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碧馬麻

『造成我們痛苦的,並非事情本身, 而是對問題的想法。』

『造成我們痛苦的,並非事情本身, 而是對問題的想法。』

書~《管他折不折棉被》(二)

2012年07月03日

書~《管他折不折棉被》(二)_img_1


分享今天親子共讀時間...
盧老師的好文..及佳句~~


父母通常忽略了孩子從兒童早期進入兒童晚期,要從「他律」
蛻變到「自律」,學習自我管理和教育,父母若在這個時期,
仍一直盯著孩子生活言行,企圖要教導或管束他們,就會發現
孩子開始不耐煩....。

孩子一直都很OK,只是父母沒有跟著長大,把手放開,讓孩
子學習去了解和管理自己。

媽媽一直忙工作,...看到的都只是事件,卻很少關注到孩子這
個人、陪孩子共有美好的經驗....

如果我們不想成為父母,只因我們是父母或社會的期待,把父母
當成另一個工作,我們會像蠟燭兩頭燒,不累才怪!我們沒有能
力改變我們的角色,但一定有能力選擇想法和態度。

只想用職場管理員工和處理公事的模式管理的孩子,一定會有很
大的挫敗。

家最重要的是「情」,而不是制度或規矩。關心自己每一天的心
情開始...如果連自己都不滿意自己,誰會滿意我們?

回到家我們只關心他的心情,不管他該做的事....

如果我們放棄學習和成長的機會,孩子就會不斷用讓人頭皮發麻
的惱人事件提醒我們,直到我們走對路,當父母才可能是件愉悅
和享受的事。


每天接妹放學第一句話...
我總會問著~~「親愛的,今天上課快樂嗎?」
而..小妮子也總是會笑著..很快回我~~「很快樂呀!!」
接著..便會一一為我轉述起..
讓她覺得快樂的人.事.物細節~~(。◠‿◠。)

至於咱家葛格哩...我們的對話也差不多..
我邊開門..邊問的第一句話通常是~~
「今天過得還好嗎??...」
然後...看著他走得滿頭大汗的模樣..
總會心疼著..催他先去用毛巾擦洗一下
而,酷小子的回答..也大多千篇一律~~「還好!!」

除了月考成績發佈的時候...
小子會主動提問我..猜猜他的成績及名次
或者是詢問一下當天他不確定的考題之外
他回家除了寫功課...幾乎很少碰書
而我..也總是抱著”放牛吃草”的寬鬆態度
那是因為我知道~~小子對自己的成績很在意

記得有次好奇的問他~~
會不會因為對某位老師有意見..討厭他
然後就故意將那個科目放爛...不管?!

小子竟然有些出乎我意料的回我~~
「我幹嘛用這種方式”報復”他啊...
拜託,我很在意我的成績好不好...」

所以,馬麻我時常很感恩...
雖然咱家小子EQ有待加強...
不過這IQ..目前為止..倒還不需我多費心~~(�▽�)"


資優的孩子可能只有某些能力比較好,並非所有能力都好,當孩子
被高度期待卻達不到的時候,他就會退縮逃避。

父母如果不能及時協助,還在傷口上灑鹽,講些讓孩子更加退縮的
風涼話,孩子更不快樂,父母卻只注意到他的分數。

社會要的不是學歷,而是能力,一個人肯努力和付出,就會有機會
和能力。

父母要學習正向積極面對孩子的一切,祝福孩子,孩子自然就會學
習做一個主動積極、為自己負責的人。

我勸媽媽要將心比心,如果讓我們再度成為國中或高中生,過每天
只有考試、父母只看分數卻漠視他的感受和存在的日子,我們會願
意嗎?父母很辛苦,孩子難道就好過嗎?

爸媽不是主角,孩子才是。他要找到自己人生的目標和方向,有熱
忱和活力,才能讀得下去那些枯燥無味的教科書。

「用正向賞識代替批評,用祝福代替擔心,孩子有能力自己找到該
走的路。」

孩子在乎的是父母,而不是什麼專家!父母的改變才是孩子改變唯
一出口,沒有任何其他捷徑,除非你們要放棄孩子或毀掉孩子。

父母的角色只是陪孩子人生一段路,和孩子共有一些愛與成功的經
驗,我們不能決定孩子什麼,只能給予最大的支持、鼓勵和賞識。

「用祝福燃起孩子生命的動力!」

父母不要再用這種「只要結果,不問過程」的教養模式,來把孩子
「愛得遍體鱗傷」,而要用賞識和祝福看待孩子的一切。


馬麻我在生活自理能力上..”放手”的時機算是晚
關於做家事這一點...我想..要感謝學校老師的促成
從維四年級開始..在聯絡簿上總會留了一個空白
要父母幫忙填上一項孩子當天做的家事...

咱家維個性火爆歸火爆..卻是直腸子一條
沒真正做過的事..不敢打誑語..不敢胡亂編
加上自小一直是”尊重”師長的好寶寶..
只要是老師的交待..都是”聖旨”..皆要照辦
於是..做久了...好似也就成了一種習慣
在我出口要他幫忙時...鮮少會再蹬重步..擺臭臉~~^^"

至於在功課方面呢..除了考前會幫著複習
以及平時寫功課遇到難題會幫著解之外
其餘的...馬麻我鮮少過問..或給壓力...
小子大約從四年級開始...
成績就大都維持在一定的水準上..
算是讓馬麻我..不必擔心的一項~~(�▽�)~*

而妹呢..或許是因為老二的關係..
不論在生活或者學習上..
都會自動以葛格為榜樣..甚至比他更主動..積極
目前為止..小妮子的口頭禪仍舊還是那句~~
「我喜歡上學!!」v(�︶�)y


孩子九歲前是「他律」階段,需要別人的管束和教導,九歲以後要由
父母引導「學習自律」,學習自我管理為自己負責,做一個主動積極
的人。

孩子的出現讓父母學習如何當父母和自我提升,這是父母唯一能得到
的回報。

期待孩子改變,父母要先改變。期待孩子用什麼態度對待我們,我們
就先要用那樣的態度對待他。

成長過程任何事件和遭遇,都是有原因的,而且有助於一個人生命的
豐富和精采。

為孩子所做過的事,並不叫做「愛」。「愛是無條件的賞識、支持、
肯定、鼓勵,無條件就是不論他好或不好。因為愛,我們願意為孩子
做任何的事,做完還要感謝孩子給我們服務的機會。」

沒有一個孩子會天生是麻煩或災難,他們總有一天會長大,我們和他
共有的經驗,就是他未來最大的心靈資產。

父母:「只要他能守本份,別再做壞事,我們都願意愛他。」
這不是愛,這是在做生意!愛是無條件的,不論發生什麼事,我們永
遠支持、賞識,永遠陪他一起學習。」


不只盧老師一直重覆提起~~
暴力家庭是代代相傳的宿命
就連之前看廖偉凡先生的著作...
他的書名開宗明義的就說著~~
《爸媽,都是你把孩子搞成這樣!》

並且...在封面上..還寫著這一番話~~

父母願意改變 孩子才會變好

孩子成績差、愛說謊、脾氣硬、缺乏耐挫力
.....先別抓狂
他們只是影印機,複印你所有的行為


就連我自己..也經由觀察中..得出一項結論~~
『用自己想被對待的方式,對待孩子』(。◠‿◠。)

馬麻我..很喜歡觀察及思考...
和兒子一路”交手”這些年來..也普普有些心得~~
初時..說真的..心中是會抱著和孩子爭”輸贏”的心態
總會想著~~以大制小..若反被小人撂倒..面子何在?!

慢慢的...便發展到和盧老師的說法相同~~
先出口安慰的人..不是失敗者..而是具有智慧之人
不但率先讓自己跳脫烏煙瘴氣的情緒漩渦中
還接著創造彼此都能雙贏的平靜氛圍
厲害的是~~能製造出..讓對方也對我們道歉的機會~~(。◕‿◕。)


如果我們以學習的心,試著去別人不願做的事,人生就有不一樣的結果。

恐嚇別人的人,往往低自尊,低自信,很怕別人會輕視他,
或不看重他的意見和感受,所以一再製造恐怖事件,讓對方
知道「我還在生氣」,強調自己被忽略的情緒。
我認為最好的方式不是漠視或逃避,而要學會安撫他們。
不是因為他們的惡形惡狀而屈服,而是因為我們比他們有智
慧,知道如何讓彼此雙贏,生活能夠安心快樂,才是最高的
價值。情緒的污染,不僅困擾自己,也帶給大家傷害。

暴不能止暴,愛和諒解才可以。「諒解這些造成我們困擾的人,
他們和我們一樣都是事件的受害者。他們也正在受心理的種種
煎熬,他們也不快樂。」

通常我們不會在乎讓我們痛苦的人,覺得他們自做自受、活該。
但愛很奇妙,當我們付出溫暖和關心,我們才可以得到我們要
的一切。如果我們想要讓事件平息落幕,我們必須關心這些讓
我們不安和痛苦的人,我們別無選擇。

人是彼此互動的,他們是因我們說了一些話或做了一些事而受
到打擾,我們應為此誠懇地向對方致歉,因而開啟機會等到對
方的道歉,大家都因自己的錯誤而退讓半步,則良性互動和溝
通,就會前進一步。

他一直以為權利是要爭取來,正義是要付出代價換來,但現在
他明白,真正的公平和正義是創造彼此的雙贏,而不是只求自
己的正義需求。

我們為爭取正義公平的想法,常會為我們樹立無數的敵人;但
我們的愛,卻會讓我們擁有無數的朋友。

有朋友的地方,才有和平和歡樂。

這個世界沒有壞人,只有想法不一樣的人。多一份諒解和愛,
讓我們平安喜樂。

忍字是心頭上一把刀,忍是很辛苦的。我覺得不需要忍,而是
要學習保護自己的情緒和化解衝突,做些什麼或說些什麼,讓
自己和對方好過一些。

青春期的孩子是不給別人管教的,只有他自己有能力教導他自
已,只要我問對了好的問題,他就有能力找到「對」的答案。

懲罰的效果是有限的。孩子的粗暴來自父母和師長的示範,與
其責怪孩子,不如我們先改善我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