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號外!BabyRun運動會!比賽場次已公布,快來查看寶貝的比賽場次吧!

歐文媽

日期

#Tag

疹子、水泡

2011年05月02日
公開
57

大概因為weekend天氣很熱,又都在戶外玩,所以Owen疹子長滿全身,包括”該邊” 而且龜頭還起了水泡,一早起床後,Owen動一下就覺得很痛 天氣才剛開始轉暖,這已經是Owen第二次”該邊”與龜頭長滿疹子 起水泡倒是頭一遭。。。 媽咪上網查了一下,知道林口長庚兒童泌尿科下午有診 掛了號,聽聽醫生怎麼說,好討個心安 其實有點擔心是不是因為當年Owen一出生就給包皮一刀,造成龜頭四周特別敏感、容易癢 2點半左右到醫院,1點半才開始的門診居然已經看到了30幾號 進去與醫生的問診才發現到。。。這位醫生真不知道在趕什麼時間耶 ”沒什麼大礙、注意清潔就好、容易癢是因為之前割包皮的疤引起的、開個藥嚴重時再擦。。。。 ”講不到一分鐘就結束 爸比不放心的再問一次”真的沒什麼關係吧?” 醫生居然很不耐煩的回答”不是就跟你們說,注意清潔就好了嗎?!” 是不是<長庚>這間血汗醫院讓醫生的情緒管理失調呀? 我們平常老百姓並沒有他們醫療級的專業常識,被多問一句就沒耐性了。。。 而且,這醫生沒戴手套、也沒先洗手,順手”撈”起Owen的龜頭檢查 靠夭,醫生不怕我們還怕咧。。。誰知道他上一位觸診的病人是什麼病?! 不過,至少是安心了啦,讓Owen一出生就挨一刀,媽咪其實一直很內疚柳

校外教學

2011年04月30日
公開
17

第一站:先抵達野柳,進入小朋友們引頸期盼的“海洋世界” 爸比媽咪上一次到<野柳海洋公園>,都是各自國小時代的事了 託Owen此次學校親子旅遊的福,爸比媽咪第一次同遊<海洋公園> 一樣的海底世界的介紹隧道、相同的舞台、感覺一切似乎都沒什麼變 但對第一次造訪又喜歡動物的Owen而言,格外開心,還會主動要求跟”扛棒”照相 媽咪以前在娘家養過好幾隻白文鳥、貓、狗、鴨、烏龜、兔、鼠、鵪鶉。。。 向來是半放養,只要主人在,寵物們大部份的時間都不是呆在籠子裡,很自由 (除了一條寵物蛇,一直關在生態箱,卻沒幾天就從溜走了) 對於終生被圈養的動物們,媽咪常替牠們感到心疼 但因為有牠們的犧牲,才能讓小朋友們一窺真實面目,而不只是教科書上的精美印刷 在池子裡沒神的兜著圈子的綠蠵龜 ”海底隧道”盡頭設有”摸摸樂”(生物觸摸池) 有小潔癖的Owen不大敢伸手盡情觸摸,而是叫媽咪摸給他看 這個光頭小男生叫Hank,是Owen的同班同學,跟外婆一樣住在陸一社區 兩個小男生整路上都黏在一塊兒。。。 媽咪準備的一小袋零食,真是帶對了 即能用來餵鴿子,也能用來塞小朋友的嘴、緩和過high的氣氛 接著是大小朋友們最期待的海獅與海豚表演 規模當然不比後期新的海洋公園,但是動物們都是一樣的可愛喔! 看完表演後已經中午了,便前往第二站:兄弟食堂 第三站:獅頭山公園 在獅頭山公園的路旁有不少驚喜 一隻肥碩的蝸牛,大概快像Owen手掌一樣大吧 一隻超大甲蟲(日本獨角仙) 其實是買給Owen的”3D立體拼圖”啦 一隻很漂亮的鳥。。。不少人說應該是”五色鳥” 因為體型大概像”八哥鳥”那麼大,媽咪很確定不是我鳥公司的”三隻鳥” 還有一尊彌勒佛。。。Q版的喔∼ 第四站:金山老街 上次來金山老街晃,已經是2008年底時與GE幫一同出遊的事了 那時候Owen好小,在老街買了支小飛機在地上邊走邊"嚕",好可愛 這次再來,Owen才看不上小玩具,而是吵著要玩撈魚與彈珠台之類的遊戲機台 愛護動物的Owen,撈起小魚還蠻溫柔的

醒吾幫聚會

2011年04月16日
公開
17

與會成員: 老王家:王老先生,瑤阿姨,若薰姐姐與皓哲哥哥 大李家:書賢叔叔與慧雯阿姨 小李家:信賢叔叔,珮琳阿姨,小安寶與Nanny 老包家:老包叔叔,佩怡阿姨與小包妹 老陳家:爸比,媽咪與歐文 這次醒吾幫的聚會,約在金山&三芝一帶 有鑑於各家太太20年來始終如一的時間觀念(永遠比誰最晚) 上午各家人約在今天的第一站,<朱銘美術館>園區裡 哪家先到就不用客氣滴直接先逛,不要相等,自由度很高滴∼ 到了美術園區大門前,先來拍張帥照 在櫃檯前巧遇珮琳阿姨一家 小李叔叔說本來他們家可以第一個到了,是在某個路口遲疑了一下 雄雄看到我們家的車屁股過去了,才讓我們第一名到達 珮琳阿姨與小安寶 自從看了<魔髮奇緣>後,歐文很愛學男主角擺這機車姿勢 朱銘的藝術家兒子,朱雋的創作-拉鍊系列 在兒童園區,各家開始陸陸續續出現了 園區很大,小朋友們開始放風、玩開囉 上一次到<朱銘>時是跟GE幫來的,歐文才比安寶大一點呢 小李家父子倆撩下企了 歐文今天很賞臉,拍照配合度超高 母子倆耍寶集 當年班上的五枚好朋友,如今變成五個家庭的幸福聚會 中餐吃得晚(大家今早也起得晚,是不是?) 預約兩點Pizza Olmo吃窯烤Pizza & 義大利麵 大家真的餓了,不到一個小時就解決完中餐 之後再散步到附近的<牧蜂農場>去走走 不過養蜂場老闆說,蜜蜂出差了,現在正在南部採蜜 看不到取蜜表演,真可惜 晚上因為我們家要到大姑丈家續攤,先行告退 其他各家人繼續到附近的景點去逛逛囉

下午到運動公園玩

2011年04月10日
公開
13

下午帶歐文去林口運動公園玩直排輪 媽咪跟在歐文後頭溜著溜著,歐文忽然說 “我學很多東西吼∼在史丹力有學珠心算、上畫畫、樂高課,現在還有上打鼓課(打擊樂),今天又來練習直排輪” 媽咪:對呀∼我們5月份還想讓你去學騎兩輪的腳踏車 歐文:對啊∼我好忙喔 聊天的過程,感覺歐文並不是在抱怨,而是在炫耀他學很多東西 不過晚上跟爸比討論過,接下來各課程告一段落後,若歐文不想學哪一項,就不勉強 反正我們的目的也只是希望他能不排斥去嚐試各種活動嘛 溜完直排輪後,在公園的草地上玩丟球玩了一會兒,接著去吃涮涮鍋 已經吃完甜點、買完單要離開時,歐文忽然說他想去球池玩(2樓有小孩遊戲區) 當時球池裡已經有一個小男生與一個小女生在玩 那個小男生居然一見到歐文,就用球K歐文...還瞄準頭部臉部!!! 小女生看到小男生丟歐文,也跟著丟,不過力道不大 媽咪看到歐文沒反應,不躲也不出聲阻止,呆在那裡被球丟,超心疼 但還是忍著,想看看歐文自己會怎麼處理 大概才過了一分鐘,小男生繼續很用力的用球K歐文的臉,媽咪終究忍不住 走進去遊戲區叫歐文下來,並質問小男生為什麼一直用球丟他 小男生回答“我只是在跟他玩”時,媽咪內疚了0.1秒 覺得自己好低級喔,怎麼大人欺負小孩似的在罵這小男生 而且歐文的漢草被醬的小球丟,其實並不會痛... 只是,我就是心疼又心急呀!向來一肚子拐的歐文怎麼會單立在那兒、白白被球K呢? 上車後,媽咪跟爸比聊起剛才在球池的情形 告訴歐文以後再遇到類似的情形,可以有什麼樣的應變 一旦當上父母,對孩子的那份擔心真的是永無止盡....

好文分享:別逼孩子打招呼

2011年04月01日
公開
23

別逼孩子打招呼 作者:李坤珊  出處:親子天下 小孩子不可以這麼沒有禮貌, 趕快說阿姨好呀!」回到台灣三個星期,不管是到別人家做客,或在公共場所與人打招呼,常常遇到大人半引導、半強迫的要他們手中或懷中的幼兒跟我打招呼。 比較不怕生的孩子,總還順著大人,緬靦的輕聲說「阿姨好。」個性較為內向、敏感的,就抿著嘴、一邊往後縮,一邊鉤著眼睛看我,不說就是不說。站在一旁的大人也覺得尷尬,覺得自己沒把孩子教好,忍不住開始以責備的口吻說著:「小孩子不可以這麼沒有禮貌……」之類的話。 個兒小不表示自尊線也很低 每一回聽見大人這樣說孩子,總覺得好不忍心。我曾經是小孩,現在又天天與幼兒相處,深深了解被大人說「沒禮貌」的感覺,是一種羞愧,也是一種挫敗。羞愧的是自己不好,嘴巴不甜;挫敗的是自己做不好,讓成人失望。而這種種的感覺,都得同時在大庭廣眾、眾目睽睽之下,被揪出來。 我常想,沒有任何一個大人受得了自己在大庭廣眾下被羞辱,那為什麼我們的孩子(幼兒)應該承受呢?為什麼我們會毫不猶疑的、高高在上的,在眾目睽睽下,責備那身高只及腿或腰的幼兒呢? 或許這其中的重要關鍵就是,我們不覺得幼兒有自尊心。我們覺得他們那矮矮的身驅裡,沒有太多感覺,沒有太多自尊。所以,我們的話不會讓孩子受傷,就算受傷,也是一點點。此外,成人的話是一種教導,「孩子就是要教!」 更或許,在我們小時候,我們的自尊心也被默視了,所以現在長大了的我們,也看不見幼兒的自尊心?我們看不見那站在巨人叢裡的小小孩,對陌生人的畏怯。我們看不見小小孩的罪惡感,因為連他心愛的爸媽(甚至爺爺奶奶)也覺得他不夠好,在所有大人的注視下數落他。 是的,在眾人面前數落孩子,「教孩子」的責任是盡到了,絕對不會落人口舌。在所有的「目光」下直貼孩子標籤(沒禮貌、太吵、不聽話……),「警惕孩子」的目地達成了,好像離「好孩子」的目標也愈來愈近。但是羞辱有用嗎?以羞辱為手段的幼兒教養,會有什麼問題呢? 一、語言的暴力 在以羞辱為手段,所遇見的第一個弔詭,是語言的暴力。假如我們的社會體系認為讓一個人羞愧,會很快的收到教養功效,那直接面對面的運用「沒有禮貌、你將來完蛋了、你這樣沒人會喜歡你、你真麻煩、真倒霉生到你……」等的語言,也就理所當然!這類的語言,直接攻擊個人的自尊,讓人覺得渺小、一無是處,所達成的效果就是羞愧。孩子生活在這類的語言下,所成就的是大人的願望,所犧牲的,是孩子自身的尊嚴。 傷害孩子的尊嚴,最大的影響就是孩子覺得不應該正視自己的想法、情緒和感覺。傷害孩子的尊嚴,所帶來的長遠影響是,他們日後也不會正視他人的想法、情緒和感覺。這樣的輪迴,所帶來的默視情緒,甚至情緒傷害,永無止境。 二、忽略孩子的成長需求 小小孩對陌生人的畏怯和害羞,是與生俱來保護自己的能力。你一定記得,你的嬰兒在五個月大前,任誰抱都可以。但在六個月大前後,突然間,除了媽媽(主要照顧者)外,好像看誰都不順眼,誰抱他,他就扭頭大哭。我們通常都以「陌生人焦慮」,來形容這個現象。 雖然這個焦慮,會在一歲半後,逐漸淡化,但隨著年紀漸長,在面對陌生人的那一剎那,他們會有一些直覺的警覺。他們會靜靜的看著陌生人,好像是在以自己的感覺,去感受、去觀察「這個人安不安全?」、「他對我好不好?」。 「陌生人焦慮」讓孩子只接近對他成長有利的人,讓自己與那個人產生情感上的連結和依附,並從那個依附裡發展安全感。而在幼兒階段養成的警戒,又何嘗不是與生俱來保護自己的能力,透過那樣的能力,逐漸學會分辨他人、信任他人。 只是很遺憾的,許多成人在引領幼兒接觸他第一次遇見的人時,會忽略掉幼兒的這個觀察,這道「安檢」過程。更讓孩子擔心的是,他還來不及反應,這個陌生人,就會靠他很近,摸他的頭、拍他的臉。雪上加霜的是,在錯愕下,自己心愛的爸媽(主要照顧者)還責備他「小孩子不能沒禮貌、害什麼羞嘛、不聽話、讓大人丟臉……」。在這幾重因素下,孩子會認為自己的感覺和想法重 要嗎?大人怎麼想,小孩也該立即這麼想;大人認為要有禮貌、見人就得嘴巴甜的叫人、打招呼,那小孩也該立刻這麼做。孩子會認為不這樣聽話,就不是好孩子,不是嗎? 三、罪惡感的建立 在幼兒的成長旅程裡,他們會碰到一個成長上的難題:罪惡感。它與幼兒「好奇、主動探索」的熱情,緊密相連。 當自己依照自己的想法,去探究這鍋裡有什麼?去試探我這樣做,他是不是就會這樣反應?這種種試探的結果,卻也可能打破某樣東西,或惹毛了哪個人,與成人的意願和秩序相左。於是孩子會愧疚自己讓大人生氣,把「自己不好」這樣的罪惡感加諸在自己身上。 同樣的道理,當幼兒因為需要時間去觀察陌生人,卻得不到認可,又聽見成人一再說自己無禮時,他會產生罪惡感。一則可能孩子覺得憤怒,反而不去做;二則也可能孩子覺得自己太差勁,就不得已順從了。不管是絕不依從或暫時順服,兩者都忽略了孩子個人的想法和情感,也都讓孩子覺得自己不夠好。反抗不依,自己不好;依樣順從,也因為自己的感覺有錯,還是不好。 從尊重中學會禮貌 那要如何做,才能讓幼兒學會和人打招呼?最重要的關鍵,仍是尊重。最有效的辦法是示範和引導。以我在書店看到的場景為例: 有個媽媽手裡牽著四歲大的孩子,在書店裡遇到好友。兩個大人幾句寒暄後,媽媽對著孩子說:「小涵,這是王阿姨,她是媽媽的好朋友。」 王阿姨在離孩子有一點點距離的地方,蹲下來,對小涵笑一笑說:「你好,小涵,我是王阿姨。」王阿姨等了一下下,接著說:「你的娃娃好可愛。」王阿姨又斷斷續續的與媽媽和小涵對話,然後在她離開前,她說:「小涵好可愛,小涵再見。」媽媽說:「跟王阿姨說再見。要不要抱王阿姨一下?」 小涵有點害羞的說再見,然後走到王阿姨跟前,抱了她一下。 在這個例子裡,我看到了王阿姨的尊重:她給孩子空間和時間去觀察她;她先善意的打招呼,主動關心孩子喜歡的東西;不強迫孩子馬上回應,耐心等待孩子的回應。 同樣的,我也看到了媽媽的尊重:她不強迫孩子要馬上打招呼;她先介紹大人給孩子認識,親身示範如何與人問候;她等到孩子安心後,再引導她如何做;並詢問孩子的意願。 那一天離開書店後,我在一家公司的樓下碰見友人。才一見面,他立即對著他那三歲的外甥說:「快叫李阿姨」。靜寂一秒後,他催促說:「快叫人,小孩子不能沒有禮貌。」而我知道在這種情況下,最好的做法,就是靜靜的對他微笑,慢慢的說:「你好,我是李阿姨。你不認識我,有些害怕,對不對?」我想藉由這樣的說法,讓小孩安心,也提醒那個大人。但無奈的是,那個看不見小孩心情的大人又繼續說著:「這麼沒有禮貌……。」眼看著那嘴巴越抿越緊的小孩,心中也不禁想起自己的童年……

下午到學校接歐文下課

2011年03月29日
公開
25

因為要帶外婆去眼科檢查,媽咪下午排了特休 等眼科檢查結束,載外公外婆回到五股也差不多是歐文下課時間 趁著天氣好,媽咪打算帶歐文去公園走走 媽咪:天氣那麼好,你想去哪邊走走? 歐文:今天天氣很好,那我們去Global Mall玩好不好? 媽咪:蛤?Global Mall是室內的耶,關天氣什麼事?我們去林口運動公園好不好? 歐文:蛤∼∼人家就想去Global Mall啦,拜託嘛∼ 雖然想也知道,歐文去Global Mall的目的只有兩個: <湯姆熊>與“美食” 不過看著歐文又使出他的大絕招-長靴貓之無辜大眼 媽咪當然無法SAY NO 這次我們車子停在購物中心的地下3樓 坐手扶梯到地下2樓時經過<爭鮮> 歐文本來想吃3樓美食街的蛋包飯,瞬間改口要吃火車壽司 照慣例歐文在<湯姆熊>玩了一百塊的代幣後,母子倆衝往<爭鮮> 沒幾下子就吃了12盤,吃完拍拍屁股去結帳,真是好客人 (比照隔壁再隔壁的一家人,小朋友吃了滿桌滿地還吃不到10盤) 歐文肚子裡已經裝了4盤壽司加一盤咖啡凍,看到冰淇淋又想吃 於是,再買了一支Prefere巧克力口味,超濃的,還吃得到巧克粒 吃完冰淇淋,少爺開心極了,願意陪媽咪到<大創>逛逛... 回到家已經超過八點半了,歐文沒吵著要玩電動或看電視 願意先去洗澡,真是好孩子 媽咪跟歐文洗澡時,忘了聊到什麼話題,歐文下了一句結語... 歐文:所以賽跑我是第一名,妳是第二名,爸比第三名 媽咪:爸比怎麼可能第三名,他那麼強 歐文:因為爸比年紀大了啊 (媽咪狂笑到說不話出來) 歐文:妳不要跟爸比說喔! 矮油∼這麼好笑,怎麼可能不說!

急性腸胃炎

2011年03月23日
公開
17

凌晨歐文爬起來上吐下瀉,爸比媽咪已被折騰了一夜睡不好 沒想到早上不到七點歐文又起床去烙賽後,不想再回床上補眠 生龍活虎的玩玩具吃早餐配電視 所以媽咪照常送他到學校去,只是交代了老師,請Angel特別注意 10:30 Angel打電話來告知歐文又拉了一次肚子,不過精神還不錯 吃了表飛鳴,中餐也請廚房的阿嬤煮稀飯給歐文吃 快12點時 Angel說歐文的精神不是很好,而且一直很擔心會拉在褲子上 Angel告訴歐文,午睡時可以睡在Angel旁邊,也比較靠近門口 有什麼狀況Angel會馬上幫忙,歐文才放心準備午睡 反正中午診所也沒開,所以等到小朋友午睡後大概兩點半,媽咪才去接歐文 14:35 媽咪在校門口接歐文上車,發現歐文已經”ㄏㄤ ㄏㄤ”的,應該快發燒了 於是驅車前往<德音診所>,結果,下午門診居然要三點才開始 忽然歐文說想吐,媽咪還來不及準備塑膠袋,歐文已經吐了滿身、滿座位 媽咪在幫歐文洗理身上的嘔吐物、換衣服時,又說想大便、快忍不住了 怎麼辦?診所沒開、附近店家也都沒開。。。 只好打電話給奶媽,告訴她"啊迪賽咧滾",我們要衝過去了 還好奶媽家離德音很近,啊迪還忍得住,厲害!厲害! 趁奶媽在幫歐文沖澡換衣服時,媽咪下去樓下洗理車內 滿車的嘔吐味搞得媽咪也很反胃,過了下午茶時間還沒胃口呢 15:30 從奶媽家到診所外面短短的車程裡,歐文已經昏睡了 等到醫生看診,一量居然39.7度的高溫 問診後,醫生診斷是病毒型急性腸胃炎(有”諾羅”&”輪狀”兩種) 謝過醫生、拿了藥,先在診所餵歐文一包藥與退燒藥水 把歐文抱上車躺平睡覺,等到感覺額溫較退後,媽咪才安心的開車回家 東搞西搞,回到家已經快五點了 停好車後媽咪將睡得很沈、體重也比瓦斯桶還沈的歐文扛上樓 再下樓把車座椅再清理一遍,把大包小包拎上樓後 一把攤在沙發椅上。。。真是累死老娘啦! 難怪大部份的女人當了媽後總免不了變得虎背熊腰呀。。。

好文分享:5塊錢

2011年03月15日
公開
28

美國的海關裡,有一批沒收的腳踏車,在公告後決定拍賣 拍賣會中,每次叫價的時候,總有一個十歲出頭的男孩喊價,他總是以「五塊錢開始出價,然後眼睜睜地看著腳踏車被別人用三十、四十元買去。 拍賣暫停休息時,拍賣員問那小男孩為什麼不出較高的價格來買。 男孩說,他只有五塊錢。 拍賣會又開始了,那男孩還是給每輛腳踏車相同的價錢,然後被別人用較高的價錢買去。 後來聚集的觀眾開始注意到那個總是首先出價的男孩,他們也開始察覺到會有什麼結果。 直到最後一刻,拍賣會要結束了。 這時,只剩一輛最棒的腳踏車,車身光亮如新,有多種排檔、十段桿式變速器、手煞車、速度顯示器和一套夜間電動燈光裝置。 拍賣員問:「有誰出價呢?」 這時,站在最前面,而幾乎已經放棄希望的那個小男孩輕聲的再說一次:「五塊錢。」 拍賣會停止唱價,只是停下來站在那裡。 這時,所有在場的人全部盯住這位小男孩,沒有人出聲,沒有人舉手,也沒有人喊價。 直到拍賣會主席,他大聲說:「這輛腳踏車賣給這位穿短褲白球鞋的小夥子!」 此話一出,全場鼓掌。 那小男孩拿出握在手中僅有的五塊錢鈔票,買了那輛毫無疑問是世上最漂亮的腳踏車時,他臉上流露出從未見過的燦爛笑容。 我們的生命中,除了「勝過別人」、「壓過別人」、「超越別人」之外,我們是否也同時能抱持著「不肯放棄最後一絲希望」的決心呢! 作者看到的是小男孩的不放棄希望,我看到的卻是那些最後不願意出價的可愛的群眾。 一定有人想要也有能力出到五塊錢以上的金額以買下那部嶄新的腳踏車,可是大家卻都很有默契地幫助小男孩完成他的心願,這不就是人性可愛又溫暖的一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