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Alison

文ღ談兒童分離焦慮

2008年07月29日
媽媽不見了—談兒童分離焦慮
臨床心理科/李慧芳

有分離焦慮問題的孩子,在認知上常會認為依附的對象離開之後會一去不回,或者自己會發生諸如走失、被綁架、被殺害或成為任何不幸事件的犧牲者,導致和依附對象分開;情緒方面則是持續的擔心;行為表現出為了能夠和依附對象在一起或在家裡,不願意或拒絕上學,甚至依附對象不在自己的身邊,會不願意或拒絕睡覺,在學校或其他可能會和依附對象分開的場合中,經常抱怨頭痛、肚子痛、噁心、想吐等身體方面的問題,會一再的以亂發脾氣、哭鬧、拜託父母不要離開等方式表示內心的不安,在外面,會一再吵著要回家,不斷的打電話回家。

分離焦慮成因

幼兒在一歲前,還未發展出「物體恆存」的概念,當事物離開了視線,幼兒便會認為該事物不見了。所以,如果時常更換照顧的對象,例如換褓母、托嬰⋯…等等的行為,則每換一次照顧者,幼兒會認為原來可依賴、與他生命與共的人已經消失,永遠不會回來。他所面臨的是死亡的恐懼與威脅,面對一個無法言語的幼兒,這些情緒是非常嚴重及深刻的,會讓他感到悲傷、無助、恐懼、不安、不信任、害怕、失落、被遺棄⋯…各種負向的情緒,將造成烙印,一輩子深埋在他的內心深處,影響他一生的人格發展,我們稱為「原始分離焦慮」。

第二期的分離焦慮大約在一歲半到二歲,有些父母因為工作或其他因素而讓孩子提早進入托嬰中心或幼幼班,這時孩子對人的信賴感尚未發展成熟,心理還未有足夠的資源來面對與父母的暫時分離。我們很容易看到孩子在幼稚園門口哭鬧不休、抗拒進教室,甚至哭到肝腸寸斷,傷心欲絕,認為被拋棄了。

第三期分離焦慮,約在幼兒二歲半到三歲,此期對於進入探索自己與環境已轉成熟,若長時期面對父母吵架、離婚、媽媽離家出走,讓他有被遺棄的感覺。

小安的媽媽說:『以前我和先生常在孩子面前吵架,有時候吵得很兇,常常脫口而出說要離婚,後來她就變的很容易緊張,有一次她二年級放學,我們臨時出去,她回來看不到我們,雖然當時她有馬上叫同學來陪,但是之後就開始變的很恐慌,不准我們外出⋯..』並非每個孩子面臨到分離焦慮都一定會出現行為問題,而且有些小時候的分離焦慮會在長大之後才更明顯。例如午睡醒來全家人都不在,天漸漸暗了,不安的感覺油然而生,需要有人保護,處於黑暗或天黑中也會感到極度不安。

『她幾個月前開始拒絕上學,如果很不情願的到了學校,便會不定時的打電話回家,要確定我在家中,如果沒有接到電話,她就會很急很生氣,有時候會因此跑回家』,媽媽泛著紅眼眶與疲憊說:『我都被她搞得很緊張、很累,甚至平時不能外出,只是為了要接她電話。』孩子的恐懼有如大海中的浮木,非得死命抓住才能確保生存,她很難放掉手中緊抓的東西,只要照顧者想要離開他時,便很容易進入歇斯底里的狀況,讓大人無法理解,甚至影響到生活的作息。

焦慮的增強—控制感
在面臨分離的壓力之下,孩子如果能夠抓住安撫焦慮的辦法,她便會學到用這種方式來降低焦慮,形成控制感,行為偏差問題也可獲改善。像本文案例的小安,在每節下課打電話回家,以確定母親一定在家,媽媽不會不見,立即暫緩了焦慮的情緒,或者是在學校遇到挫折時,可以立即透過電話尋求安慰,也得到父母的注意,使自己的問題獲得了父母的關心,同時降低了面臨父母要離婚的可能。我們必須去瞭解孩子背後的原因,然後用替代的方式和資源來增加孩子的控制感,否則,行為問題則越來越嚴重。

處理分離焦慮
當兒童有分離焦慮產生時,通常會拒絕上學,這時,一定要採取「漸進式」的方式,而不是被強迫或者不情願,不然容易使問題更加惡化,以下是在治療中時常教導父母使用的方法:

一、先建立孩子對學校的好感:運用假日由父母陪同孩子參觀園裡環境或遊戲,讓孩子有心理準備建立安全感,進而產生良好印象。
二、親子共同參與:父母能與孩子共同參與幼稚園或托兒所活動,引導有共同話題,使孩子對幼稚園或托兒所的人和事,產生莫大興趣,在過程當中,也讓兒童瞭解對陌生的環境有焦慮是正常的情緒。
三、行為的修正:心理治療中常採用一些行為技巧,如:行為記錄、代幣制度、正向增強等,當孩子的行為有到達某種「小目標」的時候,就給予其真正喜歡的「獎勵」,而這個「要求」和「獎勵」,是治療師、孩子與照顧者共同討論協定的結果,需要實際且逐步按照計畫執行。

∼不要對孩子說威脅的警告~
很多父母常對孩子說:「不乖,就把你送到幼稚園或托兒所」、「不乖,就把你丟掉」、「不乖,就叫警察來抓你」,這些警告有一些是做不到的,並且會讓他更加害怕這些原本就不瞭解的東西。父母若經常不斷的容忍以及被孩子控制,到了容忍極限則所有的情緒傾巢而出,而遭受情緒的發難對於孩子而言又是另外一種殺傷力。

治療兒童分離焦慮的方法,就是找出潛在的原因、評估、經由時間的累積和
實際步驟管理,需要堅持毅力、秉持耐心,才能有效的改善。

本文轉摘於嘉南院訊第27 期
【作者簡介】
李慧芳心理師
學歷: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
國立中正大學心理所臨床組
經歷:新樓醫院精神科研究人員
嘉南藥裡科技大學兼任講師
台灣臨床學會會員
台南市公會會員
現任:本院臨床心理科臨床心理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