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碧馬麻

『造成我們痛苦的,並非事情本身, 而是對問題的想法。』

『造成我們痛苦的,並非事情本身, 而是對問題的想法。』

好文~溫和而堅定,陪孩子長大

2015年01月08日

溫和而堅定,陪孩子長大
作者:趙介亭(綠豆粉圓爸)
(展賦教育文創執行長,親子天下嚴選部落客)

俗話說:「2、3歲,豬狗嫌。」用來形容當時身為全職奶爸的我的心情,
真是再貼切不過了。

5年前3歲的哥哥與1歲的弟弟,每天總要上演各種爭搶場景:搶書、搶玩具、
搶食物;或者意見總要背道而馳:弟弟想睡覺、哥哥卻想唱歌,哥哥想出門、
弟弟卻想在家裡。然後牆壁被塗鴉、沙發被咬破、玩具散落一地……我們的親
子生活只能用一團混亂來形容。

面對孩子這些惱人的行為,我試著數到3,但孩子在我數1和2的時候變本加厲;
我試著命令孩子,但孩子過了5分鐘又故態復萌;我試著責罵孩子,但孩子似
乎左耳進右耳出;我試著處罰孩子,但孩子好像不清楚他為什麼被處罰;我試
著打孩子,孩子驚恐的看著我,然後大哭,當下行為的確停止了。於是有一陣
子,我會威脅孩子:「你再......我就要打你嘍!」如果孩子不聽話,我就
打他的手心、打他的屁股,打孩子似乎成為我當時逼不得已的最後手段。

表面上,孩子的確比以前聽話許多,甚至我只要一個眼神望向孩子,他們就會
乖乖坐下,一動也不敢動;但我也發現,只要我不在,孩子就會更瘋狂、更肆
無忌憚的製造衝突。我覺得不該打孩子,卻往往忍不住內心的怒火。

這樣的生活過了快1年,有一天我到宜蘭拜訪老師,老師知道我和孩子的互動
困境,於是介紹了一對父子讓我認識。我先和爸爸對話,爸爸說他很愛小孩,
但以前的他對小孩的標準很高,只要小孩達不到他的要求,他就會打罵小孩;
如果小孩有做到他的要求,他就會買禮物給小孩。只是他們父子的衝突也隨著
年齡而倍增,甚至孩子用不上學做為與爸爸對抗的籌碼。這位爸爸聽完我們家
的狀況,嘆了口氣告訴我,如果他可以重來一次,他不會再訂高標準,也不會
再打罵孩子,現在的他,正在辛苦的重修父子關係。

接著老師安排我和小孩對話,說是小孩,卻已經是比我還高的七年級學生了,
我們先聊了他在學校裡的生活後,我說:「我覺得你爸很愛你耶!」沒想到他
卻冷冷的回應我:「怎麼可能,我才不相信打我的人會愛我呢!」然後他握緊
了拳頭,咬牙切齒的說:「等我滿18歲,我一定要打回去!」我想到前一天
晚上,才因為孩子在牆壁上塗鴉而打罵他的情景,然後想像著我的孩子7年級
時,會不會也想要打回來?

告別了這對父子和老師,我開始思考我對孩子的「愛」,孩子有感受到嗎?
還是孩子只會覺得我對他們無止境的要求,然後達不到標準又會換來我的打
罵?回台北的路上,我下定決心要改變和孩子的互動方式,從那天起我不再
打孩子,然後降低責罰的頻率,改用溫和而堅定的態度,陪伴孩子面對自然
或合理的結果,這段改變的歷程很不容易,卻很值得,因為我們的親子關係
愈來愈好。



******************


每次看到~~
年邁父母遭遺棄..或者弒親..逆倫..等新聞報導時
我總覺得...很難以是與非去判定..
原因其實是因為~~
親子間”愛的存款”不足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