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碧馬麻

『造成我們痛苦的,並非事情本身, 而是對問題的想法。』

『造成我們痛苦的,並非事情本身, 而是對問題的想法。』

好文~忘了自己的孩子

2015年03月25日
好文~忘了自己的孩子_img_1



忘了自己的孩子【From 康軒 TOP945】
文�佳家人際智能開發心理治療所
所長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附屬著哥哥的妹妹

她很早熟,或者說是被逼著早熟。她雖然是妹妹,可是,從上幼兒園開始,
就漸漸比大一歲的哥哥機敏。不過,她當孩子的日子,好像只到大班。上了
小一之後,她跟哥哥同校,就常被交待要幫哥哥注意一些零碎的事情。

哥哥的發展慢了點,個性也被動,常被戲稱「大少爺」,好像什麼事都要被
服侍。這麼說來,妹妹的角色,倒像是婢女了。只是,妹妹的體貼,讓大人
好放心,放心的去關注哥哥,偶爾,就忘了妹妹其實也只是個孩子。

在外人面前,妹妹更像是個姊姊,對哥哥管東管西的,哥哥也聽她的話。有
時候,她也像個小媽媽,提醒著哥哥要帶水壺、拿雨傘,還會幫哥哥守住祕
密,讓他少挨罵。

爸爸媽媽都忙,有妹妹這樣幫著哥哥,他們高興都來不及。每次過年回老家,
爸爸媽媽都向長輩稱讚說:「妹妹是小幫手。」、爸爸笑著說:「以後哥哥
長大,就靠妹妹幫他了!」

但是這些話聽在媽媽的耳裡,突然感覺有些怪。妹妹的角色,好像被設定成
附屬著哥哥而存在,媽媽疑惑著,是不是需要改變什麼?

不過,一回到平日忙碌的生活,媽媽的感覺也就煙消雲散了,繼續忙碌的慣
性生活。此外,就算是假日,盯哥哥的功課就花掉媽媽不少的精力。反正妹
妹凡事都不太需要操心,很獨立,媽媽就不再多想什麼。

妹妹的反常

日子過得很快,轉眼間哥哥進入國中,妹妹小六。哥哥沒有妹妹的幫忙,果
然出了很多紕漏,幸好老師接納,同學們也包容,一切還算過得去。

妹妹就不是這樣了,她本來還是把自己打理得很好,如常的聰慧、體貼。突
然在上學期的某一天,稱病不去上學,然後,一天又過一天,各種藉口都出
爐,就是拒學。

本來爸爸媽媽都很有耐心,輪流請假陪著妹妹,因為妹妹一個人在家,沒人
照顧,也沒有親戚可以就近支援。有一、兩次,勉強她去上學,她也都待在
保健室,根本沒進教室,導師、輔導老師都來關心,她還是執意要回家。

怎麼問,都問不出所以然,妹妹就是不去學校。爸爸媽媽開始急了,因為沒
假可以請了,又還有一堆事要忙。講過了、罵過了,也威脅要扣妹妹的零用
錢,拒學的狀況依然沒改變。當爸爸媽媽沒招之後,就動手了!動手之後,
妹妹以死相脅,拒學的狀況和情緒都更糟了。

陪伴後的省思

媽媽看到妹妹以淚洗面的樣子,心生不忍,尤其是爸爸動手之後,更有強烈
的罪惡感,雖然自己不是動手的那個人。在百般考量下,媽媽跟工作單位請
了長假,也幫妹妹跟學校請假。

在陪伴妹妹的過程中,媽媽得到妹妹的同意,下學期準備轉學。妹妹雖然什
麼都沒有說,但是媽媽隱隱然知道,妹妹似乎有什麼苦衷。連醫院都去過了,
得到了「適應障礙伴隨拒學」的暫時性診斷,醫生只交代要多運動,再觀察
看看。

於是媽媽陪妹妹到處走走,有時候去爬山或看電影,要不就是去市場買菜。
媽媽這時才感覺到,她好久好久都沒有好好地跟妹妹聊天,甚至妹妹已經開
始發育了,對初經很好奇、又很擔心,媽媽以前都沒那麼清楚地意識到這些
問題。

偶爾媽媽還會帶妹妹到新學校走走,跟輔導室的老師見面。但是媽媽的態度
很清楚,萬一到時候,妹妹還是不想上學,她也不會強迫,會繼續陪著妹妹,
學校方面就再想辦法,家裡經濟也暫時不是問題。

妹妹自己也害怕沒有勇氣去面對新的環境,但她承諾媽媽,願意試試看。下
學期一開學,媽媽每天早上都陪著妹妹去新學校,一放學,就準時在校門口
出現,陪妹妹散步走回家。

在上學一個月之後,妹妹覺得自己上學已經沒問題了,媽媽才開始去上班。
復職之後,媽媽改變自己的心態,開始留多一點的時間陪伴妹妹。此後,媽
媽很清楚知道,她曾經忘了自己的孩子,還好,她現在撿回來了。

洪老師小叮嚀

孩子再怎麼獨立,也是需要爸爸媽媽的關心。每一個人都在追求成為一個完
整的人,尋求無條件的被愛,而不是因為誰而存在。

很多事,我們都想探查原因。然而,不管原因何在,接受現況,我們才得以
調整步伐,重新前進。很多時候,我們也只能看著我們愛的人受苦,但是有
人相伴,苦痛可以變得比較好忍耐。

別忘了,幫助孩子,當我們都不知道該怎麼做時,還可以陪伴他!



***********************


讀完這篇故事...我好感動..並且又紅了眼眶...T^T

是呀..."獨立"的孩子..
其實更需要父母的注意與陪伴
而不是仗著他們獨立...就可以忽略或完全放手
這一點..我也有切身之痛...
並深深反省.....及改進...

我家葛格..就是一個從小就很獨立的孩子
加上他不擅於用言語表達...
當時我行動還很不便..自顧不暇之下
根本沒想到站在孩子的高度去體會很多感受...

妹妹出生後..加上要照顧幼兒..
難免對他有所疏忽...但..我很放心..
因為覺得他會把自己照顧得很好..不吵..不鬧
甚至還可以幫我些小忙..一起照顧妹妹....

然後...我發現他有了咬指甲的行為..
也才回想起..從他小班起..
已有好多年沒幫他剪過指甲..>"<

又經過了好幾年...軟..硬方法都用過了..
還是無法改掉這樣的習慣...
直到我終於發現他的習慣來自不安全感..
而不安全感..來自我長期的放心..放手和忽略之後
我開始改變和他相處的方式...

多些肢體的接觸..多開口示愛&肯定及包容後
直到去年...(國二下學期)..
有次放學回家..聽他跟我說當天被老師登記
原因是"指甲太長"時....
我這位老木竟然開心得歡呼~~~�(^o^)�

父母應該是最瞭解孩子的人...
文中的媽媽..真的好棒..好有智慧....
洪老師說得沒錯~~
「幫助孩子,當我們都不知道該怎麼做時,
  還可以陪伴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