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照護線上

醫師團隊擔任編輯,提供實用、高品質的衛教資訊。

醫師團隊擔任編輯,提供實用、高品質的衛教資訊。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肺癌治療 重點解說

2020年09月02日
公開
385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很高興請到黃明賢教授來到照護線上。 劉育志醫師:我們想要請教黃教授的是,現在的肺癌在治療上大概的策略是怎麼樣? 黃明賢醫師:早期肺癌可以開刀的我們盡量要去開刀,如果是不能開刀的,治療的方式也有化學治療,如果有基因突變可能會進入到標靶治療,依據每個基因突變的不同,可能會有不同的標靶治療方式。 黃明賢醫師:肺癌有肺腺癌、鱗狀上皮細胞癌、小細胞、大細胞等等,如果是肺腺癌的話,我們要進入到基因的檢查,它的基因也分的非常多,比如有EGFR的突變,也有ALK的突變,也有ROS1、BRAF等等,每個基因突變可能所用的藥物會不一樣。 劉育志醫師:我們在進行基因檢查的時候,通常醫師會怎麼建議患者? 黃明賢醫師:第一個就是在初診斷的時候,我們要把肺癌的細胞基因檢查出來,另外一個就是,病人在治療當中有復發或是惡化,我們需要再一次做基因檢測,當然再一次做基因檢測也可以從切片,現在的抽血,比如說我們做一種次世代的核酸定序的檢查,就是NGS,這個從血液中也可以得到。 劉育志醫師:請問黃醫師我們現在標靶藥物有非常多種,在這些標靶藥物有什麼樣的差別? 黃明賢醫師:ALK的標靶藥物,至少有第一線、第二線、現在有第三線,這麼多標靶的藥物,哪一個比較好,要經由NGS或基因檢測,來做最好的對應的選擇治療。 劉育志醫師:在治療過程中,常見的副作用大概有哪些? 黃明賢醫師:當然化學治療有掉頭髮,血球會被破壞,白血球、紅血球等等,有的會發燒、有的會拉肚子,這些都會。 黃明賢醫師:標靶也有標靶的副作用,比如說口腔會潰爛,然後皮膚會長痘痘、青春痘,他的指甲有甲溝炎,然後皮膚會比較乾燥,我想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 劉育志醫師:如果副作用發生的時候,醫師大概會給予哪些協助? 黃明賢醫師:我們會針對副作用的程度,譬如說拉肚子我們會給他止瀉藥,嚴重的當然需要住院,需要我們多團隊,請皮膚科、胸腔科、新陳代謝科,一起做多團隊的討論。 黃明賢醫師:舉一個年輕的男性,他30幾歲,有一天他覺得會喘,我們幫他照X光發現,肋膜積水、心臟也變大,我們把胸水抽出來化驗,是一個肺腺癌,這個病人有送NGS的基因檢測,確定是一個ALK突變,針對他的ALK突變,我們給他用藥,發現胸水就退了,心包膜的積水也隨著退,現在這個病人已經吃了兩年標靶藥物,病人還是可以上班,如果是肺腺癌建議趕快做基因檢測,才可以找到對應的可以治療的藥物。 黃明賢醫師:早期肺癌要怎麼發現,我想最重要的是要定期做胸部X光,現在大家可以在報章雜誌看到,有低劑量的電腦斷層,它有一個檢查的條件,譬如這個病人以前有抽菸,他雖然戒菸了,也需要做低劑量的電腦斷層檢查,另外一個就是跟你有血緣關係的親屬,如果他有肺腺癌,這個也是列入一個條件,才可以達到「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目的。 劉育志醫師:如果要做這些檢查,哪些醫院可以執行? 黃明賢醫師:一般現在醫學中心是沒問題,然後區域醫院、地區醫院,都可以進行檢查,像我們義大大昌醫院,雖然是一個地區醫院,它具有醫學中心設備的水準,再加上我們的病人數不像醫學中心這麼多,反而是一個便利病人,可以迅速地得到檢查結果。 劉育志醫師:謝謝黃醫師來到照護線上,我們下次再見,掰掰! 黃明賢醫師:掰掰,謝謝! 原文出處

讓人痛不欲生的胰臟炎(懶人包)

2020年08月31日
公開
308

作者:白映俞 醫師 胰臟炎就是胰臟發炎後造成的疾病,可能是急性或慢性的,這個病輕則不需治療,自行會好;但嚴重的時候,胰臟炎甚至會要人命。究竟胰臟在哪?負責哪些消化功能?為什麼會發炎?就讓我們今天來看仔細。   胰臟位於上腹部,是躲在胃後方的一個狹長型器官,胰臟內主要的胰管通道會運送消化液到十二指腸。   胰臟雖然不像肝膽腸胃那樣「有名」,不是我們日常生活常聊到的器官。然而胰臟卻負責了很多重要功能,一個是外分泌,一種是內分泌。 胰臟的外分泌功能就是分泌多種酵素,這些消化酵素會隨著胰管進入十二指腸,幫助腸道內的消化,是不是很重要呢! 再來看看胰臟的內分泌功能,就是要調控血糖!哇!你一定聽過胰島素、升糖素等荷爾蒙,這些可都是胰臟分泌的,若胰臟分泌的胰島素不夠,可是會造成糖尿病呢!(你有糖尿病嗎?)   我們剛剛說過,胰臟會運送消化酵素到十二指腸幫助消化。倘若這些消化酵素還沒去到十二指腸,而是在胰臟裡面就被「活化」的話,胰臟就會承受不了,引起發炎反應,那就是胰臟炎啦。 所以啦,胰臟是「分泌消化酵素的地方」,但不是「消化反應該進行的地方」。弄錯就不行!想想看,生產炸彈的工廠,不應該是讓炸彈爆炸的戰場,一弄錯,工廠本身可是會被炸得體無完膚的。 急性胰臟炎常會讓患者痛不欲生,因為那種上腹痛真的很痛,還會延伸到背部。一碰上腹部也會很痛,患者常無法躺平,只能縮著身子。 常有患者誤以為自己是胃潰瘍造成的胃痛,想說「吃點東西會比較好吧」而進食,不過,胰臟發炎時若再繼續吃東西,患者還會更痛。 除此之外,噁心嘔吐、發燒、心跳加速也是胰臟炎的常見症狀。   那究竟為何胰臟會發炎呢?可以分成兩個原因。一是胰管阻塞或斷裂,另一則是胰臟細胞受傷。 大家再回想一下剛剛的製造炸彈的比喻。為什麼砲彈還沒送到戰場就爆炸了?就是運送的路徑受阻或斷裂(就像胰管阻塞或斷裂),砲彈送不過去,就在工廠爆炸。或是工廠內部出了問題(就像胰臟細胞受傷),砲彈就自爆啦! 至於胰臟管路受阻的原因,最常見的就是被膽道結石阻塞,或者是腹部受到外傷或接受手術,導致胰管斷裂。   再來說到「工廠內部出了問題」這點,代表胰臟細胞受傷,最常見的原因是酒精!喝酒過量很容易引發胰臟炎! 另外高三酸甘油脂、高血鈣、病毒、抽菸等問題也會破壞胰臟細胞,造成胰臟炎。 嚴重的胰臟炎除了讓人感到痛不欲生,還會引發感染、器官衰竭、營養不良、糖尿病、胰臟癌等諸多併發症,甚至可能導致死亡,大家不可不慎! 在胰臟炎急性發作時,醫師會先請患者禁食,並用輸液等維持患者生命徵象,並要找出胰臟發炎原因,看是需要手術處理膽道胰管問題,或要請患者戒酒、治療高血脂等其他疾病。我們之後再詳細說明。 原文出處

心室顫動很要命,預防猝死的行動AED-植入式心臟去顫器

2020年08月26日
公開
298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心臟有四個腔室,上方腔室為「心房」與下方的「心室」。每一次的心跳,心房會先收縮,把血液推進到心室,再由心室收縮,將血液推進到主動脈送往全身。心臟肌肉的收縮,是藉由電氣傳導系統精準節律控制。 容易導致猝死的心室顫動 不難想像,當心臟電氣傳導系統出差錯時,就可能引發大問題。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任陳文鍾教授表示:「心因性猝死的患者中,最常見的是心室頻脈與心室顫動所導致。」 心室顫動發作時,心室肌肉迅速收縮,但卻非常混亂、不規則,心臟像在顫抖一般,無法有效率地推動血液,等於失去功能,無法再把血液送往身體各器官。人體腦部缺氧,很快便會失去意識,若未及時救治,短時間內將會死亡。 心室顫動是最嚴重的心律不整,一旦發作極可能導致猝死。 為何會出現心室顫動呢? 「引發心室顫動的原因,大致上可以分成幾類,」陳文鍾教授解釋道: 1. 第一類 : 心肌缺血 此類病人占絕大部分,最大原因是冠心病或心肌梗塞導致心肌突然缺血、缺氧,或心肌組織產生疤痕,造成異常放電,導致心律不整,心臟收縮可能變得混亂、不規則,甚至演變成心室顫動。 2. 第二類 : 心臟衰竭 當心臟因為衰竭而擴大,造成心肌承受較大的張力,也可能導致異常放電,進而惡化為心室顫動。 3. 第三類 : 先天性心臟細胞膜離子通道病變 先天性心臟細胞膜離子通道異常屬遺傳性病變,像是布魯蓋達症候群︑心律QT延長症候群等,也會誘發心室顫動,導致患者猝死。 哪些人要小心心室顫動? 陳文鍾教授指出,曾有心臟病發疾病史的患者絕對要特別小心,像是曾有心肌梗塞、心臟衰竭、心室顫動、心肌肥厚、先天性心臟病等問題都會影響心肌電位傳導,造成心室顫動。尤其當這群患者在運動後、情緒激動、或早上起床時,交感神經比較興奮,更容易誘發出心室顫動。 「另外,可以詢問家裡的長輩、親屬間,是否曾經有昏倒、猝死的病史。」陳文鍾教授提醒道:「大部分心臟細胞膜病變的患者與遺傳有關,也就是說患者的親屬、長輩很可能曾因為同樣的狀況猝死。」 若體內鉀︑鎂離子等電解質濃度異常,使用古柯鹼、安非他命等毒品,都會增加心室顫動的發生機率。 發作前沒有明顯徵兆,讓人措手不及 心室顫動很致命,但在發作之前,患者可能沒有任何明顯徵兆,偶爾有些胸痛、心悸、頭暈、噁心、或運動後容易喘不過氣等不適。 有些患者本身因心臟衰竭所苦,運動耐受度很差,晚上睡到一半需要坐起來喘,腳也容易浮腫。   陳文鍾教授道,當心律不整發作之際,患者可能會覺得心臟突然跳很快,並感到頭暈。部分患者能在30秒內回復正常,但假使心室頻脈/顫動持續超過30秒,就可能造成昏厥,失去意識。 搶救心室顫動患者分秒必爭,必須立刻施行心肺復甦術,並使用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AED),趕在腦部與其他器官因缺血、缺氧而壞死之前,恢復正常的血液循環。 如何預防心室顫動發作? 由於心室震顫可能帶來失能或猝死,我們就得積極辨認出這些很有可能發作心律不整的族群,並事先預防,才有機會降低猝死的風險。 陳文鍾教授道,容易發生心室顫動的族群大多有心臟問題,而這些狀況經常與三高,也就是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脫不了關係,務必要針對三高的問題作治療,建議要戒菸,控制糖化血色素於7%以下,低密度膽固醇的數值於70以下,並把血壓控制於130/80mmHg以下。   若已有冠狀動脈阻塞問題,特別是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一定要按時服藥,減少再次梗塞的機會。心衰竭患者需要遵從醫囑按時服藥,定期回診做心電圖︑心臟超音波等追蹤。 「正常人的心臟射出率有55%以上,而當心臟衰竭患者的射出率僅剩35%以下時,就是左心室功能明顯異常,」陳文鍾教授特別叮嚀著:「心臟功能僅剩正常的六成左右,容易出現心因性猝死,這時就建議患者裝上植入式心臟整流去顫器,像是行動AED,及時救回性命。」 持續監測心跳、及時救命 植入式心臟整流去顫器的大小比名片盒還小,醫師先在患者左鎖骨下做個切口,接著把導線植入到心臟內,並把整流去顫器埋在皮下,再進行縫合,手術時間約一個小時。 植入式心臟整流去顫器能夠持續偵測心跳節律,若偵測到心室顫動,心臟整流去顫器就會自動釋放一個足夠的能量去刺激心臟,讓心臟跳回原本規律的節奏,如同行動AED。在預防猝死方面,心臟整流去顫器比藥物有效許多。   植入心臟整流去顫器的患者,需要定期回到醫院檢查,醫師能從去顫器的紀錄中看出患者於某月某日某時某分某秒,發生了怎些的心律不整,以及去顫器作了怎些的處置。透過分析這些紀錄,醫師就能評估患者是否需要調整藥物控制心臟疾病,或是否需要使用心導管去燒灼經常亂放電的心肌,並能適時調整心臟整流去顫器的設定。 「若患者心室功能很差,原本就有心室心律不整,甚至發生心室顫動被急救過」,陳文鍾教授建議:「本身有昏倒或有猝死的家族史,都要考慮利用植入式心臟整流去顫器(行動AED),降低猝死風險。」 醫師叮嚀,日常保養重點 陳文鍾醫師提醒道,裝有心臟整流去顫器時,要注意避免強力磁場干擾,手機不要放在胸前口袋。在家中使用微波爐、洗衣機、收音機、遙控器等電器都沒有問題。 就醫時,務必主動告知醫護人員,經過機場安檢時,也要先告知海關人員。商店前若有電子監測器,直接經過是沒問題,但若持續久留電子偵測器發出的電波可能會干擾心臟整流去顫器。   想維持心臟的健康,大家要保持良好飲食習慣,多吃蔬菜、水果、全穀類、以及優質蛋白質,調味時避免添加過多的糖、鹽、以及脂肪,才能減少心血管疾病的機會。 「我都很建議患者保持運動習慣,」陳文鍾教授說:「每個星期至少作三到四次的運動,每次運動30分鐘,做到自己有心跳變快的感覺。萬一運動後會覺得虛弱、力不從心,就需要降低運動強度。」 陳文鍾教授也提醒患者,一定要趕快戒菸,持續監控血壓與血脂,並按時服藥,才能維持心臟功能。   原文出處

半夜鬼壓床?!糖尿病患者的噩夢—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痛

2020年08月24日
公開
310

作者:醫藥新知 家中糖尿病長輩是否常抱怨手腳麻、刺痛,甚至有蟲爬感,亦可能像被「電到」的感覺?這些影響生活品質的惱人症狀,其實有可能是糖尿病的併發症–周邊神經病變上身! 糖尿病患者應提高警覺注意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痛(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Pain, 簡稱DPNP)症狀,並定期接受神經病變及足部檢測,及早接受正確診斷及治療,遠離截肢的威脅。 五大症狀麻刺燒緊電!近3成患者因疼痛夜不成眠 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DPNP)症狀的表現方式因人而異,臨床症狀通常表現於兩側手指、手掌、腳趾、腳掌,且會往軀幹蔓延,多數患者會出現麻木感、針刺般疼痛、燒灼感、緊束感疼痛、觸電般疼痛及蟲爬感等症狀,這種神經痛的現象在夜晚、天氣太冷或太熱時會更明顯,嚴重情況下患者四肢末端局部組織會嚴重潰瘍、壞死,最終必須面臨截肢,此外,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DPNP)也會造成長期倦怠、心情憂鬱,以致生活品質低落。 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痛(DPNP),與年齡、糖尿病病期,血糖控制不等均有關係,好發於四肢末端。經研究證實,隨著罹病時間增加,高達五成的糖尿病患者將發生糖尿病神經病變,而其中約二~三成的糖尿病患者會因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引發疼痛,甚至痛到難以入睡、影響行走能力等。而其疼痛無法透過一般止痛藥處理,若患者身體出現疼痛情況,應立即就醫檢查,切勿聽信坊間或網路資訊,擅自服用來路不明的藥物。 糖尿病神經病變所引發的周邊神經痛,是身體發出的警訊,必須及早就醫找出根源。據統計顯示,約有12.5%的糖尿病患者未曾向醫師提及疼痛症狀,39%患者的疼痛問題沒有得到適當的治療 。 根據美國糖尿病學會2015年提出的臨床建議:第二型糖尿病患在首次確診後,每年應定期接受糖尿病神經病變檢測;而第一型糖尿病患則應在確診5年後,每年定期接受檢測, 糖友平日除積極控制血糖之外,也應注意足部照護,定期接受足部及周邊神經病變檢測。呼籲糖友切勿再默默忍痛! 影帝蔡振南加持!DPNP衛教微電影首曝光 為提高糖友對周邊神經病變痛的認知,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與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偕同年度衛教大使蔡振南拍攝【藍襪子_DPNP_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痛】微電影,於今年8/19正式上線推出。 影片調性搭配鬼月,以較驚悚懸疑的風格開場,搭配蔡振南的親切解說,希望喚起民眾對DPNP的重視。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曾於2016世界糖尿病日推動診間「藍襪子活動」,主動為糖尿病友進行DPNP檢測,總計有超過上萬名病友參與。 今年為延續宣導,特別邀請蔡振南出演微電影,呼籲糖友定期檢查,並推廣及早診斷、治療之重要性。 詳細影片內容請至Youtube搜尋「DPNP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痛」或掃QR Code觀賞。     原文出處

症狀千變萬化、全身受影響的多發性硬化症,醫師圖文解說

2020年08月21日
公開
346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多發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簡稱為MS)是一種自體免疫性中樞神經系統疾病,也就是發生於腦部與脊髓的疾病。多發性硬化症與撞到頭、車禍這類外傷無關,而是一種免疫系統失調產生破壞自體中樞神經的疾病。 讓神經短路的自體免疫發炎疾病 我們的神經纖維表面覆蓋著一層「髓鞘」,髓鞘可以隔絕相鄰的電氣傳導,減少干擾,讓神經纖維傳導速率變快。這原理類似家裡的電線,銅線外圍會包覆一層絕緣外皮,就是為了減少電流傳導時受到干擾、耗損。 多發性硬化症患者體內有些免疫細胞出現異常,會導致發炎並攻擊、破壞包覆神經纖維的髓鞘,就像是包覆電線的絕緣外皮變得破損、劣化,裸露的銅線容易發生短路那般,中樞神經的神經傳導也會因為髓鞘被破壞而發生「短路」,失去正常神經功能。 高雄長庚神經內科部神經肌肉疾病科蔡乃文主任表示,免疫系統的攻擊是隨機的,因此神經受傷的地方在中樞神經系統的各處都可能出現,受損的位置不只一處,會影響很多不同的神經部位,所以我們會稱之為「多發性」。每次攻擊後,都會讓神經髓鞘發炎受傷,癒合後留下疤痕,也就是所謂的病理上的斑塊,或說「硬化」。因此,從多發性硬化這個病名我們可以理解到,患者的神經纖維留有不少疤痕。   「多發性硬化症容易發生於20歲到40歲的族群,」蔡乃文醫師指出,「而且以女性患者居多,女性與男性的比率大約是2:1。」 在台灣,有罕病登記的多發性硬化總患者數約為1900人左右,算罕見疾病,但這個疾病在西方國家的患者比較多,尤其是緯度較高的國家。 多發性硬化的症狀千變萬化、全身受影響 多發性硬化症可能侵犯腦或脊髓的任何一個部位,也因為每位患者髓鞘受傷的位置不盡相同,症狀可說是千變萬化。侵犯到視神經,患者會抱怨視力模糊;侵犯到大腦,患者可能表現出運動功能受損、肢體無力,讓人誤以為是中風。有患者會頭暈目眩,有人講話大舌頭、口齒不清,有的則是失去平衡感。如此多樣化的症狀代表著視神經、運動神經、感覺神經或脊髓的受損,也因為臨床上病徵多、疾病認知度低,經常延誤確診的時間。 值得注意的是,多發性硬化症是會反覆發作的疾病。蔡乃文醫師表示,「多發性硬化症的每一次發作,都可能侵犯到不同部位,並帶來不同的症狀。」 時好時壞、經常復發的多發性硬化症 約七、八成的多發性硬化症患者屬於「復發緩解型」(Relapsing-remitting Multiple sclerosis,簡稱RRMS)。患者於疾病發作時會表現出不同的症狀,但在一兩個月後症狀緩解、狀況漸漸變好,甚至恢復到正常。 「另外一小部分的患者會在症狀復發之間,狀況持續變差,」蔡乃文醫師說,「這群患者大約佔了15%,屬於次發進展型的多發性硬化症(Secondary progressive Multiple sclerosis,簡稱為SPMS)。」 多發性硬化症要積極控制,延緩病情 目前尚未有方式能治癒多發性硬化症,不過有許多藥物可以穩定並緩解病情,透過積極的藥物治療,可以減少復發或新病灶的產生;平日多做運動與復健,能盡量維持正常的活動功能,也要學會與疾病共處,對生活品質改善很大。 在藥物治療方面,這幾年來可說是進步很多。蔡乃文醫師表示,過去只有干擾素之類的針劑能被用來治療多發性硬化症,患者得每天或隔天替自己打針。近幾年來,陸續有不少口服藥物出現,患者可以靠吃藥控制多發性硬化症,減少復發機會,比較方便、也不用挨針。目前健保核准的藥物已有七、八項,接下來還會有新的藥物陸續引進台灣。根據患者病灶、病情不同與個人情況差異,醫師會與患者討論來選擇適當的藥物。 「一定要提醒患者,不可擅自停藥!」蔡乃文醫師叮囑著:「不要因為吃藥吃半年沒發作,就以為病好了,而自行停藥。那有可能面臨很嚴重的復發!」 運動復健要循序漸進、量力而為 多發性硬化症會影響身體多處的功能,因此每次急性發作之後,應該盡早進行復健。通常在急性發作穩定之後,便可視患者症狀安排適當的復健計畫。尤其針對肢體無力、緊繃、痙攣等狀況,復健治療會很有幫助。 在多發性硬化患者身上,可能就不適用大家平時熟知的「運動三三三」,也就是每週運動三次、每次三十分鐘、心跳達133下這樣的運動標準。最重要的是要針對個別患者的狀況擬定運動處方,例如當患者的平衡系統受損,就不該叫他去做打球、騎腳踏車這類型大量講求平衡感的運動。 「曾經有患者到健身房去,看到別人練重訓就跟著練,結果一個禮拜就受傷了。」蔡乃文醫師提醒,「復健與運動一定要考量病情及身體能否負荷,有些患者很心急,想要趕快恢復身體功能,反而容易運動傷害。重點就是,復健運動要量力而為、循序漸進。」   一般而言,有氧運動有助於改善體力,維持心肺功能;徒手或借助器材進行阻力訓練,能改善肢體無力;水中運動有助於訓練協調能力,改善平衡感,水中的阻力可以訓練肌力,而且冷水能帶走熱量,運動後體溫不至於升高,可減輕疲勞感。 由於每個人的症狀、嚴重度皆不相同,醫師會和患者一同評估,找到合適的運動菜單,漸進式地訓練。 「按摩與伸展就比較適合大部分的多發性硬化症患者。」蔡乃文醫師說:「當肌肉過度緊繃,會引發疼痛不適。靠著居家伸展活動舒展關節與肌肉,很緩和,也不會造成心肺負擔,對關節的活動度與減輕疼痛都有幫助。」 運動時務必注意安全,平衡感較差的患者要預防跌倒受傷。無論從事哪一種運動,請隨時留意環境溫度,最好能保持涼爽舒適,而且要記得隨時補充水份。 運動復健,對身心都好 蔡乃文醫師回憶道,有位患者已罹患多發性硬化症超過10年,反覆發作過好幾次,也留下一些神經學症狀,走路比較不方便,需要拿拐杖,走一小段路就需要停下來休息。患者的家庭支持還不錯,家人都能陪伴她正向面對多發性硬化症,幫她安排了運動復健的課程,雖然她能做的運動有限,不過相當認真學,在家也都不斷練習。 「我發現她的整體狀況,包括肢體僵硬的程度、走路的平衡感,都有明顯改善。另一個最重要的是,她的情緒、心情,也都跟著變好了。」蔡乃文醫師說,「多發性硬化症患者,大部分會伴隨一些憂鬱、焦慮的狀況。畢竟當病情反覆發作,對一個人來講是很大的壓力。患者不知道該怎麼辦,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會變差?」 運動復健、參與活動,除了對身體的症狀有幫助,能改善肢體的肌力、僵硬度,同時也對心情的改善有益。患者很開心能夠來參加活動,也感覺到自己漸漸進步,然後醫師又能調整運動處方,讓他繼續練習。 這些活動,其實不只是對病患有利,家屬也能參與其中,可以幫忙、也可以一起做,進而促進情感交流、家庭和諧。 貼心小提醒 蔡乃文醫師提醒道,很多患者或家屬有進補的習慣,然而多發性硬化症是自體免疫疾病,要避免食補、藥補,任意進補反而會加重病況,甚至導致復發。 採取均衡、清淡的飲食,減少身體氧化壓力,對免疫系統的平衡會比較好。平時作息要規律,不要熬夜、不能太累,搭配適當的運動復健,改善肌肉僵硬與肌耐力,按時回診並依照指示服藥,才是面對疾病的最佳方式!   原文出處

血糖多少才OK?糖尿病問題多,醫師圖文解說

2020年08月19日
公開
6736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醫師啊,我從前體檢的血糖好像有一點超標,算不算糖尿病?需要再驗嗎?我平時都沒有不舒服,應該沒關係吧!」一到診間坐下,中年大叔就開口詢問:「我應該是健康的胖子,雖然這顆肚子消不下來,不過假日都有出門散步運動,體力還不錯。」語畢,滿意地拍拍自己的肚子。 其實,所有超過45歲的成年人,都需要接受血糖檢測。若年紀未達45歲,但有體重過重(身體質量指數BMI超過25 kg/m2)且有高血壓、妊娠糖尿病、或缺乏運動等狀況,也要抽血檢查血糖。 彰化基督教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鄭畬方醫師表示,常用的糖尿病診斷標準有幾個。 第一個是「空腹血糖值」,在空腹八小時後抽血,正常狀況血糖值應小於100 mg/dL,若血糖值超過126 mg/dL就算糖尿病。 第二個是「隨機血糖值」,正常會於140 mg/dL以下,若超過200 mg/dL且合併有多吃、多喝、多尿等症狀,建議進行口服糖水測試,來診斷糖尿病。 第三個常用的標準,是抽血檢驗「醣化血色素(簡稱為HbA1C)」,醣化血色素代表患者三個月內平均的血糖值,正常的標準是在5.7%以下,若發現數值超過6.5%,則代表罹患糖尿病。   糖尿病常常沒有症狀! 血糖剛開始超標時,患者幾乎都不自覺,沒有任何不適,大家常聽到的「多吃、多喝、多尿」三多症狀,往往要到血糖值高到一定程度才會跑出來。因為缺乏明顯症狀,使得很多患者會輕忽血糖的重要性,可能會誤以為不控制好血糖也沒有關係。 為什麼會建議即使沒有症狀也該抽血檢查呢?鄭畬方醫師提醒道,糖尿病其實很傷身體,這些問題可以是急性發作,也可能慢性侵襲、破壞身體各個器官。 當血糖值超過600mg/dL,糖分、水分將隨著尿液排到體外,患者會表現出多尿、脫水、呼吸急促,嚴重甚至會昏迷、死亡,這是所謂的「糖尿病高滲透壓症候群」。 當血糖值超標,全身器官都會受影響,無論大血管或小血管都遭殃。因為,處於血糖過高的狀態下,身體就像泡在糖水裡,血管壁會慢性發炎、變得脆弱。當血管不健康,血流減少,就無法順利輸送足夠的氧氣、養分到各器官去,器官的功能就會愈來愈差,諸如心血管疾病、視網膜病變、腎臟功能惡化、傷口不容易癒合等狀況會一一浮現。   「患者可能抱怨眼前出現黑影,這是視網膜病變。」鄭畬方醫師說:「抱怨手麻、腳麻、感覺異常,代表神經病變。尿液變少,代表腎臟病變。這些都是糖尿病5年、10年、20年以後帶來的問題。」若平時沒有好好控制糖尿病,經年累月下來,患者就得面對中風、心肌梗塞、失明、洗腎、截肢等糖尿病帶來的併發症。 血糖多少才算達標? 當患者抽血檢查確診糖尿病後,需要趕緊透過飲食、運動、與藥物三個方向來努力穩定血糖。 糖尿病患者身體控制血糖的能力較差,不僅容易出現高血糖,也很容易低血糖。因此血糖控制的目標是空腹血糖至少在130mg/dL以下,飯後血糖在160mg/dL到180mg/dL以下,而糖化血色素則最好於7%以下,年輕一點的患者最好控制在6.5%以下。 鄭畬方醫師建議,所謂飲食控制,並不是「吃的量少就是好」,而是要學會選擇食物,例如泡麵雖然只有一小碗,但是對血糖控制不利。運動方面,要考慮到運動的時間、強度、和頻率,若只有散步、甩手,運動量恐怕不太夠。 有些患者即使認真做運動、控制飲食,血糖值還是降不下來,這可能就與基因、體質有關,若胰臟功能退化太快,就需要輔以藥物,才能讓血糖達標。 藥物選擇多,幫助控血糖 目前已有很多種類的藥物可以幫助控制血糖,藥物作用機轉各自不同。 鄭畬方醫師解釋道,磺醯尿素類藥物(Sulfonylurea)能促進胰島素分泌,雙胍類藥物(Biguanide)能避免血糖高時繼續釋放肝醣、增加胰島素的敏感性,第2型鈉-葡萄糖轉運蛋白抑制劑類藥品(SGLT2 inhibitor)能促進腎臟排出糖份。 還有一種藥物與「腸泌素」有關。「腸泌素」是體內自然分泌的荷爾蒙之一,我們進食後,腸道就會分泌腸泌素,腸泌素會透過血液循環全身,影響多個器官,包括胰臟、肝臟、胃、中樞神經等處都能發生作用。 腸泌素能促進胰臟分泌胰島素,幫助細胞利用及儲存血糖,來降低血糖值;腸泌素也會通知胃部:「現在小腸有東西了!請蠕動慢一點!」可延緩胃排空的速度,讓食物待在胃裡面時間久一點;腸泌素也會提醒中樞神經:「食物已經抵達腸子,不要再吃囉!」,讓人有飽足感,減低食慾。   「因為具有多重機轉,使得腸泌素能改善血糖控制,也有助於控制體重。」鄭畬方醫師道:「體重若能減下來,體內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度會增加,血糖控制又能更好。」透過這幾項直接與間接的機轉,幫助患者穩定血糖。 研究發現腸泌素這類藥物對心血管疾病也有幫助,能減少中風、心肌梗塞等心血管事件發生的機會。因此針對飯後血糖較高、有心血管疾病風險、或體重較重的糖尿病患者來說,可考慮使用腸泌素類藥物。 腸泌素的使用方式和胰島素類似,患者可以在家自行注射。過去的腸泌素需要一天施打兩次,後來有一天施打一次的劑型,現在有一週施打一次的劑型,便利性大為提升。 貼心小提醒 鄭畬方醫師提醒道,想要把血糖控制好,飲食控制、規律運動、按時用藥三者缺一不可。該使用何種藥物、該不該打胰島素或腸泌素,可以和醫師好好討論,根據血糖控制的狀況,選擇合適的方式。平時保持血糖穩定才能減少急性、慢性併發症發生的機會。 原文出處

夏天太熱穿不住彈性襪,靜脈曲張怎麼辦?醫師圖文解說

2020年08月17日
公開
216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站一下,你就開始覺得小腿腫脹痠痛了嗎?腳上是否有扭曲糾結、好似蚯蚓般的突起呢? 隨著年紀漸長,很多人會發現自己「浮腳筋」的狀況愈來愈嚴重,站一會兒就覺得腿部腫脹、不舒服,突起的靜脈愈來愈扭曲,有時皮膚還會出現色素沉澱,甚至是難以癒合的潰爛。這,就是靜脈曲張。 談到腿部靜脈曲張的成因,台北及桃園長庚醫院皮膚科張學倫醫師道:「因為人是兩隻腳站立的動物啊!」 人體的血液循環很奧妙,心臟收縮將血液送入動脈,讓血液送往各個器官,然後血液再循著靜脈流回心臟。然而,送往我們雙腳的血液若要流回心臟,得經過一條相當遙遠的路途,需要靠著靜脈周遭腿部肌肉的擠壓,推動血液往心臟的方向前進。為了抵抗地心引力,靜脈血管裡具有「靜脈瓣膜」,當血液因為重力往下掉時,靜脈瓣膜會關閉,讓血液只能循著單方向由下往上流。 但是,從下肢靜脈到心臟的距離較遠,如果平時活動量比較少,或常常久坐、久站,都會讓血液鬱積於下肢靜脈裡,持續承受壓力的瓣膜可能損壞、閉鎖不全。 你是靜脈曲張的好發族群嗎? 一般會產生靜脈曲張的族群可分成兩部分,第一種是先天性,與年紀、遺傳有關。靜脈曲張比較容易出現在銀髮族身上,畢竟當我們年齡增長,血管漸漸失去彈性,瓣膜功能也變得較不健全,導致靜脈血液容易鬱積在腿部。「臨床上會見到有些患者很年輕,二、三十歲就有很嚴重的靜脈曲張,」張學倫醫師表示:「這些人幾乎都有家族史,也就是體質較容易發生靜脈曲張。」 另一部分則是後天引起的,假使平時工作需要久坐或久站,像是上班族、老師、護理師、空服員等,都是容易讓血液滯留於下肢靜脈的高危險群。另外,體重過重、懷孕也是靜脈曲張的高風險因子。少數患者則是因為腿部曾經受傷過,經歷車禍、骨折等嚴重撞擊,腿部靜脈瓣膜遭到破壞,而引發靜脈曲張。 腿部靜脈曲張不僅是美觀問題 談到靜脈曲張,大家的第一個反應可能是:「腿部靜脈扭曲,不太好看。」當腿部表面爬滿了糾結的血管,確實會破壞美觀;然而因為靜脈曲張就診時,醫師關心的可不只是外觀。醫師通常會用超音波評估,確定靜脈曲張的原因是否有大隱靜脈、小隱靜脈、或穿透枝的受損。若確認是因為主幹靜脈功能異常而造成的靜脈曲張,屬於嚴重型,需要審慎評估治療的必要。若無,則稱為外觀型。 靜脈曲張發生時,代表靜脈血液長期鬱積於腿部。「其實就像水溝的水,如果積在那裡流不出去,就會臭掉、爛掉。」張學倫醫師提醒道:「積在腿部靜脈的血液,也會產生慢性發炎反應,讓皮膚出現色素沉澱,再久一點,就形成潰瘍;除此之外,鬱積的血液還會形成血栓,增加肺栓塞的風險。」 腿部靜脈曲張可以分成幾個階段,當血液循環不良,患者會出現痠、痛、麻、癢、抽筋、腫脹等不適,靜脈血管會愈來愈明顯、愈來愈扭曲變形。皮膚漸漸出現色素沉著、發炎、甚至難以癒合的潰瘍。 最麻煩的是,長期鬱積的血液會在血管內形成血塊,這就是所謂的靜脈栓塞,將進一步阻礙血液的流動。萬一靜脈血塊脫落流回心臟的話,可能塞住肺動脈,引發嚴重的肺栓塞,讓患者突然喘不過氣,更危及性命。 根據張學倫醫師的研究,以台灣二十多萬位患者來做統計分析,發現靜脈曲張患者出現血栓的機率比一般人多五倍,出現肺栓塞機率會多兩倍。所以,千萬不要輕忽靜脈曲張。 如何治療腿部靜脈曲張? 目前並沒有用來直接治療靜脈曲張的口服藥,僅能改善腫脹、痠麻等不適。想治療腿部靜脈曲張,得要考慮微創治療。 外觀型的靜脈曲張可以用表皮雷射或硬化劑來改善外觀,若屬於主幹靜脈受損的嚴重型,就要考慮處理掉已經病變的靜脈。張學倫醫師解釋道,「處理掉受損的靜脈,才能讓血液往功能正常的靜脈回流。」 處理病變靜脈大概有幾種作法,一種是「傳統靜脈剝除手術」,在全身麻醉狀態下剝除受損的血管,效果較持久,但是傷口較大,術後併發症較多,患者恢復期也比較長。 一種是「血管內燒灼術」,患者接受局部麻醉後,醫師將導管放入病變的血管裡,用雷射或射頻燒灼血管。治療時間較短,也能很快恢復,術後患者需要穿著1到3週的彈性襪。因為是使用熱能燒灼,少數病患可能出現組織灼傷,附近的皮膚也可能會受到刺激,而產生黑色素沉澱。   還有一種作法是「靜脈膠水閉合術」,患者接受局部麻醉後,醫師將導管放入病變的靜脈裡,接著開始注入膠水,讓血管閉合、黏起來、失去作用。 「聽到膠水,大家可能有點訝異,」張學倫醫師道:「其實在七十多年前就有人利用組織膠水來黏合傷口,某些腦部血管病變也可以使用組織膠水來處理。」 由於靜脈膠水閉合術並非透過熱能燒灼,較不會疼痛,沒有組織灼傷或神經損傷的風險,外觀上不會有色素沉澱的問題。加上術後不需要穿著彈性襪,非常適合那些無法穿著彈性襪的患者,像是工作環境不適宜、容易濕疹、有特定衣著需求、或手部較無力不方便穿彈性襪的老年人。 腿部靜脈曲張日常保養重點 接受治療之後,日常保養很重要,因為腿部的其他靜脈還是可能出現新的靜脈曲張,所以要避免血液鬱積於腿部,減少靜脈曲張的危險因子。 患者如果有體重過重的問題,建議要減重。生活中盡量避免久坐、久站,若是工作需要維持固定站姿,可以穿上彈性襪。「只不過台灣實在很熱,大家往往穿不住彈性襪,」張學倫醫師直言:「有些人因為悶熱流汗,穿了幾天就冒出濕疹。」 另外,還要避免肚子經常用力,例如搬重物、重量訓練、或仰臥起坐這類核心訓練,皆可能增加腹部壓力讓靜脈曲張惡化。   「腿部靜脈曲張不僅影響美觀,還可能導致嚴重併發症。」張學倫醫師再次強調,「如果發現有靜脈曲張,一定要及早治療。」 「我曾經有個患者的職業是廚師,靜脈曲張愈來愈嚴重,卻因為種種考量而遲遲不處理。由於工作環境太熱,也沒辦法穿彈性襪。」張學倫醫師回憶著:「結果有一天他突然發現腳很腫,便請假回家休息,過沒多久卻喘了起來,幾乎喘不過氣,而被送到急診室。檢查起來正是靜脈血栓和肺栓塞,在加護病房住了好一陣子,幾乎是到鬼門關前走了一遭。」 因此,千萬不要輕忽腿部靜脈曲張,以為靜脈曲張只是美觀問題,其實腿部靜脈受損、病變後,會導致血栓、肺栓塞,皆是棘手又致命的疾病。 平日務必做好保養,若發現靜脈曲張最好能及早治療,以避免嚴重併發症。 點擊此處查看全台醫療院所之靜脈曲張創新治療科技 原文出處

大腸直腸癌標靶治療新利器

2020年08月12日
公開
230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大腸癌發生率逐年攀高,若不幸罹患大腸直腸癌該怎麼辦?臺中榮民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陳周斌醫師分享大腸直腸癌治療攻略!  大腸直腸癌治療選擇有哪些? 陳周斌醫師指出,大腸直腸癌是全球關注的癌症,越來越多相關深入研究。大腸直腸癌治療選擇很多樣,醫師會針對不同的期別,擬定個人化的治療策略。 治療大腸直腸癌包含「局部治療」和「全身性治療」,「局部治療」是針對大腸、直腸的腫瘤,透過大腸鏡或手術來切除;「全身性治療」是針對治療轉移到其他部位的癌細胞,因為癌細胞可能經由淋巴、血液轉移至其他器官,必須仰賴全身性治療來阻斷癌細胞。   較早期、且病灶較小的大腸癌,有機會利用大腸鏡切除,然而早期大腸癌患者通常沒有明顯症狀,需要透過大腸鏡檢查才有辦法發現。 當大腸癌腫瘤侵犯深度達到一定程度時,便需要透過手術切除。包括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大腸直腸癌,都建議患者接受手術。醫師會根據腫瘤的位置決定腸道切除以及淋巴結廓清的範圍,例如右半結腸切除、左半結腸切除、前位切除等。由於技術的進步,愈來愈多手術可以採用微創方式進行,對於減少疼痛、術後恢復都有幫助。 第二期高危險群和第三期患者,建議接受輔助性化學治療,有助於降低大腸直腸癌復發的機率,改善預後。 倘若大腸直腸癌已進入第四期,也就是癌細胞轉移到肝臟、肺臟、骨頭等處,除了手術治療外,勢必還要考慮放射治療、化學治療、和標靶治療等方式。患者接受化學治療搭配標靶治療,有助延長存活期。 全身性治療可減少復發,改善預後 陳周斌醫師表示,化學治療在大腸直腸癌治療過程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醫師建議第三期、第四期的患者最好都能接受化學治療,至於第二期的患者若屬於高危險群,也建議接受化學治療,以減少復發的機率。   和正常細胞相比,癌細胞生長速度較快、不受控制,化學治療的原理便是破壞癌細胞的生長和分裂。隨著血液循環全身的藥物,可以消滅癌細胞,也可能造成一些副作用,包括毛囊、黏膜、骨髓等處的細胞容易受到影響。患者毛囊細胞受影響,會出現掉髮;黏膜細胞受影響,會導致口腔潰瘍、噁心、嘔吐、拉肚子等腸胃不適;骨髓細胞受影響,使白血球減少,免疫力降低,患者容易遭到感染、發燒。化學治療相關副作用多為暫時性的,醫療團隊也可提供必要的協助,患者在療程幾天之後便能漸漸緩解不適。 隨著醫學的進步,近年來標靶治療愈來愈普遍,標靶治療的藥物是針對細胞的特定標記發揮作用,選擇性較精準,同時對正常細胞的影響也較小,副作用也相對較輕。目前,針對第四期大腸癌患者,建議接受化學治療與標靶治療,以延長存活期。 多種標靶治療的藥物為單株抗體,能夠攻擊特定細胞標記。這些抗體屬於生物藥物,和化學藥物大不相同。化學藥物是利用化學反應來合成,而生物藥物,需要藉由基因工程,將特定DNA序列植入活體細胞中,然後靠這些活體細胞生產生物藥物。由於開發、製造生物藥物的過程非常複雜,因此標靶藥物的費用往往會比較高昂。 標靶藥物新利器:生物相似性藥 陳周斌醫師解釋,生物藥物的專利到期後,其他藥廠可以根據參考藥物來研發生物相似性藥。包括美國、日本、台灣、歐盟、加拿大等,許多國家已紛紛訂立了生物相似性藥相關準則,以確保品質及病患用藥的安全性、有效性。 生物相似性藥的研發重點在於分析、製造出與參考藥物相等的生物藥物,相較於開發新的生物藥物,研發時間較短、開發成本亦能降低。同時在經過特定適應症的臨床試驗,確保生物相似性藥的安全性和療效數據可以擴展至參考藥品已核准的其餘適應症,以減少冗長的開發期以及成本。此外,一項參考藥物可能會有多個藥廠分別製作生物相似性藥,競爭之下有助於進一步降低藥價。 生物相似性藥不但能增加患者的用藥選擇,同時也可減輕醫療負擔,讓更多患者能接受標靶治療,受益於生物藥物的治療優勢,如患者對於生物相似性藥品的可互換性有任何疑問,建議可與醫師充分諮詢溝通。陳周斌醫師表示,就目前臨床經驗來看,患者使用生物相似性藥和參考藥物的效果相當,這是患者和醫師最關切的部分。 生物相似性藥不是學名藥,其分子量最高可達小分子學名藥的1000倍。生物藥物的結構遠比化學藥物複雜,研發生物藥物的過程也比化學藥物困難許多。生物相似性藥在製程中有約250項製程品質檢測,相較於小分子學名藥僅需約50項檢測。因此,開發生物相似性藥的技術門檻很高,具備研發、生產能力的往往是較有規模的藥廠,且生物相似性藥在上市核准前需進行主適應症的臨床試驗,證明生物相似性藥之療效、副作用與參考藥物相等,核准通過後,才能取得與參考藥一樣的所有適應症,也就是適應症外推。依據歐美長期且大量的使用生物相似性藥經驗觀察,適應症外推理論上並不會有多大問題,且上市後還會持續監測,以確保藥物品質和病人安全。 預防大腸直腸癌,請你這樣做 大腸直腸癌是台灣發生率最高的癌症,想要預防大腸直腸癌得從幾個方面著手。陳周斌醫師說明,目前已知可能增加罹患大腸直腸癌的危險因子包含:抽菸、體重過重、久坐不動、偏好高脂、低纖、紅肉、加工食品的飲食習慣,因此養成好習慣,有助預防大腸直腸癌的發生。 國民健康署已經推行糞便潛血反應篩檢多年,建議民眾及有大腸癌家族史的民眾,糞便潛血反應陽性時應接受大腸鏡檢查,以及早發現大腸息肉,並透過大腸鏡切除息肉,避免息肉發展成大腸癌。早期發現大腸息肉,便能減少出現大腸癌的機會,防範未然。 陳周斌醫師提醒,有部分糞便潛血反應陽性的人因為恐懼、怕痛而不願意做大腸鏡檢查,許多醫院有提供「無痛大腸鏡」,讓患者在麻醉狀態下接受檢查,減輕過程中的緊張、恐懼與緩解不適。 陳周斌醫師強調,大腸直腸癌是有機會治癒的癌症,早期發現、好好與醫師配合,是最好的策略! 原文出處  

致死率高、初期沒有症狀的肝癌

2020年08月10日
公開
416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近3、40年來,肝癌都在台灣十大死因排行榜上名列前茅,目前盛行率大概是所有癌症的第四位,每年約有8,000多人死於肝癌,其中有很多患者是青壯年,對家庭、社會都是非常巨大的損失。 所幸現在多樣化的治療方式,以及持續推出的新一代肝癌二線標靶藥物,讓肝癌患者有效緩解腫瘤惡化。 預防肝癌,遠離危險因子 台灣肝癌醫學會理事長林錫銘教授表示,病毒性肝炎是導致肝癌的主要原因,罹患B型肝炎、C型肝炎等慢性肝炎多年之後,有部分患者會逐漸演變成肝硬化,發生肝癌的機會也大幅增加。 過去台灣的B型肝炎盛行率高,約有一半的肝癌患者與B型肝炎有關。近年來,疫苗的普及降低了B型肝炎的盛行率,也有效預防肝癌的發生,使得由C型肝炎導致肝癌的比例漸漸增加。   除了B型、C型肝炎之外,還有許多危險因子與肝癌有關,例如酒精、抽菸、脂肪肝、肝硬化、藥物性肝炎、黃麴毒素、糖尿病、體重過重等。 不管是什麼原因所導致的肝硬化,都是肝癌的高危險群。酒精會造成肝損傷,長期飲酒將導致酒精性肝病變、肝硬化。脂肪肝也相當常見,很多人都不以為意,然而,脂肪肝也會引起肝臟發炎,久而久之便容易產生肝病變。 肝癌初期,幾乎沒有症狀! 林錫銘教授指出,肝臟沒有神經,早期肝癌大多數都沒有症狀。臨床上許多小於5公分的肝癌,患者完全沒有感覺,往往是在定期身體檢查中無意間發現。 當肝癌愈長愈大,患者可能會感到腹脹、右上腹痛、食慾不振,部分患者會出現黃疸、皮膚或眼白變黃、尿液顏色變深像濃茶,體重減輕、容易疲憊也是可能出現的症狀。出現症狀時,經常已經是中、晚期的肝癌。   因為肝癌看不到、摸不到、症狀又不明顯,所以只能仰賴各種檢查。抽血的部分主要是檢驗肝功能與胎兒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但是有些小型肝癌,患者的胎兒蛋白可能正常,所以一定要搭配腹部超音波檢查。腹部超音波是相當重要的影像檢查工具,必要時還會安排電腦斷層掃描或核磁共振檢查。 建議肝炎患者每6個月做一次抽血跟超音波檢查;對於已經有肝硬化的患者,建議每3到6個月做一次檢查,才能早期發現肝臟腫瘤,及早治療。 發現肝臟腫瘤時,醫師會根據抽血、影像檢查來判斷,必要時需要切片檢查。一般會在影像導引下用針穿過皮膚進入肝臟,取出一些腫瘤組織,再交由病理科醫師判讀。 治療肝癌,多管齊下 林錫銘教授解釋,肝癌的治療工具相當多樣,醫師會根據肝癌的位置、大小、數量、轉移與否、以及患者的肝臟功能來擬訂個人化的治療計畫。 若狀況許可,早期肝癌通常會建議手術切除。另外亦可選擇射頻消融術(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RFA是在超音波導引下將射頻電極針插入肝臟腫瘤,透過電流產生的高溫讓腫瘤壞死。   如果是肝癌中期不適合開刀,會建議進行栓塞治療,由於肝臟腫瘤的血液主要由肝動脈供應,針對肝動脈分支進行栓塞有助於控制肝臟腫瘤。目前也可以選擇合併使用標把治療。 肝癌晚期,腫瘤可能已經侵犯肝臟的大血管,甚至於經由血液、淋巴轉移到肝臟以外的器官,例如骨頭、肺臟、腎上腺、腦部等。進入肝癌晚期後,過去以化學治療為主,隨著藥物的進步,目前已有標靶治療、免疫治療可供選擇。 什麼是肝癌標靶治療? 林錫銘教授說明,肝癌細胞上面存在多種標記,標靶治療的藥物,會針對具有特定標記的細胞發揮作用,促使癌細胞壞死。  第一線標靶藥物對於腫瘤縮小的成效有限,但是因為沒有嚴重副作用,所以患者可以使用較長的時間,有助於增加存活率。當第一線標靶藥物失去作用,或者無法忍受副作用時,患者可考慮使用新一代肝癌二線標靶藥物。 新一代肝癌二線標靶藥物作用在與一線不同的靶點,藥物機轉不同。根據大型雙盲臨床試驗,可有效延長存活期,整體生存期的中位數達10.2個月,有助降低疾病惡化風險。 因為是一天僅需服用一顆的口服藥物,使用上較便利,患者的順從性也較好。常見的副作用如高血壓、疲倦、腹瀉、食慾不振等,只要與醫師好好討論、處理,亦可以提升晚期肝癌患者的生活品質。  林錫銘教授舉例,曾有位50多歲的男性患者,15年前發現罹患肝癌,立刻接受治療後暫無大礙。直到3年前,抽血追蹤發現胎兒蛋白指數上升,卻找不到肝癌腫瘤。「接受第一線標靶治療後,他的胎兒蛋白指數仍持續上升,我們便改為免疫治療,結果胎兒蛋白指數依然維持高達2萬多。」 林錫銘教授接著分享「服用新一代肝癌二線標靶藥物後,該患者的胎兒蛋白指數才開始下降,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胎兒蛋白指數就下降了近一半。直到最近,他的胎兒蛋白指數已經順利降到200多。」這是令人印象深刻的案例,新一代肝癌二線標靶藥物服用非常成功,且陸續搭配多種肝癌的治療工具,讓頗為複雜的病情得到控制。 貼心小提醒 林錫銘教授提醒,肝癌高危險群一定要定期追蹤,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至於晚期肝癌,請不要氣餒,現在肝癌治療工具愈來愈多樣,第一線、第二線標靶藥物或免疫治療也有好幾種,好好跟醫師討論、密切配合,就有機會讓病情緩解,同時改善生活品質! 原文出處

前總統喝奶嗆咳成肺炎?吸入性肺炎、住院、失能,竟是吞嚥惹的禍

2020年08月07日
公開
299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前總統李登輝因喝奶嗆咳,導致吸入性肺炎。不料住院174天仍因反覆感染、不敵病魔逝世。讓人不禁想問,導致吸入性肺炎的原因是甚麼?為何會引發這麼嚴重後果? 國民健康署的資料顯示,台灣社區65歲以上長者有21.8%每周至少三次有進食嗆到的現象,有12.8%經過評估為吞嚥異常。換句話說,大約每10位長者就有1個有輕度以上的吞嚥障礙。在長照機構裡,吞嚥障礙的問題更是常見,約有51%有吞嚥問題。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語言治療師許家甄博士指出,很多種原因都可能導致吞嚥困難,「老化」是最常見的原因之一,還有多種疾病可能導致吞嚥障礙,例如中風、腦部創傷、帕金森氏症、阿茲海默症、運動神經元疾病、多發性硬化症、口腔癌等。     正常吞嚥功能需要一連串知覺回饋、肌群協調,才能順利完成,當吞嚥的肌肉虛弱、感覺功能較差,便容易在進食過程中出現嗆咳,嚴重可能引發吸入性肺炎。   留意6大徵兆,提早發現吞嚥障礙 吞嚥困難通常會有一些徵兆,若能小心留意便能提早發現吞嚥障礙。 徵兆 1:食量越來越小、越吃越慢、經常吃不完,可能被誤以為是年紀大胃口變差。但其實是因為有吞嚥障礙,而造成進食意願低下或害怕吞嚥。長期下來可能會營養不良,讓健康問題更加惡化。 徵兆 2:流口水。我們的唾腺會持續分泌唾液,若發現吃東西或講話會流口水,可能是因為口腔敏感度不佳或吞嚥動作無力、緩慢、不協調,而沒有適時及有效率地吞嚥,導致過多口水留在嘴巴裡面。 徵兆 3:進食的時候,食物或水會從口腔或鼻腔流出。吞嚥時,嘴唇的閉合和軟顎上抬動作範圍和力量不足,讓食物從嘴巴甚至鼻腔掉出來。 徵兆 4:口腔有食物殘渣。經常發現口腔有食物殘渣,卻不自覺。 徵兆 5:喝水容易嗆咳、喉嚨有異物感,還有吞嚥後聲音有濕濡音、痰音,這些症狀都有可能是水、食物沒有完全進入食道,殘留在咽部,或誤進氣管所造成的。若掉進氣管裡,可能導致吸入性肺炎、發燒。 徵兆 6:體重不明下降。因為吞嚥障礙,攝取的水份、熱量不足,長期下來會導致營養不良。許家甄博士表示,若發現有這些徵兆,務必盡早就醫評估,輕忽吞嚥障礙,除了會導致營養不良、身體虛弱,最嚴重還可能因為肺炎、哽噎窒息而危及生命,賠上更多健康。 吞嚥一旦出現困難 隱形問題層出不窮 許家甄博士解釋道,吞嚥困難除了吃東西嗆到很不舒服外,還會引發嚴重的問題。假使水、食物頻繁進入氣管,又沒有辦法咳出來、咳乾淨,加上不注重口腔衛生,細菌就跟著口水、水、食物一起嗆吸到肺部,便有機會引發吸入性肺炎、發燒,若沒有及時接受治療,肺炎恐怕會惡化、呼吸困難,嚴重可能造成死亡。 在營養方面,吞嚥困難使得食慾降低、進食緩慢,可能導致營養不良、虛弱、肌少症。而肌肉量變少,就使得長者比較容易跌倒。長期下來健康狀況將愈來愈差,甚至導致長期臥床,形成惡性循環,逐漸邁向失能狀態。   吞嚥困難小測試,初步自我評估 治療師許家甄博士提醒,吞嚥障礙之完整評估要由語言治療師進行。但若想初步了解是否有吞嚥障礙,可以使用「吞嚥困難篩檢問卷(EAT-10)」來自我檢測。填寫完問卷後,若總分高於3分,代表可能有吞嚥相關的問題,建議到醫院的復健科、耳鼻喉科、或語言治療所,完整評估吞嚥困難的嚴重度。   語言治療師會進行更完整的評估,評估內容包括讓患者吞一些食物或做口腔的動作,判斷病人能否安全的進食。接下來會根據吞嚥困難的嚴重度,給予個人化建議,包括選擇適合的飲食質地、訓練口腔動作、調整進食姿勢與方式,以及教導吞嚥技巧。目標是維持安全的進食及足夠的食量和水份。 許博士建議患者要盡量控制每次進食時間小於1個小時,採少量多餐。也可請營養師協助調整熱量。流速快的食物,例如水和湯,會增加長者誤吸和嗆咳的機率,而語言治療師會根據病人的狀況,建議是否需要添加市面上販賣的食物增稠劑作輔助。 國際吞嚥困難飲食標準(The International Dysphagia Diet Standardisation Initiative, IDDSI)將食物質地分為8種等級,經過完整評估後,語言治療師就能告知患者可以吃哪幾種食物質地、能吃哪種小吃店、餐廳或便利商店裡販賣的食物、該如何在家料理合適的食物。     在臨床上,有很多吞嚥困難的病人,只能安全的進食某種特定食物質地,太硬的食物不易咀嚼,也可能吞不下去,太稀的食物則流速比較快,容易有嗆咳的危險。所以建議使用穩定安全的配方,調整飲食質地,或使用食物增稠劑增加水的稠度,避免身體脫水的問題。 針對營養不足的狀況,可以補充經質地調整過的高能營養凍做為點心,在使用上會比較安全,以增加熱量、高生物價的蛋白質的攝取,維持足夠營養。 吞嚥困難患者飲食TIPs ! 治療師許家甄博士特別強調,務必讓患者在精神較好、意識清楚時進食,減少嗆咳的危險。進食時要專心,盡量小口進食。牙口不好的患者,建議吃軟質的食物,並將食物切小塊,以每邊不超過1.5公分為基準(IDDSI等級6)。 進食時坐姿要端正,最好呈現90度坐姿。若患者脊椎有受傷,或者比較虛弱無法坐到90度,建議不可小於45度,以避免誤吸、嗆咳。 喝水時頭盡量不要往後仰,因為這樣水的流速會變快,就較容易嗆吸。建議先把水含在嘴裡,微微低頭後再把水吞下。亦或是使用食物增稠劑,將水調整至適當的質地,更加安全進食。且必須控制進食的時間,不宜太久。吞嚥困難患者進食時間太長容易疲累,而疲累的狀況,會更增加誤吸與嗆咳的機率。 飲食質地調整透過食物增稠劑 改善進食吞嚥問題 治療師許家甄博士解釋道,面對吞嚥困難,傳統作法是在食物中添加太白粉、番薯粉進行勾芡,然而添加太白粉、番薯粉不容易調配出恰當的食物質地,因為太白粉只能在加熱烹調時添加,冷卻之後可能會出水,可能受酸鹼度的影響變稀,也可能發生結塊的問題,太稀、結塊都會影響吞嚥安全。此外,太白粉還可能改變食物的味道,影響食慾。 建議盡量使用穩定安全的食物增稠劑,不管食物是冷或熱都可以使用,較不受酸鹼影響,而且可以調配出最合適的食物質地,是比較安全的輔助食品,日常使用也會比較方便。食物增稠劑有很多種,盡量選擇無色無味,不會影響食物的風味,才能幫助提升長者進食的意願。 貼心小提醒 許家甄博士提醒,若發現有吞嚥困難的徵兆,務必盡快尋求醫師、語言治療師的協助,透過完整評估了解吞嚥障礙的嚴重度,才能給予個人化的建議包括選擇食物質地、口腔動作的及吞嚥技巧的訓練。且醫護人員也會提供專業的增稠配方建議,才能讓患者安全進食,逐漸找回「吃」的樂趣! 原文出處

正值壯年反覆中風?當心是卵圓孔未閉!

2020年08月05日
公開
310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腦中風是非常嚴重的健康危害,多年來都在十大死因中名列前茅,而且有年輕化的趨勢,常讓人措手不及,還可能留下後遺症,千萬不可大意。 中風徵兆包含臉部表情不對稱、一側手臂無力下垂、說話含糊不清,若發現這些徵兆,一定要立刻就醫。 腦中風分成出血性腦中風、缺血性腦中風,出血性腦中風是腦部血管破裂,缺血性腦中風則是腦部血管阻塞,大約70-80%的中風屬於缺血性中風。 發生缺血性腦中風時,醫師會安排一系列檢查,嘗試找出導致中風的原因,例如動脈粥狀硬化、心房顫動、凝血疾病、動脈炎等,不過仍有10-40%之缺血性中風找不到明確病因,被稱為「隱源性中風(cryptogenic stroke)」。「隱源性中風」在45歲以下族群的發生率較高 ,對患者、家人容易造成巨大衝擊。 隱源性中風的可能原因相當多,其中又有50%隱源性中風患者合併有開放性卵圓孔(卵圓孔未閉)。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內科部心臟血管科陳業鵬醫師回憶道,曾經有位三十多歲的女性患者,本身沒有特別疾病史,有一天卻突然單側無力被送來醫院。腦部核磁共振檢查顯示腦部有區域中風,比較像是血栓造成的缺血性中風。經檢查找不出中風原因,此稱隱源性中風,懷疑是否有卵圓孔未閉合,初步超音檢查未發現異常。但是進一步的經食道心臟超音波檢查中,果然在心房中隔找到未完全閉合的卵圓孔。經過評估,醫師建議患者將卵圓孔關閉並服用抗凝血劑,以預防二次中風,現病人癒後良好。 什麼是卵圓孔未閉? 陳業鵬醫師表示,每個人的心臟都有卵圓孔,在胎兒時期,我們的肺臟尚未發育完全、仍是塌陷狀態,回到右心房的血液主要會經由卵圓孔進入左心房,然後進入左心室,被送往全身。 出生之後,氣體交換的工作由肺臟負責,回到右心房的血液會進入右心室,再送入肺臟循環,於是卵圓孔會漸漸關閉。一般而言,卵圓孔會在5到7個月左右關閉,若到了一歲之後還沒完全關閉,就叫做「卵圓孔閉鎖不全」、「卵圓孔未閉」或「開放性卵圓孔」。成年人約有25%的人有開放性卵圓孔。   近年來,研究發現卵圓孔未閉也有可能導致腦中風,因為有一些血栓可能經由卵圓孔飄到左心,隨著血液送往全身,若血栓進入腦部,就會導致缺血性腦中風。 所以在臨床上若遇到找不到明顯原因的中風,醫師便會安排病患進一步檢查,看看是否有卵圓孔未閉的狀況,進而接受進一步治療防止再次中風。 關閉卵圓孔,減少二度中風的機會 陳業鵬醫師解釋道,中風患者若檢查出卵圓孔未閉,目前的治療指引會建議關閉卵圓孔。 過去要關閉卵圓孔得藉由外科手術,必須打開胸骨,接上體外循環機,讓心臟停止跳動,再打開心臟修補卵圓孔。補好卵圓孔後,外科醫師會縫合心臟,並讓心臟回復跳動。 隨著導管技術的進步,現在已可利用導管來進行卵圓孔關閉手術。醫師會由鼠蹊部靜脈放入導管,一路通往心臟,進入右心房。在X光的輔助下,將導管穿過卵圓孔進入左心房。確認位置後,放置卵圓孔關閉器,血栓便無法再經由卵圓孔進入左心房,病人可在清醒下完成治療,順利的話,手術可以在30分鐘內結束。 醫師通常會安排患者於手術前一天住院,第二天進行經導管卵圓孔關閉手術,沒有問題的話,術後隔天便可以出院。因為是由靜脈插入導管,靜脈壓力低,較不會有腳部血腫的問題。 和開心手術比較起來,經導管卵圓孔關閉的手術時間短、恢復期也快、安全性較高、疼痛較少、住院天數也較少,是現在醫療指引建議治療方式。   臨床研究發現,與使用抗血小板藥物的患者相比,接受經導管卵圓孔關閉手術並使用抗血小板藥物的患者,可以減少97%再次中風的風險。目前大部分國家的指引都建議關閉卵圓孔,而美國神經內科學會與歐洲神經內科學會2020年治療指引都建議患者關閉卵圓孔以降低再次中風。在台灣對於曾經中風,且有卵圓孔未閉的患者,健保亦有給付經導管卵圓孔關閉手術。 部分患者可能因為身體狀況、心臟結構的一些變異等,不適合接受經導管卵圓孔關閉手術,只能採用傳統開心手術,或者保持藥物控制,相對來講復發性中風的機會就會比較高。 預防中風,保養重點 陳業鵬醫師提醒道,接受經導管卵圓孔關閉手術後,患者還是要記得規則服用抗血小板藥物,因為卵圓孔未閉僅是隱源性中風的可能原因之一,規則服藥有助於降低二次中風的機會。部分患者可能有出現心房顫動或心房撲動的機會,最好能定期回診追蹤。 剛接受完經導管卵圓孔關閉手術的患者,初期建議暫時不要進行太激烈的運動,經過一段時間後,內皮會包覆卵圓孔關閉器,脫落的機會很低,屆時便可恢復正常運動。 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多加留意血壓、血糖、血脂、膽固醇等狀況,務必好好控制,維持健康生活型態,才能降低腦中風的風險! 原文出處

腿在人在,腿老人衰,經典深蹲練起來!

2020年08月03日
公開
50

作者:白映俞 醫師 腿在人在,腿老人衰,腿部的力量對支撐身體健康有很大的意義,而想透過最手的運動活絡下盤肌群,最經典的動作不外乎深蹲。 深蹲的動作會動到髖關節、膝關節、與踝關節,讓身體下壓,並需要臀部肌肉、大腿肌肉、脊椎、腰部肌肉等處偕同,算是非常全方位鍛鍊的經典動作。 深蹲這動作怎麼做呢?首先,雙腳打開與肩同寬,趾尖略朝外,雙手可以擺放於胸前、髖部、或肩膀。屁股往後坐就像要坐椅子那樣,重心盡量放在腳跟,蹲到大腿與地面平行,停頓一秒,再靠肌力回到原始動作。   說起來雖然簡單,但做深蹲時有不少常見的錯誤,請要注意以下幾件事情: 先啟動髖部,重心放在腳跟: 一開始動作時,很多人會先彎曲膝蓋,這時重心也會往前,甚至上半身還是直立的。然而深蹲的動作需要先啟動髖部,像是屁股往後坐的感覺,而不是膝蓋先彎。把重心放在腳跟上,上半身會微微前傾。 膝蓋不要朝內: 練習深蹲時,兩腳可打開與肩同寬,趾尖微微朝外。蹲下的時候記得要持續保持將膝蓋往外推的力量,讓膝蓋總是朝向腳趾的方向,而不要讓膝蓋往內塌陷。假如一開始覺得與肩同寬的姿勢很難蹲下去,沒關係,可以把腳打開一點來練習,但請記得,腳趾的方向是微微朝外,蹲下時膝蓋的方向依舊是要朝腳趾,也就是朝外的方向,而不要讓膝蓋往內。   上半身不要太過前傾: 深蹲時,若膝蓋超過腳尖,可能會對膝蓋帶來較大的壓力,因此需要盡量將屁股往後坐。然而此時很可能為了平衡一路往後的重心,而把身體壓的太低,讓身體過度往前傾,但這樣一來又會對下背帶來過度的壓力。練習深蹲時,可以側身照鏡子了解自己的動作,盡量做到大腿與地面平行,注意身體不要過度前傾,身體的傾斜程度與小腿約是呈現平行,若膝蓋稍微超過腳尖也沒關係。 保持背部正常弧度: 在深蹲的過程中,從頸椎到尾椎都須保持正常的弧度。像是要注意不要仰頭或低頭,避免頸椎過度壓迫。另外蹲到低點時,很常會有把尾椎「捲進來」的錯誤動作,這是因為髖關節的活動度不足而引起,要有意識地避免此舉,繼續保持背部的弧度。 腳跟不要抬起 記得,重心是放在腳跟,不要變成墊腳尖的模樣。   如果您已經很熟悉深蹲的動作,也可以試著做些變化,讓練習更有趣。   原文出處

根治C型肝炎,醫師圖文解說

2020年08月03日
公開
149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醫師,我的GOT、GPT都異常,是不是因為熬夜?」患者拿著檢驗報告,憂心地問。 「你的C型肝炎抗體陽性,所以很有可能是因為C型肝炎,要趕快檢驗清楚,如果確認,治療就有機會痊癒。」醫師解釋道。 「既然有C型肝炎抗體,還需要治療嗎?不治療會怎樣?」患者冒出一連串疑惑,「治療C型肝炎,會影響肝功能嗎?」 高雄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盧勝男教授表示,在過去C型肝炎患者都得面對「肝病三部曲」,經歷肝炎、肝硬化、肝癌的命運。如今,受惠於藥物的進步,C型肝炎已經是可以治癒的疾病。醫師會根據患者的肝臟功能、腎臟功能,選擇合適的用藥。遵照醫師指示用藥,安全性高,治癒率也很高。 【杜絕C肝三重點】傳染途徑要杜絕 盧勝男教授指出,C型肝炎病毒主要經由血液傳染,大家千萬不能使用別人用過的注射針具。日常生活中,不要共用刮鬍刀、牙刷、指甲剪、刮痧板等物品,因為使用過程中可能造成皮膚、黏膜破損,導致病毒感染。 性接觸也是C型肝炎的傳染途徑之一,使用保險套、安全性行為亦能減少感染C型肝炎。 C型肝炎不會透過握手、擁抱、聊天、飲食、共用馬桶來傳染,與患者同住並不需要擔心。 【杜絕C肝三重點】常見症狀要留意、沒有症狀要篩檢 盧勝男教授說明道,急性感染C型肝炎時,只有20-30%患者會出現症狀,較常見的症狀包括疲倦、噁心、嘔吐、發燒、腹部不適、食慾不振等,雖然不多,也有時候會出現黃疸,皮膚、眼白變成黃色,尿液顏色變深,較嚴重可能演變成猛爆性肝炎危及性命。 值得注意的是,多數患者可能沒有明顯症狀,而絲毫沒有自覺。很多患者都是在健康檢查時發現肝臟機能異常,才進一步診斷出C型肝炎。   感染C型肝炎後,大概會有6到8成的患者會變成慢性肝炎,肝臟反覆發炎後會漸漸形成疤痕組織,影響肝臟機能,逐漸由肝纖維化,進入肝硬化的階段。 因為缺乏具有特異性的症狀,臨床上想確診C型肝炎,一定得靠抽血檢查,以確認是否有C型肝炎抗體。 相信很多人會感到困惑,既然驗到C型肝炎抗體,為何沒有保護力?因為C型肝炎抗體只是代表曾經感染,無法有效對抗C型肝炎,不具保護力,所以應該接受病毒(HCV RNA)檢測,以確定診斷。 【杜絕C肝三重點】全口服新藥突破C肝治療困境 盧勝男教授解釋道,C型肝炎沒有疫苗,無法透過接種疫苗來預防。在過去,C型肝炎患者,主要使用打針施打干擾素搭配口服雷巴威林(Ribavirin)來治療,組合療法的副作用較大,例如發燒、頭痛、掉髮、噁心、腹瀉、白血球及血小板下降等。療程長達半年至一年,治癒率約70-85%。雖然健保有給付,但是僅有少部分患者願意接受治療。 到了2014年,C型肝炎全口服新藥陸續問世,C型肝癌治療有了相當重大的突破,口服藥的副作用較少,療程可縮短至8-24週,治癒率大多在90%以上,幫助許多患者根治C型肝炎。在台灣已約有十萬人接受過治療,安全性相當高,依照醫囑用藥的病患治癒率高達98%,醫師們也清楚如何正確用藥。 目前的C型肝炎全口服新藥包括「蛋白酶抑制劑」、「聚合酶抑制劑」等。選擇藥物時,需要考量C型肝炎病毒的基因型,並綜合評估肝臟殘存功能、腎臟功能、其他共病等狀況。   含有「蛋白酶抑制劑」的藥物,如賀肝樂Zepatier 、艾百樂Maviret 等,其中艾百樂Maviret可治療全基因型C型肝炎。「蛋白酶抑制劑」主要由肝臟代謝,肝臟功能正常的患者可以安全地使用,但不能用於失代償性肝硬化患者。肝臟殘存功能(Child-Pugh classification)B級、C級的患者屬於或曾經「失代償性肝硬化」,建議使用另一類含有聚合酶抑制劑的藥物。 含有「聚合酶抑制劑」的藥物,如宜譜莎Epclusa 、夏奉寧Harvoni 、索華迪Sovaldi 等,其中宜譜莎Epclusa可治療全基因型C型肝炎。聚合酶抑制劑經由腎臟代謝,較不建議用於腎臟功能不良的患者, 但可安全使用另一類藥物。 臨床上若遇到青少年的C肝患者,可使用全基因型的艾百樂Maviret來治療,療程短且安全性高。 消化系專科醫師對這些藥物的特性都很熟悉,會替患者選擇最合適的藥物。完成整個療程後,若停藥12週,檢驗起來沒有病毒,就可以認為治療成功,已經根除C型肝炎病毒。 清除C肝病毒後,還是要定期追蹤喔! 盧勝男教授提醒道,接受治療並成功根除C型肝炎病毒的患者還是要定期追蹤,因為在C型肝炎治癒前,很多人的肝臟已經存在纖維化的狀況,後續依然有發生肝癌的機會,特別是肝硬化病患發生肝癌的機會比較高,建議定期做腹部超音波以及胎兒蛋白檢查。 已達失代償性肝硬化的患者,在根除C型肝炎病毒後,肝臟功能仍有機會繼續惡化,可能面臨自發性腹膜炎、肝腦病變、食道靜脈曲張等多種併發症,嚴重甚至需要接受肝臟移植。這類患者便需要依照醫師的建議較密集地回診追蹤。 此外,人體無法對C型肝炎病毒產生具有保護力的抗體,治癒後仍有機會再度感染C型肝炎,務必多加留意,杜絕傳染途徑。 原文出處

吐血、拉血、解黑便,當心消化道出血(懶人包)

2020年07月31日
公開
347

作者:白映俞 醫師 武俠小說中的俠客俠女們受了一掌之後,常常「哇的一聲,吐出一口鮮血」。等等,為什麼他們會吐血?是內臟受了傷嗎?那是哪些內臟出了問題,今天就讓我們來了解什麼是消化道出血。   首先,消化道就是食物從嘴巴到達肛門排出,經過好幾公尺的這趟路途!包括了食道、胃、小腸(十二指腸、空腸、迴腸)、大腸、直腸、肛門。 「上消化道」包含食道、胃、十二指腸。 「下消化道」包含小腸(空腸、迴腸)、大腸、直腸、肛門。 萬一腸胃道旅程的某處出血了,「出血程度」和「出血位置」會讓患者有不同的表現。   簡單來說,出血量可以輕微到看不到,但緩慢長期的少量出血,還是會讓患者臉色蒼白、虛弱、貧血。 突發性的大量腸胃道出血會讓患者頭昏眼花、虛弱無力、接近暈倒、喘不過氣,心跳加速、血壓降低,因而迅速危及性命安全。 這就是腸胃道出血程度不同,而導致的症狀表現有所差異,治療的方式也會因此調整。   出血位置也會讓患者表現有所差異。 如果是上消化道(食道、胃、十二指腸)出血,患者可以表現「吐」或「拉」,吐出鮮紅色的血、吐出咖啡色的陳舊血、或是解瀝青般深色的糞便,都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徵。   若是下消化道(空腸、迴腸、大腸、直腸、肛門)出血,比較有機會從肛門排出。 患者可能會解鮮紅色的大便,或直接解出鮮血及血塊。畢竟下消化道距離肛門比較近,流出的血看來會比較新鮮。 但以上所述都是典型案例,例外其實也不少。像是患者若突然有大量的上消化道出血量,也有機會拉出紅血便。若是少量的下消化道少量少量的出血,也可能會讓人的糞便呈現瀝青般的深色,沒鮮血那麼新鮮的模樣。   無論患者是因為吐血或解血便送醫,也無論患者是上消化道或下消化道出血,到院後醫師的第一要務都是「穩定患者生命徵象」,畢竟失血過多會造成休克,神智不清或失去意識,危及性命安全。 醫師會考慮是否需插入氣管內管保護呼吸道,防止大量吐血進入呼吸道造成吸入性肺炎;並確定患者心跳、血壓等數據,用靜脈輸液及輸血穩定血壓、脈搏等生命徵象。   接下來就要找出出血點並止血。 醫師會從患者病史及目前表現(是吐血還解出血便,是鮮紅的還是瀝青色的?)等資料評估是上消化道出血或下消化道出血,再選擇適當的檢查工具。 懷疑上消化道出血時,醫師通常會先安排胃鏡檢查。胃鏡能穿過食道、胃、十二指腸,檢查腸道的內層是否有出血點,若有,醫師可用給藥、燒灼止血或血管夾拴緊血管等方式阻止出血。 下消化道出血時也可利用大腸鏡鏡檢方式找到出血點並止血。   若還是找不到出血點,可考慮做血管攝影,注射顯影劑檢查上下消化道的出血位置。找到出血位置後,也能用血管攝影定位並局部施打藥物來止血。 萬一各種檢查都找不到出血點,或是出血過於嚴重,或是止血止不住,就可考慮手術,剖腹探查找到出血點並止血。 以下列出上下消化道出血的常見可能原因,之後會再有詳細介紹。 上消化道出血 ● 胃食道逆流及食道發炎 ● 食道靜脈屈張,最常見是肝硬化造成不正常、腫大的食道部位靜脈,可能會爆開出血 ● 食道裂開,腹壓過大,像是嚴重嘔吐、生小孩、大力咳嗽。 ● 消化道潰瘍,包含胃潰瘍及十二指腸潰瘍 ● 胃癌 下消化道出血 ● 大腸發炎 ● 大腸息肉 ● 大腸癌 ● 感染性腸道發炎 ● 憩室炎 ● 缺血性腸炎 ● 痔瘡,最常見且明顯的下消化道出血,肛門處靜脈腫脹屈張,用力排便或糞便通過時造成血管裂開出血。 ● 肛裂     原文出處

C肝新藥安全、便利且健保給付 保護肝臟要及時,避免人生變黑白

2020年07月29日
公開
276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醫師,聽說治療C肝全口服新藥會影響肝功能,該怎麼辦?」患者一進到診間便憂心地問。 「別著急,你肝臟功能正常,可以繼續使用。」醫師解釋道:「會受影響的是中度至重度肝功能損害的慢性C型肝炎病人,這類患者為失代償性肝硬化患者,通常在一開始就會選用其他藥物。」 專科醫師在規劃C型肝炎之療程時,都會詳細評估患者的肝臟功能,並為患者選擇適合的藥物,依照指示服藥,治癒率高也相當安全。目前C肝全口服新藥療程僅8週或12週,呼籲民眾應把握有限健保給付名額,及早篩檢、儘早治療,以免日後對肝臟及身體其他器官造成更大的傷害。 究竟C型肝炎該怎麼治療?什麼是肝功能失代償呢?請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簡榮南教授來講解。 C型肝炎,不只肝臟受害! 簡榮南教授指出,C型肝炎病毒主要是經由血液傳染,感染後有80%的患者會變成慢性肝炎。當肝臟長期處於慢性發炎的狀態,將形成許多纖維組織,而漸漸成為肝硬化。原本平滑、柔軟的肝臟變得凹凸不平、愈來愈硬,除了失去肝臟的生理機能之外,還可能產生肝癌。 所謂的肝病三部曲即「肝炎、肝硬化、肝癌」,是相當重要的健康危害。近年來的研究更發現,C型肝炎不只讓肝臟受害,還增加多種肝外疾病的死亡風險,包括中風、冠狀動脈疾病、慢性腎病,糖尿病甚至是食道癌、甲狀腺癌、攝護腺癌、惡性淋巴瘤等癌症。   B型肝炎已有疫苗可以施打,台灣新生兒從1986年起全面施打B型肝炎疫苗,相當有效地降低B型肝炎的盛行率。C型肝炎目前仍然沒有疫苗,無法靠施打疫苗來預防,幸運的是,目前已有多種C肝口服新藥,有機會徹底根治C型肝炎。 早期治療,避免肝臟功能惡化 簡榮南教授解釋道,C肝藥物的發展是近年來的重要突破,讓原本相當棘手的C型肝炎病毒可以被根除。 但是許多慢性肝炎患者並沒有明顯症狀,也完全不曉得自己罹患肝炎,往往需要抽血檢驗才會發現。若是不確定自己有無C型肝炎,最好能接受檢查。 檢驗出C型肝炎後,醫師會進一步評估肝臟纖維化的程度以及肝臟殘存功能。肝臟殘存功能會依照五個項目來計分,包括白蛋白數值、膽紅素數值、血液凝固時間延長、腹水嚴重度、肝腦病變嚴重度。 「白蛋白」是由肝臟製造的蛋白質,肝臟功能愈差,血液中白蛋白的數值就愈低,分數也愈高。 「膽紅素」主要由肝臟代謝,肝臟解毒功能愈差,血液中膽紅素的數值就愈高,黃疸愈嚴重,分數也愈高。 肝臟還負責製造多種凝血因子,肝臟合成功能愈差,凝血功能會受到影響,「血液凝固時間延長」愈多秒,分數就愈高。 肝硬化患者可能出現「腹水」,腹水愈多、愈難控制,分數愈高。 當肝臟無法有效排除血液中的肝毒素如氨,將造成意識改變、中樞神經障礙,「肝腦病變」愈嚴重,分數愈高。   把這幾項分數加起來,總分5-6分為A級,屬於「代償性肝硬化」;總分7-9分為B級,總分10-15分為C級,B級和C級都屬於「失代償性肝硬化」。評估肝臟殘存功能,對後續的治療很重要。 全口服新藥,根除C肝! 簡榮南教授說明道,C型肝炎的基因型有六型,從第一型到第六型,約有10%患者屬於混合基因型。在治療之前,通常會檢驗C型肝炎的基因型,因為每種基因型適用的藥物不太一樣。但是,現在已有適用於全基因型的口服新藥(例如艾百樂Maviret、宜譜莎Epclusa),在臨床使用上相當方便,無論是何種基因型、或混合基因型都能有效根除C型肝炎病毒。 在選擇藥物時,醫師都會先確定患者屬於「代償性肝硬化」或「失代償性肝硬化」。含有蛋白酶抑制劑的藥物(例如賀肝樂Zepatier[1]、艾百樂Maviret[2])會經由肝臟代謝,肝臟功能正常的患者可以安全地使用,但不能用於失代償性肝硬化患者。B級、C級的患者一般會使用含有Sofosbuvir聚合酶抑制劑的藥物,Sofosbuvir聚合酶抑制劑的藥物是經由腎臟代謝,不會影響肝功能。 相反的,因為Sofosbuvir聚合酶抑制劑的藥物是經由腎臟代謝,所以宜譜莎Epclusa[3]、夏奉寧Harvoni[4]、索華迪Sovaldi[5]等藥物便不適合用於腎臟功能不良的患者。 另外,含有Sofosbuvir聚合酶抑制劑的藥物若與心律不整的藥物Amiodarone併用可能會出現嚴重的心搏徐緩及心臟傳導阻滯,要非常小心。   簡榮南教授強調,由此可知目前常用的幾個C肝全口服新藥各有不同的特性,適用於不同的狀況,沒有絕對的好壞。肝膽專科醫師對這些藥物的特性都很熟悉,會整體評估,根據患者狀況,選擇合適的用藥。現在也有藥物適用於青少年治療,顯示安全性高,而治癒率都很高,且相當便利。 愈早發現C型肝炎、愈早治療、對患者愈好,若等到肝功能失代償,容易出現自發性腹膜炎、食道靜脈曲張、肝昏迷等多種嚴重併發症,藥物選擇也相對受限。 貼心小提醒 簡榮南教授提醒道,近年來陸續開發出來的全口服新藥對C型患者實在是一大福音,讓患者有機會脫離肝病三部曲的命運。面對C型肝炎,切莫聽信偏方謠言,務必及早就醫。 每年衛福部有特別提供一定數量的名額,讓C肝患者能夠使用全口服新藥,請把握機會儘快治療! 1. 賀肝樂Zepatier(Elbasvir + Grazoprevir) 2. 艾百樂Maviret(Glecaprevir + Pibrentasvir) 3. 宜譜莎Epclusa(Sofosbuvir + Velpatasvir) 4. 夏奉寧Harvoni(Sofosbuvir + Ledipasvir) 5. 索華迪Sovaldi(Sofosbuvir) 原文出處

吃了就能增肌減脂?破解高蛋白迷思(懶人包)

2020年07月22日
公開
154

  作者:白映俞 醫師 「最近大家都在講肌少症的事情。」王太太對著妹妹說,兩人已是年齡50+的姐妹花。 妹妹說:「我本來想去健身房運動,不過這一波疫情來了之後,也就不敢去報名了。」 「聽說多吃蛋白質就會長肌肉?還是我們要多吃點肉?」 「要吃那個蛋白粉啦,我有個朋友在賣,說很有用!」 你也聽過這樣的說法嗎?也以為只要吃了蛋白質或蛋白粉,肌肉就會跑出來嗎?請繼續看下去。 吃了蛋白質就會長肌肉? 大家都想「增肌減脂」,在減重的路途中,若能多長些肌肉,才能拉高基礎代謝率,多燃燒點熱量,達到減脂目的。那蛋白質吃多一點,就自動會長出肌肉嗎?並不是這樣的。 蛋白質很重要,原因在於胺基酸與肌肉、韌帶、關節、骨頭、指甲、頭髮、抗體、酵素等的合成都有關係。當我們吃進多一點蛋白質,身體會擁有比較多的胺基酸原物料,但身體可以拿去做頭髮、做抗體、修復組織,並不會直線跑去做出多一點的肌肉。(有這些症狀,小心缺乏蛋白質!)   想要長肌肉,還是需要額外的肌力訓練。在鍛鍊肌肉及肌肉修復的過程中,才能增加肌肉質量。沒有肌力訓練,肌肉不會有獲取胺基酸原物料的需求,無法形成更大的肌肉。並不是只要多吃蛋白質,身體就自動會長肌肉出來。 記住,增長肌肉的要件是運動。   那喝蛋白飲品應該就會長肌肉? 過去蛋白粉是健身者的愛,但這股風潮逐漸吹向普羅大眾,許多直銷公司也賣起了高蛋白補充品。因此有人想知道,如果像上一題所說,食用雞肉、牛肉這些蛋白質不能直接讓人長肌肉,那如果吃的是蛋白質營養補充品呢?廣告上都寫著身體很好吸收蛋白粉這些補給品,圖片也都是練的猛猛的俊男美女,會不會對增長肌肉有點用處? 你可能已經猜到了我們要說的結論了: 如果你有在做肌力訓練,喝乳清蛋白會幫忙長肌肉。 如果你沒在做肌力訓練,喝乳清蛋白也不會長肌肉。 因此,重點還是有沒有持續地訓練。如果你想要避免未來罹患上肌少症,務必從飲食調整,並加上肌力訓練運動,不是一直靠多吃蛋白質或喝蛋白質補充品,就會直接長出肌肉。 再次強調,增長肌肉的要件是運動。   高蛋白是不是才能減重? 很多人會採取高蛋白、低碳水的方式來控制體重。當攝取的碳水化合物減少後,可以迫使身體燃燒脂肪來補足熱量。而且飲食中蛋白質的比例提高時,可以增加飽足感,(想想看你上次晚餐吃牛排時是不是一路飽到隔天,完全不想吃消夜呢)而降低了食用者的飲食量,整體攝取的熱量下降。所以確實高蛋白低碳水的方式是可以降低體重的。 不過,不要為了講求超級低碳,而放棄了蔬菜、水果、全穀類,那會很難獲取到足夠的礦物質、纖維、及抗氧化劑,讓鈣離子、鉀離子、鎂離子是不足的。而且當大家刻意減少碳水化合物且吃很多蛋白質時,常常意味著同時吃進太多飽和脂肪,甚至也常常是更多的鹽分(尤其是各種像香腸、火腿、培根這類的加工肉品)!反而提高血中膽固醇濃度,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性。想要高蛋白時,同樣要注意食物選擇!如果有實行上的困難,可以先請教營養師或醫師,了解正確的高蛋白減重方式。 目前短期(六個月)內嘗試高蛋白飲食應該是還算安全,但長期來說會不會帶來身體其他的危害,還無法確立。但通常超過六個月以上時,高蛋白飲食帶來的減重效益就大幅降低。     你蛋白質一定沒吃夠,要靠蛋白粉? 過去只有持續健身,想練肌肉的人才會注意蛋白質攝取量,但最近大家常常會聽到要多吃蛋白質的說法,也延伸出了「平常人一定都吃太少蛋白質,要靠補充品才夠」的說法。 不過根據美國針對介於19到30歲之間的年輕人的營養研究,發現其實每人每天平均攝取了100g的蛋白質,這樣並不算少。目前沒看到台灣人的數據,但就算我們通常飲食習慣沒有那麼美國派「American style」,也不需要到每個人都得買蛋白粉補充品來吃的程度。 蛋白粉是很簡單輕鬆的補充品,剛運動完就能補上一杯,而且身體也很好吸收。另外,現在也出現了不少高蛋白的隨手點心,讓大家嘴饞時來個高蛋白解饞。但這些補充品的問題就是會有食品添加物與賦形劑,例如高蛋白棒裡會用上讓食物變得穩定、增稠的食品添加物「鹿角菜膠」,有些研究認為此品會引起體內發炎反應、影響礦物質吸收、腸道損傷。   在情況允許下,天然食物較無食品添加物,還是比較好的蛋白質來源。(蛋白質這樣吃!這樣算!一次圖表攻略)而且身體需要各種不同的胺基酸,盡量從各類食物中攝取才有機會得到不同的胺基酸,同時也能吸收到其他的營養素。因此不要把這些蛋白粉補給品當成主要的,甚至唯一的蛋白質來源。最好盡量從不同來源,像是魚類、奶類、豆類、白肉等補充蛋白質。 另外,身體並不會貯存蛋白質,如果短期內攝取太多蛋白質,仍會加重腎臟的負擔,增加體內氨氣ammonia的累積。假如你在飲食調整、控制之後,體重真的已經下降了,記得也要同時調整蛋白質的攝取量。 原文出處 

帕金森氏症自我檢測與常見五大疑問(懶人包)

2020年07月20日
公開
211

  作者:白映俞 醫師 帕金森氏症是腦部變化帶來的問題,患者可能動作比較慢,比較不協調,看起來很僵硬,還常常跌倒,甚至拿杯子、寫字時手抖個不停。由於多數患者介於50歲到70歲之間,剛開始發病時大家都會說:「啊,沒什麼,應該就是變老了,不中用了。」而疏於早期檢查、早期診斷,沒能及時面對帕金森氏症,之後生活品質可是會大打折扣。 要證實罹患了帕金森氏症? 帕金森氏症是個從過去病史與身體檢查來診斷的疾病。如果家屬觀察到身邊的人或長輩最近在動作、活動上好像怪怪的,可以先用以下的表格自我檢測。這裡有十個問題,其中若有三個回答「是」,請趕緊到神經科就診。   看門診的過程中,醫師會仔細詢問患者的狀況變化,並了解患者動作不協調的程度。假使需要影像學檢查,會選用腦部核磁共振,看看是否有發炎或腦瘤等其他狀況。假使連核磁共振都無法支持診斷,或當不確定究竟是原發性震顫或帕金森氏症的話,還是可以輔以單光子電腦斷層造影,藉著多巴胺轉運體活性及影像活性分佈來做診斷。 確診之後,有藥可以醫嗎? 帕金森氏症的治療選項不少,例如左旋多巴(Levodopa),單胺氧化酶抑制劑(MAO-B Inhibitor),和多巴胺受體增強劑(Dopamine receptor Agonist)等。每個人症狀不同,做的工作不同,像有些患者受到動作僵硬的困擾,有些則是面臨震顫抖動的折磨,這時所需要的藥物就不一樣。假使患者工作很常需要打字,卻又受帕金森氏症所苦,通常依經驗來說,使用上左旋多巴會帶來最大的好處,醫師就會選擇左旋多巴作為起始用藥。 復健對帕金森氏症患者有用嗎? 帕金森氏症是一種神經退化的疾病,患者最常受動作僵硬、緩慢、或顫抖之苦,也就是說,患者沒辦法好好做日常生活中的動作,過去拿個杯子,寫個字,或穿衣服都不是難事,但當帕金森氏症變嚴重的時候,這些都會變成大事,喝個水就掉杯子灑水,要填個病歷資料寫很久,甚至衣服都套不上、扣不上,讓生活品質大打折扣。另外,帕金森氏症患者走路時手臂不會自然跟著擺動,平衡變差,容易跌倒。一跌倒,可能就還會造成骨折、頭部出血等更麻煩的狀況。因此,早期介入動作的訓練,是非常重要的。 被診斷為帕金森氏症之後,就要開始介入運動治療。運動可以幫忙控制體重,同時在學習正確的運動方式及學習肌肉運用後,協調性會比較好,減少走路跌倒的機會,職能治療師則能幫助患者熟悉如何處理日常生活遇上的困難。因此物理治療和職能治療在整個過程中都非常重要。 帕金森氏症會進展的很快嗎? 疾病的進程總是因人而異,有的患者患病後狀況會急轉直下,有的則是還算穩定。而且這跟在疾病的哪個時期診斷發覺也有關係,如果在帕金森氏症早期就注意到狀況不對勁,及早帶患者去就醫,早一點用上適合的藥物,就可能改善症狀,減緩個人變差的速度。若太晚才注意到,就醫時疾病已經比較嚴重,當然後來就比較難治療比較難改善。不過整體而言,帕金森氏症的神經退化是相對緩慢的,患者常是經過幾年到十幾年的時間,才會進展到生活失能。(若像「漸凍人」這樣的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發病到死亡平均是三到六年,僅有極少數的患者會活超過十年。) 另外,大家應該也常聽到另一個與神經退化有關的疾病:阿茲海默症。雖然這兩個都是神經退化的疾病,但退化的方向不一樣。阿茲海默症主要是從認知功能退化,所以患者會先表現記憶力很差、情緒控管不佳等變化。而帕金森氏症則是以動作功能開始退化,先表現出僵硬、緩慢、和顫抖的動作為主。   值得注意的是,假使患者被診斷為帕金森氏症,但後來很快就表現出記憶力變差的認知功能障礙,代表預後不佳!患者可能會比較快速的惡化。還有一個預後差的指標則是使用左多巴胺但成效不彰。 帕金森氏症會致死嗎? 帕金森氏症的好發年齡介在50到70歲之間,在這階段的人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的比例較高,慢性病較多,就比較容易感染,或有心血管疾病、中風、癌症等問題,所以一般帕金森氏症的患者並不是死於帕金森氏症,而是心臟病發、癌症等這年齡層的常見死因。 然而,若患者已經罹患帕金森氏症多年,動作很不協調、容易跌倒,那就可能因為吃東西咀嚼、吞嚥不順,嗆到變成吸入性肺炎,或是跌倒導致骨折、顱內出血。這些狀況就可能致命。 原文出處

搶救心臟 – 認識狹心症與心導管 (懶人包)

2020年07月16日
公開
155

作者:白映俞 醫師 心臟血管疾病是最常見的致死原因,這些健康威脅在平時看似不明顯,卻突然給人來個迎頭痛擊。因此,我們絕對需要好好認識冠狀動脈疾病。(點我看心臟病發警訊動畫!)   首先要先了解「冠狀動脈」在哪裡?冠狀動脈就是附著在心臟的血管,能夠輸送血液和氧氣到心臟。 當血管的空間正常,心臟就能獲取足夠的血液及氧氣供給。 如果血管空間被粥狀斑塊佔據,動脈空間受到阻塞,冠狀動脈就無法輸送足夠的血液氧氣到心臟。   粥狀斑塊的堆積會讓供應心臟的血流減少,引發心肌缺氧,尤其像是運動的時候,心臟跳動快、做工更強,心臟對血流及氧氣的需求量變高,就容易引發胸痛、喘不過氣等心臟病發徵兆。 我們稱為冠狀動脈疾病,或者也可說是「狹心症」。 若有明顯心臟病發警訊,就該立即就醫。   患者因胸痛緊急就醫時,醫師常會先讓患者做個心電圖。若心電圖顯示異常狀況,讓醫師懷疑供應心臟的冠狀動脈嚴重阻塞,已經引發心臟肌肉壞死,或說心肌梗塞的時候,醫師會建議緊急做心導管檢查。   心導管檢查的目的是要看見供應心臟的冠狀動脈血流分布狀況。   想要看見心臟血管,醫師會先從患者的手或腿部穿刺血管,深入一根又長又細的導管到心臟血管處,打進顯影劑檢查冠狀動脈的狀況。   這個圖裡面的最上層顯示的是醫師從心導管圖裡獲取的資訊,中間血管剖面圖顯示的是箭頭處的血管狀況。讓我們從左圖看起。 當顯影劑進入冠狀動脈後,會顯示出血管狹窄病變的地方(左圖)。這時醫師會讓導管更加深入,通過冠狀動脈狹窄的地方(中圖),再用支架或氣球擴張,撐開狹窄的部分以創造空間,恢復冠狀動脈血流(右圖)。   大家請比較最上層的左圖及右圖。左圖的血管在箭頭處就停止了,經過支架擴張後,右圖的血流就能通過箭頭處,繼續向下了,心肌也就不缺氧囉! 至於支架與氣球擴張的差別在於,氣球擴張是暫時性的,支架則是會繼續放在血管阻塞處,撐開阻塞粥狀斑塊,保持血流暢通,有些支架還會緩慢釋放藥物保持血管不阻塞。 有些冠狀動脈疾病無法以心導管手術處理,而需開刀嫁接血管,我們之後會有專文介紹。   若你有抽菸習慣、體重過重、缺乏運動、或年紀大,都較可能罹患冠狀動脈疾病。   高血壓、高血糖、或壓力大的人也比較容易有冠狀動脈疾病。 了解冠狀動脈疾病的危險因子,有助於我們預防這疾病。簡而言之,健康的生活型態能讓我們降低狹心症的機會。但若已經出現胸痛等心臟病發警訊,就要趕快就醫! 原文出處 

顱內出血有四種,每一種都很要命(懶人包)

2020年07月14日
公開
2468

作者:白映俞 醫師 若要說我們與其他的哺乳類有什麼不同,很多人一定會想到「我們的大腦功能比較好,能做更多事」這一點。沒錯,我們的腦部雖然只有1.3公斤左右,卻已含有數千億個神經細胞。然而,這個負責我們思考、決策的腦組織,卻是軟嫩如豆腐,一經碰撞就撐不住。   幸好,我們的腦部外面會由堅固的頭骨保護著。腦與頭骨之間,還有腦膜覆蓋。最外層的腦膜是「硬腦膜(dura mater)」,硬腦膜沒有彈性,就如同名稱所暗示著的,是一層強韌的銀白色薄膜。中間的腦膜是「蜘蛛網膜(arachnoid)」,最內層的腦膜是「軟腦膜(pia mater)」。蜘蛛網膜和軟腦膜之間的空間,我們稱為「蜘蛛網膜下腔」,讓腦脊髓液在此循環流動,腦脊髓液是種透明的液體,可以運送養分移除廢物,還能讓大腦浮在顱骨內,緩衝大腦防止受傷。 腦部需要做的事情這麼多這麼活躍,需要有大量的血管,才能快速的帶來氧氣養分,並把腦部代謝廢物運走。即使腦部的重量只佔了體重的2%左右,卻消耗了全身20%的氧氣養分。那萬一頭顱裡面發生出血,可是很麻煩的,而不管是車禍、外傷、高血壓、血管病變,或甚至腦部腫瘤,都可能導致顱內出血。腦部這麼精細的地方,出血還會被分成不同形式,由我們剛剛提到的腦膜組織分層來說的話,顱內出血可分成硬腦膜上出血、硬腦膜下出血、蜘蛛網膜下出血、腦實質出血。而不同種類的出血可以是不同原因引發的,在影像表現上不同,處理方式不同。 什麼時候我們需要擔心患者是顱內出血呢?只要顱內出血的位置和嚴重程度不同,患者症狀就不大一樣。患者剛受傷時可能顱內出血量還很少很少,沒有什麼症狀,但後來出血愈來愈嚴重的話,症狀也會隨時間演進而變嚴重。無論如何,如果患者突然抱怨頭部非常疼痛,開始噁心嘔吐,說話模糊,無法正常應答,或是人的意識改變,變得超級嗜睡。尤其患者若是剛受到外傷,摔倒撞到頭,或車禍撞到頭等,抑或本身就有高血壓糖尿病等血管疾病,就都更會懷疑有顱內出血的可能。醫師常會於急診安排做腦部電腦斷層,且若是為了要看顱內是否有出血問題的話,並不用打顯影劑。(除非醫師從病史懷疑患者有腦部腫瘤問題的話,會安排打顯影劑的電腦斷層檢查或核磁共振。) 接下來,就讓我們來看看各種不同種類的急性顱內出血。   ● 硬腦膜上出血(epidural hematoma) 硬腦膜是腦膜最外層,與頭骨相連,所以硬腦膜上出血等於是出血在腦膜以外,界於腦膜與顱骨之間的空間。硬腦膜上出血常同時伴隨著頭骨裂開與內側腦膜血管的撕裂傷,其出血會於腦膜和頭骨間撐出一個空間,導致紡錘形(梭形)的出血,會呈現這樣的形狀是因為硬腦膜與頭骨間被撐出的空間是有限的,腦膜與頭骨連結比較緊的位置就撐不開了,因此患者被送去做腦部電腦斷層檢查(未打顯影劑)時會看到一塊白色亮亮的,像凸面鏡這樣的影像。 硬腦膜上出血的臨床表徵可能會有清醒期(lucid interval),這段時間裡患者雖然腦部已有出血,但人看起來是清醒的,能說話,舉止正常,但如果出血量持續累積變多後,出血壓迫腦組織,患者可能會突然失去意識倒下。你或許看過這類的新聞報導:「年輕男子於發生車禍後曾經倒地,自行起身後回頭中氣十足地指責後方車輛,但當警方趕到五分鐘後,年輕男子突然倒地失去意識。緊急送醫,經開刀移除血塊後已經恢復意識。」從這段敘述看來,可以是典型的硬腦膜上出血。 當硬腦膜上出血的量過多或造成腦部壓迫的話,就要用手術移除血塊。在頭骨鑽孔後移除血塊並止血,最後把硬腦膜固定於頭骨上,縫合頭皮。   ● 硬腦膜下出血(subdural hematoma) 硬腦膜下出血代表靜脈滲出的血液聚積到硬腦膜與蜘蛛網膜之間的空間。這是外傷後最容易發生的顱內出血類型,患者頭部受到撞擊後,腦部在顱內這有限空間裡加速又減速,扯斷了腦膜的血管。但硬腦膜下出血不僅發生在頭部外傷嚴重的患者,一些長期酗酒的人、服用抗凝血劑的患者、及年紀較大的長者,即使頭部外傷的狀況不嚴重(例如不是被車撞倒在地,而是自己走路時頭撞到信箱這類的),也可能會導致硬腦膜下出血。 硬腦膜下出血會聚積在腦的旁邊,在電腦斷層檢查時呈現半月形的樣貌。而根據出血發生的時間點不同,會被分成急性(<三天)、亞急性(3-7天)、和慢性(數周以上)三種,出血的時間點不同,在電腦斷層裡的呈色深淺會不一樣。 出血量多的「急性硬腦膜下出血需要以手術救治,醫師打開頭骨、腦膜,移除出血,但不一定能在當下把頭骨放回去。因為硬腦膜下出血通常伴隨著腦組織受損,腦部會水腫,若還被限縮在顱骨這個有限空間內,腦壓會不斷上升影響到腦部循環,因此需要先暫時移除頭骨,降低腦壓。 而有些患者被家人發現突然表現出失智,走路不穩,應答不順,結果檢查起來是慢性硬腦膜下出血壓迫腦部而導致症狀的。因為這時血塊已經液化,通常只要頭骨打個洞後,打開硬腦膜,就能以手術引流,解除腦部被壓迫的危機,是個常見,又可以治療的假性失智原因。   ● 蜘蛛網膜下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 蜘蛛網膜下出血其滲出的血液在蜘蛛網膜與軟腦膜之間,創傷性的蜘蛛網膜下出血很常見,另外一類著名的蜘蛛網膜下出血是由腦血管動脈瘤破裂,或是動靜脈畸形破裂造成的,這種就是自主性的蜘蛛網膜下出血,患者會抱怨突然間的劇烈頭痛頭疼,這輩子頭沒這麼痛過! 處理蜘蛛網膜下出血以血壓控制為主,配合監測腦壓和患者狀況給上適量的降壓藥物,減少腦水腫及腦壓,患者通常要在加護病房接受治療。蜘蛛網膜下出血後,患者可能面臨許多併發症,像是再度出血,而出血量太多的時候,動脈會痙攣收縮,影響腦部的氧氣養分供給。水腦、低血鉀、癲癇等亦是常見的併發症。   ● 腦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在腦部組織裡面的出血型態,可能是起源於未控制的高血壓或腦血管病變,導致血管裂開血液滲出,我們稱為出血性腦中風,這些血會刺激腦細胞,造成腦水腫,腦壓上升,能抵達腦部的血流量則減少。創傷後同樣也可能造成腦內出血。患者會表現突發性的局部神經學症狀,到院後醫師會先維持患者的生命徵象,電腦斷層檢查後,再依據患者腦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意識、身體狀況來決定是否用手術介入,並盡量控制患者的顱內壓和預防癲癇發作。 我們這次對顱內出血做了個比較詳細的介紹,希望大家能夠了解,顱內出血不僅根據出血位置不同,會分成不同類型,患者的出血量、意識狀況、受傷機轉、與原本身體狀況,都會影響到醫師的處置選擇和患者的預後。有人車禍後是硬腦膜上出血,一開刀後就醒過來,隔幾天就出院回家。有人則是腦動脈瘤破裂,導致嚴重的蜘蛛網膜下出血,馬上意識不清,一天後動脈瘤又再度破裂,變成腦死狀態。最後,多運動,健康飲食,保持血管健康,並留意行車安全,是預防顱內出血的最好方法。 原文出處

白內障手術選對人工水晶體,生活便利又安全

2020年07月09日
公開
239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白內障是一種普及化的眼疾,其成因為眼球中的自然晶體開始霧化,使進入眼睛內的光線被分散,而造成視覺的模糊不清,會覺得光線昏暗或是成像霧朦朦的,手術是目前唯一能有效治療白內障的方法,將老化、混濁的水晶體移除,並置入人工水晶體恢復視力。 人工水晶體可分為兩大類,55歲後健保可補助一般功能的球面人工水晶體,而特殊功能的非球面人工水晶體患者需自付差額。球面人工水晶體可提供一般日常生活中所需的看遠視力,但成像外圍可能會略為變形,夜視力也較不銳利;非球面人工水晶體可矯正角膜平均像差,影像解析度較佳,同時「改善夜視力」。美國曾有一項實驗,模擬時速88公里的夜間駕車環境,結果植入非球面人工水晶體的駕駛,比選用球面人工水晶體的駕駛,提前發現障礙物,多了14公尺的煞車距離。 視距的部分,球面與傳統非球面人工水晶體,皆提供遠距離也就是約3公尺外的視力清晰範圍,中近距離則需要老花眼鏡輔助。目前有新一代的延焦段人工水晶體,透過新科技改善中距離約66-100公分的視距範圍,日常生活會用到中距離視距的活動非常多,包括下廚、用餐、園藝、駕車看導航、照護家人..等。延焦段人工水晶體可達到日間方便、夜間安全的效果,進而大幅提升患者術後生活品質。 白內障術後初期的照護非常重要,切記兩個星期內不可趴睡、一個月內眼睛都不可以碰到水、三個月內白天外出請盡量戴上太陽眼鏡,只要遵從醫師的建議小心照護,很快就可以恢復清晰視力,重拾睛彩人生。 原文出處

基因檢測,肺癌用藥更精準

2020年07月06日
公開
186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很高興今天邀請到,曹世明醫師來到照護線上 劉育志醫師:我們今天的主題是肺癌,想要請教曹醫師的是,為什麼在治療肺癌的時候要進行基因檢測? 曹世明醫師:肺癌現在是很重要國人的一個病,它的檢測方法最重要還是傳統的病理,還有一些臨床的診斷,不過現在的治療日新月異,所以為了要讓這些新的藥,能夠真正地對病人有幫助,基因檢測現在慢慢地已經成為主流。 劉育志醫師:哪些時機適合做基因檢測? 曹世明醫師:基因檢測的時機,從一開始在治療之前,診斷確定的時候就可以做,另外一個時機呢,比方說治療到中間一半,你也可以做,當產生抗藥性的時候,或者是有時候藥物從第一線到第二線,這個中間轉換的時候,都是做基因檢測的時機。 曹世明醫師:就在幾年前,大家發現原來這些癌突變,有一個主導的我們叫做driver基因,它就好像黑道裡面的老大,它存在整個癌化就是以它來主導,最常見的就是EGFR,EGFR在台灣大概百分之60,第二種百分之4左右的是所謂的ALK,另外還有ROS1跟BRAF。 曹世明醫師:ALK基因呢,在台灣不是不常見,這是有一個日本人後來發表了,大家才知道原來呢,不管抽不抽菸、不管男生、女生,常常沒有辦法去分辨,只有拿到檢體之後,測量它的基因突變,才有辦法抓到這個。 劉育志醫師:在肺癌這一方面,我們大概會進行哪些種類的基因檢測? 曹世明醫師:除了EGFR當然也有ALK,ROS1、BRAF等等,這個都算是基因檢測,比較精確的呢,就是要做所謂的「基因定序」,做一個NGS這樣的基因檢測,這個基因檢測就是更深入、更好的基因檢測。 劉育志醫師:傳統做基因檢測跟現在次世代基因定序(NGS),差異在哪個地方? 曹世明醫師:次世代基因定序就是我講的NGS,它可以把基因的序列,一個一個定下來,以EGFR來講,我們有4個點,18、19、20、21,每個點又有各自不一樣的突變,定序的話可以更清楚,常常我們做傳統的PCR,就是只能做到我們最常見的那幾種,所以這兩個還是有深度上的差別。 劉育志醫師:要用什麼樣的檢體來做基因檢測? 曹世明醫師:基因檢測最好的檢體當然就是,腫瘤本身做下來的切片,手術拿下來的當然是最好,因為它的量最大,一般來講我們都是用細針穿刺,或者用支氣管鏡去穿刺拿到檢體,用組織切片去做的基因檢測,是我們基因檢測裡面的黃金標準,最近幾年發展出所謂的液體基因檢測,所謂液體其實就是血液,但是這個中間還有一點差別,就是說血液的檢體,正確率通常只有組織的六成左右而已。 曹世明醫師:曾經有這樣的一個病人,很年輕大概31-32歲而已,他做了基因檢測之後,才知道他原來是ALK,那時候ALK的藥剛出來,所以就給他用了第一代ALK的藥,整個肋膜積水就不見了,本來怎麼做化療、怎麼做電療,就是一直都在,後來有一點點跑到腦部去,還好早發現,所以就直接改到二線的藥,他已經堂堂進入第三年的後面,大概要進入第四年了,這個就是藥物的進步,還有基因檢測的功勞。 曹世明醫師:標靶的治療,在差不多這五、六年來,可以說突飛猛進,除了EGFR跟ALK,現在還有所謂ROS1跟BRAF也都有藥,現在有很多新的,我們以前認為沒有藥的,也都在做臨床實驗,癌症治療日新月異,跟醫師來合作,可以讓你的身體得到一個緩解。 原文出處

遠距監測,心臟照護再升級

2020年07月01日
公開
222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大爆發,研究發現慢性病患者罹患新型冠狀病毒的致死率較高,例如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死亡率約10.5%,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率約7.3%,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的死亡率約6.3%,高血壓患者的死亡率約6% [1]。許多醫院皆祭出對策,希望能減少慢性病患出入醫療院所的次數,以降低感染機會,受惠於資訊科技的進步,遠距醫療相當受到關注。 台大醫院心臟血管內科劉言彬醫師指出,植入式心臟電子儀器(CIED)遠距監測系統能夠整合各種數據、資料,包括檢驗報告、生理參數與訊號等,利用媒體科技系統,突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爭取治療時效。 心臟電子儀器的即時傳送,爭取時效 劉言彬醫師解釋道,植入式心臟電子儀器大致分為三類:心律調節器、心室去顫器及心臟同步器 。「心律調節器」用來治療因房室傳導阻斷、病竇症候群等原因引起之心搏過慢;「心室去顫器」用於容易發生心室頻脈之高風險患者;而「心臟同步器」則使用在心臟收縮不同步合併嚴重心臟衰竭的病人。植入式心臟電子儀器可透過手術植入皮下,能夠持續監測心率,並於適當時間發揮作用矯正心率。 這些病患接受植入式心臟電子儀器後,除了能夠緩解症狀、改善生活品質,且能減少住院率、增加存活率,因此在各個臨床醫學治療指引中,放置植入式心臟電子儀器皆被認為是一項有效的治療方式。 隨著資訊科技進步,遠距監測系統的加入讓植入式心臟電子儀器發揮更多功能。遠距監測系統可以持續每日監測儀器本身功能,以及患者心律的變化,並將相關資訊傳送給醫師,將使此類病人臨床照護及病況追蹤產生結構性的改變。 持續監測心律,提升病患心臟照護 台大醫院心臟血管內科賀立婷醫師指出,如果患者裝設的植入式心臟電子儀器能夠遠距監控,就能跟遠距醫療中心合作。患者家裡面會裝置一台遠距上傳的傳輸器,自動每日搜尋異常警示或依據設定時程傳輸將資料上傳到遠距中心。 在過去,患者是定時回診,而且只有在回診時,醫師才能看到植入式心臟電子儀器所紀錄的心律,並檢查其功能是否正常。有了遠距監測系統,醫療團隊便能及早收到異常心律,亦可偵測到植入式心臟電子儀器功能異常的狀況,適時提供必要的協助。 遠距追蹤大多是由傳輸器自動執行,患者不需要特別花時間操作,最多是按個鈕上傳可能幾秒鐘的時間。狀況比較複雜的病患,會請他們一個月上傳一次,相對比較穩定的患者可三個月上傳一次。當傳輸器偵測到異常時會自動上傳,如果病患感到不舒服,也可以手動上傳。醫療團隊收到通知就會詢問病患症狀,並跟主治醫師討論是否需要處理。   劉言彬醫師道,植入式心臟電子儀器遠距監測系統可在不影響病人安全情況下,減少患者回診次數,及早發現病況改變,縮短調整醫療決策所需的時間,做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而減少住院次數。針對放置心室去顫器的病患,遠距監測系統能提供早期主動式預警,可提早請病患回院調整設定,進而有效減少患者被電擊去顫的次數、降低住院天數,且能延長儀器使用年限等。根據大型研究,有植入式心臟電子儀器遠距監測系統,能夠改善預後並且降低死亡率。 劉言彬醫師回憶道,之前有位植入心室去顫器的病人被電擊,醫療團隊收到警示訊息後,立即打電話詢問。患者表示自己沒事,因此團隊成員便告訴他說:「如果身體沒事的話,休息一下就可以放心了,不用再跑一趟醫院。」病人後來回診時表示,那天接到電話讓他安心許多,不會因為被電擊而充滿焦慮。言談間可以感受到遠距監測系統能有效減少患者的焦慮,確實改善生活品質。 我需要遠距監測嗎? 賀立婷醫師表示,因為心跳過慢而裝設心律調節器的患者,如果有遠距監測,可在回診之前提早做檢查。 有些患者是裝設去顫器,這群病患有較高的風險會因為心律不整而猝死,必要時需要電擊去顫。遠距監測對這群病患非常重要,若發現心臟亂跳的頻率增加就可以即早處理、調整藥物,不至於等到發作了,被電擊、甚至昏倒了才送醫院。醫師通常會建議他們使用遠距監測,透過心臟電子儀器監測心率異常記錄、胸腔積水電阻異常的警示,及早作處理都可以減少住院率,甚至降低死亡率。 由於遠距監測需要配合醫院遠距照護中心團隊提供服務,需視醫院收取遠距照護和傳輸器租借費用,並非每一個裝植入式心臟電子儀器的病患都需要遠距監測,但病況愈複雜、回診不易,甚至是表達不方便的病患,我們更建議使用。 新冠肺炎期間,心律不整患者該怎麼辦? 病毒感染產生的發炎反應,容易造成原先的心血管疾病惡化,引發心律不整、心肌發炎、心肌梗塞、中風等等,因此在感染新冠肺炎患者中,心血管疾病患者發展成重症的機率較高、死亡率也相對提高。 劉言彬醫師提醒道,新冠肺炎、流感流行期間,患者絕對不要中斷原本心律血管疾病的治療,若因為特殊原因無法至醫院就診,可以請家人至鄰近診所、醫院領藥。平時要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避免出入公共場所。台灣目前沒有社區感染,不須因為疫情,而減少必要性醫療就診。 老年人、罹患心律血管疾病、或是三高族群,在感染新冠肺炎後發展成重症的比率比較高。目前新冠肺炎的疫苗尚未問世,遠距監測系統能夠減少病患出入醫院的次數,有助降低感染風險。 植入心臟電子儀器術後、我該注意甚麼? 關於植入式心臟電子儀器的照護有分急性期、慢性期。賀立婷醫師說明道,急性期是術後那段時間,因為胸前有傷口,且剛放置的心臟電子儀器、導線在心臟內的固定還沒有很穩定,所以我們建議一個月內不要進行激烈運動、提重物,尤其是裝置心臟電子儀器那一側的肩膀。主要是因為大部分植入式心臟電子儀器的線路會從鎖骨下靜脈進入到心臟,要盡量避免大幅度活動而造成拉扯,減少位移的機會。 裝置1-3個月後,日常活動基本上不太會影響機器,然而要留意一些可能造成干擾的狀況,例如較強的磁場、電磁波等。手機不要放在胸前的口袋,講電話要距離20公分以上,可以戴耳機或使用擴音。患者盡量不要接受會通電的儀器,例如復健使用的電療、低周波等,因為心臟電子儀器機器要持續偵測心臟的電流,若有外在電流通過,可能導致誤判。一般家電都可以正常使用。   就醫時務必主動告知醫護人員,自己有植入式心臟電子儀器。若需要接受核磁共振檢查,務必確認植入式心臟電子儀器是否合適。不合適的機器就沒有辦法進入核磁共振室,至於合適的心臟電子儀器,在進入核磁共振室之前,也需要先調整設定至安全模式。 運動方面,通常建議患者可以游蛙式取代自由式,甩手功、拉單槓、伏地挺身等運動會持續大幅度運動肩膀和使胸大肌收縮出力,導線受影響或拉扯、磨損的機率增加,醫師建議不要做這些動作。飲食上則沒有特殊禁忌。 遠距照護改善病人生活 賀立婷醫師表示,台大醫院的遠距醫療照護主要是針對一些病況較複雜、較常住院的患者,例如心衰竭常常合併有肺水腫、喘的問題,可藉由遠端監測胸腔積水警示並提供醫療處置建議。 希望這群病患能夠因為遠距照護而減少住院,改善生活品質。雖然遠距醫療照護是收費的服務,但是可以因此減低回診的花費,且節省很多時間,對患者、家屬而言相當有幫助。   劉言彬醫師認為國內外多項研究顯示遠距照護能有效減少病患住院和死亡率,但台灣的遠距醫療政策尚屬建置初期,未能像美國、澳洲等國外地區有完善的遠距醫療政策,國內若能逐步克服法規、監管、技術及財務層面的障礙,結合政府與民間資訊科技產業及生技醫療產業的力量,除了可以將更進一步提升照護品質,還有機會建立具競爭力的商業模式,更期待有一天能開拓國際市場。 參考資料: 1. Wu Z, McGoogan JM. Characteristics of and Important Lessons From the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 Outbreak in China: Summary of a Report of 72 314 Cases From the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JAMA. 2020;323(13):1239–1242. 原文出處

經常頭暈、胸悶、喘不過氣?當心二尖瓣逆流,醫師圖文解說

2020年06月29日
公開
206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我們的心臟瓣膜具有類似門扉的功能,可以在心臟搏動過程中適時打開、關閉,以維持血流的方向。當心臟瓣膜無法完全打開時,就會造成「狹窄」,阻礙血流通過;當心臟瓣膜無法完全關閉時,就會形成「逆流」。 臺北榮民總醫院的李慶威醫師表示,二尖瓣是位於左心房與左心室之間的瓣膜,當二尖瓣無法於心室收縮時完全閉合,便會出現「二尖瓣逆流」。「二尖瓣逆流」的病因分成兩大類,一類是原發性或是退化性,意思是二尖瓣損壞,簡單來說就是門壞掉了;另一類稱做功能性或是續發性,意思是心臟瓣膜本身沒有問題,但是因為心臟擴大,造成門框變大,使得瓣膜閉合時,仍有部分空隙,導致血液逆流。 二尖瓣逆流在中老年人較為常見,其盛行率比想像中還要來的高,75歲以上的民眾,可能約10%有二尖瓣逆流,只是有很多患者並不曉得自己有這樣的問題。 二尖瓣逆流警訊要留意 李慶威醫師指出,左心室收縮時,血液應該往前送進主動脈,若血液逆流回左心房,將導致許多問題。患者可能經常感到頭暈、胸悶、喘不過氣。當血液鬱積於肺臟,會造成肺水腫、肺積水,較容易喘、運動耐受力差。患者可能無法平躺,需要坐起來呼吸,而被稱為「端坐呼吸」。另外,血液也會鬱積在下肢、肝臟、腎臟等處,導致下肢水腫,甚至形成腹水。   根據研究,重度二尖瓣膜逆流患者,如果只接受藥物治療,大概5年便有一半的患者因為心臟衰竭或各式各樣的併發症而死亡;即便沒有因疾病死亡,因心衰竭住院的機率也有9成。 李慶威醫師強調,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對二尖瓣膜逆流很重要,拖得愈久,心臟功能愈差,治療風險也愈來愈高。到最後即使將瓣膜修補好,心臟功能恐怕也無法恢復。 該如何診斷二尖瓣膜逆流? 李慶威醫師說明道,有蠻多患者一開始都是聽診發現的,他們可能因為感冒、高血壓到基層診所就診,醫師聽診時發現有心雜音,而建議患者轉診到醫院進一步檢查。 醫師會安排心臟超音波,心臟超音波可以確定二尖瓣膜逆流的嚴重度,分辨屬於退化性、還是功能性二尖瓣膜逆流。   需要做治療時,接下來可能安排「經食道心臟超音波」,把超音波探頭放入食道,經由食道來觀察心臟。因為從胸前作心臟超音波,會遇到乳房、肺臟等,可能擋到一些視野。透過經食道心臟超音波,能夠把二尖瓣的結構看得更清楚,幫助醫師擬定治療計畫。 二尖瓣膜逆流有哪些治療方式?  李慶威醫師解釋道,針對退化性、原發性二尖瓣膜逆流,瓣膜已經壞掉,屬於物理性的問題,藥物無法改善。 功能性、續發性二尖瓣膜逆流,是因為心臟擴大、門框變形,所以要先用藥物治療,減輕心臟負擔,改善心臟功能,看心臟是否會縮小一點,也許瓣膜逆流就會改善。根據研究,續發性二尖瓣膜逆流,在積極藥物治療三個月後,大概有一半的患者會從重度逆流變成輕度逆流,而不需要動手術去修理瓣膜。當藥物治療沒有辦法改善的時候,就跟退化性二尖瓣膜逆流一樣,需要做手術矯正。 目前的手術矯正,可以採用開心手術,修補瓣膜或置換瓣膜,也可以使用導管瓣膜修補。 開心手術是從正中把胸骨切開,接上體外循環機後讓心臟停下來,然後打開心臟修補瓣膜或置換人工瓣膜。這種做法的好處就是視野最清楚,外科醫師可以在心臟停止跳動的狀態下進行,治療效果最好,手術的歷史也最悠久。如果還有其他心臟瓣膜或冠狀動脈的問題,可以一併處理。然而在心臟功能不好的患者,施行手術、體外循環的風險較高。 隨著微創手術的發展,部分開心手術也可以用達文西機器手臂來執行,好處是不需正中切開,有助改善術後疼痛,疤痕也會比較小。 近年來發展出利用導管做二尖瓣夾合術,它最大的好處就是不鋸胸骨、也不停止心臟,病人的疼痛較少、恢復較快。 什麼是二尖瓣夾合術? 李慶威醫師道,二尖瓣夾合術是模仿外科的術式,二尖瓣膜為兩片對合的瓣膜,如果有一側脫垂,外科醫師其中一種修補的術式是開刀進去把脫垂的瓣膜跟好的瓣膜對縫,縫起來之後,就能改善二尖瓣膜逆流,後來根據這樣的原理研發出二尖瓣夾合術的器械。導管會從肢體的血管進入,延伸到心臟,調整好位置後用夾子把兩側瓣膜夾起來。 因為不用鋸開胸骨、不用接體外循環機、不用打開心臟,患者恢復比較快,可能第二天就可以下床,適合年紀很大、心臟功能很差、手術風險很高的患者。   然而導管瓣膜修補跟傳統開心手術比起來,出現瓣膜逆流復發的機會可能稍微高一些。臨床上有時候會遇到較年輕二尖瓣逆流的患者,他們看了報導就想選擇二尖瓣夾合術,認為可以不用開心臟,但是我們都會鼓勵他,導管瓣膜修補比不上外科醫師的手術修補,若能打開心臟修補好瓣膜,患者的存活曲線跟一般人差不多,而且復發的比率大約3%以下。若做導管瓣膜修補,五年追蹤以來的復發率約10到15%。 所以對較年輕、狀況較好的病人,醫師會鼓勵接受開心手術,至於老年人、狀況較差的患者,可能較適合導管瓣膜修補。 李慶威醫師回憶道,曾經遇過一個78歲的伯伯,他開過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因為重度二尖瓣膜逆流,喘得很厲害,轉診過來的時候狀況非常差,已經插管也需要洗腎。我們先替他安裝主動脈急救幫浦,後來也上了葉克膜。 年紀很大、心臟功能很差、伴隨多重器官衰竭、還靠葉克膜維生,手術風險極高,外科不建議手術,本來我們也告知家屬可以考慮安寧療護,不過家屬希望能夠試試看。 在裝上葉克膜兩、三天後,狀況稍微有穩住,人也清醒的狀態之下,我們趕緊替他執行二尖瓣夾合術,過程相當順利。七天之後拔掉葉克膜,兩個禮拜後拔管。老伯伯又回復到他原來的生活,到現在已經3年多了。 「每個案例,都能感受到家屬對病患的愛與關懷,相當有感觸。」李慶威醫師道,「台北榮總在2016年1月做了第一例,到現在也陸續有些研究發表,治療成果跟國外做出來的結果很類似。透過這些治療經驗,我們愈能回答患者的問題,為何要作治療?預期達到那些成效?以及可能的復發率。」 二尖瓣逆流患者日常保養重點 李慶威醫師提醒道, 日常生活中,要好好控制心血管疾病的因子,例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因為若發生心肌梗塞,二尖瓣膜逆流的狀況可能惡化。 二尖瓣膜逆流的患者要先確定自己的逆流的程度,是輕度、中度,還是重度。作過詳細的檢查後,醫師便能給予適當的治療建議。 中度二尖瓣膜逆流,要定期在心臟科門診追蹤,定期做心臟超音波檢查。重度二尖瓣膜逆流,一定要積極配合藥物控制,若藥物無法改善,便需要跟醫師詳細討論治療策略! 原文出處

梅雨季狂下雨 糖友要落實控糖 預防足部病變

2020年06月24日
公開
131

作者:醫藥新知 糖尿病患者是足部潰瘍的高風險族群,如果血糖長期控制不佳,容易造成神經病變與血管異常,進而演變成足部變形與潰瘍,危害健康!近期全台多雨,怡仁醫院新陳代謝科張立心醫師提醒糖友,若已有足部病變問題,甚至只是小傷口,在梅雨季節潮濕的環境裡,如果沒有保持傷口清潔和穩定控制血糖,可能增加細菌感染引發蜂窩性組織炎的風險,嚴重甚至需要截肢! 糖友足病變 改用胰島素控糖傷口才癒合 糖友若長期血糖控制不佳、處於高血糖的狀態下,容易引發足部神經病變,台灣糖友併發足部病變的發生率約為1%,然而其中高達17%患者因足部壞死而截肢,此外,截肢後因腳底受力不均或是傷口和輔具摩擦的因素,可能二度產生傷口。根據統計,因病足截肢之糖友三年內再截肢的風險高達41%。張立心醫師指出,因神經血管的病變不可逆,糖友需謹慎控制血糖並定期回診追蹤是否產生病變,平時也可以透過自我檢測,觀察拇指、足底、足跟等易發生病變的部位,是否有異常紅腫或結繭的現象。然而最重要的,還是要從最根本的「控糖」做起。 張立心醫師分享,診間內曾有一名罹病15年的資深糖友,同時服用3顆口服藥,包含雙胍類藥物Metformin、SU類藥物和DPP4抑制劑,但是糖化血色素(HbA1c)仍未達標。後來併發足部病變,切除左腳第二腳趾。為了落實控制血糖避免再次感染,建議加入濃縮型第二代超長效胰島素類似物治療,才終於讓傷口完全癒合。 糖友避免足病變 關鍵在「控糖達標」 潮濕的環境不利於糖友足部健康嗎?張立心醫師表示,潮濕的環境容易滋生黴菌造成足癬,足癬可造成皮膚感染進一步產生蜂窩性組織炎,後續形成慢性傷口,嚴重者可能需要截肢。張立心醫師也特別叮嚀,如果糖友已出現足病變,照料傷口的重點應在於「保持患部適當濕潤」及「維持傷口無菌」,要適度的清潔傷口、使用具保濕功能的敷料,避免將新生肉芽組織一併撕下。 然而,要避免足部病變,關鍵還是在控糖,精準的血糖控管可減少60%的週邊神經病變。此外,研究也指出,每降低1% 的糖化血色素(HbA1c)可以減少患者43% 截肢相關風險。張立心醫師表示,要預防足部病變,可由內在和外在因子雙重落實預防,內在因子為三高的預防,其中,務必要使血糖維持在良好的控制狀態,才能降低足部病變的風險;外在因子則需選擇合適的鞋具、並定期檢查足部皮膚的完整性、確認末梢神經有無異常或感覺喪失的狀況。張立心醫師也提醒,落實控糖是避免各式糖尿病併發症發生的根本之道,糖友穩定控糖也才能擁有更好的生活品質。 MAT-TW-2000043-1.0-06/2020   原文出處

小心糖胖症!醫師來解說

2020年06月22日
公開
184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很高興邀請到徐光漢醫師來到照護線上。 劉育志醫師:我們今天要請問徐光漢醫師的是,什麼是糖胖症? 徐光漢醫師:基本上糖胖症是屬於一個比較新的名詞,我們是把糖尿病跟肥胖症合併在一起,就表示糖尿病跟肥胖症是有關係的,在英文上叫Diabesity,就是Diabetes加上Obesity的一個名詞,所以叫做糖胖症。 劉育志醫師:糖胖症會導致哪些問題的產生? 徐光漢醫師:糖尿病本身會造成視網膜病變、腎病變、 甚至周邊神經病變,再加上肥胖症的時候,其實會衍生出其他代謝性疾病的問題,包括高血脂、增加癌症發生率、或者是尿酸,等等一些代謝性疾病的問題,這些問題都會造成身體愈來愈大的負擔。 劉育志醫師:面對糖胖症的時候,我們一開始大多會用哪一種方式來治療? 徐光漢醫師:醫生第一會告訴你要把體重減下來,加上一些運動,自然而然會改善身體的狀況。 劉育志醫師:在減重的過程中,飲食跟運動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徐光漢醫師:我們在減重的過程裡面,其實飲食占了大概七成,運動是三成,所以最主要減重的過程裡面,還是要從飲食上面開始著手。 劉育志醫師:什麼時候糖胖症會需要用手術來治療? 徐光漢醫師:美國肥胖醫學會建議,在BMI大於30以上,假設你有合併一些肥胖的併發症,包括我們今天講的糖胖症,就是糖尿病的話,會建議用手術介入,是比較好的一個方式。 劉育志醫師:請問徐醫師,目前手術方式大概有幾種作法? 徐光漢醫師:糖胖症的手術是從減重手術衍生而來,最主要是兩種,一種是限制食量型的手術,我們常聽到的是胃內水球的方式,或者是胃縮小的手術,另外一種方式就是說,我們除了限制食量,還要減少吸收跟消化的手術,這個類型的手術就是,現在常常聽到的胃繞道手術,糖胖症的治療,在我們的建議裡面,使用胃繞道手術是比較好的一個治療方式。 劉育志醫師:目前這些減重代謝手術都是用腹腔鏡來執行嗎? 徐光漢醫師:我們現在甚至可以把傷口數縮小到剩下三個左右,整個手術過程、或者在術後恢復上,比起傳統剖腹手術改善非常非常多,甚至我們現在其實,透過一些比較標準化作法的時候,病人可能在術後的隔天,或者是第二天,就可以出院回家,恢復到正常的工作。 劉育志醫師:手術之後大概需要注意哪些事情? 徐光漢醫師:術後要注意的就是在飲食的時候,要注意已經沒有辦法像從前一樣,就是大口喝湯、大口吃肉的過程,我們必須要回復到,慢活的生活型態,就是細嚼慢吞,然後吃的東西也會變得比較少。 劉育志醫師:需要做一些營養的補充嗎? 徐光漢醫師:一般都會建議做完這個手術之後,還是必須定期補充一些綜合維生素,或者微量元素的補充。 劉育志醫師:手術之後預期可以達到什麼樣的效果? 徐光漢醫師:胃縮小手術可以預期,病人可以減輕總體重的百分之30-35,假設是胃繞道手術的話,我們甚至可以看到,很多病人可以減輕到百分之35-40,在各國的文獻統計裡面,糖胖症的病人在接受完胃繞道的手術之後,有高達8-9成的病人,血糖會回到正常,糖化血色素會回到正常的6以下。 劉育志醫師:減重代謝手術常見的併發症會有哪些? 徐光漢醫師:隨著時代的進步跟技術的成熟,死亡率大概在千分之3以下,短期的併發症當然就是,手術的過程會有出血,會有滲漏的這些問題,不過這些問題大致上都在百分之3以下,長期併發症要面臨的就是營養的問題,假設你的飲食是沒有遵照著,我們術後的指引去進行的話,可能會面臨一些貧血的問題、或者是蛋白質缺乏的問題、 維生素缺乏的問題,這是長期的併發症。 徐光漢醫師:得到減重代謝手術的好處的過程,我們必須要犧牲掉的是大吃大喝的習慣,要記得這四個字就是「細嚼慢吞」,另外就是在補充食物的方面,攝取多一些蛋白質跟纖維質的東西,然後碳水化合物,尤其是精緻澱粉,攝取的比例是盡量要偏低。 劉育志醫師:謝謝徐醫師來到照護線上,我們下次再見,掰掰! 徐光漢醫師:謝謝大家! 原文出處

對抗肺癌的利器-基因檢測

2020年06月19日
公開
213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很高興請到郭志熙醫師來到照護線上 劉育志醫師:今天我們的主題是肺癌,我們想要請教郭醫師,目前對於肺癌整個治療的趨勢是怎麼樣? 郭志熙醫師:肺癌長久以來都是國人十大死因的榜首,肺癌在20-30年前左右的時候,治療的方法就只有一種,就是化學治療。 郭志熙醫師:但是在近年來,大約十多年左右的發展,我們看到了重要的進展,就是很多肺癌的標靶基因被發現出來,我們可以根據不同的標靶基因的發現,去為病患選擇不同的標靶藥物,提供了患者在化學治療之外,很重要的選擇。 郭志熙醫師:以亞洲人來講的話,大概有一半以上的肺腺癌,屬於一個叫做EGFR上皮生長因子基因的突變,第二大有3-5%是屬於ALK這個基因突變,更少的一些比例的話,就包括像ROS1或者BRAF等等這些標靶基因,不管是一次驗或是依序驗,大概都是需要驗的。 劉育志醫師:這四個基因的比例大概是怎麼樣?有沒有一些比較容易被忽略或漏掉的? 郭志熙醫師:比例最高當然沒有疑問,還是屬於EGFR最高,大概就是我們前面提到,大約有五成上下的患者是屬於這樣,ALK的比例第二大,3-5%左右,ROS1跟BRAF都是更少,大約是1%上下的數字,所以有時候會很容易被大家忽略。 劉育志醫師:臨床上檢測的流程會怎麼建議患者? 郭志熙醫師:目前肺癌的標靶基因,最標準的檢測方式,還是要靠肺癌的組織,也就是說患者必須要取檢,要有肺癌的組織,然後再用組織去做基因的檢測,當然醫學在進步,也有一些比較不侵入性的作法,譬如說抽血去做標靶基因的檢測,這都是科技進步帶來的不同的選擇。 郭志熙醫師:除了一個一個驗之外,當然還有用更新的方法像「次世代定序(NGS)」,它可以一次驗數十種甚至數百種基因,當然包括這四種,但是也有很多其他,在新發展的藥物的標靶基因,有時候也可以包含在內,這是另外一個檢測的作法。 郭志熙醫師:健保給付的項目都是屬於,單一一個基因一次驗,不管是一次驗或者是分次驗,都只有給付單一基因,像次世代定序一次檢驗數十種或數百種這種做法,健保並沒有給付,都還是屬於自費的項目,大概要看測多少基因,費用就會呈一個比例的增加。 劉育志醫師:基因檢測對於肺癌治療的優勢是怎麼樣? 郭志熙醫師:如果患者能夠找到標靶基因,接受標靶藥物治療,這樣的患者會比有標靶基因但是沒有接受標靶治療,只接受化療來講,存活率會好得很多很多,在許多國際期刊上面都有這樣的報導,所以能夠把這些有標靶基因適合標靶治療的患者找出來,盡量讓他一開始就可以使用適當的標靶藥物,來取代傳統的化療的話,對他們長期的存活時間會有很大的優勢, 郭志熙醫師:最近有一位年輕的女性患者,大概40多歲,他的單一基因檢測裡面,包括EGFR、ALK、ROS1這些都是陰性,這幾個都是陰性之後他就先接受化療,他接受化療的效果一開始也不錯,但是時間並沒有維持很長,當時在這個患者來講的話,本來就沒有看到標靶基因,所以只能再選擇下一線的化療。 郭志熙醫師:但剛好有一個基因檢測的計畫,就是屬於可以幫患者加入計畫,他就可以免費得到這個檢測,檢測之後發現他是有BRAF這個基因,所以他就使用了抑制BRAF的藥物,效果也蠻好的,也有機會繼續吃下去,這是我們看到一個蠻重要、蠻好的例子。 郭志熙醫師:診斷肺癌並不可怕,只要跟自己的主治醫師好好討論,一定可以找出最適合自己的藥物和治療策略。 劉育志醫師:謝謝郭醫師來到照護線上,我們下次再見! 原文出處

乳頭出現分泌物,到底正不正常?(懶人包)

2020年06月16日
公開
818

作者:白映俞 醫師 乳頭出現分泌物,到底正不正常? 若是男性朋友發現自己乳頭一擠就有分泌物,請勿遲疑,趕快就醫檢查吧! 女性朋友們於哺乳時本來就會有乳頭分泌物,也就是白白的乳汁,但即使不是在哺乳期,女性還是有機會發現乳頭分泌物,這時總會造成一些緊張。接下來,我們先來看看正常的乳頭分泌物吧!   乳汁不是僅在產後出現,其實懷孕二十幾周時就可能出現乳汁,所以在孕期若看見乳頭出現些微白白的分泌物,先不用太過緊張而急著跑醫院,於產檢追蹤時向醫師確認一下即可。 剛停餵母乳沒多久(兩至三年以內)的女性也還會存有一些乳房分泌物,若量太多、或容易造成乳房痛或發炎,就要就醫檢查。   即使女性還沒經歷懷孕生產的關卡,還是有機會出現乳頭分泌物。性行為時的強力擠壓或激烈運動造成的乳房晃動都會刺激分泌物出現。通常只要先別一直擠,在幾天內會自行緩解。   為什麼我們要特別介紹乳頭分泌物?就是因為某些不正常的乳頭分泌物可能暗示著胸部長了腫瘤! 想分辨乳頭分泌物時,我們的觀察重點是「顏色」、「量」、「單側或雙側出現」。 若雙側乳頭都有乳白分泌物,且擠壓時才出現,常常是正常狀況。但你若是不放心,且經過一兩個月經週期狀況都沒改善,就要考慮就醫檢查。 假使分泌物的顏色為血色、太過透明、咖啡色、或黃綠色,通常是警訊!假使配合上量多,還僅在單邊、甚至單孔出現,最好要趕快就醫檢查。   量多、白色的雙側乳房分泌物可能起因於泌乳激素過高、腦下垂體腫瘤、服用荷爾蒙、胃藥、身心科藥物、或甲狀腺機能低下等問題。有些患者同時出現月經週期不規則等其他症狀。醫師檢查後可能會抽血檢查泌乳激素,找出乳房分泌物的原因加以治療(包括停止使用部分藥物、或用藥治療荷爾蒙不平衡問題)。   至於乳突瘤、乳癌、乳腺炎等問題,常是造成單側、單孔、量多、血色或黃綠色的異常分泌物。絕對要多加注意,及早就醫。 原文出處

檢查看看,你過勞了嗎?(懶人包)

2020年06月15日
公開
335

作者:白映俞 醫師 如果你開始質疑自己在體力、情緒、或心智上的工作能力,也懷疑著自己工作的價值及意義,或許你就是已經「過勞」了。 我們應該正視過勞,否則持續性的過勞壓迫會嚴重影響健康。 如果你想要評估自己是否過勞,請先問自己幾個問題: 1. 工作時是否會變得憤世嫉俗,或者過度嚴厲要求? 2. 每天要上班時,你是否感到不情不願,到了工作現場也難以開頭做起? 3. 你是否覺得很沒力,不再有辦法維持原本工作時的高生產力?像是設計師想不出新作品,腦袋一片空白。或者是論件計酬的成衣工人,原本一小時能縫上百件衣物,現在只有不到五十件。   4. 工作方面不再想學習新的事物,也不想接受任何挑戰。 5. 對同事、顧客、客戶、甚至主管都極為不耐煩。   6. 不再覺得完成某些工作讓自己獲得了成就感。 7. 睡眠或飲食習慣改變,可能會睡不好,或是暴飲暴食。 8. 莫名其妙地感到背痛、腰痛、頭痛,或全身不舒服,但也找不到原因。 9. 試著用酒精、食物、或毒品麻醉自己。 以上這些狀況,可能是憂鬱症、甲狀腺疾病等真正的疾病引發的,所以若你面臨到這些狀況,就需要請教醫師是否與疾病有關,還是由工作過勞引起的!   至於為什麼會過勞?不只僅僅與太費體力相關,還有許多因素會導致過勞。 ● 無法掌控工作:你無法改變工作的時間表、工作量、或工作項目。 ● 目標不明確:你不清楚主管要的是什麼,你需要達到怎樣的目標。 ● 工作不合興趣:覺得自己志不在此,愈做愈無趣。 ● 與雇主價值觀不同:和雇主或主管價值觀不同,造成內心或實質上的衝突。 ● 工作壓力太大:工作性質太過單調或太過混亂,因此需要用盡全力才能專心面對,因而容易疲憊。 ● 無暇兼顧家庭:工作時間過長,或工作時間不定,造成失去與家人的聯繫,因而加速過勞產生。 ● 因工作而生活孤立:覺得自己失去與社會的連結,無人支持,會感到更有壓力。   過勞不是邪說,而是真正會影響健康狀況的殺手。 過勞者容易感到焦慮、失眠、疲憊無力、變得肥胖、容易中風、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酗酒及藥物濫用的比率也變高。   所以當你覺得自己經歷過勞狀況的話,請不要猶疑,而要找醫師檢查是否有其他身體毛病。你也需要並檢視自己工作上的選擇,改變面對工作的態度,尋求家人及社會的支持、再次評估自己的興趣、技能、與熱情所在,養成規律運動、睡眠的習慣也很重要。 工作是我們維持生計的手段,也能讓人投注熱情,貢獻社會,但別因為工作而喪失了一切生活,甚至生命。 這篇主要取材自美國梅約診所的見解,目前過勞不像高血壓、腎衰竭等病,有明確的數據能讓人建立診斷,若有疑慮,可向醫師當面請教。 原文出處

眼睛朦霧,總是霧裡看花 – 你有白內障嗎?(懶人包)

2020年06月12日
公開
318

作者:白映俞 醫師 電視機在面前,熟識的主持人正在說笑,你卻怎麼看都不清楚,好似霧裡看花?小心!這可能是白內障。 白內障是視力減退非常常見的原因,尤其在銀髮族更常見。我們先來看看這到底是怎樣的疾病吧!   白內障的問題出在水晶體。 眼球裡的水晶體原是透明的,能折射光線,讓影像清晰呈現。   當水晶體變得混濁,光線受阻,眼睛看到的景象就愈來愈模糊。 若有以下症狀,要小心自己是否有白內障。   患者最常抱怨視力變模糊。這不像近視,距離近一點就看到了。白內障患者不論看近的、看遠的,都覺得影像變模糊。 晚上光線本來就比較弱,因此白內障患者晚上要看清楚或開車都會變得困難。   患者還會怕光,在陽光下看不清楚,即使在室內也容易覺得太亮或看到光暈,晚上開車時若看到對方來車的車燈或路燈會覺得非常亮。   患者會發現眼中世界不太一樣了!原來是白內障會造成顏色改變,眼睛看到的色調比較褪色,失去分辨藍色紫色的能力,眼睛所見逐漸被褐色黃色色調取代。   另外,用單眼看時出現複視,也就是雙重影像。 為什麼強調「單眼」?其他眼睛疾病的複視是因為雙眼看到的影像沒有重疊好而產生複視(也就是說雙眼看才會有複視,指睜開一隻眼睛就沒這問題),但白內障造成的複視用一隻眼睛看就會出現。 患者會覺得視力愈來愈不好,因此頻繁地更換眼鏡或隱形眼鏡度數。   白內障是常見的銀髮族眼睛問題,若你出現以上視力問題,別問了找眼科醫師檢查!之後我們會再詳細介紹如何預防白內障及白內障手術,敬請期待! 原文出處

維繫生命的薄膜 – 心臟瓣膜疾病(懶人包)

2020年06月10日
公開
417

作者:白映俞 醫師 心臟裡有四個瓣膜,分別鎮守在心臟四個腔室的出口,隨著瓣膜的開與合,讓血液流往正確的方向,只向前走,永遠不回頭。但假如瓣膜出問題,無法好好的打開或關閉,心臟裡的血流有的像前,有的往後,就會被打亂。   要講解心臟瓣膜疾病前,讓我們先將回憶拉到國中生物一下,還記得血液的流向嗎?血液從大血管回到心臟時會注入左右「心房」,血液注滿心房後,準備流往心室,這時心房與心室之間的瓣膜(簡稱房室瓣,共有兩個,左右分別為二尖瓣與三尖瓣)會打開,讓心房血液往心室流動。   而血液漸漸蓄積於心室內後,就輪到心室收縮把血液擠向大血管了!心室收縮時,心室與大血管之間的瓣膜(主動脈瓣和肺動脈瓣)會打開,讓心室擠壓血液送往大血管,同時心房與心室之間的瓣膜(二尖瓣與三尖瓣)會關閉,以免血液逆流回到心房。 最後,心室結束收縮開始放鬆之際,就輪到主動脈瓣與肺動脈瓣關閉,血液就不會流回心室內。 在每一次的心跳之間,都會重複這個模式。讓血液於心臟、肺臟、與身體之間優雅穿梭著。你瞧!人體是不是很奧妙呢?   不過,萬一奧妙的瓣膜出問題的話,這一切就不會運行的如此美好。 瓣膜出問題,主要可以用以下方式呈現: ● 瓣膜脫垂:該關閉的瓣膜沒有關緊,部分血液因而往回流,無法全力向前流。這樣一來身體能獲得的循環血液就變少了,而心臟也得做工做的更努力才能彌補這個缺失。 ● 瓣膜狹窄:瓣膜變厚變硬,還可能融合在一起。因此瓣膜該打開時無法張的夠大,能通過的血流就變少了。心臟因此要很費力,才能擠壓血液通過這小小的瓣膜開口。患者可能因此而心衰竭。   瓣膜出問題,通常不會讓患者馬上感到不適,許多瓣膜疾病是醫師聽診時意外發現心臟雜音而診斷的。 經過幾年後,患者可能會有症狀,然而症狀的嚴重程度也不一定與瓣膜疾病的嚴重程度呈現正相關! ● 活動或躺下時感到喘不過氣,睡覺時需在頭側墊高幾顆枕頭才不喘。 ● 面對日常生活感到疲憊、頭暈,常快要昏倒,或真的突然昏倒。 ● 腳踝與腳底腫脹 ● 胸部有緊縮感 ● 覺得心臟亂跳   哪些人比較容易得到瓣膜疾病呢? 有些患者是先天性的心臟病,這較容易影響主動脈瓣或肺動脈瓣。可能問題出在瓣膜的大小不對勁或瓣膜間接合沒對好。例如,一般來說主動脈瓣有三片瓣葉,但有些人先天主動脈瓣的瓣葉變成只有兩片。這時就有可能打開時開不全,關閉時關不緊,耗損速度快。 也有部分患者是後來才罹患的心臟瓣膜疾病的,這通常是因為感染或其他疾病影響了瓣膜的結構所造成。像瓣膜本身會鈣化、纖維化,瓣膜環變得太寬,或在瓣葉下支撐的腱索及乳頭肌伸長或斷裂等等,都會影響瓣膜的開合。 過去沒有抗生素的年代,無法治療鏈球菌等細菌造成的反覆感染,小孩染上後就算喉嚨感染痊癒了,心臟瓣膜卻繼續發炎,結構改變,我們稱為風濕性心臟病。這樣的瓣膜受損會增加患者心律不整與心臟衰竭的可能,但常在罹患風濕熱數十年後才出現症狀。   二尖瓣脫垂,是已開發國家中最常見的瓣膜性心臟病,盛行率大約是全人口的1%至2%之間。 二尖瓣(又稱為僧帽瓣)位在左心房與左心室之間,若左心室收縮時,二尖瓣應該要關閉,避免血液回流到左心房。而在二尖瓣脫垂的狀況下,瓣膜組織異常變長,左心室收縮時二尖瓣會脫垂入左心房,血液容易逆流回到左心房內。 除了二尖瓣脫垂之外,其餘年紀大、心肌症、影響心臟的感染疾病(例如梅毒)、曾經心肌梗塞或心臟病發作、有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也都會增加罹患瓣膜疾病的機會。  通常醫師替患者做身體檢查時,若發現患者有心雜音(代表血流經過了狹窄的瓣膜或血液逆流),可能會懷疑瓣膜疾病。醫師會安排心電圖、心臟超音波、胸部X光等檢查評估。   由於心臟瓣膜疾病會打亂血流正常該有的方向,增加心臟負擔,因此容易讓患者產生血塊、中風,並有心臟衰竭與心律不整的危險。所以並不是個能放著不管的疾病!談到治療,醫師主要看患者瓣膜損傷的嚴重程度與症狀的輕重來決定治療方式。 有些症狀不嚴重的可以靠著吃藥與調整生活習慣來增進生活品質,但若瓣膜損壞嚴重或心臟的負擔太大,要考慮手術。 手術可以是修補瓣膜,像是分開已經融合的瓣膜,或讓鬆開脫垂的瓣膜再關緊一點。當瓣膜狀況無法修補時,就要考慮置換瓣膜。從哪來一個新的瓣膜呢?來源可能是來自牛、豬組職的生物瓣膜或金屬製成的人工瓣膜。生物瓣膜的使用年限比較短,可能於較短的時間內就要重新手術。而選擇人工金屬瓣膜之後,則需要長期服用抗凝血劑,以避免血栓卡住。目前這些手術方式除了打開胸腔去做修補置換之外,也可能可經由導管方式完成。要與醫師好好溝通想要或適合用哪一種手術進行! 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