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碧馬麻

『造成我們痛苦的,並非事情本身, 而是對問題的想法。』

『造成我們痛苦的,並非事情本身, 而是對問題的想法。』

好文~別為小事沮喪

2013年03月13日
好文~別為小事沮喪_img_1


【別為小事沮喪】

文:汪培珽



三歲的小男孩,去上畫畫課,老師沒順他的意,
就跟老師大聲說話,後來老師訓他,他就生氣衝出教室;
媽媽好好跟小孩說道理,小孩也知道錯了,
但就是不肯跟老師道歉,也不去上課。
媽媽覺得很挫折,不知道要怎麼辦?

首先,先確認老師的態度是沒問題的。
很多時候都是大人的態度先出問題,
小孩才跟著出問題的。

如果老師的態度沒問題,就表示,
這個小孩平時在家也會有相同的情況出現。

當孩子的人格養成出現問題時,
父母最好不要再帶著小孩東奔西跑,
將精力花在培養好小孩的人格,才是更重要的事。

很明顯地,這個小孩不是不想道歉,
而是不好意思去道歉。
很多不肯道歉的孩子,都是因為害怕。

大人看見了小孩心裡的「害怕」嗎?沒有。
大人通常只會著眼在「如何導正孩子」。
當你無法照顧到孩子的心理時,
你的教育功能也會跟著事倍功半。

小小孩做錯事,只要他們已經知道錯了,
如果無法做到「親自道歉」,不需要太介意。
強迫小孩去做他們還做不到的事情,是一種錯誤示範。

大人可以帶著小孩,然後幫小孩跟對方道歉,
「他已經知道不對了,但是實在不好意思開口跟你說話,
我幫他跟老師說對不起,希望你可以原諒他。」

如果小孩連去見上老師一面都不敢呢?我還是不會強迫。
我會將自己去跟老師說對不起的情況,事後轉述給小孩聽,
他們漸漸會懂得這些做人處世的原則的。

大人要先拋下外來的眼光和責難,
然後用同理心去關心孩子。
小孩會跟在自己身邊這麼多年,我從來不信,
大人的愛心和耐心,無法改變孩子。

孩子出現問題時,盡量別沮喪。
對事情沒幫助的情緒,請別讓自己愈陷愈深。
做父母最需要的是信心和勇氣,
屢敗屢戰,才是做父母要準備好的心態之一。




『先拋下外來的眼光和責難,
然後用同理心去關心孩子』∼
我覺得這句話..讓我感觸很深!!

其實很多時候...在不知不覺中
父母教訓孩子..是來自旁人的耳語
且為了對別人有所”交待”才做出的行為...>"<

糾出孩子所犯的錯誤...
並不能確保可以改善他們的行為
最好是能為他們示範正確的處理方式
他們才能夠『知對能改』!!

孩子之所以心中存有害怕..恐懼..羞怯
不敢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做出道歉
其實是因為...對方給他的親和力不夠的關係
孩子不敢確保..認了錯後
是不是會遭受到更不好的處罰或對待
所以才會遲遲不敢表達自己的歉意

逼迫而來的道歉...不是真的道歉
若想讓孩子有勇氣去面對及處理自己的錯誤
可以先從增強彼此之間~~
A(親和力)R(真實性)C(溝通)能力開始

最瞭解自己孩子的..通常都是父母
不妨先試著從加強親子之間的親和力開始
讓孩子對父母擁有信任感
接著再引導孩子與他討論做出的行為
讓他對事件過程..具有真實感
最後再經由溝通..達成如何解決的共識
這樣一來...親子之間學到的成長肯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