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碧馬麻

『造成我們痛苦的,並非事情本身, 而是對問題的想法。』

『造成我們痛苦的,並非事情本身, 而是對問題的想法。』

教孩子愛家人

2010年04月18日
今天又發懶...加上外頭落著雨...
理所當然的待在家裡當宅媽囉~~^^"

下午..無所事事...上網收信去
看到以下這則jingyi媽咪傳來分享的好文章
呃...讀來..果真是讓人反省很多...
是呀!說愛很重要...但用行動去表達出來~~是更重要的事

有些事...並非如我們所想的~~別人不去做
他們不是不做..有時候..是不懂得應該做..怎麼做...
不管對大人還是小孩都一樣
光把自己的想法...
或者希望別人如何對待的方式藏放在心裡
然後抱怨著..別人不懂我的心..我的需要
接著就心情惡劣的...生起悶氣來...
把自己搞到七竅冒煙...
"導火線"卻仍一副事不關己的欠扁模樣
說來...還真的是自討苦吃的差事...(ˇ�ˇ)
(挖~怎麼感覺好像說人..說到自己頭上來惹~~^^")

有什麼事...什麼需要...什麼樣的期望..
還是應該要明白的表示給對方知道
才是省時..省力..且一舉數得的相處之道
(有.有.有..倫家偶..現在有改很多了咩~~(�▽�)" )

教導孩子回報我們給予的愛,跟我們愛他同樣的重要。

這兩天,兩個孩子輪番生病,兒子高燒不退,半夜我抱著他滾燙的身體
、看著他火紅的面頰,即使知道沒有什麼大礙,做媽媽的總是擔憂、睡
不好覺。

下午載女兒出門溜冰,我有感而發的問她:「媽媽照顧你們好辛苦喔!
你將來會不會孝順我?」女兒傻呼呼的問:「什麼是孝順?」我說:
「就是對我好、愛我啊!」女兒很天真的從後座探頭對我說:
「會啊!我會孝順你!我將來賺的錢都會給你!」
(因為阿嬤常常問他們,將來賺錢會不會給阿嬤?所以女兒馬上這樣回答。)
我笑著說:「媽媽不用妳給我很多錢啦!但是媽媽現在每天這樣很辛苦
的載妳去上課、去玩,將來我老了,走不動了,我希望妳也要記得每天
來看我、載我去玩、陪我去看病。妳會嗎?」

七歲的女兒馬上接口:「我會啊!我長大以後還是要跟妳住在一起,每
天都會看妳啦!」接著皺起眉:「可是我沒辦法帶妳出去玩耶!」
「為什麼呢?」我問。
「因為我不會開車、又不認得路啊!」真是可愛的回答。
我忍不住親親她粉嫩的臉頰。

之前收過網路上轉寄的一篇文章,大意是一位堅強的女性,為丈夫、兒
女付出,自己得了癌症,卻總是拒絕孩子與另一半的照顧,凡事自己來。
她的好友勸她,要練習讓丈夫、孩子來照顧她,因為,愛是要「教」的。

昨天,剛好又看到孫協志母親的部落格,看到一手帶大孩子的她,抱
怨孩子不孝、不理她,雖然孩子為她買房、買車,她卻署名「孤姥」
,兩個字道盡了年老母親的寂寞。

當然,母子關係不佳有很多複雜的緣由,也不是單方的問題,但我覺
得顯然最大的問題在於,這位母親所認為的「孝」與孩子所認知的
「孝」有很大的差異性。的確,我們應該要教會孩子怎麼樣來愛我們。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次,我得了急性腸胃炎,晚上在浴室嘔吐不止。
我一回頭,看到四歲多的女兒,怯生生的站在我身後。我當時本來想
叫她不要管我,趕快去睡覺,後來轉念一想,便對女兒說:「妳有沒
有看到媽媽在吐吐?妳怎麼不問我『妳怎麼了?』」
女兒很聽話的照我的話問:「媽媽,妳怎麼了?」
我對她說:「媽媽不舒服。妳可以替我拍拍背嗎?」
她馬上上前來,用她的小手拍拍我的背、還摸了摸我的臉。
我擠出微笑謝謝她:「謝謝!媽媽覺得好多了!妳可以倒一杯水給
我喝嗎?」她很乖的立刻去倒了一杯冷水給我。

至此以後,我女兒只要看到我有什麼不對勁,一定會立刻問:
「媽媽,妳怎麼了?」我上個月在九份不慎摔到,女兒第一時間立刻
來扶我,問我:「媽媽,妳怎麼了?會不會很痛?」接下來的路程一
邊走一邊叮嚀我:「媽媽,這邊很滑,妳要小心喔!」令人分外感動。

同樣的,我買了好吃的東西,也會要求她留給弟弟、我、跟爸爸一起吃。
看多了那種媽媽把雞腿讓給孩子吃,結果孩子長大以為媽媽只愛吃雞
頭的故事,我深深引以為戒。所以,當女兒第一次一個人把她愛吃的
生魚片整盤吃光光的時候,我狠很的責備了她。現在,她吃什麼好料
,如果盤中剩下不多,她一定會問:「還有人想吃嗎?」或是:「沒人
吃的話,我可以把它吃完嗎?」再也不會自私自利的一個人吃光光。

我一直很認同人本的一個觀念,就是你花了多少時間在孩子身上,孩
子將來就會花多少時間在你身上。你怎麼對待他,他將來就怎麼對待你。
這點,從我公婆身上得到驗證。

我婆婆含辛茹苦的養大三個孩子,三個孩子對她都很孝順,而我公公
年輕時對家庭不太負責,現在老了,深怕孩子不理他,但老實說孩子
對他也真的沒有什麼感情。

不過,除此之外,我覺得做父母的,也有責任把真實的狀況透露給孩
子知道。無論妳是開心、憤怒、或是沮喪、挫折,甚至窮困、卑賤,我
覺得「掩藏」不是一個好的教養方式。爸爸媽媽不是完人,我們應該學
會承認我們也有錯誤、也有無能為力的時候。我們會老、也會死,同樣
的,我們付出的愛也希望獲得回報。

教導孩子回報我們給予的愛,跟我們愛他同樣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