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照護線上

醫師團隊擔任編輯,提供實用、高品質的衛教資訊。

醫師團隊擔任編輯,提供實用、高品質的衛教資訊。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精準治療,攜手抗肺癌

2019年10月30日
公開
190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夏德椿:肺癌其實按照組織型態,可能就有分幾種不同的型態,比如說按照多寡,腺癌跟小細胞癌來講,或者大細胞癌,大細胞癌相對於腺癌就是一個比較罕見的肺癌。 夏德椿:比較常見的比如說,台灣健保已經給付非常多年的,EGFR突變這件事情,這個在台灣大概佔了肺腺癌的50-60%,所以它大概就是屬於肺腺癌裡常見的肺癌,但是還有一些少見的突變,比如說ALK、ROS1,或者是BRAF V600E等等,這個它的佔率可能只有4-5%,甚至只有1-2%,這個我們可以把它叫做少見的肺癌。 夏德椿:醫師會根據病理科醫師的第一份報告,這份報告就是所謂的組織學報告,組織學報告給我們的資訊大概就是,已經確定是上皮細胞癌或者是腺癌,現在因為腺癌可以找到有藥的機會非常的多,上皮細胞癌在特殊條件之下也可以,所以如果這兩種癌症,我們做一些特殊的基因檢測,我們就可以根據基因檢測的結果,可以知道它是比較常見或者是少見的肺癌。夏德椿:分子生物學的檢測,目前因為病理科醫師的條件非常成熟,所以大部分的分子生物學的檢測,可以在病理切片診斷確定的同時,就可以先做一些檢測,如果真的有必要的話,當然可以搭配現在坊間非常流行的,所謂的Plasma DNA,就是所謂的液體切片檢測,液體切片大概就是抽血,或是體液的一些特殊分析檢查。 夏德椿:我們現在的建議是,體液的檢查是不是要那麼快,也就是抽血要去驗去氧核醣核酸的步驟,是不是要那麼快,或許可以等在你接受了第一段治療之後,可能體內的基因重新又產生一些新的突變,又不能取得適當檢體的時候,這時候我們可以考慮再做液體切片檢測,也就是所謂的Plasma DNA,就是血漿去氧核醣核酸的檢測。 夏德椿:在幾年前,印象很深刻的有一位病人,他已經是多處骨轉移,沒有辦法行動自如,不過他的腫瘤其實非常小,罕見肺癌常常有個特點也是這樣子,就是年紀可能不是很大,但是他因為是腺癌的關係,所以他轉移得也非常快,這位先生很幸運驗到ALK是陽性,所以就接受了ALK的抑制劑,但是第一代ALK抑制劑對他造成一個副作用,就是他的視力產生影響,晚上開車的話他就會覺得非常危險,所以後來他就又使用了第二代ALK抑制劑,腫瘤就幾乎消到完全看不見,骨頭疼痛也改善,本來只是可以坐著開開車,現在連走路大概都可以。 夏德椿:所以罕見肺癌它的特點是,只要你能夠確認它的基因突變,找到了適合的藥物,其實這組病人呢,會比我們傳統化學治療好非常多,而且他的生存周期也會延長非常多,目前比較新的報告,這些病人大概活4-5年以上,只要你能夠接對藥大概都沒有什麼問題。 原文出處

蝦密?這樣護眼很NG,別拿眼睛開玩笑

2019年10月28日
公開
192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相信大家都有類似的經驗,在長時間使用3C產品後,會覺得眼睛很不舒服,為何眼睛會感到痠痛、疲勞呢? 眼科王孟祺醫師表示,若長時間盯著近距離的手機、電腦螢幕或文件,眼睛裡的睫狀肌,還有瞳孔的括約肌都需要持續收縮,久了之後就會覺得痠痛跟疲勞。除了肌肉的問題之外,眼睛在專注看東西的時候眨眼次數會減少,淚水容易蒸發,視力會感到不穩定,要更加專注地看東西,會讓眼睛更加吃力。 如果小朋友長期使用3C產品,因為眼球還在發育階段,可能會讓近視加深,導致長大後高度近視的比例較高,美國小兒科醫學會不建議3歲以前的孩童使用3C產品。對一般的上班族來說,使用3C產品會讓眼睛感覺到痠澀、疲勞跟乾燥。 針對眼睛不適,大家時常以眼藥水、眼球按摩、桌上放置綠色植物,或把手機螢幕設置成綠色等方式改善,但這樣做真的有效嗎? 有的人會自行使用藥水,這些藥水有時候可能含有類固醇,或者可能有血管收縮劑,或是有抗生素的成分在裡面,使用者可能不甚清楚,最好不要任意使用。 王孟祺醫師舉例道,長期使用類固醇藥水可能導致青光眼或是白內障,而有些眼藥水可能會讓警覺性的症狀不見,比如說發炎、乾燥、有些上皮缺損時眼睛會充血,如果自行購買有血管收縮劑的眼藥水點用,這些充血情況暫時性改善了,使用者以為眼睛的問題解決了,事實上沒有反而導致病情延誤。 例如有許多女性朋友喜歡配戴角膜變色片,當工作時間過長,往往會造成乾燥缺氧,還會造成眼睛表面慢慢變得不健康,很多案例是配戴角膜變色片配戴過久後眼睛會紅,而自行購買藥妝店眼藥水點用,點用後眼睛不紅就覺得沒有事情又繼續配戴。 角膜是眼睛裡面很特殊的組織,是能透光的組織,要完全透明才能看見東西,長期缺氧的情況下,內皮細胞跟上皮細胞變得很不健康,霧霧的很像毛玻璃,散光會變得非常深,不管戴眼鏡或是隱形眼鏡看東西都會霧霧的。醫師都建議要停戴,但是很多女性朋友不願意停戴,一定要等到真的都看不清楚了,才覺得事情嚴重。 王孟祺醫師強調,使用眼藥水一定要諮詢眼科醫師,看看哪種藥水有幫助。   按壓眼球,萬萬不可! 有些人會使用器具幫忙按摩,臨床上有看過患者用按摩棒震動按摩眼球,導致視網膜剝離,非常危險。眼球是一個非常脆弱的組織,所以四面都有骨頭保護,按摩時切記不可以按摩眼球本體,壓到眼球可能造成視網膜損害,如果眼壓過高,本身有青光眼的患者也是比較危險的行為。 想保護眼睛,王孟祺醫師建議要望遠,不管是綠色或其他顏色,都可以讓肌肉放鬆。有人會在桌上擺植栽,但是基本上看近距離的綠色,眼睛還是需要調節用力,所以建議要看遠方,如果又有綠色植物可以看當然更心曠神怡。 過度使用3C常常感到眼睛痠麻脹痛,怎麼做才能有效的護眼? 建議要定鬧鐘,每30分鐘,休息10-15分鐘,但事實上因為工作真的辦法休息那麼長的時間。所以至少要站起來,走一走動一下肩頸背部,做一些放鬆的體操也順便多眨眨眼睛,如果有窗外可以看讓眼睛望遠1-2分鐘時間,幫助眼睛肌肉放鬆調節焦距。 王孟祺醫師指出,眼睛是對睡眠需求相當高的器官,只要睡眠不足眼睛肌肉會感到無力,看東西也較不清楚,而且睡眠不足往往伴隨眼睛乾燥的問題。建議長期近距離使用眼睛,或者已經比較乾燥,能夠在下班後熱敷,或者上班中間休息時熱敷,溫度40-45度,熱敷5-10分鐘左右,可幫助改善眼睛不適。 葉黃素、蝦紅素,傻傻分不清楚? 葉黃素、蝦紅素等營養素都是屬於比較能夠抗氧化的營養素,人會老化是因為在氧化過程中產生很多游離基,而讓細胞漸漸老化甚至慢慢凋亡,這些抗氧化劑可以幫助減少氧化作用的壓力。 葉黃素跟蝦紅素都是屬於類胡蘿蔔素,類胡蘿蔔素是天然的色素。葉黃素可以存在眼睛的黃斑部裡,能吸收有害光線,還有抗氧化跟抗發炎的作用。王孟祺醫師表示,根據研究,這兩項是有一定需求的營養素,且人體無法自行合成,要從飲食中攝取,或是從營養補充劑攝取。 葉黃素: 葉黃素在黃色玉米、綠色花椰菜、綠葉蔬菜、蛋黃中的含量很高。葉黃素是脂溶性,吸收後會慢慢累積,如果可以長期攝取葉黃素,黃斑部的葉黃素濃度夠,對於眼睛黃斑部退化狀況,有預防效果。蝦紅素雖然也是類胡蘿蔔素,但是並不會在黃斑部聚集,所以蝦紅素沒有辦法取代葉黃素。 蝦紅素: 蝦紅素主要存在於蝦、蟹、水藻、紅藻中,蝦紅素可以防止紫外線的傷害,還可以有活絡血液循環的作用,蝦紅素比較特殊具有脂溶性及水溶性,所以可以比較廣泛性存在。這兩種裡面抗氧化效力最強的是蝦紅素。蝦紅素跟葉黃素不同的是無法在體內長期累積,短期在眼睛比較疲勞的時候,補充較強的抗氧化劑,能消除眼睛疲勞。   蝦紅素不是蝦?素食可食用? 蝦紅素是由諾貝爾得主Dr. Kuhn在龍蝦身上發現,加上龍蝦顏色鮮紅,因而取名為蝦紅素。但目前蝦紅素其實提取自紅藻,只要海洋生物食用後都會含有蝦紅素,常見於蝦子、螃蟹、鮭魚、龍蝦等海洋動物體內,所以素食是可以食用的。 由於蝦紅素基本上人體是無法自行合成,但食物中的蝦紅素含量也多不高,加上現代人大多外食,營養上的攝取容易不均衡,因此王孟祺醫師也建議,平日可透過相關保健食品來補充人體所需營養素。 補充蝦紅素時要注意什麼? 根據日本藤田保健大學的研究 ,每日攝取量4毫克,就可以達到放鬆睫狀肌的效果,不需要補充特別的多。王孟祺醫師表示,因為蝦紅素本身就是一個很強的抗氧化劑,可以在感覺特別疲勞的時候,適時補充。葉黃素與蝦紅素有不同的生理功能,無法取代彼此,可一併補充。   提醒大家,若眼睛有狀況,務必尋求醫師協助,保護眼睛不NG! 參考資料: 1. Nakamura A, Isobe R, Otaka Y, Abenatsu Y, et al. (2004) Changes in visual function following peroral astaxanthin. Japa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Ophthalmology 58:1051-54. 原文出處

避免中暑,要注意熱指數(懶人包)

2019年10月25日
公開
159

作者:白映俞 醫師 最近運動風大起,路跑、夜跑都正夯,然而在沒有陽光直射的傍晚跑步,就一定不會中暑嗎? 錯! 你需要注意「熱指數」。   在炎熱環境中,身體需要靠流汗來帶走熱量。 因此你除了關心「溫度」,還要記得關心「濕度」。   因為,當相對濕度愈高,汗水就愈難蒸發,我們的身體就很難靠流汗帶走熱量,也就難以降溫。 這時候人體感受到的溫度會超過實際溫度,就是「體感溫度」增加了!   熱指數是綜合「環境溫度」和「相對濕度」的指數,代表實際感受到的「體感溫度」。   這是熱指數的參考表格。你可以試著練習找找看。 當氣溫為攝氏31度,相對溼度為60%時,我們身體感受到的溫度約為攝氏35度,這時就需要格外注意。 當氣溫為攝氏31度,相對溼度為80%時,我們身體感受到的溫度約為攝氏41度,已達到「危險」的範圍。 由這表格也能清楚顯現,同樣的溫度,在不同濕度的狀況下,身體就會感受到不一樣的體感溫度喔!   上一張熱指數的表格,有綠色、黃色、橘色、紅色等不同背景色,代表的就是熱指數的危險程度。 長期暴露於體表溫度攝氏32度的狀況下,身體會容易疲累。 體表溫度攝氏33度到39度就要格外注意,會導致肌肉痙攣與熱衰竭的機會變大了。 體表溫度攝氏41度到51度屬於危險,再到體表溫度攝氏52度以上就是極度危險了。很可能導致熱中暑。 會特別提醒大家注意熱指數,是因為台灣各地濕度多於70%-90%之間,熱指數真的都偏高,你一定要注意。   所以在炎熱的工作環境或運動環境下,你要注意熱指數,並且做好防曬,隨時隨地補充水分。(皮膚科醫師教您看懂防曬乳) 另外父母們亦需特別注意,千萬不要單獨把小孩留在車上!即使你覺得你下車辦事情只有短短幾分鐘,車內溫度還是可能會快速上升到小孩承受不住的程度,絕不要心存僥倖,以免憾事發生! 原文出處

八張圖快速認識糖尿病!

2019年10月23日
公開
376

  作者:白映俞 醫師   「糖尿病」名號響亮,現代人幾乎都聽過。雖然這個疾病如此有名,但大家真的認識它的真實模樣嗎?甚至有人會懷疑,「糖尿」的意思是尿裡面含有過高的糖份,那有很嚴重嗎?接下來我們就用幾張圖,迅速但確實地了解第二型糖尿病為何是厲害的健康殺手,增加心臟病發作機會,還會讓腎臟衰竭、神經病變、視力變差、破壞很多器官。 血糖高的早期症狀 第二型糖尿病的早期症狀不明顯,大約三分之一的患者甚至不知道自己的血糖過高。而最可能讓患者注意到的早期症狀是所謂的「三多」:喝多、吃多、尿多。也就是說,糖尿病患者很容易覺得口渴、口乾,一灌就是好大一杯水。同時尿尿也很多,胃口大開吃的更多,不過人看起來還變瘦了! 血糖更高時的症狀   如果血糖愈來愈高卻不自知時,後來患者會容易覺得疲累,看東西時發現視力好像變差。有些人則容易頭痛,或發現傷口(尤其是腿部傷口)不容易癒合。有些患者則是因為反覆的泌尿道感染,尿尿很痛而到醫院求診;有人總覺得皮膚很癢,在皮膚科就診時發現反覆有黴菌感染。 血糖很高也容易影響到患者的性生活。女性患者的表現是陰道乾澀,高達七成的糖尿病男性患者則會不舉。 究竟什麼是糖尿病?   所謂的糖尿,也就是尿裡面含有過高的糖份,是糖尿病其中的一個「症狀」,或說結果。糖尿病最大的問題是,糖尿病患者體內要把碳水化合物轉換成能量的效率很差,導致血液裡面的糖分升高。 我們每天進食是需要讓身體把食物轉換成能量,支撐自己活下去。在正常狀況下,我們進食後消化道能分解碳水化合物,產生的葡萄糖進到血液中。這時胰臟分泌胰島素進到血液,胰島素就能幫助葡萄糖進入細胞,轉換成肌肉或細胞的燃料。  罹患糖尿病時,代表細胞對胰島素的反應不靈敏,即使胰島素出現在血液中,細胞依舊無動於衷,無法讓血液中的糖進到細胞內利用。這時糖分都留在血液裡,因此我們說這種狀況是「高血糖」。剛開始出現這樣問題時。胰臟會更努力分泌胰島素,期盼細胞多多利用,但時間久了之後胰臟也累了,很難再釋放出更多的胰島素,血糖也就更居高不下。 為什麼血糖高是不好的?   高血糖時首當其衝受傷的器官就是全身上下的血管,沒辦法,血管鎮日泡在糖水裡,會導致很大的問題。然而當血管受損,就會帶來更多的器官損壞。 高血糖讓我們的血管裡有愈來愈多斑塊堆積,血流速度變慢,甚至產生血塊,血管逐漸變硬,接下來找上門的就是突然心肌梗塞,狹心症發作。因此糖尿病患者容易因心血管疾病問題而猝死。 常見的高血糖併發症   高血糖常見的併發症是腎臟、眼睛、和神經病變。這幾個器官都內含有豐沛的小血管供應營養與氧氣,因此當血糖高傷害血管後,就容易受傷。 幾乎現在有一半的洗腎患者是因為糖尿病而引起腎臟衰竭的,可惜的是,這點常常被謠傳說「就是吃糖尿病的藥、打胰島素後才會洗腎啦」。其實沒有好好控制血糖,才是讓腎臟惡化的元凶。 眼睛問題也是,視網膜的血管在高血糖的影響下會變得脆弱,反覆出血、膨大,讓患者視力逐漸變差。最容易受傷的神經位在遠端,像手指、腳趾頭這些地方會覺得麻麻的,或有針刺感,有人覺得好像一直有螞蟻大軍爬過,超不舒服。這些血糖高帶來的器官受損都是難以回復的! 糖尿病不是癌症這樣的絕症,但有時真的很難纏,會大幅影響生活品質。 爸媽都糖尿病,那我不就完了?! 年齡、性別、種族、家族史這些是無法改變的危險因子,是老天發的牌,不能改的。雖然說年齡超過45歲,有糖尿病家族史,或身為亞洲人,都是容易罹患糖尿病的危險因子,但我們還是能用健康生活方式降低自己血糖變高的機會。若家人有糖尿病問題,成年後最好接受篩檢。(家人有第二型糖尿病,會遺傳給我嗎?) 如何減少得到糖尿病的機會?   ● 體重過重,腰圍太寬 ● 久坐不動的生活型態 ● 抽菸 ● 吃太多紅肉及加工類食物 ● 吃太多甜食 以上幾個都是讓人容易罹患糖尿病的危險因子,因此當要控制血糖,我們得控制體重,儘量多活動,戒菸、不要吃加工食物或過多紅肉,並克制甜食攝取。 罹患糖尿病後,該怎麼辦?   記得要從飲食、運動、藥物三分面下手調理! 飲食的部分請別急著吃補品,或買健康食品,你可以先閱讀「必看!15種與死亡最相關的飲食陷阱」,了解多數的飲食問題出在「吃太少健康食物」,趕快想辦法多攝取天然的蔬菜、水果、全穀類、奶類、與魚類吧。 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不管是肌力訓練或有氧訓練,都能增進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讓細胞更能使用胰島素,愈能降低血糖。你可以看「練骨質?練平衡?練心肺?運動功效大不同」與「在家運動指南」,開始動起來。 如果醫師建議用藥物控制血糖,該吃藥的時候還是要吃藥。糖尿病藥物機轉很多樣化,有的可以減少腸胃道吸收澱粉,有的能增加細胞的胰島素感受性,有的刺激胰臟分泌更多的胰島素,或減少胰島素分解。如果胰臟已經失能,也得用針劑的胰島素治療。 當然你還得放鬆心情,不然壓力會讓你的血壓和血糖居高不下。在家要依照醫師建議,定期自我檢驗血糖!才能知道血糖控制的好或不好喔!   原文出處

脖子痛是中風前兆?(懶人包)

2019年10月21日
公開
224

作者:白映俞醫師 「唉呀!我的脖子怎麼這麼痛,動都動不了,該不會是要中風了吧?!」王先生忙著趕出專案,坐在辦公桌前猛盯著螢幕已經三個小時後,突然感到肩頸一陣疼痛,冷不防地擔心自己的脖子痛,是不是代表著中風前兆。 這樣的案例並不少見,因為脖子痛就診的患者之中,很大一部分是擔心自己血壓高和即將中風呢!但其實脖子痛常常並不代表什麼嚴重的疾病,我們脖子活動的幅度很大,也就很容易肌肉緊繃和軟組織受傷,從睡覺姿勢不對而落枕,或滑手機或太久都可能讓人哀嚎:「哇!我的脖子動彈不得啦!」 (高血壓的症狀與併發症) 所以接下來,就先來看看我們的脖子構造吧! 俗稱龍骨的脊椎骨共有24塊,一塊塊堆疊,而脊椎骨和脊椎骨中間又有椎間盤作為緩衝,這些相連的脊椎骨會形成一個通道,保護我們的脊髓神經通過,脊髓神經就像是身體最重要的傳輸線般,將來自大腦的訊息帶往各處,亦將身體各處訊息帶回大腦。而脊椎骨最上面的七塊,就是頸椎。 (冷知識:長頸鹿脖子很長,頸椎和我們一樣是七節喔!) 頸部連接著頭與軀幹,除了頸椎骨頭之外,還有不少的重要組織會經過這個區塊,像輸送血液到腦部的頸動脈、頸靜脈,傳達訊息的神經,輸送空氣進出的氣管,輸送食物的食道,還有具重要內分泌功能的甲狀腺。外面則有層層肌肉、筋膜包覆。頸部的活動度很高,讓我們可以點頭、搖頭、轉頭、偏頭……做各種動作(泥砍砍,圖上畫的肌肉很多呢!)。因為頸部要支撐頭部的重量,活動度又大,與其他脊椎比較起來,其實更容易受傷呢!   幸好,多數的脖子痛其實是暫時性的!最常見的頸部疼痛原因就是肌肉緊繃。想想看,其實脖子很辛苦的,要維持一個很奇妙的平衡,撐住我們頭部大約五公斤的重量,因此舉凡看書看電視看電腦看手機姿勢不良,長時間開車,平時需要反覆動作,肩上揹著很重的背包而長期施力不當,不自覺習慣牙關緊閉等各種原因,都可能讓脖子肌肉變得緊繃而不舒服。而睡姿差,睡覺時脖子的姿勢不對,讓脖子保持怪異姿勢太久,讓肌肉收縮、痙攣,軟組織拉扯太久,造成「落枕」,也是非常常見的脖子痛形式啊! 會讓你脖子緊繃的這些事情通常很繁重,生活方式緊繃,所以這群人常常本來就血壓高,因此當脖子覺得不適時量個血壓就容易發現高血壓了。但很可能是平時就是高血壓的人,而不是因為高血壓才表現脖子痛。   另外,頸椎退化也是常見的脖子痛原因,我們全身上下的關節都可能因為關節炎而磨損,年紀導致的退化性關節炎同樣會發生在頸部。大約從40歲以上的人的頸部就多多少少有些退化,到了六十歲以上,八成的人都有頸椎退化。這時頸椎骨頭之間的椎間盤變扁,水分變少,導致緩衝變乾、變脆弱。這樣就像經過多年的房屋支架,愈來愈難承重,當然更容易倒塌。椎間盤垮掉後,關節之間的摩擦頻繁,患者就容易覺得脖子疼痛、僵硬。幸好雖然大部分人頸椎都會退化,只是不一定會造成症狀。如果椎間盤突出和長出骨刺,並讓脊髓神經通過時的通道縮小,患者可能不只有脖子感到疼痛,還會牽連到其他地方。   萬一有車禍外傷,也很容易讓脖子受傷。當車禍造成大幅晃動,讓頭甩向後面又往前跌,從肌肉、神經、頸椎都可能一併受傷,尤其沒有使用安全帶習慣的乘客或駕駛,脖子常常會在車禍中受傷。車禍後若沒及時固定頸椎,反而為了叫醒傷者而不斷晃動傷者,(像是小孩飛出車外,家長急著去抱起小孩一直搖晃,想要小孩醒過來)還會讓脖子二度受傷,引發癱瘓危機。所以請記住,千萬不要搖晃車禍外傷的患者! 還有一些比較嚴重的疾病會引發脖子痛。像是腦膜炎這類的感染,會讓頸部僵硬又疼痛,脖子動彈不得,合併著發燒、頭痛、嘔吐、和意識改變的可能。會厭炎和咽後膿腫都是比較嚴重的感染,也會表現脖子痛,萬一影響到呼吸後會危及生命安全。心肌梗塞時如果開始胸痛,痛可能會延伸到脖子、手臂、肩膀等處,所以脖子痛時如果連胸腔都覺得緊緊的,就要很小心。胸痛的一個可能原因是主動脈剝離,而脖子痛也可能是頸動脈剝離引發的。頭頸部的癌症則是另外可能的脖子痛原因。   看到最後這段,大家應該又緊張起來了,「看吧!脖子痛很嚴重啊」!是,脖子痛可能是由一些危險的疾病引發的,但絕多數日常的脖子痛還是來自於軟組織與肌肉受傷,或來自於頸椎退化。若您的脖子痛符合下列狀況,最好就早點檢查吧! ● 明顯受到外傷,像是跌倒、車禍、墜落後引發的脖子痛 ● 脖子痛已經困擾超過六個星期 ● 覺得脖子很痛,或脖子痛愈來愈嚴重。 ● 脖子痛對止痛藥沒反應,吃止痛藥後一樣還很痛。 ● 脖子痛會延伸到身體他處,並讓其他地方感到麻木或肢體無力。 ● 脖子輕碰就痛,脖子僵硬動彈不得,還合併發燒。   至於要如何預防脖子痛呢?如果你很忙很緊張壓力很大,過度操勞、睡不好都會更容易脖子痛!所以可以的話,還是要先降低生活壓力,否則脖子痛很難好。以下還有一些建議: ◆ 睡覺時不要睡太軟的床,可以的話平躺休息睡覺,不要趴著睡而需轉動脖子到一個奇怪的姿勢,還持續很久,這就很容易脖子痛的。另外,要選對枕頭,不要太厚的,相對來說平一點的、小一點的,但能支撐住脖子的。如果睡覺時放個枕頭或棉被在大腿下,有助於讓脊椎於床上好好休息。  ◆ 平常要注意自己的姿勢。坐著、站著時不要讓脖子突往前,最好肩膀與髖部要落在同一個垂直面,別駝背,頭擺正,縮下巴,讓耳朵與肩線也在同一個垂直面。平常如果常常需要看電腦螢幕,要注意辦公桌的設計,螢幕不要襬太高,最好就落在眼睛高度的水平。 ◆ 「手機」是現代人不可或缺的元件,但亦是脖子痛的另一個元凶。請不要用肩膀和耳朵夾著手機或話筒,整個人脖子歪一邊講電話,這樣也容易脖子痛。另外使用手機時不要太常低頭。可以看「低頭族注意!這樣滑手機才不傷頸椎!」這篇了解更多保健重點。  原文出處

拋棄式醫材,大家一起用?消毒後仍有感染風險!

2019年10月18日
公開
106

  作者:劉育志 醫師 過去瘧疾是相當常見的疾病,患者會出現畏寒、發燒、黃疸等症狀,嚴重可能導致死亡。經過多年的努力與公共衛生的進步,瘧疾終於在台灣絕跡。 1995年10月台北榮民總醫院連續出現六起瘧疾個案,震驚衛生單位。調查發現,瘧疾的源頭是一位由非洲奈及利亞返國的病患,他因為發燒、黃疸而接受電腦斷層檢查,檢查過程中含有瘧原蟲的血液回流進入顯影劑注射筒。 這類注射筒與導管本來都是拋棄式耗材,一人一套,但是因為每組進價約300元且健保不給付,所以單位主管便指示連續使用注射筒與導管,僅於上午、下午各更換一次。便宜行事的作法讓後續六位接受顯影劑注射的患者受到瘧疾感染,其中四位患者死亡。 歷經多年訴訟,此案終於在2006年定讞,三位醫師被判處徒刑一年,緩刑三年。另一位醫師雖在一審獲判無罪,但仍於1998年注射氯化鉀自殺身亡。 付出了這麼多條人命的代價,我們是否從中學到教訓呢?顯然沒有。 拋棄式醫材可以重複使用? 目前有許多醫院,都會將拋棄式醫材送去消毒,然後重複使用。凡是拋棄式醫材的包裝上都有明顯標示「for single use only(限單次使用)」,不過基於成本考量,院方都視若無睹,而會反覆使用直到損毀為止。最常見的是腹腔鏡或胸腔鏡的手術器械,這些器械的構造通常較為複雜,可能有關節、凹槽或空腔,極容易殘留血液或組織碎屑,在無法拆解的狀況下,想要徹底清潔消毒絕對是不可能的任務,因此在設計製造的時候便不建議重複使用。然而,這些器械要價不菲,一場手術所使用的器械與耗材動輒價值數千或數萬元,所以幾乎都被重複消毒使用。 大多數金屬材質的器械可以採用高壓蒸氣滅菌,至於含有塑膠配件的器械則多使用氧化乙烯氣體滅菌。 有研究團隊拿一次性使用的醫材(靜脈留滯針、氣切套管)來做試驗,結果發現在經過十次氧化乙烯氣體滅菌程序之後,醫材上殘留的微生物量雖然大幅降低但仍有高達1,000 CFU(菌落形成單位,colony-forming unit),而且若用電子顯微鏡觀察就能在表面見到許多損壞或刮傷 。 德國圖賓根大學的研究人員則直接拿腹腔鏡手術的器械來進行一系列測試,他們發現縱使經過標準的清洗與消毒程序,仍然可以藉著顯微鏡找到殘留於表層或裡面的汙染物,且無法徹底消滅微生物。另一方面,重新消毒的過程亦會造成損害,接受測試的器械中有三分之一缺少零件,且有超過一半無法達到正常的功能 。也就是說,將設計為一次性使用的拋棄式醫材重新消毒反覆使用,不但可能造成感染,還可能讓器械故障失靈,在手術中造成不可預期的危害。 千萬別天真地以為只要不接受腹腔鏡手術就不會遇到重消的醫材。因為除了價格昂貴的腹腔鏡器械,許多醫院連較低價的醫材也都是重複使用。 幾乎所有手術都會使用到的電刀筆大多屬於拋棄式醫材,但是經常會被反覆消毒,直到不堪使用才淘汰。而構造很類似釘書機的皮膚縫合器,裏頭裝有一整排約莫三十支縫合釘,若是沒有用完,通常也會被拿去消毒,下一台刀再繼續使用。 另外,部分醫院為了節省成本,連手術中不可或缺的絲線都錙銖必較,他們會捨棄預先裁剪好且滅菌包裝的絲線,而使用一整捆絲線,由刷手護士一段一段地剪給主刀醫師,術後再將整捆絲線送去消毒,一大捆線可以讓好多病人用。這是非常危險的作法,因為沾染血液或體液的絲線是不可能清洗乾淨的。 還有,某些醫院連用剩的紗布都會被送去重新消毒,再次分裝使用。若是您在就醫時見到醫護人員使用的並非新拆封的紗布,極可能就是這一類。 應該強制揭露與知情同意 在較貧困的國家,因為資源相當匱乏,不得已只好將拋棄式醫材重複使用,對此有學者認為應該放寬限制。他們認為使用超音波、加壓水流、酵素清潔劑來洗淨器械,再靠氧化乙烯氣體滅菌便能讓器械安全無虞地再次使用 。 受制於醫療費用,該不該重複使用拋棄式醫材的議題肯定會被持續討論,然而,在重複使用拋棄式醫材時,「知情同意」絕對是最基本的要求。醫療機構須在事前告知可能的風險,讓患者自行選擇。 使用重消醫材的資訊應該被強制揭露,畢竟選擇使用何種醫材本來就是病患該有的權利。   原文出處

研究證實,壓力真的會逼死人!

2019年10月16日
公開
218

  作者:白映俞 醫師   你覺得生活充滿重量嗎?當自己住的地方發生了地震、大颱風等天災,身邊親愛珍重的人離世,或在工作、生活上接連遭逢意外與打擊,都可能讓人一時之間承受不住。這時候身旁的人會幫忙加油打氣,並提醒著:「你得好好照顧自己,不要倒下了!」 這是真的。人不是鐵打的,神也不是。(以下爆雷)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裡,雷神索爾因為失去阿斯嘉與眾多親友而心理受創嚴重,鎮日飲酒,無所事事,養出了肥肚,生活頓失目標,再也不是那威風八面的雷神。電影裡雖然逐步讓雷神恢復身手,但現實生活之中,最新的研究卻認為,因壓力而心理受創嚴重的人,後來很可能更容易罹患心血管疾病! 來看看今年四月刊在BMJ(英國醫學期刊)的一篇研究報告。這篇報告裡的研究對象是瑞典人,研究者先找到患有與壓力相關疾病的研究對象,包括有急性壓力反應的人、有創傷後症候群的人、有適應障礙的人,或因為壓力事件導致其他心智精神問題的人。總共收進了約13萬6千多位承受壓力疾患的人口,此為第一組研究族群。 接著研究再針對這些有壓力疾患的人口,找到他們的手足,要被收進研究之中的這些兄弟姊妹們都不曾因壓力過大而有精神問題,這部份後來收錄的手足數目共達17萬1千多人,這是第二個研究族群。 另外第三個研究族群,則是隨機取瑞典人口中的13萬6千人來比較。同時,這三個族群的人在進入實驗研究之前,都不曾患有心血管疾病。   研究者希望了解的是,在這不同族群之中,他們發生心血管疾病的機會是否不同?畢竟天有不測風雲,我們都有機會遇上極度讓人沮喪的巨大打擊,若這個事件真的已經造成精神、心智方面的影響,對身體會有什麼影響嗎?會不會其實是基因讓某些人比較容易心臟病發,有沒有遇到壓力事件都一樣?因此研究者才會不僅找來有壓力的疾患,還找來其手足、普羅大眾分別比較。 這裡說的心血管疾病包含了缺血性心肌疾病(像心肌梗塞、心絞痛),腦血管疾病(簡單講是腦中風),血栓(深部靜脈栓塞、肺栓塞),高血壓,心臟衰竭,心律不整,心臟傳導問題等。因此研究者會計算不同族群裡,每一年發生心血管疾病的機率。 經過27年的研究(1987年到2013年),結果大致上是這樣的:   針對第一組有壓力問題的族群,每年每一千人裡,平均有10.5位會被診斷動脈粥狀硬化、心律不整、血栓問題、高血家、中風、心臟病發、或其他的心血管問題。第一年發病的機會是每年每一千人中有8.1位。 相較之下,第二個族群(有壓力疾患者的兄弟姊妹,本身沒有壓力疾患)每年每一千人裡,罹患心血管疾病的人數是8.4人。第一年發病的機會是每年每一千人中有4.9位。 若看第三個族群(普羅大眾)則是每年每一千人裡有6.9人會得到心血管疾病。第一年發病的機會是每年每一千人中有4.3位。 也就是說,若以「有壓力疾患困擾」、「沒壓力疾患的手足」和「普羅大眾」三個族群來比較的話,「有壓力疾患困擾」後來得到心血管疾病的機會是最高的。 研究同樣也發現,在剛診斷壓力型疾病的前六個月,尤其容易讓人有心臟病發、心跳停止等急性、致命的心血管事故。在剛診斷壓力型疾病的前一年內,患者就有更高的機會出心臟衰竭等嚴重的問題。且這些急性心血管問題會可能在患者不到五十歲前就發生!過了一年後,承受壓力型疾病的患者仍有比較高的機會罹患心血管病變,但相對來講與其他族群的差距則慢慢變小。   雖然這個實驗沒有告訴我們,究竟壓力是如何影響身體運作,只是顯示了結果:壓力疾患真的與多種心血管疾病發作是有關連的! 或許你可以說,這是大家長久以來的猜測成真了!無論一個人的家庭背景或現在身體狀況,無論他過去是否有精神疾病,當處在壓力很大、無法應對的時候,真的會讓人心臟、血管等循環系統出問題,而且就在被診斷為壓力適應問題的幾個月後,就正是最危險的時候。 所以,我們必須認知到,如果自己或身旁親友曾遭逢巨大變故,千萬要有意識地注意自己的心理和身體健康狀態。這個研究同時也是提醒醫護人員要更有警覺性,面對已經承受患有巨大壓力的病人時,不僅治療他們的心理狀況,也要留意他們的身體健康。至於現在另一個研究還沒能回答的問題是,如果好好接受心理問題的治療,是否能降低這人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會呢?可能也是需要更多的研究來確立因果關係了。   原文出處

補充魚油是都市傳說,還是真有好處?(懶人包)

2019年10月14日
公開
160

  作者:白映俞 醫師   魚油是許多人必點的保健食品,傳說中魚油的防守範圍很廣泛,銀髮族最常遇上的高血脂、關節炎疼痛、髮量稀疏、黃斑部退化,傳說中魚油似乎都有幫助。更有人說魚油能保護心血管,減少心臟疾病的發作,甚至保護神經、腦部的功能,減少憂鬱症。 好了,那問題來了?你覺得這些功效都是真的嗎?魚油的功效有研究能證實嗎?還是只是個人心得和宣傳手法?如果是真的,那該吃多少?會不會過量? 以下我們就來一一釐清。 為什麼會有魚油的出現呢? 原來是西方世界研究心血管疾病,像高血壓、心肌梗塞等問題時,大家發現北歐人得到心血管疾病的機會似乎比較少。接著大家就想,那北歐人跟其他的西方人有什麼不一樣呢?啊!飲食有些不同!北歐人攝取的魚類、海鮮比較多。 研究進一步指出,讓北歐人少一點心血管疾病的原因應該是一種健康的脂肪 – ω-3脂肪酸,念做omega-3脂肪酸。ω-3脂肪酸是「不飽和脂肪酸」一類,你可能在電視廣告都聽過這些名詞,讓人好聰明的DHA和EPA,都屬於ω-3脂肪酸。這種ω-3脂肪酸對細胞很重要,與細胞生長、肌肉活力都有關。但我們人體無法自行製造,因此需要從食物攝取。 食物的來源主要是鮭魚、鯖魚、鲱魚,沙丁魚等海鮮,生蠔、螃蟹、淡菜裡也有。它們可以帶來DHA和EPA。植物裡含有的ω-3脂肪酸是另一種叫ALA的,存在亞麻籽、核桃、植物油裡面。而魚類是攝取ω-3脂肪酸最好的來源。   吃魚保健康? 研究發現,一周吃四次魚類的人,比上不太吃魚的人而言,較少死在心臟疾病事故。而且魚類和海鮮對腦力比較好,比較不會失智或中風,應該是魚類海鮮能補充ω-3脂肪酸的緣故。目前建議成人應該每周吃兩份,總重約兩百公克份量的魚類。 飲食中攝取營養素ω-3脂肪酸對身體健康很重要 對有些人來說,每個星期都要攝取兩份魚類是很困難的。有人怕海鮮的腥味,有人容易過敏,有人覺得不好吃,還有人怕重金屬汙染,鯊魚、劍魚的含汞量可不少。所以不吃魚也有原因啊! 好了,那如果吃魚讓人健康的重點,是因為攝取了魚裡面好的脂肪,那我們可不可以直接取出魚的脂肪做成營養品,吃魚油就好呢?接下來我們就看看補充魚油對健康影響的證據。 關於魚油的研究 ● 針對高血壓的人 研究認為,如果高血壓已經比較嚴重的話,需要兩三種以上的藥物控制,吃魚油補充可能有好處。 ● 針對明確有心臟問題的人 研究發現,如果患者壞膽固醇(LDL)與三酸甘油脂真的很高,患有糖尿病等其他共病,並已經在吃降血脂的藥物了,每天吃純EPA 4克可以減少胸痛、心臟病發的機會。 另一個在日本的研究,同樣針對已經在服用降血脂藥物並有高血壓、糖尿病的族群,發現一天補充1.8克的EPA亦能降低心臟病發的機會。 But(很重要的but)兩個研究用的不是一般市面上買得到的魚油膠囊,而是另一種藥用的純的EPA製劑。要吃到這麼大量的EPA,代表一天要吃市售的魚油膠囊10幾20幾顆! (提醒:千萬不要看到這裡就每天吞20顆魚油膠囊,市售的魚油沒有經過藥物管理檢驗,裡面除了有用的EPA外還有很多添加物,萬一過量可不好。請繼續看下去...)   ● 針對還沒有心臟問題的人 大家也很想知道,如果自己平常還算養生,沒有太多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吃低劑量的魚油,或說一般建議魚油膠囊的建議劑量,會不會有幫忙呢? 有個研究認為每天吃一克的魚油,裡面包含460毫克的EPA和380毫克的DHA,在這連續服用的五年當中,心臟病發作的機會比較低,但心臟病引發的中風和死亡並沒有減少。另外令人遺憾的是,許多其他研究都無法證實一般劑量的魚油能減少心臟疾病的機率。早些年的研究認為魚油幫助挺大的,但現在可能是預防醫學已經做得很好,有用的藥物太多,降血壓的、降血脂的的藥物效用更好,要單純靠魚油補充品降低心血管疾病機率就更難了。 ● 針對身體其他部位呢? 如果你吃魚油的目的不是為了要心臟健康,而是要保護其他部位。目前研究認為魚油可以減輕一些類風濕性關節炎帶來的症狀,早晨的僵硬感比較少,甚至可能讓患者減少服用止痛藥。 還有針對因為基因突變而容易得到阿茲海默症的人來說,如果在還沒有症狀發作之前就開始吃高劑量的魚油,或許有幫助。 其他方面就沒有看到魚油的明顯功效,尤其平常就吃不少魚的人,再吃魚油是沒用的。 所以呢?要吃還是不吃? 如果你現在身體健康,沒有服用魚油的習慣,你可以先從吃魚做起,每周吃兩份鮭魚、鮪魚、鲱魚等,總重約兩百公克份量的魚類,不用特地吃魚油補充品。請記得,沒有危險因子、從來沒有心臟問題的人要靠吃魚油保養獲得好處的機會,是「很有限」的。 如果你現在已經在補充魚油,不要因為上面我們提到「高劑量EPA」等的好處而特別吃得更多,因為目前沒有證據顯示補充高劑量的市售魚油是安全的。如果照著建議劑量服用,整體說來魚油還算個安全的補充品。不過,其餘預防心血管疾病的方式,例如按時服用控制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藥物,才是非常重要的!   假使已經有心血管疾病或自體免疫疾病,可以考慮補充魚油營養品,但可以先和醫師討論適合的劑量。而且還要注意以下藥物可能會和魚油有交互作用: ◇ 阿斯匹靈、抗凝血劑、宣稱療效是通血管的草藥或健康食品:過量的魚油可能會帶來出血的危機,若再與抗凝血、通血路的藥物併用,會引發出血可能。 ◇ 避孕藥:避孕藥會影響魚油降三酸甘油脂的能力。 ◇ 減肥藥羅氏鮮:吃羅氏鮮的話,身體則難以吸收魚油,要改變吃魚油的時間點或先別吃。 ◇ 維他命E:吃魚油容易讓體內維他命E的濃度降低。 雖然魚油是相對安全的補充品,但還是可能帶來打嗝、消化不良、噁心、腹痛、便秘、胃食道逆流等副作用,也有人覺得魚油的魚腥味還是很重,因此若要服用最好跟著餐吃,記得過量的話可能增加出血的危險,要補充的話還是先跟醫師討論一下。   原文出處

居家脊椎保健,圖解懶人包

2019年10月09日
公開
259

  「唉呦!」莊太太左手撐著腰步態僵硬地走進診間,「我的腰好痠、背好痛,好難受啊!」   「有搬重物嗎?」王醫師問。 「沒有。」莊太太搖搖頭,「我昨天晚上在追劇,一連看了兩個多小時,結束後打算去睡覺,結果一起身就痛到飆淚,根本爬不起來。」   掌握關鍵,保護脊椎 脊椎是人體中軸,負責身體的穩定,腰痠背痛的患者有許多人是因為輕忽日常生活中的習慣,例如平時坐、躺沙發本應是因為休息,但卻因為脊椎沒有維持端正、得到恰當的支撐,而造成身體不適。另外搬重物、抱小孩、滑手機、等,很多狀況可能傷害我們的脊椎,稍不留意就會腰痠背痛,日積月累下來甚至可能導致椎間盤突出。 保護脊椎有個重要關鍵,就是維持「脊椎端正」。人類是直立行走的動物,當脊椎端正時,重心比較穩定,當脊椎傾斜或彎曲的角度愈大,脊椎會承受愈大的力量,也愈容易受傷。   接下來讓我們透過圖解,輕鬆看懂居家脊椎保健。     別彎腰,請蹲低搬重物 無論是沉重的洗衣籃、小孩的玩具箱或是網購到貨的箱子,搬重物時記得「請蹲低,別彎腰」! 身體先靠近重物,然後屈膝蹲下,盡量將背打直,腹部收緊,靠腿部的力氣搬起重物。   從圖上可以看出,若直接彎腰,物體的重量與長長的力臂將會讓脊椎承受很大的壓力,受傷的機會大幅增加。別為了省一點點時間,而痠痛好幾天。   小孩算是「重物」嗎?當然算重物!   懷孕的過程很多婦女就開始腰背很有感!不管什麼姿勢,站著、坐著、躺著都會腰痠背痛,這種不舒服於剛「卸貨」完時可能解脫一點點,但隨著小孩愈來愈重,通常一歲小孩的體重約為十公斤,若一下要抱一下又要背的,媽媽等於一天要舉個十公斤的重物數十次,非常容易閃到腰,或突然背痛到不行,甚至往後的日子都承受著慢性背痛之苦,整個人姿勢彎腰駝背很沒精神。 抱小孩和搬重物相同,不要彎腰抱小孩,也不要伸長手臂捉起、提起小孩,最好要屈膝蹲下去,讓小孩就在自己的胸前,腹部收緊,腿部出力抱起小孩,過程中不要轉動身體。   謹記「請蹲低,別彎腰」,彎腰抱小孩真的很傷喔。     歸位物品,請收緊核心! 如果要搬較重的東西放到櫃子上,不要伸長手去放;請先盡量靠近櫃子、架子,腳與肩同寬,收緊核心,再把東西擺好。 伸長手臂,物體距離身體較遠,導致力臂變長,肩膀、脊椎都容易受傷。     看手機,別低頭! 我們的頭顱有相當重量,頸部愈往前傾斜,頸椎會承受愈大的壓力。根據研究,當頭部前傾15度時,頸椎得承受12公斤的壓力;當頭部前傾60度時,頸椎得承受27公斤的壓力! 低頭滑手機,倘若滑得入神,免不了要肩頸僵硬痠疼。   坐著休息也可能傷脊椎 工作一整天後,大家都喜歡賴在家裡的沙發閱讀、看電視或放空休息。然而,你可能也跟文章開頭莊太太一樣,曾經在久坐之後,感到腰酸背痛。因為,我們經常忽略了,其實「坐著休息」也可能傷害脊椎。 坐著閱讀、聊天時最好能維持脊椎端正,姿態優良也最為舒適。過度前彎不但影響脊椎,還會壓迫腹部臟器。     有些人會在沙發上放靠枕,然而尺寸不適合的靠枕,可能導致脊椎過度後仰,也會對脊椎造成負面影響。 看電視或欣賞電影時,大家習慣讓身子稍微後傾,取得一個舒適的姿勢。當心囉,這是很容易中招的姿勢! 從圖中可以發現,脊椎、椅背、坐墊會形成一個三角形,由於僅由兩個端點支撐,脊椎勢必承受較大的壓力,時間一久可就容易腰痠背痛。這時如果沙發的椅背能適當往後調整,填充物能確實支撐腰部,便能有效改善背部懸空造成的身體不適。       躺在椅子上休息小憩時,脊椎會更加傾斜,支撐脊椎的兩端距離愈遠,對脊椎造成的壓力就愈大。非但無法放鬆休息,還可能造成傷害。倘若睡著了,一覺醒來可能就是痠痛不適,若沙發椅背能完全倒下,平躺時的姿勢更能保護脊椎不受傷害。     無論是在閱讀、看電視、休息,坐椅子或坐沙發時,屁股要盡量靠近椅背,脊椎才能獲得支撐。為了因應不同狀況的需求,使用能夠自由調整角度的沙發也會相當有幫助。   筆記重點記起來 1. 搬東西「請蹲低,別彎腰」! 2. 別輕忽小孩的重量,稍不留意也容易傷脊椎。 3. 歸位物品時,請收緊核心,讓物體靠近身體。物品離身體愈遠,脊椎所受到的壓力愈大。 4. 看手機時,請抬起手臂把手機拿高,切勿低頭,才能保護頸椎。 5. 坐椅子、坐沙發時要隨時留意坐姿,工作、閱讀時最好能維持脊椎端正,休息時務必給予脊椎完整的支撐,讓壓力分散,才能真正的放鬆。 原文出處

心臟疾病末班車?扭轉心臟衰竭,醫師圖文解說

2019年10月07日
公開
151

  作者: 照護線上編輯部   心臟是一個幫浦,持續不地的收縮,將血液送往全身。當心臟發生問題時,就好像幫浦的零件壞掉,心臟就無力了。王德和診所主治醫師王德和舉例說明,用最簡單的方式想像,心臟就類似我們用手在捏一顆水球,當手指無力的時候就無法去捏水球,心臟就無法推動血液到全身。 因為心肌變長、變薄,心臟擴大又無力,所以心臟衰竭又被稱作「疲球心」。  王德和醫師表示,從日常生活可以約略評估心臟衰竭的嚴重度,爬兩層樓會喘為「輕度」,爬一層樓會喘為「中度」,坐著會喘就是「重度」。走路活動就會喘,代表血液供應不太夠,下肢會有點水腫,晚上睡不好一直起來尿尿,這些都有可能是心臟衰竭的表現,如果有觀察到這些表現就應該就醫檢查。  心臟衰竭的藥物選擇大概有哪些?  面對心臟衰竭患者時,醫師會先找出心臟衰竭的原因,然後針對原因來選擇治療方式。  王德和醫師舉例道,「假使病患的血壓非常高,瞬間的高血壓也會產生心臟衰竭,所以只要把血壓控制好心臟衰竭就會改善。假使導致心臟衰竭的原因,是心律不整,心臟亂跳,跳到最後亂掉,心肌就不知道怎麼收縮,我們就需要去改善心律不整,心臟變穩定心臟衰竭就會改善。醫師的任務就是要判斷病患是什麼原因,再根據原因去解決,心臟大部分就可以回到比較好的狀態。」  控制高血壓的部分,經常會使用「乙型交感神經組斷劑」,它是可以治療血壓跟預防病人猝死非常重要的藥物。  另外,「血管張力素轉換抑制劑」、「血管張力素受體阻斷劑」,這兩個有關血管張力素的抑制劑,為目前全世界公認心臟衰竭延長壽命的藥物,同時又可以降低血壓,是一舉兩得的藥物。  「利尿劑」是用來改善患者的喘。王德和醫師解釋道,心臟像幫浦一樣把肺部的含氧血打到全身,當幫浦無力的時候,肺部容易積水,就是大家常聽到肺積水,使用利尿劑能改善肺積水,以免影響氣體交換。我們常提醒心臟衰竭患者不能喝太多水,就是不希望肺部積水。利尿劑對病人來說是重要的症狀治療,但不是根本,並非使用利尿劑心臟就會變好,而是讓病人比較不喘。  「毛地黃」能增強心肌收縮力,急性期可以使用,平常不會使用。王德和醫師舉例道,一匹馬已經很累了,毛地黃就像是鞭子繼續抽打馬,這樣反而會讓心臟消耗得更快,毛地黃可以讓病人症狀改善減少住院率,可是反而會增加患者死亡率,是需要謹慎使用的藥物,通常只要症狀改善心臟科醫生就會停藥。  「強心劑」與毛地黃是類似的,強心劑是點滴式的,假如病患因心臟衰竭住院,會短時間會使用強心劑,同樣的道理所有強心劑只會改善症狀,但是死亡率會增加不可以長期使用。    心臟衰竭的侵入性治療有哪些?  王德和醫師再次強調,治療心臟衰竭要先找出心臟衰竭的原因,針對根本治療才有機會改善。部分心臟衰竭的原因可以採取侵入性治療,心臟跳太慢就植入心臟調節器、瓣膜不好就做瓣膜置換、心律不整可以用電燒手術,這些都有助於改善心臟衰竭。  心臟衰竭患者居家照護的重點有哪些?  「很多人不知道心臓衰竭的嚴重性,它是一個5年有50%死亡率的疾病,而不是像高血壓或糖尿病不會有立即危險,而掉以輕心。」王德和醫師道,「家人要知道病人是什麼原因造成心臟衰竭,必須按時服藥、每天量血壓。心臟衰竭患者最重要的居家照護就是每天要量體重,因為心臟衰竭病人不會變胖,只要體重增加一公斤,大約就是1,000毫升的水,一般只要增加2,000毫升,病人就會半夜掛急診,經常得插管且使用呼吸器。」  掌握體重非常重要,觀察病人吃進的東西跟排出來有沒有達到平衡,量到一個讓病人不會喘也不會虛弱的體重,這就是最適合的體重。很多家屬會詢問,心臟衰竭患者要限水,到底一天可以喝多少?其實只要回去每天量體重,並維持最適合自己的體重就對,沒有單一標準,而是要找對最適合自己的體重。王德和醫師提醒道,心臟衰竭患者一般而言只會瘦不會胖,若變胖大概就是積水。很多家屬不曉得患者是心臟衰竭,經常要患者多喝水,很容易造成問題。  王德和醫師強調,「水」的定義是「吃進去的飯、菜、湯全部都算是水」。由於患者沒辦法像在住院那樣吃的飯菜都拿去秤重,所以會在醫院讓病人量一個適當體重,回家就盡量維持。每天早上還沒吃東西時要量體重,維持在加減兩公斤的範圍內,不可以超過兩公斤,最好可以控制在一公斤上下。    鹽分攝取一定要控制,因為吃太鹹患者就會多喝水,吃越鹹就越口渴,而喝進太多的水。王德和醫師道,有個很重要但大家常忽略的就是「糖」,因為糖會影響鹽份的吸收,吃越甜的東西也會口渴越厲害,現在全世界都日益重視糖對健康的危害,至於心臟衰竭患者不只限水跟鹽巴,糖也要一併控管。最好不要吃醬油,因為醬油是又鹹又甜。  菸對人體的危害是全面性的,從動脈硬化到肺部纖維化、心肌血流的灌注皆有負面影響。王德和醫師強調,「菸當然一定要戒,這是無可置疑的。」  心臟衰竭的患者最好天天運動,同樣是心臟衰竭的病人有運動跟沒運動來比較,死亡率就差很多。醫師會教導病人自主運動,也要避免摔倒,病人在蹲下或站起身時動作都不可以太快,因為心臟輸出量較低容易產生頭暈,急性低血壓,所以要防止跌倒,造成二度傷害。  患者在家每天的血壓、心跳、體重都要完整記錄,回診時拿給醫師看,醫師就可以根據數據調整。  服藥的順從度非常關鍵,許多患者在覺得比較舒服後都會自行減藥。「真的有臨床案例,在經過治療後心臟收縮力從30幾分回到60幾分,但是卻自行停藥,幾個月後便又回到30幾分,非常可惜。」王德和醫師道,「病情控制穩定時,更要好好和醫師配合,千萬不要輕易停藥!」      原文出處

運動後頭暈要小心,醫師圖文解說(懶人包)

2019年10月04日
公開
1142

  作者:白映俞 醫師 倩碧四十五歲,過去是家庭主婦,極少運動,最近報名健身房課程,開始一星期運動兩次的新生活。一個月後,倩碧覺得自己身體狀況變好許多,跳上跑步機,點開手機的影片就開始認真運動,不知不覺破紀錄地跑了三十分鐘。跑步機突然停下後,倩碧踏下跑步機大口喘氣,突然間頭暈的很,腿一軟坐到地上。 你也曾經有這樣的困擾嗎?運動過程還算順利,但卻在運動後感到頭暈不舒服?!如果有的話,我們先來說說嚴重的狀況。   如果運動後你頭暈的程度是到了人要昏倒了,人變得意識不太清楚,旁邊發生什麼事都搞不清楚,自己不知道人在哪,坐下來休息也沒改善,或伴隨著以下狀況,就要先就醫: ● 胸部緊緊的很痛 ● 頭很痛,之前沒這樣痛過 ● 撞到頭 ● 休息後還是喘不過氣 ● 噴射狀的嘔吐 ● 肢體有麻木或無力的狀況 如果沒有以上需要緊急就醫的狀況,而是在認真運動後,你覺得有點頭暈,你可以先喝幾口水、坐下來,靜下來好好想想這次的狀況。 首先先分辨,這是眩暈嗎?如果頭暈的同時,你覺得外界的東西都在轉,或自己也在轉,這種屬於眩暈。可能是因為在運動時某些特定的頭部動作而誘發了眩暈。此時可以先回到安靜的環境平躺、休息。眩暈最常是起因於內耳問題,若覺得太不舒服或眩暈反覆發作、沒有改善,或伴隨頭痛、發燒等危險徵兆,需要就醫檢查。(天旋地轉好噁心 – 眩暈)   如果不是四周在旋轉的那種眩暈感,而是自己頭重腳輕,我們要先了解:腦部需要穩定的血液供應,並帶來足量的氧氣和葡萄糖,否則就會覺得頭暈。因此當運動後輸往腦部的血流不足、血氧不足、或血糖不足,都會造成頭暈。   什麼時候會血流不足? 一個可能是運動時脫水太嚴重。運動時我們身體體溫上升,身體需要排出更多汗來維持體溫恆定,假如你在運動後覺得口乾舌燥、很渴很無力、並有頭重腳輕的感覺,很可能是脫水造成的頭暈。記得運動的過程中要補充水分,不要太一鼓作氣的運動。另外,運動前或運動中不要喝咖啡、茶、碳酸飲料等含有咖啡因的飲料,會更容易脫水。(運動喝水,不單解渴,還可調節體溫!) 除了脫水外,光是久站就可能讓一些人,尤其是年紀大的長者,血壓開始下降,供應腦部的血流不足;尤其本身有心臟衰竭、心律不整、血栓問題的患者,運動後更多血液流往肌肉,供應腦部的血流就可能不足。如果是原本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可以在開始運動訓練前,循問醫師或復健師較適合自己的入門運動。尤其平常有固定服用藥物的話,更要向醫師確定,服用抗憂鬱劑、高血壓用藥、鎮定藥物等都可能讓人運動後容易頭暈。 有些人平常沒有心血管問題,但做運動時做得太操,收操時過於突然!我們運動時身體增加循環,讓心跳速度加快,血管呈現擴張的狀態;如果突然停止運動,我們的心跳速度變慢,但血管還是擴張的,這時血壓會下降。通常運動後三十到六十分鐘時,血壓是比較低的,容易讓人因而感到頭暈,若此時又伴隨脫水太嚴重,血壓會掉得更快。    什麼時候會血氧不足? 運動的時侯,肌肉組織需要更大量的氧氣,因此我們的呼吸速度和心跳速度都變快,讓更多帶有氧氣的血液流向肌肉。不過有時在做重量訓練或核心出力的運動時,我們會為了要支撐住重量,或為了撐住身體而不敢呼吸,或根本忘記呼吸,全身動彈不得上演暫時停止呼吸。這時血液中帶氧氣的含量不足,就容易造成腦部暫時缺氧而感到頭暈。 所以如果你發現自己頭暈是因為喘不過氣,或是忘記好好呼吸換氣,就先坐下來,深吸氣,慢慢吐氣,專注在調息上,反覆做個三分鐘後,再試著站起來看看還會不會暈。 什麼時候會血糖不足? 假如在運動後頭暈時,還伴隨著疲憊、發抖、頭痛、發冷汗,則可能是因為血糖變低,大腦獲取的葡萄糖不夠,而導致的頭暈。這比較容易發生在運動前太久沒進食者(早晨空腹去跑步),或本身是糖尿病病患的人身上。可以考慮在運動前喝點牛奶、豆漿、果汁,或是吃根香蕉,吃兩片鹹餅乾或能量棒這類不會讓你撐的很飽的補充品。   所以總結一下,我們要怎麼做才能避免運動後頭暈呢? ◎ 運動前,要喝足量的水,或喝牛奶、豆漿、果汁等,吃根香蕉或兩片餅乾。 ◎ 運動中,不是一直踩下油門加速往前衝,不能只求「一鼓作氣」,要保持呼吸頻率,並持續補充水分。逐步提高自己的運動強度比較好,不要一下子練得太操。 ◎ 運動後,收操時不要太急躁,說停就停,多給自己十分鐘做緩和的散步,找回呼吸速度,並繼續補充水分。 如果你覺得自己已經做到了以上幾點,還是在運動後容易頭暈,可以在運動前後都測量一下血壓、血糖,並就診諮詢醫師,檢查是否有其他身體狀況。   還有一些人在跑步、舉重、游泳完,不是頭暈,是覺得頭痛痛的!我們剛剛說,運動時心跳速度變快但血管擴張,而頭部血管擴張就容易讓人頭痛!所以大部分運動後的頭痛是「沒關係」的,沒有藏著什麼特殊的身體狀況,只是在激烈運動後血管擴張,讓人在運動的幾分鐘後感覺頭部抽痛,且通常這種的頭痛是兩側頭部都痛。 但如果你年紀已經超過40歲,突然在運動後頭痛,而且不是痛一下就結束,而是痛了好幾個小時,甚至還有其他症狀,像是頸部僵硬,眼睛看到雙重影像,或伴隨著嘔吐,就要小心,就醫找出原因,看是否要做影像檢查。   原文出處

經常睡不飽、一直很累,當心慢性疲勞症候群!(懶人包)

2019年10月02日
公開
374

  作者:白映俞 醫師   你會不會常常覺得很累呢?生活是有重量、有壓力的,每天忙得團團轉的我們,偶爾都有沉重感。然而有一群人的累更為沉重,無論是動動腦或動動身體都讓他們覺得好累,甚至休息多久都沒用,怎麼睡都睡不飽,一樣累。更特別的是,如果他們到醫院檢查,抽血、影像等結果都沒什麼問題。我們稱其為「慢性疲勞症候群(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慢性疲勞症候群的症狀 主要症狀是連續六個月來,患者都覺得疲憊不堪,即使臥床休息仍不覺改善,嚴重影響日常生活的活動力。 患者還可能會有以下症狀: ● 注意力差 ● 記憶力差 ● 肌肉關節痛,但關節沒有紅、沒有腫脹 ● 有感冒症狀 這些症狀可能會突然消失不見,患者又恢復到正常的狀況,但後來還是有機會再度復發。     為什麼會有慢性疲勞症候群呢? 醫學界現在還無法完整的解釋慢性疲勞症候群,大家對這個病的成因提出不少討論,像是: ★ 這會不會是種病毒感染? 確實有些患者認為自己是先有一個病毒感染後才開始有這類症狀發作的。研究EBV,HPV-6,德國麻疹病毒等病毒可能與慢性疲勞症候群有關,但並非每個得過德國麻疹的人後來都會很累是吧!究竟為何有些人後來發病,有些人不會,就是目前還無法解答的了。 ★ 會不會是免疫系統出問題? 確實這類的患者免疫系統的功能似乎比較不好,但還不能確定這是慢性疲勞症候群這個疾病的「因」,還是「果」。 ★ 會不會是荷爾蒙異常?或心理壓力太大? 慢性疲勞症候群患者抽血檢測起來,可能荷爾蒙的數值會有些異常,但異常的程度似乎與症狀嚴重程度不成正比。 所以目前還不確定慢性疲勞症候群的致病原因,很可能是綜合上述病毒感染、環境、心理、或內分泌,甚至基因遺傳等問題而導致的。     慢性疲勞症候群的好發族群 最常見是30幾歲到50歲的女性患者,但其實每個年紀都有可能發作,甚至孩童也有被診斷為慢性疲勞症候群的機會。女性患此病的機會是男性的二到四倍。     診斷慢性疲勞症候群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想:「好吧!也有這樣的疾病呢!一直很累的一個病啊!」其實要下這個診斷並不容易。這樣的患者常是因為疲憊不堪而接受了很多檢查,想想看,血糖高也會讓人覺得累,飲食狀況失調也會讓人覺得累,所以當主訴是「覺得累」時,醫師會先看看患者是否有感染、糖尿病、心情差、癌症、營養不良等問題,因為這些原因也都可能會讓你很疲倦。要先排除這些可以治療、或可能致命的原因,才能說患者這是慢性疲勞症候群。 醫師在診斷慢性疲勞症候群時,會先排除以下幾個問題: ● 睡眠障礙:平常會失眠,常常睡不好或難以入睡,或有睡眠呼吸中止。 ● 慢性疾病:貧血、甲狀腺機能低下、糖尿病、心肺功能欠佳、肥胖 ● 神經精神疾患:憂鬱症、躁鬱症、焦慮症、多發性硬化、纖維肌痛症 以上疾病都可能會讓患者累累的,或有表現與慢性疲勞症候群相似之處,診斷前須先排除。不過這樣一來就代表著,慢性疲勞症候群患者常做了一堆檢查,卻好像都沒什麼問題。甚至患者本身雖然覺得很累,但人看起來還好,這樣的患者通常並不是眼睛凹陷、瘦骨嶙峋、站都站不直,病懨懨的模樣,沒有「病人」的樣子。 然而實際上,慢性疲勞症候群患者即使做一般運動量或工作量的事情,都覺得非常疲憊,愈來愈難應付工作或生活上的各種挑戰,平日生活壓力愈來愈大,甚至後來很難出門,無法工作,生活幾乎完全受限。 說了這麼多,請大家不要因為「有時候我覺得好累」,就自我診斷這個病!如果你常常都覺得疲憊,可以就診讓醫師找出讓你疲憊的原因究竟為何,並從多方面輔助,及時尋求幫助,才能活出健康。   原文出處

閃光、飛蚊、鬼影、需要緊急處理的視網膜剝離

2019年09月30日
公開
419

  作者: 張聰麒 醫師 先讓大家看三位患者的故事。 小甲眼前總是有幾隻蚊子已經好久了,但是伸手都打不到,人家跟他說視網膜剝離了,該怎麼辦? 小乙前幾天搬東西時突然覺得眼前一個閃電,不久後發現眼前有很多小黑點在飄,這些飛蚊會消失嗎? 小丙亞運拳擊國手回國兩個禮拜後發現右眼上半部好像有東西擋住視線,無論怎麼眨眼都在那裏,要如何讓它消失? 以上有個案例視力已經危在旦夕,需要立刻手術治療,到底是哪一個呢? 大多數飛蚊症較無害,定期追蹤即可 眼球的空腔裡頭充滿了一種透明的半流動膠質,稱為玻璃體,其功能為透光及吸收眼球所承受的外部壓力,保護眼球不受傷害,而且重點是它與眼球壁最內層的視網膜是緊密相連的。 玻璃體在年輕時是均勻分布且密度一致,但隨著年紀變化、近視、外傷等等可使其中所含的蛋白質凝聚成不透明的點或線飄浮其中,光線將這些混濁物投影在眼內的視網膜上,便會產生飛蚊、黑影或漂浮物。隨著程度的不同會以點狀、線狀、樹枝狀、蜘蛛網或變形蟲來表現。 百分之九十的飛蚊症為玻璃體纖維液化引起,此為無害的飛蚊,數量不多時有時無、數十年如一日,形狀及數量皆無明顯改變,僅在注視光亮處或眼睛疲勞時,出現小塊黑影飄動,是無害的,不需要特別治療,只需定期一年追蹤一次視網膜確定有無病變即可。 伴隨閃光,突然發生的視網膜裂孔 少部分患者的飛蚊症屬於不好的病理性飛蚊,往往來的突然,數量也多,且可能伴隨視力模糊,且於短時間內黑影不斷增加,並有異常的閃光,為視網膜在拉扯過程中受到刺激,產生閃電般的光影。這時候如果檢查視網膜周邊通常會發現新的裂孔,此時需要立刻進行視網膜雷射修補,防止玻璃體液滲入造成視網膜剝離,並預防病灶持續擴大。 需要緊急處理的視網膜剝離 如果未及時將視網膜裂孔處理好,玻璃體液滲入視網膜下方造成大面積視網膜剝離,此時需及時手術處理幫助視網膜復位,否則將產生續發性白內障、慢性葡萄膜炎、眼壓過低、眼球萎縮等症狀終至視力完全喪失。 以上小丙為真實案例,仁川亞運拳擊比賽後不久即視網膜剝離,估計為外力造成,經緊急手術後視網膜已成功復位且積極備戰想重返亞運戰場,但如果能夠在一開始的裂孔階段及時做雷射治療,就不需要如此長時間的復原期,導致拳擊生涯的中斷甚至終止的危機。 如果眼前有閃光及飛蚊時建議即刻尋找眼科醫師進行散瞳檢查,避免後續更嚴重的視網膜剝離危及寶貴的視力。   原文出處

太冷太熱都傷「心」,心臟衰竭保養重點

2019年09月27日
公開
177

  作者: 照護線上編輯部   多年來心血管疾病一直在十大死因中名列前矛,每當季節交替時,都有許多患者因此住院。 大家曉得寒流來襲時,可能讓心臟病惡化。不過,在天氣炎熱時其實也不能大意。太冷、太熱對心臟功能有什麼影響?又該如保養呢?請心臟科專家來說明白。 心臟衰竭患者在不同季節會面臨哪些挑戰? 新竹馬偕紀念醫院心臟內科林柏霖醫師表示,冬天天氣冷會導致血管收縮,發生心肌梗塞的機會比較高,因為心臟衰竭最常見的原因是心肌梗塞,也就是冠狀動脈阻塞,所以在秋天、冬天心肌梗塞較容易發生的季節裡,心臟衰竭也較容易發生或惡化。 「除了氣溫較低導致血管收縮之外,冬天的飲食也是造成心臟衰竭惡化的因素之一。」林柏霖醫師提醒道,「大家習慣在冬天吃火鍋、薑母鴨、羊肉爐來暖暖身子,偏油、偏鹹的食物對心臟衰竭患者就是負擔。如果又多喝了幾碗湯,病情便可能惡化。」 至於炎熱的夏天,心臟衰竭患者也要小心。美國心臟科協會的研究指出,天氣太熱的時候患者要避免外出,因為太熱的時候會讓血管擴張流汗變多,接著會感到口渴而喝很多水,倘若心臟收縮功能已經很差,突然喝太多水的時候會造成急性心臟衰竭。 喝太少水又可能會讓血液變得比較濃稠,增加梗塞性中風或心肌梗塞的機會。 哪些季節最容易讓心臟衰竭病情惡化? 林柏霖醫師表示,就比例上來看,心臟衰竭患者於秋季、冬季病情惡化的比例較高,所以每年入秋之後心臟科醫師都會很忙碌。 「我們都會提醒患者穿暖活一點,才不會在突然走到室外時,因為血管收縮而身體不適。」林柏霖醫師道,「血管收縮的時候也可能造成血管的斑塊剝離,使得秋冬時候的心血管疾病,像是中風、心肌梗塞的比例增加。」 此外,多數人的血壓可能會在冬天的時候高一些,血壓高的時候就代表血管收縮,心臟需要輸出的負擔就會比較強,也會造成心臟的後負荷,心臟後負荷上升後心臟衰竭的比例也會比較高 為了因應這些挑戰,平時該如何養心、護心? 林柏霖醫師強調,心臟衰竭最常見的原因還是與冠狀動脈阻塞有關,第一要務當然是從這方面著手,例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膽固醇、抽菸等,務必與醫師好好配合,規則服藥。   對一個心臟功能正常的人來說,保養心臟就是維持健康飲食、規則運動、定期健康檢查。至於心臟衰竭的患者,就必須時時留意自己的身體狀況。造成心臟衰竭惡化的原因,經常和藥物及食物有關。 藥物的部分和藥物順從度有很大的關係,林柏霖醫師道:「台灣的藥物順從度其實沒有很高,患者經常會覺得症狀改善了就自己減藥甚至停藥,而導致病情惡化。」 食物的部分,醫師會建議心臟衰竭患者每天監控飲食的進出量,記錄所有吃的、喝的、尿量、排便,但是在家裡較難做到完整的紀錄,所以會教患者以體重去評估,並且觀察身體狀況,例如下肢水腫的程度、呼吸喘的程度。讓患者或家屬能夠初步判斷病情是否出現變化。 在季節交替之際,需要調整藥物嗎? 「季節變化時,一定要注意觀察血壓的變化。到了冬天,有部分的人血壓會比較高,這時候我們會對高血壓藥物做些調整。」林柏霖醫師道:「我們較鼓勵患者在家量血壓,每天做紀錄。因為在醫院量的血壓經常會比較高,醫師不容易判斷。」 目前建議的方式是每天早晚都量血壓,完整的紀錄可以幫助醫師判讀血壓在夏天跟冬天有沒有差別,如果沒有差別當然不需要去增加藥物,如果血壓有增加我們可以去依照上升的程度去調整藥物。 會建議心臟衰竭患者施打哪些疫苗呢? 目前心臟衰竭的照護指引都建議患者施打「流感疫苗」以及「肺炎鏈球菌疫苗」,林柏霖醫師強調,每年的流感疫苗都需要施打,至於肺炎鏈球菌疫苗只需要施打一次,就會有免疫效果。 施打疫苗可以預防感染,因為我們最怕心臟衰竭患者發燒。發燒會讓患者變喘,並且心跳加速,破壞原本的平衡,使病情惡化。 「患者一定要記得施打疫苗!」林柏霖醫師再次叮嚀。   若要到不同緯度的國家旅遊,需要注意什麼?需要做哪些準備? 除了季節變化之外,我們若到不同緯度的國家旅行也可能面對氣溫變化的狀況,患者得特別留意。無論是高緯度地區的寒冷或是低緯度地區的炎熱,都需密切注意血壓、飲食、水量平衡。 「長途搭機、搭車時也要小心。」林柏霖醫師道:「心臟衰竭患者的心臟功能比較差,坐久了下肢水腫的比例會比較高,也容易產生靜脈栓塞,就是所謂的『經濟艙症候群』。若併發肺栓塞,即有生命危險。」 旅遊時也要注意海拔的影響,高山上空氣中的氧氣較稀薄,心臟功能比較差的人可能會受不了。因為本身的心臟輸出量就不太夠,當含氧量下降,送到全身的氧氣量就會變低,患者就會開始頭暈不適。搭纜車、火車上山前,記得評估身體狀況。 萬一出現哪些症狀,心臟衰竭患者要特別小心,最好及早就醫? 心臟衰竭患者最常出現的症狀就是喘,如果原本可以爬一層樓,現在卻連在平地走路都會喘,代表病情有變化。 患者可以評估下肢水腫的嚴重度。如果兩隻腳腫得像寶特瓶,呼吸又很喘,患者便會感覺很虛弱,力不從心。 林柏霖醫師表示,若有心悸、胸悶的狀況千萬不能輕忽,因為心律不整、心肌梗塞都會讓病情惡化,不可不慎。     原文出處

燒腫汗癢咳瘦,非何杰金氏淋巴癌(懶人包)

2019年09月25日
公開
176

  作者:白映俞 醫師   淋巴系統是體內抵抗疾病的超級網路。講到淋巴,大家常常會誤以為只有腋下有淋巴,但其實淋巴是遍佈全身各處的,也因此,淋巴癌可能發生在各個身體部位! 淋巴癌是白血球中的淋巴球病變而來的。淋巴球原有一定的生命週期,舊的淋巴球死亡後,我們身體又會再製作出新的淋巴球。然而在淋巴癌裡,病變的淋巴球沒有按照原訂周期死亡,反而異常持續長大分裂,聚集並讓淋巴結腫大。除了影響淋巴結,也可以拓及到脾臟、胸腺、骨髓等其他淋巴系統,甚至擴散到非淋巴組織的器官。任何年齡層都可能罹患淋巴癌,淋巴癌甚至算是常見的兒童及青少年癌症類型。不過,淋巴癌的發生機率還是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超過一半的患者年齡是大於65歲的長者。 淋巴癌的分類眾多,先可以大略分成兩種,一種叫做「何杰金氏淋巴癌」,另一種則是「非何杰金氏淋巴癌」,而罹患「非何杰金氏淋巴癌」的人數多了許多。在民國103年,非何杰金氏淋巴癌發生率的排名於男性為第10位、女性為第11位;死亡率的排名於男性 為第9位、女性為第10位。 本篇是以介紹非何杰金氏淋巴癌為主,但非何杰金氏淋巴癌還可以再細分成好幾種不同類型,分類後各種淋巴癌侵襲進展的速度也有極大不同。然而,這些分類既多且雜,若非腫瘤專科醫師也很容易搞不太清楚,基本上是與「變性的淋巴球類型」、「淋巴球在顯微鏡下的表現」、「細胞表面的特定蛋白質」、與「淋巴癌的染色體特徵」等幾項作為分類基礎。其中近九成的患者,不論男女,都是罹患「B細胞淋巴樣瘤」這類型的淋巴癌。因為這些細項分類實在太雜了,我們在這裡不會一一介紹,如果您或家人是淋巴癌患者的話,你要記住的就是,淋巴癌可以細分成很多不同亞型,請記住向醫師確認自己的淋巴癌類型,並了解這類型代表的意義。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哪些特徵算是罹患淋巴癌的危險因子。 第一件事情就是年齡,超過60歲的長者比較容易罹患淋巴癌。經常接觸苯、殺蟲劑、除草劑等化學製劑也可能提高淋巴癌的機率。部分患者是因為之前曾罹患其他癌症而曾接受化療藥物治療。還有核爆倖存者或曾暴露核輻射等人罹患淋巴癌的機率會比較高。有少數的研究顯示曾經隆乳後的女性,會提高了於乳房罹患淋巴癌的機會。 另外,由於淋巴癌起源於負責免疫的淋巴系統細胞變化,不難理解「免疫狀況」的改變,可能就是造成淋巴癌的原因之一。像是有以下狀況: ● 免疫系統較弱:接受器官移植並有服用免疫抑制劑者,罹患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的病人。 ● 罹患自體免疫疾病:例如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等自體免疫疾病患者通常也會接受免疫抑制劑,免疫系統也會處在比較弱的狀況。 ● 病毒及細菌感染:病毒感染會影響淋巴球的DNA,進而讓淋巴球轉變成淋巴癌,有關的病毒包含了human T-cell lymphotropic virus(HTLV-1),Epstein-Barr virus(EBV),Human herpes virus 8(HHV-8)(關於這個病毒,你可以看「皰疹病毒引起的卡波西氏肉瘤」獲取更多認識)。另外,與非何杰金氏淋巴癌有關的細菌則是胃幽門螺旋桿菌! 雖然我們說,超過六十歲以上的長者比較容易罹患淋巴癌,但目前沒有特定用來篩檢淋巴癌的工具。也就是說,沒有症狀的人隨機去做某種抽血或影像學檢查的話,並不會讓醫師早一點找到淋巴癌患者。因此比較重要的是,要注意自己有沒有下列的淋巴癌症狀! 第一個症狀是「不會痛但異常腫大的淋巴結」,可能發生於頸部、腋下、或跨下鼠蹊處。這樣的淋巴結腫大不會自行消褪,與感冒、感染之後會痛、但又會消掉的淋巴結不太一樣。 淋巴癌也會造成各種全身性症狀,像是發燒、容易盜汗及打寒顫(尤其在夜間)、無法解釋的體重降低、感覺非常疲累、反覆感染且感染嚴重、容易瘀青及流血等問題。(認識淋巴癌六大症狀) 有些症狀則與淋巴癌發生的位置相關,像是長在肚子的淋巴癌會讓人腹部腫大,胃口不佳,吃少少的就覺得好飽,或引發腹痛與噁心嘔吐。如果淋巴癌發生在胸部,則會讓患者感到胸悶、胸痛、喘不過氣、或是頻繁咳嗽。萬一淋巴癌長在腦部,則會帶來頭痛、人格改變、癲癇、複視等神經系統問題。   若患者因為異常腫大淋巴結而去找醫師檢查時,常常醫師會先投以抗生素治療,看看是否淋巴結會縮小,萬一淋巴結仍然腫大,甚至還繼續變大,就要考慮做切片檢查,取下淋巴結組織放至顯微鏡下檢查。醫師會安排抽血、驗尿來排除感染的可能性。若確認為淋巴癌,則需配合X光、電腦斷層、PET(正子攝影)等影像學檢查確立診斷分期。有時還需做骨髓抽吸或脊髓腔穿刺等侵入性檢查,確認淋巴癌侵犯的程度。   當我們講到癌症,還需要了解癌症分期,這概念是讓我們在診斷疾病之際,了解癌症目前侵犯身體的程度,並能依此找到最適當的治療方式。淋巴是在全身運行的系統,不是像肝臟、腸子這樣在固定區域的一個器官,因此非何杰金氏淋巴癌的分期與其他癌症較不同,需把「橫膈膜」視為一個分界! ★ 非何杰金氏淋巴癌第一期:淋巴癌只侷限於一個淋巴結、一個淋巴組織(例如扁桃腺)、或一個器官 ★ 非何杰金氏淋巴癌第二期:淋巴癌影響了兩個地方或兩處以上,但這些受癌症侵犯處都位在「橫膈膜的同一側」,例如在脖子和腋下的淋巴結都同時有淋巴癌侵犯。 ★ 非何杰金氏淋巴癌第三期:淋巴癌同時侵犯了橫膈膜「以上」和「以下」之處,例如鼠蹊處與脖子處的淋巴結都有淋巴癌。 ★ 非何杰金氏淋巴癌第四期:淋巴癌廣泛地侵犯非屬淋巴系統的器官,像是肝臟、骨髓、肺臟都同時有淋巴癌。   分期雖然重要,但當我們討論存活率時,還要加進更多相關因素。當患者的年齡大於60歲、淋巴癌分期是第三或第四期、淋巴癌侵犯二個淋巴外器官、患者平時日常生活常需要協助、抽血LDH數值高,這五項都代表著預後比較不好的特質。如果完全沒有符合以上的這些條件,那預後就會很不錯,95%的患者能活至少四年;如果五項中符合三項以上的條件,預後並不好,只有55%的患者能活滿四年。   在治療方面,當然需要配合患者的年齡、健康狀況、淋巴癌的型態與分期等因素後再制訂治療計畫。首次淋巴癌療程幾乎都以化學治療為主,注射藥物殺死癌細胞。免疫療法、標靶治療、放射治療、幹細胞移植等也都是治療選項。但手術就幾乎沒有角色了。目前也沒有預防非何杰金氏淋巴癌的確切方式。   原文出處

認識菜瓜布肺 – 特發性肺纖維化(懶人包)

2019年09月16日
公開
142

  作者:劉育志 醫師 特發性肺纖維化可能是大家比較陌生的一個病名,但近年來發生率持續增加。主要發生在中老年人,肺部發展出許多疤痕組織而影響氣體交換能力,導致肺部功能逐漸惡化,使患者呼吸困難,預後相當不好,目前醫學界尚未了解肺纖維化的確切病因。 特發性肺纖維化的患者中,男性多於女性,年齡介於50到70歲。全世界約有五百萬人患有特發性肺纖維化,近年來發生率有增加的趨勢。   首先我們先來認識正常肺部功能: 空氣進入體內經過氣管、支氣管,最終抵達肺泡。 肺泡壁很薄,周圍密布微血管。氧氣在此擴散進入血流,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則回到肺部呼出。   萬一罹患特發性肺纖維化,患者肺部變得像菜瓜布一般粗糙,不再有彈性。堅韌的纖維組織阻礙氣體交換,使身體雞以獲得氧氣,也無法排除二氧化碳,肺部失去功能。   罹患特發性肺纖維化會怎麼樣? 初期症狀並不明顯,患者最常表現呼吸困難,慢性咳嗽,倦怠。 隨著疾病持續進展,會出現發紺,杵狀指,身體逐漸消瘦。 若肺部功能持續惡化,心臟功能亦會受到影響。   特發性肺纖維化發生原因至今仍無法斷定,但可能和抽菸、空氣汙染、病毒感染、胃食道逆流、基因等原因有關。   若有症狀後,該做什麼檢査? 假使醫師聽診聽到爆裂音,懐疑患者罹患肺纖維化,會安排電腦斷層檢査肺部的細微變化。 若無法由影像確診,則需要進行肺部切片,用手術取出部分肺部組織,放到顯徼鏡下檢查肺部構造。 確診肺纖維化後醫師會確定患者肺部功能好不好?!因此會安排肺功能測試及檢査動脈血氧濃度來了解患者的狀況。   該如何治療特發性肺纖維化? 目前醫學無法根治特發性肺纖維化,但接受治療能減緩疾病進行並提高生活品質。 ● 服用藥物:目前有能夠延緩病程的藥物,科學家也繼續努力開發療效更好的藥物。 ● 補充氧氣:補充氧氣增加血氧濃度能改善患者生活品質及睡眠品質,並減少低血氧帶來的併發症。 ● 肺部復健:透過運動增強耐受力,學習呼吸技巧讓肺部運作更有效率,也要攝取均衡營養。 ● 移植肺臟:若各種治療方式已無法幫助患者,手術移植肺臟是最後的選項。   除了要按時服用藥物以外,患者還需記得戒菸、多運動、攝取均衡營養,並定期接種疫苗減少肺部感染。 提醒各位,假使患者有胸部疼痛不適、呼吸過於困難、發燒、體重下降太多就要趕緊就醫。 特發性肺纖維化是容易持續悪化的疾病,唯有認識疾病丶配合治療及持續復健,才能改善生活品質!   原文出處

常讓人束手無策的 – 胰臟癌(懶人包)

2019年09月11日
公開
319

  作者:白映俞 醫師   胰臟是位在脊柱之前、胃之後的一個狹長型器官。雖然相較於肝膽腸胃,「胰臟」名氣小了許多,但胰臟可是承擔了身體內分泌外分泌的重責大任! 那萬一胰臟長了癌症呢? 胰臟癌的侵襲常是如忍者潛入般無聲無息,再突然讓患者狀況惡化到措手不及。 用這張圖讓大家了解胰臟的位置,在脊柱之前、胃之後。 外分泌功能:胰臟能分泌消化液、進入小腸分解食物,這可是消化道內很重要的酵素。萬一胰臟發炎,會讓人痛不欲生。 內分泌功能:分泌多種荷爾蒙,包括升糖素和胰島素,調控血糖高低,若胰島素分泌量不足,就會導致血糖過高,產生糖尿病症狀!   比較常見的胰臟癌症狀如下 ● 黃疸(眼白處變黃、膚色變黃) ● 上腹部及背部疼痛,在飯後或躺下時腹痛或背痛會更嚴重。 ● 無法解釋的體重下降 ● 食慾下降 ● 噁心感 ● 疲憊感   哪些族群容易罹患胰臟癌呢? ● 有抽菸習慣是主要的危險因子,抽得愈兇,罹患胰臟癌的機會愈高,戒菸後要大約十年後才能恢復到一般人的罹病機率。 ● 年紀大也算是胰臟癌的危險因子,因為通常病人是在45歲以後罹患胰臟癌的 ● 慢性胰臟炎 ● 家族史:目前胰臟癌不像乳癌有個「乳癌基因」那樣,科學家並沒有找到單一的胰臟癌基因變異,但大約5-10%的患者其家族中已有人罹患胰臟癌。 ● 肥胖與久坐不動 因為初期症狀不明顯,很少人在胰臟癌早期時主動就醫檢查,(常是健康檢查時意外發現的),多數患者是到症狀嚴重就醫時,才靠著電腦斷層、核磁共振、內視鏡超音波、經皮穿肝膽道攝影等方式診斷胰臟癌。有時甚至需要腹腔鏡或剖腹探查手術才能確診胰臟癌。   多數的胰臟癌起源於具外分泌功能的胰管腺體細胞,可稱為胰臟腺癌。 少數的胰臟癌起源自具內分泌功能的細胞,可稱為胰臟神經內分泌瘤。蘋果公司前執行長賈伯斯罹患的是比較少見的胰臟神經內分泌瘤。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胰臟癌的分期。 ● 胰臟癌第一期:腫瘤生長局限於胰臟內部。 ● 胰臟癌第二期:腫瘤長到胰臟外,或侵襲淋巴結。   ● 胰臟癌第三期:腫瘤侵犯到附近重要的血管或神經。 ● 胰臟癌第四期:腫瘤轉移到肝臟、腹膜等其他器官。 先分辨能不能用手術切除,如果是第一期或第二期的胰臟癌,會有用手術完全切除的機會,第三期胰臟癌就不一定能用手術處理了。 如果可以用手術切除胰臟癌,要分辨胰臟癌長的位置,位置不同,手術方式就不一樣。大概是以下三種術式:   胰十二指腸切除手術(pancreaticoduodenectomy,包含Whipple procedure及PPPD)可以處理胰臟頭部的腫瘤。 胰臟頭與十二指腸、總膽管等相接,因此手術時要一起處理,這手術會切除部分的胰臟、胃、十二指腸,並切除總膽管及膽囊,破壞之後還得重建,一般外科醫師需拉一段小腸過來,做出腸道與剩下的胃、胰臟、總膽管相接的吻合口,患者之後才能繼續消化食物。 這是腹部手術裡複雜等級數一數二的。   遠端胰臟切除適用於胰臟尾部或中段的胰臟癌,極少的案例裡醫師醫師會拿掉整個胰臟及脾臟,做全胰臟切除,患者術後需要補充胰島素及消化酵素。 放射線治療及化學治療可用於術前縮小腫瘤,及術後輔助治療,也都是治療選項。 由於胰臟癌常常來勢洶洶,且患者不易早期發覺,因此若對於無法切除或快速進展的胰臟癌,治療目標不會放在企圖延長癌症患者壽命,主要需放在減輕患者痛苦。像是用膽道支架來減輕黃疸症狀,用嗎啡類藥物止痛,及用抗憂鬱劑等方式,增加胰臟癌患者的生活品質。   原文出處

致命的炸彈 – 主動脈瘤(懶人包)

2019年09月09日
公開
901

  作者:白映俞 醫師   主動脈是全身血液的主要供應者,萬一出事可會釀成大禍,我們在之前曾經介紹過「主動脈剝離」,今天來談談主動脈瘤(aortic aneurysm)。 主動脈是帶著血液離開心臟的大血管,將血液分配送到全身,就像身體血管網路中的最直、最粗、最長的高速公路。我們一般將主動脈粗分為四個部分,離開心臟往上時是「升主動脈」,經過「主動脈弓」時,會分支出往腦部及雙側手臂的血管,接下來就往下跑,稱為「降主動脈」,並繼續沿著脊柱向下,到此主動脈都還在胸腔部位裡,經過橫膈膜後的部分就稱為「腹主動脈」。 主動脈壁可分成三層,最內層是可防止血液凝結的血管內皮;中間層是肌肉層,用來維持血管結構完整;最外層則是堅實的纖維層。各種會影響這三層組織健康狀況的原因,都有可能會引發主動脈瘤。   「主動脈瘤」這種「瘤」不是代表癌症的惡性腫瘤,因此主動脈瘤不是主動脈長了癌症。「主動脈瘤」代表的是主動脈壁異常膨大,膨大變成氣球囊狀的話,若膨大後直徑超過了一般的1.5倍,就稱為主動脈瘤。主動脈瘤可以發生在主動脈的各處,我們一般會將主動脈瘤依照其位置,粗分為「胸主動脈瘤」與「腹主動脈瘤」,腹主動脈瘤比較常見。 為什麼膨大成瘤狀算是個疾病呢?大家請想想,原本的主動脈管路膨大後,就像個氣球充氣充得太飽,氣球壁(或說血管管壁)變得太薄,就容易破掉。尤其脹得太大,脹得太快,主動脈都很可能有破裂的危險!也可以說,當病人患有主動脈瘤的時候,主動脈剝離的機會就會大增!   為什麼會產生主動脈瘤呢? 例如本身血管的結構問題。有些人的先天基因突變,決定了血管結構較不穩固,較容易受傷,大家較常聽到的是「馬凡氏症候群(Marfan syndrome)」,也有其他結締組織疾病會影響血管結構。 不具先天問題的話,後天也有不利於血管健康的條件。像是患者有持續性的高血壓,並伴隨著高血脂、高血糖、抽菸、體重過重等條件,患有代謝症候群,代表著愈多斑塊容易堆積於血管壁,我們稱為動脈粥狀硬化,讓血管壁受傷,血管的彈性變差,血管壁就更容易膨大成為主動脈瘤。 另外有一些自體免疫疾病會引發血管發炎,或是罹患了梅毒、沙門氏菌之類的感染,同樣會讓血管發炎。血管發炎就會影響血管壁的健康狀況,提高主動脈瘤的發生機率。 心臟瓣膜問題也可能影響主動脈瘤的產生。一般來說主動脈瓣有三片瓣葉,但有些人先天主動脈瓣的瓣葉變成只有兩片,這時就有可能打開時開不全,關閉時關不緊,耗損速度快,比較容易罹患胸主動脈瘤。 你可以用房子結構來想像,如果材料用的不夠堅固(例如先天結締組織疾病),裝潢或居住時破壞了房子結構(動脈粥狀硬化),或牆壁長了蛀蟲(血管感染發炎疾病),這間房子都比較容易垮掉,血管難以健康!   至於主動脈瘤會帶來哪些症狀呢?通常都是來自於主動脈瘤太過膨大,壓迫周遭組織而產生症狀。 例如膨大的胸主動脈瘤壓迫到附近神經時,會引發胸痛、背痛。壓迫返喉神經的話,會讓說話聲音沙啞。壓迫到氣管,會讓患者容易咳嗽、覺得喘。壓迫食道,可能產生吞嚥困難。 至於腹主動脈瘤如果太大的話,躺下時患者會在肚臍附近摸到有脈博跳動感的腫塊。而腹主動脈瘤這腫塊壓迫在肚子深處、腰部附近,會產生腹痛、腰痛、背痛,患者常常會因此而去腸胃科、骨科就診,很難直接想到是主動脈的問題。 帶來這些症狀的主動脈瘤可能是長得不甚快的腫瘤。   然而如果是長的很快的主動脈瘤,可能帶來主動脈瘤破裂時的急性症狀,主動脈瘤破裂時患者會有突然之間肚子或背部有撕裂性的大痛,這種疼痛還可能延伸至腳,患者因為大量內出血而冒冷汗、血壓降低、心跳加速,心臟負荷變大,可能引發心臟衰竭,對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 主動脈瘤除了引發破裂的嚴重併發症外,也可能會造成栓塞,就是這些不健康血管壁的血塊剝落後,會隨著血流前進,卡在直徑較主動脈細小的血管,導致周邊動脈阻塞。像是血塊剝落後順著主動脈流向大腿,結果卡在腿部的動脈,血流再也過不去,就引發急性肢體中風。 至於主動脈瘤的治療,與主動脈瘤的大小、位置、與患者年齡及身體狀況都有關係。醫師會先用腹部超音波、腹部電腦斷層、核磁共振、血管攝影等影像檢查方式評估主動脈瘤的大小與影響的血管分支。如果主動脈瘤並不大,且患者沒有症狀,也可能不用手術處理,只要持續監測是否持續變大,並規律嚴格控制血壓、血糖、血脂即可。 然而如果主動脈瘤已經超過5公分,或每年長大速度太快,已經造成諸多症狀,就是考慮手術處理的時機了。目前有些患者需要直接開刀,那醫師會根據主動脈瘤的位置,在胸部或腹部做出不同切口,並用人工血管來置換這段脹大的主動脈瘤。 另外也有微創方式能處理主動脈瘤,醫師會從患者兩側鼠蹊部做穿刺,伸進導管到主動脈瘤的地方,架好適合患者主動脈大小的「血管內支架」,張開金屬網狀,加強主動脈的結構,讓血液好好地在主動脈內流動。通常這樣的微創方式術後恢復期比較短,患者比較有機會快一點回到社會,但並非每位患者都適合。   因此,主動脈瘤可以是非常棘手的,我們再回頭來看看與主動脈瘤有關的因素: ● 動脈粥狀硬化 ● 抽菸 ● 高血壓 ● 主動脈曾經因為車禍等外傷而受傷 ● 主動脈有血管發炎疾病 ● 主動脈受到細菌或黴菌感染 若您是超過六十五歲的男性,且曾經有抽菸習慣,應該考慮是否需要接受篩檢。倘若有主動脈瘤或主動脈剝離的家族史,篩檢的年齡應該提前到六十歲。可以到門診諮詢醫師。 如果您有高血壓的話,也務必要好好控制,請閱讀「你為什麼應該好好控制血壓」。至於抽菸的話,還是早早戒菸吧!這些都會嚴重影響血管健康的!   原文出處

慢性阻塞性肺病 – COPD(懶人包)

2019年09月06日
公開
184

  作者:白映俞 醫師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簡稱COPD,是一種相當常見的慢性呼吸系統疾病,不僅會使患者的肺臟功能惡化,其他身體功能亦將受到影響,是國人十大死因之一。隨著人口老化,罹患COPD的病人數目正不斷攀升。 全球有超過三億人口罹患COPD。COPD更是導致人類死亡的第三大病症,每年奪走超過三百萬人性命,發生率與死亡率皆十分可觀。   我們先來看正常肺臟如何運作: 肺臟能夠吸入氧氣並呼出廢氣。如果將氣流想成車流,呼吸道就像密布的公路網,正常時候這些氣體通路暢通無阻。   罹患COPD,就是肺部公路網發生阻塞! COPD主要包括慢性支氣管炎及肺氣腫兩種情況,兩者經常同時存在。 慢性支氣管炎為呼吸道發炎變窄並產生痰液;肺氣腫則代表肺泡失去彈性,氣體滯留在肺泡內無法排出。 當罹患COPD,就是氣體公路網的障礙物變多且通路狹窄,患者無法順暢呼吸。   COPD會造成呼吸道阻塞,會帶來以下症狀! 時常咳嗽,總覺得有痰卡著。早晨醒來第一件事就是咳出卡在喉嚨的痰。 身體活動時會覺得喘,走路或爬樓梯時會愈來愈吃力,而且情況逐漸加劇。 肺部反覆感染,因此常常發燒不舒服。   大家一定很好奇,誰才會罹患慢性阻塞性肺病呢? 吸菸是最主要的危險因子,吸菸時間愈久或吸入量愈多都會讓人更容易罹患COPD。 長期暴露於空氣汙染、粉塵、煙霧及含揮發性化學溶劑的環境下會刺激肺部發炎。 隨著年齡增長,罹患COPD的機會也會增多。   醫師如何診斷COPD? 若醫師從病史、症狀、及身體檢查推測病人罹患COPD,則會安排影像檢查及肺功能檢查。 肺功能檢查可評估肺總共能容納多少氣體,及用力呼氣時一秒內能排出的氣體量;就像是在測量公路網總共能容納多少車輛以及最快的車流速度。 醫師會依肺功能檢查結果評估風險! 當(一秒呼氣量/總呼氣量)與(一秒呼氣量/呼氣量預測值)兩個數值愈低,代表氣流受阻愈嚴重,也就是肺部公路網車速愈慢,車流受阻。   COPD是重要的慢性病! 雖然目前無法完全根治COPD,但接受適當治療就可以減緩症狀及惡化速度,避免後續衍生出心血管疾病、肺癌、憂鬱症等併發症,甚至會危及生命! 因此,請按照醫師指示,用藥物減緩症狀,用氧氣提升生活品質,並做肺部復健,用有效率的方式呼吸。 最常見的藥物有兩種,一種是支氣管擴張劑,一種是類固醇。 支氣管擴張劑能放鬆呼吸道的平滑肌,就像拓寬肺部公路網般增加氣流量。 類固醇可以減少呼吸道發炎反應,就像減少肺部公路網的障礙物一樣能暢通呼吸道。 有時需要搭配袪痰劑清除呼吸道的痰液,以及抗生素治療肺部細菌感染。 接受治療後,仍要注意自己的狀況! 倘若產生膿痰、痰量增加、呼吸愈來愈困難,可能是COPD急性惡化,需趕緊就醫治療或調整藥物,嚴重者還得接受呼吸器輔助治療。   如何選用COPD的藥物,常常讓患者大傷腦筋! 因為目前有多種支氣管擴張劑及類固醇的藥物選擇,有的是吸入性,有的為口服;有的屬長效藥物,有的則為短效;有些能長期服用,有些僅限短期治療,都不盡相同。醫師會依照患者的肺功能及症狀選擇不同藥物組合,患者要遵守正確服藥。 COPD的藥物組合較多種,請務必了解!如果不是很確定,趕快再向你的醫師了解清楚吧!   生活中養成好習慣,也能減緩COPD病情! 首先,面對COPD的第一任務就是戒菸!若有困難,可尋求醫師專業協助。同時也要避免吸入二手菸。(成功戒菸有方法,讓醫師來幫助你) 還要減少居家空氣汙染,你可以戴著口罩打掃室內,避免使用噴霧殺蟲劑、油漆等揮發性溶劑,炒菜時使用排油煙機。減少居家空氣汙染。 別忘了肌力訓練。每天透過走路或健身操等規律運動,加強呼吸肌耐受度。 最後,定期回診能確保你的藥物使用得宜,並讓醫師評估狀況。請規則檢查監測肺功能,並依醫師建議接種流感、肺炎疫苗預防肺部感染。   原文出處

不抽菸卻得肺癌!肺癌種類差很大(懶人包)

2019年09月04日
公開
176

  作者:白映俞 醫師   我們在《頭號癌症殺手 – 肺癌》這篇懶人包裡,曾介紹了一些肺癌的症狀,和香菸與肺癌的關係。今天更進一步來了解不同的肺癌類型。 肺癌可以顯微鏡下的細胞型態,粗分成兩種類型:「小細胞癌」與「非小細胞癌」。   「小細胞癌(Small-cell lung cancer)」的患者人數雖然比「非小細胞癌」還要來得少,但這是最快速侵襲生長的肺癌形式。原本小細胞癌常生長在呼吸道中央處,但由於侵襲快,容易轉移,患者常常是在小細胞癌轉移多處之後才發現自己得了肺癌,也因此小細胞癌的治癒機率並不高。 「小細胞癌」的另一個特點是容易有「腫瘤伴隨症候群(Paraneoplastic syndromes)」,像是出現血中鈣離子濃度變高,影響肌肉神經運作;某一種或某幾種的荷爾蒙分泌增加;血液變得容易凝集於一起,增加血塊栓塞的機會;這些的生理狀況變化不是來自腫瘤壓迫,而是伴隨腫瘤出現的生理變化,有時候患者是因為注意到這些問題後才發現肺癌的。小細胞癌的發生與抽菸有極高度相關性,可說是幾乎不會發生在未抽菸者身上。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非小細胞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非小細胞癌的患者人數比較多,占了所有肺癌患者的八成以上,生長速度比小細胞癌慢,癌症轉移到其他器官的速度也較慢。非小細胞癌又可再被分成三類,分別是肺腺癌(adenocarcinoma)、鱗狀細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與大細胞癌(large-cell carcinoma)。 如果你聽到有個女性,從不抽菸卻得到肺癌,那最有可能的類型就是「肺腺癌」。肺腺癌容易發生於女性,而不管你是抽菸者、戒菸者、以及從未有菸癮者,都可能有肺腺癌,因此目前肺腺癌是發生率較高的肺癌類型。容易藉著淋巴及血流轉移到淋巴結及其他器官。源自於呼吸道末端,肺泡組織內分泌黏液的腺體細胞,因此容易長在肺部較周邊之處。對超過45歲的人來說,無論抽不抽菸,腺癌都是常見的肺癌類型。對不曾吸菸的人而言,萬一罹患肺癌,則最有機會是肺腺癌。然而,我們必須強調一下,雖然肺腺癌與抽菸的關聯性,不像小細胞肺癌或(接下來會提到的)鱗狀細胞肺癌與抽菸的關聯性那樣強烈,但罹患肺腺癌的人之中,抽菸者還是佔了多數。   非小細胞癌之中發生率次高的是「鱗狀細胞癌」,鱗狀細胞是氣管與支氣管內層的細胞,因此鱗狀細胞癌容易長在肺部的中央,也就是氣管及支氣管之處,長得慢,可以長得很大,甚至在腫瘤中心形成空腔。鱗狀細胞癌的發生與抽菸有強烈關係。   最後我們談到「大細胞癌」,這是細胞未分化的肺癌,容易長在肺臟表面,通常都是長到很大才被發現。生長速度與擴散速度都較快,很容易轉移到淋巴結與其他器官。   肺癌的症狀可以來自原始的腫瘤壓迫,或破壞了肺部的組織、血管、神經,因此腫瘤生長的位置與大小都會影響症狀的表現,初期肺癌可能沒有症狀,而最常見的肺癌症狀包括了: ● 發現自己久咳不癒,甚至愈咳愈嚴重 ● 常常覺得喘不過氣 ● 咳嗽時咳出帶有血或黏液的分泌物 ● 肺部反覆感染,治不好 ● 深呼吸、咳嗽時覺得胸痛 ● 聲音沙啞 如果肺癌轉移到其他身體部位,轉移的腫瘤同樣會壓迫、破壞其他器官的組織,帶來不舒服症狀。非小細胞肺癌容易轉移到肝臟、腎上腺、骨頭、腦部,但轉移到肝臟或腎上腺很難帶來什麼症狀,因此難以早早發現。轉移到骨頭會引發患者骨頭疼痛,轉移到腦部則帶來了頭痛、視線模糊、單側癱瘓、癲癇等問題。   基本的肺癌分期: ☆ 第一期:一側肺臟有小型腫瘤,尚未轉移淋巴結 ☆ 第二期:一側肺臟有較大型的腫瘤,或有淋巴結轉移 ☆ 第三期:單側腫瘤侵犯更多的淋巴結及附近鄰近組織 ☆ 第四期:雙側肺臟都有腫瘤,肋膜腔積水,腫瘤轉移其他肝臟、骨頭等器官 肺癌的治療以手術為主,患者狀況及腫瘤狀況可以接受手術的話,就先考慮開刀。另外再配合化學治療、標靶治療、放射線治療等方式輔助。   提醒大家,不論是哪一種型態的肺癌,抽菸還是罹病主因之一。但也很多患者會問:「為何我不抽菸,卻得了肺癌?!」 ◆ 吸入二手菸:香菸對健康危害很大,即使是吸到二手菸,裡面至少有七十種以上的化學物質會致癌,所以千萬不要以為吸到少量二手菸是沒關係的!無論量多量寡,二手菸都對你的健康影響很大。 ◆ 氡氣:這是一種無色、無味、但有放射性的氣體,普通存在於岩石與土壤內。如果用了有這氣體的建築材料,會影響肺癌的發生 ◆ 空氣汙染:若每天呼吸的空氣裡參雜濃度愈高的PM2.5,我們的肺部健康就極為堪慮。關於這部分,您可再閱讀《癌症第一殺手 – 肺癌》了解更多。 ◆ 工作時暴露化學物質:砷、石棉、鎘、煤、鎳等化學物質有有礙於肺部健康。   原文出處

胰臟炎、胰臟癌,胰臟健康愛注意

2019年09月02日
公開
221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和心臟、肝臟、腎臟比較起來,胰臟的知名度小了許多,很多人對於胰臟的功能都不甚了解,其實胰臟負責多項任務,每一樣都非常重要。 胰臟位於後腹腔,長度約18公分,看起來不甚起眼,但胰臟可是兼具「內分泌」與「外分泌」的功能喔。 所謂的「內分泌」是將分泌物送進血液裡,循環全身以發揮作用,胰臟的內分泌細胞主要可以製造胰島素(insulin)、升糖素(glucagon)、體抑素(somatostatin)等,負責調控血糖。「胰島素」能增加周邊組織吸收葡萄糖、促進肝臟合成肝醣;「升糖素」能促使肝醣分解,提高血糖。 與胰臟內分泌功能相關的疾病中,最負盛名的就是糖尿病,血糖濃度過高,身體各個器官就像泡在糖水裡一般,會損害神經、血管帶來一連串併發症,嚴重可能失明、腎臟衰竭。   至於「外分泌」是將分泌物送進消化道裡,將各種食物分解成小分子以利吸收,胰臟的外分泌細胞每天可以製造1,200至1,500毫升的胰液,消化我們吃進肚子裡的蛋白質、脂肪、澱粉,裡頭含有多種酶。 分解澱粉:澱粉酶(amylase) 分解脂肪:脂肪酶(lipase ) 分解蛋白質:胰蛋白酶(trypsin)、胰凝乳蛋白酶(chymotrypsin) 、彈性蛋白酶(elastase)等 當胰臟功能遭到破壞或是胰管阻塞,食物便無法消化完全,排出來的糞便會油油的,有時馬桶的水面上還浮一層油。食物沒消化,也就無法被吸收,導致營養不良,體重持續下降。 痛得要命!而且真能要命的胰臟炎 胰臟炎是個大家較陌生,但是痛起來很不得了的疾病。多數人都曉得喝酒傷肝,然而喝酒其實也會傷胰臟。近年來,酒精已經漸漸成為急性胰臟炎主要原因之一,另外的原因還包括膽結石、三酸甘油酯過高、血鈣過高等。 急性胰臟炎發作時,患者將感受到持續性劇烈腹痛,疼痛會延伸到背部,還可能噁心、嘔吐。躺平的時候疼痛加劇,所以患者經常縮著身體,呈現彎腰屈膝的姿勢。 千萬別小看急性胰臟炎,約有兩成患者會演變成全身性發炎反應,導致休克、腎臟衰竭、多器官衰竭。換言之,胰臟炎不只是「痛得要命」,還可能真的很要命!   胰臟炎發作時,我們就能在血液中檢測到胰臟所分泌的酶的濃度異常增高,例如澱粉酶、脂肪酶、胰蛋白酶、彈性蛋白酶等。由於不同的酶在血液中的半衰期各不相同,有助於判斷胰臟炎的時間及病程。 為了找出胰臟炎的原因,醫師可能會安排不同的影像檢查,例如超音波、電腦斷層、核磁共振、內視鏡逆行性膽胰管攝影等。針對致病原因來治療,有助於緩解症狀,早日康復。 經常不知不覺、死亡率很高的胰臟癌 在幾位名人陸續因為胰臟癌離世之後,這個疾病受到許多關注。根據統計,近年來胰臟癌的發生率也有逐漸上升的趨勢。 提到胰臟癌,多數人的第一印象大概都是「死亡率很高」!的確,由於早期胰臟癌大多沒有症狀,患者往往不知不覺,而且胰臟位於後腹腔,較不容易檢查。此外,胰臟癌容易擴散轉移,可能於腹腔內轉移,也可能隨著血液、淋巴轉移到肺臟、肝臟、骨頭等遠端器官。 胰臟癌患者可能出現延伸到背部的腹痛,以及黃疸、體重減輕等症狀。高達八成的胰臟癌患者在確診時已是晚期,不適合動手術。至於有機會開刀的患者,也有很高的機會於手術後復發。 資料顯示以下因子有可能增加罹患胰臟癌的風險,包括年紀、抽菸、酒精、加工肉品、體重過重、胰臟炎、糖尿病、家族史等。   與胰臟癌相關的檢驗工具包括CA19-9、CEA、彈性蛋白酶等。檢驗結果異常時,請先不要太緊張,因為數值異常不見得代表罹癌,根據一篇針對七萬多位健康受檢者的研究發現,在所有CA19-9異常升高的受檢者中,僅有0.9%確實罹患胰臟癌,可見單純靠CA19-9來檢測胰臟癌並不甚準確。 若發現相關檢查數值出現異常,醫師會綜合考量視狀況安排內視鏡超音波、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等影像檢查,以確定診斷。 針對胰臟癌,目前的治療方式以化學治療和手術治療為主,早期胰臟癌建議手術切除為優先,其他的胰臟癌可以考慮先使用化學治療,再依照腫瘤的反應來決定是否進行手術。 雖然胰臟癌惡名昭彰,但是若能與醫師好好配合,按部就班接受治療,便有機會提升存活率!    原文出處

心臟病發警訊(懶人包)

2019年08月30日
公開
233

  作者:白映俞 醫師   當冠狀動脈受阻塞而變得狹窄,血液及氧氣就難以進到心臟,心肌缺氧會造成患者不適。不幸的是,常有人忽略了心臟病發警訊,而錯失搶救心臟的時間。今天就來請大家留意並認識這些症狀。 點我看心臟病發警訊動畫!   最常見的心臟病發警訊是胸痛。這種痛是種被緊擠壓縮,或被重物壓住的痛感,常在出力工作、情緒起伏、飽餐一頓等時候發生。 若是一種若在幾秒內,從「原來好好的」變成感受到「強烈撕裂性胸痛」,就要擔心是否為主動脈剝離。   痛覺也可能延伸到脖子、下巴、手臂、肩膀、背部等處,患者可能覺得喘,愈來愈喘不過氣。   有人則是會覺得噁心想吐、頭暈目眩、和不自覺的冒著冷汗。 若停下手邊費力工作或緩和情緒之後,這些不適有機會消失。   然而要提醒大家,女性患者心臟病發的症狀比較不典型。所以要注意下列警訊。 若以下警訊在短時間內反覆發生,最好記下症狀出現的時間點,及當時正在從事的工作或情緒,並尋求醫師協助評估是否有心臟疾病的可能。   警訊一,就是這陣子疲累程度非比尋常。 作與平時一般運動量的運動,卻覺得累到不行。 甚至明明沒有活動,還是感到萬分疲憊,躺下休息也不見好轉,難以入睡。   警訊二,冒冷汗和喘不過氣。 可能發生在平時根本沒跑步或激烈活動時,卻突然喘不過氣,冒了一身冷汗,躺下反而更嚴重。   警訊三,感到手臂痛、背痛、下巴痛、頸部痛。 這種痛不像肌肉疼痛有個痛點,也可能在沒出力運動時就突然痛起來,可能兩側手臂都在痛(男性患者較常只痛左側),而且可能會在半夜痛醒。 如果有以上症狀但不嚴重,可考慮至診所向醫師請教。若是胸痛嚴重或呼吸困難,則得趕快到急診!最重要的是,要記得以上需警覺的症狀並求救喔!(搶救心臟 – 狹心症與心導管)     原文出處

久坐不動當心經濟艙症候群 – 深層靜脈血栓(懶人包)

2019年08月28日
公開
229

  作者:白映俞 醫師   深層靜脈血栓代表著血管內形成血栓,影響血流循環,讓患者腳腫、腳痛,甚至變得愈來愈喘,是飛航旅客死亡的重要原因,我們來看一下哪些人要注意血栓問題!   血栓是在血管中形成的血塊,由血小板及纖維蛋白等集合而成,會在循環系統中妨礙血流。 深層靜脈血栓通常在腿部形成,想想看,在腿部的靜脈血流要往回流到心臟時,需要周邊的肌肉幫助擠壓推動,但假如常常是久坐不動的狀態,肌肉收縮減少,血流往回流的流速減緩,就可能淤積形成血栓。 這時患者會感到腳腫、腳痛,有時則是沒有症狀。 當再度活動後,在血管內的血栓會剝落,隨著循環往心臟流動,但隨時可以卡住某些血管。當深層靜脈血栓卡在肺部血管時,我們稱為肺栓塞,這是嚴重的急症,患者會出現胸悶、胸痛、呼吸困難等症狀,要趕緊就醫,是個死亡率極高的急重症。 再提醒一下,若出現以下症狀要趕緊就醫: ● 突然之間喘不過氣 ● 咳血 ● 胸痛,咳嗽或深呼吸時胸痛更明顯 ● 頭昏眼花,快站不住腳   深層靜脈血栓的發生與下肢靜止時間過長會有關係,因此容易發生在搭乘長途交通工具時發生,是飛航旅客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提醒各位,若搭飛機前,你可以穿著彈性襪減少下肢血液淤積,搭飛機時也要多多活動腿部,伸展一下腳踝膝蓋。若屬於高危險群,則可考慮請醫師評估是否需要服用抗凝血劑減少血栓形成。   深層靜脈血栓好發族群 ● 凝血功能異常 ● 剛動完大手術 ● 有癌症病史   深層靜脈血栓好發族群 ● 身材高大肥胖,身高>190公分,BMI>30 ● 懷孕中或剛分娩 ● 大於四十歲者   若符合以上特點,可以考慮請醫師評估是否需要用抗凝血劑預防長途旅行後跑出深層靜脈血栓。   原文出處

強烈撕裂性胸痛 – 主動脈剝離(懶人包)

2019年08月26日
公開
139

  作者:白映俞 醫師 主動脈剝離是急症,患者可能在幾秒內,從「原來好好的」變「強烈撕裂性胸痛」。更重要的是,主動脈剝離經常很要命。一起來看懶人包! (點我看心臟病發警訊動畫!)   主動脈剝離指的是主動脈結構出問題,血管內膜上有個小型的撕裂處(結構有問題處),使原本在主動脈內流動的血液經過內膜撕裂處時,血液從真腔(血液原本的流動之處)進入主動脈壁受傷後產生的假腔(因為結構受傷而產生的夾層)中。   主動脈壁的結構受到破壞,血液從真腔進入假腔之後,主動脈能送進各器官的血流必受影響,畢竟血液都流到錯誤的位置啦!這下子,我們的大腦、脊椎、腎臟、腸子、雙腳等器官就接收不到主動脈該送來的血液,因而產生缺血性症狀。   所以,主動脈剝離是急重症,常常引發的後遺症包括: ● 死亡:若主動脈破裂,會造成嚴重的內出血,死亡率極高 ● 視主動脈剝離位置不同,帶來的併發症不同,但都是起因於主動脈剝離後器官血流不足而引起。例如急性心衰竭、腦中風、腸缺血及壞死、急性腎衰竭、肢體缺血等重大併發症。   主動脈剝離常發生在六十到七十歲的男性。 主動脈剝離的症狀可能與其他心臟病發的症狀非常類似,且隨著血流受阻的位置不同,患者症狀也不同,因此有人說主動脈剝離是「偉大的模仿者」。 然而主動脈剝離最典型的症狀就是胸痛! 患者會抱怨突然感到強烈的、撕裂性的胸痛及上背痛,痛感可能延伸至脖子或下背,這種痛的強度很強,可能在幾秒內就從不痛到變成這輩子從未經歷的痛感。若患者抱怨這是「此生最痛的胸痛」,就要很小心是不是主動脈剝離!   另外,視主動脈剝離發生處不同,患者會受影響的器官不同,也會表現以下可能症狀: ● 喘不過氣 ● 肚子痛(腸胃血流受阻) ● 腰痛(腎臟血流受阻) ● 意識不清、昏倒。(腦部血流受阻) ● 突然間說不出話、看不見、半側無力,就像中風的症狀(腦部血流受阻) ● 單側手臂的脈搏很弱   危險因子包括 1. 沒有控制的高血壓,大部分主動脈剝離都發生在罹患高血壓多年的患者身上,因為血壓高會加速血管的老化,破壞血管結構,增加主動脈受傷撕裂的機會。 2. 動脈粥狀硬化 3. 主動脈瓣膜缺陷 4. 主動脈窄縮 5. 某些遺傳性疾病 6. 高強度重量訓練,主動脈血壓會上升太快太多 7. 使用古柯鹼(可卡因),會讓血壓突然變高   想預防主動脈剝離,你應該要 1. 好好控制血壓,超過四十歲後最好在家放個血壓計,每天監測血壓數值。 2. 戒菸,若真有抽菸習慣,趕快戒掉。(成功戒菸有方法,讓醫師來幫助你) 3. 維持適當體重   原文出處

心臟衰竭共病多,心臟復健很重要!

2019年08月23日
公開
194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心臟衰竭是因為心臟功能下降,造成心臟輸出量不夠、身體器官血流量不足的狀況。振興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劉怡凡強調,由於心臟輸出量不符合身體需求,會對全身器官造成負面影響,所以心臟衰竭並非單純的心臟問題,而是全身性的疾病! 心臟衰竭常見的共病有哪些?該如何預防? 劉怡凡醫師表示,心臟衰竭患者往往不只有心臟問題,而是具有多樣共病,其中以高血壓、高膽固醇、糖尿病等最常見。患者可能先有高血壓、高膽固醇、糖尿病,這些問題都會讓引起血管阻塞,而讓心肌缺氧壞死;糖尿病本身亦可能導致心肌病變,造成心臟輸出的問題;長期高血壓也會造成心臟衰竭,這些疾病沒有控制好就會造成心臟衰竭。 心臟衰竭後容易出現腎臟問題,由於無法供給足夠的血液,腎臟功能會愈來愈差。此外肝臟、肺臟、腦部也受到影響,幾乎全身器官都會慢慢衰退。   劉怡凡醫師叮嚀道,「預防心臟衰竭從三高開始控制,血壓、血糖、膽固醇,同時也要戒除生活上不良習慣,如抽菸、不運動、飲食太鹹、壓力太大、久坐不動等,但最優先需要處理三高與抽煙問題。」 面對心臟衰竭,患者和家屬在日常照護需要注意什麼? 心臟衰竭患者的病情容易產生變化,務必定期回診及按時吃藥,按照醫師處方藥用藥,改善不良生活習慣,避免吃太鹹、抽菸、熬夜。劉怡凡醫師強調,「適度運動對心臟衰竭患者有幫助,最好能夠每天運動。記得每天量體重,若體重變化太大就需要就醫檢查。飲食方面要限制鹽分跟水分攝取。一定要戒菸、戒酒。」 由於心臟衰竭患者常有多種共病,各種共病都得好好控制,例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高膽固醇等,都要好好配合醫師的治療。 此外,醫師會建議患者施打疫苗,例如流感疫苗、肺炎疫苗,因為感冒及肺炎皆會引發心臟衰竭惡化。 心臟衰竭團隊通常會包含哪些成員?各自扮演那些角色? 心臟衰竭牽涉許多共病,是相當複雜的疾病,需要跨領域合作整合照顧,心臟衰竭團隊成員很多,包括心臟科醫師、復健科醫師、護理師、衛教師、物理治療師、個案管理師、營養師等。   劉怡凡醫師表示,醫師主要是幫住院及門診的患者做診斷、治療;衛教師針對臨時發病患者、或對疾病認知不足、生活型態有改善空間的患者提供衛教;營養師可以指導病患的飲食控制;由於患者可能需要服用多種藥物,藥師可以給予協助;若醫院設有完整心臟衰竭中心,還會有個案管理師,持續追蹤病患回診狀況、身心狀況。心臟復健在住院時就可以開始,從住院到門診一步一步教導患者運動,心臟功能穩定下來後就要開始復健,復健科醫師、物理治療師會根據病情來設計個人化運動處方,然後再慢慢調整運動強度。住院時開始做復健指導,出院後多做心臟復健對患者最好。 每一個心臟衰竭患者都需要心臟復健嗎?有沒有任何限制? 心臟復健以國外標準『廣義』來說,包含根據病患狀況安排運動的個人化處方設計,根據年齡、心肺狀況設計運動強度,協助病患戒菸、攝取均衡營養、適度控制鹽分。『狹義』來說就是個人化運動處方設計,指導患者做一些心臟復健活動,增強患者心肺功能。 劉怡凡醫師指出,「理論上除了病情尚未穩定的住院病患,每一位患者都需要心臟復健。臨床上,醫師會先找到導致心臟衰竭原因,然後針對血管阻塞或心臟問題處理到一個階段後再開始做心臟復健。起初不能做太高強度的運動,要循序漸進。」   根據國外研究,心臟衰竭患者接受心臟復健後,可以減少病患再住院的比例。劉怡凡醫師道,「因為心臟衰竭是慢性問題,未來會有再度復發的可能,所以心臟復健可說是治療心臟衰竭的一個環節,病患按照醫師規劃的心臟復健認真執行,可以改善心肺功能,減少再住院的機會。」 然而,心臟復健目前在台灣仍不是很普遍,真正能夠執行心臟復健的地方不是那麼多,還有推廣的空間。需要心臟復健的患者很多,接受心臟復健對患者也有很大幫助,但需要專門心肺的復健物理治療師配合,而且心臟衰竭的復健風險略高一般復健,需要專業人員密切監控,這是未來可以努力的地方 振興醫院遠距照護中心,可以對心臟衰竭患者提供哪些幫助? 振興醫院遠距照護中心有護理師24小時輪值,參與遠距照護計畫的患者,遇到問題可以直接與護理師聯絡。部分心臟衰竭又有心律不整問題的患者,可以定期上傳心電圖,若有需要可以即時處理。 剛發生心臟衰竭的病患,對疾病本質與自我照顧與保健還不甚瞭解,遠距照護中心會藉由病患定時測量與回傳的血壓、血糖、體重數據,以及回報的症狀,了解病患病情,假如有心臟衰竭惡化症狀、體重上升或下降很多,或者血壓、血糖有變化,可以和醫療團隊討論與即時處理。 劉怡凡醫師表示,由於遠距照護屬於自費服務,並非全部病患都有參加。病情較不穩定需反覆住院、或者心律不整需要密切監控,這兩類病患會比較優先。若是罹病初期對疾病的認識與保養不是那麼清楚,或還有需要密切監控,亦會建議病人加入遠距照護計畫。 有專業心臟衰竭團隊的支援,可以讓患者更安心也更有信心!   原文出處

避免中風找上門 – 認識心房顫動(懶人包)

2019年08月21日
公開
188

  作者:劉育志 醫師   您可能沒聽過「心房顫動」,但你一定聽過中風!要避免中風找上門,就得了解這個在銀髮族裡發生率極高的疾病 – 心房顫動。   心臟是我們體內的幫浦,總是規則地跳動著,推動血液前進到身體各處器官。 心房顫動代表心臟失去原本的節律,變為快速不正常跳動,雖然患者可能不自覺,但久了就會帶來其他嚴重併發症。 心房顫動很常見。平均一百人裡大約有一人患有心房顫動,然而隨著年紀增長,發生率持續升高。到了六十五歲時,每二十個人就有一人患有心房顫動。八十歲的話,每十人就有一人患有心房顫動。   心臟有四個腔室與各大血管相連,正常狀況下,以每分鐘六十次到九十次的頻率規律的跳動。 每次心跳由心房啟動,再傳訊息到心室,引發心室收縮。 萬一罹患心房顫動,帶動心臟收縮的訊息異常,心房會紊亂快速地收縮,無法有效推動血液。   當心房收縮不規律,血液可能會淤積成血塊,血塊剝落後就隨著血流在血管裡流動。   當血塊被血流推進到變細的血管分支處時,血流就會被阻塞住,組織就接收不到血流,缺氧壞死,這就是中風。 因此,導致心房顫動患者死亡或重病的最大因素就是腦中風及全身性血管阻塞。   只要心房顫動形成血塊之後,血塊隨血液四處流動,就會造成大問題,流到哪裡塞住哪裡,塞到腦部就形成腦中風,也會引發腎臟中風、腸中風、及腿中風。   除了老化之外,罹患高血壓、體型肥胖、飲酒過量、或有甲狀腺機能亢進等代謝異常疾病的人都會更容易罹患心房顫動。 心房顫動時會讓心臟無法有效工作,全身各處得不到足夠的血液量,患者就會感到心悸、虛弱、暈眩、胸痛等不適。   要診斷心房顫動,通常都是用心電圖及心律紀錄器輔助診斷。 萬一確診心房顫動,治療會從兩方面著手。 一個是控制心跳速度或重整心臟節律,這方面可從藥物或電擊著手。 另一個方面是要預防血栓血塊形成,這時就要服用抗凝血劑。服用抗凝血劑時,患者務必注意要按時服藥,若醫師有交代要有藥物、食物的禁忌就要確實遵守。服用部分抗凝血劑需要抽血檢查以調整藥物劑量,若有異常出血,像是血便、血尿、或流血不止等情形就要回診檢查。 遵照醫師指示服用治療心房顫動的藥物,降低中風危險!   原文出處

存活率最差的消化道癌症 – 食道癌(懶人包)

2019年08月19日
公開
208

  作者:白映俞 醫師   食道位在胸腔,是個中空、管狀、肌肉結構的輸送道,連接咽喉與胃,我們吃東西之後,食物經過口腔咀嚼、通過咽喉,食物就通過食道,進入位在腹部的胃與小腸。 食道癌好發於50-70歲的中老年人,男性比較容易得到食道癌,從2014年的癌症公報來看,食道癌發生率的排名於男性癌症為第6位,而在女性癌症則跑到了第26位;食道癌死亡率排名於男性癌症為第5位,女性癌症是排到第21位。男女差距挺大的。所以,各位男性,請注意了!食道癌是個你務必要認識的癌症。   食道癌在東亞地區算是很盛行的癌症,那食道的細胞為何會病變成癌細胞呢?其致病因子大多和飲食習慣有關,可說是「吃出來的病」,仔細想想,這件事情大概也不會讓人太訝異,畢竟我們吃下的東西若不恰當,含有致癌物或細菌病毒,首當其衝會接觸到的身體部位就是口腔與食道,發生於這兩者的癌症當然就與飲食習慣有強大關聯。容易導致食道癌的危險因子有: ● 抽菸、喝酒、嚼檳榔 ● 常喝很熱的茶或湯 ● 體重過重 ● 患有胃食道逆流 ● 少吃蔬果的人 ● 口腔衛生不良的人   食道癌的初期患者不會感到太多症狀,若有,可能會有吞嚥困難,吞嚥時感覺到有異物感,卡卡的,甚至有梗住、噎到的困難,或感覺食物通過得很慢。(畢竟食道是有彈性的,不會一下子就完全塞住。) 對食道癌患者而言,吃東西不再是件快樂的事情,而會造成困擾,有人胃酸逆流感愈來愈嚴重,有人則因為不想吃,吃得少,體重不自覺下降。另外食道癌還可能伴隨著咳嗽、聲音沙啞、與胸痛,這類型的胸痛可能與心臟病發作的胸痛較不一樣,有時可以指出胸骨後方的明確痛點。 既然食道是輸送食物的通道,食道長癌自然會帶來食道阻塞,先是固體食物過不去,接著連液體食物都很難通過。食道癌也會造成疼痛與出血等併發症,除了食道癌腫瘤本身出血導致消化道出血之外,食道癌也可能會侵犯到周遭主動脈等大血管,導致大血管出血,這可是非常致命的。總之,食道癌是消化道癌症中存活率相當不好的一種。   若有吞嚥困難並懷疑食道癌時,醫師可以安排鋇劑食道攝影,請患者喝下顯影劑再照X光片,以看清食道內層是否有問題。也可以直接做內視鏡(俗稱的胃鏡),從患者口腔伸進細長的鏡頭,經過咽喉檢查食道,必要時再加做切片及內視鏡超音波,確定腫瘤的型態及侵犯深度。   食道癌可分成食道鱗狀上皮細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及食道腺癌(adenocarcinoma)兩大類。鱗狀上皮是食道內面表層的細胞,而這類的食道癌在整段食道都可能發生,是台灣人好發的食道癌類型。食道腺癌是分泌黏液的腺體細胞病變而成的,好發於食道接近胃之處,也就是食道下三分之一的地方。診斷食道癌時要先區分是哪一種類型,因為這會影響到治療計畫。 來看食道癌分期: 食道癌第一期:癌細胞侵犯食道內層細胞 食道癌第二期:癌細胞侵犯食道的肌肉層,還可能已經侵犯到附近一兩顆淋巴結 食道癌第三期:癌細胞侵犯超過食道肌肉層到周邊組織及更多淋巴結 食道癌第四期:癌細胞轉移到其他器官   如果能早早偵測到食道癌並讓患者接受治療,治療效果當然比較好。不幸的是,目前臨床上食道癌患者常常都是疾病晚期才知道自己罹癌,已是長久進食不順、營養不良、腫瘤擴展的狀態,治療效果並不理想。目前多用放射療法、化療、及手術治療食道癌。 如果在腫瘤很小的時候就診斷出來,可以靠內視鏡方式切除黏膜而移除,但這只適用在腫瘤很小且未侵犯他處的食道癌。但絕多數的食道癌被發現時並不是如此早期的狀態,因此醫師需要切除食道與部分的胃部,再將胃與小腸向上拉,與剩餘的食道縫合相接。有時醫師則會移轉大腸來取代,當成新的輸送食物管道。 食道癌的手術困難度高,且患者接受手術時,常已因為長期進食困難而營養不良、缺乏抵抗力了,術後併發症的機率並不低,除了常見的感染與出血這兩樣併發症以外,還會有接口滲漏(縫合的地方沒有長好,而滲出消化液或食物)的問題。 針對較晚期的食道癌,可以考慮同步採用放射治療與化療,縮小病灶後可開刀切除食道及重建輸送食物管道。無法用手術切除食道治療的話,在食道腫瘤壓迫處放置支架,撐開被壓迫的通道,或直接做個胃造口或小腸造口,都是增進食物及營養攝取的選項。   想降低食道癌的機會,要避免各種形式的煙草,降低飲酒量,別吃檳榔。避免吃太過滾燙的食物、熱湯、熱茶等,反正食物會燙口就先不吃,放涼一點再吃,超過65度以上會對組織造成傷害。少吃加工、醃漬類食品,多吃蔬菜水果,維持適當體重與口腔衛生,若有胃食道逆流的困擾,不要自行服用成藥,要尋求醫師的專業幫助,以免狀況惡化讓食道細胞長期發炎。   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