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照護線上

醫師團隊擔任編輯,提供實用、高品質的衛教資訊。

醫師團隊擔任編輯,提供實用、高品質的衛教資訊。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從年輕到老都可能發作的 – 急性闌尾炎(懶人包)

2019年07月26日
公開
242

  作者:白映俞 醫師   江湖中曾經流傳著這麼一個故事。 有個大教授肚子痛,到了急診。急診主任聽完了病史,眉頭一皺,說:「可能是腹主動脈剝離。」而趕快找了心血管外科教授來看。心外教授看完,說:「說不定是輸尿管結石。」再找了泌尿科教授來。泌尿科醫師懷疑:「會不會是大腸癌,腫瘤塞住腸子了?!」再找了腸胃內科與一般外科主任一起診治。在等待各科大醫師會診的過程中,實習醫師替教授做了個心電圖並趁機閒聊,之後實習醫師狐疑地去找急診主任,問:「教授的肚子痛跟典型的闌尾炎發作一樣呢!先痛在肚臍周圍,然後轉移到右下腹,會噁心嘔吐食慾不振,還有輕微發燒,難道不是闌尾炎嗎?」眾人一驚,心想:「對捏!怎麼都忘了這個診斷了!」 以前臨床老師說完這個故事,眉頭一皺,又嘴角上揚地輕笑道:「你們得到了什麼啟發啊?」 「嗯,肚子痛的原因很多,也很難診斷。」 「人多嘴雜,所以VIP下場都有點慘。」 「主任們都比較會診斷別的科別的病!」 學生們搶著回答,但有一人舉起了手,問:「闌尾炎不是很常見嗎?為什麼主任們會忘記這麼常見的診斷呢?」 老師仍舊笑笑的,說:「我只能說,哪天我肚子痛的時候,你們可別這樣折騰我啊!」 好了,回歸正題,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個超級常見的疾病–闌尾炎。 要認識闌尾炎,首先你得先知道闌尾在哪裡。闌尾炎不等於盲腸炎,闌尾是闌尾,盲腸是盲腸,闌尾位在盲腸底部,是開口在盲腸的細細長長、單開口管狀構造。請讀者看圖搞清楚各自的位置! 好發於10到30歲之間的年輕人,但從大教授的故事裡大家也應該瞭解到,六十歲以上的長者還是有機會得到闌尾炎的。   那好端端的闌尾幹嘛發炎呢?闌尾比起其他腸道來有個特點,就是特別細小,因此管徑內就很容易被糞石、異物、或食物殘渣卡住與盲腸相接的出口。而闌尾另一個特點是什麼?就是管徑的前後只有一頭與腸道相連,另一端是盲端啊!(其餘腸胃道都是前後都有接頭的!像是胃,上與食道、下與十二指腸相接;而大腸,前與小腸、後與直腸相接。) 因此當初唯一出口被阻塞後,闌尾內腸黏膜分泌的腸液就會積在這原本細長的闌尾管子裡,闌尾愈來愈腫脹,壓力升高。   腫脹的闌尾會影響了血流進入,後來闌尾發炎愈來愈嚴重。如果這時沒有處理發炎腫脹的闌尾,闌尾就會潰爛、壞死,如果到闌尾爛到化膿爆漿之後,可以噴灑滿滿的膿與感染物進到腹腔內,演變成足以讓人全軍覆沒的腹膜炎。   闌尾炎的症狀: ● 肚臍周圍有悶悶的痛感,然後轉成右下腹的劇痛。 ● 食慾不佳 ● 肚子痛之後變得有噁心、想吐的感覺 ● 發燒     當然,這是「最典型」的痛法,臨床案例裡不會每個人都痛的這麼剛剛好。 闌尾末端的位置可以是在各個不同方向,因此痛的位置亦很多變。 要診斷闌尾炎時,除了詳細的問診與身體理學檢查之外,還是可以考慮加上影像學–例如超音波或腹部電腦斷層–檢查佐證的,同時也可能加上驗尿(排除泌尿道感染)及抽血(看看體內發炎狀況)。   我們前面說過,闌尾會發炎是起因於:闌尾是個「單出口」的短腸道,而這唯一出口卻被阻塞了。 所以該怎麼治療闌尾炎呢?藥物有辦法解決嗎?目前沒有任何藥物可以立即溶解阻塞闌尾開口的糞石或食物殘渣,無法根治闌尾炎。目前標準治療方式還是闌尾切除手術。 傳統的闌尾切除手術的施行方式是直接開腹,患者接受半身麻醉(如果患者年齡太小無法配合手術則要全身麻醉),醫師在患者右下腹劃下切口,進入腹腔找到發炎的闌尾並移除,並將手術範圍清洗乾淨,考慮是否放置引流管再關閉傷口。   現在腹腔鏡闌尾切除手術也是很常見的,患者要先被全身麻醉,醫師則在患者肚臍與肚皮劃幾個小切口,伸進器械移除發炎的闌尾並清除膿瘍。 如果是單純闌尾發炎,不管選直接開腹或腹腔鏡手術,手術時間與術後恢復期都很短。但如果闌尾已經到潰爛、化膿、引發腹膜炎的話,手術的困難度與併發症就比較多了。 當然,你或許會很擔心,可以這樣切掉闌尾嗎?雖然曾有研究顯示闌尾或許與腸道的免疫力有關係,但目前為止,還沒有明確結論,能夠確定的是多數人應該不需要這個器官。因此,千萬別因為不想開刀而放棄治療,放到闌尾爛掉結局可能會極度悲慘啊!    原文出處

中風該怎麼治療?(懶人包)

2019年07月24日
公開
279

  作者:白映俞 醫師 腦中風常讓人措手不及,更可能留下嚴重併發症,患者會變得肢體無力、無法行走、言語不清,甚至成為植物人,造成社會及家庭的重大負擔。 過去,中風患者皆無藥可醫。近年來,血栓溶解劑讓缺血性腦中風的治療出現一線曙光,大大增加了中風患者恢復的機會。 然而,並非每位中風患者都適合使用血栓溶解劑治療,接下來就讓我們來認識中風及血栓溶解劑吧! 中風指的是供應腦部血流突然中斷,使腦組織無法獲得足夠的氧氣及養分,而在短時間內逐步壞死,將影響活動、思考、記憶等各項功能。   當血壓過高或血管過於脆弱,就有機會發生出血性腦中風,患者可能需要動手術移除血塊,此類患者人數較少。 有八成五的腦中風病人屬於缺血性腦中風,多起因於腦部血管硬化狹窄或是血栓塞住血管,我們接下來會討論的是缺血性中風的後續治療方式。   中風通常來的又急又快,而想要成功治療中風的第一步,就是快速認出這是中風! 辨別特徵的口訣正好是代表「快速」之意的「FAST」,請務必記住!   F代表Face,請患者笑一下,檢查臉部表情是否兩邊不對稱。 A代表Arm,請患者雙手平舉,檢查是否一側無力。 S代表Speech,請患者重複你說的話,評估是否清晰。 T代表Time,搶救中風分秒必爭,若有以上症狀,別期待症狀自行消失,請盡快就醫,避免更多腦細胞死亡!   醫師詢問病史、檢查身體狀況及抽血,評估是否為腦中風,接下來安排腦部電腦斷層。 若確定電腦斷層影像沒有腦出血,並評估患者狀況,要決定能否以血栓溶解劑來治療缺血性腦中風。 從患者出現症狀到替患者注射血栓溶解劑治療的時間,一定要在三個小時之內。   血栓溶解劑能儘早疏通阻塞的血管,讓血栓溶解,逐步恢復腦部血流,是目前唯一能治療急性缺血性中風的藥物。   需要符合以下條件,才考慮施打血栓溶解劑! ●懷疑急性缺血性腦中風,中風時間明確在三小時內 ●腦部電腦斷層沒有顱內出血 ●年齡在18到80歲之間(2018年11月起,健保已開放給付血栓溶解劑予80歲以上之中風病人)   但若是有外傷、剛動完手術、血壓過高、血糖過高或過低、中風時間不明、中風時併發癲癇、有凝血問題、或中風太嚴重,都不適合施打血栓溶解劑。   血栓溶解劑將會增加中風患者33%復原的機會。 然而血栓溶解劑並非全然沒有副作用。 每100位患者使用血栓溶解劑,將有6個人發生腦部出血,但研究顯示不會增加患者死亡率。 因此醫師會慎選適合的患者,並期待大眾能快速辨別出親友中風了,把握治療中風的黃金三小時及時注射血栓溶解劑,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原文出處

經常脹氣、打嗝、放屁, 這樣正常嗎?(懶人包)

2019年07月22日
公開
157

  作者:白映俞 醫師   於吃到飽餐廳大吃一頓之後,肚子脹、打個飽嗝應該是很常見的事情。但假使你其實沒吃什麼東西,卻一直覺得太脹;或是一天到晚不停打嗝、或放屁次數多到影響社交生活,可能就要找找看原因。 打嗝、脹氣、或放屁,都與腸胃道裡的空氣有關。我們張口說話、吃飯、喝水時會吞下一些空氣,另外,食物於消化道分解後也會產生空氣。這些腸胃道的空氣讓我們感到肚子脹氣、也需要用放屁、打嗝等方式排出氣體。 若你常覺得肚子脹,請先想想是否有以下狀況: ● 吃太快,一下子吃很多東西可能不覺得飽,因為胃部要過個十幾二十分鐘才能傳達訊息給腦部說飽了。而實際上,我們的胃不比拳頭大多少,最好在覺得過飽之前要先喊停。 ● 吃太油,油炸的食物會延緩胃的排空時間,因此覺得胃很脹。 ● 喝汽水、可樂等碳酸飲料或啤酒,等於喝了一堆空氣進去。   以下習慣也會讓腸胃道有更多空氣: ● 用吸管吸飲料、嚼口香糖、含著糖果這些行為都會讓人吞進更多空氣 ● 焦躁緊張,生活緊張時我們會不自覺吞進不少空氣 ● 抽菸也會讓人吞進過多空氣 ● 腸躁症 ● 乳糖不耐症  ● 胃食道逆流   想要減少打嗝或腹脹,你可以試試看以下方法: ● 不要喝氣泡飲料或啤酒 ● 細嚼慢嚥,才不會一口氣吞下大口空氣,多咀嚼幾下也能省去腸胃許多事。 ● 不要抽菸 ● 確定假牙是否裝好,如果假牙裝置不當,咬合之間也容易吞進更多空氣。 ● 治療胃食道逆流   放屁過多可能起因於吞進過多空氣,也與消化道產生太多腸氣有關,可能是: ● 大腸裡未消化的食物開始發酵,產生過多空氣。 ● 消化系統沒法完全分解部分食物。 ● 大腸內菌叢改變,可能起因於吃了抗生素或其他藥物。 ● 便祕而使食物殘渣待在大腸太久,繼續發酵產氣。   想減少放屁、腹脹、打嗝,你可以避開會讓自己容易排氣的食物。常見的食物包括豆類、蘆筍、地瓜、花椰菜、白菜、口香糖、硬糖、生菜、牛乳及乳製品、含高果糖玉米糖漿的加工食品、含人工甜味劑等的食物。   減少放屁、腹脹、打嗝,你還可以這麼做: ● 少吃油膩膩的食物,太油的食物會減緩消化,延長食物在腸子裡面發酵產氣的時間。所以請避免洋芋片、鹹酥雞等高油食品。 ● 不要狼吞虎嚥,記得細嚼慢嚥能幫腸胃道省事許多。 ● 多運動,保持運動習慣好處多多,不僅能增進心肺功能、維持體重,對腸胃健康也很有幫助。但請不要一吃飽就去運動,你可以考慮在餐前運動,或在吃飽一小時後再去運動。。 ● 減少生活壓力。壓力太大的生活型態會影響消化,患者可能因為暴食及厭食的交錯而擾亂的腸胃運作。   打嗝、脹氣、或放屁會不會是跟什麼癌症有關呢?或許你曾聽過朋友這麼說:「我鄰居常覺得肚子脹,結果是胃癌!另一個表哥常放屁,結果是大腸癌!」而覺得很擔心。 這裡提醒大家,雖然打嗝、脹氣、放屁很自然,不用常常自己嚇自己,但假使你注意到,自己除了打嗝、脹氣、或不斷放屁的困擾外,還會常拉肚子、持續性肚子痛、突然間肚子大痛、解出血便、排便頻率改變、胸痛、或在沒減重時體重下降,就要記得就醫諮詢檢查。    原文出處

血尿原因很多種,小心檢查莫輕忽(懶人包)

2019年07月19日
公開
8948

  作者:劉育志 醫師   門診間常聽到這樣的對話:「醫師,我每天交際應酬、過勞加班,累到有血尿了!」 「等等,你確定那是血尿嗎?」醫師問。 病人說:「尿尿紅紅的,難道不是嗎?」 「最近有吃火龍果嗎?大便是不是也變紅了?」 「對喔!我昨天連吃了四顆火龍果!」病人歡天喜地的說:「原來是誤會一場啊!」 沒錯,我們吃了什麼食物、喝了什麼飲料、或服用了哪些藥物,都可能會改變尿液的顏色。吃了火龍果或甜菜根後,大家可能偶爾就發現自己的尿尿紅紅的,有些女性則在月經出血或不正常陰道出血之際,誤以為自己血尿而就診。畢竟,看到尿尿紅紅的,總是讓人相當緊張的啊! 這裡要告訴大家,看見血尿,我們確實要把它當一回事,好好確定原因為何,畢竟造成血尿的原因很多,可小可大,有時是一樁誤會,有時則會直指癌症。由於血尿原因太多了,我們接下來就來一步步破解吧! 斯斯分兩種,血尿也分兩種。一種是肉眼可見的血尿,一看就知道尿尿顏色不對勁,變成粉紅色、紅色、或可樂顏色等模樣!另一種是顯微性的血尿,代表外觀正常,而是在尿液檢查時,用顯微鏡觀察才找到的血尿。 尿液檢查除了能看到尿液中的紅血球之外,還能告訴我們很多件事情,了解尿液中有沒有蛋白尿、白血球、感染、或礦物質結晶體等等。   假使尿液檢查同時看到白血球與紅血球上升,那血尿可能是來自泌尿道感染的機會很大。 比較常見的泌尿道感染是膀胱炎及尿道炎,女性尿道比男性短,更容易有膀胱炎及尿道炎。這時患者不僅有血尿,還會有頻尿、解尿疼痛、尿臭味重等症狀。 另一種泌尿道感染是腎臟感染,這時感染源頭可以是從尿道、膀胱發炎感染後逆行而上的細菌;或是因為菌血症後從血液循環抵達腎臟的細菌,腎臟感染的症狀大致與膀胱炎相去不遠,但較容易有腰痛或高燒。 若確定血尿源頭為泌尿道感染,當然是以治療感染為主,數星期後再重驗尿液,看看是否有血尿狀況,假使緩解就能比較放心啦。(反反覆覆好討厭,醫師教你根治膀胱炎、尿道炎)   假使患者出現血尿的同時,還有明顯的腰痛、背痛、或延伸至腹股溝的疼痛,解尿時也有燒灼的痛感,則要考慮是由泌尿道結石造成的。尿路結石起源於尿液中的礦物質沉積形成結晶,積留於泌尿道中形成小石頭。而當這些小石頭塞住泌尿道或經由泌尿道排出時,會讓患者飽受折騰。 當泌尿道結石還小的時候,患者多多喝水是有機會自行排出而緩解的。但若經過X光片、超音波、或電腦斷層檢查後發現結石的尺寸大、位置不好排出,則需要考慮體外震波碎石、內視鏡取結石、或用手術開刀取結石!(每日茶不離手,小心腎結石找上你!)   若在尿液檢查中,同時看到蛋白尿的狀況,就會想到腎臟的過濾系統發炎了!有時患者在病毒感染或鏈球菌感染之後,造成腎小球發炎,因而出現血尿,這常是小孩子血尿的原因。或者患者有免疫問題、血管炎而影響了腎小球的功能,因而出現血尿。患者可能還會表現水腫、少尿、疲憊、頭痛等問題。   如果是很明顯地看到泌尿道滴血,尿的成分極少,真的滴出血那種,則要懷疑泌尿道癌症,腎臟癌、膀胱癌、攝護腺癌都有可能。醫師會配合腎臟超音波、靜脈腎盂造影、及膀胱鏡等檢查來確立診斷。膀胱鏡檢查是讓患者在局部麻醉狀態下,醫師會將帶有鏡頭的細管伸進尿道,檢查有無膀胱腫瘤或攝護腺肥大壓迫等問題。   超過50歲的男性容易因攝護腺肥大而血尿。隨著男性年齡增加,攝護腺組織增生後會壓縮尿道空間,導致解尿困難、頻尿、夜尿、和血尿等問題,剛開始可用藥物治療,若難以控制需考慮手術解決。(攝護腺肥大怎麼辦?)   有些人則是在尿道置放外來物,像是導尿管而出現血尿。年輕人則常因為長跑、騎長途自行車等激烈運動而脫水,紅血球受到破壞,造成血尿。部分長者需長期服用抗凝血劑或阿斯匹靈來降低血栓性疾病的危機,有時也會出現血尿。 雖然這篇寫了不少血尿原因,目的不在於讓大家自我診斷,而是要讓大家知道,血尿原因非常多,需要好好抽絲剝繭找出源頭,才能再根據原因確實治療,否則也是會隱藏危機的。提醒大家,若你有血尿的話,一定要正視,找醫師好好確定原因。    原文出處

吃甜食又讓妳胃食道逆流了嗎?(懶人包)

2019年07月17日
公開
210

  作者:白映俞 醫師   胃食道逆流是很常見的慢性消化道疾病,我們或許都曾有過「火燒心」或「胃酸逆流」這樣的症狀過。但如果這些症狀不是偶爾才出現,而是常常困擾著你,甚是一星期發生多次,那就可能會被診斷為胃食道逆流疾病。 體重過重的人、孕婦、糖尿病、有菸癮者,比較容易罹患胃食道逆流。   胃與食道之間,有個環形的肌肉構造叫做「賁門」。在食物通過食道進入胃的時候,賁門打開,讓食物通過。結束進食時就會關起來,避免胃裡面的食物逆流向上。 但,若賁門作用不良,比較無力或開關的不適當,就可能會讓胃酸與食物逆流向上到喉嚨。這是很不舒服的,因為食道內襯無法承受胃酸的刺激性,可能會引發食道發炎。 萬一突然發作時,可以先嚼無糖口香糖,促進口水分泌,中和胃酸,且吞口水的動作能夠促使胃酸流回胃部。 不過記得,要「無糖」的。   喝少量的低脂牛奶也能緩解一下不適,但牛奶不要選全脂的。  如果常發作的話,還需要用到制酸劑的話,一定要找醫師診治,甚至需要做胃鏡檢查。   想要減少胃食道逆流,一定要調整生活型態。 不要吃容易引發胃食道逆流的食物,雖說會刺激每個人胃食道逆流發作的食物可能不太一樣,但高脂、油炸、甜食盡量不要。也要記得少吃「沾醬」。另外,先不要吃柑橘類的水果、果汁。   吃東西的時候不要狼吞虎嚥,一次更別吃太多,這些都會打壞賁門的調節。 剛吃飽不要躺下來,最好是進食兩個小時後再躺下。床頭也可以弄得高一點,不要平躺。      記得戒菸。不要穿一直加壓在腹部的衣服,馬甲、束腹、束褲都不太適合。    胃食道逆流發作後,記得一定要先改變生活型態,並依照醫師指示服用藥物,目前只有很少數的患者需要接受手術處理胃食道逆流問題。 想知道更完整的藥物介紹及如何改變生活,請看這篇:面對胃食道逆流,你該了解的幾件事!    原文出處

幹嘛要氣切?(懶人包)

2019年07月15日
公開
176

  作者:白映俞 醫師   氣切,是氣管切開手術的簡稱。這名詞常造成許多恐慌,甚至很多人認為氣切=瀕死。究竟為什麼需要做氣切?氣切切在哪裡?就讓這份懶人包解釋一下。 正常呼吸時,空氣會由鼻腔口腔進入呼吸道,再抵達肺部。 氣切是會再頸部氣管做個切開,放進氣切套管,如此一來,做了氣切之後空氣就能從氣切套管進入肺部。   用詳細一點的解剖構造來看是這樣的。做了氣切之後,空氣就不用先經過鼻腔、口腔、聲帶、頸部氣管等構造,而是直接從氣切套管進入肺部。   那究竟什麼人需要氣切呢? 有些患者是因為意識不清、無法自主呼吸,需要呼吸器支持。若需要呼吸器支持的時間過長,就會從氣管內插管改成氣切。   有些疾病會造成呼吸道阻塞,例如聲帶麻痺或是喉癌,空氣進入肺部的途徑受到阻塞而進不去,患者無法呼吸,就需要建立新的呼吸道。   有些患者虛弱無力,無法順利咳出分泌物,需要做個氣切方便照護者幫忙抽痰,照護患者肺部健康。   頭頸部外傷或是進行頭頸部手術時,患者口、鼻無法呼吸,則需要建立人工呼吸道幫助呼吸。   所以其實氣切式照護呼吸道的好方法,當患者恢復之後,也有機會能移除氣切,所以不要誤信:「氣切之後,病人就會死了。」這樣的說法喔。    原文出處

內分泌系統裡最常見的癌症 – 甲狀腺癌(懶人包)

2019年07月11日
公開
182

  作者:白映俞醫師 甲狀腺是在脖子前側、蝴蝶狀的器官,蝴蝶翅膀兩側分別被稱為左葉及右葉,均能分泌被稱為「甲狀腺素」的荷爾蒙,甲狀腺素會直接進到血液內流往全身,調控新陳代謝,影響著血壓、心跳速度、體溫、和體重。 所以啦,甲狀腺個頭雖小,事業可是做得很大,一出事會全身。我們之前已經介紹過「甲狀腺機能亢進」與「甲狀腺機能低下」,這次來介紹甲狀腺癌。   甲狀腺癌雖然發生率不如乳癌、大腸癌等每年超過萬名新患者那麼高,卻已經是內分泌系統裡最常見的癌症了。 根據台灣2014年統計,甲狀腺癌發生個案數占全部惡性腫瘤發生個案數的3.26%,甲狀腺癌發生率排名在女性為第5位好發的癌症!於男性為第15位的惡性腫瘤。 從統計數據您可以看出在罹患甲狀腺癌的患者中,以女性患者較多,女性患者罹病年齡也男性患者還早。幸好,甲狀腺癌也是最有機會治癒的癌症之一,我們更應該要好好注意,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甲狀腺癌根據細胞特性不同,發展與預後也不一樣,我們來看看四個甲狀腺癌的主要分類: ● 乳突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乳突型甲狀腺癌是最最常見的甲狀腺癌類型,占了所有甲狀腺癌案例的八成左右。乳突癌患者常年齡介在20到45歲之間,是算比較年輕就會得到的癌症之一,(其他型態的甲狀腺癌患者較常已超過50歲。)乳突癌長的不快,雖會轉移到淋巴結,但相對來說是最常見,預後也最好的甲狀腺癌。 ● 濾泡癌(follicular thyroid carcinoma):甲狀腺癌內第二多的是濾泡癌,患者年齡介於40-50歲。濾泡癌容易從血管轉移,而術前的細針抽吸細胞學檢查難以斷定是「濾泡瘤」或「濾泡癌」,因為濾泡癌的診斷需看到血管或包膜侵犯,才能確定為惡性,因此需要拿下整個甲狀腺檢體後才能確定。 ● 髓質癌(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這種型態的甲狀腺癌約一半患者是家族遺傳,還可以併發其他內分泌瘤,像是腎上腺瘤、副甲狀腺瘤等。容易從淋巴及血液轉移。 ● 未分化型甲狀腺癌(anaplastic thyroid carcinoma):未分化型甲狀腺癌最嚴重的甲狀腺癌類型,好發於60歲以上的長者,可能是原本已存在、觀察多年的甲狀腺結節突然局部腫大變性,未分化型甲狀腺癌是個難以治療且存活率差的病。多數患者診斷後存活不到一年。   那我們要怎麼知道自己有沒有罹患甲狀腺癌呢?其實甲狀腺癌不一定會改變甲狀腺素的分泌,患者不容易因而表現甲狀腺機能亢進或甲狀腺機能低下,反而通常是沒有症狀。 如果有症狀的話,以脖子痛、聲音沙啞(代表腫瘤壓迫到返喉神經)、脖子處摸到腫塊、吞嚥困難(代表腫瘤壓迫到食道)、易咳嗽或呼吸窘迫(代表腫瘤壓迫到氣管)較常見。 有了以上這些症狀,也不代表一定就患有甲狀腺癌,甲狀腺的腫瘤裡面,良性的甲狀腺結節發生率比惡性的甲狀腺癌發生率還高。所以,請先別緊張,有疑慮或有以上症狀的話,先找醫師檢查吧!   到了醫院,醫師如何診斷甲狀腺癌呢? 通常就診後醫師會先問問家族史或有沒有經歷過輻射暴露等事件,再來就是脖子處的觸診,看甲狀腺有沒有腫大。抽血檢查無法直接顯示是否有甲狀腺癌,但若擔心甲狀腺生病的話,醫師多會先安排檢查甲狀腺功能是否正常。 擔心甲狀腺癌時醫師安排的影像首選是超音波檢查,用超音波看甲狀腺的形狀、大小,裡面是否藏有結節,若有,可以知道結節是實心的,還是充滿液體的囊腫,一般說來實心的結節比囊腫更可能是惡性的。 然而,抽出來更準,因此醫師會在超音波的導引下,用細長的針抽取些許可疑組織,送到顯微鏡下化驗是否為癌症組織,我們稱為細針抽吸細胞學檢查。這個方法已經很常用,安全性和準確度都很高,只是對濾泡細胞類型的腫瘤較難以在術前判讀為濾泡腺瘤還是濾泡癌。 若已經確定是甲狀腺癌,醫師可能回安排電腦斷層影像或正子掃描(PET),瞭解淋巴腺轉移及腫瘤侵犯的程度,看看甲狀腺癌是否已經轉移到身體其他地方。   甲狀腺癌的治療與患者個人健康狀況、得到的甲狀腺癌種類和分期有關。手術是最基本常用的治療方式,多以甲狀腺全切除手術為主。有時甲狀腺裡有癌細胞的部份非常非常小,可以考慮僅做甲狀腺部分切除手術。 手術併發症可能有出血及感染,術後出血若量太多,血塊堆積後壓迫氣管,會影響呼吸且突然危及性命安全。另外,手術時若同時切掉副甲狀腺,患者之後會低血鈣的症狀。如果手術時影響到返喉神經,則會讓聲帶麻痺,聲音沙啞,甚至影響呼吸。 另外大家會問,甲狀腺這麼重要,能影響心跳、體溫、及新陳代謝,全部切掉真的沒問題嗎?原來,手術切除甲狀腺後,體內缺乏甲狀腺素,就要服用甲狀腺素的錠劑補充。醫師剛開始會請患者定期回診抽血檢查,看補充的劑量是否恰當。 接下來,可考慮放射碘治療,這是指用口服膠囊或喝下液體的方式服下放射碘,這時甲狀腺濾泡細胞及甲狀腺癌細胞會先獲取到放射碘,並被放射碘清除破壞,這種放射碘治療方式不太會影響到身體其他細胞組織,可以用在手術後清除剩餘的甲狀腺組織,或是用在甲狀腺癌復發或轉移時破壞甲狀腺癌細胞。 在接受口服放射碘治療前一兩個星期,醫師會請患者先減少飲食中的碘含量,並減少口服甲狀腺素補充,如此一來服用放射碘後會更快進入甲狀腺或甲狀腺癌細胞破壞。在服用放射碘的幾天內,放射物質就會從尿液排出,但為了保障其他人,患者會住進隔離房,這段時間內患者更要避免接觸孕婦及小孩。服用放射碘的副作用包括厭食、口乾舌燥、眼睛乾、皮膚搔癢、味覺及嗅覺改變等,隨著放射碘排出,約一兩個星期後會改善。 放射治療、化學治療、標靶治療也都是甲狀腺癌的治療選項,醫師會視狀況調整,可與醫師好好溝通適合自己的選項。   甲狀腺癌的危險因子: ● 碘缺乏:台灣食鹽均有添加碘,因此這個機率很小。 ● 輻射暴露:輻射暴露尤其會增加乳突癌的機會,廣島及長崎原子彈爆炸後,當地兒童後來罹患甲狀腺癌的機率就變高了。有研究認為在兒童或青少年時期接受頭頸部放射線照射來治療淋巴癌等癌症的話,數十年後甲狀腺癌的機率也會上升。 ● 基因變異會增加罹患甲狀腺癌的機會:髓質癌與家族遺傳的基因變異最有關連,並容易有其他內分泌腺體的異常。 ● 也有研究顯示曾經罹患乳癌的患者,尤其年紀輕輕就得到乳癌的人,有較高的機會罹患甲狀腺癌。 原文出處

哺乳期的難題 – 乳囊腫(懶人包)

2019年07月10日
公開
2411

  作者:白映俞醫師 很多新手媽媽都曾聽說:「要多餵母乳,小朋友才比較不會過敏。」而世界衛生組織也建議在小孩六個月大之前,鼓勵母親僅用母乳哺餵小孩。你可能會想:「對啊,以前生物課上過,我們是哺乳類動物,哺乳本來就是天經地義的行為吧,有什麼困難呢?」 然而如果你的朋友已經結婚生小孩,或自己步入家庭,一定也曾聽說過:「阿庭餵母奶後好像遇上很多麻煩,一直乳腺炎感染呢!」或是「小乖本來餵得好好的,結果突然說有個腫塊要去開刀!」 媽媽們於哺乳期面臨的挑戰其實非常多,奶量有的太多、有的太少,有的不好擠,有的小孩不吸。種種可能都會影響媽媽的乳房健康,帶來乳汁淤積、乳腺炎、乳囊腫、乳房膿瘍等問題。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乳囊腫」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什麼是「乳囊腫」? 簡單來說,乳囊腫就是裡面包含乳汁的囊腫,乳囊腫與你常聽到的纖維囊腫並不一樣。 一般如果我們說到「乳房纖維囊腫」,我們說的是乳腺裡面有液體蓄積,堆積成很像水球的一個腫塊,而這時的液體是呈現清澈的分泌物。 那乳囊腫為何不同呢?乳囊腫裡面的是一包乳汁啊!不是水。因此乳囊腫常發作於哺乳中的媽媽,有時懷孕中的婦女,或剛退奶一兩年內的媽媽也可能會出現這樣的問題。 為什麼會跑出「乳囊腫」? 乳囊腫的出現很可能於乳汁排空的不順利,乳汁滯留於乳房組織有關。當乳汁無法順利排出,就會蓄積在乳房內形成一個逐漸變大的腫塊,愈積愈多愈大。有時則是乳管內有疤痕,或乳管因壓力過大受傷,乳汁滲漏外溢成一團囊腫。乳囊腫最常出現在乳暈附近。 若有「乳囊腫」,會有什麼不舒服嗎? 當乳囊腫小小的時候,其實不會有什麼感覺。如果乳囊腫持續變大,哺乳的婦女會在擠乳時發現有個硬塊感,(通常位置是在乳暈正下方附近),通常這個硬塊有其範圍,摸得出邊界,甚至會有一團硬塊在皮下滾來滾去的感覺。這個硬塊感通常不會讓人感到疼痛(因此和乳腺炎發作的紅、腫、熱、痛並不相同)。然而隨著時間進展,乳囊腫可能會逐漸變大。 「乳囊腫」會帶來什麼後遺症嗎? 雖然單純的乳囊腫多以「腫塊」的樣貌呈現,但乳囊腫的出現代表乳汁排出不順,乳汁淤積,當有一個愈來愈大的乳囊腫壓迫在乳房時,也會影響其餘部位的乳汁排除。 還有,一整塊蓄積的乳汁也是細菌生長的好環境。因此本來單純的乳囊腫可能會被細菌入侵,引起發炎,患者開始感到疼痛、紅腫、硬塊愈來愈大,更嚴重的時候會到乳房膿瘍的程度。   假使都沒有感染,「乳囊腫」又會如何呢? 若乳囊腫體積較小的話,很有機會在停餵母奶後,自我吸收而乳囊腫消失。 如果出現乳囊腫後繼續餵母乳,乳汁仍有機會蓄積於乳囊腫,導致乳囊腫愈來愈大。若乳囊腫太大,即使停餵也難以吸收,後來可能需要用手術移除。 由於乳囊腫可能是乳汁滲漏造成的,而當乳囊腫變得更大後也可能再度滲漏,滲漏而成的乳囊腫比較容易引起周遭組織的發炎,醫師通常會建議移除乳囊腫,以避免局部乳房組織的慢性發炎。 我怎樣知道自己這腫塊是不是「乳囊腫」? 懷孕和哺乳時若媽媽們有摸到乳房硬塊,可以先尋求乳房外科的協助。這時醫師比較少安排帶輻射線的乳房攝影檢查,而會先用乳房超音波檢查硬塊的特性。 超音波下大部分的乳囊腫與周邊組織有良好的界線範圍。若為了要確定囊腫裡的液體成分,可以安排抽吸,乳囊腫抽出來是白白黃黃的乳汁,有的則像起士一樣濃稠。(不是清澈的水,也不是血,可藉此與其他纖維囊腫或腫瘤作為區分。) 然而若是在不同時間點檢查,會發現乳囊腫的樣貌開始變化。簡單來說,這是一包含有乳汁的囊腫,裡面含有的脂肪、蛋白質成分不同,濃稠度會不同。另外我們身體也有機會試著吸收這塊囊腫,因此乳囊腫裡面成分的濃度和外觀會有變化,開始和周邊組織的界線不清楚。 通常愈晚才到醫院檢查(病人主訴:「我發現這個腫塊好幾個月了!」或「我已經停餵三個月,這個在餵奶時好像就有了,現在一直不消。」),檢查到的乳囊腫內容物會愈黏稠,混合了實心和液體的成分。而當一個腫瘤看起來成分不均,或非常實心,都會更傾向「像是乳癌」,因此若有這樣判讀上的困難,則須做切片檢查才能確定腫瘤的特性。總之,乳囊腫有機會在影像上出現類似乳癌的特徵,單憑超音波或乳房攝影難以斷定其性質。) 有些媽媽的哺乳路即使非常努力仍充滿艱辛,萬一在哺乳中發現硬塊,且硬塊愈來愈大,建議還是及早就醫,不要硬撐。與醫師好好討論接下來該怎麼做,別為了小貝比而忽視自己的健康喔。 原文出處

乳房痛和乳癌有關嗎?醫師圖文分析(懶人包)

2019年07月08日
公開
236

  作者:白映俞醫師   女性的雙峰雖是許多人注意、在意的焦點,卻常帶來不少困擾。除了懷孕、哺乳時,乳房變大變痛還可能感染發炎之外,平常也有不少女生會經歷「乳房痛」。大家經歷的乳房痛可能不盡相同,有人會說:「我覺得乳房緊緊的,好像很重,還有點腫脹。」有人則感覺到燒灼感,甚至痛感還伴隨著輻射狀的延伸,一路痛到腋下、背後。而不管怎麼痛,女性朋友最想知道的是:「天啊,我的乳房這麼痛,會不會是得到乳癌了?!」   這裡先說個讓大家放心的事情,就是「乳房痛很少與乳癌有關」。乳房痛不等於罹患乳癌,罹患乳癌的人也很少表現乳房痛,至少乳房痛很少是乳癌表現的唯一症狀。乳癌的四大症狀還是以「乳房摸到硬塊」、「腋下摸到硬塊」、「乳頭出現異常分泌物」、和「皮膚出現變化」為主。 然而,因為乳房痛實在太常發生了,超過一半至乳房外科求診、要求做乳房影像檢查的患者,就是因為乳房痛而來的。因此我們接下來繼續看看,有哪些原因造成乳房痛?! 要判別乳房痛,醫師通常會先問患者:「你覺得你的乳房痛和月經週期有沒有關係呢?」因為我們會先大致把乳房痛分成兩種,一種是「週期性的乳房痛」,另一種則是「非週期性的乳房痛」。   與月經週期有關的乳房痛,大約從月經該來之前的三、四天前開始,但也有人是月經來之前兩個星期的排卵期附近就開始痛,不過患者會發現月經剛來或結束的時候,乳房就不痛了。這種痛常被形容成悶悶脹脹的沉重感,有些人狀況不嚴重,偶爾發生並不以為意,但部分女生可能會痛到穿不住內衣,或是在小孩不小心撞到,或先生男友碰觸乳房時,覺得痛到受不了。 造成與月經週期有關的乳房痛的原因,是體內荷爾蒙的變化。這與體內黃體激素和雌激素相互間的平衡和高低起伏變化有關,有時還牽扯了泌乳激素的濃度問題,若是已經停經或在懷孕期間就不會有這類型的乳房痛,而這種乳房痛容易發生在年紀介於20到30幾歲的女性朋友,或是已經接近更年期的時候。雖然我們都說荷爾蒙跑在血液中,對兩邊乳房的影響應該大同小異,但週期性這類型的乳房痛還是有可能僅發生在單邊,也可能不僅痛在乳房,還延伸到腋下附近,是有點放射出去的痛感。有些人最近課業、工作的壓力比較大,亦會影響荷爾蒙波動,讓乳房痛變得更明顯。   至於跟月經週期沒有關係的乳房疼痛的話,我們稱為「非週期性的乳房痛」,是隨時都可能發作的。這種痛的方式就更多樣性了,可以是痠痛感、燒灼感、刺痛感、或是緊緊的。有些患者在發作前胸腔曾受到撞擊,屬於外傷影起。而我們胸壁、肌肉、關節帶來的緊繃、發炎等,也常會被自己認為是乳房痛!像是現在女性運動風氣增加,重訓後胸大肌的拉傷、扭傷而讓患者覺得乳房痛的情形其實不少,也有患者是跑了半馬或全程馬拉松後,乳房愈來愈痛。不僅運動帶來的肌肉緊繃會讓患者表現乳房痛,光是乳房比較大的女性就可能會因其乳房重量而讓肩膀、頸部、背部負擔過大,並導致胸廓的疼痛,進而認為是乳房不適。內衣選擇不當或體重增加導致內衣太緊也是常見的乳房疼痛原因。 有些女性的乳房痛則是來自於腫瘤的壓迫,但就像我們剛剛所說的,通常這與乳癌的關聯性不大,比較容易引起乳房痛的乳房腫塊是囊腫,囊腫是裡面蓄積了組織液的良性腫塊,但長的太大(例如直徑超過兩、三公分)時,會對周遭乳房組織產生壓力而帶來非週期性的乳房痛。 另外,有些患者的乳房痛與乳房無關。像是帶狀皰疹(皮蛇)發作時,剛開始患者僅覺得胸部刺痛,或是刺痛感從背部延伸到單側的胸部,部分皮膚出現紅疹模樣,後來皮膚表面才出現小小的水泡而被診斷為帶狀皰疹。停經後的女性如果表現乳房痛,也要很注意是否與活動或出力有關,或還有沒有其他伴隨的症狀。有時候這並不是乳房痛,而是心臟冠狀動脈血管缺血而導致的胸痛,這可是心臟病發警訊呢!   看完了以上乳房痛的可能原因之後,您可以發現,造成乳房痛的原因不僅可能與月經有關,還有很多其他的因素也能導致乳房痛,因此,當您發現自己乳房痛起來的話,可以自己做點紀錄,寫下乳房痛的日期、型態、伴隨的症狀等等。甚至,有些乳房痛與您正在服用的藥物有關,所以記錄當時使用的中藥、西藥、健康食品等也能讓醫師看出端倪。請注意,如果您的乳房疼痛符合以下任一種的情形,最好請醫師診治您的狀況: ● 乳房痛持續超過一兩個月經週期 ● 停經後乳房疼痛 ● 在乳房一個特定區域感到的乳房痛 ● 乳房愈來愈痛,甚至影響到生活作息 就醫檢查乳房痛的話,醫師常常會幫患者安排乳房攝影和乳房超音波,來確定是否沒有腫瘤性的問題,當然如果看到腫瘤且有必要確定其良性惡性的話,則須用切片檢查來確定診斷。幸好,絕大部分的乳房痛與腫瘤無關,我們平常可以靠著幾件生活中的調整,避免乳房愈來愈痛的狀況。   很多人乳房痛時會覺得不穿內衣,或穿無鋼圈內衣比較好,其實這並不一定。如果本身胸部比較大,反而是穿著支撐力足夠的內衣才能減少乳房過重帶來的不適。而大家運動時最後穿著適當的運動內衣,以減少乳房過度晃動,平時就選擇具有足夠支撐力的內衣,對改善週期性或非週期性的乳房痛都有幫助。 在大規模的實驗裡,學者無法發現咖啡因和乳房痛的明確關係,但常常有患者認為自己在戒掉喝咖啡的習慣後,乳房痛就減少了。所以如果你常常乳房痛,也已經就診確定了不是乳房腫瘤的關係,可以考慮先避免攝取咖啡因,看看狀況是否改善。(這點科學研究並不特別支持,但臨床狀況會對部分患者有幫助。) 還有,常常乳房痛的人要考慮低脂飲食,因為研究發現細胞內的脂肪酸會影響乳房細胞對荷爾蒙的感受度。相反的,嘗試生酮飲食比較容易誘發明顯的乳房痛。 很多的乳房痛和肌肉使用脫不了干係,因此不管您是跑步、做有氧運動、或是做重量訓練,結束前都記得做收操,稍微伸展一下您的胸大肌及背部,對改善乳房痛也能有所幫助。 一般的乳房痛並不需要藥物緩解,或者是吃個幾天的消炎藥就能改善了。如果真的持續乳房很痛且醫師認為是週期性的乳房痛,也就是荷爾蒙高低起伏造成的乳房痛,可能會建議患者服用調經藥。這部分的藥物使用要在醫師建議之下調整劑量,不要自己亂吃,因為其中雌激素和黃體激素的劑量、配方劑型等都會影響。如果是停經後開始服用荷爾蒙補充製劑,而感到乳房痛的患者,也務必向醫師反應這樣的狀況。 原文出處

乳癌零期怎麼辦?(懶人包)

2019年07月05日
公開
310

乳癌是最好發的女性癌症,而其中大約五分之一的乳癌患者會聽到醫師說:「妳罹患的是乳癌中的原位癌!」或說:「妳這是乳癌零期!」究竟什麼是零期,什麼是原位癌?要不要治療?我們一起來看看。 我們先來看看什麼叫做癌症。癌症代表細胞變異後失去控制,不停地分裂複製,侵犯正常組織。那我們說的原位癌通常是指「乳管原位癌」,英文稱為ductal carcinoma in situ,簡寫為DCIS。這代表乳管的細胞已經變化成癌細胞,但還沒有穿過乳管壁,尚未侵犯鄰近的組織。因為還沒有擴展到附近區域,也不會遠端轉移到身體其他地方。既然還待在原地,就叫做「原位癌」,也可說是乳癌零期。     罹患乳癌零期時,少數患者會因為發現乳頭出現異常分泌物,或覺得局部有個腫塊,但多數人並沒有症狀。那為什麼會知道有乳癌零期呢?通常都是做乳房攝影篩檢時,意外發現了有異常的鈣化點,醫師安排抽檢組織(切片檢查),由病理組織報告證實癌細胞尚未離開乳管,尚未侵犯周邊,而認定是乳癌零期的。基本上我們沒辦法從乳房超音波或乳房攝影的檢查報告就看出來這是乳癌零期,這兩種影像檢查是要找到讓人有疑慮的腫瘤或鈣化點,並針對這些有疑慮的腫瘤或有疑慮的鈣化點做進一步的切片檢查。若要確定為乳癌零期,都是需要病理組織切片報告的。 那既然乳癌零期的意思是沒有看到乳癌癌細胞侵犯到其他組織、器官的證據。但隨著時間過去,原本待在原位的癌細胞會不會殺出重圍,擴張勢力範圍,在我們的身體攻城掠地,打下一座又一座的城池呢?如此懷疑是很合理的。據統計,沒有處理乳房原位癌的話,其中兩成至五成的原位癌會進展成侵襲性的癌症,也有醫師會用「大約三分之一」這樣的說法,告知病人乳癌零期的患者之後進展到侵襲性乳癌的機率大約是三分之一。 至於這樣的機率算高還是不算高,其實是見仁見智。但醫師不是算命仙,目前也沒有科學的辦法預測誰的乳癌零期會進展到侵襲性乳癌,誰的乳癌零期就會一直是原位癌。目前若診斷出乳癌零期的話,多數醫師還是建議患者於乳癌零期的時候就接受治療,因為治療後其患者預後是很好的,存活率近乎百分之百。甚至還有研究發現,如果是年紀超過五十歲且發現乳癌零期的女性,後來十年因各種原由而死亡的機率是比一般大眾來得小的,可能是因為這是一群人能找到乳癌零期,通常是願意做常規篩檢並比較重視自己身體健康的。   乳房原位癌的治療方式通常是針對乳房病灶即可。手術方面可以選擇乳房保留手術或單側乳房全切除。如果乳癌零期的範圍比較大,或是屬於多發性(不只一處)的乳癌零期,抑或在進行乳房保留手術後,發現在檢體的邊緣有癌細胞存在,就要考慮單側乳房全切除。另外,如果是選擇乳房保留手術的話,通常還會配合上放射線治療,可以減少剩餘的乳房細胞又再次出現乳癌零期或甚至侵襲性乳癌的狀況。除非患者乳癌零期的範圍極小,且病理組織發現其分級很初期,才可以考慮不加做電療。進行乳房手術時,醫師常會一併做前哨淋巴結的檢查,看看是否淋巴結的轉移。 (關於前哨淋巴結的概念,詳見「乳癌第一期怎麼辦?」) 手術結束後,很重要的事情是要了解檢體特性,再根據不同的檢體特性視患者狀況追加治療。若檢體發現其有荷爾蒙ER、PR陽性的接受體,那可以請患者服用荷爾蒙抑制劑五年,以減少荷爾蒙對身體的刺激,減少後來左右兩邊的乳房再度出現原位癌或乳癌的機會。 被診斷為乳癌零期後,若不打算要馬上進行開刀治療,務必要與醫師好好討論,訂出觀察追蹤的適當時機,以免乳癌零期已進展為侵襲性乳癌而不自知。 我們這裡討論的乳癌零期都是乳管原位癌。另外於組織切片穿刺後也可能出現的結果是lobular carcinoma in situ(LCIS),中文為乳小葉原位癌。過去乳小葉原位癌也被算在乳癌零期,但現在美國癌症醫學會並不認為這屬於癌症零期,就算不治療通常這區塊也不至於會進展成侵襲性乳癌。但這些患者後來雙側乳房長出乳癌的機率是一般人的七到十二倍。因此同樣要與醫師好好配合,規律的追蹤乳房狀況,並評估與考慮預防乳癌發生的各種可能方式。   原文出處

惡化快、預後差的 – 高惡性乳癌(懶人包)

2019年07月03日
公開
186

乳癌是台灣女性最好發的癌症,近三十多年來乳癌的發生率持續上升,如今每年增加超過一萬名患者。 治療乳癌時,一定要多管齊下。當患者接受手術、放射治療後,醫師會依據乳癌分期、以及癌細胞的動情激素受體、黃體激素受體與上皮細胞生長因子受體,來搭配使用化學治療、賀爾蒙治療、以及標靶治療。 只要按部就班接受治療,早期乳癌患者的五年存活率可以超過九成。 不過,有部分乳癌屬於高惡性乳癌。 這些患者對治療反應差、容易擴散轉移、病情惡化快速且存活時間較短。 看到這裡,讀者一定會有疑惑:「我怎麼知道親友的乳癌算不算高惡性乳癌呢?」我們就來看看,高惡性乳癌究竟有哪些特性? 高惡性乳癌通常具有以下幾項特徵: 第一樣是三陰性乳癌,代表癌細胞的三種受體(ER、PR、Her-2)皆為陰性,因此對傳統治療的反應較差。 三陰性乳癌約佔所有乳癌的一至兩成。 第二種特性是癌細胞轉移超過兩個器官,這代表著乳癌的戰鬥力旺盛,導致乳癌細胞同時侵犯了肝臟、肺臟、及腦部或骨骼。 第三種特性代表著乳癌細胞在術後兩年內復發,愈早復發的癌症代表腫瘤適應力佳,對治療較無反應。 第四種特性是癌細胞不僅轉移到內臟,還讓受侵犯的器官失去功能,例如當乳癌轉移到肝臟後,肝臟被破壞而造成黃疸,或肺臟被破壞而導致呼吸衰竭。這代表著乳癌的破壞力強大。 高惡性乳癌的患者一定要與醫師密切配合,才有機會獲得較好的治療效果。 根據研究,規律運動、維持適當體重、年輕生育、避免抽菸、避免飲酒過量皆可降低罹患乳癌的風險。尤其我們要提醒大家,台灣乳癌患者有年輕化的趨勢,四十五歲以下的患者接近兩成。 因此,女性朋友們大家一定記得互相提醒乳房保健的重要性,定期追蹤乳房超音波及乳房攝影,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永遠是戰勝乳癌的最佳策略! 原文出處

看東西扭曲有暗影,可能造成視力損傷的黃斑部病變

2019年07月01日
公開
146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您聽過黃斑部病變嗎?讓我們先來做個小測試。 這個自我檢測的表格是阿姆斯勒方格表(Amsler grid),請各位先找個照明良好的環境,把檢測表放在眼前30公分,再「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例如遮住左眼,由右眼盯著中心的黑點做測試。平常有戴著眼鏡的人,就請戴著眼鏡做測試。如果你看到的是筆直線條,每個角落都毫無缺損,恭喜你,現在這眼是正常的,請換另一眼再做一次測試。但若你看到的線條是波浪型曲線,看起來模糊,或有幾條線不清楚不見了,哇!這可能是「黃斑部病變」的徵兆。(請使用電腦螢幕。此方法不能取代正規的眼科檢測,請定期進行眼科檢查。)   除了近視、老花、白內障等大家耳熟能詳的眼睛問題之外,現代人一定都還聽過另一個新時代視力殺手的名號–黃斑部病變。究竟黃斑部在哪裡?黃斑部病變會如何?醫師能如何治療,我們又該如何保養?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首先,我們來看看黃斑部的位置。視網膜是位於眼球後方內壁的感光組織,含有感光的神經細胞,而黃斑部則位在視網膜的中心,是視網膜中最敏感的感光區域。黃斑部能匯集光線,是視野最好,看得最清楚的地方,雖然大約只有一顆米粒大,但可以辨識物體的清晰度和顏色,產生精準的彩色視覺。 而我們常常聽到的「年齡相關性黃斑部退化病變」,確實是六十歲以上長者罹患不可逆的失明之首要原因。年齡相關性黃斑部退化病變又分成兩個形式,「乾性」和「濕性」。乾性黃斑部病患人數占了所有黃斑部病變的近九成左右。   所謂的「乾性黃斑部病變」是在黃斑部出現一些沉積物。黃斑部出現黃色沉積物的初期,沉積物不多且範圍不大時,不至於會影響視力,但當沉積物變多及變大後,患者看書時會覺得視力朦朧,字體模糊、變淡、變暗,甚至有點變形。更嚴重的話,黃斑部的感光細胞會萎縮、死亡,視野的中央出現盲點。多數乾性黃斑部病變患者不至於整個失明,但想要看什麼東西時,其中央變得很不清楚。   至於「濕性黃斑部病變」為什麼會被稱為「濕性」呢?原來這時黃斑部下方的脈絡膜會長出不正常的新生血管,但新生的血管並不健全,會滲漏血液、液體進到視網膜,破壞黃斑部的感光細胞,而扭曲了視覺造成視力惡化,本來筆直的線條都變成了波浪狀。新生的血管與滲漏的血液後來會讓黃斑部形成疤痕組織,患者可能在幾周到幾個月內喪失視力。 雖然多數人都是乾性的黃斑部病變,但乾性的黃斑部病變有機會演變成濕性的黃斑部病變,而引發永久性視力喪失。需要趕緊接受積極治療! 年齡增長和基因遺傳,是濕性黃斑部病變的兩大高危險因子,然而我們依然可以調整生活型態,預防疾病發生。流行病學調查發現,有抽菸習慣的人,罹病機率是不抽菸民眾的2至5倍,若有抽菸習慣,趕緊戒菸愛護身體及眼睛健康吧!此外,建議平常可以多吃深綠色蔬菜、胡蘿蔔、水果,來保養眼睛,預防濕性黃斑部病變。 除了調整生活型態及攝取有益眼睛的食物之外,醫師還有一些針對眼睛的治療策略能處理黃斑部病變。像是: 眼球內注射抗血管新生藥物(Intravitreal Injection of Anti-VEGF):將藥物以極細的針頭注射到眼球玻璃體。注射的藥物會與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結合,阻斷血管內皮生長因子,阻止血管新生。 光凝固雷射療法(Laser Photocoagulation):用雷射光凝固滲漏的視網膜,避免血管新生。   當然,提醒各位,預防勝於治療,隨著年紀增長,黃斑部更容易生病,平時還是要節約用眼時間,別太常當低頭族,總是近距離用眼喔!黃斑部病變剛開始進行的時候是悄然無聲的,隨著時間過去暗點逐漸擴大、變暗,患者對色彩的分辨力降低、改變。而且,當其中一眼睛發生濕性黃斑部病變,另一眼的罹患機率會大幅提升! 因此我們最好規則地用阿姆斯勒方格表自我檢查,只要任何一隻眼睛看檢查表的狀況有異,就要趕緊到中大型醫院找眼科醫師做更詳盡的檢查與治療。及時治療不僅能夠減緩視力衰退的速度,甚至還有機會改善視力。早期發現黃斑部病變,才有挽救視力的機會。 本衛教資料僅幫助您了解疾病基本介紹,並無法取代醫療專業人員之診療,如有醫療問題請務必詢問您的醫師或其他醫療專業人員。 參考文獻: 1. National Eye Institute. Fact about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https://nei.nih.gov/health/maculardegen/armd_facts) 2. Pharmacol Rep. 2006 May-Jun;58(3):353-63. 原文出處

室內空氣汙染,傷身又致癌!

2019年06月28日
公開
349

  近年來空氣汙染嚴重,外頭經常是濃濃的霧霾,空氣品質監測網頁顯示一片紅通通,甚至還紫爆了! 面對室外空氣汙染,大家可能會選擇躲在室內,盡量少出門,不過,室內的空氣其實也有多種汙染,千萬不能掉以輕心。接下來讓我們看看室內空氣汙染的主要來源。   緊閉門窗也擋不住PM2.5! 第一樣汙染源,就是來自室外的空氣汙染,具有大家熟悉的的懸浮微粒(particulate matter,簡稱PM)。測量懸浮微粒時會用微米(μm)為單位,直徑小於或等於10微米的懸浮微粒會稱為PM10,而直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的懸浮微粒會稱為PM2.5。 為何會這樣區分呢?因為懸浮微粒對於人體的危害依其大小而有所不同。我們鼻腔的過濾極限大約是30微米,可以擋住毛髮、細沙。支氣管的過濾極限約是10微米,可以擋住花粉和黴菌。肺泡過濾的極限約是2.5微米。PM2.5的體積非常小能穿過肺泡,直接進入血液循環,進而影響全身,導致多種傷害。   PM2.5可吸附鉛、鎘、砷、錳等有害物質,對兒童傷害很大,因為兒童的呼吸量與體重的比例較成人高,生活在室內的時間長,若室內PM2.5過多,兒童學習及語言記憶力下降,很難專心,眼睛發紅、乾癢,容易有過敏性結膜炎。皮膚狀況變差,容易泛紅又發癢。當呼吸道的黏液增加後,支氣管會痙攣誘發氣喘。因肺炎死亡的年幼孩童中有超過五成與室內空氣汙染有關[1]。 PM2.5對成人的影響也很全面,在呼吸系統會引發氣喘、肺癌、與慢性肺阻塞,在心血管系統會讓人容易心絞痛、心肌梗塞、及心律不整。PM2.5會讓我們新陳代謝變差,變胖和得到糖尿病的機會因而上升。PM2.5也會傷害腦部,吸多了更容易得到中風、失智、及神經退化等疾病。研究人員發現,每年暴露的PM2.5每增加5 µg/m3,死亡風險會增加7% [2]。即使在PM2.5低於25 μg/m3的狀況下,仍然存在這樣的關聯。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每年約有430萬人的死亡與室內空氣汙染有關,常見的死因有中風(34%)、缺血性心臟病(26%)、慢性肺阻塞(22%)、肺炎(12%)、肺癌(6%)[3]。 最麻煩的是PM2.5的直徑遠遠小於門窗的縫隙,即使緊閉門窗,對懸浮微粒來說,根本是「門戶洞開」。待在室內,依然會受到戶外高濃度的PM2.5的影響!   在室內燃燒瓦斯、蠟燭都會汙染空氣 第二樣室內空氣汙染源來自於室內燃燒。我們在室內會煮菜,冬天還會取暖,都需要燃燒瓦斯爐、暖爐等設備。在燃燒過程會產生二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甲醛等汙染。假使通風不良,可能讓人頭暈、頭痛。 汽機車所排放的廢氣經常含有二氧化氮(NO2),會經由敞開的窗戶進入室內[4]。若家裡的車庫緊鄰門窗,更要特別留意。   來源多多的揮發性有機物(VOCs) 每當家裡剛裝修完、剛上油漆、或剛放上新家具時,你是否曾聞到一股味道呢?  裝潢隔板、接合劑、家具上,可能具有揮發性有機物(VOCs)。其中最危險的物質是甲醛,甲醛廣泛地存在油漆、塗料、隔板、木質家具、黏著劑之中,尤其台灣濕度高、溫度高,更加速甲醛揮發。暴露過多甲醛之後會刺激鼻子、咽喉、眼睛、和皮膚,損傷我們的呼吸道,更是致癌物質。這些建材、家具可能會持續釋出揮發性有機物,長達數月甚至數年之久。 清潔用品是另一個室內汙染源。清掃家裡時,我們會打開廚房清潔劑、浴廁清潔劑,大肆洗刷整理一番,之後地板再打個蠟,於廁所中擺放個芳香劑,或在角落噴噴殺蟲劑。這些日用品常含有揮發性有機物,容易刺激皮膚和呼吸道,甚至影響中樞神經系統而導致疲勞與暈眩,還會傷害肝、腎功能,造成染色體損傷。 大家經常使用的香水、指甲油、卸甲油、髮膠、除臭劑、防蚊劑、修正液、殺蟲劑、亮光劑、電腦、雷射印表機、香氛蠟燭等也都是揮發性有機物的汙染源。 根據Dyson幼兒園智慧空氣清淨專案的報告,擺放於幼兒園中的空氣清淨機100%的濾網經分析都捕捉到甲醛和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可能是因為清潔產品和空氣清新劑的使用,VOCs 在點心與午餐時間的檢測數字亦高於平均水準[4]。   滋生蔓延的生物性污染物 我們的生活環境中,到處都可能孳生細菌、塵螨、黴菌、真菌等生物,而讓人過敏或感染。例如大雨過後,潮濕的地毯、牆壁、天花板都可能發霉,黴菌的胞子就能隨著空氣在市內打轉。寢具不常換洗,則會夾雜大量皮屑及塵螨。積水的廁所和洗手台處,空調、除濕機、冷氣的濾網,都是微生物孳生的溫床,這些在室內的微生物可能引發傳染病,會造成大人小孩過敏,影響呼吸道、皮膚、眼睛、鼻子等處的健康。 根據調查,擺放於幼兒園中的空氣清淨機100%的濾網都捕捉到昆蟲碎片、天然和合成纖維和皮膚細胞;75%的濾網經分析都捕捉到花粉;50%的濾網經分析都捕捉到塑料碎片、木屑、黴菌和黴菌孢子 。可見生物性汙染物相當普遍[4]。   香菸、香爐、薰香都是汙染源! 香菸會釋放尼古丁、焦油、一氧化碳等高達數千種的化學物質和化合物,這些物質中有數百種有毒,還有近百種的致癌物,可以傷害身體各處器官,不僅吸菸者飽受菸害,連自己不吸菸卻吸到二手菸的人都深受影響。現在雖然公共場合有法規規範,但家庭的空間仍要注意,若家人想抽菸就務必請他到戶外、通風的環境抽,避免家人承受菸害汙染。 香爐、薰香當然也都是室內空氣汙染源,長期接觸對家人的健康肯定有害無益。    清淨空氣,一起努力! 看了這麼多汙染源,大家可能會很吃驚,原來室內空氣汙染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嚴重許多,且在不知不覺中侵害我們的健康。想要減少室內空氣汙染,得從兩方面著手,一個是減少汙染源,一個是濾淨空氣。 想要減少汙染源,就得聰明消費,挑選建材、家具、日用品時,記得睜大眼睛看清成分,才不會糊里糊塗買回一堆室內汙染源,花錢又傷身。 濾淨空氣方面得仰賴空氣清淨機,大家要注意幾個重點。 濾網的部分最好要有HEPA濾網,HEPA(High-Efficiency Particulate Air)是用來評估濾網效能的標準,符合HEPA H13等級的濾網可以阻擋超過99.95%,0.3微米的懸浮微粒。空氣中大量懸浮微粒既看不到,又摸不著,透過濾網可以將懸浮微粒去除。至於活性碳濾網可以過濾異味、揮發性有機物(VOCs),有助於淨化室內空氣。 除了高效能濾網之外,過濾系統的設計也會影響過濾效能。愈是密閉的過濾系統愈能濾掉空氣汙染物,否則大量的懸浮微粒就會像「漏網之魚」一般,繼續在空氣中飄揚喔。 參考資料: 1. https://www.who.int/features/qa/indoor-air-pollution/en/ 2. Lancet. 2014 Mar 1;383(9919):785-95. 3. https://www.who.int/mediacentre/news/releases/2014/air-pollution/en/ 4. Dyson幼兒園智慧空氣清淨專案報告 原文出處

痠痛不適怎麼辦?冰敷、熱敷搞清楚

2019年06月26日
公開
249

  「今天好冷,手腳都好僵硬,痛啊!」李先生縮在沙發上抱怨。 李太太戴著毛帽,脖子圍得密不透風,說:「你要不要去泡個熱水澡,把自己弄得溫溫熱熱的,僵硬的關節好像會舒緩點!」 除了運動、工作造成的傷害之外,長期的姿勢不良,像是在電腦前工作一整天,或常常低頭使用手機,都可能造成肩頸痠痛。放假整理花圃或過年前大掃除,則會帶來肌肉疲憊緊繃感。年紀大了後,也難免會有退化性關節炎,容易覺得背部、膝蓋關節和肌肉都很僵硬,甚至痠痛。 如果不想這麼快就吞下一顆止痛藥,你可以先試試熱敷或冰敷。至於什麼時候該熱敷,什麼時候該冰敷,一定要先搞清楚。   熱敷、冰敷搞清楚 當我們皮膚接觸到熱,血管會擴張,刺激血液循環到此處,因此熱敷能夠幫助提高組織延展性,敷著敷著,繃緊的肌肉好像放鬆了點,熱敷能減少關節的僵硬感,並能提高組織修復力。熱也能改變我們對痛覺的感受,讓我們轉移注意力,覺得沒那麼痛。   至於冰敷,相反地,冰敷會讓血管收縮,這一區塊的感覺變得麻木,我們就比較不會痛,同時可以減少發炎程度、減少腫脹。因此當你是受傷的當下,像是下樓梯時突然扭到腳,冰敷就是個好選擇,可以減少一些突然的疼痛感,並減少局部發炎程度。   哪些時候熱敷會有幫助呢? 熱敷的運用很廣泛,大致可以分成幾類: 1. 運動、工作、姿勢不良導致的肌肉疲勞、痠痛僵硬。 2. 關節炎造成特定部位的僵硬、疼痛,例如退化性關節炎、背痛、手腕痛、頸部僵硬常常脖子痛等。  3. 多處疼痛,例如纖維肌痛症、類風濕性關節炎。 4. 女性月經來時常有下腹痛的困擾,熱敷下腹部也能有所改善。 當天氣太冷,日夜溫差大,也可以考慮在活動前先熱敷個十五分鐘,增加局部的血液循環,讓關節或肌肉比較有彈性。熱敷不僅有助於舒緩肌肉不適,也能達到居家保養保暖、幫助身心放鬆喔!   哪些時候不適合熱敷呢? 萬一你是突然感到關節疼痛,早上一起床發現:「哇!大拇指腫起來了!」可能是昨日的大餐讓痛風關節炎突然發作,這種就不適合熱敷,急性的關節炎發作要用冰敷。   如果你是剛受傷,不管是運動時扭到,或是剛提了重物、抱了小孩而覺得手很痠,可以在前一兩天先嘗試冰敷,減少局部的組織腫脹發炎,過兩三天還不舒服時再用熱敷加快局部組織修復的速度。 女性在懷孕的時候若做熱敷,要小心血管過度擴張而不舒服。本身血液循環不好或有心血管疾病的話,使用熱敷也要小心。像是坐在浴缸裡泡熱水澡,或是去泡溫泉,對原本就血壓高或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會是種挑戰,有時引發暈眩,甚至導致危險。所以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最好考慮局部熱敷即可,不要一次大範圍的熱敷。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高會導致神經病變,對溫度感覺較遲鈍,自行準備熱毛巾、泡澡、泡溫泉都容易因為感覺遲鈍而燙傷皮膚。可以考慮使用具有溫度控制、定時裝置的熱敷器材,並按照說明操作產品,才不至於破壞皮膚。中風、感覺異常的患者若想熱敷,務必要向專業醫護人員諮詢。   熱敷、冷敷,你都該注意! 冰敷或熱敷時,首當其衝的是我們的皮膚,所以都能搞得太冰或太熱以免破壞皮膚,並要確定皮膚沒有傷口、潰瘍、感染等問題才開始敷。如果你是自己用毛巾泡在熱水裡再拿起來敷,記得熱毛巾外要再包個毛巾,免得皮膚受傷。如果是臨時從冰箱冷凍庫拿出一罐冰飲料來當冰敷的材料,記得也要再套個枕頭套或包個毛巾,再放到患處,不要用太冰或太熱的毛巾、罐子直接接觸皮膚。 使用暖暖包、熱水瓶熱敷經常遭遇幾個問題,例如熱度分布不均、接觸面積較小不易貼合身形、而且難以掌握溫度。使用具有溫度控制、定時裝置、貼合身形的熱敷墊應較能舒緩也會比較安全。 在熱敷或冰敷的時候一定要密切觀察皮膚狀況,如果看到熱敷或冰敷的地方開始起了水泡,愈來愈腫,或有皮膚突起成一小塊一小塊的樣子,甚至皮膚變紫紅色,或有小小的出血點,就不適合再繼續熱敷或冰敷了。我們的目的是要舒緩疼痛,千萬不要意外造成燙傷或凍傷。 無論你是熱敷或冰敷,記得不要因為覺得好舒服,就一直敷、一直敷,甚至呼呼大睡,這樣會讓局部組織承受太久的熱或是冰。最好替自己設定鬧鐘,或是使用具有自動斷電裝置的器材,以確保安全。 另外一個值得提醒的是,「熱敷墊」屬於醫療器材,購買時務必留意產品包裝上的「醫療器材許可證」,並且要詳讀產品使用說明書,才能夠正確使用。 原文出處

什麼是沾黏?

2019年06月21日
公開
222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相信很多人曾聽說,肚子開刀後的患者偶爾會肚子痛,吃什麼吐什麼,甚至要送醫院,被插上鼻胃管。原來,這可能就是發生術後腸沾黏。   沾黏可以發生在身體各處,最常見是發生在腹部與骨盆腔手術之後。動過腹腔與骨盆腔手術的患者中,大多數人會有腹腔、骨盆腔沾黏,幾乎可說是人人中獎,發生率極高!那究竟「沾黏」是怎麼樣一回事呢? 我們腹腔、骨盆腔內的臟器表面是相當光滑,沾黏產生時這些原本光滑、不相連的臟器表面,被條狀、成束的疤痕組織連結在一起,像是圖片裡兩段小腸被沾黏相連在一起這樣。   為什麼會造成沾黏呢?這是我們身體對組織創傷的自然反應,也就是在手術後,身體啟動了自我修復的能力,在修復的過程中若把附近的組織都連結在一起,而就產生了「沾黏」!沾黏造成的症狀可能延續幾個月到多年之後。   凡是接受過腹部手術,不管是曾經經歷闌尾炎破裂、腸穿孔、腸道切除等相關手術,醫師都需要用紗布、手套、縫線等觸碰體內的器官與組織,種種因素都會促使身體誘發發炎反應,約在手術後3小時內,傷口進入修復癒合過程,可能把附近不同的組織或器官包在一起,進而形成沾黏。每個人體質狀況不同,沾黏發生程度也不相同。   接受過腹部手術的患者,腸子大多有一定程度的沾粘。部分患者即使有腹部沾黏也不曾有症狀,但有不少患者會在術後運動、伸展、呼吸時感到腹部疼痛,可能就是沾黏所引起的。而沾黏後引起的影響中,最惡名昭彰的不外乎是腸道阻塞了。 想想看,原本活動自如的腸子若被沾黏掐住,就會讓腸道蠕動受阻,等於是勒住了腸子,腸子內的腸液、食糜無法往下送,僅能積存於前端腸子,尤其在進食時,患者會感到腸胃絞痛,脹痛脹氣或噁心、嘔吐。 當沾黏愈嚴重,或腸道阻塞後脹大狀況難以回復,嚴重可能會影響血流,失去血流供應的腸子逐步壞死,最後演變成腹膜炎,需要緊急開刀處理,將沾黏在一起的腸子分開,並切除壞黑腫脹的腸子!   骨盆腔沾黏可能會影響女性的生殖。當骨盆腔因為曾經的婦科手術而產生沾黏後,這些不正常的纖維組織會改變器官的正常位置,可能改變生殖器官的型態,就像上圖呈現的「綁手綁腳」的狀況。 如此一來,卵巢釋放卵子之後,難以順利地通過輸卵管,前進到子宮。因此,可能導致女性不孕。   「有辦法預防手術造成的沾黏問題嗎?」 既然沾黏源自於身體自然的修復反應,想要「防沾黏」可以從幾個方向著手,一是減少手術對身體的侵襲性,二是採用物理性隔絕。 狀況許可時,醫師會盡量減少手術時間,並在手術中保持組織濕潤度,來降低組織在術後的發炎反應。 至於所謂的物理性隔絕,是指在器官與器官之間,或器官與腹膜之間以防沾黏產品隔開,減少纖維組織的形成。防沾黏產品會存在體內數日至數周,之後漸漸被身體吸收。   在手術前可以與醫師詳細討論手術範圍、術式,了解使用防沾黏產品有沒有幫助。防沾黏產品能暫時隔開器官與腹膜,減少身體在修復過程中形成纖維組織把器官黏在一塊兒的狀況。倘若能減少腹腔手術及骨盆腔手術的術後沾黏,就可能降低沾黏併發症的發生,以及因沾黏而再次開刀的機會。 參考資料:J Surg Res. 2011 Jan;165(1):91-111. Abdominal adhesions: current and novel therapies. Ward BC, Panitch A 原文出處

子宮肌瘤很常見,治療很多元(懶人包)

2019年06月20日
公開
512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今天做檢查時,醫生說我子宮有長瘤!」小美緊張地說。 電話另一頭的真真淡定回答:「喔!那是子宮肌瘤啦!我也有長,我媽也有,我一群姊妹也都有長啊!」 子宮肌瘤幾乎可說是介於生育年齡的女性身上最常見的良性腫瘤,可能高達三成的生育年齡女性肚子裡都長有子宮肌瘤。子宮肌瘤來自於子宮平滑肌的增生,子宮的肌肉天生特色就是強壯厚實,非常活躍,才能於媽媽懷孕的四十周內快速變化,從拳頭般的大小進展到能承載3公斤的胎兒。也因為如此特性,子宮肌肉層在女性荷爾蒙週期變化的刺激下,時不時就長出了聚集的團塊,我們稱為子宮肌瘤。   「那為什麼我都沒有什麼不舒服?」小美問。 「哇!你好幸運喔!」真真說:「我聽過一些人的子宮肌瘤挺嚴重的,月經一來經血量都超多的,不到一小時就要換衛生棉,甚至流血流到貧血。我妹是經痛很嚴重,整個人在辦公室裡坐立不安,扭來扭去。我自己的肌瘤則是影響到懷孕,治療之後才順利懷孕。我還聽過有人的肌瘤壓迫到輸尿管,連泌尿道都出問題。」 小美緊張地問:「聽起來好嚴重,為什麼醫師沒有叫我治療子宮肌瘤呢?」 「不是所有的肌瘤都要治療啊!我媽的肌瘤就在停經後自動變小了。」真真回答:「不過你最好要讓醫師至少每年檢查一次肌瘤的生長狀況、大小型態,並告訴醫師你有沒有什麼症狀。子宮肌瘤長的位置、大小、和引起的症狀不同,治療方式就不同。」 目前針對子宮肌瘤,醫師有多樣化的治療選項,我們一起來看看。 ◎ 口服避孕藥、止血藥、止痛藥 這幾個藥物目標是治療子宮肌瘤帶來的經痛、出血過多症狀,避孕藥可以調整月經週期,止痛止血藥可以減少出血和經痛,但都沒有直接治療子宮肌瘤體積的效果,也就是說,吃了這些藥物子宮肌瘤還是在那裡,不會不見。甚至避孕藥還可能會讓子宮肌瘤變大。 ◎ 子宮內投藥系統 子宮內投藥系統可以改善子宮肌瘤症狀,它會在子宮內慢慢釋放黃體素,使子宮內膜萎縮,藉此改善出血和經痛的症狀,還可以同時避孕,但對實際子宮肌瘤大小仍沒有影響的。由於子宮內投藥系統是依據正常子宮腔體設計的醫療器材,而子宮肌瘤可能導致子宮腔體結構變形,所以部分子宮肌瘤患者裝置子宮內投藥系統之後可能掉出或是隨著大量出血時排出。   ◎ 選擇性黃體素受體調節劑 「選擇性黃體素受體調節劑」是透過黃體素受體調節,穩定內膜、減少出血量,長期服藥下,有機會縮小子宮肌瘤的體積。使用期間要每天服用,一次療程為三個月,間隔兩次月經後再進行第二個療程。這類藥物最主要是可以達到有效的症狀控制,例如控制出血、緩解疼痛、並縮小子宮肌瘤體積。因為這跟一般荷爾蒙藥物一樣經由肝臟代謝,因此不建議肝功能異常的患者使用,使用這類藥物期間的前兩個標準療程也要每個月定期檢查肝功能。 ◎ 促性腺激素釋放素類似物 「促性腺激素釋放素類似物(GnRH analogue)」,腦下垂體會刺激卵巢分泌雌激素和黃體素,而注射此類藥物佔據相關的激素受體,能進一步促使卵巢休息,使雌激素和黃體素的濃度下降,在荷爾蒙受到抑制的狀況下,子宮肌瘤體積就逐步縮小。然而,卵巢休息會讓女性併發類似停經的症狀,包括月經不來,熱潮紅、骨質疏鬆等問題。由於熱潮紅與骨質疏鬆等副作用的程度較大,因此此類治療一般不會使用超過六個月。   ◎ 子宮肌瘤切除手術 顧名思義,這個手術不是直接移除子宮,而是把子宮肌瘤一顆顆切除,如此一來可以保留子宮,保留女性的生殖能力。但剝除肌瘤的手術可能會造成子宮內生成許多疤痕組織,內膜沾黏,還是可能會導致不孕。有些患者則是會再度長出子宮肌瘤。醫師會依據子宮肌瘤的大小、尺寸與位置,選擇子宮鏡、腹腔鏡或傳統開腹手術,部分醫院也有引進海扶刀或達文西微創手術系統用於治療子宮肌瘤。 ◎ 子宮切除手術 沒有子宮,就沒有子宮肌瘤,所以切除子宮是治療子宮肌瘤的終極手段。雖然看來是一勞永逸的方法,但切除子宮後就沒有機會生小孩了。而且所有的手術都可能帶來併發症,像是出血,或手術時傷害到膀胱、腸道、輸尿管等問題都是潛在的風險。部分患者切除子宮後,也會面臨一些心理狀態的調適,所以務必在術前與醫師及伴侶好好溝通,共同做決定。 小美說:「醫師告訴我,現代人青春期提早到來、懷孕次數變少、較晚生第一胎,子宮肌瘤的患者愈來愈多。」 「是啊!幸好有這麼多樣化的治療方式,能夠針對每位女性的不同需求做調整,」真真回答:「還是要跟婦產科醫師好好討論,才知道自己的肌瘤型態、大小,並找到適當的治療方式喔。」 原文出處

子宮肌瘤手術前,妳可以做好準備(懶人包)

2019年06月17日
公開
463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一直以來,小珍總會擔心每個月的那幾天,先不說肚子是痛得如此厲害,每次從辦公桌站起身,又會突然感覺下體一股熱流湧出,趕到廁所換衛生棉又是滿滿的血紅一片,讓小珍頭暈目眩。有次當小珍正站在洗手台用冷水抹臉,企圖讓自己清醒點時,主管佳玟看到了,問:「怎麼這麼蒼白?昨晚沒睡嗎?」 「這兩天大姨媽報到,覺得頭好暈。」小珍苦笑著。 「每次都這樣嗎?會不會是失血太多貧血啦?」佳玟說:「去婦產科檢查過嗎? 」 「我也不知道這樣的出血量跟別人比算不算多,所以還沒去看過醫生。」小珍遲疑著。 「趕快去檢查看看,說不定是子宮肌瘤作祟。」佳玟說:「我先前和子宮肌瘤和平共存了好幾年,去年還是決定開刀處理肌瘤,之後生活品質好多了。」 「什麼,要開刀?」小珍一聽到手術就緊張,「我還沒生小孩,不能把子宮拿掉吧!」 「沒有啦,手術不一定要切除子宮,每個人的子宮肌瘤長的位置、大小都不一樣,再說引起的症狀也不同,像我是出血太嚴重,肌瘤還繼續長大,手術就是比較好的選項。」佳玟告訴小珍:「再說,子宮肌瘤太嚴重也會影響懷孕,失血過量造成的貧血對身體也不好,妳還是趕緊就醫檢查看看吧。」   子宮肌瘤的發生率很高,超過三十五歲的輕熟女裡可能每三人就一人患有子宮肌瘤,部分子宮肌瘤的患者可能沒有什麼感覺或是症狀相當輕微,只要定期回到婦產科門診追蹤即可。 在過往,如果子宮肌瘤已導致經血過多、貧血或劇烈經痛等症狀,醫師就會考慮用傳統藥物治療,如止痛藥、止血藥、調經藥等可以減緩症狀,但這些藥物幾乎無法改變肌瘤大小,因為這類藥物可能含有黃體素跟雌激素,近年研究發現,這兩個激素都是造成肌瘤長大的原因之一。針對子宮肌瘤體積過大導致的疼痛、頻尿、便祕、下腹沉重感等情形,或是影響懷孕、造成流產,就是該考慮用手術處理子宮肌瘤的時機。 聽到手術,大家肯定會想:「就這樣把子宮拿掉嗎?」不是的,治療子宮肌瘤的手術包含「子宮肌瘤切除術」和「子宮切除術」。子宮肌瘤切除術是僅拿掉一顆顆的子宮肌瘤,醫師可以經由腹腔鏡、子宮鏡、或直接開腹等方式去摘除子宮肌瘤。而子宮切除術才是直接把子宮切除。 因為子宮肌瘤是良性的腫瘤,不需要匆匆忙忙地緊急動刀,在手術之前我們可以做好準備,讓患者能在較理想的狀況下接受手術,醫師通常會由幾個方向著手。   近年來有一些新型藥物可快速控制子宮肌瘤的出血量,讓患者的血紅素逐漸回升,貧血改善了較有體力接受手術,也比較不用因為血紅素過低而接受輸血,自然減少了伴隨輸血而來的過敏、感染、凝血問題等風險。足夠的血紅素對術後恢復、傷口復原也都有幫助。   另一方面,這類新型藥物能夠縮小子宮肌瘤的體積,對手術也有幫助,可以縮短手術時間也能減少麻醉時間,降低風險,對病患較有利。部分體積較大的子宮肌瘤原本需要直接開腹手術,在子宮肌瘤體積縮小後有機會改用腹腔鏡等微創手術進行,傷口較小、疼痛減少、術後恢復也較快。此外,當子宮肌瘤體積縮小時,手術範圍相對較小,手術時間縮短,手術中出血量也能減少,使整體手術風險下降。 當子宮肌瘤太大的時候,向前傾會壓到膀胱,引發頻尿;向後壓到直腸,引起便祕;還會讓女性小腹凸起,或讓月經出血變嚴重。因為有多種症狀是由於「腫瘤體積過大」所引起,當使用藥物縮小子宮肌瘤體積之後,很可能就改善了頻尿、便祕、出血的症狀,甚至部分患者就不需要走上手術一途。 然而,針對想要避免手術而選擇藥物治療的患者,還是要定期回診讓醫師做整體評估,例如血色素、子宮肌瘤、子宮內膜以及肝臟的狀況。因為有相當少數的患者其子宮肌瘤可能會演變為惡性腫瘤,務必要定期追蹤。而且大部分女性荷爾蒙藥物是經由肝臟代謝,肝臟功能也需要醫師一併幫忙確認。 面對子宮肌瘤,大家要和醫師好好溝通,討論該如何用藥、如何手術,讓身體做好準備,以獲得較佳的治療效果。近年來醫病共享決策愈來愈受到重視,透過完善討論,才能一同擬定最合適的治療共識! 原文出處

肺癌第四期怎麼辦?醫師圖文解說

2019年06月12日
公開
4853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約有四成的肺癌患者在診斷為非小細胞肺癌時,癌細胞已經侵襲到身體其他器官,我們稱為「第四期肺癌」。對於第四期肺癌的治療目標,主要是減少患者的不適症狀,盡量控制腫瘤發展,並試著延長生命。 依照TNM的癌症分期,不管腫瘤(T)或淋巴結(N)狀況為何,只要有癌症遠端轉移(M)就屬於第四期。肺癌轉移的部分還可以細分為三個類型。 M1a指的是轉移的位置還位於胸腔處,像是轉移到對側的肺臟,或是在抽出肋膜積水或心包膜積水化驗後發現裡面含有癌細胞。 M1b代表癌細胞轉移到超過胸腔以外的一個器官,像是轉移到骨頭、肝臟、腎上腺、腦部、或腎臟等處。 M1C代表癌細胞轉移到超過胸腔以外的多個器官。   想要治療第四期肺癌,醫師會先評估患者轉移癌症的狀況,假使轉移的區域侷限於一小區,且患者身體狀況還不錯的話,可以考慮手術或放射治療這類局部性治療。像是當患者的肺癌轉移還侷限在胸腔裡,同時有顆肺癌原始腫瘤,和另一顆轉移到對側的單顆腫瘤,可以考慮用手術切除兩側部分的肺臟。或是當肺癌造成惡性胸膜積水時,考慮先抽掉積水,再用藥物讓肋膜沾黏,減少積水復發。 如果肺癌轉移到身體他處時,醫師會先評估轉移的腫瘤是否是單一型態,像是轉移到腦部或腎上腺的腫瘤,很可能會呈現單一顆轉移腫瘤,這時就可以考慮局部治療,同時用手術切除肺部腫瘤及轉移的腦部腫瘤或腎上腺腫瘤。 然而通常對已經轉移的第四期肺癌來說,單純使用局部治療肯定是不夠的,需要使用全身性治療才有機會控制肺癌的發展。說到全身性治療,可能的選項是化學治療、標靶治療、與免疫治療等方式。至於要怎樣制定全身性治療的治療策略,就得先了解肺癌種類和生物標記。   在顯微鏡下我們可以先把肺癌的細胞型態大致分成兩種類型,一個是「小細胞肺癌」,另一個是「非小細胞肺癌」。「小細胞肺癌」是生長速度最快的肺癌類型,侵襲力又強又快;而「非小細胞肺癌」的生長速度比較沒那麼快,患者比較有機會接受治療並痊癒,約八成五的肺癌患者罹患的屬於非小細胞肺癌,我們先專注討論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 「非小細胞肺癌」又可以再區分成三個類型,分別為「肺腺癌(adenocarcinoma)」、「大細胞癌(large-cell carcinoma)」、和「鱗狀細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 「肺腺癌」是目前發生率最高的肺癌類型,腺細胞是肺臟裡分泌液體保持濕潤的上皮細胞,肺腺癌長在肺部較周邊處,無論過去或現在有沒有菸癮,都可能罹患肺腺癌。肺腺癌容易藉著淋巴和血液轉移到淋巴結與其他器官。 「大細胞癌」屬於細胞未分化的肺癌,容易長在肺臟表面,生長和擴散速度都很快,容易轉移。 「鱗狀細胞」是覆蓋肺臟氣管與支氣管內層又薄又平的細胞,因此鱗狀細胞癌容易長在肺部的中央,分布在氣管及支氣管之處,與抽菸有強烈關係。相對來說,鱗狀細胞癌長得較慢。之後我們在探討治療選項時,通常會把肺腺癌與大細胞癌放在一組,而將鱗狀細胞癌分開來論述。   肺癌的關鍵生物標記   除了了解細胞型態之外,醫師還要進一步檢驗肺癌細胞的生物標記。我們的細胞膜表面會有蛋白質接受體負責接收訊息,當細胞接收到訊息,才會啟動生長。大家都曉得,癌細胞的特性就是快速生長,所以肺癌細胞可能會帶有某些基因變異,而讓肺癌細胞出現與其他正常細胞不一樣的表現,加速腫瘤細胞的生長。每位肺癌患者其腫瘤細胞快速生長的因素可能不同,目前已知的生物標記包括了EGFR突變、ALK基因重組、罕見突變(ROS1基因重組、BRAF V600E突變等…)。 EGFR是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的簡寫,中文可翻譯為「表皮生長因子接受體」,也是位於細胞膜上的一種表面接受體。EGFR突變會讓這個接受體過度活化,腫瘤因而快速生長,是肺腺癌中最常見的生物標記。 ALK、ROS1也都是細胞表面接受體,在部分肺癌細胞裡,其本來的ALK或ROS1基因會與另一段基因重組,產生基因變異,導致表面接受體活化而幫助肺癌快速成長。 打個比方,出現這些基因變異後,癌細胞就像被裝上了「Turbo加速器」一般,容易愈長愈多,無限制擴張。   找到這幾個導致癌細胞快速生長的關鍵因素之後,科學家便開始想辦法反制,只要辨識出患者癌細胞中突變的生物標記是哪一個,就發展出相對應的藥物阻斷這類生物標記,不讓細胞快速增生,好像關掉這些促使腫瘤生長的加速器般,能有效減緩癌細胞生長的速度。 這種治療策略與化學治療「通殺」的概念大不相同,可以針對帶有突變基因的癌細胞予以攻擊,對正常的細胞影響較小,因此被稱為「標靶治療」。   要決定第四期肺癌的治療方式,醫師會先確定肺癌的細胞型態並試著找出相關生物標記。 「鱗狀細胞癌」有突變生物標記的機會較少,治療上以化學治療為主,也可考慮免疫治療,若患者生活無法自理則改用支持性療法。 而針對其他細胞型態的肺癌,就能先找出癌細胞裡的生物標記,再決定標靶治療的藥物。目前有4種藥物能用來抑制EGFR,因此若找到癌細胞內有EGFR突變,就可以選用其中一種標靶治療的藥物,作為第一線治療。如果是在接受化療後才發現EGFR突變,可考慮完成化療療程或先停掉化療,開始作標靶治療。 標靶治療能夠針對癌細胞進行攻擊,副作用相較化療小很多。然而接受標靶治療最怕的就是好景不常,第一線使用第一代或第二代標靶治療平均可能在大約10-12個月後病情惡化,因為癌細胞漸漸出現了抗藥性。至於第一線使用第三代標靶,可將抗藥性產生的時間延長,約在18個月產生抗藥性。萬一出現抗藥性,醫師通常會考慮重新基因檢測,以確定基因突變的情形,建立最適合的治療策略,對症下藥。 針對肺腺癌、大細胞癌、和其他較少見型態的肺癌來說,萬一沒有找到特殊的生物標記,醫師會評估患者身體狀況,可以考慮先做化療,或是標靶治療加上化療。再評估腫瘤對治療的反應。   疾病惡化時可選擇再次切片 接受第一代、第二代標靶治療後,可能產生新的基因突變,新的基因突變就好像是體內出現了一位新的守門員,名字叫做T790M。新的守門員可以擋下原來的標靶治療,導致藥物失效、疾病惡化。這時可以選擇重新基因檢測,以研擬對策,看看能否派出新球員來突破守門員的防守。這種新的基因突變以T790M最為常見,約占50%-60%。 疾病惡化時的基因檢測可以使用血液或腫瘤檢體。抽血檢查的侵入性較低,而抽取腫瘤細胞是透過支氣管鏡或經皮穿刺,其侵入性較高。一般來說,抽取腫瘤細胞的基因檢測成功率會比抽血檢測的成功率來的高。   不論採取何種檢驗方式,若結果為陰性,都可以考慮用另一種方式再檢驗一次。抽取腫瘤檢體時,可取原始位於肺臟的腫瘤或是轉移處的腫瘤。醫師會依照腫瘤位置安排支氣管鏡抽取長在肺部的癌細胞,或是經皮穿刺抽取肺部腫瘤或轉移到其他器官的肺癌組織。 當確認有EGFR T790M的突變後,可及時更換為針對T790M的口服標靶藥物,避免化療的副作用,維持生活品質,且延長無疾病惡化存活期。 若檢測為陰性,就要考慮化學治療、免疫治療或支持療法。   在過去,肺癌治療往往讓人束手無策,治療選項相當有限。近年來愈來愈受到關注的標靶治療和免疫治療讓肺癌第四期的治療露出曙光。雖然可能在使用一段時間後出現抗藥性或病情惡化,但是新型治療藥物亦持續研發進化。患者務必要和醫師密切配合攜手抗癌,才能獲得較佳的治療成效! 原文出處

肺癌第三期怎麼辦?醫師圖文解說

2019年06月11日
公開
169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我們每天呼吸空氣來獲取足夠的氧氣,並排出二氧化碳,雖然感覺不到它的存在,但肺臟健康事關重大,肺癌已經蟬聯國人癌症死亡率第一名多年,一起來了解。 癌症起源於細胞的變異,肺癌細胞不像正常細胞那般依照正常週期成長、死亡,而會形成腫塊,侵犯鄰近組織,甚至經由血液或淋巴轉移到身體其他地方。根據細胞的樣貌,我們把肺癌區分成兩種類型。一種是「小細胞肺癌」,另一種是「非小細胞肺癌」;「小細胞肺癌」的患者比較少,約八成五的患者罹患的肺癌屬於「非小細胞肺癌」,非小細胞肺癌裡面又包含了肺腺癌、大細胞癌、鱗狀細胞癌。我們先針對非小細胞肺癌的部分討論。 發現肺癌之後,醫師會先替患者安排適合的檢查,確定癌症分期。癌症分期代表著目前癌細胞進展的程度,我們需要根據電腦斷層、支氣管鏡等各種檢查,評估腫瘤(Tumor)的大小和侵犯位置,了解淋巴結(Nodes)受影響的程度,並找出癌症是否轉移(Metastasis)到其他器官。我們取這三項指標的英文字第一個字母,合稱為「TNM分期」,將腫瘤侵襲的程度分成四期,第一期為初期局部侵犯,第四期為轉移的癌症。了解患者癌症處於哪一時期,再合併考量個人身體狀況後,醫師才能制定出適合患者的治療計畫。   肺癌第三期屬於「局部廣泛性」肺癌,這時癌細胞尚未轉移到全身各處,但腫瘤本身可能比較大、或侵犯胸壁;或是癌細胞侵襲到超出原始腫瘤肺臟之外的淋巴結。以下幾種狀況都屬於非小細胞肺癌的肺癌第三期: 1. 淋巴結侵犯屬於N0或N1,代表淋巴結侵犯尚未超出原本腫瘤生長處的肺臟,但腫瘤狀況較嚴重,像是腫瘤較大,於同側肺臟有次發的腫瘤形成,或腫瘤已經侵犯胸壁、支氣管、或縱膈腔。 2. 淋巴結侵犯屬於N2。代表癌細胞已經侵犯縱膈腔靠腫瘤同惻肺臟的淋巴結,或是侵犯氣管下方的淋巴結。 3. 淋巴結侵犯屬於N3。代表癌細胞已經侵犯縱膈腔靠腫瘤對惻肺臟的淋巴結,或已經是侵犯到鎖骨附近或頸部附近的淋巴結了。   一般來說,治療癌症的方式可以分為「局部治療」和「全身性治療」。 「局部治療」包括了「手術」和「放射治療」。手術治療可以切除癌症組織,移除可能受癌症侵襲或已有癌症的淋巴結。放射治療則是利用高能量的放射線來擊潰癌症細胞,通常簡稱為電療。 「全身性治療」有大家常聽到的「化學治療」、「免疫治療」、及「標靶治療」。「化學治療」是靠藥物影響癌細胞的生命週期,讓癌細胞無法複製增多,簡稱為化療,是大家最耳熟能詳的癌症治療方式。   「免疫治療」則會活化身體的免疫系統來攻擊癌細胞。「標靶治療」能避免癌細胞取得營養或增生訊號,藉此影響癌細胞的存活。面對第三期肺癌,通常不會單獨使用一種方法。醫師可能會建議同時進行兩種治療,或是安排一系列的治療過程。   由於肺癌第三期處於局部晚期癌症,代表某些癌細胞可能「不安於室」,正在蠢蠢欲動的往外擴張勢力範圍,這時的治療方式就不一定能單靠手術將腫瘤切除乾淨,而需要採用化學治療、免疫治療等全身性治療方式控制癌細胞。   如果沒有縱膈腔淋巴結的侵犯,也就是屬於IIIA的肺癌第三期,可以先進行手術切除肺癌腫瘤與淋巴結,再視檢體邊緣是否有癌細胞,輔以同步化療加電療,或單用化學治療。手術前可能先進行數個療程的化學治療,讓腫瘤縮小以利手術進行。 如果患者身體狀況或腫瘤狀況不適合手術的時候,考慮先用同步根治性化療加電療,再配合十二個月的免疫治療。 如果已經有縱膈腔淋巴結的轉移,屬於IIIB或IIIC,主要就得先做同步根治性化療加電療,再配合免疫治療。 萬一患者是先接受了手術,在手術取下的淋巴結裡發現有縱膈腔淋巴結的轉移,而發現為N2的狀況,就需在術後追加做化療與電療。   近幾年蓬勃發展的免疫治療,已被運用到多種癌症,也可提升肺癌患者的存活率。 我們的免疫系統是用來防衛身體的「私人部隊」,只要發現不屬於自己身體的細菌、病毒、或細胞,都會活化免疫系統加以攻擊。但是有部分癌細胞卻能藉著偽裝,躲過免疫系統的攻擊。「免疫治療」就是幫忙免疫系統解除癌細胞的偽裝來增強免疫系統攻擊癌細胞的能力。   正常狀況下,我們的細胞會有生命週期,並在適當的時機凋亡,稱為「程序性細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癌細胞為什麼可以不斷增生,擴張勢力範圍,又躲過免疫系統的攻擊呢?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癌細胞透過增加表面的PDL1並與T細胞上的PD-1結合,這樣一來就能關閉免疫系統,癌細胞因此不受T細胞攻擊死亡。PD就是programmed death的縮寫,L代表Ligand配體,所以癌細胞表面的PD-L1就像個啟動剎車的開關,當癌細胞表面的PD-L1與T細胞的PD-1結合,就像啟動T細胞的剎車,T細胞就放過了癌細胞。 當科學家找到這個讓癌細胞存活的狡猾機制後,當然就能加以反制啦。免疫治療的藥物可以是先去找癌細胞的PD-L1,或是去找T細胞的PD-1,以阻止癌細胞的PD-L1與T細胞的PD-1結合,讓癌細胞無法啟動剎車、矇騙T細胞,身體免疫系統辨認出癌細胞後,便能發動攻擊殺死癌細胞。 簡單來說,癌細胞有躲避被身體免疫系統認出的能力,而免疫治療就是破解癌細胞躲藏的方式,讓免疫系統認出並攻擊癌細胞。 目前免疫治療的藥物需要靠靜脈輸液導入體內,以目前第三期非小細胞肺癌無法手術的病人來說,同步放化療結束後,若無立即的病情改變,患者約每兩星期注射一次,一次注射六十分鐘,共使用一年,能延長之前治療帶來的效果。 大部分的病人接受免疫治療治療時,常見的副作用是覺得很疲憊很累,即使睡眠充足還是不見改善。並且可能出現咳嗽加劇、皮疹、皮炎、噁心、腹瀉、食慾下降、便秘感。偶爾會出現肌肉和骨頭疼痛。   在免疫治療的過程中,可能出現肺部、腸道、肝臟、皮膚等器官發炎之副作用,要特別留意。另外,孕婦或哺乳者無法接受免疫治療,否則會傷到小寶寶。 接受癌症第三期的治療過程可能比較辛苦,但在更多元療法的幫助下,目前的治療成效已比過去有長足的進步。 患者記得要按時回診檢查並作影像追蹤,大約在治療後的前三年,要每三個月到六個月之間回診,並做一次胸腔的電腦斷層。平常除了注意肺癌發展的情形之外,血壓、血脂、血糖狀況也得多加留心。若想要施打流感、皮蛇(帶狀皰疹)、肺炎鏈球菌等疫苗前,請記得向醫師諮詢。當然,患者還要定期找牙醫洗牙和檢查口腔,並注意其他種類的癌症篩檢。   平時要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規律運動,飲食均衡,喝足量的水,萬一治療後食慾太差或體重過輕,可以找營養師調整飲食。患者要避免喝太多酒,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務必戒菸」,戒菸真的很難,但為了肺臟和其他器官的健康,請務必戒菸。維持健康的生活習慣,也能提升治療的效果呢。 原文出處

必看!15種與死亡最相關的飲食陷阱(懶人包)

2019年06月06日
公開
333

  作者:白映俞醫師   每天吃三餐加零食消夜,你吃膩了嗎?不過我們選擇哪些食物填飽肚子,可是事關重大啊!下次老婆或男朋友問你「今天該吃什麼」,不要回答「吃什麼都沒關係啦!有得吃就好!」飲食選擇並不是假議題!即使今天的選擇不會讓你「馬上」健康,但每天持之以恆地願意選擇往好的飲食習慣靠攏,才能持續擁有健康。   最近醫學期刊《柳葉刀》(Lancet,也被譯做《刺胳針》)刊出了一篇研究報告,認為全球「五分之一的人因為自己的飲食習慣而提早死亡」。於2017年,全球有一千一百萬人因為不良飲食習慣而死亡,有兩億多人因不良飲食習慣而失能。 哇!那這麼一來,不好的飲食習慣就打敗了抽菸,成為最嚴重的健康殺手呢(抽菸每年造成全球800萬人死亡)!甚至比其他的危險因子帶來死亡的機會還來得高。接下來,我們就根據這篇研究,看看究竟怎麼吃才最健康!   地球上有八億人是食物來源缺乏,容易餓肚子的;地球上有十九億人吃太多體重過重。飢餓和肥胖同樣都是營養不均的一種表現形式。然而這篇從1990年到2017年,橫跨195個國家的飲食習慣研究裡,並沒有把體重列進考量。而是針對25歲以上的成年人,分析15種與死亡最相關的飲食習慣,以下就是這十五種不良飲食習慣。     NG 1:吃太多鈉 每天總共吃超過3克的鹽巴。這個部分是以每24小時尿液中排出的鈉來計算吃進肚的鈉是否過量,而非用一次尿液排出的鈉來計算,因此並非每個國家都有這方面的資料可供統計。但總結來看,這是錯誤飲食習慣的第一名!吃的太鹹、調味太重是造成健康危害的最大兇手。(年齡愈小,鹽要越少!減少鹽份攝取的五大法寶!)   NG 2:吃太少全穀類 研究建議,成人每天吃100到150克的全穀類,指的是從米飯、麵條、早餐麥片等攝取天然的麩皮,胚芽和胚乳,並不是指澱粉總攝取量喔!現在雖然很多人提倡增加蛋白質、減少澱粉,但一定要注意,我們可以試著減少白米飯、麵包、白麵條,減少「精緻澱粉」的攝取,但全穀類的麩皮,胚芽和胚乳含有重要的礦物質與維生素,並不能因此都不吃!你可以選擇糙米、紫米、全燕麥、糙薏仁等標示為「全穀類」的穀物。研究顯示,平均大家只有吃到建議量四分之一的全穀類。(正確補充維生素與礦物質)   NG 3:吃太少水果 這裡指的水果可以是新鮮的、冷凍的、或煮過的水果。但是喝果汁不算是吃水果(很重要請記得),吃醃漬的水果也不算!研究建議水果總量一天達到200到300克。(果汁不等於健康,飲用記得要適量!) 錯誤習慣的前三名就是「吃太鹹(鈉離子攝取過量)」、「全穀類攝取過少」、「水果吃太少」,其中老年人味覺不敏感,最容易吃太鹹;而年輕人最容易犯的飲食錯誤則是全穀類攝取太少。接下來我們再看三個很容易影響健康的飲食錯誤。   NG 4:吃太少堅果種子 研究建議每天吃16到25克的堅果、種子。常見的食用堅果是腰果、開心果、花生、核桃、栗子等。以研究內容來看,平均大家每天只吃了3克的堅果種子,遠低於建議量的21克,顯然多數人尚未養成這樣的飲食習慣。     NG 5:吃太少蔬菜 研究建議每天可以吃新鮮蔬菜、冷凍蔬菜、乾燥蔬菜共達300到430克。但若是喝蔬菜汁並不算吃蔬菜。如果吃醃漬類的蔬菜也不算,不能吃好多泡菜就覺得自己有吃到菜了!另外豆類也不算。還有很多人會誤以為吃薯條、吃洋芋片也是吃蔬菜,錯!吃玉米、馬鈴薯等這些澱粉含量高的都不算蔬菜。   NG 6:omega-3脂肪酸太少 魚類海鮮中含有omega-3脂肪酸,奶粉廣告裡常出現、加了讓人聰明的DHA和EPA就是omega-3脂肪酸。食物的來源主要是鮭魚、鯖魚、鲱魚,沙丁魚等海鮮,生蠔、螃蟹、淡菜裡也有。要盡量從魚類海鮮中攝取omega-3脂肪酸。 以上是我們最常犯的飲食錯誤,並帶來最多的健康危害,接下來還有9樣飲食NG習慣,請一個個看下去。 (補充魚油是都市傳說,還是真有好處?)     NG 7:吃太少豆類 研究建議成人每天可攝取50到70克的豆類。   NG 8:喝太少牛奶 研究建議每天攝取350到520克的奶類,不管是全脂、低脂、零脂的牛奶、羊奶都可以。但豆漿等其他植物類飲品不算在奶類。目前平均牛奶攝取量只有建議的五分之一不到,可能許多人並沒有養成喝奶類的習慣。(牛奶不健康,長大就別喝?)   NG 9:吃太多紅肉 每天豬肉、羊肉、牛肉的份量建議在18到27克之間,不要超過。但奶類、蛋類、魚類不算在紅肉裡喔。     NG 10:吃太多加工肉品 我們並不需要固定攝取煙燻、醃漬、加防腐劑或其他化學製劑的加工肉品。因此加工肉品沒有所謂的建議攝取量(可以不吃就不吃),但如果吃了,每天不要超過2克,然而研究顯示,大家每日平均吃的加工肉品是4克!(加工食品別吃太多?研究:與早死相關)   NG 11:喝太多糖飲 糖,也是一個可以不吃就不要吃的。但我們常常喝大杯含糖茶飲、汽水、能量飲料等,都會帶來多餘的糖份,如果這些加糖的飲料累積糖份超過每天5克則是過量。果汁如果有加糖也是不適合,除非喝的是百分百無添加果汁,那其中的天然糖份就不會被算在裡面。這個是眾人不知不覺就超標最多的!許多地區的人民每日喝了不少糖飲,從糖飲中攝取49克的糖,達建議最高攝取量的10倍之多!(小心!吃糖會成癮,而且很傷身!)   NG 12:吃太少纖維 建議每天從蔬菜、水果、全穀類雜糧、豆類中,攝取纖維達19到28克。     NG 13:飲食中鈣質太少 建議每天從牛奶、優格、起司攝取1到1.5克的鈣質。   NG 14:飲食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太少 飲食中帶有不飽和脂肪酸的植物油、葵花油等,應該佔每日熱量的9%到13%。   NG 15:吃太多反式脂肪 反式脂肪也沒有建議劑量,也就是說,能不碰就不要碰。 過去我們講到飲食陷阱,很多人會介意在總量吃太多,那這次的研究討論的是藏在藏在細節裡的魔鬼。但如果你仔細看前面的內容,會發現「吃太少健康食物」帶來的死亡風險,會比「吃太多不健康食物」更大!所以不是說「我都吃少少的」就代表一定健康喔! 不論年齡、性別、社會條件,如果盡量改掉這些飲食上的壞習慣,可以預防五分之一的死亡。因為這些不好的飲食習慣容易讓人患有心血管疾病、第二型糖尿病、癌症。你可能不難想像,每餐都是吃得很鹹,只吃醃菜不吃新鮮蔬菜水果的人,很容易罹患高血壓,接著就因高血壓而中風造成失能、殘障,甚至死亡。   過去你可能會認為飲食西化很不好,確實美國人吃了太多加工食品,反式脂肪也太多,但還在195個國家的飲食健康程度中排行於前50名。從這份研究我們會發現中國排名排在140名,每十萬人中有350人因飲食問題而死,在榜單上算是後段班,而中菜吃法的最大陷阱就是「鹽份過多」! 名列前矛、吃的最健康的國家是以色列、法國、西班牙、日本。這樣看起來,最接近「地中海飲食」的菜單,在飲食中選擇較多的水果、蔬菜、堅果、橄欖油、魚類對身體最有幫助。如果你喜歡日式飲食,要盡量避免醃漬類食物,並注意鹽份,因為研究認為日本整體表現雖然很棒,但料理中也是藏有鹽分過多的問題! 最後再重複一次,最不好的飲食習慣吃太多塩、吃太少全穀類、吃太少水果。接下來則是吃太少堅果種子、吃太少蔬菜、吃太少omega 3 脂肪酸。身在台灣的我們很幸運,取得食物並不困難,還是個充滿好吃水果的寶島。不像某些內陸地區要買條魚很貴,或在某些季節或某些地區真的沒有水果或蔬菜,只能獲得醃漬類蔬菜水果。那我們就更該能了解,盡量少吃味道重,靠著糖、鹽味、和加工來刺激味覺的食物,盡量多選擇新鮮的蔬菜水果與全穀類! 所以大家其實真的不用鎮日擔心「該買哪些健康食品補充劑」,不用擔心自己是否少吃了哪些錠劑、補品、或XX素,怕沒有「補到」身體差。而應該好好想想,如何精進每天三餐的內容,增加新鮮蔬果、全榖並減少調味。重新思考食物對你的意義,從心改變食物選擇。   原文出處

發生率第一名的癌症 – 大腸直腸癌(懶人包)

2019年06月04日
公開
633

  作者:劉育志 醫師 大腸直腸癌是台灣發生率第一名的癌症,但你知道嗎?在大腸直腸癌的疾病早期,患者根本沒有什麼症狀呢! 哇!看過大腸癌的真面目後,你一定覺得惡性腫瘤的面貌極為猙獰,那我們該怎麼預防,該做什麼檢查呢?請看以下介紹。 首先,我們來了解大腸直腸癌的分期。(大腸直腸癌怎麼分期?怎麼治療?) 第一期大腸直腸癌代表腫瘤侵犯超過黏膜,但還沒有吃穿腸壁。若是此時就診斷出大腸直腸癌,通常手術切除病灶及周邊腸段即可,不一定需要進一步治療。 第二期大腸直腸癌時腫瘤會穿過腸壁的肌肉層,但沒有淋巴結轉移也沒有遠處轉移。患者接受手術治療後,通常需要加做化學治療及追加其他療法。 第三期大腸直腸癌指的是不論腫瘤本身是否穿過腸壁,已有周邊淋巴結的轉移。 第四期大腸直腸癌代表惡性腫瘤已經轉移到肝臟、肺臟等身體其他器官。   有以下特徵的人罹患大腸直腸癌的機會較高: 1. 年紀大的人:多數罹患大腸直腸癌的患者年齡超過50歲,但這裡還是要提醒大家,不是年輕人就不會得到大腸癌喔! 2. 曾經有腸道息肉的患者:若有息肉就要定期安排大腸鏡追蹤,因為息肉的發生與大腸癌息息相關。 3. 體重過重的人罹患大腸癌的機會較高 4. 久坐不動的生活習慣:你可能是坐辦公桌的上班族,或是個久坐的科技宅,當身體少動的時候,罹患大腸直腸癌的機率就上升了,請記得多動一動啊! 5. 有菸癮的人罹患大腸直腸癌的機率較高,請盡快戒菸。 6. 若某人的父母、手足、或小孩罹患了大腸直腸癌,那這人罹患大腸直腸癌的機率就會變高。 7. 糖尿病患者罹患大腸直腸癌的機率較高。 8. 飲食偏向高脂、低纖維或是吃太多紅肉及加工肉品都會提高罹患大腸直腸癌的機率。   大腸直腸癌是發生率第一名的癌症,通常會以「大腸鏡」加上電腦斷層方式確定診斷。關於大腸鏡的介紹及哪些人需要做檢查,請看這篇。 接下來,我們需要了解一下現行的治療方式。 要制定治療計畫之前,醫師會評估患者的身體狀況、年紀、腫瘤大小、淋巴結轉移與否、有無遠端轉移等因素,主要治療方式包括了手術治療、化學治療、標靶治療、和放射治療。 除了少數小型且淺層的大腸腫瘤可以用內視鏡切除之外,多數大腸直腸癌需要手術切除腸段。 手術會切除「帶有腫瘤的部分腸道」,而不是只切下一顆腫瘤,並再把健康腸道接在一起。 切除腸段的手術可以「直接開腹」或「腹腔鏡」等方式達成,可與醫師詳細了解不同手術方式的利與弊。 有時候患者的腸道因為大腸直腸癌阻塞嚴重,連沒有罹癌的大腸都膨脹許久、並不健康,這時貿然連接兩端腸道是件危險的事,很容易造成腸道接口滲漏,因此醫師會建議做人工肛門。 人工肛門就是把腸道末端製造個開口在肚皮上,之後消化道排泄物就由此排出,等患者做完治療或腸道健康恢復的不錯後,可以考慮再次手術吻合腸段。 想避免大腸直腸癌,建議大家還是要養成良好飲食習慣、控制體重、適量運動不久坐、戒菸,年紀到了或有症狀都要做大腸鏡檢查。祝福大家身體健康!  原文出處

看懂關鍵營養,才能吃出健康!

2019年06月04日
公開
162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平時醫師在門診最常被詢問的一句話就是:「醫生啊!我要怎麼吃才對啊?是要多吃什麼才好,又要少吃哪些東西呢?」沒錯!大家每天都要吃東西,最關心的也是吃,究竟怎麼吃才健康,讓我們看下去。 人體關鍵營養素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礦物質、與維生素。 首先談到碳水化合物,富含澱粉的食物,像是米飯、麵條、麵包、馬鈴薯、番薯等,是我們最熟悉的碳水化合物,幾乎世界各地都會找幾種當地產的米、麥、或馬鈴薯等作為主食,因為這些澱粉類食物在人體消化後,會轉化成葡萄糖,成為身體的主要能量來源,所以很多人只要沒吃到米飯,就會感覺好像沒吃飽。另一類碳水化合物是膳食纖維,例如蔬菜、水果。膳食纖維能夠促進腸道蠕動,增加胃和腸道裡的食物體積,因此能有飽足感,還能幫助排便。 蛋白質的來源包括奶、蛋、豆、魚、肉,我們需要從食物中攝取蛋白質,才能獲取各種必需胺基酸,維持身體組成所需。要讓組織生長、修復,健全免疫功能,都需要蛋白質的幫助。當攝取的熱量不足時,人體會分解部分蛋白質來獲取能量。 第三個不可或缺的營養素就是脂肪。脂肪的來源可以是動物性或植物性,除了可以產生能量之外,脂肪對於維持細胞的結構與功能扮演重要的功能,千萬不要為了減重而「滴油不沾」。 礦物質和維生素這兩樣營養素是相互依賴的,礦物質包括了鈣、鎂、鐵、鋅等元素;維生素則分成水溶性與脂溶性兩類,維生素A、D、E、K屬於脂溶性維生素,要隨著脂肪才能為人體吸收;維生素B群與維生素C屬於水溶性維生素。人體中有眾多生理功能需要礦物質與維生素參與才能正常運作。   營養失衡其實很常見 年輕時大家胃口都很不錯,一群人聚餐總是用秋風掃落葉之姿吃掉一堆食物。然而年紀漸長之後,大家會漸漸發現胃口似乎大不如前。隨著咀嚼功能變差、唾腺分泌下降、味蕾數目減少、消化吸收功能退化,營養失衡的狀況愈來愈顯著。 根據國民健康署的資料,營養失衡的狀況其實相當常見。六十五歲以上的民眾整體熱量的攝取上常常不足,至於各種重要營養素,像是維生素與礦物質,也是不太夠。從圖表上我們可以發現,超過七十歲的女性,有八成以上的人其維生素D、鈣、鎂、鋅攝取不足,維生素E更是普遍缺乏。 營養攝取不足,對生理、心理都有負面影響,肌肉流失、虛弱體質、骨質等問題皆會愈來愈嚴重。 倘若經常感到累、不容易專心、手腳無力、情緒低落,或發現自己體重減輕、皮膚乾燥等,務必提高警覺,除了可能有潛在問題外,也要檢查看看是不是營養失衡。   均衡攝取,把握重點! 我們到底該怎麼吃呢?均衡攝取是最重要的原則,目前醫學建議每個人每天的飲食以碳水化合物為主,佔50%到60%;脂肪佔20%到30%;蛋白質佔10%到20%。以下提供幾個重點: 碳水化合物的部分,可以多選擇未精製的全榖雜糧。精緻的穀類或加工後的製品往往會添加過多的油和糖,比較不建議。未精製的全榖雜糧,像是糙米、麥片,不僅含有膳食纖維素可以幫助消化,還有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群、維生素E、和礦物質,都是大家容易缺乏的營養素。 脂肪方面,我們可以盡量選擇屬於不飽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像是橄欖油、花生油、芥花油、苦茶油等,也可從堅果種子等補充脂肪。 蛋白質品質最佳的來源是蛋,而且蛋裡面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維生素B1、和維生素B2,還含有鐵與磷等礦物質,所以吃蛋的CP值很高。海鮮等水產提供的是動物性蛋白質,脂肪量平均來說比肉類來得低,比紅肉來的理想。至於吃素的人就得多靠黃豆和黃豆製品來提供植物性蛋白質了。提醒一下,如果有腎臟病要與醫師或營養師了解適當的蛋白質攝取量,避免造成腎臟的負擔。 想要補充維生素,水果與蔬菜就不能少。水果可以提供較多的維生素,尤其以維生素C為主。深色蔬菜可以提供維生素A、維生素C、鈣、鐵等礦物質,一定要吃足。 大家都知道要補充鈣質,幫助骨骼健康。補充鈣質最好的來源就是從乳品攝取,不管是鮮奶、起司、保久乳、優格、或優酪乳等都可以。乳品裡面含的鈣質最容易被人體吸收,一天喝兩杯牛奶(一杯牛奶為240毫升)即可達到每日1000毫克的鈣質需求量。乳品不僅提供鈣質,還富含優良蛋白質、其他礦物質、與多種維生素。不習慣飲用奶類的人可以多吃深色蔬菜補充鈣質,或吃豆腐、豆干等高鈣豆製品。 能吃是很幸福的,若發現自己或家人的食慾變差時,我們可以做些生活調整。例如盡量少量多餐,如果主餐一次吃不多,就在空檔補充一些點心。盡量選擇質地軟、容易消化的食物,或烹調時把食物切細一點,煮爛一點,都能增進消化吸收。平時多運動也很有幫助,有動比較會想吃東西,食慾變好後熱量才能攝取足夠。 如果怕麻煩,可以一次煮多一點,再分成小包裝一份份的放進冰箱冷藏或冷凍,需要時再加熱。購買外食要避免味道太重、太油、太鹹,瀝掉菜汁會比較健康。 當然,很多人都認為每天有吃三餐就足夠了,但其實並不是這麼簡單!若不費點心思,其實很難顧及各種營養素。營養失衡在短時間內往往沒什麼感覺,但是日積月累便會演變成難以收拾的大問題。假使因為過於忙碌而飲食失衡時,可以使用配方均衡的口飲營養品來補充,選擇時也要留意是否具有醫學實證。 平日大家就要好好保養,均衡攝取完整營養,才能健健康康,活力滿滿! 原文出處

對抗肌少症,請你這樣做!

2019年05月31日
公開
304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陳太太盯著電視螢幕追劇追得認真,因為聽到丈夫進門的聲音而打算從沙發起身,偏偏力不從心站不太穩,整個人又倒在沙發上,忍不住唉叫了一聲。 陳先生苦笑道:「老婆啊!我們一起去運動吧!聽說有個毛病叫做『肌少症』,我們兩個可能都中獎了。」   肌肉流失,三十歲就開始! 「肌少症」代表著我們的肌肉質量流失,運動活動功能變差,讓我們走路速度變慢,活動距離變短,要出力時使不上力。我們三十歲以前,身體的肌肉質量連年累積,但年過三十歲之後,就開始走下坡路了,每十年可能流失3%至8%的肌肉質量。隨著年齡增長,流失速度也會加快。 初期肌肉的「本」還很多,自己不會察覺什麼不對勁,但五十歲之後,力不從心的感覺就愈形明顯,有時要趕捷運、公車,想走快一點卻快不起來,或是想要搬垃圾到回收定點時,發現自己使不上力,東西掉一地。當我們到了六十五歲之後,肌肉流失的速度更是加快,這時不僅是影響生活品質,肌肉變弱後我們跌倒、骨折、甚至臥床的機會都是大幅增加,為老後生活添上好幾筆苦痛。 我們體內的肌肉質量是持續變動的,你可以想像有個天平,天平上的一邊是肌肉生長修復,一邊是肌肉受到破壞。在新陳代謝之間,我們身體會盡量給出訊號維持天平平衡,當肌肉流失的太多,這個天平就會失衡,往肌少症傾斜。究竟哪些原因會加速肌肉流失呢?   太少使用肌肉是首要原因。有人是因為長時間的工作需要久坐不動,有人則是因為生病開刀在床上躺了一個星期,或住院安胎整整三個月都沒怎麼動。當我們沒有使用肌肉,肌肉就容易快速流失,而且肌肉質量變少、力氣變小之後,我們可能走一點路就覺得累,容易產生惡性循環,讓人愈來愈不想動、不敢動,肌肉就更容易流失了。 雖然說肌肉流失容易發生於久坐不動的人身上,但你可能也會注意到,有些長者明明很忙碌,又是打掃環境、又是整理花草,但狀況卻還是一路變差。通常這時大家都會怪罪說:「唉!沒辦法,老了就是這樣!」但其實這不只是年齡變化這個因子。許多長者可能是因為牙齒狀況不好,或家裡只剩老人家懶得煮也懶得出門買,甚至自己食慾降低,總之呢,就是吃的不夠,沒有獲取足夠的營養和能量來維持肌肉。長期熱量攝取不足,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攝取不足或不均衡,就難以維持肌肉的質量。 另外會影響到肌肉質量維持與生長的因素還與荷爾蒙有關。像是生長激素、睪固酮等的濃度不足,會讓體內蛋白質合成的速度比被分解的速度還慢,而身體肌肉要收縮活動,肌肉細胞裡需要有多種蛋白質參與收縮訊息的傳導,當蛋白質合成受到影響,肌肉的收縮活動就比較差。還有,隨著年紀增長,腦部控制肌肉運動的神經傳導減少,肌肉動作的控制愈來愈不精確,協調性不好,亦會影響到肌肉的質量和收縮活動。   對抗肌少症,阻力訓練很重要! 對抗肌少症,最有效的方式是阻力訓練和吃得營養健康。說到運動,大家一定會先想,適合老人的活動不就單純做做園藝或走走路,這樣可以預防肌少症嗎?老實說,這樣做可能效果比較有限。要鍛鍊肌肉,比較好的方式是「阻力訓練」。   阻力訓練代表著靠著外在阻力來訓練動作,當物體帶來阻力,而我們進行肌肉收縮時,肌肉纖維感受到的張力會刺激荷爾蒙生成,神經傳導變好,並增強促使肌肉生長的訊號來刺激骨骼肌裡的蛋白質合成,因此阻力訓練來能讓肌肉的質量變多,並使肌肉變得更有力量、耐力增強。 適合每個人的阻力訓練套餐不同,水中阻力運動、彈性帶、或徒手肌力訓練都是可行的計畫。根據研究,開始練習阻力運動後的兩個星期內,就能帶來好處。然而只要運動就可能會帶來運動傷害,因此要注意運動的頻率、強度,若不知從何開始的話,可以考慮找物理治療師或運動教練一同制定屬於自己的運動計畫。   營養均衡,才是王道! 要如何吃得健康呢?首先熱量要攝取足夠。我們前面曾經提到,長者常常因為各種原因而愈吃愈少,如果攝取的熱量不足,身體會開始分解貯存的肝醣、蛋白質、和脂肪,長期熱量不足就會分解肌肉以供能量,肌肉當然就流失囉!而當營養充足時,更會放大運動帶來的好處。 研究顯示,蛋白質攝取不足與肌少症有明確關係。攝取蛋白質有助於肌肉生長,當年紀愈大,還需要更多量蛋白質才能促使肌肉生長。如果腎臟功能正常的話,一天每公斤體重可以攝取1至1.2克的蛋白質,也就是一個六十公斤的女性每天建議攝取60克到72克的蛋白質,可從起司、牛奶、蛋、肉類、黃豆來攝取高生物價蛋白質。想要增進肌肉品質,還可以考慮補充胺基酸,尤其是白胺酸、維生素D、ω−3脂肪酸(Omega-3 Fatty Acids)。 不過要提醒大家,預防肌少症並非只顧著攝取蛋白質,其他營養素例如碳水化合物、脂肪也都要均衡攝取。攝取蛋白質過量,非但沒有幫助還可能造成腎臟的負擔。營養均衡,才是王道! 雖然我們前面曾提過,生長激素或睪固酮濃度不足是引發肌少症的原因之一,但直接補充睪固酮、生長激素可能會產生血栓、糖尿病等諸多副作用,甚至增加罹癌風險,必須經由醫師評估,才可以使用。 年過三十,就要開始對抗肌少症囉,大家要養成運動習慣規律進行阻力運動,還要吃的營養又均衡! 原文出處

細心、關心 呵護女人心!

2019年05月30日
公開
200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提到心血管疾病,大家容易聯想到男性病患心臟病發的畫面,不過,隨著年紀增長,女性出現心血管疾病的機會亦愈來愈高。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盧怡旭表示,男性跟女性最大不同在於女性荷爾蒙有保護心血管的作用,但是保護作用在進入更年期之後漸漸消失, 平均6-10年之後,大約60 歲後,心血管問題會慢慢浮現,因此心血管問題發生的速度很快,往往讓婦女在更年期後立即面臨心臟的問題。 「雌激素消失後最大的改變就是體重,根據美國統計,平均10年之間會胖超過10公斤左右,由於體重每增加1公斤收縮壓可能增加2 mmHg,所以體重上升可以讓更年期的婦女進入高血壓的狀態。」盧怡旭醫師道,「肥胖還會產生『代謝症候群』,肥胖跟血糖的耐受性有很大的關係。另一個較嚴重的狀況是雌激素下降讓部分婦女膽固醇上升,膽固醇上升導致血管硬化。心血管問題與三高的關聯性很大,因此務必注意體重跟血壓的控制。」   女性心臟衰竭的型態和男性有什麼差別?為何會有這樣的差別? 女性跟男性心臟衰竭成因有些不同,男性較早暴露在三高風險當中,心血管較早開始惡化,導致男性很多都是心血管問題造成心臟的冠狀動脈阻塞、導致心肌梗塞、最後演變成心臟衰竭。 盧怡旭醫師指出,女性患者較高的比例是因為長期高血壓、造成心臟不堪負荷,因而進入心臟衰竭,冠狀動脈疾病較少。所以和男性相比,女性心臟衰竭的原因以高血壓的較高。 「進入更年期後,女性心臟衰竭的比例有後來居上的趨勢,很多患者平時沒有注意,突然間發生就已經很嚴重。此外,女性的體型比男性嬌小,接受治療的困難度較高,併發症較多,導致治療效果比較差。」盧怡旭醫師道,「女性進入更年期雌激素保護傘收起後,10年間突然就出現問題,患者往往在心理上很難接受。」   盧怡旭醫師提醒道,老人、女性、糖尿病患這三種人的疾病表現可能不那麼典型,老人與糖尿病患的問題是他們的感覺變得比較遲鈍,所以不會覺得那麼痛,至於女性患者心臟病發時呈現出來的症狀跟男性不太一樣,可能以肚子痛、背痛來表現,缺乏標準胸痛症狀容易讓醫師延誤治療時機,甚至有時候患者被周遭的人誤解,這也是面對女性病患要特別注意的。 女性心臟衰竭患者,保養心臟這樣做 盧怡旭醫師表示,男性和女性導致心臟衰竭的原因不太一樣,衛教的重點也不同。女性患者要注意血壓和體重,雖然這部分跟雌激素消失有關,但是有些危險因子仍然可以靠注意飲食、減少攝取鹽分、嚴格控制體重來改善。   很多人會很好奇,更年期女性缺少雌激素,如果補充女性荷爾蒙能不能預防心血管疾病? 因為補充合成的女性荷爾蒙可能產生副作用,例如血栓、癌症,目前來說醫師不會建議因為心臟問題追加女性荷爾蒙。重點還是放在改善新陳代謝的部分。同樣的道理,使用口服避孕藥,因為成分也是荷爾蒙,也會有類似的問題,一樣要小心。 盧怡旭醫師道,「還有一點要留意,部分女性的是甲狀腺功能異常,甲狀腺功能可能與心律不整有關,長期下來也會造成心臟衰竭。因此女性病患還得注意是否有甲狀腺功能異常的徵兆。」 心臟衰竭患者有辦法懷孕生產嗎?哪些患者不建議懷孕?懷孕生產要注意哪些事項? 台灣目前除了少子化之外,結婚生育的年齡也晚了5年左右,心臟科常常收到婦產科轉介高齡產婦。 懷孕的最後三個月,胎兒體重增加很快,母體為了供應胎兒養分,水分跟血量會增加,使心臟負擔加重,原來心臟功能較差的孕婦容易出現心衰竭症狀。 懷孕過程中,容易誘發血壓上升,蛋白尿或是下肢水腫,導致心臟衰竭惡化,而且往往下一胎症狀會更加明顯。 醫師當然會尊重孕婦的決定,不過務必與婦產科、心臟科醫師一起做好事先的沙盤推演。盧怡旭醫師道,「不是都不能生,但是在最後生產的階段心臟負擔相對比較大,有時為了減輕心臟負擔,可能會建議剖腹生產,但另外會面臨開刀、麻醉的風險,因此這些都需要在事前完整討論。」   假如未懷孕時就有相當程度的心臟衰竭症狀,特別是已經出現肺動脈高壓現象,這類患者本身已經很難供應自己身體所需,若要額外負擔一個生命的成長茁壯會更加辛苦,醫師就不建議懷孕。 此外藥物方面,在懷孕哺乳期間還必須同時考慮到是否會影響到小寶貝的成長。某些治療心臟衰竭的藥物有這些顧慮,導致沒辦法在孕期服用,或需要密切監測,不論是病人或醫師,懷孕過程會相對辛苦。   隨著產婦高齡化,這類問題勢必愈來愈多,心臟科與婦產科醫師會一同密切配合給予母親最好的照顧。   原文出處

親密好朋友–女性荷爾蒙(懶人包)

2019年05月28日
公開
582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女性荷爾蒙在女人的一生扮演重要的角色。荷爾蒙是種內分泌,藉由分泌化學物質進到血液裡,運送到其他器官產生作用。在荷爾蒙能影響的器官上,會具有接收這個荷爾蒙的接收器,一旦荷爾蒙遇上了這個器官的接收器,就會啟動一連串的化學反應變化,而改變器官組織內的功能作用。例如乳房、攝護腺、子宮、腎上腺等幾個器官就具有荷爾蒙接收器。 女性卵巢主要分泌兩種女性荷爾蒙,一種是「雌激素」,另一種則是「黃體素」。在女性青春期之後,卵巢開始大量分泌雌激素。雌激素屬於類固醇類荷爾蒙,可以傳遞給子宮、乳房、骨骼等處。雌激素傳遞到子宮的訊息會讓子宮增大,並使子宮內膜增厚,並使陰道健康。傳遞給骨頭的訊息則能減少骨頭吸收,影響身體使用鈣質,維持骨頭適當的分解率並預防骨質流失。雌激素會讓脂肪堆積於乳房生長,還會減少身體新陳代謝讓皮下脂肪堆積,讓女性有足夠的脂肪存量應付懷孕。 黃體素也是類固醇類的荷爾蒙。卵巢排卵之後會黃體素的濃度開始增加,黃體素送出的訊息同樣會抵達子宮、骨頭、乳房等處,但其訊息與雌激素傳達的並不一樣。黃體素能改變子宮內膜分泌變化,為受精卵著床做準備。假如卵巢排卵的十四天後沒有受精卵著床,黃體素的濃度就下降,這時子宮內膜會開始剝落,也就是讓女性陰道出血,月經到來。黃體素會促進乳房細胞發育與自然死亡。黃體素還能增加甲狀腺素的活性,若體內黃體素的濃度過低,就容易體重上升。   當科學家發現荷爾蒙能夠影響許多生理調控機制後,開始發展出不同的荷爾蒙藥物,透過調控荷爾蒙的濃度來影響生理機能。體內荷爾蒙太少的,就考慮補充荷爾蒙。荷爾蒙濃度太高的話,就利用藥物抑制荷爾蒙生成,或使用荷爾蒙接收器的拮抗劑,阻止接收器活化啟動化學反應。 很多人都聽過女性接近停經的時候,除了月經週期開始不規則外,還容易臉部潮紅、睡不好、夜間盜汗、有疲憊感、情緒容易波動、及有陰道乾澀等不舒服,這些症狀與雌激素的濃度下降有關,大大影響生活品質。有些女性需要荷爾蒙補充療法,利用口服藥片、貼片、凝膏、噴劑等方式補充雌激素,來減輕更年期的不舒服。另外,口服避孕藥也屬於荷爾蒙藥物的一種,藉由合成的雌激素藥物抑制卵巢排卵,達到避孕的效果。 有時我們則會需要抑制體內的女性荷爾蒙,像荷爾蒙可能會促進乳癌細胞生長,如果女性被診斷為乳癌患者,且乳癌細胞含有荷爾蒙接受器的話,就要考慮用抑制荷爾蒙的方式阻止癌細胞繼續生長。在過去,醫師可能採取切除卵巢的方式來降低女性荷爾蒙濃度,而現在則發展出能佔據女性荷爾蒙接收體的藥物,讓乳癌細胞不再接受到女性荷爾蒙的刺激。 因為子宮肌瘤也會受到女性荷爾蒙的刺激而變大,降低女性荷爾蒙濃度或使用荷爾蒙接收器的拮抗劑也能改善子宮肌瘤。     愈來愈多樣的荷爾蒙用藥已經被廣為使用,大家也會很好奇,究竟荷爾蒙用藥安不安全?這問題無法一概而論,醫師都會依照每個人的狀況及需求來判斷。 根據目前的研究,停經後婦女若使用荷爾蒙補充療法五年後,可能會增加了乳癌、子宮內膜癌、血栓形成,或膽結石的機會。因此曾經是乳癌患者、子宮內膜癌患者、有血栓問題者、曾中風的患者並不適合荷爾蒙補充療法。 而當避孕藥於1960年代上市之後,研究人員發現有一小部分的婦女使用避孕藥後會產生黃疸,尤其是曾經有膽汁鬱積過的人更容易產生黃疸。後續的研究認為這與雌激素引起的肝細胞變化有關。 因為女性荷爾蒙相關藥物及其拮抗劑會經由肝臟代謝,少數患者可能出現肝毒性副作用。患者可能產生急性肝炎、膽汁鬱積等狀況。像我們前面提到用來治療乳癌的荷爾蒙療法可能產生脂肪肝,尤其是原本體重過重,有代謝症候群的患者更容易產生肝臟問題。     這些荷爾蒙用藥都是處方用藥,需要經過醫師評估診斷後才能使用,服藥期間醫師可能會根據患者的狀況,藉由驗血追蹤不同的指數。例如要評估是否進入更年期時,會抽血檢測雌激素、FSH(濾泡刺激素)、LH(黃體成長激素)的濃度。若要評估不孕症,醫師會檢測FSH(濾泡刺激素)、LH(黃體成長激素)、泌乳激素、甲狀腺刺激素、AMH(抗穆勒氏荷爾蒙)等多項數值。對於子宮肌瘤導致月經出血量過多的患者,則需要檢測血紅素,評估貧血狀態。另外也可以檢測GOT、GPT等,追蹤肝臟功能。 使用荷爾蒙藥物時,務必按時回診與醫師好好配合,讓荷爾蒙藥物成為身體健康的助力。   原文出處

揮別尿床,醫師有解-小兒夜間遺尿症

2019年05月26日
公開
262

楊緒棣醫師訪談/ 照護線上編輯部  年幼孩童晚上睡覺的時候發生尿床的情形雖然很常見,而且大多數兒童隨著年齡的增長,尿床的情形就會漸漸消失。然而,還是有少數兒童一直到進入青少年甚至成年時期後,尿床的情形仍然無法改善,嚴重影響自尊心、情緒健康和日常生活,包括學校和社交表現。因此,到底兒童在幾歲後還會尿床時,家長就應該考慮帶他們盡速就醫呢? 尿床其實很常見 尿床,也稱為夜間遺尿症,即在睡眠期間膀胱發生無意識排尿。臨床上定義「尿床」為五至六歲的小孩仍然持續每個月有兩次或兩次以上在夜間尿床;或六歲以上的小孩,仍然持續每個月有一次或以上在夜間尿床。 尿床其實很常見,根據統計,男生尿床的比例較高,大約是女生的1.5倍到2倍。若不分性別,則每100位五歲的兒童中大約有15-20位有尿床現象,到七歲則下降至7%。尿床的問題其實會影響學齡孩童的自信心,造成心理的焦慮以及交際的困難,並影響孩童的夜間睡眠及日間生活品質,甚至也可能進而影響家長的日常生活及親子的互動。 大部分的尿床兒童隨著年齡增長會漸漸脫離尿床問題,但是,實際上直至12歲時則仍大約有1%的人還持續發生尿床,而且尿床症狀很有可能就一直延續到成人時期。隨著年紀越大還持續有尿床現象的患者,其症狀可能會越來越嚴重,而且痊癒的機會也越來越低,因此,兒童時期若能盡早接受尿床診斷並積極治療,痊癒的機會便能增加。然而,依據國外報告顯示,當孩童發生持續尿床症狀時,僅有約50%的家長會帶孩童就診,因此,許多兒童錯失及早接受治療的機會。 導致孩童尿床的原因有哪些? 其實,導致尿床的原因包括各種生理或心理因素,或由多個綜合因素所造成。睡眠時的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大腦覺醒障礙、膀胱容量小、便秘、壓力和遺傳等因素,都可能是造成尿床的原因。 膀胱就像一個由肌肉組織製成的小袋,可用以儲存由腎臟生成的尿液。一般而言,在夜間的尿液產生會減少,進而使膀胱儲存容量增加。當膀胱裝滿尿液時,膀胱壁的壓力感受器會將訊號先送到脊髓中樞,再傳遞到大腦皮質進一步產生尿意感(想排尿的感覺),以便在膀胱需要排空時醒來。然而,在某些情況下,尿液的產生不會在夜間減慢,和/或大腦覺醒信號無法傳達,使得夜間尿液產生和膀胱容量之間無法取得平衡,進而導致尿床。 因此,臨床上認為導致夜間尿床的最常見因素主要可分為三類: 1. 夜間多尿症:睡眠時大腦中的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使得夜間尿液產生量過多。 2. 大腦覺醒中樞異常:夜間睡眠中當膀胱裝滿尿液時,膀胱壁的壓力感受器無法及時將訊號送到大腦造成覺醒,而是由脊髓的排尿反射中樞通知膀胱收縮及括約肌放鬆進行不自主排尿。 3. 膀胱過度活動:膀胱過度敏感或異常收縮,導致尿急、頻尿、夜尿或急迫性尿失禁。 少數孩童則因嚴重便秘,因此膀胱受到壓迫而使得容量變小,也可能導致尿床。情緒問題如焦慮或恐懼亦可能造成少數孩童發生尿床的症狀。遺傳因素即父母或兄弟姐妹中會尿床者, 兒童尿床的機會也會是一般人的六到十倍。膀胱及尿道周圍的肌肉發育未成熟,也可能增加尿床的機會。 依據國際間的臨床指引以及最新台灣專家共識建議,五歲以上的兒童當發生持續尿床的情形,應考慮向醫師進行醫療諮詢。兒童在六足歲以後或是開始上小學時,如果還持續有尿床的現象,則應進行積極的行為調整或藥物治療,以免因尿床問題影響學齡孩童在社交和心理的困擾。 當孩子尿床時,家長可以做哪些評估? 當兒童持續發生尿床時,父母最重要的評估應該是先觀察孩童在白天和夜間睡眠時的排尿狀況。家長在帶小孩就醫之前,應該完成『排尿日誌(小便日記)』,也就是紀錄全天24小時中孩童每次喝水的時間、喝水量(毫升數)、排尿的時間、排尿量(毫升數)。連續紀錄兩天48小時甚至三天72小時的排尿日誌,可在就診時幫助醫師初步評估孩童尿床的可能原因。 當孩子尿床時,醫師會進行哪些評估? 醫師問診後,通常會先對孩童進行非侵入性的基本理學檢查,例如檢查外生殖器構造、腰薦椎檢查、直腸檢查、部分神經系統檢查等,先排除一些少見的先天性病因。然後會進行尿液檢查,排除泌尿道感染的可能病因。一些兒童在治療好泌尿道感染後,尿床情形也能獲得有效改善。理學檢查及尿液檢查的結果,通常能幫助醫師正確判斷孩童尿床的原因,進而選擇最理想的治療方案,或考慮進行其他評估檢查,包括尿流速和殘尿量檢查、膀胱和腎臟超音波檢查或尿路動力學檢查等,以評估是否有其他潛藏的導致尿床的病因。 尿床的治療應從行為調整開始 在進入藥物治療之前,醫師應提供家長充分的疾病資訊及諮詢,並先指導家長協助兒童進行日常行為調整,包含調整喝水時間(白天可以多喝水、傍晚少喝水、睡覺前不喝水,讓晚上小便製造量少一點),並鼓勵孩童多吃青菜、水果預防便秘。兒童每天的總尿量若用體重來換算,一公斤體重則以30毫升的尿量計算,因此,以體重二十公斤的兒童而言,一天只要600毫升尿量就算正常,因此合宜的飲水量也可能改善尿床的情形。 改變孩童排尿姿勢也可能改善尿床的症狀。因為女孩坐在成人尺寸的馬桶上排尿時雙腳往往無法著地,使得尿道周圍的肌肉不易放鬆,導致排尿不完全。男孩排尿時的理想姿勢則應身體略向前傾,雙足著地張開且與肩同寬,可以使尿道周圍肌肉放鬆以利排尿。因此,建議家中成人尺寸的馬桶前能放置一張小椅凳,協助改善兒童的排尿姿勢。 如果家長跟孩子的治療動機很強,可以考慮採用尿床鬧鈴行為療法。尿床鬧鈴是在內褲上面貼一個感應器,尿濕時會發出聲響提醒兒童起床解尿的鬧鐘,以便逐漸養成兒童不需鬧鐘就能自行起床解尿。研究顯示尿床鬧鈴成效佳復發率低,可惜在台灣不易購得,且其聲響也會影響家人的夜間睡眠,當治療動機不強時則難以持之以恆。 尿床的藥物治療有哪些選擇? 當尿床的症狀經行為調整後仍然無法有效改善時,依據國際間的臨床指引以及台灣專家共識建議,第一線推薦治療藥物是睡前服用抗利尿激素類藥物 (Desmopressin)。眾多研究中已證實Desmopressin可有效治療尿床,藉由其抗利尿激素類似物之作用減少夜間的尿液製造,減少孩童尿床的發生機會。 第二線藥物則為是抗乙醯膽鹼藥物(如Oxybutynin)等。抗乙醯膽鹼藥物可以降低逼尿肌的活性,改善頻尿的症狀,增加膀胱容量,進而改善孩童尿床的症狀。 當接受抗利尿激素類藥物後,尿床症狀改善情形仍未達滿意時,醫師會依據所評估的造成該兒童尿床症狀的可能因素,考慮抗利尿激素類藥物和抗利尿激素類藥物的合併治療。而當抗利尿激素類藥物和抗利尿激素類藥物的合併治療後,尿床症狀改善情形依舊未達滿意時,醫師或許會考慮使用三環抗憂鬱劑(如Imipramine)以減少膀胱的不穩定收縮,其抗乙醯膽鹼之作用可能有助於增加膀胱容量,改善尿床。需注意Imipramine過量時可能會導致心臟傳導障礙,且曾通報小兒致死案例,因此使用時須謹慎注意。 復健治療可以怎麼做? 針對尿道周圍的骨盆肌肉放鬆不良的兒童,則可以考慮復健治療。括約肌是人體控制排尿的開關,生理回饋放鬆法是在尿道括約肌附近放一個肌電圖的貼片,在肚子放一個電極的貼片,來教導孩子感受骨盆肌肉收縮的強度並練習掌控收縮及放鬆的技巧。 什麼狀況會建議手術治療? 因為尿床而需要做手術的患者不多,最常見的是尿道狹窄,或者膀胱頸狹窄。如果檢查發現小便速度較慢,或者膀胱頸一直打不開,醫師可能會建議做手術。目前這類手術多使用雷射來進行,比較不會留疤,成效也比較好,到青春期還持續尿床,或是小便流速不足時,需要進行手術機率較高。 半夜叫孩子起來尿尿,有效嗎? 為了避免尿床,很多家長會在半夜掀起床叫醒兒童起床如廁,但根據國內外的研究顯示這種方式往往難以持之以恆,而且家長的睡眠品質不佳也可能影響次日上班工作的效率。理想的兒童尿床治療,應是兼顧兒童及家長的生活品質及彼此的親子互動,與醫師密切討論治療方案及治療目標,並持之以恆直到兒童尿床情形有效改善。 世界尿床日 (World Bedwetting Day) 尿床不是兒童的過錯,尿床對兒童身心的影響往往被低估,因此,2019年5月28日的「世界尿床日」目的就是要喚醒家長們留意這個可能影響兒童身心發展的重要議題,並鼓勵家長與醫師積極討論並獲得需要的幫助,以支持兒童的尿床情形獲得有效的改善。 ◎ 專家訪談: 楊緒棣教授,台北慈濟醫院副院長暨泌尿科主治醫師,亞太兒童泌尿醫學會理事長。 ※本文由 照護線上 授權使用,未經同意,請勿擅自轉載。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