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貝們與媽咪的生活

好像退奶了...

2009年08月19日
今天晚上5點多到9點多
我又躺在床上一直餵ㄋㄟㄋㄟ
因為他一直沒喝飽的感覺..
只要我一起床他就嘟嘴巴咬手
......

後來我看到了這一篇
原來乳汁缺乏可能是氣血虛弱或肝鬱氣滯所致
難怪...

但最慘的是..
我發現
我好像奶量越來越少了...
>"<
因為他現在一直餵ㄋㄟ的情形幾乎越來越常發生了...









更新日期:2008/10/28 07:40 記者陳信利�嘉義報導
受到毒奶粉事件影響,許多以奶粉或副食品哺育幼兒的媽媽,轉而餵母乳,但新手媽媽擔心乳汁不足餓到小孩,嘉義基督教醫院中醫部醫師吳蓉茹強調,透過飲食調理配合中藥,不用擔心幼兒斷奶。

吳蓉茹表示,乳汁缺乏可能是氣血虛弱或肝鬱氣滯所致,八珍湯、十全大補湯可補氣血;逍遙散可治肝鬱氣滯;而鮮魚湯、豬蹄燉花生、牡蠣、蝦等富含蛋白質類物質,可增加乳汁分泌;但禁吃人蔘,因為人蔘有回乳作用。

近來有不少新手媽媽,紛紛向醫師探詢如何增加乳汁分泌?吳蓉茹說,除飲食、精神因素,中醫在調理上具備極佳功效。

她說,乳房於哺乳後若仍存留部分乳汁未排空,就難以有效進行反饋調節,無法刺激垂體產生足夠泌乳激素,久而久之造成泌乳不足;在精神因素上,有些產婦常自認泌乳量不足而焦慮,這種精神壓力會增加腎上腺素分泌,導致血管收縮,讓通往乳腺的血流減少,乳汁分泌必然減少。

產婦在哺乳期間,應多攝取蛋白質類物質,例如鮮魚湯、豬蹄燉花生、牡蠣、蝦、鯉魚、鯽魚、螃蟹、鮑魚、雞肉、干貝、酒釀蛋等。

吳蓉茹指出,具通乳作用的中藥物,包括冬葵子、王不留行、通草等,中醫認為乳汁缺乏係因氣血虛弱、肝鬱氣滯所致。飲食調理配合中藥治療,加上愉快的心情,親自哺乳會是最安心且幸福的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