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照護線上

醫師團隊擔任編輯,提供實用、高品質的衛教資訊。

醫師團隊擔任編輯,提供實用、高品質的衛教資訊。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研究證實,壓力真的會逼死人!

2019年10月16日
公開
214

  作者:白映俞 醫師   你覺得生活充滿重量嗎?當自己住的地方發生了地震、大颱風等天災,身邊親愛珍重的人離世,或在工作、生活上接連遭逢意外與打擊,都可能讓人一時之間承受不住。這時候身旁的人會幫忙加油打氣,並提醒著:「你得好好照顧自己,不要倒下了!」 這是真的。人不是鐵打的,神也不是。(以下爆雷)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裡,雷神索爾因為失去阿斯嘉與眾多親友而心理受創嚴重,鎮日飲酒,無所事事,養出了肥肚,生活頓失目標,再也不是那威風八面的雷神。電影裡雖然逐步讓雷神恢復身手,但現實生活之中,最新的研究卻認為,因壓力而心理受創嚴重的人,後來很可能更容易罹患心血管疾病! 來看看今年四月刊在BMJ(英國醫學期刊)的一篇研究報告。這篇報告裡的研究對象是瑞典人,研究者先找到患有與壓力相關疾病的研究對象,包括有急性壓力反應的人、有創傷後症候群的人、有適應障礙的人,或因為壓力事件導致其他心智精神問題的人。總共收進了約13萬6千多位承受壓力疾患的人口,此為第一組研究族群。 接著研究再針對這些有壓力疾患的人口,找到他們的手足,要被收進研究之中的這些兄弟姊妹們都不曾因壓力過大而有精神問題,這部份後來收錄的手足數目共達17萬1千多人,這是第二個研究族群。 另外第三個研究族群,則是隨機取瑞典人口中的13萬6千人來比較。同時,這三個族群的人在進入實驗研究之前,都不曾患有心血管疾病。   研究者希望了解的是,在這不同族群之中,他們發生心血管疾病的機會是否不同?畢竟天有不測風雲,我們都有機會遇上極度讓人沮喪的巨大打擊,若這個事件真的已經造成精神、心智方面的影響,對身體會有什麼影響嗎?會不會其實是基因讓某些人比較容易心臟病發,有沒有遇到壓力事件都一樣?因此研究者才會不僅找來有壓力的疾患,還找來其手足、普羅大眾分別比較。 這裡說的心血管疾病包含了缺血性心肌疾病(像心肌梗塞、心絞痛),腦血管疾病(簡單講是腦中風),血栓(深部靜脈栓塞、肺栓塞),高血壓,心臟衰竭,心律不整,心臟傳導問題等。因此研究者會計算不同族群裡,每一年發生心血管疾病的機率。 經過27年的研究(1987年到2013年),結果大致上是這樣的:   針對第一組有壓力問題的族群,每年每一千人裡,平均有10.5位會被診斷動脈粥狀硬化、心律不整、血栓問題、高血家、中風、心臟病發、或其他的心血管問題。第一年發病的機會是每年每一千人中有8.1位。 相較之下,第二個族群(有壓力疾患者的兄弟姊妹,本身沒有壓力疾患)每年每一千人裡,罹患心血管疾病的人數是8.4人。第一年發病的機會是每年每一千人中有4.9位。 若看第三個族群(普羅大眾)則是每年每一千人裡有6.9人會得到心血管疾病。第一年發病的機會是每年每一千人中有4.3位。 也就是說,若以「有壓力疾患困擾」、「沒壓力疾患的手足」和「普羅大眾」三個族群來比較的話,「有壓力疾患困擾」後來得到心血管疾病的機會是最高的。 研究同樣也發現,在剛診斷壓力型疾病的前六個月,尤其容易讓人有心臟病發、心跳停止等急性、致命的心血管事故。在剛診斷壓力型疾病的前一年內,患者就有更高的機會出心臟衰竭等嚴重的問題。且這些急性心血管問題會可能在患者不到五十歲前就發生!過了一年後,承受壓力型疾病的患者仍有比較高的機會罹患心血管病變,但相對來講與其他族群的差距則慢慢變小。   雖然這個實驗沒有告訴我們,究竟壓力是如何影響身體運作,只是顯示了結果:壓力疾患真的與多種心血管疾病發作是有關連的! 或許你可以說,這是大家長久以來的猜測成真了!無論一個人的家庭背景或現在身體狀況,無論他過去是否有精神疾病,當處在壓力很大、無法應對的時候,真的會讓人心臟、血管等循環系統出問題,而且就在被診斷為壓力適應問題的幾個月後,就正是最危險的時候。 所以,我們必須認知到,如果自己或身旁親友曾遭逢巨大變故,千萬要有意識地注意自己的心理和身體健康狀態。這個研究同時也是提醒醫護人員要更有警覺性,面對已經承受患有巨大壓力的病人時,不僅治療他們的心理狀況,也要留意他們的身體健康。至於現在另一個研究還沒能回答的問題是,如果好好接受心理問題的治療,是否能降低這人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會呢?可能也是需要更多的研究來確立因果關係了。   原文出處

補充魚油是都市傳說,還是真有好處?(懶人包)

2019年10月14日
公開
157

  作者:白映俞 醫師   魚油是許多人必點的保健食品,傳說中魚油的防守範圍很廣泛,銀髮族最常遇上的高血脂、關節炎疼痛、髮量稀疏、黃斑部退化,傳說中魚油似乎都有幫助。更有人說魚油能保護心血管,減少心臟疾病的發作,甚至保護神經、腦部的功能,減少憂鬱症。 好了,那問題來了?你覺得這些功效都是真的嗎?魚油的功效有研究能證實嗎?還是只是個人心得和宣傳手法?如果是真的,那該吃多少?會不會過量? 以下我們就來一一釐清。 為什麼會有魚油的出現呢? 原來是西方世界研究心血管疾病,像高血壓、心肌梗塞等問題時,大家發現北歐人得到心血管疾病的機會似乎比較少。接著大家就想,那北歐人跟其他的西方人有什麼不一樣呢?啊!飲食有些不同!北歐人攝取的魚類、海鮮比較多。 研究進一步指出,讓北歐人少一點心血管疾病的原因應該是一種健康的脂肪 – ω-3脂肪酸,念做omega-3脂肪酸。ω-3脂肪酸是「不飽和脂肪酸」一類,你可能在電視廣告都聽過這些名詞,讓人好聰明的DHA和EPA,都屬於ω-3脂肪酸。這種ω-3脂肪酸對細胞很重要,與細胞生長、肌肉活力都有關。但我們人體無法自行製造,因此需要從食物攝取。 食物的來源主要是鮭魚、鯖魚、鲱魚,沙丁魚等海鮮,生蠔、螃蟹、淡菜裡也有。它們可以帶來DHA和EPA。植物裡含有的ω-3脂肪酸是另一種叫ALA的,存在亞麻籽、核桃、植物油裡面。而魚類是攝取ω-3脂肪酸最好的來源。   吃魚保健康? 研究發現,一周吃四次魚類的人,比上不太吃魚的人而言,較少死在心臟疾病事故。而且魚類和海鮮對腦力比較好,比較不會失智或中風,應該是魚類海鮮能補充ω-3脂肪酸的緣故。目前建議成人應該每周吃兩份,總重約兩百公克份量的魚類。 飲食中攝取營養素ω-3脂肪酸對身體健康很重要 對有些人來說,每個星期都要攝取兩份魚類是很困難的。有人怕海鮮的腥味,有人容易過敏,有人覺得不好吃,還有人怕重金屬汙染,鯊魚、劍魚的含汞量可不少。所以不吃魚也有原因啊! 好了,那如果吃魚讓人健康的重點,是因為攝取了魚裡面好的脂肪,那我們可不可以直接取出魚的脂肪做成營養品,吃魚油就好呢?接下來我們就看看補充魚油對健康影響的證據。 關於魚油的研究 ● 針對高血壓的人 研究認為,如果高血壓已經比較嚴重的話,需要兩三種以上的藥物控制,吃魚油補充可能有好處。 ● 針對明確有心臟問題的人 研究發現,如果患者壞膽固醇(LDL)與三酸甘油脂真的很高,患有糖尿病等其他共病,並已經在吃降血脂的藥物了,每天吃純EPA 4克可以減少胸痛、心臟病發的機會。 另一個在日本的研究,同樣針對已經在服用降血脂藥物並有高血壓、糖尿病的族群,發現一天補充1.8克的EPA亦能降低心臟病發的機會。 But(很重要的but)兩個研究用的不是一般市面上買得到的魚油膠囊,而是另一種藥用的純的EPA製劑。要吃到這麼大量的EPA,代表一天要吃市售的魚油膠囊10幾20幾顆! (提醒:千萬不要看到這裡就每天吞20顆魚油膠囊,市售的魚油沒有經過藥物管理檢驗,裡面除了有用的EPA外還有很多添加物,萬一過量可不好。請繼續看下去...)   ● 針對還沒有心臟問題的人 大家也很想知道,如果自己平常還算養生,沒有太多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吃低劑量的魚油,或說一般建議魚油膠囊的建議劑量,會不會有幫忙呢? 有個研究認為每天吃一克的魚油,裡面包含460毫克的EPA和380毫克的DHA,在這連續服用的五年當中,心臟病發作的機會比較低,但心臟病引發的中風和死亡並沒有減少。另外令人遺憾的是,許多其他研究都無法證實一般劑量的魚油能減少心臟疾病的機率。早些年的研究認為魚油幫助挺大的,但現在可能是預防醫學已經做得很好,有用的藥物太多,降血壓的、降血脂的的藥物效用更好,要單純靠魚油補充品降低心血管疾病機率就更難了。 ● 針對身體其他部位呢? 如果你吃魚油的目的不是為了要心臟健康,而是要保護其他部位。目前研究認為魚油可以減輕一些類風濕性關節炎帶來的症狀,早晨的僵硬感比較少,甚至可能讓患者減少服用止痛藥。 還有針對因為基因突變而容易得到阿茲海默症的人來說,如果在還沒有症狀發作之前就開始吃高劑量的魚油,或許有幫助。 其他方面就沒有看到魚油的明顯功效,尤其平常就吃不少魚的人,再吃魚油是沒用的。 所以呢?要吃還是不吃? 如果你現在身體健康,沒有服用魚油的習慣,你可以先從吃魚做起,每周吃兩份鮭魚、鮪魚、鲱魚等,總重約兩百公克份量的魚類,不用特地吃魚油補充品。請記得,沒有危險因子、從來沒有心臟問題的人要靠吃魚油保養獲得好處的機會,是「很有限」的。 如果你現在已經在補充魚油,不要因為上面我們提到「高劑量EPA」等的好處而特別吃得更多,因為目前沒有證據顯示補充高劑量的市售魚油是安全的。如果照著建議劑量服用,整體說來魚油還算個安全的補充品。不過,其餘預防心血管疾病的方式,例如按時服用控制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藥物,才是非常重要的!   假使已經有心血管疾病或自體免疫疾病,可以考慮補充魚油營養品,但可以先和醫師討論適合的劑量。而且還要注意以下藥物可能會和魚油有交互作用: ◇ 阿斯匹靈、抗凝血劑、宣稱療效是通血管的草藥或健康食品:過量的魚油可能會帶來出血的危機,若再與抗凝血、通血路的藥物併用,會引發出血可能。 ◇ 避孕藥:避孕藥會影響魚油降三酸甘油脂的能力。 ◇ 減肥藥羅氏鮮:吃羅氏鮮的話,身體則難以吸收魚油,要改變吃魚油的時間點或先別吃。 ◇ 維他命E:吃魚油容易讓體內維他命E的濃度降低。 雖然魚油是相對安全的補充品,但還是可能帶來打嗝、消化不良、噁心、腹痛、便秘、胃食道逆流等副作用,也有人覺得魚油的魚腥味還是很重,因此若要服用最好跟著餐吃,記得過量的話可能增加出血的危險,要補充的話還是先跟醫師討論一下。   原文出處

居家脊椎保健,圖解懶人包

2019年10月09日
公開
253

  「唉呦!」莊太太左手撐著腰步態僵硬地走進診間,「我的腰好痠、背好痛,好難受啊!」   「有搬重物嗎?」王醫師問。 「沒有。」莊太太搖搖頭,「我昨天晚上在追劇,一連看了兩個多小時,結束後打算去睡覺,結果一起身就痛到飆淚,根本爬不起來。」   掌握關鍵,保護脊椎 脊椎是人體中軸,負責身體的穩定,腰痠背痛的患者有許多人是因為輕忽日常生活中的習慣,例如平時坐、躺沙發本應是因為休息,但卻因為脊椎沒有維持端正、得到恰當的支撐,而造成身體不適。另外搬重物、抱小孩、滑手機、等,很多狀況可能傷害我們的脊椎,稍不留意就會腰痠背痛,日積月累下來甚至可能導致椎間盤突出。 保護脊椎有個重要關鍵,就是維持「脊椎端正」。人類是直立行走的動物,當脊椎端正時,重心比較穩定,當脊椎傾斜或彎曲的角度愈大,脊椎會承受愈大的力量,也愈容易受傷。   接下來讓我們透過圖解,輕鬆看懂居家脊椎保健。     別彎腰,請蹲低搬重物 無論是沉重的洗衣籃、小孩的玩具箱或是網購到貨的箱子,搬重物時記得「請蹲低,別彎腰」! 身體先靠近重物,然後屈膝蹲下,盡量將背打直,腹部收緊,靠腿部的力氣搬起重物。   從圖上可以看出,若直接彎腰,物體的重量與長長的力臂將會讓脊椎承受很大的壓力,受傷的機會大幅增加。別為了省一點點時間,而痠痛好幾天。   小孩算是「重物」嗎?當然算重物!   懷孕的過程很多婦女就開始腰背很有感!不管什麼姿勢,站著、坐著、躺著都會腰痠背痛,這種不舒服於剛「卸貨」完時可能解脫一點點,但隨著小孩愈來愈重,通常一歲小孩的體重約為十公斤,若一下要抱一下又要背的,媽媽等於一天要舉個十公斤的重物數十次,非常容易閃到腰,或突然背痛到不行,甚至往後的日子都承受著慢性背痛之苦,整個人姿勢彎腰駝背很沒精神。 抱小孩和搬重物相同,不要彎腰抱小孩,也不要伸長手臂捉起、提起小孩,最好要屈膝蹲下去,讓小孩就在自己的胸前,腹部收緊,腿部出力抱起小孩,過程中不要轉動身體。   謹記「請蹲低,別彎腰」,彎腰抱小孩真的很傷喔。     歸位物品,請收緊核心! 如果要搬較重的東西放到櫃子上,不要伸長手去放;請先盡量靠近櫃子、架子,腳與肩同寬,收緊核心,再把東西擺好。 伸長手臂,物體距離身體較遠,導致力臂變長,肩膀、脊椎都容易受傷。     看手機,別低頭! 我們的頭顱有相當重量,頸部愈往前傾斜,頸椎會承受愈大的壓力。根據研究,當頭部前傾15度時,頸椎得承受12公斤的壓力;當頭部前傾60度時,頸椎得承受27公斤的壓力! 低頭滑手機,倘若滑得入神,免不了要肩頸僵硬痠疼。   坐著休息也可能傷脊椎 工作一整天後,大家都喜歡賴在家裡的沙發閱讀、看電視或放空休息。然而,你可能也跟文章開頭莊太太一樣,曾經在久坐之後,感到腰酸背痛。因為,我們經常忽略了,其實「坐著休息」也可能傷害脊椎。 坐著閱讀、聊天時最好能維持脊椎端正,姿態優良也最為舒適。過度前彎不但影響脊椎,還會壓迫腹部臟器。     有些人會在沙發上放靠枕,然而尺寸不適合的靠枕,可能導致脊椎過度後仰,也會對脊椎造成負面影響。 看電視或欣賞電影時,大家習慣讓身子稍微後傾,取得一個舒適的姿勢。當心囉,這是很容易中招的姿勢! 從圖中可以發現,脊椎、椅背、坐墊會形成一個三角形,由於僅由兩個端點支撐,脊椎勢必承受較大的壓力,時間一久可就容易腰痠背痛。這時如果沙發的椅背能適當往後調整,填充物能確實支撐腰部,便能有效改善背部懸空造成的身體不適。       躺在椅子上休息小憩時,脊椎會更加傾斜,支撐脊椎的兩端距離愈遠,對脊椎造成的壓力就愈大。非但無法放鬆休息,還可能造成傷害。倘若睡著了,一覺醒來可能就是痠痛不適,若沙發椅背能完全倒下,平躺時的姿勢更能保護脊椎不受傷害。     無論是在閱讀、看電視、休息,坐椅子或坐沙發時,屁股要盡量靠近椅背,脊椎才能獲得支撐。為了因應不同狀況的需求,使用能夠自由調整角度的沙發也會相當有幫助。   筆記重點記起來 1. 搬東西「請蹲低,別彎腰」! 2. 別輕忽小孩的重量,稍不留意也容易傷脊椎。 3. 歸位物品時,請收緊核心,讓物體靠近身體。物品離身體愈遠,脊椎所受到的壓力愈大。 4. 看手機時,請抬起手臂把手機拿高,切勿低頭,才能保護頸椎。 5. 坐椅子、坐沙發時要隨時留意坐姿,工作、閱讀時最好能維持脊椎端正,休息時務必給予脊椎完整的支撐,讓壓力分散,才能真正的放鬆。 原文出處

心臟疾病末班車?扭轉心臟衰竭,醫師圖文解說

2019年10月07日
公開
146

  作者: 照護線上編輯部   心臟是一個幫浦,持續不地的收縮,將血液送往全身。當心臟發生問題時,就好像幫浦的零件壞掉,心臟就無力了。王德和診所主治醫師王德和舉例說明,用最簡單的方式想像,心臟就類似我們用手在捏一顆水球,當手指無力的時候就無法去捏水球,心臟就無法推動血液到全身。 因為心肌變長、變薄,心臟擴大又無力,所以心臟衰竭又被稱作「疲球心」。  王德和醫師表示,從日常生活可以約略評估心臟衰竭的嚴重度,爬兩層樓會喘為「輕度」,爬一層樓會喘為「中度」,坐著會喘就是「重度」。走路活動就會喘,代表血液供應不太夠,下肢會有點水腫,晚上睡不好一直起來尿尿,這些都有可能是心臟衰竭的表現,如果有觀察到這些表現就應該就醫檢查。  心臟衰竭的藥物選擇大概有哪些?  面對心臟衰竭患者時,醫師會先找出心臟衰竭的原因,然後針對原因來選擇治療方式。  王德和醫師舉例道,「假使病患的血壓非常高,瞬間的高血壓也會產生心臟衰竭,所以只要把血壓控制好心臟衰竭就會改善。假使導致心臟衰竭的原因,是心律不整,心臟亂跳,跳到最後亂掉,心肌就不知道怎麼收縮,我們就需要去改善心律不整,心臟變穩定心臟衰竭就會改善。醫師的任務就是要判斷病患是什麼原因,再根據原因去解決,心臟大部分就可以回到比較好的狀態。」  控制高血壓的部分,經常會使用「乙型交感神經組斷劑」,它是可以治療血壓跟預防病人猝死非常重要的藥物。  另外,「血管張力素轉換抑制劑」、「血管張力素受體阻斷劑」,這兩個有關血管張力素的抑制劑,為目前全世界公認心臟衰竭延長壽命的藥物,同時又可以降低血壓,是一舉兩得的藥物。  「利尿劑」是用來改善患者的喘。王德和醫師解釋道,心臟像幫浦一樣把肺部的含氧血打到全身,當幫浦無力的時候,肺部容易積水,就是大家常聽到肺積水,使用利尿劑能改善肺積水,以免影響氣體交換。我們常提醒心臟衰竭患者不能喝太多水,就是不希望肺部積水。利尿劑對病人來說是重要的症狀治療,但不是根本,並非使用利尿劑心臟就會變好,而是讓病人比較不喘。  「毛地黃」能增強心肌收縮力,急性期可以使用,平常不會使用。王德和醫師舉例道,一匹馬已經很累了,毛地黃就像是鞭子繼續抽打馬,這樣反而會讓心臟消耗得更快,毛地黃可以讓病人症狀改善減少住院率,可是反而會增加患者死亡率,是需要謹慎使用的藥物,通常只要症狀改善心臟科醫生就會停藥。  「強心劑」與毛地黃是類似的,強心劑是點滴式的,假如病患因心臟衰竭住院,會短時間會使用強心劑,同樣的道理所有強心劑只會改善症狀,但是死亡率會增加不可以長期使用。    心臟衰竭的侵入性治療有哪些?  王德和醫師再次強調,治療心臟衰竭要先找出心臟衰竭的原因,針對根本治療才有機會改善。部分心臟衰竭的原因可以採取侵入性治療,心臟跳太慢就植入心臟調節器、瓣膜不好就做瓣膜置換、心律不整可以用電燒手術,這些都有助於改善心臟衰竭。  心臟衰竭患者居家照護的重點有哪些?  「很多人不知道心臓衰竭的嚴重性,它是一個5年有50%死亡率的疾病,而不是像高血壓或糖尿病不會有立即危險,而掉以輕心。」王德和醫師道,「家人要知道病人是什麼原因造成心臟衰竭,必須按時服藥、每天量血壓。心臟衰竭患者最重要的居家照護就是每天要量體重,因為心臟衰竭病人不會變胖,只要體重增加一公斤,大約就是1,000毫升的水,一般只要增加2,000毫升,病人就會半夜掛急診,經常得插管且使用呼吸器。」  掌握體重非常重要,觀察病人吃進的東西跟排出來有沒有達到平衡,量到一個讓病人不會喘也不會虛弱的體重,這就是最適合的體重。很多家屬會詢問,心臟衰竭患者要限水,到底一天可以喝多少?其實只要回去每天量體重,並維持最適合自己的體重就對,沒有單一標準,而是要找對最適合自己的體重。王德和醫師提醒道,心臟衰竭患者一般而言只會瘦不會胖,若變胖大概就是積水。很多家屬不曉得患者是心臟衰竭,經常要患者多喝水,很容易造成問題。  王德和醫師強調,「水」的定義是「吃進去的飯、菜、湯全部都算是水」。由於患者沒辦法像在住院那樣吃的飯菜都拿去秤重,所以會在醫院讓病人量一個適當體重,回家就盡量維持。每天早上還沒吃東西時要量體重,維持在加減兩公斤的範圍內,不可以超過兩公斤,最好可以控制在一公斤上下。    鹽分攝取一定要控制,因為吃太鹹患者就會多喝水,吃越鹹就越口渴,而喝進太多的水。王德和醫師道,有個很重要但大家常忽略的就是「糖」,因為糖會影響鹽份的吸收,吃越甜的東西也會口渴越厲害,現在全世界都日益重視糖對健康的危害,至於心臟衰竭患者不只限水跟鹽巴,糖也要一併控管。最好不要吃醬油,因為醬油是又鹹又甜。  菸對人體的危害是全面性的,從動脈硬化到肺部纖維化、心肌血流的灌注皆有負面影響。王德和醫師強調,「菸當然一定要戒,這是無可置疑的。」  心臟衰竭的患者最好天天運動,同樣是心臟衰竭的病人有運動跟沒運動來比較,死亡率就差很多。醫師會教導病人自主運動,也要避免摔倒,病人在蹲下或站起身時動作都不可以太快,因為心臟輸出量較低容易產生頭暈,急性低血壓,所以要防止跌倒,造成二度傷害。  患者在家每天的血壓、心跳、體重都要完整記錄,回診時拿給醫師看,醫師就可以根據數據調整。  服藥的順從度非常關鍵,許多患者在覺得比較舒服後都會自行減藥。「真的有臨床案例,在經過治療後心臟收縮力從30幾分回到60幾分,但是卻自行停藥,幾個月後便又回到30幾分,非常可惜。」王德和醫師道,「病情控制穩定時,更要好好和醫師配合,千萬不要輕易停藥!」      原文出處

運動後頭暈要小心,醫師圖文解說(懶人包)

2019年10月04日
公開
1045

  作者:白映俞 醫師 倩碧四十五歲,過去是家庭主婦,極少運動,最近報名健身房課程,開始一星期運動兩次的新生活。一個月後,倩碧覺得自己身體狀況變好許多,跳上跑步機,點開手機的影片就開始認真運動,不知不覺破紀錄地跑了三十分鐘。跑步機突然停下後,倩碧踏下跑步機大口喘氣,突然間頭暈的很,腿一軟坐到地上。 你也曾經有這樣的困擾嗎?運動過程還算順利,但卻在運動後感到頭暈不舒服?!如果有的話,我們先來說說嚴重的狀況。   如果運動後你頭暈的程度是到了人要昏倒了,人變得意識不太清楚,旁邊發生什麼事都搞不清楚,自己不知道人在哪,坐下來休息也沒改善,或伴隨著以下狀況,就要先就醫: ● 胸部緊緊的很痛 ● 頭很痛,之前沒這樣痛過 ● 撞到頭 ● 休息後還是喘不過氣 ● 噴射狀的嘔吐 ● 肢體有麻木或無力的狀況 如果沒有以上需要緊急就醫的狀況,而是在認真運動後,你覺得有點頭暈,你可以先喝幾口水、坐下來,靜下來好好想想這次的狀況。 首先先分辨,這是眩暈嗎?如果頭暈的同時,你覺得外界的東西都在轉,或自己也在轉,這種屬於眩暈。可能是因為在運動時某些特定的頭部動作而誘發了眩暈。此時可以先回到安靜的環境平躺、休息。眩暈最常是起因於內耳問題,若覺得太不舒服或眩暈反覆發作、沒有改善,或伴隨頭痛、發燒等危險徵兆,需要就醫檢查。(天旋地轉好噁心 – 眩暈)   如果不是四周在旋轉的那種眩暈感,而是自己頭重腳輕,我們要先了解:腦部需要穩定的血液供應,並帶來足量的氧氣和葡萄糖,否則就會覺得頭暈。因此當運動後輸往腦部的血流不足、血氧不足、或血糖不足,都會造成頭暈。   什麼時候會血流不足? 一個可能是運動時脫水太嚴重。運動時我們身體體溫上升,身體需要排出更多汗來維持體溫恆定,假如你在運動後覺得口乾舌燥、很渴很無力、並有頭重腳輕的感覺,很可能是脫水造成的頭暈。記得運動的過程中要補充水分,不要太一鼓作氣的運動。另外,運動前或運動中不要喝咖啡、茶、碳酸飲料等含有咖啡因的飲料,會更容易脫水。(運動喝水,不單解渴,還可調節體溫!) 除了脫水外,光是久站就可能讓一些人,尤其是年紀大的長者,血壓開始下降,供應腦部的血流不足;尤其本身有心臟衰竭、心律不整、血栓問題的患者,運動後更多血液流往肌肉,供應腦部的血流就可能不足。如果是原本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可以在開始運動訓練前,循問醫師或復健師較適合自己的入門運動。尤其平常有固定服用藥物的話,更要向醫師確定,服用抗憂鬱劑、高血壓用藥、鎮定藥物等都可能讓人運動後容易頭暈。 有些人平常沒有心血管問題,但做運動時做得太操,收操時過於突然!我們運動時身體增加循環,讓心跳速度加快,血管呈現擴張的狀態;如果突然停止運動,我們的心跳速度變慢,但血管還是擴張的,這時血壓會下降。通常運動後三十到六十分鐘時,血壓是比較低的,容易讓人因而感到頭暈,若此時又伴隨脫水太嚴重,血壓會掉得更快。    什麼時候會血氧不足? 運動的時侯,肌肉組織需要更大量的氧氣,因此我們的呼吸速度和心跳速度都變快,讓更多帶有氧氣的血液流向肌肉。不過有時在做重量訓練或核心出力的運動時,我們會為了要支撐住重量,或為了撐住身體而不敢呼吸,或根本忘記呼吸,全身動彈不得上演暫時停止呼吸。這時血液中帶氧氣的含量不足,就容易造成腦部暫時缺氧而感到頭暈。 所以如果你發現自己頭暈是因為喘不過氣,或是忘記好好呼吸換氣,就先坐下來,深吸氣,慢慢吐氣,專注在調息上,反覆做個三分鐘後,再試著站起來看看還會不會暈。 什麼時候會血糖不足? 假如在運動後頭暈時,還伴隨著疲憊、發抖、頭痛、發冷汗,則可能是因為血糖變低,大腦獲取的葡萄糖不夠,而導致的頭暈。這比較容易發生在運動前太久沒進食者(早晨空腹去跑步),或本身是糖尿病病患的人身上。可以考慮在運動前喝點牛奶、豆漿、果汁,或是吃根香蕉,吃兩片鹹餅乾或能量棒這類不會讓你撐的很飽的補充品。   所以總結一下,我們要怎麼做才能避免運動後頭暈呢? ◎ 運動前,要喝足量的水,或喝牛奶、豆漿、果汁等,吃根香蕉或兩片餅乾。 ◎ 運動中,不是一直踩下油門加速往前衝,不能只求「一鼓作氣」,要保持呼吸頻率,並持續補充水分。逐步提高自己的運動強度比較好,不要一下子練得太操。 ◎ 運動後,收操時不要太急躁,說停就停,多給自己十分鐘做緩和的散步,找回呼吸速度,並繼續補充水分。 如果你覺得自己已經做到了以上幾點,還是在運動後容易頭暈,可以在運動前後都測量一下血壓、血糖,並就診諮詢醫師,檢查是否有其他身體狀況。   還有一些人在跑步、舉重、游泳完,不是頭暈,是覺得頭痛痛的!我們剛剛說,運動時心跳速度變快但血管擴張,而頭部血管擴張就容易讓人頭痛!所以大部分運動後的頭痛是「沒關係」的,沒有藏著什麼特殊的身體狀況,只是在激烈運動後血管擴張,讓人在運動的幾分鐘後感覺頭部抽痛,且通常這種的頭痛是兩側頭部都痛。 但如果你年紀已經超過40歲,突然在運動後頭痛,而且不是痛一下就結束,而是痛了好幾個小時,甚至還有其他症狀,像是頸部僵硬,眼睛看到雙重影像,或伴隨著嘔吐,就要小心,就醫找出原因,看是否要做影像檢查。   原文出處

經常睡不飽、一直很累,當心慢性疲勞症候群!(懶人包)

2019年10月02日
公開
369

  作者:白映俞 醫師   你會不會常常覺得很累呢?生活是有重量、有壓力的,每天忙得團團轉的我們,偶爾都有沉重感。然而有一群人的累更為沉重,無論是動動腦或動動身體都讓他們覺得好累,甚至休息多久都沒用,怎麼睡都睡不飽,一樣累。更特別的是,如果他們到醫院檢查,抽血、影像等結果都沒什麼問題。我們稱其為「慢性疲勞症候群(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慢性疲勞症候群的症狀 主要症狀是連續六個月來,患者都覺得疲憊不堪,即使臥床休息仍不覺改善,嚴重影響日常生活的活動力。 患者還可能會有以下症狀: ● 注意力差 ● 記憶力差 ● 肌肉關節痛,但關節沒有紅、沒有腫脹 ● 有感冒症狀 這些症狀可能會突然消失不見,患者又恢復到正常的狀況,但後來還是有機會再度復發。     為什麼會有慢性疲勞症候群呢? 醫學界現在還無法完整的解釋慢性疲勞症候群,大家對這個病的成因提出不少討論,像是: ★ 這會不會是種病毒感染? 確實有些患者認為自己是先有一個病毒感染後才開始有這類症狀發作的。研究EBV,HPV-6,德國麻疹病毒等病毒可能與慢性疲勞症候群有關,但並非每個得過德國麻疹的人後來都會很累是吧!究竟為何有些人後來發病,有些人不會,就是目前還無法解答的了。 ★ 會不會是免疫系統出問題? 確實這類的患者免疫系統的功能似乎比較不好,但還不能確定這是慢性疲勞症候群這個疾病的「因」,還是「果」。 ★ 會不會是荷爾蒙異常?或心理壓力太大? 慢性疲勞症候群患者抽血檢測起來,可能荷爾蒙的數值會有些異常,但異常的程度似乎與症狀嚴重程度不成正比。 所以目前還不確定慢性疲勞症候群的致病原因,很可能是綜合上述病毒感染、環境、心理、或內分泌,甚至基因遺傳等問題而導致的。     慢性疲勞症候群的好發族群 最常見是30幾歲到50歲的女性患者,但其實每個年紀都有可能發作,甚至孩童也有被診斷為慢性疲勞症候群的機會。女性患此病的機會是男性的二到四倍。     診斷慢性疲勞症候群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想:「好吧!也有這樣的疾病呢!一直很累的一個病啊!」其實要下這個診斷並不容易。這樣的患者常是因為疲憊不堪而接受了很多檢查,想想看,血糖高也會讓人覺得累,飲食狀況失調也會讓人覺得累,所以當主訴是「覺得累」時,醫師會先看看患者是否有感染、糖尿病、心情差、癌症、營養不良等問題,因為這些原因也都可能會讓你很疲倦。要先排除這些可以治療、或可能致命的原因,才能說患者這是慢性疲勞症候群。 醫師在診斷慢性疲勞症候群時,會先排除以下幾個問題: ● 睡眠障礙:平常會失眠,常常睡不好或難以入睡,或有睡眠呼吸中止。 ● 慢性疾病:貧血、甲狀腺機能低下、糖尿病、心肺功能欠佳、肥胖 ● 神經精神疾患:憂鬱症、躁鬱症、焦慮症、多發性硬化、纖維肌痛症 以上疾病都可能會讓患者累累的,或有表現與慢性疲勞症候群相似之處,診斷前須先排除。不過這樣一來就代表著,慢性疲勞症候群患者常做了一堆檢查,卻好像都沒什麼問題。甚至患者本身雖然覺得很累,但人看起來還好,這樣的患者通常並不是眼睛凹陷、瘦骨嶙峋、站都站不直,病懨懨的模樣,沒有「病人」的樣子。 然而實際上,慢性疲勞症候群患者即使做一般運動量或工作量的事情,都覺得非常疲憊,愈來愈難應付工作或生活上的各種挑戰,平日生活壓力愈來愈大,甚至後來很難出門,無法工作,生活幾乎完全受限。 說了這麼多,請大家不要因為「有時候我覺得好累」,就自我診斷這個病!如果你常常都覺得疲憊,可以就診讓醫師找出讓你疲憊的原因究竟為何,並從多方面輔助,及時尋求幫助,才能活出健康。   原文出處

閃光、飛蚊、鬼影、需要緊急處理的視網膜剝離

2019年09月30日
公開
364

  作者: 張聰麒 醫師 先讓大家看三位患者的故事。 小甲眼前總是有幾隻蚊子已經好久了,但是伸手都打不到,人家跟他說視網膜剝離了,該怎麼辦? 小乙前幾天搬東西時突然覺得眼前一個閃電,不久後發現眼前有很多小黑點在飄,這些飛蚊會消失嗎? 小丙亞運拳擊國手回國兩個禮拜後發現右眼上半部好像有東西擋住視線,無論怎麼眨眼都在那裏,要如何讓它消失? 以上有個案例視力已經危在旦夕,需要立刻手術治療,到底是哪一個呢? 大多數飛蚊症較無害,定期追蹤即可 眼球的空腔裡頭充滿了一種透明的半流動膠質,稱為玻璃體,其功能為透光及吸收眼球所承受的外部壓力,保護眼球不受傷害,而且重點是它與眼球壁最內層的視網膜是緊密相連的。 玻璃體在年輕時是均勻分布且密度一致,但隨著年紀變化、近視、外傷等等可使其中所含的蛋白質凝聚成不透明的點或線飄浮其中,光線將這些混濁物投影在眼內的視網膜上,便會產生飛蚊、黑影或漂浮物。隨著程度的不同會以點狀、線狀、樹枝狀、蜘蛛網或變形蟲來表現。 百分之九十的飛蚊症為玻璃體纖維液化引起,此為無害的飛蚊,數量不多時有時無、數十年如一日,形狀及數量皆無明顯改變,僅在注視光亮處或眼睛疲勞時,出現小塊黑影飄動,是無害的,不需要特別治療,只需定期一年追蹤一次視網膜確定有無病變即可。 伴隨閃光,突然發生的視網膜裂孔 少部分患者的飛蚊症屬於不好的病理性飛蚊,往往來的突然,數量也多,且可能伴隨視力模糊,且於短時間內黑影不斷增加,並有異常的閃光,為視網膜在拉扯過程中受到刺激,產生閃電般的光影。這時候如果檢查視網膜周邊通常會發現新的裂孔,此時需要立刻進行視網膜雷射修補,防止玻璃體液滲入造成視網膜剝離,並預防病灶持續擴大。 需要緊急處理的視網膜剝離 如果未及時將視網膜裂孔處理好,玻璃體液滲入視網膜下方造成大面積視網膜剝離,此時需及時手術處理幫助視網膜復位,否則將產生續發性白內障、慢性葡萄膜炎、眼壓過低、眼球萎縮等症狀終至視力完全喪失。 以上小丙為真實案例,仁川亞運拳擊比賽後不久即視網膜剝離,估計為外力造成,經緊急手術後視網膜已成功復位且積極備戰想重返亞運戰場,但如果能夠在一開始的裂孔階段及時做雷射治療,就不需要如此長時間的復原期,導致拳擊生涯的中斷甚至終止的危機。 如果眼前有閃光及飛蚊時建議即刻尋找眼科醫師進行散瞳檢查,避免後續更嚴重的視網膜剝離危及寶貴的視力。   原文出處

太冷太熱都傷「心」,心臟衰竭保養重點

2019年09月27日
公開
174

  作者: 照護線上編輯部   多年來心血管疾病一直在十大死因中名列前矛,每當季節交替時,都有許多患者因此住院。 大家曉得寒流來襲時,可能讓心臟病惡化。不過,在天氣炎熱時其實也不能大意。太冷、太熱對心臟功能有什麼影響?又該如保養呢?請心臟科專家來說明白。 心臟衰竭患者在不同季節會面臨哪些挑戰? 新竹馬偕紀念醫院心臟內科林柏霖醫師表示,冬天天氣冷會導致血管收縮,發生心肌梗塞的機會比較高,因為心臟衰竭最常見的原因是心肌梗塞,也就是冠狀動脈阻塞,所以在秋天、冬天心肌梗塞較容易發生的季節裡,心臟衰竭也較容易發生或惡化。 「除了氣溫較低導致血管收縮之外,冬天的飲食也是造成心臟衰竭惡化的因素之一。」林柏霖醫師提醒道,「大家習慣在冬天吃火鍋、薑母鴨、羊肉爐來暖暖身子,偏油、偏鹹的食物對心臟衰竭患者就是負擔。如果又多喝了幾碗湯,病情便可能惡化。」 至於炎熱的夏天,心臟衰竭患者也要小心。美國心臟科協會的研究指出,天氣太熱的時候患者要避免外出,因為太熱的時候會讓血管擴張流汗變多,接著會感到口渴而喝很多水,倘若心臟收縮功能已經很差,突然喝太多水的時候會造成急性心臟衰竭。 喝太少水又可能會讓血液變得比較濃稠,增加梗塞性中風或心肌梗塞的機會。 哪些季節最容易讓心臟衰竭病情惡化? 林柏霖醫師表示,就比例上來看,心臟衰竭患者於秋季、冬季病情惡化的比例較高,所以每年入秋之後心臟科醫師都會很忙碌。 「我們都會提醒患者穿暖活一點,才不會在突然走到室外時,因為血管收縮而身體不適。」林柏霖醫師道,「血管收縮的時候也可能造成血管的斑塊剝離,使得秋冬時候的心血管疾病,像是中風、心肌梗塞的比例增加。」 此外,多數人的血壓可能會在冬天的時候高一些,血壓高的時候就代表血管收縮,心臟需要輸出的負擔就會比較強,也會造成心臟的後負荷,心臟後負荷上升後心臟衰竭的比例也會比較高 為了因應這些挑戰,平時該如何養心、護心? 林柏霖醫師強調,心臟衰竭最常見的原因還是與冠狀動脈阻塞有關,第一要務當然是從這方面著手,例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膽固醇、抽菸等,務必與醫師好好配合,規則服藥。   對一個心臟功能正常的人來說,保養心臟就是維持健康飲食、規則運動、定期健康檢查。至於心臟衰竭的患者,就必須時時留意自己的身體狀況。造成心臟衰竭惡化的原因,經常和藥物及食物有關。 藥物的部分和藥物順從度有很大的關係,林柏霖醫師道:「台灣的藥物順從度其實沒有很高,患者經常會覺得症狀改善了就自己減藥甚至停藥,而導致病情惡化。」 食物的部分,醫師會建議心臟衰竭患者每天監控飲食的進出量,記錄所有吃的、喝的、尿量、排便,但是在家裡較難做到完整的紀錄,所以會教患者以體重去評估,並且觀察身體狀況,例如下肢水腫的程度、呼吸喘的程度。讓患者或家屬能夠初步判斷病情是否出現變化。 在季節交替之際,需要調整藥物嗎? 「季節變化時,一定要注意觀察血壓的變化。到了冬天,有部分的人血壓會比較高,這時候我們會對高血壓藥物做些調整。」林柏霖醫師道:「我們較鼓勵患者在家量血壓,每天做紀錄。因為在醫院量的血壓經常會比較高,醫師不容易判斷。」 目前建議的方式是每天早晚都量血壓,完整的紀錄可以幫助醫師判讀血壓在夏天跟冬天有沒有差別,如果沒有差別當然不需要去增加藥物,如果血壓有增加我們可以去依照上升的程度去調整藥物。 會建議心臟衰竭患者施打哪些疫苗呢? 目前心臟衰竭的照護指引都建議患者施打「流感疫苗」以及「肺炎鏈球菌疫苗」,林柏霖醫師強調,每年的流感疫苗都需要施打,至於肺炎鏈球菌疫苗只需要施打一次,就會有免疫效果。 施打疫苗可以預防感染,因為我們最怕心臟衰竭患者發燒。發燒會讓患者變喘,並且心跳加速,破壞原本的平衡,使病情惡化。 「患者一定要記得施打疫苗!」林柏霖醫師再次叮嚀。   若要到不同緯度的國家旅遊,需要注意什麼?需要做哪些準備? 除了季節變化之外,我們若到不同緯度的國家旅行也可能面對氣溫變化的狀況,患者得特別留意。無論是高緯度地區的寒冷或是低緯度地區的炎熱,都需密切注意血壓、飲食、水量平衡。 「長途搭機、搭車時也要小心。」林柏霖醫師道:「心臟衰竭患者的心臟功能比較差,坐久了下肢水腫的比例會比較高,也容易產生靜脈栓塞,就是所謂的『經濟艙症候群』。若併發肺栓塞,即有生命危險。」 旅遊時也要注意海拔的影響,高山上空氣中的氧氣較稀薄,心臟功能比較差的人可能會受不了。因為本身的心臟輸出量就不太夠,當含氧量下降,送到全身的氧氣量就會變低,患者就會開始頭暈不適。搭纜車、火車上山前,記得評估身體狀況。 萬一出現哪些症狀,心臟衰竭患者要特別小心,最好及早就醫? 心臟衰竭患者最常出現的症狀就是喘,如果原本可以爬一層樓,現在卻連在平地走路都會喘,代表病情有變化。 患者可以評估下肢水腫的嚴重度。如果兩隻腳腫得像寶特瓶,呼吸又很喘,患者便會感覺很虛弱,力不從心。 林柏霖醫師表示,若有心悸、胸悶的狀況千萬不能輕忽,因為心律不整、心肌梗塞都會讓病情惡化,不可不慎。     原文出處

燒腫汗癢咳瘦,非何杰金氏淋巴癌(懶人包)

2019年09月25日
公開
171

  作者:白映俞 醫師   淋巴系統是體內抵抗疾病的超級網路。講到淋巴,大家常常會誤以為只有腋下有淋巴,但其實淋巴是遍佈全身各處的,也因此,淋巴癌可能發生在各個身體部位! 淋巴癌是白血球中的淋巴球病變而來的。淋巴球原有一定的生命週期,舊的淋巴球死亡後,我們身體又會再製作出新的淋巴球。然而在淋巴癌裡,病變的淋巴球沒有按照原訂周期死亡,反而異常持續長大分裂,聚集並讓淋巴結腫大。除了影響淋巴結,也可以拓及到脾臟、胸腺、骨髓等其他淋巴系統,甚至擴散到非淋巴組織的器官。任何年齡層都可能罹患淋巴癌,淋巴癌甚至算是常見的兒童及青少年癌症類型。不過,淋巴癌的發生機率還是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超過一半的患者年齡是大於65歲的長者。 淋巴癌的分類眾多,先可以大略分成兩種,一種叫做「何杰金氏淋巴癌」,另一種則是「非何杰金氏淋巴癌」,而罹患「非何杰金氏淋巴癌」的人數多了許多。在民國103年,非何杰金氏淋巴癌發生率的排名於男性為第10位、女性為第11位;死亡率的排名於男性 為第9位、女性為第10位。 本篇是以介紹非何杰金氏淋巴癌為主,但非何杰金氏淋巴癌還可以再細分成好幾種不同類型,分類後各種淋巴癌侵襲進展的速度也有極大不同。然而,這些分類既多且雜,若非腫瘤專科醫師也很容易搞不太清楚,基本上是與「變性的淋巴球類型」、「淋巴球在顯微鏡下的表現」、「細胞表面的特定蛋白質」、與「淋巴癌的染色體特徵」等幾項作為分類基礎。其中近九成的患者,不論男女,都是罹患「B細胞淋巴樣瘤」這類型的淋巴癌。因為這些細項分類實在太雜了,我們在這裡不會一一介紹,如果您或家人是淋巴癌患者的話,你要記住的就是,淋巴癌可以細分成很多不同亞型,請記住向醫師確認自己的淋巴癌類型,並了解這類型代表的意義。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哪些特徵算是罹患淋巴癌的危險因子。 第一件事情就是年齡,超過60歲的長者比較容易罹患淋巴癌。經常接觸苯、殺蟲劑、除草劑等化學製劑也可能提高淋巴癌的機率。部分患者是因為之前曾罹患其他癌症而曾接受化療藥物治療。還有核爆倖存者或曾暴露核輻射等人罹患淋巴癌的機率會比較高。有少數的研究顯示曾經隆乳後的女性,會提高了於乳房罹患淋巴癌的機會。 另外,由於淋巴癌起源於負責免疫的淋巴系統細胞變化,不難理解「免疫狀況」的改變,可能就是造成淋巴癌的原因之一。像是有以下狀況: ● 免疫系統較弱:接受器官移植並有服用免疫抑制劑者,罹患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的病人。 ● 罹患自體免疫疾病:例如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等自體免疫疾病患者通常也會接受免疫抑制劑,免疫系統也會處在比較弱的狀況。 ● 病毒及細菌感染:病毒感染會影響淋巴球的DNA,進而讓淋巴球轉變成淋巴癌,有關的病毒包含了human T-cell lymphotropic virus(HTLV-1),Epstein-Barr virus(EBV),Human herpes virus 8(HHV-8)(關於這個病毒,你可以看「皰疹病毒引起的卡波西氏肉瘤」獲取更多認識)。另外,與非何杰金氏淋巴癌有關的細菌則是胃幽門螺旋桿菌! 雖然我們說,超過六十歲以上的長者比較容易罹患淋巴癌,但目前沒有特定用來篩檢淋巴癌的工具。也就是說,沒有症狀的人隨機去做某種抽血或影像學檢查的話,並不會讓醫師早一點找到淋巴癌患者。因此比較重要的是,要注意自己有沒有下列的淋巴癌症狀! 第一個症狀是「不會痛但異常腫大的淋巴結」,可能發生於頸部、腋下、或跨下鼠蹊處。這樣的淋巴結腫大不會自行消褪,與感冒、感染之後會痛、但又會消掉的淋巴結不太一樣。 淋巴癌也會造成各種全身性症狀,像是發燒、容易盜汗及打寒顫(尤其在夜間)、無法解釋的體重降低、感覺非常疲累、反覆感染且感染嚴重、容易瘀青及流血等問題。(認識淋巴癌六大症狀) 有些症狀則與淋巴癌發生的位置相關,像是長在肚子的淋巴癌會讓人腹部腫大,胃口不佳,吃少少的就覺得好飽,或引發腹痛與噁心嘔吐。如果淋巴癌發生在胸部,則會讓患者感到胸悶、胸痛、喘不過氣、或是頻繁咳嗽。萬一淋巴癌長在腦部,則會帶來頭痛、人格改變、癲癇、複視等神經系統問題。   若患者因為異常腫大淋巴結而去找醫師檢查時,常常醫師會先投以抗生素治療,看看是否淋巴結會縮小,萬一淋巴結仍然腫大,甚至還繼續變大,就要考慮做切片檢查,取下淋巴結組織放至顯微鏡下檢查。醫師會安排抽血、驗尿來排除感染的可能性。若確認為淋巴癌,則需配合X光、電腦斷層、PET(正子攝影)等影像學檢查確立診斷分期。有時還需做骨髓抽吸或脊髓腔穿刺等侵入性檢查,確認淋巴癌侵犯的程度。   當我們講到癌症,還需要了解癌症分期,這概念是讓我們在診斷疾病之際,了解癌症目前侵犯身體的程度,並能依此找到最適當的治療方式。淋巴是在全身運行的系統,不是像肝臟、腸子這樣在固定區域的一個器官,因此非何杰金氏淋巴癌的分期與其他癌症較不同,需把「橫膈膜」視為一個分界! ★ 非何杰金氏淋巴癌第一期:淋巴癌只侷限於一個淋巴結、一個淋巴組織(例如扁桃腺)、或一個器官 ★ 非何杰金氏淋巴癌第二期:淋巴癌影響了兩個地方或兩處以上,但這些受癌症侵犯處都位在「橫膈膜的同一側」,例如在脖子和腋下的淋巴結都同時有淋巴癌侵犯。 ★ 非何杰金氏淋巴癌第三期:淋巴癌同時侵犯了橫膈膜「以上」和「以下」之處,例如鼠蹊處與脖子處的淋巴結都有淋巴癌。 ★ 非何杰金氏淋巴癌第四期:淋巴癌廣泛地侵犯非屬淋巴系統的器官,像是肝臟、骨髓、肺臟都同時有淋巴癌。   分期雖然重要,但當我們討論存活率時,還要加進更多相關因素。當患者的年齡大於60歲、淋巴癌分期是第三或第四期、淋巴癌侵犯二個淋巴外器官、患者平時日常生活常需要協助、抽血LDH數值高,這五項都代表著預後比較不好的特質。如果完全沒有符合以上的這些條件,那預後就會很不錯,95%的患者能活至少四年;如果五項中符合三項以上的條件,預後並不好,只有55%的患者能活滿四年。   在治療方面,當然需要配合患者的年齡、健康狀況、淋巴癌的型態與分期等因素後再制訂治療計畫。首次淋巴癌療程幾乎都以化學治療為主,注射藥物殺死癌細胞。免疫療法、標靶治療、放射治療、幹細胞移植等也都是治療選項。但手術就幾乎沒有角色了。目前也沒有預防非何杰金氏淋巴癌的確切方式。   原文出處

認識菜瓜布肺 – 特發性肺纖維化(懶人包)

2019年09月16日
公開
135

  作者:劉育志 醫師 特發性肺纖維化可能是大家比較陌生的一個病名,但近年來發生率持續增加。主要發生在中老年人,肺部發展出許多疤痕組織而影響氣體交換能力,導致肺部功能逐漸惡化,使患者呼吸困難,預後相當不好,目前醫學界尚未了解肺纖維化的確切病因。 特發性肺纖維化的患者中,男性多於女性,年齡介於50到70歲。全世界約有五百萬人患有特發性肺纖維化,近年來發生率有增加的趨勢。   首先我們先來認識正常肺部功能: 空氣進入體內經過氣管、支氣管,最終抵達肺泡。 肺泡壁很薄,周圍密布微血管。氧氣在此擴散進入血流,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則回到肺部呼出。   萬一罹患特發性肺纖維化,患者肺部變得像菜瓜布一般粗糙,不再有彈性。堅韌的纖維組織阻礙氣體交換,使身體雞以獲得氧氣,也無法排除二氧化碳,肺部失去功能。   罹患特發性肺纖維化會怎麼樣? 初期症狀並不明顯,患者最常表現呼吸困難,慢性咳嗽,倦怠。 隨著疾病持續進展,會出現發紺,杵狀指,身體逐漸消瘦。 若肺部功能持續惡化,心臟功能亦會受到影響。   特發性肺纖維化發生原因至今仍無法斷定,但可能和抽菸、空氣汙染、病毒感染、胃食道逆流、基因等原因有關。   若有症狀後,該做什麼檢査? 假使醫師聽診聽到爆裂音,懐疑患者罹患肺纖維化,會安排電腦斷層檢査肺部的細微變化。 若無法由影像確診,則需要進行肺部切片,用手術取出部分肺部組織,放到顯徼鏡下檢查肺部構造。 確診肺纖維化後醫師會確定患者肺部功能好不好?!因此會安排肺功能測試及檢査動脈血氧濃度來了解患者的狀況。   該如何治療特發性肺纖維化? 目前醫學無法根治特發性肺纖維化,但接受治療能減緩疾病進行並提高生活品質。 ● 服用藥物:目前有能夠延緩病程的藥物,科學家也繼續努力開發療效更好的藥物。 ● 補充氧氣:補充氧氣增加血氧濃度能改善患者生活品質及睡眠品質,並減少低血氧帶來的併發症。 ● 肺部復健:透過運動增強耐受力,學習呼吸技巧讓肺部運作更有效率,也要攝取均衡營養。 ● 移植肺臟:若各種治療方式已無法幫助患者,手術移植肺臟是最後的選項。   除了要按時服用藥物以外,患者還需記得戒菸、多運動、攝取均衡營養,並定期接種疫苗減少肺部感染。 提醒各位,假使患者有胸部疼痛不適、呼吸過於困難、發燒、體重下降太多就要趕緊就醫。 特發性肺纖維化是容易持續悪化的疾病,唯有認識疾病丶配合治療及持續復健,才能改善生活品質!   原文出處

常讓人束手無策的 – 胰臟癌(懶人包)

2019年09月11日
公開
310

  作者:白映俞 醫師   胰臟是位在脊柱之前、胃之後的一個狹長型器官。雖然相較於肝膽腸胃,「胰臟」名氣小了許多,但胰臟可是承擔了身體內分泌外分泌的重責大任! 那萬一胰臟長了癌症呢? 胰臟癌的侵襲常是如忍者潛入般無聲無息,再突然讓患者狀況惡化到措手不及。 用這張圖讓大家了解胰臟的位置,在脊柱之前、胃之後。 外分泌功能:胰臟能分泌消化液、進入小腸分解食物,這可是消化道內很重要的酵素。萬一胰臟發炎,會讓人痛不欲生。 內分泌功能:分泌多種荷爾蒙,包括升糖素和胰島素,調控血糖高低,若胰島素分泌量不足,就會導致血糖過高,產生糖尿病症狀!   比較常見的胰臟癌症狀如下 ● 黃疸(眼白處變黃、膚色變黃) ● 上腹部及背部疼痛,在飯後或躺下時腹痛或背痛會更嚴重。 ● 無法解釋的體重下降 ● 食慾下降 ● 噁心感 ● 疲憊感   哪些族群容易罹患胰臟癌呢? ● 有抽菸習慣是主要的危險因子,抽得愈兇,罹患胰臟癌的機會愈高,戒菸後要大約十年後才能恢復到一般人的罹病機率。 ● 年紀大也算是胰臟癌的危險因子,因為通常病人是在45歲以後罹患胰臟癌的 ● 慢性胰臟炎 ● 家族史:目前胰臟癌不像乳癌有個「乳癌基因」那樣,科學家並沒有找到單一的胰臟癌基因變異,但大約5-10%的患者其家族中已有人罹患胰臟癌。 ● 肥胖與久坐不動 因為初期症狀不明顯,很少人在胰臟癌早期時主動就醫檢查,(常是健康檢查時意外發現的),多數患者是到症狀嚴重就醫時,才靠著電腦斷層、核磁共振、內視鏡超音波、經皮穿肝膽道攝影等方式診斷胰臟癌。有時甚至需要腹腔鏡或剖腹探查手術才能確診胰臟癌。   多數的胰臟癌起源於具外分泌功能的胰管腺體細胞,可稱為胰臟腺癌。 少數的胰臟癌起源自具內分泌功能的細胞,可稱為胰臟神經內分泌瘤。蘋果公司前執行長賈伯斯罹患的是比較少見的胰臟神經內分泌瘤。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胰臟癌的分期。 ● 胰臟癌第一期:腫瘤生長局限於胰臟內部。 ● 胰臟癌第二期:腫瘤長到胰臟外,或侵襲淋巴結。   ● 胰臟癌第三期:腫瘤侵犯到附近重要的血管或神經。 ● 胰臟癌第四期:腫瘤轉移到肝臟、腹膜等其他器官。 先分辨能不能用手術切除,如果是第一期或第二期的胰臟癌,會有用手術完全切除的機會,第三期胰臟癌就不一定能用手術處理了。 如果可以用手術切除胰臟癌,要分辨胰臟癌長的位置,位置不同,手術方式就不一樣。大概是以下三種術式:   胰十二指腸切除手術(pancreaticoduodenectomy,包含Whipple procedure及PPPD)可以處理胰臟頭部的腫瘤。 胰臟頭與十二指腸、總膽管等相接,因此手術時要一起處理,這手術會切除部分的胰臟、胃、十二指腸,並切除總膽管及膽囊,破壞之後還得重建,一般外科醫師需拉一段小腸過來,做出腸道與剩下的胃、胰臟、總膽管相接的吻合口,患者之後才能繼續消化食物。 這是腹部手術裡複雜等級數一數二的。   遠端胰臟切除適用於胰臟尾部或中段的胰臟癌,極少的案例裡醫師醫師會拿掉整個胰臟及脾臟,做全胰臟切除,患者術後需要補充胰島素及消化酵素。 放射線治療及化學治療可用於術前縮小腫瘤,及術後輔助治療,也都是治療選項。 由於胰臟癌常常來勢洶洶,且患者不易早期發覺,因此若對於無法切除或快速進展的胰臟癌,治療目標不會放在企圖延長癌症患者壽命,主要需放在減輕患者痛苦。像是用膽道支架來減輕黃疸症狀,用嗎啡類藥物止痛,及用抗憂鬱劑等方式,增加胰臟癌患者的生活品質。   原文出處

致命的炸彈 – 主動脈瘤(懶人包)

2019年09月09日
公開
889

  作者:白映俞 醫師   主動脈是全身血液的主要供應者,萬一出事可會釀成大禍,我們在之前曾經介紹過「主動脈剝離」,今天來談談主動脈瘤(aortic aneurysm)。 主動脈是帶著血液離開心臟的大血管,將血液分配送到全身,就像身體血管網路中的最直、最粗、最長的高速公路。我們一般將主動脈粗分為四個部分,離開心臟往上時是「升主動脈」,經過「主動脈弓」時,會分支出往腦部及雙側手臂的血管,接下來就往下跑,稱為「降主動脈」,並繼續沿著脊柱向下,到此主動脈都還在胸腔部位裡,經過橫膈膜後的部分就稱為「腹主動脈」。 主動脈壁可分成三層,最內層是可防止血液凝結的血管內皮;中間層是肌肉層,用來維持血管結構完整;最外層則是堅實的纖維層。各種會影響這三層組織健康狀況的原因,都有可能會引發主動脈瘤。   「主動脈瘤」這種「瘤」不是代表癌症的惡性腫瘤,因此主動脈瘤不是主動脈長了癌症。「主動脈瘤」代表的是主動脈壁異常膨大,膨大變成氣球囊狀的話,若膨大後直徑超過了一般的1.5倍,就稱為主動脈瘤。主動脈瘤可以發生在主動脈的各處,我們一般會將主動脈瘤依照其位置,粗分為「胸主動脈瘤」與「腹主動脈瘤」,腹主動脈瘤比較常見。 為什麼膨大成瘤狀算是個疾病呢?大家請想想,原本的主動脈管路膨大後,就像個氣球充氣充得太飽,氣球壁(或說血管管壁)變得太薄,就容易破掉。尤其脹得太大,脹得太快,主動脈都很可能有破裂的危險!也可以說,當病人患有主動脈瘤的時候,主動脈剝離的機會就會大增!   為什麼會產生主動脈瘤呢? 例如本身血管的結構問題。有些人的先天基因突變,決定了血管結構較不穩固,較容易受傷,大家較常聽到的是「馬凡氏症候群(Marfan syndrome)」,也有其他結締組織疾病會影響血管結構。 不具先天問題的話,後天也有不利於血管健康的條件。像是患者有持續性的高血壓,並伴隨著高血脂、高血糖、抽菸、體重過重等條件,患有代謝症候群,代表著愈多斑塊容易堆積於血管壁,我們稱為動脈粥狀硬化,讓血管壁受傷,血管的彈性變差,血管壁就更容易膨大成為主動脈瘤。 另外有一些自體免疫疾病會引發血管發炎,或是罹患了梅毒、沙門氏菌之類的感染,同樣會讓血管發炎。血管發炎就會影響血管壁的健康狀況,提高主動脈瘤的發生機率。 心臟瓣膜問題也可能影響主動脈瘤的產生。一般來說主動脈瓣有三片瓣葉,但有些人先天主動脈瓣的瓣葉變成只有兩片,這時就有可能打開時開不全,關閉時關不緊,耗損速度快,比較容易罹患胸主動脈瘤。 你可以用房子結構來想像,如果材料用的不夠堅固(例如先天結締組織疾病),裝潢或居住時破壞了房子結構(動脈粥狀硬化),或牆壁長了蛀蟲(血管感染發炎疾病),這間房子都比較容易垮掉,血管難以健康!   至於主動脈瘤會帶來哪些症狀呢?通常都是來自於主動脈瘤太過膨大,壓迫周遭組織而產生症狀。 例如膨大的胸主動脈瘤壓迫到附近神經時,會引發胸痛、背痛。壓迫返喉神經的話,會讓說話聲音沙啞。壓迫到氣管,會讓患者容易咳嗽、覺得喘。壓迫食道,可能產生吞嚥困難。 至於腹主動脈瘤如果太大的話,躺下時患者會在肚臍附近摸到有脈博跳動感的腫塊。而腹主動脈瘤這腫塊壓迫在肚子深處、腰部附近,會產生腹痛、腰痛、背痛,患者常常會因此而去腸胃科、骨科就診,很難直接想到是主動脈的問題。 帶來這些症狀的主動脈瘤可能是長得不甚快的腫瘤。   然而如果是長的很快的主動脈瘤,可能帶來主動脈瘤破裂時的急性症狀,主動脈瘤破裂時患者會有突然之間肚子或背部有撕裂性的大痛,這種疼痛還可能延伸至腳,患者因為大量內出血而冒冷汗、血壓降低、心跳加速,心臟負荷變大,可能引發心臟衰竭,對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 主動脈瘤除了引發破裂的嚴重併發症外,也可能會造成栓塞,就是這些不健康血管壁的血塊剝落後,會隨著血流前進,卡在直徑較主動脈細小的血管,導致周邊動脈阻塞。像是血塊剝落後順著主動脈流向大腿,結果卡在腿部的動脈,血流再也過不去,就引發急性肢體中風。 至於主動脈瘤的治療,與主動脈瘤的大小、位置、與患者年齡及身體狀況都有關係。醫師會先用腹部超音波、腹部電腦斷層、核磁共振、血管攝影等影像檢查方式評估主動脈瘤的大小與影響的血管分支。如果主動脈瘤並不大,且患者沒有症狀,也可能不用手術處理,只要持續監測是否持續變大,並規律嚴格控制血壓、血糖、血脂即可。 然而如果主動脈瘤已經超過5公分,或每年長大速度太快,已經造成諸多症狀,就是考慮手術處理的時機了。目前有些患者需要直接開刀,那醫師會根據主動脈瘤的位置,在胸部或腹部做出不同切口,並用人工血管來置換這段脹大的主動脈瘤。 另外也有微創方式能處理主動脈瘤,醫師會從患者兩側鼠蹊部做穿刺,伸進導管到主動脈瘤的地方,架好適合患者主動脈大小的「血管內支架」,張開金屬網狀,加強主動脈的結構,讓血液好好地在主動脈內流動。通常這樣的微創方式術後恢復期比較短,患者比較有機會快一點回到社會,但並非每位患者都適合。   因此,主動脈瘤可以是非常棘手的,我們再回頭來看看與主動脈瘤有關的因素: ● 動脈粥狀硬化 ● 抽菸 ● 高血壓 ● 主動脈曾經因為車禍等外傷而受傷 ● 主動脈有血管發炎疾病 ● 主動脈受到細菌或黴菌感染 若您是超過六十五歲的男性,且曾經有抽菸習慣,應該考慮是否需要接受篩檢。倘若有主動脈瘤或主動脈剝離的家族史,篩檢的年齡應該提前到六十歲。可以到門診諮詢醫師。 如果您有高血壓的話,也務必要好好控制,請閱讀「你為什麼應該好好控制血壓」。至於抽菸的話,還是早早戒菸吧!這些都會嚴重影響血管健康的!   原文出處

慢性阻塞性肺病 – COPD(懶人包)

2019年09月06日
公開
180

  作者:白映俞 醫師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簡稱COPD,是一種相當常見的慢性呼吸系統疾病,不僅會使患者的肺臟功能惡化,其他身體功能亦將受到影響,是國人十大死因之一。隨著人口老化,罹患COPD的病人數目正不斷攀升。 全球有超過三億人口罹患COPD。COPD更是導致人類死亡的第三大病症,每年奪走超過三百萬人性命,發生率與死亡率皆十分可觀。   我們先來看正常肺臟如何運作: 肺臟能夠吸入氧氣並呼出廢氣。如果將氣流想成車流,呼吸道就像密布的公路網,正常時候這些氣體通路暢通無阻。   罹患COPD,就是肺部公路網發生阻塞! COPD主要包括慢性支氣管炎及肺氣腫兩種情況,兩者經常同時存在。 慢性支氣管炎為呼吸道發炎變窄並產生痰液;肺氣腫則代表肺泡失去彈性,氣體滯留在肺泡內無法排出。 當罹患COPD,就是氣體公路網的障礙物變多且通路狹窄,患者無法順暢呼吸。   COPD會造成呼吸道阻塞,會帶來以下症狀! 時常咳嗽,總覺得有痰卡著。早晨醒來第一件事就是咳出卡在喉嚨的痰。 身體活動時會覺得喘,走路或爬樓梯時會愈來愈吃力,而且情況逐漸加劇。 肺部反覆感染,因此常常發燒不舒服。   大家一定很好奇,誰才會罹患慢性阻塞性肺病呢? 吸菸是最主要的危險因子,吸菸時間愈久或吸入量愈多都會讓人更容易罹患COPD。 長期暴露於空氣汙染、粉塵、煙霧及含揮發性化學溶劑的環境下會刺激肺部發炎。 隨著年齡增長,罹患COPD的機會也會增多。   醫師如何診斷COPD? 若醫師從病史、症狀、及身體檢查推測病人罹患COPD,則會安排影像檢查及肺功能檢查。 肺功能檢查可評估肺總共能容納多少氣體,及用力呼氣時一秒內能排出的氣體量;就像是在測量公路網總共能容納多少車輛以及最快的車流速度。 醫師會依肺功能檢查結果評估風險! 當(一秒呼氣量/總呼氣量)與(一秒呼氣量/呼氣量預測值)兩個數值愈低,代表氣流受阻愈嚴重,也就是肺部公路網車速愈慢,車流受阻。   COPD是重要的慢性病! 雖然目前無法完全根治COPD,但接受適當治療就可以減緩症狀及惡化速度,避免後續衍生出心血管疾病、肺癌、憂鬱症等併發症,甚至會危及生命! 因此,請按照醫師指示,用藥物減緩症狀,用氧氣提升生活品質,並做肺部復健,用有效率的方式呼吸。 最常見的藥物有兩種,一種是支氣管擴張劑,一種是類固醇。 支氣管擴張劑能放鬆呼吸道的平滑肌,就像拓寬肺部公路網般增加氣流量。 類固醇可以減少呼吸道發炎反應,就像減少肺部公路網的障礙物一樣能暢通呼吸道。 有時需要搭配袪痰劑清除呼吸道的痰液,以及抗生素治療肺部細菌感染。 接受治療後,仍要注意自己的狀況! 倘若產生膿痰、痰量增加、呼吸愈來愈困難,可能是COPD急性惡化,需趕緊就醫治療或調整藥物,嚴重者還得接受呼吸器輔助治療。   如何選用COPD的藥物,常常讓患者大傷腦筋! 因為目前有多種支氣管擴張劑及類固醇的藥物選擇,有的是吸入性,有的為口服;有的屬長效藥物,有的則為短效;有些能長期服用,有些僅限短期治療,都不盡相同。醫師會依照患者的肺功能及症狀選擇不同藥物組合,患者要遵守正確服藥。 COPD的藥物組合較多種,請務必了解!如果不是很確定,趕快再向你的醫師了解清楚吧!   生活中養成好習慣,也能減緩COPD病情! 首先,面對COPD的第一任務就是戒菸!若有困難,可尋求醫師專業協助。同時也要避免吸入二手菸。(成功戒菸有方法,讓醫師來幫助你) 還要減少居家空氣汙染,你可以戴著口罩打掃室內,避免使用噴霧殺蟲劑、油漆等揮發性溶劑,炒菜時使用排油煙機。減少居家空氣汙染。 別忘了肌力訓練。每天透過走路或健身操等規律運動,加強呼吸肌耐受度。 最後,定期回診能確保你的藥物使用得宜,並讓醫師評估狀況。請規則檢查監測肺功能,並依醫師建議接種流感、肺炎疫苗預防肺部感染。   原文出處

不抽菸卻得肺癌!肺癌種類差很大(懶人包)

2019年09月04日
公開
161

  作者:白映俞 醫師   我們在《頭號癌症殺手 – 肺癌》這篇懶人包裡,曾介紹了一些肺癌的症狀,和香菸與肺癌的關係。今天更進一步來了解不同的肺癌類型。 肺癌可以顯微鏡下的細胞型態,粗分成兩種類型:「小細胞癌」與「非小細胞癌」。   「小細胞癌(Small-cell lung cancer)」的患者人數雖然比「非小細胞癌」還要來得少,但這是最快速侵襲生長的肺癌形式。原本小細胞癌常生長在呼吸道中央處,但由於侵襲快,容易轉移,患者常常是在小細胞癌轉移多處之後才發現自己得了肺癌,也因此小細胞癌的治癒機率並不高。 「小細胞癌」的另一個特點是容易有「腫瘤伴隨症候群(Paraneoplastic syndromes)」,像是出現血中鈣離子濃度變高,影響肌肉神經運作;某一種或某幾種的荷爾蒙分泌增加;血液變得容易凝集於一起,增加血塊栓塞的機會;這些的生理狀況變化不是來自腫瘤壓迫,而是伴隨腫瘤出現的生理變化,有時候患者是因為注意到這些問題後才發現肺癌的。小細胞癌的發生與抽菸有極高度相關性,可說是幾乎不會發生在未抽菸者身上。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非小細胞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非小細胞癌的患者人數比較多,占了所有肺癌患者的八成以上,生長速度比小細胞癌慢,癌症轉移到其他器官的速度也較慢。非小細胞癌又可再被分成三類,分別是肺腺癌(adenocarcinoma)、鱗狀細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與大細胞癌(large-cell carcinoma)。 如果你聽到有個女性,從不抽菸卻得到肺癌,那最有可能的類型就是「肺腺癌」。肺腺癌容易發生於女性,而不管你是抽菸者、戒菸者、以及從未有菸癮者,都可能有肺腺癌,因此目前肺腺癌是發生率較高的肺癌類型。容易藉著淋巴及血流轉移到淋巴結及其他器官。源自於呼吸道末端,肺泡組織內分泌黏液的腺體細胞,因此容易長在肺部較周邊之處。對超過45歲的人來說,無論抽不抽菸,腺癌都是常見的肺癌類型。對不曾吸菸的人而言,萬一罹患肺癌,則最有機會是肺腺癌。然而,我們必須強調一下,雖然肺腺癌與抽菸的關聯性,不像小細胞肺癌或(接下來會提到的)鱗狀細胞肺癌與抽菸的關聯性那樣強烈,但罹患肺腺癌的人之中,抽菸者還是佔了多數。   非小細胞癌之中發生率次高的是「鱗狀細胞癌」,鱗狀細胞是氣管與支氣管內層的細胞,因此鱗狀細胞癌容易長在肺部的中央,也就是氣管及支氣管之處,長得慢,可以長得很大,甚至在腫瘤中心形成空腔。鱗狀細胞癌的發生與抽菸有強烈關係。   最後我們談到「大細胞癌」,這是細胞未分化的肺癌,容易長在肺臟表面,通常都是長到很大才被發現。生長速度與擴散速度都較快,很容易轉移到淋巴結與其他器官。   肺癌的症狀可以來自原始的腫瘤壓迫,或破壞了肺部的組織、血管、神經,因此腫瘤生長的位置與大小都會影響症狀的表現,初期肺癌可能沒有症狀,而最常見的肺癌症狀包括了: ● 發現自己久咳不癒,甚至愈咳愈嚴重 ● 常常覺得喘不過氣 ● 咳嗽時咳出帶有血或黏液的分泌物 ● 肺部反覆感染,治不好 ● 深呼吸、咳嗽時覺得胸痛 ● 聲音沙啞 如果肺癌轉移到其他身體部位,轉移的腫瘤同樣會壓迫、破壞其他器官的組織,帶來不舒服症狀。非小細胞肺癌容易轉移到肝臟、腎上腺、骨頭、腦部,但轉移到肝臟或腎上腺很難帶來什麼症狀,因此難以早早發現。轉移到骨頭會引發患者骨頭疼痛,轉移到腦部則帶來了頭痛、視線模糊、單側癱瘓、癲癇等問題。   基本的肺癌分期: ☆ 第一期:一側肺臟有小型腫瘤,尚未轉移淋巴結 ☆ 第二期:一側肺臟有較大型的腫瘤,或有淋巴結轉移 ☆ 第三期:單側腫瘤侵犯更多的淋巴結及附近鄰近組織 ☆ 第四期:雙側肺臟都有腫瘤,肋膜腔積水,腫瘤轉移其他肝臟、骨頭等器官 肺癌的治療以手術為主,患者狀況及腫瘤狀況可以接受手術的話,就先考慮開刀。另外再配合化學治療、標靶治療、放射線治療等方式輔助。   提醒大家,不論是哪一種型態的肺癌,抽菸還是罹病主因之一。但也很多患者會問:「為何我不抽菸,卻得了肺癌?!」 ◆ 吸入二手菸:香菸對健康危害很大,即使是吸到二手菸,裡面至少有七十種以上的化學物質會致癌,所以千萬不要以為吸到少量二手菸是沒關係的!無論量多量寡,二手菸都對你的健康影響很大。 ◆ 氡氣:這是一種無色、無味、但有放射性的氣體,普通存在於岩石與土壤內。如果用了有這氣體的建築材料,會影響肺癌的發生 ◆ 空氣汙染:若每天呼吸的空氣裡參雜濃度愈高的PM2.5,我們的肺部健康就極為堪慮。關於這部分,您可再閱讀《癌症第一殺手 – 肺癌》了解更多。 ◆ 工作時暴露化學物質:砷、石棉、鎘、煤、鎳等化學物質有有礙於肺部健康。   原文出處

胰臟炎、胰臟癌,胰臟健康愛注意

2019年09月02日
公開
218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和心臟、肝臟、腎臟比較起來,胰臟的知名度小了許多,很多人對於胰臟的功能都不甚了解,其實胰臟負責多項任務,每一樣都非常重要。 胰臟位於後腹腔,長度約18公分,看起來不甚起眼,但胰臟可是兼具「內分泌」與「外分泌」的功能喔。 所謂的「內分泌」是將分泌物送進血液裡,循環全身以發揮作用,胰臟的內分泌細胞主要可以製造胰島素(insulin)、升糖素(glucagon)、體抑素(somatostatin)等,負責調控血糖。「胰島素」能增加周邊組織吸收葡萄糖、促進肝臟合成肝醣;「升糖素」能促使肝醣分解,提高血糖。 與胰臟內分泌功能相關的疾病中,最負盛名的就是糖尿病,血糖濃度過高,身體各個器官就像泡在糖水裡一般,會損害神經、血管帶來一連串併發症,嚴重可能失明、腎臟衰竭。   至於「外分泌」是將分泌物送進消化道裡,將各種食物分解成小分子以利吸收,胰臟的外分泌細胞每天可以製造1,200至1,500毫升的胰液,消化我們吃進肚子裡的蛋白質、脂肪、澱粉,裡頭含有多種酶。 分解澱粉:澱粉酶(amylase) 分解脂肪:脂肪酶(lipase ) 分解蛋白質:胰蛋白酶(trypsin)、胰凝乳蛋白酶(chymotrypsin) 、彈性蛋白酶(elastase)等 當胰臟功能遭到破壞或是胰管阻塞,食物便無法消化完全,排出來的糞便會油油的,有時馬桶的水面上還浮一層油。食物沒消化,也就無法被吸收,導致營養不良,體重持續下降。 痛得要命!而且真能要命的胰臟炎 胰臟炎是個大家較陌生,但是痛起來很不得了的疾病。多數人都曉得喝酒傷肝,然而喝酒其實也會傷胰臟。近年來,酒精已經漸漸成為急性胰臟炎主要原因之一,另外的原因還包括膽結石、三酸甘油酯過高、血鈣過高等。 急性胰臟炎發作時,患者將感受到持續性劇烈腹痛,疼痛會延伸到背部,還可能噁心、嘔吐。躺平的時候疼痛加劇,所以患者經常縮著身體,呈現彎腰屈膝的姿勢。 千萬別小看急性胰臟炎,約有兩成患者會演變成全身性發炎反應,導致休克、腎臟衰竭、多器官衰竭。換言之,胰臟炎不只是「痛得要命」,還可能真的很要命!   胰臟炎發作時,我們就能在血液中檢測到胰臟所分泌的酶的濃度異常增高,例如澱粉酶、脂肪酶、胰蛋白酶、彈性蛋白酶等。由於不同的酶在血液中的半衰期各不相同,有助於判斷胰臟炎的時間及病程。 為了找出胰臟炎的原因,醫師可能會安排不同的影像檢查,例如超音波、電腦斷層、核磁共振、內視鏡逆行性膽胰管攝影等。針對致病原因來治療,有助於緩解症狀,早日康復。 經常不知不覺、死亡率很高的胰臟癌 在幾位名人陸續因為胰臟癌離世之後,這個疾病受到許多關注。根據統計,近年來胰臟癌的發生率也有逐漸上升的趨勢。 提到胰臟癌,多數人的第一印象大概都是「死亡率很高」!的確,由於早期胰臟癌大多沒有症狀,患者往往不知不覺,而且胰臟位於後腹腔,較不容易檢查。此外,胰臟癌容易擴散轉移,可能於腹腔內轉移,也可能隨著血液、淋巴轉移到肺臟、肝臟、骨頭等遠端器官。 胰臟癌患者可能出現延伸到背部的腹痛,以及黃疸、體重減輕等症狀。高達八成的胰臟癌患者在確診時已是晚期,不適合動手術。至於有機會開刀的患者,也有很高的機會於手術後復發。 資料顯示以下因子有可能增加罹患胰臟癌的風險,包括年紀、抽菸、酒精、加工肉品、體重過重、胰臟炎、糖尿病、家族史等。   與胰臟癌相關的檢驗工具包括CA19-9、CEA、彈性蛋白酶等。檢驗結果異常時,請先不要太緊張,因為數值異常不見得代表罹癌,根據一篇針對七萬多位健康受檢者的研究發現,在所有CA19-9異常升高的受檢者中,僅有0.9%確實罹患胰臟癌,可見單純靠CA19-9來檢測胰臟癌並不甚準確。 若發現相關檢查數值出現異常,醫師會綜合考量視狀況安排內視鏡超音波、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等影像檢查,以確定診斷。 針對胰臟癌,目前的治療方式以化學治療和手術治療為主,早期胰臟癌建議手術切除為優先,其他的胰臟癌可以考慮先使用化學治療,再依照腫瘤的反應來決定是否進行手術。 雖然胰臟癌惡名昭彰,但是若能與醫師好好配合,按部就班接受治療,便有機會提升存活率!    原文出處

心臟病發警訊(懶人包)

2019年08月30日
公開
224

  作者:白映俞 醫師   當冠狀動脈受阻塞而變得狹窄,血液及氧氣就難以進到心臟,心肌缺氧會造成患者不適。不幸的是,常有人忽略了心臟病發警訊,而錯失搶救心臟的時間。今天就來請大家留意並認識這些症狀。 點我看心臟病發警訊動畫!   最常見的心臟病發警訊是胸痛。這種痛是種被緊擠壓縮,或被重物壓住的痛感,常在出力工作、情緒起伏、飽餐一頓等時候發生。 若是一種若在幾秒內,從「原來好好的」變成感受到「強烈撕裂性胸痛」,就要擔心是否為主動脈剝離。   痛覺也可能延伸到脖子、下巴、手臂、肩膀、背部等處,患者可能覺得喘,愈來愈喘不過氣。   有人則是會覺得噁心想吐、頭暈目眩、和不自覺的冒著冷汗。 若停下手邊費力工作或緩和情緒之後,這些不適有機會消失。   然而要提醒大家,女性患者心臟病發的症狀比較不典型。所以要注意下列警訊。 若以下警訊在短時間內反覆發生,最好記下症狀出現的時間點,及當時正在從事的工作或情緒,並尋求醫師協助評估是否有心臟疾病的可能。   警訊一,就是這陣子疲累程度非比尋常。 作與平時一般運動量的運動,卻覺得累到不行。 甚至明明沒有活動,還是感到萬分疲憊,躺下休息也不見好轉,難以入睡。   警訊二,冒冷汗和喘不過氣。 可能發生在平時根本沒跑步或激烈活動時,卻突然喘不過氣,冒了一身冷汗,躺下反而更嚴重。   警訊三,感到手臂痛、背痛、下巴痛、頸部痛。 這種痛不像肌肉疼痛有個痛點,也可能在沒出力運動時就突然痛起來,可能兩側手臂都在痛(男性患者較常只痛左側),而且可能會在半夜痛醒。 如果有以上症狀但不嚴重,可考慮至診所向醫師請教。若是胸痛嚴重或呼吸困難,則得趕快到急診!最重要的是,要記得以上需警覺的症狀並求救喔!(搶救心臟 – 狹心症與心導管)     原文出處

久坐不動當心經濟艙症候群 – 深層靜脈血栓(懶人包)

2019年08月28日
公開
225

  作者:白映俞 醫師   深層靜脈血栓代表著血管內形成血栓,影響血流循環,讓患者腳腫、腳痛,甚至變得愈來愈喘,是飛航旅客死亡的重要原因,我們來看一下哪些人要注意血栓問題!   血栓是在血管中形成的血塊,由血小板及纖維蛋白等集合而成,會在循環系統中妨礙血流。 深層靜脈血栓通常在腿部形成,想想看,在腿部的靜脈血流要往回流到心臟時,需要周邊的肌肉幫助擠壓推動,但假如常常是久坐不動的狀態,肌肉收縮減少,血流往回流的流速減緩,就可能淤積形成血栓。 這時患者會感到腳腫、腳痛,有時則是沒有症狀。 當再度活動後,在血管內的血栓會剝落,隨著循環往心臟流動,但隨時可以卡住某些血管。當深層靜脈血栓卡在肺部血管時,我們稱為肺栓塞,這是嚴重的急症,患者會出現胸悶、胸痛、呼吸困難等症狀,要趕緊就醫,是個死亡率極高的急重症。 再提醒一下,若出現以下症狀要趕緊就醫: ● 突然之間喘不過氣 ● 咳血 ● 胸痛,咳嗽或深呼吸時胸痛更明顯 ● 頭昏眼花,快站不住腳   深層靜脈血栓的發生與下肢靜止時間過長會有關係,因此容易發生在搭乘長途交通工具時發生,是飛航旅客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提醒各位,若搭飛機前,你可以穿著彈性襪減少下肢血液淤積,搭飛機時也要多多活動腿部,伸展一下腳踝膝蓋。若屬於高危險群,則可考慮請醫師評估是否需要服用抗凝血劑減少血栓形成。   深層靜脈血栓好發族群 ● 凝血功能異常 ● 剛動完大手術 ● 有癌症病史   深層靜脈血栓好發族群 ● 身材高大肥胖,身高>190公分,BMI>30 ● 懷孕中或剛分娩 ● 大於四十歲者   若符合以上特點,可以考慮請醫師評估是否需要用抗凝血劑預防長途旅行後跑出深層靜脈血栓。   原文出處

強烈撕裂性胸痛 – 主動脈剝離(懶人包)

2019年08月26日
公開
133

  作者:白映俞 醫師 主動脈剝離是急症,患者可能在幾秒內,從「原來好好的」變「強烈撕裂性胸痛」。更重要的是,主動脈剝離經常很要命。一起來看懶人包! (點我看心臟病發警訊動畫!)   主動脈剝離指的是主動脈結構出問題,血管內膜上有個小型的撕裂處(結構有問題處),使原本在主動脈內流動的血液經過內膜撕裂處時,血液從真腔(血液原本的流動之處)進入主動脈壁受傷後產生的假腔(因為結構受傷而產生的夾層)中。   主動脈壁的結構受到破壞,血液從真腔進入假腔之後,主動脈能送進各器官的血流必受影響,畢竟血液都流到錯誤的位置啦!這下子,我們的大腦、脊椎、腎臟、腸子、雙腳等器官就接收不到主動脈該送來的血液,因而產生缺血性症狀。   所以,主動脈剝離是急重症,常常引發的後遺症包括: ● 死亡:若主動脈破裂,會造成嚴重的內出血,死亡率極高 ● 視主動脈剝離位置不同,帶來的併發症不同,但都是起因於主動脈剝離後器官血流不足而引起。例如急性心衰竭、腦中風、腸缺血及壞死、急性腎衰竭、肢體缺血等重大併發症。   主動脈剝離常發生在六十到七十歲的男性。 主動脈剝離的症狀可能與其他心臟病發的症狀非常類似,且隨著血流受阻的位置不同,患者症狀也不同,因此有人說主動脈剝離是「偉大的模仿者」。 然而主動脈剝離最典型的症狀就是胸痛! 患者會抱怨突然感到強烈的、撕裂性的胸痛及上背痛,痛感可能延伸至脖子或下背,這種痛的強度很強,可能在幾秒內就從不痛到變成這輩子從未經歷的痛感。若患者抱怨這是「此生最痛的胸痛」,就要很小心是不是主動脈剝離!   另外,視主動脈剝離發生處不同,患者會受影響的器官不同,也會表現以下可能症狀: ● 喘不過氣 ● 肚子痛(腸胃血流受阻) ● 腰痛(腎臟血流受阻) ● 意識不清、昏倒。(腦部血流受阻) ● 突然間說不出話、看不見、半側無力,就像中風的症狀(腦部血流受阻) ● 單側手臂的脈搏很弱   危險因子包括 1. 沒有控制的高血壓,大部分主動脈剝離都發生在罹患高血壓多年的患者身上,因為血壓高會加速血管的老化,破壞血管結構,增加主動脈受傷撕裂的機會。 2. 動脈粥狀硬化 3. 主動脈瓣膜缺陷 4. 主動脈窄縮 5. 某些遺傳性疾病 6. 高強度重量訓練,主動脈血壓會上升太快太多 7. 使用古柯鹼(可卡因),會讓血壓突然變高   想預防主動脈剝離,你應該要 1. 好好控制血壓,超過四十歲後最好在家放個血壓計,每天監測血壓數值。 2. 戒菸,若真有抽菸習慣,趕快戒掉。(成功戒菸有方法,讓醫師來幫助你) 3. 維持適當體重   原文出處

心臟衰竭共病多,心臟復健很重要!

2019年08月23日
公開
189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心臟衰竭是因為心臟功能下降,造成心臟輸出量不夠、身體器官血流量不足的狀況。振興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劉怡凡強調,由於心臟輸出量不符合身體需求,會對全身器官造成負面影響,所以心臟衰竭並非單純的心臟問題,而是全身性的疾病! 心臟衰竭常見的共病有哪些?該如何預防? 劉怡凡醫師表示,心臟衰竭患者往往不只有心臟問題,而是具有多樣共病,其中以高血壓、高膽固醇、糖尿病等最常見。患者可能先有高血壓、高膽固醇、糖尿病,這些問題都會讓引起血管阻塞,而讓心肌缺氧壞死;糖尿病本身亦可能導致心肌病變,造成心臟輸出的問題;長期高血壓也會造成心臟衰竭,這些疾病沒有控制好就會造成心臟衰竭。 心臟衰竭後容易出現腎臟問題,由於無法供給足夠的血液,腎臟功能會愈來愈差。此外肝臟、肺臟、腦部也受到影響,幾乎全身器官都會慢慢衰退。   劉怡凡醫師叮嚀道,「預防心臟衰竭從三高開始控制,血壓、血糖、膽固醇,同時也要戒除生活上不良習慣,如抽菸、不運動、飲食太鹹、壓力太大、久坐不動等,但最優先需要處理三高與抽煙問題。」 面對心臟衰竭,患者和家屬在日常照護需要注意什麼? 心臟衰竭患者的病情容易產生變化,務必定期回診及按時吃藥,按照醫師處方藥用藥,改善不良生活習慣,避免吃太鹹、抽菸、熬夜。劉怡凡醫師強調,「適度運動對心臟衰竭患者有幫助,最好能夠每天運動。記得每天量體重,若體重變化太大就需要就醫檢查。飲食方面要限制鹽分跟水分攝取。一定要戒菸、戒酒。」 由於心臟衰竭患者常有多種共病,各種共病都得好好控制,例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高膽固醇等,都要好好配合醫師的治療。 此外,醫師會建議患者施打疫苗,例如流感疫苗、肺炎疫苗,因為感冒及肺炎皆會引發心臟衰竭惡化。 心臟衰竭團隊通常會包含哪些成員?各自扮演那些角色? 心臟衰竭牽涉許多共病,是相當複雜的疾病,需要跨領域合作整合照顧,心臟衰竭團隊成員很多,包括心臟科醫師、復健科醫師、護理師、衛教師、物理治療師、個案管理師、營養師等。   劉怡凡醫師表示,醫師主要是幫住院及門診的患者做診斷、治療;衛教師針對臨時發病患者、或對疾病認知不足、生活型態有改善空間的患者提供衛教;營養師可以指導病患的飲食控制;由於患者可能需要服用多種藥物,藥師可以給予協助;若醫院設有完整心臟衰竭中心,還會有個案管理師,持續追蹤病患回診狀況、身心狀況。心臟復健在住院時就可以開始,從住院到門診一步一步教導患者運動,心臟功能穩定下來後就要開始復健,復健科醫師、物理治療師會根據病情來設計個人化運動處方,然後再慢慢調整運動強度。住院時開始做復健指導,出院後多做心臟復健對患者最好。 每一個心臟衰竭患者都需要心臟復健嗎?有沒有任何限制? 心臟復健以國外標準『廣義』來說,包含根據病患狀況安排運動的個人化處方設計,根據年齡、心肺狀況設計運動強度,協助病患戒菸、攝取均衡營養、適度控制鹽分。『狹義』來說就是個人化運動處方設計,指導患者做一些心臟復健活動,增強患者心肺功能。 劉怡凡醫師指出,「理論上除了病情尚未穩定的住院病患,每一位患者都需要心臟復健。臨床上,醫師會先找到導致心臟衰竭原因,然後針對血管阻塞或心臟問題處理到一個階段後再開始做心臟復健。起初不能做太高強度的運動,要循序漸進。」   根據國外研究,心臟衰竭患者接受心臟復健後,可以減少病患再住院的比例。劉怡凡醫師道,「因為心臟衰竭是慢性問題,未來會有再度復發的可能,所以心臟復健可說是治療心臟衰竭的一個環節,病患按照醫師規劃的心臟復健認真執行,可以改善心肺功能,減少再住院的機會。」 然而,心臟復健目前在台灣仍不是很普遍,真正能夠執行心臟復健的地方不是那麼多,還有推廣的空間。需要心臟復健的患者很多,接受心臟復健對患者也有很大幫助,但需要專門心肺的復健物理治療師配合,而且心臟衰竭的復健風險略高一般復健,需要專業人員密切監控,這是未來可以努力的地方 振興醫院遠距照護中心,可以對心臟衰竭患者提供哪些幫助? 振興醫院遠距照護中心有護理師24小時輪值,參與遠距照護計畫的患者,遇到問題可以直接與護理師聯絡。部分心臟衰竭又有心律不整問題的患者,可以定期上傳心電圖,若有需要可以即時處理。 剛發生心臟衰竭的病患,對疾病本質與自我照顧與保健還不甚瞭解,遠距照護中心會藉由病患定時測量與回傳的血壓、血糖、體重數據,以及回報的症狀,了解病患病情,假如有心臟衰竭惡化症狀、體重上升或下降很多,或者血壓、血糖有變化,可以和醫療團隊討論與即時處理。 劉怡凡醫師表示,由於遠距照護屬於自費服務,並非全部病患都有參加。病情較不穩定需反覆住院、或者心律不整需要密切監控,這兩類病患會比較優先。若是罹病初期對疾病的認識與保養不是那麼清楚,或還有需要密切監控,亦會建議病人加入遠距照護計畫。 有專業心臟衰竭團隊的支援,可以讓患者更安心也更有信心!   原文出處

避免中風找上門 – 認識心房顫動(懶人包)

2019年08月21日
公開
169

  作者:劉育志 醫師   您可能沒聽過「心房顫動」,但你一定聽過中風!要避免中風找上門,就得了解這個在銀髮族裡發生率極高的疾病 – 心房顫動。   心臟是我們體內的幫浦,總是規則地跳動著,推動血液前進到身體各處器官。 心房顫動代表心臟失去原本的節律,變為快速不正常跳動,雖然患者可能不自覺,但久了就會帶來其他嚴重併發症。 心房顫動很常見。平均一百人裡大約有一人患有心房顫動,然而隨著年紀增長,發生率持續升高。到了六十五歲時,每二十個人就有一人患有心房顫動。八十歲的話,每十人就有一人患有心房顫動。   心臟有四個腔室與各大血管相連,正常狀況下,以每分鐘六十次到九十次的頻率規律的跳動。 每次心跳由心房啟動,再傳訊息到心室,引發心室收縮。 萬一罹患心房顫動,帶動心臟收縮的訊息異常,心房會紊亂快速地收縮,無法有效推動血液。   當心房收縮不規律,血液可能會淤積成血塊,血塊剝落後就隨著血流在血管裡流動。   當血塊被血流推進到變細的血管分支處時,血流就會被阻塞住,組織就接收不到血流,缺氧壞死,這就是中風。 因此,導致心房顫動患者死亡或重病的最大因素就是腦中風及全身性血管阻塞。   只要心房顫動形成血塊之後,血塊隨血液四處流動,就會造成大問題,流到哪裡塞住哪裡,塞到腦部就形成腦中風,也會引發腎臟中風、腸中風、及腿中風。   除了老化之外,罹患高血壓、體型肥胖、飲酒過量、或有甲狀腺機能亢進等代謝異常疾病的人都會更容易罹患心房顫動。 心房顫動時會讓心臟無法有效工作,全身各處得不到足夠的血液量,患者就會感到心悸、虛弱、暈眩、胸痛等不適。   要診斷心房顫動,通常都是用心電圖及心律紀錄器輔助診斷。 萬一確診心房顫動,治療會從兩方面著手。 一個是控制心跳速度或重整心臟節律,這方面可從藥物或電擊著手。 另一個方面是要預防血栓血塊形成,這時就要服用抗凝血劑。服用抗凝血劑時,患者務必注意要按時服藥,若醫師有交代要有藥物、食物的禁忌就要確實遵守。服用部分抗凝血劑需要抽血檢查以調整藥物劑量,若有異常出血,像是血便、血尿、或流血不止等情形就要回診檢查。 遵照醫師指示服用治療心房顫動的藥物,降低中風危險!   原文出處

存活率最差的消化道癌症 – 食道癌(懶人包)

2019年08月19日
公開
201

  作者:白映俞 醫師   食道位在胸腔,是個中空、管狀、肌肉結構的輸送道,連接咽喉與胃,我們吃東西之後,食物經過口腔咀嚼、通過咽喉,食物就通過食道,進入位在腹部的胃與小腸。 食道癌好發於50-70歲的中老年人,男性比較容易得到食道癌,從2014年的癌症公報來看,食道癌發生率的排名於男性癌症為第6位,而在女性癌症則跑到了第26位;食道癌死亡率排名於男性癌症為第5位,女性癌症是排到第21位。男女差距挺大的。所以,各位男性,請注意了!食道癌是個你務必要認識的癌症。   食道癌在東亞地區算是很盛行的癌症,那食道的細胞為何會病變成癌細胞呢?其致病因子大多和飲食習慣有關,可說是「吃出來的病」,仔細想想,這件事情大概也不會讓人太訝異,畢竟我們吃下的東西若不恰當,含有致癌物或細菌病毒,首當其衝會接觸到的身體部位就是口腔與食道,發生於這兩者的癌症當然就與飲食習慣有強大關聯。容易導致食道癌的危險因子有: ● 抽菸、喝酒、嚼檳榔 ● 常喝很熱的茶或湯 ● 體重過重 ● 患有胃食道逆流 ● 少吃蔬果的人 ● 口腔衛生不良的人   食道癌的初期患者不會感到太多症狀,若有,可能會有吞嚥困難,吞嚥時感覺到有異物感,卡卡的,甚至有梗住、噎到的困難,或感覺食物通過得很慢。(畢竟食道是有彈性的,不會一下子就完全塞住。) 對食道癌患者而言,吃東西不再是件快樂的事情,而會造成困擾,有人胃酸逆流感愈來愈嚴重,有人則因為不想吃,吃得少,體重不自覺下降。另外食道癌還可能伴隨著咳嗽、聲音沙啞、與胸痛,這類型的胸痛可能與心臟病發作的胸痛較不一樣,有時可以指出胸骨後方的明確痛點。 既然食道是輸送食物的通道,食道長癌自然會帶來食道阻塞,先是固體食物過不去,接著連液體食物都很難通過。食道癌也會造成疼痛與出血等併發症,除了食道癌腫瘤本身出血導致消化道出血之外,食道癌也可能會侵犯到周遭主動脈等大血管,導致大血管出血,這可是非常致命的。總之,食道癌是消化道癌症中存活率相當不好的一種。   若有吞嚥困難並懷疑食道癌時,醫師可以安排鋇劑食道攝影,請患者喝下顯影劑再照X光片,以看清食道內層是否有問題。也可以直接做內視鏡(俗稱的胃鏡),從患者口腔伸進細長的鏡頭,經過咽喉檢查食道,必要時再加做切片及內視鏡超音波,確定腫瘤的型態及侵犯深度。   食道癌可分成食道鱗狀上皮細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及食道腺癌(adenocarcinoma)兩大類。鱗狀上皮是食道內面表層的細胞,而這類的食道癌在整段食道都可能發生,是台灣人好發的食道癌類型。食道腺癌是分泌黏液的腺體細胞病變而成的,好發於食道接近胃之處,也就是食道下三分之一的地方。診斷食道癌時要先區分是哪一種類型,因為這會影響到治療計畫。 來看食道癌分期: 食道癌第一期:癌細胞侵犯食道內層細胞 食道癌第二期:癌細胞侵犯食道的肌肉層,還可能已經侵犯到附近一兩顆淋巴結 食道癌第三期:癌細胞侵犯超過食道肌肉層到周邊組織及更多淋巴結 食道癌第四期:癌細胞轉移到其他器官   如果能早早偵測到食道癌並讓患者接受治療,治療效果當然比較好。不幸的是,目前臨床上食道癌患者常常都是疾病晚期才知道自己罹癌,已是長久進食不順、營養不良、腫瘤擴展的狀態,治療效果並不理想。目前多用放射療法、化療、及手術治療食道癌。 如果在腫瘤很小的時候就診斷出來,可以靠內視鏡方式切除黏膜而移除,但這只適用在腫瘤很小且未侵犯他處的食道癌。但絕多數的食道癌被發現時並不是如此早期的狀態,因此醫師需要切除食道與部分的胃部,再將胃與小腸向上拉,與剩餘的食道縫合相接。有時醫師則會移轉大腸來取代,當成新的輸送食物管道。 食道癌的手術困難度高,且患者接受手術時,常已因為長期進食困難而營養不良、缺乏抵抗力了,術後併發症的機率並不低,除了常見的感染與出血這兩樣併發症以外,還會有接口滲漏(縫合的地方沒有長好,而滲出消化液或食物)的問題。 針對較晚期的食道癌,可以考慮同步採用放射治療與化療,縮小病灶後可開刀切除食道及重建輸送食物管道。無法用手術切除食道治療的話,在食道腫瘤壓迫處放置支架,撐開被壓迫的通道,或直接做個胃造口或小腸造口,都是增進食物及營養攝取的選項。   想降低食道癌的機會,要避免各種形式的煙草,降低飲酒量,別吃檳榔。避免吃太過滾燙的食物、熱湯、熱茶等,反正食物會燙口就先不吃,放涼一點再吃,超過65度以上會對組織造成傷害。少吃加工、醃漬類食品,多吃蔬菜水果,維持適當體重與口腔衛生,若有胃食道逆流的困擾,不要自行服用成藥,要尋求醫師的專業幫助,以免狀況惡化讓食道細胞長期發炎。   原文出處

目擊癲癇怎麼辦?(懶人包)

2019年08月16日
公開
207

  作者:白映俞 醫師 如果你曾經目擊身邊的人癲癇發作,一定感到很無助:「他怎麼了?我該怎麼幫他?」 你可能也曾看過新聞報導,講述著英勇的路人在目睹患者癲癇發作時讓他咬著自己的手指,這樣是對的嗎?還有沒有更好的辦法?究竟,癲癇又是什麼?讓我們來看懶人包。 癲癇起因於大腦皮質神經細胞活動過度或異常放電,造成暫時性無法控制肌肉,因此肢體可能會大幅度抖動。也可能造成暫時性無法接收感覺,因此聽不見、看不見、聞不到。 癲癇有很多種,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失去意識、全身痙攣的大發作。   如果你看見有人癲癇大發作,你應該先移開患者周遭的危險物品,免得他在痙攣時碰撞受傷。可以移除眼鏡,以免碎片傷到眼睛。最好能幫患者鬆開領帶、圍巾等會限制呼吸道的配件,保持呼吸順暢。   可以幫住患者躺下,在患者頭部墊個包包或衣服,免得患者頭部在不斷撞擊地面的過程中受傷。讓患者側躺,口水或食物會流出來,才不會塞住呼吸道。也要注意患者癲癇發作時間的長短。   不要試著把任何東西塞進患者嘴巴,不管是藥物、水、手指頭、毛巾、木板木棒等任何事物。因為這些會傷害患者的牙齒牙齦,更可能完全阻塞患者呼吸道,患者很可能因為無法呼吸而死亡。   不用大聲呼喊試圖叫醒患者,更不要綁住患者身體想要限制他不再亂動。因為這些意識不清及抖動都是來自於腦部不正常放電,不是患者能決定的,用外力限制也無法改變。   送醫之後,醫師會先了解患者生命徵象及處理緊急的病症。若是癲癇嚴重或第一次癲癇發作,可能需要做大腦的影像及腦波圖,找出癲癇發作或惡化的原因。 但有些癲癇確實找不到病因,有些則是和遺傳相關。   有些癲癇起因於頭部外傷、感染、中風、或顱內腫瘤,這些相對來說是有機會可以治療的疾病。   多數患者可以用藥物控制癲癇,少數需要用手術治療,醫師會視情況治療患者。請記得,癲癇不會傳染,請不要吝於向患者伸出援手,也不要恐懼的心態面對患者,以為他們是惡靈附身。   原文出處

降低失智風險,就從生活做起(懶人包)

2019年08月14日
公開
1419

  作者:白映俞 醫師   失智在銀髮族群不算少見,近年來電影、書籍、或新聞也都常提到「阿茲海默症」這些讓人耳熟能詳的失智症。在這老年化的社會,大眾不斷地問著:「我們有辦法預防失智嗎?」科學家們也不斷找尋著各種可能的方法測試。 但很抱歉的是,目前沒有單一的明確方法能預防失智,請不要相信「每天吃XXX,聰明活到老」或是「每天轉腳踝三分鐘,老了不會失智」這類的說法,也沒有「抽血看到XX,你一定不會失智」這種事情。 然而,哪個人不期待自己活到老還是耳聰目明,腦筋動得快呢?誰希望自己會被騙光財產,或退化到連大小便都令人擔憂呢?因此,目前雖然沒有能治癒失智症的確切方式,但我們可以靠著一些生活型態的改變,來降低老年時失智的風險。以下這些生活調整,不管你今年幾歲,都是適用的! 我們主要從三個主要方向來看,分別為「生活習慣調整」、「掌握身體狀況」、及「增進心智及社會幸福感」。   生活習慣調整 ● 增加身體的活動度:身體多動對腦部健康很重要,久坐久躺就是會生病。運動時,腦細胞能獲取較多的血液及氧氣,即使是一天快走15分鐘,也能讓頭腦維持功能。當然,養成一周運動五天,每天三十分鐘的規律運動更好。 很多人會抱怨:「我有在運動啊!可是又瘦不下來!」請不要氣餒,就算運動沒有讓你體重下降,運動還是會帶來其他好處的,運動能幫助維持海馬迴區的腦容量,而這裡(海馬迴區)通常是罹患阿茲海默症時第一個受影響的區域。 只要養成規律運動習慣,不論是快走、游泳、騎腳踏車、或參加運動課程都對腦部健康有益。真的不太能走跳的人,也可以考慮先從每天規則做園藝起頭。 ● 不抽菸:抽菸會影響呼吸、心臟、及血液循環,因此容易破壞腦細胞及腦部血管。根據研究,抽菸者較容易得到失智。如果你還是有抽菸習慣,一定要想辦法戒掉啊!   生活習慣調整 ● 吃得健康:不要吃太多的糖,或常喝甜的飲料,糖是很傷身的!另外,避免過多的紅肉及飽和脂肪,也要避免吃太鹹。多吃魚類、蔬菜、堅果。 ● 睡得健康:適當的睡眠能幫助腦部自我修復,如果因為更年期或壓力等狀況而使睡眠品質失守,要趕緊尋求醫療協助。   掌握身體狀況 ● 治療心臟問題:對心臟血管不好的,就對頭腦不好。心肌梗塞及心臟衰竭與失智有很強的關聯性。曾經有解剖研究發現,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患者裡,有高達八成同時也患有心血管疾病。有沒有發現,我們剛剛所說到的,多運動、吃得健康、不抽菸這些也都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因此,如果你調整了生活作息,卻仍被心臟疾病困擾著,記得要聽從醫師指示服用藥物控制心臟問題喔! ● 控制血壓及血糖:中年時期若放任血壓及血糖飆高,血管就不健康,血管不健康,提供到腦部的氧氣及血液就變少,對腦細胞造成傷害,老年就容易失智。請記得,糖尿病與高血壓都會造成失智,關係非常密切,務必要好好控制。   掌握身體狀況 ● 保護頭部:頭部外傷會增加記憶及思考的困難,尤其是曾經受傷嚴重到失去意識的程度後,很容易後來造成失智。於是,我們從年輕時就要注意避免做出會頭部外傷的行為,不管有沒有警察管,騎乘腳踏車與摩托車時務必使用安全帽保護頭部,開車坐車不管在哪個位置都要繫安全帶。參加攀岩、溜索等活動時也要戴著安全帽。在家裡要有防滑措施,減少跌倒及撞到頭等事件發生機會。   增進心智及社會幸福感 ● 保持著想要學習全新事物的動力及意願:當我們學習新的技能時,我們就需要動腦記得一些步驟,並常會思索,與過去所學相互比較,因此學習新玩意很好,會讓人多動腦,負責記憶及資訊處理的部位就更不容易「生鏽」。 例如,學習一種新的語言吧!學習不同的語言能幫助我們增進對世界文化的認識,拓展自己的視野,曾有研究還指出,能使用雙語的人比使用單一語言的人能延遲失智症的發生約四年。請自動忽略「老狗學不會新把戲」這句話,學習及嘗試的過程比結果還要重要的。 假使沒有固定學習某樣新技能,至少每天持續給自己一些動腦時刻,像解些謎題、看點書、玩牌、甚至打打麻將,而不要只是不想動腦、看著電視、滑著手機,這些動腦時刻會讓人更常笑,更正向開心的態度都能幫助腦部健康。 ● 保持社會參與感:上了年紀之後退出工作場合,不代表要一天到晚宅在家。請繼續參加各種團體,當志工,上健身房的團體課程,參與民俗活動等都很不錯,持續的社會參與能加強刺激腦細胞,腦細胞之間的連結就比較穩固。 這裡稍微提醒一下,參與這些社會活動是要讓人能專注付出,並讓自己心情愉快,請不要把這些活動當成過去的職場廝殺,萬一這些團體社會參與讓你已經開始感到焦慮,就要趕快調整,不然太常焦慮也是會影響腦部健康的!   要降低失智風險,就從自己的生活做起吧! 還記得這幾項重點嗎?身體多活動,吃的健康,控制心血管疾病,平時多動腦,保持社會參與!保握大原則,遠離失智!   原文出處

你為什麼應該好好控制血壓(懶人包)

2019年08月12日
公開
289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高血壓是現代人常見的毛病,當心臟一次打出去的血液量愈大,而動脈管徑愈窄,血壓就會變高。 若血壓長期變高超過130/80毫米汞柱時,血液對血管造成的壓力太大,會導致很多健康問題。(美國心臟學會AHA於2017年重新定義高血壓,表示血壓升至130/80毫米汞柱時就應及早治療。)   長期血壓高的人會說:「量起來血壓比較高,但,我一點也不覺得不舒服啊!」 確實,高血壓的患者很可能經歷幾年毫無症狀的日子,然而不會不舒服並不表示高血壓不存在。這段時間裡,高血壓仍然持續殘害的血管與心臟。   放任血壓變高但不理會的話,身體器官將逐漸受損。血壓愈高、持續愈久,傷害就愈強。 眼睛的血管硬化、狹窄之後,患者視力減退,嚴重則會失明。   高血壓會讓血管硬化,患者因此容易心肌梗塞、心臟衰竭。 腎臟血管狹窄硬化之後,腎臟功能變弱,也可能導致腎衰竭,最後只能以洗腎度日。 當血流對血管造成過大壓力後,血管會變形膨大變成動脈瘤,或導致主動脈剝離,可能會危及性命。這種就是「他平常都好好的,突然就去世了」的典型個案,但各位請注意,「他平常都好好的」這句話是不對的!這樣子的個案顯然沒有好好控制血壓! 因此,我們要一再提醒大家,沒有症狀,不代表血壓正常,更不代表高血壓沒有對身體造成影響!   看過高血壓帶來的危險後,大家是不是都想好好控制血壓了呢! 建議各位,只要超過40歲以上,應該在家裡放個血壓計,定期監測血壓。當然現在高血壓的年齡層已經降低,如果你才30出頭,卻健檢卻量到高血壓,也該開始注意監測血壓。 另外,請各位務必戒菸。抽菸的時候你的血壓會上升,菸草裡面的化學物質也會讓血管管壁受傷,愈來愈窄,都會進一步讓血壓升高。(成功戒菸有方法,讓醫師來幫助你) 還要提請各位,吸二手菸也是會讓血壓上升喔!   體重過重會增加身體負擔,所以要控制血壓,就要控制體重。 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增加身體活動程度,都能降低血壓。   攝取太多鹽分會造成體內水分滯留,引起血壓上升,所以記得別吃太重口味的食物。 當然,若你已經確定是個高血壓患者,就要按時服藥,不要因為高血壓沒什麼症狀,就有一搭沒一搭的服藥,或等頭暈頭痛才吃藥。這是不對的!高血壓對身體的危害是持續性的,因此我們對血壓的控制就要是長期且持續的。   高血壓雖是常見的疾病,許多人可能覺得「我都習慣了!」而置之不理。然而,很多更複雜的器官損傷都是來自於高血壓,千萬不可輕忽啊! 顧血壓!保健康!   原文出處

老爸開車常擦撞,原來是白內障惹的禍!

2019年08月09日
公開
184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水晶體是眼睛裡面負責聚焦的構造,當原本清澈透光的水晶體變得混濁就稱為白內障。眼科醫師劉怜瑛指出,早期白內障會以視覺對比敏感度的下降來表現,視力在白天都還不錯,但在晚上時會變差,影響夜間駕駛。 曾經有位70多歲老伯伯很愛開車,但是晚上容易擦撞到別人的車,倒車的時候也常常發生碰撞,一開始家人也不知道為什麼,因為平常的生活功能看起來不錯,直到有次檢查眼睛時才發現兩眼白內障,其中一個眼睛已經非常嚴重。劉怜瑛醫師指出,由於白內障的嚴重程度可以有不對稱的情況,有些病人因為一隻眼睛視力還不錯,另一眼白內障已經很嚴重,仍不自覺。     罹患白內障未及時治療,最後會麼樣? 劉怜瑛醫師道,「白內障如果一直放著沒治療,水晶體愈來愈混濁並且變厚,讓眼睛前房的空間變狹窄,造成前房液體排出較差、眼壓上升,嚴重的話會引發青光眼。」做完白內障手術後,眼壓有機會恢復到正常值,停止繼續傷害視神經。另外,當白內障拖太久,成熟到囊袋破裂,可能會引發眼內發炎,且過熟的白內障會增加手術時間與困難度,對病患的預後與視覺品質恢復都有影響。 單焦點、多焦點、長焦段人工水晶體的差別為何? 天然的水晶體是一個Q彈的組織,配合眼睛裡面的睫狀肌,隨著看遠、看近做調節。白內障手術將天然水晶體移除後,植入人工水晶體取代,擔任聚焦的功能。 「單焦點水晶體」所有光線聚焦在單一焦距,優點是在特定焦距上看東西非常清楚。 「多焦點水晶體」是在水晶體上做一些設計,讓不同距離的光線聚焦在視網膜上,所以可以看不同距離的影像,優點是比較方便,缺點就是整體視覺品質可能沒有那麼清晰,並且分光還可能會造成光學干擾,例如,光暈、眩光、星芒,對夜間視力影響尤其明顯。 「長焦段水晶體」是將焦點延伸,與多焦點分光聚焦原理不同,視覺品質接近單焦點水晶體,且因焦點延伸,讓本來只有一個點清楚,變成一段距離清楚,拉長了可視範圍,提供連續清晰的遠、中距離視力。例如開車看遠方、看儀錶板與導航…等皆清楚,但是看近距離或手機,可能還需戴輕度老花眼鏡。 該如何選擇人工水晶體? 劉怜瑛醫師表示,選擇水晶體要看每位病患眼睛的狀況,根據病患的生活型態、用眼需求來評估,給予個人化的建議。如經濟無法負擔,可以使用單焦點或者健保水晶體,具有一定的視覺品質。經濟能力允許或有醫療保險的狀況下,可以挑選更多附加功能的人工水晶體,提升生活品質與方便性。 假設病患散光125度以上建議用「散光矯正型的人工水晶體」;年紀比較大的病患若因黃斑部、視網膜比較退化,較不建議用光學比較複雜的多焦點水晶體;假使病患眼睛狀況良好,而工作屬於靜態,常看近、不用開車,建議用「多焦點水晶體」;如果是需要開車或是有比較多戶外活動的病患,建議用「長焦段人工水晶體」,可以有一長段接近單焦點水晶體的視覺品質。     白內障患者若同時有視網膜病變等眼底問題,手術時是否有特殊考量?  劉怜瑛醫師道:「我是視網膜專科醫師,常會醫治視網膜或是黃斑部病變的病患。針對有黃斑部病變或青光眼問題的病患,由於他們的感光細胞及神經傳導功能已經比較差,比較不建議使用光學較複雜的多焦點水晶體,因為不但無法享受到它的方便性,有些病人甚至會覺得視力模糊。若想使用功能較好的水晶體,建議可以考慮使用長焦段水晶體。另外,高度近視的黃斑部患者,黃斑部比較薄,若黃斑部沒有嚴重的退化,使用長焦段水晶體的效果還不錯。」 哪些人比較容易罹患白內障?要如何預防? 劉怜瑛醫師提醒道,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好防曬,因為陽光中的紫外線會造成水晶體裡面的蛋白質變性;有抽菸的人建議要戒菸,因為香菸非常容易導致氧化傷害。由於白內障的惡化是漸進式的,患者經常沒有自覺,具危險因子或年紀大的民眾要提高警覺,才能減少意外的發生。     原文出處

經常無聲無息的 – 卵巢癌(懶人包)

2019年08月07日
公開
236

  作者:白映俞 醫師   女性有兩個卵巢,分別在子宮的兩側。卵巢可以製造雌激素與黃體激素兩種女性荷爾蒙,卵巢也負責製造卵子排出。女性進入生育年齡後,到停經之前約有400個濾泡會逐漸成熟,每四個星期有一顆濾泡從左側或右側的卵巢成熟為卵子,卵巢排出這顆卵子後卵子會通過輸卵管及子宮,這時若遇到精子,會形成受精卵。 卵巢若是出現問題,可能是功能性的問題,像是經期不規則等。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發生率也有愈來愈高的趨勢。而我們今天要談的是卵巢惡性腫瘤。 卵巢腫瘤類型很多,從年紀很小的孩子到銀髮族都可能遇到,也有一大部分屬於良性的卵巢腫瘤,像是長到很大顆、造成卵巢扭轉的卵巢囊腫。但我們今天討論的重點會放在惡性卵巢腫瘤–卵巢癌。   多數卵巢癌初期的患者幾乎感受不到任何症狀。即便有症狀,患者常會把自己的症狀歸因於其餘原因,像是經前症候群,腸躁症、便祕、或僅是自己窮緊張導致膀胱怪怪的而已。 為什麼會這樣?你看了以下症狀就知道: ● 骨盆疼痛、下腹痛 ● 消化不良或胃食道逆流 ● 吃一點點就覺得很飽 ● 經常腹脹、打嗝 ● 性交疼痛 ● 頻尿 ● 排便習慣改變 一般我們較難將這些腸胃或泌尿道症狀與卵巢問題聯想在一起。   卵巢癌繼續進展,會有以下症狀: ● 失去胃口及噁心 ● 背痛 ● 體重下降 ● 呼吸困難 ● 疲憊不堪 ● 月經週期改變 各位讀者一定能看出來,這些症狀不算少見,也可能是與其他疾病有關,因此若有以上症狀,不代表就是得了卵巢癌。但換個角度想,你也能明白卵巢癌症狀真的很容易被忽略掉,也很容易會被誤認為其他疾病,很難早期被發現。因此看到這裡要記得的是,卵巢癌患者的症狀不會改善,而是持續變差。提醒大家,若感到腹部或骨盆持續性的疼痛、腫脹、壓力感數星期,就要找醫師諮詢診治。   哪些人比較容易罹患卵巢癌呢?來看卵巢生病的危險因子: ● 家族史:近親裡有人罹患乳癌及卵巢癌的話,那女性患者罹患卵巢癌的機會也會提高。這可能與乳癌基因BRCA1與BRCA2帶原有關,研究顯示,若有乳癌基因帶原的患者,罹患乳癌及卵巢癌的機率會大為提升。至於有家族史的個人需不需要做基因篩檢,可以看這篇「乳癌基因篩檢」的解說。 ● 年紀:從年輕到老都可能長出卵巢腫瘤,而卵巢癌多數患者超過50歲以上。 ● 一生中排卵的次數較多:初經較早來(小於12歲),較晚停經(大於52歲),代表女性一生之中有月經週期的時期愈長,排卵次數就較多,罹患卵巢癌的機率就變高。不曾生育的女性罹患卵巢癌的機率也會比較高;相反地,如果女性生產次數較多,排卵次數減少,(懷孕的過程不會排卵也不有月經),罹患卵巢癌的機率就降低。 ● 不孕症治療:曾接受不孕症治療的患者其卵巢癌機率上升,這可能源自於治療藥物的影響,或是不孕症本身提高了卵巢癌機率,也可能兩者皆是罹癌原因。 ● 乳癌:乳癌患者罹患卵巢癌的機會比較高。 ● 停經後荷爾蒙補充療法:補充荷爾蒙愈久,以及補充時的劑量愈高,都會提高女性罹患卵巢癌的機會。 ● 體重過重:體重過重與許多種癌症有關,卵巢癌也是其中一種。   那醫師怎麼診斷卵巢癌呢?如果患者的臨床症狀讓人懷疑有卵巢癌的可能,可以安排以下檢查: ● 抽血:檢查癌症指數CA125是否升高。(但除了卵巢癌以外,子宮內膜異位、月經週期、及子宮肌瘤都可能讓CA125升高,所以不是抽血結果超標就代表一定罹患卵巢癌,沒有高也不代表一定沒有卵巢癌。) ● 影像學檢查:包含超音波、電腦斷層、及核磁共振,檢驗卵巢的形態,是否有腫瘤,及腫瘤的大小、形狀、與結構。若有患者已有腹水,要考慮做腹水抽吸,檢查腹水內是否含有癌細胞。 ● 有時會直接以腹腔鏡探查腹腔內狀況,並取出卵巢腫瘤組織檢驗是否有癌組織。若確診為卵巢癌,有時可直接以腹腔鏡進行手術治療。 那大家一定會很好奇,是否需要定期檢查卵巢呢?目前醫學共識建議超過30歲的女性每年定期做乳房超音波,及超過45歲以上的女性每兩年定期做乳房攝影來篩檢乳癌。也建議超過30歲以上的女性每年定期做子宮頸抹片檢查,篩檢是否有子宮頸病變。但就目前為止,研究顯示一般女性無法從定期檢查卵巢來獲得早期診斷、早期治療、而延長壽命的好處。 不過有一群人需要定期檢查,就是確定帶有BRCA基因的患者!假使抽血已經確定帶有BRCA1或BRCA2,但尚未預防性移除卵巢的話,自三十歲上下就要每年定期抽血檢查CA125,並且做經陰道超音波,篩檢是否有卵巢腫瘤。   上皮性卵巢癌的分期如下: ★卵巢癌第一期:單側或雙側卵巢有癌細胞(五年存活率90%) ★卵巢癌第二期:卵巢癌拓展到骨盆的其餘組織(五年存活率70%) ★卵巢癌第三期:卵巢癌拓展到腹部(五年存活率39%) ★卵巢癌第四期:卵巢癌侵犯腹部以外的區域(五年存活率17%)   要治療卵巢癌,通常以手術及化學治療為主。另外還有口服或靜脈注射的標靶治療及荷爾蒙治療等輔助治療方式。 手術方式多為拿掉兩側卵巢、兩側輸卵管、子宮、與鄰近的淋巴結,手術的範圍與癌症的進展程度有關,若已經有拓展到大網膜、腹膜、或其他腹腔內器官,醫師會盡量移除腹內已被癌細胞侵襲的各種器官與組織。 假使患者尚未停經,在術後會立即進入停經,並有更年期的症狀,可以與醫師討論如何降低不適。 假設是第一期單側卵巢癌的患者,醫師可能會考慮只移除單側卵巢及輸卵管,如此一來患者有機會保留生育能力。可與醫師討論手術範圍大小其中的利弊得失。 化學治療可以在手術前或手術後進行,有些藥需從靜脈注射,有些會直接打進腹腔,直接面對癌細胞。   原文出處

頭痛、走不穩、視力模糊 – 常見的腦瘤(懶人包)

2019年08月05日
公開
253

  作者:白映俞 醫師   腦瘤是指腦細胞的異常大量生長,當我們說到腦瘤,要記得這是種統稱,事實上存在著許多不同種類的腦瘤,嚴重程度很不一樣,因此你會發現有些新聞裡某明星患的腦瘤「開刀後就好了」或甚至「吃藥控制10多年都沒事」;有些患者卻在一年內經歷手術、復發、再度手術,但仍迎向死亡。 有些腦瘤是良性的,代表組織分化良好,生長緩慢;有些腦瘤是惡性,細胞分化不良,生長迅速,難以根治,像膠質瘤可能會像樹根潛入泥土般,沒有明確的邊界。有些腦瘤是原發自腦內的細胞,我們稱為原發性腦腫瘤,有些則是其他部位的癌細胞轉移到腦部後,長出的續發性或轉移性腦腫瘤。 為什麼我們會在這裡將良性的腦瘤與惡性腦瘤放在一起討論呢?當身體其餘器官出現良性腫瘤,我們常常可以選擇不治療,也不會緊急影響身體狀況,就如良性的皮膚腫瘤–粉瘤、乳房纖維囊腫或纖維腺瘤這類型的腫瘤,都可以選擇追蹤觀察即可,不一定要急著拿掉。 但長在腦內的良性腫瘤就不太一樣了!我們的腦袋瓜有個堅硬的頭殼幫助我們抵抗撞擊,保護裡面如豆腐般軟綿綿的腦組織,但也因為了這堅硬的外殼,決定了一件事 – 腦部空間有限! 於是,當腦內的空間被腦瘤佔據,就會壓迫正常腦組織,影響腦部各項功能,因此,就算是良性的腦瘤也要謹慎處理!   假如良性的腦膜瘤長在運動區附近,即使腫瘤只有一、兩公分大,也有機會因為壓迫到掌管運動的腦區而造成患者肢體無力,動不了手動不了腳而就醫。如果不是長在功能區,可能腫瘤要長到四、五公分以上後才使腦壓升高而讓患者有了症狀,也要等到這時才發現腦瘤。 有時,腦瘤長的位置恰巧在長在功能區,像腦下垂體是人類控制荷爾蒙的主宰,於是長在腦下垂體的腦瘤可能會影響內分泌,像是泌乳激素分泌過多這樣的荷爾蒙變化,導致女性乳頭有不正常的分泌物出現,月經沒來或月經也不規則,這樣的腫瘤可能僅僅長到一公分時,患者症狀就很明顯了。腦瘤也會造成腫瘤及周遭區域的組織腫脹發炎,迫使腦壓升高而造成患者不適。 看到這裡,您一定可以了解,腦瘤患者會表現什麼症狀,取決於腦瘤的性質、腦瘤生長的位置、和腦瘤長大的速度,帶給神經系統哪些影響。 腦瘤長的速度可快可慢,我們亦很難從症狀區分原發型腦瘤或是轉移型腦瘤。也不是所有的腦瘤都會造成症狀,也有患者是因為頭部外傷、健康檢查等其他因素意外找到腦瘤的。   以下是較常見的腦瘤症狀: ● 頭痛,若原本就有頭痛困擾的患者,會經歷一種新的頭痛模式,像從間歇性質的痛變成持續性疼痛。 ● 頭痛愈來愈頻繁、愈嚴重 ● 平衡與行走困難 ● 新發作的癲癇   也有可能表現 ● 不明原因的噁心嘔吐 ● 視力問題,像是視力模糊,複視(看到雙重影像),外圈的 ● 視力喪失 ● 聽力障礙 ● 手臂或腿部逐漸喪失感覺及行動能力 ● 難以說出自己想說的話 ● 對生活日常感到混亂 ● 人格或行為改變 腦瘤的症狀來得不會太快,因此不僅患者常常自動忽略,家人也不太容易發現異狀,除非是一些類似中風(手腳無力、言語混亂、臉歪嘴斜)的症狀會讓人較有警覺。   接下來我們繼續看看腦瘤的分類。 續發性(轉移性)腦瘤比原發性腦瘤常見。有時患者已知道有某處癌症,甚至也已經接受治療過後,才發現癌症轉移到腦部。當然,有時原發部位的癌症症狀不明顯,卻是因頭痛或步態不穩等症狀而發現顱內長了腫瘤,進而證明此為轉移性腦瘤,才知道原發癌症為何,像是先發現腦部長癌後,再檢查才知道原來是肺癌轉移來的這樣。 至於哪一種癌症容易轉移到腦部呢?比較常見的為以下幾個: ● 乳癌 ● 大腸癌 ● 腎癌 ● 肺癌 ● 黑色素癌   大腦的原發性腫瘤比轉移性腫瘤少很多,而腦內的組織,包含腦神經、腦膜、腦下垂體、松果體等部位都可能長出大腦原發性腫瘤,我們來看幾個成人最常見的大腦原發性腫瘤: ● 星狀細胞瘤(Astrocytomas),此種腦瘤可以長在腦部任何地方,容易引發癲癇和行為改變。可依惡性程度分級,第四級的多型性神經膠母細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GBM)屬於惡性腫瘤,即使切除後也容易復發,新聞人陳立宏罹患的即為此種惡性腦瘤。 ● 腦膜瘤,腦膜是腦部外層的一層組織,腦膜瘤多為良性,長得慢,易發生於70歲以上的患者身上。 ● 腦下垂體瘤,多為良性腫瘤。腦下垂體是人體調控荷爾蒙的主宰,與甲狀腺刺激素、泌乳激素、濾泡刺激素、生長激素、抗利尿激素等各種荷爾蒙有關,長腫瘤後會影響內分泌。金鐘影后林依晨曾於26歲時發現腦下垂體腫瘤,並在同年動刀切除,術後至今狀況穩定。   懷疑罹患腦瘤時,醫師會安排以下檢查: ● 神經學檢查,檢查平衡、肌力、協調、反射、視力、聽力。預測哪個腦內部位受損。 ● 影像學檢查,最常用來評估腦瘤的影像檢查是核磁共振攝影。如果懷疑腫瘤來自其他器官轉移,那就會針對某些部位做影像檢查,像安排胸部或腹部電腦斷層檢查是否有肺癌或腹內腫瘤,安排乳房超音波及乳房攝影檢查是否有乳癌,或是做大腸鏡檢查是否有大腸直腸癌。 記得,腦瘤分成很多種類,不僅如此,腦瘤的生長位置、大小、及速度都會影響治療方式。手術、放射治療電腦刀或伽瑪刀、化學治療、標靶藥物都可能是治療選項,請好好向醫師諮詢了解。   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