嬰兒期女孩的發生率超過男孩,可能是因為女孩的尿道較短使細菌容易由陰部進入而感染。急性尿道炎在大人和年紀大的兒童常會有解尿疼痛和頻尿的現象,所以較易診斷。但是在嬰幼兒時期,由於缺少語言表達的能力,通常僅僅以發燒來表現,所以較易誤診。有時更會以非特異性的症狀如胃口不佳、躁動哭鬧不安、嘔吐、腹瀉、黃膽來表現,倍增診斷的困難,所以醫師須有高度警覺性,才能藉小便檢驗來診斷。 尿道炎的診斷之所以重要,除了尿道炎急性期在嬰幼兒可能引起致命的敗血症外,有部份的病患潛在有泌尿道的先天畸形,其中百分之八十是膀胱輸尿管逆流,如不使用藥物來預防或必要時以手術矯正,可能造成反復性腎臟發炎,最後引起腎臟不可逆的嚴重的病變而必須洗腎。所以幼兒尿道炎時,醫師會安排超音波、膀胱輸尿管攝影或其他檢查,確定有無先天的畸形。在處理方面需要抗生素7-10天,要多喝水,勤排尿,更重要的是要檢查有無泌尿道的先天畸形,有的話要給予適當的處理

玩遊戲,也有技巧!

2006年05月26日
公開
32

陪孩子玩,原來也有這麼多學問啊~~~ 玩是孩子的天性,小寶貝每天睜開眼睛的第一件事就是尋找玩具,開始遊戲的一天。陪孩子一起玩,不僅可以拉近和孩子的距離,和孩子交流溝通,甚至可以增加孩子的自尊與自信,讓孩子心理更健康。    但是,你有沒有注意過:同樣是玩一個遊戲,可能媽媽和孩子玩得很開心,而爸爸一出場,孩子卻抱怨沒什麽好玩的,這究竟是怎麽一回事呢?有時候並不是遊戲本身不好玩,而是爸爸或媽媽沒有注意到那些可以讓遊戲更好玩的技巧。如何陪孩子玩,讓孩子覺得好玩,其實這裏面也有很多學問。    1.表達對遊戲的興趣    如果孩子對遊戲沒有興趣,遊戲當然不會好玩。孩子其實是很敏感的,如果勉強他去玩他不感興趣的遊戲,很容易玩不下去。倒不如和孩子商量著玩,玩一些大家都感興趣的遊戲。爸爸媽媽在陪孩子遊戲時,要和孩子一樣真誠投入、非常專心,短時間完整的注意力投入,比長時間的敷衍來得更有力量。    2.積極地傾聽    孩子都需要爸爸媽媽注意自己,而且越多越好。傾聽會讓孩子感受到你對他的關注和愛意,讓他更想展現自己。孩子在遊戲中所表達的可能有它潛在的涵義,爸爸媽媽多花些心思去傾聽孩子所說的,收穫的可能是孩子想對你說卻不敢或不知如何開口的心裏話。在傾聽中,讓孩子帶領你去看他所看到的世界。    3.多問開放性的問題    遊戲是孩子的國度。進入孩子的世界,你除了多聽,還應開放自己,多問多學。不要假設孩子和你有一樣的想法,也不要急著先去表達自己的想法,孩子的想象力常常是我們望塵莫及的。太陽可以是綠的,雲也可以是黃的,爸爸媽媽有了這樣的包容力,孩子更能擁有他自己。多問問孩子在做什麽,瞭解他的想法,否則孩子會由於你的呵斥破壞了遊戲的興致,孩子也可能會覺得很委屈,這就得不償失了。    4.遇到問題,試著讓孩子自己解決    遊戲也是日常生活的縮影,孩子也會遇到問題和困難。爸爸媽媽可能會不自覺地幫他解決問題。其實遊戲是孩子學習解決問題的最安全的方法。比如:當孩子搬不動他整箱的積木時,可以問問孩子“怎麽辦呢?”,多些耐心,你可能會和孩子一起享受他打開箱子,搬出積木,解決問題的得意與驕傲。  0-3歲是寶寶智力發育最關鍵的時期,如能抓住這段黃金時期,對以後的教育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這段關鍵時期該如何把握,很多父母並不清楚。   不少父母由於工作的原因,把寶寶託付給自己的爸爸、媽媽或者保姆,但祖輩和保姆的育兒方式比較傳統,基本停留在讓孩子吃好、穿好的層面上,而且爲了對孩子的爸媽和孩子的安全負責,他們並不願意經常帶 孩子走出去,生怕惹出點什麽麻煩。專家表示:採用這樣的方式育兒不利於孩子的智力成長。   另外,現今有許多父母育兒心態比較浮躁,過早讓年幼的寶寶識字、做數學題等,這種揠苗助長的方式更不利於孩子身心的健康發展。   專家表示:玩耍是孩子的天性,養育0-3歲幼兒的正確方法是讓孩子在遊戲中學習,多與孩子交流、做遊戲。   經典遊戲積木——當仁不讓的首選   它適用範圍廣, 適合9個月以上的孩子玩。9個月的孩子開始能獨自坐穩,還能靈活地轉身,這時候就可以讓孩子玩簡單的積木,例如搭高。在搭高的過程中,不僅能訓練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還能訓練孩子的手指精細動作能力。年齡稍大一點的時候,就可以讓孩子玩比較複雜的積木,例如讓孩子玩有形狀的積木或者用積木搭建不同的造型。孩子的手指協調能力、空間想像能力等在遊戲中就能得到訓練。   同時,專家一針見血地指出,現在市面上五花八門、琳琅滿目的玩具雖然製作精美、奇趣刺激,價格不菲,其中不乏高科技含量,但是大多數並不適合0-3歲的孩子玩,因爲對0-3歲的寶寶來說,它們太複雜了。   單靠買玩具對父母來說的確是一筆不小的負擔。因此,專家建議:父母不妨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與寶寶共同自己製作一些有針對性的簡單的玩具,讓孩子真正做到在遊戲中學習。   自製玩具一:釣魚   適合年齡:1歲-1歲半   材料:硬紙數張(剪成魚的形狀),回形針數個(做魚鈎),線,小木棍(做釣竿),磁鐵(與硬紙貼在一起)   這個遊戲能訓練孩子的綜合能力,特別是手指協調能力,認知能力,包括顔色、形狀、動作等,還有語言能力等。   自製玩具二:自製圖片   適合年齡:1歲半-2歲的孩子   材料:紙、畫筆。   父母可以製作一些有針對性的圖片,例如畫一匹完整的馬與一匹缺失了一條腿的馬同時放在孩子的面前,讓孩子指出兩副圖的不同,這種針對性強的圖片能訓練孩子的觀察能力,還可以灌輸類別、數位的概念等,對孩子有啓蒙的作用。   自製玩具三:高爾夫球或門球   適合年齡:1歲半以上的孩子   材料:塑膠瓶一個,瓶口可用卷成柱狀的報紙塞住,延長整體長度;小球一個。   父母可灌輸遊戲規則等觀念給孩子,同時也能訓練孩子的手臂力量,手眼協調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帶給孩子更多學跑的機會。這個遊戲的運動量比較大,尤其適合偏胖的孩子。   可見,只要父母肯花心思,就能想出創意無窮、有益孩子身心健康發展的遊戲。   最後,專家提醒父母:玩具是一種教具,更是幫助父母與孩子溝通的實物橋梁,起輔助的作用。而遊戲也不只是玩玩具那麽簡單,也不是孩子的個人事情,遊戲是有生命力的,只有父母和孩子的共同參與,才是遊戲的真正內涵,才是育兒的關鍵所在。   雖然在遊戲的世界中,孩子才是主角,但爸爸媽媽全身心地投入與陪伴,也是遊戲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有了你的陪伴,孩子會玩得更帶勁,也會因此而擁有一份健康的心態。

原來......

2006年05月26日
公開
40

從昨天晚上到今天上午出門時,總覺得亞亞怪怪的,好多天沒有哭的亞亞,聽到我要去上班時,她竟然放聲大哭,我被搞得莫名其妙,哄了一會兒,才安撫住!實在是因為快遲到了,我就帶著這種怪怪的心情去上班,直到中午時分接到施老師的電話,才恍然大悟,原來......亞亞上學這些天以來,特別黏yo-yo班的梁老師,她是一個年紀20出頭的年輕女老師,算是施老師的助理,也是幼稚園娃娃車的隨車老師,梁老師走到哪,亞亞的的視線就跟到哪,梁老師若有事要離開,也得要先跟亞亞說好,這些天,亞亞之所以能夠這麼進入狀況,多虧了梁老師。但是昨天,施老師和梁老師看亞亞適應ok了,認為她可以跟著其他老師了,所以梁老師離開時也沒有跟亞亞說,以致於亞亞很多時候突然找不到梁老師,情緒上較不穩定,壓力也就增加了!難怪~~昨晚亞亞不太跟我說學校的時,連我主動問,她也不太搭理我,今早一聽到我要上班,就哇哇哭,吵著不肯去上學!在和老師溝通之後,我還是請梁老師多幫忙,因為以這個狀況看起來,亞亞並沒有完全適應學校生活,對學校的環境、同學和其他老師也沒有完全放心,為了怕好不容易有進步的亞亞又退了回去,只好請梁老師多擔待了! 耶!我會加油!打起精神來,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