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照護線上

醫師團隊擔任編輯,提供實用、高品質的衛教資訊。

醫師團隊擔任編輯,提供實用、高品質的衛教資訊。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出現昏厥時,平均剩3年!治療主動脈瓣狹窄,心臟外科醫師圖解懶人包

2021年11月11日
公開
246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醫師,我母親前兩天又昏倒了。」王小姐憂心地說。   「可能是主動脈瓣狹窄的問題又惡化了,」醫師蹙起眉頭說,「我們再做一次心臟超音波,評估目前主動脈狹窄的狀況。」   「最近已經昏倒三次了,是不是應該開刀換瓣膜?」王小姐問。   「主動脈瓣狹窄惡化會危及性命,的確要考慮把損壞的瓣膜換掉。」醫師點點頭說。   主動脈瓣狹窄初期大多沒有症狀,一旦出現症狀,就像啟動了倒數計時器,嘉義長庚心臟外科副教授黃耀廣醫師指出,患者在出現胸痛、昏厥、心衰竭等症狀後的平均存活時間,分別剩下5年、3年、2年〔1〕。建議要進行手術介入,更換損壞、狹窄的瓣膜。   我們的心臟收縮時可以推動血液循環,為了讓血液朝正確的方向流動,心房與心室的出口都具有瓣膜,像單向式閘門,可以防止血液逆流。   「主動脈瓣位於左心室與主動脈的交界,負責讓心臟的血液朝著主動脈的方向前進」,黃耀廣醫師解釋,「當左心室收縮時,主動脈瓣會開啟,讓血液從左心室流入主動脈;當左心室舒張時,主動脈瓣會關閉,避免血液流回左心室。無論是瓣膜關不緊,或是瓣膜打不開,都會造成大問題。」     關不緊的瓣膜,主動脈瓣閉鎖不全   「導致主動脈瓣膜閉鎖不全的原因包括老化、感染、風濕性心臟病等,在過去大部分是風濕性心臟病,現在則是感染,而造成瓣膜損壞。」黃耀廣醫師說,「部分患者是天生的,因為主動脈瓣膜的構造長得不太一樣,而在關閉時無法密合。」   如果主動脈瓣無法完全關閉,血液便會在心臟舒張的時候,從主動脈灌回心臟裡,進而導致肺高壓。黃耀廣醫師說,肺高壓容易讓患者咳嗽,若出現肺水腫,就會越來越喘。       打不開的瓣膜,主動脈瓣狹窄   「大部分的主動脈狹窄,是因為年紀大而使主動脈瓣老化、變硬,較常出現在八十歲左右。」黃耀廣醫師說,「另一種情況是有些人的瓣膜先天長得不一樣,大部分人的主動脈瓣都是三個葉片,但是他只有兩個葉片,所以主動脈瓣狹窄會比較早發生,大概在五、六十歲便開始出現症狀。至於風濕性心臟病,是小時候感染β溶血性A群鏈球菌,使主動脈瓣膜漸漸黏在一起,現今在台灣已經非常少見。」   主動脈瓣狹窄時,血液無法在心臟收縮時順利流出心臟,使心臟必須更費力收縮,而身體則無法獲得足夠的血液供應。   主動脈瓣狹窄初期都沒有症狀,黃耀廣醫師分析,隨著主動脈瓣狹窄惡化,器官得不到足夠的血液供應時,便會出現問題,例如冠狀動脈血流不足,會導致胸悶、胸痛;腦部血流不足,會出現頭暈、昏厥;全身的血流不足,病人就會喘、心衰竭。     何時會需要接受主動脈瓣置換手術?   一開始的主動脈瓣狹窄或逆流,都是以藥物控制為主,醫師會根據患者的狀況使用合適的藥物,黃耀廣副教授指出,如果瓣膜功能變差,心臟收縮率也跟著下降,就要趕快動手術,只有手術治療能夠有效解決主動脈瓣狹窄的問題。     由於大部分患者的主動脈瓣已經不堪使用,所以主要使用主動脈瓣置換手術。黃耀廣醫師說明,更換主動脈瓣目前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利用導管從血管內進行主動脈更換,另一種是打開主動脈,將損壞的主動脈瓣切除,然後縫上人工瓣膜。     機械瓣膜、生物瓣膜,人工瓣膜怎麼選?   人工瓣膜可分成機械瓣膜與生物瓣膜,黃耀廣醫師分析,機械瓣膜的優點是很耐用,不太容易損壞,至於機械瓣膜的缺點是必須終身服用抗凝血劑,而且使用機械瓣膜的患者中風的機率會比生物瓣膜還要高一些。   生物瓣膜的優點是不需要終身使用很強的抗凝血劑,甚至有些病患不需要抗凝血劑。     「剛換完生物瓣膜後,會先吃一段時間的抗凝血劑,等到血管內皮細胞慢慢長到瓣膜上。」黃耀廣醫師說,「但是因為有部分患者合併有心房顫動,吃抗凝血劑能預防血栓形成,會比較安全,所以這類病患得請他繼續吃抗凝血劑,只是劑量可以比較低。」   生物瓣膜包括豬組織瓣膜和牛組織瓣膜,黃耀廣醫師說,牛組織瓣膜具有結構上的優勢,最大開口可以開的比較大,有效開口面積和血液動力學比豬組織瓣膜好,讓患者擁有較好的活動能力與心肺功能。由於有效面積大,未來發生狹窄的機會就比較低,根據國外的研究,應該可以使用到15年以上。     貼心小提醒   主動脈瓣狹窄初期,患者通常沒有感覺,隨著主動脈瓣狹窄惡化,身體各器官漸漸得不到足夠的血液供應,於是患者會開始感到胸悶、胸痛、心悸、頭暈、昏厥、疲倦無力、活動時很容易喘。   如果出現相關症狀時,千萬不要自認為是單純的老化而延誤就醫,黃耀廣醫師提醒,主動脈瓣狹窄會對性命造成威脅,最好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1. Izumo M, Takeuchi M, Seo Y, Yamashita E, Suzuki K, Ishizu T, Sato K, Oshima S, Aonuma K, Otsuji Y, Akashi YJ. Prognostic implications in patients with symptomatic aortic stenosis and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 Japanese multicenter aortic stenosis, retrospective (JUST-R) registry. J Cardiol. 2017 Jan;69(1):110-118. doi: 10.1016/j.jjcc.2016.01.015. Epub 2016 Feb 28. PMID: 26936469.   原文出處

高血壓不處理,中風、肺炎跟著來,心臟專科醫師圖解懶人包

2021年11月11日
公開
281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你的血壓還是都偏高耶。」醫師翻著李先生的血壓紀錄本說,「上次開的血壓藥有吃嗎?」   「有啊,有啊。」李先生點點頭說,「我每天都…」   「你哪有啊?」李太太忍不住插嘴道,「醫師明明開兩種血壓藥,結果你每天都只挑一種吃,而且還週休二日,竟然好意思說有!」   「欸…我就覺得沒什麼不舒服…」李先生支支吾吾的說,「而且現在才三十幾歲…」   「很多人都覺得沒有不舒服,所以就不想按時服藥控制血壓,」新竹馬偕紀念醫院心臟內科林柏霖醫師指出,「其實高血壓本來就沒有明顯症狀,但是心臟、腎臟、眼睛等器官都會受損,還會增加腦中風的危險!」   根據國民健康署的資料,台灣18歲以上民眾高血壓的盛行率達25.82%,男性為29.78%,女性為21.99%〔1〕。「有些統計報告顯示,六十五歲以上的老人家,大概六成有高血壓,」林柏霖醫師表示,「其實我覺得高血壓的盛行率可能更高,因為很多人都沒在量血壓,而不會發現自己的血壓過高。即使量到血壓超標,大概也有一半的人不願意吃藥控制。」     血壓超標雖然無感,卻很傷身   美國心臟學會建議,收縮壓應該低於120 mmHg,舒張壓應該低於80 mmHg。   當收縮壓介於130-139 mmHg,或舒張壓介於80-89 mmHg,屬於第一期高血壓。   當收縮壓超過140 mmHg,或舒張壓超過90 mmHg,屬於第二期高血壓。   當收縮壓超過180 mmHg,或舒張壓超過120 mmHg,稱為高血壓危象(Hypertensive crisis) 血壓超標時,患者往往不知不覺,林柏霖醫師說,「收縮壓在130、140 mmHg時,本來就不會有症狀。除非患者的血壓非常高,高達180 mmHg、甚至200 mmHg以上,才可能有一些症狀,例如頭暈、頭痛、胸痛、呼吸急促、視力模糊等。嚴重可能出現中風、主動脈剝離等致命併發症。」     血壓超標時雖然無感,但是各個器官都會漸漸受到傷害,林柏霖醫師分析,心臟的部分會造成心臟肥大、心臟衰竭,腎臟的部分會造成腎臟病變、腎臟衰竭,眼睛的部分會視網膜病變,主動脈的部分可能造成主動脈瘤,腦部也可能中風。林柏霖醫師說,「將血壓控制好,能夠降低多種併發症的風險,CP值很高!」   為了將血壓控制達標,患者經常需要合併使用不同機轉的藥物,這時為了提升藥物遵從性,醫師會考慮選用複方藥物。「很多時候,我開兩顆藥給病人,他會只挑一顆吃。」林柏霖醫師分享,「為了改善這種狀況,可能使用複方藥。也許先請患者吃半顆,然後再根據血壓狀況慢慢調整。」     高血壓患者中風後,當心吸入性肺炎   腦中風是高血壓常見的併發症,腦部中風後經常會有神經學後遺症,例如肢體無力、吞嚥障礙等,進而導致多種併發症。根據統計,肺炎是中風後最常見的感染,也是重要死亡原因,而且吸入性肺炎亦是中風患者長期住院的危險因子。   無症狀吸入與吞嚥困難是造成中風慢性期發生吸入性肺炎的重要原因之一,因為口水、食物、飲料可能在吞嚥過程中進到氣管內,而漸漸引發肺炎。   正常時候,若東西落入氣管內,便會觸發劇烈的咳嗽反射,然而腦部中風後,咳嗽反射可能變差,而失去這一個重要的保護機制,如何預防後續的吸入性肺炎是大家重視的課題。   因此,為了降低中風併發肺炎感染的風險,中風患者建議可以使用ACEi(血管緊縮素轉化酶抑制劑,angiotensio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這類藥物來控制血壓,林柏霖醫師解釋,日本有研究證實ACEi有助於降低吸入性肺炎的發生率,能夠改善中風患者的問題。     ACEi能夠降低中風後患者發生肺炎風險的機轉可能與呼吸道中P物質(substance-P)的濃度增加有關,林柏霖醫師說明,P物質濃度增加能提高咳嗽反射的敏感度,在中風患者身上,正好可以改善咳嗽反射,而減少吸入性肺炎的發生率。   此外,肺炎鏈球菌也是導致肺炎的常見細菌,除了肺炎之外還可能導致腦炎、敗血症等嚴重併發症,所以林柏霖醫師也提醒,建議這類患者可以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以提升保護力。     高血壓日常保養重點   大家一定要先知道自己正確的血壓,林柏霖醫師強調,居家測量血壓請把握722原則,第一個「7」的意思是連續7天量血壓,第二個「2」的意思是早上跟晚上都要量血壓,第三個「2」的意思是每次量血壓要連續量兩遍,量血壓的時候,請先坐下休息五分鐘。透過這樣的方式較能呈現真實血壓狀況,醫師才有辦法選擇合適的藥物。     「很多患者只有在回診時量血壓,一坐下來就量,血壓容易偏高,如果看到醫師會緊張,血壓又會更高。」林柏霖醫師說,「根據錯誤的血壓,不容易正確調整藥物。」   高血壓患者務必要戒菸、戒酒,飲食最好要少油、少鹽,每週要有規律運動,維持理想體重也對血壓的控制有幫助。     貼心小提醒   血壓偏高通常不知不覺,但日積月累下來,會對各個器官造成危害,林柏霖醫師說,大家要養成在家量血壓的習慣,才能掌握自己真實的血壓狀況。   如果有高血壓的狀況,請和醫師好好配合,按時服藥將血壓控制好,能夠降低多種併發症的風險,CP值很高呦!   參考資料: 1. 2016-2019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   原文出處

心肌梗塞超危急!搶通血路、預防再發,心臟科醫師圖文講解

2021年11月10日
公開
409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一名銀髮男性患者摀著胸口進入診間,即向醫師訴說其不適,經詢問過往病史,發現該患者十幾年前曾裝設過心臟支架,近期又感到心臟開始出狀況,聽到這樣的症狀描述,醫師通常會檢查是否有心絞痛或心肌梗塞,馬偕紀念醫院總院副院長暨心臟內科資深主治醫師洪大川醫師回憶,「該患者的心電圖顯示有心肌梗塞的狀況,所以立刻轉到急診室,安排緊急心導管,並再次放了心臟支架。」   洪大川醫師叮嚀,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放完心臟支架後,必須使用至少一年的雙抗藥物治療,因患者的其他冠狀動脈或同一條冠狀動脈,都可能出現斑塊破裂,而產生血栓導致第二次心肌梗塞,故只要沒有禁忌症,都需使用雙抗藥物治療,預防心血管事件再度發生!     心肌梗塞危險因子,趕快檢查看看   我們的心臟每天跳動大約10萬下,所以需要充足血液供應,洪大川醫師解釋,冠狀動脈是負責供應心臟血流的動脈,當冠狀動脈狹窄時,心肌會缺血,而出現心絞痛、心肌梗塞等問題,稱為冠狀動脈心臟病(冠心病)。洪大川醫師說明,心肌梗塞的危險因子多樣,包括客控制即不可控制因素。不可控制因素如年紀、性別、家族史等。年紀方面,男性大於45歲、女性大於55歲,心肌梗塞的風險會增加。女性荷爾蒙對於心血管有保護效果,所以停經前的女性,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較低,在停經後,風險便逐漸增加;家族史方面,若父親55歲前、母親65歲前就發生急性心肌梗塞,也是危險因子之一。     可控制因素則有,三高(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抽菸與A型人格等。洪大川醫師說,大家熟悉的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都可能導致血管病變、硬化,至於個性急躁、易緊張、壓力大的A型人格,也有較高的機會罹患心血管疾病,呼籲以上族群應特別當心。     血栓形成導致冠狀動脈阻塞   動脈粥狀硬化是造成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洪大川醫師解釋,低密度膽固醇(LDL-C)會沉積在血管壁,讓血管逐漸狹窄,而影響血液循環。患者可能在運動時感到胸悶不適,停下來休息之後可以漸漸緩解。當血液通過血管狹窄處,流速會增加,而可能導致動脈內膜破損,洪大川醫師說,動脈內膜破損就類似皮膚受傷破皮,血小板會聚集形成血栓來覆蓋,這時原本已然狹窄的血管可能就被完全堵住,阻斷血流。     洪大川醫師提到,若心臟的冠狀動脈被堵住,就會出現心肌梗塞;若腦部血管被堵住,就會腦中風。冠狀動脈狹窄患者的運動耐受度較差,但休息之後症狀會可逐漸緩解,至於急性心肌梗塞就可能導致猝死,必須積極介入治療,搶通血管才能挽回性命。     心肌梗塞的治療與保養全解析   洪大川醫師表示,導致心肌梗塞的主因是血栓塞住血管,因此治療目標是盡快以藥物及非藥物方式來改善心臟灌流。血栓成份共有二種,一種是血小板系統,一種是凝血系統,所以會使用抗血小板藥物與抗凝血藥物來抑制血栓形成,並考慮使用血栓溶解劑來溶解血栓。非藥物治療部分能做緊急心導管放置心臟支架,撐開冠狀動脈狹窄部位。倘若不適合放心臟支架,則會由心血管外科醫師進行冠狀動脈繞道手術,開闢一條外環道路繞過狹窄段落。   成功清除血栓、恢復心臟灌流後,接下來的目標就是預防血栓再次形成。洪大川醫師說,「阿斯匹靈是常用的抗血小板藥物,但單用阿斯匹靈沒有辦法完全抑制血栓形成,所以需加上第二種藥物,透過不同機轉的藥物來抑制血小板,稱為雙抗藥物治療。」     阿斯匹靈屬於非類固醇抗發炎藥(NSAIDs),長期服用後可能有腸胃不適、胃潰瘍、黑便等狀況,洪大川醫師提醒,若有類似狀況,應主動與醫師反映,並與醫師討論調整用藥,以減少副作用,切勿因此自行停藥。   洪大川醫師分析,目前有幾種狀況會建議採取雙抗治療,第一種是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於一年內需要持續用雙抗藥物治療;第二種是剛放完心臟支架,因為對身體而言,心臟支架是外來物,身體會試圖將其包覆,因而形成血栓,所以必須使用雙抗藥物治療,以免血管再度被血栓塞住;第三種是接受冠狀動脈繞道手術,也建議使用雙抗藥物治療。只要沒有禁忌症、或容易出血的狀況,都需要採取雙抗藥物治療。   為避免粥狀動脈硬化持續惡化,引發腦中風或心肌梗塞,患者要積極控制各項危險因子,洪大川醫師強調,血壓請控制130/80 mmHg以下;血糖要將糖化血色素控制在7.0 %以下;血脂應至少把低密度膽固醇LDL-C控制在70 mg/dL以下,如果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併有糖尿病,更建議把低密度膽固醇LDL-C控制在55 mg/dL以下。     貼心小提醒   洪大川醫師補充,心肌梗塞患者常伴隨心臟衰竭、心律不整、慢性腎臟病等問題,醫師會根據患者的狀況,挑選搭配合適的藥物。除了藥物之外,生活型態也需要調整,包括保持充足睡眠、規律運動,飲食以低鹽、低糖、低油為原則,盡量避免醃製、加工食品。最重要的是避免抽菸,也要遠離二手菸。   冠心病患者如果感染新冠肺炎,演變成重症甚至死亡的風險較一般人高,若狀況穩定,建議患者應接種疫苗。接種疫苗前,心血管用藥不必停,洪大川醫師叮嚀,如果有疑慮,可與您的醫師討論。長期保養對心肌梗塞患者非常重要,請務必與醫師密切配合,穩定服藥治療,切莫擅自停藥!   MAT-TW-2101188-1.0-11/2021   原文出處

整隻腳發紫、脹痛!搶通深層靜脈栓塞,血管外科醫師圖文解說

2021年11月10日
公開
271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醫師,我的左腳會不會壞死啊?」躺在急診推床上的王先生一臉擔憂地說,「之前醫師說是蜂窩性組織炎,所以有吃抗生素,但是好像都沒有改善。整隻腳很脹、很痛,摸起來都硬硬的。」相較於右腿,王先生的左腿已明顯腫脹發紫。   「這恐怕不是單純的蜂窩性組織炎,」醫師蹙起眉頭說,「你的腳有可能是血管塞住了。」   「血管塞住!?那該怎麼辦?該不會需要截肢吧?」王先生緊張地問。   「出現單側下肢腫脹、疼痛時,一定要留意是否有深層靜脈栓塞的狀況。」國軍高雄總醫院左營分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蔡承根醫師指出,「經過一系列的檢查後,我們確認他的問題並非蜂窩性組織炎,而是位於骨盆腔內部的髂靜脈血栓合併嚴重狹窄,血液無法順利流回心臟,鬱積在下肢靜脈,便會產生一連串不適。由於靜脈回流受阻,也會影響表層靜脈,所以皮膚也常會出現反覆發炎的現象。」   為了解決深部靜脈血栓及狹窄的問題,便安排微創方式的血管介入治療,經由導管溶栓及使用氣球擴張狹窄的靜脈,然後再置放靜脈支架把髂靜脈完全撐開,蔡承根醫師說,深部靜脈血栓及源頭狹窄的問題解決了,他的左腳便不再疼痛,也漸漸消腫,之後也比較不會再發生反覆性的蜂窩性組織炎問題了。     深層靜脈栓塞恐導致猝死   心臟是推動生命運轉的引擎,經由動脈將血液送往全身,維持各器官的運行,爾後血液會經由靜脈流回心臟。由於下肢距離心臟較遠,且受到重力影響,回流相對困難。   我們的下肢靜脈可分為淺層靜脈與深層靜脈,蔡承根醫師指出,淺層靜脈位在皮下肉眼可見的位置,深層靜脈則是包覆在肌肉裡面,兩者由交通支連接。當淺層靜脈與深層靜脈出狀況時,會產生不太一樣的症狀。   淺層靜脈在皮膚表層,發生栓塞時,可以從皮膚表面可以摸到一段腫脹、發炎、疼痛的血管,附近的皮膚也會發紅。淺層靜脈栓塞的發生,大多是因為血液循環不良,例如久坐、久站、創傷、使用靜脈留置針頭等。     深層靜脈的管徑較粗,若出現栓塞,便會造成較嚴重的問題,蔡承根醫師舉例,「深層靜脈栓塞就像高速公路上出了場大車禍,整條血管無法運行,影響層面較廣,併發症也比較嚴重。」   下肢的血液循環靠深層靜脈進入骨盆腔,當血液不流通時,大量血液會鬱積在下肢,蔡承根醫師指出,從外觀可以見到,患者的整隻腳由腳趾頭開始往上腫脹、甚至泛紅、發紫,兩隻腳的粗細有明顯差異,而且會伴隨疼痛不適。   除了腳腫、疼痛之外,鬱積的血液可能凝結成血塊,蔡承根醫師說,倘若血塊順著血液流回心臟,便可能造成肺栓塞,患者會突然喘不過氣,嚴重可能猝死!      盤點深層靜脈栓塞危險因子   深層靜脈栓塞的原因可能是因為血管阻塞或血液循環不良,蔡承根主任表示,久坐、久站、臥床或長期維持相同姿勢時,下肢血液停滯便容易凝固,而形成血栓。其他的危險因子還包括懷孕、體重過重、抽菸、癌症、心臟衰竭、家族史、服用避孕藥等。     「懷疑深層靜脈栓塞時,可以使用超音波檢查,測量下肢血流的狀況,並尋找血栓的位置,若血栓位置越往心臟的方向靠近,血管會鼓脹的越厲害。」蔡承根主任說,「更上游的靜脈也不能疏忽,尤其是腹部骨盆腔內的血管,因為動脈與靜脈在此交會,靜脈走在動脈後面,有部分靜脈會被動脈橫跨其上,在長期壓迫之下,位於骨盆腔的髂靜脈可能產生病變、纖維化甚至是萎縮退化,導致血管狹窄,嚴重影響下肢血液回流。」   由於靜脈後面是又是脊椎,當脊椎退化產生骨刺或椎體變形,血液回流時因前方動脈反覆搏動及機械式的摩擦,前後夾擊髂靜脈的情況下,也容易使靜脈受傷,蔡承根醫師解釋,這樣的持續機械性的傷害會無聲無息地破壞靜脈管壁,使靜脈慢慢開始纖維化及萎縮。     及時治療,搶通下肢血流!   突然出現單側腳腫、疼痛等不適時,要盡快就醫,蔡承根醫師說,在深層靜脈栓塞初期,可以嘗試使用溶解血栓的藥物來治療,有時血栓的形成不只侷限在一處,所以在治療期間需要密切觀察。     針對髂靜脈狹窄的部分,可以考慮血管介入治療,利用靜脈支架來撐開靜脈的管徑,蔡承根醫師解釋,「我們會從大腿部位股靜脈或膝蓋後的膕靜脈穿刺,將導管放入髂靜脈,小心地穿過血管狹窄的部位,接著用氣球擴張血管管徑,在這個擴張的過程中即使只在狹窄部位擴張增加2至4毫米,也能讓堵塞的狀況大幅改善,增加靜脈的回流,患者的症狀就會慢慢緩解。」   為了避免病變的靜脈在擴張後漸漸萎縮回原狀,我們可以在氣球擴張後置放靜脈支架,蔡承根醫師說,靜脈支架能夠將靜脈血管完全地撐開,維持靜脈暢通的狀態,減少深層靜脈栓塞復發的機會。所以治療方式要把髂靜脈狹窄的源頭問題徹底處理,才是完整治標及治本的治療。回過頭來說,有些人有潛在髂靜脈的問題,早期都是先以腳腫,小腿皮膚顏色改變及皮膚搔癢,甚至是小腿有反覆潰瘍傷口呈現,這些其實都是要小心是非血栓性髂靜脈病變的特徵表現,早期發現早期處理,才不用等到演變成深部靜脈血栓的血栓性髂靜脈病變再來就醫,處理方式也就不會那麼棘手複雜了,而且長期的預後也比較好。     貼心小提醒   久坐、久站、臥床、長時間維持同樣的姿勢都會導致血液滯留而容易出現深層靜脈栓塞,大家要盡量避免。蔡承根醫師提醒,如果出現單腳腫脹、疼痛、發紅、發紫的狀況,務必盡快就醫,才能及早搶通血管,恢復血液循環,以避免出現嚴重的併發症!   原文出處

肌肉疼痛、走路變慢、越來越喘,破壞全身肌肉的龐貝氏症,醫師圖文詳解

2021年11月10日
公開
312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醫師,我先生很會打呼,不過最近他的打呼聲都會中斷,停頓好幾秒才又開始呼吸。」陳女士仔細描述先生睡覺的狀況,「早上起床的時候,他都會抱怨頭痛,而且很容易打瞌睡。」   「還有其他不舒服嗎?」醫師問。   「他的體力也有變差,走路、爬樓梯都比較慢,經常肌肉痠痛,偶而還會跌倒。」陳女士說,「有醫師覺得不對勁,請我們進一步檢查。」   肌肉疼痛、體力變差、睡眠呼吸中止等症狀看似無關,但是可能源自同樣的問題,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神經內科醫師黃錦章教授表示,「龐貝氏症」是一種遺傳性代謝疾病,會讓全身肌肉細胞遭到破壞,而越來越沒有力氣。如果沒有及時接受治療,患者將漸漸無力呼吸,越來越喘,最後會需要長期使用呼吸器維生。     什麼是龐貝氏症?   龐貝氏症(Pompe Disease)是種代謝性疾病,又稱為及肝醣儲積症第二型或酸性麥芽糖酵素缺乏症,屬自體隱性遺傳疾病。由於第17對染色體上的GAA基因有缺陷,使患者體內缺乏GAA酵素,而無法分解肝醣。在台灣,新生兒的發生率大概5萬分之一,晚發型龐貝氏症的發生率約為2萬分之1。   「我們的身體會將肝醣儲存在肌肉細胞裡,等到有需要的時候,細胞裡的溶小體會將肝醣分解為葡萄糖。」黃錦章教授解釋,「缺乏GAA酵素時,肝醣會大量堆積在溶小體內,而漸漸對肌肉細胞造成傷害,使患者肌肉越來越無力,逐漸進展到心臟無力、呼吸衰竭。」       龐貝氏症有兩種類型   龐貝氏症可分成嬰兒型與晚發型,嬰兒型龐貝氏症在出生幾個月便會出現症狀,病程進展較快,黃錦章教授解釋,常見表現包括肌肉無力、心臟肥大、肝臟肥大、舌頭肥大、呼吸困難等,多數患童會在一至兩年內死亡。   晚發型龐貝氏症,是超過兩歲以上才發病,從兒童到老年都可能發病,病程進展較慢,黃錦章教授說,通常是從軀幹、下肢開始出現肌肉疼痛和肌肉無力,活動時比較疲倦,然後有吞嚥困難、呼吸較喘,部分患者有睡眠障礙。   晚發型龐貝氏症的診斷比較困難,從發病到確定診斷大概六至十二年,黃錦章教授說,因為龐貝氏症較罕見,肌肉無力的患者不容易及時確診,而出現永久性傷害。根據研究,越晚被診斷、越晚使用藥物處理,就有更嚴重的永久性傷害,患者可能會需要長期仰賴呼吸器維生。     遇到哪些狀況要想到龐貝氏症呢?「例如不明肌肉痠痛、行動走路較無力、常常跌倒、走路的模式改變、沒有辦法爬樓梯,或是脊椎側彎等。」黃錦章教授提醒,「龐貝氏症患者常有呼吸中止症,睡覺的時候打呼聲會中斷,過一陣子才又繼續。呼吸中止症會造成患者缺氧,可能在起床的時候感到頭痛,因為睡眠品質很差,白天容易嗜睡、精神不繼。患者的腸胃道肌肉也受到影響,可能造成進食、吞嚥困難。」   「我們也可以請患者做六分鐘行走測試,看看他能夠在六分鐘內走多遠。」黃錦章教授說,「並透過病史詢問,能夠了解症狀發生的時間有多久。」   懷疑龐貝氏症時,可以抽血檢查。黃錦章教授說,現在已有快速簡便的診斷方法,透過抽血滴在濾紙片上檢查,評估GAA酵素的狀況。如果發現異常,便會進一步做基因方面的檢查,以確定是否為龐貝氏症。       確診為龐貝氏症怎麼辦?   肌肉遭到破壞後,肌耐力會變差,且可能出現攣縮,除定期酵素介入外,復健科醫師、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也會根據病況設計合適的運動處方,幫助維持肌力、心肺功能,必要時也可以使用各種輔具。   由於龐貝氏症患者的咀嚼、吞嚥、消化功能都會受到影響,務必留意營養補充,每天要攝取足夠的蛋白質、卡路里、維生素,以免因為營養不良而越來越虛弱。當呼吸肌失能時,可以使用呼吸器來輔助,「龐貝氏症就跟高血壓、糖尿病一樣,需要長期治療控制。」黃錦章教授強調,「早期診斷、早期介入,非常關鍵。從這幾年的經驗看起來,目前的臨床處置能夠延緩惡化的時間,維持身體機能,讓患者擁有相對正常的生活」     貼心小提醒   晚發型龐貝氏症的初期症狀較不明顯,大家要提高警覺,黃錦章教授說,當脊椎肌肉受影響時,患者的頭會下垂;當下肢肌肉受影響時,患者可能在蹲馬桶後,站不太起來;當軀幹肌肉受影響時,患者就不太能做仰臥起坐,需要先側身,用手臂的力量把身體撐起來。   如果有觀察到這方面的問題時,可以至神經內科就診,黃錦章教授說,可能導致肌肉無力的原因很多,需要仔細地鑑別診斷,才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以上衛教資訊由台灣賽諾菲協助提供 MAT-TW-2101461-1.0-10/2021   原文出處

蛀牙不處理,臉腫像麵包!預防齲齒重點提醒,牙醫師圖文解說

2021年11月10日
公開
318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醫師,小寶的左臉頰腫起來了!」蔡媽媽牽者小朋友走進診間,焦急地說。   「腫多久了?」牙醫師問。   「前幾天都在喊牙痛,結果今天起床就發現臉頰腫得像麵包。」蔡媽媽說。   小寶才張開嘴巴,便能看到幾顆顯眼的蛀牙,牙醫師一臉慎重地說,「他的蛀牙比較嚴重,而且細菌感染已經蔓延到臉部,導致蜂窩性組織炎,這得趕快處理,否則會有危險喔。」   「有…有危險?」蔡媽媽倒吸一口氣。   「是的,如果沒有及時處理,臉部蜂窩性組織炎可能進展為敗血症,危及性命。」   蛀牙很常見,所以大家很容易忽視蛀牙的嚴重性。當蛀牙僅侷限於最外層的牙釉質時,患者通常沒有明顯不適;當蛀牙侵入牙本質時,吃東西時便會很敏感;當蛀牙進到牙髓腔,將引發劇烈牙痛,感染甚至可能進一步惡化,擴展到臉部,形成蜂窩性組織炎。   究竟為什麼會蛀牙呢?齒顎矯正科專科醫師李軒指出,「蛀牙三要素」分別是細菌、食物、時間。李軒牙醫師指出,造成蛀牙的細菌主要是轉糖鏈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而葡萄糖是它喜歡的食物,當我們吃進各式各樣的糖果、餅乾、蛋糕、甜食等精緻碳水化合物,食物可能殘留在牙齒表面、牙縫,時間一久就會滋生細菌,造成蛀牙。     「若能在吃完東西後盡快清除殘留的食物,除了能夠有效減少蛀牙之外,也可以避免牙齒染色、牙齒變黃等問題。」李軒牙醫師說,「如果手邊沒有潔牙用具的話,至少可以先漱漱口,多少能有些幫助。」     不只有牙痛,蛀牙也會影響身體健康   根據國民健康署的調查,台灣5歲兒童的齲齒率高達79.3%,距離世界衛生組織所設定低於50%的目標,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蛀牙一直是公共衛生中備受關注的議題,因為蛀牙不只會造成牙痛,還會影響身體健康。蛀牙並非單純的補補牙就好,李軒牙醫師解釋,我們每天都必須吃東西,蛀牙可能使咀嚼功能變差,影響營養攝取,導致蛀牙的牙菌斑,也可能造成牙齦炎、牙周病。     牙周病會造成慢性發炎,漸漸形成牙周囊袋,隨著齒槽骨遭到破壞,牙齒便逐漸動搖。研究發現牙周病會增加心臟病、中風、心血管疾病、吸入性肺炎的風險,也會讓糖尿病更難控制。   「蛀牙只是一個開端,與很多系統性疾病有關的開端,」李軒牙醫師指出,「口腔衛生沒有照顧好的話,將會引發一系列更嚴重的問題。」     預防蛀牙,可以這樣做   想預防蛀牙,必須從蛀牙三要素著手。首先要少吃甜食,李軒牙醫師分析,吃完東西後要儘早使用牙線、牙刷去除食物殘渣,因為口腔內的細菌持續存在,所以要趕緊把牙齒清乾淨,減少食物殘渣留存的時間。     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牙齒本身的強度,即氟化物(Fluoride)的使用,包括氟漆、氟膠、氟錠等,李軒牙醫師說,如果琺瑯質的結構較弱,就很容易形成蛀牙,透過氟化物的幫助,可以強化琺瑯質的結構,研究證實氟化物能有效預防蛀牙的發生。   「牙齒的琺瑯質主要由鈣和磷組成的氫氧基磷灰石,氟化物是一種螯合劑,能與鈣離子結合形成氟化磷灰石,氟化磷灰石讓琺瑯質的結構更穩定,較能抵抗酸蝕,較不會形成蛀牙。」李軒牙醫師解釋,「臨床上可使用高濃度的氟漆、氟膠,塗抹在牙齒的琺瑯質上,在短時間內氟化物便能與鈣離子結合,降低牙齒脫鈣的機會。」   從乳牙長出來之後,便要開始刷牙,並定期檢查、塗氟,在台灣六歲以下孩童,每半年有補助一次塗氟。家長也可以與醫師討論如何使用氟錠補充,因為我們不只要預防乳齒蛀牙,也要照顧尚未萌發的恆齒,李軒牙醫師提醒,使用氟錠有助於強化正在生長發育中的恆齒牙胚。   至於六歲以上孩童、青少年、甚至成年人也可以使用氟漆,李軒牙醫師說,氟漆可以預防齲齒,也能改善牙齒脫鈣的狀況。日常生活中,亦可搭配使用含氟量達1,000 ppm以上之含氟牙膏,用正確的方式刷牙。     貼心小提醒   蛀牙絕非「補一補就沒事」的小問題,口腔衛生與身體健康息息相關,李軒牙醫師強調,牙齒得用一輩子,從長牙那一刻起,便要細心照顧。   「塗氟有助於預防蛀牙,但是塗氟並不會讓牙齒變得天下無敵!」李軒牙醫師叮嚀,「盡可能去除蛀牙三要素,才能降低齲齒發生率。」由於牙齒脫鈣、早期蛀牙都沒有明顯不適,唯有定期檢查才能及早發現、及早介入治療。   原文出處

超神準心理測驗!面對『愛』,你敢大聲說嗎? 7個問題,測出與人溝通時,你是屬於哪種動漫角色個性!

2021年11月08日
公開
296

  隨著愛滋抗病毒療法(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的出現與進步,已經讓『愛滋病毒』與病患長期和平共處。「愛滋的慢性化」仰賴長期穩定服藥控制、回診追蹤與身心照顧,主動與醫療團隊配合與溝通,勇敢為自己爭取最適合的治療與生活品質,是病患的重要課題!   面對『愛』,你有足夠的勇氣、自信,掌握好自己健康嗎?超神準的8個問題,快來測一測面對『愛的溝通』,你足夠勇敢了嗎?是屬於哪一種動漫角色個性呢?   Q1:通常你都從哪邊知道愛滋治療的相關資訊?   A. 我會上網搜尋、參加社福團體、詢問醫師或個管師建議 +5分 B. 我不會主動蒐集資料,都是透過醫師、個管師、媒體報導或宣傳廣告了解 +3分 C. 我不會特別想了解HIV相關的治療資訊 +1分     Q2:第一次看診時,請問下列何者情境較符合你?   A. 我會蒐集好所有疾病與治療資訊,與醫師討論最適合的治療方式 +5分 B. 我只詢問醫師最迫切的問題,並相信醫師的建議已十分充足 +3分 C. 我不會與醫師討論治療方式與健康問題,反正只要配合吃藥就對了! +1分     Q3:當服藥後出現了身體不適,請問下列何者情境較符合你?   A. 我會立即蒐集資料、聯絡個管師、詢問其他感染者朋友,下次回診會跟醫師反映 +5分 B. 我覺得副作用可以忍受,醫師若有詢問,我才會向他反映,尋求解決方法 +3分 C. 我認為醫師無法解決副作用問題,為了不增加治療麻煩,我不會向醫師反映 +1分     Q4:因情緒壓力、作息不定或身體狀況而影響服藥規律,請問下列何者情境較符合你?   A. 我會主動與醫師、個管師討論,除了擔心身體狀況,也希望醫師能給予改善建議 +5分 B. 如回診時,檢驗報告有出現異常,我才會主動與醫師坦白服藥問題 +3分 C. 我認為偶爾忘記吃藥是沒有問題的!如果跟醫師老實說,我擔心被醫師責罵 +1分     Q5:長期服藥、追蹤以來,你會主動關心檢驗數值與身體狀況嗎?   A. 我很在意也會主動了解身體各項數值的意義,如有任何問題我會與醫師討論 +5分 B. 醫師如有告知異常數值與示警,我才會關心並與醫師討論治療方式 +3分 C. 我只關心CD4的高低,其餘我認為不需要關心 +1分     Q6:請問你與主治醫師的互動較符合下列哪種情境?   A. 我與主治醫師互動良好!有任何身體、心理或生活問題都會與他傾訴,尋求建議 +5分 B. 我信賴主治醫師,但太私密或生活問題,只要與身體狀況、檢驗數值無關的,我都不會主動與他討論 +3分 C. 每次看診我都不敢反映自己的問題 +1分     Q7:當愛滋穩定控制邁入慢性化,請問你是否了解將面臨的老化加速問題?   A. 我知道!這個與服藥、生活作息、身體健康的掌握都有關係,有任何健康問題我會主動詢問醫療團隊 +5分 B. 我有聽過!但現階段並沒有發生,除非檢驗數值出現異常,我認為才需要擔心 +3分 C. 我不知道。對於身體健康、老化問題,我其實並不擔心 +1分     以上分數加總後,就可以知道你的勇敢得分與性格屬性了。     總分7-13分,原來你是「消極又百依百順的女僕男僕款,勇敢得分:30分加油好嗎!」   知道嗎!在感情裡可以百依百順或委屈,但面對自己的健康要主動出擊!醫療越來越進步,與『愛』和平共存,不須忍耐或忽視身心不舒服!勇敢並主動向醫師/個管師說出心聲,健康與生活可以勇敢掌握,讓醫療團隊成為你的後盾!     總分14-28分,原來你是「被動又讓人猜不透的呆萌款,勇敢得分:勉強及格60分」   人與人的關係裡,若始終『愛』在心裡口難開。親愛的!沒什麼人會讀心術,自己的健康與心情應該要勇敢且大聲的說出來!邁向「勇敢說愛」只差一步,讓我們一起更自在、舒適且健康的度過每一天,不因感染者身份受到阻礙。     總分29-35分,原來你是「勇敢又策略性出擊的霸總款,勇敢得分:表現優異90分」   主動、勇敢又積極的你,與『愛』和平共處你已經掌握關鍵訣竅!主動蒐集、勇敢詢問是你的優勢,為自己的健康與生活都嚴格把關。你永遠希望自己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不被他人左右,相信追逐夢想的道路上,你會暢行無阻!   原文出處

退化性關節炎,迷思要破解!醫師圖文剖析

2021年11月08日
公開
289

  作者:劉育志 醫師 「退化性關節炎能不能吃香蕉?」   「退化性關節炎該不該運動?」   「請問退化性關節炎與骨質疏鬆症有關嗎?」   退化性關節炎是極為常見的關節疾患,請臺北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陳瑋昇醫師來為大家破解迷思!     迷思1:退化性關節炎是老年人的專利?   年紀是退化性關節炎很重要的危險因子,年紀越大,退化性關節炎的發生率越高,但年紀並非唯一的危險因子。   陳瑋昇醫師表示,其他的危險因子,包括使用過度、運動傷害、車禍、體重過重等,還有一些先天性關節病變、體質遺傳因素也可能讓退化性關節炎提早發生。     退化性關節炎較好發於需要負重的關節,例如膝關節、髖關節、踝關節等。若發生在不須承受重量的關節,便可能與過度使用、外傷、遺傳有關。   常見症狀包括疼痛、僵硬、腫脹等,患者的關節活動度可能會變差,而且在活動時會出現異音。     迷思2:關節會痛是因為使用過度,盡量少動就不會痛?   有些病人會抱怨,「我想要運動,但是只要走一段路,關節就會痛,所以乾脆不要運動。」   「退化性關節炎患者務必維持規律運動!」陳瑋昇醫師提醒,「如果缺乏運動,肌肉會更加無力,關節的穩定度、活動度都會變差,而落入惡性循環。」   如果走路就會痛,可以考慮進行一些讓關節負擔較小,又可以訓練肌力的活動,例如抬腿、游泳、在水中走路等,因為每個人的狀況不同,患者可以與醫師、復健師討論,設計合適的運動處方。     迷思3: 退化性關節炎與骨質疏鬆症有關?   退化性關節炎與骨質疏鬆是不同的疾病,退化性關節炎是以軟骨磨損為主,骨質疏鬆則是骨頭的骨質流失。陳瑋昇醫師說,這兩個問題可以同時發生,但是兩者之間並沒有因果關係,所需要的治療也不太一樣。       迷思4:關節痛的時候,能不能吃香蕉、吃海鮮?   偶而會聽到傳言說,「關節痛的時候,不能吃香蕉、海鮮等食物」,陳瑋昇醫師表示,這是沒有根據的說法,香蕉與關節痛並沒有什麼關聯。至於海鮮的部分可能與痛風性關節炎有一點關係,而與退化性關節炎無關。   很多患者會詢問,退化性關節炎的飲食是否有特殊限制?陳瑋昇醫師回答,退化性關節炎的飲食重點,主要還是在於體重的控制,得盡量維持理想體重,避免關節的負擔過大。     迷思5:葡萄糖胺、軟骨素可以有效控制膝關節退化嗎?   我們的軟骨與關節液中含有葡萄糖胺,因此許多人都會在關節疼痛不適時使用葡萄糖胺。   「葡萄糖胺可能有助於減緩關節疼痛,至於能不能減緩關節的退化,目前依然缺乏強而有力的證據。由於療效不明確,所以會被視為食品,而非治療方式。美國骨科醫學會不建議使用,台灣健保署也不再給付葡萄糖胺。」陳瑋昇醫師,「若想使用葡萄糖胺、軟骨素,可以先與您的醫師討論。」     迷思6:退化性關節炎只要吃止痛藥就好?   消炎止痛藥可以快速紓解關節的疼痛不適,但是沒辦法延緩退化性關節炎的病程。陳瑋昇醫師提醒,患者要檢查看看是否有導致退化性關節炎的危險因子,並盡可能移除危險因子。   一昧吃消炎止痛藥,而不移除危險因子,是治標不治本,陳瑋昇醫師說,長期頻繁使用消炎止痛藥,也容易出現與腸胃道、腎臟相關之副作用。       迷思7:置換人工關節是治療退化性關節炎的最佳方式?   退化性關節炎可分成四級,醫師會根據病情嚴重度,調整治療方式。   在開始出現症狀時,便要留意體重並加強肌力訓練,透過強化關節周遭的肌肉,可以維持關節穩定度。症狀較嚴重時,可以使用口服藥、關節腔內注射。   當軟骨嚴重耗損,而導致劇烈疼痛時,可能要考慮人工關節置換手術。換人工關節是最後的手段,陳瑋昇醫師說,建議還是要及早做好關節保養,盡量延緩退化性關節炎的惡化。     迷思8:置換人工關節就可以一勞永逸嗎?   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工關節的設計、材質、手術技術皆有進步,可提升患者的滿意度,然而,換人工關節並非一勞永逸,在接受手術後,日常生活中還是要留意人工關節的使用限制,並控制體重,才能延長人工關節的壽命。   原文出處

瀉肚子,停不了!竟然是發炎性腸道疾病,醫師圖文解說

2021年11月05日
公開
442

  作者:劉育志 醫師 「醫師,我最近經常拉肚子。」二十多歲的王小姐說。   「拉多久了?」醫師問。   「已經拉了一個月,」王小姐說,「我有去看診,也吃過藥,但是還是一直拉、一直拉!」   因為有發燒、血便的狀況,大多會先當作腸胃炎來處理,嘉義基督教醫院內科部胃腸肝膽科主任周莒光醫師回憶,可是她的狀況有點不對勁,因為持續的時間太長了,一般胃腸炎沒有這麼難處理,所以我們就建議她做大腸鏡檢查。大腸鏡發現結腸黏膜有明顯的發炎,是典型的潰瘍性結腸炎表現,於是切片採檢,以確定診斷,「聽到發炎性腸道疾病,很多人都以為是罕見疾病,其實它的發生率是逐年在上升,一年比一年多,」周莒光醫師指出,「以前都是好久好久才看到一例,現在幾乎每次看門診都可以看到發炎性腸道疾病的病人。」     免疫失調,腸道持續發炎   發炎性腸道疾病是自體免疫疾病,免疫細胞會一直去攻擊腸道、導致發炎。周莒光醫師解釋,腸道反覆發炎之後就會破損、潰瘍、出血,然後漸漸造成腸道變形、阻塞。   發炎性腸道疾病會讓患者的生活品質大打折扣,由於經常拉肚子,一天跑十幾、二十次廁所,使得上課、上班都受到影響。周莒光醫師說,因為持續拉肚子,腸道吸收功能較差,營養狀況也會很差,導致體重下降。   「我們最怕的是長期的併發症,如果腸子壞掉了,不得不開刀切除,」周莒光醫師說,「克隆氏症會破壞小腸,如果切掉大量小腸,會造成短腸症,日後必須仰賴靜脈營養維生。潰瘍性結腸炎會破壞大腸,如果切掉太多大腸,就可能需要常跑廁所,對日常生活造成非常大的不便。」     發炎性腸道疾病有兩種   發炎性腸道疾病兩種,一個叫做「潰瘍性結腸炎」,一個叫做「克隆氏症」。   「潰瘍性結腸炎」的特徵是從肛門口開始,往直腸、大腸延伸的連續性發炎,患者可能感到裡急後重。發炎較厲害時,腸道黏膜會腫脹、一碰就出血,可能出現血便,周莒光醫師,因為發炎的關係,腸道不斷分泌黏液、滲液,讓患者持續水瀉。     「克隆氏症」的特徵就是症狀千變萬化,因為克隆氏症可能在消化道的不同地方產生跳躍式病灶、潰瘍,周莒光醫師解釋,在胃、十二指腸出現潰瘍,患者可能會上腹痛,伴隨一些出血;在小腸出現潰瘍,可能在肚子比較偏中間的地方痛;在大腸出現病變,可能會腹瀉、出血。   「克隆氏症的症狀非常非常多元、多變,如果遇到不明原因的腹痛,都必須要將克隆氏症納入鑑別診斷。」周莒光醫師強調,「克隆氏症有時不容易確定診斷,因為當克隆氏症侷限在小腸的時候,上面的胃鏡檢查不到,下面的大腸鏡也檢查不到,非得去做小腸鏡檢查,但是小腸鏡檢查又不是一個容易的檢查。」   當克隆氏症進展到腸道全層穿孔之後,病人會進入一個無止境感染的階段,那會非常糟糕,周莒光醫師說,如果大量小腸被切除的話,會變成短腸症,患者得一輩子仰賴全靜脈營養注射,相當棘手,所以醫師會盡全力不要讓患者走到這一步。     「我們會這麼努力去治療發炎性腸道疾病的目的,除了要改善患者的症狀,更希望避免長期併發症,」周莒光醫師說,「因為腸子在反覆發炎後會壞掉、結痂、變形,就會失去功能,造成腸阻塞,就只好開刀切除。另外,長期反覆發炎也會增加癌症風險。」     發炎性腸道疾病怎麼辦?   症狀較輕的發炎性腸道疾病患者,原則上是使用5-ASA抗發炎藥物,周莒光醫師分析,5-ASA抗發炎藥物有口服劑型,也有塞劑、灌腸的劑型,能夠用在侷限於下段大腸的發炎。   再來是使用調節免疫系統的藥物,包含類固醇、免疫抑制劑等,可以控制腸道的發炎,周莒光醫師解釋,如果傳統藥物無法有效控制病情,便會考慮使用生物製劑,生物製劑可以抑制導致發炎的因子,作用機轉較為精準,能夠有效控制發炎。   「目前的生物製劑有分兩類,一類是全身型,如TNF抑制劑;一類是腸道專一型,如α4β7 整合蛋白抑制劑。全身型生物製劑可以用在多種自體免疫疾病、關節炎,腸道專一型則是專門針對腸道發炎,專一性更高,能夠減少對其他地方的影響。」周莒光醫師解釋,「相較於傳統藥物,兩類生物製劑的效果都很好,副作用較少,施打期間也較長,患者可以一個月、兩個月打一次藥,非常方便。」     過去能夠使用的藥物有限,副作用也較多,不容易長期有效控制病情,有些患者一發炎就出血,而需要反覆住院,因為經常使用類固醇,就會出現月亮臉、水牛肩,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時,也容易遇到感染的問題。「在生物製劑問世之後,透過較精準的治療機轉,讓治療成效大幅提升,甚至可以達到腸道黏膜完全癒合的狀態,且副作用較少,」周莒光醫師說,「另一個很大的好處是施打的時間較長,患者可能一個月、兩個月回診打一次,便可以把病情控制穩定,生活品質改善非常多,跟過去的狀況完全不同。」   在生物製劑的時代,患者因為腸道併發症而需要接受手術的機會已經顯著下降,周莒光醫師指出,只要能夠早期就醫、早期治療,便能避免病況惡化。     貼心小提醒   近年來發炎性腸道疾病的發生率越來越高,周莒光醫師叮嚀,大家如果有經常拉肚子、血便、不明原因腹痛、體重減輕等狀況,都要記得將發炎性腸道疾病納入考量,建議到腸胃科就診,與醫師詳細討論,看看是否需要進一步檢查。   隨著藥物的進步,發炎性腸道疾病已可獲得穩定控制,關鍵在於早期治療,才能避免腸道遭到破壞,以減少出現併發症的機會!     原文出處

心搏過慢慎防猝死!植入心臟節律器術前必知5大問題,醫師圖解懶人包

2021年11月03日
公開
337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醫師,我的心跳好像有點慢,而且常頭暈,會不會怎樣?」看診的時候,偶爾會有患者這樣問。彰化基督教醫院心臟血管內科廖英傑醫師指出,心搏過慢時,可能因腦部得不到足夠的血流而有頭暈、疲倦、無力等症狀,甚至恐造成昏倒或猝死。即使沒有症狀,視不同病因也可能需要接受積極治療。一般來說,口服藥物療效有限,裝置心臟節律器是有效且安全的治療方式。在進行心臟節律器手術前,讓我們一起來了解特別要注意的關鍵5大疑問。     Q1:心搏過慢一定要植入心臟節律器嗎?能不能吃藥就好?   廖英傑醫師表示,心搏過慢的原因大致可分兩種,第一種是「病竇症候群(sick sinus syndrome)」,第二種則是因為房室結的傳導功能發生中斷(AV block)。除老化退化為主要原因外,其他如電解質或酸鹼值不平衡、藥物、心肌病變與急性心肌梗塞也有可能導致,儘管心搏過緩主要發生在老年人,然而年輕族群也有機會發生。   心搏過慢可能會導致頭暈、無力等症狀,更嚴重恐導致昏倒及猝死。廖英傑醫師提醒,雖然有口服用藥可以短期改善這些症狀,但考量安全性及長期穩定控制,植入心臟節律器是較好也較安全的治療選擇。是否裝置節律器以症狀為主要考量,然而在已知將來會有不良預後的疾病,即使目前沒有症狀也應該及早裝置節律器。       Q2:正常的心跳會隨著人的動作與心情而變化,裝了心臟節律器之後,我的心跳是不是就會變得固定,不能再自由運動?   廖英傑醫師解釋,正常心跳會隨著身體活動、心情起伏而有所變化,以滿足生理需求。傳統心臟節律器是以固定的速度運作,維持病患最低的生理需求。然而現今大部分節律器已經可以做到感受身體的活動,適時調整心跳速度,提供病患活動時較快的心跳功能。隨著新型技術的導入,能即時偵測心肌電阻變化的『智能速率心臟節律器』,可以在靜止的情況下感受心臟收縮力的變化,即時調整心跳,滿足病患靜止時對較高心律的需求(如緊張焦慮時),讓心跳變化與正常人更相似。     廖英傑醫師進一步說明,人體長期演化,當面對危機時,人會緊張、心跳會加速是很正常的現象。當病患因為疾病而失去增加心跳速度的能力,若能挑選模擬病人正常生理反應的節律器,會是較佳的選擇,也能改善生活品質。     Q3:植入式心臟節律器的功能如果出現異常,患者要如何知道?   廖英傑醫師解釋,以往植入心臟節律器後,約每三到六個月會請病人回診,檢查心臟節律器的狀況,並取得患者的心跳紀錄。若在這段期間心臟節律器發生狀況或功能異常時,患者無法即時獲得到警示。新型的心臟節律器則可提供「居家監測功能」,可每天將病人的數據資料上傳,若有異常發生,醫療團隊便會收到通知,聯絡患者提前回診檢查。   廖英傑醫師分析,與過往可能要等上三到六個月、甚至是感到不舒服時才能被發現相較,採用具有居家監測功能的新型心臟節律器就可能在數天內獲得相關警示,醫師更能掌握心臟節律器的狀況,也讓患者更加安心。     Q4:安裝心臟調節器後,生活上有沒有甚麼限制?   廖英傑醫師說,傳統心臟節律器無法進行核磁共振檢查,但新型心臟節律器是可接受核磁共振檢查的,僅需事前更改設定,待檢查完畢後,再調回原來的模式即可。由於心臟節律器是永久性植入的裝置,所以建議在植入前,設想較長遠的規劃,確保將來接受核磁共振檢查的可能性。   廖英傑醫師也提醒,日常照護上,請避開高壓電塔、發電機等電磁場較強的地點,若攜帶手機,也請不要放在胸前口袋;另外應避免電流會通過身體的治療或裝置。至於電視、電腦、收音機、音響、吹風機、電動刮鬍刀等家用電器,則不會影響心臟節律器的運作。       Q5:心臟調節器的電池會不會很快耗盡?需要手術更換嗎?   廖英傑醫師說,心臟節律器電池壽命長短,會因為每個人對心臟節律器依賴程度高低,而有所差異。當心搏過緩出現得愈密集時,電量就損耗得愈快;當電池耗盡時,醫師便會安排手術更換心臟節律器。   傳統心臟節律器電池的平均壽命,大約為八年左右,根據病患不同的狀況,電池的壽命從五、六年到十幾年都有,現在新的心臟節律器,一般來說使用年限通常比傳統來的久,除了可降低再次手術時的感染風險外,亦可有效提升生活品質。   BIOMKT_00004_20211006   原文出處

「罩」不住的病毒怎麼防?面對帶狀疱疹醫師這麼說

2021年11月03日
公開
262

  COVID-19影響全球至今近兩年,「戴上口罩」成為許多民眾遠離病毒的首選。然而,雖然口罩可以防新冠病毒,以及成人三疾病中的流感、肺炎,卻罩不住帶狀疱疹病毒,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皮蛇。甚至更有研究指出,巴西於COVID-19期間帶狀疱疹的罹患人數增加3成。   面對罩不住的病毒,家庭醫學會預防保健及慢性病防治委員會主委 吳至行醫師 與 皮膚科醫學會秘書長 詹智傑醫師針對7大常見問題回覆,兩位醫師更共同表示除了新冠肺炎外,其他疾病的預防更是要注意,且應主動諮詢醫師了解預防資訊。     Q1、帶狀疱疹(皮蛇)究竟是什麼?新冠疫情期間也要注意嗎?   吳至行醫師:平均每三人就有一人恐罹患帶狀疱疹,且近期就診人數增,不可忽視   成人三疾病包含流感、肺炎與帶狀疱疹(又稱皮蛇),常見於50歲以上、具慢性疾病、工作壓力高等族群中。而COVID-19趨緩後發現診間帶狀疱疹罹患民眾相較先前明顯增加,且由於帶狀疱疹病毒不像肺炎、流感等疾病戴上口罩就能預防,這段期間民眾作息改變、生活壓力增也可能導致疾病罹患機率提升,因此除了新冠肺炎外,帶狀疱疹(皮蛇)也是一項不可忽視的疾病。   詹智傑醫師:一旦接觸過水痘病毒,病毒恐一輩子在體內伺機而動,防疫仍勿忘帶狀疱疹的威脅。   帶狀疱疹其實是由水痘病毒所引起的,一旦過去罹患過了水痘,水痘病毒就可能會藏在我們神經中,一輩子跟隨著你。而當像是COVID-19發生時,大大改變了民眾的生活習慣、壓力增加,導致免疫力下降,病毒就可能會因此活化而產生帶狀疱疹。因此COVID-19疫情期間,除了確實做好防疫外,也千萬不可忘記潛藏在體內伺機而動的水痘病毒。       Q2、哪些人可能罹患帶狀疱疹?會有那些症狀   吳至行醫師:50歲以上民眾罹患帶狀疱疹機率恐跳三級!務必諮詢醫師做好預防   50歲以上的民眾、慢性疾病族群或者是壓力大、生活作息不正常等可能免疫力較差的族群都是帶狀疱疹的高危險族群。此外,根據調查指出,50-64歲的民眾得到帶狀疱疹的機率平均是50歲以下年輕人的2.8倍,進入50歲後罹患機率恐跳三級 。   詹智傑醫師:症狀為灼燒、刺痛感水泡,疼痛更可能長達數個月!甚至可能失去獨立生活能力   帶狀疱疹沿著單側神經節的皮節分布出現,初期可能會感受到燒灼、刺痛感的水泡,之後則可能會出現大面積的傷口,嚴重的話還可能會留下傷疤。而其中最讓病友們困擾的,就是「疼痛」,而這疼痛其實是一種神經發炎,由於我們的神經修復速度慢,因此這疼痛可能延續數個月甚至更久,有患者因此痛到憂鬱滿懷,不僅干擾睡眠及日常活動,更可能因此失去獨立生活的能力。       Q3、罹患了帶狀疱疹該怎麼辦?   詹智傑醫師:罹患帶狀疱疹,黃金72小時即時治療很重要   帶狀疱疹最重要的就是要及早治療,而帶狀疱疹發作時其實就是潛藏在體內的水痘病毒從神經節裡面跑出來了。透過抗病毒藥物的治療就是將這些跑出來的病毒消滅。而消滅病毒的黃金時期,就是在皮膚的紅疹或水泡出現之後的72小時(也就是3天)內開始治療,若是超過72小時則治療效果就會比較不好,一旦水泡發展出來,神經痛已經起來,這個時候再去踩煞車通常都踩不住,不僅可能要經歷很久的疼痛,也可能留下疤痕。     Q4、罹患過一次帶狀疱疹是否會終生免疫?   詹智傑醫師:一旦得過水痘,病毒就會永久潛伏體內,部分患者一年內復發2-3次   根據研究指出國內約95%的50歲以上的成人體內都有水痘的病毒潛伏,此外,只要我們的身體一旦感染水痘病毒,就難以能將其清除得一乾二淨,因為水痘病毒會躲藏在免疫細胞無法攻擊的神經中,一旦免疫力不佳就會從神經跑出來作亂。而近年來在門診中,也有發現帶狀疱疹患者復發的比例其實並不低,我自己的患者就有人是一年內復發了2-3次,提醒大家即使罹患過帶狀疱疹也不可掉以輕心,疏忽於未來的預防,仍可能會再次承受皮蛇復發帶來的疼痛。     Q5、面對帶狀疱疹我該如何預防?是否會受疫情影響?   吳至行醫師:防疫固然重要,仍應主動諮詢醫師做好各項疾病預防。   除了新冠肺炎外,仍有很多疾病、病毒是需要小心做好預防的。以成人三疾病中皮蛇為例,研究指出,新冠肺炎可能與帶狀疱疹感染有相關性,且最近研究發現巴西在COVID-19流行期間罹患帶狀疱疹的患者也增加超過3成。鑑於此,建議民眾在疫情期間也要積極做好成人三疾病(肺炎、流感、皮蛇)的預防,而考量到疫苗施打需有間隔時期,建議在接下來流感、肺炎公費疫苗施打時,可主動諮詢醫師帶狀疱疹的預防並依醫囑接種疫苗,做好安全保護。   詹智傑醫師:比起治療,做好帶狀疱疹的預防更重要!依醫囑主動施打疫苗,有助降低不適感   相較於帶狀疱疹即時的治療,預防才是更加重要的!而帶狀疱疹的預防,就是好好地提升免疫力,除了正常生活作息、規律運動外,施打疫苗也是提升抵抗力的良好方式。雖然疫苗的預防效果因年齡而異,但平均仍有助降低帶狀疱疹感染風險達約50%,此外更重要的是,帶狀疱疹令人困擾的「疼痛」也能藉此降低發生率,即使不幸感染了仍能降低不適感,因此鼓勵大家都能為自己做好積極預防。       Q6、如果我剛接種COVID-19疫苗需要隔多久才能接種帶狀疱疹疫苗?   吳至行醫師:主動諮詢醫師接種疫苗資訊,積極為自己做好預防   不同疫苗的施打建議可間隔7天,而在疫情期間除了做好新冠肺炎的預防外,提醒大家也別忽略其他疾病的預防,特別是50歲以上民眾常見的成人三疾病。建議這段期間,若是還在等待新冠疫苗施打的民眾,可參考台灣家庭醫學會成人疫苗接種資訊,確認自己在其他的疾病上是否做好預防,也可以主動就診諮詢醫師了解更多疫苗資訊。     Q7、若是想要接種帶狀疱疹疫苗,我可以去哪些地方接種?   吳至行醫師:家醫科、皮膚科等皆可諮詢疫苗,也可上網搜尋成人三疾病了解更多資訊   帶狀疱疹的治療與積極預防資訊可以到家醫科、皮膚科、神經內科等科別與醫師諮詢。而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為了幫助民眾了解影響成人健康的流感、肺炎、皮蛇等三大疾病,也設置有「成人三疾病」臉書粉絲團及成人三疾病網站。粉絲團將定期更新最新的疾病衛教與預防資訊;網站中則有詳細的衛教資訊、衛教動畫、醫師專業訪談外,也邀請病友及藝人朋友分享罹病之痛,並且設置有搜尋診間功能,可幫助民眾快速找到離自己最近、最方便的診所。     帶狀疱疹到底有多痛?聽聽醫師怎麼說?         原文出處

假牙材質很多種,究竟有什麼差別?牙醫師圖文解析

2021年11月02日
公開
688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我們的牙齒沒有再生能力,只要斷了、蛀了、掉了,就沒有了。遇到需要製作假牙的時候,您最在意的是什麼呢?面對琳琅滿目的假牙材質,大家往往有很多疑問,也常常陷入選擇障礙,讓我們請牙醫師來說明白。   臨床上有幾種狀況可能會使用固定式假牙,例如意外撞擊導致牙齒斷裂、蛀牙較深而需要接受根管治療、因為長時間使用牙齒而產生很多裂痕、或是缺了牙齒等。泉玥牙醫診所院長郭光哲指出,製作假牙的第一個目的是要恢復既有的咬合與功能,第二個目的是為了美觀,能夠讓人在工作、生活、交際都更有自信。     假牙材質比一比   假牙材質主要分成三大類,全金屬、金屬燒瓷、全瓷,郭光哲牙醫師解釋,第一大類是全金屬,全部都是金屬材料;第二種是金屬外面再燒上一層瓷,讓假牙能呈現接近牙齒的顏色;第三大類是目前受到較多關注的全瓷,全部都是陶瓷的材料。     全金屬牙冠   全金屬牙冠的材質包括鈷鉻合金、銀鈀合金、還有各種比例不同的合金,金屬的特性是在承受力量之後會出現一點點的形變,比較不會斷裂。   「全金屬牙冠最令人讚賞的優點,就是可以減少牙齒的修磨量,比較好的金屬牙冠,修磨量大概落在0.5至0.7毫米左右,可說是非常非常少,而且密合度相當好。」郭光哲牙醫師分析,「部分患者的牙齒已經磨耗的非常厲害,剩下的齒質較少,所以我們只能修磨較少齒質,以避免傷害到牙齒的神經。」   全金屬牙冠也適合一些晚上睡覺容易磨牙的病人,因為金屬具有彈性,比較不怕磨牙。   全金屬牙冠的缺點是較影響美觀,畢竟金屬的顏色與牙齒差異很大,郭光哲牙醫師說,而且有些金屬在長時間使用後可能受到腐蝕,生物相容性比較差,部分患者會出現牙齦過敏的狀況。       金屬燒瓷牙冠   為了改善全金屬牙冠與自然牙齒顏色差異較大的缺點,金屬燒瓷牙冠的內層是金屬,外層會燒一層瓷,以提升擬真度。   金屬燒瓷牙冠的優點是比全金屬牙冠美觀、比全瓷牙冠便宜,郭光哲牙醫師說,不過因為內層的金屬與外層的瓷都必須有一定厚度,所以得先修磨出金屬的厚度,再修磨出陶瓷厚度,牙齒的修磨量相對比較大。   金屬燒瓷牙冠結合兩層材質,接著面是相對脆弱的地方,使用一段時間後外層的瓷可能崩落,導致咬合高度改變,就會影響咬合功能,郭光哲牙醫師說,而且內層的金屬露出來,又會影響美觀。   金屬燒瓷牙冠還有個常見的狀況,是在牙齦萎縮、退縮後,牙冠邊緣會出現黑色細線,而讓患者較為介意。     全瓷牙冠   全瓷牙冠的生物相容性高、擬真度高,在牙科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全瓷牙冠的做法是將一塊瓷,利用車牙冠的機器,以減法的方式車出一顆牙冠。   全瓷牙冠常用的材質包括玻璃陶瓷、二氧化鋯、複合瓷等。   玻璃陶瓷的透光度佳,硬度中等,可能出現瓷裂、瓷崩的狀況。複合瓷加入樹脂類材料,而較具有彈性,郭光哲牙醫師,但是也因為加入了樹脂類材料,使透光度與顏色呈現相對較差,硬度的表現也會比較弱一點。     二氧化鋯是目前很常見的全瓷牙冠材質,其生物相容性佳、硬度較高,郭光哲牙醫師解釋,大家投入很多研發,進而提升二氧化鋯的透光度、色彩表現、螢光效果,讓牙冠更為逼真。 金屬牙冠仰賴手工製作,而全瓷冠則是在電腦上進行設計,並由電腦進行切削,大幅提升製作效率與精準度。   生產二氧化鋯的品牌眾多,品質良莠不齊,郭光哲牙醫師提醒,製作假牙時要小心挑選,並留意生產履歷,以確保假牙的來源與品質。     固定假牙保養重點提醒   安裝假牙後,就像穿了一雙新鞋子,必須要一些時間磨合,郭光哲牙醫師說,每一種假牙材料咬起來的聲音不同、感覺也不同,需要漸漸適應。   為了延續假牙的使用壽命,正確清潔非常重要,郭光哲牙醫師強調,「千萬不要認為做了假牙就不用刷牙,做了假牙後更應該要清乾淨!」     每天都要採用正確的方式刷牙,並正確使用牙線,郭光哲牙醫師,「有患者擔心使用牙線會把假牙勾起來,其實會勾到牙線的假牙本來就有問題,應該要回診檢查。」   確實做好牙齒的清潔,才能避免牙冠下方的牙齒蛀掉,否則每次治療都損失一點齒質,最終一定會面臨拔牙的命運。郭光哲牙醫師叮嚀,即使沒有症狀,也請務必定期洗牙、追蹤,若發現假牙動搖、脫落,更需要儘快回診!   原文出處

讓愛滋與你和平共存,一起掌握U=U共識!感染科醫師圖解說明

2021年11月01日
公開
404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確診感染愛滋病毒,對三十多歲的陳小姐一開始相當衝擊,但是經過抗病毒藥物的穩定治療後,血液中的病毒量大幅降低,已連續數月都控制於驗不到病毒的狀態。   某日回診時,陳小姐問:「醫師,我還有機會懷孕、生小孩嗎?」   「可以喔!」醫師點點頭,肯定地說:「只要能好好治療,繼續將愛滋病毒量維持檢驗不到狀況,便沒有傳染風險,也可以懷孕、生產!」   許多愛滋感染者在確診後,會變得沮喪、自我懷疑,認為自己不能再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並承受外界異樣眼光。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內科部感染科主治醫師顧文瑋醫師指出,其實感染者若能穩定接受服藥治療,便可有效控制且降低血液中的病毒量,轉變如慢性病一般,同樣可以孕育下一代。     穩定治療、定期追蹤、掌握U = U,愛滋慢性化,醫病勇敢溝通很重要!   愛滋病是由愛滋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簡稱HIV)感染,導致病患身體免疫力降低,出現各種疾病症狀,又稱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AIDS)。從1980年代開始,愛滋病與愛滋感染受到全球關注,過去種種迷思導致感染者遭受歧視困境,現今治療進步,愛滋感染已慢性化!   顧文瑋醫師解釋,愛滋病毒主要透過血液、體液傳染,但是傳染力與病毒含量多寡十分有關!「新冠疫情讓大家對病毒量的概念較為清晰!如同感染者的口水、汗水、尿液、糞便等皆不具傳染力。日常中與感染者一起上課、說話、游泳、共餐、洗衣服,都不會遭到傳染。」   此外,目前抗病毒藥物已可有效降低並控制愛滋病毒量。顧文瑋醫師說,根據研究證實,當愛滋感染者接受穩定服藥治療,讓病毒量低到偵測不到時,便不會把愛滋病毒傳給性伴侶,這就是國際重要共識「U = U」。       何謂U=U?檢測不到愛滋病毒,便不具傳染力   「U = U」中的第一個U是Undetectable,即「檢測不到病毒」;第二個U是Untransmittable,即「不具傳染力」。顧文瑋醫師說明,愛滋感染者在穩定接受抗病毒治療後,若持續穩定追蹤血液中病毒量,控制於測不到(低於200 copies/ml)達六個月以上,其傳播病毒的風險是可忽略的。   「後來陳小姐回診時,穩定交往的男朋友也會陪同,主動了解用藥狀況,以及未來懷孕、生產該注意的事項。」顧文瑋醫師分享,「妥善穩定治療,讓愛滋病毒低到測不到,便沒有傳染風險,是非常重要的觀念!」       感染者與醫師攜手向前,掌握U=U! 台灣愛滋防治成績更卓越!   防治愛滋在世界各國皆是重要的任務,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UNAIDS)就曾提出3個「90-90-90」的目標,希冀2030終結愛滋感染,期待朝向完善、全人的愛滋照護前進。台灣經過多方努力,已達成「90-92-95」的成績,可謂領先亞洲其他國家;表示90%愛滋感染者已知自己的感染狀況;92%已知感染狀況者已穩定接受服藥治療;95%穩定治療者能有效控制病毒量,達到U=U!   「我們希望宣導U = U的概念,讓愛滋感染者理解抗病毒治療的重要性,只要穩定接受藥物治療,即可將愛滋感染轉成一慢性病,對於感染者來說,也不會持續承受巨大壓力。」顧文瑋醫師強調,「面對愛滋感染是一輩子的事情,如同一般慢性病控制!感染者若有任何治療或身體健康疑問,都可以主動提出與醫療團隊討論,醫師才能根據生活、工作的需求,適時調整藥物。」       主動積極防治愛,讓愛無礙不困難!   除了感染者自身積極治療外,民眾應更加全面理解、認識愛滋感染,並放下過去的焦慮與歧見。目前也越來越多臨床醫師願意主動了解愛滋治療、U=U國際共識,並加入以人為本的病患照護。醫師們更在意如何為病患提供適合的治療與幫助,看重疾病治療本身而非存有歧視眼光,不論是民眾、醫護、政府與感染者,我們都希望一同營造更友善、平等的環境!   顧文瑋醫師叮嚀,感染愛滋僅有高風險行為,並沒有特定族群之分!民眾應維持單一固定性伴侶,性行為時務必全程正確使用保險套,可同時預防其他性傳染病感染。疾病管制署目前也有提供免費匿名愛滋篩檢,只要有性行為的民眾,建議至少進行一次篩檢;若有無套性行為者,建議每年至少進行一次篩檢;若為高風險感染者,建議每3至6個月篩檢一次。一旦感染需及早就醫治療,並檢驗愛滋病毒,切勿共用注射針頭、針筒、稀釋液。懷孕婦女需接受愛滋病毒檢查,若確診,便要儘快接受治療、穩定控制病毒量,讓愛無礙不困難。民眾對愛滋感染與愛滋病有任何疑問,務必諮詢專業醫療人員!   原文出處

關節腫痛別輕忽 當心類風濕性關節炎,醫師圖解懶人包

2021年11月01日
公開
501

  手指腫痛彈琴困難 竟是類風濕性關節炎   今年50歲的王女士是一名鋼琴老師,半年前手指關節開始出現腫脹疼痛,導致彈琴時頻頻錯音卡頓,原本彈得很順暢的曲子也變得斷斷續續;加上最近早上起床後,手指變得更僵硬,甚至影響手指靈活度無法彈琴授課,只能等到下午疼痛舒緩才繼續教書,讓她感到相當苦惱!       期間曾經求診骨科及疼痛控制科治療,服用止痛藥後症狀略有改善,但一停藥後手指腫痛問題又復發,而且疼痛感日益加劇,甚至連雙側膝關節也出現積水,造成行走困難,一度惡化到需要坐輪椅,嚴重影響工作及生活,短短半年體重就暴瘦10公斤,最後輾轉到過敏免疫風濕科求診,才知道原來自己罹患了「類風濕性關節炎」。       自體免疫疾病破壞關節 延誤治療恐變形失能   臺中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陳一銘醫師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屬於全身性的自體免疫疾病,好發在六十歲以上的女性,但在年輕人及老年人也都可能發生,女性患者是男性的四倍。該疾病由於自身免疫系統混亂,引起關節處發炎及破壞,造成關節滑膜增生發炎,導致關節積水、軟骨侵蝕及硬骨沾黏等問題。另外,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對稱性關節炎,以小關節為主,70%的患者初期會出現手關節腫脹疼痛、晨間僵硬,甚至半夜睡覺翻身被痛醒,患者驚覺有異才就醫確診。   陳一銘醫師提醒,若是近端與掌指關節處出現疼痛,就要當心是類風濕性關節炎,若無即時治療會造成患者無法彎曲、出力、握拳,造成患者日常生活許多不便,如做家事、煮飯洗碗,甚至會影響到其他關節,如膝蓋、腳踝或肩膀,造成走路困難或高處東西無法拿取。     類風濕性關節炎併發症多 患者應定期檢查預防   陳一銘醫師提醒,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全身性發炎疾病,發炎會引起血管內壁增厚,容易合併心臟血管疾病,因此產生中風、心肌梗塞的風險是一般人的三倍,患者不可輕忽!慢性發炎還會引起骨質疏鬆,增加患者骨折的機率,甚至可能會出現白內障、血糖過高或高血脂等併發症。   為了預防併發症發生,臨床上會定期安排患者接受檢查,如每半年檢測量血糖、血壓、血脂肪或BMI,看是否有肥胖問題;每年也會進行骨質密度檢測,計算骨折風險,若風險過高,就會及早使用骨質疏鬆預防藥物。另外乾眼症也是常見併發症,提早預防黃斑部病變或引發白內障,透過檢查可以提供患者生活建議,才能有效預防這些併發症發生。           類風濕性關節炎用藥多元 醫病充分溝通達成目標   陳一銘醫師說明,目前治療上,會先使用消炎止痛藥跟類固醇來緩解症狀,但這些藥物無法阻止關節破壞,需搭配其他藥物合併治療,目前可分為三大類的治療藥物:第一大類為傳統的口服免疫調節藥物,六成的患者病情可獲得不錯控制,另外四成患者可能無法緩解,甚至症狀會加劇,就可申請健保給付的生物製劑或小分子標靶藥物。類風濕關節炎的進階治療種類多元,有分成口服及針劑,也有短效及長效劑型可供選擇,患者可以跟醫師充分溝通,選擇適合治療藥物。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新型生物製劑擁有特殊分子結構,施打後可以迅速到達體內發炎部位,有效緩解發炎狀況。       懷孕用藥免煩惱 新型生物製劑可達雙重目標   由於多數的治療藥物較不適用於懷孕或哺乳患者,有些患者擔心藥物會影響胎兒,因此不敢懷孕或私自停藥,造成病情復發或惡化。新型生物製劑因有特殊分子結構,較不會被胎盤主動傳輸到胎兒血液中,只會鎖定發炎症狀進行改善,就算產後接受打針治療,藥物較不會分泌到乳汁,較不會影響小孩的健康,對有備孕計畫或懷孕的女性患者是一大福音,達到疾病治療與懷孕生子的雙重目標!       原文出處   

痛風性關節炎,迷思要破解!醫師圖文剖析

2021年10月28日
公開
594

  作者:劉育志 醫師 「醫生,我的腳好痛!」王先生一跛一跛的走進診間。   「痛風又發作了?」醫師看到老病患露出痛苦的表情,大概就猜到了原因。   「我不喝酒、又沒吃海鮮,為何痛風還是會發作啊?」王先生無奈地問。   這是很多痛風病友關心的問題,平時很注重飲食,不菸、不酒、也不吃海鮮,但是尿酸依然偏高,痛風還是會發作。過敏免疫風濕科蘇勤方醫師指出,尿酸超標時要從兩個方向來思考,一個是身體產生的尿酸太多,一個是身體排出的尿酸太少。   尿酸的來源主要由身體新陳代謝過程中產生,另外約三分之一是從飲食裡的普林(嘌呤)代謝而來。至於排除尿酸的部分,大部分是經由腎臟由尿液排出,少部分是從糞便排泄出去。     有許多原因會導致身體產生太多尿酸,例如體質、肥胖、高血脂等;排出太少尿酸的原因,包括脫水、腎臟功能較差、高血壓、體質等。   在食物方面,大家知道喝酒、吃海鮮可能導致痛風,蘇勤方醫師說,其實含有高果糖糖漿的手搖飲也與尿酸過高有關,天天喝手搖飲,亦是造成痛風的危險因子。     請問豆類跟香菇到底能不能吃?   豆類與香菇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蘇勤方醫師表示,過去的觀念認為豆類、菇類屬於高普林食物,痛風病友應該盡量不要吃。可是越來越多流行病學研究發現,痛風病友攝取植物性高普林食物,並不會提高尿酸,也不太會誘發痛風發作。   新版治療指引已陸續修正,醫師不會再建議痛風病友限制攝取豆類、香菇這些植物性的高普林食物。     關節炎發作時,抽血檢查尿酸值正常,就不是痛風嗎?   經常有患者在關節炎發作時抽血驗尿酸,但是尿酸數值卻在正常範圍內,蘇勤方醫師解釋,其實在痛風急性發作時,尿酸不見得會升高。   「我通常會建議病友,先把關節疼痛控制下來,等到下次回診關節已經不痛的時候,再來討論要不要抽血驗尿酸,或是要不要做長期降尿酸的治療。」蘇勤方醫師說,「因為痛風病友經常具有高血糖、高血脂等共病,需要一併做心血管風險的評估。」     高尿酸、高血脂、高血糖這些代謝性疾病,大多沒有明顯症狀,必須抽血檢驗才會知道,蘇勤方醫師說,有時候痛風發作正是提醒我們身體可能有些狀況,要好好做評估,並積極控制各種風險因子,維持身體健康,對自己好、對家人 也好。     尿酸數值越低越好嗎?   由於尿酸超標可能導致痛風、形成尿路結石、影響腎臟功能,甚至沉積在血管,造成心血管疾病,所以有些人會誤以為尿酸數值越低越好,蘇勤方醫師說,尿酸是身體正常的代謝產物,也具有一些生理功能,例如幫助維持身體的滲透壓,協助腎臟把水分吸收回來。也有一些研究發現,將血中尿酸降得太低的病友,可能與阿茲海默症或神經退化性疾病,有一些關聯。   臨床上會建議痛風患者把尿酸控制在6 mg/dL以下,以減少痛風發作的機會。蘇勤方醫師解釋,如果是比較嚴重、時間比較久,已經形成痛風石的患者,會建議將尿酸控制在5 mg/dL以下,可降低發作機會,且有助於痛風石的溶解。將尿酸值維持在4至6 mg/dL之間,對病友來說應該較為合適。     變天的時候,痛風會不會較容易發作?   痛風的發生是因為尿酸結晶沉積在關節裡,然後觸發了一連串免疫反應。天氣突然變冷的時候,肢體末端循環變差,尿酸結晶可能較容易形成,蘇勤方醫師說,另一方面,發炎細胞釋放出來的細胞激素,也比較不會被血液帶走,進而累積在關節裡導致不適,可能使痛風患者在變天的時候特別有感。     痛風一定得吃降尿酸藥嗎?需要吃多久?   如果抽血發現尿酸值偏高,但沒有症狀,可以先做飲食控制,調整生活型態,並密切追蹤。   蘇勤方醫師說,目前的共識是如果痛風容易發作、或心血管疾病風險較高、或已經形成痛風石、或從X光可以見到關節已經受損,就會建議要規則使用降尿酸的藥物,以降低復發機率,並減少後續的各種併發症。     由於尿酸偏高可能與體質有關,蘇勤方醫師分析,既使是長期控制非常良好的痛風患者,能夠在停藥五年之內,完全沒有痛風發作,而且尿酸可以維持在7 mg/dL以下的人大概不到兩成。如果在停藥之後,尿酸便持續爬升,可以預期痛風很快會發作,通常就會建議病友趕快恢復使用降尿酸藥。   高尿酸跟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慢性病相同,藥物只是治療的一部分,患者務必做好飲食控制、調整生活型態、維持理想體重,把尿酸控制達標,才能避免折磨人的痛風發作以及後續的各種併發症!   原文出處

惡性度高、進展快速的高風險攝護腺癌,新一代賀爾蒙治療,醫師圖文解析

2021年10月27日
公開
542

  作者:劉育志 醫師 隨著年紀增長,很多男士會開始遭遇解尿不順的狀況,雖然大多數是良性攝護腺增生,但也不能輕忽攝護腺癌的可能性。   「我有位病人大概60歲左右,因為工作忙碌所以沒有做過檢查,否則應該可以早一點發現問題。」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泌尿部部主任黃志平醫師回憶,「他一直拖到解尿很不順、下背疼痛才就醫,結果檢查發現攝護腺指數PSA(Prostatic specific antigen,攝護腺特異性抗原)已經高達120 ng/ml,是正常值的數十倍。正常的攝護腺指數PSA應該小於4 ng/ml,當攝護腺指數PSA超過100 ng/ml時,攝護腺癌大概都已經轉移。」   經過一連串檢查,從肛門指診、攝護腺超音波、切片、電腦斷層、到骨頭掃描,確定是攝護腺癌,黃志平醫師說,他的攝護腺指數PSA很高、葛里森分數(Gleason score)達到9分、骨頭掃描有大概5處骨轉移,包括骨盆腔、脊椎等處,評估起來屬於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   經過討論之後,患者決定接受傳統賀爾蒙治療,再加上新一代賀爾蒙治療,也就是雄性素受體阻斷劑,黃志平醫師說,接受這樣的合併治療後,反應還不錯,攝護腺指數PSA從120 ng/ml降到小於1 ng/ml,患者也不會感到骨頭疼痛,可以維持生活品質,還有日常工作。     惡性度高、進展較快的高風險攝護腺癌   很多人會誤以為攝護腺癌是一種進展緩慢的癌症,而輕忽攝護腺癌的嚴重性。黃志平醫師指出,針對局部性攝護腺癌和轉移性攝護腺癌,我們都會利用葛里森分數、攝護腺指數PSA、骨頭轉移、內臟轉移等狀況去區分它的風險等級。     葛里森分數是由病理科醫師根據細胞型態來評分,最高分是10分,葛里森分數越高代表腫瘤的分化越差、惡性度越高。黃志平醫師解釋,攝護腺指數PSA上升的速度也是高風險攝護腺癌的指標,攝護腺指數PSA加倍的時間越短,對患者越不利。如果出現骨頭轉移、內臟轉移,對患者的威脅就越來越高。     容易產生去勢抗性,很狡猾的攝護腺癌   攝護腺癌會受到雄性素的刺激而長大,台北馬偕紀念醫院泌尿科蔡維恭醫師說明,治療轉移性攝護腺癌時,我們可以利用賀爾蒙治療抑制雄性素,進而抑制攝護腺癌的生長。   絕大部分的攝護腺癌是靠雄性素來促進癌細胞增長,過去的賀爾蒙治療是動手術把睪丸切除,後來有所謂的化學去勢,就是打針去抑制雄性素生成,當癌細胞得不到雄性素就會萎縮凋亡。攝護腺癌的賀爾蒙治療原理是「阻斷賀爾蒙」,而非「補充賀爾蒙」。   「賀爾蒙治療的成效不錯,但是攝護腺癌卻會漸漸發展出去勢抗性,」蔡維恭醫師說,「尤其是高風險攝護腺癌,容易變成所謂不依賴賀爾蒙的攝護腺癌,使傳統的賀爾蒙治療失效。這是屬於較難治療的族群,癌細胞容易變性,較難控制,能夠使用的治療策略也較少。有些病人甚至不到1年,賀爾蒙治療就失效了,只好去做化學治療,可是化學治療的副作用較強,老人家可能難以承受。」     因為進展快速,轉移部位越來越多,讓病人越來越不舒服,生活品質迅速惡化,蔡維恭醫師說,例如轉移到骨頭會造成疼痛、轉移到腦部會影響意識,這些都會使病人的身體機能持續衰退。     新一代賀爾蒙治療,突破治療瓶頸   攝護腺癌會出現去勢抗性,部分原因是身體還有其他地方能夠製造雄性素,甚至攝護腺腫瘤也能合成雄性素。蔡維恭醫師解釋,為了突破治療困境,便得運用不同的治療機轉來對付去勢抗性攝護腺癌。   如果將雄性素比喻作水,蔡維恭醫師舉例說明,新一代賀爾蒙治療藥物大致有兩種,一種是「關水型藥物」,能夠從源頭阻斷雄性素的製造;另一種是「防水型藥物」,可從細胞外受體阻擋雄性素與癌細胞連結。   「關水型藥物」是作用在雄性素合成的過程,就像把水龍頭關掉一樣,直接避免雄性素產生。   「防水型藥物」是作用在攝護腺癌細胞的雄性素接收器,把接收器蓋起來,即使存在雄性素,癌細胞也無法與雄性素結合。     以往的做法是先使用傳統賀爾蒙治療,等到出現去勢抗性時,再使用新一代賀爾蒙治療,黃志平醫師說,不過越來越多臨床研究顯示,在攝護腺癌出現去勢抗性之前提早使用新一代賀爾蒙治療,對高風險族群有好處,可以考慮合併傳統荷爾蒙治療的使用。   「新一代賀爾蒙治療主要是口服劑型,便利性高,患者接受度也高。」黃志平醫師說,「對於高風險的攝護腺癌病人,採用傳統賀爾蒙治療降低睪固酮,然後又再加上新一代賀爾蒙的口服藥劑,可以發揮雙重效果、達到更好的控制,有助延緩去勢抗性的發生,延長賀爾蒙治療有效的時間。把癌細胞控制住,患者的生活品質也能夠改善。」若是符合高風險攝護腺癌的條件,醫師會協助向健保申請,使用新一代賀爾蒙治療藥物。     貼心小提醒   攝護腺癌並不全然是進展緩慢的癌症,蔡維恭醫師提醒,若是葛里森分數越高、攝護腺指數PSA上升越快、出現骨頭轉移、內臟轉移的患者,可能屬於進展較快速、惡性度較高的高風險攝護腺癌,務必積極治療。   接受傳統賀爾蒙治療後,高風險攝護腺癌會更容易發展出去勢抗性,導致藥物失效,黃志平醫師說,若能併用新一代賀爾蒙治療,例如關水型、防水型藥物,有助控制病情進展、延長賀爾蒙治療有效的時間,並維持患者的生活品質!   原文出處

類風濕性關節炎,迷思要破解!醫師圖文剖析

2021年10月25日
公開
323

  作者:劉育志 醫師 「關節痛,忍一忍就好?」   「關節痛只是因為工作太勞累?」   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是種好發於中年女性的自體免疫疾病,馬偕紀念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李惠婷醫師指出,除了造成關節慢性疼痛之外,還會持續破壞關節,漸漸造成關節變形,甚至導致失能,可不是個「忍一忍就好」的小毛病!     迷思1:類風濕因子RF陽性就一定是類風濕性關節炎RA?   類風濕因子RF(Rheumatoid Factor)只是類風濕性關節炎診斷的參考檢查之一,李惠婷醫師表示,因為其他原因也可能導致類風濕因子RF陽性,而且有部分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類風濕性因子RF會呈現陰性。   導致類風濕因子RF陽性的原因很多樣,除了類風濕性關節炎外,還有其他自體免疫疾病、或是一些讓身體慢性發炎、感染的疾病,例如B型肝炎、C型肝炎帶原的病人,甚至有些腫瘤也會造成類風濕因子陽性。   若檢驗發現類風濕因子RF陽性時,還需要配合臨床症狀,和其他的抽血檢查來判斷。李惠婷醫師說,單純只有類風濕因子RF陽性,不代表就是類風濕性關節炎。     迷思2:只要雙手、雙腳出現對稱性關節痛,就是類風濕性關節炎?   類風溼性關節炎的表現大多是對稱性、多發性關節炎,但也有其他疾病可能發生對稱性關節炎,李惠婷醫師舉例,像是很常見的手部退化性關節炎、或其他的自體免疫疾病也可能有關節的侵犯,而造成關節炎。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危險因子包括中年女性、抽菸、肥胖、家族病史等。典型的表現是同時侵犯雙側相同的關節,使關節腫脹不適,而且休息愈久,愈不舒服。患者於早上起床時,關節僵硬的狀況可能持續超過一個小時,較嚴重時甚至無法拿牙刷、擰毛巾。   若關節炎持續超過六週,還會抽血檢驗發炎指數、類風濕因子RF、CCP抗體等,李惠婷醫師解釋,每個病人的表現不太一樣,臨床上會依據受侵犯的關節、關節症狀、關節外症狀、持續時間、抽血檢查等,做整體的評估。     迷思3:類風濕性關節炎RA是自體免疫疾病,聽說要多進補、多吃健康食品來提升免疫力?   「這是錯誤的觀念!」李惠婷醫師說,「有很多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在確定診斷後就會開始使用各式各樣的補品、健康食品,反而錯過治療的黃金期。」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因為身體的免疫系統亂掉了,而處於發炎的狀態,進補可能造成疾病惡化。李惠婷醫師,早期藥物治療對類風濕性關節炎非常重要,愈早治療,愈有機會控制病情,建議應該要及早治療,把握黃金治療期。     迷思4:聽說類風濕性關節炎RA只要調整飲食,就可以不用吃藥?   早期藥物介入有助於減少出現併發症的風險,李惠婷醫師說,部分患者會嘗試飲食或民俗療法,拖了半年,發現關節還是持續發炎才回到門診,結果關節已經遭到破壞。關節破壞是不可逆的,可能造成關節變形,甚至導致失能。     迷思5: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RA得吃很多類固醇?   類風溼性關節炎的第一線用藥是免疫調節劑,通常會使用一種以上的藥物,李惠婷醫師解釋,免疫調節劑通常需要服用大概一至兩個月後才會出現療效,因此在發炎很厲害的時候,有可能會先使用類固醇抑制發炎反應,和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來緩解疼痛。     部分病人在接受免疫調節劑、止痛藥、類固醇的治療後,還是沒有辦法控制發炎、緩解症狀,就會考慮使用生物製劑,或小分子標靶藥物。李惠婷醫師說,「目前已有多種藥物可以有效改善類風濕性關節炎,減少關節的發炎跟破壞,我們會根據病人的症狀,來幫病人申請使用。」   類固醇並非類風濕性關節炎的主要治療藥物,只要發炎狀況控制良好,便會逐步調低劑量,並停止使用。李惠婷醫師說,治療過程中都會依照疾病活性調整藥物,不至於長期大量使用類固醇,患者並不需要太擔心這個問題。     迷思6:類風濕性關節炎RA打針一定比吃藥好?   針劑和口服藥的作用機轉不同,都能控制類風濕性關節炎、預防關節變形,醫師會根據患者的狀況,調整合適的藥物。     迷思7:一定要打生物製劑嗎?生物製劑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效用?   生物製劑有很多種,治療機轉各不相同,有些可以抑制T細胞活化,有些可以抑制B細胞活化,有些可以與細胞激素(腫瘤壞死因子、介白素)結合,以抑制發炎反應。李惠婷醫師說,假使免疫調節劑的效果不如預期,才會申請生物製劑、小分子標靶藥物,目前藥物選擇很多,重點是要及早接受治療,才能發揮更好的療效。     迷思8:使用生物製劑需要經常換藥?   使用生物製劑時,醫師仍會根據病人的症狀做調整,李惠婷醫師說,可能轉換到第二種、第三種,才會找到適合的藥物。 申請生物製劑之前都必須評估病人的共病症、使用的安全性,李惠婷醫師說,「我們都會跟病人討論,最主要還是要看病人接受治療的配合度,如果可以遵照醫囑用藥,大部分病人都可以達到良好的控制。」     迷思9:類風濕性關節炎RA患者只要關節不腫、不痛,就可以停藥?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全身性的免疫疾病,即使是在關節不腫、不痛的時候,關節依然會持續受到破壞,李惠婷醫師提醒,有些患者還有關節外併發症,所以不可以自行停藥。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需要長期追蹤治療的慢性病,醫師會根據症狀適時調整藥物。     迷思10:有類風濕性關節炎RA就不適合運動嗎?   很多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因為怕痛,或是已經有關節變形,所以就不敢運動。李惠婷醫師說,其實維持適度運動對患者很重要,可以防止肌肉萎縮、改善關節活動度。   患者可以與醫師、物理治療師討論,依照身體狀況設計運動處方,足夠的暖身及伸展,也有助於減少運動傷害的發生。   原文出處

痛入骨髓很煎熬!治療癌症骨轉移,乳癌專家圖文解析

2021年10月22日
公開
619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曾經擔任多年空姐的陳女士,雖然已五十多歲,但外型依然相當亮麗。   「醫師,我的左邊乳房有摸到硬塊。」陳女士憂心地說。   「有其他的不舒服嗎?」醫師問。   陳女士搖搖頭,說:「沒有特別不舒服,但是最近體力變得比較差,經常會覺得很累。」   從乳房超音波檢查可以見到形狀不規則、疑似乳癌的腫瘤,於是又安排了系列檢查,以擬定治療計畫,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一般外科主任鄭翠芬醫師表示,全身骨骼掃描檢查顯示,她的癌細胞已經轉移到多處骨骼。   「患者看到全身骨骼掃描的影像時非常驚訝,自己形容說像滿天星一樣,因為到處都是黑點。」鄭翠芬醫師回憶,「後續替她安排了針對乳癌的療程,也使用單株抗體來治療骨轉移的部分。半年以後追蹤全身骨骼掃描檢查,滿天星的狀況改善許多,讓她很有信心,也願意繼續接受治療。」     痛入骨髓的骨轉移   癌細胞是一群異常增生、不受控制的細胞,除了會侵犯周遭的器官之外,還可能隨著血液循環於體內流動,並在骨髓、肝臟、肺臟、腦部等處落地生根。鄭翠芬醫師指出,較容易發生轉移的癌症包括乳癌、攝護腺癌、肺癌、多發性骨髓瘤等,不過各種癌症皆有轉移的可能。   疼痛是讓骨轉移患者非常煎熬的症狀,鄭翠芬醫師說,「骨轉移的痛是一種很深層的痛,那是晚上睡覺的時候,會有從骨髓裡面痛出來的感覺。」     鄭翠芬醫師分析,骨頭轉移常出現在比較靜止的骨頭,像是肋骨、脊椎、骨盆、大腿骨、頭蓋骨等。「有些病人以為骨頭疼痛是老化的現象,經過檢查後才發現是乳癌轉移到骨頭。有些病人會常常感覺頭痛,後來才知道其實不是頭痛,而是頭蓋骨在痛。」鄭翠芬醫師說,「有些患者是在活動時會痛,所以走路一拐一拐。癌友如果沒有受傷,卻經常感到疼痛,就要考慮是否有骨頭轉移的問題。」     癌症骨轉移,併發症很多   癌症轉移到骨頭後,除了造成疼痛之外,還會衍生多種併發症。由於骨骼結構遭到破壞,很容易出現病理性骨折,鄭翠芬醫師解釋,「骨頭被癌細胞吃得都空掉了,變得非常脆弱。有患者是在騎腳踏車剎車時,就親耳聽到骨頭斷裂的聲音。這些地方骨折後,會很難復原。」   發生病理性骨折後,勢必讓患者行動不便,倘若又壓迫脊椎神經,還可能導致感覺異常、下肢癱瘓、大小便失禁等問題。     「曾經有個病人原本的身高有155公分,可是來門診的時候,整個人縮在一起,坐立難安、明顯駝背,看起來只有140幾公分,」鄭翠芬醫師回憶,「檢查發現有很多骨頭轉移,而且脊椎已經骨折,一節脊椎骨被壓扁,整個人就縮小,挺不起來,非常痛苦。若對疼痛評分,以10分為最痛的話,她大概一整天都是10分的狀態。」   我們的骨髓具有造血功能,如果骨髓空間都被癌細胞占滿了,造血功能可能受到影響,而出現貧血、血小板低下、白血球低下的狀況。 癌細胞破壞骨質的過程中,會釋出骨頭中的鈣,而導致高血鈣,使患者感到噁心嘔吐、疲倦無力。   各式各樣的骨骼併發症讓患者的身體和心靈飽受煎熬,生活品質大打折扣,還會衍生大量醫療費用。     積極治療骨轉移,有助提升生活品質   發現癌症骨轉移時,要積極治療,才能降低出現骨骼併發症的機會,鄭翠芬醫師說明,一方面要針對癌細胞治療,一方面要針對骨轉移的部分治療。   針對癌細胞的部分,可以使用抗癌藥物進行全身性治療,也可以使用放射線進行局部治療。     針對骨轉移的部分,可以使用藥物抑制破骨細胞的活性。骨頭中具有造骨細胞(Osteoblast)與破骨細胞(Osteoclast),造骨細胞可生成新骨質,破骨細胞會吸收骨質。轉移到骨頭的癌細胞會刺激破骨細胞過度活化,使骨質快速流失。單株抗體、雙磷酸鹽等藥物可以抑制破骨細胞,減少骨質被吸收。   「單株抗體是採皮下注射,一個月只須施打一次,且很快就可以完成注射。能延緩骨骼併發症的發生,減少失能的機率,有助提升生活品質。」鄭翠芬醫師說。   在抑制破骨細胞的同時,我們也需要提供造骨細胞充足的原料,以生成新骨質。每天的鈣質攝取建議達到1,000 mg(毫克),維生素D攝取建議達到400 IU(國際單位)。   使用骨轉移藥物,約1-2%的機率會出現顎骨併發症。接受骨轉移治療前,請先至牙科檢查,治療牙周病、蛀牙等問題;治療期間,也要做好口腔保健,避免侵入性治療。     貼心小提醒   乳癌初期沒有症狀,建議女性從30歲左右就要定期接受乳房檢查,才能提早發現、提早治療,鄭翠芬醫師,如果有摸到乳房腫塊,更需要立刻就醫,把握治療時機。   癌症的治療日新月異,即使出現骨轉移,也有治療對策,有助延緩骨骼併發症的發生、提升生活品質!   本衛教訊息由台灣安進協助提供 TW-02784-XGA-2021-SEP    原文出處

跌一跤,摔斷兩根骨頭!治療骨質疏鬆不能等,骨科醫師圖解說明

2021年10月21日
公開
332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這天上午,70多歲的張女士前往公園運動,走下台階時,不小心滑了一跤。   「唉呦!」躺臥在地的張女士握住右手手腕,一臉痛苦。   鄰居見狀,連忙趕過來七手八腳地扶著身子讓她坐起來。   「啊呀!」才剛坐起身,張女士的臀部中央又是一陣劇痛,讓她哇哇大叫。   送到急診室後,X光檢查顯示,手腕與薦椎都有骨折。「我們先替她打上石膏固定右手,但是薦椎骨折就比較麻煩,因為沒辦法包石膏,而她又痛得相當厲害,只好住院做疼痛治療。」大林慈濟醫院骨科黃俊錫醫師指出,「薦椎位於脊椎的末端,在坐著的時候,很容易受到壓迫。薦椎骨折的患者幾乎都只能平躺、或是維持稍微半坐臥的姿勢,非常不舒服。」   因為一個跌倒造成兩處骨折,所以會懷疑有骨質疏鬆的狀況,黃俊錫醫師說,骨質密度檢查顯示,她的T值很低,僅 -3.2。一般而言,T值低於 -2.5便稱為「骨質疏鬆症(osteoporosis)」,若合併有骨折則屬於「嚴重性骨質疏鬆症」。   住院期間,除了止痛之外,也開始使用藥物治療骨質疏鬆,希望可以增加骨質生成,並降低骨質吸收。黃俊錫醫師說,出院回家經過一個多月的休養,她開始可以稍微下床,大約三個月後,活動狀況便恢復得比較自如。     骨質疏鬆症,恐致骨折、失能、害性命   骨質疏鬆症是目前全球第二大的流行疾病,僅次於心血管疾病,黃俊錫醫師表示,然而骨質疏鬆症是一種無聲無息的疾病,患者大多不知不覺,直到有一天不小心跌倒、碰撞,而發生骨折時,才終於意識到骨質疏鬆症的嚴重性。   骨頭是支撐身體的重要結構,隨著骨質疏鬆症惡化,很多問題將會接踵而來。患者可能在受到輕微的外力撞擊時,就發生骨折,黃俊錫醫師說,常見骨折的位置有脊椎、髖關節、手腕等處,對患者的生活功能影響很大。     骨折會導致疼痛、住院,患者可能行動不便,甚至臥床或失能,黃俊錫醫師說,除了生活品質大受影響、醫療照護支出大幅上升,死亡率也跟著上升。根據統計,髖關節骨折患者一年內的平均死亡率高達22%〔1〕,是備受關注的健康威脅。     提高警覺,揪出骨質疏鬆症   由於人類是直立行走的動物,脊椎承受相當大的壓力,當骨質疏鬆症逐漸惡化時,脊椎便可能出現壓迫性骨折,導致脊椎變形、疼痛。大家要提高警覺,如果發現自己或家人有身高變矮4公分以上、駝背、經常感到下背疼痛等骨質疏鬆警訊,便要儘快就醫檢查。   常見的骨質疏鬆檢查方式包括定量超音波骨密度檢查儀或雙能量X光吸光式測定儀(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黃俊錫醫師說明,定量超音波骨密度檢查儀的準確度相對較低,可用於初步篩檢;雙能量X光吸光式測定儀DXA較為準確,是目前骨質密度檢查的黃金標準,會利用腰椎跟兩側髖關節的骨頭來檢測骨質密度。     黃俊錫醫師解釋,骨密度檢查的報告會標示T值(T-Score),T值是與30歲健康成年人之骨質密度做比較,所計算出來的值。當T值大於或等於 -1.0時屬於「骨質正常」;當T值介於 -1.0至 -2.5之間稱為「骨質缺乏(osteopenia)」;當T值等於或小於 -2.5時,稱為「骨質疏鬆症(osteoporosis)」;如果患者合併有骨折發生時,稱為「嚴重性骨質疏鬆症」。     骨質疏鬆症的治療與保養   骨質疏鬆症的治療包括藥物治療與非藥物治療,黃俊錫醫師說,目前的藥物治療主要是針對造骨細胞與蝕骨細胞,造骨細胞(Osteoblast)可以形成新的骨質,蝕骨細胞(Osteoclast)可以吸收舊的骨質,兩者負責維持骨骼的新陳代謝。   目前有藥物可以促進造骨細胞形成新的骨質,如人工合成的副甲狀腺素;有抑制蝕骨細胞吸收舊骨質的藥物,如RANKL的單株抗體、雙磷酸鹽;另外也有新型的雙重機轉藥物,能夠促進造骨細胞生成新骨質、並抑制蝕骨細胞吸收舊骨質,有助降低骨質疏鬆患者骨折的風險。接受骨質疏鬆治療時,請攝取足量的鈣質與維生素D,讓身體有足夠的原料形成新骨質。     骨質疏鬆之非藥物治療包含飲食、運動與生活習慣的調整。   飲食的部分建議攝取充足的鈣質與維生素D,並減少咖啡因的攝取量,黃俊錫醫師說,根據國際骨質疏鬆症基金會的建議,50歲以上成人每日鈣質攝取量須達1,200毫克,維生素D3攝取量須達800至1,000 IU國際單位(international units,IU)〔2〕。富含鈣質的食物包括乳酪、豆類、堅果類、香菇、深綠色蔬菜等,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包括牛奶、蛋黃、魚類、蕈菇、黑木耳等,如果攝取量不足,可以適時補充。另外,維生素C亦可促進鈣質吸收。   運動的部分,請維持規律運動,負重運動對骨質有幫助,提升肌力與平衡能夠減少跌倒的機會。黃俊錫醫師說,生活習慣的部分,建議要戒菸、戒酒。     貼心小提醒   骨質疏鬆患者大多無感,卻會導致一系列麻煩的併發症。黃俊錫醫師叮嚀,我們要從年輕的時候便注重飲食及運動,以提高巔峰骨量(peak bone mass),上了年紀之後要留意駝背、身高變矮、經常背痛等骨質疏鬆症警訊,並及早就醫檢測骨質密度,及時接受治療。   骨質疏鬆症是個慢性病,需要接受持續性的治療,黃俊錫醫師提醒,如果擅自中斷治療,骨質流失的速度可能會變快,而增加骨折的風險喔。     本衛教文章由台灣安進協助刊登   參考資料: 1. Downey C, Kelly M, Quinlan JF. Changing trends in the mortality rate at 1-year post hip fracture - a systematic review. World J Orthop. 2019;10(3):166-175. Published 2019 Mar 18. doi:10.5312/wjo.v10.i3.166 2. 2020台灣成人骨質疏鬆症防治之共識及指引   原文出處

讓人失去造血功能的骨髓纖維化,血液專科醫師圖文解析

2021年10月19日
公開
1015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一名六十多歲的女性患者平日生活忙碌,最近幾個月經常感到疲倦,精神不太好、容易忘東忘西,此外,體重還驟降好幾公斤。   「大多數女性患者剛變瘦時,可能會感到開心,但變瘦一段時間後,就會漸漸感到不對勁。」   大林慈濟醫院血液腫瘤科李思錦醫師說明,因腹部不適、吃不太下,該患者便到腸胃科就診。檢查發現脾臟變大,是一般人的好幾倍大,且貧血很嚴重,故轉診到血液腫瘤科。   「骨髓纖維化患者大多會因為貧血、腹部不適、體重減輕而先到相關科別就診,最後才輾轉來到血液腫瘤科。」李思錦醫師指出,「該患者後續接受骨髓檢查,評估屬於中度風險病人,開始接受口服藥物治療。大約兩週後,她就覺得腹部不適得到改善,開始吃得下東西。隨著營養狀況改善,精神、體力逐漸恢復,體重也慢慢回升。」     讓患者失去造血功能的骨髓纖維化   骨髓纖維化較常出現在中老年人,但各年齡層皆可能罹病,且男女比例差不多。李思錦醫師表示,骨髓纖維化是因為基因突變,使造血細胞異常增生,這些額外增加的細胞會產生細胞激素,使患者出現不適症狀。另外,這些細胞激素會讓正常骨髓中的間質細胞纖維化,原本可容納造血細胞的空間,漸漸充滿纖維組織,而沒有足夠的空間造血。因為人體還是需要造血,所以會依賴髓外造血,由肝臟、脾臟等器官執行造血功能,因而導致肝臟、脾臟腫大。     正常脾臟重量約幾百公克,正常時通常無法摸到,李思錦醫師解釋,骨髓纖維化患者的脾臟變大,可能重達1、2公斤,甚至延伸到骨盆腔。異常腫大的脾臟會對其他器官造成壓迫,而導致不適,故患者常因為脾臟腫大而就診。脾臟腫大會讓患者感到腹脹、肚子痛、吃不下、容易有飽足感,體重便會漸漸下降。李思錦醫師說明,骨髓纖維化症狀與造血功能失調有關,由於攜帶氧氣的血紅素不足,可能讓人體力變差、常感到疲累、注意力不集中;白血球低下,讓患者較常感染、發燒。另外,還可能出現搔癢、夜間盜汗、骨頭疼痛等症狀。   由於上述症狀較無特異性,也常被誤認為是老化現象,所以容易延誤就醫。李思錦醫師提醒,如果有這些症狀,應盡速就醫,安排進一步血液、骨髓檢查,才能盡早診斷,把握治療時機。       骨髓纖維化的治療選項   骨髓纖維化的根本治療,需要做骨髓移植,但對年紀較大的患者而言,骨髓移植的風險較高。李思錦醫師解釋,無法接受骨髓移植的患者會採取緩解治療,如患者的白血球功能較差、容易感染,可能會給予白血球生長激素;若是紅血球不夠,可以輸血或給予促進紅血球生成的藥物;若是血小板不足,可輸血小板,或使用促進血小板增生的藥物。     骨髓纖維化是基因造成的問題,目前已可使用口服藥物來治療,李思錦醫師說明,口服藥物可用於中度、高度風險的骨髓纖維化病人,來改善症狀。   「口服藥物有機會讓脾臟變小,患者比較不會那麼不舒服,吃得下東西,體力會比較好,生活品質也可以改善。」李思錦醫師表示,由於基因突變的累積,骨髓纖維化患者大約有10%會發生急性血癌,一定要按時回診追蹤。     貼心小提醒   骨髓纖維化會讓患者骨髓漸漸失去造血功能,從而導致多種症狀,李思錦醫師提醒,若出現骨髓纖維化十大症狀,包括疲勞、腹部不適、易有飽足感、體重下降、活動力不佳、注意力不集中、搔癢、骨頭疼痛、發燒、夜間盜汗,請盡快就醫。患者可使用「骨髓纖維化自我檢測量表(MPN10量表)」來對十大症狀的嚴重度評分,從沒有症狀的零分到很嚴重的十分,以數字量化嚴重程度,有助醫師評估病況及治療成效。   骨髓移植有機會治癒骨髓纖維化,狀況許可時患者可接受骨髓移植。不適合接受骨髓移植的患者能夠接受緩解治療、藥物治療以改善症狀,提升生活品質。 李思錦醫師叮嚀,骨髓纖維化可能演變成急性血癌,呼籲患者務必定期追蹤!   以上衛教資訊由台灣諾華協助刊登。 TW2110021078    原文出處

風靡世界!全台百萬人已下載「小白濾鏡」,這疾病年輕人也要注意

2021年10月15日
公開
258

你可能幫相機安裝過濾鏡,讓相片呈現出各式各樣的風貌,但是有一款「小白濾鏡」卻會不請自來,讓影像變得昏暗、模糊,更麻煩的是這款濾鏡裝在眼睛裡,不是想移除就能輕易移除!   這款風靡世界,全台已有百萬人安裝的「小白濾鏡」,便是白內障。白內障是因為眼睛中原本清澈透明的水晶體病變、混濁,所以看東西時會越來越模糊。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白內障是全世界導致失明的主要原因。       白內障逐漸年輕化,並非老年人的專利!   近年來白內障有年輕化趨勢,30-50歲民眾罹患比例增加,研判可能與高度近視、長期用眼過度、戶外活動紫外線過量等原因有關。   白內障往往是在不知不覺中發生,並漸漸惡化,患者大多沒有明顯的感覺,建議大家養成定期檢查的習慣,才能及早發現白內障。     安裝小白濾鏡,模擬白內障看世界   為提醒年輕族群重視眼睛健康,嬌生眼力健以現代人拍照打卡必備的「濾鏡」為主題,推出疾病衛教影片,用濾鏡的效果比喻白內障可能會有的症狀,如色彩失真、視線模糊、莫名光暈等等。   由於大家對於白內障的症狀較陌生,所以同步推出「小白濾鏡」,濾鏡效果可模擬白內障患者所看到的影像,包括視線障礙、彩度降低、視覺模糊等。如果發現自己或家人出現類似狀況,務必立刻就醫。趕快點擊試用「小白濾鏡」   要治療白內障可透過手術更換人工水晶體,目前人工水晶體的種類、功能眾多,建議可以與醫師討論,選擇最符合個人需求的人工水晶體,以重拾生活品質,恢復睛彩視力。   嬌生眼力健長期深耕於視力照護,協助眼科專業人士提供符合病患需求的治療,包括白內障及角膜健康護理等,也特別呼籲年輕族群,別忽略視線不良帶來的影響及可能造成的傷害,應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保護眼睛,並多多關注眼睛的健康狀況!   觀看完整影片:https://youtu.be/SNruNgYejaw   原文出處

手術自費醫材千百種,單次醫材重處理後再使用,術前務必搞清楚!

2021年10月14日
公開
420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隨著科技的進步,在手術過程中常會運用各種自費醫療器材,常見的醫材包括止血夾、能量刀、縫合器、鑽頭等,都是以提升治療成效、減少併發症為主要目的。為確保醫材的效能、安全及可靠,部分自費醫材是設計為「單次使用」,即「單一次使用後即須丟棄」。   然而,基於醫療成本考量,衛福部宣布於2021年1月1日起,法令放寬讓全台各大醫院可以重新處理使用過的單次使用醫材,也就是在進行清潔、消毒、滅菌後,將單次醫材再提供給下一位患者使用。   根據108年醫事機構現況及服務量統計分析,全台灣每天有將近7,000台手術執行〔1〕,大家在接受手術前,除了關心手術形式,也必須了解術中使用的醫材種類,才能掌握自己的健康。   若在評估後,考量使用重處理單次醫材,大家也應考量3大問題,包括:重處理單次醫材的安全性、發生不良反應之責任歸屬、重消次數與收費標準不一。     問題一:重處理單次醫材的安全性   單次醫材的製程設計、材料選擇,都是以單一次性使用後丟棄為標準。器械組成十分精密,孔洞縫隙非常小,更不具備拆卸或重新安裝等設計,若恣意重處理,恐難以徹底清潔。   透過國外的研究人員將一批全新的單次醫材,與經由專業重處理廠依循嚴格標準(AAMI TIR 30、ISO 11135-2007)處理的單次醫材,進行一系列檢測。以目測、光學顯微鏡、電子顯微鏡檢測結果發現,多數經過重處理的單次醫材依然有殘留物,且更有材質劣化的問題。部分重處理單次醫材仍可偵測到血紅素反應,在經過培養後,有重處理單次醫材觀察到細菌生長量超過無菌保證水準(sterility assurance level) 〔2〕。   由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出版的感染控制雜誌曾經提出,使用重處理單次醫材之可能風險,包括交叉感染、材質改變、醫材故障、化學品或去污劑的殘留、故障、內毒素反應〔3〕等。交叉感染、內毒素反應等會對患者健康造成危害,且衍生出更多醫療花費以及醫療糾紛。   在手術過程中,經常需要截斷血管,將會使用封閉血管的醫療器材,若醫材經多次的重新消毒、滅菌後,可能導致夾合、封閉血管的功能變差,進而影響手術的效果〔4〕;一旦醫材於手術過程中故障、失效,更會影響手術進行及病人安全,甚至使得手術時間延長,讓病患暴露於更長的麻醉時間及風險中。   衛生福利部醫事司亦提醒,若重處理過程不確實,在使用上可能會有健康上的風險,因此,建議民眾在選擇時須了解其風險程度〔5〕,並且多加注意。       問題二:發生不良反應之責任歸屬   使用重處理單次醫材,還會衍生一些難題,例如:在醫材失效或發生不良反應時,法律責任該如何歸屬?是執行醫材重處理的單位該負起全責?還是主刀醫師與醫療團隊?又或是由民眾自行承擔?   基本上,若患者因重處理單次醫材於術中失效、故障,而導致意外、影響手術效果、衍生併發症時,應可究責於重處理的執行單位。但問題是,這3年為執行的過渡期,重處理作業由各醫院自行執行,重處理的程序由政府核定,且醫療人員也需於術前同步需評估醫材狀態,才能進行使用。一旦醫材於術中或術後出現問題,權責歸屬十分不明確。       問題三:重消次數與收費標準不一   重處理單次醫材的重複消毒、滅菌及使用次數與收費標準皆是民眾相當關心的問題。然而,同一種醫療器材,在不同醫院,可能因不同重處理次數、方式,而有不同的收費標準,導致市場價格混亂,患者及家屬在事前務必了解清楚。   使用重處理單次醫材攸關病患的權益與安全,醫院必須事先揭露,告知該次醫療行為是否會使用重處理單次醫材,並提供全新單次醫材及重處理單次醫材的費用差別說明,取得病患與家屬同意後才可以使用。   衛生福利部醫事司提醒,民眾可以要求醫院提供衛福部發放之重處理單次醫療器材之核准函,確認該項醫材是在核准品項內,亦可請醫院提供自費品項說明,內容應包括:重處理單次醫療器材的處理過程、重處理次數、及安全注意事項等〔6〕。最後提醒大家,在接受手術前,記得要主動詢問、謹慎評估喔!       1. 108年醫事機構現況及服務量統計分析 2. Chivukula SR, Lammers S, Wagner J. Assessing organic material on single-use vessel sealing device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reprocessed and new LigaSure™ devices. Surg Endosc. 2020 Sep 9. doi: 10.1007/s00464-020-07969-8. 3. 單次使用醫療器材再處理之感染管制,感染控制雜誌,中華民國 109 年 4 月第三十卷二期 4. Quitzan JG, Singh A, Beaufrere H, Valverde A, Lillie B, Salahshoor M, Bardelcik A, Saleh TM. Evaluation of the performance of an endoscopic 3-mm electrothermal bipolar vessel sealing device intended for single use after multiple use-andresterilization cycles. Vet Surg. 2020. 49:vsu13396 5. 重處理單次醫材問答集,衛生福利部醫事司 6. 重處理單次醫材問答集,衛生福利部醫事司   原文出處

肝癌風險評估,幫助發現早期肝癌,GALAD SCORE圖解懶人包

2021年10月14日
公開
413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沒有B型肝炎、C型肝炎,應該不會得肝癌吧?」   「脂肪肝只是因為比較胖,應該沒關係吧?」   「既然肝臟沒有不舒服,應該不用檢查吧?」   肝臟是非常重要的器官,但是我們對於肝臟的健康卻存在很多的誤解。如果您也曾經有過以上幾個想法,一定要把觀念糾正回來。   聽到肝癌,很多人都都會直覺得想到B型肝炎、C型肝炎,其實,肝癌的危險因子有很多項,病毒性肝炎僅只是其中一項危險因子。   除了常見的B型肝炎、C型肝炎,肝癌危險因子還包括脂肪肝、體重過重、糖尿病、酒精、抽菸、黃麴毒素、藥物性肝炎、代謝性疾病等,其中有多項危險因子都很常見,卻容易被忽略。   例如黃麴毒素(Aflatoxin)具有高度肝臟毒性及致癌性,是由黃麴黴菌(Aspergillus flavus)所產生,除了花生及花生製品,還可能出現在玉米、豆類、五穀雜糧、堅果類、食用油、乾貨、醃漬類食物中,只要食物保存不良,便很容易遭到黃麴毒素汙染。     至於接受腹部超音波檢查時,經常聽到醫師提到的「肝包油」,也就是肝細胞中囤積了過多的脂肪。台灣脂肪肝的盛行率相當高,患者大多不以為意,然而,脂肪肝也會導致肝臟慢性發炎,而慢慢變成肝硬化,甚至肝癌,不可不慎。     肝癌風險評估,幫助發現早期肝癌   無論是何種原因所造成的慢性肝炎,都會讓肝臟反覆發炎、纖維化,而漸漸進展為肝硬化,罹患肝癌的風險也會大幅上升。從慢性肝炎、肝硬化、到肝癌這樣的過程,常被稱為「肝病三部曲」。   多年以來肝癌都是台灣重要的癌症死因之一,因為早期肝癌根本摸不到,也完全沒有症狀,而讓患者不知不覺。等到肝癌越長越大,可能出現腹脹、腹痛、黃疸、水腫、體重減輕等狀況,部分患者甚至是在肝癌破裂、大量內出血、休克時,才驚覺有肝癌的存在。   若想改善肝癌的預後,一定要儘早發現肝癌,才有辦法及時介入治療。凡是屬於肝癌高危險群的民眾,都建議要定期追蹤,常見的工具包括腹部超音波檢查與抽血檢驗胎兒蛋白AFP(Alpha fetoprotein)。   近年來發展出來的GALAD score亦有助於估算肝癌風險,幫助發現早期肝癌。GALAD分別是幾個項目的縮寫,包括性別Gender、年紀Age、胎兒蛋白異質體AFP-L3之比率、胎兒蛋白AFP、異常凝血酶原DCP(Des-carboxy-prothrombin)。   胎兒蛋白AFP是大家很熟悉的腫瘤標記,然而有部分肝癌患者的胎兒蛋白AFP並不會升高,對早期肝癌的敏感度較差。   為了提升敏感度,可以將胎兒蛋白異質體AFP-L3之比率納入考量。研究發現,胎兒蛋白AFP還可分為三種,AFP-L1、AFP-L2、AFP-L3,其中的胎兒蛋白異質體AFP-L3是由肝癌細胞所製造。當早期肝癌患者血液中的胎兒蛋白AFP依然正常時,胎兒蛋白異質體AFP-L3可能已漸漸爬升。將胎兒蛋白異質體AFP-L3之比率納入考量,有助揪出胎兒蛋白AFP尚未升高之肝癌。   血清異常凝血酶原DCP(Des-carboxy-prothrombin)又稱PIVKA-II,也是一種肝癌的腫瘤標記,血清異常凝血酶原DCP的半衰期比胎兒蛋白AFP短,兩者合併檢測有助於偵測肝癌。   肝癌風險評估GALAD score是在分析大量肝癌患者後所建立的運算模型,分別輸入包括性別、年紀、胎兒蛋白異質體AFP-L3之比率、胎兒蛋白AFP、異常凝血酶原DCP後,可以得出肝癌風險之估算值。 研究發現,肝癌風險評估GALAD score有助於偵測肝癌,若再合併使用腹部超音波,會更有幫助〔1〕。     小心謹慎,揪出肝癌   如果肝癌風險評估GALAD score發現肝癌風險較高時,會需要進一步影像檢查,例如腹部超音波、電腦斷層、核磁共振等。     倘若在影像檢查中有發現肝臟腫瘤,可能會需要經皮穿刺切片檢查,取出一些肝臟腫瘤組織,交由病理科醫師判讀,如果確認是肝癌便得盡快接受治療。   倘若在影像檢查中沒有發現肝臟腫瘤,也不能掉以輕心,必須按時回診、密切追蹤,才能及時揪出肝癌。     貼心小提醒   肝癌的發生往往無聲無息,假使具有肝癌危險因子,如B型肝炎、C型肝炎、脂肪肝、體重過重、糖尿病、酒精、抽菸、黃麴毒素等,建議要定期追蹤檢查。目前肝癌的治療工具相當多樣,若能早期發現,按部就班接受治療,將有助提升肝癌的預後!   參考資料: 1. Yang JD, Addissie BD, Mara KC, Harmsen WS, Dai J, Zhang N, Wongjarupong N, Ali HM, Ali HA, Hassan FA, Lavu S, Cvinar JL, Giama NH, Moser CD, Miyabe K, Allotey LK, Algeciras-Schimnich A, Theobald JP, Ward MM, Nguyen MH, Befeler AS, Reddy KR, Schwartz M, Harnois DM, Yamada H, Srivastava S, Rinaudo JA, Gores GJ, Feng Z, Marrero JA, Roberts LR. GALAD Score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Detection in Comparison with Liver Ultrasound and Proposal of GALADUS Score. Cancer Epidemiol Biomarkers Prev. 2019 Mar;28(3):531-538. doi: 10.1158/1055-9965.EPI-18-0281. Epub 2018 Nov 21. PMID: 30464023; PMCID: PMC6401221.    原文出處

血脂超標,傷心又傷腎!預防翹翹板效應,腎臟專科醫師圖解說明

2021年10月14日
公開
303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四十多歲的李先生是位上班族,多年的糖尿病讓他的腎臟功能變得比較差,而且高血脂的問題也讓他相當在意。   「醫師,我的三酸甘油脂TG之前都很高,吃藥一段時間後,三酸甘油脂已經漸漸達標」李先生拿著一疊抽血報告,憂心地問:「可是,最近驗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卻越爬越高,為什麼會這樣啊?」   「這個現象叫做翹翹板效應,臨床上還蠻常見的。」高雄長庚醫院腎臟科楊智超醫師指出,「腎臟功能較差的患者,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較高,不僅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要達標,也同時要考慮到病人更常會合併高三酸甘油脂以及偏低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需要更積極的治療來控制混合型高血脂的問題,不過,控制三酸甘油脂TG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可能爬升,兩者的關係像翹翹板一樣。」   經常被稱為「壞膽固醇」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若是超標,對心血管相當不利,對於慢性腎衰竭的病人來說,偏高的三酸甘油脂更是反映出這些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顆粒比較小,楊智超醫師說,顆粒越小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可以用地溝油來比喻,因為更容易會造成粥狀動脈硬化斑塊(plaque)。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可以併用不同機轉的藥物,幫助患者改善血脂肪的質與量,以免顧此失彼。     血脂超標,傷心又傷腎!   高血脂是極為常見的問題,常用的指標包括三酸甘油脂(TG,triglycerides)、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楊智超醫師解釋,僅膽固醇過高,稱為「高膽固醇血症」;僅三酸甘油脂過高,稱為「高三酸甘油酯血症」;若是兩者皆超標,稱為「混合型高血脂症」。   有些膽固醇高得很離譜的患者,皮膚上會出現「黃色瘤」,一顆顆像米粒大小,黃色或橘黃色的丘疹,楊智超醫師提醒,大多數患者在血脂超標時往往沒有明顯症狀,需要抽血檢驗才能察覺,千萬不能因為沒有症狀而輕忽高血脂的危險性。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是好膽固醇,至於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與三酸甘油脂TG超標時,可能產生粥狀動脈硬化,導致血管狹窄、阻塞,使心臟、腎臟、腦部等各個器官的功能受到影響。   慢性腎臟病或者接受透析的病人,大概50%都有糖尿病,是最高心血管風險的病人,歐美心臟學會所發佈的治療指引都認為對這一個高風險的族群,治療要越來越積極。楊智超醫師解釋,腎臟病患者還有一個較特別的現象「高血磷」,可能進一步讓血管鈣化。   因為腎臟功能不好,無法排除體內的磷,當血中的磷升高,會刺激副甲狀腺素分泌,副甲狀腺素上升則讓骨頭釋放出鈣和磷。除了導致骨質疏鬆,多餘的鈣和磷會沉積在血管壁,使血管鈣化。地溝油的存在也會進一步的促進這樣的血管硬化和骨質疏鬆的現象。   「腎臟不好,骨頭會越來越軟,血管則會越來越硬!」楊智超醫師說,高血磷將衍生骨質疏鬆、骨折、血管鈣化等多種併發症,都會影響慢性腎臟病患者的預後及死亡率。     大家對於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都很熟悉,因為是不好的,所以可以叫它為回鍋油,不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其實還可以分為大顆粒、中顆粒、小顆粒,楊智超醫師用淺顯易懂的比喻解釋,「小而緻密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sdLDL-C,small dense low density lipoprotein)」常見於慢性腎衰竭尤其是合併糖尿病的病人身上,就像是地溝油,地溝油相較回鍋油更加劣質,對身體造成更壞的影響,也就是說當sdLDL-C在血液中滯留更長的時間時,更容易被巨噬細胞吞下去形成泡沫細胞,就會對心血管造成危害。   因此,在治療高血脂時,除了關心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也希望可以降低小而緻密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sdLDL-C。     積極治療,預防翹翹板效應   根據治療指引,對於高血脂的建議越來越積極,楊智超醫師說,針對慢性腎臟病第三期的患者,便建議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控制到70 mg/dL以下;針對慢性腎臟病第四期進入透析、心血管風險更高的患者,甚至建議降到55 mg/dL以下。越來越多證據顯示,積極控制高血脂對患者有保護效果,目前已有多種藥物可以使用。   臨床上常見到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達標,但是三酸甘油酯TG依舊比較高,楊智超醫師說,我們都會積極處理,以降低相關風險。     「使用降三酸甘油酯TG的藥物時,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可能會代償性上升,像翹翹板一樣,」楊智超醫師解釋,「翹翹板效應跟身體的膽固醇生成路徑有關係,你阻斷了一個,另外一個會代償性的上升。如果想要將三酸甘油酯TG壓的越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的上升情形也會更加顯著,這是經常遇到、較為困擾的狀況。」   「很多慢性腎臟病患者的三酸甘油酯TG都高到300至400 mg/dL,甚至大於500 mg/dL。三酸甘油酯TG很高時,急性胰臟炎的風險會上升,必須積極控制。在降低三酸甘油酯TG的過程中,若沒有考慮到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上升的話,便會有一點顧此失彼。」,楊智超醫師說,「對於慢性腎臟病的病人合併有混合型血脂異常,要預防翹翹板效應,又希望可以改善血脂的質與量,就得運用不同機轉的藥物。例如含有Niacin成份的複方降血脂藥物,除了藥錠本身有statin,可以有效降低LDL,Niacin不會造成TG的反跳,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能更有協同藥效的加乘性,讓血脂治療上更有效果。」   併用不同機轉的藥物,可以發揮互補的效果,讓三酸甘油酯T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更容易達標,而且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也可以提升,對改善混合型血脂異常相當有幫助。另外Niacin 還有其他的益處,除了有抗發炎抗氧化的效果外,還可以抑制腸胃道對磷的吸收,這種降低血磷的效果對於慢性腎衰竭的病人特別受用。     預防高血脂,日常保養重點   除了藥物治療外,生活型態調整也對改善高血脂非常重要。規律運動、減重、戒菸等皆有助於改善高血脂,楊智超醫師說,「運動方面不能只有散步,要做阻力運動,才能維持肌力。」   飲食方面要少喝糖飲、少吃加工食品,增加含有膳食纖維的食物,多注意油脂的質與量,請減少攝取飽和脂肪、不要使用反式脂肪。     蛋白質是人體不可或缺的營養,一般成年人的蛋白質建議攝取量為每天每公斤體重1.2公克蛋白質;若是腎功能較差,則會限制蛋白質攝取量,慢性腎臟病第三期、第四期的患者,蛋白質建議攝取量為每天每公斤體重0.6-0.8公克蛋白質;進入透析治療的患者,蛋白質建議攝取量為每天每公斤體重1.2公克蛋白質。   攝取足夠的高生物效價蛋白質與熱量,才能避免蛋白質-能量損耗(protein-energy wasting),而導致更多併發症。   楊智超醫師補充,請勿聽信偏方或使用來路不明的草藥,以免讓病情雪上加霜。     貼心小提醒   血脂過高通常沒有明顯症狀,必須抽血檢驗才能發現,但是日積月累下來會導致動脈粥狀硬化,而對心臟、腎臟、腦部造成傷害。   楊智超醫師叮嚀,不管是胖、還是瘦,只要血脂異常,包括混合型和單純型,都需要積極介入,透過生活型態調整及規則用藥,將三酸甘油酯T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控制達標,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原文出處

牙齒掉落、斷裂怎麼辦?該補牙還是作假牙?牙醫師圖解說明

2021年10月14日
公開
418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噢!好痛!」二十多歲女大生在爬樓梯時不小心踩空跌倒,門牙猛力撞上樓梯扶手,嘴裡旋即冒出一股血腥味。   「天啊,我的牙齒掉了!」女大生驚呼,睜大眼睛望著落在掌心的牙齒,腦海裡冒出好多問號,「現在應該怎麼辦?脫落的牙齒要如何保存?有可能把牙齒種回去嗎?」   在外力撞擊下,牙齒可能會整顆脫出,贋復補綴專科方煥華牙醫師指出,如果處理得當,便有機會把牙齒裝回去,也就是所謂的復位。     搶救掉落牙齒,請你這樣做   「首先要趕緊找到掉落的牙齒,」方煥華牙醫師強調,「找到牙齒之後,千萬不要用衣服或衛生紙去擦拭牙根的表面。牙齒分成牙冠與牙根,牙根附著在齒槽骨上,本來就會帶血帶肉。牙根表面都是一些生長的細胞,倘若刷洗、擦拭牙根,可能會使牙齒復位之後的存活率降低。」   比較理想的做法應該是小心地用手拿著牙冠部,以乾淨、室溫的水輕輕沖洗,將表面附著的塵土污物沖掉就好。沖洗乾淨後,可以存放在生理食鹽水或牛奶裡,如果沒有生理食鹽水或牛奶,可以將脫落的牙齒含在舌下部,然後立刻就近尋找合格的醫療院所去做復位跟固定。     在事發當下正確處置,並即時就醫,才有較高的機會保住牙齒。     牙齒斷裂位置不同,處理方式也不同   牙齒遭到撞擊時,也可能發生斷裂,方煥華牙醫師解釋,隨著牙齒斷裂的位置不同,處理方式也不相同。   把牙齒剖半來看的話,從外到內,分別是最外層的牙釉質,中間的牙本質,最裡面的是牙髓腔,具有神經和血管。   如果斷裂的位置沒有影響到牙髓腔,屬於比較輕微的狀況。在斷裂面乾淨的前提下,有機會將斷裂的牙齒黏回去。倘若牙齒過於破碎,牙醫師會考慮用樹脂材料去修補,或是以陶瓷性的材質製做全陶瓷貼片來進行修復。   如果斷裂的位置破壞到牙髓腔,通常會建議先做局部或完整的牙髓組織清創,也就是根管治療或俗稱的抽神經。方煥華牙醫師解釋,治療完成後,沒有不舒服,才會進一步考慮如何復型,恢復原來牙齒的結構跟外型。可以使用樹脂材料、全陶瓷貼片,或製作牙冠。     如果斷裂的位置已進到牙根,屬於比較嚴重的狀況,需要將牙根拔除,以避免後續的發炎、腫脹。後續可能得考慮植牙或牙橋,以恢復美觀及咀嚼功能。     假牙的材質有哪些?   無論是因為牙齒斷裂、蛀牙而接受根管治療的牙齒,後續大多需要製作固定式假牙,如單顆牙冠將牙齒罩起來,方煥華牙醫師解釋,單顆牙冠就像安全帽,可多一層保護,避免牙齒斷裂。   固定式義齒會模仿原生牙齒的外型、功能去製作,常見的材質包括全金屬牙冠、金屬燒瓷牙冠、全瓷牙冠等,不同的材質具有不同的特性。方煥華牙醫師分析,全金屬牙冠具有延展性、密合度較高、較不會斷裂,但是因為顏色與自然牙不同,對美觀的影響較大。   目前,陶瓷類材質在牙科的使用範圍越來越廣,因為顏色與自然牙較相似、生物相容性高、強度與硬度高,方煥華牙醫師說,而且製作的時間較短,全陶瓷材質具有一定的優勢。   全瓷牙冠的材質包括陶瓷、二氧化鋯等。陶瓷的透光度佳,不過硬度中等,可能出現瓷崩、瓷裂的狀況。     二氧化鋯的強度較高,可讓假牙更為耐用,此外預染氧化鋯具有漸層顏色,可呈現自然色階。由於晶像結構的關係,氧化鋯能減少光線散射,提高透光度,且能產生螢光效果。所謂的螢光是因為自然牙能吸收不可見的紫外光,再發出藍色可見光。預染氧化鋯不用額外進行螢光染色,即可產生螢光,讓假牙呈現逼真外觀。   前牙區的假牙對外觀影響較大,基於美學考量,可選擇透光度、擬真度較佳的材質,方煥華牙醫師說,後牙區的假牙必須承受咀嚼、磨牙等挑戰,必須選擇強度較高的材質。     貼心小提醒   當牙齒遭到外力撞擊而斷裂、掉落時,一定要即時處理,才能回復較佳的外觀及功能,方煥華牙醫師提醒,根據斷裂的位置不同,治療方式也不相同,務必及時就醫。   妥善的假牙復形對於美觀及咀嚼功能皆非常重要,方煥華牙醫師說,假牙材質的進步,有助提升假牙的擬真度、耐用度。患者可以與醫師詳細討論,依照不同的部位及需求,做出合適的選擇。   原文出處

中風患者能不能打新冠疫苗?腦中風治療勿中斷,神經專科醫師圖文解析

2021年10月07日
公開
422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醫師,我曾腦中風過,可以打新冠疫苗嗎?」患者回診時詢問。   醫師翻了病歷說道:「你很久沒回診了,這樣對病況不太好喔。」   「疫情期間怕回診有風險所以不敢回醫院拿藥。」患者不好意思地回覆。   有些中風患者擔心染疫,自行停藥。「腦中風患者再中風的機會很高,一定要持續服藥治療。」   臺北榮民總醫院神經醫學中心腦血管科劉虹余醫師提醒,「中風患者出院後,即使已恢復,也需按時服藥控制及回診,若擔心新冠疫情嚴重,避免親身到醫療院所,部分醫院有提供通訊診療服務,患者可以透過電話或視訊進行診療,由醫院郵寄處方簽給病患後,病患就近至社區藥局領藥,如此可做到兼顧防疫及穩定控制病況的目的。」   腦中風分為出血性及缺血性兩類型。出血性腦中風起因於腦血管破裂導致出血,造成腦組織受損;缺血性腦中風則因腦部血管阻塞,導致腦組織缺血壞死。其中,缺血性腦中風較常見,大概佔了7至8成。〔1〕   劉虹余醫師指出,缺血性腦中風的成因多樣。常見成因之一為頸部或腦部大血管的動脈粥狀硬化,與年紀、體質、三高、抽菸等有關。因血管壁出現發炎反應,加上血小板和脂質參與了動脈壁斑塊的形成,經年累月下來導致血管狹窄,最終造成血管阻塞。血管斑塊有時也會破裂,破裂的栓子流向遠端堵住末端血管,也可以造成腦組織缺血壞死〔2〕。另外一種常見的中風為腔隙性腦梗塞,起因於腦血管的微小穿透支堵塞,主因為高血壓導致小血管的變性,或是斑塊堵住穿透支的開口,所造成的小區域中風。     另一種常見缺血性腦中風成因是源自心臟的血栓打到腦部堵住腦血管造成。心律不整,心臟瓣膜閉鎖不全或狹窄,心房過大,心臟收縮功能不良或心衰竭等,都會增加心臟裡血液形成血栓的機會。當血塊隨血液流出心臟時,便可能流到腦部、阻塞血管,導致腦梗塞。心因性中風又以心房顫動為最常見原因。〔2〕   其他較少見的中風成因,包括患者屬於易凝血體質導致血栓形成,血管發炎性疾病,或是血管內皮剝離,影響腦部血液灌流或導致血栓形成,也都能造成腦中風。中風較常發生在老年人,男性略多於女性。劉虹余醫師說,40歲以上的中風患者,大多有三高或抽菸等危險因子;70-80歲以上的老年人,心因性中風的機率會大幅增加;較年輕的中風患者,則要優先考慮其他少見的腦中風成因。另外,使用毒品也可能導致中風,比如靜脈注射時可能會同時將細菌帶進血液裡,演變成細菌性心內膜炎,進而導致心因性中風。某些興奮性的毒品,則會增加腦出血的機率。   當腦部血液循環受阻,腦組織會缺氧並失去功能,患者的症狀通常來的突然,如頭暈、步態不穩、口齒不清、講不出話無法表達、臉部表情不對稱、半邊手腳無力、半側身體感覺異常等。大腦活動仰賴充足的血液供應,一旦有缺血的現象,腦組織會隨著時間迅速的從缺血變成壞死,導致永久性神經後遺症。劉虹余醫師提醒,若出現疑似中風的症狀,應立刻就醫〔3〕。     預防再次腦中風,持續治療不間斷!   發生腦中風後,患者需規律服用預防中風相關藥物,也要將血壓、血糖、血脂控制達標〔1〕。劉虹余醫師表示,缺血性腦中風患者一年內再度中風的機率約11%,五年內再度中風的機率更高達26%〔4〕。持續追蹤、治療,積極控制危險因子和改變生活型態對患者非常重要。     「部分患者在小中風後,恢復順利,就覺得自己病好了而自行停藥。」劉虹余醫師說,「患者因為不了解中風的成因,以為症狀改善了就是病好了,在未告知醫師的情況下,自行減藥,甚至停藥。有些二次中風的患者,仔細詢問後,才發現已自行停藥一段時間。其實造成中風的危險因子,都是需要長時間控制。」   有些中風病患則是因藥物的副作用而停藥,例如腸胃不適、胃潰瘍出血、解黑便〔5〕。劉虹余醫師提醒,「若出現相關副作用,一定要在回診時主動向醫師提出並討論,以利醫師調整適合的用藥。」     心血管患者及早接種疫苗,預防重症   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若感染COVID-19病毒,容易演變成重症,死亡風險較高〔6〕。劉虹余醫師提醒,老年人、有慢性病或血管疾病患者,接種COVID-19疫苗,可以大幅降低感染COVID-19演變成重症的機會。「有些中風患者擔心打疫苗可能產生血栓的併發症,事實上,這個併發症是因為疫苗誘發身體的免疫反應,產生「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後群」,進而導致易凝血狀況而產生中風,發生率約十萬分之一,與常見造成腦中風成因的機轉不同。相反的,若是感染了COVID-19,心臟病和中風發作的風險會增加3-8倍〔7〕。」     注射疫苗的針頭很細,而且是打在可加壓的部位,不至於嚴重出血。有在服用抗血小板藥物或抗凝血劑的患者,也可以施打疫苗,不需為此停藥或減藥〔8〕,治療上有任何問題請主動與醫師反應。劉虹余醫師提醒,患者除穩定用藥,日常生活也請多洗手、配戴口罩,避開人群,減少遭到感染的機會。     貼心小叮嚀   劉虹余醫師呼籲,腦中風會導致失能甚至死亡,發生中風後,即使症狀已改善,也要配合醫師持續追蹤治療,按時服藥,血壓、血脂、血糖控制達標,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配合規律運動以及戒菸,降低再次中風的機率!   參考資料: 1. Kleindorfer DO et al. Stroke. 2021;52:00–00. 2. 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 Atherosclerosis and stroke. 17 Jun 2021. https://www.stroke.org/en/about-stroke/stroke-risk-factors/atherosclerosis-and-stroke 3. 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 Learn more about stroke warning signs and symptoms. 10 Jun 2021. https://www.stroke.org/en/about-stroke/stroke-symptoms/learn-more-stroke-warning-signs-and-symptoms 4. Flach C et al. Stroke. 2020;51:2435–2444. 5. García Rodríguez LA et al. PLoS ONE. 2016; 11(8): e0160046. 6. Nishiga M et al. Nat Rev Cardiol. 2020 Sep;17(9):543-558. 7. Katsoularis I, Fonseca-Rodríguez O, Farrington P, Lindmark K, Fors Connolly AM. Risk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ischaemic stroke following COVID-19 in Sweden: a self-controlled case series and matched cohort study. Lancet. 2021 Aug 14;398(10300):599-607. doi: 10.1016/S0140-6736(21)00896-5. Epub 2021 Jul 29. PMID: 34332652; PMCID: PMC8321431. 8.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Questions about your COVID-19 vaccination; https://www.escardio.org/Education/COVID-19-and-Cardiology/covid-19-and-vaccinations   原文出處

缺牙怎麼辦?不處理會怎樣?植牙與牙橋 牙醫師圖文解析

2021年10月05日
公開
282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醫師,我下巴的關節會痛,咬東西很吃力。」王小姐蹙起眉頭抱怨,「這幾天連頭都跟著痛。」   「請張開嘴讓我看看。」醫師仔細檢查過後問,「你的小臼齒掉多久了?」   「好像兩…三年了吧。」王小姐努力回想,「那時候蛀牙比較厲害,只好整顆拔掉,本來有打算要後續處理,但是工作一忙就耽擱了。」   一般成年人有32顆恆齒,可能因為蛀牙或外力撞擊而導致缺牙,很多人會認為少顆牙也能吃東西,所以就放任不處理,但是缺牙不處理其實可能導致一連串的麻煩。   缺牙的影響主要會區分成兩個部分,「口內」及「口外」,泉玥牙醫診所院長郭光哲解釋,「口內」指的是口腔內環境的變化,「口外」則是口腔外,如臉形、外觀的變化。   假設缺牙的數目較少,僅缺少一、二顆牙齒,「口外」的部分,也就是外觀上不會有太明顯的變化。但在「口內」的部分就可以觀察到,前後牙齒會產生部份位移,甚至有傾倒的狀況。郭光哲牙醫師指出,「患者經常覺得,反正還有其他牙齒可以咀嚼,所以便沒有積極處理缺牙,但是鄰近牙齒傾倒或位移的狀況,常常導致齒縫大小的變化,或是更容易塞東西,長期下來可能導致牙周病、或蛀牙的問題。」   前後牙齒傾倒後,也會對原本咬合的平面造成干擾,郭光哲牙醫師表示,我們的嘴巴在咀嚼的時候,並非單純的上下移動,而是有著更複雜的前後、左右咬合模式。當咬合受到干擾,長期下來可能會導致一些顳顎關節障礙(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isorders)。   顳顎關節障礙的症狀包括顳顎關節痛、咀嚼疼痛、耳朵周遭疼痛等,這些都是日積月累下來的問題。     如果缺失的牙齒較多,「口外」的部分就會產生變化,例如很多老年人的臉頰凹陷。另外,由於多數患者缺少的牙齒會從後側開始,郭光哲牙醫師分析,為了咬東西,他們常常會把下顎骨往前移動,試圖用更多的前牙來咬東西,所以會看到漸漸呈現出類似「戽斗」的外觀。   「口內」的部分,因為缺失的牙齒越來越多,會喪失一些咀嚼的功能,吃東西越來越不方便,因為嚼不爛、嚼不碎,可能連腸胃都不舒服,甚至無法攝取足夠營養。郭光哲牙醫師說,隨著口內環境越來越複雜,容易產生牙周病、滋生更多細菌,倘若這些細菌進到腸胃道或血液循環,會造成更多更多的併發症。     植牙、做牙橋,缺牙治療比一比   所謂的牙橋,就像是在缺牙的位置架一座橋,需要前後牙齒來擔任橋墩,提供固定與支撐,郭光哲牙醫師分析,想製作牙橋得符合一些條件,首先必須具備穩固的前後牙,假設缺少的牙齒是整個象限的最後一顆牙齒,後面只剩下牙齦的時候,便無法做牙橋。   接下來,要評估當做橋墩的兩個支柱牙的健康狀態,它的牙周必須非常健康,沒有任何動搖,才不會使原本的問題惡化。   因為很多患者都是已經缺牙很久了,才想要處理缺牙的問題,所以鄰近牙齒可能會有移位、傾倒的狀況。倘若牙齒因為長時間的磨耗,長度變短、牙冠高度不足,也沒辦法做牙橋。   一般而言,製作牙橋需要的時間比較短,郭光哲牙醫師解釋,通常拔完牙大約8週後,牙齦會達成基礎的成熟,可以開始介入治療。從拔牙開始計算,大概12周以內就可以完成牙橋。   牙橋的缺點是需要修磨前後牙齒,目前牙科的觀念會認為牙齒能不修就不修,修得越少越好,希望盡量保存原來的齒質。   另一個缺點是牙橋比較不容易清潔,因為是連成一組的裝置,橋墩下方的清潔便比較困難,再蛀牙的風險較高,必須靠牙間刷或沖牙機來清潔。   第三個缺點是當牙橋出問題時,必須要整組拆掉再重新治療,因為之前已經磨掉一些齒質,如果又出現蛀牙的話,這些支柱牙的齒質狀況就會變得非常不好,甚至面臨拔掉的命運。     植牙的好處是不需要修磨前後牙,比較容易清潔,且咬合力量趨近真實牙齒,然而並非所有人都適合植牙。郭光哲牙醫師提醒,骨質疏鬆患者若接受雙磷酸鹽藥物治療,短時間之內不能接受任何牙科手術。罹患慢性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等,若是沒有好好控制,可能增加手術風險、感染風險、影響手術傷口癒合、甚至骨頭不會生長,也不適合植牙。另外,存在嚴重牙周疾病的患者,傷口感染的風險較高,亦不建議植牙。     假牙材質要知道   假牙的材質主要有全金屬、金屬燒瓷、全瓷等幾類,郭光哲牙醫師說,現在因為大家都很注重牙齒的美觀,能夠接受全金屬牙冠的人相對比較少,所以大多會選擇全瓷材料,或是裡面是金屬,外面燒上一層牙齒顏色的瓷。   金屬燒瓷是兩種材料的結合,製作時需要先修出金屬的厚度,再修出陶瓷的厚度,所以牙齒的修磨量相對比較大。長期使用後,如果患者的牙齦有些萎縮、退縮的現象,邊緣可能露出黑色細線。   另外,金屬燒瓷可能會遇到瓷崩的狀況,表面的瓷崩落了,裡面的金屬就會露出來,除了影響美觀之外,咬合高度也會受到影響,無法緊密地咬在一起,郭光哲牙醫師說,崩落的表面通常會比較粗糙,比較難清潔、容易讓牙菌斑附著,而導致後續的問題。   全瓷材料可製作出擬真度高的牙齒,已廣泛應用於牙科領域,郭光哲牙醫師說,目前經常用來製作全瓷牙冠的材料是二氧化鋯,二氧化鋯的生物相容性佳,具有較高硬度。藉由立方體晶像結構,可以減少光線散射,增加二氧化鋯的透明度。全瓷牙是在電腦上設計,並由電腦進行切削,能夠提升製作效率及精準度。     牙齒的顏色相當複雜,每個人皆不相同,需要仔細比對鄰牙,才能做出逼真的假牙,郭光哲牙醫師說,過去的瓷牙需由人工上色,再進行燒結,現在有預染二氧化鋯,可先挑選顏色後再進行切削,不必再經由人工上色,亦具有螢光效果。若在安裝假牙時稍作修磨調整,也能維持假牙的顏色。     貼心小提醒   放任缺牙不處理,會在口內及口外衍生一系列的問題,諸如鄰牙位移、傾倒、顳顎關節障礙、影響咀嚼功能、導致外觀改變等。郭光哲牙醫師提醒,究竟該植牙或做牙橋,每個人的狀況不同,應該與牙醫師詳細討論,及早處理!   原文出處

早期根本無感!容易出現去勢抗性的攝護腺癌,醫師圖文解說

2021年09月30日
公開
397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50多歲的趙先生因為解尿不順至泌尿科就診,原本以為是攝護腺肥大引起的症狀,沒想到抽血檢查後,竟顯示攝護腺PSA指數(Prostatic Specific Antigen,攝護腺特異性抗原)高達1000 ng/ml!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泌尿科主任陳冠亨醫師指出:「攝護腺PSA指數一般會小於4 ng/ml,超過1000 ng/ml是相當異常的狀況。因此,當下馬上為他安排檢查,爾後確診攝護腺癌,甚至已有多處骨轉移!患者才發現原來日常的腰痠背痛、肩膀痠痛,並非工作導致,全都是攝護腺癌作祟!」   陳冠亨主任說,因為患者的攝護腺癌已經多處轉移,所以除了傳統荷爾蒙治療外,更是合併新一代雄性素阻斷劑,藉此提升治療成效。陳冠亨主任說,新一代雄性素受體阻斷劑療效服藥便利,一天只需口服一次;對於心臟與肝臟的負擔也較低,可讓療程減去負擔;也可精準抑制癌細胞生長,大幅延長存活期!個案中的趙先生正是藉由新一代雄性素阻斷劑,有效控制病程,目前他的攝護腺PSA指數已經降到小於1 ng/ml,控制得很穩定,排尿不順、骨頭痠痛等症狀也改善許多。     早期根本無感的攝護腺癌   早期攝護腺癌的症狀都不太明顯,等到腫瘤較大時,才可能出現一些症狀,例如:尿不乾淨、解尿斷斷續續等,陳冠亨主任說:「患者不一定會疼痛,可能只是覺得小便速度比較慢、解不乾淨,或是解尿時肚子需要用力,可能解到一半會停下來,過一會兒再繼續解。因為解不乾淨,所以容易頻尿、夜尿。」   除了排尿症狀外,部分患者會出現體重減輕、勃起功能障礙、射精疼痛、精液帶血等症狀。另外,攝護腺癌容易發生骨頭轉移,而讓人感到骨頭疼痛。     攝護腺癌的診斷一般是利用抽血檢驗攝護腺PSA指數,以及肛門檢查。陳冠亨主任解釋,男性的攝護腺位在直腸前方,醫師可以藉著肛門指診觸摸攝護腺的輪廓,看看是否有硬塊。除此之外,若攝護腺PSA指數大於4 ng/ml,或在肛門指診摸到攝護腺有硬塊,就需要進一步安排經直腸超音波檢查。   透過經直腸超音波檢查,醫師可以檢視攝護腺腫瘤,必要時可在超音波導引下取得組織切片,交由病理科醫師檢查細胞型態,以確定診斷。   攝護腺癌好發於中老年人,50歲以上的男士可以接受檢查,陳冠亨主任表示,如果有家族病史的男士,例如祖父、父親、兄弟罹患攝護腺癌,建議在40歲以後要每年做篩檢。   「由於早期沒有症狀,許多患者在診斷攝護腺癌時,便已進入晚期,甚至已經轉移到骨頭、肺臟、肝臟、腎上腺等處,」陳冠亨主任說,「不過攝護腺癌的進展比較慢,目前也有多項治療工具、藥物可以運用,若能按部就班接受治療,能夠獲得較好的預後。」     容易產生去勢抗性的攝護腺癌   攝護腺癌的治療分成兩類,陳冠亨主任解釋,尚未轉移的攝護腺癌可以進行局部治療;已經轉移的攝護腺癌,便需要進行全身性治療,才能對付散播至身體各處的癌細胞。   局部治療的工具相當多樣,腹腔鏡手術、達文西機械手臂手術、放射治療、冷凍治療等。   全身性治療的部分會優先使用荷爾蒙治療,因為攝護腺癌在受到男性荷爾蒙的刺激時會持續長大,陳冠亨主任說,讓攝護腺癌無法獲得雄性素是很有效的治療策略。     荷爾蒙治療對大多數患者都能發揮效果,讓攝護腺癌獲得控制、攝護腺PSA指數下降,陳冠亨主任說明,不過在治療一至兩年後,攝護腺PSA指數可能漸漸爬升,因為攝護腺癌細胞會慢慢發展出抗藥性,稱為「去勢抗性攝護腺癌」。而去勢抗性攝護腺癌是治療過程中經常面對的難題,所以得運用不同的機轉來突破治療困境!   「一般的荷爾蒙治療機轉是降低體內的雄性素」,陳冠亨主任解釋:「新一代雄性素受體阻斷劑的機轉則是抑制雄性素跟攝護腺癌細胞受體結合,進而抑制癌細胞生長,使腫瘤縮小、降低攝護腺PSA指數,有助延長存活期、延緩後續進入化學治療的時間。」   相較於化學治療,新一代雄性素受體阻斷劑的副作用較少,對於肝臟、心臟的負擔較小,採用口服的便利性較高,有助維持患者生活品質。因為不須合併使用類固醇,可避免與類固醇相關之副作用。   過去的想法是在攝護腺癌出現去勢抗性後,才使用新一代雄性素受體阻斷劑,陳冠亨主任說,現在則會考慮將治療時機往前移,在攝護腺癌出現轉移時便盡早使用,幫助攝護腺PSA指數下降、延長荷爾蒙治療的時間,對患者的預後較好。     日常生活中,建議攝護腺癌患者要戒菸,陳冠亨主任補充說明,飲食方面要攝取均衡營養,減少動物性脂肪的使用量。   晚期攝護腺癌患者,容易出現骨頭轉移,發生病理性骨折的風險較高,要小心預防跌倒,陳冠亨主任提醒,骨折會讓生活品質大打折扣,而且可能導致失能、影響存活率。     貼心小提醒   攝護腺癌好發於中老年人,早期攝護腺癌患者大多無感,陳冠亨主任提醒,50歲以上男士可以定期檢查,若具有家族病史,建議在40歲以上便要接受檢查。   荷爾蒙治療是對抗攝護腺癌的有效工具,但在治療一段時間後,可能產生去勢抗性,請務必定期追蹤,與醫師密切配合!   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