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貝貝動物園

日期

#Tag

金山筆記

2010年11月07日
公開
7

在總院ER的經驗 很難套用在金山這個幾乎和衛生所一般規模的小醫院上 複雜的病患初步處置不需要照會 而是聯絡附近的大型醫院轉診 突然當起基層醫師也是滿快樂的 改制後的晚班急診全由總院支援 晚上八點開始有一位醫師、兩位護士、一位書記、和警衛大哥(兼阿嫂) 五人環形繞著急診 還有在藥局的藥師、檢驗室的醫檢師和放射科的技術員 大家等著病人上門 整個晚上平均來診量不超過十人 樓上住院病人也是個位數 感覺這家醫院不是定位錯誤 就是背負重大的社會責任 我是第一個一次值上一個禮拜的醫師 其他科都是每個人值2∼3天 接下來的內科更狠 一天換一人 據說在我來之前護士小姐有討論 覺得我一定是很「小咖」的 才會被安排值超長的班 待我來到 她們就這樣認定我是家醫科R1或R2 前天處理完傷口 還被誤會是「剛run過外科的家醫科醫師」所以縫得還不錯 (嚴格說來,其實我R7了耶,應該要高興嗎?) 因為每週來的醫師都是不同訓練背景 病人來到這裡像在買樂透 不知看的是金山內科醫院、金山家醫醫院或是其他? 如果沒有想看的科別只有轉院一途 本週是金山外科兼創傷醫院 最近天涼多雨 加上花博盛大開展 沒人來觀光遊玩少了許多外傷病患 倒是地方上大人小孩感冒、腸病毒接續而來 還遇到一個腮腺炎的小朋友 診斷完趕緊拜會谷歌大神 發現原來腮腺炎是症狀治療 我這過度次專科化的老人早就離小兒科好遠好遠 憑著intern時期run過兩次兒急加上為了大寶唸的書 偽家醫科的身分還沒被拆穿 另外碰巧兩次治好一個小朋友的牽拖肘(因為大寶得過、我google過) 學長說以前這種病人都得轉院 看病也是一種緣份啊 醫院對我們支援醫師待遇很好 除了值班費是總院的三倍 免費接送往返的交通車和計程車(白天和假日搭小黃) 每日更有免費金山肉包當早餐(一天三種包子饅頭配米漿,還會變換口味!) 更棒的是這裡的護士 把所有雜事一手包辦 縫合時只要手套一戴就能開工(總院得自己準備縫合七寶還是九寶的) 換藥、包紮也是簡單俐落 我只要專心自己的工作:問診、檢查、開藥就行 加上病患不多 感覺整體醫療品質非常良好 每到一個地方總是有不同的體驗和領悟 這個禮拜複習了幾乎遺忘的基本內外兒科學 社區的熱情草根鄉民 還有,令人驚喜的:他們居然也是說宜蘭腔的台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