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照護線上

醫師團隊擔任編輯,提供實用、高品質的衛教資訊。

醫師團隊擔任編輯,提供實用、高品質的衛教資訊。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早期根本無感!容易出現去勢抗性的攝護腺癌,醫師圖文解說

2021年09月30日
公開
398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50多歲的趙先生因為解尿不順至泌尿科就診,原本以為是攝護腺肥大引起的症狀,沒想到抽血檢查後,竟顯示攝護腺PSA指數(Prostatic Specific Antigen,攝護腺特異性抗原)高達1000 ng/ml!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泌尿科主任陳冠亨醫師指出:「攝護腺PSA指數一般會小於4 ng/ml,超過1000 ng/ml是相當異常的狀況。因此,當下馬上為他安排檢查,爾後確診攝護腺癌,甚至已有多處骨轉移!患者才發現原來日常的腰痠背痛、肩膀痠痛,並非工作導致,全都是攝護腺癌作祟!」   陳冠亨主任說,因為患者的攝護腺癌已經多處轉移,所以除了傳統荷爾蒙治療外,更是合併新一代雄性素阻斷劑,藉此提升治療成效。陳冠亨主任說,新一代雄性素受體阻斷劑療效服藥便利,一天只需口服一次;對於心臟與肝臟的負擔也較低,可讓療程減去負擔;也可精準抑制癌細胞生長,大幅延長存活期!個案中的趙先生正是藉由新一代雄性素阻斷劑,有效控制病程,目前他的攝護腺PSA指數已經降到小於1 ng/ml,控制得很穩定,排尿不順、骨頭痠痛等症狀也改善許多。     早期根本無感的攝護腺癌   早期攝護腺癌的症狀都不太明顯,等到腫瘤較大時,才可能出現一些症狀,例如:尿不乾淨、解尿斷斷續續等,陳冠亨主任說:「患者不一定會疼痛,可能只是覺得小便速度比較慢、解不乾淨,或是解尿時肚子需要用力,可能解到一半會停下來,過一會兒再繼續解。因為解不乾淨,所以容易頻尿、夜尿。」   除了排尿症狀外,部分患者會出現體重減輕、勃起功能障礙、射精疼痛、精液帶血等症狀。另外,攝護腺癌容易發生骨頭轉移,而讓人感到骨頭疼痛。     攝護腺癌的診斷一般是利用抽血檢驗攝護腺PSA指數,以及肛門檢查。陳冠亨主任解釋,男性的攝護腺位在直腸前方,醫師可以藉著肛門指診觸摸攝護腺的輪廓,看看是否有硬塊。除此之外,若攝護腺PSA指數大於4 ng/ml,或在肛門指診摸到攝護腺有硬塊,就需要進一步安排經直腸超音波檢查。   透過經直腸超音波檢查,醫師可以檢視攝護腺腫瘤,必要時可在超音波導引下取得組織切片,交由病理科醫師檢查細胞型態,以確定診斷。   攝護腺癌好發於中老年人,50歲以上的男士可以接受檢查,陳冠亨主任表示,如果有家族病史的男士,例如祖父、父親、兄弟罹患攝護腺癌,建議在40歲以後要每年做篩檢。   「由於早期沒有症狀,許多患者在診斷攝護腺癌時,便已進入晚期,甚至已經轉移到骨頭、肺臟、肝臟、腎上腺等處,」陳冠亨主任說,「不過攝護腺癌的進展比較慢,目前也有多項治療工具、藥物可以運用,若能按部就班接受治療,能夠獲得較好的預後。」     容易產生去勢抗性的攝護腺癌   攝護腺癌的治療分成兩類,陳冠亨主任解釋,尚未轉移的攝護腺癌可以進行局部治療;已經轉移的攝護腺癌,便需要進行全身性治療,才能對付散播至身體各處的癌細胞。   局部治療的工具相當多樣,腹腔鏡手術、達文西機械手臂手術、放射治療、冷凍治療等。   全身性治療的部分會優先使用荷爾蒙治療,因為攝護腺癌在受到男性荷爾蒙的刺激時會持續長大,陳冠亨主任說,讓攝護腺癌無法獲得雄性素是很有效的治療策略。     荷爾蒙治療對大多數患者都能發揮效果,讓攝護腺癌獲得控制、攝護腺PSA指數下降,陳冠亨主任說明,不過在治療一至兩年後,攝護腺PSA指數可能漸漸爬升,因為攝護腺癌細胞會慢慢發展出抗藥性,稱為「去勢抗性攝護腺癌」。而去勢抗性攝護腺癌是治療過程中經常面對的難題,所以得運用不同的機轉來突破治療困境!   「一般的荷爾蒙治療機轉是降低體內的雄性素」,陳冠亨主任解釋:「新一代雄性素受體阻斷劑的機轉則是抑制雄性素跟攝護腺癌細胞受體結合,進而抑制癌細胞生長,使腫瘤縮小、降低攝護腺PSA指數,有助延長存活期、延緩後續進入化學治療的時間。」   相較於化學治療,新一代雄性素受體阻斷劑的副作用較少,對於肝臟、心臟的負擔較小,採用口服的便利性較高,有助維持患者生活品質。因為不須合併使用類固醇,可避免與類固醇相關之副作用。   過去的想法是在攝護腺癌出現去勢抗性後,才使用新一代雄性素受體阻斷劑,陳冠亨主任說,現在則會考慮將治療時機往前移,在攝護腺癌出現轉移時便盡早使用,幫助攝護腺PSA指數下降、延長荷爾蒙治療的時間,對患者的預後較好。     日常生活中,建議攝護腺癌患者要戒菸,陳冠亨主任補充說明,飲食方面要攝取均衡營養,減少動物性脂肪的使用量。   晚期攝護腺癌患者,容易出現骨頭轉移,發生病理性骨折的風險較高,要小心預防跌倒,陳冠亨主任提醒,骨折會讓生活品質大打折扣,而且可能導致失能、影響存活率。     貼心小提醒   攝護腺癌好發於中老年人,早期攝護腺癌患者大多無感,陳冠亨主任提醒,50歲以上男士可以定期檢查,若具有家族病史,建議在40歲以上便要接受檢查。   荷爾蒙治療是對抗攝護腺癌的有效工具,但在治療一段時間後,可能產生去勢抗性,請務必定期追蹤,與醫師密切配合!   原文出處

心跳過慢嚴重恐昏厥、猝死 智能速率心臟節律器助心律調節更人性化,醫師圖文解說

2021年09月28日
公開
492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醫師,我先生又昏倒了!」李太太一臉焦慮地說。   「怎麼發生的?」醫師問。   「我們坐在客廳裡,突然間他就臉色發白,眼睛上吊,失去意識…」雖然已經目擊過幾次發作,還是令李太太感到非常驚恐,「我趕緊打了199,不過救護車抵達時,他已經恢復意識。」   60多歲的李先生有高血壓病史,身體狀況還不錯,但是在半年前開始會反覆昏倒,有時坐著、有時在運動中,昏倒之前沒有任何徵兆,完全無法預期,每次送到急診室時,李先生均已恢復意識。   經過一系列檢查後,終於在心臟監測器的紀錄中,發現他的心跳在昏厥當時突然變得很緩慢,甚至停止跳動長達9秒鐘。   亞東紀念醫院心臟電氣生理中心主任黃姍惠醫師表示,原因應該是副交感過度興奮,導致迷走神經性昏厥。   為了預防再度昏倒,黃姍惠醫師建議李先生安裝心臟節律器。黃姍惠醫師說,心臟節律器會持續監測心跳,當心跳速度下降太快,例如從每分鐘90下,突然掉到每分鐘60下,心臟節律器就會開始運作,以維持足夠的心跳速率。後來李先生選擇安裝新型的智能速率心臟節律器後,便沒有再昏倒過,讓家人終於能鬆一口氣。     心跳過慢、暫時停止,嚴重恐昏厥、猝死   心跳過慢屬於心律不整的一種,可能導致患者昏厥或猝死時,為預防意外發生,可考慮安裝植入式心臟節律器,幫助心臟維持基本心跳。黃姍惠醫師表示,絕大部分的心跳過慢是因為心臟的節律功能退化,稱做「病竇症候群(sick sinus syndrome)」,常發生於年紀較長的族群,患者的心跳速度可能低於每分鐘40下,導致頭暈、昏厥等症狀產生,可透過24小時心電圖紀錄器,捕捉心跳短暫停止達三秒以上來確診。   此外,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complete atrioventricular block)也可能造成心跳過慢,黃姍惠醫師說,這類病患就不限於老年人,年輕族群也可能出現。     心臟的跳動是由電氣訊號來驅動,當心臟本身節律功能出現問題、導致心跳過慢時,可選擇植入式心臟節律器來協助。黃姍惠醫師解釋,手術時會將裝載有心臟節律器的皮下囊袋,置於鎖骨下方,電極導線則植入鎖骨下靜脈,順序通過右心房與右心室;植入後心臟節律器將持續監測患者心跳,當偵測到心跳速率太慢時,便會發出訊號使心臟收縮,滿足心律需求,以避免出現頭暈、昏厥、甚至猝死。     持續進化、貼近情緒/身體活動需求的智能速率心臟節律器   傳統心臟節律器是依照事先設定、固定的心跳速率運作,因此無法針對患者動靜態活動而調節。黃姍惠醫師分析,如果設定每分鐘60下,能夠滿足患者在靜止狀態或走動的需求,但在運動的時候,可能會比較喘,耐受度較差。   「有位心跳過慢的患者是海女,雖然已經七十多歲,還是每天去晨泳,」黃姍惠醫師分享,「如果使用固定速率的心臟節律器,患者活動就會受到限制,所以可以考慮安裝具有自動加速功能的新型心臟節律器,如採用『智能速率心臟節律器』,其中配備的傳感器可根據患者當前身心狀態,依照其心肌收縮的動態進行調整,達成『動靜皆宜』,符合病人生理性地心律輸出,增加未來的生活品質和降低心律不整相關風險。」   黃姍惠醫師進一步說明,「我們在運動的時候心臟收縮率會增加,但在沒有運動的狀況,心臟收縮率有時候也會增加,譬如情緒改變(興奮、緊張)或發燒時。智能速率心臟節律器在偵測到心臟收縮率增加時,會適時調節加速,以符合患者身心狀態,同時還具有不受到震動影響的優點。」早期的心臟節律器是透過感應身體的震動,來調整心跳速率,黃姍惠醫師解釋,當身體震動增加時,心臟節律器就會認為患者的活動量增加,而調高心跳速率但是也會出現一些意料之外的狀況。「曾有患者反應,孫子幫他搥背時,心跳就會變得很快。」黃姍惠醫師回憶,「另外,在替患者拍痰的時候,心跳速率也可能跟著上升。」   智能速率心臟節律器是透過感應心臟本身的收縮率,來調節加速,能更加符合生理需求,因此可同步改善上述缺點。       智能速率心臟節律器可與核磁共振相容,提升檢查安全性   傳統心臟節律器無法接受核磁共振檢查。核磁共振檢查常用於檢查身體軟組織的問題,例如椎間盤突出、神經壓迫、腦中風等,黃姍惠醫師指出,由於老年人罹患相關疾病而需要接受檢查的機會較高,使用傳統心臟節律器較容易受到限制。   上述智能速率心臟節律器可與核磁共振相容,有助克服這樣的問題,黃姍惠醫師說,每個心臟節律器都有一張識別卡,即使是到不同的醫院接受檢查,都能確認患者所安裝的機型,並請心臟節律器廠商於檢查前協助患者設定心臟節律器,待檢查完成後再調回原來的模式。     貼心小提醒   裝入心臟節律器與電極導線後,傷口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夠穩定。黃姍惠醫師強調,接受心臟節律器植入手術後的一周內手不可以舉高,術後一個月內不可以提重物、不能劇烈運動。待傷口穩定之後,開車、旅遊都可以,沒有特別的限制。     因為心臟節律器是精密的電子裝置,請避免撞擊、勿任意拍打,也要避開強磁場,以免遭到干擾。患者要隨身攜到心臟節律器之識別卡,就醫或通過安檢時請主動告知。   黃姍惠醫師叮嚀,縱使沒有症狀,也需要定期回診檢查,確保心臟節律器運作正常喔!   BIOMKT_00003_20210915   原文出處

攔截惡性心律不整,預防猝死的植入式心臟去顫器

2021年09月24日
公開
297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啊!有人昏倒了!」   突然遇到有人昏倒時,一定要考慮惡性心律不整的可能性,包括心室頻脈與心室顫動皆是常見的原因。   我們的心臟有一套精細的電氣傳導系統,正常時候,心肌會依照規則的節律跳動,持續推動血液循環。   當電氣傳導出問題時,心室肌肉可能以快速或不規則的方式收縮,無法有效推動血液。   患者會突然感到心悸、胸悶、頭暈、喘不過氣,若沒有及時恢復正常心律,患者的心臟可能會突然停止跳動,甚至可能死亡,根據統計數據顯示,在醫院外發生心臟驟停的患者死亡率高達九成。   為了預防心臟驟停可能造成的腦部不可逆損傷及猝死,我們平常要控制好血壓、血脂、血糖,並避免抽菸、飲酒過量,並盡量減輕壓力。   治療心臟驟停最有效的方法是透過電擊除顫法,主要是透過電擊您的心臟,來恢復正常的心跳。目前有兩種設備可以提供這樣的電擊,包含自動體外除顫器及植入式心臟整流去顫器。   倘若發生心臟驟停的風險較高,譬如:曾經心肌梗塞、心臟驟停過、心臟衰竭或心律不整患者、有遺傳性或先天性心臟疾病,可考慮安裝植入式心臟整流去顫器,預防猝死。   醫師會在胸口做一個約5公分長的切口及皮下囊袋,導線會經由靜脈血管進入心臟,並延伸固定在心臟適合的位置,最後將去顫器埋在皮下囊袋,再縫合傷口。   植入式心臟整流去顫器能夠持續監測心律,並在出現心室頻脈或心室顫動時,自動整流去顫,讓心臟恢復正常節律。   植入心臟整流去顫器後,要避免強力磁場干擾,請勿將手機放在胸前口袋。通過安檢時,請先告知安檢人員。一般家用電器在正常使用情況下,不會影響心臟整流去顫器的運作。   提醒您,即使沒有症狀,也要記得按時回診喔!   ※本文由 照護線上 授權使用,未經同意,請勿擅自轉載。 原文出處

近視雷射手術持續優化,正確預防、控制近視,眼科醫師圖解

2021年09月23日
公開
413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從1980年代開始,雷射便被應用於近視的矯正。眼睛的水晶體與角膜都具有屈光度,能幫助影像清楚聚焦於視網膜,近視雷射手術便是透過改變角膜弧度來達到矯正近視的效果。   為了改變角膜之弧度,早期是利用準分子雷射來進行的PRK(雷射屈光角膜切削術,Photo Refractive Keratectomy),眼科專科醫師張聰麒指出,手術過程會先刮除上皮細胞層與前彈力層,再用雷射削切角膜之基質層,影響範圍較廣。   後續發展的是LASIK(雷射屈光角膜層狀重塑術,Laser Assisted in Situ Keratomileusis),手術過程是切開上皮細胞層與前彈力層,翻起角膜瓣,使用準分子雷射削切基質層,最後再將角膜瓣蓋回去。   近年來的近視雷射手術朝向微創手術的方向發展,希望可以降低術後疼痛、減少併發症、並提升視覺品質,張聰麒醫師解釋,所謂的SMILE(微創角膜透鏡萃取術,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是先利用飛秒雷射於角膜基質層雕刻出角膜透鏡,然後用飛秒雷射製作一個小開口,再小心取出角膜透鏡。因為傷口較小,術後疼痛較少,且不會出現角膜瓣的併發症。因為保留前彈力層,有助維持眼球結構的強度。     持續優化的微創近視雷射手術   SMILE近視雷射手術屬於微創手術,難度較高,醫師需要累積較多經驗才能夠上手,張聰麒醫師分析,SMILE的手術過程中,包括散光軸度、傷口大小、飛秒雷射的能量,都可藉由醫師的技術與經驗來進行微調優化,改善手術效果。 張聰麒醫師解釋,SMILE近視雷射手術術後有一段時間看東西會有水霧感,水霧感的來源主要有三個,第一個是雷射的能量,第二個就是打完雷射後的組織碎屑,第三個是高度近視的患者,在取出角膜透鏡後,角膜表面出現些微皺摺。   在雷射能量方面,可以於雕刻角膜透鏡時調降飛秒雷射能量,但是調降飛秒雷射能量後,就會需要比較多的技術去克服較難以取出狀況。   在組織碎屑方面,張聰麒醫師分享,「我的看法是不要去沖洗,讓身體自然吸收碎屑就好。因為在沖洗的過程可能將一些看不到的東西沖進去,反而會殘留在裡面。」     對於高度近視的患者,在取出角膜透鏡後,角膜上方會變得比較鬆弛,張聰麒醫師舉例,「就像抽脂完後,原本被撐開的皮膚會變得比較鬆弛。所以在取出角膜透鏡後,我們會稍微按摩,將角膜弄平一點,有助縮短視力恢復的時間。」   透過各項手術技術的優化,能幫助術後水霧感盡快恢復,張聰麒醫師說,因為得從一個2-4公厘的小開口取出角膜透鏡,熟練的醫師便能夠將傷口調小,降低術後疼痛與乾眼症發生的機會。     預防近視請你這樣做   近視雷射手術持續在進化,張聰麒醫師提醒,但是我們都一再強調,預防近視才是根本之道。   「近視度數大多在18歲以前就決定了,」張聰麒醫師說,「近視的嚴重度,大概就是小朋友在成長過程中,所有看近物的時間累積的總量、再加上先天體質的影響。我們無法改變先天體質,但可以從日常生活中調整,養成用眼好習慣,預防近視惡化。」   用眼好習慣包括適當的用眼距離與用眼時間,無論是看書、看樂譜、看螢幕、畫圖、寫作業,請務必保持40公分以上的距離;而且每用眼30分鐘,請休息5-10分鐘。另外,每天兩個小時的戶外活動,有助維持視力健康。     國民健康署的調查顯示,近視大於50度的比例在幼稚園小班約6.9%、幼稚園大班約9%、小學一年級約19.8%、小學二年級約38.7%、小學六年級約70.6%;近視大於500度高度近視的比例在小學六年級已達10.3%、國中三年級達28%、高中三年級達35.7%。   近視的發生速度很快,稍不留意便會進展為高度近視,張聰麒醫師說,建議每三個月到眼科定期檢查,除了以視力檢查表測量視力外,還要追蹤散瞳前近視度數、散瞳後近視度數、及眼軸長度。   「眼軸長度對近視的追蹤非常重要,因為即使是在散瞳後測量近視度數也可能沒有完全精準。」張聰麒醫師解釋,「眼軸長度就是從眼睛的前表面,到最後面黃斑部之間的長度,近視會越來越深,便是眼軸長度持續拉長的結果。」   檢查重點不只是當下有沒有近視,更重要的是眼軸長度的變化,張聰麒醫師強調,「即使現在檢查沒近視,但卻發現他的變化是從遠視100度,降到遠視50度,再降到遠視0度,可就要提高警覺了,否則很快就得戴上眼鏡。」     根據實證控制近視,減少併發症   近視是一種疾病,可能增加視網膜病變、視網膜剝離、青光眼的危險,張聰麒醫師叮嚀,目前已有幾項具有實證的方法可以幫助控制近視,包括配戴足度眼鏡、按時使用散瞳藥水、以及使用角膜塑型片。   每天睡前點一次散瞳藥水有助於控制近視,過去是使用濃度約1%的散瞳藥水,張聰麒醫師說,為了降低畏光的現象,可以使用低濃度的散瞳藥水,基本上使用濃度0.05%以下的散瞳藥水就不太會有畏光的現象,若與1%的散瞳藥水做比較,0.05%的散瞳藥水還可以維持約一半的控制效果,建議要持續控制直到成年。     角膜塑型片是種硬式隱形眼鏡,配戴一段時間後,可以暫時改變角膜弧度,原本是設計讓小朋友睡覺的時候戴,起床後拿掉,張聰麒醫師解釋,當角膜被塑形後,可以達到矯正近視的效果,但是隨著角膜漸漸恢復原狀,到了晚上視力會漸漸變差,而需要每天配戴。後來有研究在追蹤使用角膜塑型片的孩童一段時間後,發現角膜塑型片能發揮控制近視的效果,所以角膜塑型片也被納入控制近視的方法。   若欲使用角膜塑型片,記得挑選透氧係數高的材質,而且每天都要做好角膜塑型片的清潔與保養。     貼心小提醒   在尚未近視時,請養成良好用眼習慣以預防近視,並定期至眼科追蹤。張聰麒醫師提醒,罹患近視後,請與醫師詳細討論,根據近視狀況與需求,使用合適的治療方式。   原文出處

駝背、變矮、下背痛,當心骨質疏鬆警訊,以免骨折害性命!骨科醫師圖文解析

2021年09月22日
公開
417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李女士是活動力很好的人,到了六十多歲依舊忙進忙出。這天她如往常般彎腰搬起一個箱子時,突然感到背部劇痛,整個人跌坐在地,完全站不起身,最後只能在救護人員的協助下抵達急診室。   「聽完病人的描述,我們大概就可以猜到是因為骨質疏鬆,彎腰搬重物所造成的脊椎骨骨折。」義大醫院骨科部脊椎科楊士階醫師表示,「骨質疏鬆患者因為彎腰搬重物所導致的脊椎骨折比較常發生在胸腰椎交界的地方,若是在滑倒時用手去撐地,可能骨折的部位是手腕關節,或是髖關節的股骨頸。」   骨質疏鬆症是全身性骨骼疾病,會在無聲無息中逐漸惡化,倘若沒有接受檢查,患者大多沒有自覺,楊士階醫師說,很多患者都是在骨折突然發生時才發現嚴重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本身雖然不會致命,但是在骨折之後,患者可能被迫臥床且疼痛難耐,生活品質大受影響,各種併發症也會接踵而至。根據統計,髖部骨折患者一年內的平均死亡率高達22%〔1〕,對中老年人而言,是不容忽視的健康威脅。   此外,在骨折之後,患者可能會失能,甚至得完全仰賴他人照顧,為個人及家庭帶來沉重的負擔。   台灣人口逐漸高齡化,楊士階醫師強調,及早發現、積極治療,才能預防骨質疏鬆症造成的危害。     三項自我檢查,及早發現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症常發生在停經後的婦女,大概五十多歲,楊士階醫師指出,不過較高齡的老人大概六十五歲以後不管男性、女性都有可能出現骨質疏鬆。2005-2008年國民營養調查報告指出台灣50歲以上男性與女性,以雙能量X光吸光式測定儀檢測骨鬆症,盛行率分別為23.9%及38.3%〔2〕。   我們可以替自己或家人先做個簡單的評估,如果有駝背現象、身高變矮4公分以上、常常感到下背疼痛,就要懷疑有骨質疏鬆的問題。     年紀較大或出現骨質疏鬆警訊的民眾,務必盡快就醫,楊士階醫師說,檢查骨質密度可以利用定量超音波骨密度檢查儀或雙能量X光吸光式測定儀(dual-energy X ray Absorptiometry,DXA),超音波檢查的速度較快、便利性高、沒有侵入性,X光檢查的準確度較高,能夠針對脊椎與髖關節進行掃描,檢查時間大約15-20分鐘。   骨密度檢查的報告會標示T值(T-Score): 當T值大於或等於 -1.0時屬於「正常」 當T值介於 -1.0至 -2.5之間稱為「骨質缺乏(osteopenia)」 當T值等於或小於 -2.5時,稱為「骨質疏鬆症(osteoporosis)」。 如果患者已有骨折發生時,稱為「嚴重性骨質疏鬆症」。 運用骨密度檢查我們可以利用較客觀的數據了解骨質的狀況,楊士階醫師說明,如果骨密度檢查屬於骨質缺乏、甚至骨質疏鬆,建議要接受進一步的治療。   國際骨質疏鬆症基金會也有製作骨折風險評估工具(Fracture Risk Assessment Tool,FRAX),填入年齡、性別、體重、身高、骨折病史、父母髖骨骨折病史、抽菸、類固醇使用、股骨頸骨質密度等資料,便能估算未來十年發生骨折的風險。     積極治療骨質疏鬆,預防骨折   我們骨頭中具有造骨細胞與破骨細胞,造骨細胞(Osteoblast)會產生新的骨質,破骨細胞(Osteoclast)則會吸收骨質,讓骨頭一直處在動態平衡的狀態。   楊士階醫師解釋,想要治療骨質疏鬆,可以從這兩個方面著手,抑制破骨細胞或刺激造骨細胞。   抑制破骨細胞的藥物包括雙磷酸鹽、雌激素、選擇性雌激素調節劑、RANKL單株抗體、抑鈣素等,可以減少骨質被吸收。   刺激造骨細胞的藥物源自人類的副甲狀腺素,可以促進造骨細胞生成骨質,需要每天皮下注射。     目前還有一類藥物屬於雙重機轉藥物,能夠降低破骨細胞的骨質吸收作用,且能增加造骨細胞的骨質生成作用,有助降低骨質疏鬆患者發生骨折的機率。接受骨質疏鬆治療時,請記得每天要補充鈣質與維生素D。     預防骨質疏鬆,可以這樣做   隨著年紀增加,骨質會持續流失,我們要從年經時便增高最大顛峰骨量,預防骨質疏鬆,楊士階醫師說,日常生活中請盡量減少骨質疏鬆的危險因子,包括戒菸、戒酒,也要減少咖啡因的攝取。   每天攝取足量的鈣質與維生素D,有助維持骨骼健康。國際骨質疏鬆症基金會建議,50歲以上成人每日鈣質攝取量須達1200毫克,維生素D〔3〕攝取量須達800至1000 IU國際單位(international units,IU)〔3〕。   鈣質必須由食物中獲得,富含鈣質的食物包括乳製品、豆類、深綠色蔬菜、海帶、香菇、堅果、芝麻等。   接受日照後,身體可以合成維生素D,每天要適度接受日照,食物方面可選擇牛奶、起司、蛋黃、海水魚、淡水魚、蕈菇、黑木耳等。   倘若無法由食物中攝取足量鈣質與維生素D,便可適度補充。     負重運動有助增加骨質密度,肌力足夠也能改善平衡、減少跌倒及骨折風險。從年輕便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好處多多!     貼心小提醒   骨質疏鬆是每個人都可能遭遇的問題,由於骨質流失時通常沒有明顯感覺,很多患者都是在骨折發生後,才驚覺患有骨質疏鬆症,楊士階醫師叮嚀,如果具有危險因子,如年紀較大、抽菸、飲酒過量等,或是觀察到有駝背現象、身高變矮4公分以上、常常感到下背疼痛,建議就醫接受骨質密度檢查。   如果有骨質缺乏、甚至骨質疏鬆的狀況,務必定期追蹤並積極接受治療,以降低骨折及其他併發症發生的機會!     原文出處

宅在家沒曬太陽,小心行動力危機!葡萄糖胺奶粉含豐富鈣質,加上維生素D與優質蛋白質,持續為行動力注入關鍵營養

2021年09月16日
公開
270

  長時間待在室內、久坐不動是現代人相當普遍的生活型態,由於缺乏鍛鍊,肌肉會在不知不覺中流失。疫情緊張的日子裡,大家外出活動的時間減少許多,運動量降低恐怕又要讓人少了肌肉,多了肥肉。   肌肉流失,除了影響體能、活力之外,還會影響關鍵環節穩定度,例如大腿前側的肌群有助於維持環節的動態穩定度,倘若肌肉流失、環節穩定度變差,走路、爬樓梯時骨骼較容易磨損,可能導致身體環節不適,越來越不靈活。     居家防疫沒曬太陽,恐致維生素D不足,影響鈣質吸收   鈣質是骨骼的重要成分之一,攝取充足的鈣質有助維持骨骼與牙齒的正常發育及健康。但是,鈣質卻是國人攝取狀況最差的礦物質,男性7歲以上族群的平均鈣質攝取量僅達DRIs(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的38-58%,女性7歲以上族群亦達30-53% 。   而且只有攝取鈣質並不夠喔,因為我們的身體需要維生素D才能夠有效吸收、利用鈣質。   由於皮膚在照射陽光後可以合成維生素D,台灣的日照相當充足,所以大家常認為維生素D應該足夠,不過實際的研究結果,卻出乎意料之外。   根據國人維生素D營養狀況初步分析結果,血清維生素D的全國平均數為18.1ng/mL,僅2%民眾屬於充足(>33ng/mL),約31.8%民眾屬於不足(20-32ng/mL),約63.8%民眾屬於缺乏(8-20ng/mL),約2.4%民眾屬於嚴重缺乏(<20ng/mL) 。   顯然大多數人平常所接受的陽光照射量並不足以讓皮膚合成足夠的維生素D,而且大部分國人每天攝取的維他命D約為DRIs(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的2/3 。   假使因為疫情的關係,長時間居家防疫、缺乏戶外活動,維生素D的合成勢必又會更少。 維生素D的合成不足、攝取又不夠,日積月累下來,便會影響骨骼的健康,是值得重視的問題。     針對骨骼、體力、環節,正確補充營養素   從上班族到銀髮族,活動力要好,骨骼、體力與環節,缺一不可。   在骨骼方面,鈣質與維生素D必須相輔相成。根據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 DRIs),成人每日建議鈣攝取量為1000 mg。鈣質除了能夠維持骨骼與牙齒的正常發育及健康,還負責身體多種重要機能的調節,例如心臟跳動、肌肉收縮、血液凝固,都需要鈣質。   鈣質可由牛奶、奶粉、起司、黑芝麻、傳統豆腐、深綠色蔬菜等食物中獲得。不過,部分植物性食物所含的草酸和植酸較高,會吸附鈣離子,而大幅降低鈣的吸收率,需要特別留意。     維生素D能增進鈣吸收,幫助骨骼與牙齒的生長發育,可促進釋放骨鈣,以維持血液中鈣質的平衡。維他命D的建議攝取量,五十歲以下為每天10微克,五十一歲以上為每天15微克 。   維生素D可以在日照後由皮膚合成,也能從魚肉、牛奶、起司、蛋黃、蕈菇等食物獲得。倘若平日較少曬太陽,便需要積極補充維生素D。   在體力方面,請務必攝取充足的蛋白質,蛋白質為肌肉合成的重要來源之一,可用於肌肉生長。   蛋白質建議攝取量,在健康成年人是每天每公斤1.1公克,在70歲以上銀髮族是每天每公斤1.2公克,會提升高齡者蛋白質建議攝取量之目的是希望預防衰弱、肌肉流失的發生。奶、蛋、魚、肉、豆皆是優質蛋白的來源。   在環節方面,葡萄糖胺是關鍵環節潤滑的主成分之一,隨著年齡增長,身體生成葡萄糖胺的量會下降,可考慮適時補充,幫助維持身體環節的靈活。     居家也要做運動喔!   除了攝取充足營養素,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對於身體健康非常重要。如果因為工作忙碌或疫情影響而無法到戶外運動,我們也可以練習一些適合小空間、不需要複雜器材的運動。   常見的七分鐘運動、TABATA、瑜珈皆是不錯的選擇,大家可以根據練肌力、練平衡、或練心肺等不同的需求搭配各種動作來練習。每天抽出30分鐘,好好動一動吧!     原文出處

大啖秋蟹 過敏族小心腫如加菲貓、香腸嘴

2021年09月14日
公開
474

  文/ 陳冠宇 醫師   美味的秋蟹季來臨!許多饕客早已做足準備享用螃蟹大餐,但甲殼類海鮮尤其是螃蟹,對於易敏體質的族群來說,若不忌口容易引發過敏反應,造成皮膚出現紅疹凸起,嚴重更可能導致休克!這是因為螃蟹富含易導致過敏的原肌凝蛋白(tropomyosin),或是海鮮裡的組胺酸(Histidine)因為存放條件不理想,被孳生的細菌代謝成組織胺(Histamine),就會引發蕁麻疹。   皮膚科陳冠宇醫師表示,過往只要到了秋蟹季,診間前來就診的病患數明顯增加,一問之下多半是因為受不了美食誘惑大啖秋蟹,使得皮膚敏感的患者如蕁麻疹等症狀加劇。因此特別提醒,若有過敏病史或為蕁麻疹患者,在大啖秋蟹前,建議可參考過敏原檢測。如對於螃蟹類呈現高度過敏時,則不建議食用。若為低度過敏時,食用秋蟹建議料理方式以清蒸代替燒烤或辣炒,或是在食用前可預先服用抗組織胺藥物避免症狀發作。       蕁麻疹症狀腫如”加菲貓” 急性發作嚴重恐導致休克   陳冠宇醫師提及蕁麻疹發作部位可遍布於全身,患者會感覺癢、體溫升高,最為困擾的是當病症出現在臉上,嚴重時患者眼睛會腫起來如「加菲貓」,而嘴唇就像「香腸嘴」,影響平時的社交及工作。如果蕁麻疹未能在短時間內得到控制,也可能會引發更嚴重的症狀如喘、腹痛、關節痛等,甚至會導致無法呼吸。   曾經有一位住在梨山的中年女性患者,因慢性蕁麻疹突然急性發作,使氣管腫脹,呼吸困難,所幸在救護車火速將患者送到醫院後,經過醫師治療才控制病情。陳醫師回想這位案例時仍餘悸猶存,因為當時情況危急,若是耽誤太久可能就一命嗚呼。因此,提醒蕁麻疹患者,平時務必配合醫囑穩定治療,在急性發作時切莫輕忽,應立即就醫,以免有生命危險。     新一代抗組織胺不嗜睡,1小時發揮藥效且可持續24小時 一天只需服用一顆,提高服藥順從性   陳冠宇醫師提及蕁麻疹的治療方式一般為口服抗組織胺藥物,抗組織胺藥物分為第一代及第二代。通常在急性蕁麻疹病灶較嚴重時,會選擇使用第一或二代抗組織胺藥物合併類固醇治療。而慢性蕁麻疹的病患,需花費較長的時間治療,故需避免副作用的產生,使用「新型第二代抗組織胺」進行治療,可在1小時內便發揮藥效緩解症狀,且藥效可維持24小時,不僅不會影響病患的肝腎功能,也不會造成嗜睡,提高服藥順從性;另外,多數老年患者會同時服用多種藥物,而一天只服用一顆的「新型第二代抗組織胺」,較不須擔心會和其他藥物產生相互作用而影響藥效的發揮。       網路偏方不『蕁』常!醫叮囑:長期且持續治療方為永久之計   除了秋蟹季節需格外留意,針對網路上流傳的治療蕁麻疹偏方:如米酒及薑汁擦拭患部、或用保鮮膜將患部包裹起來等,陳冠宇醫師也一一解釋並破除迷思,包含使用米酒及涼感藥物擦拭患部,雖會短暫感到舒緩,但米酒會造成刺激性皮膚炎; 而保鮮膜與薑汁塗抹也會導致症狀更加嚴重。建議若病患無法立即就醫,又想在短時間內得到有效地緩解,可冰敷或是沖冷水澡降低體溫、減緩不適。雖然慢性蕁麻疹無法立即根治,但只要長期、持續治療,就可以減緩發作及嚴重程度。   原文出處

痛風發作,腫到沒辦法穿鞋!治療高尿酸減少併發症,腎臟專科醫師圖文解析

2021年09月07日
公開
380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對很多人來說,痛風發作是相當難忘的經驗,原本活動自如的關節,可能在一覺醒來之後就腫脹、發熱,伴隨而來的劇痛更是讓人舉步維艱、痛苦不堪。   痛風的表現可能相當戲劇化,但這其實是種慢性病,需要長期的藥物控制。高雄長庚紀念醫院腎臟科吳建興主任指出,痛風的原因是「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血液中尿酸濃度過高,會逐漸在關節或周圍組織形成尿酸結晶,尿酸結晶可能導致發炎,使關節出現紅、腫、熱、痛。   「痛風性關節炎常在晚上與清晨發作,而且在24小時內到達最痛的程度。容易發生在腳拇趾的關節,患者可能會痛到無法走路,甚至腫到沒有辦法穿鞋。」吳建興主任說,「痛風性關節炎可能持續幾天,也可能長達兩個禮拜。」   導致高尿酸血症的原因很多,較常見的原因是身體排除尿酸有問題, 例如:脫水、高血壓、腎臟病、肥胖, 鉛中毒等狀況。有些狀況則是身體製造過多的尿酸,例如:攝取較多高普林或果糖的食物,以及肥胖、高血脂、過量飲酒等。     尿酸超標時,患者往往沒有明顯症狀,所以容易輕忽高尿酸血症的危害,吳建興主任解釋,痛風的病程可分為幾個階段,無症狀期、急性期、間段期、慢性期。   高尿酸血症通常會經過一段很長時間的無症狀期(asymptomatic  hyperuricemia),必須抽血檢驗才會發現尿酸過高。直到有一天尿酸結晶造成關節發炎、腫脹、疼痛,進入急性期(acute gouty arthritis )。   經過治療後,關節疼痛會緩解,屬於間段期(intercritical gout)。倘若沒有好好控制讓尿酸達標,痛風將反覆發作,發作的頻率會增加,持續的時間也會拉長。   隨著尿酸結晶越積越多,痛風終將進入慢性期(chronic tophaceous gout),患者平時便會持續感到疼痛,發作的時候更是劇痛難耐。大量堆積的尿酸結晶,會形成痛風石,讓關節長期發炎、甚至變形。     痛風石常出現在關節附近,摸起來軟軟的,流出來的時候像粉筆渣。「痛風石非常麻煩,可能妨礙關節活動、影響工作。」吳建興主任回憶,「曾經有位患者的痛風石出現在手腕,漸漸壓迫到腕隧道裡的神經,而演變成腕隧道症候群,讓他的手又麻又痛,非常困擾。」     尿酸控制達標,預防器官受害!   尿酸超標除了會引發痛風性關節炎外,還會對身體各個器官造成危害,吳建興主任分析,由於高尿酸血症會引起全身性發炎反應,在不知不覺中導致器官病變,進而出現多種併發症,例如高血壓、糖尿病、腎臟病、心血管疾病皆是常見的共病。   我們的身體主要是透過腎臟排除尿酸,當尿酸超標時,尿酸鹽結晶可能沉積在腎臟裡,導致腎臟病變;當痛風性關節炎發作時,患者往往會透過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NSAID)來緩解症狀,但頻繁使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亦可能影響腎臟功能。   吳建興主任說,「如果患者的腎臟功能很差,又因為痛風經常發作,而持續吃消炎止痛藥,可能就會讓腎臟功能惡化到需要洗腎的地步。」   假使經過飲食控制,患者的尿酸依舊超標,痛風一年發作超過兩次,就必須要介入降尿酸藥物的治療。吳建興主任解釋,高尿酸血症的治療可以透過不同的機轉,包括促進尿酸排除或減少尿酸生成。   促進尿酸排除的藥物可以促使尿酸由腎臟排除,但在腎臟功能較差的患者,便無法發揮效果。     減少尿酸生成的藥物已使用多年,傳統藥物可以降尿酸,吳建興主任說,「不過某些特殊體質的患者在服藥後可能產生嚴重過敏反應,稱為史帝芬強生症候群(Steven-Johnson Syndrome,SJS),皮膚會潰爛,可能導致殘疾甚至死亡。開立藥物前,建議先進行HLA-B 5801基因檢測,減少藥物不良反應的機會。」   新一代降尿酸藥物較不會出現嚴重過敏反應,能有效降尿酸,即使是腎臟功能較差的患者也可以使用,而且有助消除痛風石。   「曾經有位患者的痛風石很大,大到沒辦法穿鞋,而且經常腫脹、感染。因為疏於照顧,來到門診的時候,腳都快爛掉了。」吳建興主任分享,「我們很用心幫他換藥、治療感染,並積極控制尿酸。因為患者腎臟功能較差,他使用新一代降尿酸藥物,經過一段時間後,尿酸順利降到6 mg/dL以下,痛風較少發作,痛風石也漸漸變小,關節活動度變好,且能夠穿較大的鞋,患者的生活品質改善許多。」   「及早治療痛風是很重要的觀念,如果抽血發現尿酸超標時,應該請醫師評估,看看有沒有出現其他共病,並考慮使用藥物控制尿酸。」吳建興主任說,「把尿酸控制好,不只能減少痛風性關節炎發作的機會,還能預防未來產生更嚴重的腎臟病變、心血管疾病、中風等問題。」     貼心小提醒   抽血檢驗發現尿酸過高時,要嘗試找出尿酸過高的原因,吳建興主任提醒,如果有痛風發作的經驗,千萬別以為只要吃止痛藥,不痛就好。因為尿酸超標對身體的危害,不單只有關節,還與腎臟病、心血管疾病、中風等多種共病有關。   高尿酸與高血壓、高血糖等慢性病相同,需要做好飲食控制,並規則服藥,好好與醫師配合,才能降低各種急性、慢性的健康危害!   原文出處

C肝不治染新冠死亡風險增加,切莫拖延篩檢及治療!肝炎專家圖文解析

2021年09月03日
公開
523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C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若感染新冠肺炎,死亡風險是非肝硬化者的3.3倍!」台灣肝病醫療策進會會長暨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副院長高嘉宏教授說:「C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感染新冠後,會發生全身性發炎反應,甚至導致『細胞激素風暴』,破壞包含肝臟在內的全身器官。有鑑於肝硬化患者正常的肝細胞比正常人少很多,只要有一點損害就可能使肝功能惡化,進展成器官衰竭,增加重症及增加死亡風險。」   高嘉宏教授說,世界上每三十秒就有一人因肝炎死亡,C型肝炎治療刻不容緩。但因為疫情影響,民眾進行肝炎篩檢、治療C型肝炎積極度銳減,根據全球性大型研究指出,若因疫情拖延治療,C肝患者病程惡化與死亡人口可能增加。我國有高達12萬名還沒有治療C型肝炎的患者,暴露於肝病三部曲(肝炎→肝硬化→肝癌)、肝外病變與感染新冠死亡風險提升的危機中。   高嘉宏教授說,為了幫助國人快速擺脫C型肝炎糾纏,政府特編預算,給付高安全性、高療效的C型肝炎全口服新藥。不僅治癒率高達98%且副作用輕微,治療更僅需要2個月或3個月,領藥最少只需要3次。疫情期間,其短療程特性更可幫助減輕患者回診的焦慮感,治療也不影響疫苗施打。高嘉宏教授鼓勵:「45歲至79歲的國人(原住民族群為40至79歲),應趁疫情趨緩之際,把握一生一次免費肝炎篩檢機會,確認自己是否感染C型肝炎。若確認也無須擔心,今日已有多元且有效的全口服新藥可幫助患者快速治癒C型肝炎。」         C肝治療不能等!   感染C型肝炎後,患者可能出現疲倦、噁心、食慾不振、腹部不適等症狀,但也可能沒有明顯症狀,很容易遭到忽視。麻煩的是,C型肝炎會導致肝臟慢性發炎,持續反覆發炎更會導致肝臟纖維化,漸漸演變成肝硬化,肝臟功能越來越差。肝硬化患者可能出現黃疸、腹水、凝血功能變差,嚴重時還可能造成意識改變、中樞神經障礙的「肝腦病變」。     長期處於慢性肝炎的狀態下,還會增加罹患肝癌的風險,加速「肝炎→肝硬化→肝癌」(肝病三部曲)病程惡化。高嘉宏教授解釋,「C型肝炎病毒會持續破壞肝臟,一旦進入肝硬化,每一年約有3%-5%患者會產生肝癌。如果不能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話,患者的存活或生活品質都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B型肝炎、C型肝炎患者除了積極治療,也務必定期追蹤,每3至6個月應做腹部超音波檢查,才能及早發現肝腫瘤。因為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的關係,部分患者追蹤的間隔可能會拉長,高嘉宏教授提醒,肝炎檢查切莫拖延超過3至6個月,以免在這段期間裡,小顆肝癌長出來而不自知。   C型肝炎病毒除了會傷害肝臟之外,還可能導致多種肝外病變(extra-hepatic disease),高嘉宏教授分析,C型肝炎病毒會造成身體慢性發炎、脂質代謝異常、胰島素阻抗,增加多種疾病發生的機會,包括中風、冠狀動脈疾病、糖尿病、腎臟病、認知障礙等,次外罹患癌症的風險也會上升,例如:口腔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等。       面對疫情,C肝患者掌握健康關鍵分析   「除了由國民健康署免費肝炎檢測機會,如臺大醫院在內的許多醫院,也都響應政策,在院內執行召回計畫。把醫院裡面曾經檢驗到C型肝炎抗體陽性的患者名單列出來,由肝炎個案管理師聯繫把患者找回來,到胃腸肝膽科接受治療。」高嘉宏教授說,「鼓勵患者若接到相關篩檢或召回電話,應積極配合篩檢及回診治療!」   高嘉宏教授說,近年來C型肝炎治療以全口服新藥為主,療程大約2個月或3個月,若能完成整個療程,治癒率可達98%。因為是口服藥,患者服藥也相當便利。對於新冠疫苗施打也不會造成影響,已經登記疫苗施打的民眾,不須擔心療程會延誤疫苗施打時間。高嘉宏教授提醒,接受C型肝炎治療的過程中,千萬不要因為疫情就任意停藥,若隨意停藥不僅會使治療成功率降低、甚至失敗,還會可能衍生許多治療問題。   高嘉宏教授也叮嚀,根除C型肝炎病毒後,記得定期追蹤。因為清除病毒後,肝硬化依舊存在,患者還是需要定期回醫院接受腹部超音波檢查、胎兒蛋白等肝癌篩檢。日常生活中,請勿與人共用牙刷、刮鬍刀、指甲剪等可能沾到血液的器具,要避免飲酒,並維持健康生活型態,包括規律運動、充足睡眠、攝取均衡營養等。透過積極治療及日常生活管理,才能雙管齊下擺脫「肝」苦人生。   原文出處

BCL-2抑制劑口服標靶藥獲給付,助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患者搶時間救命,醫師圖解

2021年09月01日
公開
425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是成年人最常見的白血病,好發於六十歲以上長者。發病後,大量癌細胞會隨著血液循環到全身,對健康衝擊劇烈且病程發展快速。臺大醫院血液腫瘤科侯信安醫師說,過去四十年來治療武器僅有化學治療或幹細胞移植,年長及共病症的體弱患者因難以承受標準化療的副作用,僅能降低治療強度,導致治療成果較差,存活時間僅有4.1個月。   所幸自2017年起已有多款標靶藥物上市,可幫助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患者搶時間救命。政府更為了照顧患者,自2020年健保首度給付FLT-3抑制劑後,今(2021)年七月起又給付了可促進癌細胞凋亡的BCL-2抑制劑口服標靶藥,過往存活時間極短的年長及共病症的體弱患者,有望在健保的幫助下,獲得安全性更高、療效更好的治療選擇。不僅存活期倍數成長,未來也有望爭取治癒的機會。     什麼是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   侯信安醫師說,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在台灣每年約新增800例個案,是成年人最常見的白血病,而且發生率逐漸上升。患者男性略多於女性,好發於年長者,且隨著年紀增加,發病機率也會提高。發病原因主要是受後天基因突變影響,少部分如:曾接受化學治療或放射治療者、曾罹患血液疾病或是造血功能異常者,有較高的發病機率。     侯信安醫師提醒民眾,若想要及早發現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可以掌握「急」刻救援 「髓」機應變 「421」口訣。若同時出現臉色蒼白、不明原因發燒、瘀青出血、骨頭疼痛這「4」大症狀,一定要盡快到醫院進行評估,高度懷疑時要安排血液及骨髓「2」項檢查,確診後也「1」定要即早治療、搶時間救命。       標靶藥物獲健保給付,幫助患者搶時間救命   侯信安醫師說,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曾長達四十年無新藥問世,過去化療是殺滅癌細胞的唯一治療手段,但標準化療強度高、副作用強烈且須密集進行,年長及有心臟、肝臟、腎臟等共病的體弱患者難以承受,因此造成AML患者不僅存活時間只有4.1個月,能夠成功消除癌細胞的患者也不到一成。   侯信安醫師說,隨著分子醫學的進步,自2017年起多款標靶藥物陸續問世,今日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已進入標靶新世代。除了已有可以針對特定基因型對症下藥的FLT-3抑制劑,針對治療成效亟欲改善的年長及共病症的體弱患者,更有可以促進癌細胞凋亡的BCL-2抑制劑口服標靶藥可用。不僅存活時間有望提升到10至12個月,疾病緩解的機率也有望從不足一成提高到五至七成。   標靶藥物雖可以幫助患者搶時間救命,但過往因治療費用較高,患者經濟負擔重,可近性有待加強。所幸政府為了照顧患者,2020年健保首度給付FLT-3抑制劑,今(2021)年7月起,加碼給付BCL-2抑制劑口服標靶藥。侯信安醫師說,只要是75歲以上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患者,或是介於18歲至75歲間且具有心臟、肺臟、肝臟等器官失調的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患者,就具有給付資格。侯信安醫師鼓勵,在藥物及健保雙重支持下,治療的成效及可近性大幅提升。患者務必配合醫囑,與醫師齊心一同面對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爭取更佳的存活時間以及治療成果。       疫情期間治療重點及日常照護提醒   侯信安醫師提醒,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患者如果感染新冠肺炎,較容易出現併發症,重症風險較高。疾病控制較好或骨髓移植後較穩定的患者,務必要主動施打新冠肺炎疫苗,提升抗疫保護力。此外,因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患者整體的免疫力較差,且疫苗生成的保護力也可能比較低。務必要以嚴謹的態度面對防疫,一定要戴好口罩、勤洗手,盡量避開人群,減少感染的機會。   部分患者因為擔心入院治療會提升感染風險,考慮延後或中斷治療或停止回診追蹤。侯信安醫師提醒,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病程惡化快速,若沒有及時察覺症狀並予以診斷、投以對應治療,多數患者可能數天或數周內就會面臨生命危險。若患者有任何治療疑慮,應主動向主治醫師反應,切莫自行下治療判斷。   侯信安醫師說,除了規律治療及回診追蹤以外,維持良好的日常照護也非常重要。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患者免疫力較差,日常生活中務必要攝取完善營養、避免生食,並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提升自身保護力。   若出現4大症狀想要探詢更多衛教資訊,或是想要尋找住家附近醫院及醫師進行相關檢查、治療,可點擊下方連結,進入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與骨髓化生不良症候群疾病工作組成立之「急性骨髓性白血病衛教網站」,取得完整疾病介紹及治療資源。https://knowamltaiwan.org/  。   原文出處

中樞性早熟治療,不會影響未來的生育能力,兒童內分泌醫師圖文解析

2021年08月26日
公開
429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性腺激素釋放素促進劑(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 GnRH agonist,簡稱GnRH促進劑),自1980年至今已41年,一直是治療兒童中樞性早熟的黃金治療標準。   林口長庚醫院/新北市立土城醫院/新竹東元綜合醫院兒童內分泌科邱巧凡醫師表示,GnRH促進劑用來治療中樞性早熟的作用原理是,藉GnRH促進劑與腦垂體前葉之GnRH受器相結合,經由去敏感化的機轉,達到抑制下游黃體化刺激素與濾泡刺激素的分泌,進而阻斷性荷爾蒙的製造,讓孩童過早開啟的青春期之路暫緩前行。   邱巧凡醫師說明,GnRH促進劑在兒童中樞性早熟治療的長期觀察研究,效果與安全性皆有良好成績。但在成年後「生育能力的影響」因牽涉到需要較長時間的追蹤與嚴謹臨床試驗設計,對照組的收案與長期追蹤也相對不易,故這方面的研究相對少很多。     然而,中樞性早熟治療是否會影響未來的生育能力?一直是家長們面臨治療抉擇時所顧慮的問題之一。深怕這暫時的青春期抑制,恐讓孩子走向不孕症一途。邱巧凡醫師提到,有鑑於家長們甚至第一線處方醫師的擔憂與疑惑,恰好近幾年陸續有些國家針對此議題發表研究成果,特別針對中樞性早熟與未來生育能力議題進行深入的文獻探討,並以簡單扼要的方式整理呈現,希望讓大家能有更清楚的了解。     停止治療後,生理期報到的狀況研究   邱巧凡醫師說,據2016年義大利研究團隊的一篇回顧性文章,28篇相關研究中,追蹤這些中樞性早熟治療的兒童至成年(年紀最大者為56歲),所有特發性中樞性早熟兒童接受GnRH促進劑治療,停藥後100%會出現月經。   「月經報到時間平均介於停藥後的0.6-1.5年之間。整體而言,開始治療時的發育愈成熟,停藥後月經報到的時間愈早。規則正常的月經週期在停藥後的七年內有96%是正常的。停藥後第一年有41%達到正常規律的月經週期,停藥三年後約有65%達到正常規律的月經週期。」     對女孩生殖功能影響的研究   整體而言,中樞性早熟接受GnRH促進劑治療的女孩,成年後的生殖能力與一般正常女孩族群無明顯差異。反而未接受治療的中樞性早熟女孩,其生殖功能障礙機率明顯高於接受治療者與一般正常族群。   邱巧凡醫師分享,懷孕成功後的生產狀態,據歐洲內分泌學雜誌的多篇研究統整,中樞性早熟接受治療的女孩長大後的113次懷孕紀錄中,有97次懷孕是正常順產的,有5例為選擇性墮胎,11例流產。以上比例皆與正常人族群無異。     邱巧凡醫師說,據以色列學者Lazar的著名研究,追蹤一群中樞性早熟女孩至30~50多歲,統計自然成功受孕率,中樞性早熟接受GnRH促進劑治療族群與一般正常女孩族群相同;反倒是中樞性早熟未治療的族群,其需要排卵治療與人工生殖輔助受孕的機率(33%)明顯高於一般正常族群(12.6%)與已治療族群(11.1%)。   「發生懷孕的併發症機率,在自發性流產與子癇前症的機率與正常族群的發生機率也相同。」2020年法國的PREFER study(Precocious puberty, Fertility)研究團隊發表在兒童荷爾蒙研究雜誌(Hormone research in Pediatrics)的文章也提到:「579位中樞性早熟女孩的長期追蹤研究顯示,從計畫懷孕到成功受孕的機率在一年內約為84.4%,只有1.7%面臨不孕的困擾,此與法國當地一般族群自然受孕率相仿。」     對男孩生殖功能影響的研究   邱巧凡醫師解釋,男孩性早熟因發生率明顯低於女孩,相關的長期研究較稀少。三個小型研究追蹤在兒時曾因中樞性早熟接受GnRH促進劑的男孩至青少年與青壯年時期,發現停藥後的青春期發育、第二性徵、睪丸大小、性腺功能、荷爾蒙數值、精液品質、精蟲數量等皆與正常男孩無異。     性早熟治療並不影響未來生育能力   邱巧凡醫師分析,綜合以上結論,孩童中樞性早熟接受GnRH促進劑治療,從目前研究了解,對於未來成年後生殖能力並無影響,反而在性早熟未治療的族群可觀察到較高不孕率!   邱巧凡醫師提醒,若孩子在兒童內分泌科醫師嚴謹診斷下確定為中樞性早熟且建議治療,請爸媽安心配合醫師的個別化治療計畫,醫師會定期幫孩子審視治療過程與治療終止後應留意的細節,陪伴孩子依正常的步調健康成長!   原文出處

SMILE近視雷射手術,術前檢查、術後照顧STEP BY STEP,眼科醫師圖解

2021年08月20日
公開
363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近視雷射手術是透過改變角膜弧度來矯正近視,目前常見的近視雷射手術有PRK雷射屈光角膜切削術(Photo Refractive Keratectomy)、LASIK雷射屈光角膜層狀重塑術(Laser Assisted in Situ Keratomileusis)、與SMILE微創角膜透鏡萃取術(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等。   眼科專科醫師張聰麒指出,從早期的PRK,進展至LASIK,再發展到SMILE,近視雷射手術漸漸朝向微創的方向前進,目的是希望可以減少疼痛、降低併發症的機率,並提升視覺品質。SMILE微創近視雷射手術的執行難度較高,仰賴醫師的技術與經驗,也需要患者的密切配合。     SMILE微創近視雷射手術,完整檢查擬訂計畫   安排近視雷射手術前,充分溝通非常重要,張聰麒醫師強調,一定要先了解患者的期待,綜合考量年紀、職業及視力需求。   接下來會評估整個眼睛的健康狀況,張聰麒醫師說,「我習慣由後往前檢查,從視神經、視網膜、黃斑部、水晶體、瞳孔、到角膜。看看視神經是否有萎縮、視網膜與黃斑部是否有病變、水晶體是否有白內障。」   角膜是近視雷射手術的基礎,必須確認角膜厚度,因為近視雷射手術會削掉部分角膜來改變屈光度,而且還需顧及眼球結構的強度。張聰麒醫師解釋,我們會量測角膜地圖,包括角膜的後表面與前表面,以免角膜在術後變形,若有圓錐角膜便不適合接受近視雷射手術。     瞳孔大小也很重要,因為我們的瞳孔在夜間會放大,倘若雷射手術的光學區塊沒有辦法完全覆蓋夜間的瞳孔,就容易產生眩光。接受過LASIK的患者較常提到夜間眩光的問題,張聰麒醫師分析,至於接受過SMILE的患者較少出現夜間眩光,因為SMILE是在角膜基質層用飛秒雷射雕刻出一個角膜透鏡,所以在有度數與沒有度數的角膜之間是漸進變化,可以減少夜間眩光的狀況。   「夜間眩光對於經常在晚上開車的患者有相當大的影響,」張聰麒醫師說,「尤其在路燈較少、環境光線較暗的地方,夜間眩光會格外明顯。」   在度數規劃方面需要非常仔細,由於眼球有彈性,且睫狀肌的收縮、放鬆都會影響水晶體,使得近視度數一直處於變動的狀態,所以會測量不同狀態下的近視度數,包括日間近視度數、夜間近視度數、散瞳近視度數。若是超過四十歲的患者,還需要量測老花度數,雖然大家可能覺得自己還很年輕,但是眼睛其實已經漸漸老化了,醫師會根據用眼需求來規劃矯正的近視度數,若是有老化眼,則會讓一眼留0度,一眼留50-100度。所謂的老花雷射,就是用這樣的方法來進行。   「為了更精準評估近視度數,我們會在排撿日與手術當天,由兩位驗光師分別做一次完整的測量,」張聰麒醫師說,「除了電腦驗光,還會讓患者試戴,實際去感受。」   最後還需要進行淚液測試,因為近視雷射手術會影響角膜的神經,所以在術後容易出現乾眼症的狀況。倘若淚液測試發現淚液的基礎分泌量過少,術後乾眼症勢必更加嚴重,需要事先讓患者了解。術後乾眼症的嚴重程度與受影響的角膜神經數量有關,張聰麒醫師說明,PRK會影響所有的角膜神經、LASIK會影響大約90%的角膜神經,使得術後乾眼症比較嚴重且持續較久;SMILE會影響大約10%的角膜神經,術後乾眼症的程度會輕微許多。   「為了改善乾眼症的不適,術後可以使用人工淚液、凝膠、藥膏,甚至使用淚管塞,讓淚液可以留在眼睛。」張聰麒醫師說,「接受LASIK的患者,大約每五個會有一個需要使用淚管塞,而接受SMILE的患者,大約三、四十個才會有一個需要使用淚管塞。微創手術保留了大部分角膜神經,對患者很有幫助。」     SMILE微創近視雷射手術步驟Step by Step   近視雷射手術的做法持續在進化,張聰麒醫師說,最早的PRK是先刮除角膜的上皮細胞層與前彈力層,然後用準分子雷射切削基質層。LASIK是切開上皮細胞層與前彈力層,掀開一片角膜瓣,然後用準分子雷射切削基質層。     為了減少對上皮細胞層與前彈力層的傷害,SMILE是先使用飛秒雷射於基質層中雕刻出一個角膜透鏡,接著使用飛秒雷射製作約2-4公厘的角膜開口,然後再透過角膜開口小心地取出角膜透鏡,如此便能改變角膜弧度達成近視矯正。   由於SMILE的傷口較小,術後疼痛較輕、視力恢復較快、出現乾眼症的機會較低,張聰麒醫師指出,前彈力層與後彈力層是角膜最堅韌的部位,保留前彈力層有助維持角膜的結構與強度。     SMILE微創近視雷射手術,術前、術後照護重點   近視雷射手術是透過改變角膜厚度來調整屈光度,術前務必停戴隱形眼鏡,讓角膜回復原狀,才能夠精準測量、正確規劃,張聰麒提醒,配戴軟式隱形眼鏡的人,請停戴一週;配戴硬式隱形眼鏡的人,請停戴二週;配戴角膜塑型片的人,請停戴四週。   接受近視雷射手術後,要好好照顧傷口,請保持清潔,並按時點眼藥水,張聰麒說,一般有三罐眼藥水,抗生素藥水、類固醇藥水、與人工淚液。抗生素藥水主要是預防感染;類固醇藥水可以減輕發炎反應、幫助視力恢復;人工淚液可以改善乾眼的不適。     過去做LASIK,因為有角膜瓣,所以會請患者戴一週蛙鏡,避免碰觸,張聰麒說,現在做SMILE,沒有角膜瓣的問題,也就不需要戴蛙鏡。 在正常狀況下,SMILE術後大約有八成的病患,在隔天的視力可以回到1.0。夜間光暈的問題,在一開始會比較明顯,復原速度與年紀有關,二十多歲的患者,大約一週可以恢復,四十多歲的患者大約一個月可以恢復。     貼心小提醒   每個人的角膜狀況、用眼需求皆不相同,接受近視雷射手術前要與醫師詳細討論,並透過完整的檢查,擬定手術計畫。周延的術前準備與術後照顧,有助提升手術成果,張聰麒說,接受近視雷射手術後,如果出現疼痛加劇或視力突然惡化,要盡快回診檢查喔!   原文出處

居家抗疫飲食不正常,膽固醇易失控,醫師圖文重點提醒

2021年08月19日
公開
460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正值壯年的黃先生雖然才四十多歲,不過在幾年前便已體驗過心肌梗塞的慘痛經驗。出院之後,黃先生開始注重自己的健康,很積極與醫師配合控制高血脂的狀況。   「檢查發現他屬於遺傳性高膽固醇血症的病人,膽固醇非常高,很難降下來。」馬偕紀念醫院心臟內科林肇鋒醫師表示,「我們希望他可以把低密度膽固醇控制在70 mg/dL以下〔1〕,所以除了口服藥物以外,也合併使用降血脂針劑,病情控制得很穩定。」   但是,因為疫情的關係,長時間在家上班,缺少運動,又經常叫外送,食物偏鹹、偏油,追劇的時候還會吃零食,黃先生的體重便逐漸上升。此外,生活作息改變之後,較容易忘記吃藥、忘記打針,而讓低密度膽固醇開始飆升。   「回診抽血時發現狀況變差,我們就會進一步了解原因。」林肇鋒醫師說,「這類病人只要飲食、運動、藥物稍有鬆懈,膽固醇就容易波動,所以一定要按時回診,持續追蹤。」     膽固醇過高,種類要搞懂   抽血檢查膽固醇時,務必先了解膽固醇的種類。膽固醇可分成高密度膽固醇(HDL-C,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與低密度膽固醇(LDL-C,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2〕。   低密度膽固醇容易黏附在血管壁上,逐漸堆積形成動脈粥狀硬化斑塊,將導致血管狹窄、甚至阻塞,所以低密度膽固醇被稱為「壞膽固醇」〔2〕〔3〕。林肇鋒醫師解釋,高密度膽固醇對我們身體非常重要,它可以把血液裡面過多的膽固醇運送到細胞裡,讓膽固醇不會長時間停留在血液裡,便不會沉積在血管壁上,造成血管斑塊,因此高密度膽固醇被稱為「好膽固醇」〔2〕。     低密度膽固醇過高將對身體造成全面性影響,全身上下所有的血管都會受到波及,漸漸形成動脈粥狀硬化,林肇鋒醫師指出,大腦的動脈狹窄將導致腦中風,心臟的冠狀動脈狹窄將導致心絞痛或心肌梗塞,腎臟的動脈狹窄將導致腎臟病變,下肢的動脈狹窄將導致血液循環不足,而出現下肢冰冷、疼痛、間歇性跛行等症狀。   「雖然膽固醇過高所衍生的併發症非常多,但是當血脂超標時,患者並不會有任何感覺,而容易輕忽、錯失早期治療的機會。」林肇鋒醫師說,「我們必須抽血檢驗才有辦法知道血脂的狀況,臨床上會遇到患者因為胸悶、胸痛就醫,進一步檢查才驚覺是膽固醇過高導致冠狀動脈狹窄。醫師會希望患者可以在出現併發症前就發現血脂超標,並積極控制,才能避免血管病變、產生疾病。」     積極控制高血脂,才能避免併發症   高血脂的危險因子包括遺傳、抽菸、過重與肥胖、不當飲食、缺乏運動等〔4〕,想要控制高血脂,必須要多管齊下。   發現膽固醇過高時,一開始會採用非藥物治療,包括飲食控制、適量運動、戒菸等,林肇鋒醫師說明,「是否需要搭配藥物進行治療,一方面看血脂肪有多高,二方面要看看是否存在一些相關風險或疾病,例如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     根據2017台灣高風險病人血脂異常臨床治療指引〔5〕,低密度膽固醇的治療目標會依照風險不同來調整,具有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之成年人應小於100 mg/dL、孩童應小於135 mg/dL,若有糖尿病、慢性腎臟病或曾經腦中風應小於100 mg/dL,若有冠狀動脈疾病應小於70 mg/dL,若有急性冠心症候群合併糖尿病應小於55 mg/dL。   「高血脂藥物治療除了口服藥物,也有針劑藥物。如果使用口服藥物治療後,血脂仍然顯著異常的話,就會考慮合併使用針劑治療來控制膽固醇。」林肇鋒醫師說,「目前的針劑設計得很方便,經過醫護人員的指導後,患者可以自己在家執行皮下注射,每2-4週注射一次。」膽固醇沒能控制達標的患者,可以和醫師詳細討論,調整藥物。   口服降膽固醇藥物常見的副作用,包括肌肉痠痛、肝指數上升,林肇鋒醫師分析,根據國內外的研究報告〔6〕,這些副作用的機率低,即使出現症狀,也不會太嚴重,通常在停藥或者是減輕劑量之後,就可以改善。   針劑降膽固醇藥物是注射在皮下,常見的副作用是注射部位出現疼痛或紅腫。根據統計,副作用發生的機率也不高〔6〕,林肇鋒醫師說,「如果患者有反映這些狀況,我們都會進一步了解,看看是否有操作不當的地方,至於注射部位的選擇,會建議於不同部位輪流施打。經過適當的衛教與調整後,大多可以改善。」     關心疫情也要當心膽固醇   因為疫情的關係,大家的工作方式、生活型態都受到影響,宅在家的時間變多了,飲食、運動、藥物可不能鬆懈,以免血脂飆升。     如果叫外送,記得挑選較健康的食材與烹調方式,林肇鋒醫師提醒,若是訂購蔬菜箱回家自己做料理,要控制油、鹽、減少調味料。煮菜時可使用大豆油、橄欖油,避免使用豬油、人造奶油。〔7〕   攝取含有膳食纖維的食物,例如燕麥、蒟蒻,有助降低壞膽固醇。追劇嘴饞時,可以用含有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堅果、杏仁、核桃來取代高脂、高糖、高鹽的零食。〔7〕   請維持規律運動的習慣,美國心臟學會建議,成人每周至少150分鐘中強度有氧運動或75分鐘高強度有氧運動,另外加上兩日中至高強度肌肉訓練運動。大家可以依照個人的身體狀況調整,以漸進方式逐步增加運動量。〔8〕   膽固醇過高時,患者並沒有感覺,但日積月累下來會衍生許多併發症,林肇鋒醫師叮嚀,請務必按時服藥或搭配針劑,積極控制讓血脂達標!   參考資料: 1. Eur Heart J. 2020 Jan 1;41(1):111-188. doi: 10.1093/eurheartj/ehz455. https://academic.oup.com/eurheartj/article/41/1/111/5556353 (Figure4) 2. HDL (Good), LDL (Bad) Cholesterol and Triglycerides.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6 Nov 2020.  https://www.heart.org/en/health-topics/cholesterol/hdl-good-ldl-bad-cholesterol-and-triglycerides 3.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therosclerosis. 6 Nov 2020 4. Causes of high cholesterol.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6 Nov 2020. https://www.heart.org/en/health-topics/cholesterol/causes-of-high-cholesterol 5. 2017 台灣高風險病人血脂異常臨床治療指引 http://www.tas.org.tw/index.php?action=news-detail&id=3 6.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20) 41, 111_188 7.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Diet and Lifestyle Recommendations. AHA. 15 Aug 2017. https://www.heart.org/en/healthy-living/healthy-eating/eat-smart/nutrition-basics/aha-diet-and-lifestyle-recommendations 8.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Recommendations for Physical Activity for Adults and Kids. 18 Apr 2018. https://www.heart.org/en/healthy-living/fitness/fitness-basics/aha-recs-for-physical-activity-in-adults MAT-TW-2100840-1.0-08/2021   原文出處

疫情壓力大 慢性蕁麻疹患者心酸誰人知

2021年08月17日
公開
344

  文/ 劉承翰醫師   疫情爆發後,多數民眾改成線上購物,導致貨物流量倍增,每天的貨運量猶如過三節,有些物流司機的工時,每日10小時起跳,在工作量暴增、壓力也變大之下,就有一位慢性蕁麻疹的貨運司機提到自己的心酸,「由於長時間戴口罩,加上天氣時而悶熱,時而暴雨,常常覺得皮膚發癢,更擔心因無法常洗手及消毒,會在不自覺中觸摸到臉,反而把病毒及細菌帶到臉上,增加染疫風險。」疫情下,讓貨運司機不只忙,心更累。       壓力及情緒容易誘發蕁麻疹發作   勻禾妍美學診所劉承翰院長表示,防疫期間外出規定不得脫下口罩,確實容易因為悶熱造成慢性蕁麻疹症狀惡化。目前慢性蕁麻疹患者多數與體質有關,另外壓力、賀爾蒙、自體免疫、特殊過敏原如環境溫度、流汗、太陽、食物等也都會誘發蕁麻疹,只要症狀持續達6週就稱作慢性蕁麻疹。   日前,門診就有一位40多歲慢性蕁麻疹媽媽,因疫情被迫放無薪假,面對收入銳減的壓力,加上長時間待在家照顧小孩,她形容「小孩的校門關彷彿是家長的鬼門開」,雙重壓力之下導致她無法適應,夜夜失眠,在這負面情緒及高壓循環下,加速惡化慢性蕁麻疹的症狀。   劉承翰院長提及,防疫期間,易敏族也容易因情緒壓力而引發過敏症狀。因此,疫情期間最重要的是保持好心情,長時間在家也要有規律的運動、培養個人興趣,維持良好的生活作息,才能避免壓力誘發過敏症狀。此外,也要勤換口罩、打掃消毒周邊環境,以減少病毒的傳染並降低過敏發作的機會。       選對治療好武器 對抗蕁麻疹事半功倍   目前對於慢性蕁麻疹的治療,劉承翰院長表示主要是協助病人找到或是減輕導致症狀的惡化因子,接著會為患者開立長期口服的抗組織胺,以緩解皮膚搔癢的症狀,同時也會依症狀輕重、患者需求,調整劑量或是選擇合適的抗組織胺藥品。   劉承翰院長進一步提到,過去傳統的抗組織胺容易嗜睡甚至會影響肝腎。因此,特別提醒需要長時間專注力的人士像貨運司機、工程師及考生,或是有肝腎方面疾病的患者,更需要與醫師討論與自己最合適的藥物,選用不會穿透腦血障壁及影響肝腎的抗組織胺藥物,才能避免緩解了症狀,卻因副作用影響工作效率及安全性的問題。   目前已有「新型第二代抗組織胺」,可快速有效改善慢性蕁麻疹症狀,經研究證實服用一顆,1小時內能迅速緩解過慢性蕁麻疹症狀,效果持續24小時。即使是有肝腎方面的問題,或是老年患者,都不需要另外調整劑量,安全性佳。     對抗蕁麻疹掌握5不3要   當蕁麻疹症狀發作時,劉承翰院長也提醒患者做到5不3要。「不抓皮膚、不洗過熱洗澡水、不過度清潔、不曬太陽、不壓迫皮膚(如穿著寬鬆衣服)」。而三要則為「要適度抒發壓力、要避開過敏原及刺激物、要與醫師討論合適藥物及遵從醫囑」,才能真正緩解過敏症狀。   原文出處

晚期肝癌組合療法,免疫治療搭配抗血管新生標靶 幫助延長存活期(圖解懶人包)

2021年08月12日
公開
488

  作者:劉育志 醫師 在台灣,肝癌的發生率與死亡率皆名列前茅,每年約有一萬名新診斷的肝癌患者。   很多人都誤以為肝癌是B型肝炎、C型肝炎的專利,其實,所有慢性肝炎都可能導致肝硬化,並增加罹患肝癌的風險,例如很常見的脂肪肝、飲酒過量、糖尿病、抽菸、體重過重,或較少見的代謝性疾病(鐵沈著症、威爾遜氏症)等,都要提高警覺,小心防範「肝炎、肝硬化、肝癌」這樣的肝病三部曲。   由於肝癌初期大多沒有明顯症狀,所以有許多肝癌患者在發現時便已是肝癌晚期,腫瘤可能已侵犯肝門靜脈、轉移到淋巴結、或轉移到遠端器官。晚期肝癌可能出現腹脹、腹痛、水腫、體重減輕等症狀。   針對肝癌,目前已有多項治療工具,但是在治療肝癌時,還必須將肝臟殘存功能納入考量。肝臟是人體最大的器官,需要負責處理多項不可或缺的生理功能,由於肝癌患者經常有慢性肝炎、肝硬化,在肝功能較差的狀況下,一方面要處理肝臟腫瘤,一方面還要盡量保留肝臟功能,讓肝癌治療充滿挑戰。     晚期肝癌的組合療法,免疫治療搭配抗血管新生標靶治療   臨床上常會使用巴塞隆納肝癌分期系統(Barcelona Clinic Liver Cancer Classification,簡稱BCLC stage)」來替肝癌分期,巴塞隆納肝癌分期系統會將患者全身健康狀態、肝癌腫瘤數量及性質、肝臟殘存功能分級納入考量。   巴塞隆納肝癌分期系統中的BCLC stage 0為極早期肝癌,BCLC stage A為早期肝癌,BCLC stage B為中期肝癌,BCLC stage C為晚期肝癌,BCLC stage D為末期肝癌。   較早期的肝癌可以考慮手術切除、酒精注射、動脈栓塞、射頻消融術等治療。中期肝癌、晚期肝癌的患者,因為已有多顆腫瘤,且可能已侵犯肝門靜脈、轉移到淋巴結、或轉移到遠端器官,所以會需要全身性治療。傳統藥物治療的反應率較低、副作用較嚴重,且對僅存肝臟功能的影響較大,很多患者恐怕無法承受。   目前,「免疫治療」搭配「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的組合療法已成為對抗晚期肝癌的一線治療選擇。     免疫治療是運用人體的免疫系統來攻擊癌細胞,日本免疫學家本庶佑於1990年代發現免疫檢查點PD-1,如今免疫治療已被應用於癌症治療。   免疫系統的T細胞上具有免疫檢查點PD-1,如果癌細胞上具有PD-L1,便能與T細胞上的PD-1對接,如此一來便能抑制免疫反應,讓癌細胞躲過免疫細胞的攻擊。   免疫治療藥物能夠與T細胞上的PD-1或癌細胞上的PD-L1結合,阻止PD-1與PD-L1對接,免疫系統就會對癌細胞發動攻擊。   另一方面,當腫瘤持續長大時,勢必需要消耗越來越多的氧氣及養份,因此腫瘤會分泌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簡稱VEGF),促使周遭組織長出新生血管,以獲得更豐富的血液循環。   而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的治療機轉就是與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結合,抑制腫瘤周遭長出新生血管。 免疫治療搭配抗血管新生標靶治療的組合療法,結合了不同的機轉對抗肝癌。納入17個國家的大規模臨床研究發現,組合療法有助延長整體存活期(Overall Survival,OS)、疾病無惡化存活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維持生活品質。   巴塞隆納肝癌分期C或D的患者若需要接受全身性治療時,可與醫師討論,考慮使用免疫治療搭配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的組合療法。     貼心小叮嚀   早期肝癌通常沒有症狀,需要藉助腹部超音波、電腦斷層等影像檢查才有辦法偵測到較小顆的腫瘤。   除了B型肝炎、C型肝炎,如果有抽菸、脂肪肝、飲酒過量、體重過重、糖尿病等危險因子的民眾,都要定期追蹤、檢查,才能夠及早發現。提醒您,並非所有的肝癌都會讓胎兒蛋白(alpha-fetoprotein,簡稱AFP)指數上升,所以不能只靠抽血檢驗喔!   面對棘手的晚期肝癌,目前已可使用結合免疫治療與標靶治療的組合療法進行全身性治療,利用不同的治療機轉對抗癌細胞,有助延長整體存活期,並維持較佳之生活品質。   原文出處

腹痛、牙痛,竟是心絞痛!及時治療莫輕忽,心臟科醫師圖文解析

2021年08月09日
公開
329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心臟是全身循環系統的靈魂,像幫浦一樣持續不斷的推動血液。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心臟內科廖振宇醫師指出,心肌需要充沛的能量才能夠收縮跳動,所以心臟就像引擎一樣本身也有一套油路系統,稱為冠狀動脈,負責供應整個心臟的血液循環。當油路阻塞,也就是冠狀動脈出問題時,便會導致冠狀動脈心臟病,由於血液供應無法滿足心肌的需求,可能產生心絞痛、心肌梗塞。   心絞痛典型的症狀包括胸悶、胸痛、頭暈、壓迫感,疼痛可能延伸到下巴、脖子、肩膀、背部等處,嚴重時會痛到冒冷汗。然而臨床上也會遇到各式各樣不典型的症狀,例如疲倦、噁心、睡眠障礙、腹痛、甚至牙痛等,廖振宇醫師解釋,由於這些表現不容易讓人聯想到心臟問題,而容易延誤就醫。     「胸痛只是其中一項症狀。有的患者根本不會胸痛,而是直接以猝死來表現。」廖振宇醫師強調,「冠狀動脈心臟病患者可能在短短幾秒鐘內倒下,也可能慢慢的悶痛一個月,差異相當大。」     傳統用藥、新機轉用藥不盡相同 共病患者更應注重用藥安全性   針對心絞痛的成因,我們可以利用藥物降低心肌耗氧量或增加冠狀動脈的血流量,以改善症狀、減少心絞痛發作頻率,廖振宇醫師解釋,常用的藥物包括傳統藥物如鈣離子阻斷劑、乙型受體阻斷劑、長效型硝酸鹽,以及新機轉抗心絞痛藥物,如晚期鈉離子通道抑制劑。   傳統藥物對心絞痛患者可以發揮效果,不過在使用上會有一些限制,例如心跳過慢、或血壓偏低的患者就沒辦法使用傳統藥物。新機轉抗心絞痛藥物可以改善心肌細胞中的鈉離子通道,有助緩解症狀,較不會影響血壓與心跳,且頭痛、頭暈的副作用相對比較少,可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質。各種藥物適用的時機不盡相同,請務必依照醫師指示服藥。     「傳統心絞痛藥物與新機轉抗心絞痛藥物的主要差別在於,傳統藥物通常會影響血行動力學,像是心跳、血壓。」廖振宇醫師說,「新機轉抗心絞痛藥物較不會影響血行動力學,使用上的限制較少。」由於心血管疾病患者經常伴隨多種共病,新機轉抗心絞痛藥物的適用族群會比較廣泛。     三度到院前心跳停止的心臟病患   「門診有位冠心症患者,曾經有過『到院前心跳停止(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OHCA)』經驗,」廖振宇醫師回憶,「而且還不只一次喔,他總共有過三次到院前心跳停止,經過急救後,三次都很幸運地被救回來。不過因為反覆心肌梗塞,導致嚴重心臟衰竭,心臟射出分率僅20-30%,血壓都不是很理想。」 雖然接受過支架治療,但是患者依然有心絞痛的症狀,常會感到胸悶不適,廖振宇醫師說,該名患者由於心臟功能太差、血壓太低,傳統心絞痛藥物並不適合,所以更改使用新機轉抗心絞痛藥物。   「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後,患者的症狀改善了,」廖振宇醫師說,「而且在各種藥物、儀器的搭配下,患者的心臟射出分率也進步許多,是令人印象非常深刻的案例。」     冠狀動脈狹窄要不要放支架?   冠狀動脈狹窄較嚴重的患者,可能出現不穩定型心絞痛,發作時胸悶、胸痛等症狀持續的時間較久,休息或使用舌下硝化甘油片後症狀仍無法緩解。在這種狀況下,除了藥物治療,也會考慮血管介入治療,嘗試置放血管支架撐開狹窄的區段。   「在評估是否置放支架時,通常要安排心導管檢查,利用血管攝影確認冠狀動脈狹窄的位置與嚴重度。」廖振宇醫師解釋,「我們都會和病患、家屬詳細討論,因為置放支架後,需要服用抗血小板藥物一段時間。最重要的是患者本身要有病識感,願意配合治療並針對各項危險因子做調整。」     在置放血管支架前、後,都需要使用傳統心絞痛藥物或新機轉抗心絞痛藥物輔助,廖振宇醫師叮嚀,做完心導管手術置放支架後,仍有些患者會有殘餘心絞痛的風險,例如 : 微小血管阻塞或是心絞痛復發的情況產生,此時也可以安全合併使用新機轉抗心絞痛藥物來減少心絞痛的發作頻率、提高生活品質,同時有慢性病患者則需控制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數值達標,才能減少血管再次阻塞的機會。     貼心小提醒   冠狀動脈心臟病常導因於動脈粥狀硬化,而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抽菸都會導致動脈粥狀硬化,廖振宇醫師強調,想要降低冠狀動脈心臟病的機會務必從這些危險因子著手。   若出現胸悶、胸痛等心絞痛症狀,需要積極介入治療,廖振宇醫師說,冠狀動脈心臟病發作的時候,經常讓人措手不及,很多患者都是在幾個小時,甚至幾分鐘內過世。千萬不能任意停藥,或因為疫情就中斷回診喔!   原文出處

近視雷射手術比一比,PRK、LASIK、SMILE有何差別?

2021年08月06日
公開
1068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在台灣,近視比例相當高,在18歲的青少年中,近視比例高達87%,甚至有35%為超過500度之高度近視。   眼科專科醫師張聰麒指出,近視的成因是眼軸變長,導致影像聚焦在視網膜之前,而變得模糊。為了矯正近視,必須從光學原理著手,常見的方法是配戴近視眼鏡,讓影像清楚聚焦在視網膜上;另一個方法是透過改變角膜的弧度,因為角膜具有屈光的效果,所以能夠利用角膜塑型片暫時改變角膜弧度或以雷射手術改變角膜厚度來調整焦點。   想了解近視雷射手術,得先認識角膜的構造。角膜的構造分為幾層,由外而內分別是,上皮細胞層(epithelium)、前彈力層(Bowman's membrane)、基質層(stroma)、後彈力層(Descemet's membrane)、及內皮細胞層(endothelium)。     張聰麒醫師分析,上皮細胞層佈滿神經末梢,對觸覺、痛覺非常敏感,即使是一顆沙粒都會讓人極為不適;基質層是角膜的主體,約占角膜厚度的九成;前彈力層與後彈力層好比角膜的上蓋與地板,是角膜最堅韌的構造。上皮細胞層、後彈力層、內皮細胞層具有修復再生能力,而基質層、前彈力層無修復再生能力。   從1980年代開始,準分子雷射便被應用於矯正近視,經過多年發展,近視雷射手術有許多演進,目前臨床上較常見的有PRK、LASIK、與SMILE等近視雷射手術。     PRK雷射屈光角膜切削術   PRK(雷射屈光角膜切削術,Photo Refractive Keratectomy)是較早期的作法,張聰麒醫師解釋,手術中會先用酒精溶解上皮細胞層與彈力層,再小心刮除,然後利用準分子雷術切削角膜,達到計畫的厚度。 PRK雷射屈光角膜切削術會破壞較多上皮細胞層,由於上皮細胞層相當敏感,所以術後痛感較明顯,大約會持續一週,視力才漸漸回復,張聰麒醫師解釋,接受PRK術後,前彈力層與基質層不會再生,上皮細胞層則會慢慢長回來,為了避免形成疤痕組織,需要每天使用類固醇眼藥水約半年,以降低出現白斑增生的機會。       LASIK雷射屈光角膜層狀重塑術   LASIK(雷射屈光角膜層狀重塑術,Laser Assisted in Situ Keratomileusis)在1990年代發展出來,張聰麒醫師說明,LASIK的手術步驟是先製作角膜瓣將上皮細胞層與彈力層掀開,然後使用準分子雷術切削基質層,達到計畫的厚度後,將角膜瓣蓋回去。過去得靠手工切割製作角膜瓣,現在大多是電腦製辦,可以提升穩定度及準確度。   做完LASIK後,疼痛感較輕,大約持續一天,視力可較快回復。接受LASIK手術後不需使用類固醇眼藥水,但是乾眼症的狀況會持續3-6個月。日常生活中還得特別留意角膜瓣的狀況,張聰麒醫師提醒,放回原位的角膜瓣,無法緊密癒合,在經過多年之後,還是可以再掀開來,日常生活中的碰觸、撞擊、揉眼睛都可能導致角膜瓣位移。   「臨床上角膜位移的案例並不少見,曾經有位白內障患者於十年前開過LASIK近視雷射手術,但在進行白內障手術的過程中,器械稍微碰到角膜瓣的邊緣,角膜瓣就掀開了。」張聰麒醫師分享,「我們小心地將角膜瓣蓋回去,隔天檢查視力依舊是1.0。」     SMILE微創角膜透鏡萃取術   SMILE(微創角膜透鏡萃取術,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的發展讓近視雷射手術朝微創手術的方向前進,張聰麒醫師說,SMILE使用能量較低的飛秒雷射於基質層精準雕刻出一個角膜透鏡,然後透過一個2-4公厘的小傷口取出角膜透鏡。相較於PRK、LASIK,SMILE的傷口小很多,疼痛感也較少,術後隔天就不太會痛。在視覺品質的部分,SMILE的恢復較快,術後幾個小時大概可恢復到0.8-0.9的視力,到了隔天大約八成的人可以恢復到1.0的視力。     值得注意的重點是,SMILE的傷口較小,能夠維持前彈力層大致完整,張聰麒醫師比喻,前彈力層與後彈力層是整個角膜最堅韌的構造,就像是角膜的上蓋與地板,由於PRK會溶解前彈力層、LASIK則會掀開前彈力層,皆影響角膜的強度,SMILE則可以保留前彈力層,有助維持角膜的強度。   SMILE微創角膜透鏡萃取術的缺點是手術難度較高,因為屬於微創手術,相當仰賴醫師的技術與經驗,張聰麒醫師分析,LASIK雷射屈光角膜層狀重塑術是將整個角膜瓣翻開,而且經過長期發展,許多步驟已可自動化,至於SMILE是透過幾公厘的開口進行手術,目前仍需手工操作,對醫師的技術要求就很高。     貼心小提醒   經過數十年的累積,近視雷射手術持續演進,希望可以減少疼痛、減少併發症、並達到更好的視覺品質。張聰麒醫師提醒,無論是早期的PRK、LASIK,到現在的SMILE手術,醫師會在完整的評估後給予合適的建議。從術前準備、到術後照顧,請務必與醫師密切配合,才能達到較理想的手術結果!   原文出處

胃鏡減重怎麼做?腸胃專科醫師圖解懶人包

2021年08月02日
公開
346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受到疫情影響,宅在家的時間變多,很多人的體重也默默增加了。台中康澄診所肝膽腸胃科許柏格醫師提醒,千萬別放任體重飆升,因為肥胖可能與多種健康問題有關,包括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脂肪肝、胃食道逆流、心血管疾病等。   體重過重會增加膝關節、髖關節的負擔,出現退化性關節炎的機會也比較高。肥胖患者的上呼吸道可能在睡眠時塌陷,而導致睡眠呼吸中止症,嚴重影響睡眠品質,大腦無法得到充分休息,白天的工作效能勢必受到影響,倘若呼吸中止的時間過長,嚴重缺氧甚至可能危及性命。許柏格醫師指出,陸續也有研究指出,肥胖患者在感染新冠肺炎COVID-19之後的併發症較多,死亡率也較高。   愈來愈多證據告訴我們,肥胖是一種不容忽視的疾病,需要積極介入治療。     在台灣,身體質量指數BMI〔1〕介於18.5-24之間為健康體位,BMI在24以上屬於過重,BMI在27以上屬於肥胖,許柏格醫師表示,一般來說BMI超過30時建議接受治療,若是BMI超過27且具有肥胖併發症,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便需要積極介入,除了治療各項併發症,也要利用各種方式來控制體重。     多管齊下,擺脫肉肉   肥胖的養成並非一朝一夕,成功減重亦非一蹴可及,許柏格醫師分析,想要成功減重且避免復胖,必須從飲食、運動著手,並與醫師詳細討論,搭配使用藥物治療、與非藥物治療。   目前可用於減重的藥物,主要是利用「減少熱量吸收」或「抑制食慾」等機轉來發揮效用。 減少熱量吸收的藥物可讓食物中的脂肪無法被酵素分解、吸收,而隨著糞便排出體外,所以在使用後可能有脹氣、油便、排便習慣改變等狀況。   抑制食慾的藥物能延緩胃排空,並讓大腦有飽足感,達到減少攝食量的目的。部分人會感到噁心、嘔吐、腹瀉、腸胃不適等副作用。   非藥物治療可透過胃鏡或手術來進行,許柏格醫師解釋,胃鏡減重的方式包括胃內水球、胃內肉毒桿菌注射等,大多是由腸胃科醫師來執行;手術減重的方式有胃繞道手術、胃縮小手術等,主要由外科醫師來執行。     胃內水球是將一顆水球放入胃裡,以佔據胃容積、增加飽足感。醫師會透過胃鏡將一個水袋送入胃裡,然後根據每個人的體型,注入400-700毫升的水。由於胃內水球在六個月後破裂的風險會提高,所以需要再做一次胃鏡將水球移除。   胃內肉毒桿菌注射是在胃部注射肉毒桿菌素,以延緩胃排空、減少食慾、增加飽足感。許柏格醫師解釋,胃內肉毒桿菌注射的作法是利用胃鏡將肉毒桿菌素注入胃黏膜下,大部分是注射在胃的幽門部。肉毒桿菌素可以減少胃部平滑肌的收縮,而達到延緩胃排空的效果,注射後肉毒桿菌素可維持3-6個月。接受胃內肉毒注射後可能有脹氣、噁心、嘔吐等副作用,腹痛較為少見,不過有問題仍需回院觀察〔2〕。相較於胃內水球,腸胃穿孔的機會較低〔3〕。   許柏格醫師說,胃內肉毒注射可用於BMI介於30-40間的族群或是BMI在27以上且具有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等肥胖併發症的族群〔4〕。胃內肉毒桿菌注射目前屬於仿單核准適應症外的使用(Off Label Use),事前必須與醫師詳細討論。   胃內肉毒注射與胃內水球的副作用大多在一個禮拜內比較明顯,然後身體會慢慢適應。若在三天內出現急性腹痛,就要馬上回診檢查。     健康減重才是長久之道!   飲食控制、規律運動對減重非常重要,許柏格醫師強調,營養師會了解患者的飲食習慣、日常活動量,然後根據每天需要的熱量,擬出兼顧均衡營養的飲食計畫。遵循營養師的建議執行,漸漸改變飲食習慣,有助維持減重效果、減少復胖的機會。     減少攝入熱量時,也要增加熱量消耗。許柏格醫師說,請務必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包括有氧運動與肌力訓練,每次運動30分鐘以上,每週5到7天,可依照每個人的體能狀況,循序漸進。規律運動有助減重,也對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的控制有幫助。   「飲食控制、規律運動,再與醫師討論藥物或非藥物治療,」許柏格醫師叮嚀,「千萬不要誤信偏方,使用正確的方式,健康減重,才是長久之道!」     參考資料: 1. BMI(身體質量指數)= 體重(公斤)/身高(公尺)2 2. Kaya B, Esen Bulut N, Fersahoglu M. Is Intragastric Botulinum Toxin A Injection Effective in Obesity Treatment? Surge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2020;2020. 3. Ferhatoglu MF, Kartal A, Filiz AI, Kebudi A.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a calorie-restricting high-protein diet combined with intragastric botulinum toxin type A application among morbidly obese patients: a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analysis of eighty-seven grade 2 obese patients. Obesity surgery 2020;30:3472-9. 4. Ferhatoglu MF, Kartal A, Filiz AI, Kebudi A.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a calorie-restricting high-protein diet combined with intragastric botulinum toxin type A application among morbidly obese patients: a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analysis of eighty-seven grade 2 obese patients. Obesity surgery 2020;30:3472-9.   原文出處

免疫力這樣養!寶寶營養新知:HMO母乳寡醣與核苷酸 醫師圖解

2021年07月29日
公開
299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寶寶還在肚子裡的時候會由臍帶供應大部分養分及少部分藉由胎兒嘴巴吃羊水供給營養,一旦出生後,便得開始進食,透過母乳或配方奶獲得各種營養。母乳中因蘊含牛奶或配方奶所缺乏的活性物質與免疫因子等營養素,被各界視為哺餵寶寶的最佳來源。義大醫院兒童醫學部楊生湳教授指出,母乳的成份包括水、蛋白質、母乳寡醣、脂質、乳糖等,除了提供蛋白質、能量,特別的是母乳還具多項能夠幫助寶寶生長發育、健康成長的重要成份,一直是營養學界關注的焦點。隨著技術進步,母乳中的重要成份陸續被發現,對於寶寶的生長、神經功能、免疫功能等都有幫助。   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兒童腸胃科主任陳安琪醫師分享,我們可以發現喝一般配方奶的寶寶比喝母奶的寶寶容易生病、拉肚子與感冒,遭到呼吸道病毒感染的風險更是母奶寶寶的兩倍。這是因為母乳具有多種特殊成份,能夠對寶寶發揮保護作用。近年來許多專家學者都朝這個方向研究,歷經20年,發現母乳中第三大成分的母乳寡醣(Human Milk Oligosaccharides, HMOs)扮演免疫力養成的關鍵角色。     母乳保護力關鍵:HMO母乳寡醣與核苷酸幫助先天免疫與後天免疫   楊生湳教授表示HMO母乳寡醣是母乳中的重要成份,含量比脂質還要多。目前已知的HMO母乳寡醣約有兩百種,其中含量最豐富的是2'-岩藻糖基乳糖(2'-FL HMO,2'-Fucosyllactose)。     HMO母乳寡醣是腸道菌叢的營養品,也就是益菌生,有利於腸道菌叢的養成與發展,陳安琪醫師解釋,腸道菌叢長得好,可以預防壞菌過度增生,幫助腸胃蠕動,減少寶寶腸絞痛、躁動、脹氣、哭鬧等狀況。   我們的身體具有雙重保護系統,分別是先天免疫與後天免疫,楊生湳教授解釋,先天免疫系統會佈署在腸道黏膜、呼吸道黏膜、血液中,當發現細菌入侵時,先天免疫系統便會啟動,消滅入侵者。後天免疫系統則會辨識、記憶入侵的病原體,然後製造出相對應的抗體。   進入腸胃道的細菌通常會先附著在黏膜細胞上,然後再經由細胞間隙侵入人體。因為HMO母乳寡醣的分子結構與腸道表面上的受體分子結構相似,所以當腸胃道中存在HMO母乳寡醣時,細菌會與HMO母乳寡醣結合,而降低附著在黏膜細胞、侵入人體的機會,發揮先天保護作用。   陳安琪醫師分析,HMO母乳寡醣可以降低輪狀病毒對寶寶的危害。對早產兒來說,在母乳哺育推行後,壞死性腸炎的發生機會有明顯降低,HMO母乳寡醣在預防壞死性腸炎佔有一定程度重要角色!     「腸胃道是一道天然防線,人體的免疫細胞,有超過7成都在腸胃道,所以腸胃道健康,與免疫系統非常有關係。」陳安琪醫師說,「母乳中的HMO母乳寡醣與核苷酸可以參與免疫調節,有助免疫系統發展。」   「寶寶剛出生的時候,免疫力較弱,我們都希望寶寶的免疫系統趕快發展起來,」楊生湳教授說,「工廠需要原料才能製造產品,而核苷酸便是DNA的重要原料,身體要製造細胞、血球、合成抗體都需要核苷酸。提供足夠的核苷酸,對寶寶很有幫助。」     母乳中的核苷酸濃度大約是68-72 mg/dL,陳安琪醫師解釋,曾經有研究發現如果讓寶寶攝取含有類似母乳濃度核苷酸的配方奶,有助提高腸胃道裡的IgA免疫球蛋白分泌量,約增加23%分泌濃度[3]。IgA是一種對抗細菌、病毒的重要免疫球蛋白,倘若IgA的量提升,對抗細菌、病毒的能力會較佳。另外,在為寶寶常規接種流行性感冒嗜血桿菌疫苗後,足量的核苷酸,也有助於增加流行性感冒嗜血桿菌抗體的含量,給寶寶更好的防護。     寶寶免疫力養成小撇步 – 「攝取貼近母乳的成分營養」、「良好運動刺激」,延續母乳保護力   「大家常說,母乳最好!母乳最好!」楊生湳教授提醒,「但是,後面要記得加上第二句,就是『媽媽妳要準備好!』,媽媽們務必攝取均衡、充足的營養,而且千萬不可以抽菸、喝酒、每天熬夜。先把身體照顧好,才有辦法分泌高品質的母乳。」   如果因為種種因素,不得已需要配方奶銜接時,家長們一定要多加留意,楊生湳教授提醒,請務必選擇國家核准的產品、較有信譽的品牌,而且配方奶的成分多種,盡量挑選接近母乳的成分,諸如HMO母乳寡醣、核苷酸等,幫助銜接母乳的保護力。   陳安琪醫師補充,營養攝取相當重要外,讓寶寶養成規律作息,並培養良好適度的運動刺激,以利免疫細胞正常代謝,以鞏固免疫系統的成熟與發展,若有哺育不了解的問題,記得跟醫師討論喔!   資料來源: 1. Reverri E, et al. Review of the Clinical Experiences of Feeding Infants Formula Containing the Human Milk Oligosaccharide 2’-Fucosyllactose, Nutrients 2018, 10(10), 1346 2. Marriage BJ, et al. Infants fed a lower calorie formula with 2’-FL show growth and 2’-FL uptake like breastfed infants. J Pediatr Gastroenterol Nutr. 2015;61(6):649-658 3. Yau, KIT, et al. Effect of Nucleotides on Diarrhea and Immune Responses in Healthy Term Infants in Taiwan, Journal of Pediatric Gastroenterology and Nutrition. 2003; 36 (1): 37-42 原文出處

晚期卵巢癌術後治療不要等、不要停,醫師圖文重點提醒

2021年07月26日
公開
337

  文/ 黃家彥 醫師   「醫師,我的下腹都脹脹的不舒服,很容易頻尿。」王太太揉揉肚子說,「最近食慾越來越差,體重掉了好幾公斤。」   替王太太做完子宮頸抹片後,醫師便利用超音波檢查卵巢、子宮,發現有一側的卵巢變得腫大、形狀不規則,而且骨盆腔裡還積了不少腹水。   雖然出現症狀的時間不長,但評估起來王太太已經屬於晚期卵巢癌,國泰醫院婦產科黃家彥醫師回憶,經過詳細解釋後我們就安排患者住院手術。卵巢癌容易在骨盆腔內散布,手術中醫師會盡量將看得到的腫瘤切除。術後也接續進行化學治療、標靶治療,希望可以把握治療時機,提升治療成效。   卵巢癌好發於中老年人,高峰大約在50-60歲,是婦科最常見的癌症之一。卵巢癌初期沒有明顯症狀,往往要到腫瘤變大影響周遭器官、或形成腹水時,才會出現症狀,可能的症狀包括腹脹、背痛、頻尿、骨盆不適、月經異常、性交疼痛、食慾不振、體重減輕、排便習慣改變等,黃家彥醫師說,等到出現症狀時大部分都已經是卵巢癌晚期,是相當棘手的癌症。     「卵巢癌的治療以手術治療為優先,能夠開刀的患者要及早接受手術,不能開刀的患者可以先接受化學治療,後續再評估是否可以手術。」黃家彥醫師解釋,「動手術的目的,一方面是要取得足夠的檢體以確定診斷,另一方面是盡可能將腫瘤切乾淨,卵巢癌很容易擴散到骨盆腔、或侵犯其他器官,醫師會盡量切除腫瘤。」因為解剖構造的關係,卵巢癌的標準手術會切除卵巢、子宮、淋巴結、網膜、還有癌細胞擴散地方。   接受手術治療後,大多數患者需要接受化學治療,然而還是有將近8成的晚期卵巢癌會復發,黃家彥醫師指出卵巢癌的治療困境,「即使開刀清得很乾淨,化療也都有完成,但是晚期卵巢癌的復發機率依舊很高,平均在18個月後復發,影響患者的存活。」     標靶治療幫助提升治療成效   受惠於分子醫學的進步,標靶治療也應用於卵巢癌的治療,舉例來說,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可以針對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發揮作用,有助延長存活期。     當惡性腫瘤愈長愈大時,癌細胞的數量會愈來愈多,而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氣及養分,黃家彥醫師解釋,為了獲取更充足的血液供應,腫瘤會分泌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促使周遭血管新生,長出分支。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能夠與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結合,減少腫瘤組織的血管生成,讓癌細胞無法獲得氧氣及養分,進而達到控制癌症的效果。 因為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是利用抗血管新生的機轉來控制癌症,所以對於各種期別、細胞型態、基因型態的卵巢癌,都能發揮效果。黃家彥醫師解釋,根據2021年美國癌症治療指引(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第3、4期卵巢癌病患於初次手術後,建議使用化學治療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有助提升治療成效。   在完成化學治療的療程後,可以繼續使用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鞏固治療成效,達到更理想的疾病控制。     「一般來說,卵巢癌術後大概2週後,如果傷口復原狀況穩定,就會開始進行化學治療。一般需要做六次療程的化學治療,在第二次化學治療療程開始,可開始加上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黃家彥醫師解釋,「完成化學治療的療程後,若繼續使用抗血管新生標靶治療,可以延緩卵巢癌復發的時間、延長存活期。由於標靶藥物的專一性較高,相較於化學治療,副作用較少,也較輕。常見的副作用有高血壓及蛋白尿等,大多可以處理。」     晚期卵巢癌及早治療不要等,繼續治療不要停!   卵巢癌初期通常沒有症狀,女性朋友每年要定期到婦科檢查,除了做子宮頸抹片,還可以用骨盆腔超音波檢查子宮與卵巢,才有機會提早發現卵巢癌,若是等到出現腹脹、背痛、頻尿、骨盆不適、食慾不振、體重減輕等症狀時,大部分已是晚期卵巢癌。   發現卵巢癌後,如果能夠開刀就要盡快動手術清除腫瘤。由於晚期卵巢癌於術後復發的機會很高,所以術後請接續化學治療與標靶治療,合併使用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有助提升治療效果。黃家彥醫師說,化學治療結束後,可維持標靶治療,有助延緩復發、延長存活期。面對晚期卵巢癌,請與醫師密切配合,及早治療不要等、繼續治療不要停!   原文出處

及早發現、把握黃金治療期,新生兒基因檢測醫師詳解

2021年07月23日
公開
181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陳菁兒醫師:在過往我們認為說小朋友一出生只要通過聽力篩檢,他之後的聽力應該就沒有問題才對,但是後來在臨床上發現,有些四、五歲學習遲緩的小朋友,經過檢查才發現,竟然是聽力損傷所造成的。   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歡迎陳菁兒醫師來到照護線上。   陳菁兒醫師:大家好,我是陳菁兒醫師。   劉育志醫師:現在台灣是越來越少子化,每一個孩子都是寶,我們的醫學檢測技術是日新月異,就新生兒方面,我們目前有哪些檢測方法可以做選擇?   陳菁兒醫師:目前新生兒篩檢主要可以分成兩個部份來說明,首先當然最重要的就是,衛福部所提供的基礎檢測,包括了聽力篩檢還有代謝篩檢,聽力篩檢的部分,可以找到當下已經有中重度聽損的小朋友。   陳菁兒醫師:代謝篩檢呢,則是在小朋友在剛出生第二到三天的時候,我們針對血液當中的代謝物質去做一個檢查,這個部分可以找到當下已經有急性還有嚴重的代謝疾病,這兩個檢查都非常的重要,也是每一個寶貝剛出生的時候,都必須要做的一個基礎檢測。   陳菁兒醫師:但是每個檢查畢竟都有它的侷限性存在,這種檢查可能就沒有辦法找出晚發型或是非典型的疾病,不過因為現在醫療日新月異,越來越進步,我們可以在小朋友在一出生的時候就做基因檢測,不但能夠找到晚發型,晚發型指的就是說,小朋友可能現在還沒有發病,但是以後有可能發病的小朋友,甚至涵蓋到更多的疾病種類。   劉育志醫師:所以這是超前部屬的觀念?   陳菁兒醫師:是。其實現在越來越多的爸爸媽媽,已經有這種超前部屬的觀念,在小朋友一出生的時候,就加選更完整的基因檢測。   劉育志醫師:基因檢測在過去比較常用在癌症病人或者是孕婦身上,用在新生兒是不是最近幾年一個比較新的概念?   陳菁兒醫師:沒錯。首先我想先來談一下有關於新生兒基因檢測的一個起源,在過往,譬如說像我剛剛提到的聽力篩檢,我們認為說小朋友一出生只要通過聽力篩檢,他之後的聽力應該就沒有問題才對,但是後來在臨床上發現,有些四、五歲學習遲緩的小朋友,經過檢查才發現,竟然是聽力損傷所造成的,意思是說是因為小朋友,聽不到而不是聽不懂,所造成的學習遲緩,這代表著有部分的聽力損傷,其實是沒有辦法透過剛出生的聽力篩檢所找到的。   陳菁兒醫師:因此台大的耳鼻喉科醫生,跟基因醫學團隊合作,針對這個現象特別去做一個深入的研究,後來發現呢,其實像我們台灣人針對聽損的基因,有些特別常見的聽損基因,和聽損的基因點位,因此才發展出,聽損基因在目前新生兒的應用。   陳菁兒醫師:大家可以看一下畫面當中的這個圖,左邊藍色的圈圈指的是新生兒聽力篩檢,找到的是當下已經有中重度聽損的小朋友,右邊橘色圈圈的部分,則是新生兒的聽損基因檢測,可以找到一些輕度、晚發型的聽損寶寶,我們可以發現這兩個圈圈,其實重疊的區域相當的少,意思是說新生兒的聽損基因檢測,可以找到傳統新生兒聽力篩檢找不到的族群,而且兩者是沒有辦法互相取代的。   陳菁兒醫師:目前像這樣聽損基因的資訊,在台灣來說已經相當普遍了,我們可以在各大院所取得相關的資訊。   劉育志醫師:新生兒的基因檢測,是不是可以應用在其他的疾病方面?    陳菁兒醫師:的確,像現在同樣的技術,在新生兒的應用上面,的確可以篩檢出更多的疾病,我們可以看一下畫面當中的這個表格,其實不同的技術,可以找到不同疾病特色的族群,像新生兒的代謝篩檢,因為我們是篩檢當下血液當中的代謝物質,所以可以找到當下急性血嚴重的代謝疾病,但是如果像是晚發型或者是輕型的代謝疾病,當下的血片可能驗不太出來,因此基因檢測就可以補足這方面的不足,我們可以藉由基因檢測,提早找出這些高風險的寶寶,加強他的照顧和追蹤。   陳菁兒醫師:除了前面提到的,聽力損傷那些疾病之外,目前的應用範圍也相當的廣泛,不但可以進階找出多種的疾病,像是心臟、中樞神經、血液、肌肉,甚至視力等等各種疾病,甚至像是藥物過敏的這種體質,也可以透過基因檢測提早找出來,因為我們的遺傳基因,其實是一生不會改變的,一生只要驗一次就可以了。   劉育志醫師:現在連藥物過敏都可以用基因檢測來檢查。   陳菁兒醫師:對啊,這就是我們現在常常聽到的,預防醫學還有精準醫療的概念。   陳菁兒醫師:像是藥物過敏,比較輕微的狀況,可能只會造成皮膚紅腫、搔癢,但是很嚴重的時候,甚至會導致過敏性休克甚至死亡,不過透過基因檢測,我們可以提早找出這些容易過敏的藥物,在就醫時去避免使用到相關的藥物,或者是在劑量上面去做一個調整,降低小朋友對於這些高敏感藥物的傷害。   陳菁兒醫師:像這樣的資訊當然是越早知道越好,畢竟我們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有可能會用到這些藥物,而且不只是小朋友,像我們大人,也有些常見容易不良反應的藥物,像這些抗凝血劑或者是降尿酸的藥物,都有可能導致不良反應,我們也可以透過藥物的基因檢測,提高用藥安全性。   劉育志醫師:新生兒做完基因檢測之後,除了對這個小朋友會有幫助之外,對其他家人可能有什麼樣的好處?   陳菁兒醫師:廣義來說,新生兒的基因檢測,好處不只是單純受測的寶寶而已,包括了已出生或者是未出生的兄弟姊妹,甚至上一代或下一代的家族成員,都有可能會受益,像是有一些已經有明顯家族史的小朋友,因為得到相同疾病的機會比較高,所以我們可以透過基因檢測,去找出這些高風險的寶寶,提早做一些預防照護,既使是沒有家族史的狀況,我們也可以透過基因檢測找出患病的寶寶,甚至更進一步找出隱藏在家裡的家族史,受益到整個家族,不過不管家裡有沒有家族史, 只要我們做基因檢測有找到異常的狀況,都應該接受完整的遺傳諮詢,這樣才能夠擬訂更完善的治療追蹤計畫。   陳菁兒醫師:像是在臨床上,我們其實有發現一些家族,就是因為寶寶去做了基因檢測,後來發現去檢查其他的家族成員,其實也有相同的疾病,只是說現在的症狀還沒有明顯,沒有被發現,因此我們就可以透過基因檢測,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陳菁兒醫師:除此之外,對於有些爸爸媽媽,如果有生育下一胎的計畫,也可透過基因檢測當做一個參考。   陳菁兒醫師:其實新生兒的基因檢測,主要就是一個風險評估的概念,我們一生只要驗一次,就可以得到一輩子受用的基因疾病資訊,所以越早檢測就可以越早預防,避免錯過黃金治療期,另外的話,其他家族成員也有可能會因此受益。   陳菁兒醫師:其實像現在台灣的生育率越來越低,每個小朋友都是爸爸媽媽心中最珍貴的寶貝,除了國健署所建議的基礎檢測外,新生兒的基因檢測是個非常好的工具,能夠達到超前部屬,幫忙小朋友更平安、更順利地長大。   劉育志醫師:感謝陳醫師來到照護線上,我們下次再見,掰掰!   原文出處

即時察覺疲倦、發燒、瘀青、骨頭痛,戰勝凶猛急性血癌,急性骨髓

2021年07月12日
公開
328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五十多歲的廖先生平時健步如飛,幾年前體力陡降,做事有氣無力,甚至伴隨發燒症狀。經家人提醒緊急至血液腫瘤科檢查,確診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且因發病原因是骨髓化生不良症候群轉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屬於約占二成五的難治類型。若採納傳統化療,恐因療效不彰,存活期僅四個月。面對突如其來的罹病事實及很短的存活期,廖先生只覺晴天霹靂。   臺中榮民總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滕傑林醫師說,自2017年起,數款標靶藥陸續上市,臨床上已有FLT-3標靶藥及BCL-2抑制劑口服標靶藥可用,今日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已進入精準醫療時代。經評估後,該患者開始使用可促進癌細胞凋亡的BCL-2抑制劑口服標靶藥,並合併去甲基化藥物治療。僅完成兩次療程,體內癌細胞幾乎全滅。進一步完成骨髓移植後,病程穩定控制逾三年,順利達成搶時間救命的治療目標。此外,BCL-2抑制劑口服標靶藥更在今(2021)年七月通過健保給付資格,成為我國第二款通過健保給付治療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標靶藥。     警覺四大症狀、進行兩種檢查、確診一定要就醫!   滕傑林主任說,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簡稱AML,是一種病程惡化快速、與骨髓相關的血液疾病。每年約新增800多例,發生率有逐年增加趨勢。患者平均年齡為六十至六十五歲,且發生率會隨著年齡增加。男性略多於女性。   滕傑林主任說,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發病後,失去正常分化及死亡機制的血癌細胞(芽細胞)會佔據血液及骨髓,導致正常血球數量降低且功能受到影響。例如紅血球數量太少,會導致臉色蒼白、異常疲倦、嚴重貧血;白血球數量太少,導致免疫力下降,引起發燒、難以控制的感染;血小板數量太少,導致凝血功能降低,出現莫名瘀青或流血不止,例如流鼻血、月經出血不止;此外,大量芽細胞堆積於骨髓內,也會導致骨髓膨脹,引起骨頭疼痛。   滕傑林主任分享,十幾年前,診間有名22歲年輕女性患者,因高燒不停且全身蒼白如紙而緊急送醫,意外確診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因無法接受罹病事實,也擔心化療會破壞結婚及生子計畫,該患者竟選擇採納民俗偏方。兩週後因疾病大幅惡化,再次緊急送醫,白血球數量從原先的一萬提升至六萬,激增了六倍。爾後患者才正視疾病,在完成標準化療後,終於成功控制疾病。   滕傑林主任提醒,若發生相關症狀,務必提高警覺,盡快就醫進行血液檢查確認血球的數目;透過骨髓檢查確認骨髓內細胞型態,確定症狀是否由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引起。確診後也應即早治療才能搶時間救命。       終結四十年治療困境,標靶藥物助年長、體弱者戰勝AML!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曾長達四十年無新藥問世,患者過去存活時間很短。滕傑林主任說,過去僅可透過化療消除癌細胞,可否接受標準化療成為預後的重要關鍵。然而,標準療程需要採納強效、高劑量且密集的化療,約有二成五的患者,因年長或因心臟、肝腎功能不佳等共病症導致體弱而難以承受,因此這類病人存活期僅有4個月。     所幸自2017年起,有多款標靶藥問世供臨床治療使用。滕傑林主任舉例說明,過往難以採納標準化療的年長及共病症的體弱患者,就有可促進癌細胞凋亡的BCL-2抑制劑口服標靶藥可用。BCL-2抑制劑口服標靶藥服藥方便,且適用於所有突變基因型別,約六至七成屬於難治型的患者可受惠。BCL-2抑制劑需與低劑量化療或去甲基化藥物合併使用,有望以相對安全的治療方式,提升存活期,甚至爭取治癒。     滕傑林主任說,因為標靶藥所費不貲,沉重經濟負擔讓患者難接受最適切的治療,錯失黃金治療期。政府為照顧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患者,在2020年首度給付一款FTL-3標靶藥,今(2021)年七月起BCL-2抑制劑口服標靶藥又成為第二款給付標靶藥。在政府德政及標靶藥支持之下,鼓勵患者一定要即時採納正規治療、積極遵照醫囑,與醫療團隊一起戰勝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原文出處

新手爸媽必知!母乳營養新觀念:母乳中的免疫因子 HMO母乳寡醣 醫師圖文解說

2021年07月07日
公開
222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母乳是寶寶最好的營養來源,裡頭含有許多牛奶缺乏的成份,台灣新生兒科醫學會理事長暨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新生兒科主任林鴻志教授表示,因為母奶中含有很多活性物質、關鍵免疫因子與營養素,是難以被配方輕易取代的!   根據成分分析,母乳中包括水、蛋白質、寡醣、脂質、乳糖等,其中母乳寡醣(Human Milk Oligosaccharides, HMOs)是母乳裡面的第三大的成分,在寶寶成長過程中扮演了重要免疫功能的角色。       母乳免疫成分解密: HMO母乳寡醣   寡醣是由三個以上單醣組合而成的碳水化合物,HMO母乳寡醣多達兩百種以上,結構相當複雜,其中含量最豐富的是2'-岩藻糖基乳糖(2'-FL HMO,2'-Fucosyllactose)。林鴻志教授解釋,HMO母乳寡醣有3個作用,可幫助寶寶建立腸道免疫力與維持健康體質!   第一,進入腸胃道的HMO母乳寡醣,可以當成誘餌,病毒、細菌會直接跟HMO母乳寡醣結合在一起,壞菌較不會附著腸道的上皮細胞並侵入寶寶體內。   「有研究發現,寶寶的飲食中含有HMO母乳寡醣,使用抗生素的機會或者使用退燒藥的時間,相對較少。」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新生兒科蔡明倫醫師說明,「雖然還是可能會生病,但是生病、感染的風險較低,且嚴重度也較輕。相較於沒有攝取HMO母乳寡醣的寶寶,減少63%拉肚子〔1〕與52%的感染風險〔2〕。」     第二,HMO母乳寡醣屬於益菌生,能夠幫助腸道菌叢生長。腸道的好菌數量夠多,較能避免壞菌過度繁殖。「母奶很特別,裡頭有益菌生,也有益生菌。益菌生即HMO母乳寡醣,而益生菌主要是比菲德氏菌(Bifidobacterium species)為多,HMO母乳寡醣可以幫助比菲德氏菌生長。」林鴻志教授分享,「早產兒的壞死性腸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是一種腸道嚴重受損的急症,與寶寶腸道尚未發育成熟、腸黏膜損傷、細菌感染、腸道發炎物質等因素有關,我們的研究發現,多元化健康腸道菌叢可以減少早產兒出現壞死性腸炎的機會。」     第三,HMO母乳寡醣能夠調節免疫功能,避免免疫T細胞過度活化。腸胃道黏膜的面積很大,遍布免疫細胞,是人體的重要免疫防線。倘若T細胞過度活化,可能導致慢性發炎反應,也可能產生過敏反應,而形成過敏體質。   蔡明倫醫師強調,人體免疫系統分為先天與後天,先天免疫系統無特異性;後天免疫系統具有專一、記憶性的免疫細胞,能夠針對特定病原體發動攻擊。HMO母乳寡醣於先天與後天免疫系統的建立、成熟都扮演重要角色,提供多項有益寶寶的生理活性,是其他乳源難以取代的免疫調節因子!       後天免疫力調節:核苷酸   除了HMO母乳寡醣,母乳中還含有核苷酸,據分析母乳中核苷酸濃度大約為72mg/L,蔡明倫醫師解釋,核苷酸也具備免疫調節、後天免疫系統活化的功能,可以幫助寶寶發展出健全的免疫系統。常見的過敏問題包括異位性皮膚炎、過敏性鼻炎和氣喘,這幾個問題會隨著年紀陸續出現,而被稱為過敏三部曲。透過免疫調節的效果,有助減少發炎反應的產生。減少過敏性疾病,讓腸胃道黏膜、呼吸道黏膜處於健康的狀態,也有助於減少感染的機會。 https://googleads.g.doubleclick.net/pagead/ads?client=ca-pub-4448591232025223&output=html&h=182&slotname=8519637241&adk=3764497846&adf=156335031&pi=t.ma~as.8519637241&w=725&fwrn=4&lmt=1625109172&rafmt=11&psa=1&format=725x182&url=https%3A%2F%2Fwww.careonline.com.tw%2F2021%2F06%2Fhuman-milk-oligosaccharide.html&flash=0&wgl=1&uach=WyJXaW5kb3dzIiwiMTAuMCIsIng4NiIsIiIsIjkxLjAuNDQ3Mi4xMTQiLFtdLG51bGwsbnVsbCxudWxsXQ..&tt_state=W3siaXNzdWVyT3JpZ2luIjoiaHR0cHM6Ly9hZHNlcnZpY2UuZ29vZ2xlLmNvbSIsInN0YXRlIjo2fSx7Imlzc3Vlck9yaWdpbiI6Imh0dHBzOi8vYXR0ZXN0YXRpb24uYW5kcm9pZC5jb20iLCJzdGF0ZSI6N31d&dt=1625109330111&bpp=1&bdt=407&idt=1&shv=r20210628&cbv=%2Fr20110914&ptt=9&saldr=aa&abxe=1&cookie=ID%3D4cbe026b750d5432-22ca2bea3ec900ce%3AT%3D1623031968%3ART%3D1623031968%3AS%3DALNI_MY1gjxO1iSJeTLbos9Zggvlc8pqWA&prev_fmts=0x0%2C785x280&nras=1&correlator=6026669579208&frm=20&pv=1&ga_vid=397983111.1598062292&ga_sid=1625109330&ga_hid=332791738&ga_fc=0&rplot=4&u_tz=480&u_his=4&u_java=0&u_h=1440&u_w=2560&u_ah=1400&u_aw=2560&u_cd=24&u_nplug=3&u_nmime=4&adx=623&ady=4337&biw=2385&bih=1068&scr_x=0&scr_y=66&eid=42530672%2C21066428%2C31060975%2C31061747%2C21067496&oid=3&pvsid=2691526257589741&pem=424&ref=https%3A%2F%2Fwww.careonline.com.tw%2F&eae=0&fc=1920&brdim=144%2C215%2C144%2C215%2C2560%2C0%2C2416%2C1187%2C2402%2C1068&vis=1&rsz=%7C%7CpeEbr%7C&abl=CS&pfx=0&cms=1&fu=128&bc=31&ifi=3&uci=a!3&btvi=1&fsb=1&xpc=burwrbb1qC&p=https%3A//www.careonline.com.tw&dtd=M 家長們都希望寶寶能健康長大,減少遭到細菌、病毒感染的機會。林鴻志教授表示,我們可以從幾個方向著手,首先務必按時接種疫苗,避免染上一些嚴重且能夠預防的疾病;再來可藉助HMO母乳寡醣,減少細菌附著於腸道黏膜、伺機入侵的機會、並可以幫助好的菌叢生態發展,進一步抑制有害病菌的繁殖。另外,母乳中的HMO母乳寡醣與核苷酸皆能在寶寶成長的過程中,發揮免疫調節的功能,幫助形成健全、平衡的免疫系統。     給新手爸媽的貼心小提醒 – 配方奶挑選「三要一不」   在狀況許可時,母乳是寶寶哺育的最好選擇,哺餵母乳的媽媽請記得要攝取均衡營養,林鴻志教授提醒,由於較少曬太陽,多數媽媽都有維他命D缺乏的狀況,而母乳也較容易缺鐵,建議與醫師討論、適時補充。   如果因為奶水不足、或受限於工作而需要以配方奶輔助時,家長要謹慎挑選成分,蔡明倫醫師叮嚀,挑選配方奶可採「三要一不」挑選:要選擇「貼近母奶成分」、「大品牌」與「具有科學臨床實證佐證功效」的配方奶,以獲得品質、保障與近似母乳的好處;媽媽對於寶寶母乳哺育「不」需承受過大壓力,維持好心情一同陪伴寶寶健康長大。若有哺育問題,建議與醫師討論喔!   資料來源: 1. Jaz & Rubino. Impact of infectious disease on cognitive development in childhood and beyond: potential mitigational role of hygiene. The Open infectious Diseases Journal. 2012.6.65-70 2. Reverri E, et al. Review of the Clinical Experiences of Feeding Infants Formula Containing the Human Milk Oligosaccharide 2′-Fucosyllactose Nutrients. 2018; 10(10).    原文出處

防衛動員!居家火災預防與緊急應變

2021年07月06日
公開
291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某日夜晚有戶民宅忽然竄出濃煙,警消迅速動員前往搶救。據了解,此為一棟四樓透天厝,一家六口中,寢室位於一樓的祖父母已順利逃生,而寢室分別位於二、三樓的父母及兩名小孩仍未脫困。   「發生火災!發生火災!趕快逃生!」發生火災時,請立刻大喊,向家人示警。   如果火在身邊,馬上開門逃出。   如果火在門外,要先觸摸門把,若門把溫度高,切勿開門。   若門把溫度低,請打開門,縫觀察是否有煙霧。   若有煙霧或門把很燙,應關門退回室內,並用衣物、毛巾塞住門縫,防止煙霧流入,盡快至窗邊呼救或待在相對安全的空間避難,撥打119求援,詳細告知所在位置。不要跳樓、不要躲在浴室。   若沒有煙霧,請立刻往下、往戶外逃生。逃生時,務必隨手關門,以阻絕火煙擴散。   火災發生難以預料,請在平時做好準備。   要預先規劃兩個不同方向之逃生路線,熟練門窗之開啟方式。   廚房、樓梯、走廊、寢室要安裝火災警報器,並且每月定期檢測,才能及早發現火災、及早逃生。   要準備滅火器,且熟悉滅火器之操作流程。在火勢較小時,可初步滅火。   烹煮完畢或暫時離開,一定要隨手關閉瓦斯爐。   電鍋、電熱水器、微波爐等消耗電力大,應分別插在迴路不同的插座,並避免同時使用。   要選擇檢驗合格且附有保護裝置之延長線,且不可綑綁使用。   家具、窗簾、地毯、裝潢要使用耐燃材料與防焰物品。   逃生通道不可堆置雜物,須隨時保持暢通。   多一分準備,才能少一分傷害!   原文出處

手腳變大、經期混亂、性功能障礙,肢端肥大症醫師圖解

2021年07月02日
公開
227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醫師,我爸的脖子好像變得較粗,是甲狀腺有問題嗎?」患者的女兒問道。   仔細端詳患者的臉孔、頸部、手掌後,醫師詢問:「你是否有覺得鞋子變緊?」   「有耶!」患者點點頭,「我前陣子還換了雙大一號的鞋子。」   「你有高血壓嗎?」醫師問。   「有,我每天都吃藥,但是血壓還是很高。」患者說。   高雄榮民總醫院新陳代謝科主任朱志勳醫師分享,該患者的額頭變寬、手腳變大、嘴唇變厚,高血壓較難以控制,所以懷疑是肢端肥大症,經由抽血檢查便可確診肢端肥大症,而後也在進一步的影像檢查中,發現腦下垂體腫瘤。   由於該患者腦下垂體腫瘤較大,手術後生長激素依然有偏高的狀況,需持續使用藥物抑制生長激素,朱志勳主任說,該患者恰好符合健保給付條件,故可使用新型長效注射凝膠劑進行治療,每月施打一次,使用上相當方便且疼痛感較低,目前控制得很穩定。     生長激素過多,導致肢端肥大症   肢端肥大症源於體內生長激素分泌過多,通常是由腦下垂體腫瘤所導致,朱志勳主任指出,生長激素過多會刺激肝臟分泌類胰島素生長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進而刺激全身的器官慢慢變大。   生長激素可刺激生長幫助小孩子長高,但過了青春期,骨骼生長板癒合後,就無法再長高,只會變粗。所以肢端肥大症患者的手腳會變粗,鼻子會變大、額頭也會變寬、全身器官都會增生肥大,聲音也較低沉。     「肢端肥大症最常見症狀就是外貌會逐漸改變!」朱志勳主任解釋,「例如患者額頭變得比較寬、比較高,顴骨變高、鼻子變大、嘴唇變厚、舌頭變大,下巴會凸出、戽斗,手腳也會變大。正常的成年人的手腳不會繼續長大,肢端肥大症患者則會覺得鞋子越來越緊,而需持續更換新鞋。有些患者則是因為戴不上婚戒,才發現問題。」   因為是腦下垂體腫瘤,所以患者可能會感到頭痛,隨著腫瘤變大,還可能壓迫視神經,造成視力模糊、或雙眼外側的視野缺損。朱志勳主任提到,患者的內分泌受到干擾,易使女性患者經期紊亂,而男性患者可能出現性功能障礙。   朱志勳主任補充,由於肢端肥大症的疾病進程緩慢,需耗費好幾年才會被發現,若發現自己或周遭親友有類似狀況,應提高警覺及早就診新陳代謝科檢查。     肢端肥大症共病很多樣   生長激素分泌過多會對身體造成全面性影響,使得肢端肥大症的共病多樣,朱志勳主任強調,在生長激素的刺激下,全身組織、內臟、骨骼都持續增大,對心血管系統來說,恐導致高血壓、心肌肥厚、心律不整、動脈粥狀硬化、冠狀動脈疾病;內分泌系統由於生長激素會影響胰島素作用,使患者血糖變高,容易演變成糖尿病;骨頭與關節的部分,可能出現關節炎;甚至導致甲狀腺腫大、大腸息肉、腫瘤,罹癌風險也隨之增加。     朱志勳主任分析,「肢端肥大症患者的壽命通常比一般人短,據統計大概少10年左右,原因跟上述共病症有關!」建議最好能及早診斷、及早治療,減少共病症出現的機會。     肢端肥大症要及早治療  高便利性低疼痛感針劑助改善病況   朱志勳主任解釋,肢端肥大症的治療目標是把生長激素降下來,首先是處理腦下垂體腫瘤,能接受手術的患者,都建議開刀治療,盡量將腦下垂體腫瘤切除乾淨。若腫瘤較大難以完全切除、或無法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會使用藥物治療並視狀況輔以放射線治療。   朱志勳主任說,「根據研究,越早發現腫瘤越小,切除乾淨的機率越高,反之,腫瘤越大,越難完全切除。故能在早期診斷肢端肥大症,實在非常重要!」     治療肢端肥大症的藥物,有些可抑制生長激素分泌,有些是生長激素受體拮抗劑,可阻止生長激素與受體結合。朱志勳主任說,現有一款具健保給付之新型長效注射凝膠可供患者選用,一個月注射一次,便利性高且疼痛感較低,有助於提高患者的遵醫囑性。且經醫護人員指導,患者有機會在家自行或由家人協助即完成注射。再加上近期因疫情影響,不需來回進出醫院施打,對患者也提供另一層面的保護。     醫師貼心小提醒   朱志勳主任提醒,肢端肥大症是因為生長激素過多,導致外貌產生變化,且可能導致糖尿病、高血壓、心律不整、心血管疾病等多項共病。所幸現已有健保給付之高便利性低疼痛感新型針劑可選用,及早發現肢端肥大症徵兆、及早治療,有助於改善患者預後,若有觀察到相關症狀,應盡早至新陳代謝科檢查。   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