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照護線上

醫師團隊擔任編輯,提供實用、高品質的衛教資訊。

醫師團隊擔任編輯,提供實用、高品質的衛教資訊。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多發性骨髓瘤,骨髓移植提升存活

2021年12月14日
公開
494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歡迎血液腫瘤科王銘崇醫師來到照護線上。   王銘崇醫師:大家好,我是高雄長庚血液腫瘤科王銘崇醫師。   劉育志醫師:我們都曉得多發性骨髓瘤的患者,有可能需要做骨髓移植,請問王醫師,骨髓移植對於多發性骨髓瘤的重要性為何?   王銘崇醫師:多發性骨髓瘤是不會治癒的疾病,我們的治療目標是讓病人能夠長期存活,或是讓他疾病無惡化存活,移植主要的目標是讓病人的存活率增加。   劉育志醫師:哪些人適合骨髓移植?   王銘崇醫師:第一個是以年紀來做區分,以前的年紀可能55、60、65歲,現在有做到70歲,還有做到72歲的,因為這是自體幹細胞移植,所以年紀目前看起來不是大問題。   王銘崇醫師:第二個是看病人有沒有其他共病,有沒有心臟、腎臟的問題,這是第二個考量,第三個考量則是病人的意願。   劉育志醫師:移植之前需要做哪些準備?   王銘崇醫師:一定要先把疾病控制下來,控制下來之後再去做移植,才有它的價值。   劉育志醫師:目前的藥物選擇有哪些?   王銘崇醫師:現在藥物選擇分幾大類,第一大類叫做蛋白酶體抑制劑,第二大類是免疫調節藥,第三大類是類固醇,第四大類叫單株抗體,還有最早、最傳統的化學治療,目前是這五大類的藥物。   劉育志醫師:請問誘導治療的藥物,跟緩解率有什麼關聯?   王銘崇醫師:目前主流是叫三合一療法,三合一療法是蛋白酶體抑制劑,加上免疫調節劑,再加上類固醇,如果是選擇第二代免疫調節藥物,加上蛋白酶體抑制劑,緩解率會比較高,深度會比較好。   王銘崇醫師:現在也有一個趨勢是四合一,是再加上單株抗體,這個單株抗體加上去,主要的目的是讓誘導緩解的成功機率,及分數可以拉得更好,這樣後續接受自體幹細胞移植時,疾病無惡化存活率可以大幅度增加。   劉育志醫師:很多患者都想要問,有些藥物沒有列入健保給付,使用這些藥物對病情有什麼幫助?   王銘崇醫師:我們做移植之前,要先把疾病控制到效果很好,治療深度越深越好,再去做移植,就會達到我們預期的效果。   王銘崇醫師:現在有國際指引裡面會提到,蛋白酶體抑制劑、免疫調節藥,用第二代的免疫調節抑制劑輔助,治療效果會比較好,對於後續做移植的成效,達到預期的效果更好。   劉育志醫師:接受骨髓移植之後,患者的存活大概是怎麼樣?   王銘崇醫師:因為這個疾病並不會痊癒,所以我們追求的是疾病無惡化存活,疾病無惡化存活期在台灣目前平均,大概3年半左右,如果是長期存活率會更長,因為即使惡化、復發後,後面還有藥物可以做治療。   劉育志醫師:骨髓移植完成後,患者可以回到正常生活嗎?   王銘崇醫師:大部分的病人,在前面做誘導性治療時,病人就幾乎可以回到正常生活,症狀也可以得到很明顯的改善。   劉育志醫師:骨髓移植常見的併發症有哪些?   王銘崇醫師:在骨髓瘤裡面做的骨髓移植,是做自體幹細胞移植,自體幹細胞移植不會有排斥的問題,主要併發症是做自體幹細胞移植前,需要打較高劑量的化學治療,這個化學治療會造成血球下降,造成一些黏膜損傷,這個時間較短,大概半個月左右就會恢復。   劉育志醫師:患者要怎麼知道自己復發了?   王銘崇醫師:疾病惡化有兩種狀況,一種是無症狀復發、一種是有症狀復發,通常都是無症狀復發,無症狀復發是從抽血或是小便檢查,我們做追蹤時,根據數值判定是不是惡化、復發。   王銘崇醫師:有一個病患在兩年前來的時候,症狀相當厲害,他是坐著救護車擔架來到門診,因為骨頭疼痛,他已經三個月沒辦法活動,當時的狀況我們判定他沒辦法做移植。   王銘崇醫師:經過緩解治療之後,病人治療的效果相當好,在兩個月之後,他可以自由起來活動行走,這位病人狀況恢復到很好後去做骨髓移植,做骨髓移植之後,到目前為止仍持續接受維持性治療,現在的情況相當良好,每個月回診一次。   劉育志醫師:感謝王醫師來到照護線上,我們下次再見,掰掰。   原文出處

骨髓移植提升存活率,多發性骨髓瘤常見QA,醫師圖文解析

2021年12月14日
公開
558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為什麼要做骨髓移植?」   「移植後會出現排斥嗎?」   「治療藥物好多種,有什麼差別?」   「如何知道疾病復發呢?」   多發性骨髓瘤是源自血液的癌症,因為漿細胞發生病變而造成一連串麻煩。多發性骨髓瘤患者常會出現骨頭痠痛、疲累、貧血、感染,腎功能也會受到影響。   骨髓移植(自體幹細胞移植)是多發骨髓瘤的重要治療,有助提升存活率。聽到骨髓移植,大家總有很多疑問,請高雄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王銘崇醫師來解答。     Q、多發性骨髓瘤為何要做骨髓移植?   由於多發骨髓瘤無法完全治癒,所以治療目標是讓病人能夠疾病無惡化存活,或是長期存活,王銘崇醫師指出,進行骨髓移植能夠增加患者的存活率,所以只要是身體狀況許可的患者,都建議考慮接受骨髓移植。     Q、哪些人適合骨髓移植?   原則上會先考慮年紀,過去是訂在55歲以下,不過隨著醫學的進步,年紀也逐漸調整到65歲、70歲。王銘崇醫師解釋,「因為這是自體幹細胞移植,所以目前看起來年紀不是一個大的問題。」   接下來會評估患者是否有其他共病,例如心臟、腎臟方面的問題,另外當然也會了解患者是否有接受骨髓移植的意願。     Q、自體幹細胞移植前,需要做哪些準備?   為了提高骨髓移植的成功率,在移植之前,會先給予誘導治療把疾病控制下來。王銘崇醫師表示,盡量加強治療深度,較能達到骨髓移植的目標。   目前的誘導治療都是使用標靶藥物治療,大概三個月的時間,如果治療效果達到標準,就能進行幹細胞移植。「治療效果可分成部分緩解、非常好的部分緩解、還有完全緩解,」王銘崇醫師比喻說明,「部分緩解大約六十分、非常好的部分緩解大約九十分、完全緩解算是一百分。治療效果最好能夠達到九十分以上,再去做自體幹細胞移植,比較能夠達到預期的成效。」     幹細胞移植前,需要先收集自體幹細胞儲存起來,王銘崇醫師解釋,然後給予高劑量的化學治療,接著把冷凍儲存的自體幹細胞輸回到患者體內。完成骨髓移植後,仍須繼續接受鞏固治療或維持性治療。     Q、多發性骨髓瘤的治療選擇有哪些?   多發性骨髓瘤的治療藥物包括蛋白酶體抑制劑、免疫調節藥、類固醇、單株抗體、化學治療等。王銘崇醫師說,目前誘導治療的主流是「三合一療法」,分別是蛋白酶體抑制劑、免疫調節劑、類固醇。     為了加強治療深度、提高緩解率,還可以考慮將三合一療法加上單株抗體,成為「四合一療法」。王銘崇醫師說,若能提高治療成效,後續接受自體幹細胞移植,患者的疾病無惡化存活率就可以大幅增加。     Q、使用沒有列入健保給付的藥物,對我的病情有什麼幫助?    「做骨髓移植之前,一定要先把疾病控制下來,治療深度越深越好。」王銘崇醫師說,「在一些國際指引裡面會提到,如果在誘導治療中,搭配使用第二代的免疫調節抑制劑來輔助,有助提升治療效果,讓骨髓移植的成效更好。」   究竟該如何評估自己是否需要使用自費藥物治療,目前有兩種想法,王銘崇醫師說,一種想法是優先選擇第一代藥物治療,若成效不佳,再選擇第二代藥物治療;另一種想法則是根據多發性骨髓瘤染色體的變化來判斷,如果染色體屬於比較高風險的變化,也許使用第二代藥物,治療效果會比較好。     Q、骨髓移植常見併發症有哪些?   因為多發性骨髓瘤的骨髓移植是做自體幹細胞移植,不會有排斥的問題。王銘崇醫師解釋,可能的併發症是在進行骨髓移植之前,需要打高劑量化學治療,而造成血球下降、黏膜損傷,不過時間不長,大約半個月後即可改善。   治療完成後,患者可能會覺得比較累,通常兩至三個月後可以恢復到正常狀態。     Q、骨髓移植完成後,是否可以回到正常生活?   其實大部分患者在骨髓移植之前做誘導性治療時,便可以回歸正常生活,症狀也能得到明顯的改善。王銘崇醫師表示,骨髓移植主要目的並非改善生活品質,而是追求疾病無惡化存活。     Q、骨髓移植後,患者多久需要回診呢?   王銘崇醫師提醒,接受自體幹細胞移植後,仍需要後續的鞏固治療、維持性治療,大部分患者是一個月回診一次。     Q、接受骨髓移植後,患者存活率如何?   多發性骨髓瘤無法痊癒,治療目標是讓患者疾病無惡化存活、長期存活,王銘崇醫師解釋,在台灣多發性骨髓瘤的疾病無惡化期大概是三年半,三年半後常有復發的狀況。     至於整體存活期會更長,因為即使多發性骨髓復發,接續仍有多種藥物可供使用。「過去,多發性骨髓瘤患者的存活期大約只有2年;現在,患者的存活期大約可以達到7年以上。」王銘崇醫師分享,「隨著醫學的進步,當年我收治的第一位多發性骨髓瘤患者,在持續治療下,已經存活了超過20年!」     Q、患者要怎麼知道自己復發了?   「通常患者不會知道自己復發,所以需要持續追蹤。」王銘崇醫師叮嚀,「多發性骨髓瘤的復發,可能是無症狀復發、有症狀復發,而無症狀復發的機會比較高。」   透過定期抽血、驗尿追蹤,醫師會根據各種數值來判斷是否有復發跡象。王銘崇醫師說,請與醫療團隊密切配合,適時調整藥物,以長期控制病情!     原文出處 

留意警訊,及時搶通洗腎廔管,血管外科醫師圖解懶人包

2021年12月14日
公開
445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50多歲的黃太太已有20多年的血液透析經驗,長期使用人工血管洗腎,由於自身免疫力不好,人工血管經常出現感染而移除,後來只能仰賴長期性雙腔導管。   「因為經常發生阻塞、狹窄、感染等問題,讓患者相當困擾。」聯新國際醫院心臟血管外科翁世憲醫師表示,「如果狀況許可時,一般會建議使用自體廔管。經過門診血管超音波詳細檢查,我們在她的上臂內側找到一條狀況較好的靜脈血管,能夠進行自體動靜脈廔管手術。但是那條血管位置較深,需做階段性手術,先做第一次廔管吻合手術,等廔管成熟後再進行血管轉位術,將動靜脈廔管移至較表淺的位置,方便透析使用。」   做完第一次手術後,自體廔管逐漸成熟,但是在進行血管轉位術之前,黃太太臉部發生異常浮腫的情況,翁世憲醫師回憶,檢查起來是因為先前的雙腔導管,導致中央靜脈嚴重狹窄,而讓靜脈血液無法順利回流,進而造成臉部浮腫。   「為了解決這個難題,我們利用血管介入手術,擴張中央靜脈,並放置血管支架,」翁世憲醫師說,「術後,臉部浮腫的情況便漸漸消失,後續也順利完成血管轉位術,如今已經可以使用自體廔管洗腎。」     洗腎血管通路比一比   常見的血液透析通路分為三種:自體廔管、人工血管與雙腔導管。醫師會依據患者血管品質以及身體狀態,選擇適合的血管通路進行血液透析。   雙腔靜脈導管分為暫時性及長期性,患者進行緊急透析時植入暫時性雙腔導管,由頸部或鼠蹊部進入,部分導管留置在體外,需格外留意導管感染的可能性。翁世憲醫師指出,等待動靜脈廔管成熟期間或無法做廔管的患者便得使用長期性雙腔導管,但不建議長期置放,長期性雙腔導管可能會導致中央靜脈狹窄或阻塞,以至於影響血流。     「若患者的動靜脈品質允許,會建議優先考慮自體廔管或人工血管。」翁世憲醫師解釋,由自體動、靜脈吻合的自體廔管,雖然需要花較久時間才能使血管成熟,但手術後的血管較不易阻塞,且使用年限比較久。若患者較年輕,自身血管品質較佳,會建議優先選擇自體廔管進行血液透析。   人工血管在裝置二至四周後就能使用,但較容易形成血塊並阻塞,且人工血管是人工植入物,感染的風險較高。翁世憲醫師說,人工血管的使用年限較短,需反覆手術。若患者較為年長,訓練血管成熟的機會不大的情況下,無法進行自體廔管手術,才會考慮人工血管。     洗腎廔管狹窄或阻塞,這些症狀是警訊!   翁世憲醫師說,做完洗腎廔管後,平時要注意幾個重點。   用手觸摸時,震顫感消失:正常動靜脈廔管的血流較強,輕輕觸摸時,會有震顫感,當震顫感消失,代表血流受阻。   用聽診器聽時,呼呼聲消失:正常動靜脈廔管,使用聽診器可聽到「呼呼」的血流聲,若聲音消失,表示血管可能狹窄或是阻塞。   兩側手臂不對稱腫大:當靜脈狹窄,血液就會塞車,堵在肢體近心端處,而造成肢體或臉部腫脹,甚至不易止血。      無法下針:動靜脈廔管若阻塞或狹窄造成血塊堆積,會讓醫護人員較難打針、或下針無回血。   血液透析時流速變慢:通過血液透析的數據可以觀察患者的血流速度是否異常。   靜脈壓力升高:流回心臟的靜脈血流受阻,便會導致靜脈壓力上升、不易止血。   翁世憲醫師提醒,「如果傷口持續滲血,或出現紅、腫、熱、痛等狀況,請立刻就醫!」     及早治療,搶通洗腎廔管!    當洗腎廔管阻塞或狹窄時,一般會優先以血管腔室血栓清除術及氣球擴張術治療,翁世憲醫師接著說,若洗腎廔管的阻塞、狹窄情況過於嚴重,才會考慮開刀處理。     「醫師會先清除血管腔室內的血栓,然後將導管通過狹窄的位置,利用氣球擴張將其血管撐開,讓狹窄的血管恢復正常管徑以恢復血流順暢。」翁世憲醫師補充,「若在做完數次氣球擴張術後,洗腎廔管仍反覆發生狹窄,便可以考慮在血管狹窄處置放血管支架、塗藥氣球或補強手術,延長再次狹窄的時間。」     桃園地區血液透析中心的整合照護模式   「洗腎廔管對患者非常重要,最怕的就是突然塞住。」翁世憲醫師說,「在桃園地區,聯新國際醫院跟大部分血液透析中心都有合作,即使不是在同一間醫院就診,腎友的洗腎廔管若臨時塞住,無法及時返回原醫院處理,其他血液透析中心也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安排治療,將血管打通。」   建議腎友平時要定期至心臟血管外科門診追蹤,用超音波來檢查洗腎廔管的狀況,若發現血管狹窄,便能提前安排治療,使用導管氣球擴張,來維持洗腎廔管的暢通,有助減少臨時阻塞的狀況發生。   「若是有突發狀況,腎友也能透過血管個管師、用LINE聯繫。」翁世憲醫師說,「我們盡量在第一時間解決腎友的問題,避免影響到後續血液透析的排程。」     貼心小提醒   做完洗腎廔管手術後,腎友要好好照顧,翁世憲醫師叮嚀,請務必戒菸、禁止提重物、不要穿戴緊身衣物或飾品、睡覺時請勿壓迫手臂、記得常做握球練習促使自體廔管成熟。建議要定期回診追蹤,確保洗腎廔管的暢通! 原文出處 

再次腦中風機率高!疫情期間別停藥醫師圖說日常保養、治療預防重

2021年12月13日
公開
195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醫師,我爸的手又突然舉不起來!是不是又中風?!」病患兒子焦急地問。   經醫師檢查判斷,該病患是再度中風,須盡速住院治療。翻了翻病歷,醫師問道:「伯伯已經一年沒有回診,他有在其他醫院追蹤嗎?」病患兒子回覆:「上次中風住院治療後,他有吃藥一段時間。後來恢復得不錯,所以就沒繼續吃藥…」。   「擅自停藥對中風患者而言,是非常危險的事!」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神經部主治醫師楊玉婉醫師強調,「中風是相當嚴重的疾病,患者一旦中風過,日後二度中風的機會很高,務必持續服藥控制!」部分患者在使用抗血小板藥物一段時間後,可能出現一些副作用,例如腸胃不適,黑便或出血等〔1〕,可與醫師討論是否有需要調整藥物,切莫擅自停藥!     腦血管梗塞導致缺血性腦中風   腦中風分為缺血性中風與出血性中風,其中以缺血性中風發生率最高,佔所有中風比例約八成。〔2〕缺血性中風是因為腦血管梗塞,使腦組織無法獲得足夠血液,而缺氧壞死〔3〕;出血性中風則因腦血管破裂,腦出血壓迫腦組織並導致腦壓升高,進一步影響腦功能〔4〕。   「患者常幾分鐘前還好好的,突然間血管就塞住了。腦血管阻塞後,負責供應血流的區域會失去功能。」楊玉婉醫師說,掌管肢體動作的區域中風,患者會肢體無力、不聽使喚;掌管語言的區域中風,患者會聽不懂別人說的話、或想說說不出話、或者雞同鴨講;掌管視覺的區域中風,患者會感到突然看不見。     楊玉婉醫師補充,若未及時治療,缺氧的腦細胞將在短時間內壞死,導致相關後遺症,甚至失能、癱瘓、死亡。如果發現家人突然臉部表情不對稱、單側肢體無力、口齒不清,很可能就是中風,請迅速就醫!〔5〕「缺血性腦中風與出血性腦中風的危險因子類似,」楊玉婉醫師表示,「諸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抽菸等,皆會影響血管健康,增加腦中風的危險。」〔6〕     血栓阻塞問題多,影響不只腦中風!   楊玉婉醫師解釋,造成缺血性腦中風的原因很多,部分導致缺血性腦中風的血栓是源自於心臟,正常情況下心房與心室會規律收縮,讓血液順暢通過,推動全身血液循環,但當心房顫動出現時,心房無法有效收縮,血液便可能在心房滯留。滯留的血液會形成擾流,漸漸形成血塊狀的血栓,當血栓進入全身循環,便可能對各器官造成影響。   楊玉婉醫師提到,血栓隨血液流動至全身,可能造成周邊動脈阻塞疾病。流入腦部造成腦中風、流入腎臟造成腎臟中風、流入四肢造成肢體中風。   楊玉婉醫師說,「有些患者因為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而導致動脈粥狀硬化,血管壁變得凹凸不平、狹窄,造成擾流、淤積,進而發生阻塞。」腦中風患者的病況較複雜,得面對多種併發症,且再次中風的機會高,需多加留意。     持續治療不中斷,預防再次腦中風   缺血性腦中風治療得從病因著手,楊玉婉醫師說明,「若因粥狀動脈硬化所致,通常會使用抗血小板藥物;若是心律不整導致血塊形成,要嘗試矯正心律不整,並搭配抗凝血藥物。治療並不相同」   阿斯匹靈是臨床上常用的抗血小板藥物,但使用一段時間後部分患者可能有腸胃不適、潰瘍,甚至胃出血的狀況,楊玉婉醫師解釋,若有類似狀況或對阿斯匹靈過敏,患者可與醫師反映,更換另一種抗血小板藥物,切勿因此擅自停藥。「如果患者血管狀況很差,短期內再度中風的風險較高,我們會在急性中風期使用『雙抗治療』。」楊玉婉醫師分析,使用一種抗血小板藥物,稱為「單抗治療」;使用兩種抗血小板藥物,則為「雙抗治療」。雙抗治療有助降低二度中風的風險,醫師會評估每個病患的狀況,平衡患者再次中風及可能出血的風險訂定治療計畫。     楊玉婉醫師分享,腦中風患者平時要補充足夠水份,當身體脫水時,血液會較濃稠,而影響腦部血液灌流。平時應避免隨意推拿、按摩前後頸部,以免造成頸動脈傷害、剝離。此外,泡熱水澡、泡溫泉等行為也應避免,「泡完熱水會感到四肢很溫暖,但周邊血管舒張時,腦部血流可能變少,而讓人感到頭暈,對中風患者更是不利。」     貼心小提醒   中風患者請務必戒菸,按時服藥,控制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不要讓血管繼續惡化,楊玉婉醫師叮嚀,千萬別因疫情中斷回診、擅自停藥!若服用抗血小板藥物後,出現腸胃不適、解黑便,請主動告知醫師,以利醫師調整藥物。   腦中風、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感染新冠肺炎、流感、肺炎鏈球菌等疾病時,較容易出現併發症,重症發生率、死亡率都會大幅提升〔7〕,楊玉婉醫師一再提醒,「若能夠接種疫苗請及早接種,才能減少併發症。」     以上衛教資訊由賽諾菲協助提供。   參考資料: 1. García Rodríguez LA et al. PLoS ONE. 2016; 11(8): e0160046. 2. Kleindorfer DO et al. Stroke. 2021;52:00–00. 3. 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 Ischemic Stroke (Clots). 2021. https://www.stroke.org/en/about-stroke/types-of-stroke/ischemic-stroke-clots 4. 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 Hemorrhagic stroke (bleeds). 2021. https://www.stroke.org/en/about-stroke/types-of-stroke/hemorrhagic-strokes-bleeds 5. 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 Stroke symptoms. 2021. https://www.stroke.org/en/about-stroke/stroke-symptoms 6. 衛生福利部新聞. 中風預防人人有責! 90%的中風均與危險因子有關. 28 Oct 2017. https://www.mohw.gov.tw/cp-3567-37944-1.html Accessed 11 Oct 2021Madjid M et al. JAMA Cardiol. 2020;5(7):831-840 7. Madjid M et al. JAMA Cardiol. 2020;5(7):831-840 MAT-TW-2100569-1.0-12/2021   原文出處

對付困難腹主動脈瘤,血管內固定錨釘很關鍵,外科主任圖解說明

2021年12月09日
公開
450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醫師,我父親最近經常抱怨肚子痛,食慾越來越差。」王先生指著自己的父親說。   坐在椅子上,高齡80歲的王老伯伯顯得有點瘦弱,精神不太好。   理學檢查發現老伯伯的腹部有顆隨著心跳搏動的腫塊,台南市立醫院心臟血管外科方副吉主任指出,正常的主動脈位於脊椎前方,從腹部不容易摸到,倘若從腹部摸到會搏動的腫塊,便要懷疑有腹主動脈瘤的可能。   進一步檢查發現,老伯伯肚子裡有顆直徑高達9公分的腹主動脈瘤,方副吉主任說明,人體的主動脈會持續承受血流的衝擊,9公分如此巨大的腹主動脈瘤隨時都有破裂的危險,必須儘快處理。   在術式的選擇上,考量患者年紀較大,較難承受傳統的開腹主動脈置換手術,所以方副吉主任建議選擇使用微創主動脈支架置放手術,然而,老伯伯的腹主動脈瘤的型態特徵屬於困難腹主動脈瘤:腹主動脈瘤上端血管與腎動脈之間的距離極短,只有4 mm,且瘤腔非常巨大,所以在主動脈支架手術中處理的難度算相當高,影響腎臟功能的風險極大。所幸在血管內固定錨釘的輔助下,完成困難腹主動脈支架手術。」   由於手術傷口很小,王老伯伯術後恢復很順利,腎臟功能亦沒有受到影響,目前按時回門診追蹤,狀況相當穩定。     因為彈性疲乏而逐漸膨大的主動脈瘤   主動脈是人體最大的血管,負責將血液輸送到全身,長時間承受血流的衝擊,方副吉主任解釋,主動脈由三層結締組織組成,當主動脈管壁中的肌肉層退化造成彈性疲乏時,可能像氣球一樣逐漸膨大,當腹主動脈直徑擴大到正常主動脈的1.5倍時,就稱為腹主動脈瘤。若膨大的部分位在胸主動脈,則稱為胸主動脈瘤。   「腹主動脈瘤通常是幾乎沒有症狀!」方副吉主任指出,「很少部分的患者可能會感到下背部鈍痛,而在BMI(身體質量指數)比較低的患者有機會看到腹部有個像心臟一樣在跳動的腫塊。」     平時沒有明顯症狀的腹主動脈瘤,在長期承受血流衝擊後,破裂的風險會越來越高,方副吉主任說,腹主動脈瘤一旦破裂,將導致大出血,患者會突然感到劇痛,並於短時間內休克、死亡,即使馬上送到醫院接受緊急手術,死亡率仍高達五成。   方副吉主任特別提醒:高血壓的民眾出現主動脈瘤的機率是一般人的兩倍,抽菸者更是非抽菸者的七倍!     定期健康檢查,及時治療才能化解危機   由於腹主動脈瘤通常沒有明顯症狀,所以病患經常是因為其他原因進行腹部超音波或電腦斷層掃描時,才意外發現腹主動脈瘤的存在,方副吉主任解釋,建議腹主動脈瘤之高風險族群,如60歲以上、男性、家族病史、抽菸、高血壓等,要定期接受腹部超音波篩檢腹主動脈瘤。   當發現腹主動脈瘤後,醫師們會依照病人的腹主動脈瘤的大小、形狀給予不同的治療方案。若腹主動脈瘤直徑超過5.5公分,或是一年增大超過1公分,會建議盡快手術治療,避免腹主動脈瘤破裂   腹主動脈瘤的治療方式分為傳統的開腹手術,以及微創主動脈支架介入手術方副吉主任說,過去傳統開腹手術是將病變的腹主動脈切除,再使用人工血管修補。傳統開腹手術的術後復發率較低,但由於傷口較大、必需全身麻醉、手術時間與恢復期較長。接受這樣的大手術,病人術後需要住進加護病房,等狀況穩定之後才轉到普通病房。      現在的治療方式會以微創主動脈支架介入手術為主,方副吉主任解釋,微創手術的傷口較小, 醫師們會先從股動脈穿刺一個小傷口,利用導管將覆膜支架送至腹主動脈瘤的位置,然後展開支架。如此一來,便能讓主動脈的血液在主動脈支架裡流動,不會繼續對主動脈瘤造成衝擊,可避免主動脈瘤繼續擴大、降低破裂的風險。   微創主動脈支架介入手術的傷口較小、可以在局部麻醉下進行,手術時間與恢復期較短。方副吉主任叮嚀,放完主動脈支架後,患者要定期回診檢查,以確認主動脈支架的狀況。     血管內鎖螺絲釘,幫助處理困難的主動脈瘤   微創主動脈支架介入手術是目前主流治療方式,方副吉主任分析,臨床上有些腹主動脈瘤的瘤頸特別短、寬或彎曲,使手術的困難度大幅增加,或是當患者比較年輕,主動脈支架陪伴患者的時間很長時,於主動脈支架介入手術後發生內漏或位移的風險會增加。   為了克服可能發生的問題,術中使用「血管內固定錨釘」     像鎖螺絲一般將主動脈支架鎖在血管壁上,可幫助主動脈支架與血管壁有更加緊密的結合,有助於降低術後發生內漏或位移的機率。最新的臨床研究也指出, 超過六成在術中有使用血管內固定錨釘的患者, 五年內血管瘤直徑降5mm以上。     貼心小提醒   腹主動脈瘤形成時,患者大多不知不覺,往往會等到腹主動脈瘤破裂時才驚覺。在大量內出血的狀況下,死亡率非常高。   方副吉主任提醒,美國血管外科學會建議:所有65歲以上、曾經抽菸或有家族病史的男性及女性,應該至少要做過一次腹部超音波篩檢腹主動脈瘤。   當發現腹主動脈瘤時,務必密切追蹤、積極治療,以避免腹主動脈瘤破裂對您造成無法挽救的傷害! 原文出處 

輕忽心律不整恐致心臟衰竭 電燒治療斷除心患

2021年12月08日
公開
522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一名70多歲阿公,長期喘到不行,每次躺下就像肺部溺水一樣,完全沒辦法好好睡覺,半年來只能坐著睡,心電圖檢查發現是心房顫動造成心臟衰竭,在嘉義長庚醫院心臟衰竭中心主任潘國利建議下接受心房顫動電燒手術後,阿公終於能夠躺下來好好睡覺,讓阿公覺得鬆了一口氣,總算找回了理想生活,且術後追蹤心臟收縮指數也有明顯進步。   潘國利表示許多老人家經常感到疲累或四肢水腫,稍微活動一下就氣喘吁吁,甚至晚上躺下來就感覺快要溺水,必須坐著才有辦法睡覺…小心可能是心律不整引起的心臟衰竭癥兆。研究指出,心臟衰竭患者5年內死亡率高達5成,也就是半數病患5年內死亡,尤其心房顫動合併心臟衰竭若未及時治療,患者不僅死亡率高,也會增加中風風險。       哪些人容易有心臟衰竭?三高、高齡皆要注意   心臟衰竭好發在年紀大及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的三高問題的老人,潘國利主任表示,由於嘉義縣市老化程度較高,平均每5人就有1位是65歲以上長者,因此更須對心臟衰竭有所警覺,尤其患有三高、老年病者更須特別留意。若有活動耐受力變得越來越差、稍微走路或活動一下就喘到不行,猶如肺臟泡在水裡一般快要溺水,又全身水腫非常不舒服等「累、喘、腫」的狀況務必盡早就醫。   潘國利主任解釋,心臟就像幫浦,負責將血液打到全身器官,當心臟衰竭、幫浦不夠力時,心臟打出去的血液不足,導致供應周邊器官的血液與養份變少,身體就會容易感到疲累。另外,心臟打不出去的血液也會容易積在身體循環的前一個器官「肺臟」,這時患者容易感覺肺臟積水,尤其躺下睡覺「溺水」感覺會特別明顯,連帶影響活動力下降,稍微走路運動就喘個不停。   事實上,造成心臟衰竭的原因很多,包含心律不整、冠狀動脈狹窄、高血壓控制不佳…等,潘國利主任表示,當患者確診為心臟衰竭時,一般會再透過進一步的檢查來確認衰竭的原因與病況的嚴重程度,並藉此提供精準的治療。       電燒手術為心房顫動合併心臟衰竭治療首選  嘉義長庚心臟衰竭治療中心致力提升全方位照護    部分民眾可能會忽視心臟衰竭的嚴重性,研究指出,心臟衰竭患者5年內死亡率不僅高達5成;若是心律不整中最常見的心房顫動,合併心臟衰竭,中風風險更是比一般人高出3至4倍,且死亡風險也倍增。潘國利主任強調,若是由心房顫動引起的心律不整心臟衰竭,「介入性電氣燒灼手術」可說是治療首選,且同時健保也有給付。   嘉義長庚醫院於2017年2月成立心臟衰竭中心,整合心臟內科、心臟外科、營養師、衛教師等多團隊聯合照護,提供以病人為中心的全方位照護服務,提高患者治療順從性、改善生活品質。是嘉義心臟衰竭治療重要單位。面對心律不整心臟衰竭的患者,嘉義長庚醫院心臟衰竭中心也主要採用電氣燒灼手術治療,患者只需住院3天到1星期後門診追蹤即可。     電燒治療助心律不整心臟衰竭患者 解決病症、找回生活品質   除了心房顫動,心律不整中,因心室某處心肌產生異常放電,造成多餘心跳、打亂心臟節奏的「心室期外收縮(VPC)」也會導致心臟衰竭。潘國利表示,也曾遇過一位52歲婦人,因心室期外收縮導致心臟衰竭,原本長期吃藥控制,門診追蹤1到2年都很正常,但最近發現不僅講話容易喘,且全身水腫,尤其雙腳腫脹到連鞋子都穿不下。在安排婦人接受心臟電氣生理檢查,找出心室期外收縮的發生位置,並進行電氣燒灼手術後,婦人心臟功能終於恢復正常,心室期外收縮情況也沒有再發生。   潘國利主任說,心室異常放電如果佔一天心跳的15%-20%,建議患者應接受心臟電氣生理檢查,透過藥物或電氣燒灼手術來做進一步治療。     原文出處 

打通腦血管狹窄,搶救腦中風

2021年12月07日
公開
215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歡迎蘇亦昌醫師來到照顧線上。   蘇亦昌醫師:大家好,我是蘇亦昌醫師。   劉育志醫師:請問蘇醫師什麼是腦血管狹窄?   蘇亦昌醫師:我們都會形容它好像一個四線道,三線道或兩線道的馬路,就看我們是哪一段的血管,但是當四線道或三線道的馬路,剩下不到兩線道,甚至不到一線道的時候,它就有可能產生一些,血流不足的現象,這個我們就會叫腦血管狹窄。   劉育志醫師:哪些原因可能導致腦血管狹窄?   蘇亦昌醫師:最常見的腦血管狹窄原因,就很像心臟血管狹窄的危險因子,比方說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肥胖等等,所以幾乎會產生心臟血管狹窄的病人,腦血管可能都有不等程度的狹窄。   劉育志醫師:腦血管狹窄可能出現哪些症狀?   蘇亦昌醫師:要看是哪一條血管狹窄,它有可能有不一樣的症狀,不過以最常見的,我們脖子這邊有一條叫內頸動脈,以及腦部有一條叫中大腦動脈,這大部分都是會造成,比方說肢體比較無力、眼睛突然看不到,或突然講不出話來等等的症狀。   劉育志醫師:懷疑腦血管狹窄時,需要做哪些檢查?   蘇亦昌醫師:最常見的檢查就是核磁共振,因為現在核磁共振, 不但可以看腦部本身有沒有中風過,有沒有中風的痕跡,同時可以做腦血管檢查,而且這些檢查是可以不用打顯影劑,也沒有輻射線就可以做的檢查,所以不管是健康檢查,或者是在門診安排,這都是蠻常見,現在針對腦中風、腦血管狹窄,會做的第一個檢查。   劉育志醫師:腦血管狹窄可以用藥物治療嗎?   蘇亦昌醫師:腦血管狹窄的藥物治療,是非常重要的,就很像心血管一樣,基本上包含剛剛講的三高的控制,以及運動、減肥,另外就是藥物,藥物大部分跟抗凝血劑,或抗血小板藥物有關。   劉育志醫師:腦血管狹窄到什麼程度會建議接受介入治療?   蘇亦昌醫師:基本上大部分的人,都是靠藥物就可以,但是如果有60%至70%以上的狹窄,同時他過去曾經有因為這個狹窄,產生的中風症狀,這個我們就會建議要治療。   劉育志醫師:介入治療的步驟大概是怎麼樣?   蘇亦昌醫師:治療基本上也是全身麻醉,我們會從鼠蹊部穿刺血管,管子送到腦部的血管以後,就會先做氣球擴張的動作,氣球擴張以後,氣球撤掉,我們就再把支架釋放上去,頸動脈就是脖子這邊,跟腦部比較大的不同是,因為這邊的血管比較大,我們在把血管擴張的時候,也比較怕會有一些血栓掉下來,所以在做氣球擴張之前,特別在頸部這邊,我們通常會先放過濾網在遠端,免得這些掉下來的血栓跑到腦內,反而產生新的中風。   蘇亦昌醫師:我們碰到一個個案,他幾個小時前好像開始有一些症狀,然後他就送到我們醫院的急診,我們幫他檢查以後,發現他的血管還在,可是相當的狹窄,通常這種狀況下,我們會先用藥物治療,藥物幫他治療了以後,過了幾個小時發現他的症狀沒有改善,反而開始有點變化,但是因為我們檢查已經做好,知道他是有嚴重狹窄的情形,所以我們就跟家屬解釋,這樣子我們最好先幫他把這條路拓寬,也就是用氣球擴張先幫他拓寬以後,他的狀況比較穩定了以後,我們大概隔了一個禮拜到十天,才幫他放支架。   蘇亦昌醫師:之所以我們故意隔一段時間,是因為通常這些病人剛來急診的時候,他可能藥物根本就還沒有吃過,他可能都不知道,他原來有腦血管的問題,我們通常放支架,會希望放支架前,至少五到七天要能夠吃兩種抗凝血劑,這樣比較不會有放支架的併發症。   劉育志醫師:但是萬一這些病人又是緊急來的該怎麼辦?   蘇亦昌醫師:我們就把剛剛講的氣球擴張跟支架,分兩個階段完成,第一個階段先救命,先幫他把路拓寬,等藥物足夠了,人也恢復比較好了以後,通常隔七到十天就可以把支架放上去,來幫他預防未來再發生中風的狀況。   劉育志醫師:放過支架之後,未來會再發生狹窄嗎?   蘇亦昌醫師:是有可能的,所以我通常都會跟病人說,千萬不要以為放了支架,不用再吃藥,其實藥物還是要最重要的,沒有吃藥物基本上這些支架,都有可能再狹窄回來,我也有碰過那種即使他有吃藥,但是他吃藥沒有控制得很好的人,不到半年他就又復發了,所以我想除了放支架以外,更重要就是要搭配後來的藥物,這樣子才能達到降低再中風的效果。   劉育志醫師:哪些族群會建議接受腦血管狹窄的篩檢?   蘇亦昌醫師:第一個就是明顯已經有三高,而且有心血管疾病的人,這個我們通常都會建議腦血管,特別是頸動脈狹窄,這個是要特別評估過,第二個大概就是,曾經有過類似中風症狀的病人,比方說眼睛突然看不到,突然某一隻手腳力氣比較差,或者講話不太清楚,這個我們會建議要檢查。   劉育志醫師:感謝蘇醫師來到照護線上,我們下次再見,掰掰。   蘇亦昌醫師:謝謝,掰掰。   原文出處

晚期乳癌治療再突破,CDK4/6口服標靶藥物,跨越5年存活期

2021年12月07日
公開
396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每到過年期間,大多數患者都急著出院,但是六十多歲的張女士卻被送到醫院,因為她喘得相當厲害,且右手臂明顯水腫。   「其實她自己曉得有顆乳房腫瘤,但是都沒有就醫治療。」高雄長庚血液腫瘤科陳彥豪醫師指出,「從病程看起來,應該是乳癌,除了轉移到腋下淋巴結,也導致胸水,讓她呼吸越來越困難,幾乎完全臥床,無法活動。」   由於身體狀況較差,本來打算住安寧病房。陳彥豪醫師回憶,不過,在跟家屬討論過後,幫她做了腫瘤切片,確定屬於荷爾蒙陽性/HER2陰性的管腔型乳癌。因為她的身體狀況無法接受化療,所以便先開始使用抗荷爾蒙藥物治療。漸漸,她的狀況改善了,手臂也慢慢消腫,終於又可以拿遙控器、拿筆寫字。陳彥豪醫師說,住院大約兩個月後,她不再需要使用氧氣,可以下床出院回家,目前持續在門診使用抗荷爾蒙藥物並搭配CDK4/6抑制劑的口服標靶藥物治療,已持續超過一年半的時間。     治療乳癌必知!乳癌5亞型   乳癌可能受到女性荷爾蒙的刺激而加速生長。陳彥豪醫師解釋,為了達到更精準的治療,目前會依據荷爾蒙受體ER、PR、癌症生長指數Ki-67和HER2的過度表現將乳癌分為5種亞型,包括管腔A型、管腔B1型、管腔B2型、HER2陽性、三陰性,然後根據不同亞型擬定個人化醫療策略。     管腔A型(Luminal A):荷爾蒙受體ER、PR均呈陽性反應,Ki-67指數低,HER2呈陰性反應。 管腔B1型(Luminal B1):荷爾蒙受體ER、PR均呈陽性反應,Ki-67指數高,HER2呈陰性反應。 管腔B2型(Luminal B2):荷爾蒙受體ER、PR、以及HER2均呈陽性反應。 HER2陽性型:荷爾蒙受體ER、PR均呈陰性反應,HER2呈陽性反應。 三陰性型:ER、PR、HER2均呈陰性反應。   管腔A型和管腔B1型的乳癌患者最為常見,約佔乳癌患者總數的一半。陳彥豪醫師表示,其表現特徵為荷爾蒙受體ER、PR均呈陽性、HER2呈陰性,對抗荷爾蒙治療有良好反應,過往會視狀況搭配化學治療,現在則可搭配CDK4/6抑制劑的口服標靶藥物。相較於化學治療,抗荷爾蒙治療搭配CDK4/6抑制劑標靶藥物的治療效果更佳、副作用較少、預後也較好。使用CDK4/6抑制劑標靶藥物的治療目標並非把乳癌細胞徹底殺死,而是將乳癌細胞數量控制在一定範圍內,與疾病共存,且能保有更好的生活品質。   因管腔型乳癌的致病機轉與荷爾蒙相關,故陳彥豪醫師建議,停經前的患者可透過適合的治療方式,將生理狀況調整為停經後狀態,減少荷爾蒙對腫瘤的影響,對疾病控制效果較好。     口服CDK4/6抑制劑標靶藥物納入健保,管腔型乳癌患者的福音   針對荷爾蒙陽性/HER2陰性乳癌病患,早期治療多以手術為主,再視狀況加上放射治療、化學治療、並搭配抗荷爾蒙藥物。針對晚期復發或轉移的患者,過去多以使用化學治療為主,患者需要承受較強的副作用。隨著醫學的進步,荷爾蒙陽性/HER2陰性乳癌,已有口服CDK4/6抑制劑的標靶藥物可以使用,陳彥豪醫師解釋,CDK4/6抑制劑標靶藥物的機轉是終止細胞週期、抑制癌細胞生長,能夠有效延緩病情惡化。相較於化學治療,副作用大幅減輕,可以補足過往荷爾蒙陽性/HER2陰性的晚期或轉移性乳癌的治療缺口。     全球性的大型臨床實驗證實,針對荷爾蒙陽性/HER2陰性的晚期或轉移乳癌,CDK4/6抑制劑標靶藥物合併抗荷爾蒙療法可有效延緩疾病惡化,提升整體存活時間達63.9個月,突破5年存活期的瓶頸。此外,CDK4/6抑制劑標靶藥物聯合抗荷爾蒙療法可讓患者接受化療的時間延後超過4年以上,達50.6個月。   陳彥豪醫師表示,抗荷爾蒙療法合併CDK4/6抑制劑的標靶藥物,不會對體能、情緒、疼痛、噁心嘔吐等生活品質評分項目造成影響,顯示其可兼顧療效及生活品質。     日前,抗荷爾蒙療法合併CDK4/6抑制劑的標靶藥物已納入美國癌症治療指引NCCN guideline,被列為針對荷爾蒙陽性/HER2陰性的晚期或轉移性乳癌的第一線治療首選。陳彥豪醫師補充,「CDK4/6抑制劑標靶藥物與芳香環轉化酶抑制劑AI(Aromatase Inhibitor)併用,做為停經後乳癌婦女發生遠端轉移後之第一線全身性藥物治療,若符合健保給付條件,便能向健保申請使用。」     貼心小提醒   確診癌症後,常常遇到患者不願意面對治療的情況,尤其以女性為好發族群的乳癌,反應更為敏感。陳彥豪醫師說,因為外觀上的變化、後續的長期治療以及乳癌復發的可能性,都讓患者承受很大的心理壓力,所以在治療乳癌時,醫療團隊不僅要追蹤生理上的變化,也要留意心理的狀況,並適時給予支持與協助。   陳彥豪醫師建議,荷爾蒙陽性/HER2陰性晚期復發或轉移性乳癌患者,在治療前要與專科醫師充分討論,完整檢視各種治療選擇,才能提高治療成效!   原文出處

天氣冷颼颼!想賞雪追雪小心危「肌」重重

2021年12月06日
公開
247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12月份氣溫驟降,過敏一族在這時候精神特別緊繃,特別是「寒冷性蕁麻疹」患者更容易因為未注意保暖,導致蕁麻疹發作。   其中「寒冷性蕁麻疹」屬於物理性慢性蕁麻疹,此類蕁麻疹患者通常對「低溫」敏感,只要稍微接觸如雪、冰水、冷空氣亦或是短時間內室內至室外溫度急速下降,即會產生風疹塊,導致全身紅腫、灼熱、發癢,嚴重時喉嚨和舌頭腫脹會影響呼吸,甚至少部分患者可能會引起全身性過敏反應而暈倒、心跳加速、血壓降低,皆會有危及生命的可能。     曾有位罹患「寒冷性蕁麻疹」男童,在學校上游泳課時因水溫較低,才剛跳進水中便馬上引發蕁痲疹,導致全身上下都佈滿紅色膨疹,隨後連呼吸道也跟著腫起來,幸好迅速就醫,症狀才穩定下來。   卓玉麗皮膚專科診所院長卓玉麗醫師建議「寒冷性蕁麻疹」患者除了需定時服藥,最好在知道會遇到冷因子一至兩小時前先服用抗組織胺藥物,同時也做好保暖、避免室內外溫差,冰水、冰冷食物等也需忌口,特別是冬季追雪活動盛行,也建議「寒冷性蕁麻疹」患者應避免前往。     卓玉麗醫師表示目前蕁痲疹的治療以「新型第二代抗組織胺」為主,過往傳統的第一代抗組織胺藥物,雖可有效止癢、並阻止微血管擴張,但時常會造成口乾舌燥、嗜睡、頭昏無力等狀況,少部分患者甚至會出現視力模糊等副作用,雖為短效型藥物但其副作用在少數患者體內可能會持續很長時間,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生活,使服藥順從性降低導致無法有效改善症狀。   以卓玉麗醫師的門診經驗來看,「新型第二代抗組織胺」其副作用發生機率大約只有百分之一,不僅有效改善因為第一代藥物引起的嗜睡、疲倦、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更重要的是對於肝腎功能不佳的患者也不需減少劑量,為目前安全性高的藥物,且藥效在1小時內便能夠達到治療效果,並可持續24小時,減少患者的服藥次數,事半功倍。   根據臺灣皮膚科醫學會新版診治共識指示,如一般藥物治療仍無法讓病人症狀得到控制,即可將抗組織胺藥物最高調至四倍用量,若調高藥物劑量二至四週後仍然無法改善症狀,即可考慮使用生物製劑或免疫調節劑進行治療。卓玉麗醫師提及現今的治療流程簡明扼要,且因新一代藥物的發現及投入市場,使得蕁麻疹的控制更為有效。   除了配合醫師處方外,也提醒寒冷性蕁麻疹的患者千萬不要只在有症狀時才服藥,不僅無法控制症狀還會使先前的治療前功盡棄,必須將蕁麻疹看成是慢性病一樣治療,有耐心、信心配合醫囑長期服藥,方可穩定控制。   原文出處 

精準醫療突破瓶頸,控制多發性骨髓瘤

2021年12月06日
公開
339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歡迎劉嘉仁醫師來到照護線上。   劉嘉仁醫師:主持人還有各位觀眾大家好。   劉育志醫師:請問劉醫師,在台灣我們常見的血癌有哪幾種?   劉嘉仁醫師:最常見的是淋巴瘤,其次是我們的白血病,第三名是我們的多發性骨髓瘤。   劉育志醫師:大家對於多發性骨髓瘤比較陌生,請問多發性骨髓瘤的成因為何?   劉嘉仁醫師:多發性骨髓瘤的成因是來自於漿細胞的變異,漿細胞是一種白血球,它是負責分泌抗體的白血球。因為基因突變,導致漿細胞不正常的生長以及分泌不正常的抗體,就會導致多發性骨髓瘤。   劉育志醫師:請問多發性骨髓瘤會有什麼樣的症狀?   劉嘉仁醫師:臨床上比較常就醫的症狀,比如說像是感染,或是因為貧血,其它的因素去看貧血,然後貧血被轉診來血液科,此外也有一部分的病人是因為下背痛,原本要做骨科方面的手術,或是檢查的時候,然後被骨科診斷,有些病人是不明原因的腎臟衰竭,然後去求診腎臟科然後才被診斷。   劉育志醫師:請問目前多發性骨髓瘤的治療策略為何?   劉嘉仁醫師:多發性骨髓瘤目前的治療,是採取精準醫療,比如說標靶藥物,免疫調節的藥物、類固醇以及使用化學藥物的治療,進一步的話,會選擇適當的病人,可以做幹細胞的移植。   劉育志醫師:哪些患者會建議他去做骨髓移植?   劉嘉仁醫師:依照我們血液病學會建議的話,七十五歲以下的病人,都可以去評估身體的體能狀態,是否適合接受幹細胞移植,因為幹細胞移植,可以帶來疾病更好、更深的反應,以及增加治癒的可能性,以及延長病人的存活,所以非常推薦體能狀態好的病人去接受幹細胞移植。   劉育志醫師:在幹細胞移植之前,我們需要做什麼準備嗎?   劉嘉仁醫師:幹細胞移植之前,我們會做一個誘導治療,一般而言在台灣是用標靶藥物治療合併免疫調節劑,以及類固醇,讓病人得到疾病的緩解,疾病緩解之後,再去做幹細胞移植會得到好的效果,特別是他的指數,病人的指數能夠降到90%以下的病人,去做幹細胞移植的話,可以得到比較好的治療效果,以及比較好的存活率。   劉育志醫師:多發性骨髓瘤它很容易復發,它如果這樣反覆復發的過程中,患者可以有哪些治療選項?   劉嘉仁醫師:過去只有傳統化學治療的時候,治療選擇不多,那時候病人的平均存活大概只有兩年左右。現在隨著藥物的進展,目前台灣健保給付了七種,標靶藥物及免疫調節的藥物,所以一旦病人復發的話,對第一線的標靶藥物失去作用時,我們可以選擇第二線及第三線的標靶藥物來治療,所以並不是病人復發以後就沒有希望,反而是我們現在隨著標靶藥物的進展,許多病人的存活都可以到達五年以上,甚至有些病人疾病可以隨著標靶藥物的進展用新的標靶藥物治療,可以達到完全的緩解。   劉嘉仁醫師:有一個八十多歲的老阿嬤,她一開始診斷的時候,疾病為她帶來一些的病痛,她不太想要接受治療,但是我跟她講說,其實我們多發性骨髓瘤的治療,前面都完全不需要,用到化學藥物治療,所以後來老阿嬤接受我們標靶藥物治療,合併一些免疫調節藥物及類固醇,疾病得到很好的控制,她到現在還是規則的回門診追蹤、治療疾病非常的穩定。因為現在的新藥效果非常的好,所以都可以得到很好的疾病控制。   劉嘉仁醫師:多發性骨髓瘤過去認為是一個嚴重、不可治癒的疾病,但是隨著現在新藥的進展,越來越多標靶藥物的推出,現在病人已經有非常多不同的標靶藥物的組合,台灣健保目前也給付了七種的標靶藥物及免疫調節的藥物,所以病人從第一線、第二線、第三線、第四線、第五線,都可以用健保給付的標靶藥物及免疫調節藥物,所以病人不但可以得到很好的疾病控制,而且也可以減少病人的經濟負擔,並且得到一個比較好的生活品質。   劉育志醫師:感謝劉醫師來到照護線上,我們下次再見,拜拜。   劉嘉仁醫師:好,謝謝。   原文出處

乳癌晚期復發轉移,抗荷爾蒙併用標靶藥物提升存活率,醫師圖文解析

2021年12月06日
公開
368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醫師,我的乳房會流血。」六十多歲的陳女士說。   乳房出血是個不太尋常的主訴,而在解開衣服後,出現的畫面更是讓人倒吸了一口氣。她的乳房明顯變形,而且幾乎占據整個乳房的腫瘤已經破皮而出,持續的在滲血。   「其實患者在一年半前就已經發現乳房腫瘤,但是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關係,遲遲沒有接受治療。」林口長庚醫院一般外科及乳房外科沈士哲醫師回憶,「隨著時間,她的乳房腫瘤越長越大,甚至已經破裂出血,才不得不到醫院。由於乳癌已侵犯胸壁,讓她連呼吸都不太舒服,整個人很瘦、很虛弱。」   組織切片顯示,她的乳癌屬於荷爾蒙接受體ER、PR陽性且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HER2陰性的管腔型乳癌,於是便開始使用抗荷爾蒙藥物合併CDK 4/6抑制劑治療。沈士哲醫師說,大約治療了兩個禮拜後,她覺得呼吸狀況改善了,也可以出院回家。現在,經過幾個月的治療,腫瘤明顯的縮小,患者的精神改善很多,體重也逐漸回復。     不同乳癌類型,不同應對策略   「目前在診斷乳癌時,都會進一步檢測癌細胞的表現型。根據ER、PR、HER2這3種接受體的染色結果,大致可以分成三種型態的乳癌,分別為管腔型乳癌、HER2型乳癌、與三陰性乳癌。」沈士哲醫師開宗明義地說:「在治療乳癌的時候,我們會根據這幾種分類,採取不一樣的治療策略。」   管腔型乳癌代表其荷爾蒙接受體ER、PR的染色結果為陽性;HER2型乳癌就是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HER2為陽性;當乳癌細胞不表現ER、PR、HER2這幾個接受體,就會被歸類為三陰性乳癌。     最成功的例子是在二十多年前發展出來,針對HER2的標靶治療。現在,HER2型乳癌的患者經過適當的標靶治療,預後已經明顯的改善,存活率也大大的提升。   由於三陰性乳癌不表現上述的任何一種接受體,無法利用標靶治療,原則上就會以化學治療為主。所幸近幾年成功發展出了免疫治療,也讓預後較差的三陰性乳癌有了一線生機。   「荷爾蒙接受體ER、PR陽性的管腔型乳癌,傳統上治療都是以抗荷爾蒙治療為主。」沈士哲醫師分析:「一直到3年多前,晚期管腔型乳癌的治療開始加入CDK 4/6抑制劑,終於大幅改善了這一群患者的治療成效。」     抗荷爾蒙併用標靶治療,迎戰管腔型乳癌   當乳癌細胞表面荷爾蒙接受體ER、PR呈現陽性,但是HER2為陰性時,就稱為「管腔型乳癌」,是所有乳癌分類中的最大宗,佔了大約七成左右。   「在台灣,乳癌患者發生率的高峰位於50歲附近,也就是在停經年齡前後。相較於乳癌盛行率更高的歐美國家,我們停經前乳癌的發生率,跟他們是差不多的。但是在停經後,我們的乳癌發生率緩步下降,反觀歐美國家則是持續上升。」沈士哲醫師表示:「正因為如此,給了一般民眾乳癌年輕化的印象。也因為在歐美國家大多數的荷爾蒙陽性∕HER2陰性乳癌病患是停經後女性,大多數新藥的臨床試驗只收納停經後的病患。」   事實上,對於年齡小於50歲、還沒停經的荷爾蒙陽性∕HER2陰性-管腔型乳癌病患,只要藉由藥物或是手術切除卵巢讓病患成為停經的狀態,治療的方式和停經後女性相同。只不過,相較於停經後的乳癌患者來說,停經前得到乳癌的患者,預後會稍微差一些。   傳統上面對荷爾蒙陽性∕HER2陰性的乳癌時,治療是以抗荷爾蒙治療為主。近年來發展出了CDK 4/6抑制劑這種標靶藥物,可與抗荷爾蒙治療合併使用,進一步加強治療效果。     談到CDK 4/6抑制劑的作用機轉,沈士哲醫師解釋:「荷爾蒙受體ER、PR陽性乳癌的生長,與女性荷爾蒙的刺激有關。當荷爾蒙與細胞表面的接受體相結合會促使癌細胞進入細胞分裂週期,啟動癌細胞的複製。細胞分裂時,過程中會需要「週期素依賴性激酶(CDK,cyclin dependent kinase)」的協助,如果我們使用抑制CDK的藥物,便能中斷細胞分裂週期,讓癌細胞停止複製。」因此,當我們用抗荷爾蒙治療來抑制荷爾蒙,同時併用CDK 4/6抑制劑來抑制癌細胞進入細胞分裂週期,就能達到雙管齊下的好處。   CDK 4/6抑制劑屬於標靶治療,因此患者接受治療的過程中,副作用比較少,不會像接受化學治療那樣辛苦。沈士哲醫師說,目前的CDK 4/6抑制劑都是口服藥,使用上非常方便。 「記得有位患者在發現乳癌轉移時,便優先選擇使用CDK 4/6抑制劑治療,至今已經三年半了,」沈士哲醫師說,「這段期間她的生活品質得以維持,還能夠出國旅遊好幾次,這是在接受化學治療的過程中難以做到的。標靶藥物的出現,顛覆了大家對於轉移性乳癌的印象。」     乳癌晚期復發轉移,積極治療提升存活率   目前針對管腔型乳癌(也就是ER、PR陽性∕HER2陰性乳癌),當癌細胞轉移後的第一線標準治療就是使用抗荷爾蒙治療合併CDK 4/6抑制劑。臨床研究結果顯示,復發或轉移的ER、PR陽性∕HER2陰性的停經後乳癌患者在接受抗荷爾蒙治療合併CDK 4/6抑制劑後,平均可以達63.9個月的存活時間。沈士哲醫師說,轉移性乳癌能夠突破5年存活期的瓶頸,是非常令人振奮的消息!   「即使是已經轉移的乳癌患者,在使用CDK 4/6抑制劑治療後,不只延緩了疾病的惡化,延長了存活期,同時還能提升生活品質,延緩需要接受化學治療的時間點。」沈士哲醫師道:「一般人聽到癌症復發或轉移,就會覺得好像沒希望了。然而現在乳癌治療已經有很大的進展。有了這些標靶治療,可以在三年、四年內都不需要化療,也能好好的過生活。」     「乳癌復發轉移後,不等於化療或掉髮、不等於絕望、不等於生活變成一片黑暗、更不等於死亡!」沈士哲醫師強調,「對於晚期、復發或轉移性乳癌的患者而言,治療目標不只是把癌細胞消滅,也要考量到治療帶來的副作用,以維持原來的生活品質。」     貼心小提醒   目前台灣健保已有條件給付CDK 4/6抑制劑,讓癌友可以接受與國際接軌的治療。沈士哲醫師叮嚀,晚期、復發或轉移性乳癌患者請不要放棄,不須感到心灰意冷,請與乳癌治療團隊充分討論各種治療選擇,以達到最好的治療成效。   原文出處

不再是老年限定!黃斑部病變逐漸年輕化,搶救視力眼科醫師圖文解

2021年12月03日
公開
412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那是一位年輕護理師,才二十多歲。因為需要輪三班,生活相當忙碌。」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眼科馬尚德醫師說,「高度近視800度的她,有一天突然覺得看東西怪怪的,中間視野有一片灰灰的、被遮住的感覺。到眼科檢查,才發現視力僅剩0.3!」   進一步做視網膜光學斷層掃描(OCT)以及眼底螢光血管攝影(FAG)後發現,年紀輕輕的她已出現黃斑部病變,馬尚德醫師說,後續經過三次治療,視力能夠恢復到0.6,目前仍持續追蹤治療。   馬尚德醫師強調,「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已經不是老人的專利了!」     黃斑部病變危險因子,三高、空氣汙染、高度近視都入列   視網膜位於眼球後極部,若將眼睛比喻為一台相機,視網膜就如同相機的底片,視網膜本身有感光神經細胞,黃斑部則是視網膜中最敏感的感光區域,具有精準的彩色視覺,能助視力看得清楚。   隨著年紀增長,眼睛內感光神經細胞密度下降、分布不均及代謝廢物的累積導致黃斑部退化,一般認為跟老化、人種、體質都有關係,馬尚德醫師表示,目前也發現現代的生活型態及生活環境亦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所以也可視為一種新型態的文明病。     「高度近視是黃斑部病變的危險因子,」馬尚德醫師指出,「台灣高度近視的人口比例在世界上名列前茅,臺大醫院的研究顯示,高度近視兒童比例,近年來大幅上升,可能讓黃斑部病變年輕化。」   根據公衛的研究,抽煙、PM2.5空氣汙染、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體重過重、心血管疾病等,也可能與黃斑部病變有關。     看東西扭曲、有暗影,黃斑部病變症狀莫輕忽!   黃斑部病變分為「乾性黃斑部病變」與「濕性黃斑部病變」,馬尚德醫師解釋,乾性黃斑部病變是在黃斑部出現一些代謝廢物沉積;濕性黃斑部病變是因為黃斑部下方的脈絡膜長出不正常的新生血管,這些不正常的新生血管會出血、滲漏液體導致黃斑部水腫,使黃斑部的結構異常,因而造成視覺扭曲、視力惡化。因此濕性黃斑部病變患者看東西時,筆直的線條會變成波浪狀或有中心視野缺陷。   馬尚德醫師分享,「年輕人出現黃斑部病變時,通常會較早發現,因為年輕人較常用眼,在發現視野怪怪的時候,便會就醫檢查。臨床上很多老人家都是拖到視野出現大片缺損或黃斑部病變末期才就診,黃斑部的感光細胞因已萎縮、死亡甚至已經形成疤痕組織,不僅預後較差,還可能有失明風險。」     及時診斷、及早治療黃斑部病變   懷疑黃斑部病變時,可以安排視網膜光學斷層掃描(OCT)來檢測黃斑部狀況,馬尚德醫師說,黃斑部的厚度非常薄,正常時小於300微米,視網膜光學斷層掃描OCT是利用紅外線來掃描視網膜,不需要施打顯影劑,便可幫助我們了解黃斑部的結構,並能偵測黃斑部血管的分布、判斷新生血管的活性、是否有出血或積水的情形,既能診斷黃斑部病變,也可以追蹤評估治療的成效。     確診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後,要及早接受治療,以阻止視力繼續惡化。馬尚德醫師解釋,目前的治療方式包括眼球內注射抗血管新生藥物(Intravitreal Injection of Anti-VEGF)、光凝固雷射療法(Laser Photocoagulation)、光動力治療PDT(Photodynamic therapy)等。   馬尚德醫師強調,「如果可以越早進行治療,新生血管還沒廣泛延伸、出血或形成疤痕組織,及早治療讓新生血管消退,視力就可以明顯進步,避免視力不可逆的喪失,甚至失明!」     貼心小提醒   我們要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保持足夠的用眼距離,每用眼30分鐘,便休息5至10分鐘,馬尚德醫師建議,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眼睛防曬,使用3C產品時可將螢幕的亮度調暗。   為了早期發現黃斑部病變,美國眼科醫學會建議每天使用阿姆斯勒方格表(Amsler grid)自我測試,輪流遮住一隻眼睛,用未遮住的眼睛盯著方格圖的中心點,正常狀況下應該會看到筆直線條,假使看到線條扭曲、變形、有暗影,便可能是黃斑部病變,務必盡快就醫。     老年性黃斑部病變不再是老年人疾病,高度近視、抽菸、空氣汙染、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體重過重等皆可能增加黃斑部病變的風險,具有危險因子的民眾記得要定期檢查眼睛,馬尚德醫師呼籲,由於年紀越大,黃斑部病變的風險越高,50歲以上民眾,即使沒有症狀,也應定期檢查。如果看東西出現扭曲、模糊、黑影務必盡速就醫,才能及早診斷,把握治療時機!   原文出處

精準醫療突破治療瓶頸,控制多發性骨髓瘤,血癌專家圖文解說

2021年12月01日
公開
525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免啦!免啦!」七十多歲的老太太擺擺手說,「醫生,我不要治療啦!」   因為骨頭痠痛而就診的老太太,萬萬沒想到最後的診斷竟然是血癌。一聽到血癌,老太太便聯想到打針、住院、化學治療,於是搖頭拒絕。   「你先不用擔心,」醫師仔細地解釋,「你的病名叫做多發性骨髓瘤,目前大多可以使用標靶藥物治療,只要狀況穩定,就不太需要住院。」   聽完醫師的說明,老太太才鬆了口氣,願意接受治療。臺北榮民總醫院血液科劉嘉仁醫師分享,「老太太接受標靶藥物治療,合併一些免疫調節藥物及類固醇,讓多發性骨髓瘤得到很好的控制,到現在還是規則的回門診追蹤、治療,狀況相當穩定。」   過去只有傳統化學治療的時代,治療選擇有限,多發性骨髓瘤患者的平均存活大概只有兩年左右,劉嘉仁醫師指出,目前已經有多種標靶治療藥物,可以從第一線、第二線、第三線、第四線、使用到第五線,都不須使用傳統的化學治療。許多病人的存活都已經到達五年以上,甚至有部分患者能夠達到完全緩解!     源自白血球的癌症—多發性骨髓瘤   在台灣,「多發性骨髓瘤」與「淋巴瘤」、「白血病」並列為三大血癌。多發性骨髓瘤是第三常見的血癌,過去每年台灣大概會新增三百至四百位患者,劉嘉仁醫師提醒,隨著發生率的增加以及診斷的進步,現在每年大約新診斷七百位病人。   多發性骨髓瘤的成因是漿細胞的變異。漿細胞是一種負責製造抗體的白血球,因為基因突變導致漿細胞不正常生長並製造不正常的抗體,就會導致多發性骨髓瘤。最常見的危險因子是年紀大,接觸化療物質或輻射等。   多發性骨髓瘤比較好發在老年人,男性會比女性的發生率稍微高一些。劉嘉仁醫師說,過去認為多發性骨髓瘤是一個嚴重不可治癒的疾病,病人存活時間約2年;但隨著標靶藥物的發明及治療的進步,現在許多病人存活可達5年以上。     被稱為「螃蟹病」的多發性骨髓瘤   多發性骨髓瘤的常見症狀被形容為「螃蟹(CRAB)病」,因為CRAB這四個英文字母分別代表了多發性骨髓瘤的四大症狀。   C:代表高血鈣(hyperCalcemia),患者會伴隨著噁心、嘔吐、吃不下、脫水、口渴、便秘、腹痛、全身無力或意識昏迷等症狀。   R:代表腎衰竭(Renal failure),患者會因為腎功能不佳而出現水腫、疲倦、沒胃口、蛋白尿、電解質失衡等症狀,嚴重的病人甚至誘發心律不整或需要洗腎治療。   A:代表貧血(Anemia),可能會有頭暈、疲倦、全身無力,嚴重時走路會喘或呼吸上氣不接下氣。   B:代表骨頭痛(Bone pain),當骨頭被多發性骨髓瘤侵蝕,會造成骨頭痠痛,其中最常見的是下背痛,嚴重者甚至會導致病理性骨折或神經壓迫。   此外,有些病人會有體重減輕、手腳發麻及反覆感染等症狀。   「由於症狀多變,病人經常會因為不同的症狀而在不同的科別就診,最後才發現是多發性骨髓瘤,」劉嘉仁醫師解釋:「有些患者因為下背痛去到骨科,經過檢查才意外發現病因不單純;或是因為腎臟功能變差,到腎臟科求診後才發現多發性骨髓瘤。」     多發性骨髓瘤的精準醫療   當患者出現症狀,醫師懷疑可能與多發性骨髓瘤有關時,最初步的檢查是抽血檢驗免疫球蛋白的比例,進一步可以做血液及尿液的免疫電泳檢查。劉嘉仁醫師提醒,「確定診斷時,仍需要做骨髓切片以及全身影像檢查。」   多發性骨髓瘤的治療已進入精準醫療的時代,可以運用多種標靶藥物合併免疫調節劑及類固醇治療。劉嘉仁醫師表示,目前大部分藥物已納入健保給付,只要依健保的規範及順序使用,可大大減輕病人的負擔。   在患者體能狀況許可時,骨髓幹細胞移植可以讓疾病治療地更徹底、提高治癒率,並延長存活期。若患者年紀在七十五歲以下,體能狀況不錯,都可以考慮作幹細胞移植。   「我們會先做一個誘導治療,利用標靶藥物治療合併免疫調節劑以及類固醇,讓病人得到疾病的緩解,待疾病緩解之後,再進行骨髓幹細胞移植。」劉嘉仁醫師表示:「如果能將指數降低90%以上,骨髓移植可以達到很好的效果。」因此,在進行幹細胞移植前,需用化學藥物將骨髓中的骨髓瘤細胞清空,再進行骨髓幹細胞的輸注。     多發性骨髓瘤復發時該怎麼辦?   「過去一直認為多發性骨髓瘤算是比較不可治癒的疾病,因為多發性骨髓瘤容易復發,且每次有效治療的時間會遞減。」劉嘉仁醫師分析:「但是隨著標靶藥物的進展,以及很多新藥的發明,多發性骨髓瘤的治療成效已大幅提升。」   當病人在第一線治療後復發,醫師會選擇第二線標靶藥物,搭配不同的免疫調節劑作為新的組合治療。劉嘉仁醫師說,後續還有第三線、第四線、第五線標靶藥物,許多患者的存活已可達到五年以上,幾乎都不會用到化學治療藥物。目前認為多發性骨髓瘤比較像是慢性病,是需要長期治療的癌症。   劉嘉仁醫師說,「多發性骨髓瘤的患者年齡較高,常常會因為害怕副作用而拒絕治療,但是現在的治療以標靶藥物為主,副作用較少,也不太需要住院,便能得到良好的控制,幫助病人維持高品質的生活。」     貼心小提醒   多發性骨髓瘤是漿細胞變異所產生的疾病,常會造成頭暈、疲倦、貧血、水腫、骨頭痠痛等症狀。劉嘉仁醫師叮嚀,如果有相關症狀,可能不是單純的老化,應盡快就醫檢查,把握治療時機。   過去認為多發性骨髓瘤是個嚴重不可治癒的疾病,但是隨著標靶藥物的進展,目前已可利用不同的治療組合把疾病控制穩定,幫助患者改善症狀並且兼顧生活品質!     ※本文由 照護線上 授權使用,未經同意,請勿擅自轉載。原文出處

氟漆、氟膠有何差別?正確塗氟預防蛀牙、強化琺瑯質,牙醫師圖文解說

2021年12月01日
公開
936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醫師,我的牙齒好敏感喔,」王小姐抱怨道,「吃冷、吃熱都不舒服,有時候連吃甜食也會敏感痠痛。」   仔細檢查過牙齒後,醫師說,「有幾顆牙齒都有蛀牙,得趕快處理,以免繼續惡化喔。」   「唉…果然又蛀牙了…」王小姐嘆了口氣。   牙齒是我們的重要夥伴,如果蛀掉了就會帶來一連串麻煩,齒顎矯正科專科醫師李軒指出,除了使用牙刷、牙線確實清潔牙齒外,無論大朋友、小朋友也都可以善用氟漆、氟膠等氟化物來強化琺瑯質,降低蛀牙的機會。     蛀牙5階段,務必及早介入   蛀牙有分幾個階段,李軒牙醫師指出,最初期是琺瑯質(牙釉質)表面開始脫鈣,牙齒表面看起來白白的,顏色不太一樣。   接下來琺瑯質結構遭到破壞,會形成蛀洞。李軒牙醫師說,當蛀牙局限於琺瑯質時,患者通常無感,如果沒有定期檢查,很容易錯過治療時機。   當蛀牙越來越深侵入牙本質時,患者喝水、吃東西時就會覺得敏感不適。     如果蛀牙繼續惡化,牙髓腔便會受損,李軒牙醫師說,牙髓腔裡有神經,疼痛自然會越來越厲害。   隨著感染惡化,牙髓腔內的細菌越來越多,將會形成膿瘍,假使細菌順著牙根往深處蔓延,就可能在牙齦上出現膿包,或導致臉部的蜂窩性組織炎,嚴重甚至可能進展為敗血症,危及性命。     正確塗氟,強化琺瑯質   我們的牙齒主要是由鈣、磷組成的磷灰石,李軒牙醫師表示,口腔裡的細菌會分解食物殘渣,產生酸性物質。原本堅硬的牙齒在接觸這些酸性物質後,會漸漸被溶解、釋出鈣跟磷,這個過程稱為「脫鈣(去礦化)」。   研究發現,氟化物(Fluoride)可以跟鈣結合,形成氟化磷灰石,李軒牙醫師分析,「與原來的磷灰石相比較,氟化磷灰石的結構較穩定,較能抵抗酸性物質的侵蝕,有助強化琺瑯質。」   運用氟化物來預防齲齒已有數十年的歷史,目前有氟漆、氟膠、氟錠、含氟牙膏等多種氟化物可供使用。     在牙齒遭到酸蝕前塗氟可以強化琺瑯質,增加對抗酸蝕的能力,李軒牙醫師說,如果牙齒已有脫鈣的現象,塗上氟漆、氟膠,還是能夠強化琺瑯質,有效降低未來再發生蛀牙的機會,或是減少敏感的問題。   「臨床上有時會遇到成年患者感覺牙齒很痠、敏感,看起來還沒有形成明顯的窩洞,」李軒牙醫師說,「我們會嘗試塗氟漆,並安排病人回診檢查,如果在初期及早介入,有機會阻斷後續蛀牙的發生。」     氟漆、氟膠比一比   氟漆跟氟膠的內容物都是氟化物,差別在於載體。李軒牙醫師解釋,氟漆的使用方法是塗在牙齒表面,它會形成一個保護層,讓氟化物有較長的時間去跟牙齒裡的鈣結合,成為氟化磷灰石,以強化琺瑯質。   氟膠的使用方法是先做一個氟托(牙托),然後裝入氟膠,李軒牙醫師說,佩戴氟托時,所有的牙齒都浸泡氟膠裡面。 使用氟膠後,通常會建議在半個小時內不要吃東西、漱口,否則氟膠很容易就會流失掉。   氟漆的好處是可以有效地附著在牙齒表面,碰到水之後,會形成一個保護膜,有較長的時間滲透到牙齒,強化琺瑯質。李軒牙醫師說,「因為氟膠比較容易流失,所以我們較常是使用氟漆,讓氟化物有足夠的時間發揮強化琺瑯質的效果。」     氟膠比較容易流失,若是遇到配合度較差的小朋友,也無法進行,李軒牙醫師說,氟漆的方便性較高,且能在牙齒表面形成保護膜,持續較久的時間,所以目前在替兒童塗氟時,都會使用氟漆來進行。   塗氟時,牙醫師會先把牙齒表面、牙縫裡的牙菌斑清乾淨,接著隔絕口水,讓牙齒維持在清潔、乾燥的狀態,然後再塗上氟漆。   部分家長會關心使用氟化物的安全性,李軒牙醫師說,口服的氟錠較容易有過量的情形,通常是小朋友誤食,當成糖果一口氣吃了很多顆,所以家中的氟錠一定要放在小朋友拿不到的地方。至於其他氟化物的含量有限,縱然吃掉一整條牙膏,其實也不至於有嚴重的影響。   氟漆中的氟化物都是在安全許可範圍內,李軒牙醫師說,只要由專業牙醫師操作,不用擔心氟化物過量的問題。     貼心小提醒   小朋友開始長牙後,便要定期到牙科檢查、塗氟,在尚未蛀牙前,開始強化琺瑯質,李軒牙醫師提醒,及早介入便可以用一些相對簡單,費用也比較低的方法,有效地做好牙齒保健,避免引發未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關於牙齒的健康,預防永遠勝於治療喔!   原文出處

肝癌風險評估,揪出早期肝癌

2021年12月01日
公開
228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歡迎胃腸肝膽科的朱光恩醫師來到照護線上。   朱光恩醫師:大家好,我是朱光恩醫師。   劉育志醫師:請問朱醫師,肝癌的危險因子有哪些?   朱光恩醫師:在台灣很多人都有B型肝炎或是C型肝炎,有些人酗酒就有酒精性肝炎,不要忘記會有脂肪肝的問題,因為台灣愈來愈多人有脂肪肝的問題,吸菸、肥胖症、體重過重、新陳代謝等相關疾病,都有可能是罹患肝癌的危險因子。關於脂肪肝,我們常聽醫師說你有脂肪肝,再次強調脂肪肝的問題,有可能導致罹患肝癌,所以一定要很小心面對這個議題。   劉育志醫師:請問肝癌的早期症狀有哪些?   朱光恩醫師:肝癌在初期時是沒有症狀的,需靠篩檢及檢查,因為若很不幸的,肝癌已經引起症狀時就太晚了!   劉育志醫師:請問我們要如何發現早期肝癌?   朱光恩醫師:一般做肝臟檢查會用一些常見的工具,例如抽血,有二個指數或三個指數是很常會用到的,像是GOT、GPT、胎兒蛋白等常見指數,也會用腹部超音波看肝臟有沒有硬化、長東西。近年來在醫學上發展一個新的分數,叫做Galad score,這個分數能用更高的敏感度及特異性,告訴我們是否已經罹患初期肝癌。   劉育志醫師:該如何評估肝癌風險?   朱光恩醫師:有一個新的計算分數程式,叫做Galad score,這個分數有五個重要項目,一個是病患的年紀、性別、胎兒蛋白的指數、另一個是胎兒蛋白異質體,叫做胎兒蛋白L3及特殊蛋白質,稱為異常凝血酶原PIVKA-II,綜合這五個項目就可以算出分數,可以用較高的特異性及敏感性診斷,這個病患是否罹患初期肝癌。   劉育志醫師:請問什麼是胎兒蛋白異質體?   朱光恩醫師:胎兒蛋白異質體就是胎兒蛋白L3,它是一種特殊蛋白質,只有肝癌細胞會分泌胎兒蛋白L3,當我們在幫病人抽血、驗血時,可以看病患胎兒蛋白的數值及胎兒蛋白異質體L3的蛋白質比率,若胎兒蛋白L3的比率上升,就可以預估病患罹患初期肝癌。   劉育志醫師:哪些族群會建議進行肝癌風險評估?   朱光恩醫師:建議有慢性B型肝炎、慢性C型肝炎的病患,長期酗酒、有慢性酒精性肝炎或是已經肝硬化的病患,還有剛才提到的問題,就是脂肪肝及一些慢性代謝性疾病,例如血色病及自體免疫功能失調引起的慢性肝炎,這些病患都是需接受初期肝癌篩檢的人選。   朱光恩醫師:我最近有看到一個病患,他是慢性B型肝炎帶原者,很多年前,有固定來門診做B型肝炎的追蹤,最近大概五、六年他就沒有再來,一直到最近他又來看診,他才四十幾歲就說他吃不下、肚子脹、肚子痛,聽起來很奇怪,於是幫他做超音波掃描,發現在肝臟裡面,有一個十公分大的肝癌,這是非常不幸的事情。   朱光恩醫師:如果有慢性肝病的問題,就像前面有提到一些特別族群,是需要特別去做肝癌篩檢,現在有一些很有力的工具,例如抽血、超音波等等。近年來還有一個新的分數分析,稱為Galad score,Galad score可以用更高的特異性、敏感性,診斷病患是否罹患初期肝癌,所以有這樣的問題,一定要正視,一定要定期去醫院做追蹤。   劉育志醫師:感謝朱醫師來到照護線上,我們下次再見,掰掰。   原文出處

高血壓、腎臟冒泡泡,多囊腎怎麼辦?

2021年12月01日
公開
392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歡迎賴台軒醫師來到照護線上。   賴台軒醫師:大家好,我是臺大醫院內科部賴台軒醫師。   劉育志醫師:請問賴醫師,多囊腎的成因為何?   賴台軒醫師:多囊腎是一個自體顯性的遺傳性的疾病,既然是顯性遺傳,就表示說如果父親或母親,一個人有這個多囊腎的基因突變,大概會有百分之五十的機會,會遺傳給下一代。   賴台軒醫師:它剛開始其實是沒有什麼症狀,等到30-40歲之後開始,腎臟就會慢慢長出很多的水泡或是囊腫,因此叫做多囊腎或是泡泡腎,等到泡泡越來越多之後,可能就會影響到腎臟的功能,腎臟會慢慢的惡化。一般多囊腎的患者,在50-60歲甚至70-80歲的時候,可能就會走到末期的腎衰竭期,洗腎的這一條路。   劉育志醫師:遇到哪些狀況時,我們需要懷疑有多囊腎的可能?   賴台軒醫師:多囊腎剛開始其實沒有症狀,但是多囊腎既然是顯性的遺傳,所以應該會有比較明顯的家族史,所以如果你的家族史裡面有人有多囊腎的診斷,或是說家族裡面有不只一人有洗腎的病史,建議就應該要做定期的健康檢查,如果說沒有這些病史,但是如果你有不明原因的血尿或是腰痛,或是高血壓等等的問題,也應該要到腎臟專科醫師那邊就診。   劉育志醫師:多囊腎常見的症狀有哪些?   賴台軒醫師:多囊腎因為腎臟一直冒出泡泡出來,所以有的人它那個泡泡越長越大之後,可能會壓縮到血管因此會產生血尿,隨著泡泡越來越大之後,它可能會壓迫到周邊的器官,因此會產生腹脹、會產生腰痛,當然多囊腎也會造成其他器官的一些影響,譬如剛剛所講的高血壓,有少部分的多囊腎患者,大概5-15%可能會有腦動脈瘤,腦動脈瘤如果破裂,就會造成急性的出血性中風,都是很嚴重的問題。   劉育志醫師:除了腎臟會出現水泡之外,其他器官會不會也產生水泡?   賴台軒醫師:多囊腎它名字雖然叫做多囊腎,但是除了腎臟之外,它還有其他的一些器官的表現,很多病人還有合併多囊肝,所以肝臟也會有很多的水泡,另外它有可能會影響到心臟,有些人會有心臟瓣膜的問題,多囊腎的人也比較容易有尿路結石、尿路感染。   劉育志醫師:我們要怎樣去確定診斷多囊腎?   賴台軒醫師:多囊腎的診斷一般分成兩個部分,第一個就是說有明確的家族史,根據統計大概80%-85%以上,都應該會有明確的家族病史,有些人沒有明確的家族史,可能是並沒有明確的瞭解家族有沒有人確診,這時候我們必須要藉助影像學的診斷,最常見的是超音波,因為在超音波可近性、可及性的關係,很快就可以診斷,如果兩邊的腎臟泡泡有一定的數量,就可以診斷是多囊腎,如果說超音波沒有辦法確認的話,進一步做電腦斷層、核磁共振,一樣是有非常好的診斷效果。   劉育志醫師:沒有家族史的人,有可能會罹患多囊腎嗎?    賴台軒醫師:它是一個顯性遺傳的疾病,其實95%以上仍然是一個直接遺傳的疾病,只有不到5%是自己的基因突變的疾病,所以即使是沒有家族史,但是如果影像學的診斷是符合的話,我們應該還是會把它當作是多囊腎,當然如果病人他願意進一步做基因檢測,大概就可以非常肯定的確定多囊腎的一個診斷。   劉育志醫師:過去針對多囊腎的治療大概是什麼樣   賴台軒醫師:之前多囊腎並沒有一個好的藥物的治療,因此也就是很多的病人,他就算知道得到這樣的疾病,反而沒有積極的治療,甚至放棄治療,這是非常的可惜。   賴台軒醫師:在之前的多囊腎治療大概有分成幾個部分,第一個我們會請病人多喝水,多喝水的話主要是因為多喝水它會抑制這個血管升壓素,這個血管升壓素是造成多囊腎產生水泡的重要因素,因此多喝水對病人是有很大的幫助,我們都會建議病人一天可能要喝3000cc以上的水,當然這個前提是他並沒有水腫或是心臟衰竭等等的症狀,第二個部分當然是飲食方面的控制,都跟其他慢性腎臟病的病人一樣,我們一樣會請病人注意鹽分的攝取,低蛋白的飲食,對於慢性腎臟病的惡化是有幫助的,第三個部分剛剛有講過,50-80%的人他有合併高血壓的一個症狀,血壓的控制對於多囊腎的進展有很大的幫助。   劉育志醫師:目前有藥物可以治療多囊腎,這些藥物對於患者可以帶來哪些幫助?   賴台軒醫師:現在多囊腎有新型藥物可以使用,這個藥物的機轉是血管升壓素的結抗劑,剛剛有講過血管升壓素它本身就是多囊腎惡化的一個非常決定的因子,所以把它結抗掉之後,可能可以對這個多囊腎的惡化有幫助,臨床試驗的結果也顯示,有使用這類血管升壓素的結抗劑,它可以有效減緩多囊腎泡泡的進展,進而減緩這個腎功能的惡化,這是目前新的一個治療方式。   賴台軒醫師:大約是60歲的女性病人,他其實是從神經科轉介過來的,他這一次主要就是因為腦動脈破裂出血住院,很幸運的是他後來所謂的神經學功能大致都有恢復,也因為在住院期間發現是多囊腎,因此來我們醫院就診,其實病人在之前就有知道自己是多囊腎,但是就像大部分的病人,可能對這個疾病不是很了解,或是他覺得這個疾病沒有什麼藥物可以治療,因此他就放棄治療,最後可能因為高血壓,再加上剛剛所講的多囊腎本來就會有腦動脈瘤,因此就中風了。   賴台軒醫師:自從來了門診之後,我們現在給予喝水、積極的飲食控制,血壓的治療,再加上新型的藥物,他目前的腎功能就趨於穩定,我們也希望腦中風的狀況不會再發生。   賴台軒醫師:我們目前來講,很好的醫療團隊,有很好的治療,我們如果把這個多囊腎的疾病控制好,腎功能就不會快速的惡化,也就比較不會進展到需要透析的程度,因此我們會希望多囊腎的患者,積極的站出來接受治療,把這個疾病控制下來,多囊腎它是一個遺傳性的疾病,但是也是一個可以控制的疾病,希望大家都能夠腎臟健康。   劉育志醫師:感謝賴醫師來到照護線上,我們下次再見,掰掰!   賴台軒醫師:謝謝!   原文出處

脈動性耳鳴怎麼辦?血管介入專家解說

2021年12月01日
公開
252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蘇亦昌醫師:我碰過一個四、五十歲的女生,她就是因為睡覺受到嚴重的影響,她說她已經幾乎沒有一天好好睡過了。   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歡迎蘇亦昌醫師來到照護線上。   蘇亦昌醫師:大家好,我是蘇亦昌醫師。   劉育志醫師:請問蘇醫師,什麼是脈動性耳鳴?   蘇亦昌醫師:耳鳴就是指我們會聽到一些在環境中,應該沒有的一個聲音,至於脈動性就是說這個聲音,它好像跟我們的脈搏是同步的,是有一個脈搏的現象,我們就會叫做脈動性耳鳴。   劉育志醫師:脈動性耳鳴聽起來像什麼聲音?   蘇亦昌醫師:會咻~咻~咻~咻~的這樣子,一個聲音的感覺。   劉育志醫師:其他人能夠聽到患者的耳鳴嗎?   蘇亦昌醫師:通常耳鳴只有自己聽得到,旁邊的人是聽不到,當然醫生有時候會拿聽診器去聽,醫生透過聽診器,可以聽得到這些脈動的聲音。   劉育志醫師:脈動性耳鳴可能伴隨哪些症狀?   蘇亦昌醫師:有些病人他會自己發現說,他好像壓住某一邊的喉嚨,或者是壓住耳朵後面的地方,壓住聲音可能就會不見,但是放開又會跑出來,另外這種聲音,因為有可能是跟血流有關,變成24小時都會有,所以可能周遭比較吵雜的時候,也許不明顯但是在比較安靜,特別睡覺的時候,聲音會特別明顯,甚至有些人會產生,睡眠困擾的問題。   劉育志醫師:哪些原因可能導致脈動性耳鳴?   蘇亦昌醫師:我都會形容脈動性耳鳴,就好像我們的耳朵,理論上跟我們旁邊的血管,中間是有圍牆,就好像隔牆有耳,但是今天如果這個牆壁變薄,或者是隔壁這個血管的血流增加,不管這個血流增加是正常的,或是不正常的,他可能耳朵就會聽到,本來不應該聽到的聲音,所以大部分是跟血管有關,而且這個牆壁又變薄,才會產生脈搏性耳鳴。   劉育志醫師:脈動性耳鳴可能導致哪些併發症?   蘇亦昌醫師:大部分的脈動性耳鳴是,除了剛剛講的影響睡眠、生活品質以外,是不會有太大的併發症,但是偶而會發生,因為這種聲音太吵,反而會間接影響到聽力,最常見的併發症,可能就是部分聽力的損失。   劉育志醫師:如果有脈動性耳鳴,需要做哪些檢查?   蘇亦昌醫師:如果我們懷疑脈動性耳鳴,這大部分都是聽病人描述的,第一個就是我們會說,我們醫生也會幫忙壓壓看喉嚨或者是耳朵後面,不管是左邊右邊,這個聲音會不會不見,第二個就是我們會用聽診器去聽一下,聽不聽的到聲音,第三個我們當然就是會做一些,跟血管有關,以及跟耳朵附近骨頭有關的一些檢查,這個檢查大部分都是指核磁共振,或電腦斷層,這兩種比較不侵入性的檢查。   劉育志醫師:脈動性耳鳴要如何治療?   蘇亦昌醫師:如果檢查起來發現是血管血流增加,而且這個血流增加,是跟不正常血管有關的話,當然我們就會去治療這個不正常的血管,但如果是血管都是正常,可是牆壁變薄,就有可能去做一些手術,把這個牆壁變厚,這個牆壁其實是指骨頭,我們可以把耳朵後面的骨頭增厚,不過這種手術其實很少做,因為大部分我們是會建議病人,如果可以適應這樣子的症狀,其實就可以適應,或者我們可以用一些簡單的藥物,讓他血壓變得比較平順,心跳比較不會那麼快,有時候這種症狀也會改善,我們就比較不會去治療,這種牆壁變薄的狀況,所以大部分的治療,特別是侵入性治療,會比較針對是有不正常血管,或者是那些血管的位置比較特別,然後我們會針對那個去做治療。   劉育志醫師:所謂不正常的血管大概是有哪幾種狀況?   蘇亦昌醫師:最有名的例子大概就是,所謂的動靜脈廔管,動靜脈廔管基本上我們都會形容,好像動脈跟靜脈,兩個不小心接錯線,接錯線了以後,會讓靜脈系統的壓力,因為受到動脈的壓力,不正常的升高,壓力升高以後,就會讓骨頭旁邊的耳朵,去聽到這個聲音,他就會產生脈動性耳鳴。   劉育志醫師:到什麼程度會建議接受治療?   蘇亦昌醫師:我們會分兩種狀況,第一種是如果一系列的檢查,看起來這個脈動性耳鳴,特別是有不正常血管的這種血流,不會對腦部有產生危險的話,這大部分是不會建議治療,除非影響睡眠,影響生活品質,非常非常的困擾,但是如果我們檢查發現說這種脈動性耳鳴,即使不影響他的睡眠,但是卻已經開始影響了,腦部正常血流的話,這個我們就會建議治療,因為這個會怕未來,腦部會有一些中風的症狀出現。   蘇亦昌醫師:我碰過一個四、五十歲的女生,她就是因為睡覺受到嚴重的影響,她說她已經幾乎,沒有一天好好睡過了,後來我們檢查就是發現,在她的右耳後面,有一個動靜脈廔管,這個廔管是還沒有影響到腦部,所以還不會有生命危險,但是試過了一些簡單的藥物,完全沒有辦法改變他的睡眠,反而她已經需要依靠,很多很多的安眠藥,才有辦法勉強入睡,這樣我們當然就會建議說,因為現在有比較非侵入性的介入型治療,就可以幫他解決這個問題,所以後來我們就是用這種栓塞的技術,去找到那個不正常血管所在,我記得我們只用了五個線圈,就把不正常的血管給栓塞掉,通常這種狀況下,一做完治療,那個聲音馬上就會不見,所以生活可以得到大幅度的改善。   劉育志醫師:感謝蘇醫師來到照護線上,我們下次再見。   蘇亦昌醫師:好,謝謝大家。   原文出處

僵直性脊椎炎,迷思要破解!醫師圖文剖析

2021年12月01日
公開
366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僵直性脊椎炎只有男生才會得到嗎?」   「HLA-B27抗原陽性就是僵直性脊椎炎嗎?」   「年輕人才會罹患僵直性脊椎炎?」   「可以開刀治療嗎?」   三軍總醫院風濕免疫過敏科盧俊吉醫師指出,僵直性脊椎炎患者大部分會於45歲之前發病,通常是在早上起床時,感到腰痠背痛、僵硬不適,可能持續半個小時或一個小時以上,部分患者具有後腳跟疼痛。如果患者超過45歲之後才出現下背痛症狀,就要小心鑑別診斷,包括退化性關節炎或是運動傷害等等。   面對僵直性脊椎炎,大家常有許多疑惑,一起來了解!     僵直性脊椎炎只有男生才會得到?   僵直性脊椎炎較常發生在男性,但是女性也可能發生,盧俊吉醫師說,男性跟女性的比例大約是9:1到10:1,未滿45歲女性若有下背痛症狀也要提高警覺。       僵直性脊椎炎是不是會遺傳?   僵直性脊椎炎與遺傳基因有關,盧俊吉醫師解釋,僵直性脊椎炎相關基因叫做HLA-B27,九成以上的僵直性脊椎炎患者帶有HLA-B27基因,但是帶有HLA-B27基因的人不一定會發病,而發病的人也未必帶有HLA-B27基因。   簡單來說,如果父母任何一方帶有HLA-B27基因,有可能將HLA-B27基因遺傳給小朋友,但是獲得HLA-B27基因的小朋友未必會生病。盧俊吉醫師說,在台灣,大約3至5%的人帶有HLA-B27基因,帶有HLA-B27基因的人日後出現僵直性脊椎炎的機會大概是十分之一。在日本,小於0.1%的人帶有HLA-B27基因,但是依然有不少僵直性脊椎炎患者。     「具有基因還是可以結婚、生育。」盧俊吉醫師強調,「因為有基因不代表會發病,沒有基因還是可能罹患僵直性脊椎炎。」     僵直性脊椎炎是不是不痛就不用吃藥,痛了再吃藥?   僵直性脊椎炎是中軸脊椎的慢性發炎,盧俊吉醫師指出,建議要規則服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抑制關節發炎,減少關節的破壞。如果症狀比較緩解,醫師會調整劑量,但還是要持續服藥。     僵直性脊椎炎是不是會變駝背?   僵直性脊椎炎若沒有好好控制,脊椎骨會產生病變,漸漸融合在一起,形成竹節狀脊椎,盧俊吉醫師解釋,我們的脊椎具有弧度,如果腰椎被拉直,就可能顯得駝背。不過也有少部分病人,並不會產生駝背。目前無法事先預知什麼病人未來會不會駝背。     僵直性脊椎炎可以開刀治療嗎?   僵直性脊椎炎除了影響脊椎,部分僵直性脊椎炎患者會漸漸駝背,過去沒有收物製劑的年代,在3-40年前可能嘗試透過手術去矯正姿勢,病患可以接受手術治療矯治駝背及相關呼吸功能異常。現在都不建議開這種刀,因為手術風險很高。     僵直性脊椎炎患者的眼睛也會發炎?   僵直性脊椎炎會伴隨「關節外症狀」,盧俊吉醫師說明,諸如眼睛、腸道、皮膚、肺臟、心臟瓣膜等處,可能受到影響。眼睛的部分可能有葡萄膜炎,而會出現畏光、紅眼、疼痛、流淚、視力模糊等症狀。葡萄膜炎會影響視力,一定要及時治療,盧俊吉醫師說,眼睛疼痛時必須先確認是感染,還是由僵直性脊椎炎所引起。排除感染的可能後,可能使用類固醇、免疫調節劑、生物製劑來治療,把握治療時機,視力較有機會恢復。   腸道的部分可能伴隨發炎性大腸性疾病,如克隆氏症或潰瘍性結腸炎。盧俊吉醫師說,有時候僵直性脊椎炎會合併乾癬,而在皮膚出現紅色斑塊、脫屑,這些都是僵直性脊椎炎的「關節外症狀」。       僵直性脊椎炎能不能運動?   「僵直性脊椎炎患者應該要運動,任何運動都可以!」盧俊吉醫師指出,「僵直性脊椎炎的特色就是越運動身體功能越好,越運動會僵硬感消失越快。病人往往在早上剛睡醒時最痛,痛到受不了,痛到不太能動,可是經過半個小時之後,越運動會越舒服。」   醫師都會鼓勵患者運動,沒有特別的限制,盧俊吉醫師說,好好伸展、暖身,喜歡做什麼運動都可以。     女生得僵直性脊椎炎能不能生小孩?   「女性患者還是可以懷孕生產。」盧俊吉醫師澄清,「在懷孕過程中,大家會希望減少藥物的使用,在過去由於藥物選擇有限,患者懷孕後,病情較不易控制,會非常辛苦。現在已有一些治療藥物,是在懷孕、哺乳期間都可以使用的生物製劑。讓患者在懷孕、哺乳時,也能把僵直性脊椎炎控制穩定。」     僵直性脊椎炎的治療方式有哪些?   僵直性脊椎炎的治療包括藥物治療與非藥物治療,盧俊吉醫師解釋,藥物治療包括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免疫調節劑、針劑生物製劑、口服小分子藥物。非藥物治療包括物理治療及運動等。       生物製劑是什麼?何時要用生物製劑治療?   僵直性脊椎炎會出現脊椎破壞、接骨點炎併骨刺及駝背的根本原因是慢性發炎,盧俊吉醫師說明,傳統治療使用的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免疫調節劑便是為了緩解發炎反應。生物製劑藥物作用機轉較為精準,可以抑制與僵直性脊椎炎致病的細胞激素,達到抑制發炎反應,避免骨頭破壞或是骨刺新生。在傳統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治療成效不佳時,可考慮使用生物製劑或口服小分子藥物。目前已有多種生物製劑及口服小分子藥物,治療僵直性脊椎炎的成功率很高,幾乎都可達到90%以上。   盧俊吉醫師說,針劑生物製劑的用法很多樣,有一周兩針、兩周一針、一個月一次等劑型,口服小分子藥物色是攜帶方便,醫師會依照治療成效與患者需求來選擇藥物。     生物製劑會不會出現抗藥性?需要持續使用嗎?   因為生物製劑是種蛋白質,在使用一段時間後身體可能產生「抗藥抗體」,就是俗稱「抗藥性」,但機會很低,盧俊吉醫師說,類風溼性關節炎少數病友使用生物製劑之後,可能得換第二種、第三種藥物。僵直性脊椎炎較少看到這種狀況,大約九成以上的病友,都能獲得不錯的效果。   盧俊吉醫師說,僵直性脊椎炎跟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類似,只要能好好接受治療,將病情控制穩定,便能緩解症狀,減少併發症,也可活動自如。 醫師會依照疾病的活性,適時調整藥物,盧俊吉醫師叮嚀,患者最好不要自行停藥,以免病情變化!   原文出處

爆炸性頭痛,腦動脈瘤很致命

2021年12月01日
公開
276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蘇亦昌醫師:輕者大概只有頭痛、脖子僵硬、脖子痠痛、想吐或者真的嘔吐,但嚴重者有可能昏迷甚至死亡。   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歡迎蘇亦昌醫師來到照護線上。   蘇亦昌醫師:大家好,我是蘇亦昌醫師。   劉育志醫師:請問蘇醫師,什麼是腦動脈瘤?   蘇亦昌醫師:腦動脈瘤就是在我們腦部裡面的動脈,它有時候在邊緣的牆壁上,會有一個脆弱點而膨出來的那個膨出物,我們就會說是動脈瘤。   劉育志醫師:哪些原因可能導致腦動脈瘤形成?    蘇亦昌醫師:大部分的動脈瘤形成原因其實是不清楚,但是少數人會跟家族遺傳,或者一些特殊的疾病有關。   劉育志醫師:還沒破裂的腦動脈瘤可能出現哪些症狀?    蘇亦昌醫師:目前因為健檢的發達,大部分沒有破裂的動脈瘤,都是沒有症狀意外被發現。但少數的是會有頭痛、眼睛睜不開,或者是其他一些跟腦部壓迫有關的症狀。   劉育志醫師:當腦動脈瘤破裂的時候,可能有哪些症狀?    蘇亦昌醫師:最常見的當然就是腦出血,學名叫做蜘蛛膜下腔出血,這種出血可輕可重,輕者大概只有頭痛、脖子僵硬、脖子痠痛、想吐或者真的嘔吐,但嚴重者是有可能昏迷甚至死亡,是由救護車緊急送來醫院治療。   劉育志醫師:它破裂的時候的死亡率大概是多少?   蘇亦昌醫師:有的人統計大概,這種病人如果破裂以後到醫院,大概有快1/3的人出不了醫院,意思就是其實有20-30%的死亡率。   劉育志醫師:要如何確認是否有腦動脈瘤?   蘇亦昌醫師:目前最常見的方法有兩種,第一種是因為健檢去做,大部分是做所謂的核磁共振的腦血管檢查,因為核磁共振是一個沒有輻射線的檢查,適合健檢。但有些人是因為有一些症狀來到急診,大部分是做電腦斷層,但不管是核磁共振或電腦斷層,這兩種都是屬於非侵入性的檢查,是現在診斷動脈瘤還蠻好的一個工具。   劉育志醫師:什麼時候需要做血管攝影?   蘇亦昌醫師:傳統的血管攝影大概因為是侵入性的,所以我們現在比較少當作第一線的檢查。但如果如剛剛所說,如果是非侵入性的檢查,不管是核磁共振或電腦斷層,我們看到有動脈瘤的時候,有時候就會考慮做這種傳統的血管攝影,去確認這個動脈瘤,二方面除了確認,更是要看看我們之後,如果要治療的計劃的一個設計,會依據血管攝影的結果。   劉育志醫師:腦動脈瘤能夠用藥物治療嗎?   蘇亦昌醫師:目前沒有辦法用藥物來治療動脈瘤,可是動脈瘤可能會變大,或破裂的一些原因,包括抽菸、高血壓等等…這個倒是可以用藥物來幫忙,減少動脈瘤再復發或破裂的一個原因。   劉育志醫師:腦動脈瘤到什麼程度會建議接受介入治療?   蘇亦昌醫師:動脈瘤是這樣,目前文獻上有一些打分數的方法,這打分數意思是說根據不同的面向,比方說性別、動脈瘤的位置、動脈瘤的形狀、動脈瘤的大小等等…會打一個分數,分數越高破裂機會越高,破裂機會越高,當然就越建議要治療,所以目前我們大概會抓在,如果破裂的機會打分數完,大概在1%到2%的破裂機會以上的這種我們都會建議要積極的治療。   劉育志醫師:腦動脈瘤的介入治療要如何進行?   蘇亦昌醫師:目前動脈瘤治療有手術跟栓塞兩大類,手術當然就是傳統開腦的 手術。至於栓塞的話,我們大概可以分成一種是只放所謂的血管導流裝置,這種就是比較不用放線圈就可以治療動脈瘤,還有另外一種也是比較傳統的,就是我們會塞一些線圈到這個動脈瘤裡面來,讓血液進不了動脈瘤動脈瘤就不會破裂,通常我們就是從鼠蹊部穿刺這個動脈,把導管送到腦部以後,就開始把更小的導管放到動脈瘤裡。   蘇亦昌醫師:從這個最小的導管就會放一些線圈把這個動脈瘤給填塞住,這個就是我們所謂的傳統的拴塞,另外還有一種是我們剛說的血流導向裝置,這種就是我們幾乎不用進到動脈瘤,直接到含有動脈瘤這個血管,把一個剛剛講的這種特殊的支架,從血管放到經過這個動脈瘤的出口,然後再到近端比較正常的血管,然後就可以把這個支架釋放完畢。   劉育志醫師:整個手術的時間大概多長?   蘇亦昌醫師:如果以剛剛講的這兩種的話,我估計大部分應該是一到三個小時之內就可以完成,當然是看動脈瘤的困難度來決定。我們有治療過一位五十幾歲的女性,他就是產生劇烈的頭痛,他其實本來是清醒的,但是到醫院的時候他就剛好昏迷了。所以我們就是經過緊急的檢查,就發現說他有一個非常大,大概快要到一公分大小的一個動脈瘤破裂,造成嚴重的腦出血。   蘇亦昌醫師:所以當場我們除了安排可能動脈瘤的治療以外,當時更重要的就是我們會做一些生命支持的一些緊急手術跟治療,這些最基本的支持跟緊急治療完成以後,我們就來對付這個動脈瘤。我都會跟病人家屬解釋說,治療動脈瘤特別是破裂那好像是在拆炸彈,這個炸彈已經破裂過一次,所以我們必須要在它破第二次之前,趕快再幫他把這個炸彈給拆掉。   蘇亦昌醫師:所以當時我們就是用栓塞的方式,這個病人剛好栓塞方式很適合,因為第一個他的手術比較困難,第二個他的病情比較危急,栓塞因為是不用開腦的,它是一個比較低侵入性的一種治療方式,所以對他的恢復會比較有成效。所以後來我們就是用栓塞,也就是剛剛講的放線圈放支架的方式,來幫他把這個動脈瘤保護住,那保護住以後他不會有產生第二次的出血,之後就靠我們後來持續的內科藥物的一些治療,讓他慢慢地恢復正常。   劉育志醫師:什麼樣的頭痛建議要盡快就醫檢查?   蘇亦昌醫師:只要是劇烈性的,有些人是形容說好像爆炸,這一輩子從來沒有這麼嚴重的頭痛,第二個常常合併肩頸會僵硬,第三個當然就是噁心,或者是有明顯的嘔吐,只要有這三個症狀就建議盡快到醫院做檢查。   劉育志醫師:有哪些族群會建議去做腦動脈瘤的篩檢?   蘇亦昌醫師:第一個大概就是家裡面有曾經不明原因腦出血,或者是實際上知道有動脈瘤的一個家庭。我們一般都會說,如果直系血親有一個人有,或者是旁系血親有兩個人有動脈瘤的話,會建議這個跟他有血緣關係的直系跟旁系血親可以去做個檢查。   劉育志醫師:感謝蘇醫師來到照護線上,我們下次再見!   蘇亦昌醫師:掰掰!謝謝!   原文出處

今年超了沒?愛護肝臟,終結C型肝炎,醫師圖文解析

2021年11月23日
公開
449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世界上,每三十秒就有一人死於肝炎相關疾病,而在台灣,肝癌亦是主要癌症死因之一。   為了減少病毒性肝炎造成的危害,自109年起,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提供年滿45歲至79歲(原住民40歲至79歲)的民眾進行B、C肝免費篩檢,若驗出C型肝炎病毒,便可接受C肝全口服新藥治療,而且藥費皆由政府買單!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許多患者因為不敢到醫院而錯過定期追蹤的時間,甚至延誤治療。   「其實肝炎的追蹤,只需要靠抽血與腹部超音波,便利性相當高。」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總執行長楊培銘教授提醒,「C型肝炎的治療也很簡單,療程僅8週或12週,副作用低、治癒率高達98-99%,大家一定要把握治療時機!」     愛肝保衛戰,抽血、腹部超音波超前部署   肝是沉默的器官,唯有定期檢查追蹤,才能遠離肝病的威脅。肝臟慢性發炎會增加肝硬化、肝癌的風險,楊培銘教授指出,導致肝臟慢性發炎的原因很多,包括B型肝炎、C型肝炎、脂肪肝、酒精、抽菸、代謝性疾病等,若有相關危險因子,便需要定期檢查。   除了抽血測量GOT/ AST及GPT/ ALT肝臟發炎指數以及甲型胎兒蛋白AFP (α-fetoprotein)是否異常升高,也可以利用方便、無痛且確診率高的腹部超音波,來篩檢肝臟問題。   GOT、GPT是肝臟發炎的指數,甲型胎兒蛋白AFP是與肝癌相關的指數,楊培銘教授解釋,腹部超音波檢查不但可以檢查肝硬化、腫瘤,還可以檢查膽囊、胰臟、脾臟、腎臟,或是腹腔裡面有沒有異常腫大的淋巴結。     楊培銘教授建議,B、C型肝炎帶原者至少每半年接受一次腹部超音波檢查,也建議年滿40歲以上民眾,每年都應該做腹部超音波檢查,才能及早發現腫瘤、及早治療。   「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經常在全台各地偏鄉免費做肝病篩檢,日前完成了1,912人腹部超音波檢查,其中異常率高達88%。」楊培銘教授補充,「肝基會皆會協助患者轉介至醫療院所進一步追蹤治療,希望降低肝病的危害。」     肝炎好發族群,這幾類人更應該注意!   「B型肝炎、C型肝炎主要透過血液傳染,曾接受輸血、共用針頭的民眾,需要積極接受篩檢。」楊培銘教授強調,若有刺青、紋眉、繡眉、繡唇、穿耳洞、肚臍環、危險性行為、以及洗腎的民眾,也都要注意,因為B型肝炎、C型肝炎病毒可能隨著體液、血液進入體內。若感染者為孕婦,B型肝炎、C型肝炎的病毒會在生產過程中傳染給新生兒。     肝炎病毒會造成慢性肝炎,持續破壞肝臟,進而演變成肝硬化、肝癌,稱為「慢性肝病三部曲」,楊培銘教授補充,除了傷害肝臟之外,C型肝炎病毒也會讓身體慢性發炎,導致多種肝外病變(extra-hepatic disease),導致三高(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腎臟病惡化、心血管疾病惡化,對健康的影響不容小覷。     肝病患者感染新冠肺炎,致死率更高!   肝炎與新冠肺炎是由不同的病毒引起,但是肝炎患者若是染上新冠肺炎,可能讓病情更嚴重。   「台灣C型肝炎的盛行率約4%,特別是在四、五十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大概每25位就有1位是C肝患者。」楊培銘教授表示,「研究顯示,C肝患者如果感染新冠肺炎,產生併發症的風險較高。因為C型肝炎患者可能有肝炎,甚至肝硬化,倘若再感染新冠肺炎,肝臟功能恐怕難以負荷,所以有可能造成嚴重的後果,甚至死亡的威脅。」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肝炎的治療常被民眾忽略。」楊培銘教授表示,「肝基會長期進行肝病篩檢,以苗栗地區為例,今年C型肝炎篩檢人數與往年相比大幅減少,篩檢量僅有去年的3成5,且治療率不到8成。」   「肝炎治療不能等!」楊培銘教授強調,針對C型肝炎篩檢,政府日前已放寬篩檢條件,凡年滿45至79歲民眾,終身可接受一次B、C型肝炎篩檢。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治療C肝也無須擔心,臨床上普遍使用的C肝全口服新藥,副作用低、安全性高,治癒率更高達98%至99%。楊培銘教授補充,服用8週或12週即可治癒C肝,能減少患者往返醫療院所的次數,且健保全面給付,可降低感染的風險也減輕經濟與心理上的負擔。   貼心小提醒 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啟動腹部超音波篩檢計畫,幫助國人早期發現肝癌。腹部超音波是檢查肝臟健康的最佳武器,民眾應善加利用。   C型肝炎若不接受治療,除了加速慢性肝病三部曲,也會引發肝外病變,導致糖尿病、腎臟病及心血管疾病惡化,感染新冠肺炎時,出現重症的風險也較高。楊培銘教授叮嚀,治療C型肝炎不只是治療肝病,更是治療全身性疾病,請務必及早篩檢、及早治療!   原文出處

乾癬性關節炎,迷思要破解!醫師圖文解析

2021年11月22日
公開
303

  作者:劉育志 醫師 乾癬是個相當惱人的問題,患者的皮膚會出現一片片紅色斑塊,帶有大量銀白色皮屑,花蓮慈濟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蘇桂英醫師指出,除了皮膚症狀之外,患者還可能出現乾癬性關節炎。   關於乾癬性關節炎的迷思很多,一起來了解!     什麼是乾癬性關節炎 ?   乾癬性關節炎是一種全身性的慢性發炎疾病,以關節發炎為主要表現,但也會影響到肌腱、韌帶附著於骨頭的位置,使患者感到關節發紅、發熱、腫脹、疼痛。   乾癬性關節炎大部分發生在30至50歲的族群,不過各個年齡層都可能出現,男女比大概是1:1。蘇桂英醫師指出,多數患者會先在皮膚出現乾癬的表現,爾後才有乾癬性關節炎,不過少數患者會在沒有皮膚表現時先出現關節炎,就比較不容易診斷。   因為乾癬性關節炎會導致全身性發炎,所以患者常有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脂肪肝、心血管疾病、肥胖等共病。     乾癬性關節炎是因為免疫力不足嗎?   乾癬性關節炎是自體免疫疾病,蘇桂英醫師解釋,免疫系統就像身體的軍隊,負責消滅入侵的病毒、細菌等病原體,自體免疫疾病就是免疫系統出了狀況,開始對自己的器官、組織發動攻擊,而造成破壞。   蘇桂英醫師澄清,自體免疫疾病是因為免疫系統混亂、過度反應,而非免疫力不足。     乾癬性關節炎與類風濕性關節炎有什麼不同?   乾癬性關節炎與類風濕性關節炎皆是自體免疫疾病,都可能造成關節腫痛,但是兩者的致病機轉不同,蘇桂英醫師解釋,乾癬性關節炎的特徵是著骨處病變,類風濕性關節炎則是關節的滑膜囊發炎。   類風濕性關節炎好發於40至60歲族群,乾癬性關節炎好發於30至50歲,不過各個年齡層都可能出現這兩種疾病。除了臨床症狀之外,醫師還會參考X光、抽血等檢查,綜合各項資訊來判斷。     乾癬性關節炎的臨床症狀有哪些?乾癬性關節炎的表現都相同嗎?    乾癬性關節炎可能出現在任何關節,症狀表現差異很大,從很輕微到很嚴重都有,蘇桂英醫師說,乾癬性關節炎的表現可分為幾種型態,包括不對稱寡關節炎(asymmetric arthritis)、多發性對稱關節炎(symmetric polyarthritis)、遠端指關節炎(DIP arthritis)、中軸關節炎(spondylitis)、破壞性關節炎(arthritis mutilans)。幾種型態可能合併發生,而且隨著病程演進,可能改變型態。     乾癬性關節炎可能出現皮膚表現、著骨處病變、指頭發炎、脊椎發炎、指甲變化等。「指頭發炎又被稱為『香腸指』,不只有關節發炎而是整隻手指腳趾都發熱、腫脹,像香腸的樣子。」蘇桂英醫師說,「指甲的變化還蠻有特色,例如有指甲點狀凹陷、甲床分離、甲床增厚、線狀出血等。」   因為乾癬性關節炎的表現相當多樣,診斷上較有挑戰,從發病到確診平均需要2年的時間。     如何診斷乾癬性關節炎?   目前乾癬性關節炎的診斷主要是根據CASPAR分類準則(Classification criteria for Psoriatic Arthritis),蘇桂英醫師說明,針對關節炎患者,會從三個面向來評估,臨床上是否有乾癬病史或家族史、指炎或趾炎、指甲病變,再加上血清學不具有類風濕因子RF (Rheumatoid factor),與影像學檢查具有關節旁的骨質新生。總分達到3分以上,被歸類做乾癬性關節炎。     乾癬性關節炎的治療藥物有哪些?   乾癬性關節炎的治療會先由口服藥開始,傳統型疾病修飾抗風濕病藥物(csDMARDs)可以調節免疫功能並改變疾病進程,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NSAIDs)能夠緩解疼痛,蘇桂英醫師說,倘若治療成效不佳,就考慮使用生物製劑、小分子標靶藥物。   生物製劑可以抑制細胞激素,如腫瘤壞死因子、介白素等,小分子標靶藥物能夠抑制細胞激素傳遞,降低發炎反應。     乾癬性關節炎是個慢性病,治療目標在於不要持續發炎、不要持續破壞,讓關節不腫、不痛,蘇桂英醫師強調,越早診斷、越早治療,控制的效果就越好!     什麼是生物製劑?生物製劑治療關節炎的機轉為何?   生物製劑是透過最新的生物科技製作的藥物,蘇桂英醫師指出,生物製劑能夠與特定受體結合並發揮效果,作用機轉較為精準。因為可以中和掉特定發炎性細胞激素,便能阻斷下游的發炎反應。   「傳統抗風濕病藥物治療,得持續使用六個禮拜才開始達到穩定、有效的狀況,」蘇桂英醫師分享,「使用生物製劑的患者,通常在較短的時間內,便能感覺狀況改善。」   小分子標靶藥物可以抑制Janus kinase(JAK),阻斷訊息傳遞,進而減少發炎性細胞激素的生成。 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生物製劑被開發出來,可針對不同的細胞激素、不同的訊息傳遞路徑,對乾癬性關節炎患者有相當大的幫助。     乾癬性關節炎患者,平時該如何保養?   乾癬性關節炎的保養要多管齊下,包括飲食、運動、生活型態、藥物治療等。   飲食方面須維持營養均衡,盡量避免高糖、高鹽、高脂肪、醃製的食物,蘇桂英醫師提醒,要減少精緻碳水化合物的攝取,如麵包、麵條、白米等。   自體免疫疾病患者不宜進補,如果想要使用健康食品,可以事先與醫師討論。     運動對乾癬性關節炎患者有很多好處,平時要保持規律運動,肌力訓練可避免肌肉流失,伸展運動有助維持關節活動度、改善僵硬緊繃,有氧運動能夠維持心肺功能。   「患者一定要戒菸!香菸中含有非常多發炎物質,會讓發炎性疾病惡化,」蘇桂英醫師說,「我們的角質細胞含有尼古丁的接受體,所以抽菸亦是導致乾癬的危險因子。最好能夠尋求戒菸門診的協助,儘快把菸戒掉。」   乾癬性關節炎經常伴隨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心血管疾病等多種共病,務必按時服藥,好好控制。蘇桂英醫師叮嚀,由於感染風險較高,為了讓身體擁有保護力,最好能接種疫苗,例如帶狀皰疹疫苗、新冠肺炎疫苗、流感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等。 作息規律、睡眠充足,維持健康生活型態,也有助維持病情穩定喔!   原文出處

蛀牙怎麼辦?為何抽神經?假牙材質、製作流程,牙醫師圖解說明

2021年11月22日
公開
1415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醫師,我的牙齒好痛!」李先生痛苦地說。   「痛多久了?」   「之前是吃東西時牙齒很敏感,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李先生摀著下顎說,「昨天開始痛得很厲害,整晚都沒辦法睡。」   檢視過蛀牙後,醫師說:「你的蛀牙很深,已經進到牙隨腔,應該要抽神經喔。」   蛀牙是非常普遍的狀況,根據調查,台灣5歲兒童的齲齒率高達65.43%,平均齲齒顆數達3.44顆 ,18歲以上成人齲齒率更高達87.99% 。贋復補綴專科方煥華牙醫師指出,如果蛀牙侷限在牙齒外層的牙釉質,患者通常只會感到輕微不適,牙科醫師的處理方法,是把遭受感染的區域清除乾淨後,以樹脂材料或者是陶瓷材料去做修補,就可以保留牙齒的神經跟大部分牙齒的結構。   如果蛀牙已經攻入牙本質,甚至到達底下的牙髓腔時,患者的酸痛、敏感就會演變成抽痛,甚至是劇烈疼痛。這時大概都會建議進行根管治療,方煥華牙醫師解釋,根管治療的目標是把底下受感染的牙髓神經清潔乾淨,盡可能地保留牙齒的結構。   「通常我都會做一個比喻,抽完神經的牙齒,其實就像是阿里山上那棵被雷擊過的神木,它的中央可能會空掉,保留下它外層的外殼,」方煥華牙醫師說,「僅留下外殼的牙齒會變得脆弱,所以在根管治療完成之後,通常會建議在外層的部分,使用牙冠去做修復會比較合適。」   倘若蛀牙太厲害,使牙齒構造遭到嚴重破壞,大概就只能將牙齒移除,後續再考慮以植牙或牙橋來重建。     固定式假牙的種類有哪些?   修復牙齒的時候,牙醫師會評估牙齒缺損的狀況。   如果缺損的範圍很小,只局限於牙冠,尚未影響到牙髓神經,而且大部分的牙齒結構都健康的情況下,方煥華牙醫師說,我們可能會建議用全陶瓷嵌體來進行修復,全陶瓷嵌體的好處是密合度跟外觀都可以得到不錯的水準,降低後續在邊緣出現二次蛀牙的問題。   如果缺損的狀況比較嚴重,例如抽完神經的牙齒,基本上算是搶救下來的牙齒,我們會希望盡量把它留下來,所以會做一個保護裝置,像安全帽一樣,假少牙冠或牙根斷裂的機會。     如果牙齒已經拔掉,缺了一個洞,該怎麼辦?   「比較直觀的想法是搭一座橋,」方煥華牙醫師說,「想要搭起一座橋,跨過這個缺牙的區域,勢必需要前後兩個橋墩來支撐固定,所以老一輩常說,缺一顆牙要做三顆牙,就是這個意思。」   如果缺牙的數目越來越多時,便需要比較多顆牙齒來當作橋墩,才能支撐起較長的牙橋。方煥華牙醫師比喻說明,「有點像我們請前後兩位同學,幫忙完成缺課同學要做的事情,當缺課的同學越多,便需要更多同學幫忙,才能把事情做完。」   如果缺了牙,卻不想要去傷害其他的牙齒,就得考慮無中生有,也就是植牙。方煥華牙醫師說,我們經常稱植牙是「第三套牙齒」,因為乳牙是第一套,恆牙是第二套,植牙是第三套。植牙的好處是無中生有,如果不想傷害前後兩顆牙齒,或是前後兩顆牙齒的條件不好,不適合擔任牙橋的橋墩,就會考慮以植牙的方式去處理。     常見假牙材質有哪些?   固定式假牙的常見材質有幾種,包括全金屬、金屬燒瓷、全瓷等。方煥華牙醫師指出,近年來陶瓷類的材質的使用範圍越來越廣。   金屬材料需要靠鑄造,因為製作的手法會比較繁複,工時通常都是1至2個禮拜以上。   「全瓷材料可以藉由電腦去輔助,所以製作的效率跟經濟度都有較好的進步跟成果。」方煥華牙醫師說,「全瓷補綴物還有一個好處,就是能讓牙齒的顏色與外型,比較接近自然牙。」     全瓷牙冠之材料又分成陶瓷與二氧化鋯,陶瓷具有透光度,不過可能出現瓷崩、瓷裂等狀況;二氧化鋯的硬度高、耐用度高,立方體晶像結構也具有透光度,能夠提升擬真度。     假牙製作流程   全瓷牙冠有一個特色,就是製作過程中大部分是靠電腦去設計、切削,能夠提升精確度、縮短製作時程,不像傳統牙冠是用手工製作。   製作假牙的第一步是印模,可以使用口腔托盤盛裝印模材料放入口內取模,也可以使用口內掃描機,透過掃描取得數位化的電子檔案。實體印模和數位印模都會送到牙體技術所,由牙體技術師進行後續製作。     全瓷牙冠在電腦上設計完成後,會由電腦進行切削。傳統的陶瓷需要人工進行染色、燒結,目前也有預染型氧化鋯瓷塊,可先對照鄰牙挑選顏色後再進行切削,完工後的牙冠即具有擬真的漸層顏色與螢光效果,不需另行人工上色。   最後,牙醫師會替患者安裝假牙,並確認咬合功能。預染型氧化鋯瓷塊的好處是,若在安裝假牙的過程中,牙醫師需要進行修磨、微調,也能維持逼真的顏色。若只於牙冠表層上色,經過修磨後,可能出現顏色落差。     貼心小提醒   台灣的蛀牙率很高,大家要確實做好牙齒保健,也要養成定期洗牙的習慣,一方面清除牙結石,一方面讓牙醫師檢查牙齒。   早期蛀牙通常沒有明顯症狀,患者可能不知不覺,方煥華牙醫師提醒,藉由定期檢查才能發現早期蛀牙,並及時治療!   參考資料: 1. 衛生福利部107年度「我國六歲以下兒童口腔健康調查工作計畫」期末報告書 2. 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之口腔保健-口腔診療教材,衛生福利部   原文出處

終結極度搔癢!治療兒童異位性皮膚炎,過敏專家圖文解說

2021年11月22日
公開
424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醫師,小寶的皮膚狀況越來越差,整天都一直抓、一直抓,到了晚上,又會癢得更厲害,很難入睡,也睡不安穩。」林媽媽心疼地說。   就讀幼稚園的小寶,四肢、背部都有一片片的紅疹,分布面積廣,已屬於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由於皮膚上的紅疹相當顯眼,使得小寶畏懼外界眼光,白天不太敢去上學,而且坐在診間,也忍不住在發癢的皮膚上抓來抓去,脆弱的皮膚上充滿了抓痕,晚上更是睡不好,除了影響身心發展,也讓家長心力交瘁。   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院長王志堯教授指出,「中度至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的患者,除了使用局部治療之外,也會視狀況搭配全身性治療。相較於成人患者,兒童患者的皮膚相當脆弱,一定要做好保濕,維持皮膚完整性。而小寶的狀況較為嚴重且經常復發,因此也建議使用生物製劑作為全身性治療。」〔1〕   小寶的皮膚狀況經過生物製劑治療後顯著改善,王志堯教授表示,大約半年之後,小寶的皮膚大部分都恢復到正常膚況,生活品質改善了,睡眠品質也變好了,不論是對小朋友的成長,或是家長的負擔,都有顯著幫助。     過敏進行式,每八個孩童中,就有一位異位性皮膚炎   近幾十年來,異位性皮膚炎的盛行率逐年上升,根據研究,台灣7歲至15歲孩童異位性皮膚炎盛行率從1974年1.43%,逐漸增加到2007年的12.9%〔2〕。   異位性皮膚炎的兒童患者大多在5歲之前發病,王志堯醫師表示,兒童的異位性皮膚炎在三歲之前發病佔85%,三歲之後發病的比率為15%。若在學齡前沒有得到妥善治療,病情將會有越來愈嚴重的趨勢。     異位性皮膚炎的致病機轉主要有兩大因素,王志堯教授解釋,除了先天皮膚屏障較差之外,孩童本身若有過敏體質,在接觸環境中的過敏原後,也可能誘發異位性皮膚炎。 「先天性皮膚屏障較差的孩童,皮膚狀態比較乾燥,若沒有注重保濕,在遇到環境中的過敏原時,容易受到刺激,而引起發炎反應。」王志堯醫師進一步補充,「過敏反應可能影響不同器官,而過敏體質的孩童若受到環境中致敏原刺激,身體產生過度的免疫反應在皮膚上,便是異位性皮膚炎。」     癢癢癢!極度搔癢的異位性皮膚炎影響孩童身心發展   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的皮膚大多乾燥、沒有光澤,病灶的型態與分布則會隨著年齡而有所差異。   「異位性皮膚炎可能在嬰兒時期便出現症狀,例如頭部及臉部的肌膚發紅、乾燥、脫屑、嚴重搔癢等,且隨著情況越發嚴重,發炎情況還會往四肢伸側蔓延。」王志堯教授舉例,「像是年紀較大孩童的異位性皮膚炎常出現在頸部、耳垂、手肘、腕關節或膝關節等皮膚皺摺處。」   臨床上,可根據皮膚發炎的嚴重度、病灶涵蓋面積,來計算「異位性皮膚炎面積暨嚴重度指數(Eczema Area and Severity Index,EASI)〔3〕」,EASI評分0至6,屬於「輕度」;EASI評分7至19,屬於「中度」;EASI評分20至72,屬於「重度」。   「異位性皮膚炎會讓患者感到嚴重搔癢、非常不舒服,不只白天很難專心,晚上睡眠也會受到嚴重干擾,可能影響孩童的學習狀況,」王志堯教授表示,由於病灶很顯眼,孩童還可能在皮膚狀態不佳的情況下,因而產生自卑感。雖然異位性皮膚炎不會傳染,但為了避免被誤會,患者常會試著把皮膚包得緊緊的,反而使得皮膚更癢,甚至加重發炎的狀況,對於孩童的身心發展有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     有效改善病灶、安全性高!生物製劑突破傳統治療困境   醫師會依據異位性皮膚炎發炎的病灶面積與嚴重程度,選擇合適治療方式。王志堯教授強調,「所有的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都必須做好基礎保濕,使用乳液、凝膠、軟膏等保濕劑讓皮膚不乾燥,維持皮膚的完整性,可以有效減少發炎的狀況。」   此外,針對異位性皮膚炎的病灶,還可以使用局部治療,王志堯醫師解釋,例如免疫抑制劑藥膏、類固醇藥膏,若有感染的狀況,也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療。   倘若病情較嚴重、分布面積較廣,屬於中度至重度異位性皮膚炎,便要考慮搭配全身系統性治療,王志堯教授說,傳統治療包括口服免疫抑制劑、紫外線光照治療、類固醇等,且目前還有生物製劑可以使用。「生物製劑是單株抗體,可以與IL-4、IL-13等細胞激素的接受器結合,有效緩解發癢與發炎。」王志堯醫師說,「如果接受傳統治療一段時間後,還是沒有辦法改善,或經常復發,便可考慮申請生物製劑來治療。」     生物製劑是運用生物科技製造的標靶藥物,針對特定靶點發揮作用,有效中止發炎因子所產生的連鎖反應。王志堯醫師說,相較於傳統藥物,生物製劑的作用機轉相對精準,能夠緩解搔癢、改善皮膚病灶、提升生活品質、改善睡眠品質〔4〕,且副作用也比較少,安全性高。不只是青少年與成人患者,就連6至11歲的兒童也能依據體重調整,進行每兩周或每月一次的居家或是回診施打〔5〕;與此同時,王志堯醫師也提醒患者需聽從醫師指示用藥,以避免發生像是鼻咽炎、結膜炎等不良反應事件。生物製劑治療成效顯著,異位性皮膚炎治療共識中,已陸續加入使用建議,希望能讓更多中至重度患者受益。〔6〕       貼心小提醒   異位性皮膚炎是兒童常見的過敏性疾病,因為皮膚病灶顯眼,且極度搔癢,對兒童的身心發展有很大的影響。隨著醫學進步,治療已可發揮顯著效果,穩定控制病情。 王志堯醫師建議患者及早就醫,並根據病情嚴重度,接受適合的藥物治療,才有機會擺脫惱人的搔癢與紅疹!   參考資料: 1. 台灣兒童異位性皮膚炎臨床診療指引2021版, 台灣兒童過敏氣喘免疫及風濕病醫學會 2. Wu WF, Wan KS, Wang SJ, Yang W, Liu WL. Prevalence, severity, and time trends of allergic conditions in 6-to-7-year-old schoolchildren in Taipei. J Investig Allergol Clin Immunol. 2011;21(7):556-62. PMID: 22312941. 3. Hanifin JM, et al. The eczema area and severity index (EASI): assessment of reliability in atopic dermatitis. Exp Dermatol. 2001;10(1):11-18. 4. Paller AS et al. J Am Acad Dermatol. 2020; 83(5):1282-1293 5. DUPIXENT仿單 6. 台灣兒童異位性皮膚炎臨床診療指引2021版, 台灣兒童過敏氣喘免疫及風濕病醫學會 MAT-TW-2101603-1.0-11/2021 原文出處

保護自己,保護家人!成人該打的疫苗別遺漏,醫師圖解懶人包

2021年11月22日
公開
292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已經打過流感疫苗,為何還是會感冒?」   「車禍受傷,需要施打破傷風疫苗嗎?」   「小時候得過水痘,需要接種帶狀疱疹疫苗嗎?」   「B型肝炎抗體消失了怎麼辦?」   「最近剛生產,適不適合接種HPV人類乳突病毒疫苗?」   或許你也曾經有過這些疑問,究竟成年人該接種哪些疫苗?又要在什麼時候施打疫苗呢?。   自然界中有各式各樣的細菌、病毒,如果感染之後就有可能導致疾病造成傷害。家庭醫學科專科醫師陳宏麟指出,預防成人傳染性疾病,最有效、最經濟的方式就是施打疫苗,透過疫苗可以讓我們的免疫系統事先認識各種病原體,並產生免疫力,未來有病原體入侵時,便能發動攻擊消滅病原體。   然而,40歲開始人體的免疫力會快速下降,罹患疾病的風險也隨之升高,陳宏麟建議可以透過接種疫苗保護自己。除了以年齡分類應接種的疫苗,也可透過自身所處環境、人生階段如懷孕、出國,選擇適合之疫苗。         肺炎鏈球菌疫苗   肺炎鏈球菌存在人類鼻腔內,主要透過飛沫傳染,陳宏麟醫師說,肺炎鏈球菌會造成肺炎,造成發燒、呼吸急促、胸痛等症狀,更麻煩的是肺炎鏈球菌還可能侵入腦部、血液,導致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嚴重可能昏迷、甚至死亡。肺炎鏈球菌對嬰幼兒、老年人、慢性病患皆是不容輕忽的威脅。   「糖尿病、腎病、肝病、肺病等患者,在感染肺炎鏈球菌之後,可能兵敗如山倒,迅速從肺炎進展為多重器官衰竭。」陳宏麟醫師說,「高危險群或65歲以上民眾,要記得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讓身體獲得保護力。」     帶狀疱疹疫苗   水痘與帶狀疱疹是由「水痘-帶狀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所引起,陳宏麟醫師說,小時候得過水痘後,病毒會躲在神經根裡面,等到成年之後,如果壓力大或是罹患一些慢性疾病,身體抵抗力比較差的時候,病毒就可能活化跑出來,形成帶狀疱疹。   帶狀疱疹的發作與年紀有關,中老年人免疫力下降,發作的機率較高,陳宏麟醫師說,帶狀疱疹就是所謂「皮蛇」,患者身上會出現群聚的小水泡,有時候會痛不欲生,甚至在復原後神經痛還可能持續好幾年,非常煎熬。   50歲以上的民眾,無論是否有水痘或帶狀疱疹的病史,可以接種帶狀疱疹疫苗,以降低罹患的機率。       季節性流感疫苗   季節性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病毒(Influenza virus)造成的傳染病,主要在每年11月至隔年3月間流行,與一般感冒相比,流感的症狀會較為嚴重,常會發高燒、全身痠痛,部分患者甚至會併發肺炎、腦炎、心肌炎等重症。   陳宏麟醫師解釋,流感病毒很容易發生變異,每年流行的病毒株不盡相同,所以需要每年施打才能獲得保護力。 施打流感疫苗能夠對流行性感冒病毒產生保護力,避免造成嚴重併發症,然而生活環境中還有很多種可能導致感冒的病毒,所以注射流感疫苗後,還是可能出現感冒喔。     破傷風、白喉、百日咳相關疫苗(Tdap/Td)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桿菌所引起,主要經由飛沫傳染。小朋友遭到感染時,會引起陣發性的咳嗽、影響呼吸道,可能演變為肺炎、腦部缺氧等問題。   「大約75%以上百日咳死亡案例都是在一歲以下,尤其是6個月內的小朋友,」陳宏麟醫師說,「大多是因為父母、兄弟姐妹把百日咳桿菌帶回家中,而造成的感染。也就是說,雖然百日咳主要是影響小朋友的疾病,但是成年人也需要接種疫苗,目的就是為了保護身邊的小朋友。」 https://googleads.g.doubleclick.net/pagead/ads?client=ca-pub-4448591232025223&output=html&h=280&adk=3553159787&adf=1637474314&pi=t.aa~a.1283316118~i.56~rp.4&w=725&fwrn=4&fwrnh=100&lmt=1637030082&num_ads=1&rafmt=1&armr=3&sem=mc&pwprc=8846222460&psa=1&ad_type=text_image&format=725x280&url=https%3A%2F%2Fwww.careonline.com.tw%2F2021%2F10%2Fvaccine_0527265923.html&flash=0&host=ca-host-pub-1556223355139109&fwr=0&pra=3&rh=182&rw=725&rpe=1&resp_fmts=3&wgl=1&fa=27&adsid=ChEIgKfIjAYQoc6ynpqBq5q4ARI9AKn5U2DGIiD4snyc-7WbgAO2DYEi8D5PPg66lzYau__bCi19wUaP4aYQ-UCFmtQGnD5qY1RcyzMqjRR6uQ&uach=WyJXaW5kb3dzIiwiMTAuMC4wIiwieDg2IiwiIiwiOTUuMC40NjM4LjY5IixbXSxudWxsLG51bGwsIjY0Il0.&dt=1637033402514&bpp=3&bdt=517&idt=-M&shv=r20211109&mjsv=m202111080101&ptt=9&saldr=aa&abxe=1&cookie=ID%3De7509d3caad0a155-2243c5af9ece0042%3AT%3D1636544258%3ART%3D1636544258%3AS%3DALNI_MaUOFxrd22O2jLshp28aF8NZyPkgQ&prev_fmts=0x0%2C785x280&nras=2&correlator=7689374103037&frm=20&pv=1&ga_vid=1938383107.1636544256&ga_sid=1637033402&ga_hid=157288775&ga_fc=1&ga_cid=622120981.1636936436&u_tz=480&u_his=1&u_h=1080&u_w=1920&u_ah=1040&u_aw=1920&u_cd=24&dmc=8&adx=382&ady=3461&biw=1903&bih=937&scr_x=0&scr_y=0&eid=31062937%2C21067496&oid=2&pvsid=3923637546579226&pem=269&tmod=1149778181&ref=https%3A%2F%2Ftrello.com%2F&eae=0&fc=1408&brdim=0%2C0%2C0%2C0%2C1920%2C0%2C1920%2C1040%2C1920%2C937&vis=1&rsz=%7C%7Cs%7C&abl=NS&alvm=r20211111&fu=128&bc=31&jar=2021-11-16-02&ifi=4&uci=a!4&btvi=1&fsb=1&xpc=FEC7uij8oV&p=https%3A//www.careonline.com.tw&dtd=28   土壤中的破傷風桿菌(Clostridium tetani)會造成破傷風,致死率很高。接種破傷風疫苗能夠有效預防破傷風,為維持足夠保護力,每隔10年應追加1劑破傷風疫苗。   無論是車禍、跌倒、踩到鐵釘,只要不確定破傷風疫苗的接種狀況,都建議接種破傷風疫苗,如果最後一劑破傷風疫苗接種時間已超過5年以上,也建議追加施打。       人類乳突病毒HPV疫苗   主要是透過性接觸傳染,感染時大多沒有明顯症狀,但是人類乳突病毒可能會導致子宮頸細胞病變,根據研究,高達99%以上的子宮頸癌與人類乳突病毒有關。   接種人類乳突病毒疫苗,有助預防遭到病毒感染,進而降低罹患子宮頸癌的風險。目前已有不少國家開始進行人類乳突病毒HPV疫苗的接種,在台灣目前是針對國一青少女,提供兩劑疫苗接種。   已有性經驗、或是產後的婦女,只要未感染也可以接種人類乳突病毒疫苗。   除了施打疫苗之外,維持單一性伴侶、使用保險套亦有助預防遭到人類乳突病毒HPV感染。     A型肝炎疫苗   A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A virus)主要經由食物傳染,如果因為工作、旅行必須前往流行地區,例如中國、東南亞、南美洲、非洲等,建議接種2劑A型肝炎疫苗,兩劑接種時間間隔6至12個月。一般而言,完成A型肝炎疫苗接種後,保護力可維持20年以上。     B型肝炎疫苗   B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主要經由血液傳染,遭到感染後可能成為慢性肝炎,並漸漸進展為肝硬化、肝癌,稱為「肝病三部曲」,接種B型肝炎疫苗能夠有效預防B型肝炎。   臺灣自1986年起全面替嬰幼兒接種B型肝炎疫苗,有效降低兒童的B型肝炎帶原率。長大後我們體內的抗體可能會漸漸消失,陳宏麟醫師說,若屬於B型肝炎感染的高危險群,如醫護人員、血液透析患者、免疫不全患者、多重性伴侶等,可追加接種B型肝炎疫苗。     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   麻疹病毒(Measles virus)的傳染性很強,經由空氣、飛沫傳染。婦女若於懷孕期間感染麻疹,可能導致胎兒早產、畸形或胎死腹中。   未曾接種過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MMR混合疫苗,或是抽血檢驗沒有麻疹或德國麻疹抗體的民眾,都建議要接種疫苗。     日本腦炎疫苗   日本腦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是透過三斑家蚊、環紋家蚊等病媒蚊傳播,遭到感染後可能出現發燒、頭痛、上吐下瀉等症狀,嚴重時可能出現神經障礙、意識狀態改變,甚至昏迷、死亡,致死率高達20至30%。   陳宏麟醫師提醒,若住家或工作場所有病媒蚊孳生,建議要接種日本腦炎疫苗。     貼心小提醒   日常生活中,很多因素都會影響身體的免疫力,陳宏麟醫師叮嚀,請盡量保持飲食均衡、充足睡眠、規律運動、心情愉快,如果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慢性病,務必好好控制,也要記得依照時程接種疫苗喔!   *接種疫苗、健康飲食與規律運動為預防疾病的措施之一!若有醫療及疫苗接種相關問題,請務必諮詢醫護人員。   原文出處

吵到睡不著!脈動性耳鳴怎麼辦?血管介入專家圖文解說

2021年11月17日
公開
278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醫師,你一定要幫幫我,」四十多歲的張小姐一臉愁苦地說,「我的耳鳴好吵喔,我已經好久、好久沒有好好睡覺了…」   這一年多來張小姐過得相當辛苦,因為每天從早到晚,右耳都會聽到規律的耳鳴聲,持續不斷的「咻…咻…咻…咻…」,白天還好,但是到了夜晚,張小姐總是被這惱人的耳鳴吵到睡不著,必需使用安眠藥才能勉強入睡。   耳鳴就是患者會聽到環境中沒有的聲音,如果耳鳴與心跳同步,就稱為脈動性耳鳴。因為懷疑是腦部血管的問題,便安排了進一步檢查,並發現患者腦部有動靜脈廔管,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神經外科主任蘇亦昌醫師指出,她的耳鳴已經嚴重影響到生活,所以替她進行了血管介入治療,利用導管在腦部動靜脈廔管的位置放置線圈,堵住異常的血流。   「當時用了5個線圈便擋住這些異常的血流,」蘇亦昌醫師回憶,「手術完成後,她的耳鳴便立刻消失,讓生活品質大幅改善。」     持續不斷,非常擾人的脈動性耳鳴   你可能有過耳鳴的經驗,耳朵會聽到應該不存在於外界環境的聲音,蘇亦昌醫師說,有些人的耳鳴相當特別,會與脈搏同步,有點像潮汐或節拍器。「咻…咻…咻…咻…」類似水流的聲音持續出現,稱為「脈動性耳鳴」。     除了與脈搏同步的耳鳴聲之外,脈動性耳鳴的患者還會發現一件特殊的狀況,蘇亦昌醫師說,當患者壓住一邊的喉嚨,或是壓住耳後的區域,耳鳴聲就會消失。然而手一放開,與脈搏同步的耳鳴聲便再度出現。   一般的耳鳴可能是偶爾出現,然而脈動性耳鳴因為與血流有關係,所以24小時都會出現;白天周遭較吵雜時較不明顯,但是到了夜闌人靜時,脈動性耳鳴會特別明顯,擾人清夢。蘇亦昌醫師補充,「除了影響睡眠品質外,脈動性耳鳴也會間接影響到患者的聽力,造成聽力部分損失,」     與腦部血管病變有關的脈動性耳鳴   為什麼會出現脈動性耳鳴呢?蘇亦昌醫師解釋,我們的耳朵與附近血管之間由骨頭隔開,骨頭的一邊是耳朵,另一邊是血管,就像是「隔牆有耳」。假使這堵牆很薄,耳朵就容易聽見血管內血液流動的聲音。又或者,血管內的血流很強,造成比較大的聲響,牆壁另一邊的耳朵也會聽到原本不該聽到的聲音。     當患者描述類似脈動性耳鳴的狀況後,醫師會先幫忙患者壓住單側的喉嚨或耳朵後方,看看耳鳴聲是否消失。也可以用聽診器貼近患者耳朵,聽聽看是否有異常的血流聲音。蘇亦昌醫師說明,若懷疑有脈動性耳鳴,還需要安排核磁共振或電腦斷層檢查來確定耳朵附近血管與骨頭的狀況,才能了解患者的真實病因。   當患者的脈動性耳鳴來自於異常的血流增加,可能就是附近有不正常的血管存在。蘇亦昌醫師表示,常見的狀況包括「動靜脈廔管」、「動靜脈畸形」、「靜脈膨大(sigmoid sinus diverticulum)」與「靜脈附近的骨頭變薄」等。   原本血流應該從動脈流往微血管後,再流向靜脈。然而「動靜脈廔管」代表動脈與靜脈不小心接錯線,變成動脈與靜脈不經過微血管就接在一起,靜脈因此需要直接承受較高的血流壓力,而造成「咻…咻…咻…」明顯的血流聲,讓隔著一層骨頭的耳朵不斷聽到脈動性耳鳴。   「動靜脈畸形」是腦部微血管發育異常,而形成一團糾結的血管,高壓動脈血液湧入,除了讓靜脈血流量增加,還可能導致出血性腦中風。     若要治療因異常血流增加而導致的脈動性耳鳴,重點就要治療不正常的血管。尤其是狀況已經大幅影響到患者的生活品質,讓人睡都睡不好,或是這些不正常血管會增加未來腦部中風的危險時,就要考慮處理不正常血管。蘇亦昌醫師說,現在通常是利用血管介入性治療,透過導管來處理動靜脈廔管。   醫師會從股動脈穿刺,在X光導引下將導管延伸到腦部,蘇亦昌主任解釋,仔細評估血管構造與血流狀況後,可以使用白金線圈或栓塞劑來填堵異常的血管。處理完異常的血流後,脈動性耳鳴也會跟著消失。   倘若患者的血管構造都正常,但血管與耳朵之間的骨頭太薄,所以會聽到血流的聲音,蘇亦昌醫師說,「若想改善這種狀況,就得增厚耳朵後面的骨頭,但是這種手術已經很少見。通常會讓患者嘗試使用藥物讓血壓變得平順、心跳減慢,以改善脈動性耳鳴的症狀。」     貼心小提醒   脈動性耳鳴是在單側耳朵聽到「咻咻、呼呼」等聲音,而且會與脈搏同步,蘇亦昌醫師說,透過非侵入性的核磁共振、電腦斷層,可以評估腦部是否有「動靜脈廔管」、「動靜脈畸形」、「靜脈膨大」與「靜脈附近的骨頭變薄」等狀況。   如果已嚴重干擾睡眠、影響生活品質,或是血管異常的狀況可能增加中風的機會,便要考慮治療,蘇亦昌醫師說,隨著血管介入技術的進步,目前已可經由導管來處理腦部病變的血管,解決患者的困擾。       原文出處

術後加速康復療程,優化手術全期照護,麻醉科醫師圖文解析

2021年11月17日
公開
280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聽到需要接受手術時,患者難免會感到緊張,擔心手術的過程、擔心醒來的疼痛、擔心術後的恢復、擔心可能的併發症,台灣術後加速康復學會理事長郭書麟醫師指出,隨著醫學的進步,醫師的手術技術、工具越來越進步,大家也持續努力,希望能夠透過系統性的介入方式,讓病人術後可以更舒適,可以減少併發症、縮短恢復時間、提高恢復的品質。     什麼是快速康復的手術?   「從前大家很習慣在做完一個大手術後,就留著氣管內管到加護病房,」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麻醉部劉治民醫師說,「後來大家開始思考,有沒有什麼辦法能夠幫助患者在術後早一點脫離呼吸器、早一點拔管、早一點喝水、早一點下床、早一點恢復,於是漸漸發展出術後加速康復的概念。」   所謂的「術後加速康復(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是整合手術病人照護流程,郭書麟醫師解釋,醫院會運用跨團隊的資源,在外科門診排定手術之後,便開始進行各項準備工作,提供高品質的照護,從門診診斷、等待住院、術前準備、接受手術、術後恢復、到出院之後追蹤。術後加速康復ERAS能夠善加利用既有資源、人力,藉助各種經過醫學實證的方式,進一步提昇麻醉安全及病人術後恢復品質。     「我們在術前就會請營養師、物理治療師、藥師來評估,看看患者需要什麼樣的準備,以面對接下來的大手術。」郭書麟醫師說,「病人可以從居家等待手術的時候,就可以依照ERAS團隊建議,開始有計劃地調整,各方面都預作準備,讓心肺功能更好,把血壓、血糖控制得更理想,營養狀況調整到最佳程度。這些都有助於提升手術安全性,使術後的恢復可以更順利。」     為何會出現手術低體溫?   進到手術房之後,麻醉醫師會替患者麻醉,給予止痛及肌肉鬆弛,並仔細監測、維持各項生命徵象,例如血壓、心跳、體溫等。體溫是過去較常被忽略,但其實非常重要的生命徵象,所謂「低體溫」指的是中心體溫過低,劉治民醫師解釋,因為手術室裡的溫度較低,而接受麻醉的患者又會失去維持體溫恆定的機制,所以體溫就會漸漸往下掉。   想要預防手術低體溫,連續性體溫監測便非常重要,過去用於測量中心體溫的工具都較有侵入性,劉治民醫師說,目前已有非侵入性體溫監測貼片,只要貼在額頭上,便能推算出中心體溫,便利性提高,讓我們能夠在手術當中及時掌握患者的中心體溫。   「我曾經遇過體溫低到攝氏33度的患者,因為手術時間很長、手術範圍很大,體溫便持續下降,一直拉不起來。」劉治民醫師回憶,「後來手術完成了,但是低體溫直接影響到意識,所以遲遲無法拔管。一直到核心體溫恢復到攝氏35度時,病人才開始有反應。」   根據統計,若未積極介入預防,低體溫的比例在手術一個小時大約20%,兩個小時大約30%,時間越久,比例越高。不管是半身麻醉、全身麻醉,都可能出現手術低體溫。郭書麟醫師說明,如果是老人、小孩、體重過輕、身體質量指數BMI太低、失血量較多的患者會更容易發生手術低體溫。     低體溫可能造成哪些問題?   當體溫過低時,在手術當中便能看到一些不良影響,包括凝血功能變差,很容易滲血,心臟功能受到影響,可能出現心律不整,劉治民醫師分析,低體溫會影響藥物代謝,與正常體溫的人相比較,藥物代謝速度可能變慢,導致麻醉藥累積在體內,恢復就比較慢,例如肌肉鬆弛劑,體溫為攝氏三十五度的病人與正常體溫的病人,代謝時間差兩倍。     在手術結束後,術中低體溫仍會對患者造成不良影響,劉治民醫師說,患者甦醒後會覺得很冷,於是開始顫抖,而大幅增加耗氧量,年輕人可能還挺得住,但是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可能就會發生問題。曾經出現手術低體溫的病人,腸胃蠕動的恢復比較慢、傷口感染率也比較高,影響層面相當廣泛。     如何預防手術低體溫?   面對手術低體溫,郭書麟醫師指出目前的做法包括替病人蓋被子、使用具有熱水循環的床墊、照射烤燈、溫血器替輸液加熱及熱空氣式保溫毯等,幫忙保溫。     從目前的研究實證看起來,新一代主動式保溫工具如熱空氣式保溫毯是比較有效的保溫工具,劉治民醫師說,它可以把病人包起來,開頭的手術就把身體全部包起來、開胸腔的手術就把肚子跟腳包起來、開肚子的手術就把胸腔跟上半身包起來。熱空氣式保溫毯會透過許多小孔均勻吹送暖風,持續將熱能傳遞到皮膚表面,是很有效率的保溫工具,有助於降低手術低體溫發生的機會。   「其實體溫管理也可以從手術前就開始,」郭書麟醫師說,「例如一些較虛弱、瘦小的患者,我們會在等候室就開始使用各種保溫設備,預先幫病人儲備一些溫度,好比要出遠門前,先把油箱加滿。術中可持續保溫,術後回到恢復室依然能繼續使用。若使用保溫毯時,醫護人員也會密切監測體溫,適時調整保溫毯輸出的溫度。」     完善準備,從術前就開始!   術後加速康復ERAS有助於達到三贏,第一幫助患者順利恢復,第二幫助降低醫護人員的負擔,第三幫助社會減輕醫療成本。劉治民醫師分享,「我覺得推行術後加速康復ERAS是會上癮的事情,一旦開始做了,可以從病人那邊獲得正面的回饋,整個團隊就會越做越開心,越做越積極!」   充分完整的溝通,患者可以和醫療團隊合作,共同努力提升手術安全性,使術後恢復更順利!   原文出處

胃腸肝膽專科醫師曝 高品質大腸鏡的四大關鍵

2021年11月16日
公開
327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一名三十歲年輕媽媽在懷孕時,發現有血便,原本她以為是痔瘡出血,不以為意,孩子出生後,她打算坐完月子再就醫,沒想到血便越來越嚴重,連白天精神都受到影響,她感覺不對勁,求助醫師為她安排大腸鏡檢查,以找出血便病因。   高雄仁武康寧診所胃腸肝膽專科醫師謝孟書表示,透過大腸鏡檢查發現,上述患者的大腸部位長了腫瘤,且已局部轉移,屬於第三期大腸癌,除了必須進行腫瘤切除手術,也需要展開化療,她的情緒很低落,但為了孩子,也為了家庭,她只能鼓起勇氣、勇敢面對。     接受專業大腸癌篩檢,才能精準抓出病灶   謝孟書醫師分析,過去很多人認為,大腸癌是老年人才會發生的疾病,但這二十年來,年輕人、中年人罹患大腸癌的人數有增加趨勢,這可能與代謝症候群、飲食習慣改變有關,像上述年輕媽媽就是在三十歲就發現大腸癌。此外,也有不少人和她一樣,輕忽血便的嚴重性,等發現有大腸腫瘤,可能已是中、晚期,治療過程就會比較辛苦。 目前篩檢大腸癌方式包括糞便潛血檢查、大腸鏡檢查,其中,大腸鏡檢查的準確性又比糞便潛血檢查高出許多。   謝孟書醫師指出,「高品質的大腸鏡檢查」往往受到檢查完整度、清腸乾淨度與器械品質等因素的影響。另一方面,醫師的經驗與專業判斷也是關鍵環節,謝孟書醫師進一步說明,胃腸肝膽專科的專業領域眾多,檢查醫師在大腸鏡檢查具有豐富經驗,更能抓出病兆、檢查仔細。     現在在大腸鏡檢查時,發現有息肉或早期大腸癌,當下就可藉由大腸鏡切除腫瘤器械去除病灶,並取得切片組織進行化驗。隨著新科技的發展,選擇拋棄式大腸鏡的器械,更可減少感染、出血風險,讓治療安全性進一步提升。     需定期檢查!沒有症狀就是大腸癌最大的威脅   「請記得,不要有症狀,才來做檢查!」高雄仁武康寧診所胃腸肝膽專科醫師陳韋志也叮嚀,不是所有大腸癌病患都會出現血便,不少病患沒有明顯症狀,結果透過健檢無意間才發現腫瘤病灶,因此定期健康檢查很重要。   陳韋志醫師提醒,如果曾發現有大腸息肉、菸酒習慣、BMI數值屬於肥胖或父母等一等親以內家人曾罹患大腸癌,都是高風險族群。建議定期接受大腸癌篩檢。舉例來說,若父母是大約50歲患有大腸癌,兒女建議約40歲就要開始留意大腸癌威脅,若父母為45歲得大腸癌,則建議兒女約35歲就要考慮接受相關檢查。只要及早發現、盡早展開治療,早期大腸癌的存活率很高,病患也可以維持很不錯的生活品質。     原文出處

自體免疫性關節炎,迷思要破解!醫師圖文剖析

2021年11月15日
公開
406

  文/ 黎子豪醫師   大家應該都有關節痠痛的經驗,多數關節痠痛會在休息之後較為緩解,不過有些關節痛卻是休息越久,越不舒服!   新光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黎子豪醫師指出,自體免疫性關節炎是免疫系統失調所導致的疾病,會造成關節慢性發炎、破壞,甚至因為全身性發炎,而伴隨多種共病。   關於自體免疫性關節炎有些常見的迷思,讓我們一一來了解。     迷思:關節炎就是「風濕」,是因為環境太過寒冷潮濕所造成?   許多人會有「關節疼痛等同於風濕」的誤解,其實「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特定的自體免疫疾病,並非單純的關節疼痛。   無論何種病因造成的關節炎,患者常在寒冷、潮濕或是天氣變化時,特別容易感到不舒服,黎子豪醫師指出,這可能是因為關節發炎後,內部感受壓力變化及痛覺的受器變得較敏感,加上關節週邊的肌肉與軟組織在低溫下較緊繃,血液循環亦較差的關係。單純的環境濕冷並不會造成關節炎。     迷思:關節炎就是年輕時吃太多寒涼食物,慢性毒害引起。   雖然有些研究顯示部分食物,如糖分或是鈉離子,可能與一些關節炎有關聯性,但因為每個人體質與生活形態迥異,所以不能遽下結論說某種關節炎是因為長期吃某特定食物所導致。   有些人會認為吃所謂屬性寒涼食品可能加重關節或軟組織疼痛,由於這類食品如最常被提出的白蘿蔔等,多半為富含膽鹼的食品,因此猜測膽鹼物質可能刺激關節內受器,影響疼痛產生與傳導。黎子豪醫師澄清,其實在吃下含有膽鹼的食物後,經由血液吸收並進入關節、軟組織的比例應該很低,不至於造成影響。建議病友要攝取多種食物,以維持均衡營養。       迷思:關節炎就是風濕等寒氣造成身體虛弱,需要吃補品來調養身體,祛寒排濕?   關節炎成因眾多,其中更有一部份是自體免疫所致,黎子豪醫師說,自體免疫疾病患者的治療目標,便是希望免疫反應不要過當。有許多補品號稱可以增強免疫力,這方面是與自體免疫疾病的治療邏輯背道而馳,另外這些額外「補品」,是否會與藥物產生交互作用,也較難掌握。   因此,在治療過程中,尤其還在調整藥物階段的時期,不建議額外使用坊間補品;若有營養食品的補充需求,則應該與專科醫師溝通,確保其需求與安全性。     迷思:關節炎吃些薑黃、乳油木果等健康食品就會好?   目前與這類食品相關的研究,僅限於動物實驗或小規模實驗,所以其劑量與功效在醫學上仍存有頗大的爭議,黎子豪醫師強調,患者不可能單靠吃健康食品,就讓關節炎痊癒。即使是研究結果相對明確的魚油,在一些治療準則或教科書中,也只屬於輔助,正規治療仍需以確實具有療效的藥物為主。   請勿抱持靠健康食品治療關節炎的謬誤!     迷思:關節炎只是關節腫痛,若能忍痛便不需治療?   關節炎成因非常多,無論是與免疫相關的類風濕性關節炎、或是與代謝相關的痛風性關節炎,牽涉層面都不只有關節,而會有其他器官的侵犯或併發症,必須查明原因並予以治療。黎子豪醫師提醒,治療目標除了解決關節疼痛之外,也可以預防關節炎反覆發作的困擾,更重要的是遏止相關併發症的產生。       迷思:全身上下關節肌肉都在痛,一定就是免疫失調?   多處關節的疼痛、僵硬,需要警覺是否有自體免疫的問題發生,畢竟自體免疫疾病的侵犯層面廣泛,可能影響全身,造成後果危篤的併發症。然而,全身性疼痛還可能來自於其他的原因,黎子豪醫師舉例,像是退化與肌肉耗損、內分泌疾患、纖維肌痛症,或是腫瘤、感染等病因。這些都必須靠問診、檢查,詳細評估才能釐清,如果有相關的症狀,建議儘快求診,才是解決之道。     迷思:反覆性關節痛,忍過發作期就好,不會是什麼大問題?   反覆性關節發炎的發作頻率不一、持續時間大約數日,可能會自動緩解。黎子豪醫師指出,由於症狀會自行消退,有些病友可能漸漸不以為意,或是自行至藥局買消炎藥解決;然而,其中有一定比率的人,日後可能演變成類風濕性關節炎。   目前國際學會也有建議所謂的「臨床可疑關節痛」,這個族群的人尤其要提高警覺;因此,出現這類困擾的朋友還是要就醫,與風濕免疫科醫師討論追蹤與治療的模式。     迷思:抽血發現抗核抗體ANA陽性,一定是紅斑性狼瘡?   抗核抗體ANA(anti-nuclear antibody)常被誤認為是紅斑性狼瘡的代表,黎子豪醫師解釋,其實抗核抗體ANA只是一項檢驗數據,背後臨床意義可能與許多身體疾病或狀況有關聯,其中包括免疫相關疾病(例如紅斑性狼瘡、乾燥症、類風濕關節炎、硬皮症、發炎性肌病變等),或是非免疫相關疾病(例如慢性感染、藥物反應、自發性肺纖維化等),甚至少部分無相關疾病的民眾,亦可能出現抗核抗體ANA陽性反應。   紅斑性狼瘡的診斷,除了抗核抗體陽性外,更要包含其他多項檢驗,以及臨床相關症狀才能診斷,絕非單憑一項檢驗就能確定。     迷思:抗核抗體ANA跟身體產生抵抗力或疫苗保護力有關?   抗核抗體ANA是身體出現針對自己正常細胞內的物質,這些原本不應該引起免疫反應的構造,產生了的異常免疫反應,黎子豪醫師澄清,抗核抗體ANA絕對與面對外來病原體的抵抗力,或是施打疫苗後產生的保護力無關。因此,出現抗核抗體時,需要請風濕專科醫師鑑別診斷,評估是否有異常的免疫反應。     迷思:紅斑性狼瘡或是乾燥症患者出現關節腫痛,是不是又多得了類風濕關節炎?   因為皮膚黏膜與關節處含有大量免疫細胞,所以自體免疫相關疾病很容易出現關節痛或關節炎等問題。黎子豪醫師,例如紅斑性狼瘡、乾燥症,或其他形形色色的免疫失調疾病,本身都可能出現關節症狀。   不過,有時候確實會在診斷某種免疫疾病後(尤其乾燥症最為常見),再被發現合併有另一種疾病如類風濕關節炎,因此如果出現關節腫痛等症狀時,要記得向醫師說明,才能進一步評估。     迷思:明明是關節腫和皮膚疹,但是醫生卻說是血管發炎?   有許多血管發炎疾病的背後原因,是過當的免疫反應,因此也可能出現關節腫痛、皮膚表現,黎子豪醫師說,在適當的檢查及充足的證據下,血管炎伴隨上述症狀非常合理。     迷思:沒有眼睛和尿道症狀,就不是反應性關節炎?   許多朋友在慢性關節炎檢查許久後,得到反應性關節炎這個結論,但上網查資料發現關於反應性關節炎的描述,會同時包含眼睛或泌尿道症狀。黎子豪醫師解釋,事實上這是因為上個世紀初發現此疾病時是整組症狀一起描述,不過後續研究指出,反應性關節炎患者同時出現這三個症狀的比例相當少數。所以,免疫風濕科醫師依照病史、臨床症狀、抽血數據及影像表現綜合評估後,仍可以確診為反應性關節炎。     迷思:自體免疫疾病是因為免疫失調,需要打免疫球蛋白治療嗎?   臨床上通常只有在自體免疫失調導致器官受損、有危險的情況,才會由醫師根據相關需要或適應症,考慮使用免疫球蛋白。黎子豪醫師說明,大多數患者的病情並沒有嚴重到需要使用免疫球蛋白,而且使用免疫球蛋白並非完全沒有副作用或風險,健保大多無法給付、所費不貲,因此不會是一般治療的常態。   自體免疫性關節炎的主要治療藥物有幾類,包括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類固醇、免疫抑制劑、生物製劑等,希望可以降低身體產生不適當的免疫反應。   原則上會先試著用一些口服藥物,黎子豪醫師說,如果無法有效控制疾病活性,便可考慮使用生物製劑,生物製劑的作用機轉比較專一,可以中和特定發炎物質,達到抑制發炎的效果。       迷思: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會讓免疫變得很差;使用類固醇很傷害身體,還會敗腎?   黎子豪醫師說,任何藥物都有其作用與副作用,因此在使用上醫師都會謹守其適應症,以及注意副作用的出現。免疫風濕科醫師常會開立免疫抑制劑,就是希望調整過當的自體免疫反應,至於每個人對各種藥物會產生多大的反應,會依個人體質、生活方式、日常環境不同而有差異,所以服藥過程中減少感染機會、警覺感染徵兆,在回診時醫病雙方共同注意,才能盡可能避免免疫被壓制過低的副作用。   長期或高劑量使用類固醇,的確容易出現令人困擾的副作用,但類固醇對腎臟功能影響較少,有時在腎功能不好的情況,類固醇反而會是暫時減緩急性發炎的主力藥物。黎子豪醫師說,無論是免疫抑制劑或類固醇,在服用過程中保護好自己免於被感染,以及注意是否有其他副作用或不適,同時遵照醫師指示及定期回診,才是最好的治療模式。     迷思:打疫苗會激發免疫反應,造成免疫關節炎加劇。   接種疫苗是希望藉由模仿目標病原體的特殊構造,來促使身體在沒有被感染的風險下,產生對抗它的抵抗力。   黎子豪醫師舉例,新冠肺炎的疫苗,尤其像mRNA疫苗,在剛推出時也有學者擔心,是否會在自體免疫族群中激發過當免疫反應,進而導致疾病活動度增加。不過,目前國際間已大規模施打疫苗,仍然沒有證據顯示在免疫關節炎族群會影響疾病活動度。因此,建議免疫相關疾病的朋友們,要在身體狀況穩定時完成疫苗施打,讓身體產生保護力。   原文出處

男大生身上處處紅草莓!? 光棍節偽脫單的原因 原來是他

2021年11月15日
公開
272

  近年流行1111光棍節,部分年輕人以自己是單身一族為傲,而單身已久的陳同學卻在光棍節過後,全身出現「紅草莓」,讓全班同學驚呼連連,直覺案情不單純。然而實情是陳同學近來課業繁忙壓力大,加上十一月天氣轉涼日夜溫差大,蕁麻疹又發作了,身上長滿蚊子咬般的丘疹塊,才導致誤會一場。   蕁麻疹是一種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疾病,發生於各年齡層。皮膚科林俊銘醫師觀察到蕁麻疹有年輕化的趨勢,臨床上也常遇到工作壓力大的上班族或學生病患。日前一位蕁麻疹學生患者,在高三時因為準備大學指考,蕁麻疹又如同魔神仔般再次找上門,讓他深陷在課業及疾病的無限輪迴痛苦中,續接受治療才獲得控制。      林俊銘醫師說明蕁麻疹分為急性和慢性,急性蕁麻疹患者引發過敏的原因,通常為接觸到過敏原,症狀來得快去得也快,而若是反覆發作持續超過六週,就屬於慢性蕁麻疹。由於慢性蕁麻疹難以找出確切原因,多與免疫系統有關,易因溫度變化、壓力或是睡眠不足誘發症狀,因此除了遠離過敏原外更需借助藥物治療達到病情穩定。       「新型第二代抗組織胺」效果持續24 小時 有效控制症狀   林俊銘醫師說明傳統抗組織胺藥物多數為短效型,雖可舒緩蕁麻疹患者不適的症狀,但因脂溶性高而易穿過「血腦障壁」進入大腦中樞,導致多數患者吃了這類藥物會引起嗜睡,或是發生便秘或排尿不順的副作用,年長者、有攝護腺肥大、尿道阻塞等皆不建議使用,同時藥效也不持久。   「新型第二代抗組織胺」的水溶性及專一性較高,比起傳統抗組織胺藥物除了抗過敏的作用外,也會影響體內其他接受器。「新型第二代抗組織胺」更集中在抗過敏的治療上,效果可持續24小時,且安全性高,持續使用1年耐受性依然良好。   林俊銘醫師提及若患者的工作或作息需要長時間專注力,如上班族、司機或工程師等,希望避開嗜睡的副作用,通常醫師會先開立「新型第二代抗組織胺」,不僅在臨床使用經驗成效較好,相對也提高患者的服藥順從性。   林俊銘醫師也提醒蕁麻疹患者最重要需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避免過度勞累及熬夜,也可選擇穿著寬鬆的衣服,隔絕刺激,亦可幫助減低蕁麻疹的發作。治療慢性蕁麻疹與三高慢性病一樣,需遵從醫囑,定期服用藥物以穩定控制病情。   原文出處

一直腹瀉要當心!發炎性腸道疾病

2021年11月12日
公開
307

作者: 劉育志 醫師   周莒光醫師:它就是逐年在上升,一年比一年多,以前我們都是罕見病,好久好久才看到一例,現在幾乎門診我每個月、每天都可以看到這樣的病人。   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歡迎周莒光醫師來到照護線上。   周莒光醫師:大家好,我是周醫師   劉育志醫師:請問周醫師,發炎性腸道疾病的成因為何?   周莒光醫師:就是免疫細胞會一直去攻擊腸道的上皮,攻擊腸道的結構,腸子就會發炎,反覆發炎之後就破損,包含它會一直出血,造成腸道後來變形、阻塞這些問題的產生,所以根本的原因是一個免疫系統的疾病。   劉育志醫師:發炎性腸道疾病有分哪幾種?   周莒光醫師:目前最常見的就是兩種,一個叫做克隆氏症,一個叫做潰瘍性大腸炎。   周莒光醫師:潰瘍性大結腸炎主要都是從肛門口起直腸到大腸的發炎,所以它主要的特徵就是病人要不是裏急後重,因為腸子腫起來,要不他大便有血,因為腸子發炎的很厲害黏摸就開始出血,要不他就會拉肚子、一直水瀉,因為發炎關係,大腸一直分泌黏液跟水,就是主要是潰瘍性結腸炎的特徵。   劉育志醫師:請問克隆氏症的特徵為何?   周莒光醫師:克隆氏症的特徵就很多元,因為克隆氏症可能在不同地方產生這些潰瘍,所以它在上面的潰瘍,接近胃、十二指腸潰瘍可能會上腹痛,可能也會伴隨一些出血,到中段的小腸的時候,他就可能在肚子比較偏中間的地方痛,下段的大腸痛的位置就不一樣,也會合併一些出血症狀,我必須要說克隆氏的症狀非常非常多元、多變,有些不明原因的腹痛,醫生還是必須要想到說有克隆氏症這種診斷的可能性在。   周莒光醫師:我要再講克隆氏症不容易被診斷,因為有些克隆氏症特別它侷限在小腸的時候,會牽涉到一件事情就是說,上面的胃鏡也檢查不到,下面的大腸鏡也檢查不到,非得去做個小腸鏡,做小腸鏡不是一個輕鬆又容易的檢查。   劉育志醫師:請問發炎性腸道疾病,會帶來什麼樣的長期併發症?   周莒光醫師:我們這麼努力去治療發炎性腸道疾病的目的,就是希望不要導致長期併發症,因為腸子在反覆發炎的過程中它會壞掉、它會結痂、它會變形,失去功能的時候、成阻塞的時候,我們就不得不去把它開掉,這個就是最大問題,我們要避免事情就這樣,再來是它反覆發炎久了之後,長期癌症風險上升,會增加他得到大腸癌的風險。   周莒光醫師:再來是特別是克隆氏症,因為當它反覆發炎變成全層穿孔之後,病人會進入一個無止境感染的階段,那個會非常非常糟糕,克隆氏症因為又影響到小腸,如果小腸未來又被切掉的話,會變成短腸症,他得一輩子使用全靜脈營養注射,這是非常非常糟糕,所以我們醫生會盡全力,不要讓患者走到這條路上。   劉育志醫師:發炎性腸道疾病患者,後來接受手術的比例大概有多少?   周莒光醫師:我覺得過去的時代比較高,但是在生物製劑的時代其實已經顯著下降,現在會接觸手術的比例已經非常低了,只要他能夠早期就醫、早期治療,不要走入末期的話,基本上是還不錯。   劉育志醫師:發炎性腸道疾病的危險因子有哪些?   周莒光醫師:坦白說這個問題現在大家都很感興趣,但是說真的,真的不知道,我們現在還不知道誰比較會得這些病,還搞不清楚,目前就是大家在推測,我們的飲食越來越西化,所以我們這個盛行率有慢慢的往美國、歐洲這些國家去靠近,但是真正的危險因子其實到今天還是不知道。   劉育志醫師:現在台灣的盛行率的變化大概是怎麼樣?   周莒光醫師:它就是逐年在上升,一年比一年多,以前我們都是罕見病,好久好久才看到一例,現在幾乎門診我每個月、每天都可以看到這樣的病人。   劉育志醫師:請問發炎性腸道疾病的治療選項有哪些?   周莒光醫師:輕症的話原則上可以吃口服藥,口服藥丸就很簡單,就是一些抗發炎類的藥物,它也有做塞劑的劑型或是灌腸的劑型,如果你的發炎比較侷限在下段的大腸的話,灌的到的地方可以用塞的,這是輕症的部分。   周莒光醫師:再上去的話,我們就得使用所謂的免疫系統調節的藥物,當然就是包含類固醇,再來就是一些免疫抑制劑,過去在器官移植抗排斥的病人身上使用的藥物,這是第二類的藥物。   周莒光醫師:最新這一類的藥物就是要跟患者講的就是生物製劑,生物製劑它可以直接調整免疫系統,目前就是有分兩類,一種是腸道專一的,一種是非腸道專一的全身性的生物製劑,目前兩種效果都非常非常好,而且它可以控制的更好,副作用更少,當然它施打期間是更長,患者可以久久一個月、兩個月打一次,非常非常方便。   劉育志醫師:請問腸道專一跟全身性,它們差別在哪裡?   周莒光醫師:以前是比較全身性的生物製劑,它可以用在全身的各式各樣的免疫系統的疾病,關節炎都是這一類的藥物,目前因為我們也不希望它有一些全身的作用,所以就經過研發,它們就會有提供這種比較針對腸道專一的藥物,這樣的藥物有幾個好處,當然我們預期他的副作用會更少,實際上在研究裡面也指出它的效果更強、更好。   劉育志醫師:生物製劑對患者會有什麼樣的幫助?   周莒光醫師:相較於過去的這些類固醇跟口服類的藥物,過去的這類藥物它的效果不夠強,第二件事情,過去這類藥物也有所謂的副作用,吃類固醇會月亮臉、水牛肩、皮膚不好,這些問題都是一直都存在的,所以要長期使用這些藥物,去壓制、控制這些發炎性腸道疾病,其實是有困難度的。   周莒光醫師:新的這一系列的生物製劑有非常多種類的藥物,它有幾個好處,第一個它比過去效果好,它比較容易控制住整個發炎的狀況,甚至我們可以追求所謂叫做mucosal healing,整個像正常的上皮一樣,我可以追求到這個程度,第二件事情它好處就是它副作用真的少,比較針對這一系列的疾病,調控比較專一的免疫系統,所以它比較不會產生其他副作用,第三個我覺得最好的好處,就是它施打時間真的很長,有些藥物甚至兩個月才打一次,病人就兩個月回來醫院,打這麼一次藥就可以得到很好控制,所以跟過去是真的不太一樣。   周莒光醫師: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最近診斷的一個二十幾歲的女性,這個女生她很單純,她就拉肚子拉了一個月,就也有解一點血便,病人有點發燒就來住院,當然她在不同醫院就診,她就覺得她是所謂的胃腸炎,其實也很合理,我們就打打抗生素,大家一開始一定是想這件事情,時候來我手上時候,我就覺得這不對,這個時間太長了,第二件事情,通常的胃腸炎沒有這麼難去處理它,所以我們就做大腸鏡下去診斷做切片採檢,大腸鏡也是典型的潰瘍性大腸炎。   周莒光醫師:這個個案為什麼我印象這麼深刻,因為也是要提醒大家,其實也是會有急性的潰瘍性大腸炎的發生,它們會有急性表現,而且這幾年就是越來越多,而且表現的症狀越來越強。   周莒光醫師:我想要跟患者講最重要的事情是,第一個這個東西有時候不是那麼容易診斷,它有時候表現非常多元,當你有腸道症狀,你一直沒辦法解決的話,我會建議還是要找胃腸專科醫師,去做完整的評估跟檢查,第二件事情就是,當你診斷了這個疾病之後,其實目前有非常好的藥物可以去做治療,跟過去的時代已經不一樣了,所以可以尋求比較專門的醫生去做治療,可以得到很好的生活品質、治療成效,跟比較少的副作用。   劉育志醫師:感謝周醫師來到照護線上,我們下次再見,掰掰!   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