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照護線上

醫師團隊擔任編輯,提供實用、高品質的衛教資訊。

醫師團隊擔任編輯,提供實用、高品質的衛教資訊。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不只腸道出問題!發生率逐年增加的發炎性腸道疾病

2020年03月16日
公開
289

作者: 照護線上編輯部 發炎性腸道疾病會造成患者反覆腹痛、腹瀉、血便,對生活造成極大困擾,但要確診發炎性腸道疾病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葉欣榮醫師回憶,曾有位30歲男性,因大腸鏡檢查發現結腸前端及小腸出現病灶,曾懷疑是發炎性腸道疾病但一直無法確診。先後做了幾次大腸鏡檢查,病理抓到隱窩狀膿瘍,最終診斷為全大腸型潰瘍性腸炎,也通過重大傷病的申請。葉欣榮醫師說,病理切片抓到窩狀膿瘍、肉芽腫、肉芽肥大的機率不高,有時候需做3-5次大腸鏡,且長期追蹤才能確診。目前經潰瘍性結腸炎的藥物治療,該患者的症狀有所改善,但仍反覆發作,經評估後協助該患者申請使用生物製劑,治療後腸道發炎緩解,腸道黏膜在內視鏡下有癒合改善的跡象。 葉欣榮醫師指出,發炎性腸道疾病好發於20-35歲以及40-60歲之族群,以學生、上班族為主,患者大多是年輕人,但其他年齡層也有可能發生,且愈年輕症狀會愈難治療。發炎性腸道疾病屬於免疫疾病,目前成因不明,推測可能與遺傳、環境等因素有關。 發炎性腸道疾病發生率正逐年增加中 葉欣榮醫師表示,克隆氏症在美國的發生率每10萬人口約有20.2名,歐洲則是12.7名,台灣大約3-4名;潰瘍性結腸炎發生率則稍高,是克隆氏症的3到4倍左右,台灣潰瘍性結腸炎每10萬人口約有12名。台灣的發炎性腸道疾病發生率及盛行率每年皆呈現上升狀態,推測可能與飲食西化有關。 潰瘍性結腸炎與克隆氏症的症狀有何差異? 葉欣榮醫師解釋,潰瘍性結腸炎與克隆氏症皆可能出現腹痛、血便、發燒等症狀,有時候亦會有腸道外表現。克隆氏症可能對整個消化道造成影響,食道、胃、小腸、結腸皆受到侵犯,故常出現慢性腹痛,有時候甚至出現小腸狹窄、廔管,令患者因吸收不良而體重下降。 大部分侵犯到小腸的發炎性腸道疾病會以克隆氏症為主。潰瘍性結腸炎主要發生在直腸、結腸部位,容易出現裡急後重、一直想上廁所、血便等症狀,但有少部分患者可能影響到部分末端小腸。 按時服藥能夠減少急性發作的機會 葉欣榮醫師提到,大多數發炎性腸道疾病需長期服藥控制,曾遇過極少數患者在持續治療後,能有一陣子只需補充鐵劑。但也遇過患者自認為沒症狀而未定期追蹤,直到症狀急性發作才掛急診治療,這是很危險的行為。 大部分患者發病後,需要長期使用一些抗發炎藥物,必要時再加上類固醇或免疫調節劑。急性發作期最有效的方法還是住院施打類固醇,搭配免疫調節劑,若仍未有起色,可考慮選用生物製劑。目前已有多種生物製劑可選擇,除了緩解腸道發炎,亦可同步預防相關腸胃道外共病。 不只腸道出問題! 葉欣榮醫師提醒,由於腸道反覆發炎、黏膜受損,容易出現感染。且腸道會持續出血,患者恐出現缺血性貧血或維生素B12不足的狀況,建議可適度補充鐵劑與維生素。 發炎性腸道疾病不只影響腸道,還可能出現腸道外表現,如肝臟病變、關節炎、皮疹、虹彩炎、血管栓塞、容易疲倦等。因腸道反覆發炎,罹患大腸癌的風險也較一般人高,故患者應定期回診檢查,及早預防相關共病出現。   葉欣榮醫師提醒,由於發炎性腸道疾病可能出現多種共病,因此會需與眼科、風濕免疫科等各科別合作。患者若好好接受治療,不但可改善腸道症狀,也能減少共病發生機會。 日常保養很重要 葉欣榮醫師分享,目前尚未確定哪些食物會誘發發炎性腸道疾病,飲食建議以均衡攝取為原則。此外,亦建議養成固定運動習慣、補充足夠水分,維持良好生活習慣、規律作息、避免熬夜等,對病情穩定都有幫助。   由於發炎性腸道疾病需長期治療,許多患者都會抗拒,甚至擅自停藥,導致症狀持續復發、加劇,醫師常需耗費許多時間讓患者了解疾病與治療的重要性,以降低各種共病產生,甚至手術的機會。 葉欣榮醫師提醒,患者應定期回診、積極配合醫師治療,按時服藥或打針,切勿任意停藥,才能保有日常生活品質。 原文出處

愛作怪的石頭 – 膽結石

2020年03月13日
公開
181

作者:白映俞 醫師 膽結石,是人體內非常愛作怪的石頭,一發作會讓人發燒、腹痛,這次就用懶人包了解膽結石吧。(想看影音解說,請點這一篇:膽結石與膽囊炎)   要談膽結石,我們就得先談談膽汁的分泌。 很多人會誤以為膽汁是膽囊分泌的。錯!膽汁是由肝臟分泌的。 肝臟分泌膽汁後,膽汁會沿著膽道流向膽囊,經過濃縮後貯存在膽囊內。   膽汁的作用是幫助消化脂肪,因此在我們吃東西後,膽囊會收縮,促使膽汁流進十二指腸幫助消化。 但是,如果膽汁太濃、膽固醇過高、膽囊收縮功能差,膽汁就容易滯留。滯留的膽汁結晶後,就會形成膽結石。   女生較容易形成膽結石,尤其是具有「4F」特色的。 Fat:胖胖的 Forty:40歲 Fertile:未停經的 Female:女性 另外,體重太快下降,或正值懷孕之際,也較容易形成膽結石。   當膽結石停滯在膽囊裡,還不會出現太大的問題。但若膽結石流動後卡在膽囊管裡,就會阻塞膽汁的流動,導致膽囊無法排出膽汁,膽囊因此脹大並壓力上升,引發膽囊炎。 膽囊炎發作時,患者可能會感到一陣陣的上腹痛,並可能有發燒。假使膽囊結石卡在總膽管,還可能引發黃疸。   平時如果能夠多攝取膳食纖維,養成定時進食習慣,不要快速減重,並維持適當體重,都能預防膽結石產生。   膽結石的診斷以超音波為檢查首選。若有症狀,醫師會先安排超音波檢查,確定是否為膽結石或膽囊炎。記得,平時也要養成良好生活習慣,避免膽結石產生喔。 原文出處

乾癬不「只」是皮膚病,全身都發炎!

2020年03月11日
公開
297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許多人聽到乾癬,直覺聯想到皮膚疾病,事實上,乾癬屬於自體免疫疾病的一種,病徵除了皮膚外,隨著體內持續發炎,其他器官也可能受影響。 台灣皮膚科醫學會監事暨馬偕紀念醫院皮膚科林揚志醫師指出,乾癬常見的共病除了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的三高外,還包括乾癬性關節炎、虹彩炎及發炎性腸道疾病等病症。研究發現,約三成乾癬患者可能併發乾癬性關節炎。另也有少數會誘發虹彩炎症狀,甚至導致發炎性腸道疾病,如克隆氏症。    一般判斷是否有乾癬性關節炎的徵兆可從指甲上來評估,若乾癬患者指甲出現一些小坑洞的點狀凹陷,即有高風險合併乾癬性關節炎。 指甲變化是徵兆 林揚志醫師表示,乾癬是因體內免疫細胞攻擊自己的皮膚,導致皮膚出現紅色斑塊、脫屑,這些免疫細胞也可能攻擊關節、眼睛、腸道等器官,因而出現各種共病。乾癬性關節炎早期症狀如指甲凹陷、早上起床時下背痛、下床或走路腳跟有壓痛感、手指關節僵硬等,甚至指尖與指節的關節會腫痛,部分患者手指看起來像香腸一樣腫腫的;部分患者肌腱附著骨頭的地方也會開始疼痛。   有些患者是皮膚乾癬一段時間後才出現關節炎症狀;也有些人是先有關節炎才出現皮膚乾癬,兩者沒有一定的先後順序。若先出現皮膚乾癬才有關節炎,診斷上會較容易,因醫師可聯想到乾癬性關節炎。反之,若一開始先出現關節炎,皮膚尚無乾癬表現,醫師就需考慮各種關節炎的可能性,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等。且因乾癬性關節炎屬自體免疫疾病,無法根治,需長期控制才能讓病情穩定,避免關節變形。 及早治療,避免關節破壞變形 林揚志醫師解釋,目前皮膚乾癬的治療方式多元,包括照光治療、外用藥,或口服藥、注射針劑等。乾癬性關節炎的第一線藥物為鎮痛消炎藥;第二線則是免疫調節劑,若皆無明顯成效,會建議患者選擇生物製劑。生物製劑除可改善皮膚乾癬症狀,避免關節變形,亦可同步預防關節、腸道相關共病。 免疫調節劑與生物製劑最大的差別,在於免疫調節劑可控制疼痛,但無法完全控制關節破壞,患者會感到症狀逐漸緩和,但其實關節的破壞仍在持續;生物製劑則是施打後可有效能阻止關節破壞,減少關節變形的機會,治療乾癬同時保護關節。罹患乾癬性關節炎的患者,若未及早治療,恐造成關節不可逆的永久性破壞,手指甚至連握東西都沒有辦法。   林揚志醫師回憶,曾有位職業駕駛的患者,因罹患乾癬性關節炎未積極治療,最終手部關節變形,連握住方向盤都很困難。建議乾癬性關節炎患者切勿輕忽症狀,應及早治療,降低日後失能的機會。屆時關節出現不可逆傷害,即使選用生物製劑,也無法讓受破壞的關節回復成原來的模樣。   生物製劑因費用昂貴,健保採有條件給付,乾癬性關節炎須經醫師評估病況後申請使用,若患者使用後症狀有改善百分之五十以上,仍可以繼續使用,不會因症狀改善就被停止使用。若僅皮膚乾癬,使用兩年後改善狀況良好,則無法繼續使用健保給付。  冬季任意進補當心愈補愈糟糕 林揚志醫師提醒,國人愛進補,每每時序入冬,麻油雞及薑母鴨各類補品皆上桌,但上述補品皆含酒類,恐刺激免疫力,使病徵加劇,其他包含人蔘、靈芝、冬蟲夏草等藥膳,皆不適合乾癬及乾癬性關節炎患者食用,不過偶爾補充綜合維他命及雞湯則不在此限。   最後,林揚志醫師鼓勵乾癬病友,乾癬雖無法治癒,但是透過遵循醫囑用藥、定期回診追蹤,搭配規律作息、均衡飲食、適度運動並避免菸酒,仍可將病症控制得宜,維持生活品質。 原文出處 

長期腹瀉、發燒,竟是免疫系統亮紅燈!發炎性腸道疾病懶人包

2020年03月09日
公開
189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29歲的廖小姐從2012年就被診斷出克隆氏症,也因為克隆氏症產生的併發症動過小腸手術。最近疾病控制較不穩定,腹瀉比較厲害,且合併有嚴重的關節問題。腸鏡檢查可以發現腸子有明顯發炎,抽血檢查也有白血球上升、發炎指數上升的狀況,影像學檢查發現有好幾段腸子的腸壁增厚,有明顯的發炎。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消化內科李熹昌醫師表示,由於病情較不穩定,所以開始給予生物製劑治療,除了控制腸道發炎,也有助於改善關節炎及其他共病。 發炎性腸道疾病好發於二、三十歲的年輕人,大多是學生、上班族。在台灣來講男性比女性稍微多一點點。 發炎性腸道疾病發生率逐漸上升 李熹昌醫師指出,發炎性腸道疾病會造成腸道長期反覆發炎,確切病因還不是非常清楚,目前認為跟免疫系統、腸道菌落、環境、遺傳等因子都有關係。過去發炎性腸道疾病在歐美比較常見,然而最近這幾年來隨著飲食偏向高脂、高糖,亞洲國家的發炎性腸道疾病也快速增加,日本增加最快,韓國也在增加,台灣這十幾年增加的趨勢比較明顯。   除了飲食習慣之外,可能還有一個因素,由於我們對發炎性腸道疾病的認識愈來愈多,也愈來愈重視,很多的學會,像台灣小腸醫學會、台灣發炎性腸道疾病學會、台灣消化系醫學會等,都有進行教育宣導,愈多醫師了解發炎性腸道疾病,對疾病的診斷率也會逐漸增加,再加上診斷技術的進步,愈有經驗就更可以做出診斷。 潰瘍性結腸炎與克隆氏症有什麼差異?  李熹昌醫師解釋道,顧名思義「潰瘍性結腸炎」就是結腸發炎,主要僅限在結腸跟直腸,最常見的症狀就是慢性反覆發作的腹痛、血便、拉肚子、裡急後重。   「克隆氏症」就不只有結腸跟直腸受影響,整個消化道從食道到結腸、直腸都可能被侵犯,所以臨床表現比較多樣,隨著疾病侵犯的部位不同而有差異。食道或胃受到影響,可能出現吞嚥困難、吞嚥疼痛、上腹部疼痛等症狀;小腸受影響,可能有腹部絞痛、腸阻塞等症狀;大腸受影響,可能出現腹瀉、血便等症狀。 除了腸道,患者還可能有腸道外的表現,例如皮膚有一些結節性紅斑、眼睛有虹彩炎、四肢有關節炎、甚至可能出現硬化膽道炎。 延誤就醫,問題多多 李熹昌醫師說明道,發炎性腸道疾病在急性發作的時候,容易腹瀉、腹痛,嚴重的潰瘍性結腸炎可能讓腸子變的很巨大,叫做「巨結腸症」,可能破裂、穿孔,甚至要緊急手術。慢性發炎可能有慢性出血,會造成貧血,長期發炎亦可能增加罹患癌症的風險。   克隆氏症在急性發作的時候,有可能是因為發炎太厲害,造成阻塞、穿孔、膿瘍、廔管。慢性發炎可能讓患者因為持續腹瀉而營養不良、貧血,年紀較小的患者可能生長比較遲緩。 發炎性腸道疾病該怎麼治療? 李熹昌醫師道,發炎性腸道疾病的治療重點是控制發炎,可以分成急性發炎跟慢性發炎,急性發炎的時候醫師會使用藥物把疾病導向緩解期,維持患者生活品質,減少藥物的副作用。 當疾病處於緩解期,醫師會盡量調整用藥,讓疾病維持在緩解期,減少發炎的產生。 治療過程中,另一個重點是及早偵測併發症的產生,例如狹窄、廔管、甚至大腸癌等,希望能夠盡早處理。 除了少部份病情非常輕,侵犯範圍非常少的患者,例如潰瘍性結腸炎只侷限在直腸的患者,可能有機會停藥,不然大多數患者都建議要持續接受治療,維持在一個比較不發炎的狀態,才能夠避免後續併發症的產生。 急性期的藥物有口服的也有針劑,使用抗發炎藥物、類固醇等趕快把急性發炎誘導到緩解的狀態,部分患者還需要使用生物製劑治療。生物製劑的藥物有些是皮下注射,有些是血管內的注射,都需要打針。 病情比較緩解後,就比較不建議使用類固醇,因為長期使用類固醇,可能會有一些併發症產生。 發炎性腸道疾病,日常保養要點看這裡 李熹昌醫師提醒道,發炎性腸道疾病患者在急性發炎的時候應該讓腸子休息,發炎比較厲害的時候,可能會有點阻塞、吸收比較差,可能要短暫時間禁止吃東西,待腸蠕動改善,可以從低渣飲食開始吃,避免食物在腸道留下太多殘渣。 病情比較穩定的時候,便能逐漸增加纖維的攝取量,慢慢調整回來,各種營養要均衡。   根據每個人的狀況,要適度運動,由於病患可能有關節炎、骨質疏鬆等狀況,運動時請特別留意。 由於發炎性腸道疾病與免疫系統有關,最好能維持正常作息,不要熬夜,生活習慣有規律對病情控制會比較好。 務必要按時服藥、定期追蹤,才能和疾病和平共存。 原文出處 

越睡越疲倦?心臟衰竭可能已經找上你

2020年03月06日
公開
728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工作一整天,難免都會累,但是有一種累不一樣。心臟衰竭的累會讓人像沒電一樣,甭說爬樓梯,有時連走幾步路都很疲憊! 為何心臟衰竭患者容易感到很疲倦呢?亞東醫院心血管加護病房辛和宗主任解釋道,心臟衰竭患者很容易感到疲倦,最主要是因為心臟輸出量偏低,打出來的血量不夠,到全身循環的血液量不足,組織相對就會缺血,讓病患容易疲倦,運動耐受力也會下降,走一走就會喘。   除了周邊組織缺血使組織獲得的氧氣、養分不夠,血液循環變少也讓代謝廢物不容易移除。送來的養分不夠,代謝廢物又來不及送走,當然會讓人感到很累。 為何心臟衰竭患者可能出現睡眠呼吸中止症、失眠等睡眠障礙? 「睡眠呼吸中止症可能是心臟衰竭的原因,也是心臟衰竭的結果,心臟功能不好的病人大約5-10個裡面會有1個患有睡眠障礙或是睡眠呼吸中止症。」辛和宗醫師道,「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確會加速心臟衰竭惡化,心臟結構破壞更加嚴重。」 睡眠呼吸中止症有兩種,一種是「中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因為腦幹的問題造成睡眠時沒有呼吸驅動力,上了年紀或是心臟衰竭嚴重的病患,有觀察到這種現象。另外一種是「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由於上呼吸道、咽喉的組織會垂下來,塞住呼吸道,大部分是因為上了年紀、過於肥胖,或是天生體型脖子比較短,比較容易罹患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 心臟衰竭也可能與這類睡眠中止症有關,或許是因為組織水腫加重睡眠呼吸中止症。   辛和宗醫師指出,睡眠呼吸中止症最大問題在於缺氧,血液中氧氣飽和度下降,經常處在缺氧狀態讓心臟功能變差。缺氧的狀況亦會引起全身性交感神經活性加強,有些人會在睡夢中驚醒、心跳加快,這些狀況讓心臟缺血狀況更加明顯,造成心臟衰竭變嚴重。缺氧狀況也會造成身體神經荷爾蒙的變化,像是腎上腺素會增加、產生血管收縮素,類似這樣的荷爾蒙會讓心臟負擔更大,心臟結構受到影響,心臟衰竭就會更加明顯,睡眠呼吸中止症一定會讓心臟衰竭變差,所以會想辦法針對睡眠呼吸中止症做治療。 評估睡眠呼吸中止症通常可以先問枕邊人,問看看患者是不是容易打呼、會不會有打呼聲中斷的情形。然後再問問病人白天是不是很容易疲累,睡完感覺更累,甚至在白天容易突然睡著,睡一睡又突然驚醒。辛和宗醫師表示,臨床上有觀察到不少心臟衰竭的病人都有睡眠呼吸中止的狀況 有哪些心臟衰竭的症狀容易被患者忽略? 辛和宗醫師道,若是走路會喘、腳水腫,大家比較容易聯想到心臟衰竭而就醫,但是有些非特異性症狀就可能被忽略,例如有患者的表現是「吃不下飯」,這是因為心臟衰竭造成血液回不去、又打不出來,造成腸黏膜缺血或腸黏膜腫脹,病患可能以為是天氣太熱吃不下,或者到腸胃科就診。 部分患者是晚上躺下時容易咳嗽,誤以為只是小感冒,其實是因為心臟衰竭到某個程度會導致肺水腫,晚上躺平時容易咳嗽,而需要坐起來咳幾下再繼續睡覺。更嚴重的話,患者得坐著才能呼吸,稱為端坐式呼吸。 有些人是白天容易想睡覺,體力比較差,患者會以為只是工作比較勞累而不以為意。 曾經也有患者是心肌炎造成的心臟衰竭,以為自己感冒而拖了一段時間才就診,心臟功能已經掉很低了,讓家屬、病患感到非常意外。   辛和宗醫師回憶道,「我遇過一位罹患心肌炎的年輕女性,就是以感冒症狀、吃不下、噁心、拉肚子來表現,經過一個禮拜,一直當作腸胃炎治療,但其實是病毒引起的心肌炎。一般來說,上吐下瀉時身體會脫水,使心跳偏快,但是那位病患到急診時的心跳卻是慢慢的,脈搏微弱,大概經過半小時就倒下來開始急救。因為心臟功能太差只好接上葉克膜,幸好撐了一段時間後,心臟功能有逐漸恢復,也順利拿掉葉克膜,那是很厲害的心肌炎造成的心臟衰竭。」 辛和宗醫師提醒道,如果咳嗽超過兩周就建議照個胸部X光片,排除肺炎以及其他問題,這些非特異性症狀容易被忽略,而延誤病情。 要如何協助心臟衰竭患者改善睡眠品質? 「首先一定要好好控制心臟衰竭,」辛和宗醫師強調,「治療心臟衰竭的標準治療用藥,一定要依照醫師的指示按時服用。」 心臟衰竭合併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病患,或夜間容易出現端坐呼吸的病患,可以考慮使用「陽壓呼吸器」。「陽壓呼吸器」是包含呼吸面罩、壓縮器的醫療器材,以正壓將空氣打入呼吸道,一方面能夠維持上呼吸道暢通,一方面可以改善肺部水腫的狀況,有助於改善症狀。   辛和宗醫師表示,根據研究,陽壓呼吸器配戴的時間會影響效果,因此希望病患能夠較長時間配戴,但陽壓呼吸器戴起來不是很舒適,加上高壓空氣的關係會有點吵雜,病患需要時間適應悶住不舒服的感覺。若在配戴陽壓呼吸器後睡眠品質改善很多,就會慢慢接受。 臨床上處理急性心臟衰竭時,陽壓呼吸器也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空氣壓力能將肺泡裡面的水壓回血液,再使用利尿劑脫出水分,有助於改善肺水腫。 心臟衰竭患者可以服用安眠藥嗎? 是否給心臟衰竭病患服用安眠藥有點兩難,假如不給病人藥物,病人會更加煩躁不適,但是阻塞型呼吸中止症的患者,若給予安眠藥使病患熟睡,肌肉張力降低,上呼吸道的軟組織更容易塌陷,睡眠呼吸中止症會更加嚴重。辛和宗醫師道,一般只會給一些輕微的安眠藥,如果可以耐受的住陽壓呼吸器,才會給予效果較強的藥物,不過病患如果能夠適應陽壓呼吸器,或許睡眠品質就能得到改善,也不見的需要使用安眠藥,這需要仔細評估。 辛和宗醫師強調,心臟衰竭患者若有睡眠呼吸中止或睡眠障礙,千萬不要自行服用安眠藥,以免造成更多的問題。   原文出處 

大腸直腸癌 不可輕忽的營養補充

2020年03月04日
公開
206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很高,相關治療已經發展得相當成熟,醫師會根據各別患者的狀況擬定治療計畫,包括手術治療、化學治療、標靶治療等。 手術治療主要是依照腫瘤位置來決定手術方式。台中榮總重症醫學部重症加護外科蔣鋒帆主任表示,手術是腫瘤範圍還在局部時的最佳治療方式,提供癌友治癒的機會,經歷手術、麻醉、恢復等過程,對身體產生相當大的壓力,癌友當然需要一定的體力。 大腸癌手術是切除一段腸道與鄰近的血管淋巴等構造,然後將斷端接起來。常見的併發症包括出血、吻合處癒合不良、傷口、肺部感染或敗血症等,而這些都跟患者營養體力狀態有直接相關聯。   所以在醫師努力下,健康的身體更是讓手術成功並且減少併發症比率的最好方法。改善健康的方式,最主要就是營養跟運動,術前就要開始,如果想等到術後才補充營養,一定來不及。因為開完刀後造成異化生理反應,加上那段時間可能食慾不好、吃不下東西,或因醫療需要禁食,因此在開刀前先把身體養好、營養顧好,並且有計畫的運動是非常重要的。陪伴是幫助患者的好方式,親人陪伴一起運動,相當有幫助。 營養的部分,能夠均衡飲食最好。如果身體狀況不佳,或接受如手術、放療、化療等治療前後,則可以短期使用一些營養補充品來加強。接受大手術後,一般要三個月體力才會完全恢復。很多人開完刀後體重還持續減輕,那是因為身體還處於耗能狀態,兩個月以後會慢慢恢復正常,體重回升。   蔣鋒帆醫師回憶道,曾經遇過有病患說醫師動手術把高血壓治好了,其實真正的原因是因為身體太虛弱,反而讓血壓偏低,大概3-5個月後血壓又會回復原來的狀況。 充足營養,有助減輕副作用 蔣鋒帆醫師指出,一般化學治療大概在術後4-6個禮拜開始執行,現在的化學治療,除了藥物效果進步之外,副作用也比較少。搭配不同的止吐藥與調節劑,能緩解患者的不適。也有部分藥物的副作用是手腳發麻,大概打8-9次後藥物劑量累積,會開始出現。   在做化療前把身體調好的患者,副作用會比較少,耐受力會比較好,從國外報告和目前替患者治療,都有這樣的經驗。 化療期間的飲食需要注意哪些? 蔣鋒帆醫師表示,大腸直腸癌的化療目前大多是每兩周一次,如果前三四天因為藥物副作用造成胃口不好,就不用勉強吃,可以趁著之後的十天好好加強。還有一定要規律運動以加速恢復身體各部分的功能,畢竟維持健康是自己的責任,讓身體在良好的狀況下接受治療,醫師也會盡量用藥物幫忙調整。 在營養支持上,營養均衡是王道,我們不要期待靠單一食品就能發揮效果。另外醫師也提醒避免攝取太多食品添加物影響身體機能。 補充營養,掌握大原則 人體的消化吸收主要由小腸進行,切除部分大腸通常不影響養分吸收的功能。但患者在手術前後或者是化療期間,身體真的比較虛弱,部分患者還會遇到消化不良的狀況,或食量受限等問題。蔣鋒帆醫師解釋道,在均衡飲食之外,還可以藉由一些醫學科技的營養補充品來幫助患者做營養支持。 蔣鋒帆醫師強調,均衡飲食再加上適當營養補充品的介入,一定有助改善生活品質並加速健康恢復。大腸直腸癌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營養補充除了最常見的高蛋白質、精胺酸、核甘酸、多醣體類型補充品之外,海中多醣體-褐藻醣膠近年也常被討論,台灣亦有多項醫學臨床研究小分子褐藻醣膠,可作為營養輔助的選擇之一,有助於調節生理機能。 大腸直腸癌會復發嗎? 蔣鋒帆醫師提醒道,大腸直腸癌復發的機率與期別有關。若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復發率比較低。在罹病後務必配合醫師的治療,加上適當營養介入與體能提升,必能戰勝癌症。   患者要維持健康的生活型態,規律運動、均衡飲食、避免便秘,把身體狀況調整好,最好能戒菸、戒酒、戒檳榔。治療告一段落後,患者務必定期回診追蹤! 原文出處 

營養補充足,助你抗乳癌

2020年02月27日
公開
372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乳癌是台灣女性最好發的癌症,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張金堅醫師表示,乳癌初期往往沒有症狀,需要定期檢查才能早期發現。 當腫瘤變大時,患者可能會自己摸到硬塊;部分患者會發現乳頭有異常分泌物或出血;若乳癌長在乳頭附近,乳頭可能會凹陷,導致雙側乳頭不對稱;若乳癌侵犯皮膚,皮膚可能發紅、像橘子皮。假使乳癌已經轉移到淋巴結,患者可能在腋下摸到硬塊,但這些都是二期以上較晚期的乳癌。   張金堅醫師表示,愈早期的乳癌患者,預後愈好,所以乳房定期檢查很重要,患者有機會在連手都摸不到異常的時候就偵測到乳癌,及早接受治療。 「篩檢」和「診斷」不一樣,「篩檢」是在沒有症狀的時候接受檢查,「診斷」則是在已經出現症狀或摸到硬塊時才去找醫生。台灣的乳癌篩檢是從45歲開始,每兩年一次乳房X光攝影,如果有乳癌家族史就提前到40歲,由政府提供免費篩檢。 精準治療,對抗乳癌 張金堅醫師指出,目前乳癌治療方式相當多元,有的會先開刀,有的會先用化學治療讓腫瘤縮小,再接受手術。術後再視狀況安排放射治療、荷爾蒙治療、標靶治療等。 在20幾年前,患者的乳癌的病灶都較大,必須切除整個乳房,現在醫師會希望在腫瘤很小的時候就發現,患者才有機會做乳房保留手術。   針對腋下的淋巴結的部分,在過去治療一律是做淋巴結廓清術,腋下淋巴結切除後,手臂淋巴液回流較不順暢,可能導致手臂淋巴水腫的併發症。另外,進行淋巴結廓清術亦會影響部分感覺神經,患者術後腋下會有麻木的感覺。   醫師會先在皮下注射同位素或染劑,這些藥物會順著淋巴管流到腋下淋巴結,協助我們找出淋巴回流的第一站「前哨淋巴結」,若「前哨淋巴結」化驗起來沒有癌細胞轉移,就無須進行淋巴結廓清術,以減少患者淋巴水腫的機會。 除了手術外,乳癌治療還包括化學治療、放射線治療、荷爾蒙治療、標靶治療等。若癌細胞具有雌激素受體(ER)、黃體激素受體(PR),可以使用荷爾蒙治療。若是癌細胞具有過度表現的HER-2,可以使用標靶治療。隨著醫學進步,乳癌治療越來越精準,幫助患者達到更好的預後。 乳癌治療常見併發症有哪些? 張金堅醫師解釋說,手術的副作用與手術範圍有關,切除的範圍愈大,乳房愈容易變形、胸前疤痕較明顯、腋下淋巴結廓清可能導致手臂淋巴水腫,胸壁或腋下會有麻木的感覺。患者術後還可能遇到出血、傷口感染等併發症。 輔助性化學治療是患者最關心的部分,因為化學治療藥物是消滅體內殘存之癌細胞,以避免生長快速的癌細胞持續擴散,所以在治療的同時會對其他快速生長的細胞造成影響,例如毛囊、腸道黏膜、骨髓細胞等,患者接受化學治療後可能會掉頭髮,對腸胃道、小腸刺激較厲害,可能噁心嘔吐,若大腸受到影響,可能會拉肚子等副作用。   接受化學治療的癌友要格外注意對骨髓細胞的影響,因為骨髓細胞負責製造紅血球、白血球、血小板,患者的白血球會降低,容易發燒、受到感染,若導致敗血症可能有生命危險。若紅血球減少,讓患者貧血、虛弱,血小板降得太低可能會有出血的狀況,癌友都須事先了解跟預防。 部分藥物可能影響肝臟功能,治療期間也要小心監測。患者末梢神經受影響、手腳發麻是常見的症狀。由於有些藥物會影響皮膚,有時還會出現皮疹、破皮。由於會產生許多不適的副作用,所以部分患者不願接受完整的療程,這是相當嚴肅且令醫師擔憂的問題。在治療期間,醫師會更關心癌友身心狀態、小心審視了解,即時治療處理。 營養補充從治療前就開始! 張金堅醫師指出,化療期間癌友會面臨噁心、嘔吐、食慾不振、腹瀉等營養流失狀況,所以在吃的方面更為重要。 特別提醒乳癌病患,因為治療期間食慾受到影響,往往吃得比平時少,在「治療前」就須開始補充足夠的營養,包含優質蛋白質和蔬菜水果。 接受治療期間癌友營養支持很重要,醫師建議只要吃得下就要吃,盡量由口進食。若有上吐下瀉的症狀,醫師會使用藥物減緩不適,倘若真的吃不下,就需要靠點滴來補充營養素、水分、電解質等。必要時,醫師會透過血液檢查,如檢查血液中的白蛋白、球蛋白來評估患者的營養狀態。 營養狀況佳,治療過程較順利 為了提升照護品質,現在醫院都有乳癌多科團隊,成員包括腫瘤外科、腫瘤內科、病理科、放射科、藥師、營養師、個案管理師等。營養師會協助了解病患身體狀況,並依照需求評估是否適合使用各種特殊營養品,像是選擇有人體臨床實驗的小分子褐藻醣膠、魚油、精胺酸、核甘酸、麩醯胺酸等。其中褐藻醣膠近期常被癌友討論,屬於海中多醣體,可做為營養輔助。台灣醫療團隊近年針對小分子褐藻醣膠有許多相關臨床實驗研究,可能有助調節生理機能[1],對於食慾及體力的也有所幫助。 醫師建議,在適當時機使用特殊營養品,對患者會有幫助,但皆屬輔助性質,重點還是正規治療,該開刀就要開刀,該化療就要化療。   癌症治療期間蛋白質流失快,因為蛋白質、氨基酸都是組織在修復時候的重要原料,患者的肌肉較容易萎縮,甚至出現所謂的肌少症。營養狀況佳的患者,治療過程會比較順利,除了身體恢復比較快,免疫力也比較好。我們都鼓勵患者要營養均衡,也要多多運動。   乳癌的治療過程不輕鬆,乳癌防治基金會是患者的避風港,能給予患者、家屬包括治療前後、生活調適等各方面的協助與輔導。 張金堅醫師更進一步解釋,我們在乳癌防治基金會看到許多正向、樂觀的生命鬥士,不向癌症低頭,勇敢抗癌,我相信當我們面對陽光的時候陰影就在背後看不到,我們會繼續陪伴他們,也替他們喝采! 參考文獻: 1. Wu S.Y. Brown Seaweed Fucoidan Inhibits Cancer Progression by Dual Regulation of mir-29c/ADAM12 and miR-17-5p/PTEN Axes in Human Breast Cancer Cells, Journal of Cancer (U.S.A.), 2016. 原文出處 

最近容易累?比較喘?竟是心臟功能出狀況

2020年02月24日
公開
630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心臟像馬達一樣,持續把血液打出去供全身器官使用。光田綜合醫院心臟內科黃世忠醫師表示,心臟衰竭的定義就是,從心臟打出去的血液供應不足,無法滿足全身器官的需求。這是一個供需的問題,供需失衡就會出現各種問題。 造成心臟衰竭最常見的原因是「缺血性心臟病」,也就是大家熟悉的心絞痛、心肌梗塞,另外還有心律不整、高血壓、瓣膜性心臟病等。心臟瓣膜的功能是讓血液朝一定方向推進,倘若瓣膜打不開,或者瓣膜關不攏,皆會影響心臟功能。所謂的心臟肌肉病變,是心肌纖維化導致心臟無力收縮,例如擴張性心肌病變,心臟變成很大顆、很無力。先天性心臟病、高血糖、高血脂、嚴重貧血、甲狀腺機能亢進、或者有心臟疾病家族史,都可能造成心臟衰竭。   為什麼心臟變大顆卻反而沒有力量呢?黃世忠醫師解釋道,正常時候血液從心臟打出去,然後由靜脈系統回流到心臟,要把血液打出去之前心臟要先放鬆,放鬆到要收縮前的狀態,叫做舒張末期,心臟內的血液若是100c.c.,用力收縮把血液打出去後可能只剩下30c.c.,也就是一次把70c.c.的血打出去。一般人正常心跳大約每分鐘70跳,每一分鐘的心輸出量就是70 X 70 = 4900c.c.。 當一個人的心臟沒力之後會代償,舒張時有更多血液回到心臟,比如說現在心臟擴大了,可以容納120c.c.血液,每次收縮還是打70c.c.出去,心臟裡留下50c.c.,我們會計算一個心臟功能的指標,叫做「左心室射出分率」,射出分率的意思就是原來100c.c.把血打出去後剩下30c.c.,射出分率就是70/100 = 70%。心臟擴大以後,同樣打出70c.c.,射出分率就變成70/120 = 58%。 雖然心臟變大顆,但是心臟功能卻愈來愈差,射出分率漸漸從70%、60%、50%,變成剩下20%。因為心臟變大顆是把心肌纖維撐開,收縮力道比原來差很多。 心臟衰竭初期通常有哪些表現? 黃世忠醫師指出,心臟衰竭症狀常見的有幾種,一個是呼吸困難。呼吸困難的程度不同,初期是休息的時候沒事,但是活動的時候會出現困難。原來爬三層樓不會喘,現在爬三層樓會喘,因為活動的時候身體需要較多血液供應,來不及供應就會喘,活動受限制。 心臟衰竭導致肺部積水的時候患者沒辦法躺平,要坐起來比較舒服,叫「端坐呼吸」。有時候是已經睡著了但在半夜喘醒,這叫做「陣發性夜間呼吸困難」。若肺部積水很嚴重,患者連坐著不動也會喘。肺部積水還可能造成持續性咳嗽,尤其是夜間咳嗽,患者的痰通常比較稀,甚至出現粉紅色帶點血液,跟肺部感染、肺炎、感冒那種濃稠的黃痰不一樣。   患者會出現體液滯留,多餘的水分就滯留在體內,最常見的是下肢水腫,壓下去就會凹陷,有時候不只下肢水腫,還會往上腫到大腿、會陰部、腹部。如果水分滯留於腹腔內,可能造成腹水、肚子會脹,腸子也都腫腫脹脹,胃口就不好。當一個人出現水腫,體重會明顯增加,可能超過4-5公斤,就是4000-5000c.c.的水分。我們會請病患每天量體重,如果體重多一公斤,隔一天又多一公斤,通常都是水分滯留,長肉不可能長這麼快。如果已經出現水腫,就表示已有4-5公斤的水在體內。 因為心臟要推動全身血液循環,心臟衰竭時病患會疲倦無力,很容易累。當心臟血液供應不足時可能會出現心絞痛,若腦部血液供應不足,還可能神智不清。 心臟衰竭患者的死亡原因通常有兩個,一個就是心臟衰竭持續惡化,最後死於心臟衰竭,另一個是心律不整,他可能突然出現心室顫動或是心室頻脈,心臟就停掉,造成猝死。 究竟是老了體力差?還是心臟衰竭? 黃世忠醫師提醒道,容易感到疲倦或走路會喘時,很多人會覺得自己老了、體力變差,其實我們可以由幾點來區分,第一是呼吸,如果是端坐呼吸、躺下去容易喘、睡覺時枕頭要墊很高、陣發性夜間呼吸困難,這些較像心臟衰竭。下肢出現水腫也不是老化的現象。 心臟衰竭患者晚上睡覺會比較頻尿,因為心臟輸出量不足,白天腎臟製造的尿量比較少,到了晚上平躺睡覺,腎臟血流量增加,尿量就會相對增加。然而夜間頻尿跟攝護腺肥大的症狀相似,所以要綜合幾個症狀來評估。 心臟衰竭分四級 黃世忠醫師表示,美國紐約心臟學會把心臟衰竭分成四個等級,這是依照身體活動會不會受到限制來分級。 心臟衰竭第一級,身體活動幾乎沒有受到什麼限制,從事日常活動不會引起疲倦、心悸、呼吸困難、心絞痛等症狀,心臟衰竭第一級幾乎沒有症狀。 心臟衰竭第二級,活動輕微受到限制,從事日常活動大概沒有什麼問題,譬如說爬一、兩層樓梯、掃地、吃飯、洗澡等都沒有問題,但是做劇烈運動的時候,就可能出現呼吸困難、疲倦、心絞痛等症狀。   心臟衰竭第三級,活動受到限制更嚴重,只要從事日常活動可能都有困難,但是他休息的時候可以緩解,只要不動休息,症狀可以緩解。患者可能連刷牙、吃飯、洗澡都會有症狀,只能躺著休息。 心臟衰竭第四級,患者連在休息狀態也會出現呼吸困難,胸悶、心絞痛這些症狀,幾乎沒辦法做任何活動。 心臟衰竭第四級的患者通常都會住院,至於第一級的病患常常自己不曉得,因為不太有感覺,而不會就醫。 好好治療,心臟功能有機會進步 黃世忠醫師回憶道,曾經有位患者因為喘、腳水腫去就醫,這才發現心臟功能已經很差,射出分率大概只有20%,心臟很大,可能要考慮心臟移植,然而換心不容易,器官來源非常有限,所以他覺得沒什麼機會。 其實,心臟衰竭的治療近年來有長足進展,這位患者在接受幾個月的治療後,他的心臟射出分率就從20%漸漸增加到30、40、50%,我就告訴他說應該不用換心了,他也可以回到日常活動,從原來心臟衰竭第三期到第四期,回到大概第一期,看起來跟一般人沒有兩樣。 貼心小提醒 黃世忠醫師再次強調,若有躺著會喘、半夜突然喘醒、半夜一直起來尿尿、咳個不停等症狀,可能要考慮是心臟衰竭的問題,務必盡早就醫,盡早接受治療。 本衛教訊息由台灣諾華協助刊登 原文出處 

肺癌治療,醫師圖文解說

2020年02月14日
公開
207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台灣肺癌發生率居亞洲第2名,全球第15名,被譽為台灣「新國病」。台大醫院胸腔外科李章銘主任指出,肺癌的死亡率高,因肺癌初期症狀不明顯,患者不會感到痛或是明顯不適感,發現時往往已是晚期,而錯失治療黃金期。  肺癌在呼吸道最常見的症狀是咳嗽,因為腫瘤可能會對呼吸道造成刺激,部分患者會因腫瘤的分泌物而產生痰。若腫瘤已壓迫到呼吸道,可能影響肺功能,造成患者會喘,也可能引發感染,而有發燒、胸痛等症狀。當腫瘤壓迫到神經,部分患者會有聲音沙啞的現象。腫瘤比較嚴重時還可能有胸痛、咳血的症狀。 肺癌的治療選項有哪些? 李章銘醫師解釋道,我們會把肺癌分成四期,基本上在第一、第二期是以手術治療為主,第一期肺癌經手術切除後要持續追蹤,而第二期和二期以上已有肺部淋巴轉移或腫瘤較大的患者,在術後會進行化學治療。 第三期肺癌算是中晚期,就必須要多重治療,有時候是開刀前給化學治療,有時候是開刀完給化學治療,現在還可以考慮加上標靶治療或免疫治療。   第四期肺癌除了化學治療外,還可以搭配標靶治療,近來還有一些免疫治療,能根據腫瘤基因檢測結果,使用更精準的有效藥物。雖然沒辦法將癌細胞完全消滅,但是可以長時間控制癌症腫瘤。治療過程中,癌友若遭遇抗藥性的問題,就得更換藥物。 倘若肺癌轉移的器官是在三個以內,或病灶在五個以內,這些病灶,稱為腫瘤的寡轉移。醫師會考慮手術治療,或放射治療,把轉移病灶去除後再進行標靶治療、免疫治療、化學治療,對患者的存活率有幫助。 有部分的第四期患者屬於肋膜擴散,此時肺癌容易復發,除了化學、放射、標靶、免疫治療以外,現在還可以使用局部光動力治療來控制腫瘤。肋膜擴散的第四期肺癌在以上多重治療下,也有機會得到長期控制。 肺癌治療過程中,患者的挑戰有哪些? 李章銘醫師表示,手術的主要副作用就是疼痛,目前可以用藥物來控制疼痛,亦可透過手術技術的進步把疼痛減少,在過去開刀治療時,醫師為摘除整個病灶,必須做個20-30公分的大傷口將胸腔打開。隨著手術技術愈來愈進步,本來須要幾個小傷口來進行胸腔鏡手術,現可透過「多孔微創手術」或是「單孔微創手術」,將傷口縮小成多個2-3公分大小的操作孔,減少術後疼痛,或者是單孔微創,一切手術透過單一2-3公分小傷口進行,患者術後恢復也比較快。 切除部分肺臟後,患者術後肺功能會受到影響,這部分要靠術後復健,醫師在術前就會先教導患者做呼吸訓練,並提醒術後也要持續練習,如此,可以把肺功能的影響減少到最低。   接受化學治療的過程裡,噁心、嘔吐是常見的副作用,現在有止吐藥物能針對中樞神經來抑制嘔吐,緩解患者的不適。 因為毛囊受到化學治療的影響,有時候患者會掉頭髮。當骨髓細胞受影響,患者的白血球會減少,免疫力較差,容易遭遇感染的問題,要盡量避免出入公共場所,必要時也需要進行隔離。部分藥物可能影響肝臟功能或腎臟功能,治療期間都會小心監測,關注患者身體狀態。 如果副作用讓患者難以忍受,建議與醫生討論,考慮調整劑量或者改變處方,千萬不可自主停止治療。 盡快下床,好處多多 李章銘醫師道,手術後最簡單的運動就是走路。現在開完刀後,如果手術範圍不是很大,患者心肺功能正常之下,我們會要求患者離開手術室後,就要開始下床走路,可以增進肺活量,腸胃蠕動增加,組織的血液循環也會進步,走路是既簡單也有益的運動。 一般剛手術完後,患者無須特別補充特殊營養品,因為剛開完刀,消化吸收不太好,刻意進補、複雜的飲食對患者身體反而是負擔,醫師建議先從簡單、清淡的飲食開始,讓腸胃道漸漸恢復,如果吸收得不錯,再增加飲食的攝取量,品質也能慢慢增加。 營養充足,提升治療效果 李章銘醫師解釋,身體的免疫力要靠營養支持,對癌症治療的預後影響很大,除了術後併發症跟營養狀態有關係,長期存活與營養狀態也有關係。 肺癌患者到底該吃胖一點好呢?還是要節食?能不能透過減少營養攝取把腫瘤餓死呢?「把腫瘤餓死」是個錯誤觀念,癌症患者術後一定要有很充足的營養!   有研究顯示,BMI值較高,身形較豐腴的患者之長期存活較身形較瘦的患者更好,因為身體有充足的能源、營養,各個器官才能正常運作,免疫系統也能發揮作用,腫瘤較有機會得到控制,因此營養對癌症患者而言非常重要。 進補對患者來講有利有弊,若超過身體的承受範圍,反而會引發一些不良後果,倘若吸收差、代謝差,卻一直硬塞,事實上沒辦法達到我們預期的效果。 李章銘醫師提醒,均衡飲食最重要,足夠的蛋白質、維生素、能量一定要先達到。坊間常見的褐藻醣膠、魚油、麩醯胺酸、精胺酸等,有助於調節生理機能,適用的時機不盡相同,患者可以向醫師或營養師諮詢。若患者消化不良、吸收較差時,可以使用一些小分子營養幫助患者吸收。近年常被討論的褐藻醣膠,曾在醫學研究團隊發表的研究文獻中提到,小分子褐藻醣膠與一般萃取出大分子結構的褐藻醣膠相比,有較好的吸收率[1],同時亦有多項相關臨床實驗進行中。  貼心小提醒 隨著醫學進步,肺癌的治療工具愈來愈多樣,已可透過不同的機轉來控制腫瘤。我們也曉得充足均衡的營養在癌症治療過程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能增加患者對副作用的耐受度,幫助患者度過完整的治療,以獲得較好的預後。 參考文獻: 1. van Weelden G, Bobiński M, Okła K, van Weelden WJ, Romano A, Pijnenborg JMA. Fucoidan Structure and Activity in Relation to Anti-Cancer Mechanisms. Mar Drugs. 2019;17(1):32. 原文出處

正確心臟保養,醫師圖文解說

2020年02月12日
公開
152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心臟負責推動全身血液循環,每分每秒都持續跳動。然而,日常生活中卻有很多可能傷害心臟的狀況,一定要盡量避免,做好心臟保養,以免心臟持續受傷,導致心臟衰竭。 血糖太高,心臟也受害! 台大醫院心臟外科許榮彬主任指出,血糖偏高時,患者可能沒有明顯症狀,所以容易輕忽,其實血糖過高,全身器官都會受到影響,控制血糖的目的就是為了預防糖尿病相關併發症。 過高的血糖會導致「動脈粥狀硬化」,讓動脈逐漸狹窄、阻塞,輸送往器官的血流減少,各器官的功能都會受到影響,例如在腦部可能造成血管阻塞、缺血性中風;在心臟可能造成冠狀動脈阻塞,導致急性心肌梗塞、心臟衰竭;周邊血管阻塞,肢體會缺血,導致肢體疼痛不良於行,由於血液循環差,傷口不容易癒合,部分患者恐怕需要截肢。總而言之,糖尿病的併發症是多面向的,從頭到腳都會出狀況,特別是可能導致心肌病變,讓心臟功能進一步惡化,而演變成心臟衰竭導致死亡,不可不慎。   持續高血壓,心臟難負荷 許榮彬醫師表示,高血壓會導致全身血管病變,腎臟、眼睛等器官都會受損,影響相當全面。 血壓過高會造成血管受損,甚至破裂。例如急性發作的主動脈剝離,是非常危險的狀況,患者可能感到劇烈撕裂性胸痛,極為難受且死亡率很高。腦部血管破裂的出血性中風,可能造成死亡,也會有神經學後遺症。   如果是慢性的高血壓,我們的心臟會因為長期負荷過大而漸漸邁向心臟衰竭。當冠狀動脈狹窄、阻塞,心肌無法獲得充足的氧氣,心絞痛、心肌梗塞的機會愈來愈高,容易演變成心臟衰竭。 血脂過高,血管狹窄、阻塞,恐致心臟衰竭 高血脂是很常見的狀況,許榮彬醫師解釋道,血脂包含高密度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以及三酸甘油脂。高密度膽固醇對身體有幫助,而低密度膽固醇會導致動脈硬化,對身體有害。 全身各器官都需要血液供應,當血管受損,就會造成器官病變,雖然原因不同,但是造成的結果都類似:腎臟血管阻塞會造成腎臟衰竭,肢體血管阻塞會造成缺血、疼痛,腦部血管阻塞會造成腦中風,心臟的冠狀動脈血管阻塞會造成心肌梗塞、心臟衰竭,一定要多加注意。 抽菸傷肺又傷心! 許榮彬醫師提醒道,對心血管疾病而言,抽菸是個重要的危險因子,抽菸也會造成血管病變,進而導致器官損傷。不過抽菸除了造成血管損傷之外,還可能致癌。提到抽菸,大家容易聯想到肺癌,其實不只有肺癌,抽菸將導致口腔癌、食道癌、乳癌、膀胱癌、腎臟癌等多種癌症的風險增加,是非常重要的危險因子。 即使一天只抽一根菸,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就會明顯上升。吸入二手煙也同樣有害。   戒菸的好處很多,戒菸12小時後,血液中的一氧化碳濃度恢復正常。戒菸兩週後,血液循環及肺功能開始改善,戒菸一年後,冠狀動脈心臟病的風險減半。戒菸五年後,口腔癌、食道癌、膀胱癌的風險減半。戒菸十年後,死於肺癌的風險減半。戒菸十五年後,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的風險和不抽菸者相同。 許榮彬醫師強調,心臟功能不好的患者務必戒菸,避免刺激心臟。吸菸會讓心跳加速、血壓上升,皆會加重心臟負擔,導致心臟衰竭惡化。 酒精會傷害心肌細胞,惡化心臟功能 酒精會造成心臟細胞的傷害,許榮彬醫師道,所以有所謂「酒精性心肌病變」,飲酒過量或長期喝酒的病患,心肌細胞可能受損,造成心臟衰竭。 雖然大家可能聽過適量飲酒有好處的說法,但是酒精對心肌細胞本身是有害的,所以究竟適量飲酒是否有益處?一天可以喝幾毫升?目前仍沒有定論。美國心臟學會不建議民眾藉由喝任何酒類來獲得好處,尤其是心臟衰竭患者務必戒酒,避免酒精對心臟造成進一步的傷害。 留意溫差,避免冷熱交替刺激大 許榮彬醫師道,「心臟外科的病患,很多都有心臟衰竭,我都建議病患不要泡密閉式三溫暖,至於露天的空氣流通比較好的地方,沒有說一定不能去,但要注意冷熱之間不能刺激過大。」 心臟疾病就是要避免刺激過大,尤其是在冬天天氣很冷,從室內到室外,突然接觸到冷空氣就是心臟病最容易發作的時間。洗熱水澡、泡溫泉也是同樣道理,原本處在溫暖的環境,忽然回到溫度較低的環境,刺激太大容易誘發急性發作。在大熱天進入冷氣房也得注意,要盡量避免溫差太大。心臟衰竭患者的病情很容易變動,日常生活中的小細節都要多加留意。 規律運動,有益心臟功能 許榮彬醫師解釋道,心臟衰竭患者還是要維持適度運動,至於適合什麼運動,每個人的狀況都不太一樣。 對心臟病患而言,快走是不錯的運動方法,舉重就不建議。醫院都有復健科門診,能夠在完整評估後,給予運動處方。 台大醫院有心臟衰竭小組,小組成員包括內外科醫師、復健科醫師、個管師、營養師等。如果是因為心臟衰竭住院的患者,我們都要照會復健科醫師,出院後也可以轉介到復健科門診做運動諮詢。   除了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抽菸等危險因子外,還要跟大家提醒一點,部分心血管疾病與遺傳有關,所以心臟病患的兄弟姊妹、子女,也建議要做檢查,看看有沒有心臟疾病,若有的話,提早就醫及保養,可以避免心臟功能一再惡化,最終導致心臟衰竭。 許榮彬醫師回憶道,遇過不少例子,都是父母親動完心臟手術後,兒子陪同回來看門診,經過五、六年後,突然發現兒子沒有陪來,經過詢問才知道兒子在家裡心肌梗塞過世。 「我現在都提醒患者,治療告一段落後一定要叫兄弟、姊妹、子女,尤其是兄弟和兒子,去做檢查,因為心血管問題平常可能沒有症狀,唯有做檢查才知道血管有沒有阻塞。」許榮彬醫師道,「我一直想要跟社會推廣的就是,心臟病會遺傳,因為彼此有類似的體質及相同的生活環境。由於初期症狀都不明顯,容易疏忽,突然走掉實在太可惜。」 心臟是非常重要的器官,心臟功能不好,全身都會受牽連,心臟衰竭又是所有心臟疾病最終的終點,因此死亡率很高,甚至比某些癌症還要高。大家務必維持理想體重、規律運動、健康生活型態、避免各項危險因子、按時服藥、定期檢查,做好日常保養,才能養心、護心。   原文出處

認識李文亮醫師 – 武漢肺炎吹哨者

2020年02月10日
公開
126

作者:白映俞 醫師 2月6日晚間起,中國社群網站上發出怒吼,為李文亮的離世感到不值。「我們需要言論自由」的短評獲得百萬次以上的迴響。究竟,李文亮是誰?讓中國想起的言論自由的重要性? 吹哨者 李文亮醫師於2019年12月,在學校的群組中貼了一則文,說海鮮市場出了七個病患,都是出現呼吸道症狀,是種類似SARS的冠狀病毒疾病,正在他的醫院裡接受隔離。 他是於醫學院的群組裡發訊息的,等於是在新興傳染病出現時,最早警告臨床醫師們注意病毒攻勢的人物。 不過隨著這則訊息被螢幕截圖後傳送各地,李醫師暗自擔心自己會因而受罰。   接受訓誡 果然沒過多久,他就被公安傳喚,說他散播謠言,「嚴重擾亂了社會秩序」,「如果固執己見,不思悔改,繼續進行違法行動」,就要送法辦。 他需要簽下訓誡書,要誠心悔過,承認自己說了謊,自承說「7例SARS是不屬實的言論」。   自身染病 雖然被訓誡,李文亮繼續堅守岡位,於醫院服務。他在1月8日診治了年長患者,其患者隔日開始發燒,出現肺炎。再隔個一天是1月10日,李文亮自身也開始咳嗽了。1月11日,李文亮發燒。1月12日,李文亮住院。 經過幾次化驗,到1月底時院方才確認李文亮亦是染上新型冠狀病毒。 病毒快速傳播 短短五個星期之內,武漢肺炎已經成為全世界的痛。這新型冠狀病毒的態勢已然超越當時SARS的感染人數,中國本身有超過28000案例,死亡人數持續攀升。中國以外,另有25國有零星案例發生。 武漢,這個中國第七大城市,全世界第四十二大城市,於1月23日開始封城,飛機、火車、地鐵、船運、巴士等交通工具一併停擺,居民不可離城,也沒有交通工具能離開城市。 即使武漢走向封城之後,病毒仍未慢下它擴散的速度,感染人數與死亡人數持續攀升之終,更多中國城市宣布封城。 截至2月7日,武漢肺炎造成全球31372人感染,638例死亡。 病榻上的最後吶喊 即使在病床上,李醫師仍舊對政府提供的資訊存疑: 「政府為什麼仍堅持說病毒沒有人傳人?」 「為什麼政府說沒有醫療人員受感染?」 事實上,李醫師的父母與多位同事,都罹患了武漢肺炎。 1月21日,中國才說這病毒可以人傳人。1月31日李醫師公開了他的訓誡書。   當然,病毒不跟你政府簽什麼訓誡書,當政府專注在政權維穩,糾正市民的言行,新型冠狀病毒已經傳播開來,愈來愈多人感染,愈來愈多人死亡。 2月初李文亮醫師透過訊息告訴紐約時報,中國政府當時應該要及早公開資訊,才可能遏止新型病毒。「如果政府單位願意早點公開這些資訊,」李文亮醫師說:「我想現在情況會好得多。我們需要更公開、透明的疫情資訊。」   搶救無效 李醫師因新型冠狀病毒住院,三周後於2020年2月7日凌晨死亡,年僅34歲。身後留下懷孕的老婆與一名小孩。 2月6日晚間在中國的社群上就出現李醫師的死亡消息,點燃中國網民的怒火,沒過幾小時,醫院方又出面說,李醫師還活著,院方正在想方法急救,「處於搶救狀態」,不少微信上的評論都遭刪除。只是又過沒多久,院方最終還是證實了李文亮醫師的死亡消息。 我們不知道,中國政府試圖搶救的,是李醫師這條人命?還是政治名聲、政權維穩? 李文亮醫師因當了吹哨者而被迫道歉,但中國政府該道歉的,豈止千百萬人。 原文出處

關於武漢肺炎的幾項快速認知

2020年02月07日
公開
4393

作者:劉育志 醫師 關於武漢肺炎的幾項快速認知: (隨著疫情變化,我們會持續更新對這隻病毒的認知) 目前全球疫情: ● 全球感染人數超過37593人,死亡人數814人。(2/10) (比較過去類似的SARS和MERS:SARS發生於2002到2003年,感染人數8000人;MERS自2012年出現,感染人數超過2500人。) ● 目前99%的感染案例都是於中國境內發生,85%的案例是於湖北附近。 ● 死亡案例中,僅有一名非於中國境內發生,但是為中國人跑到菲律賓而因病死亡的個案。 ● 全球感染人數中約有近200人發生於非中國地區,分布於其他25國。分別是:   亞洲:日本、新加坡、泰國、南韓、台灣、馬來西亞、越南、柬埔寨、尼泊爾、菲律賓、印度、斯里蘭卡 中東: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歐洲:德國、法國、義大利、英國、俄羅斯、芬蘭、西班牙、瑞典、比利時。 美洲:美國、加拿大 大洋洲:澳洲   得到新冠狀病毒會怎樣? 患者症狀:發燒、咳嗽、喘,與流感、感冒類似。 傳播方式:也與流感、感冒類似,經由咳嗽、擤鼻涕時的飛沫傳染,接觸也可以傳染。這個病毒可以人傳人,沒有症狀的人也可能傳播病毒,一位來自中國的婦女就在症狀發生前把病毒傳播給四位德國公司的同事! 目前沒有特效藥,也沒有疫苗。需採取支持性療法。 防疫方式: 由於9成9的病例發生於中國,因此其他國家的防疫做法主要為: ● 建議國民不要出發去中國,航空公司宣布停航。 ● 禁止中國籍旅客入境。 ● 自中國回國的國民居家隔離或檢疫14天。   (有人問為什麼要隔離、檢疫14天?因為病毒潛伏期為兩個星期,要超過14天後再接觸他人,國民健康才有保障。記得,沒有症狀的人也可能傳播病毒!) (自從1960年天花疫情告一段落後,這是五十年來美國第一次由聯邦政府發出隔離令,要求自中國回到美國的民眾要居家檢疫或隔離14天。) 台灣自2/6起,暫緩中國籍旅客入境。 有中國、香港、澳門旅遊史的台灣人入境需列入居家檢疫。   普通民眾可以做什麼? 不要恐慌,平時勤洗手,並避免接觸病人或可能的病人。 配合台灣政府防疫政策。 原文出處

昏迷指數怎麼算?幾分叫做很糟?(懶人包)

2020年02月06日
公開
445

你常看電視新聞時,在提到「車禍造成重傷,患者腦出血昏迷」時,同時會看到「昏迷指數為3」這樣的說法。究竟昏迷指數怎麼算,分數多少叫做清醒,分數多少叫做很糟? 昏迷指數是種客觀、可靠的方式,能用來記錄患者於受傷後的意識變化程度,不管在加護病房、或急診外科,都會頻繁地用昏迷指數評估患者。由於目前全世界通用的方式,是由蘇格蘭格拉斯科大學教授們發表的評估標準,因此被稱為Glasgow Coma Scale,簡稱為GCS。   接下來,我們先想想看,當我們看到一個人怪怪地躺著時,你懷疑他究竟人是醒的還是昏的之際,該怎麼做? 我們大概會觀察看他手腳活動的狀況,眼睛是不是打開的,或會喊他一下,看他是否會回話,對吧? 醫學上也是這樣的。醫護人員可觀察患者的狀況,注意患者會不會自主性地睜開眼、說說話、或動動手。所以我們重點是分別記錄三個反應,分別是E、V、和M,E代表eye opening,睜眼狀況。V是verbal response,說話反應。M是motor response,動作反應。   需要時要用痛覺刺激患者,醫護人員會於患者手指、肩膀、眼眶等處帶來壓迫痛感,最後就是評分。 我們再來仔細看看如何評估睜眼狀況。 E:eye opening,睜眼反應 ● 如果自動睜眼看外界,紀錄為4分。 ● 聽到聲音呼叫而睜眼,紀錄為3分。 ● 接受到痛的刺激時會睜眼,紀錄為2分。 ● 完全沒有睜眼反應,紀錄為1分。 評分者會先觀察患者是否主動睜眼,有意識地看著外界狀況。如果沒有,就叫一下患者的名字,看看患者是否有反應。如果還是沒有,試著在患者指頭末端施加壓力,看痛感是否迫使患者張開眼睛。   再來是說話反應。 V:verbal response,說話反應。 ● 講話有條理,紀錄為5分。 ● 答非所問,回話混亂,紀錄為4分。 ● 回答無意義、無法串連的單字,紀錄為3分。 ● 發出一些非字句的聲音,紀錄為2分。 ● 完全無言語反應,紀錄為1分。 評分者會主動提一些問句,例如「可以告訴我你的名字嗎?」或是「你知道現在是幾年幾月嗎?」,看看患者是否能回答。正確又有條理的話,可以評為滿分五分;如果答非所問就是四分。只能呢喃出一些單字,無法形成句子是三分;只能發出「啊…啊…啊…」等聲音則為兩分。如果因為氣切、或氣管插管而無法回話,就如實紀錄為Vt(代表tracheostomy,氣切)或Ve(代表endotracheal intubation,氣管內插管)。   我們還需要測動作反應。 M:motor response,動作反應。 ● 可以依照指令動作,紀錄為6分。 ● 受疼痛刺激時,可以定位痛覺位置去除刺激,紀錄為5分。 ● 受疼痛刺激時,肢體自然彎曲,紀錄為4分。 ● 受疼痛刺激時,肢體呈現不自然屈曲,紀錄為3分。 ● 受疼痛刺激時,肢體伸直,紀錄為2分。 ● 完全沒有動作反應,紀錄為1分。 醫護人員會先問患者:「可以握住我的手嗎?」這類的問句,如果患者依照指令動作,可得到6分。如果用言語問句沒有反應的話,醫護人員會抓壓患者的肩膀,或壓迫患者眼眶上方,帶來痛覺,如果這時患者的手會伸過來趕開醫護人員的手,代表可以定位痛覺位置、去除痛覺刺激,可得5分。至於什麼叫做「肢體自然彎曲」、「不自然屈曲」、或「肢體伸直」,大家可以看圖比較清楚!   評估患者後,醫護人員會找出患者最佳的表現,並記錄成E(數字)V(數字)M(數字)這樣的形式。 如果每一樣都能做到最好的自主性表現,就是E4V5M6,我們可以說他的GCS分數為4 + 5 + 6,等於15分。 相對來說,如果每一樣都沒有反應,就會是E1V1M1,GCS分數為1 + 1 + 1,等於3分。所以昏迷指數滿分為15分,最低分為3分,所以下次你看新聞的時候,可以注意一下,不會有昏迷指數是零分這種事情發生喔!如果聽到「昏迷指數零分」,就代表記者根本弄錯了!   那15分是滿分,3分是最低分,如果聽到7分、8分,到底是代表怎樣的意思呢? ● 昏迷指數總分介於13到15,代表腦傷比較輕微。 ● 昏迷指數總分介於9到12,代表中度腦傷。 ● 如果昏迷指數小於或等於8分,代表腦傷嚴重。 中度或重度的腦傷留下永久性腦部傷害的機會就很大,患者在認知、身體活動、或意識部分可能難以回復。   單次的昏迷指數有意義,一連串的昏迷指數也有意義。以下的狀況就常在急診發生! 華先生剛發生車禍,抵達急診時自述撞到頭,但人非常的清醒,沒有其他症狀,屬於E4V5M6,檢查沒有大礙,先留在急診觀察。但過了40分鐘後,護理人員注意到華先生看起來有點嗜睡,要聽到聲音呼叫才會睜眼,講話答非所問,要受疼痛刺激才有動作,評為E3V4M5,GCS從15分下降為12分,就是有意義的,這時要趕緊安排適當的檢查,例如頭部電腦斷層,可能就會發現問題癥結點是一個正在擴張、紡錘型的急性硬腦膜上出血。   另外值得提醒的是,患者可能是突然發生一個嚴重的車禍,而被緊急送往醫院急救,但為什麼患者會發生車禍呢?除了交通意外之外,會不會是身體出現什麼狀況,像是吃了安眠藥,血糖突然降得太低,喘不過氣血氧很低,或是喝太多酒,甚至嗑藥呢?這幾項都可能會影響患者的意識狀況,同時也影響到昏迷指數的評估。臨床上醫護人員常遇到,車禍後意識不清、昏迷指數只剩六分的患者在做完電腦斷層後,找不到腦部出血、創傷的問題,要靠著抽血結果才知道原來患者是低血糖或酒精過量引發的事故,並不是車禍造成意識昏迷的。因此,昏迷指數可能因為藥物、酒精等條件而受影響。   當然,如果患者的聽力有問題,沒有帶著助聽器,也沒辦法「聽到」醫護人員的叫喚,或需要醫護人員很大聲地在其耳邊喊叫才聽得到。這些都是臨床上需要注意的部分。還有,這個格拉斯科昏迷指數的判斷方式並不適用於小孩。小孩有另一套判別法,這裡先不贅述。 原文出處

別骨折了才發現有骨質疏鬆! 危險因子:女性、太瘦、年齡大、停經後婦女...要注意!

2020年02月03日
公開
331

「早上我婆婆去公園運動,跌倒後就站不起來了!」心急的媳婦在急診說著。 醫師指著螢幕上的X光說:「依婆婆目前腳的狀況看來,髖關節這邊斷了喔!」 「怎麼會這樣?」媳婦不解地問:「她都有在吃補品,怎麼會輕輕跌倒一下就骨頭斷了呢?!」 這通常是骨質疏鬆引起的,而很不幸的是,大家常常是到了骨折發生的時候,才知道自己的骨質並不夠!那如果想要照護骨質,究竟什麼時候要擔心自己患有骨質疏鬆?什麼時候很有可能會骨折?什麼時候該吃藥?吃什麼藥有用呢?今天我們根據2019年一月出刊的歐洲指引,來看看專家們對「停經後婦女」在「骨質疏鬆的診斷與治療上」有哪些現行建議。 這裡直接講這篇歐洲指引的結論: ● 骨質疏鬆的診斷: □ 根據雙能量 X 光吸收儀DXA測量股骨頸或腰椎得到的T值,T值小於或等於-2.5就可被診斷為骨質疏鬆。(認識骨質疏鬆的測量方式,請看:腳跟的骨密度可以診斷骨質疏鬆症嗎?) □ 根據臨床上狀況不同,如果不適合上述測量方式或測量位置的話,也可以依據其他方式或其他位置得出的結果診斷骨質疏鬆。(例如說患者已經骨折,無法用腰椎或髖部測定,可用非慣用手的前臂橈骨 1/3 處替代。) □ 如果測出來的結果是T值介於-1到-2.5之間,可以稱為「骨質密度低」,但這還不算上是到疾病的狀態。 ● 脆弱性骨折的危險因子 □ 以下均為潛在的骨折危險因子:年齡(變大)、性別(女性)、BMI太低(太瘦)、過去曾骨折、父母曾有髖部骨折、接受類固醇治療、目前有抽菸習慣、每日喝酒喝超過3單位等因素。(了解與骨質疏鬆有關的骨折) □ 如果身高少了4公分,或開始駝背,就要注意是否有脆弱性骨折。 □ 如果不適合測量骨質密度,也可以抽血驗代表骨頭生成與骨頭吸收的骨頭指數,來預測是否患者容易脆弱性骨折。   ● 骨折風險評估 □ 利用「骨折風險評估工具(Fracture Risk Assessment Tool,簡寫為FRAX)」可以用來評估停經後女性的骨折風險。如果算出來是中度骨折風險,要再用雙能量 X 光吸收儀DXA確認骨質密度,並再根據這數值重新估算骨折風險評估工具的結果。 □ 如果真的沒辦法測到骨質密度,還是可以去算「骨折風險評估工具FRAX」的結果。 □ 「骨折風險評估工具FRAX」的結果會受以下幾個因素影響:有沒有使用類固醇、腰椎的骨密度、骨小樑分數、髖部軸長度、跌倒史、是否有第二型糖尿病。 □ 萬一有以下狀況要擔心是否已經有骨折:身高比過去少4公分,人變駝背,最近開始長期使用類固醇,骨質密度T值小於或等於-2.5。 附註:想自行完成骨折風險工具的評估請進「這裡」,回答所有問題之後計算,則能得出「主要骨鬆性骨折」和「髖骨骨折」的風險值。   ● 生活習慣與飲食習慣的建議 □ 請攝取足夠的鈣質,最好是藉由乳類製品攝取鈣質一天介於800到1200mg之間,同時也要吃足夠的蛋白質。 □ 若本身是停經後婦女,且骨折風險高,可以每天補充800單位的維生素D。 □ 如果每天真的無法從飲食攝取到800mg的鈣,可以考慮補充鈣質營養品。如果有維生素D缺乏的證據,也可以補充維生素D。 □ 規則地依個人狀況做負重運動。 □ 過去若曾有跌倒問題者,要審慎評估狀況。   ● 給停經後婦女的藥物建議 □ 大部分的停經後婦女骨質疏鬆患者,是可以接受口服雙磷酸鹽類藥物治療的。對無法接受口服藥物的人,可以考慮靜脈注射(針劑類)的雙磷酸鹽類藥物,或單株抗體。另外也可以考慮在婦女停經後補充女性荷爾蒙。針對骨折高風險者,則可使用副甲狀腺的藥物。 □ 使用雙磷酸鹽類藥物三到五年之後,要重新評估患者的狀況。萬一出現任何新的骨折事件,無論何時都得重新評估骨折風險(意思就是說不用等固定的幾個月、幾年後再評估)。一般當患者停止治療的時候,骨折機會就升高了! □ 一旦停用單株抗體藥物,骨折機會容易反彈升高,若要停用藥物最好要改成雙磷酸鹽類藥物。 □ 至於接受治療超過十年以後的患者接下來要怎麼做?還需不需要繼續吃藥?目前沒有較好的指引,醫師可依照患者狀況做個人化評估。 ● 需要藥物治療的時間點 □ 不同地區、國家建議該治療的時間點並不同,但基本上都可根據「骨折風險評估工具」算出的主要脆弱性骨折風險值與髖關節骨折風險值,來決定藥物介入時間點。(根據台灣國健署的資料,若FRAX得出結果主要骨鬆性骨折風險數值小於10%,或髖骨骨折風險小於1.5%,屬於低風險,不需治療。根據台灣骨鬆協會2017年的指引,建議主要骨鬆性骨折風險數值大於15%,或髖骨骨折風險大於7%者需要藥物治療的介入。) □ 若超過六十五歲以上的女性過去曾有脆弱性骨折,可以直接接受骨質疏鬆的藥物治療。骨質疏鬆的測量較適合剛停經、較年輕一些的女性族群。   看完以上建議,要提醒大家,如果您是停經後的婦女並擔心自己有骨質疏鬆的危險,可以先找醫師測量骨質密度,並計算「骨折風險評估工具FRAX」,了解自己骨折的風險。如果風險已經很高了,就請依照指引補充藥物;若風險還在可接受範圍,就靠著飲食與運動多保護自己的骨質囉。希望大家不要在骨折的時候才意外發現自己患有骨質疏鬆喔。 原文出處

自體免疫疾病,懷孕、哺乳OK嗎?

2020年01月31日
公開
347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白映俞醫師:大家好,很高興來到照護線上,我們今天邀請到風濕免疫科的邱瑩明醫師 邱瑩明醫師:大家好 白映俞醫師:今天來談談自體免疫疾病,在台灣比較常見的自體免疫疾病大概是哪些呢? 邱瑩明醫師:台灣常見的自體免疫疾病有,類風溼性關節炎、還有僵直性脊椎炎、還有乾癬性關節炎。 白映俞醫師:這些疾病都是發生在怎麼樣的族群之中? 邱瑩明醫師:目前統計起來,這些疾病好發年齡涵蓋從20歲到50歲之間,男性、女性都有可能面臨到這類的疾病。 白映俞醫師:針對類風溼性關節炎、還有乾癬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我們現在有什麼好方法去治療嗎? 邱瑩明醫師:這些疾病過去沒有很好的治療藥物的時候,會造成關節的破壞、變形、甚至終生殘疾的狀況。 邱瑩明醫師:現在醫學發達,現在治療除了以前常用的類固醇,或者消炎止痛藥,或者基本的免疫調節劑,這幾年還有更新的藥物,就是我們俗稱的生物製劑,這些藥物在傳統治療無效的情況下,使用生物製劑病人的情況會控制非常好。 白映俞醫師:邱醫師要不要為我們解釋一下,什麼是生物製劑? 邱瑩明醫師:生物製劑用簡單的概念來講,就像是標靶治療,或者通俗的概念,像是一個巡弋飛彈,它可以針對身體發炎的部分,很精準地把發炎的地方壓抑下來,造成很好的抗發炎效果,讓免疫系統不再破壞自己的身體。 白映俞醫師:這些自體免疫系統疾病的病人,如果在懷孕之前,需要準備什麼事情嗎? 邱瑩明醫師:通常我們都會跟這些病人說,尤其是面臨生育年齡的女性,我們會先與病人討論,在接下來的治療過程有沒有懷孕的打算,如果她有懷孕的打算,在懷孕之前,如果病人已經結婚了,準備要有小孩的計畫,我們就會將藥物調整成對懷孕、對哺乳,比較不會有副作用的一些藥物。 邱瑩明醫師:舉例來說,現在生物製劑進步非常的多,除了早先幾年出來的生物製劑,現在出來的生物製劑,甚至在懷孕前、懷孕中、哺乳過程中,都可以安全的使用,有這樣的選擇在照護病人過程中,即使病人要懷孕,只要好好和醫生配合,懷孕都不用擔心。 白映俞醫師:現在已經有藥物比較不影響胎兒的? 邱瑩明醫師:是的,是的。 白映俞醫師:在這段過程之中,還是會對懷孕造成一些影響,對媽媽的影響是什麼呢? 邱瑩明醫師:在懷孕過程當中,如果媽媽自行將藥物停掉,過程中有可能在原本很穩定狀況之下,疾病突然變成大爆發,一個反彈,這個反彈之後要用更多藥物控制下來,患者可能想說生完再開始吃藥,可是這段期間用的藥物可能比懷孕前用的藥物更多,而且要花更久的時間才能控制下來,剛生產完要帶小孩、要哺乳,要幫小孩換尿布等等,可是媽媽本身關節沒有控制好,根本沒有辦法帶小孩,所以對患者是造成非常大的影響。 白映俞醫師:很多媽媽本來很擔心藥物會影響到胎兒,所以就會自行停藥,如果不吃藥,疾病本身對小朋友會有影響嗎? 邱瑩明醫師:如果不吃藥媽媽的病情就會發作,媽媽病情發作會影響到的是,媽媽的營養狀態會受到影響,胃口不好,媽媽整個作息會錯亂,媽媽生活作息不正常,營養狀態變差,間接的可能影響胎兒成長發育,還是建議病患懷孕過程千萬不要自行停藥。 白映俞醫師:假如已經順利懷孕了,後來也順利生產了,這些媽媽後來有辦法哺乳嗎? 邱瑩明醫師:嗯,是的。 邱瑩明醫師:現在因為醫學發達,藥物的選擇非常多樣化,剛剛提到在懷孕前就開始做藥物的調整,我們所調整的藥物,從懷孕前、懷孕中、甚至生產後哺乳期間,其實都是可以正常使用。 白映俞醫師:所以患者懷孕的過程都是需要藥物來保護她,對她的病情控制應該是會比較好,當然除了藥物治療之外,大家很介意的就是,生活之中有沒有什麼可以做的,可以改變這件事情呢? 白映俞醫師:或者大家最喜歡問的就是,我該怎麼吃?或者什麼東西不能吃?才能夠控制自體免疫疾病呢? 邱瑩明醫師:OK 邱瑩明醫師:這個疾病影響最大的,是我們日常生活的作息,還有壓力,當作息不正常、壓力太大的時候,其實會讓免疫系統錯亂更加嚴重,如果有這些不正常作息,或壓力太大,當然我們希望病人能夠自行調整。 邱瑩明醫師:飲食上老實講沒有太大的影響,所以病人不用因為得了這個疾病,就認為豆類不能吃、海鮮不能吃,倒是沒有這樣的禁忌,所以飲食上倒是還好。 白映俞醫師:邱醫師要不要跟我們分享一些臨床上的案例。 邱瑩明醫師:好,是的。 邱瑩明醫師:剛好我去年有一個病人,她是個30歲的女性,她去年發病時剛好來給我看診,那時候剛好有正在論及婚嫁的男朋友,首先我先把她的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好,可是她告訴我接下來要結婚,結婚後公婆會希望她早點生小孩,所以我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把懷孕期間不能用的口服藥停掉,可是停掉就開始煩惱,萬一停藥之後發作怎麼辦? 邱瑩明醫師:以前雖然有生物製劑,可是沒有懷孕期間可以用的生物製劑,這幾年剛好有懷孕期間可以使用的生物製劑,所以我把一些口服藥停掉之後,就順利的幫她申請到懷孕期間可使用的生物製劑,她現在已經開始用這些生物製劑,而且在今年年初結婚了,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就告訴她隨時都可以懷孕,到懷孕這些藥都不用停,這樣在懷孕過程當中也都不會讓疾病發作,有一個安全的藥物,在治療病人上面覺得比較安心,病人也比較放心,能夠好好的接受治療。 白映俞醫師:真的!對病人來講真的是一大福音! 白映俞醫師:今天非常謝謝邱醫師來到照護線上,我們下次再見,掰掰 ! 原文出處

喝酒護心,還是傷心?

2020年01月30日
公開
229

作者:白映俞 醫師 炎炎夏日,與三五好友找間民宿度假,小孩打鬧,大人忙著烤肉之際,是否該來幾瓶冰涼的啤酒呢? 走進餐廳點了牛排與燉飯,是否該選杯紅酒佐餐呢? 喝酒是常見的社交文化,甚至也有人認為喝酒有益健康!究竟這些說法打哪來?酒能喝嗎?該喝多少才叫有益健康?讓我們一起看看。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ㄧ般的定義。以下我們說到的「份量」或一份酒,約是指14公克的純酒精,所以「一份酒」可以是: □ 350c.c.的啤酒,大約就是一罐小的啤酒。 □ 120c.c.的紅酒、白酒(建議為4-5盎司,算起來約113到141c.c.,為方便大家記憶而寫120。) □ 45c.c.酒精濃度40%烈酒 □ 30c.c.酒精濃度50%烈酒   一般酒精攝取量的上限是,男性一天兩份酒,女性一天一份酒。也就是若喝啤酒,男生一天不該喝超過兩瓶,女生一天上限是一瓶。 喝酒會傷心嗎? 你可能曾經聽過「紅酒護心臟」這樣的說法。再說,你可能也對「有喝傷肝,沒喝傷心」這句台語歌詞超有印象。這些說法常造成一股錯覺,讓人覺得「沒喝酒才傷心吧!不是都有新聞在講紅酒能保護心臟,怎麼又會說喝酒會傷心啊?」 若以為喝酒只會傷肝,卻不會影響心臟,那你就錯了!你得注意幾點: ● 喝酒過量時會增加血液裡三酸甘油脂的濃度,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機會。 ● 喝酒過量會增高血壓,且這些額外的熱量攝取導致的肥胖,也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機會。 ● 喝酒過量會影響心臟功能!有個症狀是「假日心臟症候群」,說的是很多人在放假時去聚餐喝酒,開趴喝酒,之後開始覺得不太舒服,原來是過量的酒精誘發心臟亂跳,心跳速度加快,讓人感到心悸、胸痛、頭暈、喘。過量的酒精不僅會造成心律不整,也可能帶來心肌病變、心臟衰竭、甚至猝死。 ● 一次喝下的酒精量愈多,愈容易讓心跳加速。心跳加速後就可能帶來心律不整心臟亂跳的危機。萬一這人本來就有心臟問題,喝酒過量引發的心律不整就可能引發致命危機。 ● 過量飲酒會猝發中風。 看到這裡,請記得一件事:如果你本來沒喝酒,不要因為聽到「好像說紅酒會保護心臟」這樣的說法就開始喝酒!   「喝紅酒護心臟」是怎麼樣一回事? 沒錯,吃葡萄、喝葡萄汁都對身體不錯吧,原因在於葡萄的皮含有類黃酮(flavonoids)與其他抗氧化劑。因此很多人也認為,喝紅葡萄酒、白葡萄酒可能也能帶來獲取抗氧化劑的好處吧。有些研究顯示,紅酒裡面含有抗氧化劑,能夠增加血液中「好的膽固醇HDL」,也能夠減少血小板聚集在一起,減少心臟、血管受自由基的侵襲,這幾點應該對心臟、血管來說都是好事。這是大家會聽到「喝紅酒能護心」的主要原因。 不過,我們必須了解: ● 目前並沒有證據顯示說,如果喝的是紅酒而非其他酒類就不會讓人心律不整或中風。只要酒精過量,都可能帶來心律不整、心臟衰竭等問題,並不會因為是紅酒就愈喝愈保護心臟。 ● 紅酒裡含有抗氧化劑,就對心血管一定有幫忙嗎?從另一個抗氧化劑維生素E的臨床實驗結果來看,吃更多維生素E並無法保護心臟。而且就算抗氧化劑真的對身體不錯,我們也不需要靠著喝酒來獲取足量的抗氧化劑,吃水果、吃蔬菜就可以得到很足夠的抗氧化劑了。想提高血液中HDL好膽固醇的量嗎?你也不需要靠喝酒。規則運動就能提高HDL的數值了。 ● 目前美國心臟學會並不建議民眾藉著喝任何種類的酒精,包括紅酒、白酒,來獲取保護心臟、血管的功效。雖然針對酒類的研究有許多看起來有結論衝突之處,但目前多數學者認為,沒有哪一種酒叫做比較好的酒,雖然你聽起來會覺得紅酒比烈酒來得好,但不論哪種酒,裡面就是含有酒精啊!只要喝過量,酒精就會對人體帶來的傷害是ㄧ定的。 ● 想保護心臟、血管,還是得靠著「規則運動、健康飲食、控制血壓、降低膽固醇、保持適當體重」幾件事情做起。不要想靠喝酒護心。另外,如果你已經在吃降膽固醇的藥物了,那更不要喝酒,喝了酒會讓你更容易肌肉痛。 ● 如果你適量地喝,也就是男性一天紅酒不超過240c.c.,女性一天紅酒不超過120c.c.,就還在可以接受的範圍。然而,要小心自己上癮,別喝紅酒到後來愈喝愈多。 ● 如果你現在已經每天都喝超量,趕快停止,降低自己中風的機會。   想喝酒不是罪,但務必適可而止。 根據醫學期刊《柳葉刀》(Lancet)2018年的研究,對象是60萬個沒有心臟疾病問題的受試者,針對喝酒習慣分析的話,會發現,每周喝10份酒精(及以上)的人,會比每周喝5份酒精以下的人,早死個一到兩年。如果每周喝18份酒精以上的人其壽命更是大幅縮減四到五年。 所以,別再以為喝酒有益健康,當攝取的酒精過量,會增加高血壓、肥胖、中風、乳癌、自殺、意外的機會,都因此會減少壽命的。   隨著年齡增長,身體代謝酒精的能力變差,更應該要下降酒精飲用量。否則過去20年前喝酒不會讓你心悸,年齡增長後就可能就會讓你心臟不適,甚至因心臟亂跳而誘發中風、心肌梗塞。再說,銀髮族平常服用的藥物變多,許多都會與酒精有交互作用,更要注意攝取的酒量。 喝酒,不要喝到ㄎㄧㄤ,不要喝到掛,不要喝到心臟不適。適量即可,不喝也可以。別誤以為喝酒護心而開始不停喝紅酒喔! 原文出處

為何要緊急洗腎?急性腎衰竭的原因及症狀(懶人包)

2020年01月21日
公開
170

  作者 : 劉育志 醫師 急性腎衰竭是眾人聞之色變的疾病,可能在數小時至數天內,腎臟功能就急速變壞,甚至需要緊急洗腎來救命。   為什麼腎臟突然罷工時會出現大麻煩? 因為腎臟會過濾血液,移除體內代謝廢物並平衡水分電解質。 萬一腎功能失靈,體內就會堆積水分、廢物、電解質,讓體內組成的化學物質失去平衡。   患者很常會表現: 1. 尿量減少,不過有少部分患者尿量會維持正常。 2. 水分積存在體內,因此患者會水腫,最常見是腿部、腳踝水腫。 3. 喘、疲憊不堪、噁心想吐、食慾下降。 4. 意識混亂,嚴重的患者可能併發癲癇或失去意識。   急性腎衰竭很容易發生在重症加護病房住院的患者,另外,老年人、糖尿病患者、有肝硬化等慢性病患也較常見。   會導致急性腎衰竭大致可歸類於三大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血液灌流不足,像是突然外傷大出血,或是腹部動脈瘤破裂時,腎臟得不到足夠的血液灌流,因而受傷。這時重點治療為恢復適當的腎臟血流。   第二個原因是藥物或感染破壞了腎臟的細胞功能,像是敗血症或是使用了傷腎藥物,這時重點治療為控制感染並停止使用傷腎藥物。   第三個原因則是腎臟因為腎結石、膀胱結石等尿路阻塞問題而無法排出尿液,這時重點治療為暢通尿路並移除阻塞尿路之物。   若即使處理急性腎衰竭的原因,急性腎衰竭是有可能恢復的,並不是所有患者之後都會需要一直洗腎續命。因此,請不要誤信偏方! 原文出處

吃什麼吐什麼,當心小腸阻塞!

2020年01月17日
公開
247

  作者:白映俞 醫師   什麼是小腸阻塞? 食物在人體的旅程是這樣的:經過口腔後進入食道,於胃部及十二指腸由各種酵素分解,再進到小腸。小腸的前端仍舊具有消化功用,後端則多負責吸收食物養分,沒被吸收掉的水分及食物殘渣會進到大腸,最後形成糞便由肛門排出。假使我們吃下肚的食物及水分在這段食物旅程中的任何關卡受到阻礙,就會產生腸胃道阻塞的大問題。 小腸阻塞指的是食物及水分無法通過小腸進到大腸,食物水分因而鬱積於小腸,導致小腸脹大。 小腸管徑脹的太大後,就影響其血液循環,小腸逐漸因缺血而潰爛壞死,若沒及時接受處理,會因腹膜炎、敗血症而危及生命安全。 所以,雖然「小腸阻塞」聽起來像個小問題,嚴重起來也是會要人命的啊! 哪些原因會造成小腸阻塞? 小腸阻塞的原因很多,有的屬於部分阻塞,有的是完全阻塞,有的還會造成腸子扭轉。最常見的有: A. 腸沾黏:代表腸子被結締組織形成的帶狀組織束縛著,食物因此無法通過。此狀況常發生在肚子動過手術的患者身上,不論是開過剖腹產,或是動過闌尾切除手術,都可能因為腸沾黏而導致小腸阻塞。 B. 糞石阻塞:糞石是於腸胃道裡面無法消化的物質,無論是吞下的假牙或沒嚼爛的菇類纖維,都可能因為體積過大而卡住腸道。 C. 腫瘤:良性瘤、癌症、或腹內多處轉移都會阻擾小腸蠕動。 D. 腸套疊:較容易發生在小孩身上的腸道阻塞原因。 E. 各類疝氣:疝氣代表著部分小腸跑進身體另一處的空腔內。例如腹股溝疝氣就是小腸卡進腹股溝位置。假使沒有適時恢復小腸位置,小腸會腫脹缺血。這類阻塞多需要手術解決,關閉小腸進到其他空腔的入口。 F. 因藥物、感染、開刀而腸子蠕動變差:這種阻塞並沒有明確的阻塞位置,而是在藥物、感染、或接受大手術後,患者狀況不好,腸道的肌肉及神經調控受影響,整體蠕動收縮變慢,因而無法推送食物繼續前行,造成阻塞。 另外,發炎性腸道疾病或腹內膿瘍等原因也會造成小腸阻塞。 常見的小腸阻塞症狀是哪些呢? A. 嘔吐:臨床觀察時要注意嘔吐的量與顏色,通常吐出帶膽汁顏色的大量嘔吐物代表著阻塞的位置可能在小腸較前端。 B. 疼痛:可能是間歇性的絞痛感,也可能是整個肚子的悶痛感。由於多數患者都是罹患小腸阻塞數天後才至醫院求診,其疼痛情形可能會逐步加劇。(關於腹痛,你更應該知道的事情!) C. 腹部鼓脹:隨著腸子管徑愈脹愈大,及脹大小腸的總長度愈長,患者腹部會變得愈鼓脹。 D. 沒有排氣:要注意,有排便不代表腸子蠕動很順暢。剛發生小腸阻塞時,患者可能會腹瀉,但若接下來幾天都沒有排氣,也就是沒有放屁,就代表腸子阻塞罷工了。 如何治療小腸阻塞? 醫師從臨床診察時若懷疑患者罹有小腸阻塞,需要替患者抽血及安排X光,若患者已有發燒或其他敗血症症狀,則要考慮盡速以電腦斷層檢查找到阻塞原因及確定腸子是否壞死。 若阻塞時間過久或情況嚴重,患者腸子已經扭轉或壞死,就幾乎都需要以手術治療。 若患者的生命徵象穩定,僅有部分阻塞,則可以靠著禁食,用點滴補充水分及營養,放置鼻胃管引流鬱積的腸液等保守治療,等待腸道恢復健康。 但無論如何,找出小腸阻塞原因、觀察患者臨床變化、適時的手術介入都是非常重要的。 很多時候你會聽到上了年紀的人說,能吃,能拉,能放屁,就是人生最棒的事情了。相信曾經陷入「小腸阻塞」狀況的患者,一定會非常同意這句話的。 原文出處

癌症治療,營養愛注意

2020年01月15日
公開
492

作者: 照護線上編輯部 「營養支持對癌症病患非常重要!」黃苡菱營養師強調,「我們很擔心看到的是癌症病患因為營養不夠,所以到後面的治療沒有辦法支撐,有些癌症病友的死因是營養不夠、支持不下去,所以營養支持非常重要。」 可能病患本身體質就比較瘦,或是得癌症之前就體重不夠、營養狀況本來就很差,在癌症治療的過程,因為化療或放療的副作用沒辦法吃、會吐、會拉,身體狀況愈來愈差,體重往下掉,到後來體力低下、白血球拉不上來,治療可能被迫中斷,導致惡病質現象,會讓患者情況很糟。因此針對癌症病患我們都會非常強調營養補充。 抗癌治療前、中、後,營養補充建議 黃苡菱營養師指出,癌症治療前就得注意蛋白質攝取,攝取量要比之前更高一些,譬如每公斤1.2-1.5 公克的蛋白質,同時,熱量攝取也是非常重要,癌友的BMI最好能夠在22以上,盡量在治療前維持自己的體重。 癌症治療中,營養補充就是「能吃就吃」,吃得下就盡量吃。有些患者抱怨聞到什麼味道都食不下嚥,只能吃白飯,這也沒關係,只要能夠吃都鼓勵盡量吃。因為食量有限,有些人會使用濃縮配方,把熱量、蛋白質、營養素都濃縮在一起,對癌友營養補充來說也是有所幫助。 治療過程中可能影響免疫力,要盡量吃熟食,生食多少有些細菌,在抵抗力下降的狀況下,就算是一般的細菌,身體可能都沒辦法抵抗,食物最好煮熟再吃,以減少風險。益生菌、乳酸菌、優酪乳等也建議先暫停。 癌症治療後要維持理想體重,熱量、蛋白質、脂肪、醣類、各種營養素都需要維持,蔬果的攝取是一定不能少。有人會想補充一些特殊營養,像麩醯胺酸、乳清蛋白、褐藻醣膠、多醣體等,其實基礎營養比較重要,因為打底沒有做好,再去補充其他營養品可能效果也不明顯。基礎營養補充做好之後,再來考慮選用特殊營養品。而營養品的成分皆不同,選用的時機不太一樣,建議癌友可以先跟醫療團隊討論,看看自己合不合適。 地基穩固很重要 黃苡菱營養師解釋道,蛋白質就是我們平常吃的奶類、豆、魚肉、蛋等,蛋白質消化分解成胺基酸後會被人體吸收。胺基酸有很多種,例如精胺酸、白胺酸、麩醯胺酸等,我們的細胞會把胺基酸合成為各種蛋白質,以修復組織、維持各種生理機能。平常吃這些食物,就是把身體的地基打好。 癌症治療前、中、後,都需要攝取充足的優質蛋白,甚至沒有生病的人,若蛋白質缺乏身體都會出問題,平時都要注意。 癌症治療期間,病患常詢問的EPA、DHA屬多元不飽和脂肪酸,以及靈芝、冬蟲夏草屬陸地多醣體類;而褐藻醣膠則屬海中多醣體類,是由褐藻中成分所萃取出的水溶性纖維,有助於調節生理機能,相關補充品和營養醫學食品近年愈來愈獲重視,且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有多項臨床實驗持續進行中。 另外,許多患者接受手術後,會以鱸魚作為術後營養補充,幫助傷口癒合,其實關鍵就是鱸魚含有優質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及胺基酸三大營養要素。現在市面上也有許多鱸魚萃取精華,胃口不好的病患也可考慮。   黃苡菱營養師回憶道,曾經有位40幾歲的肝癌病患,接受手術切除後選擇「斷食療法」,怎麼勸都勸不聽,漸漸就瘦得皮包骨,預後不是很好,因為瘦成那樣體力根本無法支撐,後續自然沒辦法接受任何治療,甚至連原本最基本健康狀況都很難維持。 接受正規治療加上營養支持的預後最好,選擇錯誤也會導致結果發展完全不同。 對於飲食大家經常沒有刻意規劃,想吃什麼就吃什麼、看到什麼就吃什麼,營養可能都沒有均衡。蔬菜、水果是平時大家吃得相對少的食物,其實很多重要營養素都是從這類食物攝取。也有一些人不吃澱粉,精緻澱粉本來就不建議吃,可是如果連全穀類、雜糧、根莖類,這種比較好的澱粉都不吃其實有點可惜。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很多人平時的食物多樣性不足,一餐可能只有三、四種食物,而且可能兩、三餐都吃差不多的東西,攝取到的營養素就不太夠。 黃苡菱營養師提醒道,我們非常建議從生活型態、飲食型態去改變,營養品僅是一個補救方式,「蔬果五七九」是最基本,由於各種蔬菜水果的營養素不盡相同,最好能均衡攝取,一定要吃到這麼多樣會比較好。   原文出處

無聲殺手!夜間頻尿、呼吸不順,竟然會是疲球心!

2020年01月13日
公開
625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心臟衰竭患者一般都是以「喘」來表現,他會覺得坐起來呼吸比較舒服,下肢水腫也是相當典型的表現。但是,還有一些症狀較不會讓人直接聯想心臟問題,而容易延誤病情。 爬樓梯會喘,要怎麼區別年紀大體力差還是心臟衰竭? 「很多患者會認為容易疲倦、或爬樓梯會喘是因為年紀大了、體力較差,而沒有想到自己其實是心臟衰竭。」聖保祿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游致顯提醒道,「我們可以跟同年齡層的人比較,一般來說,中年人大約可以爬四層樓,中間不用休息。如果是因為老化體力漸漸變差,可能在十年後降為三層樓,然後再降為兩層樓;心臟衰竭則是在短時間內體力變差。只要覺得惡化很快就要小心去尋找可能的原因。」 夜間頻尿大家最常想到攝護腺肥大,為何心臟衰竭也會以夜間頻尿來表現? 攝護腺肥大在中老年男性是相當常見的狀況,所以出現夜間頻尿時,大家可能直覺認為是攝護腺肥大,然而心臟衰竭也可能出現夜間頻尿。 「夜間頻尿主要是因為夜間躺下時心臟回流增加。由於白天常站著,所以身體的水分多降到下肢,晚上睡覺躺平後水分較容易回到心臟,於是白天來不及處理的水分開始形成尿液,尿量變多就導致頻尿。」游致顯醫師道,「醫師可能會做肛門指診,用手指頭去觸摸攝護腺,評估是否有攝護腺肥大。如果攝護腺沒有肥大就要往其他方向思考。」   倘若患者有攝護腺肥大又有心臟衰竭,晚上頻尿就會非常嚴重,甚至每個小時就要起來排尿一次,嚴重影響睡眠品質。 長期抽菸的人也可能出現胸悶、呼吸不順,這些症狀和心臟衰竭的症狀有什麼差別? 心臟衰竭引起的喘是因為水分過多壓迫到肺泡,至於抽菸、粉塵、PM2.5、塵蹣等物質會刺激呼吸道引起的發炎反應,而導致呼吸不順。醫師可以透過理學檢查、肺功能檢查來判斷。 長期抽菸的患者容易有痰,心臟衰竭患者也可能有痰,但是兩者的痰不太一樣,抽菸患者的痰大部分是黃色、比較黏稠,嚴重心臟衰竭患者的痰是粉紅色、泡泡的、比較稀。不過單靠痰液有時不容易區辨,還是得借助其他檢查來確認心臟功能。游致顯醫師提醒道,抽菸是胸腔跟心臟的共同危險因子,最好能盡量避免。 心臟衰竭患者也會焦慮、失眠、記憶力變差? 一個人的疾病會影響到身、心、靈,許多心臟衰竭患者會有焦慮的狀況,因為很擔心病情,也沒辦法做正常社交活動,經常走沒幾步就跟不上大家步伐,而讓病人更加退卻。游致顯醫師指出,記憶力變差可能是因為血液輸送到腦部的灌流不足,人會變得比較遲鈍。由於灌流較差,患者也容易出現中風。   長時間苦於呼吸困難、行動不便,患者可能出現焦慮、憂鬱的狀況,然而心理層面的問題經常會被忽略,這需要家屬、醫療團隊共同來協助,回診時記得提出來跟醫師討論。如果能按時服藥,把心臟衰竭的症狀控制好,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情緒。 適度的運動也對焦慮、憂鬱有幫助,達成醫師建議的運動量,對患者的生理、心理都有好處。 心臟病發作時的胸痛有哪些特徵?有特定痛點嗎? 心肌梗塞是造成心臟衰竭最常見的原因之一,這些患者也很容易再次發生心肌梗塞,務必特別留意。 游致顯醫師提醒道,狹心症、心肌梗塞的胸痛,主要是有重物壓迫的感覺,屬於缺血性疼痛,為廣泛胸悶不適,很難指出特定痛點,與表皮受傷的疼痛不太一樣。心肌缺氧時的疼痛有時會延伸到下顎、左手臂內側或背後。 這類胸痛經常是在心肌氧氣需求量變大時發生,例如天氣冷、吃很飽、提重物是常見的狀況。如果是穩定型狹心症,坐下來休息一下,就能漸漸緩解。若胸痛持續15分鐘以上,請趕快就醫,醫師會盡快介入處理避免心肌缺氧壞死。 女性心臟病發的症狀和男性有差別嗎? 男性的心絞痛較常屬於「典型的胸痛」,至於女性的心絞痛發作時,可能有不太一樣的表現,很容易被忽略。   「女性的表現可能是頭暈、上腹痛、噁心、嘔吐,很容易被認為是神經科、或腸胃科的問題。」游致顯醫師道,「替缺血性心臟病患做心導管檢查時,我們會發現大部分男性患者的血管是突然局部狹窄,而女性患者的的血管則是整條瀰漫性狹窄。這樣的差異讓女性心臟病發的症狀和男性不太一樣。大家要提高警覺,及早診斷、及早治療,才能減少心臟衰竭的機會!」   原文出處

保護膝蓋的秘訣與拉筋大全(圖解攻略)

2020年01月10日
公開
348

  作者:白映俞 醫師   保護膝蓋最好的方法,並不是都不動,而是要做對的運動訓練,讓大腿前側的股四頭肌、後側大腿肌肉、小腿肌肉更強健,穩定膝蓋動作,即能減少膝蓋疼痛的狀況。 我們之前分享過保護膝關節的肌力訓練,和強健大腿的運動訓練,這次我們來聊聊在運動過程中,你該如何保護膝關節?!洗腦廣告不是都說,吃藥要先講求不傷身嗎?講到運動其實也是要不傷身,我們確實要先想到如何避免運動傷害。   ● 正確使用器材,選擇適當運動 運動首重安全,不要沒練到腿部肌肉反而受傷臥床。因此要運動前,先根據想從事的運動找到適當的鞋子。如果想從騎腳踏車練起,還是戴個安全帽吧。 若是到健身房用器材訓練,那可千萬要小心,學會調整器材的高度符合自己的身高,並選擇適當的重量,若有困難,可能還是要向教練請教,別在完全沒概念時自行調整,萬一承受不住重量可是會有關節脫臼、骨折等風險的。 如果你是自己在家做運動,做的過程之中常覺得膝蓋痛,那就不太對,最好要先尋求醫師、復健治療師的建議,確定自己的狀況適合哪些運動選擇,再開始運動。 ● 精進技術,了解極限 「公司要辦運動會,大家都得下場跑大隊接力!」看到消息後,阿華想著:「跑步嘛!有什麼難?」 每想到兩個月過後,阿華下場跑大隊接力,一接到棒子後,跑沒幾步就跌倒,站起身再跑,又再跌倒。 這到底發生什麼事情?你想的,和你能做到的,有一段差距,根本很不協調啊。 太久沒運動的人請循序漸進,不要想著當年勇,以為現在立刻馬上就能達到過去的榮光,否則很容易再開始運動沒多久後,就宣告拉傷、扭傷了。運動過程中,永遠要傾聽身體的聲音,了解自己的狀態,知道何時得喊停。如果你是新手,或有一段時間沒有運動了,最好還是先請教過醫師、教練,再開始進行。 ● 適當休息,保持不脫水 人體組成中水分佔了六成,運動時大量水分會從汗水、呼吸中喪失,人容易脫水,缺水後則會影響身體的運作。適當地在運動前、運動中、運動後補充適量水分,才能維持生理機能,減少運動後頭暈頭痛發作機會。 另外要了解的是,身體也需要休息,不要卯起來每天都做很多運動,身體缺乏休息的過程,就很難修復和長好肌肉。或者至少你不要每一天都訓練同樣一個部位,真的很想練好大腿肌肉,就請一、三、五做大腿的肌力訓練,但其它幾天你可以選擇訓練手臂、訓練背部的肌力訓練,或做游泳等有氧運動。 ● 收操拉筋不要少 運動後花個5到15分鐘做點收操,你可以輕鬆走一下,伸展今天運動的肌肉。記住,如果你好好訓練的時候,肌肉是緊繃、收縮變短的。但肌肉變太僵硬就容易受傷。因此放鬆繃緊的肌肉,拉長肌肉纖維,才能增加肌肉的彈性,降低受傷的機會。以下我們就來看看保護膝關節的收操拉筋動作。 同樣的,如果你做這些動作時會有明顯的疼痛,請不要忽視疼痛,請好好與運動教練、復健治療師、醫師等討論是否有需要深究的問題。   腿前側拉筋 ◆ 跪姿拉大腿前側 在墊子上單膝跪地,手可以稍微扶著牆維持平衡,然後將臀部往前推動,感覺跪地那隻腳的大腿前側伸展。   ◆ 單折腿拉大腿前側 站姿、臥姿、側躺的單折腿這幾個動作都是把想要拉筋的那隻腳往後彎,手捉住腳底,藉此伸長大腿前側肌肉。差別只是你想要站著做、趴著做、還是側躺做。不過這些拉筋動作讓韌帶承受比較大的壓力,並不適合膝蓋已經有受傷或明顯感到疼痛的人。   ◆ 雙折腿拉大腿前側 這是一次拉到兩側大腿的好方法,先跪坐,臀部坐在雙腳上,上半身慢慢往後,手稍微撐著,身體繼續往後倒,可以的話就能整個人躺下來。不過這動作對膝關節已經有疼痛受傷問題的人也不適合,做的過程請自行斟酌,如果痛就不要勉強。   腿後側拉筋 ◆ 坐姿腿後側拉筋 先坐在墊子上,雙腳向前平伸,要兩腳併攏或兩腳打開都可以,記得腳趾要朝向天花板方向,接著背部打直壓低,讓雙手盡量往腳趾頭方向前進。過程中記得腳趾頭朝天,背部打直,才能真正伸展到腿後側肌肉。 如果喜歡一次拉一隻腳也可以,雙腳打開後一腿往前伸打直,一腿回收靠近身體,身體往打直的那隻腳靠近,背部不要彎。   ◆ 站姿腿後側拉筋 站立時一腳在前,後腿彎曲,背部打直讓上半身往前傾,雙手可以放在彎曲那條腿的大腿處,靠著身體前傾的角度(過程中記得背打直)改變來感覺腿後側的拉筋,也可以將平貼地面的腳底板改成腳趾頭往上翹。   ◆ 仰躺腿後側拉筋 躺下時抱住一隻腳的大腿靠近胸部,再慢慢地伸直這隻腳。也可以直接屈膝捉住腳底板,慢慢地伸直腳。過程中若覺得太困難,可以用毛巾輔助,或找人幫忙。   原文出處

蛋白質這樣吃!這樣算!一次圖表攻略(懶人包)

2020年01月08日
公開
895

作者:白映俞 醫師   蛋白質的英文是Protein,根據希臘字源protos而來,protos代表著「第一」,蛋白質在體內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我們身上要長肉、長出毛髮、長指甲、做出抗體、酵素、結締組織等等,都需要蛋白質的助攻。 也因為如此,若缺乏蛋白質,會出現肌少症、骨折變多、頭髮稀疏易斷、指甲變脆、皮膚發炎、水腫、傷口恢復慢、易感染、容易餓、情緒變化快等諸多症狀。(這部分詳細資訊請參考「有這些症狀,小心缺乏蛋白質!」)   那我們究竟該吃多少呢? 每個人需要的蛋白質量,會因為體重、年紀、和活動度而有所不同。 大部分的建議蛋白質攝取量會先從體重來算。符合每日最低需求的蛋白質量,大約是每天每公斤體重吃0.8公克的蛋白質。也就是一位50公斤的人,每天至少吃50*0.8等於40克的蛋白質。一位60公斤的人,每天至少吃60*0.8等於48克的蛋白質。70公斤的人至少吃56克;80公斤的人至少吃64克。 然而每天每公斤體重吃0.8克蛋白質的吃法,是指活動量不高的人,而不是只能吃這樣的量。如果要讓身體維持各種代謝功能,讓肌肉持續生成,保持力氣,每天每公斤體重至少要吃到1g的蛋白質。如果本身活動量高,甚至該吃到每天每公斤體重1.2到1.6克的蛋白質,才不至於不足。   「我都六十了,應該要吃少一點吧!」許多銀髮族會有這樣的概念。然而老年人的肌肉對低量的蛋白質、胺基酸反應更差,反而更需要多一點的蛋白質才能保持肌肉持續生成。也就是說,想要健康老化,避免肌少症,不僅要加強阻力型運動的訓練,同時也要增加飲食中蛋白質的含量,長遠來說才能保持住肌肉的健康。這目前是一般我們較沒注意到的概念!而一篇2016年的研究認為,對即將邁入中老年的人而言,每天每公斤體重吃到1.2到1.6克的蛋白質是適當的,不僅能減少肌少症問題,同時還帶來控制食欲與體重的好處。 還有另一個族群需要吃多一點蛋白質,就是要負擔胎兒和嬰兒營養的孕產婦。無論是孕婦,或現在正在哺乳,都要記得吃多一點的蛋白質,才能讓組織獲得足夠的蛋白質助攻喔。 然而我們一般都不太清楚自己到底吃了多少蛋白質對吧!先來看幾個好的蛋白質來源,了解究竟吃這些會獲得多少的蛋白質呢?   ● 100克的虱目魚含蛋白質約22克。一塊虱目魚肚約180克,總蛋白質40克。 ● 100克的鮭魚或鮪魚含蛋白質21克,一塊冷凍鮭魚排約300克,總蛋白質63克。 ● 100克的雞胸肉或土雞肉含蛋白質22克。一片超商買的或網購的即食雞胸肉約130到180克,總蛋白質約30到40克。 ● 100克的雞腿肉含蛋白質19克。一隻220克的雞腿總蛋白質約40克。 ● 100克的希臘優格含蛋白質10克。這種一般大家比較少看到。 ● 100克的優格含蛋白質3克。這是平常比較常看到的,一杯市售優格總重從100克到500克都有。 ● 100克的豆腐含蛋白質5克,一塊豆腐約300克,總蛋白質15克。 ● 100克的豆漿含蛋白質3.3克,一罐400毫升的豆漿總蛋白質13克。 ● 100克的鮮奶含蛋白質3.2克,一罐盒裝鮮乳310毫升總蛋白質約10克。 ● 100克的蛋含蛋白質10克,一顆蛋約60克,總蛋白質6克。 ● 100克的毛豆含蛋白質12克。 ● 100克的綜合堅果含蛋白質16克。 ● 100克的豌豆含蛋白質4克。   假使一位50公斤的女性,目標是每天每公斤體重1.2g,也就是總共60克的蛋白質。那可以怎麼做呢?(僅列出含蛋白質的餐點內容,不是三餐只吃這些,為了避免混淆就沒寫出澱粉類或蔬果部分。)   ▲ 早餐吃25克的堅果和一瓶400毫升的無糖豆漿,總蛋白質4+13=17克。 ▲ 午餐吃一片超商的即時雞胸肉,獲得30克蛋白質。 ▲ 晚餐吃半塊豆腐和一顆蛋,獲得7+6=13克蛋白質。 若這天晚上還到健身房運動1小時,運動後再補充一罐盒裝鮮乳,增加10克的蛋白質,也是很合理的喔。 然而值得提醒的還有以下幾點:   ◎ 我們這裡特意沒寫出紅肉的蛋白質,畢竟建議從雞肉、魚肉、蛋類、與黃豆攝取高生物價的蛋白質喔!攝取紅肉會有其他的健康議題,請不要為了增加蛋白質而大量增加紅肉的攝取量,尤其不要吃紅肉加工食品,例如肉乾、肉鬆等物,會為身體帶來更多健康負擔與疑慮。 ◎ 不要一天只在其中一餐吃大魚大肉,請分散於三餐攝取蛋白質,讓蛋白質的消化吸收更好。 ◎ 吃多一點蛋白質不代表要吃肉吃更多,黃豆類製品、牛奶、優格也有不錯的蛋白質。 ◎ 想一下你吃下的這份蛋白質,是不是伴隨太多熱量、脂肪?請記得我們增加蛋白質攝取的同時,還是要減少飽和脂肪與精緻化的澱粉的份量,不要讓總熱量不停往上爬。 ◎ 蛋白質的份量可以佔成人每日總熱量的10%到35%,一般來說增加一點蛋白質的含量可以提高飽足感,整體來說可能反而會吃少一點。 ◎ 當你想提高蛋白質攝取量之前,請先確定自己的腎臟功能是正常的,或向醫師諮詢自己適合的蛋白質攝取量(腎功能不好的話,每天每公斤體重攝取0.6 - 0.8克蛋白質)   原文出處

想要抗發炎,你可以這樣吃!(懶人包)

2020年01月06日
公開
231

  作者:白映俞 醫師   免疫系統認識到外來物,無論是病毒、細菌、花粉、或化學物質,就會啟動免疫發炎反應。在面對外來物入侵時,這些反應可以保護身體,是身體自保的必然;但發炎反應也可能對身體不好!如果在缺乏入侵者的狀況下,發炎反應還不斷持續發生,就會影響身體。 你所聽過的一些重要疾病,包括癌症、糖尿病、心臟疾病、關節炎、憂鬱症、乾癬、阿茲海默症等,都與慢性發炎有關。 我們在「避免身體慢性發炎,要少吃這些食品!」討論了該避免哪些食物。這次要來看看哪些食物能幫助身體抵抗發炎。 ● 莓類 例如藍莓、黑莓、草莓、覆盆子等,都含有大量的花青素。而花青素可以降低發炎反應。 ● 魚類 鮭魚、鮪魚、沙丁魚、鯖魚等魚類含有omega-3脂肪酸,而omega-3脂肪酸包含會讓大家頭腦很好的DHA,和會讓心臟很好的EPA。如果能多從食物中攝取omega-3脂肪酸,能減少心臟疾病、代謝症候群發生的機會。 ● 番茄 番茄有大量的維生素C、鉀離子、和茄紅素。一直以來,茄紅素都是抗發炎、抗癌的明星,因此番茄是營養價值非常高的好食物。與橄欖油一起煮過的番茄會讓人吸收最多的茄紅素。 ● 花椰菜 曾有人說花椰菜是「抗癌霸王菜」,原因在於花椰菜裡面的sulforaphane,中文譯為蘿蔔硫素,雖然這個物質不像花青素、薑黃素那麼有名,但這物質能減少DNA損傷,減少腫瘤發生。 ● 綠茶 綠茶裡面兒茶素的含量很高,能減少細胞受傷與發炎反應,因而減少疾病。 整體來說,多吃以下的食物都很有幫助: ◆ 綠色蔬菜:包括花椰菜、菠菜等 ◆ 水果:像是蘋果、藍莓、櫻桃、黑莓、紅葡萄、橘子等 ◆ 堅果:像是核桃、杏仁等 ◆ 魚類:例如鮭魚、鮪魚、沙丁魚、鯖魚 另外生活中常見的綠茶、番茄、橄欖油也都是抗氧化的好食物。   究竟這些食物好在哪裡呢?原來當身體細胞處理食物、或反應外界環境狀況、壓力時,會產生不穩定分子 – 自由基。若這些自由基廢物於體內不斷累積,會傷及細胞與身體功能。這時我們就需要身體的清道夫 – 抗氧化劑,來幫忙清除這些自由基,減少自由基的累積傷害。 那哪些食物能帶來身體的清道夫呢?大家比較熟知的抗氧化劑,包括了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E,還有兒茶素、花青素、薑黃素、白藜蘆醇等多酚類物質。天然的抗氧化劑多存在水果、蔬菜等植物中,而且我們前面曾寫道,綠茶裡面有兒茶素,番茄有茄紅素,莓類有花青素……所以,不同種類的蔬果含有不同的抗氧化劑,且每一種抗氧化劑的功能並不相同,因此想要從飲食中做到抗發炎,我們需要攝取吃多樣化的蔬菜、水果。 看到這裡,你或許會想到:「這樣的建議與『地中海飲食』很像呢!」沒錯。地中海飲食的秘訣包含了健康的橄欖油,未精緻全穀類與堅果,吃大量蔬菜水果,以魚類、雞蛋、雞肉為蛋白質來源,並少吃紅肉,正是我們說的「該多吃的抗發炎食物」和「該避免的食物」的總和呢!   假如你曾看過「15種與死亡最相關的飲食陷阱」一文,你會發現,能減少身體負擔、減輕身體發炎反應的秘訣,絕不僅存在於藥盒,而是存在於冰箱,存在於每次你採購食物時的選擇中,還存在於你每次點餐的決定裡。 生活要健康的重點,無非就是這幾樣: ★ 吃多種的蔬菜與水果 ★ 少喝含糖飲料 ★ 多喝水 ★ 睡得足 ★ 保持運動習慣 ★ 到賣場之前事先計畫購買清單 ★ 少吃速食、加工紅肉   還有,如果你已經患有糖尿病、心臟疾病、代謝症候群、類風濕性關節炎、乾癬、氣喘、紅斑性狼瘡等疾病,最好趕快嘗試抗發炎飲食!遵從地中海飲食或上述的飲食原則,記得「天然多一點」、「加工少一點」、「少糖少精緻」,絕對是用飲食逆轉勝的秘訣! 原文出處

溺水的人其實不太會掙扎,乾性溺水也可能致命!(懶人包)

2020年01月03日
公開
228

  作者:白映俞 醫師 天氣愈來愈熱,想要找個地方玩水避暑嗎?我們今天來提個煞風景的事情:萬一媽媽和老婆溺水,你想先救哪一個? 這時你腦海中跑出的想像畫面可能是很轟轟烈烈的,溺水者手腳不停擺動,大喊著「我溺水了」。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不是,要發現他人溺水很困難。 在溺水時刻,這個人會忙著把頭伸出水面而無法呼救,過程中若吸進水讓聲帶進水,聲帶及上呼吸道緊繃變得無法發聲,所以溺水過程會比我們想像中來的無聲無息,不是像電影、電視上演的那樣大力拍水,因此即使一旁有人,有時也難以注意到溺水事件正在眼前發生。會注意到的時候,常常已經是溺水的人在無意識飄流、載浮載沉了。 不過如果觀察到一個人在水中試著把頭往後仰,眼睛睜得很大看起來很驚恐,嘴巴張開,不協調晃動著,看起來游的很怪很沒效率,最好上前詢問。     所以所謂的溺水,究竟為什麼會取人性命呢? 剛開始快溺水時,患者會努力把頭伸出水面。等到真的無法伸出頭部,讓頭部低於水面後,患者的呼吸暫停。然而水會流進上呼吸道,造成喉頭痙攣緊縮,氣管收緊,難以呼吸,患者繼續缺氧。但時間一長,患者通常後來喉頭會放鬆,這時水會進到呼吸道和肺臟裡,同樣難以呼吸。無法呼吸、造成缺氧之後,溺水患者腦部失去意識,心肌缺氧、心律不整,呼吸窘迫而死亡。       什麼是乾性溺水? 水流至患者上呼吸道造成喉頭痙攣,通常後續喉頭會再度放鬆,因此水會淹進呼吸道和肺部,水淹肺部是我們普通比較熟悉的濕性溺水。然而其中一兩成的溺水患者其喉頭持續痙攣,因此水淹不進肺部,但呼吸道緊縮無法換氣,同樣會造成呼吸窘迫、窒息,這種我們就稱為「乾性溺水」。 大家可能曾經看過一個報導,說一名美國四歲小孩游完泳回家後,說覺得很累並嘔吐腹瀉,家長以為是腸胃炎,一周後小孩猝死。醫師懷疑是「乾性溺水」引起。這新聞打響了「乾性溺水」的名號,也讓許多家長擔憂:「好好游個泳之後也會出事嗎?」但其實這個案例並非典型乾性溺水,首先,這小孩在游泳過程中曾經被捲到浪裡被旁人救起,不曾去醫院接受治療,是個「溺水獲救者」,絕非游泳過程中安然無恙,回家突然出事!另外他在溺水後一星期死亡,狀況屬於次發性溺水,或說二次溺水,也就是嗆入的水影響了肺部功能,誘發呼吸窘迫,肺泡換氣功能失靈而死。   所以看到這裡,請大家不要覺得游泳太恐怖了,完全不敢讓孩子去學游泳。我們要有的概念是,家長在小孩游泳後要繼續觀察小孩狀況,如果小孩不停咳嗽、喘不過氣、看起來呼吸很費力,因缺氧而嗜睡倦怠,就要趕緊就醫。萬一小孩在學習過程中曾經溺水獲救,或曾嗆水嗆到有意識改變的話,不管後來上岸後多清醒多正常,都要就醫! 萬一目擊溺水,先趕快讓患者離開水面。如果患者是因為「跳水」出事,就要小心同時伴隨著頸椎受傷,移動過程中盡量減少頸部的活動。接著就是趕緊評估患者是否清醒?是否自行呼吸?是否有心跳? 如果患者能自行呼吸,就把他擺成復甦姿勢,減少嘔吐、吐水時再度嗆入嘔吐物,並記得移除患者身上溼透的衣物並替其保暖。 如果沒有呼吸心跳,開始CPR。雖然現在多提倡「只壓胸就好」的CPR,但在救治溺水患者時,除了壓胸外還是要盡早吹氣。因為溺水的問題就在於患者缺乏氧氣。並趕緊通報119緊急救護。 至於患者能不能復原,一般來說如果患者到院前就恢復意識,且可以自行呼吸的話,預後通常很好。如果陷入昏迷,就要看溺水時間多久、何時接上呼吸器,溺水愈久或愈晚獲得氧氣,患者預後愈差。另外溺水者嗆了很多水進去,水溫高低或水乾不乾淨,也都會關係到後續的健康狀況。嗆進去的物質可能會誘發呼吸窘迫!   最好的是:預防溺水 你可能曾經聽過「我才五分鐘沒有看到小孩,小孩就出事了」這樣的說法,沒錯,溺水可能來得很快,因此要注意以下幾點: ● 照護者不該讓嬰兒自己待在浴缸裡,自己去忙雜事或看著手機,就算你覺得自己只分心幾秒鐘、一兩分鐘,也不可以。 ● 別讓小孩於「沒有任何大人在場」的狀況下,自己去玩水,即使是家中自己擺放的小型游泳池也一樣。送小孩去游泳池學游泳也得注意。很多小孩會在玩鬧中把同學的頭壓到水底,大人務必要了解小孩游泳時的狀況。溺水是學齡孩童意外死亡的常見原因,而其中超過一半是在游泳池內溺水的。 ● 如果想在天然的河流、湖水環境裡游泳,最好知道水有多深、水多冷、水流多強,不要貿然下水。 ● 從事香蕉船、風帆等水上活動時,務必要穿救生衣。 ● 如果是成人或青少年,喝酒後跑去玩水則是個大問題,就請不要這麼做!  ● 如果玩水時被海浪打入水好多次,嗆了一堆水,或曾在游泳池溺水嗆水,最好還是立刻到醫院,並考慮留院觀察72小時,以防次發性溺水發生。 再重複一次,要發現他人溺水其實不容易,溺水過程常常比我們想像之中來得更安靜無息,記得接小孩游泳課下課後,要多花點時間了解小孩上課和現在的狀況。   原文出處

追根究柢查原因,才能扭轉心衰竭

2020年01月02日
公開
279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我最近運動時愈來愈喘。」林太太向先生抱怨。 林先生想了想,道:「心臟不太好時,容易覺得喘,運動耐受度也比較低,要不要到心臟科檢查看看?!」 林太太低頭看著自己的腳,道:「我這雙腳好像也有點腫,要看腎臟科嗎?」 常見疑惑,專家解答 「若有雙腳浮腫,我們會先想到三個主要問題,就是『心、腎、肝』。」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內科蕭成儀醫師解釋道,「肝硬化患者的雙腳浮腫常合併明顯的腹水,沒有腹水的話就先不考慮這個原因。單看腳水腫症狀,一開始確實很難從外觀區分是腎臟或心臟的原因,或者是以哪個原因為主。腎臟功能跟心臟功能互有影響,到最後會變成心腎症候群!」   臨床診治時,若患者腎臟功能變差很多,通常臉色會看起來比較蒼白,或有尿量變少、蛋白尿等情況發生,因此合併這些症狀的患者需要先檢查腎臟功能。若檢查起來腎功能還好,但X光片看起來心臟比較大,有積水現象,常常會喘,就需要接受心臟功能的檢查。 容易被忽略的心臟衰竭症狀 其實心衰竭病患有些也會有腹水,當心臟衰竭病患腹水比較明顯時,甚至會誤以為肚子太大是最近變胖。 少部分患者不會喘、也不會腫,卻是長期無法控制一直咳嗽。還有一些老人家,整日窩在床上不願意下床,原來是因為心臟衰竭而導致活動力下降,只好待在床上不想動。 蕭成儀醫師提醒道,腹水、長期咳嗽、窩著不動也可能是心臟衰竭的表現,只是很容易被忽略。   「曾經有位60幾歲的男性病患,因為心臟血管阻塞而裝支架。過了十年後,這位患者體重減輕非常多,食慾越來越差,體力下降,長期乾咳。」蕭成儀醫師回憶著:「家人以為病患是因為年紀老了而吃得少,或因為以前抽菸所以長期咳嗽。直到後來狀況變差,患者被送到急診,才找到主因是嚴重的心臟衰竭。十年前裝置的支架已經再度阻塞,導致嚴重心臟衰竭,心臟功能掉到剩下正常三分之一,後來把血管重新打通,患者出院時已經恢復得不錯,再過半年藥物治療以及心臟復健,就恢復到原本心臟功能,連體重都恢復了!今年初病患還能到國外旅遊一個多禮拜,心肺功能相當好。」 心臟衰竭的藥物治療 究竟醫師面對心臟衰竭病患時,能拿出哪些武器呢?目前在藥物方面有三線用藥。 第一線藥物中又可以再分成三類。第一類是利尿劑,能在患者比較喘、比較腫時,把水分排出去,控制症狀。第二類是血管張力素轉化抑制劑ACEI或血管張力素受器阻斷劑ARB,此類藥物能夠抑制身體啟動內分泌的惡性循環,減緩心臟衰竭進展,是很重點的用藥。第三類是乙型交感神經阻斷劑,能抑制交感神經過度興奮、過度刺激,避免心臟衰竭惡性循環機轉。   第二線用藥是腎上腺皮質酮拮抗劑MRA,第三線用藥是用來提升利尿胜肽的藥物,這個藥物目前對心臟衰竭患者有不錯的效果,另外一個是If 離子電流選擇性抑制劑,在不影響血壓的情況下,有效抑制心臟衰竭患者常見的心跳過快,更有效輔助其他藥物使用。 蕭成儀醫師表示,根據患者心臟衰竭的原因不同,醫師還會使用降膽固醇、降血糖、降血脂、阿斯匹靈、或一些暢通血管的用藥,來改善患者的病情。 心臟衰竭的侵入性治療 若患者心臟功能不良是由心血管疾病所導致,可考慮將患者血管打通,來恢復心臟功能。若患者有長期心律不整,可考慮心臟內電燒術,消除心律不整。萬一治療時已使用多種藥物,但效果還是不好,可考慮左右心同步節律器,這作用是讓患者左右心同步收縮,提升心臟功能,才不會因左右心不同步而心臟功能變差。   假使經過治療後,心臟功能依然很低無法達到預期,醫師會在某些特殊的病患身上使用人工心臟(心室輔助器),度過一段心臟功能極差的時間等待換心。 治療心臟衰竭的最終手段是心臟移植,一旦使用人工心臟就暗示這個病患急需心臟移植,死亡率很高,只能在移植前爭取更多時間。 治療心臟衰竭的進展與目標 「目前治療心臟衰竭,需以全人照護的態度幫病患控制症狀,不是只有看心臟,而是先找出原因。」蕭成儀醫師道:「要了解患者的根本問題是出在血管阻塞、代謝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或免疫疾病。找到並解決根本問題,才能夠脫離心臟衰竭。」同時要更進一步搭配復健訓練,提升病患整體功能,恢復運動量,避免讓心臟衰竭落入惡性循環。 現在除了患者住院時會獲得良好照護,配合上遠距團隊以及穿戴裝置,病患在家裡的時間也能及時把狀況與心律資料上傳到醫院,醫院端會有專人24小時接收分析並且傳遞資料給相對應的單位,以便及時處置。狀況不穩定的病患能提早接受診治。 最後,蕭成儀醫師提醒心臟衰竭患者,在家時要記得,飲食務必少鹽,吃得健康,並規則運動。千萬不要因為心臟衰竭獲得控制,就又鬆懈了。心臟衰竭需要長期控制,請不要因狀況改善而自行調整藥物喔!   原文出處

營養補充足,減少惡病質

2019年12月30日
公開
248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大腸直腸癌的治療方式很多樣,包括手術治療、標靶治療、化學治療、放射線治療等,不同的治療可能遭遇不同的副作用。 高雄市立大同醫院外科鄞子傑醫師表示,手術治療的副作用較即時,會在剛手術後那段時間出現。若有順利通過,除了排便次數增加之外,長期的問題較少。 患者通常很關心化療期間的不舒服,例如疲倦、噁心、嘔吐、拉肚子、便秘、胃口不好、嘴破、口腔潰瘍等,這些在化療期間多少會遇到。 放射線治療是針對直腸的部分。於手術前作放射線治療合併化學治療可以讓直腸癌腫瘤縮小,這段期間其實患者可能會有照射部位皮膚發炎疼痛的狀況。 癌症惡病質,影響存活率 提到營養,我們要注意兩個重點:第一個是癌症患者為何會出現營養不良的狀況,第二個是營養不良對於癌症治療會有什麼影響。 鄞子傑醫師指出,癌症病患出現營養不良狀況的比例超乎我們想像的高,可能有超過八成的癌症病人處於營養不良風險之中。這當然會跟患者年齡、癌症種類、癌症期別有關。例如胰臟癌、胃癌、肝癌這些癌症,出現營養不良的狀況的比例相對其他癌症來的更高。 根據統計,有20-30%的患者最後死亡的原因並非癌症本身,而是由癌症所導致的「惡病質」。 癌症病患會有營養不良的原因部分可能來自於治療過程中的副作用。有些患者會覺得吃東西好像不是印象中的味道,有些病患是因為化療出現噁心、嘔吐、食慾不振、口腔潰瘍、拉肚子,這些都會使病患不想要吃東西。由治療所引起的副作用通常是暫時性的,等治療結束之後狀況就會恢復。 另外一個比較麻煩,是因為癌症本身會引起身體代謝變化,造成「惡病質」。「惡病質」就比較嚴重,可能會造成體弱消瘦,常常會導致無法恢復的情況。 營養不良是癌症病患會面臨的嚴重問題,一個是與治療副作用有關,另外一個是因為癌細胞造成身體機能失衡,身體的分解速度大於合成速度,肌肉量不斷分解,人就不斷消瘦下去,這就叫做惡病質,而這個盛行率其實不低。     「接下來要了解營養不良對於癌症治療會有什麼影響?」鄞子傑醫師道。營養不良對於癌症治療過程中的影響很大,因為患者體重減輕、肌肉持續流失,對化療或放療耐受性就會降低。 統計發現癌症病患如果罹患營養不良情形的話,出現副作用的機會增加,而且副作用的程度也上升。可能因為對化療耐受度不佳而必須調整劑量或甚至終止治療。所以整體治療效果、存活率會下降。 營養不良造成免疫失調、免疫力下降、增加感染的風險;患者可能會有慢性發炎、慢性疲倦、生活品質下降,在治療過程中受到營養不良的影響很大。 攝取均衡營養,增加治療耐受力 鄞子傑醫師強調,癌症病患在療程期間要均衡攝取營養,單補充某一種營養素是不夠的。一般來講水果、蔬菜、五穀雜糧、奶蛋魚肉、豆類、堅果類,都要均衡攝取,才能兼顧各種營養素。 但是病患對熱量以及蛋白質攝取量,可能要比一般人來的多。熱量方面每公斤體重要有30-35大卡,蛋白質方面每公斤體重要達1.5g以上。 經常有人問,「減少攝取碳水化合物是不是可以把癌細胞餓死?」 鄞子傑醫師回答,這樣並沒有效。而且因為碳水化合物減少,反而加劇身體代謝異常,使患者更沒辦法承受化放療期間的副作用。還是要以均衡飲食為主,熱量、蛋白質攝取要比一般人更多。      另外要跟大家分享,由歐洲臨床營養與代謝學會(ESPEN)2017年所制定的「癌症營養指南」提到三種可以補充的免疫營養,分別是ω-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精胺酸、核苷酸。 ω-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包括EPA、DHA。精胺酸是一種條件式必需胺基酸。雖然人體可以自行製造精胺酸,但是在手術、疾病等情況下,身體的製造量相對不足,可以額外補充。核苷酸本來就是遺傳物質,是體內合成DNA、RNA的原料。 充足的營養幫助身體修復受損的組織,能提高治療耐受度。在癌症治療過程中,營養扮演重要輔助角色,讓患者在這段期間更順利、更有體力、以應付治療相關副作用。 市面上的營養補充品很多,包括麩醯胺酸、深海魚油、褐藻醣膠等等,都是口服劑型營養補充品。對患者來講,口服是最方便方法。 常見的營養補充品很多,該注意什麼? 癌症病患治療過程中,飲食中蛋白質的比例要提高,而蛋白質會分解成多種胺基酸被身體吸收。胺基酸有很多種,像白胺酸是一種必需胺基酸,可以促進蛋白質合成,有助組織修補。麩醯胺酸是條件必須胺基酸,在特殊代謝狀況下,譬如接受手術後,消耗量較大,可以再治療前後額外補充。有研究認為麩醯胺酸對患者有幫助,但也有研究認為可能對促進腫瘤生長有疑慮。鄞子傑醫師道,「我建議患者平常不用補充麩醯胺酸,若化療期間出現嚴重口腔潰瘍的時候再補充。」 至於ω-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精胺酸、核苷酸等免疫營養,合併補充比單獨補充來的好。營養均衡很重要,單獨補充並不夠,最好有完整補充,會比補充特定的單一營養素來的好。     褐藻醣膠存在於海洋中的褐藻。不同於靈芝、牛樟芝等多醣體,褐藻醣膠屬於海中多醣體,是由硫酸基岩藻醣所構成的一種多醣類。小分子褐藻醣膠於台灣有許多研究,有關於免疫、抗發炎、細胞凋亡、血管新生等。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的王照元副院長有研究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的營養支持臨床實驗[1],受試者為接受標準療法的轉移性大腸直腸癌患者,該成果也獲得國際間腫瘤醫學的關注。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另外也有一些關於乳癌、肝癌、肺癌的試驗與研究報告。 此外,葉酸、維生素B12、維生素B1等等,這些都是癌症病患在治療期間,可以考慮去補充的營養素。 參考文獻: 1. Tsai HL, Tai CJ, Huang CW, Chang FR, Wang JY. Efficacy of Low-Molecular-Weight Fucoidan as a Supplemental Therapy in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 A Double-Blin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Mar Drugs. 2017;15(4):122. 原文出處

皮膚變黃、大便變色,很棘手的壺腹癌(懶人包)

2019年12月27日
公開
242

  作者:白映俞 醫師 長期致力於推廣社會議題繪本的兒童文學博士幸佳慧,日前罹患了壺腹癌,正在接受治療。 聽到「壺腹癌」,你可能會覺得很陌生,壺腹是哪個器官?怎麼沒聽過呢?是的,這是個少見但發生率正在上升的癌症。 「壺腹」位於我們的肚子裡,藏在我們消化道裡。在消化道裡頭,解剖構造最複雜的非十二指腸莫屬,因為這屬「消化重地」,需要匯集胰液、膽汁等消化液進入十二指腸。而所謂的「壺腹」(Ampulla of Vater),就是「膽道」與「胰管」交會之處,總膽管最末端兩公分,之後這段交合處會穿進十二指腸內,膽汁和胰液就能流進十二指腸。   當然,我們的膽汁、胰液並不是靠重力持續流進十二指腸的,而是在我們吃東西之後才會加入十二指腸參與消化。因此壺腹處有一圈括約肌(奧迪氏括約肌,Sphincter of Oddi),平時透過複雜的神經及荷爾蒙調控,這圈括約肌是收縮緊閉的,不讓膽汁、胰液流進腸子,也可防止腸子食糜往膽道、胰管竄。到了需要時才會放鬆,讓膽汁、胰液加入十二指腸。   壺腹既然長在消化道的樞紐處,萬一這裡長出了癌症就很棘手,癌細胞要前往膽道、肝臟、胰臟、小腸都很快。目前壺腹癌並不算常見的癌症,發生率相對來講還算低,多出現於40幾到60幾歲的病人身上。 罹患壺腹癌會有什麼症狀呢?想想看,我們一直說壺腹能調控膽汁、胰液進入十二指腸,那假使這裡長了腫瘤,就會阻塞膽汁的流動,患者容易表現膽汁阻塞的症狀。因此壺腹癌患者最常見的症狀就是黃疸,約七成患者都曾出現黃疸的症狀。 另外還可能有以下症狀: ● 大便是灰白土色 ● 逐漸體重下降 ● 腹痛,在上腹或右上腹處悶痛 ● 狀況更嚴重時可能表現背痛 ● 胃口不佳、噁心嘔吐   由於患者大多是先表現黃疸,一般會依循診治成人黃疸的方式來找尋病因(延伸閱讀:「皮膚黃、茶色尿,出現黃疸趕快找原因!」) 醫師常會先安排腹部超音波,找找看黃疸的原因。當看到膽道擴張、胰管擴張的狀況,醫師會進一步安排腹部電腦斷層檢查。這時若找到壺腹處腫瘤,可以同時評估是否有淋巴結轉移,或是轉移到腹內其他器官。假使膽道阻塞的原因尚不明顯,可以考慮內視鏡逆行性膽胰攝影,或經皮穿肝膽道攝影等方式,更確定膽道與胰管阻塞的原因。 確定診斷後,要了解壺腹癌的分期: ◇ 壺腹癌第一期 腫瘤侷限在壺腹處,沒有淋巴結或遠端轉移 ◇ 壺腹癌第二期 腫瘤侵犯至十二指腸腸壁,或侵犯胰臟小於兩公分,但沒有淋巴結或遠端轉移 ◇ 壺腹癌第三期 已有淋巴結轉移,尚未遠端轉移 ◇ 壺腹癌第四期 腫瘤侵犯附近器官超過兩公分以上,或腫瘤已遠端轉移。   我們要怎樣治療壺腹癌呢? 若評估認為這是可以切除的壺腹癌,患者需要經歷腹部的大手術–「胰十二指腸切除術」。與化學治療、放射治療等其他療法相比,手術切除是最重要的! 然而,胰十二指腸切除術不像切除闌尾、膽囊,而是要切除許多器官。壺腹這地方位於膽管胰管進入十二指腸的交會處,解剖構造複雜,等於位在樞紐處,不能夠「只開刀拿掉壺腹」。一但要用手術切除腫瘤,我們需要切掉總膽管、膽囊、胰頭、十二指腸、部分的胃。把這裡做完整切除後,還要重建。拿小腸來與殘存的膽道、胰管、和胃做出新的接口,腸胃道才能順利運行,消化液才能流進小腸內。 胰十二指腸切除術也被稱為「Whipple’s operation」,若在手術中保留胃的幽門處,則稱為PPPD(pylorus preserving pancreaticoduodenectomy)。不管是否保留幽門,胰十二指腸切除術都是非常複雜的手術,想想看,破壞後還要重建,術後總有一定比率的患者會遇上胰液滲漏、膽汁滲漏等併發症。   要進入手術前,醫師需要評估患者的營養狀態。因為壺腹癌病人可能會有一段時間已無法好好進食了,體力早已逐漸流失,很難接受一場大手術。若有必要,需先考慮用靜脈營養補充個幾天,再動手術。 手術前若有黃疸等膽汁淤積狀況,要注意是否已經造成膽管炎,或是影響了凝血功能。如果有,要考慮術前先引流膽汁,並補充維生素K。目前手術是治療壺腹癌最主要的方式。   原文出處

癌症營養支持,營養師圖文解說

2019年12月25日
公開
476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已有很多研究發現,營養不良的癌症病患接受治療的效果會比較差。高雄市立小港醫院王馨羚營養師表示,營養不良會讓患者的體力變差、降低治療效果及生活品質,以致病情惡化等問題。   王馨羚營養師指出,評估癌症病患的營養狀態時,除了營養攝取量之外,還會去了解營養攝取的種類,是否符合患者體態以及體重變化所需要的建議量,為每一位病患進行完整個人化的評估。 六類營養,缺一不可 營養師提供建議時,會分成六大類食物,包括全榖雜糧類、豆魚蛋肉類、蔬菜類、水果類、乳品類、油脂堅果種子類。要「吃飽」也許很簡單,尤其癌症病患有時會有「早飽」的效應,建議病患能以均衡飲食搭配方式,在正餐中能攝取全穀雜糧類之澱粉食材,配上蛋白質類,即豆(指黃豆、黑豆、毛豆及其製品)、魚、蛋、肉等,再加上蔬菜纖維質類的食材,兩餐中間可以搭配水果,一天可以喝一次乳品。由於部分患者喝乳品會有腹瀉,且為增加病患的營養攝取量,並有體位較輕狀況者,可以考慮把乳品改成不含乳糖的配方營養品。   王馨羚營養師表示,有些患者在治療過程會有食慾不振的情況,以致造成攝取量降低,我們會建議搭配營養補充品,以輔助熱量以及蛋白質的攝取。 抗癌過程,把食物當藥物 治療前期,主要會建議患者均衡營養的概念,首先確認患者體位是否過輕,體位過輕的患者要加強營養輔助,否則將可能在後續的治療中體力透支,這也是治療前的營養補充很重要的原因。 在治療中期,患者可能出現藥物副作用,例如:食慾不振、噁心、嘔吐等狀況,營養師會依照患者狀況給予建議。最常發生的噁心、嘔吐或腹瀉,會建議少量多餐,在最舒服的時候就盡量吃。傳遞「把食物當成藥物」的觀念給患者,食物的重要性不亞於藥物,一定要吃不然身體沒辦法承受後續的狀況,這樣患者比較能夠理解。 關於熱量攝取,有個常見的迷思,很多家屬會燉雞湯、燉魚湯,他們認為營養都在湯裡,所以就多喝湯,不去吃裡面的固體食材。王馨羚營養師強調,固體食材才有足夠的營養,正確方法是先把料吃完,有多餘的空間再來喝湯。 癌症病患如果沒有糖尿病,偶爾可以吃些濃湯、奶昔、蛋糕等高熱量食材,補充熱量。或適時地搭配一些配方營養品,希望患者每一口吃進去的熱量能夠比平常一口進去的熱量多一些。   治療後還是要繼續維持營養攝取,原則一樣秉持均衡飲食的概念,除了每餐裡面能夠均衡攝取之外,也希望能夠「多樣化」。有些病患聽別人說哪一樣東西很營養,就幾乎都吃那一樣,會造成營養不均衡。王馨羚營養師建議要多樣化均衡的攝取,譬如說不同顏色的蔬菜,含有豐富的植化素、營養素、抗氧化劑的種類就不同,能多樣化攝取為佳。 當然,我們也建議少吃不健康的食物,減少紅肉、醃製、煙燻、燒烤等食物的攝取量,有含酒的料理要盡量避免。 很多患者在食慾不振、腹瀉的時候會吃益生菌,但是患者若有白血球較低的狀況,則不建議。同時,白血球較低時也要避免生食。 均衡飲食最優先! 王馨羚營養師解釋道,蛋白質的功用就是建造、修復組織,蛋白質經過分解後會變成胺基酸,胺基酸有很多種,人體細胞會利用胺基酸來合成各種蛋白質,維持生理機能,是非常基本、重要的營養。 海中多醣體褐藻醣膠、胺基酸如麩醯胺酸、不飽和脂肪酸如精氨酸、核苷酸、魚油、乳清蛋白等特殊營養品,皆有助調節生理機能。其中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萃取褐藻中水溶性纖維,近年在台灣有許多針對免疫相關的研究報告,於醫學上使用備受矚目。 從營養師的角度,最建議均衡攝取各種營養素,在不足夠的情況下,可以適時地用配方營養品補充熱量、蛋白質等。患者、家屬很關心的特殊營養品,其實要在基本熱量、營養足夠的狀態下再來補充。只吃這些特殊營養品,其中的蛋白質、氨基酸也會被身體當成熱量利用掉。我們非常強調基本營養要攝取足夠,再來談其他的營養品。   王馨羚營養師表示,許多患者被診斷癌症後,家人都很緊張,所以會燉魚湯、雞湯,或者買很多蔬菜汁、保健食品等,反而正常的食物不太重視。經過一兩次治療之後,患者便開始發覺肌耐力不太夠。 我們會分析飲食給病患一些正確觀念,建議患者一餐要攝取到至少碗的七八分滿的飯量,搭配蔬菜量,一碗飯配一碗蔬菜,再加份一個手掌大小的蛋白質量。一次進食中沒辦法把一餐吃完沒關係,可以分成兩次的量,少量多餐,這樣的進食方式,大部分患者都會覺得比較有體力,從抽血中也可以看到營養指標逐漸回復。 建立正確的營養觀念,完整攝取,對身體最好! 原文出處

肺癌治療,營養要顧好

2019年12月24日
公開
235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肺癌死亡率連續10年居冠,不到57分鐘即有1人因肺癌死亡。高雄市立小港醫院癌症中心陳煌麒主任表示,肺癌初期幾乎沒有症狀,因為肺部實質本身是沒有神經的,但當有肺部症狀產生時,多數患者癌細胞可能已有轉移。 常見的肺部症狀大多為咳嗽、咳血、胸痛或呼吸困難等,若腫瘤影響近端的氣管或支氣管,會導致咳嗽、咳血,如果侵犯肺部外圍的肋膜則會引起胸痛,肋膜積水會使患者呼吸困難。   另外有部分患者是由其他科別轉到胸腔科,此類都是癌症轉移出去才被發現,例如有病患感受到半身無力類似中風的症狀,去神經內科檢查發現是肺癌轉移到腦部,有些是持續骨頭疼痛,到骨科就診發現骨頭轉移。 肺癌的治療選項有哪些? 陳煌麒醫師指出,以肺癌早期來講,目前唯一的選擇就是開刀治療,把腫瘤完全切除乾淨,才有辦法完完全全達到治癒。   當腫瘤範圍太大或已經轉移至其他器官,便無法靠手術完全切除,後續能做的治療包含化學治療、放射線治療、標靶治療、免疫治療等。醫師會評估組織型態,肺癌期數與患者的狀況,擬定個人化的治療策略。 肺癌治療常見副作用 手術的副作用與開刀範圍有關,如果是早期肺癌,切除的肺葉不多,對肺功能的影響也不大。術後可能會遇到肺塌陷、疼痛、感染等問題。若是轉移至腦部,無論是否治療,後續可能會有肢體無力或其他神經學後遺症,端看腫瘤轉移的位置。 陳煌麒醫師說,化學治療、標靶治療屬於全身性治療。接受化學治療比較容易出現骨髓抑制的問題,像白血球、紅血球、血小板低下的問題。黏膜、皮膚容易受損,例如嘴巴的黏膜或者胃腸道的黏膜受損,會出現口腔潰瘍、腹瀉、食慾不振等症狀。   若有皮膚、口腔潰瘍的症狀,醫師可能會開一些藥膏。針對噁心、嘔吐,醫師也會使用適當藥物。 除此之外,要加強一些營養補充,由於身體在修復組織時需要消耗多種胺基酸,充足的熱量、營養有助於身體的恢復。 肺癌治療保養重點 陳煌麒醫師解釋道,如果術後狀況許可,建議盡量提早下床活動,如果一直臥床,肺活量較不足,很容易造成痰液的蓄積。開完刀後可能有肺部塌陷,加上免疫力不好,便有可能引發肺炎。因此在疼痛可以接受的情況下,術後都鼓勵盡量下床活動,多些活動也可以促進腸蠕動、減少便秘。 另外在開刀前都會教導患者做呼吸訓練,吸氣練肺活量,開完刀後也要持續,有助肺部擴張。   癌症治療過程中的飲食建議熱量跟蛋白質都要足夠,而且從術前就要介入加強營養,因為開完刀可能有一段時間,會因為疼痛、藥物而胃口不好,最好能提早補充。 術前就要開始補充營養! 2017年由歐洲臨床營養與代謝學會(簡稱ESPEN)所公布的飲食指引建議,如果可以的話在術前就要開始補充營養,因為這些營養補充能帶來好處,包含術後感染、住院天數、傷口癒合都有正向的好處。營養補充的原則就是均衡飲食,熱量、蛋白質一定要充足。 陳煌麒醫師指出,初步的營養支持,包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等營養素。在ESPEN的「癌症營養指南」中還有建議的包含魚油、精胺酸、核甘酸,這三者可以相輔相成。 胺基酸是組成各種蛋白質的基本元素,身體需要多種氨基酸才能生長、修復,讓各式各樣的生理機能可以正常運作,基本營養一定要先補充足。 目前的特殊營養品很多,褐藻醣膠、魚油、麩醯胺酸等營養品的成分不同,適合使用的時機也不同。近年來常被討論的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屬海中多醣體,國內外皆有研究在探討與免疫、細胞凋亡的關聯[1],可能輔助調節生理機能,台灣也有許多研究進行中。癌友可依個人需求做選擇,並與醫師討論如何讓營養補充更全面。 臨床上因為每個人需求不同,對治療藥物的反應也不太一樣,必要時會照會營養師,針對各個不同的病患族群提供適當的營養建議。 貼心小提醒 陳煌麒醫師提醒道,部分患者或家屬會誤以為「吃得營養會把癌細胞養大」,這是非常需要澄清的觀念,正確的觀念應該是「吃得營養,體力愈好,才有機會抵抗癌細胞。」 不要等到體力已經變差,肌肉萎縮流失才補充營養,進入肌少症或惡病質的階段,預後會比較差。身體運用能量來源的順序,蛋白質會擺在最後,如果連肌肉都萎縮消耗掉了,代表整體營養相當不足,務必盡早補充,才有體力接受各種治療,整體預後也會比較好。 參考文獻: 1. Hwang PA, Lin HT, Lin HY, Lo SK. Dietary Supplementation With Low-Molecular-Weight Fucoidan Enhances Innate and Adaptive Immune Response and Protects against Mycoplasma pneumoniae Antigen Stimulation. 18, March, 2019 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