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照護線上

醫師團隊擔任編輯,提供實用、高品質的衛教資訊。

醫師團隊擔任編輯,提供實用、高品質的衛教資訊。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紅、腫、熱、痛別大意 – 蜂窩性組織炎(懶人包)

2020年06月08日
公開
1896

作者:白映俞 醫師 你可能聽過醫師指著你傷口附近的紅腫說:「這是蜂窩性組織炎!」卻不了解自己皮膚與蜂窩究竟有何關係!怎麼會有這麼奇怪的病名呢?! 蜂窩性組織炎代表皮膚與底下軟組織的細菌感染,這病不算少見,通常患者服用幾天抗生素後就有改善,但有時蜂窩性組織炎可演變到超乎患者想像的嚴重程度,像細菌會侵入到筋膜肌肉等更深層的組織,引發壞死性筋膜炎(necrotizing fasciitis);或是細菌侵入淋巴系統與血液,引發敗血症(sepsis),造成生命危險。   蜂窩性組織炎最常見的發生位置是患者下肢(腿、腳)的皮膚,但其實全身上下都可能出現。主要症狀有個口訣:「紅、腫、熱、痛」,就是指在感染位置局部皮膚發紅不褪、腫脹、摸起來局部熱熱的、還會有持續性疼痛。   那為什麼會有蜂窩性組織炎呢?皮膚是人體面積最大的器官,能夠擋住外來物入侵,是身體防禦的第一道防線。假使患者因為外傷,造成皮膚有小傷口後,原本待在皮膚表面的細菌(葡萄球菌、鏈球菌)就找到了機會潛入,引起真皮及皮下組織發炎感染,這就是蜂窩性組織炎。   有時這些傷口是外傷造成的,有時是手術後的切口,有些患者則是原本皮膚狀況不好,有濕疹、乾癬等問題,或皮膚裡有異物,都會可能有蜂窩性組織炎。   以下幾個狀況,會讓人比較容易罹患蜂窩性組織炎: ● 皮膚受傷:不論是擦傷、刺傷、骨折、燒傷、凍傷等傷勢都是給了細菌入侵的機會。 ● 皮膚疾病:濕疹、乾癬、帶狀皰疹等疾病會讓皮膚狀況不佳,細菌同樣容易入侵。 ● 體重過重:不僅會提高蜂窩性組織炎的機會,患者也容易反覆得到蜂窩性組織炎。 ● 免疫力不佳:糖尿病、白血病(血癌)、長期使用類固醇、肝硬化、或是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等會增加罹患蜂窩性組織炎的機會。 ● 循環不良:糖尿病、高血壓造成的血管硬化等狀況會讓循環不好,組織不健康也容易感染。   上面講的是容易罹患蜂窩性組織炎的族群,有些人卻誤以為年輕人身強力壯就能抵抗所有感染,皮膚受點小傷沒問題的。 錯!有些傷口狀況在受傷時就拿到比較差的牌,輸掉這局的機率高!容易演變成蜂窩性組織炎!若你屬於以下狀況,可以考慮先找醫師處理傷口,免得傷口狀況迅速惡化: ● 被動物咬傷或被人咬傷 ● 受傷時有沾到泥土 ● 較深的穿刺傷 ● 手腳腫脹不消 ● 有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 二度燙傷以上(醫師教你正確燙傷處置) ● 凍傷   如果你發現皮膚有紅腫熱痛的狀況,請就醫檢查。通常醫師只要從病史及身體檢查就能確定蜂窩性組織炎。 蜂窩性組織炎是局部細菌感染,因此醫師最常開立能對抗葡萄球菌與鏈球菌的口服抗生素給患者,並觀察患處對抗生素的反應如何。至於要吃幾天的藥並不一定,有人得吃三、五天藥,有的要吃十四天,端看蜂窩性組織炎的位置、程度、以及患者狀況而決定。但要提醒大家,最好別因為吃藥後症狀有些許改善,就打算不再吃藥,請把完整治療療程的藥物服用完畢。 如果發生蜂窩性組織炎的位置是在四肢,可以抬高患處以減少腫脹及不適,並適當地服用止痛藥。   在服藥過程中,也需要注意自己的狀況,如果吃了口服抗生素後,病情仍愈來愈嚴重、沒改善,紅腫之處愈來愈大,疼痛增加,或開始高燒、畏寒,就要趕緊就醫。 若醫師懷疑原本屬於「局部感染」的蜂窩性組織炎已經擴散到血液或筋膜層時,可以抽血檢查檢查體內發炎程度。醫師也可能安排X光片等影像學檢查,確定是否感染位置下方的筋膜或骨頭也受到感染,同時也能了解患處有無藏著異物引發感染。若用超音波看見感染位置已經化膿,可安排用針抽出膿瘍或分泌物,送到檢驗室做細菌培養,醫師就能依據細菌培養的結果選擇最適當的抗生素治療。 當患處對口服抗生素的反應不佳,感染範圍大,高燒不斷,則需要住院打上靜脈針劑抗生素的。同時也要評估為什麼患者會對治療反應不佳,是裡頭還藏有異物?還是患者免疫力太差?當蜂窩性組織炎演變成膿瘍或壞死性筋膜炎時,只打藥是不行的,醫師還要用切開或針抽等方式引流膿瘍,或安排手術切掉壞死組織。   避免蜂窩性組織炎,你需要保護皮膚,別放任皮膚太髒或太乾,並注意基本的衛生習慣。若有循環問題或糖尿病,要穿著舒適好走的鞋襪出門,盡量在戶外不要光腳。每個人也該學會基本的傷口照護與評估傷口,萬一有皮膚傷口時,記得每天替傷口換藥並及觀察傷口變化,才能及早發覺感染現象。(傷口照護四要點,請務必要學起來) 原文出處

減重代謝手術,醫師圖文解說(懶人包)

2020年06月05日
公開
210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台灣成人體重過重及肥胖的盛行率達45.4%,伴隨而來的併發症相當常見,諸如高血壓、高血脂、心血管疾病、第二型糖尿病、睡眠呼吸中止症等,對健康造成相當大的威脅。國民健康署建議成年人的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 BMI)應維持在18.5-24之間,BMI超過24屬於體重過重,BMI超過27便屬於肥胖。 天晟醫院體重管理與代謝手術中心主任徐光漢醫師表示,減重的最佳方式就是適量運動及嚴格飲食控制,其中飲食佔7成、運動佔3成,需要相當自律才能持之以恆。若BMI較高且有肥胖併發症,便得積極減重,建議尋求醫師的協助,使用藥物、代餐、手術等方法。 所謂成功的減重,並非「減了20公斤」,而是「減了20公斤之後如何維持」,維持體重是長期抗戰。常有患者使用減重藥物,在幾個月內減重20公斤,但絕大多數都會漸漸回復原本的體重,甚至比原來的體重更重,陷入減重、復胖、減重、復胖的無限循環。 近年來,隨著腹腔鏡手術的進步,減重代謝手術已能給予肥胖患者更多的協助。 什麼是「代謝手術」? 徐光漢醫師解釋道,「減重手術」的目的是幫病患減去過多的體重,至於「代謝手術」在替患者解決肥胖問題的同時,還能改善多種代謝性疾病。肥胖病患常會併發多種合併症,包括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等問題,如果手術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代謝性疾病,就會歸類為「代謝手術」。 「減重手術」通常是透過腸胃道手術來限制患者的進食量,減少熱量吸收,進而讓患者體重下降。 「代謝手術」跟減重手術的作法類似,最主要的差異是手術目的不同。這是減重手術發展過程中的意外發現,很多肥胖患者有糖尿病,但在接受手術、體重下降後,糖尿病也跟著改善,有些人的藥物可以減量,有些人甚至可以不用吃藥。 一開始大家認為是體重下降的效果,但漸漸發現這並不只是體重減輕的關係,而是因為繞道手術改變了體內荷爾蒙,能降低胰島素阻抗、減少脂肪吸收,使患者的血糖、血脂得到改善。 目前健保署的規定是根據BMI,當BMI大於32.5且合併有肥胖相關併發症,譬如說高血壓、睡眠呼吸中止、糖尿病等,就可以進行減重代謝手術。美國減重代謝醫學會則是建議BMI大於30就應該考慮做減重代謝手術。 常見的減重代謝手術有哪幾種作法?適用在哪些狀況? 徐光漢醫師指出,減重代謝手術有兩種,一種是讓進食量變少,屬於「限制型手術」;一種是讓腸道吸收變差,屬於「吸收不良型手術」,藉由降低熱量吸收來減重。 常見的限制型手術,包括胃縮小手術、胃水球手術,這些都是靠減少胃容量,來降低進食量,以達到減重效果。至於胃繞道手術除了讓進食量變小之外,還會讓吃進去的東西吸收不完全。   醫師會告訴患者這兩種手術的優缺點。限制型手術雖然可以降低胃容量,但是術後很多病患的進食方式會改變,偏好吃一些較高熱量的食物,所以很多患者在做完限制型手術幾年以後,因為沒有遵守嚴格的飲食規範而逐漸復胖,吸收不良型手術復胖的機率就會比較低。然而,不管接受哪種手術,如果無法長期飲食控制,都會有復胖的問題。 若患者有糖尿病或者代謝性疾病,通常會建議做繞道手術,才有機會改善代謝性疾病。 減重代謝手術預期可以達到哪些效果? 徐光漢醫師說明道,手術後前半年的時間是「黃金減重期」,由於進食量跟以前相比差異很大,使得體重持續下降、變化最快,經過半年之後體重降低的幅度就會減緩,因為身體漸漸找到平衡。 接受「胃縮小手術」後,預期一年之內可以減掉33-35%的體重;接受「胃繞道手術」後,預期一年之內能減掉35-40%的體重。舉例來說,體重一百公斤的患者,在做完手術一年後體重大概是65-70公斤,這是其他減重方式沒辦法達到的效果,而且減重成效可以維持較久。 減重代謝手術後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徐光漢醫師強調,接受減重代謝手術後最該注意的是「飲食」,我們會教導一些飲食方式並請他們嚴格遵守。務必珍惜僅剩的進食量去進食一些具有營養價值而非高熱量的食物,才能達到良好的減重成效並好好維持。 目前減重代謝手術的照護皆有標準化流程,從術前評估、手術過程、到術後照顧,都已建立非常標準的流程,如果沒有意外,通常只需要在醫院待個2-3天就可以回家。   以減重代謝手術經驗較豐富的醫師來說,手術併發症發生率可小於1.5%,常見併發症包括出血、滲漏、腹內感染等問題。手術死亡率大約千分之一至千分之三左右。 由於腸胃道結構改變,有些人會在進食10-15分鐘後出現「傾食症候群」,而出現腹脹、噁心、暈眩、虛弱、冒冷汗等症狀,要避免吃甜食或喝含糖飲料。 手術後飲食與生活需該注意哪些? 徐光漢醫師提醒道,接受減重代謝手術後飲食量減少許多,所以務必善用僅存的進食量攝取營養價值高的食物,才能瘦得好、瘦得健康,醫療團隊都會持續叮嚀術後飲食的重要性。   剛做完手術的一個月內建議先不要做運動,一個月後可以從輕度運動開始,養成規律運動習慣能保持肌力,因為在瘦下來的過程中肌肉也會流失,透過適量運動會有助保持肌肉量。如果有生育計畫,最好在術後滿一年之後再懷孕,若能滿兩年懷孕會比較合適。 面對減重代謝手術,患者的心理有時會很複雜,因為以前能大吃大喝,術後變得不太能吃,而變得憂鬱,感到不開心,將會需要家人、朋友的陪伴與支持。醫療團隊能提供各種協助,幫忙患者順利減重、健康生活! 原文出處

噎到怎麼辦?(懶人包)

2020年06月05日
公開
276

作者:劉育志 醫師 當外來異物不小心卡在喉嚨或氣管,阻擋空氣進出動線,空氣無法進入肺部完成呼吸,我們稱為「噎到」。 成人大部分是被食物噎到,小孩子則可能會因為吞食不同物品而不小心噎到。無論如何,噎到會影響呼吸,都需要盡快解決。   當目擊他人噎到時,你需要盡快評估他的狀況。基本上分三種:患者還能一直咳嗽、患者已經快無法咳或說話、和患者已經意識不清倒下了。   當患者還能一直咳的時候,就鼓勵患者繼續咳,直到排出卡住的異物為止。   若你發現患者無法說話、快無法呼吸、也沒辦法用力咳嗽、嘴唇及臉色發青,就趕快施行哈姆立克法。   施救者站到患者身後,雙手環繞的患者腰部,讓患者姿勢稍微前傾。施救者一手握拳,另一手包覆拳頭,位置大約放在肋骨下緣、肚臍以上之處,用力的朝患者向上向內擠壓五次。若卡住的異物仍未咳出,繼續做。   若患者已經意識不清倒下,你需要記得施救口訣是壓、挖、吹。   讓患者躺在地上,開始CPR,CPR的壓胸方式可能會幫忙擠出異物。定期檢查口腔喉嚨是否有卡住的異物,如果有就挖出來,但要小心不要亂挖,免得異物愈卡愈深,挖完後朝口內吹氣,若吹不進,就重複從壓胸做起。 平時熟知CPR及哈姆立克法,能幫助我們及時搶救身邊親愛的人的性命。加油! 原文出處

想嘗試低醣飲食?掌握五大原則

2020年06月03日
公開
278

作者:白映俞 醫師 所謂的三大營養來源,是指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我們每天進食也都是在吃這些東西,一項食物裡,通常不會僅僅只含一種營養素,而是包含不同比例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 酉字邊的「醣」,就是碳水化合物,糖與澱粉都屬於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進到腸胃道後,在人體消化之後分解成葡萄糖。葡萄糖進入血流,在胰島素的幫忙下,葡萄糖才得以進入細胞。不管我們要走路、跑步,還是單純只是坐在沙發滑手機,都需要葡萄糖作為身體能量來源。沒被使用的葡萄糖,轉成為肝醣貯存於肝臟、肌肉;若還有太多的話,再被轉成脂肪。 現在大家有時說要生酮飲食,有時說要低醣,有時又是高蛋白,都是想藉由選擇食物的內容物,改變體重。今天我們來看看想「低醣」飲食時,可以怎麼做? 先從減「糖」做起: 米字邊的「糖」,是「醣」的一種,是我們NG飲食中最常吃得太過頭、太多的碳水化合物。加了糖的飲料、食物總是變得更吸引人,但它們對健康並不好,喝利用高果糖漿調製的飲料,或吃甜甜的糖果,葡萄糖會很快地僅入血流,影響血糖高低,很容易增加胰島素的阻抗性,讓人更容易罹患糖尿病。 當你想要減「醣」時,務必要先從減「糖」做起,先從減少吃糖果、吃甜點蛋糕、喝果汁、喝大杯糖飲的習慣開始努力。   假如這項食物是有產品標示的,只要上面提及「蔗糖、葡萄糖、果醣、麥芽糖、糖蜜、水解澱粉、轉化糖、玉米糖漿、蜂蜜」等成分的,就是指添加糖份,請小心一點。盡量選擇每100公克裡,糖份小於5克的食物,若100公克裡糖佔了20克以上,就屬太多了。 接下來,我們平常在飲料店買飲料,或在上餐廳用餐,就看不到食品標示,因此我們也要學會辨識各種含糖食物。最常見的地雷,你可能以為:「不能吃甜,那吃酸可以吧!口味酸酸的飲料、醬料,糖份就不高。」錯!當口味原本是酸的時候,味道上就會加上不少的糖來調整,所以當你喝一杯檸檬紅茶時,口味雖然有酸酸的感覺,但裡面糖份會比紅茶來得更高。酸梅汁、酸辣醬等等,其實也都是帶有大量的糖份,務必要注意。 另外一個減糖重點是,不要喝果汁。過去大家以為果汁很健康,但果汁比水果少了纖維,卻增加了更多更多的糖,即使是百分之百還原果汁裡的糖份都還是很高,喝了人也不會有飽足感,還會吃更多食物。因此,請不要喝果汁! 更多減糖方式請看「七招減糖大作戰」,讓自己身體愈來愈習慣無糖口味,從心減少對糖的依賴和成癮,才能讓自己往健康路上邁進。 重新思考主食選擇: 「醣」裡面包含了「糖」和眾多澱粉類,而大部分的文明裡,我們都是吃澱粉多醣類為主食。有的吃米飯,有的吃麵包,有的則吃麵條、麵食。因此我們從小就被灌輸「白飯一定要吃飽吃足」這樣的概念,沒吃完自己面前的那碗白飯包準被家長念。 然而,現在我們了解,這些主食通常都屬於精緻澱粉,是高碳水但低纖維的,在體內會快速被消化轉成葡萄糖,讓血糖上升的很快,因此對健康而言不是那麼理想。   當然,這並不是叫大家都不要吃飯吃麵吃麵包了,但在選擇上,真的可以做一些調整。例如你可以選擇糙米,而不是白米。糙米是全穀類,帶有胚芽、胚乳、和麩皮,這些是我們體內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重要來源,這就是我們該選的主食!除了糙米之外,紫米、全燕麥、糙薏仁也都是好的全穀類來源。記得,不要吃太多白米、白麵包、白麵條等精緻澱粉類型的主食,而是要改吃全穀類的主食。你可以戒糖,但不要完全戒醣,還是要攝取全穀類的碳水化合物,只是要少一點精緻澱粉。 剛開始從吃白米改成吃糙米之際,是非常困難的,畢竟這是大家從小被教導,且維持好幾十年的習慣。你可以有段過渡期,以漸進式的方式來讓自己更習慣糙米。像是剛開始先買市面上包裝好的「糙米20%,白米80%」的米來煮,這算是踏出第一步。接著可以一次各買一包白米、一包糙米,要煮的時候就白米一杯、糙米一杯,這樣就達到50%、50%的目標。接下來再逐步增加糙米比例。 目前外食選擇中,提供糙米飯的店家實在是少之又少,建議便當店、自助餐等店家,可以考慮提供糙米飯選擇,讓更多外食族能吃的健康。 多吃低澱粉的蔬菜 蔬菜裡具有大量的維生素和礦物質,是人體獲取天然抗氧化劑的重要來源。嚴格來說,蔬菜含有大量纖維,纖維也是多醣類,但為什麼我們該多吃這種「醣」呢? 因為纖維是人體難以消化的多醣類,我們吃進去後不會增加體內什麼熱量,也不會影響血糖的波動。如果膳食纖維足夠,可以維持腸道健康,減少便秘,有些纖維還能降低身體膽固醇數值。整體來說,高纖飲食能降低第二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與腸道癌症的機會。還有,纖維比較多的時候,食物就比較具份量感,讓人飽足。在我們選擇低醣飲食時,低澱粉的蔬菜務必要吃得足夠。   澱粉類比較高的植物通常是根莖類,像紅蘿蔔、地瓜、馬鈴薯、玉米、甜菜等,澱粉就比較多。如果你想吃地瓜或馬鈴薯,記得把它們算在主食那一類。那哪些是應該多吃的低澱粉蔬菜呢?大家常吃的花椰菜(青色與白色都是)、菠菜、高麗菜、蘆筍、菇類、萵苣等等都是! 增加優質蛋白質 如果你想要減醣、也想要減重,那每一餐都添加優質蛋白質就非常重要。攝取足夠蛋白質時,我們身體會比較有飽足感,比較不會一直好餓想吃點心,而且還能在減重的同時維持住肌肉的質量。 魚類、雞肉、奶類、蛋類、無糖優格、豆類等食物,都是優質蛋白質的選擇,記得每一餐都至少選擇一份來添加。   例如在早餐的時候,很多人習慣吃一個麵包解決,但這裡面就完全沒有蛋白質,而是精緻澱粉與糖的組合,升糖快速,但很容易讓人八點才吃完麵包,十點又餓了。因此可以考慮改成以蛋為主體的早餐,炒蛋、蒸蛋、茶葉蛋都可以,或改成吃雞胸肉沙拉,改成吃香蕉加無糖優格,都是比麵包更好的選擇。 為點心做準備 如果你真的很餓,是不是會取找一包餅乾來吃呢?然而,這些包裝好的餅乾、洋芋片、零食也是低醣飲食的大忌,因為成分不外乎是精緻澱粉、麵粉、和糖,一整個就是高碳水化合物的組合。 不過人都有突然會餓的時候,這時候可以選擇什麼解解饞呢?適量的杏仁、腰果、夏威夷豆、花生,可以是不錯的選擇。但請記得,請選擇無調味的,不要選加鹽或加糖的版本來增加身體負擔。一次吃一兩顆,放在嘴巴裡慢慢咀嚼,感受堅果的味道香氣,不要一次一大把咻咻咻的解決掉。   蛋除了可以當早餐,你也可以把蛋當成是個零食。現在超商都有賣茶葉蛋,取得方便,一顆蛋裡面碳水化合物少,但有6克蛋白質,讓人更有飽足感。 每天吃的三餐內容都關係到我們怎麼選擇食物,選對食物,身體負擔就比較少,對健康就更有益。掌握低醣飲食的五大原則,就算我們無法一日內改變舊有的飲食習慣,但從這些方向出發,對身體是有很大好處的。還有,家人、朋友間的飲食習慣會互相影響,如果你想要達到減醣飲食,那就要多分享這樣的資訊讓朋友、家人知道,讓大家一起了解如何正確選擇食物,才能維持減醣的好習慣。 原文出處

發現時經常已晚期的攝護腺癌

2020年05月27日
公開
885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攝護腺是全世界第二大男性癌症,在台灣的發生率也逐漸上升,然而攝護腺癌早期通常沒有明顯症狀,約有一半的患者在確定診斷時已是第三期或第四期。攝護腺癌患者可能出現血尿、解尿困難、射精疼痛、精液帶血等症狀,若癌細胞侵犯或轉移到其他位置,可能造成疼痛。 三軍總醫院泌尿科楊明昕醫師表示,攝護腺癌的治療方式有很多種,醫師會根據癌症分期以及患者的身體狀況來擬定治療計畫。局部治療方面,主要是針對位於攝護腺的腫瘤,包括手術治療、放射治療等。手術治療即大家常聽到的攝護腺全切除手術,目前大多會採用微創手術,利用腹腔鏡或達文西機械手臂來進行。放射治療就是俗稱的電療,會針對攝護腺使用放射線局部照射。   全身治療方面,包括荷爾蒙治療、化學治療等。由於男性荷爾蒙可能刺激攝護腺癌生長,所以荷爾蒙在治療攝護腺癌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荷爾蒙治療又稱作「去勢治療」,藉由降低男性荷爾蒙的濃度,來減緩攝護腺癌惡化,以控制病情。 簡單來講,治療選擇主要根據癌症分期,局部腫瘤靠手術跟放射線治療,若腫瘤已轉移便需使用荷爾蒙治療、化學治療。 本來有效的藥物漸漸失效!什麼是去勢抗性攝護腺癌?  楊明昕醫師指出,攝護腺癌有個特色,患者剛接受荷爾蒙治療時,通常能控制腫瘤,但是經過一段時間後,攝護腺癌可能逐漸變化,部分的癌細胞會產生抗藥性,被稱為「去勢抗性」,而發展成去勢抗性攝護腺癌。   為何會產生「去勢抗性」呢?可能與雄性素的產生有關,人體的雄性素主要由睪丸、腎上腺皮質層分泌,剛開始使用荷爾蒙治療時,體內雄性素濃度顯著降低,然而有些攝護腺腫瘤可能可以自行產生雄性素,所以不須要仰賴睪丸或腎上腺分泌的雄性素便能生長。 攝護腺癌進展過程中,經常會看到腫瘤體積在使用荷爾蒙後治療漸漸萎縮,但是隨著時間,又逐漸長大、轉移。   針對具有「去勢抗性」的攝護腺癌,就需要調整治療策略,運用不同機轉來抑制癌細胞,包括化學治療、新一代雄性素受體阻斷劑等。 新一代雄性素受體阻斷劑能阻斷雄性素與細胞的雄性素受體結合,抑制雄性素進入細胞核,並使雄性素受體無法與DNA結合。根據長期大型研究發現,新一代雄性素受體阻斷劑能降低癌細胞的生長,進而讓腫瘤萎縮,讓患者多一個選擇。   無論是先進行化學治療再使用新一代雄性素受體阻斷劑,或先使用新一代雄性素受體阻斷劑再進行化學治療,都能幫助患者控制病情。一般而言,化學治療的副作用會比較多、比較嚴重。 新一代雄性素受體阻斷劑對患者有什麼幫助? 楊明昕醫師解釋道,無論攝護腺癌是否轉移,新一代雄性素受體阻斷劑都能發揮效果,可降低近八成患者的PSA指數(Prostatic specific antigen,攝護腺特異性抗原)達約50%以上,且延長存活期至近3年,延後需要化療或者其他後續治療的時間,未轉移者可延緩甚至超過3年,轉移者亦有超過2年的時間,有助於改善患者生活品質。 新一代雄性素受體阻斷劑可以採用口服,一天吃一次,不受食物影響,對患者來說較為便利,服藥順從度較高。因為不一定需要合併類固醇使用,能減少不必要的副作用。攝護腺癌好發於年紀較大的患者,由於雄性素受體阻斷劑對肝臟、腎臟功能影響較小,治療期間不用額外監測肝臟、腎臟功能。   楊明昕醫師回憶道,有些攝護腺癌患者使用新一代雄性素受體阻斷劑,已在門診追蹤3-4年,沒有明顯副作用,且PSA指數下降,對患者的生活品質有幫助。目前,新一代雄性素受體阻斷劑屬於有條件給付,若符合條件醫師會協助提出申請。 攝護腺癌日常保養重點 楊明昕醫師道,攝護腺癌到了後期,大部分患者都會接受荷爾蒙治療,常見的副作用包括疲倦無力、發熱、出汗、性慾降低、骨質流失等副作用。患者身體容易囤積脂肪,使得體重上升。 除了骨質流失,攝護腺癌亦容易轉移到骨頭,使患者較容易骨折,根據統計,5年內有近百分之20的攝護腺癌轉移的病患,可能會有骨折的問題發生。另外,荷爾蒙治療的藥物,對心臟或多或少有一些影響。   面對荷爾蒙治療可能出現的副作用,楊明昕醫師特別提醒攝護腺癌患者一些日常保養重點。平日作息要正常,睡眠充足不熬夜,最好保持規律運動,以維持體能,改善疲倦無力。即使像走路這樣簡單的運動,都有幫助。因為患者容易有骨質疏鬆、癌症骨轉移的問題,運動時務必留意運動強度,減少骨折的機率。 患者要均衡飲食,盡量維持理想體重,體重持續上升會影響治療成效,且增加骨折發生率。根據研究,抽菸除了會增加罹患攝護腺癌的機率,還會導致攝護腺癌惡化,此外抽菸亦會影響PSA指數,患者一定要戒菸。 患者必須定期回診,追蹤症狀變化、以及抽血檢測PSA指數,病情出現變化時,通常會先看到PSA的改變。無論是否有接受治療,建議攝護腺癌患者每三個月要固定回診,才能適時安排相關檢查並調整治療策略喔! 原文出處

躺在床上能練習的 - 背部伸展(懶人包)

2020年05月25日
公開
535

作者:白映俞 醫師 抱小孩後突然閃一下,之後背就痛到不行嗎? 咳嗽時身體出力,背就開始痛,接著就痛到什麼事情根本都做不了嗎? 還有更慘的,好像也沒什麼特殊事件發生,背就開始亂痛一通呢!背痛很惱人,一發作人就什麼事情都做不了,只能臥床。更恐怖的是,背痛很常見。 (注意,若背痛過了好幾天都沒改善,那可能要檢查一下究竟是什麼原因引發背痛的。尤其當背痛時還合併有發燒、畏寒、體重下降、或是大小便失禁等情況的話,就要記得趕快就醫檢查!) 如果你不想總是遇上這些狀況,平日多做點背部伸展吧!(當然,平日姿勢也非常重要,請看「養成好習慣,脊椎不受傷」) 規律地每日做點背部伸展,這些伸展動作讓肌肉更有彈性更紮實,脊椎狀況變好。研究發現,即使是已有慢性背痛的族群,在12周的持續背部伸展練習之後,背痛減輕了,需要用止痛藥的機會減少了,整體狀況進步許多。 因此,絕對不要等到背痛後才開始練習,平時就規律地做背部伸展,放鬆繃緊的肌肉,增進脊椎的血液循環,讓背痛不再來! 我們底下介紹的拉筋操,只要你平時睡覺的床鋪不是太軟,都很適合你在早晨醒來之際先躺在床上做一下,先伸展筋骨之後再爬起床。或者你喜歡反其道而行,睡覺前做點簡單伸展後再進入夢鄉也可以。養成習慣每天做,減少背痛突襲。 ◎ 仰躺伸展 躺在床上或墊子上,雙手往上舉過頭,伸直。盡量延展整個身體。 ◎ 仰躺跨腿伸展 躺在床上或墊子上,雙手打開平放身體兩側,一腳跨向對側,過程中保持上背部和雙側肩膀、手臂貼在地面上,感覺背部髖部的伸展。這個動作可以舒緩軀幹的肌肉。你也可以試試看兩隻腳彎起來,同樣上背、肩膀平貼在地,雙腳一起倒向左側或右側,感覺下背髖部的伸展。注意此時膝蓋不該感到疼痛。   ◎ 仰躺抬膝伸展 躺在床上或墊子上,讓背、頭、頸部都放鬆平貼地板或墊子,一腳伸直,一腳屈膝,雙手抱住小腿前側至胸前位置。也可以一次抱兩隻腳的膝蓋,抱住的地方可以落在小腿前側處,不要直接加壓在膝蓋處。   剛剛做的幾個動作都是仰躺能完成的,接下來請翻過身,改做跪姿的伸展練習。 ◎ 嬰兒式 可以先採四足跪姿,然後屁股往後坐在腳踝上,雙手盡量往前延伸,拉長整個背部,過程中臀部不要翹起來,要感覺背部肌肉的延展。   ◎ 貓牛式 採四足跪姿,然後慢慢將頭往下低,背部拱起來,拱到不能再拱的時候,就開始慢慢抬頭讓背部往下壓,反覆練習拱背和壓背,但請別動作太快。   ◎ 跪姿觸踝 採四足跪姿,背部打直與地面平行,放掉一手往後觸碰同側腳踝,感覺腰背處的伸展。再換邊練習。   ◎ 跪姿轉背 採四足跪姿,放掉一手往上抬伸直,眼睛同樣往上看,追著抬起的手瞧。過程中胸部、腹部、背部都會感覺伸展。再換邊練習。     這些動作是躺在床上就可以練習的背部伸展,很適合大家在半夢半醒的早晨做一下,不僅醒腦也能活絡筋骨,下床後一定會很進入狀況。趕快把這些動作列為早晨必做的練習吧! 原文出處

想提高免疫力,先改正幾個壞習慣!

2020年05月22日
公開
276

作者:白映俞 醫師 疫情嚴峻,四周似乎危機四伏,即使我們身體裡有內建的防禦措施 – 免疫系統,但難保在這困難重重的時間點,病毒、細菌會不會乘虛而入,突破警戒線? 想要拉高身體自我防衛的層級,大家開始想:「是不是有什麼辦法能提高免疫力呢?」美妝店、免稅店、大賣場裡,一定有許多健康食品,甚至貨架上還不乏宣稱有增強免疫力功效的商品,然而這些說法模糊,又無法用科學方法驗證商品,吃了是好,還是反而傷身呢? 首先體內的免疫力是一個完整的系統架構,需要的是平衡與協調,不是僅只有某一樣項目強就是好就是棒。記得,免疫系統裡有多種不同功能的細胞,我們該增強哪一種細胞,增強到數目多少呢?還有,增加了免疫細胞的數目,就等於增強細胞的能力了嗎?這些事情都比我們能想像的還要複雜,答案目前都沒有清楚的科學證據能解答。 年紀、運動、飲食、和睡眠的內容,都會影響到我們的免疫力。年紀愈大,我們的胸腺萎縮,骨髓功能變得較沒效率,免疫系統的整體能力逐步變差。愈來愈容易感染,甚至會較容易發展出癌細胞。那麼,究竟有哪些好方法可以增強免疫力呢? 首先,你可以改善這幾個壞習慣! ◆ 不吃蔬果 生活在台灣,很多人都認為自己是營養過剩,不過如果從一些微量營養素的角度來看,卻有民眾並沒有攝取到足夠的維生素或礦物質。不少動物研究發現,不管是缺乏鋅,鐵,銅,葉酸,維生素A,維生素B6,或維生素C等,都可能會改變動物的免疫反應。不過缺乏單一微量元素對整體的免疫系統,會影響到什麼程度呢?目前研究結果還沒有帶來實際的定論,但到目前為止,我們可以注意的事情是,務必檢視自己飲食的內容。假使自己是個很挑食,幾乎不吃蔬菜水果的肉食主義者,或是常常吃的少,吃的太固定,菜單不變,都可能會缺乏身體必須的維生素與礦物質。最好還是要採取地中海飲食法,攝取大量的蔬菜水果喔。自行從真實食物中攝取到的維生素與礦物質,會比僅靠補充綜合維他命好,天然的最好喔。 ◆ 不運動 假使一個人本來沒有運動習慣,剛開始運動的前幾天他可能覺得比較疲憊,但持之以恆後,變成一個保持運動習慣的人後,他很容易發現自己的精神變好了,也比較不會有一些小病痛或不舒服症狀。運動能改善我們體內的荷爾蒙分泌,同時也讓人睡的更好,在在都能增進免疫力。不過,也不要突然之間變成健身狂。規律運動能增進免疫力,但過度健身反而會帶來反效果喔。   ◆ 不休息睡覺 你過去可能就曾經發現,自己如果變得很忙,需要趕工、加班時,連續熬夜睡太少幾天後,就容易有些感冒症狀。其實沒睡飽,或睡眠品質不夠好,對身體而言是個明確的壓力,還會容易導致發炎。所以對成人來說,還是盡量睡到7到8個小時吧! 另外一個會搞差身體的狀況就是壓力太大,壓力這件事情是很難量化的,每個人對同樣事情的反應也不同。當走在冰天雪地中,甲可能為了美景而感動,心情超好,但乙可能覺得太冷而壓力很大心情很差。另外,會影響身體狀況的,常常是慢性的壓力來源,像是與家人、伴侶、朋友、或同事之間的關係不良,就容易長期影響免疫狀況。所以要理解到這些壓力帶來的身體傷害,試著靠改變行為、做瑜珈、冥想、深呼吸等方式走出這些慢性壓力,或在壓力中獲得休息。 ◆ 抽菸 這個幾乎可以說是醫師說到不想再說了的主題,但抽菸真的是百害無一利,當然也包括了會降低免疫力,所以,想提振自己的免疫力者,請別抽菸,有抽菸習慣者還是趕快戒菸吧。 改變了以上的壞習慣,我們再來正向版。   健康生活的準則 以下是幾個健康生活的準則,跟著做,身體功能才會好,免疫力才不打折。 ● 飲食中含有大量蔬果 ● 規律運動 ● 維持健康體重 ● 若有飲酒習慣,節制一點,不要過量了 ● 睡眠足夠 ● 養成好習慣,平時多洗手,食物和飲水都煮熟、加熱後再進食。 ● 減少壓力 ● 該打的疫苗記得打。超過六十五歲的話,務必記得接種流感疫苗和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疫苗能明顯降低因這些感染而引發的病症與死亡。還沒接種流感疫苗的趕快啊!   原文出處

七招遠離「糖胖症」

2020年05月21日
公開
379

作者:白映俞 醫師 打從人類出現在世上,我們的身體就試著貯存能量、脂肪,以備不時之需,哪天氣候不佳無法出門打獵,或農作物歉收,人類還得以存活。 當時間快轉到21世紀,我們不用出門打獵,而是打開冰箱就有雞豬魚牛,貯物櫃還有一堆泡麵餅乾飲料時,現代人面臨的危機已與古人天差地遠。目前社會面臨的最大健康危機就是合併糖尿病與肥胖的問題。 糖尿病的英文是Diabetes,肥胖的英文是Obesity,兩者合併後成為一個新的字:Diabesity,中文可說是「糖胖症」,意指因肥胖而患上了糖尿病。   說到這裡,一下子糖尿病,一下子肥胖,還有個新名稱「糖胖症」,有些人可能愈看愈生氣:「為什麼大家想汙名化糖尿病?再說,胖一點不好嗎?我覺得那些太瘦的才奇怪。」   唉!會提糖尿病與肥胖這些事,並不是醫學界的陰謀啊。已經有太多太多的研究證明,假使一個人患有糖尿病與肥胖的話,身體機能會漸漸變差,長期來講會帶來腎臟、神經、眼睛等處的病變,而大家很擔心的心臟病變、心血管變化、周邊血管疾病的機率也會增加。從這裡你就會發現,一旦糖尿病加肥胖,等於全身狀況都變差。目前,糖尿病是世界上的前五大死因之一。   台灣醫療與世界上其他國家比較起來算是很便宜,大家可能對糖尿病與肥胖帶來的經濟花費不會有太大的感觸。然而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已經發現,糖胖症患者一多,不僅醫療耗費高,生產力變低,對經濟的負面影響不容小覷。 當我們說到糖胖症時,主要講的是與肥胖相關的糖尿病問題。雖說瘦子還是可能會得糖尿病,但大約八成的糖尿病患者都同時有肥胖或體重過重的問題,因為當我們體重過重後,胰島素阻抗性就增加,血糖就愈難控制,演變成第二型糖尿病。 那至於體重多重叫做胖呢?成人BMI介於25到29時,是體重過重;BMI超過30就算是肥胖了。身高160公分的人,體重超過64公斤屬於過重,超過77公斤屬於肥胖。身高170公分的人,體重超過72公斤屬於過重,超過87公斤屬於肥胖。每多個五到十公斤,得到第二型糖尿病的機會就變多。   我們一直說到肥胖,其實有個重點,就是肥胖是可以預防的,而且在很多狀況下,肥胖是可以被逆轉的!也就是說,你可以靠自身的努力,降低自己因為吃得太胖而罹患糖尿症的機會。請先不要想:「我們家的人沒一個瘦的」或「我們家都有糖尿病」之類的,基因、遺傳雖然會影響健康,但個人自身選擇的生活習慣與生活環境,也是影響非常大的。假使不希望自己太胖並惹上一堆麻煩,還是要趕緊離開肥胖這個危險地帶! 尤其當你覺得自己體重不輕,還有以下這些「症頭」時,務必小心,最好趕緊開始控制體重,注意飲食: ● 有個啤酒肚 ● 總很想吃甜食 ● 情緒變動很大,神經質 ● 性功能障礙 ● 吃多喝多尿多   該怎麼做才能遠離糖胖症呢?以下是幾個重點: ◎ 改變飲食習慣: 其實你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該這麼做,不要有一搭沒一搭的做著飲食控制。當然,你會發現過年放假、婚禮喜慶、尾牙聚餐都是吃東西的好時機,美食當前不吃也太令人難受了,但實際是,我們已經不是生活在「這餐不吃,下餐不知道在哪裡」的荒野了。營養短缺的機會真的極低,因此不要有「先吃起來放」的心態,不要吃到撐,每一餐都吃足夠即可,這餐吃太多就是存做脂肪而已。因此,現代人最需要養成「面對怎麼樣的飲食場合都不需要貪心」的飲食習慣,否則身體會遭受報應的。另外,如果你想嘗試斷食法,可以看看這篇:「間歇性斷食」。 ◎ 選擇健康食物原型 日常會遇到的飲食陷阱有哪些呢?第一個就是吃太鹹,接著是吃太少全穀類、吃太少水果、吃太少堅果種子、吃太少蔬菜。看到這裡你可能會有點驚訝,為什麼都是「吃太少……」,這樣一來愈吃愈多不是會更胖嗎?其實,現代人出現的問題是,健康食物吃太少,但不健康的食物吃太多,連吃個水果都還要沾梅子粉,吃個沙拉都需要各種醬,更別提我們烹煮美食的各種花招了。想想看,你多久沒有吃簡單的食物原味呢?你吃的是加工食品,還是真實的食物原型呢?想避開這些飲食陷阱,請看「15種與死亡最相關的飲食陷阱」。 ◎ 減少攝取甜食、精緻澱粉、加工肉品 這點還是在說「吃」的部分,雖然有點重複,但值得強調,因為不知不覺中,大家都吃的太甜了!即使你以為屬於鹹食的加工肉品,也添加了不少糖來增味。甜食聽起來很療癒,實際上很傷身,吃愈多愈會影響身體狀況。戒除手搖飲,戒除年節會吃的應景甜點,戒除麵包、甜點等精緻澱粉、糖、油的合成物。甚至很多生活中你以為很健康的東西,包括養樂多、阿華田,都含有太多的糖!務必要有所認知並盡量避免。請看「七招減糖大作戰」。 ◎ 養成運動習慣 除了飲食習慣需要調整之外,另一個一定要建立的習慣就是運動。每周設定合理的運動量,保持住肌肉的質量、肌肉力量,也能提升身體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減少併發糖尿病的機會。如果你目前沒有運動習慣或不知道從何做起,可以看看「肌力基礎訓練」和「在家運動指南」,開始養成運動習慣。也可以嘗試對提升胰島素敏感性的「間歇運動」。 ◎ 降低生活壓力 壓力會影響我們的新陳代謝,持續生活在壓力大的狀況下,你也會不知不覺地吃的更多、睡得更差、沒時間運動,都會更影響到胰島素的分泌狀況。給自己一些時間好好釐清自己面臨的問題,選擇適合自己的工作環境、條件,找出問題的解答。如果真的沒辦法自行面對,可以與身心科醫師討論如何減輕壓力。(該如何面對壓力?) ◎ 睡個好覺 白天有許多煩人的心事讓你夜間無法成眠嗎?輪班的工作讓你需要日夜顛倒,白天居住環境噪音又多,根本無法好好睡覺嗎?失眠帶來的健康損害也很大,身體內分泌失調,更容易跑出肥胖和糖尿病,因此如果有失眠問題,要找出自己是否有容易造成失眠的習慣,最近是否有誘發失眠的事件,或讓失眠持續的惡性循環。若失眠已經影響到白天生活,務必向醫師求助。(我們為什麼會失眠?破解十大迷思看這裡!) ◎ 了解自己的狀況 對自己的身高、體重、血糖值、血壓值都要有概念。要知道以自己的身高與BMI算起來,體重大概介在哪個範圍內是可以的。例如身高160公分者,體重可以介於47公斤到61公斤之間。身高170公分者,體重可以介於53到70公斤之間。若已經有體重過重的問題,最好測量個血壓、血糖、血脂,了解自己是否接近代謝症候群。(代謝症候群) 原文出處

舒緩小腿與足底,你該這麼做!(懶人包)

2020年05月20日
公開
306

作者:白映俞 醫師 膝蓋痛非常常見,也很惱人,因此大家比較會注意膝蓋痛的各種訊息。而提到膝蓋痛,大一點的肌肉群 – 也就是大腿的股四頭肌 – 總是第一個被討論到的重點。然而,今天就讓我們再把目光往下移動,看看那常被忽略的、膝蓋以下的部位,也就是我們的小腿肌肉,以及連接到腳踝、足底的肌腱們。 想想看,如果坐了一整天,下半身沒什麼活動,膝蓋、腳踝多數時間都待在同一個位置,代表小腿肌肉都沒怎麼動,下半身容易愈來愈腫脹不靈敏。萬一走路時又是穿著高跟鞋,走路期間小腿的活動範圍仍極受限制。活動範圍受限後,一束束的肌肉纖維就習慣維持於縮短的狀態。這時膝蓋痛、阿基里斯腱肌腱炎、或足底筋膜炎就找上門。   有些人則是不停走路、爬樓梯、長跑、久站,常需要小腿腓腸肌、比目魚肌、與足底的努力,帶來延遲性肌肉痠痛與腫脹。這時小腿肌肉收縮、縮短,同樣會讓人於小腿和足底處覺得好緊。長期忽略小腿緊繃的結果,就會帶來阿基里斯腱發炎或足底筋膜炎。 所以,還是找些時間好好做些舒緩動作吧!如果是在運動過後,只要人不會太喘,就可以開始拉筋。假使你是坐了一整天想要來點伸展,或早上剛起床需要伸展,可以先在室內原地快走個三、五分鐘,增加一些流往肌肉的血液循環後,再開始伸展。以下的幾個方式,都對舒緩腳底和小腿非常有用。 下犬式 先讓雙手落在肩膀下方,做個掌撐平板式的動作,接著手掌出力撐地,把重心移往後,出力讓屁股往天花板方向移動,腿打直,整個人變成倒過來的V字形。腳跟踩在地上,感受後腳的拉長伸展。如果暫時因為後腳很緊沒辦法兩隻腳都踩在地上,可以先彎曲一腳,先感受伸直踩地那側的後腿伸展,再輪流換腳練習。   亞洲蹲 站著時雙腳打開與肩膀同寬,就像要做深蹲的方式後屈膝蹲下,讓雙手是往前擺保持平衡,過程中雙腳腳趾記得要朝前,雙腳要踩著地,不要離地,才能感覺腳踝處後方的伸展,停留30秒。   毛巾操 坐在地墊上,或坐在不會太軟的床上,雙腳向前伸直。雙手各握住毛巾的一端,將毛巾套向一腳。靠著雙手出力,把腳底拉向自己,感受腳底的伸展,停留30秒。之後再換腳拉筋伸展。兩邊輪流各重複個三到五次。   推牆伸展 面對牆壁,雙手扶著牆,一腳往後退,讓後腳踩地感受伸展,過程中兩隻腳的腳趾頭都要朝向前方,不要讓後腳變成朝向側邊,造成受力不均。手臂可以彎曲讓身體前傾,加深伸展的強度。當後腳是打直狀態下,伸展到的主要是後腿表層的腓腸肌;當後腳彎曲,能伸展到深層一點的比目魚肌。   垂腳跟伸展 這次,我們讓地心引力來幫忙。請站在階梯上,把腳移到階梯的邊緣,緩緩下降腳跟使其垂向地面,過程中腳是整個打直的。可以先從一隻腳開始練,如果熟悉了,可以一次垂兩隻腳的腳跟,不過請注意安全就是了,雙手可以扶著欄杆。腳跟往後垂的程度愈多,拉筋強度愈大。   小腿前側伸展 前面五個動作都著重於小腿後方的伸展,不過小腿前側也有脛前肌,偶爾也要照顧一下。當我們伸展小腿後方時,為了將小腿後方肌肉拉長,都要做把腳尖勾起來的動作。如果想要伸展小腿前側,方向就會與小腿後方的肌肉伸展反過來,改成把腳底板往下壓。那我們可以靠哪些方式把腳底板往下壓呢?你可以站個類似弓箭步的方式,但後腳不是腳跟著地,而是讓腳尖的腳背處著地,身體稍微下降,把腳踝推往向地面處。或者勾起單腳,讓腳背放在椅子上,身體往下降感受小腿前側的伸展。   好好練習的話,拉筋會帶來深層的滿足感,還能恢復肌肉的彈性,減少運動傷害的機會。然而過程中也要留意任何不適,萬一某些地方太痛一定不對,最好讓醫師檢查確定狀況。 找個時間好好感受一下拉筋伸展帶來的快樂吧。更別忘了複習「背部伸展」與「膝蓋拉筋」喔! 原文出處

孩子常尿床,應該怎麼辦?專家告訴你

2020年05月13日
公開
527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楊緒棣醫師:小孩子尿床到底怎麼一回事?絕對不是小孩子故意要跟你搗蛋。 楊緒棣醫師:最常見的原因是生理因素,而不是過去相信的心理因素,過去相信是心理因素,所以可能爸爸媽媽就打他、罵他,這些都沒有用,最重要是把背後的生理因素找出來,比如說我們知道是晚上的小便製造太多,或者是晚上的膀胱太小,這兩個因素最常見,再來還有睡眠不好,可是很多的小孩子叫不起床,怎麼會說睡眠不好? 楊緒棣醫師:其實他是處於一個,不好的睡眠狀態,所以他需要睡更久,所以我們是倒果為因,誤以為小孩子睡得很沉,其實不是,他們是睡眠品質不好,所以我們把晚上小便的問題解決,那麼他們的睡眠品質真的提升,所以有些人我們就可以看到功課進步了,學習狀況變好了,整個健康也跟著改善了。 楊緒棣醫師:很多專家都在想,應該要在六歲的時候,鼓勵他們出來看病,六歲看病以後,希望他就會慢慢好,因為這個也是孩子跟外面接觸,社會生活很多的時候,這個時候接受治療,可以給孩子的信心增長,孩子如果到了小學畢業後還在尿床,這表示有嚴重的生理疾病在,就要接受非常積極的檢查跟治療。 楊緒棣醫師:有些狀況我們應該提早去看醫生,如果你的孩子白天有小便的症狀,比如白天常常去跑廁所,白天會尿在褲子上,這個是很重要的警訊,應該要看醫生。 楊緒棣醫師:如果你這個孩子有便秘,那麼也要提早來看醫生,因為便秘會造成這些問題。 楊緒棣醫師:如果你的孩子,曾經得過泌尿道疾病,特別是泌尿道感染,可能因為發燒住院、小便痛,你也要趕快來看醫生,不要讓治療的黃金時間錯過。 楊緒棣醫師:我們最希望是說,你來就診之前能夠記一下小便日記(請由此連結下載空白小便日記),所謂的小便日記就是,幾點幾分喝多少水,幾點幾分去上廁所,每一次尿尿尿多少,如果你能提供這個資料,提供兩天甚至三天,醫生看到這個就會知道,你是小便的製造太多,還是膀胱太小,我們就可以給你適當的建議。   楊緒棣醫師:所有的專家都推薦兩類的治療,一類就是用藥物,一類就用尿床鬧鈴,在台灣被比較普遍實施的是用藥物治療,因為健保有完全的給付,另外一個尿床鬧鈴治療呢,就是一種行為的調整,在睡覺前把鬧鈴掛上去,如果尿床了它就會逼逼叫,這個是需要有耐心跟配合的家長,動機很強的,因為它要2-3個月後才有效果。 楊緒棣醫師:治療以後還是要繼續做一個紀錄,我把它取名字叫尿床日記,就是什麼時候尿床,什麼時候不尿床,你把這些做紀錄,我們就可以知道治療的成績怎麼樣,原來的治療計畫要不要改變,就有一個參考的依據。 楊緒棣醫師:服藥的話,效果其實很快會出來,但是要能夠到不吃藥,還是要3-6個月之後,所以他不會說來看病吃一次就好了,這次很好我們要繼續維持。 楊緒棣醫師:然後利用這個時間,讓大腦重新學習對夜間脹尿的感覺,所以最重要的治療目標是,晚上大腦能夠感覺到,膀胱有脹尿了,我要起來尿尿,這個訓練沒有半年大概不容易成功。 。 楊緒棣醫師:世界尿床日,今年會在5月26日舉行,我們已經推行了好幾屆了,為什麼我們還要再一直推,因為兒童尿床是小孩子很常見的一個疾病,但是就醫率呢,即使我們推了很多年,真正就醫率還是只有大概2-3成。 楊緒棣醫師:大多數的孩子還是默默在忍耐那種,尿床的無助的困境當中,所以我們希望透過再次宣導,讓大多數的孩子可以得到適當的治療,希望多數的家長能夠知道說,尿床其實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心理壓力。 楊緒棣醫師:小孩子生病了,真的要去看醫生,父母、孩子還有醫生,大家攜手一起來把孩子照顧好,讓這些孩子可以順利長大,成為我們將來最重要的主人翁,我們一起來加油! 同場加映:揮別尿床,醫師有解-小兒夜間遺尿症 原文出處 

健全腸道免疫,關鍵人體防線

2020年05月11日
公開
188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流感、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大家已經養成戴口罩、勤洗手的習慣。在對抗各種病原時,除了外在因子,免疫系統更是重要的人體防線。 日常生活中有許多因子會對人體免疫力產生影響,臺北醫學大學名譽教授謝明哲指出,環境因素、飲食不均衡、抽菸、喝酒、睡眠不足、壓力等都會對我們的抵抗力造成負面影響。 談到免疫系統,往往會先想到抗體、白血球、淋巴結等,隨著愈來愈多的研究,大家發現腸道在免疫功能亦扮演重要角色。 根據研究,我們的腸道中約有35000種腸內菌種〔1〕。與人體共生的腸內菌叢可以發揮許多作用,包括營養代謝、免疫調節、協助抵抗病原入侵〔2〕 。 謝明哲教授解釋道,人體約有70%的免疫細胞在腸道。人體消化道從口腔、食道、胃、小腸、大腸到肛門總長度約5公尺,消化道黏膜的表面積約260-300平方公尺,和網球場的面積相當,遠遠超過皮膚表面積。因為接觸面積很大,所以腸道在抵抗病原入侵,以及調節免疫功能中具有相當關鍵的角色。如果把免疫系統比喻成人體的軍隊,那遍布於腸道的免疫細胞就像是訓練、養成軍隊的重要基地。   健康、穩定的腸內菌叢可以防止病原體在腸道落腳、繁殖、伺機侵入體內。腸道黏膜能分泌黏液、免疫球蛋白,抑制病原體生長。 與腸道相關的淋巴組織中具有巨噬細胞、樹突細胞、T細胞、B細胞等,從嬰幼兒時期開始,腸內菌叢便會影響到免疫的發展,並持續調節免疫系統。 哪些原因會改變腸內菌叢生態? 健康的腸內菌叢有助人體維持多種生理功能、調節免疫功能,然而有許多因子會影響或破壞腸內菌叢。謝明哲教授提醒道,腸內菌叢是相當活耀、持續變動的生態,需要好好維護。 營養均衡對腸內菌叢很重要,不同菌種會有不同的營養需求,當飲食不均衡時,腸內菌叢也將漸漸失衡。高糖、高油的食物亦會影響腸內菌叢。   長期濫用抗生素將破壞腸內菌叢,而衍生出各種併發症,所以抗生素的使用務必依照醫師指示,該用就用、該停就停。部分胃藥能抑制胃酸分泌,有效改善胃炎、胃潰瘍,然而隨著胃酸分泌減少,可能使其他細菌較容易進入腸胃道,干擾原本的腸內菌叢,切勿自行長期服用。其他還有一些藥物,如化學治療、免疫抑制劑,可能影響腸內菌叢,飲酒過量同樣不利於腸內菌叢的生態。 當健康的腸內菌生態被破壞時,可能出現那些問題? 謝明哲教授解釋道,當腸內菌叢被破壞,腸道屏障可能出現破口,細菌、病毒等病原較容易侵入人體,增加感染的風險。 因為腸內菌叢與免疫發展、免疫調節有關,包括過敏、氣喘、異位性皮膚炎、乃至於自體免疫疾病,皆是近年來備受關注的議題〔3〕。 腸道健康,小心呵護 乳酸菌有很多種,大家都很熟悉,謝明哲教授道,活菌有機會進入腸道成為腸內菌叢的一部分,調整腸內菌叢的平衡;至於去活菌也能發揮作用,因為去活菌細胞壁上的多醣體有助調節生理機能。 活菌、去活菌有何不同? 大家常見的的乳酸菌產品有兩種形式,「活菌」和「去活菌」。 「活菌」是活的乳酸菌,在進入腸胃道後,大多數的乳酸菌皆會被消滅,因為胃酸的pH值約1.5-3,在如此酸的環境下,乳酸菌不易存活。   「去活菌」是經由熱封處理程序的乳酸菌質,活性成分被封存在細胞壁裡,比較穩定,較容易保存,進入腸胃道後較不會被胃酸、膽鹼破壞。「去活菌」可以搭配飲品、乳品、麥片等食品使用,使用上較為方便。 備受矚目的熱去活乳酸菌:L-137 乳酸菌百百種,功效大不同。在調整體質方面,L-137乳酸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L-137)是由米和魚肉的發酵物中所分離的菌株,又被稱為植物乳酸菌,位於細胞壁上的脂磷壁酸(Lipoteichoic acid, LTA)為其關鍵成分。 在「免疫調節功能」方面,經動物實驗結果證實,熱去活L-137乳酸菌有助於促進吞噬細胞活性以及促進自然殺手細胞活性,並有助於減少 Th2 類型細胞激素分泌之功效。 「吞噬細胞」屬於「非特異性免疫」,當病原體侵入身體時,吞噬細胞會進行吞噬,然後將病原體的抗原呈現在細胞膜上,以活化輔助者T細胞與B細胞,進一步引發後續的特異性免疫反應。   在「輔助調整過敏體質」方面,經動物實驗結果證實,熱去活L-137乳酸菌有助於減緩過敏造成的呼吸道阻力現象及發炎細胞之浸潤、有助於降低過敏反應相關之非特異性IgE抗體及OVA專一性IgG1抗體生成、有助於降低過敏反應相關細胞激素IL-5及IL-13之分泌量。IgE為一種免疫球蛋白,與免疫反應相關。接觸過敏原後,體內的IgE濃度便會上升。 因為熱去活L-137乳酸菌可能具有免疫調節功能,罹患自體免疫相關疾病者請先諮詢醫師後,再謹慎食用喔。 1. Valdes AM, Walter J, Segal E, Spector TD. Role of the gut microbiota in nutrition and health. BMJ. 2018 Jun 13;361:k2179. doi: 10.1136/bmj.k2179. 2. Jandhyala SM, Talukdar R, Subramanyam C, Vuyyuru H, Sasikala M, Nageshwar Reddy D. Role of the normal gut microbiota.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15;21(29):8787‐8803. doi:10.3748/wjg.v21.i29.8787 3. Pascal M, Perez-Gordo M, Caballero T, et al. Microbiome and Allergic Diseases. Front Immunol. 2018;9:1584. Published 2018 Jul 17. doi:10.3389/fimmu.2018.01584 原文出處 

揪出息肉,預防大腸癌

2020年05月08日
公開
261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醫師,我最近排便不太順,會不會是大腸癌?」隨著大腸直腸癌發生率愈來愈高,在診間經常聽到這樣的問題。 高雄市立小港醫院謝孟書醫師表示,「排便困難」是大腸直腸癌的症狀之一,大腸腫瘤會讓腸道變得狹窄,可能讓患者出現便秘,少數患者會有腹瀉的狀況。因此「排便習慣改變」是察覺大腸直腸癌的重要指標,假如原本一天排便一次變成三天一次,就要注意。 每次排便後,記得檢查是否有「血便」的問題。另外也要注意糞便的形狀,若變得細細的,便得留意。 大腸息肉會變成大腸癌嗎? 謝孟書醫師指出,大腸息肉很常見,分成很多種型態,其中較需留意的是「腺瘤」,因腺瘤會逐漸長大,經過幾年後可能出現病變,而演變成癌症。 發生病變的時間因人而異,短的約三、五年,久的可能會超過十年。醫師在做大腸鏡檢查的時候,若看到腺瘤都會盡量將其切除,以避免演變成大腸癌。   而腺瘤可能會再復發,即使已經切除,醫師建議一定要定期做大腸鏡追蹤。 大腸直腸癌的治療選項有哪些? 謝孟書醫師解釋,大腸癌的治療通常以癌症分期來進行,包括手術治療、化學治療、放射治療等,這幾個選項會互相搭配。有時先進行手術,術後再依照病理報告來決定是否加上化學治療和放射治療。 至於較低位靠近肛門的直腸癌,為增加保留肛門的機會,可以在術前先進行化學治療和放射治療,讓腫瘤範圍縮小後再進行手術。較晚期的大腸直腸癌則不適合開刀,建議直接採用化學治療。   醫師會評估癌症分期和患者的身體狀況,來擬定個人化的治療計畫。患者應與醫師詳細討論、好好配合,能達到較佳的預後 大腸直腸癌常見治療副作用有哪些? 不同的治療,可能伴隨不同的副作用,謝孟書醫師舉例,化學治療會對快速生長的細胞造成影響,常見的副作用包括消化道症狀,如腹瀉、噁心、嘔吐、口腔潰瘍、食慾不振等。部分藥物會有骨髓抑制的作用,導致白血球下降,造成患者抵抗力較弱,增加感染的風險。 直腸癌患者接受放射治療,可能會造成直腸黏膜受損,而出現裡急後重,所謂「裡急後重」的意思就是,患者經常想上廁所,但卻解不出東西,那是因為直腸黏膜發炎受刺激,而造成持續有便意感。此外,直腸黏膜受損亦可能導致出血,而解出血便。   隨著微創手術的進步,手術傷口已比過去小很多,對於疼痛控制、術後恢復都會有幫助。患者在接受手術治療後,需多留意出血、傷口癒合、傷口感染、傷口癒合等狀況。 營養充足是接受治療的本錢 謝孟書醫師說明,面對常見的食慾不振、腹瀉等不適症狀,我們都會協助患者藉由飲食去調整。無論是手術、化療前後,務必要均衡飲食,包括五穀、根莖類、蛋、奶、菜、魚、肉,我們鼓勵患者能吃盡量吃,若是食慾不振,則建議以少量多餐方式進食。 少量多餐並選擇高營養價值的食物,有助於維持患者的營養狀態。臨床上偶而會遇到一些癌症病患,身形虛弱、瘦小,不適合做化學治療,因為治療的過程可能會讓患者整體狀況越來越差。謝孟書醫師強調,營養是治療的本錢,倘若患者沒有充足營養,恐怕無法順利度過手術或化療。良好的營養狀態,傷口才有辦法癒合,免疫力也比較健全。 患者食用的食物一定要烹煮過,避免沙拉、生魚片等生食,因為治療過程中患者抵抗力較差,食用生食可能有感染的風險。食物調味也要適量,太過刺激腸胃,反而會增加不適。 除了均衡飲食,許多患者或家屬也關心輔助營養品的使用,例如褐藻醣膠、麩醯胺酸、核苷酸、魚油等,有助調節生理機能。而其中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是由褐藻中成分所萃取出的多醣體,目前有多項臨床實驗持續進行中。營養支持療法能增加患者對治療的耐受度、減少副作用,幫助患者接受完整療程,才有較好的預後。 國人大腸癌年輕化,排便習慣改變要注意 謝孟書醫師提醒,目前台灣是採用糞便來進行大腸癌篩檢,50-74歲的民眾,每兩年可以免費做一次糞便檢查,若檢查結果異常,民眾必須要到醫療院所做進一步檢查,了解導致糞便潛血反應之原因。 糞便潛血檢查主要是針對沒有症狀的民眾,如果有排便習慣改變、血便等症狀就應該提早就醫。   為提升檢查準確率,民眾在進行大腸鏡檢查前需要依照醫囑清腸。現在也有「無痛大腸鏡」,讓民眾能在麻醉狀態下做大腸鏡檢查,減少緊張和不適感。 謝孟書醫師回憶道,曾經有位30多歲的患者,平時稍微有便秘,因為很年輕又沒有大腸癌家族史,本來不打算進行檢查。在家人鼓勵下,他接受了大腸鏡檢查,結果看到一顆兩公分的腫瘤,已是早期大腸癌。由於腫瘤還算早期,便能使用大腸鏡切除。後續追蹤幾年,狀況都還不錯,是非常幸運的例子。 站在胃腸科醫師的立場,我們鼓勵患者做大腸鏡檢查。早期發現大腸癌,患者預後會比較好,早期的大腸息肉幾乎都沒有症狀,唯有大腸鏡才有機會發現息肉並能加以切除,更能避免演變成大腸癌。 貼心小提醒 加工的紅肉製品如培根、香腸、熱狗等,已被列為大腸癌的危險因子,要盡量少吃。另外體重過重、缺乏運動、抽菸、喝酒也都跟大腸癌的發生有關。 年輕大腸癌患者不算少見,日常生活中要提高警覺。隨著醫學進步,針對大腸癌有很多治療選項,狀況許可時甚至還有機會靠大腸鏡切除,患者務必與醫師密切配合。 原文出處 

多發性硬化症病友 如何換季保健 防範新冠肺炎

2020年05月06日
公開
183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手腳無力、感覺異常 甚麼是多發性硬化症 多發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簡稱MS)是一種自體免疫神經疾病,因為尚未確定的病因而導致體內免疫細胞產生異常的發炎性抗體,攻擊包覆神經纖維的髓鞘,中樞神經會出現反覆持續發炎的脫髓鞘性神經病變,破壞神經訊息的傳遞使得神經傳導「短路」而失去正常功能。由於多發性硬化症患者神經系統的脫髓鞘分佈不均,臨床上會出現複雜多樣的自主神經、運動、感覺和認知症狀。 多發性硬化症病灶可以發生在大腦半球、視神經、腦幹、小腦和脊髓等多個部位,產生各種不同嚴重程度的功能異常,運動、感覺以及視覺的影響都很常見。臨床上常見的神經症狀包括暈眩、手腳無力、感覺異常、視力受損、平衡失調、臉歪嘴斜、吞嚥困難、口齒不清、甚至大小便失禁等嚴重度不一的症狀。少數病患有癲癇及智能障礙,嚴重可能癱瘓。 多發性硬化症患者的症狀發作通常沒有徵兆,難以預測。且症狀有時可能會減輕或消失,讓很多初次發病的患者,誤以為是小中風或太疲累,很難在第一時間確定診斷,導致日後症狀反覆發作惡化。 彰化基督教醫院神經醫學部張振書醫師指出,目前的研究尚未發現多發性硬化症的確切病因。家族中若有人罹患多發性硬化症,會提升其患病風險。另外,個人體質及環境因素,如種族、抽菸、氣候、或體內維它命D濃度較低等,都被認為是可能的影響因子之一。 台灣的多發性硬化症病患人數約一千九百多人,盛行率約十萬分之二點一,好發於二十歲至四十歲年齡層的人,特別是三十至三十三歲最為常見,女性病患數量較男性為多。    季節變換 衣食住行育樂多多注意 張振書醫師提醒,季節變換、溫差較大時,多發性硬化症患者容易出現上呼吸道感染,若有症狀發生,一定要及時就醫治療,減少併發症。預防勝於治療,保持心境輕鬆開朗,減少壓力,充足休息、飲食均衡、適量運動等健康的生活模式有助提升身體抵抗力,增強免疫系統對抗疾病,才不會讓感冒病毒有機可趁。 此外,在換季時,天氣乾冷導致肌膚容易乾燥,加上冬天洗澡熱水過熱,容易帶走皮膚天然皮脂膜,而缺乏抵禦外界刺激物的屏障,皮膚容易出現搔癢甚至發炎等不適,肌膚乾癢難以入睡,導致睡眠不足而病情惡化。因此,張醫師建議多發性硬化症病友要從平時生活習慣改變做起,重點如下: 1) 多補充水分。 2) 平時注意皮膚的保濕工作。 3) 減少泡熱水澡的次數及洗澡時溫度不要過熱。洗澡後立即使用保濕乳液來保養維護皮膚濕度。 4) 注意生活飲食,不可過量攝取刺激性食物,避免辣、鹹、重口味,讓皮膚不適。 另外,換季時節是人的身體相當脆弱的時候,亦是腸胃疾病好發時節。很容易出現腸胃不適的現象,可能導致腸胃更嚴重的疾病。請多發性硬化症患者注意以下重點: 1) 注意飲食衛生。 2) 養成規律的三餐飲食習慣。 3) 充足睡眠的良好作息。 4) 健康規則運動,可以保養腸胃,減少腸胃疾病。 5) 保持平和的心,精神愉快和情緒穩定。 台灣人春天常會安排出遊、賞花、泡溫泉等行程,出遊有助多發性硬化症患者放鬆身心、減輕壓力,然而出遊時要減少曝曬,泡湯行程也要盡量避免。體溫升高可能影響神經傳導,常常導致症狀加劇,甚至可能癱瘓。    多發性硬化症病友換季身體保健方式 每當天氣轉冷,民眾都希望藉由進補來祛寒散邪,增強正氣,提升人體抵抗疾病的能力。但在進補、美食方面,多發性硬化患者更不能大意。如果亂吃、隨意進補,不僅無助健康,更可能傷害身體。進補時選用的中藥材有,黃耆、黨參、人參、山藥、當歸、洋參、甘草等,這些藥物有刺激免疫系統成分,可能增加或降低免疫調節和免疫抑制藥物的成效,會干擾免疫調整和免疫抑制藥物的療效,造成多發性硬化症病患症狀惡化的風險。建議食用前請先詢問醫師的意見。 張振書醫師建議患者每天做體能活動搭配健康均衡飲食,維持理想體重(BMI 18.5~24.9)。患者可透過大腿、臀部、背部等部位的伸展運動幫助緩解肌肉僵硬。進行伸展運動時最好在物理治療師的指導下進行,才能避免運動傷害。水中運動可幫助改善身體平衡感,同時也可避免因運動而造成體溫過熱影響病情。隨時注意環境溫度是運動的基本原則,無論哪一種運動都必須保持涼爽,可使用空調、噴霧器、喝冷飲等。 多發性硬化症患者若要接種疫苗,有幾件事需要注意,張振書醫師提醒: 1) 如果最近症狀復發,應暫緩治療,直到復發完全結束,通常是在四至六週後。 2) 服用高劑量類固醇、免疫抑制藥物,或病情不穩定之病患,若施打活菌疫苗,不僅效果極差,還可能造成活菌散播,所以禁止注射。 3) 家人接受活菌疫苗施打(如小兒麻痺、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水痘)後二星期內,患者禁止接觸其分泌物。 4) 流感疫苗對多發性硬化症患者中是安全的,且可減少罹患流感的風險。   疫情高峰,提高警覺! 面對COVID-19,多發性硬化症患者與其他任何人一樣,都可能有被感染的風險。COVID-19的症狀是咳嗽、發燒、與呼吸急促,這些症狀與感冒、流感非常相似,不容易區別。張振書醫師進一步解釋,多發性硬化症患者若遭到病毒感染會影響病程。COVID-19肆虐,患者應注意除了減少出入公共場所,且避免與身體不適的人密切接觸、接觸野生動物與禽鳥,必要時也應戴好口罩,保護自己。經常用肥皂和水洗手。如果手不乾淨,請勿觸摸眼睛,鼻子或嘴巴。規律生活作息,均衡飲食,不要太勞累,維持正常免疫力。規律的運動,及情緒的穩定,抱持著樂觀態度,可以幫助提升免疫力,對抗疾病入侵。   及早診斷,持續治療,避免失能 多發性硬化症屬於罕見疾病,每次發作的症狀會因發炎的部位而不同,每次復發對中樞神經都是傷害。雖然疾病初期治療後幾乎能夠痊癒,但若不持續藥物控制,病症反覆發作後,將累積多處病灶,狀況會愈來愈差,甚至造成永久性失能。及早治療並規則以藥物控制降低復發機率,是避免失能、回到原有正常生活的關鍵。 張振書醫師建議及早開始使用「改變病程之治療」(Disease modifying therapy, DMT)藥品治療。目前DMT治療包括注射與口服藥物兩大類,皆有助於預防疾病復發。健保局新核准的第一線口服藥物,有免疫調節、抗發炎、抗氧化、保護神經等多重效果,可降低三到五成的復發機率,方便性與較佳順從性也是做為第一線用藥的考量。每天定時口服藥物,可免除自行打針的不便,可降低過去部分病患因打針而產生的過敏、皮膚壞死現象。目前治療的選擇相當多元,建議病患不要輕易放棄治療。 鑒於現在是COVID-19疫情高峰期,一些多發性硬化症患擔心使用DMT藥物治療後,會出現抵抗力下降而遭到病毒感染的問題,所以想要中斷治療。但研究證實,一線口服對病人的免疫力不會有較大影響,希望病友不要過於憂慮,能夠持續接受治療。近年來的治療選擇愈來愈多,請病患務必與醫師好好配合。 未來,DMT藥品治療不論是在副作用或是使用次數都會走向對病友越來越友善的方式:從針劑到口服,從一天兩次變成一天一次。在這些藥物的選擇上,臨床醫師必須根據患者臨床情形、藥物療效及相關副作用、病人順從性以及台灣健保給付的規範做一通盤的考量,斟酌藥物的使用與轉換時機、才可以為病人做出最好的選擇。希望可以達到「無疾病活性(NEDA - no evidence of disease activity)」,也就是無復發、無惡化、無核磁共振影像上的新病灶。 原文出處  

胃癌治療,醫師圖文解說

2020年05月04日
公開
229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胃癌是台灣的十大癌症之一,男性的發生率比女性高。胃癌初期通常沒有明顯症狀,需要做胃鏡才有機會早期發現。 台灣癌症全人關懷基金會董事長謝瑞坤醫師指出,胃癌治療的原則是以手術治療為優先,在評估患者狀況、影像檢查後,能夠透過手術切除病灶的患者,會建議接受手術治療。若視腫瘤情況無法動手術,就會先進行化學治療,待腫瘤縮小後,再評估手術切除的可能性。 醫師會根據腫瘤的位置來決定手術方式,若腫瘤位置較低,可進行「次全胃切除」,若腫瘤位置較高,則需進行「全胃切除」。手術同時,也會進行淋巴結廓清,並將檢體送交病理科醫師化驗,以確定癌症分期。     除了手術治療、化學治療,若患者狀況許可,還能考慮搭配放射治療及標靶治療。 胃癌手術後,飲食習慣需調整 謝瑞坤醫師表示,患者接受全胃切除或次全胃切除後,飲食習慣需要做調整。因為缺少胃以容納食物,吃下去的食物會直接進入腸道,患者有時會出現傾食症侯群(Dumping Syndrome),造成患者可能在進食10至15分鐘後出現腹脹、頭昏、心悸、虛弱等症狀。 「傾食症侯群」與濃度較高、富含醣類的食物有關,所以患者在接受切胃手術後,要限制飲食中的醣類,並保持少量多餐、避免液態食物,以免食物快速進入腸道。 接受全胃切除手術的患者日後可能遭遇維生素B12缺乏的問題,例如貧血、手腳發麻、肢體無力等,謝醫師提醒患者記得定時靠針劑補充維生素B12。此外,許多胃癌患者會出現體重減輕的狀況,治療前後都需要留意營養補充。 治療期間的常見副作用 謝瑞坤醫師說明,化學治療常出現一些副作用,例如嘔吐、腹瀉、口腔潰瘍、白血球降低、抵抗力變差,醫師可以透過止吐、止痛藥物協助減少病患之副作用。營養補充對患者很重要,如果胃口不好、吃得不夠,可能還需要從靜脈輸液給予營養,營養充足患者才有辦法接受較完整的治療。     手術治療、化學治療、放射治療會對身體產生一定程度的破壞,身體需要進行修復,所以我們要提供身體復原所需要的原料,蛋白質、熱量的攝取一定要足夠。動過胃切手術的患者要避免飲用高濃度以及甜度高的食物,避免出現傾食症侯群。謝醫師強調,營養攝取要均衡,不要單吃某種特定食物,除此之外,沒有特別飲食禁忌。 營養支持是胃癌治療的一環 謝瑞坤醫師提醒,飲食中的熱量要足夠,因為患者接受治療的過程中,身體所消耗的熱量會比較高,熱量的重要來源是脂肪和醣類,由於切胃之後,飲食中醣類的量要控制,脂肪的攝取就很重要。 飲食中攝取的蛋白質經消化成各種氨基酸,氨基酸是生成各種組織的原料,原料充足才能維持正常生理機能,魚、肉、蛋、奶、豆皆是良好的蛋白質來源。 食慾不振、食不下嚥的患者可以考慮使用營養補充品,市售營養補充品包含粉末狀配方以及罐裝飲品,粉末狀的營養補充品在泡製時,能依照身體適應狀況來調整濃度,而罐裝營養補充品的濃度固定,飲用時可以先少量嘗試,視身體情況調整後續飲用需求。 市面上有很多營養支持的產品,諸如核苷酸、精胺酸、麩醯胺酸等補充品,能補充一些胺基酸,而近期倍受討論的海中多醣體-褐藻醣膠,可能對增強體力、調整體質有幫助,針對部分癌別,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亦有多項臨床實驗持續進行中,讓患者有耐受度接受完整的治療。 除了飲食要營養均衡,我們也鼓勵病患要多多活動,多活動有助腸蠕動,促進消化吸收。 不見得是潰瘍,經常胃痛別輕忽 謝瑞坤醫師表示,胃癌的危險因子有部分與飲食有關,根據研究顯示醃漬、煙燻食物可能增加胃癌的發生率。另一個危險因子是幽門螺旋桿菌,研究發現幽門螺旋桿菌會導致胃潰瘍,長期感染則會增加癌症的發生率。 部分患者罹患胃癌與其基因有關係,家族中有出現兩個胃癌患者時,若進行基因檢測可能會發現帶有相關基因。 謝瑞坤醫師建議民眾,日常飲食避免吃過鹹的食物,至於吃辣目前沒有證據與胃癌的發生有關。針對有胃癌家族史的民眾,建議每年都要做胃鏡檢查,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大家多少都有胃痛的經驗,雖然大多數都是胃炎或胃潰瘍,不過也不能輕忽,建議患者最好能進一步檢查,接受治療後也要定期追蹤胃潰瘍是否癒合。臨床上會發現有些患者胃潰瘍沒有復原,切片檢查後才發現有胃癌細胞。 謝瑞坤醫師進一步分享,曾經遇過一位患者因為吐血就醫,做胃鏡檢查發現有一個潰瘍,同時也注意到胃的活動有問題,醫師懷疑是彌漫型胃癌,又稱為「皮革胃」,因其胃壁變厚、變硬、如皮革般,造成蠕動功能差。透過胃鏡切片檢查後,證實患者罹患胃癌,於是馬上動手術,後續也進行化學治療,透過定期於門診追蹤,患者預後佳。 胃痛的原因可大可小,謝醫師叮嚀,若經常胃痛,最好能找醫師檢查,不要自己亂吃藥喔! 原文出處

大腸鏡檢查

2020年04月29日
公開
271

作者:白映俞 醫師 大腸鏡,是種用來檢查大腸及直腸內層黏膜變化及異常的利器。 但,為什麼我們需要檢查大腸直腸的內層黏膜呢? 因為大腸直腸癌經常是由腸道內的息肉轉變而來。這些小顆息肉原本是良性的,但時間久了後,可能會變性,轉變成大腸直腸癌。 所以早期找到並處理這些息肉是很重要的!而其他影像檢查,如X光、電腦斷層等,對腸道內層的小息肉並不敏感,因此大腸鏡檢就變得非常重要。   大腸鏡檢前,醫師會請你改變飲食內容,並服用瀉藥清空腸道,這樣檢查時才能清楚看到腸道內層。 做大腸鏡檢時,患者會側躺在檢查台上,醫師會用一根長長的內視鏡從肛門。這時醫師會打進空氣,撐開腸道的空間,以便看清楚大腸和直腸的內層變化。視個人病情不同,檢查時間可能從二十分鐘到一個小時。 若確實有看到息肉,必要時會進行切片或切除息肉。 那每個人都要做大腸鏡嗎?當然不是。接下來我們來看看有哪些症狀時,醫師會建議大腸鏡檢查。   一種狀況是你的腸道已經透露了些症狀,像是解了血便,大便上帶著顏色較新鮮的血色。或是長期有便祕或腹瀉等腸道困擾。   大於五十歲之後,罹患大腸癌的機會顯著上升,因此年紀大的人要定期檢查大腸鏡。 假使是個喜歡吃紅肉、油炸食品及加工肉品的肉食族,那罹患大腸癌的機率會比較高。另外,個人體重過重、抽菸、有第二型糖尿病、或家族有人曾罹患大腸癌,也會提高罹患大腸癌的機率,最好及早開始定期做大腸鏡檢查。   常常覺得肚子不舒服,會腹脹腹痛,但還找不到原因,也可考慮做大腸鏡檢查。 若曾接受過大腸鏡檢查且已經看到大腸息肉,也要根據醫師建議定期回診追蹤。 息肉很少造成不適,因此患者經常沒有感覺。因此定期篩檢,找出小息肉並早日移除很重要,免得放著這些小息肉在腸道內做大,演變成大腸癌。   假使再檢查前有服用任何通血路的藥物,有心、肝、腎等慢性病,或目前有服用高血壓、糖尿病、或其他固定用藥,先在檢查前告知醫師。 定期大腸鏡檢查,減少小息肉變大腸癌的機會! 原文出處

間歇運動 – 高強度、TABATA、七分鐘

2020年04月24日
公開
617

作者:白映俞 醫師   「今天我會帶你做一組間歇運動!」程太太第一天上健身房課程時,教練如此告知。 程太太滿心狐疑:「什麼是間歇運動?有時候運動,有時候不運動嗎?那我還請教練幹嘛?!」 間歇運動 確實我們一般比較常聽到肌力訓練或有氧運動,比較少了解「間歇運動」。間歇運動算是一種「運動訓練模式」,先做短時間的(20秒、30秒、或1分鐘)密集無氧運動,再配合上短暫休息期(20秒、30秒、1分鐘…),反覆這個過程,就是間歇運動。在間歇運動裡,可以選擇阻力訓練、有氧訓練、功能訓練的動作。所以,間歇運動指的是運動模式。而我們可以再根據自己需要的是練骨質,練平衡,還是練心肺,來選擇間歇運動裡包含的動作。 間歇運動這樣的模式好處是,間歇運動對身體很多方面都有幫助,它對改善肌力、肌耐力、和心肺的功能挺全面的,能提高最高攝氧量,也就是一個人激烈運動時,組織細胞能運用的氧的最高值,讓人能有更高的運動表現。而且這種訓練的另一個好處是,並不用一次挪出一兩個小時才能去做運動,而是幾乎是隨時隨地都能來上一段十分鐘以內的訓練。(當然你最好一星期多做幾天。) 很多人會懷疑,若運動時間不長只有10分鐘,真的會有幫忙嗎?研究認為只要運動中選擇的動作強度是足夠的,間歇訓練對體重過重者、糖尿病患、代謝症候群患者等都有好處。間歇運動能改善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當身體對胰島素夠敏感,即使胰島素量少一點都能有效降下血糖,因此患者在持續做間歇運動一陣子之後,會發現自己的血糖狀況控制比較好。且研究發現,間歇運動訓練對減少腰圍,減少腰臀比都是有效的。當然,間歇運動的過程中選擇強度愈強的動作,減脂的效果就愈好。 以下我們來說說幾個大家最常聽到的間歇運動訓練。 TABATA TABATA訓練,顧名思義,是由日本教授Izumi Tabata提出的。剛開始的測試族群是準備奧運比賽的滑冰競速者。受訓者是在機械性自行車訓練,先保持至少85RPM的速度做20秒衝刺,然後休息10秒。連續重複4分鐘共八個循環。TABATA教授發現,這種訓練法能夠提高肌肉無氧爆發能力,也能升高組織細胞能運用的氧的最高值,對運動員表現很有幫助。 而我們現在看到的TABATA模式,大概仍舊參照這樣的雛型:運動20秒,休息10秒,連續4分鐘共8個循環。然而運動過程的動作或強度,就比較難達到當時對奧運準運動員的訓練高標準這種衝刺。因此大多數現在TABATA的衍伸是找四種或八種動作的組合。以下這段影片中間的做法其實比較接近TABATA訓練。前面三個動作是熱身。接下來的四個動作分別是移行深蹲、交換腳深蹲、波比跳、原地高抬腳,都屬於強度略高的動作。做完後休息一下,再重複各做四個動作一次。最後則是伸展。 高強度間歇訓練 高強度間歇訓練的英文是High 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簡稱HIIT,也是間歇訓練的一種。靠著短時間的密集無氧運動配合上短暫休息期,像是三十秒衝刺跑步,盡可能提高心跳速度,接著一分鐘以快走或慢跑當成休息,再衝刺三十秒,再慢跑一分鐘,一直到沒力為止。 因為HIIT的運動時間通常不會超過三十分鐘,因此若想要減輕體重、控制血脂肪,HIIT的效果是比不上其他運動時間更長的訓練的。然而,HIIT可以讓身體對葡萄糖的代謝、運用會變得更好,且可以有效地減少脂肪量。 高強度間歇運動適合用在運動員訓練,讓運動員於在田徑場上、舉重比賽時獲得最佳表現。因為設計的動作要達到「高強度」的標準,會讓人負荷很大,需要大量的爆發力。ㄧ般民眾即使是上健身房,找健身教練指導,也難以達到實際的高強度間歇運動,選擇的動作強度會較低。 多變強度間歇運動與高量間歇運動 高強度間歇訓練的代稱HIIT讓人琅琅上口很好記,但多為運動員的正規訓練。平常我們看到的間歇運動中,動作的選項強度比較沒有那麼高,或有的強度高,有的低一點,就不能叫HIIT,而會叫做多變強度間歇運動或高量間歇運動。我們常常介紹的「七分鐘運動訓練」就屬於這類型的間歇運動。經典版的七分鐘運動裡,包含了12種能活動到上半身、下半身、核心的運動動作,每個動作反覆做30秒,中間休息10秒。有的著重心肺,有的練肌力。 雖然我們費了一點篇幅介紹不同的間歇運動,但大家其實不用執著於這些名稱,大概了解間歇運動的概念即可。像運動30秒、休息10秒,反覆個幾次。重點是裡面的動作選擇是適合自己的。從自己能負荷的訓練強度開始做起。運動過程中如果體力下降快速,就別勉強自己做強度太高的動作,否則受傷的機會更大。不管對銀髮族、中年人、年輕人、女性、男性哪個族群來說,都得養成運動習慣,多了解一些運動訓練方式也很好。最後我們也得再提醒一下,雖然間歇運動是個減去脂肪和體重的好方法,但單靠運動難以成功減重,務必還是要配合飲食調整,注重自己的食物選擇和量的控制,才能真正體重達標! 更多間歇運動選擇: 七分鐘運動訓練 – 核心加強 七分鐘運動訓練 – 護膝低衝擊 七分鐘練臀部曲線 原文出處

青少年呼吸衰竭!電子菸的健康危害

2020年04月23日
公開
333

作者:白映俞 醫師 我們今天來看個真實案例。 美國德州的17歲青少年羅孚(Tryston Zohfeld)於七月底這種大熱天裡,開始覺得很疲憊,不停打寒顫,簡直冷到骨子裡,即使他身穿毛衣,裹著兩床棉被,還是無法獲得一絲溫暖。 「可能是流行性感冒!」醫師這麼說。 然而過了四天,羅孚情況沒有改善,他一早去喚醒仍在夢鄉的母親,說自己好不舒服,簡直快喘不過氣了,接著就開始大吐特吐。 羅孚再度被送往醫院,流感快篩結果顯示為陰性,醫師也不相信於德州的七月天會出現流感重症。在此期間,羅孚的狀況迅速惡化,兩天內就需要插上呼吸管、接上呼吸器,才能穩定生命徵象。而肺部檢查的結果顯示羅孚的肺裡有嚴重的積水。 到底發生什麼事情? 「羅孚曾經去游泳嗎?」 「這段時間裡,羅孚曾經出國嗎?」 醫師詢問家人,想知道羅孚是不是乾式溺水,或是得到某種外國罕見的傳染病。過程中醫師用了抗生素對抗細菌,也用抗黴菌藥殺黴菌,可是羅孚的狀況沒有絲毫改善。醫師取出了羅孚的肺臟組織檢查,仍舊無法找到問題點。 羅孚病況日益嚴重後,醫師才從表兄弟的口中問出,羅孚從14歲起,就開始吸電子菸。 這時,醫師終於將羅孚的狀況與電子菸連結在一起。究竟是什麼關聯,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什麼是電子菸? 要抽傳統香菸時,需要點菸、燃燒菸草。而有的電子菸外型像極了一根真的香菸,或做成像一支筆的型態。電子菸靠主機鋰離子電池啟動加熱,把菸彈裡的溶液霧化為蒸氣。這個菸彈液體盒是可更換的,品牌很多樣,通常含有與基質丙二醇混合的尼古丁、一些調味劑、重金屬、甲醛等化學品。使用者就是吸這些霧化的蒸氣。 電子菸與香菸 香菸燃燒時,煙霧裡面含有會傷人的上百種致癌化學物質,甚至製造二手菸,害人害己。 到目前為止,許多健康組織認為相較於一級致癌物香菸,電子菸的危險性少了一些。但這並不代表電子菸本身是安全的,而是帶來不同的健康風險。 電子菸可能帶來的健康危害 肺部 電子菸裡仍然有讓人成癮的尼古丁,而且研究發現,電子菸內含的尼古丁常常與標示不符,有些宣稱「不含尼古丁」的廠牌,其電子菸內容物裡還是被測到含有尼古丁。吸進尼古丁後,尼古丁會帶來永久性的肺部損傷,升高往後罹患肺病、肺癌的機會。 除了尼古丁外,部分廠牌會使用雙乙酰(diacetyl)作為電子菸液體的調味劑,這個物質變成蒸氣後會很危險,容易造成肺部傷害,患者之後會發生像俗稱為「爆米花肺」的閉塞性細支氣管炎,開始乾咳、呼吸急促,且這種肺部傷害並不可逆。 心臟 電子菸裡仍然有讓人成癮的尼古丁,會使人心跳速度變快、血壓上升,心臟需要加強做工,因而變得更疲憊更累,升高之後心肌梗塞的機會。所以電子菸不是不傷身,研究發現電子菸仍會增加冠狀動脈疾病與心臟病的危險性。 大腦 電子菸裡的尼古丁會讓人成癮,電子菸也可能造成使用者震顫、頭重腳輕、暈眩。而且尼古丁是成癮物質,上癮後就很難擺脫,不吸就會覺得全身不舒服很沮喪。尤其對發育中的大腦來說,會降低行為控制的能力,難以集中注意力或好好思考,記憶力變差,情緒控管較容易出錯。 免疫系統 研究發現,電子菸產生的香味霧氣會抑制許多免疫功能,而且這種免疫抑制的情況比抽香菸者的還嚴重。不論電子菸的廠牌或裡面有沒有含尼古丁,電子菸的調味霧氣都一樣會傷肺。傷肺的主因是含細微顆粒的霧氣會破壞免疫系統,抑制了肺部保護作用,增加肺部發炎機會。因此電子菸使用者呼吸到各種過敏原、灰塵、細菌後都更容易生病。 這到也不難想像,菸彈裡的內容物包含的香精調味劑,即使加在食物裡是安全的,加熱變成蒸氣霧氣吸進,也不一定安全,且沒有安全規範,甚至菸盒上也沒有完全揭露內容物,造成相關研究難以確認究竟是哪種物質造成這些反應。 目前面對電子菸霧氣造成的呼吸衰竭,醫學上還不能確定為何病情會如此進展,也還沒有確切的應對、治療方式。但我們能知道的,就是所有這些類似的病例都使用了電子菸,而患者多是十幾、二十出頭的年輕人。美國密西根州目前禁止調味電子菸。 電子菸會爆炸 從2009年到2016年,美國有195件電子菸起火爆炸的狀況,造成133個患者受傷。電子菸無預警爆炸時,造成的燒傷或化學灼傷可以發生於臉部、手部、鼠蹊部、或大腿。還有患者因電子菸爆炸後,碎片插入頸動脈而大出血身亡。且這個爆炸力道還可以擊碎骨頭。在一位美國十七歲青少年使用電子菸的案例裡,電子菸爆炸造成少年的下巴骨頭碎掉,四分之三的牙齒被擊落。 研究估計,2015年至2017年間美國有2035件電子菸爆炸的案例,隨著電子菸的普及率愈高,爆炸事件也愈來愈多。 以上簡短紀錄了電子菸對健康的影響,而電子菸產品上市的時間只有十幾年,或許還有許多我們未知的長遠影響會繼續出現。 注意,電子菸會造成不同的健康危害,且治療方式未明。 最需要注意的是:電子菸為青少年族群帶來了新危機! 電子菸於歐美變成了個3C產品,造型時尚,且調味劑的口味包含了櫻桃、棉花糖、泡泡糖等青春的味道,廣受青少年喜歡。 美國的研究發現,從2011年到2015年,美國校園裡使用電子菸的狀況上升900%!原本號稱可以幫助戒斷香菸的電子菸,變成了新的成癮危機!而研究已經證實,青少年使用電子菸後,再開始進展到抽菸的情況也愈來愈嚴重,比例很高! 多數青少年真的誤以為電子菸很安全,且沒有菸臭不容易被家長老師發現,放心地偷偷抽,卻不知電子菸會帶來霧氣危害等健康疑慮,導致文章開頭「羅孚」的故事愈來愈頻繁發生! 直至2019年九月中,美國已經有五百多位多位青少年因電子菸造成肺病,七人死亡。案例遍及美國二十多個州。等到電子菸導致的呼吸衰竭層出不窮,大家才發現,原來青少年根本不知道自己吸了什麼? 再強調一次,不要誤以為電子菸不傷身,而開始抽電子菸。更要小心青少年對此的認識,務必讓青少年了解,目前電子菸菸霧會帶來的不少無解的健康危害。千萬小心。而台灣應該也要盡速對電子菸作出明確規範,減少青少年接觸來路不明電子菸地下產業的機會。 原文出處

戒菸後的身體變化

2020年04月20日
公開
286

作者:白映俞 醫師 很多人聽到抽菸,第一個會想到的是「啊!會得肺癌」,但其實菸草對身體的影響不僅於此。抽菸對身體的影響非常全面,不僅會增加多種癌症的發生率,也很容易會造成心血管疾病,也就是心肌梗塞、心臟病發這些事故。根據美國的統計,大約五分之一的心臟病發死亡事故起因於長期使用抽菸。 抽菸者常會想:「一直以來,我抽菸抽的挺兇的,一天一包,大概有二十年之久。不知道戒菸值不值得呢?已經抽了這麼多年,抽這麼兇,該破壞的都破壞了吧!現在戒,難道身體就會變比較好嗎?」 我們可以先來看一則於美國醫學會雜誌刊登的研究。這研究找來近九千名戒菸者,想要知道過去抽菸抽很兇的人在戒菸之後,心血管事故發生的比率會不會降低? 結果發現,戒菸者於戒菸五年後,與繼續抽菸者相比的話,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會大幅降低。也就是說,繼續抽菸,心臟病發的機會高很多;戒菸五年之後是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發作的。所以,千萬不要想說「來不及了啦」,只要能戒掉,還是帶來一些好處。 不過,若是由戒菸者與從未抽菸者相比,戒菸者即使經過五年不抽菸的光陰,還是比從未抽菸的人更容易罹患心血管疾病。想起來,這結果倒也不是那麼令人意外或失望,而是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剩下的需要時間來撫平……因此,研究團隊推論,大約要戒菸十到十五年後,戒菸者心血管事故的發生機率才會降到與從不吸菸的人口接近。   你可能會說:「這裡只有說到心血管,那其他的器官呢?罹患癌症的機率呢?戒菸會有好處嗎?」對已經尼古丁成癮的人而言,或多或少都飄過「戒菸」的念頭,但總怕「不值得」。我們接下來再看看幾個戒菸後的身體變化。你會發現,戒菸的好處比想像中來的快! 戒菸20分鐘以後 血壓與心跳速度放慢,回到正常,血管收縮的狀況減少,手腳也比較不冰冷了。整體來說,血液循環就有改善一些囉!好,我知道有人看到「戒菸20分鐘」會覺得很好笑,但請想想看,如果在短時間內又點上第二枝、第三枝香菸,對心血管是如何的折騰…… 戒菸八小時後 血中尼古丁和一氧化碳的濃度降到原本的一半,血氧因此改善了。這是什麼原因呢?一氧化碳就是你聽到有人燒炭自殺時的死因元凶。只要在密閉或通風不良的空間燃燒就會累積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與血紅素親和力很高,馬上能與血紅素結合,我們體內血紅素就無法攜帶氧氣到全身各處器官,改成攜帶一氧化碳,患者就會缺氧。抽菸時人體也吸入不少一氧化碳,組織能獲得的氧氣則會變少。直到8小時過後,一氧化碳的血中濃度才會降低至原本的一半值,血氧濃度才會上升。 戒菸二十四小時後 血中一氧化碳濃度已經降低回正常範圍,血紅素能夠好好攜帶氧氣,而不是根一氧化碳綁在一起了。這樣一來,心臟的負擔也會少一點,否則當組織缺氧,心臟就要跳動地更賣力,把血液打到全身減少缺氧狀況。因此當一天不抽菸,血壓會降低一些,心臟病發的機率小一點。 戒菸四十八小時後 血中沒有尼古丁了!身體開始進行大清掃,肺部排出菸草帶來的黏液分泌物,味覺和嗅覺變得比較敏銳。然而這時候也是讓人容易出現尼古丁戒斷症狀,很想再點上一根的時間點!會變得焦慮、疲憊、頭痛,甚至很沮喪焦慮,這時可以考慮讓自己去個絕不能抽菸的地方,去電影院看電影,去搭飛機,找點事情讓自己分心。 戒菸七十二小時後 這時戒菸三天了,肺部的支氣管不再那麼緊繃,開始能放鬆一些,因而改善呼吸狀況。 戒菸四周後 繼續保持不碰菸草的話,肺部狀況持續獲得改善,支氣管不緊繃,不再積很多分泌物,且血管裡的血流愈來愈暢通,心臟病發的機會繼續降低。當心血管、肺部都改善後,運動能力就增加了,比較不會那麼容易喘、容易累。 當然,還是要繼續挺住,想想看自己不抽菸後省下了多少錢,想想看精神體力的改善,多做幾個深呼吸,繼續培養其他需要專注的嗜好。   戒菸一年後 戒菸一年是很棒的成就。這時身體也會感謝你,因為心臟病發的機率繼續降低。生活中比較少頻繁清喉嚨的惱人動作,即使是真的會咳嗽,也是有效的咳嗽,能把髒東西清出來。因此得呼吸道疾病的機會就少了一些。 戒菸五年後 這段時間應該常常跟朋友提到自己戒菸成功的事情吧!沒錯,分享這些正面經驗是很棒的,而戒菸的好身體最知道。我們開頭說道,這段時間心血管疾病發作的機會持續降低,連罹患癌症的機會都變低了。頭頸部癌、食道癌、膀胱癌的機會都會降低。 戒菸十年後 抽菸會讓肺部受傷,而在戒菸十年後,罹患肺癌的機率下降,約是持續抽菸者罹患肺癌機率的一半了。還有,與持續抽菸者相比,戒菸十年者罹患胰臟癌的機會也會明顯降低。 戒菸十五年後 心臟病發的機率降到與沒抽過菸的人一樣囉! 看到這些好處後,你心動了嗎?成功戒菸有方法,讓醫師來幫助你,趕緊遠離菸害,保護自己與家人吧 原文出處

白內障找上門!精選5撇步教你挑選人工水晶體

2020年04月17日
公開
380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白內障患者最常見的疑問之一就是「如何挑選適合我的人工水晶體?」 面對這麼多不同功能、廠牌的選擇,您是不是也被搞得一頭霧水、出現選擇障礙? 就讓我們告訴您,挑選人工水晶體最常見的睛選5撇步: 第一 製造過程與材質,是否經長期驗證? 選擇精密車削製造,且材質經臨床長期驗證的品牌,人工水晶體才不易變質鈣化或產生香檳液泡,使用更長久。 第二 是否能降低二次白內障發生率? 完整連續的環繞方邊可有效阻擋水晶體上皮細胞增生,可降低二次白內障比率或延緩發生時間,減少二次手術的可能,術後有保障。 第三 能否提供夜視安全性? 瞳孔放大時球面像差會影響視力清晰度,因此選擇可矯正越多球面像差的非球面人工水晶體就越重要,在夜晚或暗光下才能保持視力清晰度,降低意外發生,保障行動安全。 第四 成像是否清晰? 挑選低折射、低色散,雙低的晶體材質,才能減少色像差,提升對比敏感度,讓色彩不失真,成像更清晰。 第五 是否能保護眼睛? 美國眼科醫學會指出,真正傷害視網膜、黃斑部的是紫外線,而非藍光。 其實,保留藍光除了提升夜間的視力清晰度,還能避免打亂生理時鐘,影響睡眠品質及心情,身心更健康。 要選擇好的人工水晶體是5撇步的,記住睛選5撇步,在白內障手術前詢問您的醫護人員,選出高品質且適合您用眼習慣的人工水晶體。 恢復視力,重拾睛彩人生! 原文出處

新冠病毒蔓延中,肺阻塞患者請提高警覺

2020年04月15日
公開
274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正在全球蔓延,對於肺阻塞患者來說,更要特別留意。亞東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張晟瑜表示,肺阻塞是一種慢性下呼吸道疾病,患者肺功能較差,所以較容易受到感染,氣溫較低時,稍不注意,也容易出現惡化狀況。 大部分肺阻塞病患本來肺部功能就已受損,這些病患在急性感染之後,可能得住院,造成呼吸衰竭的風險亦比較高。目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緊張,建議病患盡量減少出入公共場所,記得戴口罩、多洗手,而且要遵從醫囑,正確使用藥物。 常聽到的肺炎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差異為何? 肺阻塞患者因肺臟較不健康,罹患肺炎的比例較常人高4倍〔1〕 ;更有數據指出,每十個人中最少有一位三年內會再罹患肺炎〔2〕,需要特別留意。 張晟瑜醫師解釋道,一般來講肺炎包括感染性肺炎和非感染性肺炎,感染性肺炎可能是因為細菌、病毒或黴菌等病原侵入肺臟所造成。目前廣受關注的新型冠狀病毒會造成病毒性肺炎,病毒性肺炎跟細菌性肺炎不同的地方是,病毒性肺炎會在肺臟裡或肺臟外出現一些非典型變化。   嚴重的病毒性肺炎的病程進展比較快,在胸腔X光上的表現跟常見的細菌性肺炎不太一樣,即使痊癒後,部分病患肺臟會出現纖維化的變化。病毒性肺炎所造成的發燒可能比較高,且合併有肌肉痠痛、關節痠痛、頭痛等症狀。少數病毒性肺炎可能引起人體比較強烈的自體免疫反應,有點像免疫風暴,導致肺部細胞死亡,這也是許多病患在痊癒後出現肺部纖維化變化的主要原因。 肺阻塞急性惡化,和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一樣,都會出現咳、痰、胸悶等症狀,患者應如何辨別?如何應對? 張晟瑜醫師指出,無論是肺阻塞急性惡化或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都會出現咳、喘、痰、胸悶等症狀,不容易辨別。但是病毒性的肺炎,除了有呼吸道症狀,還可能有發高燒、肌肉痠痛、關節疼痛等。肺阻塞急性惡化時可能沒有發燒,或是輕微發燒。 出現相關症狀時,建議要盡快就醫,醫師可以透過X光或其他檢查來判斷。 無論是病毒或細菌性肺炎,肺阻塞患者遭到感染後,病情容易因此惡化。所以醫師提醒肺阻塞患者須接種疫苗,例如流感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等,避免類似情況發生。 肺阻塞患者使用藥物時要留意什麼? 目前治療肺阻塞比較常見的藥物有長效支氣管擴張劑和吸入性類固醇,根據研究,吸入性類固醇有可能造成肺部感染的風險增加,罹患肺炎的風險會增加20-30%〔3〕 ,所以肺阻塞治療指引建議優先選擇長效型支氣管擴張劑。張晟瑜醫師提到,除非慢性肺阻塞病患有合併明顯氣喘,或是血液裡的過敏指數比較高,或已使用長效型支氣管擴張劑仍無法控制症狀,才會考慮加上吸入性類固醇。 此外,張晟瑜醫師也補充,除了肺部感染,吸入性類固醇的副作用還可能出現口腔潰瘍、口腔黴菌感染,至於全身性的影響較少,不過由於成人使用的吸入性類固醇劑量較高,在一些研究分析裡,可能使得產生白內障、骨折的機率增加。 循序漸進的階梯式治療 針對肺阻塞會採取「階梯式治療」,張晟瑜醫師道,「階梯式治療」就是根據症狀將患者區分成A、B、C、D等四類。 A類患者的症狀不明顯且不常急性發作,通常會給予單方支氣管擴張劑,在不舒服的時候使用。 B類患者持續有症狀,走路、運動會喘,但是不常急性發作,我們會建議規律使用單方長效型支氣管擴張劑治療。 C類患者的症狀不明顯,但經常急性發作而跑急診,我們會建議規律使用單方長效型支氣管擴張劑來保養。 D類患者平常就有症狀,且經常急性發作,我們會建議使用單方或複方長效型支氣管擴張劑,並視狀況加入吸入性類固醇。 治療肺阻塞時,吸入型藥物的效果都比口服藥物的效果好很多,我們都建議盡量使用吸入型藥物,可以避免藥物造成全身性副作用。醫師都會依照病情,循序漸進使用不同的藥物。 肺阻塞不可逆,保養重點記起來 張晟瑜醫師提醒道,氣溫劇烈變化、細菌或病毒感染、空氣污染、壓力都會增加慢性肺阻塞急性惡化的風險。這四個原因可能讓原本控制穩定的病患提早回門診甚至跑急診的比例增加。 曾經有位70幾歲老榮民,是個老菸槍,每次問他有沒有戒菸,他都會說「有抽比較少」,但其實一直都有在抽菸。夏天的時候,病情較穩定,他會自己把藥物減量,冬天一到他幾乎都會跑急診。 後來有一年冬天,老先生又來急診,由於狀況較嚴重就被插管進入加護病房,對他產生很大的衝擊。通常插管會是病患生命中很大的轉捩點,這位老先生從那次經驗後,再也不敢抽菸。 臨床上很常見這樣的患者,他沒辦法理解肺阻塞必須規律用藥,讓呼吸道維持在比較穩定的狀況。肺阻塞基本上不可逆,只會慢慢變差,惡化的速度就取決於是否好好用藥、有沒有戒菸、有沒有經常急性惡化,肺部的復健運動也非常重要,有助改善生活品質。 戒菸與否,治療效果差很大 張晟瑜醫師強調,年輕時抽菸可能感覺不明顯,但進展到慢性肺阻塞後,有戒菸跟沒戒菸,肺部感染的頻率就不一樣,沒有戒菸的病患常常會反覆發作,然後反覆感染,而且藥物治療的效果都不太好。 除了可能造成肺炎、急性發作比例增加之外,抽菸也使罹患肺癌的風險增加。肺阻塞還可能影響肺癌的治療,因為肺功能比較不好,就算早期發現,外科醫師可能也會擔心肺功能不佳,而不敢動手術切除。 危險因子要避免,早期症狀多留意 抽菸是導致肺阻塞最主要的原因,其他可能與粉塵暴露的職業有關,例如做牙材、磨石、洗地板、噴砂、油漆等。 慢性肺阻塞常見的症狀包括咳嗽、有痰、容易喘,喘通常是比較後後期的症狀。我們會問患者,究竟是走路會喘、爬樓梯會喘、還是坐著就喘,這是不一樣的嚴重度。 建議有抽菸、長期咳嗽、或痰很多的民眾,只要上述症狀持續超過三周,要到胸腔內科就診,看看是否有肺阻塞、感染、甚至肺部腫瘤的狀況。醫師會評估是否需要藥物治療,至於戒菸的部分,目前已有戒菸輔助藥物可以使用,愈早把菸戒掉,對健康愈好! 1. Identifying the associated risks of pneumonia in COPD patients: ARCTIC an observational study. Respiratory Research volume 19, Article number: 172 (2018) 2. Prognosis in patients with pneumonia and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rch Bronconeumol. 2005 Nov;41(11):607-11. 3. Identifying the associated risks of pneumonia in COPD patients: ARCTIC an observational study. Respiratory Research volume 19, Article number: 172 (2018) 原文出處

不能輕忽!高風險攝護腺癌

2020年04月13日
公開
259

作者:劉育志 醫師 攝護腺(或稱前列腺)約核桃般的大小,位在膀胱下方,環繞著尿道。雖然是個體積不大的器官,攝護腺也會長出惡性腫瘤,好發於60歲以上的族群。 攝護腺癌發生率持續上升,目前是台灣男性第五大癌症,更是全世界第二大男性癌症,於美國更是發生率最高的癌症! 您可能也曾聽過親友罹患攝護腺癌,並對攝護腺癌留下一個印象:「攝護腺癌似乎是長得較慢的癌症。」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攝護腺癌經常給人較溫和的印象,但請別小看攝護腺癌,因為部分攝護腺癌生長較快、容易轉移,對生命造成威脅。 攝護腺癌早期通常沒有明顯症狀,隨著腫瘤變大可能壓迫尿道導致解尿困難、頻尿、夜尿、尿失禁,解尿時斷斷續續,無法說尿就尿。部分患者可能會出現「血精」,也就是精液中帶血,或是射精疼痛。也有患者會出現勃起功能障礙。   由於早期症狀不明顯,所以通常會較晚才發現。在台灣,約有一半被診斷攝護腺癌的患者屬於第三期或第四期攝護腺癌,可能已有淋巴轉移或遠端轉移的狀況。當攝護腺癌細胞侵犯到其他組織或器官時,會造成更多不適,例如便秘、下肢無力、水腫,若轉移到脊椎、髖骨、及大腿骨頭等處,則會有明顯的骨頭疼痛,生活品質大打折扣,五年存活率也大幅下降。 哪些屬於高風險攝護腺癌? 剛診斷出攝護腺癌時,醫師會先評估攝護腺癌的風險,再擬定治療計畫。風險愈高,疾病的進展愈快,轉移的機會也較高。哪些狀況可能是高風險攝護腺癌呢?主要根據以下狀況來判斷。 ● 腫瘤延伸到攝護腺外 ● 格里森分數8分以上 我們先來了解什麼是「格里森分數(Gleason Score)」。病理科醫師檢視腫瘤組織時,能依照腺體排列方式訂出級別,愈接近正常、分化良好的是級別一,分化愈凌亂、不成熟的是級別五。接著,再把佔最大與第二大面積者的級別相加,就是格里森分數。 這是攝護腺癌分級裡最常被使用的判斷系統。格里森分數愈高,代表腫瘤的分化愈差,因此當格里森分數大於8分時,患者較可能出現轉移,存活率也較差。   當患者符合高風險攝護腺癌的任何一項指標,代表攝護腺癌的進展可能比較快、轉移機會比較高。若評估患者健康狀況預計存活期超過五年,便會建議患者積極接受治療。 位在攝護腺的癌症,可能會造成解尿困難、頻尿等症狀。當攝護腺癌出現轉移時,症狀就會變得很多樣,也讓患者更加不適。攝護腺癌經常出現骨頭轉移,像是髖關節、脊椎骨、骨盆等處。轉移至骨頭後,會造成患者骨頭疼痛、患處骨頭容易骨折、脊髓神經受到壓迫導致下肢癱瘓、可能會讓骨頭中的鈣釋放到血液中,引發高血鈣症而讓人噁心無力。骨轉移的位置愈多處,患者生活品質會愈差,相當煎熬。 除了轉移到骨頭之外,攝護腺癌也會轉移到肺臟、肝臟、腎上腺等內臟器官,根據多項研究,當攝護腺癌轉移至內臟器官,會比骨頭轉移造成更負面的影響,生活品質和存活率皆進一步下降。 積極治療有助提升存活率 積極治療高風險攝護腺癌,好好控制,有機會提升存活率,並減少癌細胞擴散後對患者造成的不適與煎熬。 治療攝護腺癌可由兩方面著手,「局部治療」以及「全身治療」。 「局部治療」包括手術治療、放射治療、冷凍治療等,主要針對位於攝護腺的腫瘤。以手術治療攝護腺癌時,可進行「攝護腺根除手術」,用手術移除所有的攝護腺組織,這比較適用於預期壽命超過十年,且癌症還侷限於攝護腺內的患者。 放射線治療可以用於第一線治療,也可用於術後輔助性治療。若患者的攝護腺癌已經轉移到骨頭,放射線治療能減輕骨頭的疼痛不適。 「全身治療」包括荷爾蒙治療、化學治療、免疫治療等。 由於攝護腺癌的生長與男性荷爾蒙有關,所以荷爾蒙治療在攝護腺癌的治療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 荷爾蒙治療的原理是藉由降低患者體內男性荷爾蒙的濃度,來抑制攝護腺癌生長,可以靠手術或藥物的方式來達成此目標。手術方面是切除雙側睪丸,以減少男性荷爾蒙。 目前荷爾蒙治療的藥物選擇很多樣,口服、針劑皆有,能透過不同機轉來減少男性荷爾蒙對攝護腺癌的刺激。 「性腺激素釋放素促進劑、拮抗劑」透過腦下垂體的調控,抑制睪丸產生男性荷爾蒙。 「男性荷爾蒙生合成抑制劑」可抑制男性荷爾蒙生成。男人體內的男性荷爾蒙主要由睪丸製造,部分由腎上腺皮質層製造,抑制睪丸、腎上腺製造男性荷爾蒙能抑制攝護腺癌生長。然而,有些攝護腺腫瘤也能自行合成男性荷爾蒙,屬於荷爾蒙抗性攝護腺癌,而影響治療效果。這時可考慮使用同時阻斷睪丸、腎上腺、與攝護腺腫瘤合成男性荷爾蒙的藥物,以抑制攝護腺癌生長。 「男性荷爾蒙受體阻斷劑」可阻斷男性荷爾蒙受體,讓癌細胞不會受到男性荷爾蒙的刺激而增生。 「女性荷爾蒙」可減少男性賀爾蒙生成。 在台灣有不少患者在發現攝護腺癌時,已經有淋巴或遠處轉移的狀況,全身性荷爾蒙治療便是非常重要的治療方式。醫師可能會使用「性腺激素釋放素促進劑、拮抗劑」搭配「男性荷爾蒙生合成抑制劑」來抑制男性荷爾蒙生成,或加上「男性荷爾蒙受體阻斷劑」。 若於治療過程中產生荷爾蒙抗性,便須使用男性荷爾蒙生合成抑制劑或使用男性荷爾蒙受體阻斷劑,以抑制腫瘤生長。 根據患者的狀況,醫師亦可能使用化學治療或免疫治療。 積極治療對於高風險攝護腺癌患者,有助延長整體存活時間,也可減緩疼痛惡化,提升生活品質。 攝護腺癌患者不可輕忽的重要警訊! 當攝護腺癌患者出現 1) 格里森分數 ≥ 8 2) 骨轉移 ≥3處 3) 發生內臟轉移 以上三項指標中,符合其中兩項以上時,有較高的惡化風險。這個族群的病人需更主動積極地與醫師討論治療方式。美國與台灣食藥署核准這樣特徵的病人透過荷爾蒙合併其他藥物治療,進而延長有效治療的時間和整體存活,並且提升生活品質。 原文出處

乳癌治療,迷思破解

2020年04月10日
公開
283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近年來乳癌發生率逐漸上升,乳癌的治療選項也愈來愈多元,高雄市立小港醫院外科主任莊捷翰醫師表示,確定診斷後醫師會根據癌症分期與患者的期望來擬定治療策略,總體來說乳癌的治療方式包括手術治療、化學治療、放射治療、標靶治療、免疫治療、荷爾蒙治療。 患者不見得一定要先進行手術,或先進行化學治療,醫師會考量患者的腫瘤、健康狀況而做不同的建議。 由於治療選項越來越多元,若患者及早治療並與醫師密切配合,有機會達到不錯的治療成效,早期乳癌的五年存活率已經可以超過九成。 乳癌手術的常見副作用有哪些?適合乳房保留手術嗎? 莊捷翰醫師指出,乳房是重要性徵,過去的乳癌手術會將整個乳房和腋下淋巴摘除,對外觀影響較大,常對患者造成心理壓力,且因疤痕、淋巴水腫使上肢功能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所以目前台灣的乳癌手術,大約7成左右為乳房保留手術,是近年來乳癌治療的趨勢。 患者能否接受乳房保留手術,醫師需評估以下條件。首先,是否能成功地切除病灶,且不影響乳房的外觀,患者乳房之體積較小且腫瘤佔整個乳房的比例過大的情況下,直接進行乳房保留手術會有難度,可以考慮先用化學治療或標靶治療,腫瘤若能縮小到一公分甚至更小,就有機會做乳房保留手術。   再者,乳癌腫瘤位置若位在乳頭正下方或乳頭邊緣,容易影響到整個乳管,乳頭可能需要進行切除,較不適合乳房保留手術。 另外,乳房保留手術不適用於多發性乳癌患者,若同一個乳房有多顆乳癌,可能就要進行乳房全切除手術。   乳癌手術不只有針對乳房,還有處理腋下淋巴結,當所有腋下淋巴結都被清除後,患者上肢很容易淋巴水腫,其比例高達10-30%。為了減少諸多併發症,醫師目前會進行前哨淋巴結採樣,也就是在手術當中以染料或輻射線偵測,找出乳癌最有可能轉移的幾顆「前哨淋巴結」。經過病理科醫師檢查後,若前哨淋巴結有轉移的癌細胞,就進行淋巴結廓清,若前哨淋巴結沒有轉移的癌細胞,就不需將腋下淋巴結完全清除。 這種作法能讓淋巴水腫的機會大幅下降,有助維持患者生活品質。 哪些患者適合荷爾蒙治療?哪些患者適合標靶治療? 莊捷翰醫師解釋,我們把乳癌癌細胞拿出來後會檢測三個很重要標記,分別是雌激素受體(ER)、黃體激素受體(PR)、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HER2)。根據這三種標記,可以把乳癌分成三類,第一類是荷爾蒙接受體陽性的乳癌,它的ER或者PR其中一個或者是兩個都是陽性,這種乳癌與荷爾蒙刺激有關係,所以在手術以後無論是否進行化學治療或放射治療,醫師都建議患者接受抗荷爾蒙藥物的治療,並持續五年至十年。 第二類乳癌的HER2是陽性,我們可以使用抗HER2的標靶治療,來減少復發或轉移的機會。 第三類乳癌的ER、PR、HER2皆陰性,稱作「三陰性乳癌」,在過去三陰性乳癌只能靠手術和化療治療,近年來針對轉移性三陰性乳癌可考慮免疫治療,有助提升存活率。 化療的常見治療副作用有哪些?如何緩解副作用所帶來的不適? 莊捷翰醫師說明,乳癌化學治療最常見的副作用就是白血球下降,造成患者抵抗力較弱、容易感染。治療期間可能會出現發燒、口腔潰瘍、喉嚨痛等不適症狀。 化學治療在攻擊癌細胞時,對同樣具有快速生長特性的正常細胞也會受到波及,可能導致患者掉頭髮、噁心嘔吐及食慾不振等副作用。患者周邊神經、肌肉受化學治療影響,而感到麻木及痠痛,甚至有下肢或者組織水腫等情形。   化學治療是乳癌治療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乳癌容易經由淋巴、血液轉移到全身,除了開刀把腫瘤切除乾淨之外,血液裡也不能有殘存的癌細胞。針對風險較高的患者,醫師都會建議採用化學治療,也會協助克服相關副作用,以完成療程。 目前對於噁心、嘔吐、食慾不振、白血球下降等副作用,有一些藥物或食品可以幫忙。某些藥物可以提振食慾或減少副作用,倘若食量很少,會建議使用一些營養補充品,讓患者不需要攝取大量飲食即可獲得較多的營養。 癌友治療期間飲食方面需要注意哪些? 「在接受化療之間不可吃生食!」莊捷翰醫師強調,「生食容易帶有細菌,可能造成感染,生魚片、生菜沙拉都要避免。」 有些人平時飲食的口味較重,但在口腔黏膜破損的狀態,不適合吃太刺激、太辛辣、太重口味,以免造成不適。 身體需要利用胺基酸來修復組織、維持免疫系統運作,飲食中一定要有足夠的蛋白質。營養補充品如核苷酸、精胺酸、魚油、麩醯胺酸、多醣體等,近年也常被討論的褐藻醣膠為海中多醣體,台灣目前有多項醫學臨床研究小分子褐藻醣膠,可能對調整體質、增強體力有幫助,患者對於化療的承受度、耐受性會好一點。 乳癌迷思要破解 迷思一:會得乳癌是因為吃了什麼東西嗎? 正解:莊捷翰醫師解釋,患者常有些錯誤觀念,認為得癌症是因為吃了什麼、或者是得癌症以後就不能吃什麼、吃了什麼就容易造成癌症惡化,這些都是錯誤觀念。 人體各個器官都需要充足營養才能發揮正常的生理功能,正常時候要均衡攝取醣類、蛋白質、脂質、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生病的時候更需要完整的營養。建議從治療前就要好好補充營養,治療中能吃就要盡量吃,治療後也要好好維持。 患者、家屬要跟醫師、營養師、個案管理師進行溝通,了解在接下來的療程可能會面臨哪些副作用,營養師會給予適當的飲食建議,讓患者獲得足夠的熱量、蛋白質,才能維持體力,度過治療。   迷思二:有摸到乳房硬塊才需要檢查? 正解:平時除了要養成乳房自我檢查的習慣,還得定期接受乳房超音波檢查,因為乳癌初期幾乎都摸不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有助提升乳癌存活率。 迷思三:沒有乳癌家族史就不用檢查? 正解:台灣每年新增一萬三千多例乳癌,三、四十歲的患者相當多,大多數患者沒有乳癌家族史,所以無論是否有家族史都要定期檢查。 醫師建議大家要盡量避免乳癌危險因子,例如體重過重、飲酒過量、缺乏運動等,但是無法完全避免乳癌發生,因此定期檢查非常重要。 多管齊下,攜手抗乳癌 莊捷翰醫師回憶道,曾經有位五十歲左右的婦女,雖然發現乳房有硬塊,但一直不願意面對,直到肺部積水、很容易喘,才來就診,那是因為乳癌轉移到肺部,屬於第四期乳癌。 接受化學治療後,患者白血球下降、發高燒、且變得更喘,於是就替她插管使用呼吸器,並給予抗生素控制感染。當時患者很瘦,僅39公斤,狀況很差。當時陸續使用了全靜脈營養、水解配方等多種營養補充。後續總共在醫院作了四次的化療,住了四個月,才能租用簡單的呼吸器回家。患者長期使用抗荷爾蒙藥物維持了七年多,後來因為肺部轉移復發所以又接受標靶治療。 莊捷翰醫師提醒道,隨著乳癌治療方式愈來愈多樣,治療成效有相當的進步,患者要與醫師密切配合,治療過程中務必要把營養照顧好,養足體力,一起對抗乳癌 原文出處

皮膚變硬、肺纖維化 硬皮症懶人包

2020年04月08日
公開
1068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我們的皮膚柔軟富有彈性,然而有種疾病會讓皮膚變硬、變厚。「硬皮症」是種自體免疫疾病,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藍忠亮教授指出,硬皮症是「全身進行性硬化症」的俗稱,近年來世界各地案例愈來愈多,發病年齡大多是30-50歲,女性為男性之3-4倍,台灣目前約有三千名患者。 硬皮症早期患者可能有「雷諾氏現象(Raynaud's phenomenon)」,接著會出現手指浮腫、皮膚變硬,心臟、肺臟、腎臟等內臟器官也會硬化,若未及早治療,很可能演變成心臟、肺臟或腎臟衰竭,因此全民健保將硬皮症列為重大傷病。 一般來說,經由病理檢查可以發現全身進行性硬化症患者的小動脈內皮細胞遭到破壞,管壁壞死、纖維化,使小動脈管腔窄縮,造成組織缺血。由於纖維細胞受到刺激,產生多量膠質纖維,沈積於表皮下及內臟組織內,使皮膚逐漸變硬,內臟器官也會受損。   根據研究,硬皮症患者表皮硬化部位及範圍,與內臟器官硬化速度之快慢有著極大的關聯。因此,依據皮膚、內臟硬化部位、範圍之不同及快慢,將全身進行性硬化症分為二種,「廣泛型全身進行性硬化症」及「局部型全身進行性硬化症」。透過臨床免疫學研究,可發現這兩種型態各有不同的自體抗體,且可作為全身進行性硬化症早期診斷及治療規劃之重要參考。 硬皮症會隨著病程出現不同症狀 藍忠亮教授表示,硬皮症患者會隨著病程演進而出現不同的症狀,皮膚症狀可分為四期包括:雷諾氏期、浮腫期、硬化期及萎縮期。 雷諾氏期:大部份病患先有手指發白、發紫、發紅三色變化之雷諾氏現象(Raynaud's phenomenon)。主要是因為動脈窄縮導致手指發白,爾後組織缺氧而發紫,當血流恢復時手指發紅。「廣泛型全身進行性硬化症」可能在兩年內,手指、腳趾逐漸浮腫、僵硬進入「浮腫期」,而「局部型全身進行性硬化症」通常出現雷諾氏現象達五年、十年或更長時間才會進入「浮腫期」。部分男性病患無雷諾氏現象,直接進入浮腫期,且皮膚快速硬化,演變成廣泛型全身進行性硬化症,此類患者病情更為嚴重,預後也較差。 浮腫期:患者手指、腳趾、手背、足背浮腫,常伴有關節腫脹、疼痛,而臉頸部皮膚也會浮腫繃緊,有時患部皮膚奇癢無比。關節腫痛及快速嚴重之浮腫常見於「廣泛型全身進行性硬化症」,而「局部型全身進行性硬化症」之浮腫期較不明顯或常不自覺。   硬化期:皮膚由四肢遠端往上開始硬化,常見膚色變黑,有時皮膚如胡椒鹽,呈現色素過多或脫色之混合現象。皮膚可能見到多角形狀之微血管擴張。患部皮膚毛髮脫落,由於汗腺、皮脂腺減少導致皮膚乾燥。指端常可見到針狀凹陷瘢痕。舌下韌帶常硬化,且牙齦及舌頭疼痛變硬。「廣泛型全身進行性硬化症」之皮膚硬化常由手指、腳趾開始,逐漸向上延伸至上臂、大腿及軀幹,而「局部型全身進行性硬化症」則不影響上臂、大腿處,是臨床上之重要區別。臉、頸部皮膚皆會受到波及而較無表情,但「廣泛型全身進行性硬化症」較為厲害。 萎縮期:患者嘴唇變薄、口變小、鼻變尖、皮膚變薄、表面光滑,呈現蠟樣光澤。指尖逐漸硬化、變尖、變短,呈現出鷹狀爪,患者可能因為變節變形而失能。 不只皮膚變硬,內臟也會受損 藍忠亮教授提醒道,硬皮症患者的小動脈受損,所以不只皮膚會變硬,內臟器官也都會因此硬化、纖維化。例如食道蠕動變差,而引起吞嚥困難、胃食道逆流、逆流性食道炎;腸胃道可能變薄及蠕動失調而發生便秘、腹瀉或吸收不良;心臟之冠狀動脈可能發生阻塞而導致心肌梗塞,也可能出現心律不整、心肌炎或心肌纖維化等問題。 「廣泛型全身進行性硬化症」較易侵犯肺臟引起間質性肺病及肺纖維化;腎臟受損而引發「急性腎危機」,包括惡性高血壓、急性腎衰竭及尿毒等狀況;由於血管狹窄,使得紅血球在通過時會破壞、變形,導致嚴重溶血性貧血。「廣泛型全身進行性硬化症」最主要的死亡原因是肺臟衰竭。 而「局部型全身進行性硬化症」較易引起肺動脈高血壓,為此型最常見的死亡原因。 早期診斷很重要! 藍忠亮教授強調,硬皮症所導致的血管受損、關節變形、肺纖維化等問題皆為不可逆的損害,最好能早期診斷,才有機會介入治療。 硬皮症之早期診斷工具包括自體抗體檢驗與微血管檢查。 自體抗體檢驗:在雷諾氏期或浮腫期,「廣泛型全身進行性硬化症」患者的血清中可能具有Scl-70抗體或核仁抗體。而「局部型全身進行性硬化症」,可發現中節(centromere)抗體。 微血管檢查:在雷諾氏期,以立體顯微鏡作甲褶微血管觀察,若發現微血管管徑脹大,極有可能出現硬皮症。 肺纖維化很致命,慢性乾咳別大意! 藍忠亮教授道,間質性肺病及肺纖維化是目前導致硬皮症死亡的主要原因,患者會出現慢性乾咳,隨著疾病進展會愈來愈喘,活動時感到呼吸困難。醫師聽診,可在吸氣時於兩側肺臟基部聽到捻髮音或乾囉音。 進行肺功能檢查,會呈現侷限性換氣障礙,患者的用力呼氣肺活量(FVC)下降及氣體交換功能(DLCO)下降。另外,還可以進行6分鐘走路測試來評估病患運動耐受度。   醫師可能會進一步安排影像檢查,包括胸部X光或肺部高解析度電腦斷層掃描。在疾病早期,胸部X光可能正常,而肺部高解析度電腦斷層掃描能發現較細微的病變。 必要時需要進行肺組織切片,交由病理科醫師來診斷,最常見為間質性肺炎,病理可見不同程度之發炎及纖維化。在抽血檢驗方面,例如CRP、KL-6、SP-D等,皆是有助於診斷及評估預後的生物標記。 貼心小提醒 藍忠亮教授一再提醒,硬皮症最好能在雷諾氏期或浮腫期,即早期診斷,尤其要在肺部病變早期就開始接受治療。目前能夠使用免疫抑制劑,並適時搭配近來通過審核的抗纖維化的藥物,有助延緩肺纖維化、進一步改善預後! 原文出處

疼痛難耐、容易骨折的癌症骨轉移

2020年04月06日
公開
373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臨床上癌症患者中大約有一半的患者有骨轉移的問題,而在部分癌症,譬如像肺癌、乳癌、前列腺癌、多發性骨髓瘤等,又是更容易造成骨轉移的腫瘤。 奇美醫院血液腫瘤科吳鴻昌醫師表示,一開始骨轉移可能沒有明顯症狀,需要照X光或是骨骼掃描才能發現,後來會出現臨床上最常見的骨頭疼痛,再來就是因為會造成骨頭破壞導致病理性骨折,即使是很輕微的動作,也有機會骨折。骨折若發生在脊椎,可能造成神經壓迫。患者亦可能出現高血鈣,這些是骨轉移病患所要面對的併發症。 疼痛會嚴重影響生活品質,所以需要作疼痛控制。可以給予骨頭調整藥物,然後考慮針對癌症本身積極治療,也能針對骨轉移的部分做放射治療。若脊柱骨折壓迫神經,可能需要進行手術緩解神經傷害。 多發性骨髓瘤常見之併發症有哪些? 吳鴻昌醫師指出,多發性骨髓瘤常見之併發症有幾個,字首合起來是CRAB,C是高血鈣(Hypercalcaemia),R是腎功能異常(Renal dysfunction),A是貧血(Anemia),B是骨頭(Bone)。另外還有一個是病人容易感染,因為多發性骨髓瘤是其中一個免疫細胞出問題,所以免疫系統比較差。我們都會鼓勵病患要按時施打疫苗,減少一些感染的機會。 多發性骨髓瘤長在骨頭裡面,會造成多處骨頭破壞,造成疼痛、病理性骨折、高血鈣、神經壓迫等問題,甚至讓患者行動不便。 高血鈣不容易在一開始就被發現,因為病患可能沒有症狀,或只是感到肚子脹、便秘。當血鈣很高的時候,患者腎功能會受到影響,嚴重會意識昏迷。目前在臨床上可使用骨頭調整藥物,包括雙磷酸鹽類藥物以及單株抗體標靶藥物。 部分患者會認為「既然有高血鈣,飲食中就盡量不要吃鈣」,其實引起高血鈣的原因並不是食物,而是因為腫瘤影響代謝。所以多發性骨髓瘤患者,除了要注意飲食衛生,以減少感染機會,沒有特別的飲食限制。 狀況許可時,會鼓勵患者運動,不過患者的骨頭,如果有明顯病變,會比較脆弱,要非常留意,可能一些輕微動作就造成骨折。要看看那些位置的骨頭有問題,盡量小心那個部分的運動。建議跟醫師討論,安排合適的運動。 單株抗體標靶藥物通過健保給付,對於多發性骨髓瘤患者的幫助有哪些? 吳鴻昌醫師解釋道,單株抗體標靶藥物屬於骨頭調整藥物的一種,另外一種是雙磷酸鹽類藥物。單株抗體標靶藥物是近年發展出來不同機轉的藥物,根據臨床試驗,在骨轉移病患身上,有較高的機會可以控制骨頭疼痛或高血鈣的問題。 單株抗體標靶藥物較沒有腎毒性,因為雙磷酸鹽類藥物有些腎毒性的問題,所以對於腎功能比較不好的病患身上,比較偏向使用單株抗體標靶藥物。 多發性骨髓瘤的治療藥物,大多是皮下注射或口服的藥物,都可以在門診治療。單株抗體標靶藥物比雙磷酸鹽類藥物容易造成低血鈣,治療期間要特別留意。此外,單株抗體標靶藥物的價格較高,臨床上需要符合特定條件,健保才能夠給付。 積極治療有助改善生活品質 吳鴻昌醫師回憶道,曾經有位60幾歲病患,持續背痛困擾了很久,因為老年人多少都有腰痠背痛的問題,也就不以為意。但是背痛持續加劇,嚴重到需要臥床,連翻身都會痛,做了檢查才發現是多發性骨髓瘤。 後續替他安排了放射治療,也協助申請標靶藥物。治療一段時間後,他漸漸可以坐輪椅到醫院,後來還能穿著輔具走進來看診,生活品質有大幅改善。 第一線標靶藥物治療費用較高,健保有給付一定的療程,之後醫師會讓病患使用口服藥物,作為穩定的治療。在治療前期,使用標靶藥物的時候,患者可能需要比較頻繁回診,到後期狀況較穩定,開始使用口服藥控制,回診的頻率就能減少。 無論是多發性骨髓瘤或是癌症骨轉移,我們都建議與醫師配合、積極治療,有助於控制症狀,改善生活品質。   原文出處

避免「防異」破口!經痛差異搞清楚

2020年03月30日
公開
321

作者:醫藥新知 近期國人最關注的便是國際傳染疾病議題,該如何避免防疫破口成為人人關注的大事,但其實有許多疾病也需要積極「防異」!避免「防異」破口的關鍵,就是要先搞清楚發病的差異… 「防異」不成 30歲女險做肛門造口毀自信人生! 年僅30歲的李小姐,近幾個月月經來潮總痛不欲生,以為經痛忍忍就沒事,忍不住就靠止痛藥!直到止痛藥怎麼吃都無效還伴隨肛門疼痛的狀況,才讓她驚覺異常前往醫院檢查,卻在直腸外科得到晴天霹靂的消息,判斷腫瘤切除,可能需要做人工肛門造口,讓她瞬間崩潰。好險經大腸鏡、核磁共振與切片檢查,最終確診為子宮內膜異位症,轉診至婦產科治療,透過新型口服黃體素治療,暫時可免除造口手術,在持續用藥下腫瘤獲得控制,讓她不再受經痛、肛門疼痛折磨,重拾自信人生與良好的生活品質! 收治該名患者的臺北榮民總醫院婦女醫學部產科主任暨台灣婦科醫學會洪煥程秘書長指出,李小姐的經痛為續發性經痛,然而她因無法分辨加上認為忍忍就好,因而無法早期確診子宮內膜異位症,直到異位症侵犯及壓迫到肛門口造成肛門疼痛難耐才就醫,所幸透過新型口服黃體素治療,腫瘤得到控制避免手術進行肛門造口,目前持續用藥一年,肛門疼痛及經痛大幅緩解。 「防異」破口?女性近六成分不清這兩種經痛差異 子宮內膜異位症是台灣生育年齡婦女常見的疾病之一,「經痛」是其最明顯的表徵。根據博司市場調查公司提供 「台灣女性經痛&子宮內膜異位症關連調查」,針對台灣年齡25歲至45歲之間有經痛問題之女性進行分析,期間回收總計1181 份有效問卷,抽樣調查結果有近六成女性不知道經痛分為「原發性與續發性經痛」兩種。 若無法分辨經痛有兩種發病差異性,將是子宮內膜異位症最大的「防異」破口! 台灣婦科醫學會陳怡仁理事長說明,子宮內膜異位症是子宮內膜組織跑到子宮腔以外的地方,雖然不是惡性疾病,卻是造成女性不孕的最大兇手,最常見的症狀就是經痛,其次還有骨盆腔疼痛、性交痛等。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約落在25歲至45歲之間的生育婦女(約354萬人,中華民國內政部戶政司全球資訊網),根據國際文獻子宮內膜異位症疾病盛行率約10%, 然而王鵬惠教授發表於國際期刊Medicine台灣健保資料庫的研究,發現實際經手術確診疾病盛行率僅約3.7% ,國人就診率仍有提高空間,而首要目標便是提高國人的病識感。    陳怡仁理事長認為婦女應了解自己的經痛類型。原發性經痛指的是無明確的病理性疾病造成經痛,通常發生在月經來的期間,可能會有腹部痙攣和下腹疼痛,通常是月經來潮的第一、二天且疼痛感較輕微。而續發性經痛則可能是因骨盆腔發炎、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肌腺症或子宮肌瘤等疾病造成,大部分患者會於月經來之前就會感到疼痛,甚至經期結束還會繼續疼痛。陳怡仁理事長提醒,透過婦產科的超音波及骨盆腔檢查,即可初步了解造成經痛的原因,最重要的是女性對於經痛治療認知須提升。   根據調查發現,女性透過自行服用止痛藥佔比最高,其次依序為物理性治療 (熱敷)或沒有處理為主。然而,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容易造成腸胃不適,從輕微的消化不良、胃痛,到嚴重的胃潰瘍、胃腸道出血都有可能。因此,若使用止痛藥的頻率變高或出現腸胃不適等情況,就表示止痛藥已經不是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應至婦產科找出明確病因並尋求專業治療方式。       子宮內膜異位症治療重患者生活品質慢性長期治療為目標 洪煥程秘書長針對子宮內膜異位症治療說明,治療主要分為手術及藥物治療兩種,若非手術急迫性的患者,可先以藥物進行治療,除常使用的止痛藥物外,正規治療藥物包含雄性素藥物(健保)可抑制雌激素分泌,但會有體重增加及長青春痘的副作用;停經針(自費),可阻斷女性賀爾蒙分泌,但有骨鬆風險及更年期症狀;目前最常用且適合長期治療的屬新型口服黃體素(健保),可抑制子宮內膜異位組織,讓異位病兆萎縮,可長期使用,缺點是前幾個月會有點狀出血現象,副作用較少,患者普遍接受度高。 洪煥程秘書長根據韓國及日本長期研究指出,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使用新型口服黃體素治療,五年復發率從69%降低至4%,且疼痛緩解反應良好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質,若有懷孕需求,建議停藥1-3個月,等月經規則之後便可開始進行生育規劃。 328世界子宮內膜異位症日 全台女性「防異」大作戰 最後,陳怡仁理事長呼籲,今年3月28日為世界子宮內膜異位症日,針對子宮內膜異位症「防異」大作戰,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是首要目標,若出現經痛或類似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症狀時,應提高警覺辨認經痛類型,並尋求婦產科醫師協助,透過超音波、內診骨盆腔檢查、抽血等檢查來早期診斷與早期治療!   原文出處

照顧血糖,也要顧腎、護心

2020年03月27日
公開
251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在台灣,糖尿病在主要死因排行榜上有名,每年有將近一萬人死於糖尿病。由於糖尿病會導致多種併發症,例如腎臟病變、心臟衰竭等,加總起來恐怕有更多患者的死因能夠與糖尿病扯上關係。以腎臟衰竭來說,患者需要終身洗腎,最終可能死於相關併發症,而在洗腎患者中約有四至五成是因糖尿病造成的腎臟病變。 根據統計,在60歲的族群中,有糖尿病及心肌梗塞病史的患者,壽命會比一般人少12年 。愈年輕罹患糖尿病,損失的壽命也會愈多! 血糖超標,問題多多 葡萄糖是血液中不可或缺的成分,能供給我們身體運作所需要的能量,但是當血糖超標時,便會對健康造成負面影響。 當血糖過高時,患者可能會出現吃多、喝多、尿多等症狀,雖然吃很多,體重卻持續減輕。但是要提醒大家,許多患者平時沒有明顯症狀,直到驗血才驚覺血糖超標。 繼之而來的神經病變,讓人手腳發麻、刺痛,甚至走路不穩。超過六成的第二型糖尿病患有視網膜病變,導致視力模糊、持續惡化,更是20-65歲人口中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糖尿病亦讓傷口癒合愈來愈差,由於糖尿病足而必須截肢的患者不在少數。   因為糖尿病導致腎臟病變的患者很多,可能以「蛋白尿」來表現,很多人會認為尿尿有泡泡才算蛋白尿,其實不盡然,初期的微量白蛋白尿不一定會看到明顯泡泡,往往需要驗尿才會發現,此時腎臟早就已經有損傷。蛋白尿愈多,代表腎臟受損愈厲害,也愈有機會進入腎臟衰竭而洗腎的階段。 血糖超標對心臟的影響更不該忽視,畢竟腎臟衰竭時還能夠仰賴血液透析,而心臟衰竭時,就很容易導致死亡,根據研究顯示,心臟衰竭的五年死亡率甚至高於某些癌症(例如攝護腺癌或乳癌) ,故有心臟癌的俗稱。我們的心臟需要持續跳動推動全身血液循環,過高的血糖可能使心肌產生病變,心臟功能愈來愈差,患者容易疲倦、容易喘、運動耐受力每況愈下。糖尿病患族群中約有15-20%合併有心臟衰竭。而伴隨有心臟衰竭的糖尿病患,死亡率更增加十倍  相信大家都很熟悉糖化血色素(HbA1c),對糖尿病患而言,糖化血色素每增加1%,心臟衰竭風險就增加8% 。 看完這一系列併發症,不難理解高血糖會在「台灣慢性病危險因子排名」中高居第一名。無論是否感到不舒服,都要積極控糖。 多重機轉,幫助控糖 我們體內的血糖主要由胰島素來調控,每當進食後,血糖上升時,胰臟裡的β细胞便會分泌胰島素,胰島素能促使血糖進入細胞。有部分藥物便是透過刺激胰臟分泌胰島素來控制血糖,例如磺醯尿素類藥物(Sulfonylurea),使用上要注意低血糖的發生。 然而,有許多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的胰臟可以分泌胰島素,只是身體細胞對胰島素敏感性降低,對胰島素反應較差,所以可以使用增加胰島素敏感性的藥物,例如雙胍類藥物(Biguanide)。   很多人可能不曉得,我們的腎臟也能發揮控制血糖的作用。腎臟中的腎絲球每天會過濾出約160-180克葡萄糖,這些葡萄糖會在近端腎小管被吸收,回到血液循環。吸收腎絲球過濾液中葡萄糖的任務主要由第2型鈉-葡萄糖轉運蛋白(SGLT2,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 2)負責。了解這個機轉,便能使用藥物幫助控糖。 第2型鈉-葡萄糖轉運蛋白抑制劑類藥品(SGLT2 inhibitor)的控糖機轉與胰島素無關。其藉由抑制SGLT2的作用,降低腎臟對腎絲球過濾液中葡萄糖的再吸收,這些多餘的葡萄糖就會經由尿液排出體外,有助控制血糖。控糖藥物中,SGLT2屬於低血糖發生風險較低的藥物之一。由於糖尿病患本身即有較高風險發生生殖泌尿道感染,SGLT2i以尿液排糖時可能增加生殖泌尿道感染發生風險,但這些都有有效的預防方式。所以使用時須攝取足量水分及切勿憋尿,且如廁時要注意私密處清潔。 控制血糖,照顧心腎 大家已經曉得,血糖超標會對心臟、腎臟造成危害,可能導致心臟衰竭、腎臟衰竭,所以在控制血糖的同時,減少心臟、腎臟相關併發症亦是醫師們相當關注的議題。近期許多研究也更關注於新型血糖藥對心血管併發症及腎臟併發症的影響。 根據涵蓋六個國家,超過三十萬名第二型糖尿病患的真實世界研究發現 ,和其他口服降血糖藥相比較,使用SGLT2抑制劑類藥物的糖尿病患,觀察到較低的心臟衰竭住院及死亡風險。由於陸續有大型研究發現類似結果,所以也開始有臨床試驗在進行,想了解是否有機會將此類藥物運用於心臟衰竭的治療。   糖尿病腎病變方面,研究人員於五個國家,共六萬五千餘名第二型糖尿病患進行真實世界研究。研究結果顯示,相較其他口服降血糖藥,使用SGLT2抑制劑類藥物的患者,有觀察到腎臟功能減退速度較慢,以及較低的末期腎病變發生。另外,無論糖尿病患的腎絲球過濾率(eGFR)、血糖達標與否、有無合併心血管疾病,對腎臟的相關指標變化,皆觀察到相似的狀況 。 美國糖尿病學會發布的「2020年版糖尿病醫療照護指引」指出,治療第二型糖尿病的第一線用藥為雙胍類藥物,針對有高風險或已經合併有心臟衰竭或慢性腎病變之糖尿病患者,無論此時血糖達標與否,第二線則優先建議使用新興控糖藥物如口服的SGLT2抑制劑或注射型的GLP-1受體促效劑 。以兼顧心腎的思維下達到血糖控制。 血糖迷思要破解! 迷思一:糖尿病控制只需要注意HbA1c就好了? 正解:糖尿病患除了積極控糖,也要定期驗尿及注意心臟狀況。時時牢記「控糖321」原則,才能遠離心臟衰竭、腎病變等大小血管併發症發生。 ●血糖監控3指標:HbA1c、餐前(空腹)血糖、餐後2小時血糖。 ●腎臟功能2注意:定期驗尿確認蛋白尿(UACR)、腎絲球過濾率(eGFR)指數變化。 ●心臟衰竭1預防:莫因尚未發生心血管疾病或沒有相關症狀而輕忽高死亡風險的心衰竭併發症發生。   迷思二:吃血糖藥會洗腎? 正解:很多糖尿病患會進展到腎臟衰竭而需要洗腎,主要原因是「血糖超標傷害腎臟」,所以要規則服藥把血糖控制好才能保護腎臟。如果遇到家人抱持這種迷思,一定要認真告訴他,「不控制血糖,最容易洗腎!」 貼心小提醒 血糖超標已經是極為常見的問題,可能沒有明顯症狀,卻會悄悄侵蝕心臟、腎臟、眼睛等器官,奪走我們的健康。做好飲食控制、規律運動、遵照醫師指示服藥,在照顧血糖的同時,也應該要顧腎、護心! 參考資料: 1. Emerging Risk Factors Collaboration et al. “Association of Cardiometabolic Multimorbidity With Mortality.” JAMA vol. 314,1 (2015): 52-60. doi:10.1001/jama.2015.7008 2. Eur J of Heart Failure 2017;19:1095–1104 3. Bertoni AG, et al. Diabetes Care. 2004;27:699–703. 4. Parry HM, Deshmukh H, Levin D, et al. Both high and low HbA1c predict incident heart failure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Circ Heart Fail. 2015;8(2):236–242. doi:10.1161/CIRCHEARTFAILURE.113.000920 5. Kosiborod M, Cavender MA, Fu AZ, et al. Lower Risk of Heart Failure and Death in Patients Initiated on 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2 Inhibitors Versus Other Glucose-Lowering Drugs: The CVD-REAL Study (Comparative Effectiveness of Cardiovascular Outcomes in New Users of 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2 Inhibitors). Circulation. 2017;136(3):249–259. doi:10.1161/CIRCULATIONAHA.117.029190 6. Kidney outcomes associated with use of SGLT2 inhibitors in real-world clinical practice (CVD-REAL 3): a multinational observational cohort study.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020 Jan;8(1):27-35. doi: 10.1016/S2213-8587(19)30384-5. 7. Pharmacologic Approaches to Glycemic Treatment: Standards of Medical Care in Diabetes—2020   原文出處

不是普通腹痛!讓腸道體無完膚的潰瘍性結腸炎

2020年03月25日
公開
345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每個人生活中都曾有肚子痛、拉肚子的經驗,但腹痛若為潰瘍性結腸炎可就不單純了。潰瘍性結腸炎為發炎性腸道疾病之一,會造成患者長期反覆腹痛、腹瀉、甚至血便。因患者多屬年輕族群,在生活、工作上都受到很大的影響。 彰化秀傳紀念醫院胃腸肝膽科李炯宏醫師表示,潰瘍性結腸炎的致病機轉目前尚不清楚,推測可能與免疫系統、腸道菌落、環境、遺傳、飲食、種族、藥物誘發等因素有關。據統計,潰瘍性結腸炎多半在已開發國家案例較多,隨著台灣逐漸發展為已開發國家,潰瘍性結腸炎患者人數也逐年成長,據健保署資料顯示,潰瘍性結腸炎重大傷病卡發卡人數為3260人。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的男女比例相近,好發於學生、年輕上班族等族群,但40歲以上的中年族群仍有機會發病。   急性發作可能脫水、休克 李炯宏醫師提到,潰瘍性結腸炎的急性發作症狀為發燒、大量血便,恐導致脫水、休克、腎功能變化、血紅素下降等。診斷會安排做內視鏡檢查,按壓肚子可能有類似腹膜炎的表現。患者若未及時接受治療,最後恐需要開刀。 大部分患者的症狀表現較輕微,可能會出現無疼痛感的血便,因為是直腸出血,故血色會偏紅,血便的狀況會隨著出血量而加深顏色。   在潰瘍性結腸炎盛行率較高的國家,若年輕人反覆出現不會痛的血便,又無痔瘡徵兆,醫師們便會懷疑為潰瘍性腸炎。但在台灣因盛行率不高,通常會安排內視鏡檢查,搭配病理切片、抽血等來診斷是否為潰瘍性結腸炎。 李炯宏醫師說,發炎性腸道疾病很難單靠內視鏡影像就確診,在疾病的不同時期,可能有多種疾病會看到類似表現,故需透過病理切片排除一些特殊狀況。抽血檢驗也可幫助診斷,但沒有單憑哪個指標即可百分之百確診潰瘍性結腸炎。醫師會根據患者的病史,拼湊各種線索來判斷是否為潰瘍性結腸炎,且往往要反覆發作數次後,才能正確診斷。 潰瘍性結腸炎有哪些治療方式? 李炯宏醫師分享,潰瘍性結腸炎的治療方式會依據患者的疾病表現而有所不同。急性發作的患者,需要使用抗發炎藥物、高單位類固醇,甚至得住院以靜脈注射施打類固醇,搭配免疫調節劑,若仍無法改善,會建議改用生物製劑來治療。   部分患者甚至併發腹膜炎,可能要面臨開刀,把嚴重發炎的大腸切除。但大多數患者症狀不會如此嚴重,醫師會依照內視鏡的評分法,評估潰瘍性結腸炎蔓延狀況、嚴重度,再根據臨床表現,給予一些腸道內抗發炎藥物,或口服類固醇,必要時搭配口服免疫調節劑。醫師會根據疾病嚴重度,搭配使用各種藥物,但是若出現腸道穿孔、狹窄、毒性巨結腸等併發症,便需要外科手術處理。 平時發炎控制好,才能減少併發症 李炯宏醫師提醒,潰瘍性結腸炎患者若能以藥物控制發炎,減少產生後續併發症,如穿孔、廔管、甚至大腸癌等機會都可以降低。平時若未按時服藥及定期追蹤、抽血、內視鏡監控,腸道會慢性潰瘍發炎,有時出血量少不見得有症狀,患者日常生活未受到影響而低估病情,令腸道持續發炎導致穿孔、產生廔管,多年之後產生癌症的風險也會上升。 醫師通常會建議患者持續接受藥物治療,促進黏膜癒合,達到沒有發炎的狀態。將疾病控制好,可大幅降低產生併發症的機會,也能維持不錯的生活品質。門診大部分的患者,使用的藥物都不會太複雜,當疾病穩定時,患者可能只需口服一兩顆抗發炎藥物,必要時加上類固醇或免疫調節劑即可。 低估病情,問題多多 李炯宏醫師指出,病情穩定時,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的飲食與一般人無異,無需特別避免何種食物。建議以均衡飲食,攝取足夠的營養為原則。但當患者處於急性發炎需要住院時,飲食就會需要調整,住院期間醫師會評估其病情並給予合適的飲食。   生活上維持正常作息即可,盡量避免熬夜,規律的生活有助於病情控制。最重要的是規則服藥、積極配合醫師並定期回診。 李炯宏醫師分享,某些患者容易低估病情,自覺「我今天沒有症狀,為什麼還要乖乖地服藥?」可能原本一天只要服一次藥,一旦生活作息不正常,或忘記定時服藥,一段時間後症狀就逐漸復發,等到症狀嚴重,才又終於回診。這樣反覆發作,對患者病情控制較不理想。但往往要經歷過這些過程,患者才會相信潰瘍性結腸炎需要好好控制。 李炯宏醫師呼籲,潰瘍性結腸炎是慢性疾病,需好好控制才能維持病情穩定,進而改善生活品質並減少併發症。 原文出處

必問!雙眼皮手術六個重點

2020年03月23日
公開
227

作者:蔡文平 醫師 眼睛是視覺焦點,使得雙眼皮一直是大家相當感興趣的議題,然而雙眼皮手術可沒有想像中單純、簡單,而且可能出現一些併發症,讓我們透過懶人包來提醒大家幾個關於雙眼皮手術的重點。 雙眼皮手術做法多樣,各有優勢 雙眼皮手術大致分成兩大類,一類是「切開」,一類是「縫合」,兩者的差異主要在於切口的大小,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們分別用「割雙眼皮」和「縫雙眼皮」來說明。 「割雙眼皮」是在上眼瞼做一個弧形切口,移除適量眼眶脂肪,然後關閉傷口。 「縫雙眼皮」同樣需要局部麻醉、也要切開皮膚,不過切口較小,醫師透過幾個較小的切口來移除部分眼眶脂肪,再縫合真皮層與眼瞼板,是切口較小的微創手術。所以說所謂的「無痕」指的是「傷口較小」,並非「完全沒有傷口」。   在「割雙眼皮」和「縫雙眼皮」兩者之間還有很多種變化,醫師會先評估每個人年齡、眼瞼厚度、皮膚鬆弛程度等實際狀況後,採取合適的作法。 不難理解,「割雙眼皮」的切口較大,能夠處理較鬆、較厚的眼瞼,也能針對眼型做些調整,雙眼皮摺痕較明顯可以維持很久,不過恢復期比較長。 「縫雙眼皮」的切口較小,優點是恢復期較短,但雙眼皮摺痕可能沒有那麼明顯,摺痕無法維持那麼久。由於每個人眼瞼狀況差異很大,不是每一個人都適合「縫雙眼皮」。 雙眼皮手術常見併發症有哪些? 既然是手術,就可能有併發症產生。雙眼皮手術在術後可能遇到的併發症包括皮下血腫、傷口感染。正常狀況下,少量皮下血腫都會漸漸被組織吸收,不至於造成大礙。剛手術完的傷口務必好好照顧,以降低傷口感染的機會。若發生感染,要立刻回診,及早接受治療。   術後一段時間,待眼皮消腫後,可能會見到一些常見的併發症,例如兩側雙眼皮不對稱,有很多種原因會造成雙眼皮不對稱;摺痕可能不順,也可能過寬或過窄;摺痕可能漸漸變淺、變不見。部分併發症與疤痕有關,由於體質的關係,有些人的疤痕比較明顯。因為會移除部分眼眶脂肪,所以有些人的眼眶會出現凹陷。 另外,有些是比較少見的併發症,像是眼睛閉合不全,或是造成一些角膜傷害。 若遇到這幾個狀況,理論上可以進行調整。 哪些狀況需要再次手術? 需要再次手術的考量,主要是看雙眼皮有沒有達到預期目標,包括不對稱、寬度、疤痕、凹陷等狀況都有可能再次手術。 醫師通常會等恢復期過後再仔細評估是否需要再次手術,不同的狀況會在不同的時間點處理,一般來說會等待疤痕比較成熟穩定以後進行,較不會影響手術。 雙眼皮手術後,傷口照護重點 雙眼皮術後照顧很重要,務必保持傷口清潔,醫師大多會開立藥膏,並教導正確照護方式。雙眼皮的傷口屬於「清潔傷口」,照護起來比較簡單,可以自己在家換藥,先用生理食鹽水、棉棒清潔傷口,再敷上藥膏。 剛開完刀的傷口可能有些滲血或分泌物,每天應該進行清潔,不要讓傷口卡著一層厚厚的痂,不但會影響拆線,也可能影響到後續疤痕的形成。   術後可以適度冰敷,有助於消除腫脹。也請盡量不要吃一些容易過敏、刺激性、會造成眼睛腫的食物,比如說海鮮、酒類、麻辣等,避免腫脹惡化。 充足休息非常重要,可減輕眼皮腫脹,對傷口恢復也有幫助。使用電腦、手機的時間要縮短,避免眼睛過度疲勞。雙眼皮手術會對於眼睛周圍的組織造成一些破壞,需要時間恢復,這段期間用眼會容易感到疲倦,休息真的很重要。 術後請先暫停化妝,要等到拆完線、傷口恢復穩定後才可以開始上妝。隱形眼鏡也請暫時不要配戴,若是縫雙眼皮大約是暫停一周,待消腫恢復後可以開始戴,若是割雙眼皮,得等到拆線、傷口穩定再開始戴會比較理想。 哪些人不適合接受雙眼皮手術? 有全身性疾病的人,例如糖尿病、凝血功能異常,術後出現併發症的風險較高,要非常小心。 臨床上偶而會遇到明顯凸眼的狀況,這時要評估是否有甲狀腺機能亢進的問題、凸眼的程度是否有在進展,都需要留意。 有很多人會關心蟹足腫,想了解術後疤痕是否會很嚴重,醫師會評估溝通,確認是否為蟹足腫,再討論手術的可能性。 雙眼皮手術前需要做哪些準備? 考慮雙眼皮手術時,最重要的是了解自己的眼睛,並非加上雙眼皮就能夠變成像藝人的眼睛。接下來要了解自己的期待,究竟想變成怎樣,雙眼皮手術不是想變成怎樣就能夠達成。建議跟手術醫師充分溝通,讓實際動手術的醫師了解,才不會與自己的期待有落差。 安排手術時,要規劃充裕的休息時間,讓傷口能消腫、癒合,千萬不要在工作很忙、時間緊迫的狀況下動手術。安排在休長假、寒暑假,會比較合適。 網路時代讓大家獲得很多關於雙眼皮的資訊,但也可能抱持不切實際的期待,畢竟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動手術前務必跟醫師好好討論喔! 原文出處

【醫師聊天室】讓關節腫痛、變形的 自體免疫關節炎

2020年03月20日
公開
215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邱瑩明醫師:自體免疫關節炎跟一般我們常見的,像是退化性關節炎,或是受傷造成的風濕等,最大的差別在於,一般這種退化性關節炎,或者因為風濕造成的痠痛的話,在休息之後是會比較舒服的,反倒是過度使用,才會造成它的症狀加重。 邱瑩明醫師:但是自體免疫關節炎有一個特徵,就是說休息愈久它會愈不舒服,通常最早的症狀都是在一早起床的時候關節會很僵硬,而且這種僵硬可能都會持續超過一個小時以上才會改善,或者請他自己簡單握個拳頭,一般人握拳頭是有辦法整個握起來,可是如果是自體免疫關節炎的話,你叫他握拳的話,拳頭中間就是會有一個洞,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拿牙刷會有困難。 邱瑩明醫師:自體免疫的關節炎其實有很多種,一般最常見的是包含,類風濕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乾癬性關節炎,這是比較常見我們遇到的自體免疫關節炎。 邱瑩明醫師:如果以僵直性脊椎炎來講的話,好發的族群大概在20-30歲,以男性為主。 邱瑩明醫師:如果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話,好發的族群會是在50-60歲,大概這是以女性為主。 邱瑩明醫師:剛剛提到的乾癬性關節炎,它的好發族群可能會是在40歲前後,這部分男性、女性的發生率,可能就不會差異太多。 邱瑩明醫師:比較常遇到會造成關節變形的這些自體免疫關節炎包含是,僵直性脊椎炎、類風濕性關節炎、乾癬性關節炎,這些都很容易造成關節的變形,如果沒有提早治療的話,一旦變形這些都是無法恢復的,有的人可能發作的進展會更快,可能一到兩年我們都會發現到,外觀上面已經開始看到,關節已經不一樣了。 邱瑩明醫師:自體免疫關節炎,因為它的原因是來自於,免疫系統發炎所造成的,免疫系統一旦發炎的話,通常不會只有侵犯到關節,常常其他的器官也會影響到,這個我們稱之為「共病」。 邱瑩明醫師:以僵直性脊椎炎而言,除了下背痛之外,最常見共病像是眼睛,它會引起眼睛的發炎,我們稱之為虹彩炎。 邱瑩明醫師:如果以類風濕性關節炎來講的話,它的發炎也常常會合併肺部發炎,我們稱之為間質性肺炎,或者合併乾燥症,嘴巴乾、眼睛乾這些症狀。 邱瑩明醫師:如果以乾癬性關節炎而言的話,除了造成關節發炎也會造成皮膚病變,造成我們說的乾癬,也有可能引起腸道的發炎,我們稱之為發炎性腸道疾病。 邱瑩明醫師:乾癬性關節炎的治療方式,我們最常治療是從口服藥物開始,口服藥物可以先從傳統抗發炎的藥物,除了短期使用類固醇之外,我們會併用一些消炎止痛藥物。 邱瑩明醫師:但就長期而言的話,長期控制的藥物,我們使用的是免疫調節劑,免疫調節劑大部分都是口服藥物,這些免疫調節劑的話,我們特別要注意的就是說,有的人可能要在定期的追蹤抽血報告,看看有沒有影響到肝功能、腎功能。 邱瑩明醫師:有的人即使用了這些藥物之後,效果還不是很好,因此這幾年有生物製劑,生物製劑對這些自體免疫關節炎,甚至它們引起的共病效果都非常好,而且這些藥物比較少肝、腎功能的副作用,只是說這些藥物因為是比較特殊的用藥,通常是在一定的嚴重度的情況下,我們才會給予這些藥物的治療。 邱瑩明醫師:在急性期發炎的時候,我們可以做一些肌肉的用力,比如說手指頭稍微用力,或者大腿肌肉用力,這些用力的動作不太會去動到關節,但是可以維持關節附近肌肉的力量,急性期過了之後,接下來我們的關節,可以做一些比較緩和的一些動作,避免關節發炎久了之後,造成攣縮變形。 邱瑩明醫師:這些自體免疫關節炎不會受到飲食的影響太多,因為它們不是我們以為的尿酸的這些飲食所造成,所以飲食上面可以正常飲食,免疫系統受到壓力的影響其實很大,所以過度的壓力,會讓自體免疫關節炎的發炎變得難以控制,再來規律的作息也很重要,還有適當的休息,這些東西都對我們的免疫系統會造成影響。 邱瑩明醫師:我曾經有一個病人,她是乾癬性關節炎,她在20-30歲的時候就發病,是一個女生,她當時發病的時候有手的關節炎,也有皮膚乾癬的症狀,直到這幾年她才知道,這可能是乾癬性關節炎,要來看免疫風濕科,做相關的診斷跟治療。 邱瑩明醫師:當她來看的時候,她的手的關節已經很明顯的變形了,當然皮膚的病灶也是很嚴重,這時候我們給她乾癬性關節炎的傳統治療,之後因為效果也沒有很好,因此我們再給她用了生物製劑,用了生物製劑之後病人效果非常的好,她的皮膚的病灶完全消失了,但是她的關節很可惜的,關節的變形是無法恢復的。 邱瑩明醫師:自體免疫關節炎,大多都是不可逆的關節變形,要提早發現、提早治療,才能夠掌握治療的黃金時期! 原文出處

全民戰「疫」!提升環境免疫力 捍衛健康防護力

2020年03月19日
公開
4002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隨著流感與新冠肺炎的流行,許多人開始注重口罩、及酒精洗手的習慣,也很關心要如何提升免疫力。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內科周百謙主任指出,免疫力其實是個不容易定義的名詞,很多因素都可能使人體對外界的抵抗力下降。除了維持規律的生活以及運動習慣外,環境品質的改善更是不可或缺! 新冠病毒疫情爆發,引起大眾對於群聚感染的恐慌,因此待在室內、家中的時間比平常更多。影響到病毒對身體影響的因素很多,這部分包含內在免疫力,也就是由淋巴球等免疫細胞所構築的防線;此外就是結構性免疫力,氣道結構有問題時會造成病毒的停留時間延長,造成入侵肺部的機率增加;但最常被忽略的是環境免疫力,所指的是由於環境未能有效調節,造成氣道反覆發炎,引起呼吸道面對外來病原體的抵抗能力下降。要有效面對新冠病毒與流感病毒的威脅,以上三大因素,缺一不可。 我們常常認為家中的空氣十分潔淨,其實不然,室內空氣中其實充滿各式汙染物,若不注意,忽略了環境免疫力的調控關鍵,室內環境對健康的威脅恐更勝室外。除了病毒和細菌,懸浮微粒、VOCs(化學揮發物)等有害污染物更會在無形中進入我們的氣管、肺部,進而破壞呼吸道黏膜,甚至影響到免疫系統。不僅容易增加病毒及相關病原體侵入的風險,更增加慢性呼吸道疾病的風險,甚至癌症都有可能找上門。因此,提升環境免疫力,不僅可以改善體內免疫相關微環境,更能維護健康保護力。    不只病毒威脅,PM2.5、甲醛等才是埋伏在家中的「隱形殺手」 廣義的空氣汙染包括戶外空氣污染和室內空氣污染。戶外空氣污染較容易被量測,因此受到重視。不過對大多人來說,一天有近90%的時間其實都待在室內,室內空氣污染對大家的影響,其實比想像中更嚴重。   周百謙醫師解釋道,空氣污染包含細懸浮微粒、有揮發性有機物(VOCs)、有毒氣體、生物性污染物等。 揮發性有機物(VOCs)在日常生活中其實無所不在,但大家往往不知道或輕忽揮發性有機物的危害。就室外來說,VOC的主要來源是燃燒燃料和交通運輸所產生。而室內產生VOC的來源,除了吸菸、烹調等燃燒行為外,已被WHO證實為一級致癌物的甲醛(也屬VOC一類),會從居家使用的裝潢隔板、家具、黏著劑,甚至新買的衣物當中釋放,且可持續釋放3-15年。隨著吸進的甲醛越多,對於呼吸道刺激症狀會愈趨嚴重。其他的揮發性有機物也會透過日常的生活行為產生,從打掃使用的清潔劑、芳香劑,或角落噴灑的殺蟲劑,到香水、香氛蠟燭等都會釋放有害的污染源。這些汙染源刺激皮膚和呼吸道,增加室內空氣污染風險、持續累積的結果更造成環境健康品質下降。 而懸浮微粒則涵蓋非常廣,不同的粒子大小會對人體產生不同的影響。會隨著空氣流動,或者是附著在頭髮、衣物上而帶入室內。不同地區的細懸浮微粒,可能因化學特性不同,而造成不同的身體影響。綜觀而言,PM10因粒子較大,會被鼻腔捕捉,但一般常提到的PM2.5,粒子非常小會進入到肺泡,進而影響呼吸道的健康。其餘像是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有毒氣體,以及像是寵物的毛髮、寢具中的塵蟎、牆壁及夾板中的黴菌等生物污染,皆會隨著不同特性,引發人體過敏、呼吸道慢性發炎等健康問題。 室內空污不只引發呼吸道疾病,甲醛、黴菌更恐降低人體免疫力 周百謙醫師表示,空氣污染已被證明會造成表皮細胞的缺損,降低身體對於病毒第一線的免疫防禦能力,使得病原更容易攻擊受損細胞使身體更難抵禦疾病的攻擊。像是上述提到的甲醛,一般濃度超過0.1ppm時,即會傷害眼睛與黏膜細胞。長期吸入PM2.5、甲醛等污染物,隨著組織累積的濃度愈高愈可能導致失智、細胞損傷、血液凝結功能等異常,甚至多種癌症。 而台灣高溫潮濕的氣候,更是黴菌和塵蟎孳生的最佳環境。除了容易引起過敏、皮膚炎等問題外,台中榮總研究發現,在台灣某些黴菌高盛行率的區域,民眾會有肺部浸潤的狀況。此現象會使人體降低身體對細菌、病毒的防禦力,更容易使呼吸道、肺部受到外在病原體的感染。 醫師分享四招 提升環境免疫力:使用空氣清淨機、減少空氣汙染源、維持適當溫度與濕度 很多人以為只要緊閉門窗就能避免戶外空氣污染進入室內,其實細懸浮微粒的粒子很小,可以經由縫隙進入室內,而從外面回到家裡,其實身上與隨身衣物常常都會攜帶懸浮微粒的室外。而且剛剛上述也有提及,不只戶外,室內其實也存在各式各樣從生活產生中的污染源。 建議家中可以透過空氣清淨機初步過濾室內空氣,維護環境的空氣品質。空氣清淨機簡單分成兩大類,主動式和被動式。被動式淨化是透過風壓將空氣送入空氣清淨機,藉由各式濾心去除空氣中的細懸浮微粒、揮發性有機物(VOCs)、有毒氣體等。主動式淨化是將淨化離子釋放到空氣中達到淨化效果。周醫師也分享,因家具、裝潢中的甲醛可持續釋放數月至數年,在購買時可注意是否有分解揮發性有機物(VOCs)的功能,將室內空氣污染降到最低。在使用空氣清淨機時,其實也可以注意風向的設定,如果能夠藉由有效的風向與風量調整,在室內營造有效的循環風環境,營造徐徐微風的感覺,相信可以降低細懸浮微粒停駐的問題,更可以改善過敏問題,甚至睡眠效率不佳的問題。要下降室內空氣汙染的問題,在日常生活的習慣上也需特別注意,家中烹飪、燃燒線香,或使用清潔用品時,務必保持室內的空氣流通,也盡量在密閉空間避免使用香水、指甲油、髮膠、蠟燭等會產生揮發性有機物的汙染源。減少污染物滯留於室內。 除了空氣中的污染物外,周百謙醫師解釋道,室內的溫度、濕度也會使生物性汙染物增加,因為高濕度、高溫度是微生物孳生的關鍵。如果能把室內的溫度、濕度控制好,讓呼吸道黏膜不會因為反覆面對外界過敏原及致病原,造成過度負擔而受損,免疫力維持的結果,將建立有效防線,除了能夠讓病原體生長減緩,更能夠降低表皮細胞缺損問題。 溫度的設定也和氣道的健康息息相關。正常的氣管溫度接近中心體溫,約為37度,濕度則為100%。透過鼻腔的加溫加濕,可以降低氣管發炎。為了要降低鼻腔與氣管的負擔,建議室內溫度建議依照室外的氣溫來調整,降低內外溫差。譬如戶外氣溫攝氏30幾度時,室內空調可設在攝氏28度;如果室外冬天戶外攝氏10-15度,建議室內設定在20-22度左右,讓身體去適應環境,避免室內外溫差過大。如果室內溫度過低,容易增加鼻腔跟上咽呼吸道的負擔,甚至也有文獻指出,溫度低時會加重腦部失能風險,可能與失智有關。而室內濕度的部分,建議可以維持在50%-60%左右,減少濕度過高時所導致的塵蹣與微生物生長,但也不能設定過低,將讓口鼻變得乾燥,導致黏膜受損,這些也都可能導致身體抵抗力下降。 建議可在每天起床的時候,感受室內的空氣環境是否合適。如果經常鼻塞、口乾舌燥,胸悶胸痛,就需要好好檢視空氣的品質,創造一個空氣流動,適當溫控,有效過濾的循環性環境,提升環境免疫力,也可提升家人對於空氣汙染及病菌的抵抗力。 全民戰「疫」時期 維持良好免疫力,請你這樣做! 周百謙醫師提醒,想要維持良好免疫力,在飲食上務必營養均衡,不要刻意集中吃某種食物,蛋白質、胺基酸、脂質、醣類、礦物質、維生素都必須兼顧,降低系統性發炎,維護代謝平衡,身體各個系統才能發揮正常的功能。同時要有規律的作息以及運動習慣,並且全面控制室內空氣品質,才可以從裡到外,有效提升免疫力!     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