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照護線上

醫師團隊擔任編輯,提供實用、高品質的衛教資訊。

醫師團隊擔任編輯,提供實用、高品質的衛教資訊。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終結極度搔癢!治療兒童異位性皮膚炎,過敏專家圖文解說

2021年11月22日
公開
455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醫師,小寶的皮膚狀況越來越差,整天都一直抓、一直抓,到了晚上,又會癢得更厲害,很難入睡,也睡不安穩。」林媽媽心疼地說。   就讀幼稚園的小寶,四肢、背部都有一片片的紅疹,分布面積廣,已屬於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由於皮膚上的紅疹相當顯眼,使得小寶畏懼外界眼光,白天不太敢去上學,而且坐在診間,也忍不住在發癢的皮膚上抓來抓去,脆弱的皮膚上充滿了抓痕,晚上更是睡不好,除了影響身心發展,也讓家長心力交瘁。   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院長王志堯教授指出,「中度至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的患者,除了使用局部治療之外,也會視狀況搭配全身性治療。相較於成人患者,兒童患者的皮膚相當脆弱,一定要做好保濕,維持皮膚完整性。而小寶的狀況較為嚴重且經常復發,因此也建議使用生物製劑作為全身性治療。」〔1〕   小寶的皮膚狀況經過生物製劑治療後顯著改善,王志堯教授表示,大約半年之後,小寶的皮膚大部分都恢復到正常膚況,生活品質改善了,睡眠品質也變好了,不論是對小朋友的成長,或是家長的負擔,都有顯著幫助。     過敏進行式,每八個孩童中,就有一位異位性皮膚炎   近幾十年來,異位性皮膚炎的盛行率逐年上升,根據研究,台灣7歲至15歲孩童異位性皮膚炎盛行率從1974年1.43%,逐漸增加到2007年的12.9%〔2〕。   異位性皮膚炎的兒童患者大多在5歲之前發病,王志堯醫師表示,兒童的異位性皮膚炎在三歲之前發病佔85%,三歲之後發病的比率為15%。若在學齡前沒有得到妥善治療,病情將會有越來愈嚴重的趨勢。     異位性皮膚炎的致病機轉主要有兩大因素,王志堯教授解釋,除了先天皮膚屏障較差之外,孩童本身若有過敏體質,在接觸環境中的過敏原後,也可能誘發異位性皮膚炎。 「先天性皮膚屏障較差的孩童,皮膚狀態比較乾燥,若沒有注重保濕,在遇到環境中的過敏原時,容易受到刺激,而引起發炎反應。」王志堯醫師進一步補充,「過敏反應可能影響不同器官,而過敏體質的孩童若受到環境中致敏原刺激,身體產生過度的免疫反應在皮膚上,便是異位性皮膚炎。」     癢癢癢!極度搔癢的異位性皮膚炎影響孩童身心發展   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的皮膚大多乾燥、沒有光澤,病灶的型態與分布則會隨著年齡而有所差異。   「異位性皮膚炎可能在嬰兒時期便出現症狀,例如頭部及臉部的肌膚發紅、乾燥、脫屑、嚴重搔癢等,且隨著情況越發嚴重,發炎情況還會往四肢伸側蔓延。」王志堯教授舉例,「像是年紀較大孩童的異位性皮膚炎常出現在頸部、耳垂、手肘、腕關節或膝關節等皮膚皺摺處。」   臨床上,可根據皮膚發炎的嚴重度、病灶涵蓋面積,來計算「異位性皮膚炎面積暨嚴重度指數(Eczema Area and Severity Index,EASI)〔3〕」,EASI評分0至6,屬於「輕度」;EASI評分7至19,屬於「中度」;EASI評分20至72,屬於「重度」。   「異位性皮膚炎會讓患者感到嚴重搔癢、非常不舒服,不只白天很難專心,晚上睡眠也會受到嚴重干擾,可能影響孩童的學習狀況,」王志堯教授表示,由於病灶很顯眼,孩童還可能在皮膚狀態不佳的情況下,因而產生自卑感。雖然異位性皮膚炎不會傳染,但為了避免被誤會,患者常會試著把皮膚包得緊緊的,反而使得皮膚更癢,甚至加重發炎的狀況,對於孩童的身心發展有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     有效改善病灶、安全性高!生物製劑突破傳統治療困境   醫師會依據異位性皮膚炎發炎的病灶面積與嚴重程度,選擇合適治療方式。王志堯教授強調,「所有的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都必須做好基礎保濕,使用乳液、凝膠、軟膏等保濕劑讓皮膚不乾燥,維持皮膚的完整性,可以有效減少發炎的狀況。」   此外,針對異位性皮膚炎的病灶,還可以使用局部治療,王志堯醫師解釋,例如免疫抑制劑藥膏、類固醇藥膏,若有感染的狀況,也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療。   倘若病情較嚴重、分布面積較廣,屬於中度至重度異位性皮膚炎,便要考慮搭配全身系統性治療,王志堯教授說,傳統治療包括口服免疫抑制劑、紫外線光照治療、類固醇等,且目前還有生物製劑可以使用。「生物製劑是單株抗體,可以與IL-4、IL-13等細胞激素的接受器結合,有效緩解發癢與發炎。」王志堯醫師說,「如果接受傳統治療一段時間後,還是沒有辦法改善,或經常復發,便可考慮申請生物製劑來治療。」     生物製劑是運用生物科技製造的標靶藥物,針對特定靶點發揮作用,有效中止發炎因子所產生的連鎖反應。王志堯醫師說,相較於傳統藥物,生物製劑的作用機轉相對精準,能夠緩解搔癢、改善皮膚病灶、提升生活品質、改善睡眠品質〔4〕,且副作用也比較少,安全性高。不只是青少年與成人患者,就連6至11歲的兒童也能依據體重調整,進行每兩周或每月一次的居家或是回診施打〔5〕;與此同時,王志堯醫師也提醒患者需聽從醫師指示用藥,以避免發生像是鼻咽炎、結膜炎等不良反應事件。生物製劑治療成效顯著,異位性皮膚炎治療共識中,已陸續加入使用建議,希望能讓更多中至重度患者受益。〔6〕       貼心小提醒   異位性皮膚炎是兒童常見的過敏性疾病,因為皮膚病灶顯眼,且極度搔癢,對兒童的身心發展有很大的影響。隨著醫學進步,治療已可發揮顯著效果,穩定控制病情。 王志堯醫師建議患者及早就醫,並根據病情嚴重度,接受適合的藥物治療,才有機會擺脫惱人的搔癢與紅疹!   參考資料: 1. 台灣兒童異位性皮膚炎臨床診療指引2021版, 台灣兒童過敏氣喘免疫及風濕病醫學會 2. Wu WF, Wan KS, Wang SJ, Yang W, Liu WL. Prevalence, severity, and time trends of allergic conditions in 6-to-7-year-old schoolchildren in Taipei. J Investig Allergol Clin Immunol. 2011;21(7):556-62. PMID: 22312941. 3. Hanifin JM, et al. The eczema area and severity index (EASI): assessment of reliability in atopic dermatitis. Exp Dermatol. 2001;10(1):11-18. 4. Paller AS et al. J Am Acad Dermatol. 2020; 83(5):1282-1293 5. DUPIXENT仿單 6. 台灣兒童異位性皮膚炎臨床診療指引2021版, 台灣兒童過敏氣喘免疫及風濕病醫學會 MAT-TW-2101603-1.0-11/2021 原文出處

保護自己,保護家人!成人該打的疫苗別遺漏,醫師圖解懶人包

2021年11月22日
公開
308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已經打過流感疫苗,為何還是會感冒?」   「車禍受傷,需要施打破傷風疫苗嗎?」   「小時候得過水痘,需要接種帶狀疱疹疫苗嗎?」   「B型肝炎抗體消失了怎麼辦?」   「最近剛生產,適不適合接種HPV人類乳突病毒疫苗?」   或許你也曾經有過這些疑問,究竟成年人該接種哪些疫苗?又要在什麼時候施打疫苗呢?。   自然界中有各式各樣的細菌、病毒,如果感染之後就有可能導致疾病造成傷害。家庭醫學科專科醫師陳宏麟指出,預防成人傳染性疾病,最有效、最經濟的方式就是施打疫苗,透過疫苗可以讓我們的免疫系統事先認識各種病原體,並產生免疫力,未來有病原體入侵時,便能發動攻擊消滅病原體。   然而,40歲開始人體的免疫力會快速下降,罹患疾病的風險也隨之升高,陳宏麟建議可以透過接種疫苗保護自己。除了以年齡分類應接種的疫苗,也可透過自身所處環境、人生階段如懷孕、出國,選擇適合之疫苗。         肺炎鏈球菌疫苗   肺炎鏈球菌存在人類鼻腔內,主要透過飛沫傳染,陳宏麟醫師說,肺炎鏈球菌會造成肺炎,造成發燒、呼吸急促、胸痛等症狀,更麻煩的是肺炎鏈球菌還可能侵入腦部、血液,導致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嚴重可能昏迷、甚至死亡。肺炎鏈球菌對嬰幼兒、老年人、慢性病患皆是不容輕忽的威脅。   「糖尿病、腎病、肝病、肺病等患者,在感染肺炎鏈球菌之後,可能兵敗如山倒,迅速從肺炎進展為多重器官衰竭。」陳宏麟醫師說,「高危險群或65歲以上民眾,要記得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讓身體獲得保護力。」     帶狀疱疹疫苗   水痘與帶狀疱疹是由「水痘-帶狀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所引起,陳宏麟醫師說,小時候得過水痘後,病毒會躲在神經根裡面,等到成年之後,如果壓力大或是罹患一些慢性疾病,身體抵抗力比較差的時候,病毒就可能活化跑出來,形成帶狀疱疹。   帶狀疱疹的發作與年紀有關,中老年人免疫力下降,發作的機率較高,陳宏麟醫師說,帶狀疱疹就是所謂「皮蛇」,患者身上會出現群聚的小水泡,有時候會痛不欲生,甚至在復原後神經痛還可能持續好幾年,非常煎熬。   50歲以上的民眾,無論是否有水痘或帶狀疱疹的病史,可以接種帶狀疱疹疫苗,以降低罹患的機率。       季節性流感疫苗   季節性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病毒(Influenza virus)造成的傳染病,主要在每年11月至隔年3月間流行,與一般感冒相比,流感的症狀會較為嚴重,常會發高燒、全身痠痛,部分患者甚至會併發肺炎、腦炎、心肌炎等重症。   陳宏麟醫師解釋,流感病毒很容易發生變異,每年流行的病毒株不盡相同,所以需要每年施打才能獲得保護力。 施打流感疫苗能夠對流行性感冒病毒產生保護力,避免造成嚴重併發症,然而生活環境中還有很多種可能導致感冒的病毒,所以注射流感疫苗後,還是可能出現感冒喔。     破傷風、白喉、百日咳相關疫苗(Tdap/Td)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桿菌所引起,主要經由飛沫傳染。小朋友遭到感染時,會引起陣發性的咳嗽、影響呼吸道,可能演變為肺炎、腦部缺氧等問題。   「大約75%以上百日咳死亡案例都是在一歲以下,尤其是6個月內的小朋友,」陳宏麟醫師說,「大多是因為父母、兄弟姐妹把百日咳桿菌帶回家中,而造成的感染。也就是說,雖然百日咳主要是影響小朋友的疾病,但是成年人也需要接種疫苗,目的就是為了保護身邊的小朋友。」 https://googleads.g.doubleclick.net/pagead/ads?client=ca-pub-4448591232025223&output=html&h=280&adk=3553159787&adf=1637474314&pi=t.aa~a.1283316118~i.56~rp.4&w=725&fwrn=4&fwrnh=100&lmt=1637030082&num_ads=1&rafmt=1&armr=3&sem=mc&pwprc=8846222460&psa=1&ad_type=text_image&format=725x280&url=https%3A%2F%2Fwww.careonline.com.tw%2F2021%2F10%2Fvaccine_0527265923.html&flash=0&host=ca-host-pub-1556223355139109&fwr=0&pra=3&rh=182&rw=725&rpe=1&resp_fmts=3&wgl=1&fa=27&adsid=ChEIgKfIjAYQoc6ynpqBq5q4ARI9AKn5U2DGIiD4snyc-7WbgAO2DYEi8D5PPg66lzYau__bCi19wUaP4aYQ-UCFmtQGnD5qY1RcyzMqjRR6uQ&uach=WyJXaW5kb3dzIiwiMTAuMC4wIiwieDg2IiwiIiwiOTUuMC40NjM4LjY5IixbXSxudWxsLG51bGwsIjY0Il0.&dt=1637033402514&bpp=3&bdt=517&idt=-M&shv=r20211109&mjsv=m202111080101&ptt=9&saldr=aa&abxe=1&cookie=ID%3De7509d3caad0a155-2243c5af9ece0042%3AT%3D1636544258%3ART%3D1636544258%3AS%3DALNI_MaUOFxrd22O2jLshp28aF8NZyPkgQ&prev_fmts=0x0%2C785x280&nras=2&correlator=7689374103037&frm=20&pv=1&ga_vid=1938383107.1636544256&ga_sid=1637033402&ga_hid=157288775&ga_fc=1&ga_cid=622120981.1636936436&u_tz=480&u_his=1&u_h=1080&u_w=1920&u_ah=1040&u_aw=1920&u_cd=24&dmc=8&adx=382&ady=3461&biw=1903&bih=937&scr_x=0&scr_y=0&eid=31062937%2C21067496&oid=2&pvsid=3923637546579226&pem=269&tmod=1149778181&ref=https%3A%2F%2Ftrello.com%2F&eae=0&fc=1408&brdim=0%2C0%2C0%2C0%2C1920%2C0%2C1920%2C1040%2C1920%2C937&vis=1&rsz=%7C%7Cs%7C&abl=NS&alvm=r20211111&fu=128&bc=31&jar=2021-11-16-02&ifi=4&uci=a!4&btvi=1&fsb=1&xpc=FEC7uij8oV&p=https%3A//www.careonline.com.tw&dtd=28   土壤中的破傷風桿菌(Clostridium tetani)會造成破傷風,致死率很高。接種破傷風疫苗能夠有效預防破傷風,為維持足夠保護力,每隔10年應追加1劑破傷風疫苗。   無論是車禍、跌倒、踩到鐵釘,只要不確定破傷風疫苗的接種狀況,都建議接種破傷風疫苗,如果最後一劑破傷風疫苗接種時間已超過5年以上,也建議追加施打。       人類乳突病毒HPV疫苗   主要是透過性接觸傳染,感染時大多沒有明顯症狀,但是人類乳突病毒可能會導致子宮頸細胞病變,根據研究,高達99%以上的子宮頸癌與人類乳突病毒有關。   接種人類乳突病毒疫苗,有助預防遭到病毒感染,進而降低罹患子宮頸癌的風險。目前已有不少國家開始進行人類乳突病毒HPV疫苗的接種,在台灣目前是針對國一青少女,提供兩劑疫苗接種。   已有性經驗、或是產後的婦女,只要未感染也可以接種人類乳突病毒疫苗。   除了施打疫苗之外,維持單一性伴侶、使用保險套亦有助預防遭到人類乳突病毒HPV感染。     A型肝炎疫苗   A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A virus)主要經由食物傳染,如果因為工作、旅行必須前往流行地區,例如中國、東南亞、南美洲、非洲等,建議接種2劑A型肝炎疫苗,兩劑接種時間間隔6至12個月。一般而言,完成A型肝炎疫苗接種後,保護力可維持20年以上。     B型肝炎疫苗   B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主要經由血液傳染,遭到感染後可能成為慢性肝炎,並漸漸進展為肝硬化、肝癌,稱為「肝病三部曲」,接種B型肝炎疫苗能夠有效預防B型肝炎。   臺灣自1986年起全面替嬰幼兒接種B型肝炎疫苗,有效降低兒童的B型肝炎帶原率。長大後我們體內的抗體可能會漸漸消失,陳宏麟醫師說,若屬於B型肝炎感染的高危險群,如醫護人員、血液透析患者、免疫不全患者、多重性伴侶等,可追加接種B型肝炎疫苗。     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   麻疹病毒(Measles virus)的傳染性很強,經由空氣、飛沫傳染。婦女若於懷孕期間感染麻疹,可能導致胎兒早產、畸形或胎死腹中。   未曾接種過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MMR混合疫苗,或是抽血檢驗沒有麻疹或德國麻疹抗體的民眾,都建議要接種疫苗。     日本腦炎疫苗   日本腦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是透過三斑家蚊、環紋家蚊等病媒蚊傳播,遭到感染後可能出現發燒、頭痛、上吐下瀉等症狀,嚴重時可能出現神經障礙、意識狀態改變,甚至昏迷、死亡,致死率高達20至30%。   陳宏麟醫師提醒,若住家或工作場所有病媒蚊孳生,建議要接種日本腦炎疫苗。     貼心小提醒   日常生活中,很多因素都會影響身體的免疫力,陳宏麟醫師叮嚀,請盡量保持飲食均衡、充足睡眠、規律運動、心情愉快,如果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慢性病,務必好好控制,也要記得依照時程接種疫苗喔!   *接種疫苗、健康飲食與規律運動為預防疾病的措施之一!若有醫療及疫苗接種相關問題,請務必諮詢醫護人員。   原文出處

吵到睡不著!脈動性耳鳴怎麼辦?血管介入專家圖文解說

2021年11月17日
公開
295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醫師,你一定要幫幫我,」四十多歲的張小姐一臉愁苦地說,「我的耳鳴好吵喔,我已經好久、好久沒有好好睡覺了…」   這一年多來張小姐過得相當辛苦,因為每天從早到晚,右耳都會聽到規律的耳鳴聲,持續不斷的「咻…咻…咻…咻…」,白天還好,但是到了夜晚,張小姐總是被這惱人的耳鳴吵到睡不著,必需使用安眠藥才能勉強入睡。   耳鳴就是患者會聽到環境中沒有的聲音,如果耳鳴與心跳同步,就稱為脈動性耳鳴。因為懷疑是腦部血管的問題,便安排了進一步檢查,並發現患者腦部有動靜脈廔管,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神經外科主任蘇亦昌醫師指出,她的耳鳴已經嚴重影響到生活,所以替她進行了血管介入治療,利用導管在腦部動靜脈廔管的位置放置線圈,堵住異常的血流。   「當時用了5個線圈便擋住這些異常的血流,」蘇亦昌醫師回憶,「手術完成後,她的耳鳴便立刻消失,讓生活品質大幅改善。」     持續不斷,非常擾人的脈動性耳鳴   你可能有過耳鳴的經驗,耳朵會聽到應該不存在於外界環境的聲音,蘇亦昌醫師說,有些人的耳鳴相當特別,會與脈搏同步,有點像潮汐或節拍器。「咻…咻…咻…咻…」類似水流的聲音持續出現,稱為「脈動性耳鳴」。     除了與脈搏同步的耳鳴聲之外,脈動性耳鳴的患者還會發現一件特殊的狀況,蘇亦昌醫師說,當患者壓住一邊的喉嚨,或是壓住耳後的區域,耳鳴聲就會消失。然而手一放開,與脈搏同步的耳鳴聲便再度出現。   一般的耳鳴可能是偶爾出現,然而脈動性耳鳴因為與血流有關係,所以24小時都會出現;白天周遭較吵雜時較不明顯,但是到了夜闌人靜時,脈動性耳鳴會特別明顯,擾人清夢。蘇亦昌醫師補充,「除了影響睡眠品質外,脈動性耳鳴也會間接影響到患者的聽力,造成聽力部分損失,」     與腦部血管病變有關的脈動性耳鳴   為什麼會出現脈動性耳鳴呢?蘇亦昌醫師解釋,我們的耳朵與附近血管之間由骨頭隔開,骨頭的一邊是耳朵,另一邊是血管,就像是「隔牆有耳」。假使這堵牆很薄,耳朵就容易聽見血管內血液流動的聲音。又或者,血管內的血流很強,造成比較大的聲響,牆壁另一邊的耳朵也會聽到原本不該聽到的聲音。     當患者描述類似脈動性耳鳴的狀況後,醫師會先幫忙患者壓住單側的喉嚨或耳朵後方,看看耳鳴聲是否消失。也可以用聽診器貼近患者耳朵,聽聽看是否有異常的血流聲音。蘇亦昌醫師說明,若懷疑有脈動性耳鳴,還需要安排核磁共振或電腦斷層檢查來確定耳朵附近血管與骨頭的狀況,才能了解患者的真實病因。   當患者的脈動性耳鳴來自於異常的血流增加,可能就是附近有不正常的血管存在。蘇亦昌醫師表示,常見的狀況包括「動靜脈廔管」、「動靜脈畸形」、「靜脈膨大(sigmoid sinus diverticulum)」與「靜脈附近的骨頭變薄」等。   原本血流應該從動脈流往微血管後,再流向靜脈。然而「動靜脈廔管」代表動脈與靜脈不小心接錯線,變成動脈與靜脈不經過微血管就接在一起,靜脈因此需要直接承受較高的血流壓力,而造成「咻…咻…咻…」明顯的血流聲,讓隔著一層骨頭的耳朵不斷聽到脈動性耳鳴。   「動靜脈畸形」是腦部微血管發育異常,而形成一團糾結的血管,高壓動脈血液湧入,除了讓靜脈血流量增加,還可能導致出血性腦中風。     若要治療因異常血流增加而導致的脈動性耳鳴,重點就要治療不正常的血管。尤其是狀況已經大幅影響到患者的生活品質,讓人睡都睡不好,或是這些不正常血管會增加未來腦部中風的危險時,就要考慮處理不正常血管。蘇亦昌醫師說,現在通常是利用血管介入性治療,透過導管來處理動靜脈廔管。   醫師會從股動脈穿刺,在X光導引下將導管延伸到腦部,蘇亦昌主任解釋,仔細評估血管構造與血流狀況後,可以使用白金線圈或栓塞劑來填堵異常的血管。處理完異常的血流後,脈動性耳鳴也會跟著消失。   倘若患者的血管構造都正常,但血管與耳朵之間的骨頭太薄,所以會聽到血流的聲音,蘇亦昌醫師說,「若想改善這種狀況,就得增厚耳朵後面的骨頭,但是這種手術已經很少見。通常會讓患者嘗試使用藥物讓血壓變得平順、心跳減慢,以改善脈動性耳鳴的症狀。」     貼心小提醒   脈動性耳鳴是在單側耳朵聽到「咻咻、呼呼」等聲音,而且會與脈搏同步,蘇亦昌醫師說,透過非侵入性的核磁共振、電腦斷層,可以評估腦部是否有「動靜脈廔管」、「動靜脈畸形」、「靜脈膨大」與「靜脈附近的骨頭變薄」等狀況。   如果已嚴重干擾睡眠、影響生活品質,或是血管異常的狀況可能增加中風的機會,便要考慮治療,蘇亦昌醫師說,隨著血管介入技術的進步,目前已可經由導管來處理腦部病變的血管,解決患者的困擾。       原文出處

術後加速康復療程,優化手術全期照護,麻醉科醫師圖文解析

2021年11月17日
公開
290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聽到需要接受手術時,患者難免會感到緊張,擔心手術的過程、擔心醒來的疼痛、擔心術後的恢復、擔心可能的併發症,台灣術後加速康復學會理事長郭書麟醫師指出,隨著醫學的進步,醫師的手術技術、工具越來越進步,大家也持續努力,希望能夠透過系統性的介入方式,讓病人術後可以更舒適,可以減少併發症、縮短恢復時間、提高恢復的品質。     什麼是快速康復的手術?   「從前大家很習慣在做完一個大手術後,就留著氣管內管到加護病房,」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麻醉部劉治民醫師說,「後來大家開始思考,有沒有什麼辦法能夠幫助患者在術後早一點脫離呼吸器、早一點拔管、早一點喝水、早一點下床、早一點恢復,於是漸漸發展出術後加速康復的概念。」   所謂的「術後加速康復(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是整合手術病人照護流程,郭書麟醫師解釋,醫院會運用跨團隊的資源,在外科門診排定手術之後,便開始進行各項準備工作,提供高品質的照護,從門診診斷、等待住院、術前準備、接受手術、術後恢復、到出院之後追蹤。術後加速康復ERAS能夠善加利用既有資源、人力,藉助各種經過醫學實證的方式,進一步提昇麻醉安全及病人術後恢復品質。     「我們在術前就會請營養師、物理治療師、藥師來評估,看看患者需要什麼樣的準備,以面對接下來的大手術。」郭書麟醫師說,「病人可以從居家等待手術的時候,就可以依照ERAS團隊建議,開始有計劃地調整,各方面都預作準備,讓心肺功能更好,把血壓、血糖控制得更理想,營養狀況調整到最佳程度。這些都有助於提升手術安全性,使術後的恢復可以更順利。」     為何會出現手術低體溫?   進到手術房之後,麻醉醫師會替患者麻醉,給予止痛及肌肉鬆弛,並仔細監測、維持各項生命徵象,例如血壓、心跳、體溫等。體溫是過去較常被忽略,但其實非常重要的生命徵象,所謂「低體溫」指的是中心體溫過低,劉治民醫師解釋,因為手術室裡的溫度較低,而接受麻醉的患者又會失去維持體溫恆定的機制,所以體溫就會漸漸往下掉。   想要預防手術低體溫,連續性體溫監測便非常重要,過去用於測量中心體溫的工具都較有侵入性,劉治民醫師說,目前已有非侵入性體溫監測貼片,只要貼在額頭上,便能推算出中心體溫,便利性提高,讓我們能夠在手術當中及時掌握患者的中心體溫。   「我曾經遇過體溫低到攝氏33度的患者,因為手術時間很長、手術範圍很大,體溫便持續下降,一直拉不起來。」劉治民醫師回憶,「後來手術完成了,但是低體溫直接影響到意識,所以遲遲無法拔管。一直到核心體溫恢復到攝氏35度時,病人才開始有反應。」   根據統計,若未積極介入預防,低體溫的比例在手術一個小時大約20%,兩個小時大約30%,時間越久,比例越高。不管是半身麻醉、全身麻醉,都可能出現手術低體溫。郭書麟醫師說明,如果是老人、小孩、體重過輕、身體質量指數BMI太低、失血量較多的患者會更容易發生手術低體溫。     低體溫可能造成哪些問題?   當體溫過低時,在手術當中便能看到一些不良影響,包括凝血功能變差,很容易滲血,心臟功能受到影響,可能出現心律不整,劉治民醫師分析,低體溫會影響藥物代謝,與正常體溫的人相比較,藥物代謝速度可能變慢,導致麻醉藥累積在體內,恢復就比較慢,例如肌肉鬆弛劑,體溫為攝氏三十五度的病人與正常體溫的病人,代謝時間差兩倍。     在手術結束後,術中低體溫仍會對患者造成不良影響,劉治民醫師說,患者甦醒後會覺得很冷,於是開始顫抖,而大幅增加耗氧量,年輕人可能還挺得住,但是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可能就會發生問題。曾經出現手術低體溫的病人,腸胃蠕動的恢復比較慢、傷口感染率也比較高,影響層面相當廣泛。     如何預防手術低體溫?   面對手術低體溫,郭書麟醫師指出目前的做法包括替病人蓋被子、使用具有熱水循環的床墊、照射烤燈、溫血器替輸液加熱及熱空氣式保溫毯等,幫忙保溫。     從目前的研究實證看起來,新一代主動式保溫工具如熱空氣式保溫毯是比較有效的保溫工具,劉治民醫師說,它可以把病人包起來,開頭的手術就把身體全部包起來、開胸腔的手術就把肚子跟腳包起來、開肚子的手術就把胸腔跟上半身包起來。熱空氣式保溫毯會透過許多小孔均勻吹送暖風,持續將熱能傳遞到皮膚表面,是很有效率的保溫工具,有助於降低手術低體溫發生的機會。   「其實體溫管理也可以從手術前就開始,」郭書麟醫師說,「例如一些較虛弱、瘦小的患者,我們會在等候室就開始使用各種保溫設備,預先幫病人儲備一些溫度,好比要出遠門前,先把油箱加滿。術中可持續保溫,術後回到恢復室依然能繼續使用。若使用保溫毯時,醫護人員也會密切監測體溫,適時調整保溫毯輸出的溫度。」     完善準備,從術前就開始!   術後加速康復ERAS有助於達到三贏,第一幫助患者順利恢復,第二幫助降低醫護人員的負擔,第三幫助社會減輕醫療成本。劉治民醫師分享,「我覺得推行術後加速康復ERAS是會上癮的事情,一旦開始做了,可以從病人那邊獲得正面的回饋,整個團隊就會越做越開心,越做越積極!」   充分完整的溝通,患者可以和醫療團隊合作,共同努力提升手術安全性,使術後恢復更順利!   原文出處

胃腸肝膽專科醫師曝 高品質大腸鏡的四大關鍵

2021年11月16日
公開
339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一名三十歲年輕媽媽在懷孕時,發現有血便,原本她以為是痔瘡出血,不以為意,孩子出生後,她打算坐完月子再就醫,沒想到血便越來越嚴重,連白天精神都受到影響,她感覺不對勁,求助醫師為她安排大腸鏡檢查,以找出血便病因。   高雄仁武康寧診所胃腸肝膽專科醫師謝孟書表示,透過大腸鏡檢查發現,上述患者的大腸部位長了腫瘤,且已局部轉移,屬於第三期大腸癌,除了必須進行腫瘤切除手術,也需要展開化療,她的情緒很低落,但為了孩子,也為了家庭,她只能鼓起勇氣、勇敢面對。     接受專業大腸癌篩檢,才能精準抓出病灶   謝孟書醫師分析,過去很多人認為,大腸癌是老年人才會發生的疾病,但這二十年來,年輕人、中年人罹患大腸癌的人數有增加趨勢,這可能與代謝症候群、飲食習慣改變有關,像上述年輕媽媽就是在三十歲就發現大腸癌。此外,也有不少人和她一樣,輕忽血便的嚴重性,等發現有大腸腫瘤,可能已是中、晚期,治療過程就會比較辛苦。 目前篩檢大腸癌方式包括糞便潛血檢查、大腸鏡檢查,其中,大腸鏡檢查的準確性又比糞便潛血檢查高出許多。   謝孟書醫師指出,「高品質的大腸鏡檢查」往往受到檢查完整度、清腸乾淨度與器械品質等因素的影響。另一方面,醫師的經驗與專業判斷也是關鍵環節,謝孟書醫師進一步說明,胃腸肝膽專科的專業領域眾多,檢查醫師在大腸鏡檢查具有豐富經驗,更能抓出病兆、檢查仔細。     現在在大腸鏡檢查時,發現有息肉或早期大腸癌,當下就可藉由大腸鏡切除腫瘤器械去除病灶,並取得切片組織進行化驗。隨著新科技的發展,選擇拋棄式大腸鏡的器械,更可減少感染、出血風險,讓治療安全性進一步提升。     需定期檢查!沒有症狀就是大腸癌最大的威脅   「請記得,不要有症狀,才來做檢查!」高雄仁武康寧診所胃腸肝膽專科醫師陳韋志也叮嚀,不是所有大腸癌病患都會出現血便,不少病患沒有明顯症狀,結果透過健檢無意間才發現腫瘤病灶,因此定期健康檢查很重要。   陳韋志醫師提醒,如果曾發現有大腸息肉、菸酒習慣、BMI數值屬於肥胖或父母等一等親以內家人曾罹患大腸癌,都是高風險族群。建議定期接受大腸癌篩檢。舉例來說,若父母是大約50歲患有大腸癌,兒女建議約40歲就要開始留意大腸癌威脅,若父母為45歲得大腸癌,則建議兒女約35歲就要考慮接受相關檢查。只要及早發現、盡早展開治療,早期大腸癌的存活率很高,病患也可以維持很不錯的生活品質。     原文出處

自體免疫性關節炎,迷思要破解!醫師圖文剖析

2021年11月15日
公開
427

  文/ 黎子豪醫師   大家應該都有關節痠痛的經驗,多數關節痠痛會在休息之後較為緩解,不過有些關節痛卻是休息越久,越不舒服!   新光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黎子豪醫師指出,自體免疫性關節炎是免疫系統失調所導致的疾病,會造成關節慢性發炎、破壞,甚至因為全身性發炎,而伴隨多種共病。   關於自體免疫性關節炎有些常見的迷思,讓我們一一來了解。     迷思:關節炎就是「風濕」,是因為環境太過寒冷潮濕所造成?   許多人會有「關節疼痛等同於風濕」的誤解,其實「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特定的自體免疫疾病,並非單純的關節疼痛。   無論何種病因造成的關節炎,患者常在寒冷、潮濕或是天氣變化時,特別容易感到不舒服,黎子豪醫師指出,這可能是因為關節發炎後,內部感受壓力變化及痛覺的受器變得較敏感,加上關節週邊的肌肉與軟組織在低溫下較緊繃,血液循環亦較差的關係。單純的環境濕冷並不會造成關節炎。     迷思:關節炎就是年輕時吃太多寒涼食物,慢性毒害引起。   雖然有些研究顯示部分食物,如糖分或是鈉離子,可能與一些關節炎有關聯性,但因為每個人體質與生活形態迥異,所以不能遽下結論說某種關節炎是因為長期吃某特定食物所導致。   有些人會認為吃所謂屬性寒涼食品可能加重關節或軟組織疼痛,由於這類食品如最常被提出的白蘿蔔等,多半為富含膽鹼的食品,因此猜測膽鹼物質可能刺激關節內受器,影響疼痛產生與傳導。黎子豪醫師澄清,其實在吃下含有膽鹼的食物後,經由血液吸收並進入關節、軟組織的比例應該很低,不至於造成影響。建議病友要攝取多種食物,以維持均衡營養。       迷思:關節炎就是風濕等寒氣造成身體虛弱,需要吃補品來調養身體,祛寒排濕?   關節炎成因眾多,其中更有一部份是自體免疫所致,黎子豪醫師說,自體免疫疾病患者的治療目標,便是希望免疫反應不要過當。有許多補品號稱可以增強免疫力,這方面是與自體免疫疾病的治療邏輯背道而馳,另外這些額外「補品」,是否會與藥物產生交互作用,也較難掌握。   因此,在治療過程中,尤其還在調整藥物階段的時期,不建議額外使用坊間補品;若有營養食品的補充需求,則應該與專科醫師溝通,確保其需求與安全性。     迷思:關節炎吃些薑黃、乳油木果等健康食品就會好?   目前與這類食品相關的研究,僅限於動物實驗或小規模實驗,所以其劑量與功效在醫學上仍存有頗大的爭議,黎子豪醫師強調,患者不可能單靠吃健康食品,就讓關節炎痊癒。即使是研究結果相對明確的魚油,在一些治療準則或教科書中,也只屬於輔助,正規治療仍需以確實具有療效的藥物為主。   請勿抱持靠健康食品治療關節炎的謬誤!     迷思:關節炎只是關節腫痛,若能忍痛便不需治療?   關節炎成因非常多,無論是與免疫相關的類風濕性關節炎、或是與代謝相關的痛風性關節炎,牽涉層面都不只有關節,而會有其他器官的侵犯或併發症,必須查明原因並予以治療。黎子豪醫師提醒,治療目標除了解決關節疼痛之外,也可以預防關節炎反覆發作的困擾,更重要的是遏止相關併發症的產生。       迷思:全身上下關節肌肉都在痛,一定就是免疫失調?   多處關節的疼痛、僵硬,需要警覺是否有自體免疫的問題發生,畢竟自體免疫疾病的侵犯層面廣泛,可能影響全身,造成後果危篤的併發症。然而,全身性疼痛還可能來自於其他的原因,黎子豪醫師舉例,像是退化與肌肉耗損、內分泌疾患、纖維肌痛症,或是腫瘤、感染等病因。這些都必須靠問診、檢查,詳細評估才能釐清,如果有相關的症狀,建議儘快求診,才是解決之道。     迷思:反覆性關節痛,忍過發作期就好,不會是什麼大問題?   反覆性關節發炎的發作頻率不一、持續時間大約數日,可能會自動緩解。黎子豪醫師指出,由於症狀會自行消退,有些病友可能漸漸不以為意,或是自行至藥局買消炎藥解決;然而,其中有一定比率的人,日後可能演變成類風濕性關節炎。   目前國際學會也有建議所謂的「臨床可疑關節痛」,這個族群的人尤其要提高警覺;因此,出現這類困擾的朋友還是要就醫,與風濕免疫科醫師討論追蹤與治療的模式。     迷思:抽血發現抗核抗體ANA陽性,一定是紅斑性狼瘡?   抗核抗體ANA(anti-nuclear antibody)常被誤認為是紅斑性狼瘡的代表,黎子豪醫師解釋,其實抗核抗體ANA只是一項檢驗數據,背後臨床意義可能與許多身體疾病或狀況有關聯,其中包括免疫相關疾病(例如紅斑性狼瘡、乾燥症、類風濕關節炎、硬皮症、發炎性肌病變等),或是非免疫相關疾病(例如慢性感染、藥物反應、自發性肺纖維化等),甚至少部分無相關疾病的民眾,亦可能出現抗核抗體ANA陽性反應。   紅斑性狼瘡的診斷,除了抗核抗體陽性外,更要包含其他多項檢驗,以及臨床相關症狀才能診斷,絕非單憑一項檢驗就能確定。     迷思:抗核抗體ANA跟身體產生抵抗力或疫苗保護力有關?   抗核抗體ANA是身體出現針對自己正常細胞內的物質,這些原本不應該引起免疫反應的構造,產生了的異常免疫反應,黎子豪醫師澄清,抗核抗體ANA絕對與面對外來病原體的抵抗力,或是施打疫苗後產生的保護力無關。因此,出現抗核抗體時,需要請風濕專科醫師鑑別診斷,評估是否有異常的免疫反應。     迷思:紅斑性狼瘡或是乾燥症患者出現關節腫痛,是不是又多得了類風濕關節炎?   因為皮膚黏膜與關節處含有大量免疫細胞,所以自體免疫相關疾病很容易出現關節痛或關節炎等問題。黎子豪醫師,例如紅斑性狼瘡、乾燥症,或其他形形色色的免疫失調疾病,本身都可能出現關節症狀。   不過,有時候確實會在診斷某種免疫疾病後(尤其乾燥症最為常見),再被發現合併有另一種疾病如類風濕關節炎,因此如果出現關節腫痛等症狀時,要記得向醫師說明,才能進一步評估。     迷思:明明是關節腫和皮膚疹,但是醫生卻說是血管發炎?   有許多血管發炎疾病的背後原因,是過當的免疫反應,因此也可能出現關節腫痛、皮膚表現,黎子豪醫師說,在適當的檢查及充足的證據下,血管炎伴隨上述症狀非常合理。     迷思:沒有眼睛和尿道症狀,就不是反應性關節炎?   許多朋友在慢性關節炎檢查許久後,得到反應性關節炎這個結論,但上網查資料發現關於反應性關節炎的描述,會同時包含眼睛或泌尿道症狀。黎子豪醫師解釋,事實上這是因為上個世紀初發現此疾病時是整組症狀一起描述,不過後續研究指出,反應性關節炎患者同時出現這三個症狀的比例相當少數。所以,免疫風濕科醫師依照病史、臨床症狀、抽血數據及影像表現綜合評估後,仍可以確診為反應性關節炎。     迷思:自體免疫疾病是因為免疫失調,需要打免疫球蛋白治療嗎?   臨床上通常只有在自體免疫失調導致器官受損、有危險的情況,才會由醫師根據相關需要或適應症,考慮使用免疫球蛋白。黎子豪醫師說明,大多數患者的病情並沒有嚴重到需要使用免疫球蛋白,而且使用免疫球蛋白並非完全沒有副作用或風險,健保大多無法給付、所費不貲,因此不會是一般治療的常態。   自體免疫性關節炎的主要治療藥物有幾類,包括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類固醇、免疫抑制劑、生物製劑等,希望可以降低身體產生不適當的免疫反應。   原則上會先試著用一些口服藥物,黎子豪醫師說,如果無法有效控制疾病活性,便可考慮使用生物製劑,生物製劑的作用機轉比較專一,可以中和特定發炎物質,達到抑制發炎的效果。       迷思: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會讓免疫變得很差;使用類固醇很傷害身體,還會敗腎?   黎子豪醫師說,任何藥物都有其作用與副作用,因此在使用上醫師都會謹守其適應症,以及注意副作用的出現。免疫風濕科醫師常會開立免疫抑制劑,就是希望調整過當的自體免疫反應,至於每個人對各種藥物會產生多大的反應,會依個人體質、生活方式、日常環境不同而有差異,所以服藥過程中減少感染機會、警覺感染徵兆,在回診時醫病雙方共同注意,才能盡可能避免免疫被壓制過低的副作用。   長期或高劑量使用類固醇,的確容易出現令人困擾的副作用,但類固醇對腎臟功能影響較少,有時在腎功能不好的情況,類固醇反而會是暫時減緩急性發炎的主力藥物。黎子豪醫師說,無論是免疫抑制劑或類固醇,在服用過程中保護好自己免於被感染,以及注意是否有其他副作用或不適,同時遵照醫師指示及定期回診,才是最好的治療模式。     迷思:打疫苗會激發免疫反應,造成免疫關節炎加劇。   接種疫苗是希望藉由模仿目標病原體的特殊構造,來促使身體在沒有被感染的風險下,產生對抗它的抵抗力。   黎子豪醫師舉例,新冠肺炎的疫苗,尤其像mRNA疫苗,在剛推出時也有學者擔心,是否會在自體免疫族群中激發過當免疫反應,進而導致疾病活動度增加。不過,目前國際間已大規模施打疫苗,仍然沒有證據顯示在免疫關節炎族群會影響疾病活動度。因此,建議免疫相關疾病的朋友們,要在身體狀況穩定時完成疫苗施打,讓身體產生保護力。   原文出處

男大生身上處處紅草莓!? 光棍節偽脫單的原因 原來是他

2021年11月15日
公開
294

  近年流行1111光棍節,部分年輕人以自己是單身一族為傲,而單身已久的陳同學卻在光棍節過後,全身出現「紅草莓」,讓全班同學驚呼連連,直覺案情不單純。然而實情是陳同學近來課業繁忙壓力大,加上十一月天氣轉涼日夜溫差大,蕁麻疹又發作了,身上長滿蚊子咬般的丘疹塊,才導致誤會一場。   蕁麻疹是一種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疾病,發生於各年齡層。皮膚科林俊銘醫師觀察到蕁麻疹有年輕化的趨勢,臨床上也常遇到工作壓力大的上班族或學生病患。日前一位蕁麻疹學生患者,在高三時因為準備大學指考,蕁麻疹又如同魔神仔般再次找上門,讓他深陷在課業及疾病的無限輪迴痛苦中,續接受治療才獲得控制。      林俊銘醫師說明蕁麻疹分為急性和慢性,急性蕁麻疹患者引發過敏的原因,通常為接觸到過敏原,症狀來得快去得也快,而若是反覆發作持續超過六週,就屬於慢性蕁麻疹。由於慢性蕁麻疹難以找出確切原因,多與免疫系統有關,易因溫度變化、壓力或是睡眠不足誘發症狀,因此除了遠離過敏原外更需借助藥物治療達到病情穩定。       「新型第二代抗組織胺」效果持續24 小時 有效控制症狀   林俊銘醫師說明傳統抗組織胺藥物多數為短效型,雖可舒緩蕁麻疹患者不適的症狀,但因脂溶性高而易穿過「血腦障壁」進入大腦中樞,導致多數患者吃了這類藥物會引起嗜睡,或是發生便秘或排尿不順的副作用,年長者、有攝護腺肥大、尿道阻塞等皆不建議使用,同時藥效也不持久。   「新型第二代抗組織胺」的水溶性及專一性較高,比起傳統抗組織胺藥物除了抗過敏的作用外,也會影響體內其他接受器。「新型第二代抗組織胺」更集中在抗過敏的治療上,效果可持續24小時,且安全性高,持續使用1年耐受性依然良好。   林俊銘醫師提及若患者的工作或作息需要長時間專注力,如上班族、司機或工程師等,希望避開嗜睡的副作用,通常醫師會先開立「新型第二代抗組織胺」,不僅在臨床使用經驗成效較好,相對也提高患者的服藥順從性。   林俊銘醫師也提醒蕁麻疹患者最重要需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避免過度勞累及熬夜,也可選擇穿著寬鬆的衣服,隔絕刺激,亦可幫助減低蕁麻疹的發作。治療慢性蕁麻疹與三高慢性病一樣,需遵從醫囑,定期服用藥物以穩定控制病情。   原文出處

一直腹瀉要當心!發炎性腸道疾病

2021年11月12日
公開
328

作者: 劉育志 醫師   周莒光醫師:它就是逐年在上升,一年比一年多,以前我們都是罕見病,好久好久才看到一例,現在幾乎門診我每個月、每天都可以看到這樣的病人。   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歡迎周莒光醫師來到照護線上。   周莒光醫師:大家好,我是周醫師   劉育志醫師:請問周醫師,發炎性腸道疾病的成因為何?   周莒光醫師:就是免疫細胞會一直去攻擊腸道的上皮,攻擊腸道的結構,腸子就會發炎,反覆發炎之後就破損,包含它會一直出血,造成腸道後來變形、阻塞這些問題的產生,所以根本的原因是一個免疫系統的疾病。   劉育志醫師:發炎性腸道疾病有分哪幾種?   周莒光醫師:目前最常見的就是兩種,一個叫做克隆氏症,一個叫做潰瘍性大腸炎。   周莒光醫師:潰瘍性大結腸炎主要都是從肛門口起直腸到大腸的發炎,所以它主要的特徵就是病人要不是裏急後重,因為腸子腫起來,要不他大便有血,因為腸子發炎的很厲害黏摸就開始出血,要不他就會拉肚子、一直水瀉,因為發炎關係,大腸一直分泌黏液跟水,就是主要是潰瘍性結腸炎的特徵。   劉育志醫師:請問克隆氏症的特徵為何?   周莒光醫師:克隆氏症的特徵就很多元,因為克隆氏症可能在不同地方產生這些潰瘍,所以它在上面的潰瘍,接近胃、十二指腸潰瘍可能會上腹痛,可能也會伴隨一些出血,到中段的小腸的時候,他就可能在肚子比較偏中間的地方痛,下段的大腸痛的位置就不一樣,也會合併一些出血症狀,我必須要說克隆氏的症狀非常非常多元、多變,有些不明原因的腹痛,醫生還是必須要想到說有克隆氏症這種診斷的可能性在。   周莒光醫師:我要再講克隆氏症不容易被診斷,因為有些克隆氏症特別它侷限在小腸的時候,會牽涉到一件事情就是說,上面的胃鏡也檢查不到,下面的大腸鏡也檢查不到,非得去做個小腸鏡,做小腸鏡不是一個輕鬆又容易的檢查。   劉育志醫師:請問發炎性腸道疾病,會帶來什麼樣的長期併發症?   周莒光醫師:我們這麼努力去治療發炎性腸道疾病的目的,就是希望不要導致長期併發症,因為腸子在反覆發炎的過程中它會壞掉、它會結痂、它會變形,失去功能的時候、成阻塞的時候,我們就不得不去把它開掉,這個就是最大問題,我們要避免事情就這樣,再來是它反覆發炎久了之後,長期癌症風險上升,會增加他得到大腸癌的風險。   周莒光醫師:再來是特別是克隆氏症,因為當它反覆發炎變成全層穿孔之後,病人會進入一個無止境感染的階段,那個會非常非常糟糕,克隆氏症因為又影響到小腸,如果小腸未來又被切掉的話,會變成短腸症,他得一輩子使用全靜脈營養注射,這是非常非常糟糕,所以我們醫生會盡全力,不要讓患者走到這條路上。   劉育志醫師:發炎性腸道疾病患者,後來接受手術的比例大概有多少?   周莒光醫師:我覺得過去的時代比較高,但是在生物製劑的時代其實已經顯著下降,現在會接觸手術的比例已經非常低了,只要他能夠早期就醫、早期治療,不要走入末期的話,基本上是還不錯。   劉育志醫師:發炎性腸道疾病的危險因子有哪些?   周莒光醫師:坦白說這個問題現在大家都很感興趣,但是說真的,真的不知道,我們現在還不知道誰比較會得這些病,還搞不清楚,目前就是大家在推測,我們的飲食越來越西化,所以我們這個盛行率有慢慢的往美國、歐洲這些國家去靠近,但是真正的危險因子其實到今天還是不知道。   劉育志醫師:現在台灣的盛行率的變化大概是怎麼樣?   周莒光醫師:它就是逐年在上升,一年比一年多,以前我們都是罕見病,好久好久才看到一例,現在幾乎門診我每個月、每天都可以看到這樣的病人。   劉育志醫師:請問發炎性腸道疾病的治療選項有哪些?   周莒光醫師:輕症的話原則上可以吃口服藥,口服藥丸就很簡單,就是一些抗發炎類的藥物,它也有做塞劑的劑型或是灌腸的劑型,如果你的發炎比較侷限在下段的大腸的話,灌的到的地方可以用塞的,這是輕症的部分。   周莒光醫師:再上去的話,我們就得使用所謂的免疫系統調節的藥物,當然就是包含類固醇,再來就是一些免疫抑制劑,過去在器官移植抗排斥的病人身上使用的藥物,這是第二類的藥物。   周莒光醫師:最新這一類的藥物就是要跟患者講的就是生物製劑,生物製劑它可以直接調整免疫系統,目前就是有分兩類,一種是腸道專一的,一種是非腸道專一的全身性的生物製劑,目前兩種效果都非常非常好,而且它可以控制的更好,副作用更少,當然它施打期間是更長,患者可以久久一個月、兩個月打一次,非常非常方便。   劉育志醫師:請問腸道專一跟全身性,它們差別在哪裡?   周莒光醫師:以前是比較全身性的生物製劑,它可以用在全身的各式各樣的免疫系統的疾病,關節炎都是這一類的藥物,目前因為我們也不希望它有一些全身的作用,所以就經過研發,它們就會有提供這種比較針對腸道專一的藥物,這樣的藥物有幾個好處,當然我們預期他的副作用會更少,實際上在研究裡面也指出它的效果更強、更好。   劉育志醫師:生物製劑對患者會有什麼樣的幫助?   周莒光醫師:相較於過去的這些類固醇跟口服類的藥物,過去的這類藥物它的效果不夠強,第二件事情,過去這類藥物也有所謂的副作用,吃類固醇會月亮臉、水牛肩、皮膚不好,這些問題都是一直都存在的,所以要長期使用這些藥物,去壓制、控制這些發炎性腸道疾病,其實是有困難度的。   周莒光醫師:新的這一系列的生物製劑有非常多種類的藥物,它有幾個好處,第一個它比過去效果好,它比較容易控制住整個發炎的狀況,甚至我們可以追求所謂叫做mucosal healing,整個像正常的上皮一樣,我可以追求到這個程度,第二件事情它好處就是它副作用真的少,比較針對這一系列的疾病,調控比較專一的免疫系統,所以它比較不會產生其他副作用,第三個我覺得最好的好處,就是它施打時間真的很長,有些藥物甚至兩個月才打一次,病人就兩個月回來醫院,打這麼一次藥就可以得到很好控制,所以跟過去是真的不太一樣。   周莒光醫師: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最近診斷的一個二十幾歲的女性,這個女生她很單純,她就拉肚子拉了一個月,就也有解一點血便,病人有點發燒就來住院,當然她在不同醫院就診,她就覺得她是所謂的胃腸炎,其實也很合理,我們就打打抗生素,大家一開始一定是想這件事情,時候來我手上時候,我就覺得這不對,這個時間太長了,第二件事情,通常的胃腸炎沒有這麼難去處理它,所以我們就做大腸鏡下去診斷做切片採檢,大腸鏡也是典型的潰瘍性大腸炎。   周莒光醫師:這個個案為什麼我印象這麼深刻,因為也是要提醒大家,其實也是會有急性的潰瘍性大腸炎的發生,它們會有急性表現,而且這幾年就是越來越多,而且表現的症狀越來越強。   周莒光醫師:我想要跟患者講最重要的事情是,第一個這個東西有時候不是那麼容易診斷,它有時候表現非常多元,當你有腸道症狀,你一直沒辦法解決的話,我會建議還是要找胃腸專科醫師,去做完整的評估跟檢查,第二件事情就是,當你診斷了這個疾病之後,其實目前有非常好的藥物可以去做治療,跟過去的時代已經不一樣了,所以可以尋求比較專門的醫生去做治療,可以得到很好的生活品質、治療成效,跟比較少的副作用。   劉育志醫師:感謝周醫師來到照護線上,我們下次再見,掰掰!   原文出處

出現昏厥時,平均剩3年!治療主動脈瓣狹窄,心臟外科醫師圖解懶人包

2021年11月11日
公開
274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醫師,我母親前兩天又昏倒了。」王小姐憂心地說。   「可能是主動脈瓣狹窄的問題又惡化了,」醫師蹙起眉頭說,「我們再做一次心臟超音波,評估目前主動脈狹窄的狀況。」   「最近已經昏倒三次了,是不是應該開刀換瓣膜?」王小姐問。   「主動脈瓣狹窄惡化會危及性命,的確要考慮把損壞的瓣膜換掉。」醫師點點頭說。   主動脈瓣狹窄初期大多沒有症狀,一旦出現症狀,就像啟動了倒數計時器,嘉義長庚心臟外科副教授黃耀廣醫師指出,患者在出現胸痛、昏厥、心衰竭等症狀後的平均存活時間,分別剩下5年、3年、2年〔1〕。建議要進行手術介入,更換損壞、狹窄的瓣膜。   我們的心臟收縮時可以推動血液循環,為了讓血液朝正確的方向流動,心房與心室的出口都具有瓣膜,像單向式閘門,可以防止血液逆流。   「主動脈瓣位於左心室與主動脈的交界,負責讓心臟的血液朝著主動脈的方向前進」,黃耀廣醫師解釋,「當左心室收縮時,主動脈瓣會開啟,讓血液從左心室流入主動脈;當左心室舒張時,主動脈瓣會關閉,避免血液流回左心室。無論是瓣膜關不緊,或是瓣膜打不開,都會造成大問題。」     關不緊的瓣膜,主動脈瓣閉鎖不全   「導致主動脈瓣膜閉鎖不全的原因包括老化、感染、風濕性心臟病等,在過去大部分是風濕性心臟病,現在則是感染,而造成瓣膜損壞。」黃耀廣醫師說,「部分患者是天生的,因為主動脈瓣膜的構造長得不太一樣,而在關閉時無法密合。」   如果主動脈瓣無法完全關閉,血液便會在心臟舒張的時候,從主動脈灌回心臟裡,進而導致肺高壓。黃耀廣醫師說,肺高壓容易讓患者咳嗽,若出現肺水腫,就會越來越喘。       打不開的瓣膜,主動脈瓣狹窄   「大部分的主動脈狹窄,是因為年紀大而使主動脈瓣老化、變硬,較常出現在八十歲左右。」黃耀廣醫師說,「另一種情況是有些人的瓣膜先天長得不一樣,大部分人的主動脈瓣都是三個葉片,但是他只有兩個葉片,所以主動脈瓣狹窄會比較早發生,大概在五、六十歲便開始出現症狀。至於風濕性心臟病,是小時候感染β溶血性A群鏈球菌,使主動脈瓣膜漸漸黏在一起,現今在台灣已經非常少見。」   主動脈瓣狹窄時,血液無法在心臟收縮時順利流出心臟,使心臟必須更費力收縮,而身體則無法獲得足夠的血液供應。   主動脈瓣狹窄初期都沒有症狀,黃耀廣醫師分析,隨著主動脈瓣狹窄惡化,器官得不到足夠的血液供應時,便會出現問題,例如冠狀動脈血流不足,會導致胸悶、胸痛;腦部血流不足,會出現頭暈、昏厥;全身的血流不足,病人就會喘、心衰竭。     何時會需要接受主動脈瓣置換手術?   一開始的主動脈瓣狹窄或逆流,都是以藥物控制為主,醫師會根據患者的狀況使用合適的藥物,黃耀廣副教授指出,如果瓣膜功能變差,心臟收縮率也跟著下降,就要趕快動手術,只有手術治療能夠有效解決主動脈瓣狹窄的問題。     由於大部分患者的主動脈瓣已經不堪使用,所以主要使用主動脈瓣置換手術。黃耀廣醫師說明,更換主動脈瓣目前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利用導管從血管內進行主動脈更換,另一種是打開主動脈,將損壞的主動脈瓣切除,然後縫上人工瓣膜。     機械瓣膜、生物瓣膜,人工瓣膜怎麼選?   人工瓣膜可分成機械瓣膜與生物瓣膜,黃耀廣醫師分析,機械瓣膜的優點是很耐用,不太容易損壞,至於機械瓣膜的缺點是必須終身服用抗凝血劑,而且使用機械瓣膜的患者中風的機率會比生物瓣膜還要高一些。   生物瓣膜的優點是不需要終身使用很強的抗凝血劑,甚至有些病患不需要抗凝血劑。     「剛換完生物瓣膜後,會先吃一段時間的抗凝血劑,等到血管內皮細胞慢慢長到瓣膜上。」黃耀廣醫師說,「但是因為有部分患者合併有心房顫動,吃抗凝血劑能預防血栓形成,會比較安全,所以這類病患得請他繼續吃抗凝血劑,只是劑量可以比較低。」   生物瓣膜包括豬組織瓣膜和牛組織瓣膜,黃耀廣醫師說,牛組織瓣膜具有結構上的優勢,最大開口可以開的比較大,有效開口面積和血液動力學比豬組織瓣膜好,讓患者擁有較好的活動能力與心肺功能。由於有效面積大,未來發生狹窄的機會就比較低,根據國外的研究,應該可以使用到15年以上。     貼心小提醒   主動脈瓣狹窄初期,患者通常沒有感覺,隨著主動脈瓣狹窄惡化,身體各器官漸漸得不到足夠的血液供應,於是患者會開始感到胸悶、胸痛、心悸、頭暈、昏厥、疲倦無力、活動時很容易喘。   如果出現相關症狀時,千萬不要自認為是單純的老化而延誤就醫,黃耀廣醫師提醒,主動脈瓣狹窄會對性命造成威脅,最好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1. Izumo M, Takeuchi M, Seo Y, Yamashita E, Suzuki K, Ishizu T, Sato K, Oshima S, Aonuma K, Otsuji Y, Akashi YJ. Prognostic implications in patients with symptomatic aortic stenosis and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 Japanese multicenter aortic stenosis, retrospective (JUST-R) registry. J Cardiol. 2017 Jan;69(1):110-118. doi: 10.1016/j.jjcc.2016.01.015. Epub 2016 Feb 28. PMID: 26936469.   原文出處

高血壓不處理,中風、肺炎跟著來,心臟專科醫師圖解懶人包

2021年11月11日
公開
302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你的血壓還是都偏高耶。」醫師翻著李先生的血壓紀錄本說,「上次開的血壓藥有吃嗎?」   「有啊,有啊。」李先生點點頭說,「我每天都…」   「你哪有啊?」李太太忍不住插嘴道,「醫師明明開兩種血壓藥,結果你每天都只挑一種吃,而且還週休二日,竟然好意思說有!」   「欸…我就覺得沒什麼不舒服…」李先生支支吾吾的說,「而且現在才三十幾歲…」   「很多人都覺得沒有不舒服,所以就不想按時服藥控制血壓,」新竹馬偕紀念醫院心臟內科林柏霖醫師指出,「其實高血壓本來就沒有明顯症狀,但是心臟、腎臟、眼睛等器官都會受損,還會增加腦中風的危險!」   根據國民健康署的資料,台灣18歲以上民眾高血壓的盛行率達25.82%,男性為29.78%,女性為21.99%〔1〕。「有些統計報告顯示,六十五歲以上的老人家,大概六成有高血壓,」林柏霖醫師表示,「其實我覺得高血壓的盛行率可能更高,因為很多人都沒在量血壓,而不會發現自己的血壓過高。即使量到血壓超標,大概也有一半的人不願意吃藥控制。」     血壓超標雖然無感,卻很傷身   美國心臟學會建議,收縮壓應該低於120 mmHg,舒張壓應該低於80 mmHg。   當收縮壓介於130-139 mmHg,或舒張壓介於80-89 mmHg,屬於第一期高血壓。   當收縮壓超過140 mmHg,或舒張壓超過90 mmHg,屬於第二期高血壓。   當收縮壓超過180 mmHg,或舒張壓超過120 mmHg,稱為高血壓危象(Hypertensive crisis) 血壓超標時,患者往往不知不覺,林柏霖醫師說,「收縮壓在130、140 mmHg時,本來就不會有症狀。除非患者的血壓非常高,高達180 mmHg、甚至200 mmHg以上,才可能有一些症狀,例如頭暈、頭痛、胸痛、呼吸急促、視力模糊等。嚴重可能出現中風、主動脈剝離等致命併發症。」     血壓超標時雖然無感,但是各個器官都會漸漸受到傷害,林柏霖醫師分析,心臟的部分會造成心臟肥大、心臟衰竭,腎臟的部分會造成腎臟病變、腎臟衰竭,眼睛的部分會視網膜病變,主動脈的部分可能造成主動脈瘤,腦部也可能中風。林柏霖醫師說,「將血壓控制好,能夠降低多種併發症的風險,CP值很高!」   為了將血壓控制達標,患者經常需要合併使用不同機轉的藥物,這時為了提升藥物遵從性,醫師會考慮選用複方藥物。「很多時候,我開兩顆藥給病人,他會只挑一顆吃。」林柏霖醫師分享,「為了改善這種狀況,可能使用複方藥。也許先請患者吃半顆,然後再根據血壓狀況慢慢調整。」     高血壓患者中風後,當心吸入性肺炎   腦中風是高血壓常見的併發症,腦部中風後經常會有神經學後遺症,例如肢體無力、吞嚥障礙等,進而導致多種併發症。根據統計,肺炎是中風後最常見的感染,也是重要死亡原因,而且吸入性肺炎亦是中風患者長期住院的危險因子。   無症狀吸入與吞嚥困難是造成中風慢性期發生吸入性肺炎的重要原因之一,因為口水、食物、飲料可能在吞嚥過程中進到氣管內,而漸漸引發肺炎。   正常時候,若東西落入氣管內,便會觸發劇烈的咳嗽反射,然而腦部中風後,咳嗽反射可能變差,而失去這一個重要的保護機制,如何預防後續的吸入性肺炎是大家重視的課題。   因此,為了降低中風併發肺炎感染的風險,中風患者建議可以使用ACEi(血管緊縮素轉化酶抑制劑,angiotensio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這類藥物來控制血壓,林柏霖醫師解釋,日本有研究證實ACEi有助於降低吸入性肺炎的發生率,能夠改善中風患者的問題。     ACEi能夠降低中風後患者發生肺炎風險的機轉可能與呼吸道中P物質(substance-P)的濃度增加有關,林柏霖醫師說明,P物質濃度增加能提高咳嗽反射的敏感度,在中風患者身上,正好可以改善咳嗽反射,而減少吸入性肺炎的發生率。   此外,肺炎鏈球菌也是導致肺炎的常見細菌,除了肺炎之外還可能導致腦炎、敗血症等嚴重併發症,所以林柏霖醫師也提醒,建議這類患者可以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以提升保護力。     高血壓日常保養重點   大家一定要先知道自己正確的血壓,林柏霖醫師強調,居家測量血壓請把握722原則,第一個「7」的意思是連續7天量血壓,第二個「2」的意思是早上跟晚上都要量血壓,第三個「2」的意思是每次量血壓要連續量兩遍,量血壓的時候,請先坐下休息五分鐘。透過這樣的方式較能呈現真實血壓狀況,醫師才有辦法選擇合適的藥物。     「很多患者只有在回診時量血壓,一坐下來就量,血壓容易偏高,如果看到醫師會緊張,血壓又會更高。」林柏霖醫師說,「根據錯誤的血壓,不容易正確調整藥物。」   高血壓患者務必要戒菸、戒酒,飲食最好要少油、少鹽,每週要有規律運動,維持理想體重也對血壓的控制有幫助。     貼心小提醒   血壓偏高通常不知不覺,但日積月累下來,會對各個器官造成危害,林柏霖醫師說,大家要養成在家量血壓的習慣,才能掌握自己真實的血壓狀況。   如果有高血壓的狀況,請和醫師好好配合,按時服藥將血壓控制好,能夠降低多種併發症的風險,CP值很高呦!   參考資料: 1. 2016-2019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   原文出處

心肌梗塞超危急!搶通血路、預防再發,心臟科醫師圖文講解

2021年11月10日
公開
419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一名銀髮男性患者摀著胸口進入診間,即向醫師訴說其不適,經詢問過往病史,發現該患者十幾年前曾裝設過心臟支架,近期又感到心臟開始出狀況,聽到這樣的症狀描述,醫師通常會檢查是否有心絞痛或心肌梗塞,馬偕紀念醫院總院副院長暨心臟內科資深主治醫師洪大川醫師回憶,「該患者的心電圖顯示有心肌梗塞的狀況,所以立刻轉到急診室,安排緊急心導管,並再次放了心臟支架。」   洪大川醫師叮嚀,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放完心臟支架後,必須使用至少一年的雙抗藥物治療,因患者的其他冠狀動脈或同一條冠狀動脈,都可能出現斑塊破裂,而產生血栓導致第二次心肌梗塞,故只要沒有禁忌症,都需使用雙抗藥物治療,預防心血管事件再度發生!     心肌梗塞危險因子,趕快檢查看看   我們的心臟每天跳動大約10萬下,所以需要充足血液供應,洪大川醫師解釋,冠狀動脈是負責供應心臟血流的動脈,當冠狀動脈狹窄時,心肌會缺血,而出現心絞痛、心肌梗塞等問題,稱為冠狀動脈心臟病(冠心病)。洪大川醫師說明,心肌梗塞的危險因子多樣,包括客控制即不可控制因素。不可控制因素如年紀、性別、家族史等。年紀方面,男性大於45歲、女性大於55歲,心肌梗塞的風險會增加。女性荷爾蒙對於心血管有保護效果,所以停經前的女性,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較低,在停經後,風險便逐漸增加;家族史方面,若父親55歲前、母親65歲前就發生急性心肌梗塞,也是危險因子之一。     可控制因素則有,三高(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抽菸與A型人格等。洪大川醫師說,大家熟悉的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都可能導致血管病變、硬化,至於個性急躁、易緊張、壓力大的A型人格,也有較高的機會罹患心血管疾病,呼籲以上族群應特別當心。     血栓形成導致冠狀動脈阻塞   動脈粥狀硬化是造成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洪大川醫師解釋,低密度膽固醇(LDL-C)會沉積在血管壁,讓血管逐漸狹窄,而影響血液循環。患者可能在運動時感到胸悶不適,停下來休息之後可以漸漸緩解。當血液通過血管狹窄處,流速會增加,而可能導致動脈內膜破損,洪大川醫師說,動脈內膜破損就類似皮膚受傷破皮,血小板會聚集形成血栓來覆蓋,這時原本已然狹窄的血管可能就被完全堵住,阻斷血流。     洪大川醫師提到,若心臟的冠狀動脈被堵住,就會出現心肌梗塞;若腦部血管被堵住,就會腦中風。冠狀動脈狹窄患者的運動耐受度較差,但休息之後症狀會可逐漸緩解,至於急性心肌梗塞就可能導致猝死,必須積極介入治療,搶通血管才能挽回性命。     心肌梗塞的治療與保養全解析   洪大川醫師表示,導致心肌梗塞的主因是血栓塞住血管,因此治療目標是盡快以藥物及非藥物方式來改善心臟灌流。血栓成份共有二種,一種是血小板系統,一種是凝血系統,所以會使用抗血小板藥物與抗凝血藥物來抑制血栓形成,並考慮使用血栓溶解劑來溶解血栓。非藥物治療部分能做緊急心導管放置心臟支架,撐開冠狀動脈狹窄部位。倘若不適合放心臟支架,則會由心血管外科醫師進行冠狀動脈繞道手術,開闢一條外環道路繞過狹窄段落。   成功清除血栓、恢復心臟灌流後,接下來的目標就是預防血栓再次形成。洪大川醫師說,「阿斯匹靈是常用的抗血小板藥物,但單用阿斯匹靈沒有辦法完全抑制血栓形成,所以需加上第二種藥物,透過不同機轉的藥物來抑制血小板,稱為雙抗藥物治療。」     阿斯匹靈屬於非類固醇抗發炎藥(NSAIDs),長期服用後可能有腸胃不適、胃潰瘍、黑便等狀況,洪大川醫師提醒,若有類似狀況,應主動與醫師反映,並與醫師討論調整用藥,以減少副作用,切勿因此自行停藥。   洪大川醫師分析,目前有幾種狀況會建議採取雙抗治療,第一種是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於一年內需要持續用雙抗藥物治療;第二種是剛放完心臟支架,因為對身體而言,心臟支架是外來物,身體會試圖將其包覆,因而形成血栓,所以必須使用雙抗藥物治療,以免血管再度被血栓塞住;第三種是接受冠狀動脈繞道手術,也建議使用雙抗藥物治療。只要沒有禁忌症、或容易出血的狀況,都需要採取雙抗藥物治療。   為避免粥狀動脈硬化持續惡化,引發腦中風或心肌梗塞,患者要積極控制各項危險因子,洪大川醫師強調,血壓請控制130/80 mmHg以下;血糖要將糖化血色素控制在7.0 %以下;血脂應至少把低密度膽固醇LDL-C控制在70 mg/dL以下,如果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併有糖尿病,更建議把低密度膽固醇LDL-C控制在55 mg/dL以下。     貼心小提醒   洪大川醫師補充,心肌梗塞患者常伴隨心臟衰竭、心律不整、慢性腎臟病等問題,醫師會根據患者的狀況,挑選搭配合適的藥物。除了藥物之外,生活型態也需要調整,包括保持充足睡眠、規律運動,飲食以低鹽、低糖、低油為原則,盡量避免醃製、加工食品。最重要的是避免抽菸,也要遠離二手菸。   冠心病患者如果感染新冠肺炎,演變成重症甚至死亡的風險較一般人高,若狀況穩定,建議患者應接種疫苗。接種疫苗前,心血管用藥不必停,洪大川醫師叮嚀,如果有疑慮,可與您的醫師討論。長期保養對心肌梗塞患者非常重要,請務必與醫師密切配合,穩定服藥治療,切莫擅自停藥!   MAT-TW-2101188-1.0-11/2021   原文出處

整隻腳發紫、脹痛!搶通深層靜脈栓塞,血管外科醫師圖文解說

2021年11月10日
公開
288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醫師,我的左腳會不會壞死啊?」躺在急診推床上的王先生一臉擔憂地說,「之前醫師說是蜂窩性組織炎,所以有吃抗生素,但是好像都沒有改善。整隻腳很脹、很痛,摸起來都硬硬的。」相較於右腿,王先生的左腿已明顯腫脹發紫。   「這恐怕不是單純的蜂窩性組織炎,」醫師蹙起眉頭說,「你的腳有可能是血管塞住了。」   「血管塞住!?那該怎麼辦?該不會需要截肢吧?」王先生緊張地問。   「出現單側下肢腫脹、疼痛時,一定要留意是否有深層靜脈栓塞的狀況。」國軍高雄總醫院左營分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蔡承根醫師指出,「經過一系列的檢查後,我們確認他的問題並非蜂窩性組織炎,而是位於骨盆腔內部的髂靜脈血栓合併嚴重狹窄,血液無法順利流回心臟,鬱積在下肢靜脈,便會產生一連串不適。由於靜脈回流受阻,也會影響表層靜脈,所以皮膚也常會出現反覆發炎的現象。」   為了解決深部靜脈血栓及狹窄的問題,便安排微創方式的血管介入治療,經由導管溶栓及使用氣球擴張狹窄的靜脈,然後再置放靜脈支架把髂靜脈完全撐開,蔡承根醫師說,深部靜脈血栓及源頭狹窄的問題解決了,他的左腳便不再疼痛,也漸漸消腫,之後也比較不會再發生反覆性的蜂窩性組織炎問題了。     深層靜脈栓塞恐導致猝死   心臟是推動生命運轉的引擎,經由動脈將血液送往全身,維持各器官的運行,爾後血液會經由靜脈流回心臟。由於下肢距離心臟較遠,且受到重力影響,回流相對困難。   我們的下肢靜脈可分為淺層靜脈與深層靜脈,蔡承根醫師指出,淺層靜脈位在皮下肉眼可見的位置,深層靜脈則是包覆在肌肉裡面,兩者由交通支連接。當淺層靜脈與深層靜脈出狀況時,會產生不太一樣的症狀。   淺層靜脈在皮膚表層,發生栓塞時,可以從皮膚表面可以摸到一段腫脹、發炎、疼痛的血管,附近的皮膚也會發紅。淺層靜脈栓塞的發生,大多是因為血液循環不良,例如久坐、久站、創傷、使用靜脈留置針頭等。     深層靜脈的管徑較粗,若出現栓塞,便會造成較嚴重的問題,蔡承根醫師舉例,「深層靜脈栓塞就像高速公路上出了場大車禍,整條血管無法運行,影響層面較廣,併發症也比較嚴重。」   下肢的血液循環靠深層靜脈進入骨盆腔,當血液不流通時,大量血液會鬱積在下肢,蔡承根醫師指出,從外觀可以見到,患者的整隻腳由腳趾頭開始往上腫脹、甚至泛紅、發紫,兩隻腳的粗細有明顯差異,而且會伴隨疼痛不適。   除了腳腫、疼痛之外,鬱積的血液可能凝結成血塊,蔡承根醫師說,倘若血塊順著血液流回心臟,便可能造成肺栓塞,患者會突然喘不過氣,嚴重可能猝死!      盤點深層靜脈栓塞危險因子   深層靜脈栓塞的原因可能是因為血管阻塞或血液循環不良,蔡承根主任表示,久坐、久站、臥床或長期維持相同姿勢時,下肢血液停滯便容易凝固,而形成血栓。其他的危險因子還包括懷孕、體重過重、抽菸、癌症、心臟衰竭、家族史、服用避孕藥等。     「懷疑深層靜脈栓塞時,可以使用超音波檢查,測量下肢血流的狀況,並尋找血栓的位置,若血栓位置越往心臟的方向靠近,血管會鼓脹的越厲害。」蔡承根主任說,「更上游的靜脈也不能疏忽,尤其是腹部骨盆腔內的血管,因為動脈與靜脈在此交會,靜脈走在動脈後面,有部分靜脈會被動脈橫跨其上,在長期壓迫之下,位於骨盆腔的髂靜脈可能產生病變、纖維化甚至是萎縮退化,導致血管狹窄,嚴重影響下肢血液回流。」   由於靜脈後面是又是脊椎,當脊椎退化產生骨刺或椎體變形,血液回流時因前方動脈反覆搏動及機械式的摩擦,前後夾擊髂靜脈的情況下,也容易使靜脈受傷,蔡承根醫師解釋,這樣的持續機械性的傷害會無聲無息地破壞靜脈管壁,使靜脈慢慢開始纖維化及萎縮。     及時治療,搶通下肢血流!   突然出現單側腳腫、疼痛等不適時,要盡快就醫,蔡承根醫師說,在深層靜脈栓塞初期,可以嘗試使用溶解血栓的藥物來治療,有時血栓的形成不只侷限在一處,所以在治療期間需要密切觀察。     針對髂靜脈狹窄的部分,可以考慮血管介入治療,利用靜脈支架來撐開靜脈的管徑,蔡承根醫師解釋,「我們會從大腿部位股靜脈或膝蓋後的膕靜脈穿刺,將導管放入髂靜脈,小心地穿過血管狹窄的部位,接著用氣球擴張血管管徑,在這個擴張的過程中即使只在狹窄部位擴張增加2至4毫米,也能讓堵塞的狀況大幅改善,增加靜脈的回流,患者的症狀就會慢慢緩解。」   為了避免病變的靜脈在擴張後漸漸萎縮回原狀,我們可以在氣球擴張後置放靜脈支架,蔡承根醫師說,靜脈支架能夠將靜脈血管完全地撐開,維持靜脈暢通的狀態,減少深層靜脈栓塞復發的機會。所以治療方式要把髂靜脈狹窄的源頭問題徹底處理,才是完整治標及治本的治療。回過頭來說,有些人有潛在髂靜脈的問題,早期都是先以腳腫,小腿皮膚顏色改變及皮膚搔癢,甚至是小腿有反覆潰瘍傷口呈現,這些其實都是要小心是非血栓性髂靜脈病變的特徵表現,早期發現早期處理,才不用等到演變成深部靜脈血栓的血栓性髂靜脈病變再來就醫,處理方式也就不會那麼棘手複雜了,而且長期的預後也比較好。     貼心小提醒   久坐、久站、臥床、長時間維持同樣的姿勢都會導致血液滯留而容易出現深層靜脈栓塞,大家要盡量避免。蔡承根醫師提醒,如果出現單腳腫脹、疼痛、發紅、發紫的狀況,務必盡快就醫,才能及早搶通血管,恢復血液循環,以避免出現嚴重的併發症!   原文出處

肌肉疼痛、走路變慢、越來越喘,破壞全身肌肉的龐貝氏症,醫師圖文詳解

2021年11月10日
公開
327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醫師,我先生很會打呼,不過最近他的打呼聲都會中斷,停頓好幾秒才又開始呼吸。」陳女士仔細描述先生睡覺的狀況,「早上起床的時候,他都會抱怨頭痛,而且很容易打瞌睡。」   「還有其他不舒服嗎?」醫師問。   「他的體力也有變差,走路、爬樓梯都比較慢,經常肌肉痠痛,偶而還會跌倒。」陳女士說,「有醫師覺得不對勁,請我們進一步檢查。」   肌肉疼痛、體力變差、睡眠呼吸中止等症狀看似無關,但是可能源自同樣的問題,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神經內科醫師黃錦章教授表示,「龐貝氏症」是一種遺傳性代謝疾病,會讓全身肌肉細胞遭到破壞,而越來越沒有力氣。如果沒有及時接受治療,患者將漸漸無力呼吸,越來越喘,最後會需要長期使用呼吸器維生。     什麼是龐貝氏症?   龐貝氏症(Pompe Disease)是種代謝性疾病,又稱為及肝醣儲積症第二型或酸性麥芽糖酵素缺乏症,屬自體隱性遺傳疾病。由於第17對染色體上的GAA基因有缺陷,使患者體內缺乏GAA酵素,而無法分解肝醣。在台灣,新生兒的發生率大概5萬分之一,晚發型龐貝氏症的發生率約為2萬分之1。   「我們的身體會將肝醣儲存在肌肉細胞裡,等到有需要的時候,細胞裡的溶小體會將肝醣分解為葡萄糖。」黃錦章教授解釋,「缺乏GAA酵素時,肝醣會大量堆積在溶小體內,而漸漸對肌肉細胞造成傷害,使患者肌肉越來越無力,逐漸進展到心臟無力、呼吸衰竭。」       龐貝氏症有兩種類型   龐貝氏症可分成嬰兒型與晚發型,嬰兒型龐貝氏症在出生幾個月便會出現症狀,病程進展較快,黃錦章教授解釋,常見表現包括肌肉無力、心臟肥大、肝臟肥大、舌頭肥大、呼吸困難等,多數患童會在一至兩年內死亡。   晚發型龐貝氏症,是超過兩歲以上才發病,從兒童到老年都可能發病,病程進展較慢,黃錦章教授說,通常是從軀幹、下肢開始出現肌肉疼痛和肌肉無力,活動時比較疲倦,然後有吞嚥困難、呼吸較喘,部分患者有睡眠障礙。   晚發型龐貝氏症的診斷比較困難,從發病到確定診斷大概六至十二年,黃錦章教授說,因為龐貝氏症較罕見,肌肉無力的患者不容易及時確診,而出現永久性傷害。根據研究,越晚被診斷、越晚使用藥物處理,就有更嚴重的永久性傷害,患者可能會需要長期仰賴呼吸器維生。     遇到哪些狀況要想到龐貝氏症呢?「例如不明肌肉痠痛、行動走路較無力、常常跌倒、走路的模式改變、沒有辦法爬樓梯,或是脊椎側彎等。」黃錦章教授提醒,「龐貝氏症患者常有呼吸中止症,睡覺的時候打呼聲會中斷,過一陣子才又繼續。呼吸中止症會造成患者缺氧,可能在起床的時候感到頭痛,因為睡眠品質很差,白天容易嗜睡、精神不繼。患者的腸胃道肌肉也受到影響,可能造成進食、吞嚥困難。」   「我們也可以請患者做六分鐘行走測試,看看他能夠在六分鐘內走多遠。」黃錦章教授說,「並透過病史詢問,能夠了解症狀發生的時間有多久。」   懷疑龐貝氏症時,可以抽血檢查。黃錦章教授說,現在已有快速簡便的診斷方法,透過抽血滴在濾紙片上檢查,評估GAA酵素的狀況。如果發現異常,便會進一步做基因方面的檢查,以確定是否為龐貝氏症。       確診為龐貝氏症怎麼辦?   肌肉遭到破壞後,肌耐力會變差,且可能出現攣縮,除定期酵素介入外,復健科醫師、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也會根據病況設計合適的運動處方,幫助維持肌力、心肺功能,必要時也可以使用各種輔具。   由於龐貝氏症患者的咀嚼、吞嚥、消化功能都會受到影響,務必留意營養補充,每天要攝取足夠的蛋白質、卡路里、維生素,以免因為營養不良而越來越虛弱。當呼吸肌失能時,可以使用呼吸器來輔助,「龐貝氏症就跟高血壓、糖尿病一樣,需要長期治療控制。」黃錦章教授強調,「早期診斷、早期介入,非常關鍵。從這幾年的經驗看起來,目前的臨床處置能夠延緩惡化的時間,維持身體機能,讓患者擁有相對正常的生活」     貼心小提醒   晚發型龐貝氏症的初期症狀較不明顯,大家要提高警覺,黃錦章教授說,當脊椎肌肉受影響時,患者的頭會下垂;當下肢肌肉受影響時,患者可能在蹲馬桶後,站不太起來;當軀幹肌肉受影響時,患者就不太能做仰臥起坐,需要先側身,用手臂的力量把身體撐起來。   如果有觀察到這方面的問題時,可以至神經內科就診,黃錦章教授說,可能導致肌肉無力的原因很多,需要仔細地鑑別診斷,才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以上衛教資訊由台灣賽諾菲協助提供 MAT-TW-2101461-1.0-10/2021   原文出處

蛀牙不處理,臉腫像麵包!預防齲齒重點提醒,牙醫師圖文解說

2021年11月10日
公開
326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醫師,小寶的左臉頰腫起來了!」蔡媽媽牽者小朋友走進診間,焦急地說。   「腫多久了?」牙醫師問。   「前幾天都在喊牙痛,結果今天起床就發現臉頰腫得像麵包。」蔡媽媽說。   小寶才張開嘴巴,便能看到幾顆顯眼的蛀牙,牙醫師一臉慎重地說,「他的蛀牙比較嚴重,而且細菌感染已經蔓延到臉部,導致蜂窩性組織炎,這得趕快處理,否則會有危險喔。」   「有…有危險?」蔡媽媽倒吸一口氣。   「是的,如果沒有及時處理,臉部蜂窩性組織炎可能進展為敗血症,危及性命。」   蛀牙很常見,所以大家很容易忽視蛀牙的嚴重性。當蛀牙僅侷限於最外層的牙釉質時,患者通常沒有明顯不適;當蛀牙侵入牙本質時,吃東西時便會很敏感;當蛀牙進到牙髓腔,將引發劇烈牙痛,感染甚至可能進一步惡化,擴展到臉部,形成蜂窩性組織炎。   究竟為什麼會蛀牙呢?齒顎矯正科專科醫師李軒指出,「蛀牙三要素」分別是細菌、食物、時間。李軒牙醫師指出,造成蛀牙的細菌主要是轉糖鏈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而葡萄糖是它喜歡的食物,當我們吃進各式各樣的糖果、餅乾、蛋糕、甜食等精緻碳水化合物,食物可能殘留在牙齒表面、牙縫,時間一久就會滋生細菌,造成蛀牙。     「若能在吃完東西後盡快清除殘留的食物,除了能夠有效減少蛀牙之外,也可以避免牙齒染色、牙齒變黃等問題。」李軒牙醫師說,「如果手邊沒有潔牙用具的話,至少可以先漱漱口,多少能有些幫助。」     不只有牙痛,蛀牙也會影響身體健康   根據國民健康署的調查,台灣5歲兒童的齲齒率高達79.3%,距離世界衛生組織所設定低於50%的目標,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蛀牙一直是公共衛生中備受關注的議題,因為蛀牙不只會造成牙痛,還會影響身體健康。蛀牙並非單純的補補牙就好,李軒牙醫師解釋,我們每天都必須吃東西,蛀牙可能使咀嚼功能變差,影響營養攝取,導致蛀牙的牙菌斑,也可能造成牙齦炎、牙周病。     牙周病會造成慢性發炎,漸漸形成牙周囊袋,隨著齒槽骨遭到破壞,牙齒便逐漸動搖。研究發現牙周病會增加心臟病、中風、心血管疾病、吸入性肺炎的風險,也會讓糖尿病更難控制。   「蛀牙只是一個開端,與很多系統性疾病有關的開端,」李軒牙醫師指出,「口腔衛生沒有照顧好的話,將會引發一系列更嚴重的問題。」     預防蛀牙,可以這樣做   想預防蛀牙,必須從蛀牙三要素著手。首先要少吃甜食,李軒牙醫師分析,吃完東西後要儘早使用牙線、牙刷去除食物殘渣,因為口腔內的細菌持續存在,所以要趕緊把牙齒清乾淨,減少食物殘渣留存的時間。     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牙齒本身的強度,即氟化物(Fluoride)的使用,包括氟漆、氟膠、氟錠等,李軒牙醫師說,如果琺瑯質的結構較弱,就很容易形成蛀牙,透過氟化物的幫助,可以強化琺瑯質的結構,研究證實氟化物能有效預防蛀牙的發生。   「牙齒的琺瑯質主要由鈣和磷組成的氫氧基磷灰石,氟化物是一種螯合劑,能與鈣離子結合形成氟化磷灰石,氟化磷灰石讓琺瑯質的結構更穩定,較能抵抗酸蝕,較不會形成蛀牙。」李軒牙醫師解釋,「臨床上可使用高濃度的氟漆、氟膠,塗抹在牙齒的琺瑯質上,在短時間內氟化物便能與鈣離子結合,降低牙齒脫鈣的機會。」   從乳牙長出來之後,便要開始刷牙,並定期檢查、塗氟,在台灣六歲以下孩童,每半年有補助一次塗氟。家長也可以與醫師討論如何使用氟錠補充,因為我們不只要預防乳齒蛀牙,也要照顧尚未萌發的恆齒,李軒牙醫師提醒,使用氟錠有助於強化正在生長發育中的恆齒牙胚。   至於六歲以上孩童、青少年、甚至成年人也可以使用氟漆,李軒牙醫師說,氟漆可以預防齲齒,也能改善牙齒脫鈣的狀況。日常生活中,亦可搭配使用含氟量達1,000 ppm以上之含氟牙膏,用正確的方式刷牙。     貼心小提醒   蛀牙絕非「補一補就沒事」的小問題,口腔衛生與身體健康息息相關,李軒牙醫師強調,牙齒得用一輩子,從長牙那一刻起,便要細心照顧。   「塗氟有助於預防蛀牙,但是塗氟並不會讓牙齒變得天下無敵!」李軒牙醫師叮嚀,「盡可能去除蛀牙三要素,才能降低齲齒發生率。」由於牙齒脫鈣、早期蛀牙都沒有明顯不適,唯有定期檢查才能及早發現、及早介入治療。   原文出處

超神準心理測驗!面對『愛』,你敢大聲說嗎? 7個問題,測出與人溝通時,你是屬於哪種動漫角色個性!

2021年11月08日
公開
319

  隨著愛滋抗病毒療法(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的出現與進步,已經讓『愛滋病毒』與病患長期和平共處。「愛滋的慢性化」仰賴長期穩定服藥控制、回診追蹤與身心照顧,主動與醫療團隊配合與溝通,勇敢為自己爭取最適合的治療與生活品質,是病患的重要課題!   面對『愛』,你有足夠的勇氣、自信,掌握好自己健康嗎?超神準的8個問題,快來測一測面對『愛的溝通』,你足夠勇敢了嗎?是屬於哪一種動漫角色個性呢?   Q1:通常你都從哪邊知道愛滋治療的相關資訊?   A. 我會上網搜尋、參加社福團體、詢問醫師或個管師建議 +5分 B. 我不會主動蒐集資料,都是透過醫師、個管師、媒體報導或宣傳廣告了解 +3分 C. 我不會特別想了解HIV相關的治療資訊 +1分     Q2:第一次看診時,請問下列何者情境較符合你?   A. 我會蒐集好所有疾病與治療資訊,與醫師討論最適合的治療方式 +5分 B. 我只詢問醫師最迫切的問題,並相信醫師的建議已十分充足 +3分 C. 我不會與醫師討論治療方式與健康問題,反正只要配合吃藥就對了! +1分     Q3:當服藥後出現了身體不適,請問下列何者情境較符合你?   A. 我會立即蒐集資料、聯絡個管師、詢問其他感染者朋友,下次回診會跟醫師反映 +5分 B. 我覺得副作用可以忍受,醫師若有詢問,我才會向他反映,尋求解決方法 +3分 C. 我認為醫師無法解決副作用問題,為了不增加治療麻煩,我不會向醫師反映 +1分     Q4:因情緒壓力、作息不定或身體狀況而影響服藥規律,請問下列何者情境較符合你?   A. 我會主動與醫師、個管師討論,除了擔心身體狀況,也希望醫師能給予改善建議 +5分 B. 如回診時,檢驗報告有出現異常,我才會主動與醫師坦白服藥問題 +3分 C. 我認為偶爾忘記吃藥是沒有問題的!如果跟醫師老實說,我擔心被醫師責罵 +1分     Q5:長期服藥、追蹤以來,你會主動關心檢驗數值與身體狀況嗎?   A. 我很在意也會主動了解身體各項數值的意義,如有任何問題我會與醫師討論 +5分 B. 醫師如有告知異常數值與示警,我才會關心並與醫師討論治療方式 +3分 C. 我只關心CD4的高低,其餘我認為不需要關心 +1分     Q6:請問你與主治醫師的互動較符合下列哪種情境?   A. 我與主治醫師互動良好!有任何身體、心理或生活問題都會與他傾訴,尋求建議 +5分 B. 我信賴主治醫師,但太私密或生活問題,只要與身體狀況、檢驗數值無關的,我都不會主動與他討論 +3分 C. 每次看診我都不敢反映自己的問題 +1分     Q7:當愛滋穩定控制邁入慢性化,請問你是否了解將面臨的老化加速問題?   A. 我知道!這個與服藥、生活作息、身體健康的掌握都有關係,有任何健康問題我會主動詢問醫療團隊 +5分 B. 我有聽過!但現階段並沒有發生,除非檢驗數值出現異常,我認為才需要擔心 +3分 C. 我不知道。對於身體健康、老化問題,我其實並不擔心 +1分     以上分數加總後,就可以知道你的勇敢得分與性格屬性了。     總分7-13分,原來你是「消極又百依百順的女僕男僕款,勇敢得分:30分加油好嗎!」   知道嗎!在感情裡可以百依百順或委屈,但面對自己的健康要主動出擊!醫療越來越進步,與『愛』和平共存,不須忍耐或忽視身心不舒服!勇敢並主動向醫師/個管師說出心聲,健康與生活可以勇敢掌握,讓醫療團隊成為你的後盾!     總分14-28分,原來你是「被動又讓人猜不透的呆萌款,勇敢得分:勉強及格60分」   人與人的關係裡,若始終『愛』在心裡口難開。親愛的!沒什麼人會讀心術,自己的健康與心情應該要勇敢且大聲的說出來!邁向「勇敢說愛」只差一步,讓我們一起更自在、舒適且健康的度過每一天,不因感染者身份受到阻礙。     總分29-35分,原來你是「勇敢又策略性出擊的霸總款,勇敢得分:表現優異90分」   主動、勇敢又積極的你,與『愛』和平共處你已經掌握關鍵訣竅!主動蒐集、勇敢詢問是你的優勢,為自己的健康與生活都嚴格把關。你永遠希望自己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不被他人左右,相信追逐夢想的道路上,你會暢行無阻!   原文出處

退化性關節炎,迷思要破解!醫師圖文剖析

2021年11月08日
公開
316

  作者:劉育志 醫師 「退化性關節炎能不能吃香蕉?」   「退化性關節炎該不該運動?」   「請問退化性關節炎與骨質疏鬆症有關嗎?」   退化性關節炎是極為常見的關節疾患,請臺北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陳瑋昇醫師來為大家破解迷思!     迷思1:退化性關節炎是老年人的專利?   年紀是退化性關節炎很重要的危險因子,年紀越大,退化性關節炎的發生率越高,但年紀並非唯一的危險因子。   陳瑋昇醫師表示,其他的危險因子,包括使用過度、運動傷害、車禍、體重過重等,還有一些先天性關節病變、體質遺傳因素也可能讓退化性關節炎提早發生。     退化性關節炎較好發於需要負重的關節,例如膝關節、髖關節、踝關節等。若發生在不須承受重量的關節,便可能與過度使用、外傷、遺傳有關。   常見症狀包括疼痛、僵硬、腫脹等,患者的關節活動度可能會變差,而且在活動時會出現異音。     迷思2:關節會痛是因為使用過度,盡量少動就不會痛?   有些病人會抱怨,「我想要運動,但是只要走一段路,關節就會痛,所以乾脆不要運動。」   「退化性關節炎患者務必維持規律運動!」陳瑋昇醫師提醒,「如果缺乏運動,肌肉會更加無力,關節的穩定度、活動度都會變差,而落入惡性循環。」   如果走路就會痛,可以考慮進行一些讓關節負擔較小,又可以訓練肌力的活動,例如抬腿、游泳、在水中走路等,因為每個人的狀況不同,患者可以與醫師、復健師討論,設計合適的運動處方。     迷思3: 退化性關節炎與骨質疏鬆症有關?   退化性關節炎與骨質疏鬆是不同的疾病,退化性關節炎是以軟骨磨損為主,骨質疏鬆則是骨頭的骨質流失。陳瑋昇醫師說,這兩個問題可以同時發生,但是兩者之間並沒有因果關係,所需要的治療也不太一樣。       迷思4:關節痛的時候,能不能吃香蕉、吃海鮮?   偶而會聽到傳言說,「關節痛的時候,不能吃香蕉、海鮮等食物」,陳瑋昇醫師表示,這是沒有根據的說法,香蕉與關節痛並沒有什麼關聯。至於海鮮的部分可能與痛風性關節炎有一點關係,而與退化性關節炎無關。   很多患者會詢問,退化性關節炎的飲食是否有特殊限制?陳瑋昇醫師回答,退化性關節炎的飲食重點,主要還是在於體重的控制,得盡量維持理想體重,避免關節的負擔過大。     迷思5:葡萄糖胺、軟骨素可以有效控制膝關節退化嗎?   我們的軟骨與關節液中含有葡萄糖胺,因此許多人都會在關節疼痛不適時使用葡萄糖胺。   「葡萄糖胺可能有助於減緩關節疼痛,至於能不能減緩關節的退化,目前依然缺乏強而有力的證據。由於療效不明確,所以會被視為食品,而非治療方式。美國骨科醫學會不建議使用,台灣健保署也不再給付葡萄糖胺。」陳瑋昇醫師,「若想使用葡萄糖胺、軟骨素,可以先與您的醫師討論。」     迷思6:退化性關節炎只要吃止痛藥就好?   消炎止痛藥可以快速紓解關節的疼痛不適,但是沒辦法延緩退化性關節炎的病程。陳瑋昇醫師提醒,患者要檢查看看是否有導致退化性關節炎的危險因子,並盡可能移除危險因子。   一昧吃消炎止痛藥,而不移除危險因子,是治標不治本,陳瑋昇醫師說,長期頻繁使用消炎止痛藥,也容易出現與腸胃道、腎臟相關之副作用。       迷思7:置換人工關節是治療退化性關節炎的最佳方式?   退化性關節炎可分成四級,醫師會根據病情嚴重度,調整治療方式。   在開始出現症狀時,便要留意體重並加強肌力訓練,透過強化關節周遭的肌肉,可以維持關節穩定度。症狀較嚴重時,可以使用口服藥、關節腔內注射。   當軟骨嚴重耗損,而導致劇烈疼痛時,可能要考慮人工關節置換手術。換人工關節是最後的手段,陳瑋昇醫師說,建議還是要及早做好關節保養,盡量延緩退化性關節炎的惡化。     迷思8:置換人工關節就可以一勞永逸嗎?   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工關節的設計、材質、手術技術皆有進步,可提升患者的滿意度,然而,換人工關節並非一勞永逸,在接受手術後,日常生活中還是要留意人工關節的使用限制,並控制體重,才能延長人工關節的壽命。   原文出處

瀉肚子,停不了!竟然是發炎性腸道疾病,醫師圖文解說

2021年11月05日
公開
452

  作者:劉育志 醫師 「醫師,我最近經常拉肚子。」二十多歲的王小姐說。   「拉多久了?」醫師問。   「已經拉了一個月,」王小姐說,「我有去看診,也吃過藥,但是還是一直拉、一直拉!」   因為有發燒、血便的狀況,大多會先當作腸胃炎來處理,嘉義基督教醫院內科部胃腸肝膽科主任周莒光醫師回憶,可是她的狀況有點不對勁,因為持續的時間太長了,一般胃腸炎沒有這麼難處理,所以我們就建議她做大腸鏡檢查。大腸鏡發現結腸黏膜有明顯的發炎,是典型的潰瘍性結腸炎表現,於是切片採檢,以確定診斷,「聽到發炎性腸道疾病,很多人都以為是罕見疾病,其實它的發生率是逐年在上升,一年比一年多,」周莒光醫師指出,「以前都是好久好久才看到一例,現在幾乎每次看門診都可以看到發炎性腸道疾病的病人。」     免疫失調,腸道持續發炎   發炎性腸道疾病是自體免疫疾病,免疫細胞會一直去攻擊腸道、導致發炎。周莒光醫師解釋,腸道反覆發炎之後就會破損、潰瘍、出血,然後漸漸造成腸道變形、阻塞。   發炎性腸道疾病會讓患者的生活品質大打折扣,由於經常拉肚子,一天跑十幾、二十次廁所,使得上課、上班都受到影響。周莒光醫師說,因為持續拉肚子,腸道吸收功能較差,營養狀況也會很差,導致體重下降。   「我們最怕的是長期的併發症,如果腸子壞掉了,不得不開刀切除,」周莒光醫師說,「克隆氏症會破壞小腸,如果切掉大量小腸,會造成短腸症,日後必須仰賴靜脈營養維生。潰瘍性結腸炎會破壞大腸,如果切掉太多大腸,就可能需要常跑廁所,對日常生活造成非常大的不便。」     發炎性腸道疾病有兩種   發炎性腸道疾病兩種,一個叫做「潰瘍性結腸炎」,一個叫做「克隆氏症」。   「潰瘍性結腸炎」的特徵是從肛門口開始,往直腸、大腸延伸的連續性發炎,患者可能感到裡急後重。發炎較厲害時,腸道黏膜會腫脹、一碰就出血,可能出現血便,周莒光醫師,因為發炎的關係,腸道不斷分泌黏液、滲液,讓患者持續水瀉。     「克隆氏症」的特徵就是症狀千變萬化,因為克隆氏症可能在消化道的不同地方產生跳躍式病灶、潰瘍,周莒光醫師解釋,在胃、十二指腸出現潰瘍,患者可能會上腹痛,伴隨一些出血;在小腸出現潰瘍,可能在肚子比較偏中間的地方痛;在大腸出現病變,可能會腹瀉、出血。   「克隆氏症的症狀非常非常多元、多變,如果遇到不明原因的腹痛,都必須要將克隆氏症納入鑑別診斷。」周莒光醫師強調,「克隆氏症有時不容易確定診斷,因為當克隆氏症侷限在小腸的時候,上面的胃鏡檢查不到,下面的大腸鏡也檢查不到,非得去做小腸鏡檢查,但是小腸鏡檢查又不是一個容易的檢查。」   當克隆氏症進展到腸道全層穿孔之後,病人會進入一個無止境感染的階段,那會非常糟糕,周莒光醫師說,如果大量小腸被切除的話,會變成短腸症,患者得一輩子仰賴全靜脈營養注射,相當棘手,所以醫師會盡全力不要讓患者走到這一步。     「我們會這麼努力去治療發炎性腸道疾病的目的,除了要改善患者的症狀,更希望避免長期併發症,」周莒光醫師說,「因為腸子在反覆發炎後會壞掉、結痂、變形,就會失去功能,造成腸阻塞,就只好開刀切除。另外,長期反覆發炎也會增加癌症風險。」     發炎性腸道疾病怎麼辦?   症狀較輕的發炎性腸道疾病患者,原則上是使用5-ASA抗發炎藥物,周莒光醫師分析,5-ASA抗發炎藥物有口服劑型,也有塞劑、灌腸的劑型,能夠用在侷限於下段大腸的發炎。   再來是使用調節免疫系統的藥物,包含類固醇、免疫抑制劑等,可以控制腸道的發炎,周莒光醫師解釋,如果傳統藥物無法有效控制病情,便會考慮使用生物製劑,生物製劑可以抑制導致發炎的因子,作用機轉較為精準,能夠有效控制發炎。   「目前的生物製劑有分兩類,一類是全身型,如TNF抑制劑;一類是腸道專一型,如α4β7 整合蛋白抑制劑。全身型生物製劑可以用在多種自體免疫疾病、關節炎,腸道專一型則是專門針對腸道發炎,專一性更高,能夠減少對其他地方的影響。」周莒光醫師解釋,「相較於傳統藥物,兩類生物製劑的效果都很好,副作用較少,施打期間也較長,患者可以一個月、兩個月打一次藥,非常方便。」     過去能夠使用的藥物有限,副作用也較多,不容易長期有效控制病情,有些患者一發炎就出血,而需要反覆住院,因為經常使用類固醇,就會出現月亮臉、水牛肩,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時,也容易遇到感染的問題。「在生物製劑問世之後,透過較精準的治療機轉,讓治療成效大幅提升,甚至可以達到腸道黏膜完全癒合的狀態,且副作用較少,」周莒光醫師說,「另一個很大的好處是施打的時間較長,患者可能一個月、兩個月回診打一次,便可以把病情控制穩定,生活品質改善非常多,跟過去的狀況完全不同。」   在生物製劑的時代,患者因為腸道併發症而需要接受手術的機會已經顯著下降,周莒光醫師指出,只要能夠早期就醫、早期治療,便能避免病況惡化。     貼心小提醒   近年來發炎性腸道疾病的發生率越來越高,周莒光醫師叮嚀,大家如果有經常拉肚子、血便、不明原因腹痛、體重減輕等狀況,都要記得將發炎性腸道疾病納入考量,建議到腸胃科就診,與醫師詳細討論,看看是否需要進一步檢查。   隨著藥物的進步,發炎性腸道疾病已可獲得穩定控制,關鍵在於早期治療,才能避免腸道遭到破壞,以減少出現併發症的機會!     原文出處

心搏過慢慎防猝死!植入心臟節律器術前必知5大問題,醫師圖解懶人包

2021年11月03日
公開
349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醫師,我的心跳好像有點慢,而且常頭暈,會不會怎樣?」看診的時候,偶爾會有患者這樣問。彰化基督教醫院心臟血管內科廖英傑醫師指出,心搏過慢時,可能因腦部得不到足夠的血流而有頭暈、疲倦、無力等症狀,甚至恐造成昏倒或猝死。即使沒有症狀,視不同病因也可能需要接受積極治療。一般來說,口服藥物療效有限,裝置心臟節律器是有效且安全的治療方式。在進行心臟節律器手術前,讓我們一起來了解特別要注意的關鍵5大疑問。     Q1:心搏過慢一定要植入心臟節律器嗎?能不能吃藥就好?   廖英傑醫師表示,心搏過慢的原因大致可分兩種,第一種是「病竇症候群(sick sinus syndrome)」,第二種則是因為房室結的傳導功能發生中斷(AV block)。除老化退化為主要原因外,其他如電解質或酸鹼值不平衡、藥物、心肌病變與急性心肌梗塞也有可能導致,儘管心搏過緩主要發生在老年人,然而年輕族群也有機會發生。   心搏過慢可能會導致頭暈、無力等症狀,更嚴重恐導致昏倒及猝死。廖英傑醫師提醒,雖然有口服用藥可以短期改善這些症狀,但考量安全性及長期穩定控制,植入心臟節律器是較好也較安全的治療選擇。是否裝置節律器以症狀為主要考量,然而在已知將來會有不良預後的疾病,即使目前沒有症狀也應該及早裝置節律器。       Q2:正常的心跳會隨著人的動作與心情而變化,裝了心臟節律器之後,我的心跳是不是就會變得固定,不能再自由運動?   廖英傑醫師解釋,正常心跳會隨著身體活動、心情起伏而有所變化,以滿足生理需求。傳統心臟節律器是以固定的速度運作,維持病患最低的生理需求。然而現今大部分節律器已經可以做到感受身體的活動,適時調整心跳速度,提供病患活動時較快的心跳功能。隨著新型技術的導入,能即時偵測心肌電阻變化的『智能速率心臟節律器』,可以在靜止的情況下感受心臟收縮力的變化,即時調整心跳,滿足病患靜止時對較高心律的需求(如緊張焦慮時),讓心跳變化與正常人更相似。     廖英傑醫師進一步說明,人體長期演化,當面對危機時,人會緊張、心跳會加速是很正常的現象。當病患因為疾病而失去增加心跳速度的能力,若能挑選模擬病人正常生理反應的節律器,會是較佳的選擇,也能改善生活品質。     Q3:植入式心臟節律器的功能如果出現異常,患者要如何知道?   廖英傑醫師解釋,以往植入心臟節律器後,約每三到六個月會請病人回診,檢查心臟節律器的狀況,並取得患者的心跳紀錄。若在這段期間心臟節律器發生狀況或功能異常時,患者無法即時獲得到警示。新型的心臟節律器則可提供「居家監測功能」,可每天將病人的數據資料上傳,若有異常發生,醫療團隊便會收到通知,聯絡患者提前回診檢查。   廖英傑醫師分析,與過往可能要等上三到六個月、甚至是感到不舒服時才能被發現相較,採用具有居家監測功能的新型心臟節律器就可能在數天內獲得相關警示,醫師更能掌握心臟節律器的狀況,也讓患者更加安心。     Q4:安裝心臟調節器後,生活上有沒有甚麼限制?   廖英傑醫師說,傳統心臟節律器無法進行核磁共振檢查,但新型心臟節律器是可接受核磁共振檢查的,僅需事前更改設定,待檢查完畢後,再調回原來的模式即可。由於心臟節律器是永久性植入的裝置,所以建議在植入前,設想較長遠的規劃,確保將來接受核磁共振檢查的可能性。   廖英傑醫師也提醒,日常照護上,請避開高壓電塔、發電機等電磁場較強的地點,若攜帶手機,也請不要放在胸前口袋;另外應避免電流會通過身體的治療或裝置。至於電視、電腦、收音機、音響、吹風機、電動刮鬍刀等家用電器,則不會影響心臟節律器的運作。       Q5:心臟調節器的電池會不會很快耗盡?需要手術更換嗎?   廖英傑醫師說,心臟節律器電池壽命長短,會因為每個人對心臟節律器依賴程度高低,而有所差異。當心搏過緩出現得愈密集時,電量就損耗得愈快;當電池耗盡時,醫師便會安排手術更換心臟節律器。   傳統心臟節律器電池的平均壽命,大約為八年左右,根據病患不同的狀況,電池的壽命從五、六年到十幾年都有,現在新的心臟節律器,一般來說使用年限通常比傳統來的久,除了可降低再次手術時的感染風險外,亦可有效提升生活品質。   BIOMKT_00004_20211006   原文出處

「罩」不住的病毒怎麼防?面對帶狀疱疹醫師這麼說

2021年11月03日
公開
282

  COVID-19影響全球至今近兩年,「戴上口罩」成為許多民眾遠離病毒的首選。然而,雖然口罩可以防新冠病毒,以及成人三疾病中的流感、肺炎,卻罩不住帶狀疱疹病毒,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皮蛇。甚至更有研究指出,巴西於COVID-19期間帶狀疱疹的罹患人數增加3成。   面對罩不住的病毒,家庭醫學會預防保健及慢性病防治委員會主委 吳至行醫師 與 皮膚科醫學會秘書長 詹智傑醫師針對7大常見問題回覆,兩位醫師更共同表示除了新冠肺炎外,其他疾病的預防更是要注意,且應主動諮詢醫師了解預防資訊。     Q1、帶狀疱疹(皮蛇)究竟是什麼?新冠疫情期間也要注意嗎?   吳至行醫師:平均每三人就有一人恐罹患帶狀疱疹,且近期就診人數增,不可忽視   成人三疾病包含流感、肺炎與帶狀疱疹(又稱皮蛇),常見於50歲以上、具慢性疾病、工作壓力高等族群中。而COVID-19趨緩後發現診間帶狀疱疹罹患民眾相較先前明顯增加,且由於帶狀疱疹病毒不像肺炎、流感等疾病戴上口罩就能預防,這段期間民眾作息改變、生活壓力增也可能導致疾病罹患機率提升,因此除了新冠肺炎外,帶狀疱疹(皮蛇)也是一項不可忽視的疾病。   詹智傑醫師:一旦接觸過水痘病毒,病毒恐一輩子在體內伺機而動,防疫仍勿忘帶狀疱疹的威脅。   帶狀疱疹其實是由水痘病毒所引起的,一旦過去罹患過了水痘,水痘病毒就可能會藏在我們神經中,一輩子跟隨著你。而當像是COVID-19發生時,大大改變了民眾的生活習慣、壓力增加,導致免疫力下降,病毒就可能會因此活化而產生帶狀疱疹。因此COVID-19疫情期間,除了確實做好防疫外,也千萬不可忘記潛藏在體內伺機而動的水痘病毒。       Q2、哪些人可能罹患帶狀疱疹?會有那些症狀   吳至行醫師:50歲以上民眾罹患帶狀疱疹機率恐跳三級!務必諮詢醫師做好預防   50歲以上的民眾、慢性疾病族群或者是壓力大、生活作息不正常等可能免疫力較差的族群都是帶狀疱疹的高危險族群。此外,根據調查指出,50-64歲的民眾得到帶狀疱疹的機率平均是50歲以下年輕人的2.8倍,進入50歲後罹患機率恐跳三級 。   詹智傑醫師:症狀為灼燒、刺痛感水泡,疼痛更可能長達數個月!甚至可能失去獨立生活能力   帶狀疱疹沿著單側神經節的皮節分布出現,初期可能會感受到燒灼、刺痛感的水泡,之後則可能會出現大面積的傷口,嚴重的話還可能會留下傷疤。而其中最讓病友們困擾的,就是「疼痛」,而這疼痛其實是一種神經發炎,由於我們的神經修復速度慢,因此這疼痛可能延續數個月甚至更久,有患者因此痛到憂鬱滿懷,不僅干擾睡眠及日常活動,更可能因此失去獨立生活的能力。       Q3、罹患了帶狀疱疹該怎麼辦?   詹智傑醫師:罹患帶狀疱疹,黃金72小時即時治療很重要   帶狀疱疹最重要的就是要及早治療,而帶狀疱疹發作時其實就是潛藏在體內的水痘病毒從神經節裡面跑出來了。透過抗病毒藥物的治療就是將這些跑出來的病毒消滅。而消滅病毒的黃金時期,就是在皮膚的紅疹或水泡出現之後的72小時(也就是3天)內開始治療,若是超過72小時則治療效果就會比較不好,一旦水泡發展出來,神經痛已經起來,這個時候再去踩煞車通常都踩不住,不僅可能要經歷很久的疼痛,也可能留下疤痕。     Q4、罹患過一次帶狀疱疹是否會終生免疫?   詹智傑醫師:一旦得過水痘,病毒就會永久潛伏體內,部分患者一年內復發2-3次   根據研究指出國內約95%的50歲以上的成人體內都有水痘的病毒潛伏,此外,只要我們的身體一旦感染水痘病毒,就難以能將其清除得一乾二淨,因為水痘病毒會躲藏在免疫細胞無法攻擊的神經中,一旦免疫力不佳就會從神經跑出來作亂。而近年來在門診中,也有發現帶狀疱疹患者復發的比例其實並不低,我自己的患者就有人是一年內復發了2-3次,提醒大家即使罹患過帶狀疱疹也不可掉以輕心,疏忽於未來的預防,仍可能會再次承受皮蛇復發帶來的疼痛。     Q5、面對帶狀疱疹我該如何預防?是否會受疫情影響?   吳至行醫師:防疫固然重要,仍應主動諮詢醫師做好各項疾病預防。   除了新冠肺炎外,仍有很多疾病、病毒是需要小心做好預防的。以成人三疾病中皮蛇為例,研究指出,新冠肺炎可能與帶狀疱疹感染有相關性,且最近研究發現巴西在COVID-19流行期間罹患帶狀疱疹的患者也增加超過3成。鑑於此,建議民眾在疫情期間也要積極做好成人三疾病(肺炎、流感、皮蛇)的預防,而考量到疫苗施打需有間隔時期,建議在接下來流感、肺炎公費疫苗施打時,可主動諮詢醫師帶狀疱疹的預防並依醫囑接種疫苗,做好安全保護。   詹智傑醫師:比起治療,做好帶狀疱疹的預防更重要!依醫囑主動施打疫苗,有助降低不適感   相較於帶狀疱疹即時的治療,預防才是更加重要的!而帶狀疱疹的預防,就是好好地提升免疫力,除了正常生活作息、規律運動外,施打疫苗也是提升抵抗力的良好方式。雖然疫苗的預防效果因年齡而異,但平均仍有助降低帶狀疱疹感染風險達約50%,此外更重要的是,帶狀疱疹令人困擾的「疼痛」也能藉此降低發生率,即使不幸感染了仍能降低不適感,因此鼓勵大家都能為自己做好積極預防。       Q6、如果我剛接種COVID-19疫苗需要隔多久才能接種帶狀疱疹疫苗?   吳至行醫師:主動諮詢醫師接種疫苗資訊,積極為自己做好預防   不同疫苗的施打建議可間隔7天,而在疫情期間除了做好新冠肺炎的預防外,提醒大家也別忽略其他疾病的預防,特別是50歲以上民眾常見的成人三疾病。建議這段期間,若是還在等待新冠疫苗施打的民眾,可參考台灣家庭醫學會成人疫苗接種資訊,確認自己在其他的疾病上是否做好預防,也可以主動就診諮詢醫師了解更多疫苗資訊。     Q7、若是想要接種帶狀疱疹疫苗,我可以去哪些地方接種?   吳至行醫師:家醫科、皮膚科等皆可諮詢疫苗,也可上網搜尋成人三疾病了解更多資訊   帶狀疱疹的治療與積極預防資訊可以到家醫科、皮膚科、神經內科等科別與醫師諮詢。而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為了幫助民眾了解影響成人健康的流感、肺炎、皮蛇等三大疾病,也設置有「成人三疾病」臉書粉絲團及成人三疾病網站。粉絲團將定期更新最新的疾病衛教與預防資訊;網站中則有詳細的衛教資訊、衛教動畫、醫師專業訪談外,也邀請病友及藝人朋友分享罹病之痛,並且設置有搜尋診間功能,可幫助民眾快速找到離自己最近、最方便的診所。     帶狀疱疹到底有多痛?聽聽醫師怎麼說?         原文出處

假牙材質很多種,究竟有什麼差別?牙醫師圖文解析

2021年11月02日
公開
700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我們的牙齒沒有再生能力,只要斷了、蛀了、掉了,就沒有了。遇到需要製作假牙的時候,您最在意的是什麼呢?面對琳琅滿目的假牙材質,大家往往有很多疑問,也常常陷入選擇障礙,讓我們請牙醫師來說明白。   臨床上有幾種狀況可能會使用固定式假牙,例如意外撞擊導致牙齒斷裂、蛀牙較深而需要接受根管治療、因為長時間使用牙齒而產生很多裂痕、或是缺了牙齒等。泉玥牙醫診所院長郭光哲指出,製作假牙的第一個目的是要恢復既有的咬合與功能,第二個目的是為了美觀,能夠讓人在工作、生活、交際都更有自信。     假牙材質比一比   假牙材質主要分成三大類,全金屬、金屬燒瓷、全瓷,郭光哲牙醫師解釋,第一大類是全金屬,全部都是金屬材料;第二種是金屬外面再燒上一層瓷,讓假牙能呈現接近牙齒的顏色;第三大類是目前受到較多關注的全瓷,全部都是陶瓷的材料。     全金屬牙冠   全金屬牙冠的材質包括鈷鉻合金、銀鈀合金、還有各種比例不同的合金,金屬的特性是在承受力量之後會出現一點點的形變,比較不會斷裂。   「全金屬牙冠最令人讚賞的優點,就是可以減少牙齒的修磨量,比較好的金屬牙冠,修磨量大概落在0.5至0.7毫米左右,可說是非常非常少,而且密合度相當好。」郭光哲牙醫師分析,「部分患者的牙齒已經磨耗的非常厲害,剩下的齒質較少,所以我們只能修磨較少齒質,以避免傷害到牙齒的神經。」   全金屬牙冠也適合一些晚上睡覺容易磨牙的病人,因為金屬具有彈性,比較不怕磨牙。   全金屬牙冠的缺點是較影響美觀,畢竟金屬的顏色與牙齒差異很大,郭光哲牙醫師說,而且有些金屬在長時間使用後可能受到腐蝕,生物相容性比較差,部分患者會出現牙齦過敏的狀況。       金屬燒瓷牙冠   為了改善全金屬牙冠與自然牙齒顏色差異較大的缺點,金屬燒瓷牙冠的內層是金屬,外層會燒一層瓷,以提升擬真度。   金屬燒瓷牙冠的優點是比全金屬牙冠美觀、比全瓷牙冠便宜,郭光哲牙醫師說,不過因為內層的金屬與外層的瓷都必須有一定厚度,所以得先修磨出金屬的厚度,再修磨出陶瓷厚度,牙齒的修磨量相對比較大。   金屬燒瓷牙冠結合兩層材質,接著面是相對脆弱的地方,使用一段時間後外層的瓷可能崩落,導致咬合高度改變,就會影響咬合功能,郭光哲牙醫師說,而且內層的金屬露出來,又會影響美觀。   金屬燒瓷牙冠還有個常見的狀況,是在牙齦萎縮、退縮後,牙冠邊緣會出現黑色細線,而讓患者較為介意。     全瓷牙冠   全瓷牙冠的生物相容性高、擬真度高,在牙科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全瓷牙冠的做法是將一塊瓷,利用車牙冠的機器,以減法的方式車出一顆牙冠。   全瓷牙冠常用的材質包括玻璃陶瓷、二氧化鋯、複合瓷等。   玻璃陶瓷的透光度佳,硬度中等,可能出現瓷裂、瓷崩的狀況。複合瓷加入樹脂類材料,而較具有彈性,郭光哲牙醫師,但是也因為加入了樹脂類材料,使透光度與顏色呈現相對較差,硬度的表現也會比較弱一點。     二氧化鋯是目前很常見的全瓷牙冠材質,其生物相容性佳、硬度較高,郭光哲牙醫師解釋,大家投入很多研發,進而提升二氧化鋯的透光度、色彩表現、螢光效果,讓牙冠更為逼真。 金屬牙冠仰賴手工製作,而全瓷冠則是在電腦上進行設計,並由電腦進行切削,大幅提升製作效率與精準度。   生產二氧化鋯的品牌眾多,品質良莠不齊,郭光哲牙醫師提醒,製作假牙時要小心挑選,並留意生產履歷,以確保假牙的來源與品質。     固定假牙保養重點提醒   安裝假牙後,就像穿了一雙新鞋子,必須要一些時間磨合,郭光哲牙醫師說,每一種假牙材料咬起來的聲音不同、感覺也不同,需要漸漸適應。   為了延續假牙的使用壽命,正確清潔非常重要,郭光哲牙醫師強調,「千萬不要認為做了假牙就不用刷牙,做了假牙後更應該要清乾淨!」     每天都要採用正確的方式刷牙,並正確使用牙線,郭光哲牙醫師,「有患者擔心使用牙線會把假牙勾起來,其實會勾到牙線的假牙本來就有問題,應該要回診檢查。」   確實做好牙齒的清潔,才能避免牙冠下方的牙齒蛀掉,否則每次治療都損失一點齒質,最終一定會面臨拔牙的命運。郭光哲牙醫師叮嚀,即使沒有症狀,也請務必定期洗牙、追蹤,若發現假牙動搖、脫落,更需要儘快回診!   原文出處

讓愛滋與你和平共存,一起掌握U=U共識!感染科醫師圖解說明

2021年11月01日
公開
417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確診感染愛滋病毒,對三十多歲的陳小姐一開始相當衝擊,但是經過抗病毒藥物的穩定治療後,血液中的病毒量大幅降低,已連續數月都控制於驗不到病毒的狀態。   某日回診時,陳小姐問:「醫師,我還有機會懷孕、生小孩嗎?」   「可以喔!」醫師點點頭,肯定地說:「只要能好好治療,繼續將愛滋病毒量維持檢驗不到狀況,便沒有傳染風險,也可以懷孕、生產!」   許多愛滋感染者在確診後,會變得沮喪、自我懷疑,認為自己不能再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並承受外界異樣眼光。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內科部感染科主治醫師顧文瑋醫師指出,其實感染者若能穩定接受服藥治療,便可有效控制且降低血液中的病毒量,轉變如慢性病一般,同樣可以孕育下一代。     穩定治療、定期追蹤、掌握U = U,愛滋慢性化,醫病勇敢溝通很重要!   愛滋病是由愛滋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簡稱HIV)感染,導致病患身體免疫力降低,出現各種疾病症狀,又稱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AIDS)。從1980年代開始,愛滋病與愛滋感染受到全球關注,過去種種迷思導致感染者遭受歧視困境,現今治療進步,愛滋感染已慢性化!   顧文瑋醫師解釋,愛滋病毒主要透過血液、體液傳染,但是傳染力與病毒含量多寡十分有關!「新冠疫情讓大家對病毒量的概念較為清晰!如同感染者的口水、汗水、尿液、糞便等皆不具傳染力。日常中與感染者一起上課、說話、游泳、共餐、洗衣服,都不會遭到傳染。」   此外,目前抗病毒藥物已可有效降低並控制愛滋病毒量。顧文瑋醫師說,根據研究證實,當愛滋感染者接受穩定服藥治療,讓病毒量低到偵測不到時,便不會把愛滋病毒傳給性伴侶,這就是國際重要共識「U = U」。       何謂U=U?檢測不到愛滋病毒,便不具傳染力   「U = U」中的第一個U是Undetectable,即「檢測不到病毒」;第二個U是Untransmittable,即「不具傳染力」。顧文瑋醫師說明,愛滋感染者在穩定接受抗病毒治療後,若持續穩定追蹤血液中病毒量,控制於測不到(低於200 copies/ml)達六個月以上,其傳播病毒的風險是可忽略的。   「後來陳小姐回診時,穩定交往的男朋友也會陪同,主動了解用藥狀況,以及未來懷孕、生產該注意的事項。」顧文瑋醫師分享,「妥善穩定治療,讓愛滋病毒低到測不到,便沒有傳染風險,是非常重要的觀念!」       感染者與醫師攜手向前,掌握U=U! 台灣愛滋防治成績更卓越!   防治愛滋在世界各國皆是重要的任務,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UNAIDS)就曾提出3個「90-90-90」的目標,希冀2030終結愛滋感染,期待朝向完善、全人的愛滋照護前進。台灣經過多方努力,已達成「90-92-95」的成績,可謂領先亞洲其他國家;表示90%愛滋感染者已知自己的感染狀況;92%已知感染狀況者已穩定接受服藥治療;95%穩定治療者能有效控制病毒量,達到U=U!   「我們希望宣導U = U的概念,讓愛滋感染者理解抗病毒治療的重要性,只要穩定接受藥物治療,即可將愛滋感染轉成一慢性病,對於感染者來說,也不會持續承受巨大壓力。」顧文瑋醫師強調,「面對愛滋感染是一輩子的事情,如同一般慢性病控制!感染者若有任何治療或身體健康疑問,都可以主動提出與醫療團隊討論,醫師才能根據生活、工作的需求,適時調整藥物。」       主動積極防治愛,讓愛無礙不困難!   除了感染者自身積極治療外,民眾應更加全面理解、認識愛滋感染,並放下過去的焦慮與歧見。目前也越來越多臨床醫師願意主動了解愛滋治療、U=U國際共識,並加入以人為本的病患照護。醫師們更在意如何為病患提供適合的治療與幫助,看重疾病治療本身而非存有歧視眼光,不論是民眾、醫護、政府與感染者,我們都希望一同營造更友善、平等的環境!   顧文瑋醫師叮嚀,感染愛滋僅有高風險行為,並沒有特定族群之分!民眾應維持單一固定性伴侶,性行為時務必全程正確使用保險套,可同時預防其他性傳染病感染。疾病管制署目前也有提供免費匿名愛滋篩檢,只要有性行為的民眾,建議至少進行一次篩檢;若有無套性行為者,建議每年至少進行一次篩檢;若為高風險感染者,建議每3至6個月篩檢一次。一旦感染需及早就醫治療,並檢驗愛滋病毒,切勿共用注射針頭、針筒、稀釋液。懷孕婦女需接受愛滋病毒檢查,若確診,便要儘快接受治療、穩定控制病毒量,讓愛無礙不困難。民眾對愛滋感染與愛滋病有任何疑問,務必諮詢專業醫療人員!   原文出處

關節腫痛別輕忽 當心類風濕性關節炎,醫師圖解懶人包

2021年11月01日
公開
524

  手指腫痛彈琴困難 竟是類風濕性關節炎   今年50歲的王女士是一名鋼琴老師,半年前手指關節開始出現腫脹疼痛,導致彈琴時頻頻錯音卡頓,原本彈得很順暢的曲子也變得斷斷續續;加上最近早上起床後,手指變得更僵硬,甚至影響手指靈活度無法彈琴授課,只能等到下午疼痛舒緩才繼續教書,讓她感到相當苦惱!       期間曾經求診骨科及疼痛控制科治療,服用止痛藥後症狀略有改善,但一停藥後手指腫痛問題又復發,而且疼痛感日益加劇,甚至連雙側膝關節也出現積水,造成行走困難,一度惡化到需要坐輪椅,嚴重影響工作及生活,短短半年體重就暴瘦10公斤,最後輾轉到過敏免疫風濕科求診,才知道原來自己罹患了「類風濕性關節炎」。       自體免疫疾病破壞關節 延誤治療恐變形失能   臺中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陳一銘醫師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屬於全身性的自體免疫疾病,好發在六十歲以上的女性,但在年輕人及老年人也都可能發生,女性患者是男性的四倍。該疾病由於自身免疫系統混亂,引起關節處發炎及破壞,造成關節滑膜增生發炎,導致關節積水、軟骨侵蝕及硬骨沾黏等問題。另外,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對稱性關節炎,以小關節為主,70%的患者初期會出現手關節腫脹疼痛、晨間僵硬,甚至半夜睡覺翻身被痛醒,患者驚覺有異才就醫確診。   陳一銘醫師提醒,若是近端與掌指關節處出現疼痛,就要當心是類風濕性關節炎,若無即時治療會造成患者無法彎曲、出力、握拳,造成患者日常生活許多不便,如做家事、煮飯洗碗,甚至會影響到其他關節,如膝蓋、腳踝或肩膀,造成走路困難或高處東西無法拿取。     類風濕性關節炎併發症多 患者應定期檢查預防   陳一銘醫師提醒,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全身性發炎疾病,發炎會引起血管內壁增厚,容易合併心臟血管疾病,因此產生中風、心肌梗塞的風險是一般人的三倍,患者不可輕忽!慢性發炎還會引起骨質疏鬆,增加患者骨折的機率,甚至可能會出現白內障、血糖過高或高血脂等併發症。   為了預防併發症發生,臨床上會定期安排患者接受檢查,如每半年檢測量血糖、血壓、血脂肪或BMI,看是否有肥胖問題;每年也會進行骨質密度檢測,計算骨折風險,若風險過高,就會及早使用骨質疏鬆預防藥物。另外乾眼症也是常見併發症,提早預防黃斑部病變或引發白內障,透過檢查可以提供患者生活建議,才能有效預防這些併發症發生。           類風濕性關節炎用藥多元 醫病充分溝通達成目標   陳一銘醫師說明,目前治療上,會先使用消炎止痛藥跟類固醇來緩解症狀,但這些藥物無法阻止關節破壞,需搭配其他藥物合併治療,目前可分為三大類的治療藥物:第一大類為傳統的口服免疫調節藥物,六成的患者病情可獲得不錯控制,另外四成患者可能無法緩解,甚至症狀會加劇,就可申請健保給付的生物製劑或小分子標靶藥物。類風濕關節炎的進階治療種類多元,有分成口服及針劑,也有短效及長效劑型可供選擇,患者可以跟醫師充分溝通,選擇適合治療藥物。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新型生物製劑擁有特殊分子結構,施打後可以迅速到達體內發炎部位,有效緩解發炎狀況。       懷孕用藥免煩惱 新型生物製劑可達雙重目標   由於多數的治療藥物較不適用於懷孕或哺乳患者,有些患者擔心藥物會影響胎兒,因此不敢懷孕或私自停藥,造成病情復發或惡化。新型生物製劑因有特殊分子結構,較不會被胎盤主動傳輸到胎兒血液中,只會鎖定發炎症狀進行改善,就算產後接受打針治療,藥物較不會分泌到乳汁,較不會影響小孩的健康,對有備孕計畫或懷孕的女性患者是一大福音,達到疾病治療與懷孕生子的雙重目標!       原文出處   

痛風性關節炎,迷思要破解!醫師圖文剖析

2021年10月28日
公開
614

  作者:劉育志 醫師 「醫生,我的腳好痛!」王先生一跛一跛的走進診間。   「痛風又發作了?」醫師看到老病患露出痛苦的表情,大概就猜到了原因。   「我不喝酒、又沒吃海鮮,為何痛風還是會發作啊?」王先生無奈地問。   這是很多痛風病友關心的問題,平時很注重飲食,不菸、不酒、也不吃海鮮,但是尿酸依然偏高,痛風還是會發作。過敏免疫風濕科蘇勤方醫師指出,尿酸超標時要從兩個方向來思考,一個是身體產生的尿酸太多,一個是身體排出的尿酸太少。   尿酸的來源主要由身體新陳代謝過程中產生,另外約三分之一是從飲食裡的普林(嘌呤)代謝而來。至於排除尿酸的部分,大部分是經由腎臟由尿液排出,少部分是從糞便排泄出去。     有許多原因會導致身體產生太多尿酸,例如體質、肥胖、高血脂等;排出太少尿酸的原因,包括脫水、腎臟功能較差、高血壓、體質等。   在食物方面,大家知道喝酒、吃海鮮可能導致痛風,蘇勤方醫師說,其實含有高果糖糖漿的手搖飲也與尿酸過高有關,天天喝手搖飲,亦是造成痛風的危險因子。     請問豆類跟香菇到底能不能吃?   豆類與香菇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蘇勤方醫師表示,過去的觀念認為豆類、菇類屬於高普林食物,痛風病友應該盡量不要吃。可是越來越多流行病學研究發現,痛風病友攝取植物性高普林食物,並不會提高尿酸,也不太會誘發痛風發作。   新版治療指引已陸續修正,醫師不會再建議痛風病友限制攝取豆類、香菇這些植物性的高普林食物。     關節炎發作時,抽血檢查尿酸值正常,就不是痛風嗎?   經常有患者在關節炎發作時抽血驗尿酸,但是尿酸數值卻在正常範圍內,蘇勤方醫師解釋,其實在痛風急性發作時,尿酸不見得會升高。   「我通常會建議病友,先把關節疼痛控制下來,等到下次回診關節已經不痛的時候,再來討論要不要抽血驗尿酸,或是要不要做長期降尿酸的治療。」蘇勤方醫師說,「因為痛風病友經常具有高血糖、高血脂等共病,需要一併做心血管風險的評估。」     高尿酸、高血脂、高血糖這些代謝性疾病,大多沒有明顯症狀,必須抽血檢驗才會知道,蘇勤方醫師說,有時候痛風發作正是提醒我們身體可能有些狀況,要好好做評估,並積極控制各種風險因子,維持身體健康,對自己好、對家人 也好。     尿酸數值越低越好嗎?   由於尿酸超標可能導致痛風、形成尿路結石、影響腎臟功能,甚至沉積在血管,造成心血管疾病,所以有些人會誤以為尿酸數值越低越好,蘇勤方醫師說,尿酸是身體正常的代謝產物,也具有一些生理功能,例如幫助維持身體的滲透壓,協助腎臟把水分吸收回來。也有一些研究發現,將血中尿酸降得太低的病友,可能與阿茲海默症或神經退化性疾病,有一些關聯。   臨床上會建議痛風患者把尿酸控制在6 mg/dL以下,以減少痛風發作的機會。蘇勤方醫師解釋,如果是比較嚴重、時間比較久,已經形成痛風石的患者,會建議將尿酸控制在5 mg/dL以下,可降低發作機會,且有助於痛風石的溶解。將尿酸值維持在4至6 mg/dL之間,對病友來說應該較為合適。     變天的時候,痛風會不會較容易發作?   痛風的發生是因為尿酸結晶沉積在關節裡,然後觸發了一連串免疫反應。天氣突然變冷的時候,肢體末端循環變差,尿酸結晶可能較容易形成,蘇勤方醫師說,另一方面,發炎細胞釋放出來的細胞激素,也比較不會被血液帶走,進而累積在關節裡導致不適,可能使痛風患者在變天的時候特別有感。     痛風一定得吃降尿酸藥嗎?需要吃多久?   如果抽血發現尿酸值偏高,但沒有症狀,可以先做飲食控制,調整生活型態,並密切追蹤。   蘇勤方醫師說,目前的共識是如果痛風容易發作、或心血管疾病風險較高、或已經形成痛風石、或從X光可以見到關節已經受損,就會建議要規則使用降尿酸的藥物,以降低復發機率,並減少後續的各種併發症。     由於尿酸偏高可能與體質有關,蘇勤方醫師分析,既使是長期控制非常良好的痛風患者,能夠在停藥五年之內,完全沒有痛風發作,而且尿酸可以維持在7 mg/dL以下的人大概不到兩成。如果在停藥之後,尿酸便持續爬升,可以預期痛風很快會發作,通常就會建議病友趕快恢復使用降尿酸藥。   高尿酸跟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慢性病相同,藥物只是治療的一部分,患者務必做好飲食控制、調整生活型態、維持理想體重,把尿酸控制達標,才能避免折磨人的痛風發作以及後續的各種併發症!   原文出處

惡性度高、進展快速的高風險攝護腺癌,新一代賀爾蒙治療,醫師圖文解析

2021年10月27日
公開
557

  作者:劉育志 醫師 隨著年紀增長,很多男士會開始遭遇解尿不順的狀況,雖然大多數是良性攝護腺增生,但也不能輕忽攝護腺癌的可能性。   「我有位病人大概60歲左右,因為工作忙碌所以沒有做過檢查,否則應該可以早一點發現問題。」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泌尿部部主任黃志平醫師回憶,「他一直拖到解尿很不順、下背疼痛才就醫,結果檢查發現攝護腺指數PSA(Prostatic specific antigen,攝護腺特異性抗原)已經高達120 ng/ml,是正常值的數十倍。正常的攝護腺指數PSA應該小於4 ng/ml,當攝護腺指數PSA超過100 ng/ml時,攝護腺癌大概都已經轉移。」   經過一連串檢查,從肛門指診、攝護腺超音波、切片、電腦斷層、到骨頭掃描,確定是攝護腺癌,黃志平醫師說,他的攝護腺指數PSA很高、葛里森分數(Gleason score)達到9分、骨頭掃描有大概5處骨轉移,包括骨盆腔、脊椎等處,評估起來屬於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   經過討論之後,患者決定接受傳統賀爾蒙治療,再加上新一代賀爾蒙治療,也就是雄性素受體阻斷劑,黃志平醫師說,接受這樣的合併治療後,反應還不錯,攝護腺指數PSA從120 ng/ml降到小於1 ng/ml,患者也不會感到骨頭疼痛,可以維持生活品質,還有日常工作。     惡性度高、進展較快的高風險攝護腺癌   很多人會誤以為攝護腺癌是一種進展緩慢的癌症,而輕忽攝護腺癌的嚴重性。黃志平醫師指出,針對局部性攝護腺癌和轉移性攝護腺癌,我們都會利用葛里森分數、攝護腺指數PSA、骨頭轉移、內臟轉移等狀況去區分它的風險等級。     葛里森分數是由病理科醫師根據細胞型態來評分,最高分是10分,葛里森分數越高代表腫瘤的分化越差、惡性度越高。黃志平醫師解釋,攝護腺指數PSA上升的速度也是高風險攝護腺癌的指標,攝護腺指數PSA加倍的時間越短,對患者越不利。如果出現骨頭轉移、內臟轉移,對患者的威脅就越來越高。     容易產生去勢抗性,很狡猾的攝護腺癌   攝護腺癌會受到雄性素的刺激而長大,台北馬偕紀念醫院泌尿科蔡維恭醫師說明,治療轉移性攝護腺癌時,我們可以利用賀爾蒙治療抑制雄性素,進而抑制攝護腺癌的生長。   絕大部分的攝護腺癌是靠雄性素來促進癌細胞增長,過去的賀爾蒙治療是動手術把睪丸切除,後來有所謂的化學去勢,就是打針去抑制雄性素生成,當癌細胞得不到雄性素就會萎縮凋亡。攝護腺癌的賀爾蒙治療原理是「阻斷賀爾蒙」,而非「補充賀爾蒙」。   「賀爾蒙治療的成效不錯,但是攝護腺癌卻會漸漸發展出去勢抗性,」蔡維恭醫師說,「尤其是高風險攝護腺癌,容易變成所謂不依賴賀爾蒙的攝護腺癌,使傳統的賀爾蒙治療失效。這是屬於較難治療的族群,癌細胞容易變性,較難控制,能夠使用的治療策略也較少。有些病人甚至不到1年,賀爾蒙治療就失效了,只好去做化學治療,可是化學治療的副作用較強,老人家可能難以承受。」     因為進展快速,轉移部位越來越多,讓病人越來越不舒服,生活品質迅速惡化,蔡維恭醫師說,例如轉移到骨頭會造成疼痛、轉移到腦部會影響意識,這些都會使病人的身體機能持續衰退。     新一代賀爾蒙治療,突破治療瓶頸   攝護腺癌會出現去勢抗性,部分原因是身體還有其他地方能夠製造雄性素,甚至攝護腺腫瘤也能合成雄性素。蔡維恭醫師解釋,為了突破治療困境,便得運用不同的治療機轉來對付去勢抗性攝護腺癌。   如果將雄性素比喻作水,蔡維恭醫師舉例說明,新一代賀爾蒙治療藥物大致有兩種,一種是「關水型藥物」,能夠從源頭阻斷雄性素的製造;另一種是「防水型藥物」,可從細胞外受體阻擋雄性素與癌細胞連結。   「關水型藥物」是作用在雄性素合成的過程,就像把水龍頭關掉一樣,直接避免雄性素產生。   「防水型藥物」是作用在攝護腺癌細胞的雄性素接收器,把接收器蓋起來,即使存在雄性素,癌細胞也無法與雄性素結合。     以往的做法是先使用傳統賀爾蒙治療,等到出現去勢抗性時,再使用新一代賀爾蒙治療,黃志平醫師說,不過越來越多臨床研究顯示,在攝護腺癌出現去勢抗性之前提早使用新一代賀爾蒙治療,對高風險族群有好處,可以考慮合併傳統荷爾蒙治療的使用。   「新一代賀爾蒙治療主要是口服劑型,便利性高,患者接受度也高。」黃志平醫師說,「對於高風險的攝護腺癌病人,採用傳統賀爾蒙治療降低睪固酮,然後又再加上新一代賀爾蒙的口服藥劑,可以發揮雙重效果、達到更好的控制,有助延緩去勢抗性的發生,延長賀爾蒙治療有效的時間。把癌細胞控制住,患者的生活品質也能夠改善。」若是符合高風險攝護腺癌的條件,醫師會協助向健保申請,使用新一代賀爾蒙治療藥物。     貼心小提醒   攝護腺癌並不全然是進展緩慢的癌症,蔡維恭醫師提醒,若是葛里森分數越高、攝護腺指數PSA上升越快、出現骨頭轉移、內臟轉移的患者,可能屬於進展較快速、惡性度較高的高風險攝護腺癌,務必積極治療。   接受傳統賀爾蒙治療後,高風險攝護腺癌會更容易發展出去勢抗性,導致藥物失效,黃志平醫師說,若能併用新一代賀爾蒙治療,例如關水型、防水型藥物,有助控制病情進展、延長賀爾蒙治療有效的時間,並維持患者的生活品質!   原文出處

類風濕性關節炎,迷思要破解!醫師圖文剖析

2021年10月25日
公開
341

  作者:劉育志 醫師 「關節痛,忍一忍就好?」   「關節痛只是因為工作太勞累?」   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是種好發於中年女性的自體免疫疾病,馬偕紀念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李惠婷醫師指出,除了造成關節慢性疼痛之外,還會持續破壞關節,漸漸造成關節變形,甚至導致失能,可不是個「忍一忍就好」的小毛病!     迷思1:類風濕因子RF陽性就一定是類風濕性關節炎RA?   類風濕因子RF(Rheumatoid Factor)只是類風濕性關節炎診斷的參考檢查之一,李惠婷醫師表示,因為其他原因也可能導致類風濕因子RF陽性,而且有部分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類風濕性因子RF會呈現陰性。   導致類風濕因子RF陽性的原因很多樣,除了類風濕性關節炎外,還有其他自體免疫疾病、或是一些讓身體慢性發炎、感染的疾病,例如B型肝炎、C型肝炎帶原的病人,甚至有些腫瘤也會造成類風濕因子陽性。   若檢驗發現類風濕因子RF陽性時,還需要配合臨床症狀,和其他的抽血檢查來判斷。李惠婷醫師說,單純只有類風濕因子RF陽性,不代表就是類風濕性關節炎。     迷思2:只要雙手、雙腳出現對稱性關節痛,就是類風濕性關節炎?   類風溼性關節炎的表現大多是對稱性、多發性關節炎,但也有其他疾病可能發生對稱性關節炎,李惠婷醫師舉例,像是很常見的手部退化性關節炎、或其他的自體免疫疾病也可能有關節的侵犯,而造成關節炎。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危險因子包括中年女性、抽菸、肥胖、家族病史等。典型的表現是同時侵犯雙側相同的關節,使關節腫脹不適,而且休息愈久,愈不舒服。患者於早上起床時,關節僵硬的狀況可能持續超過一個小時,較嚴重時甚至無法拿牙刷、擰毛巾。   若關節炎持續超過六週,還會抽血檢驗發炎指數、類風濕因子RF、CCP抗體等,李惠婷醫師解釋,每個病人的表現不太一樣,臨床上會依據受侵犯的關節、關節症狀、關節外症狀、持續時間、抽血檢查等,做整體的評估。     迷思3:類風濕性關節炎RA是自體免疫疾病,聽說要多進補、多吃健康食品來提升免疫力?   「這是錯誤的觀念!」李惠婷醫師說,「有很多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在確定診斷後就會開始使用各式各樣的補品、健康食品,反而錯過治療的黃金期。」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因為身體的免疫系統亂掉了,而處於發炎的狀態,進補可能造成疾病惡化。李惠婷醫師,早期藥物治療對類風濕性關節炎非常重要,愈早治療,愈有機會控制病情,建議應該要及早治療,把握黃金治療期。     迷思4:聽說類風濕性關節炎RA只要調整飲食,就可以不用吃藥?   早期藥物介入有助於減少出現併發症的風險,李惠婷醫師說,部分患者會嘗試飲食或民俗療法,拖了半年,發現關節還是持續發炎才回到門診,結果關節已經遭到破壞。關節破壞是不可逆的,可能造成關節變形,甚至導致失能。     迷思5: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RA得吃很多類固醇?   類風溼性關節炎的第一線用藥是免疫調節劑,通常會使用一種以上的藥物,李惠婷醫師解釋,免疫調節劑通常需要服用大概一至兩個月後才會出現療效,因此在發炎很厲害的時候,有可能會先使用類固醇抑制發炎反應,和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來緩解疼痛。     部分病人在接受免疫調節劑、止痛藥、類固醇的治療後,還是沒有辦法控制發炎、緩解症狀,就會考慮使用生物製劑,或小分子標靶藥物。李惠婷醫師說,「目前已有多種藥物可以有效改善類風濕性關節炎,減少關節的發炎跟破壞,我們會根據病人的症狀,來幫病人申請使用。」   類固醇並非類風濕性關節炎的主要治療藥物,只要發炎狀況控制良好,便會逐步調低劑量,並停止使用。李惠婷醫師說,治療過程中都會依照疾病活性調整藥物,不至於長期大量使用類固醇,患者並不需要太擔心這個問題。     迷思6:類風濕性關節炎RA打針一定比吃藥好?   針劑和口服藥的作用機轉不同,都能控制類風濕性關節炎、預防關節變形,醫師會根據患者的狀況,調整合適的藥物。     迷思7:一定要打生物製劑嗎?生物製劑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效用?   生物製劑有很多種,治療機轉各不相同,有些可以抑制T細胞活化,有些可以抑制B細胞活化,有些可以與細胞激素(腫瘤壞死因子、介白素)結合,以抑制發炎反應。李惠婷醫師說,假使免疫調節劑的效果不如預期,才會申請生物製劑、小分子標靶藥物,目前藥物選擇很多,重點是要及早接受治療,才能發揮更好的療效。     迷思8:使用生物製劑需要經常換藥?   使用生物製劑時,醫師仍會根據病人的症狀做調整,李惠婷醫師說,可能轉換到第二種、第三種,才會找到適合的藥物。 申請生物製劑之前都必須評估病人的共病症、使用的安全性,李惠婷醫師說,「我們都會跟病人討論,最主要還是要看病人接受治療的配合度,如果可以遵照醫囑用藥,大部分病人都可以達到良好的控制。」     迷思9:類風濕性關節炎RA患者只要關節不腫、不痛,就可以停藥?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全身性的免疫疾病,即使是在關節不腫、不痛的時候,關節依然會持續受到破壞,李惠婷醫師提醒,有些患者還有關節外併發症,所以不可以自行停藥。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需要長期追蹤治療的慢性病,醫師會根據症狀適時調整藥物。     迷思10:有類風濕性關節炎RA就不適合運動嗎?   很多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因為怕痛,或是已經有關節變形,所以就不敢運動。李惠婷醫師說,其實維持適度運動對患者很重要,可以防止肌肉萎縮、改善關節活動度。   患者可以與醫師、物理治療師討論,依照身體狀況設計運動處方,足夠的暖身及伸展,也有助於減少運動傷害的發生。   原文出處

痛入骨髓很煎熬!治療癌症骨轉移,乳癌專家圖文解析

2021年10月22日
公開
650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曾經擔任多年空姐的陳女士,雖然已五十多歲,但外型依然相當亮麗。   「醫師,我的左邊乳房有摸到硬塊。」陳女士憂心地說。   「有其他的不舒服嗎?」醫師問。   陳女士搖搖頭,說:「沒有特別不舒服,但是最近體力變得比較差,經常會覺得很累。」   從乳房超音波檢查可以見到形狀不規則、疑似乳癌的腫瘤,於是又安排了系列檢查,以擬定治療計畫,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一般外科主任鄭翠芬醫師表示,全身骨骼掃描檢查顯示,她的癌細胞已經轉移到多處骨骼。   「患者看到全身骨骼掃描的影像時非常驚訝,自己形容說像滿天星一樣,因為到處都是黑點。」鄭翠芬醫師回憶,「後續替她安排了針對乳癌的療程,也使用單株抗體來治療骨轉移的部分。半年以後追蹤全身骨骼掃描檢查,滿天星的狀況改善許多,讓她很有信心,也願意繼續接受治療。」     痛入骨髓的骨轉移   癌細胞是一群異常增生、不受控制的細胞,除了會侵犯周遭的器官之外,還可能隨著血液循環於體內流動,並在骨髓、肝臟、肺臟、腦部等處落地生根。鄭翠芬醫師指出,較容易發生轉移的癌症包括乳癌、攝護腺癌、肺癌、多發性骨髓瘤等,不過各種癌症皆有轉移的可能。   疼痛是讓骨轉移患者非常煎熬的症狀,鄭翠芬醫師說,「骨轉移的痛是一種很深層的痛,那是晚上睡覺的時候,會有從骨髓裡面痛出來的感覺。」     鄭翠芬醫師分析,骨頭轉移常出現在比較靜止的骨頭,像是肋骨、脊椎、骨盆、大腿骨、頭蓋骨等。「有些病人以為骨頭疼痛是老化的現象,經過檢查後才發現是乳癌轉移到骨頭。有些病人會常常感覺頭痛,後來才知道其實不是頭痛,而是頭蓋骨在痛。」鄭翠芬醫師說,「有些患者是在活動時會痛,所以走路一拐一拐。癌友如果沒有受傷,卻經常感到疼痛,就要考慮是否有骨頭轉移的問題。」     癌症骨轉移,併發症很多   癌症轉移到骨頭後,除了造成疼痛之外,還會衍生多種併發症。由於骨骼結構遭到破壞,很容易出現病理性骨折,鄭翠芬醫師解釋,「骨頭被癌細胞吃得都空掉了,變得非常脆弱。有患者是在騎腳踏車剎車時,就親耳聽到骨頭斷裂的聲音。這些地方骨折後,會很難復原。」   發生病理性骨折後,勢必讓患者行動不便,倘若又壓迫脊椎神經,還可能導致感覺異常、下肢癱瘓、大小便失禁等問題。     「曾經有個病人原本的身高有155公分,可是來門診的時候,整個人縮在一起,坐立難安、明顯駝背,看起來只有140幾公分,」鄭翠芬醫師回憶,「檢查發現有很多骨頭轉移,而且脊椎已經骨折,一節脊椎骨被壓扁,整個人就縮小,挺不起來,非常痛苦。若對疼痛評分,以10分為最痛的話,她大概一整天都是10分的狀態。」   我們的骨髓具有造血功能,如果骨髓空間都被癌細胞占滿了,造血功能可能受到影響,而出現貧血、血小板低下、白血球低下的狀況。 癌細胞破壞骨質的過程中,會釋出骨頭中的鈣,而導致高血鈣,使患者感到噁心嘔吐、疲倦無力。   各式各樣的骨骼併發症讓患者的身體和心靈飽受煎熬,生活品質大打折扣,還會衍生大量醫療費用。     積極治療骨轉移,有助提升生活品質   發現癌症骨轉移時,要積極治療,才能降低出現骨骼併發症的機會,鄭翠芬醫師說明,一方面要針對癌細胞治療,一方面要針對骨轉移的部分治療。   針對癌細胞的部分,可以使用抗癌藥物進行全身性治療,也可以使用放射線進行局部治療。     針對骨轉移的部分,可以使用藥物抑制破骨細胞的活性。骨頭中具有造骨細胞(Osteoblast)與破骨細胞(Osteoclast),造骨細胞可生成新骨質,破骨細胞會吸收骨質。轉移到骨頭的癌細胞會刺激破骨細胞過度活化,使骨質快速流失。單株抗體、雙磷酸鹽等藥物可以抑制破骨細胞,減少骨質被吸收。   「單株抗體是採皮下注射,一個月只須施打一次,且很快就可以完成注射。能延緩骨骼併發症的發生,減少失能的機率,有助提升生活品質。」鄭翠芬醫師說。   在抑制破骨細胞的同時,我們也需要提供造骨細胞充足的原料,以生成新骨質。每天的鈣質攝取建議達到1,000 mg(毫克),維生素D攝取建議達到400 IU(國際單位)。   使用骨轉移藥物,約1-2%的機率會出現顎骨併發症。接受骨轉移治療前,請先至牙科檢查,治療牙周病、蛀牙等問題;治療期間,也要做好口腔保健,避免侵入性治療。     貼心小提醒   乳癌初期沒有症狀,建議女性從30歲左右就要定期接受乳房檢查,才能提早發現、提早治療,鄭翠芬醫師,如果有摸到乳房腫塊,更需要立刻就醫,把握治療時機。   癌症的治療日新月異,即使出現骨轉移,也有治療對策,有助延緩骨骼併發症的發生、提升生活品質!   本衛教訊息由台灣安進協助提供 TW-02784-XGA-2021-SEP    原文出處

跌一跤,摔斷兩根骨頭!治療骨質疏鬆不能等,骨科醫師圖解說明

2021年10月21日
公開
358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這天上午,70多歲的張女士前往公園運動,走下台階時,不小心滑了一跤。   「唉呦!」躺臥在地的張女士握住右手手腕,一臉痛苦。   鄰居見狀,連忙趕過來七手八腳地扶著身子讓她坐起來。   「啊呀!」才剛坐起身,張女士的臀部中央又是一陣劇痛,讓她哇哇大叫。   送到急診室後,X光檢查顯示,手腕與薦椎都有骨折。「我們先替她打上石膏固定右手,但是薦椎骨折就比較麻煩,因為沒辦法包石膏,而她又痛得相當厲害,只好住院做疼痛治療。」大林慈濟醫院骨科黃俊錫醫師指出,「薦椎位於脊椎的末端,在坐著的時候,很容易受到壓迫。薦椎骨折的患者幾乎都只能平躺、或是維持稍微半坐臥的姿勢,非常不舒服。」   因為一個跌倒造成兩處骨折,所以會懷疑有骨質疏鬆的狀況,黃俊錫醫師說,骨質密度檢查顯示,她的T值很低,僅 -3.2。一般而言,T值低於 -2.5便稱為「骨質疏鬆症(osteoporosis)」,若合併有骨折則屬於「嚴重性骨質疏鬆症」。   住院期間,除了止痛之外,也開始使用藥物治療骨質疏鬆,希望可以增加骨質生成,並降低骨質吸收。黃俊錫醫師說,出院回家經過一個多月的休養,她開始可以稍微下床,大約三個月後,活動狀況便恢復得比較自如。     骨質疏鬆症,恐致骨折、失能、害性命   骨質疏鬆症是目前全球第二大的流行疾病,僅次於心血管疾病,黃俊錫醫師表示,然而骨質疏鬆症是一種無聲無息的疾病,患者大多不知不覺,直到有一天不小心跌倒、碰撞,而發生骨折時,才終於意識到骨質疏鬆症的嚴重性。   骨頭是支撐身體的重要結構,隨著骨質疏鬆症惡化,很多問題將會接踵而來。患者可能在受到輕微的外力撞擊時,就發生骨折,黃俊錫醫師說,常見骨折的位置有脊椎、髖關節、手腕等處,對患者的生活功能影響很大。     骨折會導致疼痛、住院,患者可能行動不便,甚至臥床或失能,黃俊錫醫師說,除了生活品質大受影響、醫療照護支出大幅上升,死亡率也跟著上升。根據統計,髖關節骨折患者一年內的平均死亡率高達22%〔1〕,是備受關注的健康威脅。     提高警覺,揪出骨質疏鬆症   由於人類是直立行走的動物,脊椎承受相當大的壓力,當骨質疏鬆症逐漸惡化時,脊椎便可能出現壓迫性骨折,導致脊椎變形、疼痛。大家要提高警覺,如果發現自己或家人有身高變矮4公分以上、駝背、經常感到下背疼痛等骨質疏鬆警訊,便要儘快就醫檢查。   常見的骨質疏鬆檢查方式包括定量超音波骨密度檢查儀或雙能量X光吸光式測定儀(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黃俊錫醫師說明,定量超音波骨密度檢查儀的準確度相對較低,可用於初步篩檢;雙能量X光吸光式測定儀DXA較為準確,是目前骨質密度檢查的黃金標準,會利用腰椎跟兩側髖關節的骨頭來檢測骨質密度。     黃俊錫醫師解釋,骨密度檢查的報告會標示T值(T-Score),T值是與30歲健康成年人之骨質密度做比較,所計算出來的值。當T值大於或等於 -1.0時屬於「骨質正常」;當T值介於 -1.0至 -2.5之間稱為「骨質缺乏(osteopenia)」;當T值等於或小於 -2.5時,稱為「骨質疏鬆症(osteoporosis)」;如果患者合併有骨折發生時,稱為「嚴重性骨質疏鬆症」。     骨質疏鬆症的治療與保養   骨質疏鬆症的治療包括藥物治療與非藥物治療,黃俊錫醫師說,目前的藥物治療主要是針對造骨細胞與蝕骨細胞,造骨細胞(Osteoblast)可以形成新的骨質,蝕骨細胞(Osteoclast)可以吸收舊的骨質,兩者負責維持骨骼的新陳代謝。   目前有藥物可以促進造骨細胞形成新的骨質,如人工合成的副甲狀腺素;有抑制蝕骨細胞吸收舊骨質的藥物,如RANKL的單株抗體、雙磷酸鹽;另外也有新型的雙重機轉藥物,能夠促進造骨細胞生成新骨質、並抑制蝕骨細胞吸收舊骨質,有助降低骨質疏鬆患者骨折的風險。接受骨質疏鬆治療時,請攝取足量的鈣質與維生素D,讓身體有足夠的原料形成新骨質。     骨質疏鬆之非藥物治療包含飲食、運動與生活習慣的調整。   飲食的部分建議攝取充足的鈣質與維生素D,並減少咖啡因的攝取量,黃俊錫醫師說,根據國際骨質疏鬆症基金會的建議,50歲以上成人每日鈣質攝取量須達1,200毫克,維生素D3攝取量須達800至1,000 IU國際單位(international units,IU)〔2〕。富含鈣質的食物包括乳酪、豆類、堅果類、香菇、深綠色蔬菜等,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包括牛奶、蛋黃、魚類、蕈菇、黑木耳等,如果攝取量不足,可以適時補充。另外,維生素C亦可促進鈣質吸收。   運動的部分,請維持規律運動,負重運動對骨質有幫助,提升肌力與平衡能夠減少跌倒的機會。黃俊錫醫師說,生活習慣的部分,建議要戒菸、戒酒。     貼心小提醒   骨質疏鬆患者大多無感,卻會導致一系列麻煩的併發症。黃俊錫醫師叮嚀,我們要從年輕的時候便注重飲食及運動,以提高巔峰骨量(peak bone mass),上了年紀之後要留意駝背、身高變矮、經常背痛等骨質疏鬆症警訊,並及早就醫檢測骨質密度,及時接受治療。   骨質疏鬆症是個慢性病,需要接受持續性的治療,黃俊錫醫師提醒,如果擅自中斷治療,骨質流失的速度可能會變快,而增加骨折的風險喔。     本衛教文章由台灣安進協助刊登   參考資料: 1. Downey C, Kelly M, Quinlan JF. Changing trends in the mortality rate at 1-year post hip fracture - a systematic review. World J Orthop. 2019;10(3):166-175. Published 2019 Mar 18. doi:10.5312/wjo.v10.i3.166 2. 2020台灣成人骨質疏鬆症防治之共識及指引   原文出處

讓人失去造血功能的骨髓纖維化,血液專科醫師圖文解析

2021年10月19日
公開
1074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一名六十多歲的女性患者平日生活忙碌,最近幾個月經常感到疲倦,精神不太好、容易忘東忘西,此外,體重還驟降好幾公斤。   「大多數女性患者剛變瘦時,可能會感到開心,但變瘦一段時間後,就會漸漸感到不對勁。」   大林慈濟醫院血液腫瘤科李思錦醫師說明,因腹部不適、吃不太下,該患者便到腸胃科就診。檢查發現脾臟變大,是一般人的好幾倍大,且貧血很嚴重,故轉診到血液腫瘤科。   「骨髓纖維化患者大多會因為貧血、腹部不適、體重減輕而先到相關科別就診,最後才輾轉來到血液腫瘤科。」李思錦醫師指出,「該患者後續接受骨髓檢查,評估屬於中度風險病人,開始接受口服藥物治療。大約兩週後,她就覺得腹部不適得到改善,開始吃得下東西。隨著營養狀況改善,精神、體力逐漸恢復,體重也慢慢回升。」     讓患者失去造血功能的骨髓纖維化   骨髓纖維化較常出現在中老年人,但各年齡層皆可能罹病,且男女比例差不多。李思錦醫師表示,骨髓纖維化是因為基因突變,使造血細胞異常增生,這些額外增加的細胞會產生細胞激素,使患者出現不適症狀。另外,這些細胞激素會讓正常骨髓中的間質細胞纖維化,原本可容納造血細胞的空間,漸漸充滿纖維組織,而沒有足夠的空間造血。因為人體還是需要造血,所以會依賴髓外造血,由肝臟、脾臟等器官執行造血功能,因而導致肝臟、脾臟腫大。     正常脾臟重量約幾百公克,正常時通常無法摸到,李思錦醫師解釋,骨髓纖維化患者的脾臟變大,可能重達1、2公斤,甚至延伸到骨盆腔。異常腫大的脾臟會對其他器官造成壓迫,而導致不適,故患者常因為脾臟腫大而就診。脾臟腫大會讓患者感到腹脹、肚子痛、吃不下、容易有飽足感,體重便會漸漸下降。李思錦醫師說明,骨髓纖維化症狀與造血功能失調有關,由於攜帶氧氣的血紅素不足,可能讓人體力變差、常感到疲累、注意力不集中;白血球低下,讓患者較常感染、發燒。另外,還可能出現搔癢、夜間盜汗、骨頭疼痛等症狀。   由於上述症狀較無特異性,也常被誤認為是老化現象,所以容易延誤就醫。李思錦醫師提醒,如果有這些症狀,應盡速就醫,安排進一步血液、骨髓檢查,才能盡早診斷,把握治療時機。       骨髓纖維化的治療選項   骨髓纖維化的根本治療,需要做骨髓移植,但對年紀較大的患者而言,骨髓移植的風險較高。李思錦醫師解釋,無法接受骨髓移植的患者會採取緩解治療,如患者的白血球功能較差、容易感染,可能會給予白血球生長激素;若是紅血球不夠,可以輸血或給予促進紅血球生成的藥物;若是血小板不足,可輸血小板,或使用促進血小板增生的藥物。     骨髓纖維化是基因造成的問題,目前已可使用口服藥物來治療,李思錦醫師說明,口服藥物可用於中度、高度風險的骨髓纖維化病人,來改善症狀。   「口服藥物有機會讓脾臟變小,患者比較不會那麼不舒服,吃得下東西,體力會比較好,生活品質也可以改善。」李思錦醫師表示,由於基因突變的累積,骨髓纖維化患者大約有10%會發生急性血癌,一定要按時回診追蹤。     貼心小提醒   骨髓纖維化會讓患者骨髓漸漸失去造血功能,從而導致多種症狀,李思錦醫師提醒,若出現骨髓纖維化十大症狀,包括疲勞、腹部不適、易有飽足感、體重下降、活動力不佳、注意力不集中、搔癢、骨頭疼痛、發燒、夜間盜汗,請盡快就醫。患者可使用「骨髓纖維化自我檢測量表(MPN10量表)」來對十大症狀的嚴重度評分,從沒有症狀的零分到很嚴重的十分,以數字量化嚴重程度,有助醫師評估病況及治療成效。   骨髓移植有機會治癒骨髓纖維化,狀況許可時患者可接受骨髓移植。不適合接受骨髓移植的患者能夠接受緩解治療、藥物治療以改善症狀,提升生活品質。 李思錦醫師叮嚀,骨髓纖維化可能演變成急性血癌,呼籲患者務必定期追蹤!   以上衛教資訊由台灣諾華協助刊登。 TW2110021078    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