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照護線上

醫師團隊擔任編輯,提供實用、高品質的衛教資訊。

醫師團隊擔任編輯,提供實用、高品質的衛教資訊。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免疫失調不只關節痛,心、肺恐遭殃

2019年12月20日
公開
202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除了影響關節之外,還有慢性全身性發炎所引起的併發症。 員林基督教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留美萍醫師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初期患者可能會關節疼痛,早晨有僵硬的感覺,並可能會持續1至4小時,經過慢慢活動之後才會比較緩解,有些病患也會感到疲倦、全身無力不舒服。 疾病中期,由於關節持續慢性發炎,也連帶影響周邊的軟組織,造成肌腱、韌帶疼痛,關節軟骨也可能慢慢被破壞。 疾病後期,如果發炎沒有控制好,就連較硬的骨頭也可能被侵蝕,導致關節變形,可能讓手指出現像天鵝頸的變形,還可能造成肌腱斷裂,甚至若發生在下肢,可能會影響行動,必須坐輪椅。 除此之外,類風濕性關節炎還可能增加脊椎骨折風險,其主要原因是患者大多為50、60歲,骨質已漸漸流失,尤其是女生通常已進入更年期,骨質疏鬆的風險更高;加上類風濕性關節炎本身就可能影響骨質,在接受低劑量類固醇治療時,也會增加骨質疏鬆的風險。在多重因素影響下,骨質密度比一般人低,脊椎骨折的風險就比較高。 建議患者可同時進行骨質密度檢查,了解骨質疏鬆的嚴重程度。想要改善骨鬆問題,首先要把發炎的問題控制好,減少骨質流失,也可以補充鈣質,必要時可考慮使用骨質疏鬆的治療藥物。 心、肺、皮膚都有併發症 留美萍醫師指出,因為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全身性慢性發炎的免疫系統疾病,所以它不單單只會攻擊關節,也會攻擊身體其他地方,例如皮膚,可能合併血管炎,或皮下出現類風濕性結節,結節可能長在骨突起處、伸肌表面或關節周邊部位,甚至長在肺臟裡面。有些病患會出現間質性肺炎、肺動脈高壓,或者心包膜炎、心肌炎,少部分病患可能會影響腎臟。也有些病患眼睛會被攻擊,引起鞏膜炎、漿膜炎等。 留美萍醫師表示,曾經遇過病患來求診,抱怨的症狀不是關節痛,而是下肢有血管炎的問題,造成皮膚慢性潰瘍。進一步詢問才發現,其實病患也有慢性多發性關節炎,但都不是很在意,直到下肢出現血管炎、慢性潰瘍,才接受檢查,確診類風濕性關節炎。經過藥物治療後,關節炎和皮膚潰瘍都漸漸改善。 依照疾病活動度,調整藥物的組合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方式有幾種,留美萍醫師指出包括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NSAIDs)、低劑量類固醇、疾病調節抗風濕藥物(DMARDs)。近年來還有針劑或小分子口服的生物製劑,對於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患者是一大福音。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黃金期是在前三到六個月。確診後,大部分會先使用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低劑量類固醇、疾病調節抗風濕等藥物合併治療,以半年為觀察期,如果仍舊沒辦法控制好發炎指數,就會考慮申請使用生物製劑。根據臨床觀察,大概二至到三成的病患可能需要調整藥物,進入到生物製劑接續治療。 偶而也有少數患者在初期控制得很好,但是因為長期熬夜、壓力太大導致疾病突然發作起來,藥物沒辦法壓下來只好使用生物製劑。醫師都會依據病患個別狀況調整藥物種類與用量。 什麼是生物製劑? 留美萍醫師解釋道,生物製劑可以透過不同的機轉來控制身體免疫系統失調所產生的發炎反應,有抑制T細胞、抑制B細胞、或阻斷誘發發炎的細胞激素,像是腫瘤壞死因子(TNF-α)、介白素(IL-6、IL-1)。 使用各種生物製劑前都需要評估病患適不適合,包括是否有B型肝炎、C型肝炎、潛在性肺結核等,確定沒有問題才能施打。施打生物製劑後也要仔細監測是否有副作用產生,例如影響肝功能、嗜中性白血球下降、或血小板下降。在治療過程中,大概2至3個月就會幫病患抽血檢測肝功能、血球數目。 提升治療順從性,改善生活品質 留美萍醫師表示,有些患者服藥順從性不好,可能把藥領回去但都沒有吃,讓病情很難控制,相較生物製劑是透過注射給藥,可以確保病患每次回診都有確實施打藥物,提升醫囑性、維持治療效果。 醫師會根據患者狀況調整口服藥物,或者也有可以單獨施打的生物製劑,因為有機會減少口服藥物的量,不用每天吃那麼多藥丸,讓病患較願意配合治療。 留美萍醫師舉例,一位60多歲的退休老師,罹患中重度的類風濕性關節炎,日漸腫痛的關節讓她哪裡都不能去,前半年使用口服藥物治療,但是評估疾病活動度仍舊處在高活性,於是申請生物製劑治療,數月後關節疼痛顯著改善,她又可以恢復以往的活動,跟朋友聚會、旅遊,享受退休生活。 正確日常保健,幫助病情穩定 留美萍醫師提醒,想讓病情穩定,患者一定要聽從醫囑用藥、定期回診。再來就是生活作息要正常,不可以熬夜,平常要規律的運動,別讓自己壓力太大,抽菸、喝酒這些都要避免。   飲食方面請正常均衡飲食,減少中藥材進補,例如人蔘、靈芝、牛樟芝…等。補品吃多了可能讓免疫系統更錯亂,疾病就更加嚴重不好控制。醫師都會告訴患者,如果不確定保健食品適不適合,就請帶來諮詢。患者應避免食用苜蓿芽,因所含成分可能活化免疫系統,造成免疫異常反應。 有關節炎的病患會比較怕冬天,因為冷天氣容易讓關節比較僵硬疼痛,要盡量做到保暖,如果覺得關節僵硬不舒服,可以適度熱敷,緩和疼痛僵硬。 貼心小提醒 類風濕性關節不是不治之症,是一種慢性病,患者應與疾病和平共處。隨著醫療進步,類風濕性關節炎有許多藥物可以好好控制發炎,避免關節破壞變形,使患者能維持良好生活品質。 留美萍醫師再一次叮嚀患者,務必要按時用藥、定期追蹤,日常生活要作息正常、規律運動,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不要任意使用補品。如果有任何不舒服,請儘快回診和醫師討論。     原文出處

避免身體慢性發炎,要少吃這些食品!(懶人包)

2019年12月18日
公開
248

作者:白映俞 醫師 發炎反應是身體自保的一種方式,當我們面臨疾病侵襲、細菌病毒攻擊,身體會出現發炎反應來對抗外界,所以發炎是身體癒合的自然階段。例如接受手術之後,肚皮和腹腔內都有切口,身體需要啟動自我修復,以發炎反應讓組織癒合。 不過,若身體出現長期慢性的發炎,就會變成疾病了。影響許多長者生活品質的退化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等,都是關節處於慢性發炎的狀況。這時大家一定會想知道:「吃的東西有沒有影響?要抗發炎是要吃素嗎?」今天就讓我們來看看日常飲食應該避免哪些食品,才能減少身體發炎反應。     避免糖、高果玉米糖漿 糖可說是現代最常見的食品添加物,從各種糖果、餅乾、蛋糕、麵包等甜食,或煙燻滷味、醬燒等鹹食,裡面都加了不少糖。炎炎夏日大家更是人手一杯大杯糖飲。然而,愈來愈多的動物實驗和人體實驗結果,讓我們看到糖帶來的壞處。 攝取很多果糖時,無論是人抑或老鼠的實驗裡,都會看到發炎指數升高。當餵食小白鼠高糖飲食,小白鼠會產生嚴重的發炎反應,長出乳癌並轉移到肺部。 目前認為,吃一堆糖與肥胖、胰島素阻抗性、糖尿病、脂肪肝、癌症、慢性腎病變都有關係,可說是健康大敵,而且這種壞處並無法用「另一種好東西」來反制。什麼意思呢?有個實驗讓小白鼠吃「容易發炎」的高糖飲食和「抗發炎」的魚油,而結果發現,這時魚油無法帶來抗發炎的好處!所以別想說平常愛吃甜食沒關係,後來多吃個保健食品就好了…其實,平時吃高糖飲食,還會讓抗發炎的魚油失效呢。 所以請記得,平時如果你想吃個甜甜,吃水果就好了,只要不沾糖粉,僅攝取真實存在水果裡的天然糖份並不會大幅影響健康,但盡量請不要吃額外添加的糖,否則這一點都不療癒,反而很傷身。更多減糖方式,請看「七招減糖大作戰」。     避免人工反式脂肪 烤麵包、吐司時,大家很可能會加上被稱為「瑪琪琳」的「人造奶油」,讓烤完的吐司香味四溢,這可說是麵包店最經典的味道。而這個人造奶油其實是種氫化脂肪的「人造反式脂肪」。業者於不飽和脂肪裡加進液態的氫,用來增加脂肪的穩定性,讓食物保存久一點。 過去曾有人以為,人造奶油屬於植物奶油,應該比動物性奶油還要健康。但現在我們知道,人造反式脂肪其實會帶來更大的健康危害,容易引發全身的發炎反應。 例如,人造反式脂肪會引起發炎反應和增加疾病,發炎指數升高。人造反式脂肪還會減少血液中的好膽固醇,並影響動脈上皮細胞的功能,更容易讓人產生心血管疾病。 薯條等油炸速食、微波爆米花、袋裝的餅乾、蛋糕等都可能含有比較高量的人造反式脂肪,或你注意到加工食物標示著「不完全氫化植物油」,就有人造反式脂肪。目前台灣規定食品中不能使用不完全氫化油,每次買東西之前記得最好看一下標示,注意人造反式脂肪的含量比例。 避免加工肉品 加工肉品指的是香腸、培根、火腿、煙燻滷味、牛肉乾、豬肉乾等。這些美味的食物與新鮮肉品的不同是,在調理過程中會經歷持續的高溫,會讓糖與蛋白質聚合,變成無法還原的物質,蛋白質失去正常功能,也難以被代謝,含有更多的「糖化終產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 目前與加工肉品最相關的疾病就是許多名人因之死亡的「大腸癌」,ㄧ般認為與加工肉品會刺激大腸細胞,引起發炎有關。根據法國的研究,飲食中加工食品的比例每增加10%,死亡風險增加14%;也就是說,吃太多加工食品,與早死相關。因此,無論加工肉品多美味,還是要注意一下自己吃的份量,盡量也別常常吃啊!   (加工食品不健康?哪些不該吃?) 避免精緻碳水化合物 不是所有的碳水化合物都不好。如果是吃高纖維、未經處理的碳水化合物,對身體是必須的,不僅帶來能量,也帶來許多維生素和礦物質。然而如果我們攝取的是精緻碳水化合物,可就沒怎麼好了。 白麵條、白米飯、玉米榖片這類的精緻碳水化合物比較容易升糖,讓人血糖較難控制,並會讓身體某些發炎指數升高。且精緻澱粉會移除大部分的纖維,但纖維可讓我們腸胃更有飽足感,帶來好菌,並幫助控制血糖。假使僅吃移除纖維的精緻澱粉,會讓腸道更容易發炎。 關於這方面的選擇,可看「低GI減肥法真的有效嗎?醫師告訴您」一文。 避免過量的酒精 我們在「喝酒護心,還是傷心?」這篇懶人包中,曾經分析過一些酒精帶來的身體影響,並建議女生每天不要喝超過一份酒精,男生不要喝超過兩份。 這裡再補充一下,喝酒過量的話,會迫使細菌毒素移出大腸,進入體內循環,也有人稱此為「腸漏」,會引發更多身體發炎反應並破壞器官。因此,雖然喝酒讓人放鬆心情舒暢,但還是要有所節制,請不要喝太多。   想要減少身體不必要的發炎,可以用天然、少調味的食物取代餐桌上的糖、反式脂肪、精緻澱粉,並且避免高油高糖高鹽份的加工食物,才能讓身體健健康康。更多飲食陷阱,請看:「必看!15種與死亡最相關的飲食陷阱」。   原文出處

夜半時分的痛 – 腳抽筋

2019年12月16日
公開
2263

  作者:白映俞 醫師 不知道大家是否也有這種痛苦的經驗?夜晚睡得正香甜時,小腿肌肉突然一陣緊、僵硬、痛到受不了。是的,我們今天要談的是「腳抽筋」。 高中時我常常半夜腳抽筋,無預警地痛到醒來。懷孕時又再次體會到這種催淚的痛,只好靠不斷捶打身旁睡到打呼的老公解悶(誤)。相信有過這種悲慘經驗的人都像我一樣,非常想知道究竟自己的腳為何突然背叛了自己? 從各式研究看起來,會造成這種「神經傳遞了錯誤的訊號,導致腿部肌肉不正常收縮」的狀況有以下情形: 1. 脫水:水分攝取不足 2. 腿部血液循環不佳:坐太久沒有活動 3. 運動過量、肌肉疲乏、或在運動前缺乏暖身 4. 血中鈣、鎂、鉀等電解質不平衡 5. 血糖過低,或有像甲狀腺低下等荷爾蒙問題。 6. 某些治療高血壓、高血脂、阻塞型肺病、骨質疏鬆、阿茲海默症、或帕金森氏症的藥物。 這樣想起來,我在缺乏運動的高中時代應該是運動課前沒好好熱身,晚上就嚐到苦果。至於懷孕時期會讓血中電解質不平衡,下肢循環不良,加上荷爾蒙變化,都讓準媽媽們成為腳抽筋的高危險群,應該不少孕婦都曾小腿抽筋,痛到打老公吧!(硬講) 好了,談到這裡,大家更想知道腳抽筋怎麼辦,及如何避免這半夜惡夢重複發生吧! 半夜若突然腿部後側抽筋,請記得趕快按腳底板,不要壓錯方向,要讓腳底板朝天後下壓,這樣腿部後側的肌肉才能被伸展,不再收縮嚴重。 假使抽筋的地方是大腿前側的股四頭肌,可以靠健側側躺或以健側站著,將患側腳帶往後方屁股側,藉此伸長股四頭肌。 如果兩隻腳同時抽筋,就要趕快向身邊人求救,請他們幫忙壓腳底板或扶住腳往後。我就是雙腳小腿同時抽筋,才打老公叫他趕快去壓腳底板的。(還在硬講) 若你曾體驗過半夜腳抽筋的痛楚,請捲回上頭描述成因之處,檢查看看自己是否常常運動熱身不足、活動得太少或太多、脫水、懷孕、或服用其他藥物等狀況。並記得: 1. 補充足量的水分。 2. 經常伸展活動小腿,常需久坐辦公室或課桌椅的人可以試試看在坐姿時多活動腳踝,每天記得讓腳踝左轉右轉多轉個幾圈,說不定就能改善了。沒事轉腳踝,轉腳踝沒事!(疑?) 3. 運動前充分熱身很重要,不常運動的人更該小心。是的,請記得熱身。 4. 很多人會說,吃香蕉有助於改善腳抽筋,這是真的。因為香蕉是富含鉀的食物,另外補充維他命、鈣、鎂、鋅也都有幫助。 5. 選擇適當、舒適的鞋子,別穿讓自己容易走路受傷的鞋。如果你已經常常晚上突然抽筋,就別穿個高跟鞋找自己麻煩。   假如經過上述改善,您還是經常抽筋,或抽筋狀況嚴重,請記得找醫師諮詢討論喔。   原文出處

讓屁股爆痛又爆漿!肛門膿瘍和廔管(懶人包)

2019年12月13日
公開
1110

作者:白映俞 醫師 若肛門附近很痛,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大概是「痔瘡」。但其實不只是痔瘡會造成肛門附近的疼痛,我們今天來認識另一個惱人的問題:肛門膿瘍和肛門廔管。 簡單來說,肛門膿瘍是在肛門或直腸附近,感染後形成一個存有膿的空間。那為什麼會有肛門膿瘍呢?肛門附近的腺體可能會被細菌、糞便等物塞住,塞住之後細菌在裡面孳生,感染愈來愈嚴重,就變成又痛又腫又熱又紅的一塊,膿瘍躲在裏頭,則為肛門膿瘍。除了肛門的腺體受到阻塞這個原因,若肛門有撕裂傷,也比較容易引發感染。   本身有以下狀況的人較容易有肛門膿瘍的困擾: ● 患有腸炎 ● 發炎性腸道疾病 ● 糖尿病 ● 憩室炎 ● 骨盆腔發炎 ● 肛交導致肛門受傷 ● 使用類固醇   萬一沒有接受治療,這一塊腫脹疼痛感會愈來愈嚴重,這種持續性的疼痛會於坐下來更痛。淺一點的肛門膿瘍可以在肛門附近覺得腫脹不適自行流出膿瘍。 若肛門膿瘍藏的位置比較深,患者可能開始發燒,因為不斷發燒到醫院求診卻找不到原因,經過影像檢查才找到肛門膿瘍。 約有一半肛門膿瘍的患者在數個星期後,會從肛門膿瘍發展出肛門廔管。或者是經常反覆發生肛門膿瘍的人,通常也幾乎都會同時出現肛門廔管。肛門廔管是膿瘍與皮膚之間的小通道,當膿瘍在修復過程中沒有完全癒合的話,膿瘍與皮膚間就形成了一條通道,也就是膿瘍的出路,這時若皮膚有缺口,就等於可以直接排出膿瘍。若是廔管接到皮膚之處是閉合的,那膿瘍就流不出去,會在原處反覆發作,膿瘍範圍逐漸變大。 通常醫師利用肛門指診就可以診斷肛門膿瘍,接下來要怎麼處理呢?雖然這是種感染,但單用口服或針劑抗生素治療是沒有辦法有效處理肛門膿瘍的。幾乎都需要用手術清除膿瘍。醫師會在做局部麻醉、止痛以後,切開皮膚,引流膿瘍。如果患者有糖尿病,或本來免疫力就較差,術後可以輔助抗生素治療。   治療肛門廔管的學問就不小了。治療肛門廔管時,就要把整個通道找出來,然後評估這屬於低位廔管還是高位廔管,是否經過肛門括約肌。若廔管不會太深,可以直接把整段廔管摘除,讓屁股肛門處從裡面紮實地癒合,處理時可能包括切掉一小部分的括約肌。但是如果需要切除的括約肌太多,怕之後會引起肛門失禁,就要三思。複雜的肛門廔管手術甚至會需要分次進行。   治療肛門膿瘍或肛門廔管之後,回家也有需要注意的事項。每天的溫水坐浴有助於改善疼痛不適或腫脹感。醫師可能會開軟便劑讓患者比較好排便,但不要吃到會拉肚子,另外家裡裝免治馬桶也有好處!   不管第一次手術開的多完整,都有可能因為個人因素而復發,再次出現肛門膿瘍或肛門廔管,有時真的還挺棘手的。若有肛門膿瘍或肛門廔管的困擾,別忌諱就醫,請找大腸直腸專科的醫師處理。 原文出處

三陰性乳癌,免疫治療助抗癌

2019年12月11日
公開
359

  作者:劉育志 醫師 突然得知罹患乳癌,經常讓患者心慌意亂。然而,面對這個女性最好發的癌症,第一要務是取得乳癌細胞進行化驗,再依照乳癌細胞的各種生物標記,擬定個人化的治療計劃。 檢測生物標記,對抗乳癌 首先醫師會檢測乳癌細胞是否具有雌激素受體(ER)、黃體激素受體(PR)、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HER2)等生物標記。 這三種生物標記都是「細胞受體」,受體是位於細胞表面或細胞內的蛋白質。你可以把這些受體想像成細胞的感官,能協助細胞「接收訊息」。我們的身體會透過血液中的化學物質來調控細胞功能,細胞需要有受體當接收器,才能做出反應。   「雌激素受體(ER)」和「黃體激素受體(PR)」都是女性荷爾蒙的受體。如果細胞有這兩個受體,血液中的女性荷爾蒙能與受體結合,進而影響細胞內的基因表現,促進細胞分裂、生長、發揮作用。第三個受體是「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HER2)」,過度表現的HER2會讓乳癌細胞加速分裂、轉移。 多數乳癌患者的癌細胞會帶有其中一個受體,然而,約有15-20%的乳癌患者其癌細胞內沒有任何受體,被稱為「三陰性乳癌」。 三陰性乳癌的特色 確認這些生物標記,可以協助醫師擬定治療計畫,若乳癌細胞具有ER、PR,我們可以使用「荷爾蒙治療」來阻斷荷爾蒙對癌細胞的影響;當癌細胞具有過度表現的HER2,我們就可以使用「標靶治療」來抑制癌細胞生長。   相較之下,三陰性乳癌患者無法使用荷爾蒙治療或標靶治療,且惡性度較高,比較容易轉移到肺臟、大腦等遠端器官,接受治療後也比較容易復發,尤其容易於三到五年內復發。 值得注意的是,三陰性乳癌的患者通常較年輕,可能小於五十歲,甚至小於四十歲,而不是六十幾歲的銀髮族。當患者本身有乳癌基因BRCA變異的話,亦較易罹患三陰性乳癌。 根據研究,三陰性乳癌患者癌細胞的細胞分級較高。「細胞分級」是檢驗癌細胞與正常細胞的相似程度。細胞分級低代表癌細胞長得與正常細胞比較相近,分化比較好,這樣的腫瘤長的比較慢;細胞分級高代表癌細胞與正常細胞非常不像,這樣的癌細胞長得快,較有可能轉移。 迎戰三陰性乳癌 目前三陰性乳癌的治療方式,包含手術治療、放射線治療、化學治療。傳統的乳癌治療通常是先讓患者接受手術,再做化學治療、放射線治療。近年來研究發現於手術前先做化學治療,也就是先做「術前輔助治療(neoadjuvant chemotherapy)」,對患者比較有利。因為於術前進行輔助化學治療,醫師較容易評估藥物對癌細胞的治療效果,若接受幾次化療後,乳癌腫瘤明顯縮小,代表藥物有效,可繼續使用;假如腫瘤反應不佳,便可考慮使用其他藥物。結束化學治療的療程後,患者再接受乳房切除手術。 三陰性乳癌不具有荷爾蒙受體及過度表現的Her2受體,對荷爾蒙治療、標靶治療沒有反應,不過醫師還可以嘗試化驗「PD-L1」,看看是否適用「免疫治療」。 免疫系統是身體用來對抗病毒、細菌,負責防衛的私人部隊,免疫治療的概念就是利用免疫系統來攻擊癌細胞。 正常狀況下,我們體內的細胞會有正常生命週期,於適當時機凋亡,這是所謂的「程序性細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然而癌細胞卻能持續、活躍地增生。 免疫學家發現免疫系統的T細胞上具有PD-1,至於想要躲過免疫系統攻擊的癌細胞上則有PD-L1,能與PD-1對接。當癌細胞的PD-L1和T細胞的PD-1相接時,就像踩下煞車一般,能抑制身體的免疫反應,讓癌細胞逃過免疫系統的攻擊。   發現癌細胞是透過這個方法來躲避免疫系統的攻擊後,大家便開始尋求破解之道。免疫治療的藥物進到患者身體後,會先與乳癌細胞的PD-L1結合,如此一來,PD-L1就無法跟T細胞的PD-1相接,便不能再瞞騙免疫系統。透過這樣的機轉協助免疫系統攻擊癌細胞。 1990年代,免疫學家本庶佑發現PD-1在免疫系統所扮演的角色,開啟了免疫治療的可能,也於2018年獲頒諾貝爾獎醫學獎。 根據統計,晚期三陰性乳癌患者中約有4成屬於PD-L1陽性的腫瘤,可考慮使用針對PD-L1的免疫療法,搭配化學治療有助於延長整體存活期。   相較於化學治療,免疫治療的副作用較少,然而接受免疫治療時,還是可能出現一些副作用,例如疲倦、發燒、腹瀉、噁心、嘔吐、便秘、食慾降低、搔癢、皮疹等。若有需要,醫師都能給予協助。 貼心小提醒 當患者聽到自己的乳癌屬於「三陰性乳癌」,可能會感到沮喪。然而,我們要提醒大家,「三陰性乳癌」只是評估乳癌的其中一個面向,整體預後及存活率仍與發現乳癌時的分期有關。平時定期接受乳房超音波與乳房攝影檢查,及早發現乳癌,及早治療,能有較佳的預後。 免疫治療的實現,讓乳癌治療又多了一個選項,患者、家屬要與醫師密切配合,共同努力以獲得更好的治療成效。   原文出處

乾癬性關節炎,保養重點看清楚

2019年12月09日
公開
212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今年三十多歲的蕭先生,職業是一名駕駛,身為乾癬患者的他,由於病徵僅限額頭四周,平時以瀏海蓋住掩人耳目,倒也不以為意,直到近日正值籌備婚禮的倒數階段,他突然發指甲邊緣陸續出現紅疹,嚴重影響外觀及信心,蕭先生這才就醫檢查。 經醫師替蕭先生進行X光及超音波檢查後,確診為「乾癬性關節炎」。原以為是皮膚問題不以為意,現在卻併發關節炎,讓蕭先生轉而積極接受治療,起初半年先以口服藥物,但治療效果並不理想,所幸置換生物製劑後,病症獲得改善。生物製劑是針對全身作用,可治療乾癬、皮膚、指甲、關節,且施打生物製劑可以預防日後相關共病發生的機率。 罹患乾癬一定會併發乾癬性關節炎嗎?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皮膚科林聖堯醫師指出,近年來發現,乾癬罹患關節炎的患者其實不在少數,雖然乾癬患者不一定會併發乾癬性關節炎,但是一旦罹病,關節炎會持續進展,若未及早發現治療,恐造成骨頭、關節造成持續且不可逆的傷害。醫師提醒,如出現指甲病徵、早上起床下背痛、關節疼痛等皆是乾癬性關節炎的疑似病癥,建議應諮詢專科醫師著手進一步檢查,以評估其乾癬性關節炎風險。 乾癬性關節炎初期常會有哪些症狀?  林聖堯醫師指出,乾癬性關節炎可能不會痛,醫師會從指甲有沒有變化開始診斷,初期指甲變化會有點類似灰指甲;再來指甲表面會有小小的坑洞,這是蠻特異性的表現。指甲坑洞有時需要比較強一點的光線,或者不同角度去觀察才會看的到。接著檢查指甲邊緣有沒有紅疹,若有的話,可能離指甲最近的關節按壓會疼痛。 醫師會詢問早上起床會不會腰痠背痛,主要是中間偏下的下背痛,隨著時間接近中午,症狀會逐漸緩解。 大部分關節疼痛的患者並不會馬上跟乾癬聯想在一起,最近遇過一個案例以為自己是足底筋膜炎,但其實是乾癬性關節炎,因乾癬性關節炎有時在阿基里斯肌腱附著點會有發炎現象。如有這些症狀會懷疑是否為乾癬性關節炎,不過還是需要進一步抽血、觸診、X光檢查、超音波檢查。 乾癬性關節炎和一般的關節痠痛要如何區分? 林聖堯醫師解釋,判斷上會看關節炎發作的部位,類風濕性關節炎是雙側對稱為主,乾癬性關節炎通常是單邊;其次,乾癬性關節炎有好發部位,如阿基里斯腱、離指甲最近的指關節、手肘、肩膀、腳踝等皆較常見,若按壓感到疼痛,醫師將安排進一步的檢查。   乾癬性關節炎能否根治?變形關節能否復原? 「乾癬性關節炎可以控制,傳統藥物通常效果不錯,但若反應不佳的患者就需要使用新的藥物,例如生物製劑。」林聖堯醫師說,「乾癬性關節炎若未積極治療,2年內高達47%會出現不可逆的關節變形,破壞速度比類風濕性關節炎還快。且關節變形一旦發生就無法恢復,症狀會一直存在,甚至若沒有治療會更加嚴重,所以醫師會建議及早診斷及早治療,將症狀降到最低,控制在穩定狀況。」 皮膚乾癬跟乾癬性關節炎可同時治療,通常患者會主動就醫是希望將皮膚乾癬治療好,因乾癬範圍太大會影響外觀讓患者自信心受損。民眾平時可多注意早上起床會不會下背痛,有沒有其他關節會疼痛等,若懷疑是乾癬性關節炎,應盡快就診治療。 除了乾癬性關節炎,乾癬還有哪些常見的共病? 林聖堯醫師強調,乾癬並非單純皮膚病,而是「全身性的發炎疾病」所以千萬不能輕忽! 因為有發炎因子在體內循環,可能會攻擊皮膚、關節、腸胃道、心血管、甚至眼睛,所以乾癬患者可能出現皮膚表現、關節炎,部分患者會有腸胃道症狀,像是腸躁症、潰瘍性腸炎(Ulcerative Colitis),或眼睛症狀,如虹彩炎。大部分都是先有乾癬,才併發其他症狀。 乾癬性關節炎的治療方式有哪些?是否需長期治療? 治療乾癬性關節炎一般先由口服藥開始,有免疫抑制劑、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NSAIDs),治療一段時間後,若效果不彰的話,方可申請生物製劑治療,乾癬性關節炎需長期治療。目前要申請通過才有健保給付,自費使用的價格會比較高。 飲食習慣、抽菸、喝酒是否對乾癬性關節炎有影響? 林聖堯醫師提醒,抽菸、喝酒會讓乾癬惡化,務必要避免。且應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不要熬夜,千萬不能因有生物製劑治療就持續抽菸、喝酒、熬夜,這樣很可能讓症狀再次惡化。 飲食上會建議減少糖分攝取。據動物實驗顯示,給予高糖、高脂(西方)飲食的那組老鼠,乾癬惡化最明顯。   一般建議乾癬患者飲食應保持清淡、少油、少糖,不要隨意進補,有加米酒的料理也盡量避免。至於患者很在意的蝦蟹類,目前未有明確證據顯示會令乾癬惡化,故這部分不用刻意忌口。 林聖堯醫師呼籲由於肥胖恐造成乾癬惡化,不只治療效果變差,也容易造成三高的問題,建議大家應培養規律運動習慣,並維持理想體重。最重要的是與醫師密切配合,才能穩定病情,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化癬為夷)!   原文出處

營養照顧好,迎戰大腸癌

2019年12月06日
公開
241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台灣每年新增超過15,000名大腸直腸癌的患者,是不容忽視的疾病。高雄長庚醫院大腸直腸外科教授陳鴻華醫師表示,大腸直腸癌與遺傳、環境以及飲食習習相關,國人喜好油炸、燒烤類食物,增加罹患腸癌的風險,這也是大腸直腸癌蟬聯11年癌症榜首的原因。 目前大腸直腸癌的治療方式包括手術治療、放射治療、化學治療、標靶治療等,治療成效不錯。 治療大腸直腸癌最有效的方式是手術,第一期治癒的機會幾乎到90%,第二期有70%~80%,第三期也將近50%~60%以上,即使到了第四期,如果還是能夠開刀的話,五年的存活率還有40%,這幾年最大的改變就是轉移腫瘤的切除,很積極,除了標靶治療和化學治療以外,就是只要有轉移的地方,能夠切除就能夠治療,所以千萬不要放棄機會。    治療大腸直腸癌時,依治療方式不同會有不一樣的副作用,以放射線治療來說,也就是俗稱的電療,可能讓周遭器官受影響,引起發炎。在治療大腸直腸癌時,放射線治療若影響到小腸,造成拉肚子、噁心、嘔吐、小腸發炎;若影響到膀胱,則會帶來放射性膀胱炎,造成血尿。 在接受化學治療時,使用的藥物不同,反應也不太相同。一般來說最常見的副作用是噁心、嘔吐、食慾不振、疲倦,有些藥物則會容易造成掉髮,有些則會讓人四肢末端感覺異常、手腳發痲,碰到冰會像被電到,定位感不佳、變得較笨拙等問題。   接受標靶治療時,若使用抗表皮因子生長藥物,會影響表皮生長,因此病人容易長痘痘、甲溝炎。若用抗血管生長因子的標靶藥物,則可能造成病患高血壓、蛋白尿、甚至導致腸穿孔等問題,因此曾有出血、中風病史的患者就不適合使用這類型的藥物。 陳鴻華醫師表示:「接受治療時,有些副作用是無可避免的,例如化療後有些人會掉髮,但只要之後不使用藥物後,頭髮就會再長出來,所以別太擔心。如果用藥後噁心嘔吐的情形嚴重,現在也有效果不錯的止吐劑,能減輕病人的不適。至於用藥後產生的高血壓,也需要用藥去控制、預防高血壓的併發症。」 營養支持改善體力,提升生活品質 陳鴻華醫師說道,癌症治療期間,營養支持的目的在於避免患者體重下降、減輕化療所產生的副作用、提高對治療所引起副作用的耐受力,並降低感染的機率、以及修補因治療對於身體組織造成的損害。 營養支持可以分成幾個層次。如果在癌症治療時,患者吃得下、胃口還可以,就要多吃富含蛋白質、熱量的食物。病患能吃就很重要,只要吃得夠,不一定需要補充其他營養品。若怕營養不夠,現在市面上營養品非常多樣化,各自有強調的特性,像是魚油多一點、蛋白多一點,患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來比較、選擇。由口進食是最好的情況。 第二種情況是病人的腸胃道暢通但實在吃不下,不得已的狀況下可以考慮用鼻胃管、腸管灌食,但若能由自己進食,讓腸胃道吸收營養還是較理想的狀態。 第三種狀況是患者腸子吸收不良、腸子沾黏、阻塞,必要時就得從靜脈給與營養。   營養支持對於癌友來說相當重要。「好的營養支持,不僅可延長壽命,還能改善生活品質,」陳鴻華醫師指出,「能吃的感覺對病人來說非常重要,我們照顧過許多患者,有人在狀況不好時最後的願望是想喝點熱湯,感受熟悉的味道。」 有研究報告指出,對於癌症末期的病人,若加上營養支持,就可以讓病患多活兩個月。營養支持可讓癌友較有體力,改善生活品質,不需要整天躺在床上,可以起來活動,甚至到外面社交,而這些都要有足夠營養才能做得到,如果沒有體力根本無法達成。 迎戰大腸癌 營養充足很重要! 陳鴻華醫師指出,能夠進食最重要。飲食中要盡量達到足夠的蛋白質攝取量。蛋白質對於所有的組織修補都需要,患者接受手術前,醫師都會先檢測病患體內的蛋白質含量,若數值降很低,表示癌友營養不良,蛋白質都被消耗掉了,組織修復能力一定不好。同樣的道理,蛋白質低的患者對化療的耐受性一定比較差。也就是說,當體內蛋白質足夠,才有夠本錢接受各種治療。 陳鴻華醫師強調,營養支持基本上一定要有高蛋白。蛋白質會被消化分解為人體需要的胺基酸,然後被細胞吸收,並將胺基酸組成各種蛋白質。此外,人體內含量最多的游離胺基酸是麩醯胺酸,存在肌肉、肝臟、與腸道各處,可是相對來講消耗也快,需要的時候可以補充。 目前台灣醫學研究團隊也有人體臨床實驗研究探討「小分子褐藻醣膠」與免疫、發炎或癌症藥物的關聯[1],作為癌症治療在營養方面的支持,目前持續有多項相關臨床實驗進行。此外, 2019年的一篇文獻中,小分子褐藻醣膠與一般萃取出大分子結構的褐藻醣膠相比,有較好的吸收率[2] 癌症患者應盡早規劃營養照顧計劃,積極補充營養是抗癌的關鍵;在癌症患者中有高達40%的患者是死於營養不良而非癌症本身,因此營養治療佔相當重要角色,多數研究都指出,在腫瘤治療期間,適當及足夠的營養決定化學治療、放射治療、手術是否成功的最重要關鍵。   如何預防大腸直腸癌? 陳鴻華醫師提醒道,要百分之百預防大腸直腸癌其實很困難,即使是同樣一家人,遺傳因素相同、生活環境也相同,依舊是有的人得病,有的人就不會。然而我們能做的,就是從日常生活、飲食中遠離一些導致癌症的因素。像是我們該盡量減少紅肉、加工肉品(例如香腸、肉鬆、熱狗等)。飲食選擇,還是天然的最好。 務必遠離有害物質,絕對要戒菸,飲酒不過量。大家可能會以為檳榔只和口腔癌有關,其實吃檳榔也會傷害到腸胃道,食道癌、胃癌、大腸癌的機會也比一般人高,最好還是要遠離這些有害物質。空氣汙染也是致病原因。 除了遠離有害物質、選擇天然食物之外,也得定期做篩檢。50歲以上的族群可先做糞便潛血反應,如果糞便潛血反應為陽性,就要做大腸鏡檢查。陳鴻華醫師提到,「大腸鏡是最有效的檢查方式。」藉由篩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癌症。 陳鴻華醫師呼籲民眾,為了愛你的家人,從今天開始改變生活、注重健康、關切自己的身體狀況,發現疾病後,也絕對不要放棄治療,讓我們都能健康“腸腸”久久,遠離腸癌威脅,戰勝癌症,打造「腸」久人生。 參考文獻: 1. Tsai HL, Tai CJ, Huang CW, Chang FR, Wang JY. Efficacy of Low-Molecular-Weight Fucoidan as a Supplemental Therapy in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 A Double-Blin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Mar Drugs. 2017;15(4):122. 2. van Weelden G, Bobiński M, Okła K, van Weelden WJ, Romano A, Pijnenborg JMA. Fucoidan Structure and Activity in Relation to Anti-Cancer Mechanisms. Mar Drugs. 2019;17(1):32. 原文出處

美味當前要小「心」,飲食陷阱愛注意

2019年12月04日
公開
234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台灣的美食多、花樣多,然而這許多美食卻經常藏著健康陷阱,大飽口福時務必多加留意。 台南市立安南醫院心血管中心副院長李聰明教授提醒道,我們常吃的食物裡面的鈉含量其實都不少,根據衛福部公布的資料,水餃一顆鈉含量75毫克,換算成鹽巴約0.18公克,如果吃十顆水餃一餐吃進的食鹽的含量就2公克。 鍋貼一顆鈉含量60毫克,換算成鹽巴約0.15公克。 肉粽一顆250公克,鈉含量850毫克,換算成鹽巴超過2公克。 小籠包一顆鈉含量60毫克,換算成鹽巴約0.15公克。 沾醬含量更高,10公克沾醬鈉含量300毫克,換算成鹽巴接近0.8公克。 味增湯一碗鈉含量600毫克,換算成鹽巴約1.5公克。 千萬要曉得,這些餐桌上的常客,鈉含量其實都很高! 鹽巴吃太多,健康問題多 李聰明教授指出,心臟衰竭有不同的嚴重度,從第一級到第四級,第一級是比較輕微的心臟衰竭,第四級是比較嚴重的心臟衰竭,當然愈嚴重的患者鹽巴限制會愈嚴格。 鹽巴進到體內後,會把水份留在體內,心臟衰竭患者沒辦法迅速將水分排出體外,所以吃愈多鹽,留在體內的水愈多,心臟的負擔也愈重,容易導致病情惡化。   我們建議要限鹽、限水,每日鹽巴攝取量在健康成年人希望能夠小於6公克,在輕微心臟衰竭患者希望能夠小於5公克,在嚴重心臟衰竭患者要小於3公克。 要怎麼控制在5公克以下?最簡單的就是跟病患講,煮菜時都不要加鹽巴,一天就秤5公克食鹽,吃東西時就用這5公克食鹽搭配。這作法當然很嚴格,然而心臟功能不好的患者就必須這樣嚴格限制。 至於喝水量,一般人一天喝水量大約是2000毫升,心臟衰竭患者一天只能攝取1000至1500毫升的水。這裡指的「水」,並非只有直接喝的水,還要包括食物中的水,因為米要加水才能煮,米飯裡約50%是水,稀飯裡約80%是水,青菜、水果的含水量高,喝的湯全都是水。 假如一天限制1500毫升的水,是很嚴格的限制。關於一天要喝多少水,很多患者都會誤解,所以額外喝1500毫升的水,這樣喝進去不得了,一天恐怕超過3000毫升。這需要跟病患做很好的衛教。 口很乾怎麼辦?通常會建議用棉棒沾水含一下就好,千萬不要吞下去。如果喝了太多水,可能會喘,腳會水腫,晚上沒辦法平躺睡覺,還有一個更簡單的評估方法,就是每天測量體重看有沒有上升。 可以使用低鈉鹽嗎?鉀離子對身體有什麼影響?要注意什麼? 李聰明教授表示,心臟衰竭、高血壓都跟過量的鈉離子攝取有關,所以有人會使用低鈉鹽,但是使用低鈉鹽時有幾件事情要特別注意。 一般的食鹽是氯化鈉,低鈉鹽則是氯化鉀。心臟衰竭病患通常腎功能也不會太好,腎功能不好的病患排鉀能力會下降,所以鉀離子可能累積在體內。鉀離子在體內的濃度有非常嚴格的範圍,鉀離子過高的時候可能會心律不整,甚至心臟停止跳動。 另外,有些藥物會干擾鉀離子的排除,例如有些利尿劑能留住鉀離子,導致體內鉀離子濃度上升,使用低鈉鹽便要非常小心。若使用低鈉鹽,一定要告訴醫師。 在脂肪攝取方面,建議使用哪種油?每日攝取量? 過度的脂肪攝取常常會造成動脈粥狀硬化,約有一半心臟衰竭病患都是因為心臟血管阻塞造成,所以要留意脂肪攝取。 脂肪分成三大類,飽和脂肪酸、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多元不飽和脂肪酸。 「飽和脂肪酸」在豬油、牛油等動物油和紅肉的比例較高,另外椰子油、棕櫚油也含有高比例飽和脂肪酸,飽和脂肪酸比較耐高溫。 「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在橄欖油、芥花油、花生油、芝麻油等植物油裡的比例較高。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對人體而言是相當不錯的油,因為它可以降低低密度膽固醇,可以提高高密度膽固醇,本身具有抗氧化的效果,但是這種油有個弱點,就是不耐高溫,經過高溫烹調容易受到破壞,破壞之後會產生大量自由基,所以這種油比較適合涼拌或低溫拌炒,不適合高溫煎炸。 「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在大豆油、玉米油、葡萄子油、葵花子油中的比例較高。大家熟悉的魚油,也是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在高溫下亦容易裂解,產生自由基,對人體有害,不適合高溫烹調。   該選擇哪種油?要看烹調方式,若是低溫烹飪可以選擇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對人體來講是比較好;若是高溫油炸,選擇飽和脂肪酸會比較理想。 美國心臟學會有建議,攝取油脂要適量,我們每天的能量來源,來自於油脂的能量最好小於30%。平常使用的油最好75%來自於不飽和脂肪酸,只有25%左右來自於飽和脂肪酸。 反式脂肪對心臟會有哪種危害? 從二十世紀初期開始,人們為了讓油脂更耐高溫、增加穩定性,而將油氫化,但是在加工過程中可能產生反式脂肪。 李聰明教授解釋道,反式脂肪會增加低密度膽固醇,造成動脈粥狀硬化,還會降低高密度膽固醇,長期使用容易產生心血管疾病,並使人變胖,變胖容易產生胰島素抗性,而導致糖尿病。此外還可能傷害記憶力,或影響生育。 大家要多看成分標示,若標示含有標精緻植物油、氫化植物油、半氫化植物油等,都可能含有反式脂肪,要盡量避免。 美國、台灣皆已禁止在食品製造過程中使用人工反式脂肪。 體重剛剛好,對心臟最好! 李聰明教授指出,體重過重,心臟的負擔愈大,對心臟不利;體重過輕對心臟衰竭也沒有好處,我們最擔心的就是病人吃不下,BMI值愈來愈低,這種病患的死亡風險較高。比較嚴重的稱做「心臟惡質病」,病患什麼都吃不下、營養不良,瘦成皮包骨。   BMI值跟心臟衰竭死亡率是呈現U字型,過低、過高時的死亡率都偏高,在理想BMI值的死亡率才會是最低,理想的BMI值一般認為是在18-24間最理想。 心臟衰竭事實上死亡率非常高,第四期的心臟衰竭每年死亡率可高達50%,甚至比部分癌症還更可怕。現在治療心臟衰竭的藥物、技術都有進步,但是患者也要積極配合,包括控制血壓、控制血糖、控制膽固醇、戒菸、運動、飲食控制等,醫病共同努力才有辦法獲得更好的治療結果。   原文出處

長期嘴破、腹瀉、體重減輕,當心克隆氏症

2019年12月02日
公開
209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克隆氏症通常好發於20~30歲年輕上班族以及40~60歲中老年族群兩階段,但各年齡層亦可能發生。台中榮民總醫院胃腸肝膽科陳家昌醫師表示,目前克隆氏症病因仍不清楚,可能與遺傳、免疫系統、腸道菌種等因素有關,可確定的是在歐美屬較常見疾病,亞洲克隆氏症患者則相對較少,推論或許與環境、體質、基因有關。 克隆氏症常見症狀有哪些?如何診斷? 陳家昌醫師指出,克隆氏症常見症狀為腹痛、腹瀉,這些症狀一般人或多或少會遇到,然而克隆氏症或潰瘍性結腸炎屬不易好轉的慢性疾病,如果症狀反覆發生、持續超過3~6個月都未好轉,就要警覺,應盡快至醫院檢查。 除腹痛腹瀉之外,克隆氏症還可能出現血便、發燒、腸道狹窄等症狀,有些病況較嚴重的患者,體重也會驟減。有些患者因症狀較輕微而忽略就醫導致延誤確診,錯失及早治療的時機。   發炎性腸道疾病的診斷較複雜困難,醫師會先評估患者症狀,再透過胃鏡、腸鏡確認是否有較典型的克隆氏症、潰瘍性結腸炎症狀。有些患者會做電腦斷層,看看腸道是否有狹窄或發炎的狀況。 進行內視鏡檢查時醫師通常會做切片,讓病理科醫師檢查是否有克隆氏症的病理表現,綜合各種線索來下診斷。 克隆氏症是否可能痊癒?目前有哪些治療方式? 陳家昌醫師解釋,每個病患疾病表現皆不太一樣,有些患者出現過一次嚴重的發作後,會有很長一段時間好好的,感覺上似乎痊癒,但後來仍可能會再次發作;有些患者狀況可能一直都不太好,持續有輕度發炎狀況,一直不太舒服。 克隆氏症是個不易痊癒的慢性疾病,多數患者無法完全停藥,仍需持續服用免疫調節藥物,將病情控制穩定。若積極配合治療,大部分患者可像一般人正常生活。   克隆氏症治療不外乎內科藥物治療跟外科手術治療,藥物則是免疫調節藥物,如免疫抑制劑、類固醇等,有些患者可考慮使用生物製劑,原則上都是為了調節免疫系統。各藥物的機轉不盡相同,每個患者發炎程度也不同,故醫師會依患者狀況進行調整。 有些患者起初較嚴重,需直接使用生物製劑;症狀較輕微的患者,服用免疫調節藥物即可。類固醇是醫師蠻常使用的藥物之一,效果不錯且快速,但類固醇不能長期使用,通常使用於急性期。 使用生物製劑還是需搭配傳統口服藥物,一般很少單用生物製劑就將克隆氏症控制穩定,會使用到生物製劑的患者多為是中重度發炎,故還會搭配免疫抑制藥物或免疫調節藥物。 不只有腸道!克隆氏症還可能有多種腸道外症狀 克隆氏症為一種全身各處皆可能出現發炎的免疫疾病,若未及早控制恐引發其他腸道外症狀,如肝炎、關節炎、皮膚、口腔、眼睛、血管性栓塞等。   陳家昌醫師提醒,眼睛部分需特別注意,因嚴重的眼睛併發症恐造成視力減退、甚至失明。克隆氏症患者若覺得視力模糊或眼睛不適,應保持警覺盡快就醫,檢查是否有眼睛病變,如虹彩炎、葡萄膜炎等,及早預防才能避免失明的風險。 克隆氏症病友飲食是否有需特別注意的地方? 陳家昌醫師建議,若發炎狀況嚴重,飲食須特別注意,應以低渣飲食為原則。因腸道發炎會變得狹窄,若食物太硬、太大,不好消化,會造成患者不適。肉類應選擇較嫩的肉類,避免油炸、太硬。水果及蔬菜盡量選擇纖維質較低或打成汁。一些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胡椒、大蒜等容易刺激腸道引起疼痛。牛奶、奶製品則會讓部分患者脹氣,在急性期要多留意。 如果患者已控制得很好,無發炎狹窄的問題,基本上飲食上無特別限制,但易產生病菌的生食類仍需避免。 日常生活須注意什麼? 陳家昌醫師提醒,患者應定期回診追蹤,積極配合醫師調整治療策略,不少患者剛確診時都會有些半信半疑,用藥一陣子後就感覺改善很多,覺得「應該好的差不多了,不用再吃藥了吧」,過了一段時間再回診通常就會發現疾病再次惡化,且這類案例屢見不鮮。 陳家昌醫師分享,曾有個20多歲女性患者出現腹痛、血便等症狀,起初以為是痔瘡,後來因症狀反覆出現,做了腸鏡才發現是發炎性腸道疾病,服用一段時間的免疫調節藥後,症狀曾一度改善,而後她未定期追蹤,直到某次嚴重血便、腹痛、發高燒才再度就診,腸鏡檢查發現已是嚴重發炎,需住院治療,經使用類固醇後,出現變胖、青春痘等副作用。後來醫師協助申請生物製劑治療,讓腸道狀況逐漸好轉,後續在門診追蹤服藥控制。 陳家昌醫師分享,克隆氏症患者本身其實蠻辛苦,家人、朋友的支持對他們有很大的幫助,讓他們不會一個人面對疾病。旁人能適時給予支持,對患者相當重要! 原文出處

心臟保養照顧好,生活品質沒煩惱

2019年11月29日
公開
315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心臟功能差,全身器官便無法獲得足夠的血液供應,而導致很多症狀,諸如走路會喘、躺平會喘、夜間頻尿、睡眠障礙等,會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亞東醫院心衰竭中心曾炳憲主任指出,除了規則服藥之外,日常生活還有很多要注意的地方,有助患者狀況穩定,改善生活品質。 體重剛剛好,最好! 曾炳憲醫師表示,心臟衰竭患者在家裡務必使用體重計紀錄體重,每天都量體重,早上起床或是睡前量都可以,一天量一次體重。患者若因心臟衰竭住院,住院的時候都會量體重,出院的時候會設定一個目標體重,比方說50公斤,回去就要維持這個體重,上下1公斤應該還好,但是如果一天增加3公斤就太多了。   藥師會教導患者認識藥物,當體重增加太多,就要限制水份攝取,或者稍微加強利尿劑讓小便把水分排出,如果狀況不對就要儘早跟個案管理師聯絡或提早回門診。 鹽份適量,健康飲食 心臟功能不好的患者,要非常注意水份跟鹽份的限制。曾炳憲醫師指出,除了開水、湯品、飲料外,食物中也都含有水份,一一計算比較困難,所以基本上就是由體重來評估。體重不能在短時間內增加太多,不要覺得口渴,也不能感到喘。   鹽份攝取務必適量,每日鹽攝取量在輕度心臟衰竭患者建議小於5公克,在嚴重心臟衰竭患者建議小於3公克。醬油、沙茶、甜辣醬、豆腐乳、火腿等調味料或加工食品的含鈉量偏高,要盡量避免。   病患住院時,亞東醫院都會請營養師教患者認識食物,知道應該怎麼吃。 葡萄柚的成分可能會影響心臟血管藥物的代謝,服用降血壓藥、降膽固醇藥的患者不適合吃葡萄柚,以免發生交互作用。若有膽固醇過高、痛風等狀況,飲食上也都要特別留意。 規律運動,改善體力和心肺 「有些人因為運動容易喘,就不喜歡運動,」曾炳憲醫師提醒道,「其實規律運動很重要,運動對心臟就是一種復健。住院的病患,我們都會主動幫他掛好復健科。」 復健科醫師會評估患者狀況去設計適合的運動,從簡單的開始,慢慢加量,循序漸進。每個人合適的運動都不太一樣,要根據心肺功能的評估去判斷要做什麼運動會比較好。   如果真的沒有辦法到醫院做心臟復健,也會評估完建議他,要走多快、走多遠,讓心跳能夠稍微加快,又能顧及安全,每個人的狀況不相同,需要個人化運動處方。規律運動很重要,即使患者不能走路,也可以進行手臂的運動。 心臟不好,可以泡溫泉嗎? 曾炳憲醫師表示,泡溫泉、蒸汽浴並非絕對禁止,但是時間一定要控制,因為心臟衰竭使用的藥物可能會降低血壓,泡溫泉或在家洗熱水澡的時候血管會擴張,血壓還會往下降,可能導致血壓太低,容易暈倒。患者務必衡量血壓並且稍微補充水分,一定要注意時間,不能太久。 隨時要留意三件事,第一血壓不要太低,第二時間不要太久,因為血管擴張血壓會太低,第三個就是要補充水分,心臟衰竭患者喝水要少量喝、慢慢喝,不能用灌的。 哪些狀況要提早回診? 「體重突然增加很多」就要趕緊回診,曾炳憲醫師強調。如果已經控制水份並調整利尿劑,但是體重依然上升,就要早點回門診。 「晚上睡覺,半夜常常要坐起來喘」,或者根本沒辦法躺平,得墊好多枕頭坐著才能睡著,這叫端坐呼吸,表示心臟衰竭可能有變化,要趕快跟個案管理師聯絡,或提早回診。 「心衰竭中心」跨領域團隊,提升照護品質 曾炳憲醫師表示,過去治療心臟衰竭面臨的難題就是,病患看完醫師,藥拿一大堆回去,但是到底有沒有吃?怎麼吃?該怎麼喝水?都不太清楚。 「心臟衰竭照護中心(心衰竭中心)」的跨領域團隊照顧不是只有醫師,我們還有個案師、營養師、藥師、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社工等等,來協助一起照顧。對心臟衰竭住院的病患,從住院就開始衛教,教病患了解心臟衰竭,藥師會教藥物的使用及注意事項,營養師會教怎麼吃東西,復健師會指導病患做復健。出院後,除了回心臟科門診之外,個案師會主動跟病患聯繫,了解他有什麼狀況,也會建議到復健科門診去安排適合的復健。不像以前只有心臟科醫師,而是有更多醫師投入照顧。 曾炳憲醫師指出,亞東醫院心衰竭中心的成果很顯著,我們沒有比以前使用更多藥物,可是死亡率就明顯降低到以前的一半。過去心臟衰竭患者經常反覆住院,現在住院率也進步了。 實施跨領域團隊照顧之前,我們的死亡率跟心臟醫學會登錄的死亡率差不多,現在這樣持續做死亡率一年一年減少,實施三年我們的死亡率就跟日本差不多了,跟過去相比較幾乎減少一半,這是很好的成績,但是要維持下去可不是那麼容易,還要繼續努力,當然病患也要能夠配合。 為什麼會有心衰竭中心? 曾炳憲醫師解釋道,幾年前,歐美國家開始認為,心臟衰竭需要跨領域團隊,治療效果才會好。心臟衰竭的死亡率很高,五年死亡率可能高達50%,不亞於很多惡性腫瘤,藥物目前有進步但死亡率還是這麼高,代表要付出更多心力來照顧。 台灣以前心臟衰竭照護的成績跟全世界比並不理想,英國刺胳針雜誌曾經提到,台灣大概排40幾名,台灣可能在急性照護做得非常好,可是後面的慢性照護就疏忽了。 成立心衰竭中心跨領域團隊後就不一樣,有更多人力投入照護心臟衰竭病患,目標當然是減少心臟衰竭的死亡率、減少住院率。患者有問題可以早點聯絡,能提早調整藥物,或者早點回門診,而非喘到不行才送急診。 我們目的就是要教育病患,讓他們懂得自我照護,而不是只有醫療端在照護病患。以病患為中心,讓病患學會從日常生活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 病友團體串聯關懷與支持 「同心竭力衛教講座」有點像病友會,因為心臟衰竭的原因很多樣,每個病患的狀況都不一樣,有些恢復得很好,有些愈來愈差,有些甚至需要心臟移植。當很多病友聚在一起,我們會同時做一些衛教,並傾聽病患的問題,患者也可以分享經驗,讓病患感受到很多鼓勵與支持。認識其他病友後,也能彼此關心、傳遞訊息。 病友會亦會介紹心臟衰竭團隊,以及各種可以運用的資源,還有醫師的演講,以及病友們的心路分享。病友會是很好的機會,讓病友之間建立起聯絡溝通的管道,串聯更多的關懷與支持! 【同心竭力衛教講座訊息】 主講:亞東紀念醫院 心臟科團隊 時間:2019/12/01 (星期天) 上午9:30-12:10 地點:亞東紀念醫院 14樓國際會議中心 電話報名:02-77281291 亞東醫院衛教室 網路報名:https://reurl.cc/EKQogg   原文出處

早上起床關節僵硬又疼痛,當心自體免疫關節炎

2019年11月28日
公開
188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在免疫風濕病裡,關節炎是常見的表現,例如類風濕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乾癬性關節炎等。 台大醫院免疫風濕科謝松洲醫師表示,大部分的風濕病都是從20歲以後或者青春期以後開始增加,類風濕性關節炎在30-50歲比較常見,僵直性脊椎炎可能是20歲左右就開始。大部分的風濕病都是女性比較多,像類風濕性關節炎可能會有6-8成的患者是女性,至於僵直性脊椎炎則有超過一半是男性。   患者經常以反覆關節疼痛來表現,早晨起床時會感到僵硬不適,倘若沒有好好控制,會導致關節變形,影響工作和生活品質。 針對類風濕性關節炎、乾癬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目前的治療方式大概有哪些? 謝松洲醫師說明道,針對類風濕性關節炎、乾癬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等自體免疫疾病,目前治療是以傳統免疫調節藥物為主,但是傳統免疫調節藥物對部分疾病的效果較有限,對於疾病活性比較高的病患可能沒辦法控制得很穩定。 從1990年代開始有各種生物製劑被開發出來,生物製劑的治療效果好,但是成本比較高,在健保給付方面就相對受限,由於藥物成本差距很大,所以基本上會以傳統免疫調節藥物為主。   不過因為很多患者沒有在疾病早期就接受治療,如果疾病進展到一定程度後,疾病活性比較高又持續比較久,傳統免疫調節藥物的效果就比較有限,而需要藉助於標靶治療的生物製劑,會稱作「標靶治療」是因為藥理作用上能更精準地調控,會稱作「生物製劑」的是因為這類藥物得靠生物技術來製造,和經由化學反應合成的藥物不同。 自體免疫疾病剛開始的時候患者經常會以為只是受傷或過勞疼痛,往往要到症狀較嚴重或持續一段時間才就醫。類風濕性關節炎如果疾病活性高,3-6個月關節就開始受損、變形,能夠愈早把疾病控制下來,後續產生破壞的風險就比較少。 自體免疫疾病患者在懷孕前,需要注意什麼? 風濕病患者中女性占比較多數,在過去因為類風濕性關節炎控制不好,想要懷孕就比較困難,現在的治療進步很多,患者懷孕生育的比例相對以前高很多。 懷孕過程中,免疫系統會做很多調控,容易讓病情出現變化,像紅斑性狼瘡在懷孕過程中復發惡化的機率比較高,至於類風濕性關節炎有部分患者在懷孕期間關節炎會較為改善,但有些患者還是有持續性關節炎。 謝松洲醫師提醒道,乾癬性關節炎跟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用藥,有些在懷孕期間不適合使用,所以若準備懷孕,回診時務必告知醫師,才能事先調整藥物。 懷孕期間停藥對患者有什麼影響? 現在對免疫風濕病的治療觀念是希望病情愈平穩愈好,除非疾病已經穩定很長的時間,不然醫師還是會建議要維持一些基本用藥。有些患者因為擔心藥物影響胎兒所以擅自停藥,對病情穩定反而不利,尤其在懷孕期間這些疾病活性可能會改變,一定要密切追蹤。醫師會依照疾病活性,選擇適合懷孕期間使用的藥物。 有些病患準備懷孕,就因為擔心而停藥,雖然病情不見得馬上就出現變化,但可能在幾個月後疾病惡化又剛好懷孕,幾個因素加在一起對健康的衝擊就很大。有些患者覺得藥物不安全就一直忍耐,可是關節變形了其實就回不來,懷孕期間所累積的破壞到後來即使病情控制好了可能也無法恢復。 免疫系統在懷孕期間有較多變數,醫師會建議病患比平常更密切追蹤。 懷孕期間停藥對胎兒有什麼影響?接受治療期間可以哺乳嗎? 謝松洲醫師強調,媽媽的狀況愈穩定,懷孕期間就會愈平穩順利,媽媽如果疾病不穩定對胎兒一定有影響。健康是整體的,不可能媽媽疾病活性很高,胎兒卻完全不受影響。 懷孕生產後,患者都很關心哺乳的問題,現在已經確認有些藥可以哺乳,有些藥則不建議。能否哺乳需要做相關研究,有臨床資料佐證,以確保安全性,傳統免疫調節藥物和生物製劑皆有能夠安全使用的藥物[1]。只要跟醫師好好討論,選擇合適的藥物,讓懷孕、哺乳期間病情都能穩定控制。 除了使用藥物之外,日常生活及飲食上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項呢? 謝松洲醫師道,自體疾病患者誘發的因素不見得一樣,但是基本上自體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統比較容易失衡,所以相對來說,我們都是希望他們生活愈平穩愈好,飲食愈均衡愈好,休息睡眠時間一定要足夠。   有些自體免疫疾病的病患會為了健康去吃一些保健食品,但是如果體質不適合反而容易讓免疫系統失衡。 維持適度運動訓練肌力是需要的,不過小心別造成運動傷害,受傷也是讓關節炎持續不好的因素。 提醒大家,如果有一個症狀持續超過2-3周以上,或者反覆發作就要特別注意,有些人經常腳跟痛,就以為是運動傷害,可是一起運動的人並沒那麼容易運動傷害,其實這可能就是風濕免疫疾病開始的警訊,平日要仔細觀察,如果症狀反反覆覆,持續時間愈來愈長,就要留意是否有這方面的問題。 參考資料: 1. Puchner A, Gröchenig HP, Sautner J, et al. Immunosuppressives and biologics during pregnancy and lactation : A consensus report issued by the Austrian Societies of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 and Rheumatology and Rehabilitation. Wien Klin Wochenschr. 2019;131(1-2):29–44. doi:10.1007/s00508-019-1448-y 原文出處

無聲殺手!夜間頻尿、呼吸不順,竟然會是疲球心!

2019年11月27日
公開
199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心臟衰竭患者一般都是以「喘」來表現,他會覺得坐起來呼吸比較舒服,下肢水腫也是相當典型的表現。但是,還有一些症狀較不會讓人直接聯想心臟問題,而容易延誤病情。 爬樓梯會喘,要怎麼區別年紀大體力差還是心臟衰竭? 「很多患者會認為容易疲倦、或爬樓梯會喘是因為年紀大了、體力較差,而沒有想到自己其實是心臟衰竭。」聖保祿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游致顯提醒道,「我們可以跟同年齡層的人比較,一般來說,中年人大約可以爬四層樓,中間不用休息。如果是因為老化體力漸漸變差,可能在十年後降為三層樓,然後再降為兩層樓;心臟衰竭則是在短時間內體力變差。只要覺得惡化很快就要小心去尋找可能的原因。」 夜間頻尿大家最常想到攝護腺肥大,為何心臟衰竭也會以夜間頻尿來表現? 攝護腺肥大在中老年男性是相當常見的狀況,所以出現夜間頻尿時,大家可能直覺認為是攝護腺肥大,然而心臟衰竭也可能出現夜間頻尿。 「夜間頻尿主要是因為夜間躺下時心臟回流增加。由於白天常站著,所以身體的水分多降到下肢,晚上睡覺躺平後水分較容易回到心臟,於是白天來不及處理的水分開始形成尿液,尿量變多就導致頻尿。」游致顯醫師道,「醫師可能會做肛門指診,用手指頭去觸摸攝護腺,評估是否有攝護腺肥大。如果攝護腺沒有肥大就要往其他方向思考。」   倘若患者有攝護腺肥大又有心臟衰竭,晚上頻尿就會非常嚴重,甚至每個小時就要起來排尿一次,嚴重影響睡眠品質。 長期抽菸的人也可能出現胸悶、呼吸不順,這些症狀和心臟衰竭的症狀有什麼差別? 心臟衰竭引起的喘是因為水分過多壓迫到肺泡,至於抽菸、粉塵、PM2.5、塵蹣等物質會刺激呼吸道引起的發炎反應,而導致呼吸不順。醫師可以透過理學檢查、肺功能檢查來判斷。 長期抽菸的患者容易有痰,心臟衰竭患者也可能有痰,但是兩者的痰不太一樣,抽菸患者的痰大部分是黃色、比較黏稠,嚴重心臟衰竭患者的痰是粉紅色、泡泡的、比較稀。不過單靠痰液有時不容易區辨,還是得借助其他檢查來確認心臟功能。游致顯醫師提醒道,抽菸是胸腔跟心臟的共同危險因子,最好能盡量避免。 心臟衰竭患者也會焦慮、失眠、記憶力變差? 一個人的疾病會影響到身、心、靈,許多心臟衰竭患者會有焦慮的狀況,因為很擔心病情,也沒辦法做正常社交活動,經常走沒幾步就跟不上大家步伐,而讓病人更加退卻。游致顯醫師指出,記憶力變差可能是因為血液輸送到腦部的灌流不足,人會變得比較遲鈍。由於灌流較差,患者也容易出現中風。   長時間苦於呼吸困難、行動不便,患者可能出現焦慮、憂鬱的狀況,然而心理層面的問題經常會被忽略,這需要家屬、醫療團隊共同來協助,回診時記得提出來跟醫師討論。如果能按時服藥,把心臟衰竭的症狀控制好,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情緒。 適度的運動也對焦慮、憂鬱有幫助,達成醫師建議的運動量,對患者的生理、心理都有好處。 心臟病發作時的胸痛有哪些特徵?有特定痛點嗎? 心肌梗塞是造成心臟衰竭最常見的原因之一,這些患者也很容易再次發生心肌梗塞,務必特別留意。 游致顯醫師提醒道,狹心症、心肌梗塞的胸痛,主要是有重物壓迫的感覺,屬於缺血性疼痛,為廣泛胸悶不適,很難指出特定痛點,與表皮受傷的疼痛不太一樣。心肌缺氧時的疼痛有時會延伸到下顎、左手臂內側或背後。 這類胸痛經常是在心肌氧氣需求量變大時發生,例如天氣冷、吃很飽、提重物是常見的狀況。如果是穩定型狹心症,坐下來休息一下,就能漸漸緩解。若胸痛持續15分鐘以上,請趕快就醫,醫師會盡快介入處理避免心肌缺氧壞死。 女性心臟病發的症狀和男性有差別嗎? 男性的心絞痛較常屬於「典型的胸痛」,至於女性的心絞痛發作時,可能有不太一樣的表現,很容易被忽略。   「女性的表現可能是頭暈、上腹痛、噁心、嘔吐,很容易被認為是神經科、或腸胃科的問題。」游致顯醫師道,「替缺血性心臟病患做心導管檢查時,我們會發現大部分男性患者的血管是突然局部狹窄,而女性患者的的血管則是整條瀰漫性狹窄。這樣的差異讓女性心臟病發的症狀和男性不太一樣。大家要提高警覺,及早診斷、及早治療,才能減少心臟衰竭的機會!」   原文出處

關心膽固醇,迷思要破解!

2019年11月25日
公開
482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高血脂症對人體造成最主要的影響就是「動脈硬化」,動脈硬化若發生在腦部會造成腦中風、發生在心臟會造成心肌梗塞、發生在四肢則會造成周邊動脈阻塞,所以,高血脂症的影響觸及全身器官,應是需要被關注的全民健康議題! 雙和醫院心臟內科邱淳志醫師表示,許多高血脂症患者在自行停藥後,原本已控制的膽固醇就可能會再次回升,而當膽固醇超標時,將造成體內的血管慢性發炎,容易形成血管內的血栓,進而增加急性腦中風或是心肌梗塞的機會,所以不建議隨意自行停藥。而有些高血脂患者則希望透過改變生活型態、適度運動,來降低膽固醇指數,然而此方法並非適用所有人,若經由非藥物的方式仍無法有效控制膽固醇數值時,應透過藥物治療,且高血脂症亦屬慢性病的一種,應該遵從醫囑規則服藥控制,停藥前應該先與醫師討論為宜。 何謂壞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LDL? 邱淳志醫師解釋道,低密度膽固醇屬於膽固醇的一種,低密度膽固醇的作用主要是把膽固醇從肝臟運到全身細胞之中運用。 當低密度膽固醇過高時,就有點類似垃圾車,把這些過剩的膽固醇全部運送到血管壁堆積,造成血管狹窄。垃圾車對身體來說是必要的,但是如果數量過多的時候,血管會被塞入過多的膽固醇造成動脈硬化影響血管健康。 根據許多跨國的研究結果,對心肌梗塞或中風等高危險群而言,若能把血中低密度膽固醇降得比較低,便能降低未來復發的機率。後來更進一步發現,針對之前沒有發病過的高危險族群,若能降低血中的低密度膽固醇數值,未來發生心肌梗塞與中風的機會也會降低。 所以,根據實證醫學的觀點,當我們能控制低密度膽固醇不超標,可以減少心肌梗塞或中風的機會。至於數值要控制到多低,根據每人狀況不同,標準會因人而異。若為一般高血壓或糖尿病沒有其他風險因子的病人,希望低密度膽固醇控制低於130 mg/dl;如果曾經中風、罹患慢性腎臟病的患者,根據2017台灣高風險病人血脂異常臨床治療指引的建議是降到低於100 mg/dl;如果曾經發生過心肌梗塞或是心臟血管有阻塞的患者,目前根據2017台灣高風險病人血脂異常臨床治療指引的建議是把低密度膽固醇降到低於70 mg/dl。  最新2019年歐洲心臟學會發布的高血脂症治療指引,將某些極度高風險的病人壞膽固醇建議值由原先的70mg/dL下修至55mg/dL,顯示膽固醇數值降低的重要性。 如何控制壞膽固醇? 面對膽固醇過高,治療方式分為「非藥物」及「藥物」兩種方式。 「非藥物的方式就是飲食均衡、規律運動、維持理想體重等健康的生活行態,讓低密度膽固醇下降。」邱淳志醫師表示,「藥物治療是使用口服藥,這類的藥物主要是在肝臟促進低密度膽固醇的代謝。服用口服藥的時候,有些人會出現肌肉痠痛的狀況。」 怎麼辦?我每天都有規則服藥,為什麼壞膽固醇還是降不下來? 治療過程中,部分患者可能會遇到每天都有規則服藥,飲食也很節制,但是壞膽固醇還是居高不下的狀況。邱淳志醫師說明道,因為每個人體內膽固醇代謝的狀況不太一樣,除了飲食攝取之外,另一部分的膽固醇是由身體製造的,當合併有其他代謝疾病,像是糖尿病、甲狀腺問題、腎臟功能不好,這些患者體內血液中低密度膽固醇的濃度就會很高。還有一部分患者是與遺傳有關,家族成員都有膽固醇偏高狀況,即使規則用藥,膽固醇指數仍不容易降下來。這時就要考慮增加口服藥物劑量或合併使用新型降血脂藥物PCSK9抑制劑針劑治療,以及改變生活型態、增加運動量、調整飲食,才有機會進一步降低膽固醇指數。 若於一年內曾發生過心肌梗塞或中風的患者,就屬於「高危險族群」,我們需要更積極地降低患者的膽固醇,以避免復發,所以可以考慮使用PCSK9抑制劑針劑合併治療或單獨治療來幫助降低膽固醇。高危險族群最好趕緊把壞膽固醇降到低於70 mg/dl以下,才算達標。若患者罹有心血管疾病合併糖尿病,根據2017台灣高風險病人血脂異常臨床治療指引,可以考慮把壞膽固醇降低到55 mg/dl以下。 邱淳志醫師表示,PCSK9抑制劑針劑的作用是幫助血液中的壞膽固醇回收到細胞內,不再於血管中遊走,能有效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膽固醇的數值,無論原本是否有服用降血脂藥,針劑的使用可以讓壞膽固醇濃度降低50%以上,最高可達到60%左右的降幅,幫助患者達到治療目標。 針對PCSK9抑制劑針劑臨床使用,一般會建議合併口服藥物,口服藥的劑量有機會可以減少。有些對口服藥物過敏或無法忍受副作用的病人,才會單純使用針劑來降低血脂。針劑目前主要作為口服藥物的輔助,加強治療效果。和傳統口服藥物比較,針劑較少產生肌肉痠痛、肝臟功能受損等副作用。 哪些人為高血脂症的高危險族群?是否有家族遺傳可能性? 邱淳志醫師指出,高血脂的高危險族群包括糖尿病、甲狀腺功能異常、慢性腎臟病等病患。有些高血脂症有家族遺傳的可能性,很多高血脂症的病人,可能家族裡成員的膽固醇都有偏高的狀況;比較嚴重的狀況像同合子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Homozygous FH,HoFH)相當罕見,目前為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患者的膽固醇濃度是一般人的4-6倍,低密度膽固醇可能高達500-1200 mg/dL,會大量增加動脈粥狀硬化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關於高血脂症常見的四大錯誤迷思 迷思一:血脂高,但身體沒有不舒服,就可以不接受治療或者停藥? 做完健康檢查,病友看到血脂指數的紅字,可能會想說:「我又沒有不舒服,應該沒關係吧!」這樣的觀念其實是有危險的,因為高血脂是影響全身的慢性疾病,長期高血脂會影響血管的健康,引發動脈硬化,導致腦部,心臟以及其他器官的傷害。 因此,即使病友們覺得目前自己沒有不舒服,還是得考慮治療。降低膽固醇是一個長期保護血管的方式,最好要和醫師合作以生活型態調整加上藥物積極的達到治療目標,而不是不管它,在身體埋下未來健康的未爆彈。   邱淳志醫師提醒道,心血管疾病有年輕化的趨勢,並不會因為年輕就不會生病,所以要及早治療這些危險因子,預防才是最好的治療。 迷思二:膽固醇降太低,會不會有副作用? 根據目前最新的臨床研究,某些壞膽固醇降得很低的患者,並沒有發生什麼特別的副作用。同時,根據英國倫敦帝國學院的研究發現,將病人的膽固醇降到跟新生兒的水平一樣時可以降低約1/3的心臟病發作,中風及其他致死性心臟病的風險。 另外有些先天遺傳基因缺陷的人,體內缺乏一種蛋白質PCSK9(Proprotein convertase subilisin/kexin type 9),PCSK9與膽固醇的代謝有關。天生缺乏PCSK9的人,血中的膽固醇維持在很低的濃度,和一般人比較,這些膽固醇偏低的人未來發生心血管疾病的機會低很多,且他們並沒有因為膽固醇偏低造成內分泌的問題,一樣能結婚生子,並不會因為膽固醇過低就影響身體的機能。因為我們所謂的膽固醇降低,其實是血液中的膽固醇降低,不代表身體裡面不存在膽固醇,只是膽固醇被移到細胞裡運用,而不是留在血管中造成動脈硬化。 迷思三:美國修改飲食建議,不限制蛋黃的攝取,所以就能肆無忌憚地吃? 修改飲食建議不代表「吃東西就可以肆無忌憚」。邱淳志醫師進一步說明,體內膽固醇一部分來自飲食攝取,大部分是身體裡面自己合成。雖然日常飲食不是影響血中膽固醇最主要的因素,但假如吃了太多對健康有不良影響的食物,像是反式脂肪、紅肉、高溫油炸及燒烤的食物等等,不僅會影響膽固醇數值,像是血糖上升和其他的食品添加物也會增加其他疾病發生的危險。所以,別以為美國不限制蛋黃攝取後,飲食上就能不受限制地一直吃,平時還是要依照國民健康署的每日飲食指南的建議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以原型食物為主,避免過度加工的食品。 迷思四:膽固醇過高可以單靠飲食、運動,以及吃健康食品來控制? 很多病友在調整生活型態、吃健康食品之後,會發現膽固醇下降幅度仍有限。畢竟如果健康食品的降脂效果很好,它就會被當成「藥物」而不是「健康食品」。如經生活型態調整後膽固醇控制如未能達標,最好還是要根據醫師建議,適時服用藥物來改善自己的血脂狀況。 患者常詢問的「紅麴」,因紅麴菌素的結構類似他汀類藥物,通常不建議與降血脂藥物合併使用,以免產生交互作用及增加肌肉痠痛與無力等副作用的風險。 邱淳志醫師提醒,服用健康食品要特別留意,應先和醫師溝通和了解,以免花了錢,沒有促進健康,反而增加非預期的副作用,得不償失。 原文出處

別信偏方!改善潰瘍性結腸炎,醫師圖文解說

2019年11月22日
公開
464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潰瘍性結腸炎屬發炎性腸道疾病的一種,症狀為慢性、反覆性的腸道發炎。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胃腸內科王俊偉醫師表示,潰瘍性結腸炎致病機轉目前仍不明確,但可能與數種因素有關,第一是基因遺傳,第二是免疫系統失調,第三是腸道共生菌失衡,導致腸道黏膜持續發炎;另外,飲食、壓力等環境因素亦可能產生影響。 據統計,相較於歐美地區,台灣潰瘍性結腸炎案例較少,但可能由於飲食西化(高油、高糖)的改變、抗生素的使用,造成盛行率和發生率逐年攀升。目前台灣平均每10萬人就有12人被診斷患有潰瘍性結腸炎,每年新增案例約350人左右。 潰瘍性結腸炎好發在哪些族群? 王俊偉醫師指出,潰瘍性結腸炎有兩大好發年齡高峰,最常見好發於20歲左右,第二個高峰在50~60歲左右,性別上男性患者比例會稍多一些。愈年輕罹患發炎性腸道疾病,治療愈困難,診斷也較不易,不少患者在發現時已有併發症產生。故若身上出現相關症狀,應及早至專科就診。 王俊偉醫師分享,有位令他印象深刻的55歲男性患者,確診前曾因反覆腹瀉問題困擾多年,因工作上需長時間開車,多年來僅靠自行服用成藥及朋友介紹的偏方來緩解症狀,但腹瀉程度隨著時間愈來愈嚴重,甚至影響到行車安全,有好幾次因急著找廁所而差點發生意外。後來經大腸鏡檢查發現整段大腸潰瘍發炎嚴重,經腸黏膜切片檢查後確診罹患潰瘍性結腸炎,依「達標治療(Treat-to-target)」的原則,使用傳統藥物合併生物製劑治療,目前症狀已大幅改善,也能放心回到工作崗位。 潰瘍性結腸炎常見症狀有哪些?該如何診斷? 王俊偉醫師解釋,患者最常抱怨會不斷腹瀉,甚至出現嚴重腹痛,因疾病會影響到腸道黏膜,有部分患者會解血便、黏液便,甚至伴隨體重減輕、發燒等。 這些症狀都會持續一段時間,因症狀類似大腸激躁症、急性腸胃炎,容易與其混淆,單靠臨床症狀較難明確診斷潰瘍性結腸炎,臨床上需綜合病史、臨床表現、血液和糞便檢驗、影像學檢查以及大腸鏡檢查併組織病理切片結果,來判斷是否為潰瘍性結腸炎。 潰瘍性結腸炎有哪些治療方式? 潰瘍性結腸炎的治療目標主要著重在抑制急性發炎,降低發炎造成的腸道破壞。對於輕度和中度的潰瘍性結腸炎患者,會先以口服或浣腸劑型的抗發炎藥物治療,若成效不彰,會根據臨床狀況加上免疫調節劑或口服類固醇治療,口服類固醇的選擇會以腸道局部作用的劑型做短期使用。對於重度潰瘍性結腸炎或急性復發的患者,會以全身作用劑型的針劑類固醇合併抗發炎藥物或免疫調節劑同時治療,若前述藥物無效時,就須使用生物製劑治療,生物製劑對於潰瘍性結腸炎的療效好,可長期控制病情,但礙於藥價昂貴以及健保給付條件較嚴格,目前臨床上符合健保條件使用生物製劑治療的患者只占一小部分。 另外,近年來國內外陸續有大小型臨床試驗使用微菌叢植入治療(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治療潰瘍性結腸炎,其療效和安全性尚待進一步的證實。 王俊偉醫師提醒,潰瘍性結腸炎為慢性疾病,經過治療後即使症狀改善也不可任意停藥,就像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控制,應配合醫師視病況調整藥物劑量,長期服藥持續追蹤才能與疾病和平共處。日常生活建議培養良好習慣,如飲食作息正常、避免熬夜,讓免疫狀況維持穩定。 延誤治療問題多,及早治療很重要 延誤治療恐造成患者腸道出血,更甚者會導致嚴重貧血,出現其他腸道相關併發症,如腸阻塞、腸瘻管、腸穿孔等,部分患者可能因併發症需切除部分腸道。 潰瘍性結腸炎有時也會伴隨腸道外的症狀,如關節炎、皮疹、虹彩炎、肝臟病變等共病,若能順利控制發炎狀況,這些腸道外症狀也可獲得改善。 王俊偉醫師表示,發炎性腸道疾病患者罹患腸道癌症的風險也遠高於一般人,一旦罹病超過十五年,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恐攀升至一般人的2倍,通常患者確診發炎性腸道疾病超過十年,都會建議每年定期做大腸鏡追蹤腸道黏膜狀況。 潰瘍性結腸炎若能及早控制發炎,多數患者的生活品質皆可與常人無異,及早治療也可減少併發症產生,避免引發不可逆併發症而造成遺憾。 潰瘍性結腸炎保養重點 王俊偉醫師強調,生活規律很重要,可減少免疫系統絮亂,有助病情的穩定。 至於飲食部分,應以均衡飲食為基礎,適當補充水分,因患者腸道較敏感,對某些食物耐受度較低,過於刺激性、油膩或易引起脹氣的食物都要盡量避免。此外,每個患者對食物敏感度、耐受性不同,醫師建議應確實紀錄容易引發胃腸道不適的食物,日後盡量避免攝取。 有些患者因腸道長期發炎已造成貧血,建議可多補充鐵質、葉酸(如動物內臟、貝類和綠色蔬菜);攝取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則有助腸黏膜修復。若有抽菸、喝酒、檳榔等習慣應盡量避免,因為這些習慣不只對腸道有害,對其他器官也會有影響。 醫師貼心小提醒 王俊偉醫師提醒,潰瘍性結腸炎初期症狀與腸躁症、腸胃炎類似,但若長期有慢性腹瀉、甚至偶有解血便的情形,務必盡早就醫,及早診斷及早治療,預後才會較佳。潰瘍性結腸炎屬於終身疾病,倘若確診罹病,也請務必配合醫師持續治療,切莫擅自停藥,如此一來才能讓病情穩定,避免併發症產生,也能有更好的生活品質。 ※本文由 照護線上 授權使用,未經同意,請勿擅自轉載。 原文出處

天氣爆熱要小心!三招保護心血管

2019年11月20日
公開
164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台灣的氣候炎熱,經常出現攝氏35、36度的高溫,相對濕度亦相當高,這樣的環境會對身體造成相當大的負荷。 炎熱的環境對心臟會有什麼影響?阮綜合醫院心臟內科林韋丞醫師表示,在炎熱環境之下容易流汗,如果大量流汗沒有補充水分,會有脫水的現象,嚴重可能出現休克。而且大量流汗除了流失水分之外,也會流失電解質,導致電解質失衡。   對於本來就有心臟疾病的患者來說,處於炎熱的環境而大量流汗,會使得心跳加速增加心臟負擔,容易產生心律不整,並讓原有疾病惡化;血管阻塞的患者就會出現心絞痛、心肌梗塞的問題。 心臟衰竭患者體內水分多、容易水腫,多流點汗對消除水腫有幫助嗎? 林韋丞醫師指出,運動對於病患確實是一件好事,適當的運動可以增加心肺功能,但是我們不會建議患者以「大量流汗」為目標,因為大量流汗雖然對於病患水腫問題有些許改善作用,不過卻可能造成電解質不平衡,患者如有服用心臟用藥,電解質不平衡可能跟藥物產生交互作用,容易導致心律不整。   考慮到心臟負擔、電解質等面向後,要注意「大量流汗」這樣的劇烈水分變動,是對心臟衰竭患者是較為不利的。 心臟衰竭患者可以喝運動飲料嗎?補充水分時要注意什麼? 運動飲料裡面有水分和電解質,但是水分跟電解質並不需要刻意喝運動飲料補充,平日均衡的飲食對電解質補充就已經足夠,除非經過劇烈運動大量流汗,才考慮適量補充運動飲料。 林韋丞醫師提醒,最忌諱的是「一口氣喝下1,000-2,000毫升」這樣的「快速補充」。對於心臟功能較差的病患,快速補充會導致水分堆積,造成心臟負擔,可能會讓患者愈來愈喘。林韋丞醫師建議,補充水分務必把握三個原則:「少量、多次、慢飲」。心臟衰竭患者可以試著每次喝200-300毫升,用2至3次慢慢將流失的水份補回來,喝的時候切記不能速度太快,才可以達到補充體力又不影響健康的目標。 大熱天讓人容易口渴,要如何評估喝水量夠不夠? 要怎麼知道身體的水分是否足夠?林韋丞醫師道,很重要的就是觀察身體狀況,有幾個簡單的方法讓大家評估,如果身體脫水,口腔黏膜會顯得乾燥、皮膚在炎熱環境下應該流汗,但是汗水卻不出來、而且眼睛有乾澀現象,這種口乾舌燥的現象就是提醒大家應該多補充水分。   還有一個很好監測的方式就是觀察「尿液顏色」,正常尿液顏色是呈現淡黃色,假如尿液的顏色很深,就表示身體的水分不夠,要多喝水補充;如果尿液顏色偏淡,就表示體內水分較充足。 心臟衰竭患者可以吃冰、喝冷飲嗎? 我們知道「天氣冷」對於心臟病患者本身就是一種負擔,而在炎熱的環境下若快速的飲用大量冰水,也可能會導致血管收縮。若本來心臟就有問題,這樣的溫度變化可能導致疾病惡化。 然而,這並不是說心臟衰竭的病患都不能喝冰水。林韋丞醫師舉例道,大家到日本旅遊會發現,日本餐廳都提供冰水,日本人四季都在喝冰水,即使冬天也照喝不誤。他們飲用的方式是慢慢地喝,讓水進到身體有慢慢回溫的作用,使身體得到舒緩,又不至於對器官產生負面影響。因此,重點不在於「冰水」,而是「飲用的方式」,最好以緩慢飲用的方式讓身體去適應這些變化,對心臟的影響會比較少。 心臟衰竭患者在大熱天有什麼需要忌口的嗎? 心臟衰竭患者最需擔心的還是水分的問題,務必要記得,運動完補充水分的三個原則:少量、多次、慢飲。 林韋丞醫師指出,有些患者會擔心鹽分攝取太多造成體內的堆積,而改使用「低鈉鹽」。不過這時也得注意,低鈉鹽是用「鉀離子」取代鹽分中的「鈉離子」,鉀離子吃多了也會累積,與心臟衰竭的藥物產生交互作用。因此飲食重點不是一昧吃低鈉鹽,而是要注意身體水分及鹽分攝取達到平衡。 心衰竭患者務必將「量體重」列為居家保健的重點項目,監控自己是不是攝取過多水分。舉例來說今天量體重50公斤,隔天量體重變成52公斤,再隔一天量體重變成54公斤,在短短兩天內增加4公斤,這麼多一定是水分過多,一般攝取食物體重不會增加這麼快。注意體重,是讓心衰竭患者維持健康的重要手段。 開冷氣後室內、室外溫差大,忽冷忽熱對心臟有什麼影響? 假使室內、室外溫度忽冷忽熱的時候,會對心臟病患者造成影響。我們從外頭炎熱的環境下急速地進到冷氣房,會導致血管收縮,因此溫度的快速變化可能導致心臟病發作。   要避免這樣的狀況,林韋丞醫師建議心臟病患者盡量於炎熱環境下保持愉快的心情,適當補充水分,別讓自己太煩躁。不要因為天氣很熱,就將冷氣調到17-18度,請設定在對人體最舒適的溫度26-28度之間,才不至於讓血管快速收縮。 游泳很消暑,心臟衰竭患者適合游泳嗎? 「所有心臟病患只要在身體允許的情況下,醫師都建議要保有運動的習慣。」林韋丞醫師道:「運動可以改善身體肌耐力、心肺功能、甚至可以達到減重或塑身的效果,對病患都是有利。」因此,若於炎熱天氣選擇去游泳消暑,自然是很好的做法。只不過心臟衰竭患者於運動前要注意先熱身,並吃一點東西讓身體有足夠的熱量會比較安全。 當從炎熱的氣溫進入到冰涼的水溫時,切記動作要緩慢漸進,畢竟溫度的快速變化會對心臟產生負擔,因此無論是要進入三溫暖、溫泉、冷水池,或要起身離開,動作都請盡量放慢。最好於適應溫度變化後,再做下一個動作,比較不會有頭暈的狀況。 醫師會建議患者於炎熱的天氣從事哪些運動呢?該注意什麼? 目前認為以運動治療來進行心臟復健,可以改善心臟相關死亡率。林韋丞醫師建議,心臟衰竭患者要養成固定的運動習慣,像是游泳、慢跑、健走等,利用這些運動增加身體的肌耐力與心肺功能,有助於控制心臟衰竭病情。 了解自己的運動狀況也是評估身體很好的一種方式。例如以前30分鐘可以走3公里,最近30分鐘連1公里都走不到,還覺得非常不舒服,這種於短時間內運動能力急速下降,就得特別注意是不是心臟或是肺部出了狀況! 平常運動時,最重要的就是適度,且要穿透氣的衣服,運動過程中要準備充足水分並適時補充。運動過程中覺得身體不適就應該停止。然而,停止動作也別操之過急,心臟衰竭患者很忌諱劇烈運動時突然停下來,像是快速跑步時若突然煞車,少了暖身或是慢走的緩衝,會造成心臟血壓的急速變化,導致頭暈不適。 運動是好事,但林韋丞醫師提醒,心臟衰竭患者可先與醫師討論自己適合的運動方式及強度再進行,並於四周有人的情況下運動比較有保障,若運動時感到身體不適請記錄心跳、血壓,假如症狀偶爾發生可以等下次回診再與醫師討論,如果每次運動都感到身體不適,而且有愈來愈嚴重的狀況,應該提早回診。 最後要提醒大家,千萬別因為透過運動感覺身體好轉後就擅自停藥喔。   原文出處

眼睛乾澀好疲勞,乾眼症檢測、保養懶人包

2019年11月18日
公開
443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長時間待在冷氣房、盯著電腦工作、追劇、或滑手機後,是否會感到眼睛乾澀、疲勞、或經常流眼淚呢?小心,可能是乾眼症喔。 聽到「乾眼症」,多數人可能會誤以為只有「眼睛乾澀」才是「乾眼症」。錯!有不少人會因為眼睛受到刺激,而不停地眨眼與流眼淚! 簡單來說,眼睛需要充足的淚液才能潤澤,讓人舒適用眼,假使分泌的淚液量不夠、淚液成分異常、揮發太快等,都會造成乾眼症。 當眼睛出現症狀時,先別急著自行購買眼藥水亂點,因為在乾眼症患者有人缺水、有人缺油、有人既缺油又缺水,若亂點藥水,非但沒有幫助,還可能傷害眼睛。讓我們跟著懶人包,搞懂乾眼症,以及正確保養。 乾眼症不只有乾澀,症狀很多樣 乾眼症的表現不只有乾澀,患者的症狀相當多樣,部分症狀可能不容易讓人聯想到乾眼症,而延誤就醫的時機。 如果常常覺得眼睛容易疲勞,有灼熱感、刺痛、搔癢、暫時性視力模糊、眼皮緊繃沉重、畏光、發紅、有異物感、經常流眼淚,或者分泌物黏稠、早上起床時難以睜開眼睛,就要小心是否為乾眼症。   大家通常會以為乾眼症容易發生於年紀較大的族群身上,或罹患乾燥症等自體免疫疾病的患者。然而隨著生活型態改變,現代人經常待在冷氣房裡,空氣較乾燥,而且每天都有好多文章、影音、新聞等著我們觀看,長時間盯著電腦與手機讓人用眼過度,導致年輕族群乾眼症患者的數目持續增加。 缺油、缺水都乾眼! 有些患者在聽到「乾眼症」時,會直覺地以為只要「點點人工淚液」就好了。然而,自行點藥水可能無益,甚至有害。 我們的淚液並非單單只有水,其中包含了油脂、水、和黏液,分別由不同的腺體分泌。 眼瞼的「瞼板腺」可分泌油脂,能夠減緩水分蒸發。 「淚腺」可分泌含電解質、蛋白質等的水液。 散佈於結膜的「杯狀細胞」能分泌黏液,讓淚液均勻分布在眼球表面。   由此可知,乾眼症可能有不同的型態: 缺水型:當淚腺受到破壞、功能退化、異常,將導致淚水減少,像是中老年人淚腺退化、更年期女性荷爾蒙改變、或有自體免疫性疾病,都可能出現淚水分泌不足的狀況。 缺油型:若瞼板腺阻塞、萎縮,導致油脂分泌異常,淚液缺少油脂層,而使水分快速蒸發。瞼板腺是長條形線體,開口在睫毛根部附近,其分泌的油脂一般會在眨眼時排出並分布於淚液表層。正常時候,我們的眼睛每分鐘會眨15~20次,但當我們緊盯螢幕、手機時,眨眼頻率不自覺地下降,影響油脂的排出。瞼板腺開口阻塞,可能導致瞼板腺發炎、萎縮,乾眼症狀會愈來愈嚴重。 混合型:眼睛既缺油又缺水。 臨床上多數乾眼症患者屬於缺油型或混合型,而非大家最直覺想到的「乾眼就是缺水」。因此要提醒大家,若擔心自己出現了乾眼的症狀,千萬別自己亂點眼藥水,最好讓醫師檢查評估,再對症下藥。 乾眼症的治療與保養重點 1. 務必讓眼睛多休息,避免長時間用眼。不要過度使用3C產品,滑手機或用電腦時不要緊盯螢幕,記得要多眨眼、定時休息。睡眠務必充足。 2. 缺油性乾眼症患者可以適度熱敷。早晚使用熱毛巾、熱敷袋熱敷眼睛15分鐘,溫度應維持在攝氏45度,避免燙傷。熱敷能幫助軟化堵塞瞼板腺的油脂,之後可再透過眨眼或按摩,排出分泌物、減少阻塞。 3. 飲食方面,可適量補充含Omega-3的魚油、亞麻仁油、核桃,這些屬於不飽和脂肪酸。同時,記得多攝取含維他命A、C、E的蔬菜及水果,也會有幫助。 4. 平日可以在冷氣房內多放一盆水,增加室內溼度,減緩淚液蒸發的速度。 5. 騎乘機車時可配戴護目鏡或全罩式安全帽,減少迎風的狀況。 6. 最好定期檢查眼睛,留意視力狀況與眼睛的健康。如果覺得眼睛乾澀不適,更要盡快就醫,避免錯過治療時機。嚴重乾眼症會惡化生活品質,還會損害角膜、影響視力。 7. 必要時醫師會建議接受瞼板腺攝影,這是非侵入檢查,可以進一步評估瞼板腺是否有阻塞、萎縮的狀況。 8. 對於瞼板腺功能異常患者,醫師可能會用瞼板腺夾疏通瞼板腺,或者也可以考慮在門診透過熱脈動治療儀器對阻塞部分加強治療,熱脈動治療是於眼瞼內側以恆溫加熱瞼板腺,先軟化滯留在瞼板腺中凝結的油脂,然後配合眼瞼外部脈壓按摩,有助疏通阻塞的瞼板腺。   貼心小提醒 看完這篇文章,記得要抬起頭看看遠方、眨眨眼,讓眼睛休息。倘若經常感到眼睛乾澀不適,不要自行購買眼藥水、人工淚液,務必尋求醫師協助,找出病因,正確治療!   原文出處

用氣炸鍋後,天天吃炸物也健康?

2019年11月15日
公開
94

作者:白映俞 醫師 「用過了就回不去了!」 「吃起來真的很棒呢!你一定要試試看!從牛排到蛋糕都可以做!」 「只用一點點的油!包準讓你吃薯條時的罪惡感減半再減半!」 許多擁有氣炸鍋的人都在狂PO自製的美食照,尚未購入的人則把氣炸鍋列在願望清單。每隔一兩年,就會流行著不同的廚房家電,這次標榜能做出健康炸物的氣炸鍋,真的有比較健康嗎? 要看氣炸鍋之前,我們先想想,油炸物為什麼不好? 先來看個簡單的數據:100克的不帶皮「烤雞」其總脂肪量為3.6克,而100克的不帶皮「炸雞」總脂肪量為4.7克。也就是說,炸雞的油脂含量會比烤雞多了三成。 炸物除了熱量高、油脂含量高之外,食物經高溫油炸也會產生一些化合物。含澱粉食物經高溫加熱後會產生丙烯醯胺,好吃的炸物,像是薯條、洋芋片等油炸的馬鈴薯食物就會產生丙烯醯胺。丙烯醯胺屬於致癌物,與子宮內膜癌、卵巢癌、乳癌、胰臟癌、食道癌發生相關。吃多了澱粉炸物,丙烯醯胺會變多,對健康而言就不是什麼好事了。 炸肉類時物裡的多環芳香烴與多環胺類比較多,我們平常大概對這些化合物名稱感到很陌生,但只要記得,這些化合物常屬於致癌物,長期接觸與肺癌、肝癌、胃癌、皮膚癌等多種癌症有關。而用愈高溫烹調,時間愈久,就愈容易產生這些化合物。   油炸時食物會經歷高溫,產生梅納反應,而出現糖化終產物,讓蛋白質或脂肪加上糖分子連結在一起,累積愈多糖化終產物,與肌少症、糖尿病、心臟疾病、腎臟病、阿茲海默症等諸多慢性疾病有關的! 大家都知道「油炸食物吃多了不好」,那氣炸鍋是怎樣的烹調方式呢? 過去要起一大鍋熱油才能炸的鹹酥雞、麥克雞塊,負責傳導熱能的是這鍋液態油。現在可以用氣炸鍋,約一匙的油就能做到。氣炸鍋會讓熱空氣在食物周圍循環,使食物快速均勻地受熱,傳導熱能的是對流的熱空氣(這點與烤箱類似)。食物經氣炸鍋烹調後,能創造出酥脆的外皮,做出來的食物顏色很接近原本炸物,口感潤澤度也像。通常利用氣炸鍋時,溫度設定會超過攝氏150度,料理時間會比油炸需要得更長一點。   氣炸鍋的可能好處 原本我們是從一大鍋熱油中撈出炸雞塊、炸雞翅、炸薯條等炸物,但改利用氣炸鍋做這些炸物時,所需的油較少,雞塊、薯條不會先吸油吸得飽飽的。一隻油炸雞腿含有19克的油,同重量的氣炸雞腿含油量則降到5克。將油炸方式改成氣炸後,同重量的食物熱量也變少了。因此進食者吃的油減少,熱量也減少,因此可能可以減輕體重。 前面提到「含澱粉食物經高溫加熱後會產生致癌物丙烯醯胺」。2015年有篇研究比較了在同樣溫度(攝氏180度)下,油炸薯條和氣炸薯條裡內含有的丙烯醯胺差別,發現氣炸薯條的丙烯醯胺比油炸薯條少很多。 也就是說,氣炸鍋比起原本的油炸方式,提供了油少一點的炸物選擇,氣炸澱粉類食物後的致癌物丙烯醯胺量也變少。 百利無一害? 然而若我們氣炸的是肉類呢?像氣炸雞腿、氣炸雞翅、麥克雞塊等,氣炸鍋的溫度同樣很高。而只要蛋白質遇上高溫,就會產生比較多的多環芳香烴與多環胺類化合物,增高罹癌的可能性。 因此比起其他用水煮的、川燙、中小火快炒的烹飪方式,氣炸鍋提供的溫度高、時間長,並不會比較健康。氣炸鍋適合用來取代油炸食品,而不是取代所有烹調方式。我們應該是要減少炸物的攝取量,而不是換另種高溫烹調方式。 目前單獨根據氣炸鍋所做的長期健康研究結果有限,然而多數營養專家認為,氣炸增加的是口感或炸食物的方便性,比油炸減少了油脂使用,但並不代表氣炸方式會比燉煮等其他烹調方式健康。高溫會影響食物–尤其蛋白質–的後續變化,因此「健康的炸物」是難以存在的。   日常生活中,千萬不要以為「氣炸的薯條、雞塊很健康,我可以多吃一點」,「自從改成用氣炸鍋後,我就可以天天吃炸雞」。許多人在減輕罪惡感後,心裡門檻降低,反而吃下更多的炸物,這樣並不ok;更不要把原本用煮的、燉的食物都改成用氣炸方式上菜,天天用餐餐用氣炸鍋處理食物。應該還是要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吃水煮、川燙、中小火快炒的瘦肉蛋白質,減少攝取極高溫烹調物,才能稱得上健康飲食。 原文出處

心臟衰竭問題多,8個迷思要破解!

2019年11月15日
公開
177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隨著人類壽命延長,心臟衰竭變成日益普遍的問題,但多數民眾對心衰竭卻存在許多迷思。根據網路調查發現,多數人認為患有心臟衰竭就等於「快死了」,同時也低估了心臟衰竭患者需要經常住院的嚴重性。 當生活型態改變,俗稱三高的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已經變成常見狀況,然而許多患者卻存有「不舒服再來吃藥」的僥倖心理,錯過治療的好時機,放任三高逐漸演變成嚴重的心血管疾病。 正確認識是很關鍵的健康起點,讓心臟專家來破解8個常見迷思! 迷思一:我的體重很標準,不會心臟衰竭? 「這個說法不對,」彰化基督教醫院心臟內科陳清埤醫師強調,「體重正常的人不見得就沒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若體重正常,但長期有高血壓問題卻沒好好控制,還是可能造成心臟衰竭。」 除了長期高血壓之外,在台灣常見的心臟衰竭原因還有狹心症、糖尿病、慢性病、腎臟病、感染、與心臟瓣膜問題。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才能保護心臟。 迷思二:醫生說我心臟很大顆,是不是代表心臟很有力? 「我們的心臟是一個幫浦,要負責把回到心臟的血液再度擠出去。心臟肌肉有厚度,圍成一個空腔,等待血液回填後再將血液擠出。」陳清埤醫師解釋道,「所謂的心臟擴大有兩種可能,一種是『腔室變大』,另一種則是『心臟壁變厚』,也就是心肌肥厚。通常在照X光時診斷的心臟變大顆是指腔室變大,X光下較無法呈現心肌肥厚。然而不管是哪種心臟擴大,對心臟都不好。   「可以把心臟想像成一顆氣球,如果把氣球吹到一定大小時就把氣體放掉,這顆氣球就能重複使用。同樣一顆氣球繼續吹,使其不斷變大,就容易導致彈性疲乏,嚴重會爆炸,這是彈性原理。」陳清埤醫師道,「所以心臟大顆不好,心臟變大時要回擠血液就需要用到更大的力量,反而更容易得心臟衰竭。」 迷思三:有心臟病才會心臟衰竭嗎? 心臟病是造成心臟衰竭很常見的原因,通常是比較嚴重的心臟病會造成心臟衰竭。想想看,如果是心臟的小血管塞住,對心臟收縮整體影響不大,不一定會造成心臟衰竭;若為心臟大血管塞住,代表有大片心臟肌肉受損,就會造成心臟衰竭。 然而心臟病僅是造成心臟衰竭的眾多原因之一。如果高血壓長期不受控制,或本身患有糖尿病,都可能帶來心臟衰竭的危害。接著則是腎功能差、長期洗腎的患者。還有一些人是本身心臟瓣膜功能不佳,就好像零件故障,就會讓心臟這個幫浦更容易失靈。感染也會帶來心臟衰竭,感染流感病毒、登革熱病毒、腸病毒、腺病毒時,部分患者可能併發心肌炎也要非常小心。 迷思四:老年人才會心臟衰竭嗎? 陳清埤醫師道,大概有七成的心臟衰竭是發生於65歲以上的長者,罹患高血壓、糖尿病,狹心症,或有心臟構造瓣膜問題。   然而感染腸病毒、登革熱導致心臟肌肉發炎,進而產生心臟衰竭這樣的狀況,就比較容易發生在年輕人身上。有些年輕人則是帶有先天性心臟病,而進展到心臟衰竭。 迷思五:心臟衰竭沒救了,只能等死? 心臟衰竭分為四級,到達第四級的時候,平均五年的存活率剩下一半,死亡率比癌症死亡率高。假如還在第一、二、三級,只要接受良好的藥物控制,存活會超過五年以上。 「如果到心臟衰竭第四級,且藥物難以治療,最後還有一步就是換心,或選擇放心室輔助器於左心室,延長心臟衰竭患者的壽命。」陳清埤醫師表示,「不能說完全沒希望,台灣換心手術做得很好,如果有人捐贈心臟,末期患者有機會可以存活下來。」當然,在疾病早期就認知疾病的嚴重性,並好好按照醫囑控制與治療,才能增加存活的機會。 迷思六:心臟衰竭是不是只要吃強心劑就可以了? 「很多人會想,如果心臟沒有力,那我補充個藥物增加心臟的力氣,不就可以了嗎?」陳清埤醫師道,「確實我們可以利用強心劑來治療心臟衰竭的症狀,但這是比較後線的藥物。說到要延長心臟衰竭者壽命的藥物,並非強心劑,有些血管擴張藥物能減輕心臟負擔,才能真正延長心臟衰竭者的壽命。」找出根本問題,對症下藥才能避免心臟損壞。 迷思七:心臟衰竭患者都不能運動吧? 陳清埤醫師叮嚀道,「心臟衰竭可分為『穩定』與『非穩定』。穩定的心臟衰竭患者應該要運動喔!不過最好要有三個月的時間,於專業復健人員的指導下做運動,學會動作後再回家照著做。」 如果本來運動做的好好的,後來突然做著做著覺得太喘,則要回顧幾件事:最近有沒有按時服藥?飲食是否吃太鹹?是否有情緒上的問題?這三個因素都會造成運動負荷量降低。萬一患者運動後發現很喘,需要趕緊回門診與醫師討論,重新安排、評估。若醫師判斷為不穩定的心臟衰竭,則暫時不建議於不穩定的狀況下運動。 迷思八:症狀改善了是不是就可以停藥? 能不能停藥需要看造成心臟衰竭的原因來決定。若當初是急性感冒造成了心臟衰竭,後來心臟狀況恢復得不錯,就有機會停藥。如果是像高血壓這樣的慢性病引發的心臟衰竭,就比較難停藥,但靠著改善生活型態,患者就能減少服用的藥物量。   按時服藥,是對心臟最好的選擇。此外還要做到幾件事,包括遵照醫師指示運動、不要熬夜、不要大吃大喝、並記得避免吃太鹹。要記得定期量體重,體重增加通常代表身體積水,要隨時跟醫生回報體重上升的問題。 陳清埤醫師表示,若能做到每天定期吃藥、生活作息正常、生活習慣良好、不要抽菸、不要喝酒、定期量體重,跟醫生保持聯繫,就能與心臟衰竭這個慢性病和平更存。   原文出處

這幾種腹痛很要命,千萬不能等!

2019年11月13日
公開
227

  作者:白映俞 醫師 相信每個人都有肚子痛的經驗吧!不管是多做了幾下仰臥起坐,這幾天排便不順,或是被躲避球打到,都可能讓我們感到肚子痛。雖然通常肚子痛時我們都是忍一忍就過去了,但你也一定聽過:「XXX肚子痛,送到醫院醫師說要開刀!」或是「XXX只是說他肚子痛,沒想到過一天後就死掉了!」這樣的情景。 究竟哪些樣貌的腹痛要非常小心,並盡快就醫呢?不囉嗦,先直接告訴大家: A:肚子非常痛,痛到你連動都不敢動,只要一換姿勢就更痛。 B:一碰到肚皮就大痛。 C:不但腹痛,還伴隨著上吐下瀉。 D:肚子愈來愈脹。 E:腹痛的同時還在發高燒。 F:腹痛的同時感覺到胸痛或胸口緊緊的、像被重物壓住。 G:是因為車禍或事故造成的肚子痛。 H:腹痛之外,伴隨著皮膚顏色變黃。 I:腹痛之外,伴隨著血便。 以上這些狀況代表著需要緊急處理的急性腹痛,可能起因於心臟或腹內器官血液循環不足、血管出血、腹內臟器破裂、腸胃道阻塞、或感染發炎嚴重等需緊急處理的問題。要趕快就醫檢查並接受治療。 幸好,真正嚴重的腹痛也沒那麼多,接下來就讓我們看看平常最易發生的腹痛原因有哪些吧! 消化性潰瘍 代表胃或十二指腸的內層黏膜破損受傷,起因於胃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或是長期服用某些止痛藥所引起,而抽菸與喝酒會讓症狀更惡化。患者會上腹疼痛,有燒灼感,嚴重時可能造成出血或腸胃穿孔。 腸胃炎 飲用不乾淨、受汙染的水源或食物之後,受到輪狀病毒或其他細菌、細菌毒素感染而引發的,通常不需特別治療,休息並多補充水分即可。但只要發現自己高燒超過39度,大便中帶血,持續嘔吐,或嚴重脫水就需要尋求醫療協助 便祕 大便變硬、很乾,解便時需要非常出力,就可能是有便秘問題,要注意每天該飲用足量的水,多吃含纖維的食物,並調整生活型態,培養規律的排便習慣。但若伴隨腹脹、發燒、嘔吐、或肛門皮膚裂開,就需就醫檢查。 闌尾炎 闌尾位於盲腸底部,是段細細長長的管狀構造,容易被糞便或食物殘渣卡住後就發炎、腫脹、潰爛、壞死。闌尾發炎初期患者會覺得肚臍周圍悶悶脹脹的很不舒服,接下來疼痛的位置逐漸轉移到右下腹,甚至可能會痛到讓人直不起身。確診後常需要以手術治療。 膽結石發作及膽囊發炎 膽結石是膽汁長期鬱積於膽囊內爾後結晶形成,其實並不少見。若膽囊收縮時將膽結石擠入細小的膽囊管內,膽結石便可能卡在管子內造成阻塞,膽囊收縮時就會造成腹痛。若膽結石自動排出,就不需處理,但假使膽結石持續卡在膽汁分泌的通道,無法排出的膽汁與分泌物使膽囊愈來愈脹後壓力過大,便會出現膽囊炎。患者通常會感到右上腹痛,甚至有發燒及黃疸等症狀。 胰臟炎 急性胰臟炎最明顯的症狀就是上腹痛,疼痛還會延伸到背部。若在胰臟炎發作時進食,腹痛會加劇。因此醫師常囑咐胰臟炎患者要先禁食幾天,以減少胰臟分泌消化酵素。症狀輕微的患者只要禁食就好,但嚴重者會噁心嘔吐、發燒、心跳加速,甚至休克。慢性胰臟炎的症狀也是以上腹疼痛為主,但通常症狀較輕微。 憩室炎 憩室是從大腸表層突出的囊狀構造,平常不太會造成症狀,但若糞便卡在憩室久了造成發炎後,則會帶來腹痛腹脹,甚至急性腹膜炎及膿瘍等危險。 要提醒大家,不是只有腸胃道的問題會造成腹痛,急性心肌梗塞、腹主動脈瘤、泌尿道結石、骨盆腔感染、疝氣、月經週期、甚至帶狀疱疹等各部位器官都可能會造成腹痛。要鑑別診斷的疾病非常之多啊!所以,看完這篇不是要大家學會分辨自己的肚子痛是哪一種,但一定要記得,若有我們前面提到的「需非常小心的肚子痛特點」,就請趕快就醫檢查吧! 什麼?忘記了嗎?趕快再重頭看一次吧。   原文出處

比癌症更致命的疲球心-心臟衰竭

2019年11月11日
公開
404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聽到癌症大家都會很緊張,但是多數人恐怕不曉得,心臟衰竭比癌症更致命! 新光醫院心臟科邱俊仁主任表示,「心臟衰竭」是醫學上的名詞,比較難懂,因此有時會用「疲球心」,或者直接跟病人說心臟無力。心臟就像馬達,要有力收縮才可以把血液打到全身;心臟無力時,水跟血就會積在心臟、肺臟裡面,讓患者喘,又因為打到全身的血液太少,人就會虛弱無力、勞動會喘、水腫、耐受力變低。 心臟衰竭分為兩種,一種是「心臟收縮功能不好」,代表收縮沒有力,輸出率不好,能打出去的血流小於40%。中年男性心肌梗塞,心臟受傷後收縮不好,就容易演變成這種心衰竭。另一種則是「心臟收縮正常,但舒張彈性比較差」,比較常發生於老年人,以女性居多,這些患者的心臟收縮力還好,只是高血壓多年,造成心臟彈性不好。 很多患者不曉得自己罹患心臟衰竭! 在台灣65歲以上的銀髮族群裡,有6-10%的人有心臟衰竭;70歲以上,約有10-20%的人有心臟衰竭,比例頗高,但多數人不知道自己的心臟已經變成「疲球心」,以為喘個幾天就好了,直到某次突然嚴重的喘與水腫才趕緊至急診就醫。照X光、做心臟超音波,才被診斷出心臟衰竭。 住院次數愈來愈頻繁、天數也愈來愈長 剛被診斷心臟衰竭的病人可在門診以口服藥物治療,但隨著疾病的嚴重度加重惡化,可能就需要住院治療。在台灣,平均每20分鐘就有一個病人因心臟衰竭而住院,平均住院天數達12天,而且約有三分之一的患者於出院後的三個月內需要再度住院。   「根據歐美統計,心臟衰竭在內科系住院佔了最高的百分比,患者常常因為病情急性惡化而住院,例如:感冒、肺炎、感染、吃太鹹,或者藥物控制不規則等。」邱俊仁醫師表示,「患者的住院次數會愈來愈頻繁,住院天數愈來愈久,治療效果愈來愈差,例如以前五年住一次院,後來變成四年住一次、三年住一次,後來出院後兩三個禮拜就住院,而且以前打利尿劑住兩三天就好,後來是住一個禮拜,然後住半個月、一個月,愈來愈無效,愈來愈長,這種趨勢在心臟衰竭常常發生。」   五年存活率可能比癌症還要差 一個人得到癌症都會覺得自己可能活不久,但實際上罹患心臟衰竭更麻煩。舉女性最好發的乳癌來說,若得到乳癌第二期,五年存活率可達九成。以國人最好發的大腸癌來說,第三期患者的五年存活率約有六成。可是心臟衰竭的五年存活率約五成,有一半的患者在診斷後的五年內會離開。 邱俊仁醫師強調,「如果能好好治療,心臟衰竭死亡率會下降,五年的死亡率有可能從五成降低到兩成多左右。」 為何心臟衰竭容易造成死亡? 「心臟衰竭除了心臟無力之外還有很多併發症,因為血液打不出去,無法供應全身所需,腦部、腎臟、肝臟等重要器官的功能就會變差,而漸漸導致多重器官衰竭。」邱俊仁醫師提醒道,「心臟衰竭還可能造成猝死,因為擴大無力的心臟容易亂放電,若產生致命的心律不整就會讓人猝死。」   心臟衰竭帶來的損害很全面,畢竟心臟是中樞,一旦心臟衰竭自然會拖累全身各個器官,產生嚴重併發症,並引發致命心律不整跟心肌梗塞,比許多癌症更容易造成死亡。 若想要降低心臟衰竭的死亡率,應該由哪些方面著手? 要降低心臟衰竭的死亡率,必須有「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概念。 邱俊仁醫師表示,診斷出有心衰竭後,醫師會查明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了患者的心臟衰竭,例如當心臟冠狀動脈缺氧、阻塞,也就是大家常聽到的「狹心症」而導致的心臟功能變差,這時治療心衰竭就需給抗凝血劑、把阻塞的血管打通。如果是比較年長的患者,其心衰竭常是高血壓引發的居多,因為高血壓會造成心臟硬化彈性差,這時我們必須努力控制血壓。還有一些患者是瓣膜脫垂、鬆掉、或者瓣膜打不開,給予藥物治療的同時還要考慮修補瓣膜。另外有些人則是心肌的疾病,引發心肌肥厚或擴大變形,這時要查出原因矯正心肌病變。有人的心臟衰竭來自於感冒病毒感染的心肌炎,有的人是心律不整,無論是跳太慢讓血液打出去少,或跳太快讓心臟來不及反應,都容易加重心臟衰竭的狀況,這時則要治療心律不整,矯正心臟跳動時的速率與規則。 「第一先診斷什麼原因造成心臟衰竭,這是重點,」邱俊仁醫師道,「查出來後矯正原來的問題,並用最標準的藥物跟生活型態控制來減低症狀,才能治療心臟衰竭,預防再住院跟減少死亡。」 癌症有篩檢,心臟衰竭能夠篩檢嗎? 邱俊仁醫師指出,本身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屬於是高風險,最好定期在心臟科門診追蹤。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三高,務必治療預防。抽煙、年紀較大或曾有心血管疾病的家族史,都屬於危險因子,要提高警覺。   至於有症狀的人,例如會喘、耐受力差,可能要去檢查,看看喘的問題是心臟、肺臟、或其他疾病造成的。喘有分四級,第一級就是一般運動勞動不會喘,勞累不會胸痛;第二級是劇烈運動就會喘;第三級是稍微運動就會喘;第四級稍微動或是休息都會喘跟無力,如果發現喘的次數從一級變二級,或者二級變三級,最好趕緊就醫檢查。   原文出處

每踩一步都是煎熬 – 足底筋膜炎(懶人包)

2019年11月08日
公開
699

  作者:白映俞 醫師   周年慶的大血拚,讓你雙腳腳跟愈來愈痛,走路力不從心,每踩一步都是煎熬嗎?小心,這可能是「足底筋膜炎」。足底筋膜炎是最常引起腳跟疼痛的原因,因此若你腳跟疼痛的話,「八成」是由足底筋膜炎(plantar fasciitis)引起的喔!   足底筋膜是連接腳跟與腳趾頭的一層厚實筋膜組織,能支撐足弓。足底筋膜原來是像避震器般,能夠吸收我們體重及動作帶給足底的衝擊力道,但如果「過勞」,承受壓力過大則會造成拉傷,反覆的受傷會讓這層筋膜有多處的小型撕裂傷,受傷後足底筋膜會發炎、腫脹、變得脆弱,患者於站或走路時就會感到疼痛。足底筋膜炎可以兩腳同時發作,也可能只發作於一腳。   典型的足底筋膜炎患者會表現起床後剛開始走路時腳很痛,多走幾步之後,僵硬痛感會逐步減輕,但一天下來多走幾回合後,又會開始痛了,尤其在爬過樓梯及穿高跟鞋站很久後,痛感就會愈嚴重。如此的腳痛不適通常是漸進式的,不像痛風或關節發炎造成的腳痛可能來的那麼突然。然而若沒有適當的休息,繼續追趕跑跳,足底筋膜的發炎加重,也可能嚴重到完全無法站立或走路的程度。 (假使常常腳痛是痛在三更半夜,就比較不像足底筋膜炎發作,而可能是足附骨隧道症候群這類神經問題或關節炎發作。)   以下這些特性容易導致足底筋膜炎的發作: ● 中年人,其中又以女性較容易 ● 太過頻繁的走路及跑步,因此運動員或常常練習長跑的人容易有這毛病 ● 工作要求長時間站立,像老師、百貨專櫃人員、醫護人員等屬於高危險群。 ● 足弓太高或扁平足   以下這些特性容易也很導致足底筋膜炎的發作: ● 體重過重,或突然體重變重太多 ● 穿的鞋子不合腳,或鞋子已磨損嚴重 ● 阿基里斯腱或小腿肌肉太緊繃 ● 總在太硬的平面長時間走路或跑步(例如水泥地)   至於要如何改善足底筋膜炎呢? 最簡單的重點是,請先讓腳休息。 ● 體重過重的話要先減重 ● 減少在硬地跑步或走路的時間 ● 選擇能支撐足弓及足底的鞋子,也可以在鞋內加層由橡膠或塑膠做的軟墊 ● 先選擇對腳底衝擊力道比較小的運動,像是踩腳踏車、游泳,就比較不會讓腳底承受過多壓力   平時盡量多做伸展,包括腳趾頭的伸展及小腿肌肉伸展,像是平常要求自己多動動腳踝,讓腳底往上往下十次,再讓十隻腳趾頭各自動一動。 運動前,或起床後可做點伸展,利用毛巾伸展腳底是很棒的主意,你可以將毛巾放在床邊,早晨醒來還沒下床時,先做在床上,將毛巾繞過腳底,雙手各捉住毛巾兩邊尾端,保持腿不彎、膝蓋打直的狀況,施加手部力量,將毛巾及腳底板向身體方向拉,維持30秒,並多做個幾次,加強足底筋膜與阿基里斯腱的伸展。 提醒大家,如果你注意到有腳底痛的症狀,盡量不要拖延治療的時間。可以先去找醫師診斷是否為足底筋膜炎,並照著以上的方法以求改善。這些居家療法都無法立竿見影,而是要日積月累才能體會到改善。 更多改善足底筋膜炎的舒緩方式,請看「九招舒緩足底筋膜炎」。   若症狀嚴重,醫師會建議你服用藥物止痛,並加強改善足底狀況。有時也需要夜間護具的輔助,讓在睡覺期間仍維持著阿基里斯腱和足底筋膜的伸展,避免一早醒來症狀加劇。有時需要局部注射類固醇減少發炎,但太過頻繁的注射則會帶來反效果。 記住,95%的人可以靠著平時的注意保養與藥物而改善足底筋膜炎,僅有不到5%的人需要用手術治療。因此,面對足底筋膜炎,多伸展、找對鞋、適當運動及減重是非常重要的!周年慶不知道該從何下手的話,不妨就從一雙好鞋開始吧! 原文出處

終結傷「心」!傷害累積恐成心臟衰竭

2019年11月06日
公開
177

作者: 照護線上編輯部 我們的心臟每分每秒都賣力跳動,負責推動全身血液循環的重要任務,不難想像,當心臟功能變差無法推動足量血液維持身體所需就會造成「心臟衰竭」。病患最常見的症狀包括呼吸困難疲倦與下肢水腫。 導致心臟衰竭常見的原因有哪些呢?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內科主任蔡青峰醫師表示,心臟衰竭的原因很多樣,不過在心臟科病房或門診,最常見的是心臟本身問題所導致,包括冠狀動脈疾病(含有心肌梗塞病史)、瓣膜性心臟疾病(風濕性或退化性心臟病)、各種不同類型心肌病變、高血壓、心律不整等。這些原因會造成心臟結構功能的變化,進而造成心衰竭。 有些雖然不是心臟本身的問題,但長久下來也會導致心臟衰竭,例如糖尿病、高血脂、心臟毒性物質(酒精、藥物、毒品)。還有其他原因,像是荷爾蒙疾病、甲狀腺疾病、嗜鉻細胞瘤會造成不明原因血壓變高,這些內分泌系統疾病,也會透過內分泌或激素分泌,間接影響心臟,導致心臟衰竭。若是長期營養不良,也會造成心臟功能變差。 為何高血壓會導致心臟衰竭? 「高血壓沒有控制好,常會造成心臟肌肉肥厚。如果病患做了心電圖、心臟超音波後,發現左心室肌肉比較肥厚,有可能是高血壓已經一段時間沒有好的控制,才會導致高血壓性心臟病。」蔡青峰醫師解釋道。 高血壓導致心肌肥厚,會造成心臟衰竭最主要是因為心臟「舒張功能」不好,肺部的血流不容易流回心臟,患者很容易喘、下肢水腫。如果持續不控制,連「收縮功能」都會惡化,這時的心臟不只肥厚還會擴大,漸漸轉變為擴大型心肌病變,心臟功能將大幅下降。 若能好好控制高血壓,大部分病患的心臟功能都有機會慢慢回復。每當碰到這類病患,醫師都會一再強調把血壓控制好。 為何高血脂會導致心臟衰竭? 高血脂被認為是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心臟血管疾病(主要是冠狀動脈疾病)有諸多危險因子,例如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抽菸等,其中最重要的危險因子就是高血脂,包括總膽固醇過高、三酸甘油脂過高、低密度膽固醇過高等。 為何高血脂會影響心臟呢?主要與冠狀動脈阻塞疾病有關。蔡青峰醫師表示,冠狀動脈是供應心肌氧氣及養分的血管,長期高血脂會讓冠狀動脈狹窄、硬化,當冠狀動脈阻塞便會造成心肌缺血、缺氧,造成「缺血性心臟病」。   膽固醇過高、三酸甘油脂過高也是新陳代謝問題,通常會合併脂肪肝、肥胖,臨床上病人即使不是糖尿病,通常已經進入代謝症候群或者糖尿病前期,這些病人未來得到糖尿病機率很高,而糖尿病本身也是造成心血管疾病及心臟衰竭的重要因素。 為何高血糖會導致心臟衰竭? 糖尿病與心臟衰竭間的關係非常緊密,糖尿病是造成冠狀動脈疾病、的重要因子,糖尿病患族群中至少40%合併有冠狀動脈疾病,這些心血管疾病未來就是造成心臟衰竭很重要的因素。糖尿病患族群有15-20%合併心臟衰竭,糖尿病患族群死亡的原因裡有60%來自於心血管疾病。 蔡青峰醫師指出,糖尿病除了驗血糖還會驗糖化血色素,簡稱HbA1c,單位是「百分比」。糖尿病患的HbA1c每增加一個百分比,造成心臟衰竭的危險度就會增加15-16%。   另外有部分病患本身沒有心血管疾病,但是臨床上仍因為糖尿病而出現心臟衰竭的表現,這類病人過去很常被輕忽,後來大家才漸漸發現糖尿病族群裡心臟衰竭比例很高,除了容易罹患心血管疾病外,因為心臟每天都泡在高血糖裡面,直接造成心臟肌肉損傷,稱為「糖尿病心肌病變」,又叫「甜心症候群」。 現在很多治療糖尿病的藥物,不論是在歐美或是台灣,除了評估降血糖效果外,也要去評估對心臟血管的影響,會不會造成心臟衰竭增加,或者是對心臟有沒有幫助,能否降低心臟衰竭發生率。 為何酒精會傷害心臟? 酒精在血液中的濃度,以及在血液中維持的時間都關係到酒精對心臟的影響,當酒精濃度愈高、維持時間愈久,就等於心臟泡在酒精裡面,也會造成心肌病變,稱為「酒精性心肌病變」,這是酒精造成心臟衰竭最直接的原因。蔡青峰醫師道,嚴重程度當然跟累積喝酒的量和時間、以及每個人對酒精的敏感度有關。 酗酒還會導致營養素維他命B1缺乏,造成心臟肌肉營養不良以及病變,也可能造成心律不整,尤其是心房顫動,進而導致心臟功能惡化、心臟衰竭。在國外亦常見「假日心臟症候群」,便是因為周末狂歡喝酒,酒精濃度太高,導致急性心房顫動發作及心律不整、急性心臟功能衰退。 長期飲酒也容易造成肥胖、代謝症候群,進展成糖尿病後又因糖尿病造成心肌病變。 哪些藥物可能導致心臟衰竭? 蔡青峰醫師道表示,除了少數化療藥物外,目前臨床上所使用的藥物,會造成心臟衰竭的不多,因為大家都會先了解藥物本身是否有心臟毒性,以確保安全。 至於非法藥物古柯鹼、安非他命等就容易傷害心臟,因為這些藥物會刺激交感神經,在短暫時間興奮過度,造成心臟跳得很高,耗氧量很高,一旦供應不足或是需求量過高,就會產生心臟衰竭。另一方面這類藥物也會造成周邊血管收縮,突然間血壓升高,造成心臟無法負荷。   這些毒品除了透過刺激交感神經外,藥物本身也會造成心臟肌肉的毒性,抑制心臟肌肉功能,國外有很多病患因為使用古柯鹼,造成心臟冠狀動脈痙攣、血管內皮細胞損傷、血栓阻塞,導致心肌梗塞,接下來就造成心臟衰竭。 貼心小提醒 血糖、血脂、血壓過高時,患者通常都沒有感覺,但是會對心臟持續造成傷害,日積月累下來就變成大麻煩,大家務必小心在意,終結傷「心」!   原文出處

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圖解攻略

2019年11月04日
公開
1237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類風濕性關節炎容易有多處關節的腫痛,嚴重甚至會變形,影響日常生活,然而在疾病初期因為關節沒有變形,患者容易輕忽,以為是運動傷害,或是工作疲勞、退化、痛風等,自行買藥而延誤就醫。 衛福部桃園醫院風濕免疫科曾國森醫師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初期常見的症狀是手部小關節的腫痛、腫脹,病患通常在晨間會感到手部僵硬,也有部分發生在腕部、膝蓋、腳踝,手腳任何一個關節都有可能被侵犯。 類風濕性關節炎不只發生在成年人,包括幼童、小學生、國中生、高中生、大學生也可能罹患。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選擇有哪些?各有哪些優、缺點? 曾國森醫師解釋道,針對類風濕性關節炎,第一類藥物是「症狀治療」,即常見的消炎止痛藥、類固醇,這類藥的好處就是在服用初期,就會明顯感受到效果,但是只是減緩症狀,並沒有針對病症的原因治療。 因為類風濕性關節炎是自體免疫疾病,所以第二類藥物是「免疫調節」,這類藥物作用較慢,大概需要幾個禮拜、幾個月,才會看到明顯的效果。「免疫調節」又分兩種,包括傳統的免疫調節劑,還有近年來發展出來的生物製劑。   一般來說通常會兩大類藥物一起搭配使用,不過很多病患感到疑惑「為什麼要使用那麼多藥物?」 曾國森醫師說明,症狀緩解的藥,效果來的快,但是它只有控制症狀。免疫調節的藥物效果較慢,但是最終還是要靠免疫調節藥物才能控制類風濕性關節炎,所以初期通常是消炎止痛藥、搭配類固醇、再搭配免疫調節藥物。 免疫調節方面,傳統藥物叫做「疾病調節抗風濕藥物(DMARDs)」,這類藥物是目前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主流,優點是可以調節體內免疫異常失調的狀況,經過免疫調節後,讓類風濕性關節炎得到控制,進而減少消炎止痛藥,甚至不用吃類固醇。 缺點是因為具有免疫抑制作用,所以有些病人會比較容易感染。另外這類藥物,可能對肝臟功能、腎臟功能、骨髓功能有影響,且接受治療時藥物顆數比較多。 臨床上是否有患者因為治療時的副作用與不適感而不願意服藥? 曾國森醫師指出,這是造成病患醫從性不好,或是疾病控制不好的原因之一。部分患者會因為擔心肝臟功能、腎臟功能受影響,而不願意按指示服藥。或者因為嘴巴破、頭暈、色素沉著、視網膜病變等可能的副作用,而選擇不吃藥,甚至有些患者領了藥連吃都還沒吃,看到藥袋上面所列出來的副作用就打退堂鼓,這也是臨床上常會遇到的事情。 曾經有位70多歲個性倔強的老先生,因為作用效果慢,便認為DMARDs沒效,只願意服用馬上見效的消炎止痛藥物跟類固醇,拒絕依照醫師指示用藥,半年後關節骨頭已遭破壞、嚴重變形,並引起多項併發症,到後來就醫都是坐輪椅。提醒患者一定要積極治療,遵照醫師的建議服藥,以減少併發症。 生物製劑的作用是什麼?有哪些優、缺點? 生物製劑是近幾年來,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新進展。目前針對類風濕性關節炎已有多種生物製劑,作用機轉包括抑制T細胞、抑制B細胞、或者阻斷誘發發炎反應的細胞激素(腫瘤壞死因子、介白素)。   曾國森醫師表示,生物製劑的優點是有機會幫助患者達到完全緩解,消除關節疼痛、或使發炎指數回歸正常。可採定期施打方式給藥,相當方便,針對使用口服藥物沒有達到理想病程控制的患者,醫師可協助向健保申請使用生物製劑。 而對於年紀較小的孩子來說,吞藥相對困難,因此可能會建議使用針劑,不僅方便且效果良好,有機會達到完全緩解。 所有藥物都有其副作用,生物製劑會降低部分免疫力,患者較容易遭受感染,要注意肺結核潛伏、B型肝炎、C型肝炎等問題,治療過程中若欲施打疫苗,必須是非活性疫苗,像是流感疫苗,不能施打活性減毒疫苗,例如帶狀皰疹疫苗。如果有這類疑惑,可以先跟醫師討論,再決定何時施打疫苗。 另外,生物製劑雖然不經由肝臟或腎臟代謝,對人體副作用較小,但是仍有少部分病患要注意肝臟功能與膽固醇數值。治療過程中要追蹤白血球、血小板指數,還有,打針的地方可能有注射反應,這是比較常見的局部反應。 自動注射器怎麼用?要注意什麼? 由於生物製劑可採注射方式給藥,為了提升方便性,已陸續製成自動注射器。自動注射器有點類似胰島素注射器,事先將每次該用的藥量裝入注射器裡,只要按照注射器的指示操作,按一下藥物就會自動打到皮下,注射完畢針頭會自動回縮。不需要抽藥、不需要煩惱施打速度,注射器完全自動操作。病患可將注射器帶回家,時間到再自行注射,通常是一、兩個禮拜,或一個月才施打一次,所以病患的便利性、遵從性,會比傳統口服藥來的好。   曾國森醫師表示,看診時醫院會準備該次所需用量,讓病患用保溫袋保存藥物,帶回家好好存放,施打的時候依照施打量拿出來一次打一針,之後再把剩下的空殼帶回醫院處理,對病患來講的確是相當方便。 接受生物製劑治療時,需要吃藥嗎? 在臨床上,醫師都建議使用生物製劑的時候最好要搭配口服免疫調節藥,因為兩者合併使用的效果,會比單獨使用生物製劑來的好,不過也有可以單獨使用的生物製劑,可以給對傳統免疫調節藥耐受性差、過敏、或者副作用較嚴重的患者使用。 隨著醫學進展,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有長足的進步,及早治療才能避免關節破壞變形,提升生活品質!   原文出處

對抗大腸直腸癌,營養支持不可少

2019年11月01日
公開
267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大腸直腸癌是台灣發生率最高的癌症,目前的治療以手術為主,再搭配化學治療、標靶治療、放射治療等輔助治療。 臺安醫院外科部糠榮誠醫師指出,手術治療可能出現一些併發症,例如傷口癒合不良、腹膜炎、敗血症等,不過隨著技術的發達、抗生素的進步,已可大幅降低死亡的風險。   化學治療會影響體內生長快速的細胞,除了破壞癌細胞,還可能影響正常細胞,所以化學治療副作用較多。常見的副作用有腹瀉、食慾不振、掉髮、疲勞、手腳發麻等,亦可能讓免疫力下降而容易感染、發燒、敗血症。治療過程中要留意是否演變成所謂惡病體質,就是吃不下體力不好,或是一直發燒,也不能繼續做化療,因為體力不好或營養不良中斷化療的病患,一般預後會比較差一點,5年存活率也比較差。 標靶治療主要針對癌細胞攻擊,對正常組織的影響較小,副作用也較少。 如何緩解副作用所帶來的不適? 糠榮誠醫師表示,當然要請病患多吃,如果胃口不好可以吃比較有味道的食物,刺激食慾,如果都吃不下可能就要額外補充營養素,目前市面上的營養補充品選擇很多樣。 為什麼要補充呢?一方面患者食慾較差吃得少,另一方面癌細胞又會消耗額外能量,導致患者愈來愈瘦、愈來愈虛弱,沒有體力接受完整的治療。 食物方面要攝取優質蛋白質,熱量要足夠,只要吃得下能多吃就多吃。 何謂癌症治療營養支持? 糠榮誠醫師道,每次在做化療之前,醫師都會評估患者的營養狀態,替患者抽血,看看白血球是不是太低、血色素夠不夠、肝臟、腎臟功能好不好、蛋白質有沒有回升。若病患營養狀態差,白蛋白太低,甚至水腫,可能會先暫停化療,因為身體恐怕會受不了。 所以在大腸直腸癌治療過程中,病患營養補充很重要,如果能吃就多吃,讓營養均衡、充足。以目前癌症輔助的營養品來說,最常見的就是高蛋白質,增加病患的營養;胺基酸,例如麩醯胺酸,協助組織的修復;而褐藻醣膠中的多醣成分,可幫助有特殊調養需求者調節生理機能、提振精神,並可作為癌症營養支持輔助,但仍需咨詢專業醫師。 假使患者完全吃不下,可能就要打點滴,透過靜脈輸液給病患營養支持。   營養不良,存活率較低! 「營養不良,存活率較低!」糠榮誠醫師提醒道,「這個有實驗證明,營養不良患者的存活率比營養充足患者的5年存活率低,所以營養充足很重要。」 大家應該聽過所謂的「惡病體質」,就像賈伯斯罹患胰臟癌到最後瘦到皮包骨,很虛弱、很無力,當然無法抵抗病魔,所以患者還是要能量充足才能對抗癌症。 癌友治療期間,體力及食慾都是相當重要的,醫師會如何建議癌友選擇合適的營養支持治療? 糠榮誠醫師表示,營養支持有幾個方面,首先是補充營養,要多吃優質蛋白、熱量充足的食物。如果想吐可以給一些止吐藥,也可以吃比較重口味的食物,刺激食慾,只要吃得下都可以。 心理輔導很重要,有些病患聽了謠言,以為吃太多會補到腫瘤,把癌症養大。醫師都會輔導病患,癌細胞會消耗身體的營養,讓正常組織愈來愈瘦,唯有充足的營養才能戰勝癌症。 假使食慾太差,目前有給癌症患者使用,可以刺激食慾的藥物。若是真的完全吃不下、喝不下,就得住院打點滴。 最後可以考慮市面上一些特殊營養品,例如魚油、褐藻醣膠、左旋麩醯胺酸、化療營養補充品。多數營養品都是希望幫助病患吸收,所以會將大分子製作成小分子的營養品,讓身體能快速吸收。   對於癌症病友治療期間,不可或缺的營養支持有哪些?蛋白質、氨基酸以及近年來常被討論的褐藻醣膠於癌症治療期間的主要幫助為何? 糠榮誠醫師道,氨基酸、蛋白質是非常重要的成分,提供病患營養,因為癌細胞會消耗能量、分解肌肉,另一方面還不讓你長肉,一直挖空國庫就會倒閉,所以要一直補充能量。 近年來常聽到討論的多醣體,像是褐藻醣膠、靈芝等,可能與身體的免疫力有關。台灣獨有的「小分子褐藻醣膠」,利用生物水解方式,將褐藻醣膠切割為「小分子」形式,不僅提高萃取率,也提升其生物活性,在醫學中心也有臨床成果發表,並持續有多項研究進行。 糠榮誠醫師強調,最重要最重要的是運動,根據研究,若改吃素食、不吃烤肉、健康飲食,患者的存活率差不多,可是「有運動」跟「沒運動」相比較,存活率就差很多。 飲食上可以減少糖分,不過要記得提供適量脂肪,癌症病人還是需要足夠的脂肪,無須刻意吃得很清淡、不吃油喔。 現在大腸直腸癌在台灣是第一名,但是它的治療效果不錯,大家要記得接受篩檢,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喔! 原文出處

精準治療,攜手抗肺癌

2019年10月30日
公開
182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夏德椿:肺癌其實按照組織型態,可能就有分幾種不同的型態,比如說按照多寡,腺癌跟小細胞癌來講,或者大細胞癌,大細胞癌相對於腺癌就是一個比較罕見的肺癌。 夏德椿:比較常見的比如說,台灣健保已經給付非常多年的,EGFR突變這件事情,這個在台灣大概佔了肺腺癌的50-60%,所以它大概就是屬於肺腺癌裡常見的肺癌,但是還有一些少見的突變,比如說ALK、ROS1,或者是BRAF V600E等等,這個它的佔率可能只有4-5%,甚至只有1-2%,這個我們可以把它叫做少見的肺癌。 夏德椿:醫師會根據病理科醫師的第一份報告,這份報告就是所謂的組織學報告,組織學報告給我們的資訊大概就是,已經確定是上皮細胞癌或者是腺癌,現在因為腺癌可以找到有藥的機會非常的多,上皮細胞癌在特殊條件之下也可以,所以如果這兩種癌症,我們做一些特殊的基因檢測,我們就可以根據基因檢測的結果,可以知道它是比較常見或者是少見的肺癌。夏德椿:分子生物學的檢測,目前因為病理科醫師的條件非常成熟,所以大部分的分子生物學的檢測,可以在病理切片診斷確定的同時,就可以先做一些檢測,如果真的有必要的話,當然可以搭配現在坊間非常流行的,所謂的Plasma DNA,就是所謂的液體切片檢測,液體切片大概就是抽血,或是體液的一些特殊分析檢查。 夏德椿:我們現在的建議是,體液的檢查是不是要那麼快,也就是抽血要去驗去氧核醣核酸的步驟,是不是要那麼快,或許可以等在你接受了第一段治療之後,可能體內的基因重新又產生一些新的突變,又不能取得適當檢體的時候,這時候我們可以考慮再做液體切片檢測,也就是所謂的Plasma DNA,就是血漿去氧核醣核酸的檢測。 夏德椿:在幾年前,印象很深刻的有一位病人,他已經是多處骨轉移,沒有辦法行動自如,不過他的腫瘤其實非常小,罕見肺癌常常有個特點也是這樣子,就是年紀可能不是很大,但是他因為是腺癌的關係,所以他轉移得也非常快,這位先生很幸運驗到ALK是陽性,所以就接受了ALK的抑制劑,但是第一代ALK抑制劑對他造成一個副作用,就是他的視力產生影響,晚上開車的話他就會覺得非常危險,所以後來他就又使用了第二代ALK抑制劑,腫瘤就幾乎消到完全看不見,骨頭疼痛也改善,本來只是可以坐著開開車,現在連走路大概都可以。 夏德椿:所以罕見肺癌它的特點是,只要你能夠確認它的基因突變,找到了適合的藥物,其實這組病人呢,會比我們傳統化學治療好非常多,而且他的生存周期也會延長非常多,目前比較新的報告,這些病人大概活4-5年以上,只要你能夠接對藥大概都沒有什麼問題。 原文出處

蝦密?這樣護眼很NG,別拿眼睛開玩笑

2019年10月28日
公開
186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相信大家都有類似的經驗,在長時間使用3C產品後,會覺得眼睛很不舒服,為何眼睛會感到痠痛、疲勞呢? 眼科王孟祺醫師表示,若長時間盯著近距離的手機、電腦螢幕或文件,眼睛裡的睫狀肌,還有瞳孔的括約肌都需要持續收縮,久了之後就會覺得痠痛跟疲勞。除了肌肉的問題之外,眼睛在專注看東西的時候眨眼次數會減少,淚水容易蒸發,視力會感到不穩定,要更加專注地看東西,會讓眼睛更加吃力。 如果小朋友長期使用3C產品,因為眼球還在發育階段,可能會讓近視加深,導致長大後高度近視的比例較高,美國小兒科醫學會不建議3歲以前的孩童使用3C產品。對一般的上班族來說,使用3C產品會讓眼睛感覺到痠澀、疲勞跟乾燥。 針對眼睛不適,大家時常以眼藥水、眼球按摩、桌上放置綠色植物,或把手機螢幕設置成綠色等方式改善,但這樣做真的有效嗎? 有的人會自行使用藥水,這些藥水有時候可能含有類固醇,或者可能有血管收縮劑,或是有抗生素的成分在裡面,使用者可能不甚清楚,最好不要任意使用。 王孟祺醫師舉例道,長期使用類固醇藥水可能導致青光眼或是白內障,而有些眼藥水可能會讓警覺性的症狀不見,比如說發炎、乾燥、有些上皮缺損時眼睛會充血,如果自行購買有血管收縮劑的眼藥水點用,這些充血情況暫時性改善了,使用者以為眼睛的問題解決了,事實上沒有反而導致病情延誤。 例如有許多女性朋友喜歡配戴角膜變色片,當工作時間過長,往往會造成乾燥缺氧,還會造成眼睛表面慢慢變得不健康,很多案例是配戴角膜變色片配戴過久後眼睛會紅,而自行購買藥妝店眼藥水點用,點用後眼睛不紅就覺得沒有事情又繼續配戴。 角膜是眼睛裡面很特殊的組織,是能透光的組織,要完全透明才能看見東西,長期缺氧的情況下,內皮細胞跟上皮細胞變得很不健康,霧霧的很像毛玻璃,散光會變得非常深,不管戴眼鏡或是隱形眼鏡看東西都會霧霧的。醫師都建議要停戴,但是很多女性朋友不願意停戴,一定要等到真的都看不清楚了,才覺得事情嚴重。 王孟祺醫師強調,使用眼藥水一定要諮詢眼科醫師,看看哪種藥水有幫助。   按壓眼球,萬萬不可! 有些人會使用器具幫忙按摩,臨床上有看過患者用按摩棒震動按摩眼球,導致視網膜剝離,非常危險。眼球是一個非常脆弱的組織,所以四面都有骨頭保護,按摩時切記不可以按摩眼球本體,壓到眼球可能造成視網膜損害,如果眼壓過高,本身有青光眼的患者也是比較危險的行為。 想保護眼睛,王孟祺醫師建議要望遠,不管是綠色或其他顏色,都可以讓肌肉放鬆。有人會在桌上擺植栽,但是基本上看近距離的綠色,眼睛還是需要調節用力,所以建議要看遠方,如果又有綠色植物可以看當然更心曠神怡。 過度使用3C常常感到眼睛痠麻脹痛,怎麼做才能有效的護眼? 建議要定鬧鐘,每30分鐘,休息10-15分鐘,但事實上因為工作真的辦法休息那麼長的時間。所以至少要站起來,走一走動一下肩頸背部,做一些放鬆的體操也順便多眨眨眼睛,如果有窗外可以看讓眼睛望遠1-2分鐘時間,幫助眼睛肌肉放鬆調節焦距。 王孟祺醫師指出,眼睛是對睡眠需求相當高的器官,只要睡眠不足眼睛肌肉會感到無力,看東西也較不清楚,而且睡眠不足往往伴隨眼睛乾燥的問題。建議長期近距離使用眼睛,或者已經比較乾燥,能夠在下班後熱敷,或者上班中間休息時熱敷,溫度40-45度,熱敷5-10分鐘左右,可幫助改善眼睛不適。 葉黃素、蝦紅素,傻傻分不清楚? 葉黃素、蝦紅素等營養素都是屬於比較能夠抗氧化的營養素,人會老化是因為在氧化過程中產生很多游離基,而讓細胞漸漸老化甚至慢慢凋亡,這些抗氧化劑可以幫助減少氧化作用的壓力。 葉黃素跟蝦紅素都是屬於類胡蘿蔔素,類胡蘿蔔素是天然的色素。葉黃素可以存在眼睛的黃斑部裡,能吸收有害光線,還有抗氧化跟抗發炎的作用。王孟祺醫師表示,根據研究,這兩項是有一定需求的營養素,且人體無法自行合成,要從飲食中攝取,或是從營養補充劑攝取。 葉黃素: 葉黃素在黃色玉米、綠色花椰菜、綠葉蔬菜、蛋黃中的含量很高。葉黃素是脂溶性,吸收後會慢慢累積,如果可以長期攝取葉黃素,黃斑部的葉黃素濃度夠,對於眼睛黃斑部退化狀況,有預防效果。蝦紅素雖然也是類胡蘿蔔素,但是並不會在黃斑部聚集,所以蝦紅素沒有辦法取代葉黃素。 蝦紅素: 蝦紅素主要存在於蝦、蟹、水藻、紅藻中,蝦紅素可以防止紫外線的傷害,還可以有活絡血液循環的作用,蝦紅素比較特殊具有脂溶性及水溶性,所以可以比較廣泛性存在。這兩種裡面抗氧化效力最強的是蝦紅素。蝦紅素跟葉黃素不同的是無法在體內長期累積,短期在眼睛比較疲勞的時候,補充較強的抗氧化劑,能消除眼睛疲勞。   蝦紅素不是蝦?素食可食用? 蝦紅素是由諾貝爾得主Dr. Kuhn在龍蝦身上發現,加上龍蝦顏色鮮紅,因而取名為蝦紅素。但目前蝦紅素其實提取自紅藻,只要海洋生物食用後都會含有蝦紅素,常見於蝦子、螃蟹、鮭魚、龍蝦等海洋動物體內,所以素食是可以食用的。 由於蝦紅素基本上人體是無法自行合成,但食物中的蝦紅素含量也多不高,加上現代人大多外食,營養上的攝取容易不均衡,因此王孟祺醫師也建議,平日可透過相關保健食品來補充人體所需營養素。 補充蝦紅素時要注意什麼? 根據日本藤田保健大學的研究 ,每日攝取量4毫克,就可以達到放鬆睫狀肌的效果,不需要補充特別的多。王孟祺醫師表示,因為蝦紅素本身就是一個很強的抗氧化劑,可以在感覺特別疲勞的時候,適時補充。葉黃素與蝦紅素有不同的生理功能,無法取代彼此,可一併補充。   提醒大家,若眼睛有狀況,務必尋求醫師協助,保護眼睛不NG! 參考資料: 1. Nakamura A, Isobe R, Otaka Y, Abenatsu Y, et al. (2004) Changes in visual function following peroral astaxanthin. Japa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Ophthalmology 58:1051-54. 原文出處

避免中暑,要注意熱指數(懶人包)

2019年10月25日
公開
156

作者:白映俞 醫師 最近運動風大起,路跑、夜跑都正夯,然而在沒有陽光直射的傍晚跑步,就一定不會中暑嗎? 錯! 你需要注意「熱指數」。   在炎熱環境中,身體需要靠流汗來帶走熱量。 因此你除了關心「溫度」,還要記得關心「濕度」。   因為,當相對濕度愈高,汗水就愈難蒸發,我們的身體就很難靠流汗帶走熱量,也就難以降溫。 這時候人體感受到的溫度會超過實際溫度,就是「體感溫度」增加了!   熱指數是綜合「環境溫度」和「相對濕度」的指數,代表實際感受到的「體感溫度」。   這是熱指數的參考表格。你可以試著練習找找看。 當氣溫為攝氏31度,相對溼度為60%時,我們身體感受到的溫度約為攝氏35度,這時就需要格外注意。 當氣溫為攝氏31度,相對溼度為80%時,我們身體感受到的溫度約為攝氏41度,已達到「危險」的範圍。 由這表格也能清楚顯現,同樣的溫度,在不同濕度的狀況下,身體就會感受到不一樣的體感溫度喔!   上一張熱指數的表格,有綠色、黃色、橘色、紅色等不同背景色,代表的就是熱指數的危險程度。 長期暴露於體表溫度攝氏32度的狀況下,身體會容易疲累。 體表溫度攝氏33度到39度就要格外注意,會導致肌肉痙攣與熱衰竭的機會變大了。 體表溫度攝氏41度到51度屬於危險,再到體表溫度攝氏52度以上就是極度危險了。很可能導致熱中暑。 會特別提醒大家注意熱指數,是因為台灣各地濕度多於70%-90%之間,熱指數真的都偏高,你一定要注意。   所以在炎熱的工作環境或運動環境下,你要注意熱指數,並且做好防曬,隨時隨地補充水分。(皮膚科醫師教您看懂防曬乳) 另外父母們亦需特別注意,千萬不要單獨把小孩留在車上!即使你覺得你下車辦事情只有短短幾分鐘,車內溫度還是可能會快速上升到小孩承受不住的程度,絕不要心存僥倖,以免憾事發生! 原文出處

八張圖快速認識糖尿病!

2019年10月23日
公開
373

  作者:白映俞 醫師   「糖尿病」名號響亮,現代人幾乎都聽過。雖然這個疾病如此有名,但大家真的認識它的真實模樣嗎?甚至有人會懷疑,「糖尿」的意思是尿裡面含有過高的糖份,那有很嚴重嗎?接下來我們就用幾張圖,迅速但確實地了解第二型糖尿病為何是厲害的健康殺手,增加心臟病發作機會,還會讓腎臟衰竭、神經病變、視力變差、破壞很多器官。 血糖高的早期症狀 第二型糖尿病的早期症狀不明顯,大約三分之一的患者甚至不知道自己的血糖過高。而最可能讓患者注意到的早期症狀是所謂的「三多」:喝多、吃多、尿多。也就是說,糖尿病患者很容易覺得口渴、口乾,一灌就是好大一杯水。同時尿尿也很多,胃口大開吃的更多,不過人看起來還變瘦了! 血糖更高時的症狀   如果血糖愈來愈高卻不自知時,後來患者會容易覺得疲累,看東西時發現視力好像變差。有些人則容易頭痛,或發現傷口(尤其是腿部傷口)不容易癒合。有些患者則是因為反覆的泌尿道感染,尿尿很痛而到醫院求診;有人總覺得皮膚很癢,在皮膚科就診時發現反覆有黴菌感染。 血糖很高也容易影響到患者的性生活。女性患者的表現是陰道乾澀,高達七成的糖尿病男性患者則會不舉。 究竟什麼是糖尿病?   所謂的糖尿,也就是尿裡面含有過高的糖份,是糖尿病其中的一個「症狀」,或說結果。糖尿病最大的問題是,糖尿病患者體內要把碳水化合物轉換成能量的效率很差,導致血液裡面的糖分升高。 我們每天進食是需要讓身體把食物轉換成能量,支撐自己活下去。在正常狀況下,我們進食後消化道能分解碳水化合物,產生的葡萄糖進到血液中。這時胰臟分泌胰島素進到血液,胰島素就能幫助葡萄糖進入細胞,轉換成肌肉或細胞的燃料。  罹患糖尿病時,代表細胞對胰島素的反應不靈敏,即使胰島素出現在血液中,細胞依舊無動於衷,無法讓血液中的糖進到細胞內利用。這時糖分都留在血液裡,因此我們說這種狀況是「高血糖」。剛開始出現這樣問題時。胰臟會更努力分泌胰島素,期盼細胞多多利用,但時間久了之後胰臟也累了,很難再釋放出更多的胰島素,血糖也就更居高不下。 為什麼血糖高是不好的?   高血糖時首當其衝受傷的器官就是全身上下的血管,沒辦法,血管鎮日泡在糖水裡,會導致很大的問題。然而當血管受損,就會帶來更多的器官損壞。 高血糖讓我們的血管裡有愈來愈多斑塊堆積,血流速度變慢,甚至產生血塊,血管逐漸變硬,接下來找上門的就是突然心肌梗塞,狹心症發作。因此糖尿病患者容易因心血管疾病問題而猝死。 常見的高血糖併發症   高血糖常見的併發症是腎臟、眼睛、和神經病變。這幾個器官都內含有豐沛的小血管供應營養與氧氣,因此當血糖高傷害血管後,就容易受傷。 幾乎現在有一半的洗腎患者是因為糖尿病而引起腎臟衰竭的,可惜的是,這點常常被謠傳說「就是吃糖尿病的藥、打胰島素後才會洗腎啦」。其實沒有好好控制血糖,才是讓腎臟惡化的元凶。 眼睛問題也是,視網膜的血管在高血糖的影響下會變得脆弱,反覆出血、膨大,讓患者視力逐漸變差。最容易受傷的神經位在遠端,像手指、腳趾頭這些地方會覺得麻麻的,或有針刺感,有人覺得好像一直有螞蟻大軍爬過,超不舒服。這些血糖高帶來的器官受損都是難以回復的! 糖尿病不是癌症這樣的絕症,但有時真的很難纏,會大幅影響生活品質。 爸媽都糖尿病,那我不就完了?! 年齡、性別、種族、家族史這些是無法改變的危險因子,是老天發的牌,不能改的。雖然說年齡超過45歲,有糖尿病家族史,或身為亞洲人,都是容易罹患糖尿病的危險因子,但我們還是能用健康生活方式降低自己血糖變高的機會。若家人有糖尿病問題,成年後最好接受篩檢。(家人有第二型糖尿病,會遺傳給我嗎?) 如何減少得到糖尿病的機會?   ● 體重過重,腰圍太寬 ● 久坐不動的生活型態 ● 抽菸 ● 吃太多紅肉及加工類食物 ● 吃太多甜食 以上幾個都是讓人容易罹患糖尿病的危險因子,因此當要控制血糖,我們得控制體重,儘量多活動,戒菸、不要吃加工食物或過多紅肉,並克制甜食攝取。 罹患糖尿病後,該怎麼辦?   記得要從飲食、運動、藥物三分面下手調理! 飲食的部分請別急著吃補品,或買健康食品,你可以先閱讀「必看!15種與死亡最相關的飲食陷阱」,了解多數的飲食問題出在「吃太少健康食物」,趕快想辦法多攝取天然的蔬菜、水果、全穀類、奶類、與魚類吧。 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不管是肌力訓練或有氧訓練,都能增進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讓細胞更能使用胰島素,愈能降低血糖。你可以看「練骨質?練平衡?練心肺?運動功效大不同」與「在家運動指南」,開始動起來。 如果醫師建議用藥物控制血糖,該吃藥的時候還是要吃藥。糖尿病藥物機轉很多樣化,有的可以減少腸胃道吸收澱粉,有的能增加細胞的胰島素感受性,有的刺激胰臟分泌更多的胰島素,或減少胰島素分解。如果胰臟已經失能,也得用針劑的胰島素治療。 當然你還得放鬆心情,不然壓力會讓你的血壓和血糖居高不下。在家要依照醫師建議,定期自我檢驗血糖!才能知道血糖控制的好或不好喔!   原文出處

脖子痛是中風前兆?(懶人包)

2019年10月21日
公開
216

作者:白映俞醫師 「唉呀!我的脖子怎麼這麼痛,動都動不了,該不會是要中風了吧?!」王先生忙著趕出專案,坐在辦公桌前猛盯著螢幕已經三個小時後,突然感到肩頸一陣疼痛,冷不防地擔心自己的脖子痛,是不是代表著中風前兆。 這樣的案例並不少見,因為脖子痛就診的患者之中,很大一部分是擔心自己血壓高和即將中風呢!但其實脖子痛常常並不代表什麼嚴重的疾病,我們脖子活動的幅度很大,也就很容易肌肉緊繃和軟組織受傷,從睡覺姿勢不對而落枕,或滑手機或太久都可能讓人哀嚎:「哇!我的脖子動彈不得啦!」 (高血壓的症狀與併發症) 所以接下來,就先來看看我們的脖子構造吧! 俗稱龍骨的脊椎骨共有24塊,一塊塊堆疊,而脊椎骨和脊椎骨中間又有椎間盤作為緩衝,這些相連的脊椎骨會形成一個通道,保護我們的脊髓神經通過,脊髓神經就像是身體最重要的傳輸線般,將來自大腦的訊息帶往各處,亦將身體各處訊息帶回大腦。而脊椎骨最上面的七塊,就是頸椎。 (冷知識:長頸鹿脖子很長,頸椎和我們一樣是七節喔!) 頸部連接著頭與軀幹,除了頸椎骨頭之外,還有不少的重要組織會經過這個區塊,像輸送血液到腦部的頸動脈、頸靜脈,傳達訊息的神經,輸送空氣進出的氣管,輸送食物的食道,還有具重要內分泌功能的甲狀腺。外面則有層層肌肉、筋膜包覆。頸部的活動度很高,讓我們可以點頭、搖頭、轉頭、偏頭……做各種動作(泥砍砍,圖上畫的肌肉很多呢!)。因為頸部要支撐頭部的重量,活動度又大,與其他脊椎比較起來,其實更容易受傷呢!   幸好,多數的脖子痛其實是暫時性的!最常見的頸部疼痛原因就是肌肉緊繃。想想看,其實脖子很辛苦的,要維持一個很奇妙的平衡,撐住我們頭部大約五公斤的重量,因此舉凡看書看電視看電腦看手機姿勢不良,長時間開車,平時需要反覆動作,肩上揹著很重的背包而長期施力不當,不自覺習慣牙關緊閉等各種原因,都可能讓脖子肌肉變得緊繃而不舒服。而睡姿差,睡覺時脖子的姿勢不對,讓脖子保持怪異姿勢太久,讓肌肉收縮、痙攣,軟組織拉扯太久,造成「落枕」,也是非常常見的脖子痛形式啊! 會讓你脖子緊繃的這些事情通常很繁重,生活方式緊繃,所以這群人常常本來就血壓高,因此當脖子覺得不適時量個血壓就容易發現高血壓了。但很可能是平時就是高血壓的人,而不是因為高血壓才表現脖子痛。   另外,頸椎退化也是常見的脖子痛原因,我們全身上下的關節都可能因為關節炎而磨損,年紀導致的退化性關節炎同樣會發生在頸部。大約從40歲以上的人的頸部就多多少少有些退化,到了六十歲以上,八成的人都有頸椎退化。這時頸椎骨頭之間的椎間盤變扁,水分變少,導致緩衝變乾、變脆弱。這樣就像經過多年的房屋支架,愈來愈難承重,當然更容易倒塌。椎間盤垮掉後,關節之間的摩擦頻繁,患者就容易覺得脖子疼痛、僵硬。幸好雖然大部分人頸椎都會退化,只是不一定會造成症狀。如果椎間盤突出和長出骨刺,並讓脊髓神經通過時的通道縮小,患者可能不只有脖子感到疼痛,還會牽連到其他地方。   萬一有車禍外傷,也很容易讓脖子受傷。當車禍造成大幅晃動,讓頭甩向後面又往前跌,從肌肉、神經、頸椎都可能一併受傷,尤其沒有使用安全帶習慣的乘客或駕駛,脖子常常會在車禍中受傷。車禍後若沒及時固定頸椎,反而為了叫醒傷者而不斷晃動傷者,(像是小孩飛出車外,家長急著去抱起小孩一直搖晃,想要小孩醒過來)還會讓脖子二度受傷,引發癱瘓危機。所以請記住,千萬不要搖晃車禍外傷的患者! 還有一些比較嚴重的疾病會引發脖子痛。像是腦膜炎這類的感染,會讓頸部僵硬又疼痛,脖子動彈不得,合併著發燒、頭痛、嘔吐、和意識改變的可能。會厭炎和咽後膿腫都是比較嚴重的感染,也會表現脖子痛,萬一影響到呼吸後會危及生命安全。心肌梗塞時如果開始胸痛,痛可能會延伸到脖子、手臂、肩膀等處,所以脖子痛時如果連胸腔都覺得緊緊的,就要很小心。胸痛的一個可能原因是主動脈剝離,而脖子痛也可能是頸動脈剝離引發的。頭頸部的癌症則是另外可能的脖子痛原因。   看到最後這段,大家應該又緊張起來了,「看吧!脖子痛很嚴重啊」!是,脖子痛可能是由一些危險的疾病引發的,但絕多數日常的脖子痛還是來自於軟組織與肌肉受傷,或來自於頸椎退化。若您的脖子痛符合下列狀況,最好就早點檢查吧! ● 明顯受到外傷,像是跌倒、車禍、墜落後引發的脖子痛 ● 脖子痛已經困擾超過六個星期 ● 覺得脖子很痛,或脖子痛愈來愈嚴重。 ● 脖子痛對止痛藥沒反應,吃止痛藥後一樣還很痛。 ● 脖子痛會延伸到身體他處,並讓其他地方感到麻木或肢體無力。 ● 脖子輕碰就痛,脖子僵硬動彈不得,還合併發燒。   至於要如何預防脖子痛呢?如果你很忙很緊張壓力很大,過度操勞、睡不好都會更容易脖子痛!所以可以的話,還是要先降低生活壓力,否則脖子痛很難好。以下還有一些建議: ◆ 睡覺時不要睡太軟的床,可以的話平躺休息睡覺,不要趴著睡而需轉動脖子到一個奇怪的姿勢,還持續很久,這就很容易脖子痛的。另外,要選對枕頭,不要太厚的,相對來說平一點的、小一點的,但能支撐住脖子的。如果睡覺時放個枕頭或棉被在大腿下,有助於讓脊椎於床上好好休息。  ◆ 平常要注意自己的姿勢。坐著、站著時不要讓脖子突往前,最好肩膀與髖部要落在同一個垂直面,別駝背,頭擺正,縮下巴,讓耳朵與肩線也在同一個垂直面。平常如果常常需要看電腦螢幕,要注意辦公桌的設計,螢幕不要襬太高,最好就落在眼睛高度的水平。 ◆ 「手機」是現代人不可或缺的元件,但亦是脖子痛的另一個元凶。請不要用肩膀和耳朵夾著手機或話筒,整個人脖子歪一邊講電話,這樣也容易脖子痛。另外使用手機時不要太常低頭。可以看「低頭族注意!這樣滑手機才不傷頸椎!」這篇了解更多保健重點。  原文出處

拋棄式醫材,大家一起用?消毒後仍有感染風險!

2019年10月18日
公開
103

  作者:劉育志 醫師 過去瘧疾是相當常見的疾病,患者會出現畏寒、發燒、黃疸等症狀,嚴重可能導致死亡。經過多年的努力與公共衛生的進步,瘧疾終於在台灣絕跡。 1995年10月台北榮民總醫院連續出現六起瘧疾個案,震驚衛生單位。調查發現,瘧疾的源頭是一位由非洲奈及利亞返國的病患,他因為發燒、黃疸而接受電腦斷層檢查,檢查過程中含有瘧原蟲的血液回流進入顯影劑注射筒。 這類注射筒與導管本來都是拋棄式耗材,一人一套,但是因為每組進價約300元且健保不給付,所以單位主管便指示連續使用注射筒與導管,僅於上午、下午各更換一次。便宜行事的作法讓後續六位接受顯影劑注射的患者受到瘧疾感染,其中四位患者死亡。 歷經多年訴訟,此案終於在2006年定讞,三位醫師被判處徒刑一年,緩刑三年。另一位醫師雖在一審獲判無罪,但仍於1998年注射氯化鉀自殺身亡。 付出了這麼多條人命的代價,我們是否從中學到教訓呢?顯然沒有。 拋棄式醫材可以重複使用? 目前有許多醫院,都會將拋棄式醫材送去消毒,然後重複使用。凡是拋棄式醫材的包裝上都有明顯標示「for single use only(限單次使用)」,不過基於成本考量,院方都視若無睹,而會反覆使用直到損毀為止。最常見的是腹腔鏡或胸腔鏡的手術器械,這些器械的構造通常較為複雜,可能有關節、凹槽或空腔,極容易殘留血液或組織碎屑,在無法拆解的狀況下,想要徹底清潔消毒絕對是不可能的任務,因此在設計製造的時候便不建議重複使用。然而,這些器械要價不菲,一場手術所使用的器械與耗材動輒價值數千或數萬元,所以幾乎都被重複消毒使用。 大多數金屬材質的器械可以採用高壓蒸氣滅菌,至於含有塑膠配件的器械則多使用氧化乙烯氣體滅菌。 有研究團隊拿一次性使用的醫材(靜脈留滯針、氣切套管)來做試驗,結果發現在經過十次氧化乙烯氣體滅菌程序之後,醫材上殘留的微生物量雖然大幅降低但仍有高達1,000 CFU(菌落形成單位,colony-forming unit),而且若用電子顯微鏡觀察就能在表面見到許多損壞或刮傷 。 德國圖賓根大學的研究人員則直接拿腹腔鏡手術的器械來進行一系列測試,他們發現縱使經過標準的清洗與消毒程序,仍然可以藉著顯微鏡找到殘留於表層或裡面的汙染物,且無法徹底消滅微生物。另一方面,重新消毒的過程亦會造成損害,接受測試的器械中有三分之一缺少零件,且有超過一半無法達到正常的功能 。也就是說,將設計為一次性使用的拋棄式醫材重新消毒反覆使用,不但可能造成感染,還可能讓器械故障失靈,在手術中造成不可預期的危害。 千萬別天真地以為只要不接受腹腔鏡手術就不會遇到重消的醫材。因為除了價格昂貴的腹腔鏡器械,許多醫院連較低價的醫材也都是重複使用。 幾乎所有手術都會使用到的電刀筆大多屬於拋棄式醫材,但是經常會被反覆消毒,直到不堪使用才淘汰。而構造很類似釘書機的皮膚縫合器,裏頭裝有一整排約莫三十支縫合釘,若是沒有用完,通常也會被拿去消毒,下一台刀再繼續使用。 另外,部分醫院為了節省成本,連手術中不可或缺的絲線都錙銖必較,他們會捨棄預先裁剪好且滅菌包裝的絲線,而使用一整捆絲線,由刷手護士一段一段地剪給主刀醫師,術後再將整捆絲線送去消毒,一大捆線可以讓好多病人用。這是非常危險的作法,因為沾染血液或體液的絲線是不可能清洗乾淨的。 還有,某些醫院連用剩的紗布都會被送去重新消毒,再次分裝使用。若是您在就醫時見到醫護人員使用的並非新拆封的紗布,極可能就是這一類。 應該強制揭露與知情同意 在較貧困的國家,因為資源相當匱乏,不得已只好將拋棄式醫材重複使用,對此有學者認為應該放寬限制。他們認為使用超音波、加壓水流、酵素清潔劑來洗淨器械,再靠氧化乙烯氣體滅菌便能讓器械安全無虞地再次使用 。 受制於醫療費用,該不該重複使用拋棄式醫材的議題肯定會被持續討論,然而,在重複使用拋棄式醫材時,「知情同意」絕對是最基本的要求。醫療機構須在事前告知可能的風險,讓患者自行選擇。 使用重消醫材的資訊應該被強制揭露,畢竟選擇使用何種醫材本來就是病患該有的權利。   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