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碧馬麻

『造成我們痛苦的,並非事情本身, 而是對問題的想法。』

『造成我們痛苦的,並非事情本身, 而是對問題的想法。』

好文~想當媽媽的女兒

2014年06月05日
好文~想當媽媽的女兒_img_1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想當媽媽的女兒

自從目睹媽媽被家暴,躺在床上無力地因疼痛微微呻吟著,她的世界,
就改變了。她是另一位心理師的當事人,我因為擔任督導的關係,對她
的困境有些了解。

心理師之間,有時候會有互相諮詢求改進的聚會,畢竟人都有盲點,心
理師是人,自然也不例外。有些心理師會自行尋找更有經驗的前輩,有
時候是同儕支持團體,有時候是學校、機構的安排,有時是專業訓練的
工作坊…

其中的細節不必詳談,不過,因為督導的關係,我花了許多時間在思考
這位當事人的過去與現在。心理師,有時會面臨一些尷尬的處境。就像
是這次,一個剛畢業的男性心理師,正準備在職場上熱血闖蕩,卻要面
對人生正在中年轉折,卻緊緊抓住過去不放的女性。彼此人生階段與社
會經驗的落差,沒有大量的內省,助人者可能一起在關係拉鋸中糾結。

一個助人者,在跟當事人建立關係的時候,常要問問自己。到底,我們
是跟當事人,開創了、產生了一個新的、和諧的、有效的關係?還是只
是落入了另一個當事人不斷重複、無效又困擾的迴路裡?

人會遇到的苦難,這麼多種,一個人一輩子,也不可能各種苦難都要遭
遇過,才能考照開始治療輔導工作。那麼,該怎麼幫助當事人?該如何
回應自己的不足?該如何陪著當事人摸索,又能在自己正緊張的情況下,
同時穩住對方的焦慮?

可能的答案是,回到苦難的根本,人心運作的法則。在共通的核心,召
喚自覺,學習信賴自己。心理師則要減少對完美的執著,以當事人為師,
讓自己多年的訓練,成為利人的工具。

大學四年,研究所至少三年的心理師訓練,學的不僅僅是跟人有關的知
識。更重要的是,我們還要學習,如何去了解一個人,不管是從科學的
角度,或是從臨床的角度。了解一個人,那得把助人者自己涵納進去,
否則,理論歸理論,少了助人者本身的反芻與詮釋,那講出來的話,就
像背教科書那樣沒有溫度了。

然後,因為門派各異,所以我們不得不回到助人的基礎,也就是治療關
係,搭建起舞台。我們要演出好的對手戲,那麼,我們得要先有相對堅
實的自己。否則,過多的情緒衝上來,助人者眼前一花,只看得見自己,
就只能演出獨角戲,讓另一個演員更加迷惑。

那麼,把情境類比,來談的當事人,是不是也能懂得跟自己建立關係,
建設相對堅實的自己?然後,學習鬆開手,讓過去的過去,多一點精力
放在此刻、當下、這裡?

當她看到了媽媽最脆弱無助的那一面,那一刻起,在青少年的末期,她
變成了媽媽的媽媽,媽媽則變成女兒的女兒。好像兩位演員,一錯身,
便有了心照不宣的默契,各自換了台詞,巧妙得讓觀眾不知不覺,甚至
包括演員自己。

她離鄉背井念大學,最後得到實習單位主管的賞識,留在大都市討生活。
她三不五時,就會打電話給媽媽:「吃了沒?」、「要多喝水!」、
「早點睡!」、「注意安全!」、「小心一點!」…反倒是媽媽嫌煩、
嫌她囉嗦,但是又眷戀她的關懷,還是要她每天打電話。

偶爾回鄉,她跟媽媽之間,各自藏著秘密,不想讓對方擔心,卻又感情
無間,就像一般極其親暱的母女。但是,她不知道怎麼面對她的爸爸,
她時而像女兒那樣,對爸爸撒嬌,但時而又像被家暴的太太,想逃之夭
夭。於是,懷念的賞味期限一到,矛盾的壓力太滿,她就按時回到工作
崗位,以為可以遠離她緊抓著不放的過去。

她從事行政職,做事常有自己的堅持。談過幾次戀愛,曾經論及婚嫁,
但是最後莫名其妙不知道為什麼,男方不再提,就找個理由分手。這次
戀愛,本來就不抱著太大希望,自己年紀也不小,剛過一枝花的年紀,
早就不是婚配市場的主流。

所以失戀了,就是心情不好,也不覺得真的承受不了。沒想到,恰好這
時換了個新老闆,個性剛硬,動輒要求部屬在時限內交差,等於變相逼
迫加班,她開始不適應。

經過醫師轉介,她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態,開始跟心理師談,反正使用健保,
費用她還能接受。剛開始,心理師使用認知行為的方式,跟她釐清對新老
闆的非理性信念,所造成的不適應情緒。也學了些放鬆技巧,平常常寫日
記,增加了運動時間。兩個月之後,狀況就開始好轉。她決定有了更好的
選擇後,累積自己更多的籌碼,再離開目前的工作,而不是像之前就想著
衝動性地離開,而不知未來在何處?!

沒想到,媽媽因病突然需要開刀,她馬上請假回鄉,也沒辦法繼續治療。
新老闆幾年前經歷喪母之痛,兩個禮拜的假,爽快地准了,讓她對新老闆
刮目相看。

再回到治療室,她不復兩週前的自信。她發現,自己的媽媽,跟過去不一
樣了,她跟媽媽有幾次不愉快的談話。雖然生病,但凡事可以自己動手的,
媽媽總是想自己來,她怕媽媽弄到傷口,所以一直阻止。

媽媽說:「你沒有放手,我怎麼成長?我也在慢慢練習,這樣才能越做越
好。我都沒有練習的機會,等你回去了,我還是要自己來啊!」

她還是不理會媽媽的抗議,她用她覺得好的方式,在安排媽媽的生活。也
用高標準要求爸爸還有其他照顧媽媽的人,也因此跟其他人,關係弄得有
些緊張。

她覺得:「媽媽只是不好意思,就算她說不要,我也要照我的方式!」

不過,她隱隱然覺得不太對,又說不出哪裡不對。
心理師勸她:「照顧一個人,最難得的是用平靜的心去應對。過分牽掛、
過分忽略,都會讓被照顧的人不太舒服。照顧一個人的身體,其實也在
面對他的心情,或者,也在面對我們自己問自己的種種問題…」

接下來的兩、三個禮拜,她跟心理師談了不少她小時候的事。新老闆的
部分,她覺得其實問題沒有像之前想的那麼大,現在很多老闆都這樣,
失戀對她的影響也還好,因為感情的投入也不深。約定的三個月一到,
她感謝心理師的幫忙,就回歸「正常」的生活了。

心理師告訴我:「她好像還有一些事沒處理,如果能多一點時間,讓問
題都浮上檯面,不知道有多好?」

我問心理師:「你所有的『事』,都處理好了嗎?都『能』處理好嗎?」

他沉默了一會兒。我分析我的觀察,她過於執著自己所認為的「好」,
希望這個世界能多按照她的預想運轉。這個部分,跟心理師想要「完美」
地結束這段治療,能全面性地改善當事人的生活,不是有些非常有趣的
重疊嗎?

我們認為的好,他人自有其標準。生活這件事,很多時候,夠好就好,
煩惱往往少不了多少,淡然處之最重要。




**********************


洪老師文中這幾段話...
我非常贊同&體會深刻~~(ˇ�ˇ)

人會遇到的苦難,這麼多種,一個人一輩子,
也不可能各種苦難都要遭遇過,才能考照開始治
療輔導工作。

照顧一個人的身體,其實也在面對他的心情,
或者,也在面對我們自己問自己的種種問題...

我們認為的好,他人自有其標準。生活這件事,
很多時候,夠好就好,煩惱往往少不了多少,
淡然處之最重要。


我尤其認為..最後一段話..最是重要!!

前幾天和孩子們看了公視一個節目..
十多位環保人士..
全力救助一隻擱淺的鯨鯊返回大海
他們救人的心意..無庸置疑
絕對出自一片善意

但...誠如現場人員所言~~
大家想盡各種方式..齊力要將鯨鯊推回大海
卻忽略了...兩噸重的虛弱身軀
來回在佈滿石子的沙灘上拖、拉、轉、輾...
只要一移動..就見胸鰭下..不斷滲出血水來...(>﹏<)

最後...小船好不容易將鯨鯊拖向大海了
但..牠的身子..卻是緩緩沈向海底...
愛牠的心..在無意中..卻反成為傷害
這一幕...讓我感觸極為深刻~~(︶︿︶)

這幾年下來..慢慢覺得自己對於心理輔導
有著一些特別的感知和直覺
我很開心可以為有需要的人..
付出自己的一份力

我沒有專業的背景...
有的只是”土法煉鋼”..
隨機..隨緣的為自己充實相關資訊
抱著”做中學,學中做”的態度過生活

一路走來...
免不了帶著一些小傷..小痛...
回首過去...我懂了..也釋懷了
原來以前的我...空有一顆助人的心
卻犯了老師所言的錯誤~~
”用自己認為的好”...套用在別人的問題上

心中打著幫對方”轉念”的美意
卻忽略了...意念需雙方懷有共識..
願意朝同方向轉..才會順

一意孤行..自以為是的想法
不但無法化解對方的痛與苦
反而可能演變為~~
”在傷口上灑塩”的行為..
使得傷害加倍~~`(+﹏+)′

我,感謝那些痛與苦..讓我茁壯成長
同時也要跟因我而痛..而苦的朋友們
真心誠意的致上歉意!!m(_ _)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