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照護線上

醫師團隊擔任編輯,提供實用、高品質的衛教資訊。

醫師團隊擔任編輯,提供實用、高品質的衛教資訊。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心房顫動沒感覺,延誤治療恐中風

2022年04月01日
公開
291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歡迎蔡適吉醫師來到照護線上。   蔡適吉醫師:大家好,我是新光醫院的蔡適吉醫師。   劉育志醫師:天氣越來越涼,早晚的溫差也越來越大,請問蔡醫師,溫差過大對於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有什麼樣的威脅?   蔡適吉醫師:溫差大的時侯,血管容易收縮,所以對心血管疾病的病人,或對於腦部血管有疾病的病人,血管在收縮過程中,就容易引起腦中風、心肌梗塞,所以在天氣變化的時候,就要特別注意保暖的動作。   劉育志醫師:天氣變化的時候,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會上升嗎?   蔡適吉醫師:會,在台灣甚至全世界,心血管疾病發生的機會,大多數都是在秋冬的時候,就更加明顯。   劉育志醫師:導致中風的原因,除了粥狀動脈硬化之外,心房顫動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劉育志醫師:請問心房顫動為什麼會造成中風?   蔡適吉醫師:心房顫動是心臟科最常見的心律不整,它發生率在台灣大概百分之一,有心房顫動的病人,中風機會是一般人的五倍,死亡率是一般人的二倍。   蔡適吉醫師:原因就是我們的心臟,有兩個心房、兩個心室,心房顫動的時侯,心房它在抖動,造成血液在裡面一直滯流,容易形成血塊,血塊在心臟裡面,萬一打出去就看它飄到哪裡,如果飄到腦部就是腦中風。   蔡適吉醫師:但是有的人會飄到心臟血管裡面,造成心肌梗塞,甚至有的人打到手、打到腳,就會造成四肢冰冷,最擔心的萬一是打到腸子裡面,或者是內臟裡面,就會造成局部器官的缺氧、壞死。   劉育志醫師:心房顫動發生的時侯患者會有什麼感覺?   蔡適吉醫師:絕大多數心房顫動的病人,都不大有不舒服的地方,但少數病人,他會覺得胸口會亂跳,有些病人會胸悶、頭暈等等,但是要注意,絕大多數病人可能沒太大的感覺,一旦發現的時候,他就已經中風,所以建議一般民眾在家裡,不時的摸一下脈搏,感受一下它是規律的,如果是不規律的就要特別注意。   劉育志醫師:哪些人需要特別注意心房顫動的發生?   蔡適吉醫師:年紀還是最重要的危險因子,所以年紀大於六十五歲,需要特別小心,另外就是有高血壓、糖尿病,或者是有心肌梗塞,或者是心臟功能不好的病人,也要特別小心,所以這些都是會發生心房顫動的危險因子。   劉育志醫師:心房顫動的治療要怎麼進行?   蔡適吉醫師:心房顫動的治療主要還是分成兩部份,一個是預防中風,第二個是希望控制心房顫動,看可不可以回到正常的心律,或者讓它心跳稍微比較慢一點點,現在最重要的還是預防中風,所以可以用藥物,現在有很好的抗凝血藥物,來預防血塊形成。   蔡適吉醫師:除非說藥物沒辦法控制血塊形成,或者是這個病人沒辦法使用抗凝血藥物,我們可以做一些小手術,把心臟裡面容易形成血塊的地方封堵住,這樣也可以減少病人發生中風。   劉育志醫師:剛剛蔡醫師說很多人都沒有症狀,沒有症狀的人需要治療嗎?   蔡適吉醫師:我們在臨床上可以算一個分數,我們叫CHA2DS2-VASc score,這樣一個評分分數,來決定這個病人未來會不會容易發生中風,假設這個病人雖然沒有症狀,但分數算起來很高的話,我們預計他中風的機會還是高,所以我們就會照分數,來決定病人要不要吃抗凝血藥物。   劉育志醫師:除了藥物控制之外,飲食上患者應該要注意什麼?   蔡適吉醫師:飲食方面就是避免,比較高鹽的、油炸的、甜的,這些都要特別注意,尤其是如果已經有高血壓、糖尿病,飲食就要更加小心,避免疾病的惡化,最後都會容易引起心房顫動的發生。   劉育志醫師:在運動方面,醫師有什麼樣的建議?   蔡適吉醫師:病人如果有心房顫動,或者是還沒有心房顫動,都建議可以做一些有氧運動,例如慢跑、快走、游泳、騎腳踏車都可以,如果年紀稍微比較大的朋友,也要開始做一些肌肉的訓練,這些也可以幫助心臟功能,比較可以維持,能進一步減少心房顫動的發生。   蔡適吉醫師:上個月有遇到一個四、五十歲的女性病人,她過去只有高血壓,但她來門診就說她的右手比較冰冷,後來摸脈搏,脈搏都摸不到。   蔡適吉醫師:後來做一系列的檢查,才發現血管被血塊塞住了,但是她做心電圖又沒有心房顫動,所以我們後來把血管打通了,後來我們就去做了一系列檢查,現在除了可以做心電圖,也可以做二十四小時的心電圖,也有可以做七天、十四天,因為病人後來就做十四天的心電圖,才發現心房顫動,它是偶爾會發生偶爾又好好的,所以這種心房顫動有時候,非常讓醫生困擾,我們明明覺得它像心房顫動,但是做心電圖都一直正常,常常需要比較長時間的監控,所以這個病人讓我很印象深刻,這個病人如果高度懷疑,這種長時間的監控,還蠻重要的。   蔡適吉醫師:心房顫動是心臟科最常見的心律不整,但是常常心房顫動常常沒有症狀,所以還是希望一般民眾,在家能夠自我監測,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才能夠預防腦中風的風險。   劉育志醫師:感謝蔡醫師來照護線上,我們下次再見,拜拜。   蔡適吉醫師:謝謝。   MAT-TW-2101480-1.0-03/2022   原文出處

腸道發炎猶如火燒厝,積極治療助黏膜癒合

2022年03月29日
公開
238

作者: 劉育志 醫師     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歡迎張崇信醫師來到照護線上。   張崇信醫師:大家好,我是張崇信醫師。   劉育志醫師:請問讓發炎性腸道疾病患者,最困擾的問題有哪些?   張崇信醫師:其實在發炎性腸道疾病的患者非常困擾的就是不斷的腹瀉,然後都是血便。有些患者一、兩個小時就要跑廁所,甚至沒有辦法離開自己的馬桶或是臥室,所以就沒有辦法出去工作。每次看到出血的時候也非常的害怕,然後一直貧血、頭暈的狀況。   張崇信醫師:儘管沒有嚴重的腹瀉跟血便,光是腹痛、吃不下,人一直瘦下去其實也是非常困擾的。更不用說有些患者,他其實跑了很多家醫院,但是對於這種罕見的免疫系統疾病,沒有辦法獲得診斷,也沒有辦法獲得很好的治療,到最後就要手術了,這是病人非常困擾的事情。   劉育志醫師:接受治療前需要注意哪些事情?   張崇信醫師:接受治療前,患者需要排除一些感染跟腫瘤,比方說巨細胞病毒、結核菌、細菌、厭氧菌這部分,也要排除腸子的淋巴癌,才不會誤診。我們開始治療的時候,會確認患者影響到的部分是胃、小腸、大腸,或者有其他的眼睛、關節、皮膚的部分,也會評估他的嚴重程度。   劉育志醫師:接受治療的時候,要如何評估治療成效?   張崇信醫師:很多病友會認為他肚子不痛了、沒有拉肚子了、能夠吃了、臨床的症狀已經緩解了,這樣就夠了。這些患者有些人腸道還在發炎。我們需要用驗血的方法、檢驗糞便的鈣衛蛋白,可以做小腸的超音波;可以排腹部的核磁共振;當然也可以排膠囊內視鏡、小腸鏡、大腸鏡,有很多的工具。然後依照病患的需求及特徵來安排追蹤,只要黏膜可以癒合,就可以減少將來的一堆併發症。   劉育志醫師:請問腸黏膜癒合有何重要性?   張崇信醫師:如果腸子的黏膜沒有癒合,長期處於發炎的狀況,還是會有反覆出血的狀況,甚至有一些瘻管的形成,腸子的穿孔,需要緊急手術。久了以後,因為發炎、癒合又發炎,十年內大腸癌的風險也是正常人的好幾倍。   劉育志醫師:請問生物製劑和傳統藥物的治療成效有何差異?   張崇信醫師:如果是針對輕症,這種發炎性腸道疾病的患者使用傳統藥物,口服的5-ASA這類藥物。基本上在潰瘍性結腸炎效果會比較好一點,但是在克隆氏症的效果就不是很好,變成有些患者需要接受免疫抑制劑的治療。儘管有免疫抑制劑的治療,讓症狀都好了、黏膜也完全癒合,這樣的機會恐怕也不到一半。以致於有些患者必須在疾病發作的時候就開始用類固醇把它壓下來,久了類固醇的效果越來越差,或是產生依賴性以後,類固醇的副作用一一地又跑起來。   張崇信醫師:如果是中重度的患者,又有很多不良預後因子,我們會建議提早使用生物製劑,來避開免疫抑制劑跟類固醇可能產生的副作用,然後讓黏膜癒合、臨床症狀也緩解、內視鏡看起來完全正常。這樣的機會可以從20%,提高到60%,甚至80%。   劉育志醫師:請問生物製劑和傳統藥物的副作用有何差異?   張崇信醫師:傳統藥物如果是口服的5-ASA這類藥物,其實還是有些人會產生過敏,甚至吃藥以後拉肚子更嚴重的狀況,而必須要停藥。而且隨著年紀的增加,腎功能變差,這些藥物都要從腎臟去做排泄,所以藥量必須減到很低。   張崇信醫師:接下來針對中度的患者,他如果使用免疫抑制劑,有些人會造成骨髓造血不好,白血球低下就感染,然後貧血,血小板低下的話,就很容易有瘀青、出血的狀況。也有些人有反覆的鼻竇炎、中耳炎、肺部的發炎、泌尿道發炎、傷口癒合也不好。甚至少部分的人會有胰臟的發炎、肝臟的發炎,必須把免疫的抑制劑停掉。   張崇信醫師:相對而言,如果可以提早正確地在適當時機,慎選病患給予使用生物製劑,可以避掉免疫抑制劑和類固醇的副作用。而且越早把疾病控制下來,那麼我們就不需要用這麼高貴或更久的時間讓疾病獲得控制。   劉育志醫師:長期接受治療的安全性如何?   張崇信醫師:其實如果長期治療下去,黏膜可以癒合、症狀都可以好,患者可以生活自理,甚至出去工作、出去旅遊,這樣反而安全性比較高。可是在疫情期間,可以發現有些人就醫不方便,或是擔心會染疫,所以就自己停藥了。或者是健保已經不給付藥物了,而在疫情期間,他也不願意接受內視鏡的檢查。停藥以後,風險反而就變得非常高,有些患者會來急診,重新再打類固醇;有些患者甚至就會接受手術。所以對我們來講,長期的用藥,如果可以依照疾病的嚴重程度、腸道影響的範圍去做一些調整,長期用藥會比擅自停藥來講,安全性來得更高。   劉育志醫師:計畫懷孕的時候,需要調整藥物嗎?   張崇信醫師:跟傳統藥物比起來,現在已經有很多新一代的生物製劑,甚至有腸道專一的生物製劑,所以患者用藥就有更多選擇。這些藥物在維持症狀能夠穩定、生產能夠順利,其實都比之前的藥物好很多。   張崇信醫師:他其實才二十幾歲,他是一個博士生。在準備畢業論文的時候,因為壓力非常大、飲食也不正常,以致於解大量的血便,然後昏倒在圖書館,才被人家緊急送醫。一送過來就住進加護病房,做了一些斷層掃描跟內視鏡,發現整個腸子潰爛地非常厲害,而且又有狹窄的狀況。我們積極地用生物製劑幫他控制下來以後,他也不需要用類固醇,而且他也沒有開刀,黏膜的狀況也很穩定,所以我覺得還蠻高興的。   劉育志醫師:感謝張醫師來到照護線上,我們下次再見,掰掰。     原文出處

血壓高,恐爆血管、心臟病!高血壓導管治療幫助穩定血壓、減少藥物,醫師圖文解說

2022年03月28日
公開
363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四十歲的王女士是位上班族,有次量血壓時意外發現血壓很高,收縮壓超過190 mmHg,才趕緊到心臟科檢查。   因為患者相對年輕,於是先安排檢查看看是否有導致次發性高血壓的原因。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內科部心臟血管系心導管室主任陳業鵬醫師指出,初步排除次發性高血壓後,她的血壓控制還是不理想,所以逐漸增加藥物,總共使用6種降血壓藥物。   「有一次回診,患者說因為工作的關係,她其實吃藥都很不規則,又常常忘記吃藥,所以詢問有沒有其他控制血壓的辦法?」陳業鵬醫師分享,「當時就建議可以考慮高血壓導管治療,她毫不猶豫的直接說好。」   後來幫她安排高血壓導管治療進行腎動脈交感神經燒灼術,陳業鵬醫師回憶,大約一個月後,她已經可以減到剩三種降血壓藥物,因為血壓維持很穩定,後續也再減少藥物。   高血壓導管治療是微創手術,能夠全天候發揮紓緩血壓的效果,適合用於已使用多種降血壓藥、服藥不規則、已有器官損傷的患者,可幫助血壓達標,減少中風、心臟病的風險。     血壓過高造成系統性傷害!   在過去,高血壓的定義是140/90 mmHg,自從2017美國心臟學會目發表將高血壓定義至130/80 mmHg,越來越多國家也將共識訂於130/80 mmHg。2022起台灣高血壓學會/中華民國心臟學會高血壓指南也將定義標準降低至130/80 mmHg. 若收縮壓介於120-129 mmHg且舒張壓小於80 mmHg,稱為高血壓前期;若收縮壓介於130-139 mmHg或舒張壓介於80-89 mmHg,稱為高血壓第一期;若收縮壓大於140 mmHg或舒張壓大於90 mmHg,稱為高血壓第二期。     高血壓患者大多沒有明顯症狀,但傷害會逐漸累積,陳業鵬醫師舉例,高血壓是慢性疾病,日積月累下來會造成系統性併發症,例如心肌梗塞、腦部會中風、眼睛會出現視網膜性病變、腎臟會出現蛋白尿及腎功能惡化、及主動脈剝離等。     維持血壓穩定,守護血管健康   治療高血壓最重要的是生活習慣調整,包括飲食、運動、體重控制。血壓若無法控制達標,就得加上藥物。降血壓的藥物有很多種類,包括血管收縮素抑制酶拮抗劑/血管張力素受體阻斷劑、乙型交感神經阻斷劑、鈣離子阻斷劑、利尿劑、血管擴張劑等。   在血壓控制不理想的狀況下,使用單一種藥物的效果可能沒有辦法讓血壓達標,而需要併用2種、3種、甚至更多種藥物。陳業鵬醫師說明,高血壓本身的成因很多樣,並非單一因素所造成,所以往往需要合併不同機轉的藥物去控制,比較容易把血壓控制穩定。     除了使用降血壓藥物之外,還可以搭配新式微創的「高血壓導管治療」,即腎動脈交感神經燒灼術來控制血壓。陳業鵬醫師說,高血壓導管治療的機轉是因為有部分患者腎動脈部分的交感神經比較亢奮,使血壓上升,所以藉由高血壓導管治療進行腎動脈交感神經燒灼,有助降低腎動脈交感神經的活性,達到控制血壓的效果。全球數據也顯示,有高達八成的病患在經歷此治療後能夠有效的血壓控制。     哪些族群適合接受高血壓導管治療?   高血壓導管治療的適用族群有幾種,陳業鵬醫師說,例如病人已經吃很多種降血壓藥物,但是血壓控制還是不穩定;而有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部分器官已經受損的患者,更應該要積極考慮高血壓控制。   還有服藥順應性較差、難以按時吃藥、或是藥物耐受性不好的患者,也適合使用高血壓導管治療,有助於減少降壓藥物的使用。   另外,有一些次發性高血壓,譬如腎上腺腫瘤、甲狀腺機能亢進、或睡眠呼吸中止所造成的高血壓。陳業鵬醫師說,如果造成高血壓的因素都控制穩定,但是血壓依舊偏高,也可以考慮高血壓導管治療。     陳業鵬醫師說,高血壓導管治療的好處,一方面讓血壓更容易達標,收縮壓平均可以降低10-20 mmHg左右,二方面就是可以減少吃藥的顆數、種類。     高血壓導管治療步驟圖解   高血壓導管治療大部分是從鼠蹊部的股動脈放入導管,陳業鵬醫師解釋,在X光的導引下,將導管延伸到腎動脈。首先會做血管攝影評估腎動脈的解剖構造是否適合接受交感神經燒灼術,確認腎動脈的管徑、長度後,就會使用交感神經燒灼術的導管,它可以利用高頻率電波產生熱能阻斷腎動脈的交感神經活性,對於腎臟功能不會造成影響。導管治療的時間大概45分鐘到1小時左右。     高血壓導管治療在局部麻醉下便可進行,病人皆保持清醒,陳業鵬醫師說,導管手術過程中可能有些痛感,所以會給一些止痛藥,一般而言術後隔天就可以出院。     顧好血壓!日常保養重點提醒   高血壓被稱為隱形殺手,當血壓開始偏高的時候,通常完全沒有症狀,所以平常在家就要監測血壓。陳業鵬醫師提醒,不管有沒有高血壓,其實都應該定期量血壓,因為我們不會知道血壓什麼時候會高起來。   在家量血壓時,請把握「722原則」,第一個「7」是指連續7天量血壓,第二個「2」是指每天早、晚各量一回,第三個「2」是指每回量兩次血壓。   養成在家量血壓的習慣才能及早發現高血壓,及早接受治療,而且在接受治療後,按時量血壓才有辦法評估治療成效。     維持健康生活型態對血壓控制非常重要,陳業鵬醫師叮嚀,飲食方面要少油、少鹽、少糖,也要戒菸、戒酒。作息正常、充足睡眠、做好壓力調適等,對舒緩血壓都有幫助。   「體重控制也很重要,臨床上有很多患者,把體重控制好後,血壓便有明顯的改善。」陳業鵬醫師分享,「如果再加上規則運動、按時服藥,血壓便可以控制得更理想!」     原文出處

PRESBYOND LBV老花雷射手術,術前檢查、術後照顧STEP BY STEP,眼科醫師解析

2022年03月25日
公開
528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50多歲的張女士是一位音樂老師,在年輕的時候接受過近視雷射手術,視力可以達到1.0,但是年紀增加之後,老花眼的狀況越來越明顯。看遠處很清楚,但在幫學生上課時便需要戴上老花眼鏡,外表還保持得很年輕的她非常無法接受學員們的竊竊私語「原來老師已經老花了」。   「醫師,我做過LASIK近視雷射手術,請問還有辦法做老花雷射嗎?」張女士問。   許多做過近視雷射手術的人或是還沒有接受近視雷射的人,都會有這個疑問,近視雷射可以治療老花嗎?還可以再修嗎?眼科專科醫師張聰麒解釋,只要確認角膜健康,而且角膜厚度足夠,便可以接受老花雷射手術。手術的時候,會打開原本做近視雷射的傷口或是重新製作一個傷口,再用雷射雕刻角膜基質層,然後把角膜瓣鋪平傷口復原。   做完手術後,張女士恢復得很順利,隔天就開心地回報說已經可以看手機,幫學生上課時,也不需要再戴老花眼鏡,沒有人會再說「老師,妳老花了」這般刺耳的話。     老花眼跟眼睛調節力下降有關   老花眼的成因,最主要和「老」有關係,張聰麒醫師說,當我們的年紀越來越大時,身體的調節能力會越來越差,眼睛的調節力也一樣越來越差,眼睛就像一台照相機,隨著年紀老化,調節力、鏡頭的伸縮功能越來越侷限。當眼睛看近的能力越來越下降,接下來就需要另外配戴老花眼鏡,藉由鏡片幫助我們對焦看近的事物。 「有近視的人常會說自己沒有老花,因為只要把眼鏡拿下來湊近就看得到,」張聰麒醫師解釋,「其實這就是老花眼,只是被近視部份抵銷掉了,並不是沒有戴老花眼鏡,就沒有老花。」     老花雷射手術,完整檢查擬訂計畫   老花雷射術前一定要檢查整個眼睛的結構是否健康,張聰麒醫師說,從前面的角膜、水晶體,到後面的黃斑部、視網膜、視神經都要檢查清楚,確定眼睛處在健康的狀態。   最重要的是要檢查出眼睛最適合的度數,張聰麒醫師強調,度數不能只看驗光紙上的數字,因為眼睛的瞳孔、水晶體都是動態的,我們需要量測日間度數、夜間度數、散瞳度數、老花度數等。就跟訂做西裝一樣,一定得不斷試穿、調整一些微小的數值,才是符合需求的度數。     「有些人會以為拿著驗光紙來,說要做這個度數,那就是他的度數。」張聰麒醫師說,「事實上我會告訴他這不是最適合的度數,因為必須要經過反覆測試,才有辦法找到合適的度數。雷射手術後的驗光值也可能不是0度,因為那只是當時的電腦驗光值,並非你真實需要的度數,只能當作參考而已。」     Presbyond LBV老花雷射手術步驟 Step by Step   現行Presbyond老花雷射是以兩個重要原理合在一起達成目的,兩眼保留一定視差加上角膜雕刻球差達到景深延長,讓我們最重要的遠中近三個焦距都可以達到清晰的視力,張聰麒醫師說,通常大部分時候看遠6公尺,跟看電腦螢幕還有手機都夠用,唯獨如果有夜間開車需求時,可以用眼鏡更加強視力在保留視差的那隻眼睛。   老花雷射的步驟,跟LASIK近視雷射手術步驟類似,張聰麒醫師解釋,「首先要在角膜上面製作角膜瓣,為了提升精準度,我們會以執行SMILE近視雷射的飛秒雷射製作角膜瓣,把角膜瓣掀起來後,用準分子雷射雕刻基質層達到計畫的形狀,最後蓋回角膜瓣,仔細鋪平整。一般而言,手術時間約15分鐘。」       老花雷射手術,術前術後照護重點   老化雷射手術前得停戴隱形眼鏡,讓角膜回復原狀,張聰麒醫師提醒,軟式隱形眼鏡要停戴1週,硬式隱形眼鏡要停戴2週,角膜塑型片要停戴4週。   老化雷射手術結束後,要注意眼睛的保養,張聰麒醫師叮嚀,請注意清潔,避免碰水,且不要壓迫、搓揉眼睛。請依照醫師指示按時點眼藥水,包括預防感染的抗生素藥水、降低發炎反應的類固醇藥水、保持濕潤的人工淚液。   接受老花雷射手術後,可能有段時間眼睛會較乾燥,醫師會根據狀況給予不同黏稠度的人工淚液,幫助患者順利度過。     老花雷射術後大約一天左右,角膜表皮便會長回去,異物感會大幅減輕。」張聰麒醫師說,「視力的部分在術後隔天就會恢復8成左右,但是因為雙眼會有些視差,所以還是需要一點適應期,讓大腦習慣新的視覺。根據臨床經驗,術後一個禮拜到一個月,大多可以適應得不錯,也能達到理想方便的視力,大幅減低對眼鏡的依賴。」     貼心小提醒   老花雷射手術是透過雕刻角膜基質層來處理近視、散光,並打上景深效果,提升遠中近焦距調整,張聰麒醫師強調,每個人的角膜厚度、用眼需求皆不盡相同,術前需要詳細檢查及充分溝通,術後也要細心照顧,才能達到理想的結果!     原文出處

免疫治療助攻,消滅難纏頭頸癌,醫師圖文解說

2022年03月25日
公開
440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免疫治療助攻 患者人生幸福翻篇   頭頸癌是原發於頭部、頸部惡性腫瘤的統稱,可分為口腔癌、口咽癌、下咽癌、喉癌等。年僅30多歲的楊先生雖然沒有嚼檳榔,但抽菸、喝酒的習慣,卻已讓他在四年前被確診為口腔癌第三期。因發現時已為中晚期,進行手術治療已無法根除腫瘤,使用化學治療與放射治療的情況下,因本身帶有p53基因突變,卻在間隔不到一年的時間,再次復發。在諮詢醫師意見後,最後決定以手術治療,搭配標靶與免疫治療。至今停藥超過兩年,無復發跡象。目前患者已在準備結婚,可謂人生幸福翻篇!     抽菸、喝酒、嚼檳榔,讓頭頸癌風險大增   頭頸癌是國人發生率第6、死亡率第5的癌症。一般而言,頭頸癌好發年紀在五十五歲到六十歲之間,若本身如上述個案帶有p53基因突變,罹患癌症的機會則相較高出許多。「除了基因影響,常見造成頭頸癌的危險因子包含抽菸、喝酒、嚼檳榔等習慣。」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血液腫瘤科暨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血液科及腫瘤內科連銘渝醫師進一步說明,「而部分頭頸癌則與病毒感染有關,例如鼻咽癌與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感染有關;口咽癌與人類乳突病毒HPV(Human Papillomavirus)感染有關。除了習慣上的改善,也需要注意病毒上的感染。」       頭頸癌常見症狀,不只口腔潰瘍   頭頸癌的症狀與腫瘤的位置有關。出現長期不癒合的口腔潰瘍,可能是罹患口腔癌;若腫瘤長在咽喉,患者則可能出現喉嚨痛、喉嚨卡、聲音沙啞、吞嚥困難的情況。如果長在鼻咽,影響到鼻腔與旁邊的耳道,則可能出現鼻塞、流鼻血、耳鳴,或是聽力受損的情況。     當癌細胞轉移到淋巴結時,可能在頸部摸到一些不明原因的腫塊。連銘渝醫師表示:「因為摸到頸部腫塊而到醫院檢查的患者不在少數。由於癌症初期的症狀通常不明顯,而抽菸、嚼檳榔的人常有口腔黏膜破損的狀況,容易忽略口腔潰瘍可能是罹患了頭頸癌。」連銘渝醫師建議:30歲以上有嚼檳榔(含已戒)以及吸菸者,可以每2年做1次免費口腔癌篩檢。定期檢查,才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免疫治療助攻中晚期治療困境,提升頭頸癌治療成效   目前的頭頸癌的抗癌藥物依據期別可分為早期與中晚期治療。早期治療包含手術治療、化學治療與放射治療等。在手術治療上,除了外觀考量,也會影響到講話、吞嚥功能,因此多半患者選擇化療與放射治療,雖有機會根治癌症,然而也可能波及其他細胞與器官,引發治療時的副作用,也常有復發的可能性。   連銘渝醫師進一步說明,頭頸癌中晚期包含標靶治療與免疫治療。標靶治療對其他器官影響雖然較小仍有副作用,如皮膚紅疹、口腔或腸道黏膜潰瘍等。而免疫治療,則是利用患者自己的免疫細胞攻擊癌細胞,同時恢復患者免疫細胞的功能,在副作用較小的情況下,除了能夠提升癌症存活率,更能加成其他治療方式,提升生活品質。」     免疫治療優勢多,但為發揮其成效,仍需要針對適合的族群去使用。腫瘤四周的免疫細胞多,進行免疫治療的效果較好。連銘渝醫師進一步表示:「患者可進行腫瘤細胞表現量檢測,若表現量較高,在中後期治療,如二線治療時,可與專家醫師討論使用免疫療法,通常有不錯的療效」。     貼心小提醒   抽菸、喝酒、嚼檳榔是非常關鍵的致癌因子,連銘渝醫師強調,戒除致病習慣為上策,且最好定期接受癌症篩檢。隨著醫療技術進展,頭頸癌中後期的治療成效已經提升許多,免疫治療除了能夠降低治療發生的副作用,更能同時提升患者治療期間的免疫力。連銘渝醫師也提醒,若出現難癒合之口腔潰瘍、喉嚨卡、喉嚨痛、吞嚥困難、鼻塞等症狀,或摸到頸部腫塊,建議民眾積極與醫師討論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避免病情復發,賠了夫人又折兵!     原文出處

心肌梗塞容易復發,救命後要長期保養,心臟專科醫師圖解說明

2022年03月23日
公開
310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醫師,我最近都覺得胃不太舒服。」50多歲的廖先生說,因為幾個月前在工作中突然感到胸痛,緊急送急診發現是心肌梗塞,於是立刻做心導管擴張狹窄的冠狀動脈並置放支架,出院後持續在門診追蹤治療。   「排便是什麼顏色?」醫師警覺地問。   「前幾天排便好像有點黑。」廖先生說。   發生心肌梗塞後,患者必須接受一年的標準雙重抗血小板藥物治療,也就是合併使用兩種藥理機轉不同的抗血小板藥物,以達到降低血栓形成的機會。長庚醫院心臟內科何建德醫師表示,其中一項常用的抗血小板藥物阿斯匹靈,比較容易造成腸胃道潰瘍,比較輕度是讓患者感到腹痛、腸胃道不適,比較嚴重就可能出現腸胃道出血而解出黑便〔1〕。   「形成血栓與出血的風險就像是天平的兩端,」何建德醫師說,「治療期間必須定期追蹤,若有出血或腸胃不適等不良反應,便要適時調整藥物。」   心肌梗塞後,使用雙重抗血小板藥物治療一年,有助降低心血管事件發生的機率 ,何建德醫師提醒,若感到不適,應盡快回診與醫師討論,切勿擅自停藥造成心肌梗塞復發。     心血管疾病,高危險群要當心   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有很多,無法改變的危險因子包括年紀、男性、家族史等,相對而言,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肥胖、抽菸、缺乏運動等則屬於可以調控之危險因子。何建德醫師指出,如果沒有積極控制危險因子,身體各處的血管便容易產生動脈粥狀硬化,而漸漸狹窄,甚至阻塞。   過多的膽固醇可能堆積在血管壁,引起發炎反應,形成血管斑塊,使動脈管徑變窄,何建德醫師解釋,當血管斑塊破裂時,血小板會活化並聚集在破損的地方、形成血栓,逐漸擴大的血栓可能阻斷血流,當血栓阻斷心臟的冠狀動脈即造成心肌梗塞、阻斷腦部血管則會造成腦中風。缺氧的心肌細胞、腦細胞可能在短時間內壞死,而導致嚴重的後遺症,甚至危及性命。     「動脈粥狀硬化初期通常沒有症狀,所以很容易被輕忽。很多患者的第一個症狀發生之時就是心肌梗塞或是腦中風!」何建德醫師強調,「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皆會使動脈粥狀硬化變得更嚴重,雖然沒有明顯症狀,也必須主動檢查、積極治療,才能預防心血管疾病。」     搶救心臟,同時預防再復發!   當冠狀動脈阻塞,心肌梗塞發作時,患者會感到胸痛、胸悶、頭暈、喘不過氣,胸口好像被重物壓住,胸痛可能往下巴、手臂延伸。出現症狀時,務必在第一時間就醫,分秒必爭!   確定是心肌梗塞後,首先要嘗試恢復冠狀動脈之血液循環,何建德醫師說,我們會評估患者的狀況,使用心導管進行氣球擴張與支架置放,或進行冠狀動脈繞道手術。越快恢復血流,才有機會減少心肌壞死。   暢通血管恢復血流之後,危機尚未解除,因為冠狀血管可能再次阻塞,所以需要接續使用雙重抗血小板藥物預防血栓形成〔3〕。     急性冠心症與冠狀動脈血栓有相當程度關聯,抗血栓藥物的使用為標準治療之建議,何建德醫師表示,架設心臟支架的患者應於術後持續6個月雙重抗血小板藥物,急性冠心病患者則應持續至少1年,有助降低再次發生心血管病的機會。   當患者轉換為單一抗血小板藥物治療後,若在服用阿斯匹靈一段時間後出現胃潰瘍、出血、解黑便等問題,請與醫師討論,可調整為較無腸胃道副作用的藥物,千萬不要擅自停藥。   除了再次發生心肌梗塞的風險很高之外,心肌梗塞常會導致心臟衰竭、心律不整等致命併發症,患者一定要遵照醫師指示,規則服藥。     心血管疾病日常保養重點   膽固醇是形成動脈粥狀硬化的重要因子,大家要透過飲食控制、按時服藥將膽固醇控制達標,何建德醫師說,低密度膽固醇(所謂的壞膽固醇)的控制標準會依照每個人的狀況來調整,一般民眾的壞膽固醇應該控制在130 mg/dL以下;具有糖尿病、慢性腎臟病等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建議控制在100 mg/gL以下;若有心血管疾病更要控制到70 mg/dL,甚至55 mg/dL以下〔4〕。     「很多人在治療一段時間,膽固醇達標後,就會想要停藥,」何建德醫師說,「停藥並非不行,但是高血脂就像糖尿病,並不是單純由飲食減少攝取即能保證達到良好控制,遺傳或所謂體質的影響絕不容忽視。因此,不管是使用藥物或非藥物治療,目的都是把血脂控制在正常範圍內。所以無論是生活方式調整、飲食控制、還是藥物治療,都建議在血脂達到理想控制之下仍繼續維持。」   日常生活中,請把血壓、血糖、血脂控制達標,飲食方面要營養均衡、避免高脂飲食、鹽分攝取要適量,何建德醫師鼓勵,維持規律運動、充足睡眠,也要戒菸、戒酒,盡量減少危險因子,才能避免心血管疾病惡化!   參考資料: 1. Huang ES, Strate LL, Ho WW, Lee SS, Chan AT. Long-term use of aspirin and the risk of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Am J Med. 2011;124(5):426-433. 2. Levine GN, Bates ER, Bittl JA, et al. 2016 ACC/AHA Guideline Focused Update on Duration of Dual Antiplatelet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J Am Coll Cardiol 2016; 68: 1082-115 3. Kamran H, Jneid H, Kayani WT, et al. Oral Antiplatelet Therapy After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 Review. JAMA. 2021;325(15):1545–1555. doi:10.1001/jama.2021.0716 4. Journal of the Formosan Medical Association (2017) 116, 217e248 MAT-TW-2200199-1.0-03/2022     原文出處

蛋白質該怎麼攝取?正確補充、增加行動力

2022年03月23日
公開
320

  蛋白質是身體組成的重要成份,各種組織、器官都是由蛋白質所構成。食物中的蛋白質在經過消化之後,會分解成各種胺基酸,胺基酸就像是蛋白質的零組件,我們的細胞會根據DNA上的設計圖,把胺基酸組裝成各式各樣的蛋白質,再形成肌肉、血球、皮膚、酵素、抗體等,發揮各式各樣的生理機能。   我們需要攝取足夠的蛋白質,身體才有辦法生長發育、修復組織。當體內蛋白質不足時,可能造成很多問題,例如虛弱無力、肌肉變少、頭髮稀疏、傷口癒合較慢、保護力降低、情緒較不穩定等。       正確補充蛋白質,重質也重量   根據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1〕,每日蛋白質建議攝取量會隨著年齡而有所差異,在一般成年人為每公斤體重1.1公克,假設體重60公斤,每天便需要攝取66公克之蛋白質。   每日蛋白質建議攝取量在70歲以上的老年人為每公斤體重1.2公克,假設體重60公斤,每天便需要攝取72公克之蛋白質。會將老年人之每日蛋白質建議攝取量提高的原因,主要是希望預防衰弱、肌肉流失的發生。如果有腎臟疾病、腎臟功能較差,請依照醫師的指示攝取蛋白質。     攝取蛋白質的時候,可以盡量挑選優質蛋白質,例如牛奶、雞蛋、魚肉、雞肉、豆類等。各種常見食物的蛋白質含量,提供給各位參考〔2〕。   100克的去皮雞胸肉約含蛋白質22克 100克的去皮虱目魚約含蛋白質21.8克。 100克的原味腰果約含蛋白質16.4克 100克的雞蛋約含蛋白質12.5克 100克的豆漿約含蛋白質3.6克 100克的鮮奶約含蛋白質3.2克   大家可以用自己的體重計算每天蛋白質攝取量,然後統計一整天所吃的食物,看看蛋白質是否足夠,如果攝取不足的話,便要記得適當補充。     補充體力,增加行動力   想要擁有靈活行動力,除了補充體力,還需要顧好骨骼與環節。   骨骼的部分,鈣質與維生素都很重要,鈣質是骨骼的主要成分之一,攝取充足的鈣質可幫助骨骼與牙齒的正常發育及健康。鈣質之建議攝取量,在成人為每日1,000 mg。   然而,鈣質攝取不足的狀況卻相當普遍,男性7歲以上族群的平均鈣質攝取量僅達DRIs(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的38-58%,女性7歲以上族群亦達30-53%〔3〕。大家可以攝取牛奶、起司、奶粉、黑芝麻、傳統豆腐等,來補充鈣質。     維生素D能夠增進鈣質吸收,幫助骨骼與牙齒的生長發育。維生素D每日建議攝取量,在五十歲以下為10微克,五十一歲以上為15微克。我們的皮膚在接受日照後可以合成維生素D,如果較少曬太陽,可以利用透過牛奶、起司、蛋黃、魚肉、蕈菇來補充維生素D。   葡萄糖胺是關鍵環節潤滑的主成分之一,隨著年齡,環節裡的葡萄糖胺含量下降,必要時可以適量補充,幫助維持靈活行動力。     貼心小提醒   攝取充足均衡的營養,是維持身體健康的重要關鍵,如果經常因為工作忙碌忽略飲食,或是食量少胃口不好,可以善用營養配方,補充體力、補充行動力!   原文出處

搶通血管、預防狹窄,化解周邊動脈阻塞,避免壞死截肢,血管外科醫師圖解說明

2022年03月16日
公開
385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王伯伯很喜歡運動,熱愛爬山、慢跑,但是卻發現越來越沒辦法跑步,從前可以跑幾公里,漸漸變成只要跑500公尺,就感到腿越來越無力。最後他大概走50公尺就痠痛到受不了,必須停下來休息,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血管外科蘇大維醫師回憶,評估起來,他是非常典型的周邊動脈阻塞。患者會出現「間接性跛行」,是因為腿部血管逐漸狹窄、阻塞,所以當運動消耗大量氧氣時,腳卻無法獲得足夠的血液供應,便開始感到疼痛。   若是採用傳統手術處理阻塞的血管,傷口比較大,全身麻醉風險也會比較高。蘇大維醫師說,當時我們使用微創導管手術替老先生疏通阻塞的血管,先清除鈣化血管斑塊,再搭配塗藥氣球來減少未來幾年再度阻塞的機會。   「做完手術,老先生隔兩天就順利出院,因為傷口很小,恢復得相當快」,蘇大維醫師指出,「病人可以明顯感受到手術前與手術後,整隻腳的溫度差很多,過去比較冰冷,現在血流順暢,變的非常溫暖,顏色也比較紅潤。他也開始慢慢增加運動量,不再出現間歇性跛行,可以回到他熱愛的生活方式,爬山、運動。這幾年追蹤下來,都維持得很不錯。」     血路不通,肢體缺氧恐壞死   我們的血管就像河流一樣,只要狹窄、阻塞就會造成很多問題,蘇大維醫師解釋,周邊動脈阻塞可以依照發生的時間來做區別,分成急性阻塞與慢性阻塞。周邊動脈急性阻塞時,病人會立刻出現肢體疼痛、缺氧、壞死;周邊動脈慢性阻塞,則是漸漸狹窄、阻塞,初期往往沒有症狀或僅有輕微症狀,得惡化到一定程度後才會感覺到異常。   周邊動脈阻塞的原因跟心臟血管疾病的原因類似,較常見的是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肪高,另一個是抽菸,蘇大維醫師表示,周邊血管阻塞疾病患者大概90%都有抽菸,抽菸會導致血管病變,日積月累下來最後造成阻塞。     周邊動脈阻塞導致肢體缺血時,摸起來比較冰冷,顏色比較蒼白,比較嚴重的病人,肢體還會發黑、發紫,蘇大維醫師說,當患者走路、運動,肌肉耗氧量上升,需要較多血液供應時,因為血液循環受阻,病人就會開始痠痛、不舒服,叫做「間接性跛行」。有些病人血管塞得很嚴重,血液無法到達遠端腳指頭,就開始變得蒼白、非常疼痛,甚至會有組織壞死、潰爛,而需要截肢的狀況。   蘇大維醫師解釋,周邊動脈阻塞疾病可依照嚴重度分級,簡單來講可以分成四個階段。   第一級:臨床上沒有症狀。   第二級:在休息時沒有症狀,可是當他走動、運動的時候,就會開始疼痛,需要停下來休息才能緩解。   第三級:在休息時也感到劇痛。   第四級:在遠端腳指頭或腳掌出現水泡、皮膚潰爛,甚至整個都發紫、發黑。     「周邊動脈阻塞時,一定要盡快就醫,想辦法恢復血流,」蘇大維醫師強調,「若未及時搶救,容易錯過黃金治療時機,因為任何器官或組織,都需要充足的血液供應,如果腳得不到足夠的血液量,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包括麻木、壞死,為了避免後續感染、敗血症,可能要進行截肢。」     及時搶救,暢通血路,避免截肢   周邊動脈阻塞的藥物治療包括抗血小板藥物、抗凝血劑、血栓溶解劑,蘇大維醫師解釋,抗血小板藥物、抗凝血劑可以避免血栓形成,血栓溶解劑可以溶解血塊。   非藥物治療就是用傳統手術或微創導管手術來打通塞住的血管,蘇大維醫師說,假設是血塊卡住,就要想辦法移除血塊,如果是血管鈣化狹窄,就必須使用氣球擴張、移除硬化斑塊,恢復血流的暢通。   ⾎管斑塊是很硬的鈣化組成,若氣球擴張無法有效解決,便可運用斑塊旋切裝置,蘇大維醫師舉例,硬化斑塊就好像卡在血管裡的石頭,傳統手術是劃開血管,取出石頭,再縫合血管,但是傷口比較大,侵襲性比較高,需要全身麻醉,由於傷口大,癒合的時間較久,傷口感染的機會也會比較高。   斑塊旋切裝置像⼀個迷你鑽頭或刮⼑,能夠經由導管進到血管裡,穿過鈣化的血管斑塊,把血管斑塊取出來,打通阻塞的血管。   相較於傳統手術,微創導管手術的傷口較小,患者疼痛較少、恢復較快,也能降低術後感染的機會。     打通血管後,能恢復血液循環,但是隨著時間血管還是會漸漸地狹窄、阻塞,蘇大維醫師說,為了降低周邊動脈再度狹窄的機會,可使用塗藥球囊,球囊表面有塗上一層藥物,撐開球囊時,藥物會進入血管內壁,發揮預防再度狹窄的效果。     洗腎廔管慎防阻塞   洗腎病⼈也是容易伴隨著周邊⾎管阻塞疾病的族群,他們的⾎管壁常有不同程度的鈣化跟狹窄,除了注意周邊動脈阻塞,也要好好照顧洗腎廔管。   腎臟功能衰竭後,可藉由⾎液透析來取代腎臟功能,患者通常需要在⼿臂上做⼀個洗腎通路來進⾏⾎液透析。蘇⼤維醫師說,洗腎通路是透過⼿術將動脈與靜脈縫合在⼀起,完成洗腎通路後,⼀定要定期追蹤、維護。   定期回診可以讓醫師評估⾎管的狀況,減少⾎管塞住的狀況,蘇⼤維醫師說,因為洗腎病⼈的⾎管如果狹窄,不及早處理就容易阻塞。塗藥球囊也可應⽤在洗腎廔管,利⽤塗藥球囊撐開狹窄處並釋放藥物,有助減少狹窄的再次形成。   「之前有⼀位洗腎病⼈,每隔半年,洗腎廔管就狹窄、阻塞,需要利⽤導管氣球擴張,把狹窄撐開,」蘇⼤維醫師分享,「隨著時間,洗腎廔管狹窄的程度越來越嚴重,不到三個⽉就要做⼀次導管氣球擴張。為了改善這種情形,可利⽤塗藥球囊來撐開⾎管,並減少再次狹窄的機會,病⼈就不需要如此密集的接受⼿術。」     貼心小提醒   動脈硬化、狹窄、阻塞與三高有很大的關係,日常生活中要把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控制達標,蘇大維醫師叮嚀,抽菸對血管傷害很大,請務必戒菸;飲食方面要少油、少鹽、少糖;規律運動能促進血液循環,也有助於維持血管的健康!   原文出處

暴瘦30公斤,這可不是腸躁症!仔細檢查揪出發炎性腸道疾病,腸胃科醫師圖解

2022年03月16日
公開
270

 作者:劉育志 醫師   「我永遠記得,他來就診的時候,已是二十多歲的大男生,卻只有四十公斤而已!」高雄榮民總醫院胃腸肝膽科蔡騌圳醫師回憶,「他已經反覆腹痛達5年之久,經常腹瀉、甚至有血便的狀況,後來因為克隆氏症導致腸道狹窄,只好接受手術切除部分腸道。」   「手術後他可以吃東西,營養吸收比較好,也持續接受生物製劑治療。」蔡騌圳醫師說,經過穩定治療半年後,病友的體重就慢慢恢復,現在已經有七十幾公斤,也能夠回到職場,擔任工程師的工作。     腹痛腹瀉出現這3點,可不是腸躁症!   發炎性腸道疾病是自體免疫疾病,嚴重影響身體健康,對個人、家庭都是很大的負擔。常見症狀包括腹痛、腹瀉、解血便、解黑便、體重減輕等。   很多人會問,「我常常拉肚子、肚子絞痛,到底是腸躁症?急性腸胃炎?還是發炎性腸道疾病?」   蔡騌圳醫師解釋,腸躁症也會腹痛、腹瀉,但不會出現血便、發燒、體重減輕。至於急性腸胃炎,可能是吃壞肚子,持續個二到三天,通常不會超過兩個星期;如果是長期反覆腹瀉、腹痛,超過一個月以上就需要小心追蹤檢查。     發炎性腸道疾病會造成很多棘手的併發症。蔡騌圳醫師說,發炎性腸道疾病可分成「潰瘍性結腸炎」與「克隆氏症」,潰瘍性結腸炎患者會常常解血便,而導致貧血、頭暈、呼吸喘,若發炎太厲害,腸子越脹越大,甚至穿孔、破裂。長期追蹤的結果顯示,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罹患大腸癌的機會是一般人的20至100倍。   克隆氏症因為侵犯到小腸,所以常常營養不良,包括維生素B12、鐵質等營養素的吸收都會出問題,營養不良也會導致貧血。患者的腸子在反覆發炎之後,容易產生狹窄、穿孔與瘻管,罹患癌症的風險也會增加。   「因為發炎性腸道疾病的併發症很多,所以我們希望能夠即早診斷。」蔡騌圳醫師說,「如果能早點診斷,適時使用適當的藥物,可以減少併發症的產生,降低接受手術的機會。」     病情不單純,平均兩年才確定診斷   臨床上需要搭配多種檢查,才能診斷發炎性腸道疾病,蔡騌圳醫師說,抽血檢查可以評估CRP、ESR等發炎指數;影像檢查包括消化道攝影、電腦斷層、核磁共振等,可以評估是否出現狹窄、穿孔、瘻管等併發症。   因為是腸道疾病,一定會做內視鏡,檢查大腸病灶,可以做大腸鏡、乙狀結腸鏡;檢查小腸,可以做小腸鏡、膠囊內視鏡,幫助評估腸道發炎的情形。   小腸檢查有很多種,常見的是鋇劑攝影,看看是否有狹窄、擴張的狀況。如果懷疑有病灶,可考慮做小腸內視鏡,例如氣囊輔助式小腸鏡,可以進入小腸觀察,若看到病灶可以直接做切片。若不想做小腸鏡,可以吞膠囊內視鏡,有助評估小腸病灶。假使膠囊內視鏡有發現問題,還是要做氣囊輔助式小腸鏡進去做切片,才有辦法確診。   由內視鏡取得的切片,會交由病理科醫師檢查,看看是否有發炎性腸道疾病的特徵、是否合併其他感染、是否有癌化的現象。     從診斷到後續的追蹤都會使用這些檢查工具,蔡騌圳醫師說,有時候也可以簡單的驗個糞便,從糞便去檢驗發炎指數,稱為「糞便鈣衛蛋白(Fecal Calprotectin)」。   「發炎性腸道疾病其實不容易診斷,從開始出現症狀到確診,平均大概是兩年,最長我遇過有五年才診斷。」蔡騌圳醫師說,「曾經有患者做過9次胃鏡、4次大腸鏡,都沒有找到原因,後來因為腸穿孔,緊急開刀手術後確診是小腸克隆氏症。我們希望能夠讓確診的時間越短越好,目標希望在一年以內。因為腸道持續發炎,會反覆結痂、結疤,累積久了就容易狹窄、穿孔,而需要接受手術。如果能及早診斷,及早治療,可以減少併發症,維持患者的生活品質。」     善用生物製劑,幫助腸道黏膜癒合   蔡騌圳醫師指出,發炎性腸道疾病的傳統治療包括5-ASA抗發炎藥物、類固醇、免疫抑制劑等,若治療成效不如預期,便會使用生物製劑。   急性發作的時候,可能使用類固醇控制發炎,蔡騌圳醫師解釋,類固醇不會長期使用,我們希望能夠在短期內把類固醇停掉,避免月亮臉、水牛肩、水腫、容易感染等副作用。長期而言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劑,幫助維持病況穩定。   若傳統藥物反應不佳,或是常常反覆發作的時候,便會使用生物製劑,蔡騌圳醫師說,目前生物製劑有好幾種,我們可以粗分成兩大類,有一類是抑制細胞激素,可於全身發揮作用,例如抗腫瘤壞死因子製劑或抗介白素12/23製劑;另一類為淋巴球遷徙阻斷劑,是腸道專一型,只針對腸道黏膜上的受體作用,可於腸道發揮抗發炎的作用。   「全身型生物製劑能夠同時改善腸道發炎與腸道外症狀,腸道專一型生物製劑只作用在腸道,全身性副作用較少,可以減少感染症,例如B型肝炎、結核病的復發,也比較少癌症的風險。」蔡騌圳醫師分析,「臨床上會根據患者的年紀、身體狀況、腸胃道症狀的嚴重度、是否有腸道外症狀,如關節炎、血栓、皮膚症狀等,來選擇合適的生物製劑。」     生物製劑除了可以改善症狀,也有助於達到腸道黏膜癒合,蔡騌圳醫師強調,千萬不能在症狀緩解後就擅自停藥,我們的治療目標是達到腸道黏膜癒合,以減少腸道狹窄、穿孔、瘻管等併發症,且減少需要手術的機會。   發炎性腸道疾病在台灣目前屬於重大傷病,病人大部分是年輕人或中壯年人,克隆氏症的發病年齡大概都在15至20歲左右,潰瘍性結腸炎大概都40至60歲左右,既影響生理,也會影響心理。但是只要好好控制、追蹤,生活也可以跟一般人一樣。     貼心小提醒   日常生活中,患者一定要維持健康生活型態,正常作息、避免熬夜、規律運動、戒菸、戒酒。蔡騌圳醫師提醒,飲食方面要吃新鮮食材,盡量避免加工食品,因為發炎性腸道疾病跟飲食、環境有關,過多添加物可能會增加發炎性腸道疾病產生的機會!     原文出處

病理性「心跳過慢」恐中風、猝死!植入心律調節器好處分析,心臟科專家圖解說明

2022年03月16日
公開
215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發現心臟跳得很慢,有關係嗎?   「心跳過慢可分成正常生理現象,或者是疾病導致兩種。」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心臟內科蔡維中醫師指出,「一般人若每分鐘心跳小於60下,就符合心跳過慢的定義,但若是訓練有素的運動員,心跳也可能會低於每分鐘60、50下。」   至於病理性的心跳過慢,原因則可能包括電解質不平衡、酸鹼值不平衡、藥物、心肌梗塞、心肌發炎、病竇症候群、房室傳導阻滯等。     心跳過慢會導致中風、甚至猝死風險增加。蔡維中醫師解釋,當我們把人體想像成一台車子,那心臟就是車子的引擎,身體活動時,心臟必須負責驅動血液循環,提供足夠的血流給各個器官;當心跳變慢時,無法提供足夠的血流給全身使用,就可能會出現虛弱、無力、呼吸困難等症狀。若血流不足發生在腦部時,就會出現頭暈、記憶力、注意力減退等現象,有的人甚至會昏倒,甚至有研究指出心跳過慢與中風有相關性!   蔡維中醫師強調,「比較危險的心跳過慢,像是房室傳導阻斷,就伴隨猝死的危險,一定要積極治療!」     安裝心律調節器穩定且安全性高 同步減少藥物副作用   根據治療指引,心跳過慢的主要治療方式為安裝心律調節器,蔡維中醫師說,心臟是提供全身血液的重要器官,因此需要穩定且副作用較少的方式來提升心跳,使用口服藥物相對來說其實較不可靠。反而,安裝心律調節器可以持續監測心跳,當心跳太慢時,心律調節器就會及時作用,刺激心臟跳動,讓心跳維持在正常的速度,是較可靠、安全的治療方式。     臨床上會從症狀與風險兩方面進行考量,產生四種排列組合,蔡維中醫師分析,只要是高風險的心搏過慢,就會建議病人積極考慮裝心律調節器,舉例來說,有些老人家在睡覺時,會出現很危險的心臟傳導阻滯,雖然沒有症狀,但就有可能造成猝死。此外,就算是低風險者,但若有症狀,也可考慮安裝心律調節器,讓症狀得以改善,提升生活品質。   安裝心律調節器還有一個優點,就是不需要再服用使心跳加速的藥物,可降低因刺激心跳加速的藥物造成其他心律不整的風險與避免藥物副作用。     挑選『智能速率』心律調節器 身心變化都能及時偵測 治療效果佳   正常心臟會根據生理、心理變化改變心跳速率,因此心律調節器也朝著更人性化的方向進步。蔡維中醫師解釋,傳統心律調節器只能依照設定的速率運作或根據身體震動來調整速度,而最新型的『智能速率』心律調節器能夠偵測心肌電阻抗,精準評估心臟對於自律神經的反射與需求,更聰明、人性化地適時調整心跳速度。   『智能速率』心律調節器可以偵測當下自律神經的狀態,幫病人調控最符合自然心臟輸出的心跳速率。蔡維中醫師說明,正常情況下,心跳會由自律神經調控,例如在靜坐休息、心情平靜時,就會調低心跳速率,在運動、心情緊張時,則調高心跳速率。傳統節律器無法做到,但『智能速率』心律調節器就可以做到近似正常的自律神經的調整,達成更精確、更符合正常生理狀態的治療目標。     同時,傳統心律調節器大多沒有遠端功能,因此只有在病人回門診追蹤時,才能知道心跳的狀態,但『智能速率』心律調節器透過其遠端連線功能,即可改善此不足。蔡維中醫師說,心律調節器若具有遠端功能,再搭配類似基地台的儀器,就可以及時跟心律調節器連線,在雲端獲取數據,因此若偵測到特殊心律不整等狀況,醫療團隊就可以提早發現,即時因應,大幅提高安全性。   如果碰到類似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情形,具備遠端功能的心律調節器,還可以減少回診到醫的次數,讓醫療團隊跟患者都能減輕負擔。   此外,心律調節器仰賴電池運作,電量耗盡時便需要再次手術更換。蔡維中醫師表示,『智能速率』心律調節器的使用年限會較傳統型來的久,可減少當心律調節器電量耗盡時需再次接受置換手術的次數,生活品質更好。     『智能速率』心律調節器可進行核磁共振 務必提前告知醫師   若接近較高的電場、磁場時,需要非常小心,例如核磁共振檢查時,傳統節律器可能會有風險,無法進行。但『智能速率』心律調節器因為有經過特殊設計,所以病患可以接受核磁共振掃描,就醫時請務必主動告知。   因為心律調節器會安裝在鎖骨下方的胸壁前面,故患者應盡量避免手臂過大範圍的活動,也不要將手機放在胸前口袋。蔡維中醫師叮嚀,因為具有金屬成分,在過海關、安檢、防盜門的時候,也建議可主動告知安檢人員。   BIOMKT_00005_20220221   原文出處

非單純身高矮小!家長得留意孩子三特徵及早治療

2022年03月16日
公開
137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家長的心願,特別不希望子女輸在起跑點,在青春期來臨前也更注重孩子的身高發展,彰化基督教兒童醫院兒童內分泌科主任吳怡磊表示,在門診中經常有家長焦急地帶孩子來求診,她提醒在到醫療院所檢查前,首先需要先評估何謂「身高矮小」,再來進一步檢查造成身高矮小的原因,大部分是生理性的原因造成的,但卻也有少部分的孩子是因為內分泌和基因遺傳疾病引起的,甚至可能為最棘手的病理性腦瘤所造成。   12歲的小明就是因腦瘤引起的身高矮小,他整整比同年級最矮的同學還矮7公分,加上身材瘦弱,轉介醫院檢查後,才發現腦部竟有6公分大的腫瘤,因腫瘤長在腦下垂體,導致他的生長激素缺乏,同時也壓迫到了視神經,造成視力缺損。手術後,醫療團隊讓小明施打生長激素,成長其年紀該有的身高。小兒內分泌科醫師呼籲,從小明的情況可得知,看似單純的身高矮小,未及早治療可能耽誤孩子的一生。   新竹馬偕紀念醫院小兒內分泌科主任林昭旭說明,以下三點若有對應符合其中一點,家長就該警覺帶孩子及早就醫查明原因。     林昭旭主任也解釋,身高矮小常見的生理性的原因包含體質性生長遲緩、家族性身材矮小、營養不良;內分泌疾病造成的有生長激素缺乏、甲狀腺功能低下症、假性副甲狀腺低下症及庫欣氏症等;還有些基因遺傳的疾病如:透納氏症、唐氏症、努南氏症、軟骨發育不全等。   吳怡磊主任補充,除了身高矮小也提供幾個重點外在特徵提供家長參考:   ● 軟骨發育不全:四肢較短、出生時寶寶額頭突出、下巴較小   ● 透納氏症:蹼狀頸、低位耳、髮線低、手肘外翻、手指腳趾指甲發育不良、身上很多痣,也有一些孩子進入青春期乳房卻未發育,或是月經沒來,心臟疾病   ● 努南氏症:身材矮小、蹼狀頸、眼距較寬、厚且低位或不正常外形的耳朵、漏斗胸、先天性心臟病   林昭旭主任重申,不管是哪一種疾病引起的身高矮小,及早診斷、及早治療的預後肯定都會比較好,特別是在疫情期間更勿忽視,目前在門診中也有數位監測的治療選擇,能夠更精確地幫助孩子把握黃金成長期,而若是疾病未盡早治療,更會造成除了身高之外其他深遠的影響。   原文出處

血糖超標慎防併發症,調整用藥提升存活率

2022年03月16日
公開
177

作者:劉育志 醫師   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歡迎林柏霖醫師來到照護線上。   林柏霖醫師:大家好我是林柏霖醫師。   劉育志醫師:血糖超標時,通常沒有明顯症狀,但是會帶來很多併發症,請問糖尿病對患者,最大的威脅是什麼?   林柏霖醫師:糖尿病最大的威脅,就是對於心血管疾病的影響,它可以分成從腦、心臟跟周邊,包含可能會造成中風、心肌梗塞,甚至會造成周邊血管阻塞,依照比例不太一樣,有百分之二十到三十左右,都有這樣的風險性,所以糖尿病真的會造成心臟血管阻塞,這也是我們心臟科醫師最擔心的。   劉育志醫師:請問什麼是動脈粥狀硬化?   林柏霖醫師:這個名詞最簡單的就是血管阻塞,因為糖尿病會造成我們的血管變得比較小,第二個,可能會有一些膽固醇,或者是高血壓的一些疾病,會造成血管更嚴重阻塞,糖尿病常常會造成全身性血管的問題,通常會分大血管或小血管,大血管就是一些冠狀動脈,周邊血管叫大動脈,或者是腦部的血管,所以糖尿病常常會造成中風、心肌梗塞、周邊血管阻塞,當然也會造成眼睛,甚至造成腎臟動脈的血管,所以台灣洗腎率很高 也是跟糖尿病有關。   劉育志醫師:心血管疾病常見的症狀有哪些?   林柏霖醫師:最常見的就是以喘為表現,病人因為心臟血管有一些阻塞,活動力下降,所以病人很常第一個症狀是覺得會喘,但是再不管它時,可能會出現胸悶,所以常常聽見叫心絞痛,心絞痛通常是典型的胸痛,可能是胸痛合併到左肩,這是一個比較典型的症狀,或是下巴,第二個是它的疼痛會因為休息而改善,這是典型心絞痛的定義,但是胸痛到連休息都不會改善時,這可能就進入到不穩定的心絞痛,這時會建議民眾盡快就醫,是比較安全。   劉育志醫師:如果有心血管疾病,會建議調整控糖的藥物嗎?   林柏霖醫師:我想這個答案是肯定的,這是因為目前糖尿病的治療指引,當糖尿病遇到心血管疾病時,可能需要做腸泌素的治療,或者是排糖用藥,提早介入會改善病人的存活率。   劉育志醫師:腸泌素如何控制血糖?   林柏霖醫師:腸泌素是我們吃了東西,食物經過胃到腸子的時候,就會刺激腸泌素的分泌,這是天生就有的賀爾蒙,只是當糖尿病發作時,腸泌素的效果就會變差,變差時就會造成血糖變高,因為腸泌素本身是我們自己的東西,它可以讓我們的胰島素分泌,抑制升糖素,同時可以讓胃排空下降,所以它有很多的方式,可以讓血糖去做改善。   劉育志醫師:哪些族群適合使用腸泌素控制血糖?   林柏霖醫師:以目前所有的研究證據告訴我們,如果今天有一位糖尿病病人,他有合併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包括中風、心肌梗塞、周邊血管阻塞時,這樣子就是最好的適應症,過去很多人都認為體重過重,或者食慾比較強等,目前最好的證據,就是已經有發生心血管疾病時,這時使用腸泌素是最好的時機點。   劉育志醫師:一定要等到口服藥無法控制血糖時,才開始使用腸泌素嗎?   林柏霖醫師:這個觀念從去年開始有大大的變革,過去都以為是這樣,但其實現在只要有糖尿病,合併心血管疾病,在使用雙胍類無效之後,就可以加上腸泌素的治療,因為這個腸泌素治療,在針對糖尿病合併心血管疾病時,可以讓中風、心肌梗塞減少、存活率提升。   劉育志醫師:日常生活中要如何保養心血管?   林柏霖醫師:我想可以用最簡單的口號叫SABCDE,S就是鹽巴,不能吃太鹹,A就是酒精,不能喝太多酒,酒精要適度飲取,B就是體重,體重不能太重,BMI須維持在22-25左右,C就是抽菸,可能要戒菸,因為吸菸確實對我們的心血管不好,D是飲食,飲食的控制,可以往像地中海型飲食去做調整,E是運動,要適度運動,每個禮拜150-180分鐘,規律運動就可以改善心血管疾病。   林柏霖醫師:有一位32歲的男性病人,非常年輕,他得糖尿病已經快十年了,他的糖尿病控制得不是很好,糖化血色素大概9%左右,第二個是因為他的工作關係,他是一位保全,所以飲食時間也不是很固定,也沒辦法固定的運動,所以他的體重一直都在BMI35-38之間,看這樣的病人會不會沒有事情?經過這十年沒有控制好他的血糖、血脂,最後造成不穩定的心絞痛,甚至最後造成心肌梗塞,因為發現心肌梗塞,剛有提到糖尿病合併心血管疾病之後,剛有提到糖尿病合併心血管疾病之後,血糖用藥就使用上腸泌素,後來也會去抑制他的食慾,血糖控制得更好,甚至得到體重下降的效果,對他來說是一個全身性的保護。   林柏霖醫師:目前糖尿病的治療,已經慢慢從過去的只看重糖化血色素的控制之外,慢慢進入器官保護的時代,特別是已經有發生過心血管疾病的人,一定要認真用藥物改變的方式,去治療你的心臟,目前來講很常見的像腸泌素,或者是排糖用藥,它們都有一些針對心血管疾病的保護,可以讓病人未來的中風、心肌梗塞,甚至存活率會大大的提升。   劉育志醫師:感謝林醫師來到照護線上,我們下次再見,掰掰!   林柏霖醫師:掰掰!   原文出處

「性早熟兒童」何時該做「腦部核磁共振檢查」?醫師圖解懶人包

2022年03月16日
公開
425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在兒童生長發育門診中,常見到性早熟孩童家長擔心詢問:   「為什麼一樣是性早熟,同學小明就有安排腦部核磁共振檢查,但自己的孩子卻沒有安排,會不會是醫師疏忽?若沒有做腦部檢查,會不會腦部有病變但卻沒被發現?」    「腦部核磁共振檢查是中樞性早熟必做的檢查嗎?對孩子會不會有風險?」   為解決家長長久以來的疑問,林口長庚醫院/新北市立土城醫院/新竹東元綜合醫院兒童內分泌科邱巧凡醫師在2020年5月發表於美國醫學期刊《內分泌學前沿》(Frontiers in Endocrinology)的研究成果,即針對林口長庚醫院自1997至2017年共20年間的中樞性早熟女童案例,進一步探討執行腦部核磁共振檢查後的結果分析,不僅提供臨床醫師在腦部核磁共振檢查安排決策上的參考,以下亦針對家長常見問題做詳細說明。     問題一、何謂中樞性早熟?   邱巧凡醫師表示,因為「下視丘-腦下垂體-性腺軸」的提早活化,使得兒童過早出現第二性徵,例如:女孩在8歲前乳房、陰毛發育、10歲前初經來潮;男孩在9歲前睪丸體積變大、陰莖長大、陰毛發育、變聲、長喉結等。       問題二、導致中樞性早熟的原因?   整體而言,女生的中樞性早熟高達80-90%皆為「特發性」中樞性早熟,即為成因不明,非腦部結構性病變導致。反之,在男孩中「特發性」中樞性早熟僅佔25~80%,足以顯見,男孩病理性腦部病變的機率相對高上許多!   邱巧凡醫師根據2018年美國一份整合分析研究說明:「根據1990至2015年共25年間,共整合六個資料庫、15個研究、1853個案例發現,若以年齡層區分,6-8歲女孩只有3%有異常腦部影像;6歲以下女孩約有25%有異常腦部影像發現」。簡而言之,中樞性早熟的孩童中,以男孩及小於6歲的女孩,有較高的病理性腦部病變機會。   而針對台灣,邱巧凡醫師統計20年間403位中樞性早熟女孩個案,並以其中251位非其他因素排除且順利完成腦部核磁共振檢查的女孩個案進一步分析,發現當中76%皆無腦部異常影像,但其餘24.3%有腦部影像異常,又以年齡愈小的中樞性早熟,其腦部影像檢查異常發現的機率愈高。儘管如此,這些個案仍以性早熟針劑(GnRH agonist)治療為主,不需額外治療,如手術治療的介入。     這樣的研究成果亦提供臨床醫師決策參考,以幫助評估中樞性早熟兒童進一步安排腦部核磁共振檢查的衡量,包含:    1. 評估病史,了解病患是否有腦部相關病變或曾接受治療(如腦炎、腦膜炎、腦瘤、顱內出血、曾接受過放射治療等) 2. 是否存在中樞神經相關症狀(如頭痛、嘔吐、癲癇、肢體無力、視野障礙、多喝、多尿等) 3. 青春期的進展速度 4. 性別與年齡     醫師建議符合「四大條件」,應做腦部核磁共振檢查   綜合上述,邱巧凡醫師建議若符合以下四大條件:   1. 所有中樞性早熟男孩 2. 小於六歲的中樞性早熟女孩 3. 中樞性早熟合併快速青春期進展(Rapid progression) 4. 中樞性早熟合併中樞神經相關症狀(如頭痛、嘔吐、癲癇、肢體無力、視野障礙、多喝、多尿等)   經醫師評估存在一定的腦部病變風險時,為清楚鑑別腦垂體與下視丘部位可能存在的病兆,特別是大腦碟鞍部的核磁共振影像是必要的檢查且需要搭配靜脈注射顯影劑。而兒童內分泌科醫師會依據個別孩童的狀況,權衡檢查的利弊,適當安排腦部核磁共振檢查。     邱巧凡醫師補充,一般而言,核磁共振檢查是無輻射性的安全檢查,可清楚呈現腦部結構異常與血管病變。但是檢查耗時(一般約需30分鐘),檢查過程須配合指令靜止不動,由於儀器發出聲響較大,年紀小的兒童單獨在儀器內常常會害怕、躁動,因此在年紀較小或不能配合的兒童,常常需要事先給予鎮靜藥物,讓孩子睡著以順利完成檢查。   邱巧凡醫師提醒,家長只需平時多留意孩子的相關症狀,看診時向醫師說明完整的病史資訊,並配合定期追蹤,幫助及時發現問題、早期診斷與治療。若醫師研判孩子腦部病變風險是低的,不需要進一步腦部核磁共振檢查,也請安心配合醫師建議,不須過度恐慌。     【林口長庚醫院研究成果】   根據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內分泌科邱巧凡醫師統計,1997-2017年間403位中樞性早熟女孩個案,其中排除原先已知中樞神經病變、其他周邊性早熟合併次發中樞性早熟,以及未完成腦部核磁共振檢查的案例,共有251位女孩完成腦部核磁共振檢查。當中76%皆無腦部異常影像發現,其餘24.3%有腦部影像異常,多數為腦垂體微小腺瘤(Pituitary Microadenoma)、腦垂體中間部囊腫(Cyst of Pituitary Pars Intermedia) 、Rathke’s囊腫(Rathke’s Pouch Cyst)等良性結構異常,這些孩子在後續長期追蹤下,沒有人因此出現良性囊腫增大、其他內分泌異常,或是因此需要接受手術治療。   唯獨一位5歲女童,其腦部核磁共振檢查發現為下視丘錯構瘤(Hypothalamic Hamartoma),這是目前最為熟知跟中樞性早熟最具直接相關的腦部病變。目前認為下視丘錯構瘤會導致異常早發的異位性釋素脈衝式釋放,進而誘發中樞性早熟的發生。   林口長庚醫院的研究發現,在排除先前顯著的腦部病變與中樞神經學症狀的族群後,年齡愈小的中樞性早熟,其腦部影像檢查有異常發現的機率愈高 (3歲以下兒童約31.25%,3-6歲約21.43%,6-8歲約20.73%)。儘管如此,也未有人因此需要性早熟針劑(GnRH agonist)以外的額外治療介入(如手術治療)。   原文出處

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標靶治療有助長期存活

2022年03月16日
公開
150

作者:劉育志 醫師   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歡迎蔡承宏醫師來到照護線上。   蔡承宏醫師:大家好,我是蔡承宏醫師。   劉育志醫師:請問蔡醫師,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致病機轉為何?   蔡承宏醫師: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就是會有9跟22,這兩對染色體的互換,互換完之後,病人就會有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典型表現出現。   劉育志醫師: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表現,跟其他血癌有何不同?   蔡承宏醫師: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因為它是慢性的,所以很多病人其實沒什麼症狀,在台灣,好發的族群,大概是在50歲以下的病患,跟歐美的50歲以上到75歲的分布不同,它跟其他急性血癌不同的是,有些急性血癌可能跟有機溶劑有關,可是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目前沒有辨認出特定危險因子。   劉育志醫師:請問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常見症狀有哪些?   蔡承宏醫師:常見症狀像是體重減輕、疲倦、夜間盜汗,作為第一個表現,有高達50%-90%的人,會有脾臟腫大的問題,脾臟腫大會造成病人胃口減輕,吃東西很容易飽、肚子脹等症狀。   劉育志醫師:請問多數患者是因為什麼原因來就診,才被發現是慢性骨髓性白血病?   蔡承宏醫師:大部分病人很多都是無症狀的,就是健康檢查的時候發現,我們診間有遇過大學入學的健康檢查,公司的年度健檢時,才發現血球怎麼這麼高,因而就診,有少數病人是因為發燒,或是食慾不振等等原因去急診,抽血之後才發現白血球過高。   劉育志醫師: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如果沒有妥善治療,會有什麼併發症?   蔡承宏醫師: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剛開始雖然症狀不明顯,如果沒有治療,隨著時間演進,它會變成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屆時就會有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相關的症狀出現,屆時死亡就會變成不可避免。   劉育志醫師:慢性骨髓性白血病需做哪些追蹤檢查?   蔡承宏醫師:在開始治療之後,病患通常需接受常規的抽血檢查,看白血球有沒有合適的下降,血小板、紅血球有沒有回到正常狀況,另外會接受染色體檢查,還有分子相關的檢查,看費城染色體的PCR,有沒有降到可容許的範圍之內。   劉育志醫師:請問過去在治療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時,會遭遇哪些困境?   蔡承宏醫師:慢性骨髓性白血病過去的治療,主要是化學治療,干擾素及造血幹細胞移植,這些治療不只複雜度高,併發症又多,長期的存活率往往都不到30%。   劉育志醫師:目前治療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有哪些進展?   蔡承宏醫師:目前主要是以口服標靶藥物為主,過去十幾年來,台灣已經可以拿到,四種效果很好的慢性骨髓性白血病藥物,病患只要每天回家固定時間吃藥,就可以達到相當好的治療成果,甚至存活率可以高達90%以上,如果適當吃藥、規則追蹤,如果治療反應很好,甚至有機會停藥。   劉育志醫師:請問我們要如何評估治療成效?   蔡承宏醫師:可以使用抽血檢查的分子學,就是BCR-ABL的PCR,來監測治療成果。   劉育志醫師:症狀改善後,患者可以停藥嗎?   蔡承宏醫師:目前必須看分子學檢驗的結果而定,大部分剛開始吃的時候是不可以停藥的,要規則的服藥,才能有最好的治療效果,目前在學界已經有非常多停藥的臨床試驗,目前知道的是,如果治療成果到MR4或是MR4.5以下,這種很深的治療反應,病患長期來說,是有機會可以停藥。   劉育志醫師:在治療過程中,患者需要注意哪些狀況?   蔡承宏醫師:根據不同的口服標靶藥物,會需要注意的症狀不同,第一代藥物最廣為人知的是腸胃道的副作用,第二代藥物,有些會長胸水、長腹水, 有些藥物會造成血糖、血脂肪控制會變差,甚至有些藥物可能會造成心血管阻塞,或是周邊動脈血管阻塞的機會變得比較高,病友們在服藥時有懷疑有這些症狀時,建議跟主治醫師反應,並跟主治醫師討論治療策略,切莫自己停藥,因為有很多藥物都有適當的處理方式,就可以讓副作用減輕,維持原本的治療成果。   蔡承宏醫師:之前有遇到一位病患,他的診斷是大學健康檢查時才發現,他其實是醫學系的學生,在大學七年的過程中他很認真的規則吃藥,目前症狀控制得非常好,也沒有什麼症狀,現在也在我們醫院裡當醫師,整個生活品質或臨床上的表現,跟一般人是無異的。   劉育志醫師: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哪些事情?   蔡承宏醫師:一般建議要記得吃藥,這是最重要的,固定的時間吃藥,有些藥物要空腹,有些藥物不用空腹,這個要特別注意,除了這個以外,不要常常熬夜,健康飲食、保持心情愉快,這個是維持治療反應的不二法門。   蔡承宏醫師:慢性骨髓性白血病雖然在初診斷時沒有症狀,不過如果不好好治療,可能會有很嚴重的後果,只要是每天規則服藥、遵從醫囑,這樣治療成果可以非常好,五年存活率目前可以大於90%以上,如果好好治療、治療效果不錯,甚至有機會在經過一段時間後,可以安全停藥,這跟十幾年前的治療已經是大相逕庭,所以相當鼓勵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病友,可以好好遵從醫囑、接受治療。   劉育志醫師:感謝蔡醫師來到照護線上,我們下次再見,掰掰。   蔡承宏醫師:掰掰。   本衛教資訊由台灣諾華協助刊登 TW2202231002   原文出處

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標靶治療,幫助五年存活率突破9成,醫師圖文解說

2022年03月16日
公開
319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醫師,我的白血球數量異常,學校請我來檢查。」剛入學的男大生拿著抽血報告來到診間。一般人的白血球數量大約是4,500-11,000 /μL,但是男大生的白血球數量高達30,000 /μL。   雖然沒有明顯症狀,但進一步檢查後,確定診斷為慢性骨髓性白血病。臺大醫院內科部血液科蔡承宏醫師說,該患者當時是醫學系的新鮮人,才剛入學就發現罹患血癌,當然是非常震驚,不過在大學七年的過程中都很積極接受標靶藥物治療、規則服藥,病情控制得相當穩定,幾乎沒有症狀。   如今男大生已順利畢業,也成為一位醫師,無論是工作表現、生活品質,都跟一般人沒有兩樣。   蔡承宏醫師指出,過去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五年存活率不到三成,但在口服標靶藥物問世後,五年存活率已可突破九成,患者的生活品質與預後皆大幅提升。     症狀不明顯的血癌,慢性骨髓性白血病   慢性骨髓性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是源於人體的第9對跟第22對染色體互換,使白血球異常增生,蔡承宏醫師指出,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病程發展較慢,所以大多數患者發病初期都沒有明顯症狀;如果有症狀的話,可能是疲倦、發燒、貧血、異常出血、夜間盜汗,或是約50%至90%患者會出現的源於脾臟腫大的胃口變差、吃東西容易飽。整體而言,因為症狀不典型,患者容易與老化、更年期或是疲勞混淆。     大部分患者是在健康檢查時意外發現白血球數量很高,才就醫檢查。蔡承宏醫師說,有少數病人是因為發燒、食慾不振等原因就醫,抽血之後發現白血球過高,而被轉診至血液科或血液腫瘤科。   雖然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初期症狀不明顯,但是如果沒有妥善治療,隨著時間演進,當演變成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治療難度大幅增加,預後成效大大降低。     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口服標靶藥物,大幅提升治療成效   在台灣,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好發年齡在50歲以下,跟歐美的50至75歲不同,蔡承宏醫師表示,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目前沒有辨認出特定危險因子。   慢性骨髓性白血病過去的治療,主要是化學治療、干擾素及造血幹細胞移植,蔡承宏醫師說,這些治療的複雜度高、併發症多、成效也不甚理想,長期存活率往往都不到30%。   目前的治療是以口服標靶藥物為主,台灣已經可以拿到四種效果很好的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口服標靶藥物,蔡承宏醫師解釋,只要每天按時吃藥,就可以達到相當好的治療成果,五年存活率高達90%以上。     在開始治療之後,病患需要接受常規抽血檢查,看白血球是否下降,血小板、紅血球是否回升到正常狀況,蔡承宏醫師解釋,另外會接受染色體檢查、分子相關檢查,看癌症基因的PCR,是否降到可容許的範圍之內。   在治療過程中,根據不同的口服標靶藥物,患者需要注意的狀況也不同,蔡承宏醫師說,部分藥物可能有腸胃道副作用,部分藥物會讓血糖、血脂肪控制變差,如果有類似狀況,建議跟主治醫師反應,切勿自行停藥。透過適當的處理,可以讓副作用減輕,維持原本的治療成果。     「治療的時候一定要規則服藥,才能有最好的治療效果。」蔡承宏醫師說,「治療一段時間後,可抽血做BCR-ABL的PCR來監測治療成果,若能達到深度分子生物學反應MR(Molecular Response),目前認為MR4或MR4.5以下,且維持一段時間後,有機會可以停藥。」     貼心小提醒   慢性骨髓性白血病雖然在初診斷時沒有症狀,但是如果沒有好好治療,可能會有很嚴重的後果。受惠於口服標靶藥物的進展,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五年存活率已可突破9成,蔡承宏醫師叮嚀,請務必按時服藥,定期回診。日常生活中要攝取均衡營養、規律運動、不要熬夜、保持心情愉快。   如果治療成效很好,達到深度緩解目標MR4或4MR4.5以下,甚至有機會在經過一段時間後,能夠安全停藥!     本衛教資訊由台灣諾華協助刊登 TW2202231002   原文出處

血便爆量,突然昏倒險喪命!腸發炎像火燒厝,積極治療莫拖延,胃腸科醫師圖解說明

2022年03月15日
公開
197

作者:劉育志 醫師   「有人昏倒了!趕快打119!」寧靜的圖書館裡突然出現一陣騷動。   二十多歲的李同學是位博士生,當時正在準備畢業論文,壓力非常大,飲食也不正常,甚至因解出大量血便,而昏倒在圖書館。送到急診室後,狀況相當不穩定,於是住進加護病房。   內視鏡檢查發現李同學的腸子潰爛地非常厲害,並且進一步檢查確診為發炎性腸道疾病。,臺中榮民總醫院胃腸肝膽科張崇信醫師回憶,「當時使用了生物製劑控制腸道發炎,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才脫離險境。後續的追蹤顯示,他腸道黏膜逐漸癒合,狀況很穩定,也已經順利畢業、就業。」     持續腹瀉,離不開馬桶超困擾   對發炎性腸道疾病患者而言,相當困擾的就是不斷腹瀉,且經常都是血便,張崇信醫師指出,有些患者一個小時要跑好幾次廁所,甚至無法離開馬桶,所以沒有辦法外出工作。而且,持續解出血便,還會伴隨貧血、頭暈的狀況,也讓患者非常害怕。   部分發炎性腸道疾病病友即使沒有嚴重的腹瀉、血便,光是腹痛、吃不下,也會讓人一直消瘦下去,體力越來越差。   由於發炎性腸道疾病的初期症狀不具特異性,不容易被診斷,因此患者往往會經歷很多家醫院,卻無法獲得答案,拖到最後甚至需要接受手術,非常棘手。     張崇信醫師說明,發炎性腸道疾病患者在接受治療前,需要接受一系列檢查,確認疾病範圍、嚴重度;確認是否有感染,例如巨細胞病毒、結核菌、細菌、厭氧菌等;確認是否有腫瘤,例如腸子的淋巴癌;並確認是否有腸道外症狀,例如眼睛、關節、皮膚、膽道、肝臟等。醫師會綜合各項資訊,選用合適的藥物組合。     腸道發炎就像火燒厝,及早撲滅不能等!   治療發炎性腸道疾病時,很多病友會誤以為只要肚子不痛、沒有拉肚子、能夠吃東西就夠了,但是在臨床症狀緩解後,患者的腸道其實還在發炎,張崇信醫師強調,因此需要持續追蹤,包括抽血檢驗發炎指數、檢驗糞便的鈣衛蛋白,也可以做小腸超音波、腹部核磁共振攝影、小腸鏡、大腸鏡、膠囊內視鏡等,利用各種工具來評估治療成效。     針對較輕微的發炎性腸道疾病患者,可使用傳統藥物,張崇信醫師解釋,5-ASA抗發炎藥物,對潰瘍性結腸炎的效果比較好,但對克隆氏症的效果就不甚理想,可能需要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類固醇可抑制發炎,但是只適合短期使用。   「針對中重度發炎性腸道疾病患者,儘管使用免疫抑制劑治療,但是腸道黏膜完全癒合的機會,恐怕也不到一半,」張崇信醫師說,「我們會建議提早使用生物製劑,以避開免疫抑制劑跟類固醇可能產生的副作用,並讓腸道黏膜癒合,內視鏡看起來完全正常。相較於傳統藥物,生物製劑幫助腸道黏膜癒合的機會可以從20%提高到60%,甚至80%。」   腸道黏膜癒合對患者非常重要,如果腸道黏膜沒有癒合,長期處於發炎的狀況,便可能有反覆出血的狀況,甚至腸穿孔、形成瘻管而需要緊急手術。發炎性腸道疾病病友如果放任腸道反覆發炎、癒合,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是一般人的好幾倍。     中重度發炎性腸道患者常會使用免疫抑制劑,可能增加感染的風險,張崇信醫師說,有些患者會反覆鼻竇炎、中耳炎、泌尿道感染,而需要調整免疫抑制劑,如此一來容易影響病人規則服藥的意願。相對而言,如果可以提早在適當時機,讓適用的病友使用生物製劑,有助減少因使用免疫抑制劑、類固醇而帶來的副作用,而且越早把疾病控制下來,對患者預後越有幫助。   生物製劑大致可分成兩大類,腸道專一型與全身型。腸道專一型生物製劑可抑制淋巴球進入腸道組織,於腸道發揮抗發炎的效果,副作用較少;全身型生物製劑可抑制發炎介質作用,有助改善腸道外症狀。   「大腸、小腸在發炎的時候,很像火燒房子。」張崇信醫師舉例,「如果慢一點滅火,就算最後火都滅掉了,房子大概也不能住了。長期發炎將使腸子壞死、狹窄,需要手術切除,是非常遺憾的事。」   張崇信醫師強調,病友如果能夠長期治療,讓病情穩定、黏膜癒合,生活可以自理,像一般人一樣工作與旅遊。反之,如果在症狀緩解後擅自停藥,導致疾病惡化,各種併發症的風險就變得非常高。     貼心小提醒   發炎性腸道疾病對身心影響很大,一定要積極追蹤治療。張崇信醫師叮嚀,由於患者多是青壯年,如果有懷孕計畫,或是已經成功受孕的時候,請與醫師討論藥物調整、營養補充等問題。跟傳統藥物比起來,現在已經有多種生物製劑,讓治療上有更多選擇。若能達到腸道黏膜癒合,可大幅提升生活品質,也可降低出現併發症的風險,減少需要手術的機會!     原文出處

剖腹產容易手術低體溫,正確體溫管理,醫師圖文解析

2022年03月11日
公開
269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您好,我是麻醉科醫師,明天的剖腹產會由我負責麻醉。」醫師來到產科病房進行術前訪視,這是李小姐的第二胎。   「醫師,」李小姐顯得有點緊張,「我上一次剖腹產還算順利,但是實在好冷喔。」   「在手術過程中覺得很冷嗎?」   「對啊!」李小姐用力點點頭,「打完麻醉之後,真的都不會痛,但是從寶寶要出來那一刻就開始覺得好冷、好冷。」   「那是從骨子裏面冷出來的感覺,非常非常冷,」李小姐握著拳頭做出顫抖的樣子,「我冷到一直發抖、一直發抖,護理師只好幫忙握住我的手,不然醫師實在沒有辦法開刀。」   「有許多產婦都有類似的經驗,但是這位媽媽特別嚴重,她真的被冷到了,所以就希望我們用專業且有效的方式,讓她不用再次經歷那種感覺。」台灣術後加速康復學會理事長郭書麟醫師指出,「後續我們替她使用了多重整合的體溫管理方式,包括較穩定的核心體溫監測、熱空氣式保溫毯、輸液加溫器等,甚至在手術前就開始幫她預保溫。從打半身麻醉、剖腹產手術、到恢復室,她的體溫都能維持穩定,感覺相當溫暖。     郭書麟醫師表示,預防產婦在手術中出現低體溫,可以大幅提升舒適度,也能減少出現併發症的機會。     手術低體溫,產婦併發症很多   在麻醉之後,人體的血管會舒張,使熱量流失較快,另一方面,因為肌肉放鬆,而無法顫抖產熱,使體溫逐漸下降。若未使用主動式保溫裝置,約91%產婦會在剖腹產過程中,體溫低於攝氏36度〔1〕。   「手術低體溫」絕對不單純是患者主觀「會很不舒服」這樣的問題而已,而是非常重要的病人安全議題,郭書麟醫師解釋,因為大量的實證醫學研究都證實,手術低體溫與凝血功能有關。當體溫過低,患者便無法維持正常的凝血功能,使術中出血量增加。     另外低體溫會造成免疫力下降,導致術後傷口感染的機會提高。郭書麟醫師提醒,「手術低體溫還會增加心臟的負荷,這對剖腹產的媽媽是很大的壞消息,畢竟孕產婦的心臟除了負荷自己,還要負荷寶寶,平時幾乎可說是處在極限運轉的狀態,萬一再加上失溫,又要消耗更多氧氣才能促使肌肉產熱,很可能心臟就承受不了。」   看了這麼多手術低體溫會帶來的併發症後,大家一定能理解,避免在手術過程中出現低體溫,是個非常重要的課題。     媽媽低體溫,寶寶也會受影響    如果媽媽在剖腹產過程中出現低體溫的狀況,會增加手術的困難度,且會影響寶寶的核心體溫。郭書麟醫師說,當產婦感到寒冷的時候,身體不停地抖動,將讓婦產科醫師無法精確執行手術;當媽媽的核心體溫在下降時,羊水的溫度也跟著下降,讓寶寶在子宮裡就開始受到低體溫的影響。   「倘若是早產兒,低體溫將造成極大的威脅。」國泰醫院小兒科主任沈仲敏醫師表示:「早產兒的體溫調控能力較弱,皮下脂肪也不夠,容易因為低體溫而造成酸血症,引發無氧代謝與心跳過慢等全身性的影響。」   低體溫對早產兒的威脅很大,會提高敗血症、慢性肺病變的風險,而在處理低體溫問題的過程中,早產兒也很容易受到傷害,例如矯正酸血症時,可能會併發腦出血的問題。沈仲敏醫師強調,我們必須要提高警覺,並極力避免早產兒陷入低體溫的困境。     預防手術低體溫,保障母嬰安全   「預防手術低體溫的方式分為主動式與被動式,」郭書麟醫師指出:「而在手術中我們會採取多重的策略合併進行,確保患者於漫長的手術過程中,熱量不要散失太快而造成體溫下降。」   最常見的被動式保溫方式,就是替病人多蓋些被單,或調高開刀房的環境溫度,然而,被動式保溫的效果有限。郭書麟醫師,至於主動式加溫方式,包括利用熱空氣式保溫毯、烤燈,或將點滴、血品加溫的輸液加溫器等。     熱空氣式保溫毯有很多小孔,可以吹送暖空氣,是許多臨床文獻顯示〔2〕有效率的保溫工具,因為體溫主要是由皮膚散失,由於體溫較高、外界溫度較低,兩者間溫差愈大,輻射效應就會讓身體熱量損失較快,如果於患者身上鋪上一層循環式的熱空氣保溫毯,熱空氣式保溫毯的溫度能維持攝氏38度左右,皮膚與外界的溫差沒有明顯溫差,體溫就不會一直散失。   據統計,因輻射效應皮膚散失的熱量約佔到整個身體熱量損失的四成至六成左右,所以如果能夠減少這些熱量損失,就能幫助患者把熱量保留在體內。目前許多國家在臨床上,不僅針對產婦,而是只要患者需要麻醉,就會需要替患者採取主動加溫的方式保溫。     幫助早產兒維持穩定體溫   原先早產兒出生後,小兒科醫師會立刻把早產兒擦乾,並將早產兒裝進特殊的保溫袋內,來維持早產兒的體溫。   後來又加入了熱空氣式保溫毯,當早產兒出生時便直接放在攝氏38度的熱空氣式保溫毯上,讓早產兒能夠立刻感受到溫暖。     貼心小提醒   手術低體溫對產婦、胎兒都有負面影響,需要運用主動式保溫設備積極預防,而在使用主動式保溫設備時,也需要做好核心體溫的監測,郭書麟醫師叮嚀,我們都會持續監測,確保產婦之核心體溫維持在理想的範圍內,不會過低、也不會過高,透過合理精確的體溫管理,提高麻醉、手術的安全性!   參考資料: 1. Cobb B, Cho Y, Hilton G, Ting V, Carvalho B. Active Warming Utilizing Combined IV Fluid and Forced-Air Warming Decreases Hypothermia and Improves Maternal Comfort During Cesarean Delivery: A Randomized Control Trial. Anesth Analg. 2016 May;122(5):1490-7. doi: 10.1213/ANE.0000000000001181. PMID: 26895002. 2. Nieh HC, Su SF.,. Meta-analysis: effectiveness of forced-air warming for prevention of perioperative hypothermia in surgical patients. J Adv Nurs 2016 Oct;72(10):2294-314. doi: 10.1111/jan.13010. Epub 2016 May 31. PMID: 27242188.   原文出處

晚期卵巢癌基因檢測,搭配標靶藥物精準治療,婦科醫師圖文解說

2022年03月09日
公開
351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70多歲的張女士因為呼吸急促被送到醫院,檢查發現雙側肋膜積水,意識狀態也不太好。電腦斷層影像顯示骨盆腔裡有兩顆很大的腫瘤,腹腔裡的網膜也有相當大顆的腫瘤,懷疑是卵巢癌合併多處轉移。   台灣婦癌醫學會秘書長陳楨瑞醫師回憶,「因為肝臟轉移腫瘤,處理風險較高,與家屬討論之後,決定先做化學治療。經過數次化學治療之後,病人胸腔的肋膜積水完全消退,肚子裡面的腫瘤也縮小到能夠開刀的情況,才能安排手術把腹腔、骨盆腔裡的腫瘤切除。」   術後患者也繼續接受化學治療,陳楨瑞醫師表示,肝臟轉移的腫瘤也隨著化療而逐漸消失,患者的狀況也日漸改善。   除了化學治療外,患者更接受了基因檢測,並發現有BRCA-1基因突變,於是便向健保申請使用PARP抑制劑口服標靶藥物做維持性治療,希望可以維持在沒有復發的狀態。陳楨瑞醫師說:「能夠看到一位曾經被視為癌症末期、臥床的患者,在經過治療後,產生巨大轉變,實在是件令人高興的事。」     脹氣、腸胃不適,竟是卵巢癌   卵巢位於骨盆腔裡,形成腫瘤時,其實很難發現異狀,陳楨瑞醫師指出,隨著腫瘤變大,常見的症狀,包括脹氣、食慾不佳、體重降低或出現腹水,患者通常會在腸胃不適時而到腸胃科就診,被轉到婦產科才診斷出罹癌。   少數卵巢癌患者可能以陰道出血來表現,陳楨瑞醫師表示,停經後出血一般跟子宮內膜癌、子宮頸癌較有關係,但有少數卵巢癌患者,腫瘤侵犯到輸卵管或子宮,而造成陰道出血。     「卵巢癌可以長到相當大,達15-20公分以上,患者平躺時,能夠摸到肚子裡有不正常的腫塊。」陳楨瑞醫師說:「另外,癌細胞可能從肚臍的中間穿出來,嚴重的卵巢癌患者的肚臍甚至會長出腫塊。」     多元治療對抗卵巢癌   只要身體狀況許可,卵巢癌的治療大多會建議患者接受手術,陳楨瑞醫師分析,手術有兩個好處,第一是能夠取得足夠的組織來做病理檢驗,第二是能夠移除掉肚子裡絕大部分的卵巢癌。根據台灣的統計數據,五成以上的患者是屬於第三期卵巢癌,就是在腸壁、腹膜的表面有瀰漫性的癌細胞轉移,如果不把癌細胞清除乾淨,日後的化學治療容易產生較厲害的抗藥性,預後較差。除了手術外,八成到九成的卵巢癌的患者會接受化學治療。     隨著醫學發展,卵巢癌的治療也逐漸朝向個人化精準醫療邁進,透過基因檢測,能夠幫助患者找到適合的藥物。陳楨瑞醫師說,2015年有三位科學家,因為發現細胞的DNA修復機轉而榮獲諾貝爾化學獎。   同源重組修復基因是人體內參與DNA修復的重要基因,能協助維持細胞正常穩定生長,當這些基因發生突變或失能(同源重組修復缺失, 簡稱HRD)使得DNA無法準確地被修復,進而導致基因體的異常或不穩定,罹癌機率也因此提升。   其中同源修復機轉又與BRCA-1、BRCA-2,以及PARP最有關。陳楨瑞醫師解釋,體細胞具有雙股螺旋的修復機轉,癌細胞也有雙股螺旋修復機轉,所以我們可以使用干擾癌細胞修復機轉的藥物讓癌細胞凋亡。了解癌細胞基因突變的情況,有助於判斷患者對於藥物的反應,陳楨瑞醫師說,根據目前的治療準則,在建議上皮性卵巢癌的部分患者於接受手術後即考慮基因檢測。     PARP抑制劑標靶藥物有助延長存活期   陳楨瑞醫師表示:「患者接受化學治療後,癌細胞會受到傷害,導致DNA斷裂,這時癌細胞內的修復機轉便會啟動,而PARP就是一個單股DNA斷裂的修復因子。」如果能抑制PARP,某些癌細胞便無法修復損傷的DNA,它就沒辦法繼續分裂,而漸漸凋亡。     「雙股螺旋DNA修復機轉中最重要的兩個因子,一個是BRCA-1、另一個是BRCA-2, PARP則是修復單股DNA斷裂的重要因子。」陳楨瑞醫師解釋:「當患者具有BRCA突變的時候,代表體內修復雙股螺旋DNA損傷的能力有缺陷,如果再使用藥物來抑制負責修復單股DNA斷裂的PARP,就會增加DNA雙股螺旋斷裂的機會,癌細胞就會因為無法修復DNA損傷而凋亡。」   根據臨床研究,約20%的上皮卵巢癌患者為BRCA-1或BRCA-2基因突變,PARP抑制劑對於這類患者有顯著療效,而研究也顯示約半數上皮卵巢癌患者帶有同源重組修復缺失狀態(HRD),了解基因突變狀態有助於制定化療之後的維持性治療方式。陳楨瑞醫師說:「目前健保已有給付部分標靶藥物於晚期卵巢癌,作為維持性治療幫助延緩疾病復發」。     貼心小提醒   卵巢癌是種不容易察覺的癌症,超過五成的患者在發現時已是中後期卵巢癌,陳楨瑞醫師說,只要身體狀況許可,都建議要接受手術治療,盡量把腫瘤清除,同時要搭配化學治療、標靶治療等全身性治療。   透過個人化精準醫療,卵巢癌的治療成效已有顯著的進步,可以搭配基因檢測,了解本身基因突變狀態,後續配合標靶藥物做為維持性療法,延長存活期!     原文出處

破壞神經,從頭到腳都有事的多發性硬化症,積極治療維持神經功能,醫師圖文詳解

2022年03月09日
公開
558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20多歲的陳小姐因為出現視力模糊、複視而到眼科就醫,經過檢查後,發現原來不是眼睛的問題,而是神經出了狀況,轉介至神經免疫科後確診為多發性硬化症。在接受治療後,症狀有了大幅改善,但是碰巧遇上嚴峻的新冠肺炎疫情,因為擔心到醫院會增加感染風險,所以陳小姐遲遲沒有回診拿藥,中斷治療後她的病情果然就復發了,手腳的活動都有輕微受損,只能趕緊住院治療,幸好在經過積極治療後,狀況恢復的還不錯,終於順利出院。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免疫暨基因疾病科主任郭育呈醫師表示,經歷復發的經驗後,患者便能理解規則治療的重要性,一旦中斷治療,多發性硬化症會影響全身的神經,把病情控制穩定才能避免永久的神經學後遺症!     破壞神經,從頭到腳都有事的多發性硬化症   多發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簡稱為MS)是因為環境、基因、個人體質等因素誘發體內異常的免疫反應,使淋巴球及細胞激素去攻擊中樞神經系統,引起後續的發炎反應,進而導致神經去髓鞘的病變,嚴重會造成神經退化,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受損,不易復原,而留下永久的神經學後遺症。   郭育呈醫師指出,多發性硬化症的症狀表現千變萬化,端看有哪些神經系統遭受攻擊,最常見的是視力模糊、色覺異常,例如眼睛對紅、黃、藍等顏色的辨識度減退,嚴重的時候會出現視野缺損,甚至失明,這些都是視神經發炎的症狀。另外一個比較常見的是脊髓發炎,脊髓發炎會造成雙下肢麻木、無力,嚴重的時候會合併解尿、排便的異常。其他症狀還有複視、口齒不清、吞嚥困難,甚至是持續性的眩暈及行動不穩等,如果影響到大腦,就會引起單側肢體無力,類似腦血管病變、中風的表現,這時可能會錯估疾病的診斷跟延誤治療的時機。       及早治療多發性硬化症,維持神經功能   確立多發性硬化症的診斷後,一定要及早治療才可以避免病情惡化、降低復發的機會,也減少大腦萎縮、記憶力、智力退化的風險。郭育呈醫師解釋,治療方式分兩個部份,急性發作的治療和改善病程進展的治療。   急性發作時通常是接受高劑量類固醇,就是所謂的脈衝治療,一般需要住院注射三至五天的高劑量類固醇,如果病情較嚴重,則會評估使用免疫球蛋白或血漿置換,讓復原的速度、程度改善;在症狀緩解、病情穩定的時期,便需要長期接受改善病程進展的治療,目前的治療包括干擾素、標靶藥物、免疫調節藥物等,有口服、皮下或肌肉注射、以及靜脈注射等方式,臨床上會依照患者的症狀、嚴重程度,來選擇合適的藥物。     無論是口服、皮下注射、還是靜脈注射藥物,都有助於穩定病情、降低惡化程度、減少復發頻率,郭育呈醫師說,多發性硬化症無法完全治癒,即使症狀改善也要規則治療,避免出現永久性神經學後遺症,盡量維持神經功能。     COVID-19疫情不影響治療,應盡早接種疫苗   因為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的關係,大家到公眾場所的機會大幅下降,病毒感染的機會下降,也可能讓多發性硬化症復發的風險降低。不過部分患者因為新冠肺炎疫情而沒有規則回診,若中斷治療,可能導致復發或使病情惡化的風險增加。   「根據台灣和世界的經驗,注射疫苗不會增加多發性硬化症復發的風險,也不會讓病情變嚴重」,郭育呈醫師提醒,「反倒在罹患新冠肺炎COVID-19後,會讓原本多發性硬化症的治療及病情控制變得更複雜。所以一般還是建議多發性硬化症患者,如果身體狀況許可,要盡早注射疫苗,降低感染新冠肺炎的風險。」     多發性硬化症日常保養重點   多發性硬化症是自體免疫疾病,日常保養對患者而言相當重要,除了戒菸及避免過度飲酒,生活作息要保持正常、睡眠充足、飲食均衡,並減少刺激性的食物,也不要隨意以中藥進補,以免造成免疫反應過於活躍,導致疾病發作。   有些患者是因為感染、感冒,導致整體的免疫反應活化,而造成多發性硬化症突然的復發,通常在短短幾天內病況就急速惡化而讓人措手不及,郭育呈醫師也提醒患者,只要出現輕微症狀,或是感覺最近幾天跟平日的狀況不一樣,就要特別注意。     在運動方面,郭育呈醫師也建議多發性硬化症患者平常可以做瑜珈、伸展等靜態運動,因為太激烈的運動可能導致肌肉受損,或讓患者過於疲累。而在大太陽下運動,或處在悶熱的環境,如泡溫泉、泡熱水澡,都可能造成疾病復發、惡化,一定要避免。   多發性硬化症是一個慢性病,除了配合醫師作積極的藥物治療,降低復發或新病灶的產生,日常也應管理飲食及適當運動,學會與疾病共處才能穩定控制病情,改善生活品質!     以上衛教資訊由台灣諾華協助提供     原文出處

老花雷射手術比一比,眼科醫師解析

2022年03月09日
公開
231

作者:劉育志 醫師   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歡迎張聰麒醫師,來到照護線上。   張聰麒醫師:大家好,我是遠見眼科張聰麒醫師,大家好。   劉育志醫師:請問張醫師,為什麼會出現老花眼?   張聰麒醫師:老花眼就是眼睛調節能力隨著年紀而下降,以前年輕的時候,眼睛像是一台很好的相機一樣,可以看得很遠、看得很近,所謂的老花就是調節力變差,我們需要戴另一副老花眼鏡,除了近視眼鏡之外,還要再加上一副老花眼鏡來幫助我們看近的,一般人大概到40歲左右,開始會體會到老花眼的威力,你會發現有些人常會把眼鏡往上推,來看近的、看手機,或是把手機拉很遠,這些都是老花眼的現象,通常到40歲左右開始會有這種現象產生。   劉育志醫師:到幾歲之後老花眼就不會再繼續在惡化了?   張聰麒醫師:老花眼其實就是所謂調睫肌愈來愈像,像到0為止,像到0就是300度老花看30公分的東西,300度老花到60歲左右,之後就定型了,老花再也沒有調節力了,最終就是300度老花。   劉育志醫師:請問矯正老花眼的方式有哪些?   張聰麒醫師:最簡單的矯正老花眼方式,把近視眼鏡拿下來看近的,拿上拿下這樣子,另一種可以換另外一副眼鏡,另外一副老花眼鏡,近視眼鏡拿下來換另一副眼鏡,還有另外一種漸進多焦的眼鏡,也可以戴著,上方看遠,下方看近,雙焦眼鏡,現在也有漸進多焦的眼鏡,另外還有隱形眼鏡也是一種方式,我們也有多焦的隱形眼鏡可以戴上去看近,還有比較新的方式,用雷射去處理老花的問題,另外,白內障也是一種方式,白內障水晶體的置換,也可以把老花功能加進去,有這麼多方式來做處理。   劉育志醫師:如果用手術矯正老花眼該怎麼做?   張聰麒醫師:過去長久以來醫師一直嘗試,想永久改善老花的這種狀況,所以我們曾經嘗試用植體植入我們角膜上面,使角膜產生一個凸點,產生類似放大鏡一樣,這樣看近的物體就會變大,那有蠻多缺點的,因為它會造成周邊視野只剩中間視野而已,所以一隻眼睛只剩中間視野,這樣整個犧牲太大了一點,開車還是什麼看不到旁邊的物體,這樣開車非常危險,後來我們選擇用視差的方式去處理,就是我們一隻眼睛打入近視雷射之後剩下0度,另外一隻眼睛是150度或200度,那這樣的狀況是比較可以被接受的,但是依然沒辦法cover掉我們300度老花的距離,這是過去以來老花雷射手術的缺點。   劉育志醫師:目前老花雷射手術會怎麼進行?   張聰麒醫師:目前老花雷射一直再推陳出新,愈來愈好,目前還有一種新的方式,除了打上視差之外我們可以打上景深,剛剛有說過老花會有300度,可是我們眼睛頂多只能承受200度的視差,開始會覺得不舒服,那我們現在可以打上景深,用球差來製造景深,每一隻眼睛可以多延長150度左右的功能出來,所以我們可以在比較弱的那隻眼睛,已經150度近視眼的時候,再打入150度的景深達到300度老花的功能,就可以遠、中、近都通吃,而且因為連我們的利眼,都延長焦段到中距離來的時候,二隻眼睛的影像融合度會比較好,比較不會有視差跟頭暈的問題。   張聰麒醫師:那有一個50幾歲的女性,在公司職位很高,每天都要看很多報表,那她常常這樣拿上拿下的看,都會被調侃說主管妳是不是有老花眼了?那她聽到這個老就會覺得說自己明明就很年輕,是個美魔女,可是就絕對不能聽到老這個字,所以她就來到我這邊,就說到底有什麼方式,我就是不要讓人家看到我,需要一直把眼鏡拿上拿下的,我們就用這個老花雷射幫她處理完之後,她就不用戴眼鏡,看近、看遠都還覺得蠻適應的,她覺得都很不錯,可以重新回去公司,挺起腰桿子說我沒有老花眼,不要再說我老這個字了。   劉育志醫師:感謝張醫師來到照護線上,我們下次再見,掰掰。   張聰麒醫師:謝謝劉醫師,謝謝大家。   原文出處

血糖超標愛注意,慎防心血管疾病

2022年03月09日
公開
194

  作者:劉育志 醫師   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歡迎張嘉興醫師來到照護線上。   張嘉興醫師:大家好,我是張嘉興醫師。   劉育志醫師:請問張醫師,糖尿病常見的併發症有哪些?   張嘉興醫師:糖尿病最常見的併發症,就是從小血管開始,比如說像眼睛,還有就是腎臟,還有腳底一些循環不好,那一些大血管的病變,比如像是一些腦血管,或者是心臟的疾病。   劉育志醫師:請問血糖超標跟動脈粥狀硬化有什麼關聯?   張嘉興醫師:像血糖超標之後,等於是糖尿病控制不好,長久下來,會造成一些血管的病變,比如說像是一些心臟,或者這一些腳底的血管,會造成一些病變,有一些動脈粥狀硬化的現象。   劉育志醫師:除了影響心臟之外,動脈粥狀硬化還會造成哪些問題?   張嘉興醫師:我們全身從頭到腳都有動脈,所以其實有動脈的地方,粥狀硬化就會造成,比如說在心臟的部位,就是心肌梗塞,如果在腦部的話,就是一般講的中風,如果在腳的話,就是會造成一些跛行。   劉育志醫師:如果有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血糖藥可以做哪些調整?   張嘉興醫師:如果說有這個心血管疾病,你可能在選擇血糖藥的部分,可能要考慮一些血糖藥,可以保護心腎方面的功能。   劉育志醫師:目前有哪些血糖藥,它可以提供器官保護的功能?   張嘉興醫師:目前的話,血糖藥現在有很多新的藥,比如像是排糖藥,或者是腸泌素類似物,這些對心臟、腎臟,都有相當的保護效果。   劉育志醫師:我們都知道胰臟會分泌胰島素,請問我們的身體會不會分泌腸泌素?   張嘉興醫師:其實我們身體本身就會分泌腸泌素,在我們進食之後,我們小腸就會分泌腸泌素,只可惜這個腸泌素作用的時間非常短,會造成身體的一些飽足感,現在有些藥物它是修飾過的腸泌素,它可以在身體存在比較長久的時間。   劉育志醫師:除了控制血糖之外,腸泌素對患者還有哪些好處?   張嘉興醫師:腸泌素的類似物除了可以控制血糖以外,在做出來的研究發現,腸泌素類似物在減少中風、心肌梗塞,都有顯著的下降。   張嘉興醫師:我們這裡有一個50幾歲的印刷工人,他長久在我們這邊看血糖,其實試過很多方法效果都不好,大概在半年前也因為心臟有一些狹窄,所以去了醫院,裝了支架,回來之後,我們跟他討論之後,他也願意做個改變,他就開始使用腸泌素的類似物,這中間呢,體重從100多公斤有往下掉,最重要的是他血糖控制得很好,而且腸泌素的類似物,對他以後心臟有一定的保護效果,可以減輕他以後心肌梗塞的機率,我們在治療糖尿病的過程中,其實病人都跟我們相處了十幾年了,其實就跟家人一樣,我們在照顧病人的路上,當然最關心的是說,不要有一些心血管的疾病,比如說是中風或是心肌梗塞,所以我們在選擇藥物的同時,我們都會跟病人討論,也是希望對他好,可以選擇這些像腸泌素類似物,減輕病人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我們可以跟朋友一樣相處更久。   劉育志醫師:感謝張醫師來到照護線上,我們下次再見。   張嘉興醫師:掰掰,謝謝。   原文出處

預防中風、心肌梗塞,記得調整控糖藥,心臟專科醫師圖文解析

2022年03月02日
公開
262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三十多歲的王先生已經有10年的糖尿病史,BMI身體質量指數都在35左右,因為工作的關係,飲食很不正常,血糖控制相當不穩定。   仗著年輕,而不太關心血糖的他,在值勤時突然因為胸悶、胸痛而被送進急診室。新竹馬偕紀念醫院心臟內科林柏霖醫師表示,檢查發現是心肌梗塞,於是緊急安排心導管手術,放入血管支架。   糖尿病是代謝性疾病,經常伴隨肥胖、高血壓、高血脂等共病,而讓心血管疾病提早報到。林柏霖醫師說,放完心臟支架暫時解除危機後,更重要的是長期 血糖控管。   「經歷過心肌梗塞,患者理解到控糖的重要性,願意積極配合治療,開始使用腸泌素GLP-1,」林柏霖醫師說,「由於腸泌素GLP-1具有多重機轉,讓血糖能夠更穩定,而且達到體重下降的效果,對他而言能發揮全身性的保護效果。」     血糖超標,心血管疾病提早報到!   血糖超標的時候通常沒有明顯的症狀,但是會帶來很多的併發症,林柏霖醫師指出,糖尿病對患者最大的威脅是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的發生與很多因素有關,包括糖尿病、高血壓、高膽固醇、抽菸等,林柏霖醫師解釋,心血管疾病和血管發炎有關,血管發炎的時候可能讓脂肪更容易進到血管的內皮細胞,而形成血管斑塊,使血管管徑逐漸狹窄。依照血管狹窄程度不同,可能產生不同的症狀。   一般而言,如果心臟冠狀動脈狹窄達到百分之五十以上,病人會出現心絞痛,如果遇到寒流來襲,可能會演變成危及性命的心肌梗塞,林柏霖醫師說,如果腦部血管狹窄,就會導致腦中風,造成致命性的危險。     心血管疾病包括「大血管病變」與「小血管病變」,症狀表現相當多樣,林柏霖醫師解釋,當心臟冠狀動脈狹窄時,患者容易喘,活動力下降。可能在活動時感到胸悶、胸痛,感覺像被重物壓住,且胸痛會延伸到左肩、下巴。若是症狀持續時間較短,會在休息後緩解,稱為穩定型心絞痛;若是症狀持續時間較長,休息不會好,稱為不穩定型心絞痛,務必立刻就醫。   小血管病變包括視網膜病變、神經病變、腎臟病變等,可能導致失明、手腳發麻、腎臟衰竭等。林柏霖醫師指出,糖尿病是導致洗腎的重要原因。     有心血管疾病,一定要調整控糖藥物   「當我們遇到糖尿病患合併有心血管疾病的時候,一定要調整控糖藥物。」林柏霖醫師強調,「目前的糖尿病治療指引都認為需要做藥物的改變,因為腸泌素GLP-1、排糖藥等已被證實具有器官保護的效果,提早介入能夠降低中風、心肌梗塞的風險,有助改善糖尿病患的存活率。」   腸泌素是人體天生就有的荷爾蒙,當我們進食後,食物進到腸子就會刺激腸泌素分泌,林柏霖醫師解釋,腸泌素可以發揮多種功能,包括促進胰臟分泌胰島素,抑制升醣素作用,同時可以延緩胃排空,且能作用在中樞神經產生飽足感、抑制食慾,這些功能都有助維持血糖穩定。     「目前的研究證據指出,如果一個糖尿病的病人,合併中風、心肌梗塞、周邊血管阻塞等心血管疾病,就適合使用腸泌素。」林柏霖醫師說,「過去的觀念是等到口服藥無法控制血糖的時候,才開始使用針劑。現在的控糖觀念已有大大的變革,只要糖尿病患合併心血管疾病,就可以使用雙胍類藥物加上腸泌素治療,目的就是要降低中風、心肌梗塞的風險,提升存活率。」     保養心血管,掌握SABCDE!   保養心血管,飲食、運動、藥物都非常重要,林柏霖醫師說,請掌握SABCDE口訣,S就是鹽巴Salt,平時不能吃太鹹;A就是酒精Alcohol,酒精要減少;B就是體重Body weight,最好維持理想體重;C就是戒菸Cessation of smoke;D就是飲食控制Diet adaptation;E就是運動調控Exercise adaptation,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每個禮拜150分鐘中等強度的運動,這些都有助維持心血管的健康。        貼心小提醒   糖尿病的治療,以前都是看血糖和糖化血色素,希望把飯前血糖控制在80-130 mg/dL,飯後2小時血糖控制在小於180 mg/dL,糖化血色素控制在小於7%,林柏霖醫師說,如今糖尿病治療已跨入新的時代,除了血糖達標之外還要注重器官保護,希望透過腸泌素、排糖藥等,降低中風、心肌梗塞的機會,提升存活率!     原文出處

多發性骨隨瘤復發,積極治療免驚慌

2022年02月25日
公開
317

作者:劉育志 醫師   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歡迎血液腫瘤科的葉士芃醫師,來到照護線上。   葉士芃醫師:各位觀眾大家好,我是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血液腫瘤科的葉士芃,葉醫師。   劉育志醫師:請問葉醫師,什麼是多發性骨髓瘤?   葉士芃醫師:多發性骨髓瘤是一種血液的惡性腫瘤,基本上是骨髓裡面的一個細胞,叫漿細胞。 這個漿細胞是在製造抗體,提供人身體需要的免疫力,如果這個漿細胞開始突變、惡化了,變成一個壞細胞,這細胞不得了,就大量製造這種抗體,大量製造這種免疫球蛋白出來,這個就叫做多發性骨髓瘤。   葉士芃醫師:最常見的症狀,第一個是骨髓裡面的細胞亂長,裡面都是癌細胞,就沒有好的細胞 如果骨髓沒有好的細胞,病人就造不出好的紅血球、造不出好的白血球,所以最常見的第一個症狀像貧血;第二個,因為這個細胞在骨頭裡面、骨髓裡面,它會侵蝕到骨頭,所以骨頭都會疼痛 第二個因為骨頭被吃掉了,骨頭裡面很多的鈣離子會放出來,所以常常病人血鈣會過高,血鈣過高的幾個臨床症狀表現,例如開始頭昏昏的,嚴重的話甚至昏迷,很多病人會便秘,所以這幾個都是常見症狀。   葉士芃醫師:因為免疫球蛋白,這個細胞會大量製造免疫球蛋白,過多的免疫球蛋白會跑到哪裡?跑到腎臟,塞到腎臟的小管,造成病人腎功能變差,所以這是幾個最常見的症狀,像高血鈣、腎臟壞掉、貧血、骨頭病變,這幾個稱為「螃蟹CRAB」,這是最常見的多發性骨髓瘤症狀。   劉育志醫師:目前多發性骨髓瘤的治療選項有哪些?   葉士芃醫師:在過去我們當住院醫師的年代,就只有化學治療一種,沒有什麼選項。現在隨著醫學進步,癌細胞有很多缺陷,可以設計好多種藥物來攻擊癌細胞,所以目前的選項非常多。基本上是照國際最標準的建議幫病人做治療,台灣有很特別的健保制度,所以會搭配台灣健保給付狀況,幫病人選擇藥物。   劉育志醫師:多發性骨髓很容易復發,所以在追蹤的過程需要做哪些檢查?   葉士芃醫師:現在的藥物治療非常好,大概80%左右病人用第一線治療,80%的病人都會有效,治療以後,不好的球蛋白會被壓下來,病人造血機能會恢復,能夠持續一段時間,可以持續多久, 如果運氣好,甚至存活5年、8年都有可能,這5年、8年不是不做事情,每個月或是很穩定的病人每兩個月,我都會幫病人抽血,看球蛋白有沒有上升跡象,本來測不到會不會突然又冒出來,如果又跑出來,就表示這個病又回來了。   劉育志醫師:很多患者會說檢查起來有復發,但是我沒有症狀這樣真的有復發嗎?   葉士芃醫師:算是復發,多發性骨髓瘤很容易偵測,因為免疫球蛋白的量就是這樣,如果突然爆量就一定有問題。復發有分有症狀跟沒症狀,有症狀一定要立刻做治療,病人如果說我都沒症狀,我很好,不能答應讓他三個月、五個月回診,這種病人我幾乎叫他每個月都要回診。如果惡化很快就算沒症狀我還是會叫他治療。   劉育志醫師:除了抽血、驗尿,復發的時候需要再抽骨髓嗎?   葉士芃醫師:我們都希望再做一次骨髓,因為可能會出現新的突變,新的突變或許會讓藥物選擇不一樣。   劉育志醫師:抽骨髓怎麼做?   葉士芃醫師:抽骨髓是抽屁股,從屁股抽,很安全的步驟!但是會痛一下,五分鐘就做完了。   劉育志醫師:復發的時候治療選項有哪些?   葉士芃醫師:基本上復發的時候,我們會看病人先前用過哪些藥,譬如說之前沒有使用單株抗體,後面就用單株抗體;之前沒有使用免疫調節藥物,後一線可以加免疫調節藥物,基本上藥物的搭配,都是照臨床試驗的數據、國際標準建議跟台灣健保給付規定,以目前台灣的建議、台灣的健保給付,應該都是國際標準才對。   劉育志醫師:復發之後的治療目標是什麼?   葉士芃醫師:我對多發性骨髓瘤的病人目標都一樣,活越久越好,不管你第幾線,一個有效的治療就是要讓你撐得更久,過去沒有好藥的年代就是不讓症狀疼痛,然後活多久、算多久,但是現在不一樣,不只要改善患者的症狀,還希望患者本來只能活半年、一年,卻能夠活到3年、5年,目標是讓患者的存活期越長越好。   劉育志醫師:復發是不是就要做化學治療?   葉士芃醫師:目前多發性骨髓瘤有效的藥物非常多,都是標靶藥物,所以絕大部分的病人就算復發了,都不會用到化學治療,都是用更下一線的標靶藥物治療。   劉育志醫師:現在有幾線的治療?   葉士芃醫師:標準就有三線以上,未來藥越來越多,可能四線、五線都會有,過去到第三線幾乎沒什麼用,撐個3、5個月就沒了,現在一線都可以存活3、5年,未來若藥物再更好,可能每一線存活期又增加1、2年。   葉士芃醫師:之前有一個第二線的臨床試驗,病人用了第一線的治療,自體移植後復發,復發後就吃一般第二線藥物治療,一般第二線藥物治療,大概一年多一點點就惡化了,當時剛好有一個臨床試驗,這個藥以外再加一個單株抗體、一個標靶藥物,當初跟病人說,也沒有把握可以讓你撐多久,結果讓病人一用藥物,撐5年到6年都還在用藥,所以透過臨床試驗會讓你發現,原來醫學的進步,在病人身上有這麼大的轉變。   劉育志醫師:如果一個藥物有反應,可是已經到達健保給付上限,如果繼續使用對於患者會有什麼幫助?   葉士芃醫師:所有的臨床試驗,到目前為止絕大部分臨床試驗,如果對病人有效,這個藥要一直用下去,不能中斷!要一直用,但是台灣的健保設計,就是病人只能用一年、二年,我會跟病人討論,國外的標準治療是這樣治療,台灣的健保給付是這樣的狀況,所以病人可以評估自己的經濟能力、或是有沒有保險、或是可以怎麼樣搭配,因為這部分牽涉到費用,所以醫師就是提供最好的資訊給病人,大概很難幫他做決定。   葉士芃醫師:多發性骨髓瘤有兩個很重要的地方,治病就是把病壓下來,第二個,治療病人的症狀,症狀很重要,如果活得好、活得輕鬆、活得舒服,這個活得久才有意思,多發性骨髓瘤的治療,兩個層面都要治療,控制疾病、控制症狀,都不可以偏廢,藥物非常多。現在看到的病人,要治療8年、10年都不是很難的事情,跟過去完全不一樣,要勇敢地接受治療!   劉育志醫師:感謝葉醫師來到照護線上,我們下次再見,掰掰。   原文出處

晚期大腸直腸癌搭配標靶藥物,打造個人化精準醫療,腫瘤科醫師圖解說明

2022年02月25日
公開
500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50多歲的王先生因為大便不太好解,食慾胃口減低、肚子有點不舒服而就醫,原本以為只是便秘,但在大腸鏡及切片檢查之後卻意外發現是大腸癌。為了擬定治療計畫,醫師替他安排了影像檢查。   「這邊是你的肝臟,裡面這顆腫瘤可能是大腸癌轉移過來的腫瘤。」醫師指著螢幕上的電腦斷層影像解說。   「什麼!癌症已經轉移了…」接連而來的壞消息讓患者和家屬都非常震驚,「接下來要怎麼辦?還能夠開刀嗎?」   經過詳細討論,患者決定接受全身性治療,根據基因檢測的結果,使用化學治療搭配抑制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的單株抗體標靶藥物。經過幾次療程後,腫瘤顯著縮小,於是經過討論便接受手術切除直腸腫瘤和轉移至肝臟的腫瘤,術後也持續追蹤治療。     出現症狀已是中後期的大腸直腸癌   早期大腸直腸癌大多沒有明顯症狀,等到腫瘤較大顆時才會漸漸出現症狀,馬偕紀念醫院血液腫瘤科洪家燕醫師指出,有時候是輕微的腹痛、腹脹,比較嚴重的可能出現血便、或是排便習慣改變、大便變細、體重下降、食慾不振等,當症狀較明顯時,往往已經屬於中、後期。   「由於國健署持續推行大腸癌篩檢,所以有機會找到較多的早期大腸直腸癌患者」洪家燕醫師提醒,「若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預後也會比較好。」     「大腸直腸癌有先天性風險因子,以及後天性風險因子,」洪家燕醫師說,「先天性風險因子包括遺傳性家族疾病和特殊的基因表現,這些情況可能讓患者先天體質較容易發生大腸直腸癌;至於後天性風險因子,包括飲食、肥胖、抽菸、缺乏運動等。根據研究,高脂、低纖的飲食習慣,也會增加罹患大腸直腸癌的風險。     個人化精準醫療,迎戰大腸直腸癌   大腸直腸癌的治療工具有很多種,隨著期別會有不同的搭配組合,洪家燕醫師解釋,局部大腸直腸癌的標準治療是動手術切除,部分患者(第二期高風險族群及第三期)術後會建議搭配輔助性化學治療;如果到了局部晚期無法開刀,或甚至遠端轉移時,除了手術切除以外,則主要是以全身治療為主,在部分治療效果佳的患者可討論接受手術開刀治療。受惠於醫學的快速進步,全身治療不再局限於傳統的化學治療,還可使用標靶甚至免疫藥物治療。     標靶治療可以加強化學治療的成效,延長存活期,洪家燕醫師解釋,標靶治療是一種較精準的個人化醫療,會根據基因檢測的結果來選擇藥物。大腸直腸癌細胞具有不同的基因表現,其中其中如RAS基因突變與否,將影響到後續搭配的標靶藥物。   目前針對轉移性的大腸直腸癌的單株抗體標靶藥物主要分兩種,一種是抑制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的單株抗體標靶藥物,另外一種是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的標靶藥物。   如果大腸直腸癌RAS基因有突變,適合使用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的標靶藥物;如果大腸直腸癌RAS基因沒有突變,除了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標靶以外,還可以使用抑制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的單株抗體標靶藥物,有較多的藥物治療選項。   事先進行基因檢測,可以較有效的預測患者在使用標靶藥物後,能否達到預期的療效,洪家燕醫師說,如果屬於RAS基因沒有突變,也就是原生型的大腸直腸癌患者,若使用抑制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的單株抗體標靶藥物,搭配化學治療,相較於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標靶治療,可以達到更好的反應率,更有機會腫瘤縮小,並且進一步接受手術開刀治療,讓病人有更長的存活期。     標靶藥物可針對癌細胞上特別容易表現的受體發揮作用,如同瞄準特定標靶,發揮更針對性的效果。洪家燕醫師說,採用個人化的精準用藥,可以增加治療反應率,延長疾病無惡化存活期、整體存活期,也能擁有較好的生活品質。   臨床上所有初診斷,特別是轉移性的大腸直腸癌患者,一般都會建議檢測RAS基因的突變狀態,台灣的健保已有給付此項基因檢測,幫助患者選擇更合適的藥物,提升治療成效。     貼心小提醒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可提升大腸直腸癌的預後,洪家燕醫師提醒,50歲以上的民眾,罹患大腸直腸癌的風險逐漸增加,建議定期做糞便潛血反應篩檢,故政府提供50至74歲高風險族群每2年進行一次糞便潛血反應篩檢,才能找出比較早期、沒有症狀的大腸直腸癌,目前看到已有卓越的成效,降低了高達35%的死亡率。   如果在診斷大腸直腸癌時,已經晚期,甚至發生轉移,也不需要灰心,按部就班接受標準治療(化學治療、標靶治療等),同樣可以顯著改善症狀並延長存活期。     原文出處

控制血糖、保護器官,糖尿病專家解說

2022年02月23日
公開
240

作者:劉育志 醫師   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歡迎林嘉鴻醫師來到照護線上。   林嘉鴻醫師:大家好,我是新陳代謝科林嘉鴻醫師。   劉育志醫師:心血管疾病是台灣相當重要的死亡原因,請問什麼是動脈粥狀硬化?   林嘉鴻醫師:動脈粥狀硬化一般是指血管因為脂質或其他發炎物質的堆積,導致血管產生斑塊,這些斑塊逐年累積之後會導致血管阻塞,而導致心血管疾病。   劉育志醫師:心血管疾病只會影響心臟嗎?   林嘉鴻醫師:心血管疾病泛指心臟及血管所到達的器官,所以除了心臟之外,包括大腦、腦梗塞以及周邊血管阻塞,這些都可以歸類為心血管疾病的一部分。   劉育志醫師:哪些問題會導致心血管疾病惡化?   林嘉鴻醫師:心血管疾病的惡化,除了本身先天的家族遺傳因子之外,很多跟後天代謝是有關的,特別是高血糖,也就是糖尿病以及高血壓、高血脂所構成的代謝症候群,一般認為這三者是造成心血管疾病最主要的三大原兇。   劉育志醫師:請問心血管疾病對糖尿病患有什麼威脅?   林嘉鴻醫師:根據統計糖尿病患,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比例超過50%,因此糖尿病患可以說是心血管疾病的最高風險族群。   劉育志醫師:我們在控制血糖的時候,有辦法同時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嗎?   林嘉鴻醫師:有的,在目前新一代降血糖藥物,比如腸泌素以及口服的排糖藥等,已經被研究證實在糖尿病不僅能降低血糖,也能有效下降因為心血管疾病造成的死亡風險。   劉育志醫師:請問什麼是腸泌素GLP-1?   林嘉鴻醫師:腸泌素GLP-1是類似身體腸道分泌的賀爾蒙,經過修飾後,可以增強體內對胰島素的作用以及升糖素的抑制,甚至會影響胃排空,還有降低食慾等,種種多重效果,讓糖尿病患的血糖可以達到穩定控制的平衡,甚至包括體重管控,胰島素所不能達到的效果。   劉育志醫師:哪些狀況會建議使用腸泌素GLP-1?   林嘉鴻醫師:在糖尿病患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較高時,比如曾經有腦梗塞或心肌梗塞的危險因子,以及曾經的共病,都是適合使用腸泌素來降低血糖的族群。   劉育志醫師:施打腸泌素GLP-1後,口服藥可以減量嗎?   林嘉鴻醫師:一般而言施打腸泌素之後,跟它作用類似的口服藥物是可以減少的,但是一些輔助及併用的,像二甲雙胍類的藥物,還是建議繼續併用。   林嘉鴻醫師:我有一個55歲的糖尿病患,他已經用到超過四種的口服藥物,已經達到幾乎每一餐都要服用多顆藥物的情況,可是他的糖化血色素還是沒有達到理想的目標,本身又有高血壓、蛋白尿等高風險危險因子,所以在跟他解釋及了解目前控制情況後,他也同意使用腸泌素治療,開始施打腸泌素之後,也可以開始減少他的口服用藥顆數,所以對病患來說,不僅在血糖控制有得到改善,對於糖尿病的管控,他也不必再服用過多,或是沒有作用的口服藥,來減輕糖尿病患對於服藥順從性的障礙。   劉育志醫師:使用腸泌素之後我們需要注意哪些事情?   林嘉鴻醫師:一般而言使用腸泌素之後,最擔心會遇到的就是腸胃道不適,不過這些腸胃道不適症狀,包括噁心、嘔吐、腹痛、腹瀉,可以因為你有適當飲食控制,以及避免造成胃排空減慢,這些高油脂食物的攝取而得到緩解,加上使用時間逐漸拉長之後,身體會慢慢調適及適應這種藥物,所以有任何不舒服,一定要跟你的衛教醫療團隊做諮詢,不可以擅自改變藥物的使用或劑量。   林嘉鴻醫師:目前糖尿病的血糖控制,已經進入到全新器官保護的時代,因為有包括腸泌素,以及口服排糖藥物等藥物,被證明可以用來減少器官的損傷,以及糖尿病人的死亡率,除了規則服用藥物之外,一定不可以忽略包括飲食的管控,還有運動協調,兩者再配合藥物,一定可以讓糖尿病患,得到一個健康又有效率的血糖控制。   劉育志醫師:感謝林醫師來到照護線上,我們下次再見,掰掰。   林嘉鴻醫師:謝謝大家。   原文出處

老花雷射手術比一比,眼科醫師圖文解析

2022年02月23日
公開
189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醫師,老花眼有辦法處理嗎?」吳女士問,年過半百、身為高階主管的她可是一位完全看不出真實年齡的美魔女。   「你希望處理到什麼程度?」醫師問。   「我不想要眼鏡拿上拿下,」吳女士抱怨,「每次在公司看報表,只要把眼鏡拿下來,就會聽到年輕人說,你竟然也有老花眼!」   吳女士顯然很不能接受「老」這個字眼,所以經過討論之後,決定接受老花雷射手術,眼科專科醫師張聰麒分享,目前的老花雷射手術除了運用視差之外,還可以加上景深的效果,提升雙眼影像融合度。雷射手術後她已不需要戴眼鏡,而且看遠、看近的事物都很適應,讓她非常開心。     年過40,老花眼開始發威   我們的眼睛像是一台變焦功能良好的照相機,可以看得很遠,也可以看得很近,張聰麒醫師解釋,所謂的老花眼,就是指這台相機的變焦功能變差,能夠看遠處,但是在看近物時需要使用另一顆鏡頭來輔助。   年輕時候,眼睛的水晶體富有彈性,調節能力很好,無論看遠、看近都能將影像聚焦在視網膜上,張聰麒醫師說,隨著年紀的增加,眼睛調節能力下降,看近物時影像會聚焦在視網膜後方,稱為老花眼(presbyopia)。     「一般人到四十歲左右,會開始體會到老花眼的威力。」張聰麒醫師說,「除了近視眼鏡以外,我們還會需要另一副老花眼鏡用來看近的事物。日常生活中,你會發現有些人在看近物時,常把眼鏡往上推,或是把手機拿得很遠看簡訊,這些都是老花眼表現。」     矯正老花眼,可以這樣做   隨著眼睛調節能力越來越差,老花眼會漸漸惡化,直到調節能力歸零為止,張聰麒醫師解釋,水晶體的調節能力約為300度,所以我們最終會有300度老花眼。通常到了六十歲之後,老花眼度數便維持在300度左右。   「如何矯正老花眼呢?」,張聰麒醫師說,「最簡單的方式,是在看近物時,把近視眼鏡拿下來。如果不想把眼鏡反反覆覆拿上拿下,可以將近視眼鏡換成多焦鏡片,鏡片上方可以看遠處、鏡片下方可以看近物。此外,也有多焦隱形眼鏡,可以因應老花眼的需求。」     除了配戴眼鏡之外,現在也可以採用手術矯正老花眼,張聰麒醫師分析,過去有人嘗試將人工植入物放進角膜裡,使角膜產生凸點,產生類似放大鏡的效果,但是存在許多缺點。因為這種作法會使視野僅剩中間的部分,犧牲較大,畢竟當一隻眼睛只剩中間視野,工作、開車時可能忽略周邊的狀況而容易發生意外。   老花雷射手術的做法與近視雷射手術相似,主要是利用雷射雕刻角膜基質層,調整角膜屈光度,利用視差來改善老花眼。張聰麒醫師解釋,早期老花雷射的作法是矯正優勢眼的近視剩下0度,負責看遠處;另一隻眼睛的近視剩150度或200度,負責看近物。這樣的方式勉強可以接受,但是因為我們的眼睛頂多只能承受200度的視差,無法解決300度老花的問題。   這是早期老花雷射手術的缺點,也是大家努力想要克服的限制,於是發展出了利用視差並且增加景深的手術方式,來提升老花雷射的成效。     利用視差且增加景深,提升影像融合度   老花眼的度數最終大約是300度,單純利用視差可能無法妥善處理老花眼的問題,所以目前還可以透過球差來製造景深,張聰麒醫師說,「這種技術稱為Presbyond LBV(Laser Blended Vision),手術方式是在矯正近視時打上景深,如此一來每隻眼睛可以多延長約150度左右的功能。我們可以在視力較弱的眼睛,打上150度景深,達到300度老花的功能,即可看遠、中、近距離的事物,而且因為連我們的利眼,都延長焦段到中距離來的時候,二隻眼睛的影像融合度會比較好,比較不會出現視差跟頭暈的問題。」     目前可增加景深的老花雷射手術是使用LASIK(雷射屈光角膜層狀重塑術,Laser Assisted in Situ Keratomileusis)方式來進行,張聰麒醫師說,「傳統作法是使用刀片製作角膜瓣,為了提升精準度,我們改採執行SMILE手術的飛秒雷射來製作角膜瓣,然後再使用LASIK之準分子雷射雕刻角膜基質層,矯正近視、閃光、並製造景深效果,達到老花延伸的功能。」     貼心小提醒   年過四十,眼睛的調節能力逐漸減弱,看近物越來越吃力,如果經常需要拿下近視眼鏡看書、看手機,便是老花眼的現象。倘若老花眼已對工作、生活品質造成影響,便可利用老花眼鏡或老花雷射手術處理。   張聰麒醫師說,老花雷射手術持續進步,除了運用視差,還可以透過球差來製造景深,提升雙眼影像的融合度。建議與醫師詳細討論,選擇適合自己的處理方式!   原文出處

坐著看報竟骨折、癱瘓!對抗癌症骨轉移,肺癌專家圖文解析

2022年02月21日
公開
297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在一個平凡的早晨,六十多歲的王先生坐在餐桌吃早餐、看報紙。挪動姿勢的時候,突然感到背部劇痛,雙腳麻木無感、動彈不得。   在急診室見到這樣的狀況,通常會懷疑是脊椎發生問題壓迫脊椎神經所造成的。   雙和醫院胸腔內科主任馮博皓醫師指出,經進一步檢查發現,患者的脊椎有壓迫性骨折,且脊椎神經被嚴重壓迫,進而造成下肢癱瘓。   更麻煩的是,在胸部X光中也發現了腫瘤,因此判斷是肺癌轉移到脊椎骨,導致病理性骨折。當癌症轉移到骨頭,及稱為「癌症骨轉移」。   出現癌症骨轉移時,患者通常會感到痠痛不適,然而很多人會誤以為只是退化或工作勞累,便不以為意,容易錯過治療的時機。馮博皓醫師說,及早接受治療,可以控制癌症骨轉移,減少骨骼併發症的風險,有助維持生活品質。     哪些癌症出現骨轉移的風險較高?   癌細胞是一群生長快速、不受控制的細胞,隨著疾病進展,部分癌細胞可能會侵入血管、淋巴管,然後隨著血液在體內流動。當癌細胞抵達骨骼、肺臟、肝臟、腦部等處時,可能落地生根,開始分裂生長。     「胸腔科比較常遇到的肺癌患者中,大概3至4成會合併骨轉移。其中有不少病人是在剛發現肺癌時,便已經有骨轉移。目前於確診肺癌時,大多會進一步安排骨骼掃描,評估是否有骨骼轉移。後續在治療過程中,會定期追蹤患者狀況,若出現背痛、痠痛等警訊,將會視狀況進行骨骼掃描。」馮博皓醫師說     癌症骨轉移有什麼症狀?   骨轉移的症狀與轉移的部位有關,馮博皓醫師解釋,最讓人擔心的應該是轉移到所謂的中軸骨,也就是需要承受重量的骨頭,例如脊椎、骨盆、大腿骨等處。除了會造成疼痛之外,還可能出現病理性骨折,倘若脊椎崩塌掉,可能壓迫到脊髓神經,嚴重會造成下肢癱瘓、失禁,假使發生在頸椎,還可能讓患者手腳都無力,非常嚴重。   病理性骨折會讓患者疼痛難耐,生活品質大打折扣,而且還會導致行動不便、失能,對患者、家屬產生極大的影響與心理負擔。     癌症轉移到骨頭後,會刺激蝕骨細胞過度活化,加速骨質吸收作用,一方面會破壞骨骼的結構,一方面將骨骼中的鈣離子釋放進入血液中,而導致「高血鈣」。   「並非每位癌症骨轉移的病人都會產生高血鈣」馮博皓醫師解釋,「但是如果癌症骨轉移合併高血鈣,通常表示狀況比較嚴重,算是一個不好的因子。」   高血鈣初期沒有明顯症狀,漸漸可能會出現口渴、噁心、嘔吐、頭痛等症狀,馮博皓醫師說,輕微的症狀如腸胃不適、便秘,還算好處理,嚴重的話可能造成急性腎衰竭、心律不整,恐危及性命。      積極治療骨轉移,減少骨骼併發症   癌症骨轉移的治療,首先要針對癌症進行全身性治療,包括標靶治療、化學治療等,馮博皓醫師說明,如果已發生骨轉移症狀,例如疼痛、壓迫性骨折、神經壓迫等,就要針對局部加強治療,可以使用放射線治療或手術切除。   另外,癌症骨轉移也可透過藥物治療,馮博皓醫師說,由於癌症骨轉移會刺激蝕骨細胞過度活化,進而導致一連串骨骼併發症,所以可以使用單株抗體藥物、雙磷酸鹽藥物來抑制蝕骨細胞之活性,以延緩、降低骨骼併發症的發生。     「脊椎壓迫性骨折,常常讓患者失去行動能力,須長期臥床,如果又是家裡的經濟支柱,會讓病患、家人面臨巨大的心理壓力。」馮博皓醫師說,「我們的努力目標就是盡量避免骨骼併發症的發生,只要判斷有骨轉移的病人,就建議開始使用對抗骨轉移藥物,以維持生活品質、治療品質,並延後骨頭併發症的出現。」     貼心小提醒   接受癌症骨轉移的治療時,記得要攝取充足鈣質與維生素D,讓造骨細胞有原料能夠形成新骨質。馮博皓醫師提醒,規律運動對身心都有幫助,患者可以和醫師討論,根據病況設計合適的運動處方,也要小心安全、避免跌倒。   即使沒有明顯症狀,也要積極治療癌症骨轉移,才能降低骨骼併發症的風險喔!     原文出處

腸道發炎控制好,避免動刀切腸子

2022年02月21日
公開
292

  作者:劉育志 醫師   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歡迎郭震亞醫師,來到照護線上。   郭震亞醫師:大家好,我是腸胃科郭震亞醫師。   劉育志醫師:請問什麼是發炎性腸道疾病?   郭震亞醫師:發炎性腸道疾病,它其實屬於一種自體免疫疾病。簡單來說的話,就是人體的腸子受到外來的刺激,例如說:細菌、病毒、食物、藥物或者是環境刺激等等,造成我們免疫系統失調,免疫細胞就攻擊正常的腸道黏膜細胞,造成腸子潰瘍發炎,在臨床上就會出現慢性腹痛、腹瀉的情形。   劉育志醫師:發炎性腸道疾病只會讓人拉肚子嗎?   郭震亞醫師:發炎性腸道疾病可以分為兩種型態,包括潰瘍性大腸炎跟克隆氏症。潰瘍性大腸炎除了讓病人有慢性的腹瀉之外,由於會有出現血便的情形,長期下來可能會造成病人出現貧血的症狀,而造成精神不濟的情形,嚴重的發炎甚至會造成發燒,嚴重的發炎會造成腸道壞死,而需要接受手術來切除大腸。   郭震亞醫師:而克隆氏症,因為整個腸道都有可能受到影響,所以它會比較常出現全身性的發炎症狀,包括像是:精神不濟、發燒、體重減輕等,全身性的發炎症狀。因為它的發炎相較於潰瘍性大腸炎更深,所以容易造成腸道穿孔,甚至腸道瘻管或狹窄的情形,而需要手術來切除腸道。   郭震亞醫師:另外,大約有一到四成的發炎性腸道疾病患者會有腸道外的症狀,包括像是眼睛造成鞏膜發炎;口腔慢性潰瘍;皮膚出現紅斑、或是潰爛;以及關節會造成手指關節、脊椎關節或是髖關節發炎而造成疼痛;甚至在肝膽系統的話,也會造成肝臟跟膽道的發炎,在抽血的時候會發現慢性肝指數異常的情形。   劉育志醫師:請問什麼是短腸症候群?   郭震亞醫師:短腸症候群主要是因為小腸慢性的發炎、或是因為大範圍的小腸切除,而造成病人喪失了腸道的吸收跟消化的能力,而需要終生使用靜脈注射或是口服營養品來維持他的營養。這種情況最主要是發生在克隆氏症的患者,因為克隆氏症的患者腸道發炎的程度更強,而且容易造成腸道穿孔、瘻管或是狹窄的情形,常常需要使用手術來切除腸道。所以克隆氏症的患者更需要積極的治療來控制腸子的發炎,避免後續接受手術的風險。   劉育志醫師:請問醫師會如何選擇治療藥物?   郭震亞醫師:無論是潰瘍性大腸炎或是克隆氏症,在急性期,醫師會先使用全身性的類固醇來快速降低發炎。如果三到五天,對類固醇的反應不好,我們才會使用第二線的生物製劑來控制發炎的情形。   郭震亞醫師:如果是輕度到中度的潰瘍性大腸炎,我們首先會使用含有消炎成分的口服藥、浣腸劑或是肛門栓劑,來降低大腸的發炎。   郭震亞醫師:如果是輕度的克隆氏症,因為對口服消炎藥的效果不好,所以第一線我們仍然會使用類固醇來降低發炎的情形,而在穩定期的藥物選擇方面,由於全身性的類固醇長期使用會造成患者出現許多新陳代謝方面的副作用,因此類固醇不適合長期使用,所以必須要逐步的替換成含有消炎成分的口服藥或是免疫調節劑,來達到發炎的控制。   郭震亞醫師:如果以上藥物都無法達到療效的話,則會進一步換成生物製劑,來達到長期發炎的控制。目標是要達到腸道黏膜的完全癒合,這樣才能降低未來併發症的發生,改善病患的生活品質。   劉育志醫師:請問腸黏膜癒合對患者有何重要性?   郭震亞醫師:腸黏膜癒合是發炎性腸道疾病的治療目標。為什麼要達到這個目標呢?原因是因為過去的研究發現:如果能夠達到腸黏膜癒合的話,對於病患未來復發的機率會比較低、產生嚴重併發症而需要手術的機會也比較低,另外對病人的生活品質也會有大幅度的改善。腸道黏膜癒合要如何評估呢?大部分是用內視鏡。治療一段時間之後,用內視鏡來看黏膜癒合的情形,或是使用糞便的發炎指標來做確認。   劉育志醫師:請問生物製劑的治療機轉為何?   郭震亞醫師:生物製劑是屬於一種單株抗體,它的治療機轉是阻斷發炎的途徑,而達到抑制發炎的效果。生物製劑的機轉可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屬於全身型的生物製劑,而第二大類則是腸道專一型的生物製劑。而第二種的腸道專一型的生物製劑,因為不影響其他器官的免疫反應,因此副作用較少,是目前生物製劑中較為安全的選擇。   劉育志醫師:請問生物製劑的治療成效如何?   郭震亞醫師:生物製劑的治療成效其實跟病患的疾病嚴重度、還有病患本身的條件息息相關。但是平均而言,生物製劑在中度到重度的潰瘍性大腸炎約有六成可以達到黏膜的完全癒合,而在克隆氏症則是有五成可以達到黏膜完全癒合。根據國外大型的追蹤研究顯示:長期使用生物製劑控制發炎,可以下降大約七成的克隆氏症的手術機會,以及三成的潰瘍性大腸炎的手術機會。   劉育志醫師:如果症狀改善之後需要繼續接受治療嗎?   郭震亞醫師:這種發炎性腸道疾病是屬於一種自體免疫疾病,所以它目前還沒有藥物可以完全治癒,需要長期的控制發炎。目前生物製劑的健保規定是一年的療程,如果治療之後症狀已經改善,就必須要降階成傳統藥物的治療。如果過了三個月之後,如果症狀又再度復發,可以再度申請健保給付的生物製劑。   劉育志醫師:感謝郭醫師來到照護線上。我們下次再見,掰掰。 原文出處

觀念持續進化,控糖同時護心腎,醫師圖文解說

2022年02月17日
公開
361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醫師,好久不見!」剛進到診間的陳先生大聲問候,因為追蹤糖尿病多年,彼此就像老朋友一般。   「的確好久不見,」醫師翻看病歷,抬起頭說,「你上個月沒有回診拿藥耶。」   「唉…上個月命差點就沒了。」陳先生苦笑著說。   「發生什麼事?」醫師問。   「我在上班時突然胸痛,被送到急診室。」陳先生摀著胸口說,「檢查發現是心肌梗塞,緊急做心導管,放了兩根支架,才撿回一條命。」   他的體重有一百多公斤,血糖不好控制,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險群,頂埔中心診所院長張嘉興醫師指出,經歷過心肌梗塞之後,患者有意願更積極控制血糖,於是在討論過後,便開始使用腸泌素類似物治療糖尿病。漸漸把血糖控制得更穩定,體重也顯著下降,而且腸泌素類似物對心臟具一定的保護效果,可以降低心肌梗塞、中風的發生率。   「在治療糖尿病的過程中,都會跟患者相處很多年,像朋友一樣,」張嘉興醫師說,「我們都很不希望看到患者出現心血管疾病,所以在選擇血糖藥時,都會將器官保護納入考量,盡量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糖尿病血管病變,衍生各種併發症   血糖超標時可能沒有明顯症狀,但是長久下來會造成一些血管病變,張嘉興醫師表示,糖尿病常見的併發症是從小血管病變開始,會影響眼睛、腎臟,至於大血管的病變,則發生在腦血管或心臟,可能導致中風、心肌梗塞。     血管病變常與動脈粥狀硬化有關,因為脂質堆積在血管壁,使血液循環漸漸受到影響。「我們全身從頭到腳都有動脈,只要有動脈的地方都可能出現動脈粥狀硬化」,張嘉興醫師解釋,「心臟的冠狀動脈阻塞就是心肌梗塞,腦部動脈阻塞就是腦中風,如果發生在腳的話,就會造成痠麻、疼痛、冰冷、間歇性跛行等,嚴重可能需要截肢。」     觀念進化,控糖同時護心腎   根據統計,約1/3第二型糖尿病患具有心血管疾病。由於糖尿病患經常具有高血脂、高血壓等共病,會促使動脈粥狀硬化心血管疾病加速惡化,而成為重要的死亡原因。張嘉興醫師解釋,近年來治療糖尿病的觀念持續進步,希望可以在控糖的同時,發揮保護心臟、腎臟的效果。   研究結果顯示,目前的腸泌素類似物GLP-1、排糖藥對於心臟及腎臟都具有相當的保護效果。張嘉興醫師說,運用不同機轉,可以把血糖控制得更穩定,而且有助於降低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率及死亡率。     具有多重機轉的腸泌素   腸泌素GLP-1能夠影響多個器官,發揮多項生理功能,包括抑制升糖素分泌、促進胰島素分泌、延緩胃排空、產生飽足感等,張嘉興醫師說,這幾項功能除了能夠降血糖,還可以幫助患者控制體重,體重控制對第二型糖尿病患相當重要。     「其實我們身體本身就會分泌腸泌素。」張嘉興醫師解釋,「在進食之後,小腸會分泌腸泌素,只可惜身體產生的腸泌素作用時間非常短。經過修飾的腸泌素類似物,可在體內存在比較久的時間,持續發揮功效。」   使用腸泌素類似物後,醫師會視狀況幫患者調整藥物,張嘉興醫師說,不過二甲雙胍類藥物需要繼續使用。   因為具有延緩胃排空的效果,部分患者在注射腸泌素類似物時,會感到腹脹、噁心、嘔吐,但是大多可以透過飲食調整而改善,而且隨著時間,身體也會逐漸適應。     溫馨小提醒   想要把血糖控制穩定,一定要多方配合,包括飲食控制、規律運動、按時用藥、維持理想體重。除了定期回診檢驗糖化血色素之外,建議在家也可量測血糖,較容易掌控血糖的狀況。     糖友可以善用「配對血糖量測」,張嘉興醫師叮嚀,週一測量早餐餐前與餐後2小時的血糖,週二測量午餐餐前與餐後2小時的血糖,週三測量晚餐餐前與餐後2小時的血糖,以此類推,每天測量一餐的餐前與餐後血糖。如此一來便能記錄三餐的餐前與餐後血糖,有助了解血糖控制的成效,方便醫師調整藥物。   隨著控糖觀念的進步,我們除了要把糖化血色素控制在7%以下,還要考慮器官保護,以降低心血管疾病、腎臟病變的風險!     原文出處

腸道發炎不處理,癌症恐提早上身

2022年02月17日
公開
333

  作者:劉育志 醫師   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歡迎鄭屹喬醫師來到照護線上。   鄭屹喬醫師:大家好,我是鄭屹喬醫師。   劉育志醫師:請問發炎性腸道疾病的病程演進為何?   鄭屹喬醫師:發炎性腸道疾病是分成潰瘍性大腸炎跟克隆氏症,這兩個疾病的病程演進有一些不一樣,以大腸直腸外科來說,比較常遇到的是潰瘍性大腸炎,通常一開始來的時候,症狀都是以血便為主,大多數的病人都是少量血便,做大腸鏡時意外診斷出來的,一開始的症狀大部分是比較輕微,後續如果沒有接受治療,可能就會產生大量血便,拉肚子可能從一開始三、四次,變成一天要二、三十次,整個症狀嚴重起來後,連體重都會下降、營養會變差,就會變成面黃肌瘦,甚至有發燒跟感染的風險。   劉育志醫師:腸道可能會跟哪些器官形成瘻管?   鄭屹喬醫師:瘻管本身是一個不正常的通道,只要腸道有發炎、穿孔之後,它就有可能跟鄰近的器官形成瘻管,因此在形成瘻管的部分,有可能會跟皮膚產生腸皮瘻管,或者是跟膀胱產生大腸膀胱的瘻管,女性朋友可能會跟子宮、陰道形成瘻管,因此只要是腹腔內的器官,都有可能會形成瘻管。   劉育志醫師:形成瘻管的時候,患者會有什麼症狀?   鄭屹喬醫師:腸道是消化食物形成糞便的通道,如果瘻管是往皮膚形成腸皮瘻管,皮膚會有糞水流出來,如果不幸的是在泌尿道產生瘻管,我們的小便就會有空氣的聲音,或是會有一些像糞渣的東西排出來,形成泌尿道感染,如果是女性朋友有子宮、陰道的瘻管,就會有異常的分泌物,當然因為子宮、陰道開口的部分,又跟泌尿道比較接近,所以也有可能會產生泌尿道的感染。   劉育志醫師:發炎性腸道疾病對患者的心理會有什麼影響?   鄭屹喬醫師:心理的影響最主要講生理影響心理,大部分病患比較常受到困擾是會拉肚子,甚至有血便的狀況,會影響日常生活作息,再來,很多人的工作可能不方便去洗手間,所以也會造成病人的心理壓力,在工作的時候要上廁所怎麼辦?再來如果產生營養失調的狀況,也會影響病患的睡眠品質,心裡的部分就會感受到比較強的壓力。   劉育志醫師:腸黏膜癒合對患者有何重要性?   鄭屹喬醫師:腸黏膜癒合是我們治療的目標,為什麼?因為大腸發炎的時候,甚至小腸發炎時,就可能會產生局部的化膿,我們稱它為膿瘍,膿瘍可能會形成瘻管,或者是反覆的發炎之後,就會造成腸道狹窄,甚至一直發炎,癌症的風險會增加,因此我們治療的目標,就是讓腸道不要一直反覆的發炎,也就是希望達到腸黏膜能夠癒合,這樣才能夠避免後續產生的併發症,而進展到需要手術的狀況。   劉育志醫師:請問生物製劑對患者可以提供哪些幫助?   鄭屹喬醫師:傳統上治療發炎性腸道疾病,會用一些比較基礎的藥物,包含一些胺基水楊酸類的藥物,或者是短暫的時候,可以利用類固醇把症狀壓制下來,或者是再進階用免疫抑制藥物,但是目前的研究顯示,早期的使用生物製劑,可以降低腸道黏膜反覆發炎的機會,也可以降低日後手術的機會,所以用生物製劑,可以提供病人比較好的生活品質。   劉育志醫師:請問什麼是腸道專一型生物製劑?   鄭屹喬醫師:目前生物製劑,有一類藥物是anti-TNF-α藥物,這個藥物對於全身都有作用,但是相對之下,也可能會產生全身性的副作用,腸道專一型生物之劑,目前非常適合潰瘍性大腸炎跟克隆氏症,主要適用於沒有腸道外症狀的病患,這樣可以比較專一性的作用在腸道上,也可以降低產生副作用的機率。   劉育志醫師: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鄭屹喬醫師:這方面的疾病是一個免疫疾病,有幾個部分要特別注意,尤其是克隆氏症,最重要的就是要戒菸,因為菸害是增加克隆氏症復發的風險,第二個,有些人有研究發現,跟工作壓力也有關係,所以這類的病患會建議,平常生活作息要盡量正常,保持良好的運動習慣,降低生活周遭的壓力,也可以減少復發情況,此外,就是要多元的攝取飲食,這樣才有足夠的營養來對抗疾病。   鄭屹喬醫師:這個案例是一位五十多歲的男性,本身是做工程方面的工作,是比較勞務性質的,他發現潰瘍性大腸炎已經四、五年了,但是因為工作關係及個人因素,他其實沒有很規則用藥,我們在治療他的過程中發現,只要他有按時用藥、回診,抽血的指數都非常好,都跟一般人一樣,但是如果他一陣子沒有來,再抽血就會發現,貧血的狀況就發生了,營養指數、白蛋白也都不夠,甚至體重也下降了,變得面黃肌瘦,這個病患比較讓人印象深刻的部分,是因為他沒有辦法好好地接受治療,一陣好、一陣不好,等到後來再追蹤他的大腸鏡時,裡面已經有產生癌症的病變,所以這算是我蠻印象深刻的,後續他有接受手術,但是如果當時能夠好好地配合我們的醫療,就不用做大腸切除的手術了。   鄭屹喬醫師:其實這個疾病有點像高血壓或糖尿病,用藥的目的是要控制它,讓它不要進展到後續不能挽回的併發症,因此不可以在藥物產生反應後,就擅自把藥物停掉,當然也了解病患可能因為長期用藥,會有一些心理上的壓力,但在這方面都建議患者可以跟醫生溝通,或許可以調整藥物的使用方式、劑型,可以讓生活品質跟照顧品質,得到比較好的協調狀況。   劉育志醫師:感謝鄭醫師來到照護線上,我們下次再見,掰掰。   鄭屹喬醫師:掰掰。   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