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照護線上

醫師團隊擔任編輯,提供實用、高品質的衛教資訊。

醫師團隊擔任編輯,提供實用、高品質的衛教資訊。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控制血糖也要注重器官保護,糖尿病專家圖文解說

2022年02月08日
公開
337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這次抽血的糖化血色素是8.4%,還是有點高喔。」醫師翻開檢驗報告說。   「醫師,我已經吃很多種血糖藥,」陳先生著急地問,「為什麼糖化血色素還會這麼高?」   50多歲的陳先生已經使用超過四種口服降血糖藥,每一餐都得服用多顆藥物,然而他的糖化血色素依然沒有達到理想的目標。因為患者同時具有高血壓、蛋白尿等危險因子,所以建議使用腸泌素治療,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林口長庚醫院新陳代謝科林嘉鴻醫師分享,使用腸泌素之後,血糖狀況漸漸改善,而且可以減少口服降血糖藥的顆數,讓患者很開心,也對控糖更有信心。     什麼是動脈粥狀硬化心血管疾病?   動脈粥狀硬化(Atherosclerosis)是因為脂質或其他發炎物質的堆積於血管壁,產生血管斑塊,這些斑塊逐年累積後會造成血管阻塞,進而導致心血管疾病。健康血管的管徑暢通,血流可以順利通過,林嘉鴻醫師解釋,動脈粥狀硬化使血管管徑變窄,影響血流通過。倘若血管斑塊破裂,將導致血栓形成,阻斷血流,器官便可能缺氧壞死。     心血管疾病的惡化除了跟先天遺傳因子有關之外,很多是跟後天代謝問題有關,林嘉鴻醫師表示,特別是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代謝疾病,一般認為這是造成心血管疾病的三大元兇!   「糖尿病患除了血糖超標之外,在絕大部分第二型糖尿病患都有胰島素阻抗性的問題,」林嘉鴻醫師分析,「許多研究發現,胰島素阻抗性(Insulin Resistance)跟心血管疾病有非常大的相關性,再加上糖尿病患又容易併發高血壓、高血脂等共病症,因此糖尿病患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險族群。     心血管疾病危及全身器官   因為血管遍布全身,所以心血管疾病不只影響心臟,還會影響血管所到達的各個器官,林嘉鴻醫師強調,當血管狹窄、血流受阻時,在心臟將導致心絞痛或心肌梗塞,在腦部將導致腦中風,在腎臟會導致腎功能惡化,在四肢會導致肢體冰冷、痠麻疼痛、傷口難以癒合,這些都屬於心血管疾病。     根據統計,糖尿病患因為心血管疾病而死亡的比例會超過50%,是不容忽視的健康議題,林嘉鴻醫師指出,目前在控制血糖時,也都會將器官保護納入考量,希望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威脅。     積極控制血糖,同時保護器官   在控制血糖時,我們也可以利用藥物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減少中風、心肌梗塞等主要心血管事件,林嘉鴻醫師說,「目前的藥物包括腸泌素GLP-1、口服排糖藥等,已經被臨床研究證實,不僅能夠用來降低糖尿病患的血糖,也能對心血管疾病提供有效的保護,降低因為心血管疾病所造成的死亡。」   腸泌素GLP-1是一種由人體腸道所分泌的荷爾蒙,林嘉鴻醫師解釋,腸泌素GLP-1可以發揮多種功能,包括促進胰島素分泌、抑制升糖素分泌、延緩胃排空、降低食慾等,幫助糖友達到穩定控制血糖的效果。   目前美國糖尿病學會第二型糖尿病治療指引〔1〕,若具有動脈粥狀硬化心血管疾病病史,或是具有高風險指標,例如年紀在55歲以上且冠狀動脈、頸動脈、下肢動脈狹窄大於50%,建議使用腸泌素GLP-1、排糖藥來控制血糖,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在糖尿病患之心血管疾病風險特別高的時候,比如說曾經有腦中風或是心肌梗塞,適合使用腸泌素來降低血糖。」林嘉鴻醫師說,「施打腸泌素之後,可以視狀況調整口服降血糖藥,但二甲雙胍類藥物還是建議合併使用。」   在使用腸泌素之後,部分糖友可能會感到腸胃不適,例如噁心、嘔吐、腹瀉等,不過林嘉鴻醫師表示,上述症狀可以透過飲食調整來改善,而且在使用一段時間後,身體大多會漸漸適應。如果有任何不適,請務必與醫師討論,切勿擅自停藥。   「糖尿病的治療指引皆再三強調,患者一定要做到生活習慣調整以及體重管理,生活習慣調整包括飲食控制、規律運動。」林嘉鴻醫師指出,「飲食控制、規律運動再配合藥物可以讓糖尿病患得到健康又有效率的血糖控制。」     溫馨小提醒   糖尿病的血糖控制已經進入到注重器官保護的時代,林嘉鴻醫師提醒,包括腸泌素GLP-1和排糖藥等,已證明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減少器官損傷以及糖尿病患的死亡率。請糖友務必做好飲食控制、規律運動,並且善用這些藥物來穩定血糖,保護身體遠離心血管疾病的威脅!   參考資料: 1. Pharmacologic Approaches to Glycemic Treatment: Standards of Medical Care in Diabetes—2021   原文出處

發炎性腸道疾病怎麼辦?生物製劑幫助黏膜癒合,避免動刀切腸子,醫師圖文詳解

2022年02月08日
公開
322

  作者:劉育志 醫師   「醫師,這是我一年多來第一次解出成形的糞便耶!」30歲的廖先生很開心地說。他因為反覆拉肚子,已經跑過很多醫院,後來又因為腹痛、發燒,接受過盲腸切除手術,但在術後,症狀仍舊反反覆覆,體重快速減輕,甚至在會陰部出現很深的潰瘍,持續流出渾濁的膿汁。   經過一系列的檢查,才終於確診克隆氏症,並開始使用免疫調節藥物治療。但是,輔仁大學附設醫院胃腸肝膽內科郭震亞醫師回憶,由於傳統藥物的治療成效不佳,所以再幫病患申請健保給付的腸道專一型生物製劑,病況終於漸漸穩定。目前患者各項發炎指數都在正常範圍,會陰部瘻管重新癒合,生活品質大幅改善。     腸道持續發炎,可不只有拉肚子   郭震亞醫師指出,發炎性腸道疾病屬於一種自體免疫疾病,腸道在受到外來刺激(例如細菌、食物、藥物、環境刺激等)之後,造成免疫功能錯亂,患者自己的免疫細胞開始攻擊正常的腸道黏膜,導致腸子發炎、潰爛,而出現慢性腹痛、腹瀉、血便等症狀。   發炎性腸道疾病可以分為兩種型態,包括潰瘍性大腸炎和克隆氏症。「潰瘍性大腸炎」的發炎只侷限在直腸和大腸,除了拉肚子之外,還會有間歇性的急便感、血便和慢性腹痛,長期下來會導致貧血、精神不濟的狀況,如果嚴重發炎會導致發燒,甚至腸道壞死而需要手術切除大腸。   「在臺灣,潰瘍性大腸炎好發於30至50歲的青壯人口,以男性較多,」郭震亞醫師說,「如果沒有好好治療,將會對家庭和社會造成很大的損失,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就是因為潰瘍性大腸炎而辭職下台。」     「克隆氏症」可以在所有消化器官造成發炎,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腸、大腸等,郭震亞醫師說,克隆氏症除了造成病患慢性腹痛、拉肚子之外,更常出現精神不濟、體重減輕和發燒等全身性症狀。由於克隆氏症的發炎較潰瘍性大腸炎更深,容易造成腸道穿孔、瘻管或狹窄等併發症。   在台灣,克隆氏症好發在20至30歲的年輕人,也是以男性居多。克隆氏症如果沒有積極治療控制發炎,最終會有六成患者需要接受手術切除腸道,對身心造成莫大傷害。若因為併發症而反覆切除腸道,可能導致「短腸症候群」。   「短腸症候群」是指小腸因為大範圍的慢性發炎或手術切除而喪失消化、吸收功能,導致患者營養不良而需要終身接受靜脈或腸道營養補充。也因此,郭震亞醫師提醒,克隆氏症病友更需要積極治療控制腸道發炎,降低需要切除腸道的風險,以避免短腸症候群的發生。     除了腸道發炎之外,大約一到四成的發炎性腸道疾病患者會出現腸道外器官的發炎,例如眼睛發生葡萄膜炎或鞏膜炎、口腔慢性潰瘍、皮膚出現不正常的紅斑或潰爛,手指、脊椎或髖關節因慢性發炎而疼痛,另外,這種疾病也可能造成肝臟、膽道發炎,而在抽血時發現肝膽指數異常。     穩定控制,治療達標   無論克隆氏症或潰瘍性大腸炎,較嚴重的急性期治療會先使用全身性類固醇來快速減輕發炎,若類固醇的治療成效不佳,則會考慮使用生物製劑或免疫抑制藥物作為第二線治療。   若是屬於輕度至中度的潰瘍性大腸炎,可使用5-ASA抗發炎藥物做為第一線藥物,如果療效不佳會考慮使用類固醇治療。郭震亞醫師解釋,克隆氏症對5-ASA抗發炎藥物的反應較差,即使是輕度發炎,在急性期仍然會以類固醇作為第一線治療。   由於長期使用全身性類固醇會造成新陳代謝方面的副作用,並增加感染的風險,因此不適合作為維持緩解的長期用藥,必須逐步替換為副作用較少的5-ASA抗發炎藥物或免疫調節劑來控制發炎。倘若傳統治療成效不佳,則會進一步使用生物製劑來長期控制發炎。     生物製劑是種單株抗體,可以阻斷特定發炎路徑以達到抑制發炎的效果,相較於類固醇,生物製劑的專一性、安全性較高,也會比傳統免疫調節劑的療效更穩定,但由於藥價昂貴,因此目前在臺灣健保給付中屬於第二線治療。   生物製劑藥物主要可分為兩種機轉,全身型生物製劑可抑制發炎介質作用,腸道專一型生物製劑可抑制淋巴球遷徙至腸道組織而達到抗發炎作用。郭震亞醫師指出,腸道專一型生物製劑主要是針對腸道的發炎反應做抑制,較不影響其他器官的免疫反應,長期使用時感染風險較低,是目前生物製劑中較安全的選擇。   生物製劑的療效和發炎性腸道疾病的嚴重度、患者本身的狀況有關,郭震亞醫師分析,平均而言,使用生物製劑治療中重度潰瘍性大腸炎,約有6成患者可維持腸道黏膜癒合;治療克隆氏症,約有4成至5成患者可維持腸道黏膜癒合。根據國外大型追蹤研究報告,使用生物製劑長期治療,約可降低3成潰瘍性大腸炎和7成克隆氏症需要手術切腸的風險。   由於類固醇、免疫調節藥物和生物製劑都可能增加感染的風險,因此使用前必須確認患者是否處於肺結核潛伏感染或是有B型肝炎、C型肝炎帶原的狀況,以避免治療過程中感染復發。     貼心小提醒   發炎性腸道疾病是自體免疫疾病,無法完全治癒,但目前已經有成效良好的藥物可以穩定控制發炎,改善預後。郭震亞醫師叮嚀,治療目標除了要改善腹痛、腹瀉、血便等症狀,更重要的是達到腸黏膜癒合,以降低出現嚴重併發症的機會,避免動刀切腸子!     原文出處

放任腸道發炎,癌症提早上身,穩定治療潰瘍性大腸炎,醫師圖文解說

2022年02月08日
公開
407

  作者:劉育志 醫師   五十多歲李先生在4年多前因為持續拉肚子而發現潰瘍性大腸炎,但是由於工作忙碌,所以沒有規則接受治療。   「在長期追蹤的過程中,可以發現只要他有按時用藥、定期回診,抽血的指數就都非常好,跟一般人沒有兩樣,」三軍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鄭屹喬醫師回憶,「但是如果他有一陣子沒有回診,後續抽血檢查就會發現貧血的狀況,營養指數、白蛋白也都不夠,甚至體重下降,變得面黃肌瘦。」   李先生也因為一直沒有穩定接受治療,潰瘍性大腸炎的狀況時好時壞,後來追蹤大腸鏡時,發現大腸裡已經產生癌症病變,只好安排手術切除。   發炎性腸道疾病是一個大家較陌生的疾病,很多患者誤以為只要用了藥,把症狀控制下來就可以停藥,結果卻導致病情反反覆覆。鄭屹喬醫師指出,其實發炎性腸道疾病有點像是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持續治療的目的是將病情控制穩定,避免進展到更嚴重、甚至難以挽回的併發症,因此不可以在藥物產生反應後,就擅自把藥物停掉。   隨著生物製劑的發展,發炎性腸道疾病已可獲得良好控制,達到黏膜癒合的目標,鄭屹喬醫師說,如今也有腸道專一型生物製劑,能夠減少全身性的副作用,提高患者接受治療的意願。病友與醫師好好配合,可以減少併發症,降低需要手術治療的機會。     放任腸道持續發炎,形成瘻管問題多多   發炎性腸道疾病可分成「潰瘍性大腸炎」與「克隆氏症」,兩種疾病的病程演進有些不同。潰瘍性大腸炎主要影響直腸、結腸,剛開始的症狀通常以血便為主,大多數病人都是因為解血便,做大腸鏡檢查意外發現。潰瘍性大腸炎剛開始的症狀比較輕微,但是如果沒有接受治療,可能就會產生大量的血便,拉肚子的次數會從一天三、四次,變成一天二、三十次,且營養狀況變差、體重下降,甚至有發燒、感染的風險。   克隆氏症則會影響整個消化道,各處都有可能出現病灶,患者可能會出現腹痛、腹瀉、發燒等,且由於症狀多變,較難診斷。     持續發炎的腸道可能漸漸形成瘻管。瘻管是一個不正常的通道,可能從腸道通往皮膚或鄰近器官。腸道是消化食物形成糞便的通道,如果瘻管通往皮膚,形成腸皮瘻管、肛門瘻管,會有流出糞水、分泌物,或反覆發炎化膿;如果瘻管通往膀胱,解尿時就會排出空氣,或是糞渣,容易造成泌尿道感染;如果瘻管通往子宮、陰道,就會出現異常分泌物,因為陰道開口與尿道很接近,所以也可能導致泌尿道感染。   「發炎性腸道疾病除了影響生理,也會對心理造成負面影響。」鄭屹喬醫師說,「因為頻繁拉肚子,會影響生活、睡眠,也會影響工作、社交,使患者承受相當大的心理壓力。」     穩定接受治療,提升生活品質   發炎性腸道疾病的治療,除了改善症狀,更希望達到腸黏膜癒合的目標,鄭屹喬醫師說,因為大腸、小腸發炎時,可能產生膿瘍,漸漸形成瘻管,或者是在反覆發炎之後,腸道可能變得狹窄,而且長期發炎,也會使癌症風險增加。因此治療的目標就是讓腸道不要反覆發炎,並使腸黏膜能夠癒合,才能夠避免後續併發症,而進展到需要手術的狀況。   發炎性腸道疾病的傳統治療包括5-ASA抗發炎藥物、類固醇、免疫調節劑等,較新的生物製劑,研究顯示早期使用有助降低腸道黏膜反覆發炎的狀況,也可以減少日後手術的機會,且能幫助病友擁有比較好的生活品質。     目前的生物製劑,可分成「全身型」和「腸道專一型」,鄭屹喬醫師分析,「全身型」生物製劑對全身都有作用,有助於改善腸道外症狀;「腸道專一型」生物製劑,適合用於沒有腸道外症狀的病患,可以針對腸道發揮作用,同時降低副作用的發生機率。   「使用生物製劑對大多數病人而言蠻安全的,醫師也會密切監測治療反應以及可能的副作用。」鄭屹喬醫師說,「由於台灣仍有肺結核,所以在使用生物製劑時,需要注意是否有肺部症狀。」     發炎性腸道疾病日常保養重點   發炎性腸道疾病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日常生活中有幾個部分要特別注意。首先務必要戒菸,因為抽菸會增加發炎性腸道疾病復發的風險,鄭屹喬醫師說,有些研究發現,發炎性腸道疾病跟壓力有關係,所以這類病患的生活作息盡量正常、避免熬夜,降低生活中的壓力,保持良好的運動習慣,也可以減少復發情況。飲食多元且均衡,才有足夠的營養來對抗疾病。     因為需要長期治療,病友應跟醫師討論,根據病情及個人的狀況調整藥物的種類、劑型、使用方式等,以維持較好的生活品質與照護品質。     貼心小提醒   發炎性腸道疾病是自體免疫疾病,並非單純的拉肚子。鄭屹喬醫師說,如果出現腹瀉、腹痛、血便、體重減輕等狀況,一定要就醫檢查。   生物製劑的發展,讓發炎性腸道疾病可以得到穩定的控制。規則接受治療,能夠避免出現腸道穿孔、狹窄、瘻管等棘手的併發症,降低手術甚至罹患癌症的風險!     原文出處

老年、小孩容易低體溫,術前要知道!醫師圖解說明

2022年01月27日
公開
340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醫師,患者的體溫降到攝氏32度。」 麻醉護理師盯著心電圖說,「而且心跳持續下降!」   「那是一個兩周大的早產兒,因為壞死性腸炎,而進手術房,」台大醫院麻醉部黃信豪醫師回想起一個印象深刻的案例,「手術過程中患者的生命跡象很不穩動,體溫下降、心跳變慢,相當危急。幸好手術成功了,但在術後患者的四肢發涼、血壓偏低、酸中毒,還有許多併發症,爾後在加護病房住了很久。」   小朋友是發生手術低體溫的高危險群,台大醫院麻醉部劉治民醫師表示,如果手術時間較長、術野暴露範圍較大,體溫便會快速流失。在主動式保溫工具較有限的年代,想要幫病患維持較穩定的體溫實在不容易。如今,隨著熱空氣式保溫毯的普及,帶給醫師、患者相當大的幫助。     小孩、老人動手術,容易發生低體溫   小朋友的體重較輕,產熱能力較弱,在接受麻醉動手術的時候,很容易出現手術低體溫。黃信豪醫師指出,尤其是手術時間較長的手術,例如腹腔腫瘤、胸腔腫瘤、骨頭矯正等。   從消毒開始,消毒水蒸發便會讓體溫開始下降,劉治民醫師說,「小兒外科醫師都會加快動作,消毒時常喊說『趕快!趕快!趕快鋪單!』,希望盡快把患者包起來,不要讓小朋友掉體溫。」     嬰幼兒手術低體溫的因素包括熱量散失較快,且身體維持恆溫的機制受到抑制。黃信豪醫師解釋,麻醉後人體的周邊血管會擴張,加快體溫散失,另一方面則是肌肉放鬆,且3歲以下嬰幼兒無法經由顫抖產熱,加上嬰幼兒皮膚較薄,保暖效率較差、以及嬰幼兒的體表面積-身體質量比例較大,更易造成體溫散失。如果沒有積極保溫,即使是三十分鐘的手術,也會發現患者出現低體溫的狀況。   除了兒童以外,老年人亦屬於手術低體溫的高風險群,由於本身皮下組織較薄、體力較弱,且常受到本身的疾病影響,如糖尿病所衍生的血管、自律神經方面的問題,老年人自身對體溫的調控較差,自我保護機制較為不足。劉治民醫師說明,如果接受泌尿科方面膀胱、攝護腺手術或是骨科關節鏡手術,術中可能需要用水灌洗,使體溫快速流失。如果使用腹腔鏡手術,過程中需灌入二氧化碳,這些氣體直接接觸內臟表面,也會帶走熱量。     手術低體溫,併發症很多   人體的各項生理機能都需要在適當的體溫下,才能正常運作,黃信豪醫師說,手術中體溫過低會帶來多種不良影響,例如影響凝血功能,增加術中出血量、影響藥物代謝,術後較難甦醒、影響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導致意識障礙、影響免疫功能,增加傷口感染的機率,即使手術順利完成了,手術低體溫也會影響術後的恢復。     心律不整是需要非常注意的問題,劉治民醫師說,術中低體溫可能影響心臟功能,而出現心房顫動、心搏過慢等,讓患者狀況變得較不穩定。   手術結束後,很多患者會在恢復室一直發抖,劉治民醫師強調,肌肉發抖導致氧氣消耗量大增,對於心血管疾病患者相當不利,可能造成心絞痛、甚至心肌梗塞。     完善體溫管理,持續監測、主動保溫   老年人與兒童較容易出現手術低體溫,也容易造成不良影響,為了防止發生手術低體溫,必須善用各種主動式保溫工具。劉治民醫師說,「過往在預防手術低體溫的設備,有烤燈、電熱毯、水溫毯、輸液加溫器等。但是烤燈的效果相當有限;水溫毯接觸面積不夠,且水的比熱較高,若調高水溫,有時會發生燙傷的意外;輸液加溫器,可將點滴、血品加溫,但是術中給予的輸液量有限,不易彌補流失的熱量。     「熱空氣式保溫毯改善了許多傳統保溫工具的不足。」 黃信豪醫師說,熱空氣式保溫毯包覆性較好,經由小孔持續吹送暖風,效率較佳,能夠預防體溫流失,也可以穩定加溫。讓患者更舒適、更安全,也能減輕術後醫護人員的負擔。   「術中正確體溫監測亦非常重要,」劉治民醫師強調,「除了避免體溫過低,也需要留意體溫過高,持續監測體溫,並適時調整主動式保溫設備,才能達到完善的體溫管理,讓手術過程更安全。」   目前臺大醫院對於兒童術中體溫的控管相當嚴謹,發生手術低體溫的機率僅有0.6%,是相當優異的成績,黃信豪醫師表示,除了讓醫療團隊認知到術中保溫的重要性,也會不斷讓民眾了解,持續提升病人安全。     貼心小提醒   在少子化的台灣,每個孩子都是寶,在必須接受手術時,幫助孩子平安度過是大家共同的目標,黃信豪醫師說,利用各種經過實證的方式,我們可以把許多細節盡量處理好,以提升麻醉安全性,減少併發症發生的機率。   原文出處

骨科、泌尿科手術,容易手術低體溫,積極體溫管理,醫師圖文解說

2022年01月20日
公開
237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記得很多年前遇過一個90幾歲的老伯伯,本身患有冠狀動脈心臟病,來我們這邊做攝護腺刮除手術,因為攝護腺較大、手術時間較長,手術中出現了低體溫的情況。」臺大醫院泌尿部黃國皓醫師回憶,「術後伯伯意識混亂,還引發心肌梗塞,在加護病房住很久。」   「我們骨科的患者也常常遇到低體溫的情況,」臺大醫院骨科部吳冠彣醫師說,「尤其在做脊椎側彎手術時,暴露的範圍較大,手術時間較長,患者常常在術後感到寒冷,也容易出現併發症。」   「以前手術的時候,維持核心體溫真的是很讓人頭疼的任務,」臺大醫院麻醉部劉治民醫師表示,「如果手術的時間較長、暴露範圍較大,患者的體溫就會一直往下掉,而造成一些麻煩的併發症。如今,熱空氣式保溫毯逐漸普及,終於能夠幫忙解決手術低體溫的困擾。」     泌尿科、骨科手術與手術低體溫   泌尿科手術方式包刮傳統開腹手術、腹腔鏡手術以及達文西機器手臂手術,泌尿部黃國皓醫師說,「相較於其他手術,泌尿科手術過程中,需要使用到大量的水來灌流,很容易導致患者身體的熱量喪失。例如常見的經尿道攝護腺單極電刀刮除手術,過程中可能會使用多達一萬毫升的水,持續帶走熱量,便會造成手術低體溫,影響術後恢復或產生併發症。」     「除了大量的水容易造成術中低體溫,術中暴露面積較大也會造成手術低體溫。」骨科部吳冠彣醫師接著說,常見骨科手術包括骨創傷、關節鏡、關節重建、脊椎手術、骨骼腫瘤等,骨科開刀的範圍較廣,傷口暴露的情況下容易受環境溫度影響,導致核心體溫下降,「像是脊椎側彎矯正,開刀時間至少三、四個小時,傷口又比較長,若沒有積極保溫,容易造成手術低體溫。」吳冠彣醫師舉例,「另外,像是更換人工關節如膝關節或髖關節,患者普遍年齡較大,本來就屬於手術低體溫的高危險群。有些患者會在術中發抖而影響手術進行。」     過去的手術常常遇到術後病患遲遲不醒,或是因為併發症而住進加護病房觀察,麻醉部劉治民醫師解釋,「研究發現,有一個相當重要卻容易被忽略的因素,便是核心體溫。當核心體溫小於攝氏36度時,容易引發一系列不良反應,包括麻醉藥物的代謝變慢,導致恢復延遲、凝血功能障礙,導致異常出血、中樞神經系統受影響,而出現意識障礙或昏迷、增加傷口感染風險、心律異常等。」     積極預防低體溫,提升麻醉安全性   手術過程中的體溫偏低,甦醒後患者常會一直發抖,麻醉部劉治民醫師說,除了讓患者感到寒冷不適之外,發抖還會大幅增加身體的氧氣消耗量。年輕一點的患者或許還挺得住,但是年紀大一點的患者可能會無法負荷,甚至因為耗氧量增加而引發心肌梗塞,造成一連串的問題。   核心體溫過低時,單靠蓋棉被通常無濟於事,劉治民醫師解釋,由於麻醉後體溫流失的速度較快,且身體無法藉由顫抖產熱,所以必須利用主動式保溫設備來幫助患者維持體溫。常見的主動式保溫設備包括烤燈、熱水墊、輸液加溫器、熱空氣式保溫毯等。     「烤燈的效果很差,而熱水墊的接觸面積有限,保溫效果也差強人意。」劉治民醫師分析,「熱空氣式保溫毯是目前較有效率的主動式保溫設備,熱空氣式保溫毯的原理是透過許多小毛孔吹送暖風,持續且均勻地將熱能傳遞到皮膚表面。」   熱空氣式保溫毯的溫度大概在攝氏38度左右,能夠降低患者皮膚溫度與環境溫度之間的落差,減少熱量藉由輻射的方式流失,避免體溫降低,而且能適時的加溫。泌尿科、骨科的手術,經常會使用較特殊的擺位姿勢,利用各種不同尺寸、形狀的熱空氣式保溫毯可以顯著減少手術低體溫的發生。     貼心小提醒   「術中體溫維持穩定,讓手術能進行的更順利,術後也較不會出現劇烈顫抖或相關併發症。」麻醉部劉治民醫師強調,台灣術後加速康復學會與世界同步推廣術後加速康復ERAS(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的觀念,利用各種經過醫學實證的方法提升術前、術中、術後的照護品質。   預防手術低體溫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善用各種主動式保溫設備,能夠幫助患者順利恢復,也有助於減輕醫護人員的負擔!   原文出處

骨髓纖維化10大症狀,提高警覺莫延誤,血液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2022年01月18日
公開
710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醫師,我的皮膚好癢! 」高齡八十歲的老奶奶向醫師抱怨,「最近都覺得肚子很脹,吃不下,整天沒精神,感覺很疲勞!」   老奶奶患有血小板增多症,已在門診追蹤了兩年多,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血液腫瘤科莊博雅醫師表示,最近老奶奶回診時反應有些不舒服,例如頭皮莫名發癢、腹脹、吃不下、疲倦等。   檢查發現老奶奶貧血的情況有越來越嚴重的趨勢,而且血液中開始出現一些不成熟的血球細胞,透過超音波也發現患者有脾臟腫大的情形,莊博雅醫師說,因為已經產生骨髓纖維化的狀況,所以便給予緩解治療和口服標靶藥物。   經過兩個月的治療,老奶奶表示倦怠的感覺有明顯改善,搔癢也慢慢減緩,莊博雅醫師分享,過一段時間後會再安排檢查追蹤脾臟腫大的狀況。     骨髓纖維化10大症狀   骨髓纖維化是骨髓增生性腫瘤的一種,有可能是白血球增多、紅血球增多或血小板增多,莊博雅醫師解釋,骨髓異常造血時,也會產生一些細胞激素,導致骨髓內的纖維組織異常生長。過度生長的纖維組織會佔據骨髓中原本容納造血細胞的空間,讓造血細胞沒有辦法正常地生長,於是會造成後續的貧血、血小板低下等狀況。另外,因為身體得仰賴髓外造血功能,而漸漸出現肝臟腫大、脾臟腫大的狀況。   骨髓纖維化的症狀較不具特異性,大部分骨髓纖維化患者是在抽血報告出現異常時,才發現問題不尋常,莊博雅醫師說,患者容易感到疲憊、活動力越來越差、甚至沒有辦法維持原本的生活功能,可能出現夜間盜汗、無法集中精神、骨頭疼痛、發燒、體重減輕、搔癢等症狀,或是因為脾臟腫大導致肚子脹、吃不下。患者可能先到腸胃科、皮膚科、骨科等科別就診,甚至被送到急診室,抽血檢查才發現血球數量異常,而轉介到血液腫瘤科進一步確認。     「如果症狀符合骨髓纖維化的表現,我們會請患者填寫骨髓纖維化自我檢測量表(MPN 10 症狀評估表),包括疲憊、吃東西時很快就飽、腹部不適、活動力不佳、注意力不集中、夜間盜汗、搔癢、骨頭疼痛、發燒、體重減輕。使用0至10評量症狀嚴重度,0代表無症狀、10代表最糟狀況。」莊博雅醫師說,「根據填寫的分數,若是高度懷疑的病人,或許要做進一步的檢查,包括血球檢查、骨髓切片、以及腹部超音波看看是否有脾臟腫大的情況。」   骨髓纖維化的診斷主要是靠骨髓切片,莊博雅醫師說,有可能是原發性骨髓纖維化,或者是續發性骨髓纖維化,也就是骨髓增生性腫瘤的病程,例如血小板增多或紅血球增多症,經過長時間刺激後,出現骨髓纖維化。     標靶藥物對抗骨髓纖維化   因為骨髓纖維化的造血功能較差,必要時可透過輸血來緩解患者的不適。若是患者較年輕,想要根治骨髓纖維化,便得考慮做骨髓幹細胞移植,莊博雅醫師說,是否適合做移植會牽涉很多因素,包括合適的捐贈者、是否有其他共病、身體狀況等。由於骨髓纖維化較好發於年紀較大的病人,心血管問題較多,做骨髓移植的風險較高,所以會使用一些藥物來治療。     「傳統治療,可能會用一些免疫調節的藥物,或者是口服化學藥物,」莊博雅醫師說,「可是過去這些治療,其實沒有辦法改善病人的存活率。病人在被確診之後,可能只有三至五年的存活期,是一個預後比較不好的疾病。」   受惠於標靶藥物的發展,讓治療有了新的選擇,莊博雅醫師說,標靶藥物會去抑制骨髓異常造血的刺激訊號,例如JAK2、JAK1等,減少骨髓不斷受到刺激,幫助改善症狀。在異常造血情形改善之後,腫大的脾臟也有可能縮小,能夠緩解肚子脹、食慾不振等狀況。除了改善症狀,也可以讓病人的死亡風險降低。   倘若骨髓纖維化沒有妥善治療,將衍生很多麻煩,因為隨著骨髓纖維化變得越來越嚴重,骨髓的造血功能會越來越差,貧血惡化恐導致心臟衰竭、白血球低下使感染風險上升、血小板低下容易出血不止、脾臟也會持續腫大。另一方面,有部分病人在疾病進展之中,可能演變成急性白血病,就會有比較緊急的危險。       貼心小提醒   骨髓纖維化的症狀較不具特異性,很容易被誤認為老化而延誤就醫,莊博雅醫師強調,若有疲憊、吃東西時很快就飽、腹部不適、活動力不佳、注意力不集中、夜間盜汗、搔癢、骨頭疼痛、發燒、體重減輕等症狀,請盡快至血液腫瘤科就診。   骨髓纖維化患者要盡量維持良好生活習慣,莊博雅醫師叮嚀,包括均衡飲食、規律作息,在能力容許的範圍,維持固定的運動習慣,最重要的是要配合規則治療,請勿擅自停藥。持續使用藥物控制,可以讓病情維持在比較穩定的狀況,保有較好的生活品質!   此衛教資訊由台灣諾華提供 TW2201047314   原文出處

接種流感疫苗,有助降低新冠肺炎死亡率,感染科醫師圖解說明

2022年01月10日
公開
486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是大家高度關注的問題,不過流感病毒可沒有沉寂,流感會不會出現大反撲,是目前全世界都很關心的議題。臺大兒童醫院黃立民院長表示,流感疫情與邊境管制措施有關,隨著政策的調整,流感再流行的機會相當大。因為已經兩年沒有流行,加上監視結果顯示,流感病毒株已經改變,所以當流感疫情升溫,可能出現大流行。   大家常聽到的「免疫負債」意思就是說,大家為了預防新冠肺炎COVID-19,所以會戴口罩、勤洗手、保持距離,使得呼吸道感染、腸胃道感染的機會降低,因此一些本來容易得到的傳染病,例如流感、腸病毒等在這兩年都少了許多。黃立民醫師解釋,造成的結果就是,一旦解除防疫限制,民眾開始不戴口罩、洗手頻率減少、社交距離拉近,其他病毒就會開始流行。由於已經連續兩年都較少人感染,可以感染的人數就會變多,這個時候就容易爆發流行,把過去兩年沒有爆發的流行補回來,所以叫做「免疫負債」,像是還債的概念。   「包括法國、紐西蘭,都有觀察到這個現象,一開放邊界,就馬上大爆發」黃立民醫師提醒,「要解決免疫負債,就是要大家趕緊去打疫苗。冬天需要施打的呼吸道疾病疫苗,最強調的還是流感疫苗。」     流行性感冒病毒(Influenza virus)是經由飛沫傳染,感染者的鼻咽部、口腔、還有呼吸道都有病毒,在講話、咳嗽、打噴嚏時,會把病毒噴到環境裡,黃立民醫師說,如果距離一到兩公尺之內,就有機會被飛沫噴到而感染;另外一個模式,叫做媒介物傳染,感染者會污染他的物品,例如杯子、桌面、門把等,如果有人進入這些環境,就可能碰觸病毒而遭到感染。我們生活在城市裡,流感患者可能搭捷運、進餐館,所以扶手、椅子、桌子都可能有病毒,這種傳染模式在大城市相當常見。     流感症狀較嚴重,不同於一般感冒   呼吸道感染可分成兩種,一種叫做一般感冒,一種叫做類流感,黃立民醫師解釋,一般感冒比較輕微,類流感會比較嚴重。類流感的定義,第一個是發燒,第二個是有呼吸道症狀,比如說咳嗽、流鼻水、喉嚨痛等。   類流感跟一般感冒最大的差別就是發燒,成年人得到一般感冒通常不會發燒,如果發燒了,代表狀況比較嚴重,黃立民醫師說,台灣的類流感通常都會伴隨著一些比較不舒服的表現,包括畏寒發燒、全身痠痛、倦怠感、劇烈頭痛、腰酸背痛,這些都是流感的典型症狀。     流感除了讓人全身很不舒服外,還可能出現嚴重併發症,黃立民醫師說,流感病毒會跑到肺部引起肺炎、跑到心臟造成心肌炎、跑到腦部造成腦炎,其中最常見是肺炎。流感病毒還可能引起繼發性細菌感染,例如在感染肺部以後出現細菌感染。   「由於流感病毒會攻擊我們的組織,造成全身發炎,進而導致患者原有的慢性病惡化」黃立民醫師說,「例如心臟冠狀動脈本來塞了75%,得到流感之後可能就會塞到95%,導致心肌梗塞。無論是慢性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慢性腎臟、肝臟疾病,都可能會惡化,甚至導致死亡。」     預先部屬,預防流感   預防流感就跟預防新冠肺炎COVID-19一樣,要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減少接觸病毒的機會,黃立民醫師說,另一方面可以在每年冬天施打流感疫苗,提升身體的保護力。因為流感病毒會突變,每一年流行的病毒株都不太一樣,而且流感疫苗的保護力持續時間較短,一般認為大概三、四個月之後效果就漸漸變差了,所以每年需要重新施打。     呼吸道感染發生時常常是兩、三種病原體一起感染,黃立民醫師說,隨著檢驗工具的進步,我們會發現很多人並非只有一種細菌或病毒,而是多重感染。研究發現,新冠肺炎患者亦會同時找到兩種病原,流感與新冠肺炎可能同時感染,而且病情還會加重。   「研究指出,施打過流感疫苗,比較不會被診斷新冠肺炎COVID-19;而且如果不幸得到新冠肺炎,死亡率也會降低。」黃立民醫師解釋,「因為很多新冠肺炎屬於輕症,如果患者單獨得到新冠肺炎,症狀可能不甚嚴重,而不會就醫。但如果同時得到新冠肺炎和流感,症狀比較嚴重使就醫機率高,也就較容易被診斷出來。」   其實不只流感病毒、新冠肺炎,呼吸道本來就是一個開放的環境,還有多種細菌、病毒都混在裡面,同時遭到兩、三種感染,是很常有的狀況。因此建議可同時接種呼吸道疾病疫苗,例如流感疫苗、百日咳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等,都可降低新冠肺炎死亡率約兩成至三成。     貼心小提醒   五十歲以上,或者是有慢性病,例如心臟病、肝病、癌症、或是服用免疫抑制劑的患者,得到流感時出現重症的機會較高,一定要記得施打流感疫苗,提高保護力。另外,家人之間的傳播是流感病毒很重要的傳染模式,學生是傳播流感病毒的重要族群,所以也需要施打流感疫苗。   黃立民醫師強調,接種疫苗後需要一段時間身體才能產生保護力,建議大家要在流感疫情升溫前趕快施打疫苗!   原文出處

畏光、視力模糊,白內障年輕化,挑選人工水晶體,眼科醫師重點提醒

2022年01月10日
公開
328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醫師,我覺得看東西越來越不太清楚。」五十多歲的王先生是工程師,白天長時間盯著電腦,下班得開夜車回家,最近這一兩年因為視力惡化,讓他感到越來越吃力。經過檢查後發現,王先生雙眼的近視度數增加不少,主要是因為白內障造成的。   「因為需要經常看電腦、開車,使用長焦段合併散光矯正的人工水晶體較能兼具看遠及看近的功能。」永堅眼科診所陳威綸醫師分析,「考量到夜間開車的安全需求,會需要夜視力較清晰、眩光較少的人工水晶體。」相隔兩週分別做完雙眼的人工水晶體置換手術後,王先生的視力便有大幅度的改善。     白內障年輕化,不只看3C,糖尿病也會增加白內障風險!    以往5、60歲的人患白內障的比率較高,但隨著現在接觸3C產品的時間增加,使得白內障有年輕化的趨勢,越來越多患者在30多歲就患有白內障。永堅眼科診所許雅睿醫師表示,從事電銲、燒玻璃、廚房等工作、罹患糖尿病,或是高度近視亦可能增加罹患白內障的機率。   出現白內障時,患者會漸漸感到視力模糊,通常自身不容易察覺,往往要等到病況較嚴重才會發現,許雅睿醫師提醒,大家最好養成定期檢查眼睛的習慣,才能及早發現問題。       挑選人工水晶體,眼科醫師重點提醒   白內障是因為原本清澈的水晶體變得混濁,而影響光線進入,想恢復視力,需要透過手術植入人工水晶體。許雅睿醫師說,在選擇人工水晶體時,首先要了解患者的用眼需求。   天然水晶體本身具有自動調節的功能,但在老化之後經常需要靠老花眼鏡輔助,陳威綸醫師說,若上了年紀後不想戴老花眼鏡,可以選擇全焦段人工水晶體,看遠看近較方便外,專利色差修正技術可提升夜間視力清晰度,提升安全性。   陳威綸醫師解釋,「焦點型在某些距離看得非常清楚,一旦脫離焦點則會變得比較模糊;焦段型人工水晶體在清楚的距離間,擁有連續視力且眩光程度較低,按照術後視距範圍不同,可分為延焦段、長焦段與全焦段,患者可以按照實際需求與醫師討論適合的人工水晶體。」       人工水晶體,睛選5撇步   因為人工水晶體得使用很多年,許雅睿醫師提醒,所以在挑選人工水晶體時,建議選擇經過長期驗證的人工水晶體材質,減少材料鈣化、變質的機會。   由於部分患者會在換完人工水晶體後,可能出現「二次白內障」,許雅睿醫師說,可使用具有特殊邊角設計的人工水晶體,減少二次白內障的發生。   非球面人工水晶體也有助於提升夜視安全性,陳威綸醫師說,為了獲得較好的視覺品質,可使用低折射、低色散的人工水晶體材質。   此外,人工水晶體若能保留生理所需的藍光,有助於提升夜視力並維持生理時鐘的節律。     白內障手術常見問題,專家解答   Q:白內障手術通常需要多久時間? A:白內障手術一般需要15~30分鐘左右,會隨個案難度、醫師經驗,而有些差異。   Q:白內障手術後,需要休息多久才能使用眼睛? A:白內障術後會將眼睛包起來,請多休息、不要過度活動,隔天即可看東西。許雅睿醫師補充,白內障術後的第一個月請遵照醫師指示每日點眼藥水,不可以揉眼睛,眼睛不能碰到水或是灰塵,可以戴眼罩或護目鏡保護眼睛。   Q:白內障手術是否會有眼睛乾澀的狀況? A:陳威綸醫師表示,動完人工水晶體手術之後一開始可能會有眼睛乾澀的問題,但是只要按時點眼藥水,術後1到2個月大多可以恢復到手術前的標準。   Q:換人工水晶體是否會產生排斥? A:人工水晶體皆會使用與人體相容性高的材質,而且是衛福部核准的人工水晶體,一般不會產生排斥,可以使用一輩子。   Q:動完人工水晶體手術,大約多久可以適應人工水晶體的視覺表現? A:相較於只做一眼人工水晶體的患者,做兩眼的患者術後適應較佳,許雅睿醫師說,我們的大腦約一、兩個月便可以適應人工水晶體,假使雙眼同時做人工水晶體,協調性較佳,也有互相輔助的效果。   Q:新冠肺炎病毒是否與白內障有關? A:白內障與新冠肺炎病毒無關。新冠病毒在眼睛方面有一些非特異性的表現,很少靠眼科來確診。     貼心小提醒   白內障往往是在不知不覺中形成,漸漸影響視力。陳威綸醫師叮嚀,大家要避免暴露強光,維持良好用眼習慣,並定期檢查眼睛。   白內障並非老年人的專利,許雅睿醫師說,如果出現畏光、視力模糊等狀況,務必盡快就醫喔!   原文出處

破解迷思!兒童近視要積極控制,專用日拋、角膜塑型片、散瞳藥水比一比,眼科醫師圖文解析

2022年01月10日
公開
286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把電視關掉,看電視會近視!」   大家都可能聽過父母這樣說,或者也曾經這樣告誡子女,但是看電視究竟會不會導致近視呢?   「多數人都會認為孩童的近視與長時間觀看電視有關,」麗明眼科診所院長陳祐瑲醫師說,「事實上,相較於閱讀、寫字、繪圖、或使用手機這些近距離用眼活動,看電視通常會距離1至2公尺以上,屬於中距離用眼,反而較不容易造成近視。要求兒童不看電視、只能看書反而容易增加近視的機率。」   「也常有人認為,戴眼鏡會使近視加深,所以故意不戴眼鏡。」陳祐瑲醫師舉例,「其實答案正好相反。故意不戴眼鏡、越看不清楚、越拿越近,近視就會越嚴重。」過去有許多關於近視的說法不一定正確,必須用醫學實證來破解錯誤的迷思。   陳祐瑲醫師說,近視的成因主要是看太近、看太久、休息不足。年齡愈小罹患近視,未來越可能出現高度近視,同時增加眼球病變的風險。     積極控制近視,預防眼球病變   正常光線經過水晶體的折射後,會聚焦在視網膜上,呈現清楚的影像,陳祐瑲醫師指出,兒童近視的主要原因來自眼軸異常長,使得光線聚焦在視網膜之前,造成視力越來越模糊。     近視是一種疾病,絕非單純的「戴眼鏡就好」,陳祐瑲醫師強調,近視會導致眼球病變而增加青光眼、白內障、黃斑部病變、視網膜剝離的風險,嚴重可能失明,而戴眼鏡或接受近視雷射手術只能矯正視力,無法治療眼球的病變,若能將控制住近視不繼續加深成為高度近視,即能降低眼球病變風險。   台灣兒童的近視盛行率高、高度近視的比例也高,是不容輕忽的健康議題。兒童近視控制可採用藥物治療、光學矯正、用眼控管等三個手段積極進行。     兒童近視控制方式比一比   目前常見的近視控制方式有藥物治療與光學矯正。藥物治療通常就是指散瞳劑:點長效散瞳藥水能夠放鬆眼睛的睫狀肌,有效控制近視度數。陳祐瑲醫師分析,散瞳劑又可分為長效型與短效型、低濃度與高濃度,傳統上使用高濃度長效型散瞳劑可以維持較長時間的效果,但容易畏光,環境光比較強就會瞇瞇眼,看近物時也較模糊,且散瞳藥水必須長期使用才有持續控制近視的效果。   「高濃度散瞳藥水會大幅阻斷看近的調節力,調節力變弱之後就對不到焦像類似老花眼,小朋友無法靠太近看東西,有助延緩近視進展,」陳祐瑲醫師說,「拉高散瞳藥水確實可增加療效,卻也可能影響閱讀、寫字等生活功能。」近期的主流趨勢則改以低濃度長效散瞳劑搭配足度全時光學矯正複方治療,可大幅減少畏光模糊等副作用。     光學治療包括「近視控制專用日拋隱形眼鏡」及「角膜塑型片」。   一般近視時配戴的矯正眼鏡能讓中央影像清楚聚焦於視網膜上,可以矯正視力但通常無法有效抑制近視成長。   「近視控制專用日拋隱形眼鏡」與「角膜塑型片」皆為利用光學原理產生週邊離焦的效果,可幫助控制近視不易加深。     「近視控制專用日拋隱形眼鏡」的特殊鏡片分為矯正區與控制區,光線透過矯正區將中央影像聚焦於視網膜上,讓配戴者看得清楚,而控制區會讓周邊影像聚焦於視網膜前,有助抑制眼軸變長、控制近視,同時達到看得清楚且可以控制近視繼續加深。   「近視控制專用日拋」是軟式隱形眼鏡,異物感較低,可於白天配戴約10個小時左右,取下後即可丟棄,不需每天保養、清潔。相較於角膜塑型片,近視控制專用日拋的調整靈活性較高,若配戴過程中,度數有增加或減少,皆可適時調整。   「角膜塑型片」類似硬式隱形眼鏡,可於夜間睡眠時配戴約8小時,早上起床後取下,陳祐瑲醫師解釋,角膜塑型片能夠改變角膜的弧度,產生壓平的效果,進而改變角膜屈光度,將影像投影在視網膜上,也就是讓配戴者看得清楚,同時形成周邊離焦的效果,延緩眼軸增長速率而可控制近視繼續加深。   近視兒童在取下角膜塑型片後,即可恢復清晰視力,所以白天可以不戴眼鏡,但某些反應不佳的患者身上可能出現較明顯的角膜弧度反彈現象,亦即經過幾個小時後,角膜逐漸恢復原狀而漸漸看不清楚,視力較不穩定。陳祐瑲醫師分析,角膜塑型片可以控制孩童近視度數,但初期配戴可能會比較困難,且配戴時眼睛異物感需要一些時間適應。配戴角膜塑型片後需要有充足睡眠,較能發揮理想效果,不適合經常熬夜或短眠的患者。   陳祐瑲醫師提醒,為了確保角膜塑型片的使用安全,家長應每天協助幼童配戴、取下、並徹底清潔,以避免角膜受傷、感染等問題。   陳祐瑲醫師分析,夜間配戴「角膜塑型片」可能會因為睡眠時間、睡姿而影響隔日視力的清晰度;而「近視控制專用日拋」隱形眼鏡於白天配戴,能提供近視兒童清晰、穩定的視力。   「曾經有位使用角膜塑型片的患者,經常出現角膜破皮,而感到相當困擾。」陳祐瑲醫師分享,「經過討論之後,決定改用近視控制專用型日拋隱形眼鏡。因為停戴角膜塑型片後,近視會慢慢回復原來的度數,所以我們就從度數較輕的日拋型隱形眼鏡開始配戴,然後逐步往上調,順利解決了他的問題。」   由於近視控制專用型日拋隱形眼鏡的操作門檻較低,將複雜的影響因素單純化,有助近視兒童長期使用,提升控制近視的成功率。陳祐瑲醫師說,日拋型隱形眼鏡較不適合經常游泳、眼睛嚴重過敏的近視兒童,因為常揉眼睛可能導致隱形眼鏡掉落。   因為近視控制專用日拋需要長時間配戴,隱形眼鏡的材質就很重要,陳祐瑲醫師說,具有足夠的透氧度才能確保使用安全。     貼心小提醒   接受藥物治療、光學治療後,還是必須注意用眼習慣控管。陳祐瑲醫師提醒,中斷持續用眼行為,讓眼睛休息非常重要,建議使用「番茄時鐘法」,每用眼25分鐘就休息5分鐘,且須維持用眼距離,每天要有戶外活動,避免孩童連續近距離用眼,降低近視的機會。   根據國民健康署的調查,小學一年級的孩童已有約20%罹患近視,陳祐瑲醫師叮嚀,小朋友近視惡化的速度很快,務必定期檢查視力,才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原文出處

愛滋病毒治療大不同,遠離共病健康到老,感染科醫師圖文解說

2022年01月03日
公開
612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愛滋病的治療已經完全不一樣了!」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感染科李佳雯醫師指出,「過去愛滋病患的存活期較短,如今受惠藥物進步,只要規則接受治療,現在愛滋病毒感染者的預期壽命跟一般人非常接近。所以接下來感染者也都會經歷老化與各種慢性病的問題,例如骨質疏鬆、心血管疾病、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因為活得久,癌症的發生率也會漸漸提高。」   目前對於愛滋治療的國際共識為「U=U」,也就是「檢測不到病毒Undetectable」即「不具傳染力Untransmittable」。愛滋病毒感染者只要能夠規則接受治療,將血液中的病毒量控制在測不到的狀態(低於200 copies/ml)持續達六個月以上,其傳播病毒的風險便可以忽略,對患者自身也較不會造成傷害。     早期的患者每天要吃很多藥,各種藥物的吃法還不太一樣。現在絕大多數的患者都是一天一顆,相當方便,患者較願意吃藥,便能穩定控制病情。李佳雯醫師說,在長期追蹤的過程中,除了注意愛滋病毒的狀況,也需要一併關心各種慢性病的發展。   「在門診已經都有六、七十歲以上的患者,」李佳雯醫師分享,「有些患者很瘦小,可能只有40公斤,明顯有肌少症的問題。有些患者的駝背越來越嚴重,會需要做骨質疏鬆的檢查及治療。女性患者骨質的狀況會比男性差,而且在停經之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逐漸上升,也必須多加留意。」     隨著年紀增長,愛滋病毒感染者也會面臨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新陳代謝疾病。「愛滋病毒若沒有控制好,理論上身體的發炎反應會更激烈,使代謝性疾病的發生風險升高,所以抗病毒藥物一定要按時服用。」李佳雯醫師強調,「如果患者有規則回診追蹤、定期抽血檢查,也較有機會早期偵測各種代謝性疾病,比如說糖尿病,患者不至於等到吃多、喝多、尿多,才發現有糖尿病。因為提早檢驗,更可以透過運動、飲食控制、藥物的及早介入,能夠減少長期併發症的發生。」   早期治療愛滋病毒的藥物可能對神經系統造成影響,李佳雯醫師補充,現在使用的藥物較不會出現這方面的問題,所以較需要提防的是糖尿病造成的神經損傷。     罹癌風險較高,千萬不能輕忽   B型肝炎、C型肝炎病毒主要也是透過血液、體液傳染,是愛滋病毒感染者常見的共病,李佳雯醫師指出,慢性肝炎容易導致肝硬化,增加罹患肝癌的風險。   如果沒有B型肝炎抗體的患者,建議要接種B型肝炎疫苗;如果已經罹患B型肝炎,務必定期抽血、超音波追蹤,並與醫師討論是否需要接受治療。C型肝炎雖然沒有疫苗,但是現在已經有藥物可以根治C型肝炎,建議及早接受治療。   人類乳突病毒HPV(Human papillomavirus)亦是相當常見的感染,遭到感染時可能沒有明顯症狀,但是可能導致子宮頸癌、肛門癌、陰莖癌、陰道癌、口腔癌等癌症。子宮頸癌可以透過子宮頸抹片篩檢,早期發現病變,李佳雯醫師解釋,但是女性感染者定期接受子宮頸抹片篩檢的比例較低,容易錯失早期發現的機會。李佳雯醫師強調,「我們都會提醒女性患者要做子宮頸抹片篩檢,才能及早發現,把握治療時機!」     正確保養,健康到老   「現在的藥物很有效、很便利,愛滋病毒感染者有機會活到70、80歲。但是如果有越來越多的共病或是腎功能、肝功能較差的時候,整體治療相對就會比較複雜,」李佳雯醫師表示,「建議大家要從年輕時候就養成健康的生活型態,多儲存一些老化的本錢。」     飲食方面要營養均衡,避免攝取過多脂肪及精緻碳水化合物,鹽分、調味要適量,盡量少吃加工食品。李佳雯醫師叮嚀,每週要有足夠的運動量,幫助維持肌肉量及心肺功能。   接種疫苗相當重要,李佳雯醫師說,包括A型肝炎疫苗、B型肝炎疫苗、流感疫苗、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等,能夠提升身體的保護力。   愛滋病毒感染者一定要定期追蹤、按時服藥,除了使用抗病毒藥物,也要把血壓、血脂、血糖控制達標。     掌握自身健康,主動與醫師溝通   愛滋病的治療已進步許多,若能規則治療達到檢測不到病毒量的狀態,便不會有傳染風險,也可以長期存活,李佳雯醫師說,隨著老化,大家勢必會面臨各種慢性病的發生,如果身體有任何狀況都可以跟醫師、個案管理師反應,醫療團隊都能提供適當的協助。   民眾對愛滋感染與愛滋病有任何疑問,務必諮詢專業醫療人員 Code number: NP-TW-HVX-WCNT-210002  Date of preparation: 15-Dec, 2021    原文出處

貧血、骨頭痛,當心多發性骨髓瘤!

2022年01月03日
公開
260

  滕傑林醫師:他常常躺著送進醫院,經過治療之後,可以坐輪椅出院,然後再經過一段時間,他的疾病控制更好的時候,可以走路回來看門診。   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歡迎滕傑林醫師來到照護線上。   滕傑林醫師:大家好,我是台中榮民總醫院血液腫瘤科滕傑林醫師。   劉育志醫師:相信大家對癌症都不陌生,但是很多人都不曉得說血液也會產生癌症,請問滕醫師,什麼是多發性骨髓瘤?   滕傑林醫師:多發性骨髓瘤它是血液中漿細胞造成的疾病,當漿細胞過分增生,製造很多漿細胞的時候,就會導致疾病,我們稱為多發性骨髓瘤。   劉育志醫師:多發性骨髓瘤好發在哪些族群?   滕傑林醫師:多發性骨髓瘤,基本上還是一個成年人的疾病,所以小朋友基本上是沒有多發性骨髓瘤的,在成年人中又是以年紀比較大的長者,是比較好發的族群。   劉育志醫師:哪些危險因子比較容易產生多發性骨髓瘤?   滕傑林醫師:多發性骨髓瘤,並不如我們所認知的很多癌症,例如說這個肺癌抽菸,或是其他的癌症有一些特發的因子,多發性骨髓瘤的發生,其實並沒有真正所謂的好發的因子,或是導致的原因,它就是可能是一些基因的突變而導致它的發生。   劉育志醫師:多發性骨髓瘤它會產生什麼樣的症狀?   滕傑林醫師:多發性骨髓瘤最常見的症狀,其實是貧血,70%的病人他都有貧血的這些症狀,所以來看貧血的病人中有一部份,就是因為這樣而發現了多發性骨髓瘤,另外有30%~40%的病人會有骨頭疼痛、還有腎功能不理想,還有一些是高血鈣的症狀。   劉育志醫師:高血鈣會有什麼症狀?   滕傑林醫師:第一個很多病友會便祕,然後他的神智上並不是那麼的清楚,這是高血鈣常見的一些症狀。   劉育志醫師:骨頭疼痛常發生在哪些地方?   滕傑林醫師:多發性骨髓瘤骨頭疼痛其實全身性的,所以很多病人一開始以為筋骨痠痛,或是扭傷了這些事情去國術館去看病,那是因為這個漿細胞是存在我們的骨髓中,我們的骨髓全身都有,所以他會覺得全身的痠痛,但有些病人產生了病理性骨折例如說他骨頭斷了,他的脊椎有一些壓迫性骨折,他就會在那個地方特別的疼痛,所以多發性骨髓瘤的疼痛分兩大類,一個是局部骨頭病變產生的疼痛,一個是全身病變產生的骨頭疼痛,很多病人都跟我們談,就是說多發性骨髓瘤剛發生的時候,他的骨頭疼痛是那種,痛不欲生的痛,所以這些也蠻辛苦的。   劉育志醫師:多發性骨髓瘤需要怎麼治療?   滕傑林醫師:多發性骨髓瘤的治療,以前都是所謂的化學治療,但因為這幾年標靶治療很盛行,所以化學治療基本上在多發性骨髓瘤,已經不太使用了,目前有兩大類非常重要的,所謂標靶治療,第一個是叫作蛋白酶體抑制劑,另外就是一些免疫調節劑,藥物組合起來,會讓90%以上的病人得到很好的控制,我們還是期待,多發性骨髓瘤的病人有機會接受,所謂的自體幹細胞移植,就是俗稱的骨髓移植,因為我們做了自體幹細胞移植,可以進一步的來延緩病人未來復發的時間,得到更長的存活時間。   劉育志醫師:目前多發性骨髓瘤的治療患者需要住院嗎?   滕傑林醫師:以往的多發性骨髓瘤病人他來住院,其實是因為併發症,例如說他來的時候高血鈣,或是他骨折、或是他骨頭疼痛,可能需要讓病人來住院,我常跟病人說,多發性骨髓瘤的病人的樣態是他常常躺著送進醫院,經過治療之後,可以坐輪椅出院,然後再經過一段時間,他的疾病控制更好的時候,他可以走路回來看門診,所以他真正住院是因為疾病的併發症,而不是因為治療的本身,現在大部分的病人的治療,都可以在門診可以完成,非常的方便。   滕傑林醫師:一個大概是65歲左右的男性,他來的時候其實真的很嚴重,就是貧血、高血鈣,然後這個腎功能也不太好都這個快要洗腎了,被送進加護病房,家屬都覺得大概沒有什麼機會了,但經過適當的這些治療之後,病人接受了初步的標靶治療之後,病人是很明顯的進步,他就很順利地離開加護病房,他就從躺著進醫院,然後經過了大概兩週到三週的治療他就可以坐輪椅回家,等到三、四個月之後他是走路回來看門診,接著呢沒有想到他可以做這些事情,因為後來又做了自體幹細胞移植,他到現在已經活了大概6年到7年的時間,他的生活完全正常,你從外觀上根本看不出他是病人,治療過程中他的孩子,也結婚生孩子,生寶寶、生孫子,他都可以去參與,我覺得其實是一件蠻好的事情。   滕傑林醫師:多發性骨髓瘤是全身的疾病,病人最明顯感受到的,其實是骨頭痠痛的問題,當病人有一個不明原因,全身骨頭痠痛合併貧血的時候,就要高度懷疑有多發性骨髓瘤的可能性,現在的醫學非常進步,我們在兩天、三天之內都可以徹底的診斷,因為他是一個無法完全治癒的疾病,所以治療的目標要設定,治療的目標不是把這個病治好,大家也不要去尋求偏方,或是買很貴的藥其實現在的藥健保都有給付了,我們的治療目標,是讓病人得到一個穩定的狀態,讓病人的生活恢復到正常,能夠過正常的日子,越久越好,在未來有更多新的藥會進來台灣,所以我相信在未來,多發性骨髓瘤的治療成績,一定會比現在好上更多。   劉育志醫師:感謝滕醫師來到照護線上,我們下次再見,掰掰。   原文出處

受傷了怎麼辦?傷口照護、疤痕預防重點提醒,醫師圖文解說

2022年01月03日
公開
502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醫師,我兒子額頭的傷口一直流血。」林媽媽焦急地說。   「怎麼受傷的?」醫師問   「剛剛在打球的時候和同學相撞,兩個人都受傷了。」   醫師小心地掀開紗布,額頭上的撕裂傷便流出血來。   「這傷口要不要縫合?要不要打破傷風?會不會留疤?」林媽媽一口氣問了好幾個問題。   日常生活中,大家多少都有受傷的經驗,也都會有類似的問題,讓我們請醫師來解答。     哪些傷口需要縫合?   決定撕裂傷口要不要縫合,第一個要考慮傷口的深度及長度,新英格蘭診所乳房外科黃柏榮院長指出,一般而言超過一公分以上的傷口可能需要縫合,若傷口太深,傷及到肌肉組織、肌腱、韌帶、骨頭時,可能需要一併修復。   第二個要考慮出血的流量,黃柏榮醫師說,流血速度較快的傷口,若加壓十分鐘以上還止不了血,一定要盡快到醫院處理。   第三個要考慮傷口的位置,黃柏榮醫師解釋,例如位在關節處的撕裂傷在日常活動時會打開,很難自行癒合,建議要縫起來,幫助傷口癒合。另外,撕裂傷口若靠近臉部或生殖器,可能對美觀或功能造成影響,最好能夠縫合處理。   「別小看臉部的傷口!」黃柏榮醫師提醒,「或許傷口不大,但是若傷到肌肉,可能會影響眼輪匝肌的功能,就要縫合修補,千萬不能輕忽。」   第四個要考慮受傷的原因,黃柏榮醫師分析,如果是較乾淨的傷口,大多會立刻縫合;至於動物咬傷的傷口,因為細菌量較多,感染風險較高,除了清潔、止血之外,也要使用抗生素治療,後續再評估適合縫合的時機。     受傷了,需要打破傷風嗎?   在台灣,破傷風疫苗是常規接種的疫苗,大家在嬰幼兒時期、6歲會接受預防接種。一般而言,破傷風疫苗可以維持10年左右的保護力,爾後需要定期追加。     只要患者不確定自己的接種狀況,所有的傷口都需要打破傷風疫苗。黃柏榮醫師解釋,如果患者確定接種過三次或三次以上的破傷風疫苗,就要評估是否需要追加注射破傷風疫苗。   針對小而乾淨之傷口,若最後一劑破傷風疫苗已超過10年,便需要追加注射;針對所有其他傷口,若最後一劑破傷風疫苗已超過5年,便需要追加注射。     傷口照護重點提醒   在傷口完全癒合前,大家都要好好照顧傷口,黃柏榮醫師說,請準備好換藥材料,包括滅菌手套、棉棒、生理食鹽水、消毒水、抗生素藥膏、膠帶、紗布、或有助傷口癒合的敷料。   在換藥前務必用乾淨的肥皂洗手,黃柏榮醫師說,請小心移除舊敷料,然後清潔、消毒傷口,塗上抗生素藥膏,然後以敷料妥善覆蓋傷口。     包紮好傷口後,盡量不要有外力衝擊或碰觸,並避免潮濕或污染。黃柏榮醫師說,飲食中要攝取足夠的蛋白質,幫助傷口癒合。   每天都要觀察傷口,如果出現發紅、發熱、腫脹、疼痛、化膿等,代表傷口可能有感染,要盡快就醫。     如何預防疤痕形成?   「想預防疤痕,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受傷!」黃柏榮醫師說,「如果已經受傷了,就要好好處理,包括把傷口清乾淨、正確縫合、正確換藥、避免感染等,都有助於降低疤痕形成的機會。」   如果是縫合性傷口,可以使用具有抗張纖維束之免縫膠帶,黃柏榮醫師說,免縫膠帶是以垂直傷口的方向黏貼,幫助傷口黏合得較平整。   請務必以紗布、或人工敷料妥善覆蓋傷口,降低傷口感染的機會。像是不沾黏類型的人工敷料則可以減少換藥的不適。另外,選擇有助保持傷口濕度及溫度的人工敷料則能有助形成適合傷口癒合的環境,較不會造成過度生長的疤痕。     「已經有許多研究指出,纖維膠原過度增生與過度發炎有關,可能造成疤痕凹凸不平的問題,」黃柏榮醫師說「若是具有蟹足腫體質,膠原蛋白容易過度增生,更需要使用正確的敷料。有些人工敷料可以吸收組織液,提供濕潤、良好的癒合環境,盡量避免纖維膠原過度生長。」   因為在換藥時需要反覆撕掉、貼上膠帶,黃柏榮醫師說,若是皮膚較脆弱、敏感、或怕痛的病人,可以嘗試使用矽膠膠帶,以降低不適。     貼心小提醒   割傷、撕裂傷皆是很常見的狀況,受傷時請以乾淨的紗布加壓止血,然後盡快就醫處理,回家之後記得每天換藥好好照顧傷口。黃柏榮醫師說,傷口遭到感染時,可能出現幾個徵象,如果發現有明顯的肉芽組織隆起、增生,摸起來硬硬的,就要提高警覺。接下來就是發紅、腫脹、發熱、疼痛,且出現異常分泌物,黃色、灰色、深咖啡色分泌物都有可能。隨著感染惡化,將造成全身性感染反應,便會開始發燒、畏寒。   如果有任何疑問,請盡快回診,才能避免小傷口,變成大麻煩!   原文出處

多發性骨髓瘤復發免驚慌!標靶治療有效延長存活,醫師圖文解說

2022年01月03日
公開
426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醫師,我完全沒症狀,真的有復發嗎?」   「多發性骨髓瘤復發,是不是得做化療?」   「多發性骨髓瘤復發,還有希望嗎?」   多發性骨髓瘤是容易復發的血癌,復發時該怎麼辦?先別驚慌,請葉士芃醫師來解答。     存在骨髓的癌細胞   多發性骨髓瘤是一種血液惡性腫瘤,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血液腫瘤科葉士芃醫師指出,因為骨髓裡面負責製造抗體的漿細胞發生突變,而大量增生並製造抗體M蛋白。   骨髓裡充滿癌細胞,就無法製造正常血球,所以最常見的症狀是貧血。葉士芃醫師解釋,因為癌細胞會侵蝕骨頭,導致骨頭疼痛;當骨頭被侵蝕,鈣離子便被釋放出來,造成血鈣過高,而出現便秘、頭暈等症狀,嚴重可能昏迷。另外,因為癌細胞大量製造免疫球蛋白,會塞住腎臟的腎小管,使腎功能惡化。   這些症狀合起來便是所謂的CRAB(螃蟹),C代表高血鈣(Hypercalcemia)、R代表腎功能變差(Renal failure)、A代表貧血(Anemia)、B代表骨頭病變(Bone lesions)。   在過去只有化學治療的年代,多發性骨髓瘤的存活期大約只有兩年,葉士芃醫師說,隨著醫學的進步,我們已經發現癌細胞有很多缺陷,所以可以設計各種藥物來攻擊癌細胞。目前的第一線治療,對80%左右的患者都會有效,能夠把病情控制住,造血機能也會恢復。   「運氣好的話,維持5年、8年都有可能,」葉士芃醫師說,「治療過程中,都會定期追蹤,監測多發性骨髓瘤復發的跡象。」     完全沒症狀,真的有復發嗎?   「多發性骨髓瘤復發時不一定馬上出現症狀,當檢驗數值異常時,便是復發,即使沒有症狀,也不能輕忽!」葉士芃醫師強調,「多發性骨髓瘤不難偵測,只要發現免疫球蛋白爆量,一定有問題。就算沒有症狀也必須按時回診,如果惡化速度很快,便會進一步治療」       多發性骨髓瘤復發時,需要再次抽骨髓嗎?   多發性骨髓瘤復發時,都會鼓勵患者再次抽骨髓進行基因檢測,葉士芃醫師解釋,因為癌細胞可能出現新的突變,適合使用藥物會不太一樣。   「聽到抽骨髓,很多人常誤以為要抽脊椎骨,而心生畏懼,」葉士芃醫師說,「其實是從屁股抽,安全性很高。過程中會痛一下下,大概五分鐘就做完了。」再次抽骨髓進行基因檢測,能夠幫助醫師選擇合適的藥物。     多發性骨髓瘤復發時,需要化療嗎?   針對多發性骨髓瘤,目前有效的藥物非常多,大多是標靶藥物,葉士芃醫師說,所以復發之後都是用下一線標靶藥物治療,幾乎都不須用到化學治療。   「藥物選擇方面,一般會先看看病人用過哪些藥,如果前面沒用過單株抗體,後面就可以使用單株抗體;如果之前沒用到免疫調節藥物,後一線便可以加入免疫調節藥物。」葉士芃醫師分析,「目前已經有好幾線治療,過去用到第三線就幾乎沒什麼用了,現在每一線都可以用3、5年,而且未來的藥還會更多。」     「藥物的組合搭配都是依照國際治療指引與台灣健保給付的規定。基本上,目前在台灣接受到的治療,應該都符合國際標準。」     根據臨床實證,選擇合適的藥物   「有些患者會擔心,如果把藥物都用完了,後面就沒有藥可以用,所以打算先用普通的藥,把比較先進、有效的藥留到最後。」葉士芃醫師強調,「請不要有這些顧慮,在什麼階段,該用什麼藥,就用什麼藥。做治療時應該根據臨床證據、國際共識來進行,藥物在哪一階段用有效,就應該把握時機。刻意延後使用時機,治療效果可能會比較差。」     復發之後的治療目標是什麼?   多發性骨髓瘤的治療目標,就是活越久越好!葉士芃醫師說,從前沒什麼好藥,治療大概只能控制疼痛不適,活多久算多久;至於現在,我們不只要改善症狀,還希望讓患者的存活期從原本的半年、一年,延長到三年、五年以上,目標是讓存活期越長越好。       治療有反應,便能繼續用   根據絕大部分的臨床試驗,如果藥物有效的話,便會一直用下去,葉士芃醫師說,但是台灣的健保會規定只能用一年、二年,所以我們會跟病人討論,提供詳細資訊,說明國外的標準治療,以及健保給付的狀況,患者可以評估自己的經濟能力或醫療保險,選擇合適的搭配。     骨髓移植,提升存活   「如果患者對第一線藥物治療的反應很好,且身體狀況許可,都建議要做自體骨髓移植。」葉士芃醫師說明,「自體幹細胞移植通常只要住院三個禮拜左右,不會有排斥的問題。很多病人做完自體移植之後,可以過得非常好。自體幹細胞移植大概只有2%的死亡率,風險相對低很多,但能帶給病人很多好處。」     暖心小鼓勵   曾經有位多發性骨髓瘤患者在自體移植後復發,當時的第二線藥物治療,預估在一年多會惡化。葉士芃醫師回憶,那時候剛好有一個臨床試驗,就是合併使用單株抗體標靶藥物。結果使用之後,患者撐5、6年,直到現在都還是穩定治療中。   「從這些臨床經驗便會發現,醫學的進步能夠帶給病人如此大的轉變!」葉士芃醫師說,「多發性骨髓瘤有二個治療重點,第一就是把病況壓下來,讓病人活得久;第二個就是治療症狀,讓患者活得好、活得輕鬆舒服,這二個都非常重要。」   多發性骨髓瘤的治療已經和過去截然不同,藥物選擇很多,有任何狀況或想法,皆可以與醫師溝通,積極地接受治療!   原文出處

紅斑性狼瘡傷心、傷腎、又傷肺,慢性咳嗽當心肺纖維化,醫師圖文解說

2021年12月29日
公開
361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25歲的周小姐在山區的小學任教,在天氣較冷的時候,周小姐的手腳經常發白、發紫、發麻,而且走上坡路時很容易喘,咳嗽狀況越發頻繁。原本以為是氣溫較低而造成咳嗽、手腳冰冷,但在就醫檢查後,才知道原來是更棘手的紅斑性狼瘡,而且還伴隨腎炎與間質性肺炎。   「手腳發白、發紫、發麻是所謂的雷諾氏現象(Raynaud phenomenon),因為抽血檢驗發現有抗核抗體(ANA),且有間質性肺炎、肺部積水、心包膜積水、高尿蛋白指數等狀況,所以最後診斷為紅斑性狼瘡。」臺中榮總內科部風濕免疫科資深主治醫師、教學部臨床訓練科主任謝祖怡醫師表示,「間質性肺炎屬於慢性免疫風濕病,初始症狀通常較為輕微且無特異性,初期不易被發現,但是若持續發炎未受適當處理,可能導致無法恢復的肺纖維化,造成極大的影響,必須在可復原時期盡快接受治療。」   經過類固醇脈衝治療以及免疫抑制劑治療後,周小姐的雷諾現象較為改善,走路不會喘,還可以騎腳踏車運動。謝祖怡醫師說,紅斑性狼瘡患者可能出現肺纖維化,務必做肺功能檢查,也要按時服藥、積極治療。     難以捉摸,症狀多變化的紅斑性狼瘡   紅斑性狼瘡SLE(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是全身性自體免疫疾病的典型代表,謝祖怡醫師表示,14歲到35歲之間的年輕女性為紅斑性狼瘡的好發族群,女性與男性的比例約為九比一,至於低於14歲或高於50歲發病的患者則無性別差異。紅斑性狼瘡患者自己的免疫系統會攻擊自體器官,從表面皮膚至內臟,包括心臟、肺臟、腎臟、甚至造血系統均可能受到影響。   正常時候,免疫系統會在偵測到外來物質入侵時,啟動防衛機制,謝祖怡醫師表示,但是紅斑性狼瘡患者卻在沒有外來病源入侵的情況下,錯誤地將自身的組織細胞當作敵人、出動免疫大軍、產生攻擊自己身體的免疫飛彈 (被稱為自體抗體) 攻擊自己身體的組織器官,引發一連串發炎反應。     紅斑性狼瘡的症狀千變萬化,包含各種疑難雜症,往往需要進一步檢查才能確定診斷。「諸如皮膚出現紅斑、對紫外線敏感、發燒、關節炎、淋巴結腫大等,除了肝臟的影響較小,其餘的內臟器官、血管、周邊神經以及中樞神經都容易受紅斑性狼瘡影響,嚴重恐危及性命。」謝祖怡醫師說,「紅斑性狼瘡若侵入腎臟會造成紅斑性狼瘡腎炎,若侵犯肺泡間的結締組織則會形成間質性肺炎,假使肺部長期處於發炎的狀態,肺泡周邊組織容易變硬,甚至演變為肺纖維化。」   紅斑性狼瘡疾病本身及治療用藥都可能對孕婦本身以及胎兒造成明顯影響,所以建議狼瘡患者必須採取「計劃性受孕」,也就是先與醫師討論確定病情適於受孕、確認藥物調整至適宜懷孕、全孕程至生產後三個月密切配合婦產科及風濕科專科醫師跨領域團隊診療等三大面向。謝祖怡醫師表示,由於懷孕至產後過程女性荷爾蒙持續變化及免疫系統對應改變,未控制良好下紅斑性狼瘡、尤其是腎炎、肺高壓、血小板下降等病情惡化,未及時處理在母親可能引起流產、子癇前症等併發症、對胎兒可能造成子宮內成長遲緩、早產。但如果妥為處理,其實紅斑產婦幾乎和一般孕婦沒有差異,以臺中榮總免疫風濕科為例,每年都有超過四五十位狼瘡病患順利受孕生產,享受身為母親的快樂。     肺纖維化,讓肺臟失去功能   當病原體入侵時,免疫系統會啟動一連串發炎反應,除了消滅病原體之外,也會移除受損的細胞並進行修復,如果受損範圍較廣、較嚴重時,便只能形成沒有功能的疤痕組織應急性地修復,但是當器官裡越來越多具有生理功能的組織因為反覆發炎被疤痕組織取代、器官也就逐漸失去正常功能,這樣的問題,在慢性B、C型肝炎造成的肝硬化、狼瘡腎炎造成的慢性腎病、以間質性肺病造成的呼吸衰竭,病理機轉都是相通的。謝祖怡主任解釋,「紅斑性狼瘡會引起間質性肺炎,久而久之便會在肺部留下疤痕,造成肺纖維化,而讓肺臟失去功能。」     當不具功能但具有結構強度的膠原蛋白過量生成、堆積在肺部組織時,會影響肺部進行氣體交換,使身體無法獲得足夠的氧氣,謝祖怡醫師說,肺部纖維化讓患者慢性咳嗽、很容易喘,尤其運動時更加嚴重,在血氧濃度不足的情況下,患者容易覺得疲累。若未及早治療,肺纖維化將會嚴重影響呼吸,而導致患者失能,甚至死亡。   如果有病毒或細菌入侵,纖維化的肺部也無法產生足夠的抵抗力,所以容易反覆感染。「肺部纖維化初期,經常從肺部下葉後方接近橫膈膜處開始感染。」謝祖怡醫師說,「即使照X光,也常被其他內臟器官遮蔽,而不易發現。」   由於肺纖維化對患者的影響很大,及早診斷肺纖維化便是相當重要的課題。謝祖怡主任表示,患者、醫師都要對慢性咳嗽提高警覺,並搭配聽診、肺功能檢查、胸部X光等工具,此外,可能也會檢查心臟功能,如心電圖、測量肺動脈壓、心臟超音波、運動後血氧變化等。   「肺纖維化不易辨識,需多方面進行檢測,必要時也會使用高解析電腦斷層來判斷是否有肺纖維化或其他肺部疾病,」謝祖怡醫師補充,「及早診斷,及早治療,對肺纖維化的預後有明顯的幫助!」     治療紅斑性狼瘡,也要兼顧肺纖維化治療   紅斑性狼瘡患者出現肺纖維化時,便要趕緊治療,才能避免肺纖維化持續惡化,謝祖怡醫師說,一方面要控制紅斑性狼瘡造成的全身性發炎,一方面要控制肺纖維化。   控制全身性發炎的部分包括類固醇、免疫抑制劑、生物製劑等;謝祖怡醫師解釋,控制肺纖維化的部分,已有抗纖維化藥物可以使用,抗纖維化藥物能夠抑制與纖維化相關之生長因子,避免纖維組織過度增生。臨床研究顯示,抗纖維化藥物能夠延緩肺功能下降,減少急性惡化的機會。只要影像或肺功能檢查符合條件,便可獲得健保給付。     「除了抗纖維化藥物的治療之外,肺纖維化患者也要留意胃食道逆流的問題。」謝祖怡醫師補充,「在平躺時逆流的胃酸可能流進肺部,進而加重肺纖維化的程度。如果有胃食道逆流,要少吃高糖、高油的食物,且盡量不要在睡前進食,醫師會視狀況使用氫離子幫浦阻斷劑減低胃酸的分泌,間接避免肺纖維化的加重。」       貼心小提醒   紅斑性狼瘡的症狀千變萬化且無特異性,患者很容易忽略,謝祖怡醫師說,肺臟慢性發炎可能導致甚至肺纖維化,若未及時治療,肺功能會大幅衰退。   確診紅斑性狼瘡時,即使過程比較麻煩、在胸部X光有異常時、要接受肺功能、胸部高解析力電腦斷層等進階檢查,謝祖怡醫師叮嚀,爾後每3至6個月也要配合醫師、常規性以問卷、篩檢檢查評估肺纖維化的風險。如果有無法解釋疲倦、慢性咳嗽、走路容易喘等症狀,一定要趕緊就醫,有時一次聽診、一張胸部X光、一次肺功能檢查,就能掌握黃金治療時機!   原文出處

異常出血別大意!低侵入式甲基化檢測,揪出子宮內膜癌,婦癌專家圖文解析

2021年12月29日
公開
312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醫師,我已經停經幾年了,但是最近幾個月都有出血的現象。」陳女士煩惱地說。   「如果在停經後出現異常出血,一定要非常小心,」醫師說,「我們先做個超音波,後續可能會需要進一步檢查。」   「要刮子宮嗎?」陳女士帶點緊張地問,「之前已經刮過了,但是沒有找到問題耶。」   臨床上遇到子宮異常出血時,都必須將子宮內膜癌的可能性納入考量,所以常使用子宮搔刮術來取得檢體,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賴鴻政教授指出,但是子宮搔刮術屬於侵入式檢查,需要撐開子宮頸,才有辦法將器械伸入子宮刮下部分子宮內膜,可能得在全身麻醉下進行。很多患者聽到子宮搔刮術時都有點顧忌,而猶豫不決。其實,侵入性檢查也不是萬靈丹,也有醫師擔心在門診做的內膜切片會沒刮到癌症組織,可以考慮低侵入式的甲基化檢測與內膜切片同時使用,以減少偽陰性的風險。   「因為患者暫時不想接受子宮搔刮術,所以便建議她先採用低侵入式子宮內膜癌檢測,低侵入式子宮內膜癌檢測的作法類似子宮頸抹片,患者較不會恐懼。」賴鴻政教授回憶,「當時的檢測報告為『高風險』,於是患者便同意再次接受子宮搔刮術。再次採樣的結果,確認是非常早期的子宮內膜癌,於是開始進行後續的治療。」   善用低侵入式子宮內膜癌檢測,不僅能夠幫助醫師、患者做臨床決定,更能及早揪出子宮內膜癌。     異常出血,當心子宮內膜癌!   尚未停經婦女的子宮內膜會每個月剝落、出血,形成月經,賴鴻政醫師解釋,「不正常子宮出血(Abonormal Uterine Bleeing)就是不該來的時候來,來的時候量比較多,或是出血變得不那麼規則。這可能是規則性的問題,或是出血量的問題,如果感覺跟往常的月經不一樣,就必須提高警覺,盡快就醫檢查。」   導致異常出血的原因很多,醫師一定會將子宮內膜癌的可能性納入考量。子宮內膜癌可能造成異常出血,如果出血量較多,便會出現貧血的症狀。隨著子宮內膜癌惡化,患者可能感到下腹疼痛,或有體重減輕的狀況。     「面對不正常出血,醫師大多會先安排超音波檢查,接著要考慮直接把子宮內膜刮下來送病理化驗,」賴鴻政教授說,「子宮搔刮術可以在門診,患者清醒的狀況下進行,將器械從子宮頸伸進子宮刮下一些子宮內膜。如果患者比較怕痛,或是沒有生產過,器械放不進去子宮,就必須要上麻醉,把子宮頸撐開,然後再刮下子宮內膜,手術過程跟人工流產的過程類似,屬於侵入式檢查。」   由於不正常出血的患者很多,所以會需要進行大量侵入式檢查,但是檢查結果顯示大部分異常出血的患者,並不是癌症。賴鴻政教授分析,90%以上的異常出血患者,其實都不是癌症,但都必須要接受這樣子的侵入式檢查,而得承擔子宮穿孔、麻醉等風險。   「曾經遇過患者已經連續刮了六次,但六次採樣都沒有找到癌細胞。」賴鴻政教授說,這種狀況讓醫師很困擾,對患者而言更是相當煎熬。     新型低侵入式甲基化檢測,評估子宮內膜癌風險   低侵入式子宮內膜檢測便是為了改善這個臨床常見的難題,賴鴻政教授說,低侵入式子宮內膜癌檢測的作法類似子宮頸抹片,不用麻醉便可以取得檢體。透過檢測特定基因序列甲基化程度的改變,評估罹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   倘若評估結果屬於「低風險」,可以繼續觀察;假使評估結果屬於「高風險」,便會建議進行侵入式子宮內膜採樣檢查。     低侵入式子宮內膜檢測的準確率超過90%,可以作為重要的參考依據,幫助醫師與病人做決定,賴鴻政教授說,醫師能夠減少執行侵入性檢查,病人也可以評估是否要承擔併發症的風險,來接受侵入式子宮內膜採樣。   「低侵入式子宮內膜癌檢測,已通過台灣食品藥物管理署核准,」賴鴻政教授說,「目的就是要減少侵入性子宮內膜採樣的次數及相關併發症之風險,有助降低醫療負擔,且讓害怕疼痛而不敢就醫及不方便看診的患者多一個選擇。利用低侵入式子宮內膜檢測了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高低,也能提升患者就醫的意願及方便性。」     子宮內膜癌高危險群要提高警覺   罹患子宮內膜癌的主要因素是年紀,在台灣約40歲以上的發生率開始增加,賴鴻政教授解釋,「其次是肥胖,肥胖會導致女性荷爾蒙失調,容易沒有排卵。正常情況女性大約28至30天排卵,排卵之後二個禮拜內會有黃體素的保護,如果沒有排卵就會只有女性荷爾蒙的刺激,長期下來容易導致子宮內膜癌。」   即使不是太胖的人,倘若長期處在壓力的情況下,也可能干擾排卵,而產生不排卵的現象,所以壓力造成的不排卵也會增加子宮內膜癌的風險。     未曾生育、初經較早的婦女,風險會比較高。賴鴻政教授分析,子宮內膜癌與部分癌症基因是共通的,譬如乳癌、大腸癌、卵巢癌等患者,罹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比較高。另外,有研究報告指出,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亦會增加罹癌風險。     貼心小提醒   子宮內膜癌的發生率有逐漸增加的趨勢,賴鴻政醫師提醒,當發現有異常出血的情況時,千萬不要輕忽身體發出的警訊。除了傳統侵入式子宮內膜採樣之外,目前也有相對安全、便利的低侵入式子宮內膜檢測,以類似子宮頸抹片的方式採樣,檢測甲基化基因,評估罹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若是屬於高危險族群,應善加利用,及早診斷、及早治療,才能達到較好的預後!   原文出處 

兩族群B肝患者當心免疫下降、病毒量升高!醫師圖文解說

2021年12月29日
公開
263

  健保已擴大給付預防性投藥 醫籲積極治療   B型肝炎者若接受癌症治療時,應特別留意肝功能指數的變化!醫師表示,約每4名B肝患者就有1名可能因癌症的化療藥物影響免疫系統,導致免疫系統下降,讓B肝病毒復發,為此健保已針對此類對象給付口服抗病毒藥物做為預防性投藥。   台北榮總胃腸肝膽科黃怡翔主任表示,除了化療的B肝患者,我們還會特別注意免疫風濕疾病的B肝患者,在長期接受免疫抑制治療下,雖然可有效控制風濕病程,卻可能使B肝再次復發。       健保給付B肝已放寬!預防性投藥嘉惠更多人   所幸,今(110)年三月健保再擴大B型肝炎給付對象,新增非肝臟之器官移植者、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者,並放寬肝纖維化程度F3以上者之使用條件。其中免疫抑制劑治療者,包含B肝表面抗原陽性患者使用調節免疫的B細胞生物製劑,長期高劑量類固醇,或使用免疫抑制劑治療後產生B肝發作者,都可給予B肝抗病毒藥物治療,不會因B肝引起肝炎,嚴重甚至肝衰竭而死亡。     治療化繁為簡 不依腎功能調整劑量使患者服藥意願提高   黃怡翔主任表示,癌症患者在進行化學治療時,腎功能可能會隨著化療藥物的進行有所波動,因此建議患者可選擇不需依照腎功能調整劑量的口服抗病毒藥物,一天服用一次,醫師不用因患者的腎功能改變而需調藥費心,患者也因用藥固定且方便,服藥順從性也提高。     預防性投藥可幫助患者避免B肝發作,進而被迫中斷原先治療,而面臨疾病雪上加霜的處境。     醫籲民眾驗B肝 免疫抑制劑治療前更要檢查!   縱使國內實施新生兒施打B肝疫苗後,B型肝炎盛行率明顯下降,但在35歲以上的成年人或帶有B肝高病毒量的母親所生下的寶寶,即使出生後立即打疫苗和免疫球蛋白,還是有近10%垂直傳染的風險。     因此黃怡翔主任建議民眾都要主動篩檢B肝,也提醒風濕病友在使用免疫抑制劑治療前,也務必先檢測B肝抗原與抗體,若B肝帶原者必須給予口服抗病毒藥物作為預防性投藥,以確保風濕病友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療的安全性。   原文出處 

動脈血栓危害心臟!預防心肌梗塞,醫師圖文解析

2021年12月29日
公開
380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六十多歲的王伯伯(化名)十年前曾因為穩定型心絞痛放置過血管支架,多年來持續於心臟科門診追蹤,藥物控制得很穩定,每個禮拜都有規律運動。然而,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王伯伯便不敢回診、領藥,擔心踏進醫院可能會染疫,所以便自行把每天服用的藥物,改成兩天吃一次,想要藉此撐得久一點。「疫情期間待在家,王伯伯經常自己煮控肉,吃得很豐盛。結果上個月中旬,突感到胸痛、胸悶、冒冷汗,是症狀相當典型的急性胸痛。他很擔心,但是又很害怕到醫院,所以忍了將近一整天,已經快要昏倒了,才被家人帶至急診報到。」彰化基督教醫院心臟血管內科李卓翰醫師說,「我們立刻幫他做緊急心導管,疏通冠狀動脈,才得以化解危機。」   冠狀動脈負責供應心臟的血液循環,當冠狀動脈阻塞,就會出現心肌梗塞〔1〕。李卓翰醫師指出,心肌梗塞高風險因子包括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抽菸、遺傳、體重過重等〔2〕,皆可能會危害血管健康,導致心血管疾病。     心肌梗塞發作時,患者會感到胸口又悶又緊,好像被石頭壓住的感覺,而且可能在肩膀、前臂、下巴感到痠麻不適,症狀嚴重時還會冒冷汗〔2〕。李卓翰醫師解釋,心肌梗塞是相當危急的狀況,當下應立刻就醫、盡早疏通血管,否則心肌可能在短時間內缺氧壞死,引發憾事。   李卓翰醫師分析,動脈血栓是造成心肌梗塞的常見原因,血栓來源有兩種可能性,一是從別處流過來的血栓,如心房顫動可能導致心臟血管有血栓形成,當血栓被心臟血液打出去,便隨著血液流到他處,若流入腦部血管,就會造成腦中風;流入小腸血管,就會造成小腸中風;流入下肢血管,就會造成腳部中風;流入心臟的冠狀動脈,即會造成心肌梗塞〔1〕。另一種是冠狀動脈本身所產生的血栓,通常是因為長期處於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的狀態〔2〕,使膽固醇堆積於血管壁形成動脈硬化斑塊,動脈硬化斑塊除了會讓血管變狹窄,還有可能破裂,造成血小板聚集,在血管壁形成血栓,阻塞血管暢通。       搶救心臟,刻不容緩!   若診斷為心肌梗塞,醫師會開始使用藥物治療,包括抗凝血劑、抗血小板藥物,然後安排緊急心導管嘗試疏通冠狀動脈,李卓翰醫師解釋,我們可利用氣球擴張術、血管支架來撐開冠狀動脈狹窄的位置,盡快恢復心肌的血液灌流。部分患者可能會需接受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在冠狀動脈上嫁接一段血管,讓血流可以繞過狹窄的部位〔3〕。疏通冠狀動脈之後,患者必須持續接受藥物治療,李卓翰醫師說,標準的作法是使用雙重抗血小板藥物,稱為「雙抗治療」,利用兩種機轉的藥物來抑制血小板活性,以降低血栓形成的機會。只要沒有禁忌症,心肌梗塞患者都建議應接受雙抗治療達一年,爾後會留下一種抗血小板藥物,終生服用以預防再度發生心血管事件。〔3〕   長期服用抗血小板藥物的患者要留意出血狀況,若只是輕微的皮下出血、瘀青較無妨,但如果是腸胃道出血就得趕緊就醫處理。李卓翰醫師提醒,阿斯匹靈是經常使用的抗血小板藥物,對於比較容易產生壓力性潰瘍、消化性潰瘍的患者,要提防腸胃道潰瘍,倘若有腸胃不適、解黑便的狀況〔4〕,請務必告知醫師,以評估調整藥物,切勿擅自停藥或更改服藥頻率,讓心血管疾病有機可趁。     李卓翰醫師提醒,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等慢性病都是與心血管疾病有關的危險因子,建議積極控制達標。此外,在初期報告中,心肌梗塞、心血管疾病患者如果感染新冠肺炎病毒,較容易出現併發症而演變成重症,死亡風險較高,〔3〕李卓翰醫師補充,接種疫苗則可提升保護力,建議可及早施打。施打後可以加壓止血,不需要為了施打疫苗而停用抗血小板、抗凝血藥物。〔5〕,〔6〕     貼心小提醒   李卓翰醫師呼籲,心血管疾病往往是長時間的累積而形成,血壓、血糖、血脂、肥胖、壓力、抽菸〔2〕等皆是不容忽視的危險因子,平時可能毫無徵兆,但當心肌梗塞發生時,就會危及性命。   李卓翰醫師叮嚀,想要保養心血管,就得按時服藥,將三高控制好,且要維持健康生活型態,如均衡飲食、規律運動、充足睡眠等,飲食避免過於重口味。即使放完血管支架也應務必按時服用抗血小板藥物,避免血栓形成,才能確實降低再次發生心肌梗塞的機會。     參考資料: 1. Anatomy and Function of the Coronary Arteries. https://www.hopkinsmedicine.org/health 2.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急性心肌梗塞, 生和死一瞬間 3. 2020 ESC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in patients presenting without persistent ST-segment elevation 4. Aspirin PI 5. 【錯誤】網傳「接種疫苗當天請停用阿斯匹靈、保栓通、抗血栓藥物和抗凝血劑」?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6. Covid-19 and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evidence from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Nikoloski et al. BMC Public Health (2021) 21:1068   MAT-TW-2101085 -1.0-12/2021   原文出處

胸痛小心!瓣膜狹窄嚴重恐猝死,置換新瓣膜重啟心人生

2021年12月28日
公開
317

  65歲的陳阿姨,洗腎三十多年,因此在門診中與同齡病人相比虛弱很多,7年前得到感染性心內膜炎造成急性心臟衰竭併發敗血性休克,性命危急,緊急進行主動脈瓣膜置換及二尖瓣修補手術,才救回一命,沒想到又因心肌梗塞,在冠狀動脈內放置多個支架。   由於陳阿姨近期常感到走路喘,就連平躺睡覺時都喘不過氣,只好再度就醫,經檢查發現7年前置換的主動脈瓣膜,因長期洗腎造成早期退化狹窄,需要再次手術。林口長庚醫院心臟外科教授陳紹緯醫師,考慮陳阿姨長期洗腎身體虛弱,建議施行「主動脈瓣-經導管瓣中瓣手術」,陳阿姨血管嚴重鈣化,增添手術難度,幸好最後順利完成,恢復快速,也不再感到氣喘吁吁。     什麼是主動脈瓣膜狹窄?   人體心臟分為四個腔室,腔室出口有瓣膜防止血液逆流。其中主動脈瓣膜是心臟把血液輸送出去的重要關卡,一旦出現異常,就可能造成血液逆流,屬於最常見的瓣膜疾病。   陳紹緯教授表示,主動脈瓣膜狹窄主要有兩種成因,一種是自然老化造成的退化,約70至80歲左右,會開始出現不同程度的狹窄;另一種則是先天性結構異常,正常主動脈瓣膜為三瓣,但有些人天生只有兩瓣,因為結構異常,瓣膜也會比較早退化,約50至60歲左右,會出現早發性主動脈瓣膜狹窄。       主動脈瓣膜狹窄有什麼症狀?   由於血液逆流,心臟需要更賣力工作,才能提供足夠的血液至全身,使得心臟常常處在過勞狀態。陳紹緯教授說明,心臟長期過勞,就可能慢慢失去功能,一旦出現走路喘、不動喘、躺平也喘的情形,或是胸悶疼痛、經常昏倒,代表心臟已經衰竭。     瓣膜置換有哪些手術方式?   陳紹緯教授指出,病人心臟剛開始衰竭時並不會有症狀,一旦出現症狀,死亡率會大幅上升,因此只要條件符合,早點開始治療,能降低惡化及死亡風險。   瓣膜置換分為標準外科開刀手術以及經導管瓣膜置換。陳紹緯教授說明,標準外科開刀手術為開胸手術,病人需接受全身麻醉,術後恢復時間較長; 若患者為高風險族群或是80歲以上的老年人,較不宜進行手術,則建議使用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TAVI),從鼠蹊部開一個小傷口進入來放置人工瓣膜,術後復原時間較短。       瓣膜材質知多少? 該如何選擇?   目前瓣膜的選擇有金屬(機械)瓣膜以及生物(組織)瓣膜,陳紹緯教授進一步說明,金屬瓣膜耐用,但必須長期服用抗凝血劑;生物瓣膜一般是以豬或牛的組織製成,長期使用仍會鈣化、退化,有可能需要進行二次瓣膜置換。   一般會以年齡區分使用哪種瓣膜,根據美國心臟學會針對主動脈瓣狹窄提出的最新治療指引:   ●50歲以下年輕人:建議優先使用機械金屬瓣膜,可有較佳的存活率。但需要長期服用抗凝血劑,並避免劇烈活動。  ●50歲以上:建議使用生物瓣膜置換,使用年限約10至20年。 ●介於50至65歲之間:生物瓣膜或金屬瓣膜皆可使用,依病人狀況決定。       新型乾式瓣膜,適用二次瓣膜置換術   高齡患者若使用生物瓣膜,有內分泌疾病或洗腎病史者,瓣膜鈣化、退化的速度會比較快,因此必須定期以超音波追蹤退化程度,如又開始出現喘、胸悶、頭暈症狀,就必須考慮第二次置換手術。陳紹緯教授也表示,因為每個人退化程度不同,需要再次更換的時間也不一定。   目前已出現新型的乾式瓣膜,也是屬於生物組織瓣膜,但設計及材質都透過革新技術改進,以牛的心包膜製成,經過抗鈣化、抗氧化處理,根據目前國外的動物實驗及初期人體試驗,使用年限都有增加,期望可以突破目前的使用年限。   此外,新型乾式瓣膜屬於可擴式瓣膜,其瓣膜開口可以撐比較大,可在原先的生物瓣膜置放處再放入新的瓣膜進行瓣中瓣(Valve-in-Valve) 術式,方便下次經導管瓣膜手術執行,年輕患者也適用。   臨床上選擇心臟瓣膜的關鍵在年齡,50歲以下年輕人若選擇生物瓣膜,由於生物瓣膜使用年限較短,未來恐將面臨再次開刀的風險,故多建議使用金屬瓣膜;而50歲以上患者因餘命不比年輕人長,且服用抗凝血劑的副作用較多,多建議使用生物瓣膜。但陳紹緯教授表示,最重要的還是要考量個人喜好、生活方式、預後等與醫師討論,進行醫病共享決策(Shared Decision-Making),來選擇最適合自身狀況的瓣膜及手術方式。     原文出處

下背晨間僵硬疼痛 小心僵直性脊椎炎!醫師圖文解說

2021年12月28日
公開
395

  下背疼痛行動困難 竟是僵直性脊椎炎惹禍!   今年四十歲的阿良哥(化名)在年輕時就常出現下背痛,但活動伸展後就緩解,因此不以為意。不料沒幾天後下背痛反覆發作,吃止痛藥症狀也沒改善,讓他難以入眠且心情憂鬱,最後駝背到腰挺不直、頸椎也出現僵硬,造成轉頭困難,甚至痛到無法下床,最後連工作都停擺,影響家庭經濟收入,讓他感覺跌入人生谷底。經輾轉到免疫風濕科檢查,確診罹患「僵直性脊椎炎」,經兩個月生物製劑治療後,大幅改善症狀,讓他恢復自信,迎向光明燦爛的人生。     僵直性脊椎炎與遺傳相關 有家族史需提高警覺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暨過敏免疫風濕科魏正宗醫師說明,僵直性脊椎炎好發於年輕族群,男女比為3:1,病因多爲先天遺傳基因加上後天環境因素影響,僵直性脊椎炎與HLA-B27(人類白血球抗原B27)有強烈的關聯性,根據研究顯示,有95%僵直性脊椎炎的患者都帶有HLA-B27基因,發病率約莫10~20%;而後天環境因素包括受傷及感染(如細菌、病毒等),誘發異常的免疫發炎反應發生。     魏正宗醫師進一步說明,僵直性脊椎炎以脊椎為主要症狀,患者早上起床時會有下背僵硬疼痛現象,不過活動伸展後就會獲得紓緩,不像一般背痛需要休息才會改善,不過也容易造成患者忽略徵兆,錯失就醫良機。除了脊椎病變外,也會侵犯周邊關節及其他器官,包含周邊關節炎、虹彩炎、發炎性腸道疾病、皮膚乾癬及跟腱炎等,提醒有家族史的民眾若出現相關症狀,就應提高警覺及早就醫檢查。     僵直性脊椎炎治療多元 懷孕生子不是夢!   魏正宗醫師說明,目前針對僵直性脊椎炎的治療,可分為非藥物治療及藥物治療:非藥物治療包括運動及生活改善,運動建議以有氧運動、溫和伸展操為主,如游泳、伸展運動、瑜伽體操或太極拳,應避免激烈運動。生活改善方面除了要維持作息規律、早睡早起等習慣外,保持身心愉悅也對疾病有很大的幫助,另外僵直性脊椎炎患者千萬不要抽菸,避免加劇疾病惡化。     藥物治療方面,魏正宗醫師表示,目前第一線治療以口服的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為主,主要在緩解患者疼痛症狀;而第二線可使用免疫調節劑,分為傳統口服的免疫調節劑及生物製劑,其中口服免疫調節劑可溫和調節患者免疫系統,但需要長期每天服用。目前有新型的生物製劑,可針對發炎因子進行精準阻斷,80~90%的患者能獲得有效控制,加上已經通過健保給付,患者可以多與醫師溝通討論適合自己的藥物。     魏正宗醫師補充,過去對於懷孕或需要哺乳的女性僵直性脊椎炎患者,僅能使用少許安全藥物或採取停藥方式來控制病情,容易造成疾病復發,因此許多患者因而不敢結婚及生育,但隨著醫學持續進步發展,目前已有適合計畫懷孕患者及生育後哺乳使用的生物製劑,只要及早跟醫師溝通調整用藥,還是有機會可以懷孕生子。   魏正宗醫師提醒,罹患僵直性脊椎炎的患者不必過於難過害怕,只要遵守醫囑、定期回診,積極接受正規治療,就可以避免病情惡化,維持正常生活品質。     原文出處

7成肝癌與B肝有關,及早治療莫拖延!

2021年12月23日
公開
192

  作者:劉育志 醫師   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歡迎黃志富教授來到照護線上。   劉育志醫師:請問黃教授在台灣B型肝炎的盛行率大約多少?   黃志富醫師:在台灣B型肝炎盛行率為10-12%是目前的數字,台灣是全世界第一個國家,在1984年大規模接種B型肝炎疫苗,在1984年之後出生的新生兒,都會受到B型肝炎疫苗的良好保護,1984年出生的國人現在已37歲,所以40歲以上國人盛行率大概是10-15%,40歲以下的國人盛行率不到10%,甚至在台北市或高雄市等都會區,14歲以下的青少年,要找到B型肝炎帶原者是越來越少。   劉育志醫師:罹患B型肝炎時會出現什麼症狀?   黃志富醫師:這個可以分兩個部份說明,第一個是急性B型肝炎,急性B型肝炎大部分合併著沒食慾、全身倦怠、想睡,甚至有時會有黃疸、茶色尿,典型的急性肝炎症狀出現,慢性B型肝炎大部分沒有症狀,大概80%以上都沒有症狀,這告訴我們做B型肝炎篩檢的重要性!   劉育志醫師:為什麼會出現茶色尿?   黃志富醫師:茶色尿是在肝細胞經過大量破壞後,不管是急性的肝炎或是慢性肝炎的急性發作,肝細胞受到很大的破壞後,產生血中的膽紅素上升,血中的膽紅素上升,反應在尿裡面,像紅茶一樣的顏色,這個稱為茶色尿。一旦發現尿液像紅茶般色澤時,建議盡快做檢查,確認是否有黃疸的情形。   劉育志醫師:B型肝炎若沒有控制好,會有什麼併發症?   黃志富醫師:B型肝炎是一個慢性肝炎,慢性肝炎是肝病的三部曲,慢性肝炎、肝硬化到肝癌,有些肝硬化病人還沒到肝癌前,也許會產生失償性肝硬化,失償性肝硬化有時需要肝臟移植。我記得有幾位病人都是很年輕,從來沒有用過健保卡,可是用到健保卡的時候,就已經是肝癌末期,這是相當可惜。B型肝炎肝癌佔國內肝癌的7成左右,在台灣肝癌的成因,有70%是由B型肝炎引起,建議早期診斷、定期追蹤,若需要治療應早期治療。   劉育志醫師:慢性肝炎期間患者可能沒有症狀,請問患者有可能跟病毒和平共存嗎?   黃志富醫師:很多病患也是會問這個問題,B型肝炎既然是一個外來的病毒存在我們身體裡面,就會造成程度不一的傷害,所以就和平共存來講,有時候只是一時的現象。這次的肝功能正常,不代表下個月或下兩個月的肝功能就一定正常,也不一定代表現在肝功能正常,肝臟組織就是一個健康狀態,與其討論和平共處,倒不如建議罹患B型肝炎的病人需定期做檢查,這點比和平共存的概念更重要。   劉育志醫師:請問教授目前國際上,對於B型肝炎的治療看法是什麼?   黃志富醫師:國際上主要是配合世界衛生組織,希望在2030年之前,達到根除B型肝炎、C型肝炎的目標。目前對於B型肝炎的治療,標準上開始漸漸放寬,在亞太肝臟學會就有一些專家的會議,他們主張B型肝炎的病人,病毒量大於2,000 IU/mL及纖維化程度達到F2以上,可以考慮做治療。   劉育志醫師:感謝黃志富教授來到照護線上,我們下次再見,掰掰。 原文出處

放任B型肝炎不處理,肝臟硬化恐致癌

2021年12月23日
公開
214

作者:劉育志 醫師   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歡迎黃志富教授來到照護線上,請問黃教授,有一個都市傳說會說熬夜會爆肝,請問熬夜會不會影響肝功能?   黃志富醫師:爆肝事實上是我們在網路上, 或是在媒體上常常看到的名詞,其實在醫學上沒有爆肝這個詞,這種似是而非的觀念,在我們網路無遠弗界的時代,常常會有這種誤導,所以這凸顯出照護線上,傳播正確健康知識的重要。   劉育志醫師:哪些因素會導致肝炎?   黃志富醫師:簡單說是肝臟的細胞,受到外來傷害造成發炎,甚至造成破壞、死亡,就是所謂肝炎。肝炎成因很多,在台灣最多的是病毒性肝炎,常講的B肝、C肝,這些病毒性肝炎,當然還有其他原因,例如酒精過多、酗酒引起,有些是藥物或是毒物引起的肝炎,少部分代謝性的常稱為脂肪肝。   黃志富醫師:在台灣肝癌的成因有70%是由B型肝炎引起,建議早期診斷、定期追蹤,若需要治療應早期治療。    劉育志醫師:在預防B型肝炎演變成肝癌的過程。請問醫師覺得最重要的需做到哪些事情?   黃志富醫師:對於B型肝炎病人來講,第一個要消除病患受到歧視,或是不公平待遇的狀況,第二個是鼓勵沒有篩檢過B型肝炎的國人,要出來做B型肝炎篩檢,第三個是萬一得知自己是B型肝炎帶原者,需定期追蹤,定期追蹤之後,跟您的醫師做評估、溝通討論,決定是否需治療。   劉育志醫師:哪些族群建議篩檢B型肝炎?   黃志富醫師:台灣是一個B型肝炎高盛行率的國家,每一個國人都應該做B型肝炎篩檢,從2020年9月28日開始,衛福部國健署把慢性B型肝炎,慢性C型肝炎的篩檢,納入成人健檢的項目裡面,這是所有台灣人的福氣,因為政府這個政策非常好,把成人健檢的項目加進去後鼓勵所有的國人,除了接受成人健檢以外,也要做B型肝炎、C型肝炎的篩檢。   劉育志醫師:臨床上會根據哪些條件,決定患者需不需要治療?   黃志富醫師:我們會看病人肝臟組織纖維化的程度,例如用超音波,或用非侵襲性的肝纖維化評估的儀器,做疾病嚴重度的評估,第二個是會定期幫病人做檢查,肝功能的檢查、病毒量的檢測,來了解病人目前所處狀況,壞死、發炎反應的程度,第三個會根據病人的其他因素,例如他的家族史,年齡、病毒量,還有是否合併一些疾病,例如是不是有糖尿病、脂肪肝,有沒有合併C型肝炎、有沒有喝酒,這些因素來決定病人,是否需做B型肝炎的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療。   劉育志醫師:請問教授目前國際上,對於B型肝炎的治療看法是什麼?   黃志富醫師:國際上主要是配合世界衛生組織,希望在2030年之前,達到根除B型肝炎、C型肝炎的目標,目前對於B型肝炎的治療,標準上開始漸漸放寬,在亞太肝臟學會,就有一些專家的會議,主張B型肝炎的病人,病毒量大於2,000 IU/mL,及纖維化程度達到F2以上,可以考慮做治療。   劉育志醫師:脂肪肝會導致肝癌嗎?   黃志富醫師:過去認為脂肪肝是肝臟裡充滿脂肪,表示富貴命、吃得比較好,不過近一、二十年研究顯示,有些脂肪肝病人還是會往慢性肝炎進展,慢性肝炎的脂肪肝一再壞死、發炎反應後,纖維化慢慢增生,也會進展到肝硬化,肝硬化產生後,每一年大約1-3%會產生肝癌,所以還是有肝癌的風險。   劉育志醫師:糖尿病的人罹患肝癌風險會增加嗎?   黃志富醫師:糖尿病表示代謝性異常,和脂肪肝類似,是一個全身系統性的發炎反應,本身就容易導致一些癌症的發生,過去的研究顯示,糖尿病的存在,會增加癌症發生的風險。   劉育志醫師:感謝黃志富教授來到照護線上,我們下次再見,掰掰。   原文出處

對抗晚期肺腺癌,標靶藥物接力治療,胸腔專科醫師圖解說明

2021年12月22日
公開
604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從X光片看起來,應該是肺腺癌…」醫師臉色凝重地說。   八十歲的張女士,因為呼吸困難、喘不過氣,而被送到急診室。胸部X光顯示左肺有顆五公分大的腫瘤,且有大量惡性胸水。   突如其來的壞消息讓家屬很震驚,一陣沉默後,張女士的大兒子問,「醫師,請問大概…可以撐多久?」   「欸…」醫師思索著該如何回答。   「我們知道不太樂觀,」大兒子說,「但是因為曾孫就快出生了,她非常期待…」   晚期肺腺癌存活率低、容易轉移,因此第一線的標靶用藥選擇,是影響整體治療成效的關鍵。肺腺癌發生時通常沒有症狀,等到出現咳嗽、呼吸困難時,大多已是晚期。亞東醫院胸腔內科病房主任暨肺癌團隊召集人張晟瑜醫師表示,考量張女士年紀較大,恐怕無法承受化學治療,經討論後,決定做切片檢查,並利用次世代基因定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進行基因檢測,看看是否有機會接受標靶治療。   基因檢測結果顯示其肺腺癌細胞之EGFR基因具有DEL-19突變,所以便開始使用第二代口服標靶藥物治療,張晟瑜醫師回憶,張女士對標靶藥物的反應很好,幾個月後肺部腫瘤從原來的五公分縮小至一公分,惡性胸腔積水也消失了,不再呼吸困難,生活品質改善許多。     規則服藥治療了三年後出現抗藥性,經再次組織切片及基因檢測,確認具有T790M突變,於是開始使用第三代口服標靶藥物接力治療。   「張女士的腫瘤再度縮小,胸腔積水也消失了,至今又過了兩年,目前仍持續治療中。」張晟瑜醫師說,「雖然確診時已是晚期,不過在精準醫療的幫助下,存活期大幅延長,張女士也分享自己的曾孫已經五歲,很開心能參與到曾孫的成長過程!」     晚期肺腺癌別放棄,標靶藥物延長存活時間   現在的晚期肺腺癌存活率跟過往比起來,已有長足的進步,張晟瑜醫師說,「在沒有標靶藥物的年代,晚期肺腺癌病人大概只能接受化學治療,非常辛苦。若是具有EGFR基因突變之肺癌,做化學治療的效果一定不會很好,恐怕僅剩下一年的存活期,而且大概就是半年化療、加上半年的臥床。」     標靶藥物的問世,讓肺腺癌治療進入精準醫療的時代,張晟瑜醫師解釋,我們可以對肺腺癌細胞進行基因檢測,找出突變的基因。在亞洲,以EGFR基因突變最多,大約佔60%(約每5人就有3人是EGFR突變),其他還有ALK、ROS1、BRAF等突變。運用次世代基因定序的技術,一次就能夠檢測50個、100個、甚至200個基因,比較容易了解肺腺癌基因突變的情況。   根據肺腺癌突變基因,我們能夠選擇適當的標靶藥物,例如在EGFR基因突變中,比較常見的有DEL-19及L858R突變,這類肺腺癌對於第二代標靶藥物較敏感,治療效果也較好。張晟瑜醫師表示,挑選藥物時,也會考量是否有腦部轉移,因為有些藥物對於腦部轉移能發揮較好的效果。     出現T790M基因突變後,第三代標靶藥物接力治療   肺腺癌出現抗藥性是在治療過程中一定會面對的問題,不同的基因突變、不同的個體出現抗藥性的時間皆不太一樣,張晟瑜醫師說,「以EGFR基因突變為例,平均一年到一年半左右會出現突變的情況,並慢慢對標靶藥物產生抗藥性,大部分產生的是T790M基因突變。」   為了決定後續的治療,病人可以考慮再度接受基因檢測,張晟瑜醫師解釋,透過組織切片取得肺癌檢體,或者使用液態切片,也就是透過抽血來檢驗血液中所殘留的腫瘤細胞DNA。   「如果切片確定有T790M 基因突變,就可以使用第三代標靶藥物,有機會延後化學治療。」張晟瑜醫師說,「相較於住院接受化學治療,第三代標靶藥物採用口服,便利性較高、副作用較少,若能接續使用,能幫助癌友延長存活期,且維持較好的生活品質。」     在癌症治療過程中,癌友、家屬、醫師間都必須充分溝通,達到醫病共享決策SDM(shared decision making),張晟瑜醫師說,除了讓癌友了解為何要做基因檢測、基因檢測的結果適合哪些治療,同時也能知道癌友的需求與期待。   「通常癌友最在乎的是生活品質,其次是治療的副作用,再來就是會不會出現抗藥性、以及出現抗藥性後,是否有其他的藥可以用。」張晟瑜醫師說,「相較於化學治療,癌友偏好口服藥,感覺是把它當成一個慢性病治療,不用常常進出醫院打針,能夠像一般人的方式生活。」   除了基因檢測、標靶藥物的進步,肺腺癌的治療也會需要各專科團隊合作,張晟瑜醫師說,「我們亞東醫院肺癌團隊就整合了胸腔內外科、放射科、放射腫瘤、病理科、核子醫學科、營養師、社工師等,而且有個案管理師能夠提供癌友心理支持並掌握動向。藉由多專科團隊共同合作,幫助癌友達到更長的存活期、更有品質的生活。」     貼心小提醒   隨著精準醫學的進步,次世代基因定序、標靶藥物、免疫治療讓晚期肺腺癌的治療成效大幅改觀。張晟瑜醫師說,儘管肺腺癌晚期有復發的特性,但是若能充分溝通、共享決策,循序漸進使用第二代、第三代標靶藥物接力治療,延長口服標靶治療時間,可以幫助癌友延長存活期、提升生活品質!   MPR-TW-100687   原文出處 

手術自費醫材千百種,單次醫材重處理後再使用,術前務必搞清楚!

2021年12月22日
公開
182

作者: 照護線上編輯部   為了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或減少手術併發症,手術中常會運用各種自費「單次使用」醫療器材。   為了確保醫材的效能及安全,多數自費醫材設計「單一次使用」後即須丟棄。   然而,衛福部已放寬讓醫院可重新處理單次使用醫材,再提供給下一名患者使用。   全台每天近7千台手術執行,大家在接受手術前,除了關心手術型式,也須了解術中使用的醫材種類,才能掌握自己的健康。   若要使用重處理單次醫材,得考量3大問題   • 重處理單次醫材的安全性 • 發生不良反應之責任歸屬 • 重消次數與收費標準不一   單次醫材的製程設計、材料選擇都是以單次使用後丟棄為標準,原廠並未進行重複消毒的驗證,器械組成精密、縫隙非常小,若恣意重處理,恐難以徹底清潔。   研究顯示,縱使由專業處理廠依循嚴格標準執行,檢核重處理醫材後,仍發現有殘留物質與細菌生長。   單次醫材重處理後,可能存在:交叉感染、材質改變、故障、去污劑殘留、內毒素反應等。   醫材失效將影響手術效果及病人安全、延長手術時間,讓病患暴露於更長的麻醉時間及風險。   如果發生不良反應,目前法規並未規範責任歸屬,大家應謹慎評估重處理單次醫材的風險。   另外,同一種醫療器材,在不同醫院,可能有不同使用次數和收費標準,事前也要了解清楚。   使用重處理單次醫材攸關病患的權益與安全,醫院必須事先揭露,取得同意後才可以使用。大家在接受手術前,記得要主動詢問、謹慎評估喔!   原文出處

你的假牙看起來自然嗎?假牙材質要知道

2021年12月22日
公開
261

你的假牙看起來自然嗎?假牙材質要知道 作者: 照護線上編輯部   如果因為缺牙、根管治療而需要裝假牙時,大家經常很關心,「能讓假牙看起來自然一點嗎?」   想讓假牙美觀、耐用,需要滿足幾個條件,包括自然牙般的顏色、透明度、螢光效果、和強度。   與金屬瓷牙相比較,全瓷冠與全鋯冠較不會在假牙與牙齦交界出現黑邊,會比較美觀。   因為每個人的牙齒顏色不太一樣,製作假牙時,會盡量貼近相鄰牙齒的顏色。   傳統金屬瓷牙大多是由人工上色,再進行燒製,預染氧化鋯全瓷冠具有完整的漸層顏色,可呈現從牙釉質到牙本質的自然色階,若需要修磨假牙,也能維持自然牙般的顏色。   由於漸層氧化鋯全瓷冠主要是立方體晶像結構,能夠減少光線散射,提供更高的透明度,且能呈現出螢光效果。   我們的自然牙在陽光及人造光源下會吸收不可見之紫外線,並發出藍色可見光,也就是螢光。漸層氧化鋯全瓷冠可由內往外透出螢光,不須特別進行螢光染色。無論是白天或夜晚,在各種光源下皆可呈現逼真外觀。   漸層氧化鋯全瓷冠能提供較高的強度,可降低最小壁厚、提升耐用度。   需要做假牙時,可以針對假牙的顏色、透明度、螢光效果、強度等,與醫師詳細討論,挑選適合自己的材質!   原文出處

預防非預期性低體溫,提升手術安全性

2021年12月22日
公開
221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人體保持在正常體溫,各種生理機能才能正常運作。當核心溫度小於攝氏36度時,稱為低體溫。 手術全期由於多種原因,可能導致病人之核心體溫低於 36℃,稱為「手術全期非預期低體溫」。研究顯示,麻醉最初 60 分鐘裡,由於麻醉引起的血管擴張,使較溫暖的核心血液流向溫度較低的周邊組織,因此,未保暖的手術病人,體溫會下降多達 1.6°C1。血液在循環過程中會逐漸降溫,回到心臟時就造成核心體溫下降。這種下降的過程,稱為「再分佈體溫降低 」。   許多研究顯示,即使是輕微的非預期性低體溫也可能導致嚴重副作用及額外花費2,這些不良影響包括:增加手術部位感染、心肌缺血及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的機率、增加出血量、藥物作用延長及改變、死亡率增加及麻醉恢復的延遲等3。   病人甦醒後,也可能因為感到寒冷而顫抖,導致不舒適。   目前臨床上所使用的保溫方式主要區分兩種:主動式保溫及被動式保溫。主動式保溫定義為可主動且持續產生熱能之產品,被動式保溫則無法自行且持續產生熱能,如溫被單等。然而,不同的保溫方式在臨床上的效果也不ㄧ樣。   熱空氣式保溫毯能透過無數小孔均勻吹送暖風,持續將熱能傳遞到皮膚表面,是相當有效率的保溫工具。   以病人為中心的照護是非常重要的!於術前、術中、術後積極預防手術低體溫可以提升麻醉安全、改善病人舒適度、減少併發症、降低死亡率,病人加速康復早日回到正常生活,亦有助節省醫療花費!   ※本文由 照護線上 授權使用,未經同意,請勿擅自轉載。原文出處

紫色眼影、肌肉無力、慢性咳嗽,皮肌炎與肺纖維化,免疫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2021年12月16日
公開
298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醫師,我的咳嗽都不會好,已經乾咳好幾個月了。」王女士苦惱地說。   「還有其他不舒服嗎?」醫師問。   王女士點點頭說,「最近走路都會喘,爬樓梯都不太行。」   仔細聽診後,醫師問,「你臉上的紅疹有多久了?」   「應該也有一段時間了…」王女士想了一想。   患者因為慢性咳嗽先到胸腔科就診,但是因為出現不尋常的紅疹,又再轉診到風濕免疫科,經過檢查後,最後確定診斷為皮肌炎伴隨間質性肺炎,及時以藥物治療介入才讓病情穩定下來。大林慈濟醫院過敏免疫風濕中心主任黃光永醫師表示,一旦間質性肺炎演變為肺纖維化,若未及時治療恐危及性命。   「簡單來講,皮肌炎是容易影響皮膚跟肌肉的疾病,但是也會傷害肺臟,造成間質性肺炎、肺纖維化等問題。」黃光永醫師說,「在電影《九品芝麻官》中的飾演老鴇「烈火奶奶」的演員在幾年前便是因為皮肌炎合併呼吸衰竭而過世。」   究竟什麼是皮肌炎?什麼是肺纖維化?趕快來了解。     導致紫色眼影、皮膚紅疹、肌肉無力的皮肌炎   「皮肌炎(Dermatomyositis)會表現出皮膚、肌肉相關症狀,」黃光永醫師解說:「患者會有皮膚的變化與肌肉的無力,但順序不一定,有些病人是先出現皮膚紅疹,有些病人先表現肌肉無力。」   皮肌炎的皮膚變化常出現在向陽部位,也就是在太陽會照到的地方出現紅疹,例如臉上、頸部或四肢等處。黃光永醫師指出,比較特殊的表現是眼皮上緣出現紫紅色的皮疹,就好像畫了紫色眼影;紅色皮疹也會出現在手指關節、手肘關節、膝關節等處。另外,患者會出現機工手,明明沒有務農、修車、做水電,但雙手總是出現類似富貴手般的粗糙、脫皮,碰水之後會又痛、又癢。     肌肉無力會先發生在靠近軀幹近端的肌肉,像是頸部、肩膀、上臂、髖部、和大腿等處。「也就是患者很難做到『抬起』這個動作,」黃光永醫師表示:「像是爬樓梯時,需要抬起大腿,患者就抬不起來,很沒力氣;要穿脫衣服、梳頭、洗臉,動作上都需要抬起肩膀、上臂,也會遇到困難。假使是平面性的動作,像是寫字、打電腦,就比較沒問題。」   當大腿沒力氣,患者便很難蹲下,若是上廁所需要蹲下時,可能整個人往後倒。黃光永醫師說,皮肌炎的肌肉無力會同時影響兩側的肌肉,且肌力隨時間而持續下降。 皮肌炎是自體免疫疾病,可能影響成人或小孩。黃光永醫師解釋,在成人,最常發作於50至60多歲,女性比男性多;在小孩,以5到15歲的年紀為常見的發病年齡。   皮肌炎可能是突然發作,也可能慢慢出現。有些患者先出現皮膚表現,但可能被當成異位性皮膚炎或富貴手治療。黃光永醫師說,有些患者則先出現肌肉無力的症狀,就診時抽血檢查發現肝功能指數異常,而被當成肝臟發炎。   「其實,我們的肌肉酵素跟肝指數裡面的GOT、GPT有關係,GOT其實也是肌肉的酵素之一,所以當肌肉嚴重發炎的時候,患者血液中的GOT數值也會升高,讓人誤以為是肝臟出問題。」黃光永醫師分析:「事實上,我們需要再去測肌肉酵素CK,當CK值相當高時,就暗示並非肝臟出問題,而是肌肉發炎。」     皮肌炎的重要併發症,肺纖維化   剛開始出現皮肌炎時,患者症狀大多出現在皮膚與肌肉,但是隨著病情發展,皮肌炎也會引起其他併發症。黃光永醫師提醒,最重要的是皮肌炎可能侵犯到肺部,造成慢性發炎,而讓患者出現慢性乾咳,且走路容易喘,常喘到上氣不接下氣。   胸腔聽診時醫師會聽到很有特色的爆裂音,像是魔鬼氈摩擦時的啵啵聲響。黃光永醫師說,從胸部影像檢查可以看到肺部纖維化的狀況。     由於肺部持續發炎,肺部組織裡的疤痕組織便愈來愈多,使肺臟變得僵硬、失去彈性,肺泡無法順利進行交換氧氣、二氧化碳的呼吸作用,患者肺功能大幅下降,容易感到疲倦、也愈來愈喘。研究發現,當皮肌炎患者合併肺纖維化,預後會變得很不好,死亡率很高。   根據估計,大約有三至四成的皮肌炎患者會進展到肺纖維化。「一旦出現肺纖維化,患者的肺功能會掉得很快,而且這種破壞是不可逆的,千萬不能掉以輕心!」黃光永醫師強調:「假使罹患皮肌炎的話,務必要每三到六個月就定期檢查肺功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能夠延緩肺纖維化。」     把握治療時機,預防肺纖維化   皮肌炎是身體的免疫系統異常,而對自己的組織發動錯誤的攻擊、造成破壞。黃光永醫師解釋,因此治療皮肌炎時,會使用類固醇,抑制身體的發炎反應,接下來再利用免疫抑制劑與生物製劑來調節患者的免疫狀況。   肺纖維化是皮肌炎的重要併發症,也可能出現在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乾燥症、硬皮症等自體免疫疾病。肺纖維化會使日常生活受限、影響預後,必須提高警覺,並以抗纖維化藥物治療。     「抗纖維化藥物能夠針對與纖維化相關的生長因子發揮作用,進而減少纖維組織的形成。」黃光永醫師表示:「抗纖維化藥物可以跟抗發炎藥物搭配使用,一種藥物抑制肺纖維化,另一種藥物抑制身體發炎,能夠達到相輔相成的好處。」     貼心小提醒   皮肌炎是自體免疫疾病,會出現皮疹、肌肉無力等症狀,隨著病情演進,還可能導致間質性肺炎、肺纖維化等併發症。患者一定要積極接受治療,把病情控制穩定,預防肺纖維化。黃光永醫師叮嚀,請維持健康生活型態,不要熬夜,不能抽菸,並且記得接種疫苗,降低肺部感染的機會!   原文出處 

冬天不要亂進補,以免心衰竭惡化!

2021年12月15日
公開
298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歡迎辛和宗醫師來到照護線上。   辛和宗醫師:大家好,我是亞東醫院辛和宗主任。   劉育志醫師:請問辛醫師,冬天對於心衰竭的患者有什麼影響?   辛和宗醫師:冬天到了、天氣冷,我們身體為了保持體熱讓身體不要過度寒冷,所以周邊的血管會收縮,收縮的結果造成血管的阻抗整個上升之後,對一個有心臟衰竭的病人,他的心臟功能已經不好了,這個時候心臟的壓力跟負擔就更大。   劉育志醫師:心衰竭惡化的時候,患者會有什麼症狀?   辛和宗醫師:病人很容易水腫,水腫最常見是看到腳的水腫,腫到其他地方。譬如腫到肺部裡面,我們叫肺水腫、肺鬱血,這時候病人就很容易喘,可能原來走個三層樓沒有問題但是症狀開始嚴重的時候,其實可能爬一層樓就覺得很喘,原來可以做的事情,運動等等就沒有辦法做了,這叫運動耐受力下降。甚至還有更嚴重的是連躺平都會喘,所以很多病人心臟衰竭變差時,他晚上睡到一半會爬起來,說他晚上會非常喘、沒有辦法睡著,枕頭越疊越高,就會有這種很特殊的表現。   劉育志醫師:在冬天的環境,患者應該要如何保養他的心臟?   辛和宗醫師:按時服藥是最重要的,心臟病病人有三分之一以上有共同疾病,像糖尿病、高血壓或高血脂,這些藥物要按時服用。我剛提到的在冬天到了,尤其我們的血壓的變化,甚至會明顯升高,這時候你就要跟你的醫師討論,需不需要在這個時候,血壓藥該做什麼調整;甚至血壓的量測要更加頻繁,最重要的是早上的血壓不要超過心臟的負荷,所以早上的血壓非常重要。   劉育志醫師:心臟衰竭的患者適合冬令進補嗎?   辛和宗醫師:我們發現其實在這些飲食的習慣裡,含有大量的鹽,鹽分很容易讓水分留在身體裡面,造成心臟的負擔,然後造成水腫。這些鹽分過多的狀況下,也會造成腎臟的負擔,所以心跟腎兩個負擔一加重的狀況下,在有些心臟衰竭的病人,就會造成症狀惡化很容易在這個階段,發生心臟衰竭、造成住院,或甚至發生不幸的事件都有可能,所以建議其實像這樣心臟衰竭的病人,或者剛提到的那些共病的病人,其實維持你原來的正常生活型態就可以了,不用特別強調進補,進補其實對你原來身體這些疾病,大吃大喝、高糖、高鹽、高油的飲食,其實都不是好事。   劉育志醫師:心臟衰竭患者在冬天或者寒流來襲的時候,飲食上有什麼限制?   辛和宗醫師:心臟衰竭最重要的是防止體液過度累積,所以要注意的是不要吃太多鹽分,鹽分過多就會造成體液累積,造成心臟的負擔。所以在飲食方面,鹽分不要過多以外,如果你的心臟衰竭是已經到一定嚴重程度,中等程度以上的心臟衰竭的話,水分的攝取要特別注意。因為冬天我們不太會排汗,如果又照著夏天習慣的喝水方式,可能會造成攝取太多水分,累積在裡面之後造成心臟衰竭變差,這是要特別注意的, 剛講的鹽還有水、其他蛋白質或是脂肪、熱量的攝取,維持平常就可以了。   劉育志醫師:規則服藥對心臟衰竭患者來說非常重要,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提高他們的遵醫囑性?   辛和宗醫師:這些患者很容易有相對的共病,剛講的糖尿病、高血壓等等…這些共病的治療也都需要服藥,所以基本上他們吃的藥是一大把,所以在治療心臟衰竭,現在最重要的是提高服藥跟治療的服從性或遵醫囑性,可以讓病人的存活或者是治療結果都會變好。所以基本上我們現在都會非常強調,在藥物治療上面,有雙重機轉或多重機轉的藥物,使用這樣的藥物會讓病人,吃藥的顆數,原來可能雙重機轉的藥物,他必須吃兩顆,但是有雙重機轉合併在一起的藥物,他就只要吃一顆,再加上其他高血壓藥物等等。也有三重機轉的,就把它合併在一起吃的話,他就可以從原來的三重、二重,加起來五顆藥物,變成兩顆藥物。所以基本上這樣可以大幅提升,心臟衰竭病人吃藥的舒適度,或是他願意好好規則吃藥,這對他們治療跟後面的結果是非常重要的。   辛和宗醫師:我記的一個老人家大概八十幾歲,其實那個病人我看很久了,都已經看了十來年了,就是剛講的到冬天的時候,老人家在家裡子女有孝心,就說要給他進補,弄的非常補的人蔘雞或是羊肉爐,一個禮拜之後他腳腫起來了,他說晚上睡覺會一直咳嗽,一躺下去就咳嗽,他就說不太對,果然一照X光,就發現他有肺水腫的狀況,腳當然是腫起來,小便也變少了。   辛和宗醫師:所以他有好幾個原因,第一個他吃了進補,蛋白質的量大幅上升,鹽分又增加了,這些狀況下讓他的腎臟功能突然急劇惡化,水份上升造成他心臟衰竭也變差,後來趕快幫他調整一下水份、利尿劑,然後飲食恢復正常,甚至讓他先脫一點水,大概一個禮拜之後再回來門診,這些狀況就改善了。   辛和宗醫師:冬天就是一個很嚴苛的考驗,我們很常見在冬天的時候,這些患者會有重症的表現跑出來,不得已插管,甚至發生一些不幸的事情。其實大家都不用擔心,只要維持你原來的生活習慣,不用刻意強調進補、大魚大肉、大吃大喝也盡量避免,原來該吃的藥物、該有的健康生活習慣,請大家維持,有問題、有其他的症狀跑出來,請趕快連絡您原來熟悉的醫生。   劉育志醫師:感謝辛醫師來到照護線上,我們下次再見,掰掰。   辛和宗醫師:掰掰。   原文出處

多發性骨髓瘤,骨髓移植提升存活

2021年12月14日
公開
494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歡迎血液腫瘤科王銘崇醫師來到照護線上。   王銘崇醫師:大家好,我是高雄長庚血液腫瘤科王銘崇醫師。   劉育志醫師:我們都曉得多發性骨髓瘤的患者,有可能需要做骨髓移植,請問王醫師,骨髓移植對於多發性骨髓瘤的重要性為何?   王銘崇醫師:多發性骨髓瘤是不會治癒的疾病,我們的治療目標是讓病人能夠長期存活,或是讓他疾病無惡化存活,移植主要的目標是讓病人的存活率增加。   劉育志醫師:哪些人適合骨髓移植?   王銘崇醫師:第一個是以年紀來做區分,以前的年紀可能55、60、65歲,現在有做到70歲,還有做到72歲的,因為這是自體幹細胞移植,所以年紀目前看起來不是大問題。   王銘崇醫師:第二個是看病人有沒有其他共病,有沒有心臟、腎臟的問題,這是第二個考量,第三個考量則是病人的意願。   劉育志醫師:移植之前需要做哪些準備?   王銘崇醫師:一定要先把疾病控制下來,控制下來之後再去做移植,才有它的價值。   劉育志醫師:目前的藥物選擇有哪些?   王銘崇醫師:現在藥物選擇分幾大類,第一大類叫做蛋白酶體抑制劑,第二大類是免疫調節藥,第三大類是類固醇,第四大類叫單株抗體,還有最早、最傳統的化學治療,目前是這五大類的藥物。   劉育志醫師:請問誘導治療的藥物,跟緩解率有什麼關聯?   王銘崇醫師:目前主流是叫三合一療法,三合一療法是蛋白酶體抑制劑,加上免疫調節劑,再加上類固醇,如果是選擇第二代免疫調節藥物,加上蛋白酶體抑制劑,緩解率會比較高,深度會比較好。   王銘崇醫師:現在也有一個趨勢是四合一,是再加上單株抗體,這個單株抗體加上去,主要的目的是讓誘導緩解的成功機率,及分數可以拉得更好,這樣後續接受自體幹細胞移植時,疾病無惡化存活率可以大幅度增加。   劉育志醫師:很多患者都想要問,有些藥物沒有列入健保給付,使用這些藥物對病情有什麼幫助?   王銘崇醫師:我們做移植之前,要先把疾病控制到效果很好,治療深度越深越好,再去做移植,就會達到我們預期的效果。   王銘崇醫師:現在有國際指引裡面會提到,蛋白酶體抑制劑、免疫調節藥,用第二代的免疫調節抑制劑輔助,治療效果會比較好,對於後續做移植的成效,達到預期的效果更好。   劉育志醫師:接受骨髓移植之後,患者的存活大概是怎麼樣?   王銘崇醫師:因為這個疾病並不會痊癒,所以我們追求的是疾病無惡化存活,疾病無惡化存活期在台灣目前平均,大概3年半左右,如果是長期存活率會更長,因為即使惡化、復發後,後面還有藥物可以做治療。   劉育志醫師:骨髓移植完成後,患者可以回到正常生活嗎?   王銘崇醫師:大部分的病人,在前面做誘導性治療時,病人就幾乎可以回到正常生活,症狀也可以得到很明顯的改善。   劉育志醫師:骨髓移植常見的併發症有哪些?   王銘崇醫師:在骨髓瘤裡面做的骨髓移植,是做自體幹細胞移植,自體幹細胞移植不會有排斥的問題,主要併發症是做自體幹細胞移植前,需要打較高劑量的化學治療,這個化學治療會造成血球下降,造成一些黏膜損傷,這個時間較短,大概半個月左右就會恢復。   劉育志醫師:患者要怎麼知道自己復發了?   王銘崇醫師:疾病惡化有兩種狀況,一種是無症狀復發、一種是有症狀復發,通常都是無症狀復發,無症狀復發是從抽血或是小便檢查,我們做追蹤時,根據數值判定是不是惡化、復發。   王銘崇醫師:有一個病患在兩年前來的時候,症狀相當厲害,他是坐著救護車擔架來到門診,因為骨頭疼痛,他已經三個月沒辦法活動,當時的狀況我們判定他沒辦法做移植。   王銘崇醫師:經過緩解治療之後,病人治療的效果相當好,在兩個月之後,他可以自由起來活動行走,這位病人狀況恢復到很好後去做骨髓移植,做骨髓移植之後,到目前為止仍持續接受維持性治療,現在的情況相當良好,每個月回診一次。   劉育志醫師:感謝王醫師來到照護線上,我們下次再見,掰掰。   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