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照護線上

醫師團隊擔任編輯,提供實用、高品質的衛教資訊。

醫師團隊擔任編輯,提供實用、高品質的衛教資訊。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溫差變化大,慎防心肌梗塞,心血管疾病治療與保養,醫師圖文解說

2022年06月06日
公開
214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醫師,我這幾天解出來的都是黑便。」五十多歲的王先生向醫師抱怨。   「最近有吃什麼藥嗎?」醫師問。   「前一陣子因為急性心肌梗塞,放了心臟支架,所以每天都吃阿斯匹靈和抗血小板藥物。」   表有上消化道出血,」臺北榮民總醫院心臟內科宋思賢醫師指出,「長期服用阿斯匹靈,可能出現腸胃不適、消化道潰瘍、甚至胃或12指腸出血的狀況〔1〕,一定要提高警覺,及早處理。」   王先生因為腸胃道出血較嚴重,所以只好暫時停藥治療,雖然停藥後出血漸漸止住了,但是卻發生急性血栓造成心肌梗塞,並出現猝死性心律不整。幸好患者還在醫院裡,經過緊急處理,狀況才穩定下來。   宋思賢醫師提醒,心血管疾病患者服用阿斯匹靈和抗血小板藥物時若有出現出血的狀況,應立刻告知醫師,才能及早處理、調整藥物,避免棘手的併發症。     注意日夜溫差變化,避免誤踩心肌梗塞地雷   動脈粥狀硬化最主要的風險因子是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與抽菸。宋思賢醫師表示,一旦心臟的冠狀動脈產生粥狀硬化,血管斑塊會讓動脈逐漸狹窄,產生心肌梗塞的風險也越來越高〔2〕。     天氣寒冷的時候,交感神經會亢奮,刺激血管收縮,宋思賢醫師說,原本已經狹窄的冠狀動脈血管若因為天氣寒冷而收縮,便很容易產生心絞痛、心臟缺氧的症狀〔3〕。   倘若血管斑塊是不穩定的斑塊,很可能會破裂,而在局部形成血塊,而把血管完全堵住,造成心肌梗塞。宋思賢醫師就臨床觀察指出,除了冬天之外,清晨也是容易出現心肌梗塞、中風的時段。     心肌梗塞一定要做心導管治療,裝心臟支架嗎?   當心肌重度缺氧時,通常伴隨胸痛胸悶症狀,這時一定要盡快搶救,否則心肌會在短時間內壞死。根據冠狀動脈狹窄的位置、嚴重程度,醫師會使用心導管手術或冠狀動脈繞道手術來恢復血液灌流。   心導管手術是利用氣球導管撐開狹窄的血管並放置支架,維持血液暢通;冠狀動脈繞道手術是在冠狀動脈接上一段血管,讓血流能夠繞過狹窄的部位,進入遠端的冠狀動脈。     「雖然現在的心導管技術很進步,但是接受治療後,並非一勞永逸。」宋思賢醫師強調,「置放支架處的血管會有再狹窄的風險,而在沒有放支架的地方,也有可能形成新的血管斑塊,而造成狹窄。」   血管支架畢竟外來物,所以會刺激血管產生一些發炎反應或過敏反應,而有產生血栓的可能性。宋思賢醫師說,放完支架後,務必依照醫師的指示使用雙抗治療,也就是阿斯匹靈和抗血小板藥物,降低支架血栓反應的風險。等到支架被血管內皮包覆之後,形成血栓的風險會大幅下降〔4〕。     心血管疾病的次級預防: 合適的抗血小板藥物治療   所謂初級預防(primary prevention)是預防心血管疾病發生,次級預防(secondary prevention)則是避免心血管事件再次發生,讓心肌梗塞的病人不要再發生心肌梗塞、中風的病人不要再發生中風。宋思賢醫師以高血脂患者為例說明,曾發生心血管疾病之患者應將低密度膽固醇控制在 70 mg/dL 以下,如果同時有糖尿病的話,希望能更低一點,降到 55 mg/dL 以下〔5〕。   在遵循醫囑規律以藥物治療的同時,也建議配合生活習慣的改變,包括戒菸、戒酒、規律運動、體重控制等,飲食方面則是在均衡飲食的前題下,選擇少 油、少鹽、少糖的菜色。   「次級預防跟初級預防最大的差別,就是必須使用抗血小板藥物。」宋思賢醫師說,「使用阿斯匹靈時,患者若感到腸胃不適,可以加上胃藥。若有出現胃潰瘍或出血,便要調整藥物,改用較沒有腸胃道副作用的抗血小板藥物。年紀越大的患者,因為阿斯匹靈而出血的風險相對較高〔6〕,使用時要特別留意。」     根據國際治療指引,只要發生急性冠心症,包括不穩定心絞痛或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就應該服用雙重抗血小板藥物治療 12 個月,利用不同的抗血小板機轉,預防血栓形成〔7〕。宋思賢醫師說,根據研究,急性冠心症病人使用 12 個月雙抗治療,跟只使用 1 個月雙抗治療相比較,使用 12 個月雙抗治療可以有效減少心血管疾病發生死亡,包含中風、心肌梗塞等。   接受抗血小板藥物治療時,亞洲人發生腦出血、胃腸道出血的風險比歐美來得高〔8〕〔9〕,宋思賢醫師說,患者可以與醫師討論合適的抗血小板藥物,在療效與安全性間取得平衡,能夠預防心肌梗塞又不要增加出血的風險。如果發現很容易瘀青、解尿出血、排便出血,請務必即時跟醫師反應,以適時調整藥物。貼心小提醒: 遠離三高 降低中風、心肌梗塞等缺血事件再發危機動脈粥狀硬化是在日積月累中形成,大家要把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危險因子控制好,也要維持健康生活型態,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如果發生過中風、心肌梗塞,更要注重次級預防,並依照指示服用雙重抗血小板藥物治療,宋思賢醫師叮嚀,若有觀察到出血、腸胃不適等副作用,請向醫師詳細說明,才能即時調整!   參考資料: 1. García Rodríguez LA et al. PLoS ONE. 2016; 11(8): e0160046. 2.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認識冠心病 3. Conlon KC, Rajkovich NB, White-Newsome JL, Larsen L, O'Neill MS. Preventing cold-related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n a changing climate. Maturitas. 2011 Jul;69(3):197-202. doi:   10.1016/j.maturitas.2011.04.004. Epub 2011 May 17. PMID: 21592693; PMCID: PMC3119517. 4. Smits PC, Frigoli E, Tijssen J, Jüni P, Vranckx P, Ozaki Y, Morice MC, Chevalier B, Onuma Y, Windecker S, Tonino PAL, Roffi M, Lesiak M, Mahfoud F, Bartunek J, Hildick-Smith D, Colombo A, Stankovic G, Iñiguez A, Schultz C, Kornowski R, Ong PJL, Alasnag M, Rodriguez AE,   Moschovitis A, Laanmets P, Heg D, Valgimigli M; MASTER DAPT Investigators. Abbreviated Antiplatelet Therapy in Patients at High Bleeding Risk With or Without Oral Anticoagulant Therapy After Coronary Stenting: An Open-Label,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Circulation. 2021 Oct 12;144(15):1196-1211. doi: 10.1161/CIRCULATIONAHA.121.056680. Epub 2021 Aug   29. PMID: 34455849; PMCID: PMC8500374. 5. 2017 Taiwan lipid guidelines for high risk patient 6. Hirsch C. Daily aspirin for primary prevention increased risk for major GI bleeding in healthy older adults. Ann Intern Med. 2021 Jan;174(1):JC4. doi: 10.7326/ACPJ202101190-004. Epub 2021 Jan 5. PMID: 33395330. 7. 2017 ESC focused update on dual antiplatelet therapy in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developed in collaboration with EACTS 8. 社團法人台灣腦中風學會/抗血小板劑對於腦中風的次級預防:中西的不同 9. Levine GN, Jeong YH, Goto S, Anderson JL, Huo Y, Mega JL, Taubert K, Smith SC Jr. World heart federation expert consensus statement on antiplatelet therapy in east asian patients with ACS or undergoing PCI. Glob Heart. 2014 Dec;9(4):457-67. doi:   10.1016/j.gheart.2014.08.001. Epub 2014 Aug 26. PMID: 25592800.   MAT-TW-2200388-1.0-052022     原文出處

乳癌容易骨轉移,積極治療避免失能

2022年05月31日
公開
681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歡迎陳明鎮醫師來到照護線上。   陳明鎮醫師:大家好,我是陳明鎮醫師。   劉育志醫師:請問陳醫師,什麼是癌症骨轉移?   陳明鎮醫師:顧名思義癌細胞跑到骨頭,就叫癌症骨轉移,比較好發的位置都是在中樞軸這一塊的骨頭,譬如說我們的肋骨、脊椎,骨盆腔、大腿骨,還有手臂這些地方,都是好發的位置。   劉育志醫師:請問哪些癌症會有骨轉移的現象?   陳明鎮醫師:事實上很多癌症都會有骨轉移,臨床上面比較常見的,反而是乳癌、肺癌、攝護腺癌這幾種,事實上是在骨轉移蠻常見的。   劉育志醫師:請問乳癌發生骨轉移的狀況,大概是怎麼樣?   陳明鎮醫師:第四期的乳癌裡面,所謂第四期指的是已經轉移出去了,這其中骨轉移是非常常見的,根據統計,大概45%的乳癌第四期,第一個轉移的部位就是骨頭,骨轉移在乳癌第四期的病人,事實上是非常常見的情況。   劉育志醫師:請問骨轉移會有什麼樣的症狀?   陳明鎮醫師:癌症跑到骨頭,最常見的症狀就是疼痛,除了疼痛以外,當癌症繼續在骨頭裡面作怪的時候,它可能造成骨頭的骨折,骨折就會伴隨著其他不一樣的症狀,譬如脊椎骨折,如果壓迫到神經,可能就會產生一些神經學的症狀,例如頸椎骨折,可能手就會麻痺,如果是腰椎有骨折的現象,可能壓迫到坐骨神經,表現的是坐骨神經等下肢的症狀,還是要看各個部位的骨頭,產生的症狀不一樣,如果只是單純的骨轉移,主要還是以疼痛為主。   劉育志醫師:癌症骨轉移會對患者造成什麼影響?   陳明鎮醫師:主要症狀就是疼痛,光是疼痛這件事,可能就會造成病人無法工作,社交等等這些問題,而且疼痛的程度會隨著癌症的惡化,疼痛會從很輕微到很嚴重,第二個,如果他造成骨折,骨折不管是脊椎骨的骨折,或者大腿骨的骨折,這個對於一個人的生活品質,或者後續的生命、時限,事實上影響蠻大的,可以想像當一個人脊椎骨折的時候,下一步,那幾個月幾乎都是臥床,接下來的一些肺炎等的併發症,很多時候病人就是因為這樣子,生命就提早結束。   劉育志醫師:請問骨轉移的治療方式有哪些?   陳明鎮醫師:我想還是以症狀治療為主,剛剛提到很多症狀是疼痛,輕微的疼痛主要還是以口服藥、止痛藥為主,例如脊椎如果有骨折的現象,壓迫到神經,這時候需要外科醫師去做骨骼的固定,去解除一些神經學的症狀,疼痛如果加劇,甚至需要做一些放射線治療,來緩解疼痛,所以從藥物治療、手術治療,放射線治療這幾種方式,視病人的情況,來做較合適的治療。   劉育志醫師:請問藥物治療的選擇有哪些?   陳明鎮醫師:除了剛剛提到的疼痛用止痛藥來控制之外,放射線治療也會對疼痛有幫助,現在還有一些單株抗體,或者雙磷酸鹽類,針對骨轉移骨頭的部位也會有幫助。   劉育志醫師:請問皮下注射的單株抗體,和靜脈注射的雙磷酸鹽類,有什麼樣的差別?   陳明鎮醫師:骨轉移除了疼痛之外,最怕的是它會產生一些骨頭相關的事件、併發症,例如產生骨折,產生了神經壓迫,或者需要做手術了,這個我們叫骨頭相關事件,癌症的病人轉移之後,我們怕的是他產生這樣的事件,用這些藥物都是在預防產生這樣的事件,這兩種藥物給予這些骨轉移的病人,發現單株抗體比雙磷酸鹽,產生骨頭相關事件的機會比較少,發現事件的時間會比較長,這個是單株抗體的一個優勢,但是兩種藥都是治療癌症骨轉移不錯的藥物。   劉育志醫師:請問藥物治療的過程中,可能出現什麼副作用?   陳明鎮醫師:這兩類的藥物,事實上都有一些副作用,例如打完後骨頭有些痠痛、噁心、嘔吐,這些大概都不會太嚴重,而且大部分病人很輕微,臨床醫師比較擔心的,反而是下顎骨會有壞死的機會,這些比例非常的低,可是一旦發生了,還是會對病人的生活品質影響很大,所以有在接受這樣藥物的病人,我們通常會提醒他口腔的衛生非常重要,在治療的期間,如果有需要做口腔的手術、拔牙,這些都要非常的小心,都要跟你的牙科醫師做溝通。   劉育志醫師:請問乳房醫學中心,可以為病人帶來什麼幫助?   陳明鎮醫師:女性乳房這還是一個比較隱私的議題,所以這些乳癌的病人,通常需要一個比較隱密、溫馨的就診環境,另外,怎麼去整合多科的醫療團隊,來幫忙女性朋友,讓這些人得到更好的照顧,是乳房醫學中心成立的最大宗旨。   劉育志醫師:感謝陳醫師來到照護線上,我們下次再見,掰掰!   本衛教資訊由台灣安進協助提供 TW-03190-XGA-2022-May     原文出處

生殖醫學再進化,生兒育女更順利

2022年05月30日
公開
269

  作者: 照護線上編輯部     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歡迎陳菁徽醫師來到照護線上。   陳菁徽醫師:大家好。   劉育志醫師:前一陣子有一部影集很夯叫做未來媽媽,裡面就透露出現代人,他想要求子的一些艱辛的過程,請問陳醫師,一對夫妻如果想要生小孩的話,到什麼狀況他需要去尋求生殖醫學的協助?   陳菁徽醫師:一年以上沒有避孕,但是沒有辦法成功受孕,就是所謂的不孕症,不孕症是一個文明病,它隨著就是這20幾年的變化,因為現代人越來越晚婚,我們現在平均結婚的年紀,遠比十幾、二十年前,晚了七、八歲左右,年紀越大她可以受孕的門檻也就越困難,所以平均15%的夫妻會不孕症,什麼時候我們需要找醫生幫忙,可能要視你當時的年齡。   陳菁徽醫師:如果是35歲以下這樣子努力一年就可以找醫生,如果是35到38、39之間,大概半年就可以尋求協助,如果是40歲以上的女性的話呢,最好就是一結婚,或者是一有備孕的需求,就可以先諮詢醫師,然後先做一些基本的檢查,然後知道一下自己目前的生理功能,是怎麼樣的狀態,然後再來做一些生育的擬定跟計畫。   劉育志醫師:不孕症跟習慣性流產它常見的原因有哪些?   陳菁徽醫師:習慣性流產最常發生在高齡的夫妻,而且其實40%以上,都是因為胚胎染色體異常所造成,但是因為大家不知道這個胚胎的神祕,大家都覺得說,我們夫妻兩個人,長的高高壯壯、白白胖胖的,我們兩個染色體沒有什麼問題,為什麼我們拼起來的染色體就會有問題呢?   陳菁徽醫師:夫妻貢獻給胚胎,是一人出一半,可是你年紀越大的時候呢,我要把它平均分配成一半的能量需要很大,通常是發生在媽媽這邊,因為年紀越大的時候,我需要這個電池的電量,把我的染色體平均分成一半的電量越不足,以至於胚胎的染色體異常率,就會從34、35、36這樣一直節節升高。   陳菁徽醫師:所以我們國健署會規定說,34歲以上的媽媽如果懷孕,一定要做這個比如說羊膜穿刺、染色體篩檢等等,表示說這個機率,就是在34的歲媽媽以上會開始升高,這個可能是許多已經到了生育年齡,但是還沒有生育計劃的女生,需要知道的知識。   劉育志醫師:請醫師跟我們說明一下,試管嬰兒它是怎麼樣進行?   陳菁徽醫師:試管嬰兒就是說,我們把女性的卵子,還有男性的精子,在女性的體外受精,這個叫做試管嬰兒,所以我們會在體外授精以後呢,然後培養成健康的胚胎,第三天的胚胎或是第五天的胚胎,再把它放回女性的子宮內,增加懷孕的機率。   陳菁徽醫師:如果自然懷孕的受孕率是10~15%,我們藉由試管嬰兒這個技術,我們大概可以把他的懷孕機率提高到40~50%,但現在還有一個新的科技,叫做胚胎著床前染色體篩檢。   陳菁徽醫師:也就是剛剛提到的到底爸爸媽媽兩個人有沒有貢獻一人一半,有沒有平衡、有沒有染色體正常的胚胎,我們找到正常的胚胎之後,我們才植入回這個健康的子宮內讓她順利懷孕,可以提高懷孕率到60%、70%以上,而且可以降低流產率到10%以下,那這也是目前許多我們高齡的試管嬰兒患者,或是反覆性流產的試管嬰兒患者,會應用到的新技術。   劉育志醫師:我們如果要知道一個胚胎的染色體有沒有正常,那我們可能會透過胚胎切片來進行,什麼是胚胎切片?   陳菁徽醫師:我們把胚胎培養到第五天,當它已經有200多個細胞的時候,這個時候我們會很小心的,拿它最外面,論文統計起來,5~10顆細胞最不會讓這個胚胎受傷,所以我們需要非常資深有經驗的胚胎師,在顯微鏡下面用非常放大的倍數,去操作這個動作,就不會傷害到這個胚胎。   陳菁徽醫師:而且我們拿的是這個胚胎最外層,叫做滋養層細胞,它是未來會發展成胎盤的部分,它並不會發展成胎兒的部分,然後我們就去化驗,這5~10顆細胞的染色體有沒有正常,所以我們就會有辦法去預測,這個胚胎的染色體的狀況,然後去篩選它們幫這對夫妻找到懷孕率最高的胚胎。   陳菁徽醫師:有些夫妻也會擔心,這樣子的一個技術是否會有侵入性,會不會我的胚胎本來長得很好,結果你這樣子刺一下它就受傷或者是壞掉了,所以我們也會根據這個胚胎的型態,只有小於1%的機率,可能會傷害到這個胚胎,形態越差的胚胎,越容易會因為這樣子的步驟受到影響,所以我們判斷給它評分以後,型態太差的胚胎我們就不會做這樣子的胚胎切片。   劉育志醫師:如果我們不想要動到這個胚胎,有沒有辦法去做基因檢測?   陳菁徽醫師:我們目前有新的生殖科技,是去研究說非侵入性染色體篩檢,也就是NIPGS,我希望知道這個胚胎的狀態,可是我又不想要去對它做切片,所以我們就發現說,胚胎在培養液裡面生長的過程,它就是會不斷地釋放出微量的DNA到培養液當中,然後我自己會覺得很像幫胚胎抽羊水,因為我們做羊膜穿刺的時候,我們就是拿寶寶旁邊的液體嘛,然後再拿這些液體去分析,寶寶掉下來身體掉下來的細胞,然後去知道說寶寶染色體狀況是怎麼樣,當然寶寶的細胞非常多,跟一個胚胎的細胞比例比起來真的是差很多,所以我們目前就是往這個方向,然後希望可以藉由很少很少的,這些胚胎掉下來的細胞資訊,微量DNA,但是我們經由一些科技的平台去做放大,我們可以知道越多資訊越好。   陳菁徽醫師:我自己也是病人,所以其實我也是一路走過來,然後發現說在做試管嬰兒過程中,真的會需要家人、醫護人員的支持,目前有非常多的科技,都已經隨著生殖醫學的發展而生,就包括剛剛講的PGS–胚胎切片,胚胎著床前染色體篩檢,或是非侵入性的胚胎染色體篩檢,所以現在其實有多重的指標,去幫助醫師,幫病人決定如何致勝,如何提高懷孕率,所以也希望大家都可以互相支持,然後不要灰心也不要失望,畢竟我們都會攜手跟大家一起合作的。   劉育志醫師:感謝陳醫師來到照護線上,我們下次再見,掰掰。   陳菁徽醫師:掰掰。     ※本文由 照護線上 授權使用,未經同意,請勿擅自轉載。原文出處

類風濕性關節炎恐讓關節變形、肺纖維化,及早治療避免失能,醫師圖文解析

2022年05月25日
公開
117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醫師,我最近常咳嗽,能不能開點咳嗽藥給我?」50多歲的張女士問,她是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長期在門診追蹤治療。   「咳多久了?」醫師問。   「咳了2、3個禮拜,可能有感冒吧。」   「咳嗽遲遲沒好轉可能不是單純感冒,要做檢查喔。」醫師謹慎地說。   進一步檢查發現,患者的肺功能變差,確診類風濕性關節炎導致的肺纖維化,於是便開始使用抗肺纖維化藥物治療。大林慈濟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許寶寶醫師回憶,「患者本來講話就會咳嗽,走路也容易喘,經過一個多月的治療,咳嗽的狀況漸漸改善,且比較不會喘。大約六個月後,患者已經可以爬樓梯,讓她非常開心,也願意持續接受治療。」     類風濕性關節炎不只傷害關節!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自體免疫系統異常,造成全身性發炎反應,許寶寶醫師說,類風濕性關節炎較常發生在30至50歲女性,有家族病史、抽菸的人較容易發生類風濕性關節炎。   類風濕性關節炎常見症狀是手指的關節和手腕、手肘、肩膀、膝蓋、腳踝被免疫系統攻擊而持續發炎、腫脹、疼痛。許寶寶醫師指出,患者早上起床時會感到關節僵硬,且僵硬持續一個小時以上。     類風濕性關節炎不只影響關節,體內各個器官也可能會遭到攻擊,包括眼睛、心臟、血管、腎臟、肺臟、神經等都可能受到影響。許寶寶醫師強調,千萬不能只看關節炎,其他器官也要仔細檢查。     類風濕性關節炎引起肺臟發炎、肺纖維化   類風濕性關節炎容易引起全身性發炎反應,當肺臟遭到攻擊時,可能出現間質性肺炎,許寶寶醫師說,倘若放任肺臟反覆發炎,便會形成許多纖維組織,進而導致肺纖維化,讓肺臟失去彈性,無法完成氣體交換的任務。   肺纖維化將嚴重影響肺功能,患者很容易喘,運動耐受度很差,使生活品質惡化,工作能力下降,許寶寶醫師指出,患者因為會喘,日常生活可能需要使用氧氣,不要說上班,恐怕連做家事都有困難。   「麻煩的是,患者往往對肺纖維化沒有病識感。」許寶寶醫師說,「因為患者不曉得類風濕性關節炎也可能影響肺臟,所以醫師都會反覆提醒並提高警覺,看診的時候,不只看關節,還要仔細詢問,平常是否會乾咳、咳個不停。」     「這種咳嗽不是感冒!」許寶寶醫師強調,「感冒大概一個禮拜就會痊癒,如果咳嗽一個禮拜以上還沒改善,就要進行檢查。」   肺纖維化初期難以單就胸部X光片評斷,假使持續咳嗽,或是聽診患者的後背下肺葉處發現有異常連續性爆裂音時,便得懷疑肺纖維化的可能並安排胸部電腦斷層、肺功能檢查。類風濕性關節炎、紅斑性狼瘡、皮肌炎、硬皮症等自體免疫疾病患者都可能出現肺纖維化,建議要每三到六個月定期檢查肺功能。     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重點提醒   及早發現肺纖維化,及早接受治療才能盡量保留肺功能,一方面要針對類風濕性關節炎,控制全身性發炎反應,另一方面要針對肺纖維化,減緩肺纖維化的進展。   在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方面,患者需要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目前的藥物選擇有很多,許寶寶醫師說,臨床上會根據疾病嚴重度,輕度、中度、重度來選擇藥物,可使用針劑或口服藥治療。   針對肺纖維化,目前已有抗肺纖維化藥物,能夠抑制與纖維化相關之生長因子,避免纖維組織過度增生。許寶寶醫師說,肺臟衰竭跟腎臟衰竭不一樣,腎臟衰竭還可以利用機器洗腎,至於肺臟衰竭,身體便無法吸收氧氣、排出二氧化碳,而讓患者愈來越喘,容易導致失能、甚至死亡。     肺纖維化會對肺臟造成不可逆的傷害,越早察覺,越早接受治療,越能保留肺臟功能,維持生活功能及生活品質。     貼心小提醒   近年來,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已較過去進步許多,治療成效大幅提升,許寶寶醫師說,只要好好與醫師配合,便能減少關節變形、失能的機會。   類風濕性關節炎不只傷害關節,還會導致肺臟發炎,甚至肺纖維化,患者要提高警覺,建議定期檢查肺功能,若有咳嗽的狀況,務必盡快就醫檢查,適時接受抗肺纖維化藥物的治療。   日常生活中,請記得接種疫苗,避免到人多擁擠的地方,以降低肺部感染的風險!   原文出處

下肢冰冷、脫毛、跛行不能拖,搶救周邊動脈阻塞疾病,血管外科醫師圖解懶人包

2022年05月25日
公開
120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醫師,我爸的腳黑掉了!」家屬焦急的說。   60歲的王伯躺在急診推床上,右下肢已經明顯發黑,小腿前方冒出一個很大的水泡,這是組織缺血的表現。   下肢周邊動脈阻塞疾病急性發作可能是有血栓造成阻塞,所以先使用導管進行溶解血栓的治療,但是沒有明顯改善,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心臟血管外科許智翔醫師表示,因為患者的血栓較硬,單靠血栓溶解劑沒辦法解決,於是採用外科手術取出血栓、恢復血流,成功保住了下肢。   周邊動脈阻塞疾病會影響下肢血液循環,一定要及早處理,才能避免截肢的命運。     周邊動脈阻塞讓下肢缺氧、壞死   下肢血管是容易發生動脈阻塞的部位,許智翔醫師指出,下肢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可能是因為動脈粥狀硬化而漸漸狹窄的慢性變化,也可能是來自於其他部位的血栓造成急性發作。動脈粥狀硬化造成的阻塞較為常見,在一般民眾的發生率約6.9%,急性發作的發生率大概只有0.015%。   無論是慢性或急性的血管阻塞,都會造成肢體的血液供應量不足,剛開始會造成疼痛、行動不便,最終會造成肢體壞死、截肢,甚至死亡。     最常見的慢性周邊動脈阻塞是由動脈粥狀硬化所引起,許智翔醫師說,會造成動脈粥狀硬化的原因就會造成周邊動脈阻塞,年齡是一個無法避免的因子,大概從40歲以後就會開始進入動脈硬化的階段,一直到70歲之後,盛行率會上升到達14.5%;男性也是危險因子之一,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出現周邊動脈阻塞疾病,這兩個因素是沒有辦法經由人為改變。   其他可以改變的因子包括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而抽菸造成的風險是非抽菸者的4倍。比較少見的原因是末期腎病變,由於鈣離子代謝異常,會加速血管硬化的速度與硬化的程度。   急性動脈栓塞的成因與危險因子不太一樣,許智翔醫師解釋,急性動脈栓塞是因為心血管系統的某個部位產生血栓,血栓掉落進入血液循環後,最終的終點經常是飄到下肢血管造成急性栓塞。最常見血栓是源自於心房顫動,心房顫動是一種心律不整,容易在心臟形成血栓,而造成全身性的血栓問題,例如腦中風、腸中風、肢體中風。主動脈瘤亦是急性血栓的來源,當主動脈瘤內部的血栓破裂,飄到下肢便會造成急性動脈栓塞。     下肢冰冷、脫毛、跛行,要及早就醫!   周邊動脈逐漸狹窄,流到下肢的血液會逐漸減少,許智翔醫師說,初期患者沒有感覺,直到血流供應無法滿足組織、肌肉的需求才開始出現症狀,例如毛髮脫落、皮膚蒼白、肌肉萎縮、指甲掉落等。   自體感覺的症狀以「間歇性跛行」最具代表性,間歇性跛行是在休息的時候沒有不舒服,但在行走一段距離後會感到痠痛不適,必須停下來休息,休息一陣子後症狀緩解,又能繼續走。隨著病情惡化,患者可以行走的距離會越來越短,臨床上會以能否走200公尺,作為嚴重度的分界點。     當下肢動脈阻塞繼續惡化,這些問題會逐漸放大,許智翔醫師說,外在表現改變朝肢體壞死的方向發展,從腳趾末端開始,由原本稍微蒼白變成紫紅色,再變成黑色壞疽,黑色壞疽是不可逆的狀況,而且壞死的範圍會逐漸擴大,影響到更多腳趾,甚至整個腳掌。   自體感覺的症狀惡化,是走路的距離和可以走路的時間逐漸縮短,嚴重時只要走幾步路就開始痠痛,甚至休息、睡覺的時候也會痛,讓生活品質大幅下降。   肢體壞死後大多需要截肢,以控制感染,否則壞死的組織會孳生大量細菌,容易造成全身性感染,導致敗血症以及死亡。   「遇到周邊動脈阻塞疾病時,一定要特別注意,因為患者的另一隻腳和其他器官都可能有動脈粥狀硬化。」許智翔醫師提醒,「動脈粥狀硬化發生在心臟的冠狀動脈,可能導致心絞痛、心肌梗塞;發生在腦部、頸部的血管,可能造成腦中風;發生在腎臟的血管,就會變成腎衰竭,務必要小心!」     積極治療下肢周邊動脈阻塞   治療動脈阻塞疾病,必須積極控制潛在疾病,如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並搭配抗血小板藥物預防血栓形成。   當血管阻塞變嚴重時,藥物的治療效果會逐漸下降,這時候就需要使用介入性治療,許智翔醫師解釋,目前主流有兩種,一種是導管治療,一種是傳統手術,導管治療類似心導管的做法,利用導管去治療下肢血管,打通狹窄、阻塞的位置。導管治療是微創手術,傷口僅一個小孔,疼痛較少、恢復較快。     下肢周邊動脈阻塞的導管治療,一般會從鼠蹊部穿刺,放入導線,然後將氣球導管伸到病灶處加以擴張,把狹窄的地方撐開,許智翔醫師說,如果血管嚴重狹窄、鈣化,在撐開之後可能會立即縮回,這時候就要搭配支架把血管撐開。針對嚴重鈣化的血管斑塊,也可以使用斑塊旋切裝置,刮除硬化的斑塊,拓寬血管的管徑。   為了降低病灶位置再次狹窄的機會,可以使用塗藥氣球或塗藥支架,塗藥氣球展開時,能夠釋放藥物進入血管壁,大幅延緩再次狹窄的速度。   「心血管外科醫師不只是會做導管治療,還能做繞道手術,」許智翔醫師說,「繞道手術就好像是開闢一條外環道路,繞過塞車嚴重的區域,可以使用人工血管或拿取自體靜脈來嫁接,繞過狹窄阻塞的部位。繞道手術可以快速且長久的維持血流暢通,是相當有效益的治療方式。」     貼心小提醒   「要活就要動!」許智翔醫師叮嚀,「多走路、多運動,是對於下肢動脈阻塞疾病的最佳預防方式。如果有三高,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請務必好好控制。血糖、血壓、血脂肪升高的時候,患者大多沒有感覺,出現症狀的時候,往往已經出事了。」   香菸會傷害肺部,也對心臟血管系統造成很大的影響,讓血管阻塞的速度大幅上升,大概會提早20年發生心血管疾病,增加心肌梗塞、腦中風、腎衰竭的風險,對健康危害非常大,越早戒菸越好。   若有發現下肢冰冷、痠痛、間歇性跛行等狀況請盡早就醫,與醫師詳細討論,選擇適合的治療策略。   原文出處

如何診斷「生長激素缺乏症」?生長激素刺激測驗,兒童內分泌科醫師圖解說明

2022年05月25日
公開
129

  當孩童因「身高不足」或「生長遲緩」就診「兒童內分泌科」,醫師評估有「生長激素不足症」之疑慮時,會安排小朋友做「生長激素刺激測驗」。   究竟這是什麼樣的檢查呢?什麼時候需要做這個檢查?如何執行?這樣的檢查安全嗎? 以下由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內分泌科邱巧凡醫師,針對以上家長常見問題做完整說明。     【生長激素刺激測驗-什麼時候要做?】   1. 「長的矮」而且「長的慢」! (1)長的矮: 身高落在該性別年齡「第三百分位」以下。 (2)長的慢: 「一年長不到四公分」,或身高曲線往下掉兩大條百分位曲線。   2. 初步檢查顯示: 骨齡明顯落後,血液檢驗IGF-1與IGFBP-3濃度不足。   3. 伴隨其他生長激素不足可能合併的特徵(如前額凸出、顴骨發育不良、鼻梁塌陷、低血糖、陰莖短小、尿道下裂,或合併其他賀爾蒙異常等。)     當以上情形發生,醫師認為孩子有「生長激素缺乏症」的可能,將進一步安排「生長激素刺激測驗」。     【生長激素刺激測驗-是什麼? 】   邱巧凡醫師指出,平常生長激素的分泌呈現「脈衝式分泌」,因此無法從隨機、單一次的血液檢測直接反映個體生長激素分泌的能力。生長激素刺激測驗是藉由藥物的刺激,營造出生長激素必須要分泌的情境,藉此情境來了解分泌的功能是否正常。   目前在台灣可用來做為生長激素刺激測驗的藥物包含:胰島素、clonidine、L-Dopa、Arginine 及 Glucagon。       【生長激素刺激測驗-怎麼做? 】   1. 檢查前的準備   (1)自檢查當天凌晨零時起「禁食」任何食物    (2)填寫「檢查同意書」   2. 生長激素刺激測驗檢查流程    (1)於早上7~9點,幫受檢兒童建立靜脈留置針(通常選擇上肢靜脈),並執行第一次的抽血,隨後給予受檢兒童檢查用之「口服藥物」或「靜脈注射藥物」。   (2)之後約每隔15至30分鐘執行一次抽血,檢測生長激素濃度。(不同之檢測藥物,其抽血頻率與時間略有不同)   (3)一次的「生長激素刺激測驗」檢查流程約2~3個小時完成,最後一次抽血完畢後,若身體無不適,便可移除靜脈留置針頭,完成檢查。並給孩童進食一頓大餐。       【生長激素刺激測驗-安全嗎?】   邱巧凡醫師說,生長激素刺激測驗執行過程,有可能發生以下狀況,須特別留意,因此在林口長庚醫院本檢查需住院執行,在專業醫療團隊照護下執行此測驗。   1. 暈針: 由於需透過口服或靜脈注射藥物刺激生長激素分泌,加上得抽血數次,因此在兒童、青少年族群有可能因為心理壓力與恐懼感,在測驗過程中出現眩暈與噁心等暈針症狀。通常只要休息一段時間即可恢復,也不會因此產生後遺症。   2. 測驗藥物的作用: 檢查期間所服用或注射的藥物,會造成血糖偏低、血壓偏低,可能出現口乾、頭痛、冒冷汗、臉色蒼白、嗜睡、疲倦、頭暈、噁心、嘔吐等症狀。一般只要適度休息,並於檢查後進食即可逐漸恢復。少數有特殊病史的孩童(如癲癇、腦瘤等)可能在此過程出現抽搐發作等狀況。     【生長激素刺激測驗-檢查注意事項】   1. 自檢查當天凌晨零時起,至檢查流程完畢,期間禁止飲食,否則會影響檢查結果的準確性。    2. 抽血期間如出現頭暈、噁心、臉色蒼白、抽搐、意識不清等情況,請立即告知醫護團隊。   3. 檢查期間應坐在椅子上或臥床休息,儘量不要起身走動。     【生長激素刺激測驗-檢查結果】   檢查結果醫師將針對患童本身狀況與兩項不同藥物刺激後的生長激素分泌能力進行判讀,若判斷為「生長激素缺乏症」,將進一步安排「腦部核磁共振檢查」以釐清生長激素缺乏的可能原因,並衡量「生長激素治療」的適當性與時機,與家長進行說明與討論。   原文出處

副作用導致不可逆肺纖維化症狀?何杰金氏淋巴瘤年長患者需當心!

2022年05月24日
公開
159

  惡性淋巴瘤每年新增病例將近三千人,其中何杰金氏淋巴瘤佔約10%,治療以化療為主,但以年長患者為例,除了必須承受一定的副作用,可能導致治療中斷外,更需要留意肺纖維化、肺毒性等不可逆的影響。對何杰氏淋巴瘤患者而言,在一線選擇療效好且副作用較小的治療方式,一直是治療上努力的目標,今年通過健保擴大給付用於一線治療的新型抗體藥物複合體標靶藥物,不僅能提升何杰金氏淋巴瘤患者治療成效、大幅降低副作用困擾,並減輕患者經濟負擔,對患者而言是一大福音。     何杰金氏淋巴瘤,好發族群較特殊   惡性淋巴瘤每年新增病例將近三千人,且人數逐年上升中,淋巴瘤初步分為何杰金氏淋巴瘤與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兩者的比率約為一比九;其中又以何杰金氏淋巴瘤的好發族群最為特殊,發生率高峰分別落在二十至三十五歲年輕族群,以及六十至七十歲以上長者共兩大族群。     臺中榮民總醫院血液腫瘤科滕傑林醫師表示,何杰金氏淋巴瘤病程發展較非何杰金氏淋巴瘤來得緩慢,頸部淋巴結腫大是主要特徵,若腫塊摸起來較硬、且不痛也不太會移動,則須特別留意,並建議患者進行切片做最終確認。至於常見的發燒、體重減輕、莫名發癢等症狀,則較常在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患者身上發生。     不可逆的肺部纖維化,化療最令人擔心的副作用   「可以治好嗎?藥物會有副作用?」被宣布罹癌的患者不只緊張,更擔心治療成效及副作用。滕傑林醫師補充,何杰金氏淋巴瘤的治癒率相對較高,但以主流的化學治療為例,副作用幾乎很難完全避免,常見如:白血球低下、噁心、嘔吐以及掉髮;而其中最需要擔心的,則是需要長期觀察因副作用而產生對肺部的影響,像是肺部纖維化及肺毒性等,雖然臨床上不常碰到,但一旦發生在患者身上便無法逆轉,也將造成不可彌補的傷害。       新型抗體藥物複合體標靶藥物,提升治療成效、降低副作用   由於何杰金氏淋巴瘤年長患者的身體耐受度較低,常因無法承受標準劑量化療的副作用而容易導致治療中斷,新型藥物抗體複合體標靶藥物的出現,將有效改善過往治療的困境。根據研究指出,新型標靶治療提前於一線使用,相較於傳統化療的五年疾病無惡化存活比率提升近一成,治療成效顯著優異且穩定,並減輕以往化療可能會有的藥物毒性,提供患者有力的治療新選擇。此外,新型標靶藥物更於今年初擴大健保給付晚期何杰金氏淋巴瘤患者於一線使用,嘉惠許多患者獲得創新治療,減輕不少家庭的經濟負擔。     滕傑林醫師進一步說明,新型藥物抗體複合體標靶藥物就像一顆包了藥的“精靈炸彈”,前端接上CD30標靶,會附著在有CD30表現的癌細胞表面,藉此精準殲滅癌細胞,避免發生化療可能對患者產生全身性影響,傷害正常細胞。     治癒率高、治療選擇多,病人勿輕言放棄   一名六十多歲罹患何杰金氏淋巴瘤的女性患者,最初接受傳統化療經歷白血球下降、掉髮等副作用,好不容易撐過來,卻成為少數復發的病人,心情也因此極為低落。經醫生的建議下,患者決定再給自己第二次機會,改用新型藥物抗體複合體標靶藥物治療後,至今兩年多的時間內皆無復發狀況,之前化療導致的掉髮也已消失,整體健康狀況維持得相當不錯,患者也重拾原本的生活步調。   「如果人生終究會得到一種癌症,何杰金氏淋巴瘤不是一個壞的選擇,因為它是治癒率極高的癌症」,滕傑林醫師分享自己平時會這樣跟病人說明,他也強調現在有新型CD30標靶治療能提高治癒機會,無論用在一線或復發患者,都能發揮良好的治療效果,再加上目前健保已逐漸擴大給付條件,呼籲患者千萬不要放棄,積極面對才是戰勝這場抗癌比賽的不二法門。     原文出處

晚期大腸直腸癌別放棄,標靶藥物合併化學治療爭取生機,腫瘤科醫師圖文解說

2022年05月20日
公開
480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醫生,我最近排便越來越不順,」四十多歲的周先生緊皺眉頭說,「經常便祕,而且有時候還會出現血便。」   臨床上常會遇到患者因為排便問題就診,醫師都會將大腸直腸癌的可能性納入考量,台南市立醫院副院長血液腫瘤科李楊成醫師回憶,有些病患後續經大腸鏡檢查後發現,導致便秘的原因是大腸直腸癌,而且已經轉移到肝臟、肺臟、淋巴結,屬於晚期大腸直腸癌。   在確診大腸直腸癌時,便已經是晚期,總會讓正值壯年的患者非常錯愕。李楊成醫師說,經過討論後,我們會先進行基因檢測,然後使用化學治療搭配標靶藥物,標靶藥物能夠與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結合,抑制癌細胞生長。   經過幾次標靶藥物合併化學治療後,腫瘤明顯縮小時,便會安排手術切除直腸腫瘤,以及轉移至肝臟、肺臟、淋巴結的腫瘤。李楊成醫師說,至今已經五年了,患者身體狀況恢復得很好,而且是無病存活。     大腸癌找上門,早期通常無感   「大腸直腸癌是十大癌症中發生率最高的癌症,每年有1.6萬國人罹患大腸直腸癌。」李楊成副院長指出,「現代人壽命越來越長,罹患大腸直腸癌的機率也會逐漸升高。」 大腸直腸癌的危險因子還包括抽菸、喝酒、肥胖、家族史、缺乏運動、發炎性腸道疾病等,李楊成醫師說,攝取較多紅肉、燒烤,或纖維質攝取不足,也與大腸直腸癌有關。     大腸直腸癌大多是從息肉發展為腺瘤,再漸漸變成惡性腫瘤。早期大腸直腸癌沒有明顯症狀,患者通常無感,等到出現血便、排便習慣改變、體重減輕時,往往可能已進入晚期。     晚期大腸直腸癌,仍然有機會根治   大腸直腸癌的治療大致分成早期跟晚期,李楊成醫師說,早期就是第一期跟第二期,第一期是採手術治療;第二期也是先手術治療,然後再根據風險高低,做輔助性化學治療。第三期同樣是手術治療,不過術後一定要做輔助性化學治療;第四期就有很多種作法,包括手術治療、化學治療、標靶治療,甚至還有一些研發中的免疫治療。   「以前的大腸直腸癌第四期,常被叫做末期,現在則叫做第四期,因為有些第四期患者還是有機會根治。」李楊成醫師解釋,「我們會把第四期的病人分成幾類,一種是完全沒有辦法根除,所以考慮採取支持性療法,或者藉由化學治療、標靶治療延長生命。一種是有機會開刀,所以會先做化學治療、標靶治療,讓腫瘤縮小之後,再進行手術治療。一種是可以直接開刀,就算轉移到肝臟、肺臟,還是可以嘗試盡量切除乾淨。治療目標都是希望達到根治,如果能夠切除乾淨的話,存活率也許有機會達到三成至四成。」     傳統化學治療的反應率大概四至五成,在搭配單株抗體的標靶治療後,治療的反應率可以達到六至七成,李楊成醫師分析,化學治療搭配單株抗體標靶藥物,如果可以讓腫瘤快速縮小,便有機會經由手術切除乾淨,對病人的存活率很有幫助。     基因檢測讓標靶治療更精準   單株抗體的標靶藥物目前有兩類,分別是針對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與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大腸直腸癌的治療,持續朝精準醫療或個人化醫療發展,李楊成醫師說,我們會對大腸直腸癌做基因檢測,以選出適合的藥物。基因檢測的部分是看看有沒有KRAS、NRAS、BRAF等基因突變,如果沒有突變,就可以使用抑制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的單株抗體標靶藥物,否則會使用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的標靶藥物。   若要使用抑制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的單株抗體標靶藥物,一定要做基因檢測,確定RAS基因沒有突變,才可以向健保提出申請。     李楊成醫師說,根據研究報告,如果使用化學治療加抑制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的單株抗體標靶藥物,約六成病人的腫瘤在八週裡可以縮小到三成,有機會提早進行手術治療,若能全部切乾淨的話,術後會再搭配輔助性化學治療。   化學治療常見的副作用是噁心、嘔吐、拉肚子、手腳發麻、白血球偏低等,李楊成醫師說,抑制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標靶藥物的副作用大概是皮疹及胃腸症狀。     貼心小提醒   一般而言,大腸直腸癌患者的年紀都比較大,不過還是會遇到一些年紀比較輕的大腸直腸癌患者,李楊成醫師說,年輕的患者較容易忽略自己的症狀,往往會拖得比較嚴重。大家要多注意自己的健康,五十歲以上民眾記得每兩年做糞便潛血反應篩檢,若發現大便變細、排便習慣改變,請盡快就醫。   若罹患晚期大腸直腸癌,也不要灰心,可與醫師詳細討論治療計畫,依然有機會爭取無病存活!   本衛教訊息由台灣安進協助提供 TW-03108-VBX-2022-May     原文出處

生殖醫學再進化,胚胎染色體篩檢,提高懷孕成功率,不孕症專家圖文解說

2022年05月19日
公開
162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不孕症其實是文明病!」禾馨生殖醫學中心陳菁徽醫師指出,現在平均結婚的年紀遠比十幾、二十年前晚了七、八歲左右,隨著年紀越大,自然受孕也就越困難。根據統計,約有 15% 的夫妻會面臨不孕症,也就是每七對夫妻就有一對遭遇不孕的問題。   如果夫妻沒有避孕,卻長達一年無法自然受孕,即符合不孕症定義。究竟何時該尋求生殖醫學的協助呢?陳菁徽醫師表示,這需要依據備孕時的年齡來決定,如果是35歲以下,努力一年就該找醫師;如果是35至39歲之間,大概半年即可尋求協助;如果是40歲以上的女性,最好是一有備孕需求,就先諮詢醫師,預先進行基礎檢查,了解自身當下的生理功能狀態,再進一步擬定生育計畫。     父母染色體都正常,為何胚胎染色體會異常?   不孕的原因很多,除了功能異常與生殖系統相關疾病外,其中約有六成與染色體異常有關。陳菁徽醫師解釋,習慣性流產常發生於高齡夫妻,其中約有四成原因是因為胚胎染色體數量異常而造成流產,且流產機率隨著年齡上升。   聽到染色體異常,患者通常都會感到困惑,「為何夫妻的染色體都正常,卻會出現染色體數量異常的胚胎?」   這就要從減數分裂說起,人類在產生精子或卵子的時候,細胞會經過減數分裂的過程,從原本46條染色體分裂成23條,如此一來,當未來精子與卵子結合時,才會形成具有 46 條染色體的正常胚胎細胞。   陳菁徽醫師指出,染色體數量異常的原因,可能發生在產生精子或卵子的減數分裂時期,由於沒有正常分裂成23條染色體,所以受精後便會形成染色體數量異常的胚胎。這是在每個人體內都可能發生的狀況,而且隨著年齡增長,發生機率也越高。所以國健署規定,34歲以上的孕婦,羊膜穿刺及染色體檢查是必要的檢查項目。     通常減數分裂異常的狀況,較常發生在女性身上,因為女生的卵子自出生之後,就已存放於卵巢中,而男性的精子則是可以不斷製造。陳菁徽醫師比喻說明,減數分裂的過程需要耗費能量,如同電池的蓄電力,當年紀越大,電池的電量越不足,而無法正確地把染色體平均分成兩半,以至於胚胎的染色體異常率,會隨著年紀節節上升。   為了預防胚胎染色體數量異常的問題,目前在生殖醫學方面,試管嬰兒已可運用胚胎著床前染色體篩檢 (PGS/ PGT-A) 來提高懷孕成功的機率。     胚胎著床前染色體篩檢 (PGS) 有效提升懷孕率   試管嬰兒的過程為分別取出女性的卵子以及男性的精子,使其在體外受精並培養成健康的胚胎,再放回女性的子宮內,增加懷孕的機率。試管嬰兒成功的關鍵在於母體狀況是否良好、是否具有正常染色體數量,以及型態良好的胚胎。   陳菁徽醫師也提及,自然懷孕的成功率約 10% 至 15%,且會隨著年齡增長而下降;若能夠成功取卵並透過試管嬰兒療程的幫助,懷孕成功率可以增加至4成;若試管嬰兒療程再加上胚胎著床前染色體篩檢 (PGS/PGT-A),則可以將懷孕成功率進一步提升至大約7成。     「胚胎著床前染色體篩檢 (PGS/ PGT-A)」的過程為在受精卵培養至第五天,大約有 200 多個細胞時進行胚胎切片,資深專業胚胎師會在顯微鏡下,使用一根極細的玻璃針,小心取出胚胎外圍的數顆細胞來進行檢測。   陳菁徽醫師表示,胚胎切片取樣的是胚胎最外層的細胞,又稱為「滋養層細胞」,也就是將會發展成胎盤的部位,因此不會影響到未來發育成寶寶的「內細胞群」。   目前胚胎切片技術的發展已經相當成熟,但侵入性的切片取樣仍有約 1% 的耗損風險,主要與胚胎的發育狀況有關。因此,發育不佳的胚胎,並不適合使用胚胎切片進行胚胎著床前染色體篩檢。     替胚胎抽羊水,非侵入性胚胎著床前染色體篩檢 (niPGS)   如果想要知道胚胎的染色體狀況,但又不想動到胚胎,有沒有什麼其他的方法呢?   隨著生殖醫學科技的進步,現在已有不需要侵入胚胎的染色體檢測技術,稱為非侵入性胚胎著床前染色體篩檢 (niPGS/niPGT-A)。    陳菁徽醫師也提到,因為胚胎在培養液裡生長的過程中,會不斷釋放出微量DNA到培養液中,所以我們只需要抽出培養液,取得微量DNA,不需取用胚胎上任何細胞,此做法很像是在幫胚胎「抽羊水」,然而,培養液中的DNA量非常少,所以需要非常精密的技術來進行檢測。     非侵入性胚胎著床前染色體篩檢 (niPGS/niPGT-A) 是未來的趨勢,陳菁徽醫師說,對胚胎生長狀況較差的媽媽們來說,也是一大福音,更能廣泛使用於試管嬰兒療程的胚胎染色體篩檢,幫助醫師判斷並選擇最有潛力的胚胎進行植入,提升懷孕成功率。   貼心小提醒   陳菁徽醫師同時也分享,「我自己也是病人,一路走來,我能了解在做試管嬰兒的過程中,會很需要家人與醫護人員的支持,夫妻才可以共同渡過這一關。」   不孕症、習慣性流產常與胚胎染色體數量異常有關,目前有多項科技都已隨著生殖醫學的發展而誕生,包括胚胎著床前染色體篩檢 (PGS/PGT-A)、胚胎切片,以及非侵入性胚胎著床前染色體篩檢 (niPGS/niPGT-A) 等,所以在進行試管嬰兒療程的同時,更能夠協助醫師診斷以及提高懷孕率。   陳菁徽醫師也鼓勵,希望大家都可以互相支持,不要灰心、也不要失望,我們都會陪伴大家一起度過,迎接寶貝的到來!   原文出處

對抗轉移性乳癌的利器,解讀CDK4/6抑制劑,腫瘤科醫師圖文解析

2022年05月18日
公開
391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醫師,我媽的乳房會流血。」家屬憂心地說,一邊幫忙解開患者的衣服,只見胸前覆蓋著厚厚的紗布,而且帶有一股惡臭。   60歲大嬸摸到乳房硬塊已有一段時間,但遲遲不敢就醫,而是到處打聽偏方,結果乳房腫瘤越長越大,終於潰爛、整個開花了,才被家屬發現。   患者的乳房腫瘤已十幾公分大,有出血、惡臭的情況。義大癌治療醫院副院長血液腫瘤科饒坤銘醫師回憶,做完一系列檢查,確定是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陰性的乳癌,而且已經有發現肺臟、肝臟、骨頭等多處遠端轉移。   「因為這些器官的功能並沒有受到太大影響,所以趕快幫她向健保申請CDK4/6抑制劑口服標靶藥物。」饒坤銘醫師說,「吃了標靶藥物兩個禮拜後,腫瘤就有明顯縮小,疼痛也有緩解,生活品質改善很多。繼續使用一段時間後,乳房腫瘤消到幾乎看不到。」   從原本差不多像芭樂那麼大且潰爛出血的腫瘤,到後來腫瘤完全消掉,CDK4/6抑制劑的治療成效非常顯著。針對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陰性的乳癌,CDK4/6抑制劑的效果甚至比化學治療還要好。至今患者已經吃了兩年多,病情仍在穩定控制中。饒坤銘醫師說,「這類乳癌患者很多,受惠於藥物的進步,那些過去我們覺得很棘手的狀況,也能獲得很好的控制。」     口服CDK4/6抑制劑,對抗晚期乳癌的利器   口服CDK4/6抑制劑標靶藥物能有效延緩疾病惡化,維持生活品質,且副作用較化學治療少,是對抗晚期乳癌的利器。   CDK4/6抑制劑適合用於符合以下條件的乳癌患者,饒坤銘醫師解釋,第一個是停經後的乳癌病人,第二個是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陰性的病人,第三個是局部晚期或轉移性乳癌。   所謂的停經,包括年紀大的停經、打針導致停經、或是做卵巢切除變成停經,饒坤銘醫師說,因為有些乳癌患者比較年輕,所以要使用藥物或手術來達到停經。     晚期乳癌包括診斷時就是晚期,或是復發的病人。饒坤銘醫師說,目前三款CDK4/6抑制劑口服標靶藥物(愛乳適Ibrance、擊癌利Kisqali、捷癌寧Verzenio)皆可以做為晚期乳癌的第一線,或第二線以後的治療。   根據臨床研究的結果,有CDK4/6抑制劑已通過使用於復發風險較高的早期乳癌,作為術後輔助性治療。     解讀治療成效的關鍵數字   進行乳癌治療的臨床研究時,會使用各種指標來評估抗癌藥物的療效,例如客觀反應率ORR、疾病無惡化存活期PFS、整體存活期OS等。   「客觀反應率ORR(Objective response rate)」是腫瘤縮小達先前定義量並維持一段時間之病人比例,為完全緩解及部分緩解之總和。饒坤銘醫師解釋,治療過程中會定期檢查,評估腫瘤的大小,最好的情況是通通不見,稱為完全反應;若腫瘤縮小,但沒有完全不見,稱為部分反應。把完全反應跟部分反應兩者相加,即客觀反應率ORR。簡單來講就是100個病人接受治療後,有幾個病人的腫瘤會縮小。   「疾病無惡化存活期PFS(Progression-free survival)」是從隨機分配至客觀發生腫瘤惡化或死亡的期間。饒坤銘醫師說,疾病無惡化存活期就是從開始用這種藥物之後,持續評估腫瘤是否惡化、是否變大。從開始使用藥物到確定疾病惡化,這段時間叫做疾病無惡化存活期。     「整體存活期OS(Overall survival)」是從隨機分配至任何原因造成死亡之期間。饒坤銘醫師說,整體存活期就是從開始用這種藥之後,到病人過世的時間,即使過程中病人可能有換成A藥、B藥、C藥等。整體存活期OS能夠評估,我們會不會因為擁有這種藥物,讓病人控制比較久、存活比較久,即使後來藥物失效了,而換成其他藥物,但是加總起來,還是比對照組活得久。     解讀CDK4/6抑制劑   如果將CDK4/6抑制劑用於轉移性乳癌的第一線治療,饒坤銘醫師說,在剛復發、剛發現轉移就開始用,客觀反應率ORR約50-55%,疾病無惡化存活期PFS大概在2-2.5年,整體存活期OS約5年。   如果是用在第二線,饒坤銘醫師解釋,病人已經用過一種抗癌藥物,才開始用CDK4/6抑制劑,客觀反應率ORR約20-30%,疾病無惡化存活期PFS差不多12-14個月,整體存活期OS約3年。   目前台灣有三款CDK4/6抑制劑口服標靶藥物,愛乳適Ibrance、擊癌利Kisqali、捷癌寧Verzenio,饒坤銘醫師說,這三款藥物的治療成效相近,差別在於使用方法與可能的副作用。   愛乳適的常見副作用是白血球減少、疲倦,饒坤銘醫師說,相對而言,噁心、嘔吐、拉肚子的機會比較少。     擊癌利跟愛乳適類似,容易有白血球減少、疲倦的情況,饒坤銘醫師說,擊癌利比較特別的是有心臟方面的副作用,可能造成心電圖變化,出現心律不整的風險相對較高。   捷癌寧的副作用也有白血球減少,饒坤銘醫師說,但比較常看到的副作用是有腹瀉的情形,所以在使用捷癌寧時,醫師會幫病人準備止瀉藥。   愛乳適與擊癌利的使用方式都是一天一次,吃三週、停一週。捷癌寧則是一天兩次,每天吃,不用停。     貼心小提醒   標靶藥物的發展,讓乳癌的預後能進一步提升。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陰性乳癌是相當常見的乳癌類型,饒坤銘醫師說,即使是轉移性乳癌,口服CDK4/6抑制劑搭配抗賀爾蒙治療,也能有效延緩病情惡化,維持生活品質。   現今乳癌的治療成效已大幅改觀,請與醫師密切配合,根據乳癌亞型擬定個人化的治療策略!     原文出處

慢性傷口怎麼顧?不能拖,查病因!整形外科醫師圖文解說

2022年05月17日
公開
133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傷口是觀察身體的一扇窗,能夠反應身體的狀況。」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整形外科鄭乃禎醫師指出,「出現慢性傷口時,通常代表身體有些潛在的疾病。」   所謂慢性傷口,是指有些傷口該癒合了卻沒有癒合,一般文獻上會定義大概6週甚至3個月,該癒合卻沒有癒合的傷口。鄭乃禎醫師指出,在慢性傷口中的發炎反應會比較嚴重,蛋白質的分解酵素比較多,傷口上的細胞分裂比較慢、生長因子比較少,導致傷口一直沒辦法完全癒合,帶給患者很大的困擾。   臨床上常見的慢性傷口大概有四種,鄭乃禎醫師說,第一種是糖尿病足,糖尿病患者的傷口癒合有問題,且伴隨血管阻塞和容易感染的狀況,所以糖尿病足部潰瘍是相當常見的慢性傷口。   第二種是周邊動脈阻塞,這些病人的下肢動脈有阻塞的狀況,造成末端的血液供應不良,而形成缺血性潰瘍傷口。     第三種是靜脈阻塞,靜脈血液回流不順,導致靜脈曲張、靜脈血液鬱積,嚴重會造成靜脈潰瘍。   第四種是壓瘡,臥床、坐輪椅的患者,可能長時間壓迫身體某個部位,形成壓瘡、褥瘡,也是常見的慢性傷口。     慢性傷口不能拖!   一旦產生慢性傷口要非常小心,千萬不要認為「只是一個傷口而已」,最好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看看是不是有些需要矯正的地方。鄭乃禎醫師強調,因為慢性傷口不只是傷口本身的問題,必須找出根本的原因,例如糖尿病、周邊動脈阻塞、靜脈阻塞、或壓瘡,並進行矯正,若有感染的狀況,也要用適當的藥物控制感染,多管齊下才能夠治癒慢性傷口。   如果放任慢性傷口不處理,可能會遭到感染,鄭乃禎醫師說,壞死的軟組織容易感染,且進展為菌血症、敗血症。當局部的細菌經由血液循環散布到全身,造成全身性發炎反應,可能危及性命,致死率很高。為了保住性命往往需要做大範圍的清創,甚至做截肢手術,以去除感染源,對病人的影響非常大。     處理慢性傷口時,醫師會先評估是否需要清創,移除壞死的組織。手術在慢性傷口治療上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鄭乃禎醫師說,慢性傷口上若有壞死的組織,會變成細菌的溫床,運用外科手術清創,是促進傷口癒合的重要關鍵。甚至在傷口比較乾淨之後,可能還需要做重建手術,譬如植皮、皮瓣的手術,把傷口關起來,病患的生活品質會明顯的提高。   清創完成後,每天都要仔細換藥,並使用合適的敷料覆蓋傷口,維持濕潤的環境,能夠幫助傷口癒合。若有感染跡象,便需要適時使用藥物控制感染。   因為需長期換藥、黏貼敷料,所以要盡量降低膠帶造成的黏性傷害,預防皮膚破損。「反覆撕膠帶,除了疼痛不適,膠帶造成的撕脫傷常讓慢性傷口病人非常困擾,」鄭乃禎醫師說,「可以考慮使用低黏貼性膠帶,避免對皮膚、組織造成破壞。在包紮傷口時,也能把紗布圍成一圈,將膠帶直接貼在紗布上,或者用網套、紗繃來固定,避免膠帶接觸皮膚。」     善用人工敷料,提升生活品質   隨著醫學的進步,現在有很多人工皮、人工敷料可以選擇,鄭乃禎醫師說,傳統的換藥方式大多是擦優碘、蓋紗布,很多患者都誤以為傷口要乾掉才會好,其實,人體有百分之七十都是水分,讓傷口乾掉其實並不恰當。將傷口維持一定的濕潤,可以促進細胞增生、傷口癒合。使用人工皮、人工敷料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夠維持傷口的濕度,若傷口滲液較多,也能夠將多餘的滲液帶走。   現在的人工皮非常進步、多樣化,鄭乃禎醫師說,選擇敷料時往往牽涉到很多臨床的判斷,患者可以與醫師討論。     使用人工皮、人工敷料,能將傷口維持在濕潤的狀態,避免傷口直接緊黏著敷料,在撕除的時候較不會疼痛。善加運用這些比較先進的人工皮、人工敷料,對傷口、患者都有正向的幫助,有助提升生活品質。     從根本著手,預防慢性傷口復發   慢性傷口的病患常常有多種慢性疾病,一旦有傷口以後,癒合的皮膚品質與正常的皮膚有點差距,很容易破裂產生新傷口。鄭乃禎醫師叮嚀,不要讓慢性傷口再復發的關鍵就是經常去觀察這些部位,是否有變紅、變腫等狀況,並及早積極處理。   有壓瘡的患者,務必定期幫他翻身,或使用氣墊或其他減壓裝置,避免持續壓迫。鄭乃禎醫師說,糖尿病足的患者,要好好控制血糖,並穿襪子、穿較軟的鞋子,也要經常檢查腳是否有小傷口,預防慢性傷口再度發生。   除了定期回診追蹤之外,我們會提供完整的衛教,教導患者在家處理傷口。鄭乃禎醫師說,另外也會結合各科醫療專業,幫忙控制各種慢性病,促進傷口早日癒合。   針對慢性傷口,有越來越多新的治療被開發出來。鄭乃禎醫師說,例如負壓治療是在傷口比較沒有感染的情況下放海綿狀的敷料,同時外面封起來抽負壓,看似簡單的概念可以促進傷口肉芽組織生長,負壓治療已幫助許多病患,也獲得國際上許多醫療機構的認可。另外也有人嘗試電刺激、震波治療、細胞治療等,希望能夠幫助慢性傷口癒合。     貼心小提醒   「千萬別輕忽慢性傷口!」鄭乃禎醫師叮嚀,「患者一定要盡快就醫,及早介入治療。」除了完整清創、仔細換藥,我們還必須處理潛在疾病,同時給予完整的教育,讓患者回家之後有能力好好照顧、處理慢性傷口,才能夠全面性幫助病人的慢性傷口早日癒合!   原文出處

乳癌轉移別慌張,5大重點問清楚

2022年05月16日
公開
217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歡迎周旭桓醫師來到照護線上。   周旭桓醫師:嗨,大家好,我是周旭桓醫師。   劉育志醫師:診斷轉移性乳癌的時候,患者需要跟醫師討論哪些問題?   周旭桓醫師:第一個我們叫做乳癌的亞型;第二個是轉移的部位;第三件事情是你到底可不可以接受手術;第四個是我們總共治療的有哪些,治療的組合有什麼;第五個問題就是化療的選擇有哪一些。   劉育志醫師:請問乳癌的亞型有哪些?   周旭桓醫師:主要用三個生物標記來分別。第一個叫做ER,就是雌激素受體;第二個就是叫PR,叫做黃體激素受體;第三個叫做HER2,它完整的名稱很長,叫做第二型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我們簡稱叫標靶受體。我們簡單用這三個,ER、PR和HER2,可以把乳癌分成好幾種亞型,四到五種亞型。簡單來講,如果說這個雌激素和黃體素受體陽性,就叫做管腔型;如果HER2標靶受體陽性,我們就叫做標靶型;如果這三個都是陰性,就叫做三陰性乳癌。所以大概分成這幾種乳癌亞型。   劉育志醫師:請問乳癌容易轉移到哪些部位?   周旭桓醫師:乳癌最容易轉移的部位,包括第一個骨頭,然後肝臟、肺臟,還有比較少見的是腦部,還有一個常見的叫做肋膜。最常見轉移的部位其實是骨頭,有一些病人如果說長期某個點長期疼痛超過一個月以上,一直都沒有好,我們就要小心會不會是有骨轉移的可能。   周旭桓醫師:如果說你有肝臟轉移,大部分也不一定會有症狀,少部分比較嚴重可能會覺得很疲累,或是有一些肚子不舒服的症狀,甚至有些黃疸的可能,這個就要擔心是不是有肝臟的轉移。   周旭桓醫師:肺臟轉移的話可能就是會有一些呼吸道的症狀,可能會有一些呼吸喘或是一些咳嗽、有點吸不過來氣的感覺。比較少見的是腦轉移,可是腦轉移是很嚴重的,因為我們的大腦會控制我們全身各個器官,所以腦部的轉移就會有一些頭痛或甚至抽搐,或是下肢、上肢某個部位無力或是有一些抽搐、麻痺的症狀。   劉育志醫師:針對轉移性乳癌,何時會考慮手術治療?   周旭桓醫師:如果是診斷轉移性乳癌的時候,其實表示你的癌細胞已經不是只有在你的乳房,其實是已經跑出去。這個時候對於你的轉移性乳癌或是原發性乳癌,開刀意義並不會很大,可是少部分時候,還是可以進行手術治療。   周旭桓醫師:比如說你只有單純的腦部轉移,腦部轉移會造成你的症狀,比如說你一邊不能動,這個時候可以考慮手術把腦部轉移的部分把它取出來,去做症狀的治療。或是你有一些骨頭的轉移,壓迫到脊髓神經,有的病人甚至嚴重到會有下肢癱瘓,這可能會需要做一些減壓的手術等等。   周旭桓醫師:少部分的轉移性乳癌,我們會建議手術是如果寡轉移,就是說轉移的部位很少,比如說他只有肝臟一顆,其他地方都沒有,我們可能這個時候可以考慮一下。原則上轉移性乳癌的治療,還是以全身性的治療為主,手術通常是為了症狀治療,或是一些很少部分的病人可以進行的手術。   劉育志醫師:請問轉移性乳癌的治療組合有哪些?   周旭桓醫師:簡單大概分成兩個部分。第一個叫做是局部的治療,局部治療包括剛剛有提到的手術治療,還有局部的放射線治療;第二個是全身性的治療,全身性治療就包括化學治療、標靶治療還有抗賀爾蒙治療。   周旭桓醫師:簡單講化學治療,它不會因為腫瘤的亞型不一樣,大部分的腫瘤細胞都可以用化學治療來處理,也就是說幾乎每個轉移性乳癌的病人最後都可能接受到化學治療。抗賀爾蒙治療就看我們之前講的ER或是PR,如果是陽性就表示說你的腫瘤可能會因為這些女性賀爾蒙、雌激素的刺激而生長,所以我們就可以用一些抗賀爾蒙的治療。標靶治療就會看你的標靶受體,如果是陽性就可能可以去接受標靶藥物的治療。   劉育志醫師:轉移性乳癌的化療要如何進行?   周旭桓醫師:原則上我們化療還是分成兩種用藥的途徑,第一個叫靜脈注射,第二個是口服的化療。如果你要接受靜脈注射的化療的話,你就必須先做一個人工血管或是一些比較特殊的中央靜脈的導管,我們再用這個導管和人工血管進行靜脈注射。注射一定都要在醫院裡面注射,有的化療藥物是每一週打一次、有的化療藥物是每兩週、有的化療藥物是每三週打一次。原則上就是必須要在醫院裡面,由護理師、專業的門診化療師來進行、幫你注射。   周旭桓醫師:另外,口服化療的話,就可以來醫院,我們醫生開了處方籤之後,你可以帶回去吃。原則上大部分來講,口服的化療副作用會比較小一些,不過臨床上也有很多的證據證實,其實口服化療也有很不錯的療效。   劉育志醫師:口服化療適合用在哪些時機?   周旭桓醫師:比如說老人家,比較沒辦法承受靜脈化療的副作用,或是說你交通不方便,因為剛剛有跟大家介紹到,我們有些門診化療或是住院化療是每個禮拜需要來醫院注射,如果說你交通不方便等等,或是你真的不想要掉頭髮而又有達到化療療效的話,一般這些病人可以考慮口服的化療。   周旭桓醫師:口服化療也可以合併其他的治療來使用。單用口服化療大部分會建議在,雖然你是轉移性乳癌可是你的病情進展沒有到這麼快速的、比較緩慢的,轉移的部位又沒有那麼多,我們可以先用一般用口服化療來控制,如果今天你的病程進展是比較快的時候,口服化療再併用另外的口服化療,兩種化療一起來使用。針對某一些像標靶型的轉移性乳癌的病人,這種口服化療可以再合併標靶治療來使用,文獻上也有證據說可以達到很不錯的療效。   周旭桓醫師:我有一個八十幾歲的病人,她是在五、六年前的時候因為標靶型的乳癌有開過刀。在這五年之間病人都有接受化療和標靶治療,狀況都還OK。只是說最近她發現整個胸壁、整個皮膚上長了很多一粒一粒,類似像小疹子的突起。她一開始是先去皮膚科看,皮膚科幫她做了切片發現這是乳癌的復發,這種在皮膚上的復發,臨床上是很難治療的。   周旭桓醫師:她老人家八十幾歲因為之前也有打過靜脈注射的化療,她對化療的副作用也是還蠻擔心、還蠻懼怕的。我就有跟她推薦,可以考慮還是一樣用標靶藥物再加上口服的化療,口服化療其實副作用不會像之前靜脈注射的化療副作用這麼大。她後來在接受了口服化療再加上雙標靶藥物的治療之後,大概經過六到八個療程之後,我們眼睛上看到的這些皮膚上的腫瘤都已經消到不見了,目前她也控制得很好。這是一個案例就是說其實不一定每個病人都一定需要用到靜脈注射的化療,有時候口服化療效果也是還不錯。   劉育志醫師:感謝周醫師來到照護線上,我們下次再見,掰掰。     原文出處

存下健康,認識「愛」!健康存摺讓帕斯堤也能幸福通關

2022年05月12日
公開
178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只要能穩定治療,愛滋感染者的預期壽命和你我差不多,」高雄榮民總醫院感染科林錫勳醫師強調,「感染者一樣會面臨各種老化慢性病,尤其相較非感染者慢性病會提早十年發生,是需要感染者與醫師齊心面對的問題!」。   隨著愛滋藥物的進步,在穩定治療下,感染者有機會達到U=U,即是國際共識的「檢測不到病毒Undetectable=不具傳染力Untransmittable」。一旦感染者能穩定、規律地接受治療,將血液中的病毒量穩定控制在測不到的狀態(低於200 copies/ml)持續達6個月以上,其傳播病毒的風險便可以忽略。   林錫勳醫師表示,儘管台灣愛滋防治成效相當好,在去年已達到「90-94-95」的良好成績,有高達95%穩定接受治療的感染者達到U=U的狀態。儘管控制良好,但是病毒存在體內就是處於長期慢性發炎,眾多國外研究顯示,感染者罹患慢性共病的比率很高,例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骨質疏鬆、慢性肝病、慢性腎病等,而且比非感染者會提前十年發生,是很重要的健康問題。       以人為本整合照顧,提升健康識能面對愛滋共病   現今醫療已經進入整合性、以病人為本的全人醫療,林錫勳醫師說明,我們不再只關注愛滋病毒量,還要處理全身的共病問題,甚至是心理問題。為此,除了鼓勵感染者們定期回診、追蹤治療外,養成良好的「健康識能」更是相當重要!林錫勳醫師說明,「健康識能」包含四大重要能力(主動獲得、吸收資訊、理解並處理、溝通應用),旨在病患能夠主動去了解自己的健康訊息,並能根據這些資訊為自己做出健康決策。   「許多時候醫護人員在與民眾衛教時,容易不自覺地使用過於艱澀的專業用詞,又或者在有限的看診時間,要消化多量的檢驗數值、疾病資訊,造成病患獲得與吸收障礙。為消弭民眾衛教藩籬,醫院皆有製作各式衛教手冊、衛教單,方便病患取得各種醫療資訊。」林錫勳醫師說,「部分感染者因多種共病問題,檢測數據繁多,也越來越多人會使用『全民健保行動快易通』APP的『健康存摺』功能,來取得自己近三年的檢驗數據,在看診前先閱覽並把問題記錄下來與醫師溝通」。   林錫勳醫師表示,提升健康識能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感染者能夠多加關注自身全面的健康問題,多跟醫療團隊討論,除了穩定治療外,也培養良好生活習慣。「看診時難免遇到比較被動的病患,可能是不知道怎麼詢問,或是不好意思問,」林錫勳醫師分享,「因此我們會從病人的職業、生活習慣來切入,例如:工作是司機就會與他聊聊工作、生活作息,再深入帶出檢查數據、健康狀況」。看診前,除了幫病患量血壓外,也會量測體重、腰圍。很多人對體重都非常關心,甚至0.5公斤或是體態的變化,都能帶出很多生活的話題,也更容易導入疾病與健康的衛教資訊。   林錫勳醫師強調。醫病溝通不是醫師的獨角戲,大部分的診間醫師都非常忙碌,健康識能的養成希望鼓勵病人化被動為主動。有了健康存摺以後,感染者可以隨時掌握自己的身體數據,進一步注意飲食、多運動,時刻提醒自己維持健康生活型態,對長遠的健康維持非常重要!生活中,面對自己不了解的疾病問題、用藥狀況存有疑問,可擅用工具查詢,或用文字、照相記錄,於下次就診時諮詢醫護人員,良好的醫病互動讓醫護團隊攜手感染者一同幸福通關。       貼心小提醒   提升感染者的健康識能,讓感染者能從容並主動了解自己的健康資訊,共同參與醫療決策,是醫病雙方共同努力的目標。林錫勳醫師叮嚀,感染者因為提早面臨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心血管疾病、骨質疏鬆、慢性肝病、慢性腎病等慢性病,更應善用「健康存摺」,化被動為主動,積極與醫療團隊討論,除了關心病毒量之外,也要留意各種檢驗數據,及早發現、早期治療。   許多種慢性病都與生活習慣有關,飲食方面要盡量少油、少鹽、少糖,建議養成運動習慣,維持理想體重、規律作息,也要戒菸、飲酒不宜過量。與醫師密切配合,定期追蹤、穩定治療,愛滋感染者也能健康到老!     民眾對於愛滋感染與病症有任何疑問ꓹ 請務必詢問專業醫療人員 Code Number: NP-TW-HVX-WCNT-220002 Date of preparation: 2022-04-28     原文出處

病程快又猛!嬰幼兒慎防呼吸道融合病毒RSV,新生兒科醫師圖文解說

2022年05月10日
公開
158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照顧早產兒一直都是相當具有挑戰性的任務,台灣新生兒科醫學會理事長暨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新生兒科主任林鴻志教授指出,有些懷孕32週、30週出生,甚至更小的早產兒,在經過細心照顧後順利出院,狀況看起來都不錯,但是某天卻突然間呼吸急促,甚至呼吸暫停,而被送回急診室,檢查發現是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   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對早產兒是相當大的威脅,病程進展快,嚴重時需要使用正壓呼吸器,或插氣管內管住進加護病房。   照顧者要勤洗手,避免出入人潮擁擠的場所,以免把病毒帶給嬰幼兒,另外也可以幫嬰幼兒施打呼吸道融合病毒單株抗體,增加保護力。     攻擊下呼吸道的呼吸道融合病毒RSV   呼吸道融合病毒RSV(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主要攻擊下呼吸道,尤其是細支氣管,林鴻志醫師表示,新生兒的肺部一般要到兩、三歲,才會發育、成熟到跟大孩子一樣,早產兒的肺臟較不成熟,週數越小的早產兒越不成熟,另外在照顧、治療早產兒的過程中,經常得使用氧氣或呼吸器,不成熟的肺部容易受傷,因此早產兒遭到呼吸道融合病毒RSV感染時,病情會比足月新生兒嚴重很多。   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RSV的症狀通常是微燒、咳嗽,林鴻志醫師說,如果是兩、三歲的孩子,症狀可能很輕微,就像一般感冒;如果是肺部或心臟有慢性,或是比較小的早產兒,症狀會嚴重許多,可能咳的很厲害、呼吸急促、甚至呼吸衰竭。   呼吸道融合病毒RSV容易引發新生兒支氣管炎及肺炎,約60-80%急性支氣管炎與呼吸道融合病毒RSV有關,是讓新生兒住院的主要原因之一。     目前沒有治療呼吸道融合病毒RSV的藥物,所以都是採取支持性治療,林鴻志醫師解釋,如果呼吸急促、呼吸困難,就給予氧氣,甚至插管使用呼吸器幫忙呼吸。     一年四季都要提防呼吸道融合病毒RSV   呼吸道融合病毒RSV主要是透過飛沫傳染,只要近距離的接觸就有可能遭到感染。林鴻志醫師說,在國外,呼吸道融合病毒RSV大部分是在冬天到隔年春天有比較多案例。因為台灣位在亞熱帶,春、夏、秋、冬四季不分明,所以季節性沒那麼明顯,一年四季都要提防呼吸道融合病毒RSV。   吸道融合病毒RSV的輕症患者也許3至5天就好了,重症患者便會拖比較久,林鴻志醫師說,早產兒、先天性心臟病、慢性肺病、神經肌肉疾病、免疫不全等,屬於高危險群,很容易演變成呼吸困難、呼吸衰竭。     預防呼吸道融合病毒RSV的方法與預防流感、新冠肺炎COVID-19的方法相同,林鴻志醫師說,平時要避免出入人潮密集的公共場所,以降低接觸病毒的機會,並且要勤洗手、多漱口,避免遭到病毒感染。   呼吸道融合病毒RSV大多是由感冒的家人傳給幼童,林鴻志醫師提醒,如果有感冒症狀,請盡量保持距離,避免幼童被病毒感染。   除了接觸病毒之外,目前也有呼吸道融合病毒單株抗體,有助預防遭到病毒感染,林鴻志醫師說,嬰幼兒施打呼吸道融合病毒單株抗體後,住院率跟重症率都有明顯的下降,約30至50%。     降低死亡率是新生兒科的重要目標,在預防呼吸道融合病毒RSV方面,日本做得很徹底,36週以下的新生兒幾乎都有施打呼吸道融合病毒單株抗體,韓國是在32週以下的新生兒施打,林鴻志醫師說,台灣目前是開放到未滿33週的新生兒或是先天性心臟病患,在一歲以前都可以施打,每月1劑,總共6劑呼吸道融合病毒單株抗體,以預防呼吸道融合病毒的感染。   「這是很好的政策!」林鴻志醫師說,「施打呼吸道融合病毒單株抗體,能提升對早產兒的照顧,減少併發症的發生,也減輕父母的負擔。」     貼心小提醒   呼吸道融合病毒RSV容易引發嬰幼兒支氣管炎及肺炎,初期可能咳嗽、微燒,然後演變成呼吸急促、呼吸衰竭。早產兒、先天性心臟病、慢性肺病、神經肌肉疾病、免疫不全等,屬於高危險群,務必積極預防。   照顧者請盡量避免出入人潮密集的場所,並要勤洗手,避免把呼吸道融合病毒RSV帶給嬰幼兒。施打呼吸道融合病毒單株抗體有助降低住院率與重症率,家長可與醫師討論,給予嬰幼兒更完善的保護。   早產兒基金會也拍攝「多一分準備!一起預防早產兒的RSV感染,降低重症風險!」衛教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tU4v-MgaSM,呼籲高風險嬰兒的爸媽主動關心RSV的預防,一起守護小腳丫們健健康康長大!   衛教影片QR Code     原文出處

晚期大腸直腸癌,積極治療搶生機

2022年05月05日
公開
538

作者: 照護線上編輯部   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歡迎柯道維醫師來到照護線上。   柯道維醫師:大家好我是中國醫藥大學,大腸直腸外科柯道維醫師。   劉育志醫師:早期的大腸直腸癌會有症狀嗎?   柯道維醫師:大腸直腸癌有個最可怕的情況,就是很早期的大腸癌根本沒有任何症狀,很多病人他經過篩檢,透過一些檢查、篩檢,發現了大腸癌,每個人的第一個反應就說,我沒有任何症狀,為什麼我會有大腸癌?在這邊也要提醒各位觀眾,很早期的大腸癌最可怕的是,它沒有任何症狀。   劉育志醫師:在台灣被診斷出來的大腸直腸癌,大概都是早期或晚期?   柯道維醫師:大腸直腸癌粗分來講的話,可以分為四期,一到四期,有症狀才來就醫的,大部分是第三期或第四期。   劉育志醫師:不同期別的大腸直腸癌治療選項有哪些?   柯道維醫師:一、二、三期基本上都是以外科治療為主,就是手術把它切除,如果是一、二期切除之後,基本上病人只要持續追蹤就好了,很少部分的第二期是屬於比較高風險,醫師會建議他要做後續保護性的化療,第三期的治療除了手術之外,因為它有淋巴轉移,所以很固定的在第三期的病人,手術之後會建議接受為期六個月的,所謂保護性的化學治療,第四期的治療就比較多元化,因為大家知道第四期其實它是從腸道擴散到淋巴,甚至到更遠的地方。   柯道維醫師:到底要先手術?先做全身性的治療?就是要看每個病人他腫瘤的情況,醫師也會評估病人的身體狀況、營養狀況,講到現在的精準醫療,醫師更是會針對,腫瘤本身不同的型態,它的基因型態,給病人做不同的建議,給予不同的藥物治療。   劉育志醫師:標靶治療對於晚期大腸直腸癌有什麼樣的幫助?   柯道維醫師:大腸直腸癌標靶藥物的使用會搭配化療,可以更擴大療效,讓疾病得到很好的控制。   劉育志醫師:為什麼我們在做標靶治療前,需要先做基因檢測?   柯道維醫師:不同的標靶藥物有配合不同的基因型態,譬如說大腸直腸癌,最常做的檢測就是RAS基因,我們對基因了解越多,我們可以去跟藥物做對比、搭配,選擇對病人身上的腫瘤最適合的藥物。   劉育志醫師:RAS基因的突變跟標靶藥物的選擇,會有什麼樣的差異?   柯道維醫師:如果RAS基因是所謂野生型病人身上,而且他的腫瘤又是在左側大腸,在很多的臨床文獻上面其實會告訴你,這樣子去使用所謂EGFR的抗體,這一類的標靶藥物在病人身上,可以得到比較好的療效,右側大腸如果也是RAS野生型的話,其實有一部分病人,它的效果也是不錯的。   劉育志醫師:如果發現大腸直腸癌的時候已經轉移了,我們應該要怎麼處理?   柯道維醫師:如果已經有轉移的大腸直腸癌,我們會先去評估,評估這個轉移的病灶,譬如說它轉移到肝臟或者轉移到肺部,轉移的地方是不是可以去做切除,如果是可以去做切除的話,我們會建議把原發的大腸直腸癌腫瘤切除之後,同時或者分次把轉移的腫瘤也切除,如果一開始沒辦法做切除的,我們也會建議去做基因檢測,基因檢測完之後,選擇正確的標靶跟化療藥物,讓腫瘤可以得到很好的治療,可以縮小,之後再來接受手術治療,這樣病人可以得到最好的預後和治療效果。   柯道維醫師:一個40歲的年輕人,我想也是正當他事業的高峰期,可是因為血便被發現他有直腸癌,是第三期的直腸癌,第三期的直腸癌,我們跟他討論治療計劃之後,就建議他先接受輔助性的放療跟化療,讓腫瘤縮小、把腫瘤做切除,之後也很順利地再做保護性的化療,可是過了一、兩年之後,發現他又轉移,他有肝轉移,同時還有肺轉移,不過比較幸運的是,他的肝轉移和肺轉移的病灶,其實都是單一病灶,而且是可切除的,所以他也聽從了我們的建議,就是分階段地去接受肝臟轉移腫瘤的切除,甚至肺臟轉移腫瘤的切除,他也很乖的都會回診,之後再接受全身性的標靶和化療的治療,其實這個病人到現在已經接近10年了,他現在的身體狀況幾乎可以說是沒有疾病的,是沒有所謂腫瘤存在的。   柯道維醫師:像這樣的案例其實在臨床上,只要病人願意跟醫師配合,搭配使用有效的藥物,然後搭配手術治療,都可讓疾病獲得很好的控制,大腸直腸癌其實不可怕,它是一個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預後很好的癌症,即便你是轉移性的大腸直腸癌,是第四期的大腸直腸癌,你也不要放棄,應該要很積極地、努力地跟醫師配合,我們透過現在高科技地精準醫療、基因檢測,讓醫師幫你選擇有效的治療藥物,再搭配外科醫師的手術,即便你是轉移性的大腸直腸癌,都可以讓你的疾病得到很好的控制。   劉育志醫師:感謝柯醫師來到我們照護線上,我們下次再見,掰掰!   柯道維醫師:掰掰!   本衛教資訊由台灣安進協助提供 TW-03148-2022-Apr   原文出處

慢性B型肝炎,通常無感卻傷肝害性命,肝臟專家圖文解析

2022年05月05日
公開
240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陳女士是一位高階經理人,因為體檢發現有B型肝炎帶原,所以在門診追蹤。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副院長暨消化系中心主任戴嘉言教授回憶,有段時間因為工作較忙碌,就疏於檢查,經過兩年才回到門診時,慢性B型肝炎已經併發肝癌,而且因為肝臟腫瘤比較大,治療成效有限,如今已不在人世。   慢性B型肝炎帶原者大多沒有明顯症狀,但是千萬不能用症狀來決定是否就醫,戴嘉言醫師說,及早檢查、定期追蹤治療才能降低肝硬化、肝癌的機會!     急性B型肝炎,表現很多樣   一旦感染B型肝炎病毒就稱作急性B型肝炎,戴嘉言醫師解釋,急性B型肝炎的表現大概可以分成三類,第一類是「沒有症狀」,大多數患者都沒有症狀,以至於不知道自己得過B型肝炎。   第二類是有比較輕的症狀,包括倦怠、容易疲累,可能有胃腸道症狀,如噁心、嘔吐,較厲害的肝炎會出現深茶色的尿,或者是發生黃疸等,待這些症狀過去之後,就完全康復。   第三類是發生嚴重的肝功能失代償,即猛爆性肝衰竭,戴嘉言醫師說,患者會有很厲害的黃疸,可能發生腹水、肝腦病變、肝昏迷,甚至因而死亡。     簡而言之,急性B型肝炎的表現可分為有症狀跟無症狀,而有症狀的患者又可分成輕症和重症,戴嘉言醫師指出,這些都必須做進一步檢查,才能確定罹患B型肝炎。     慢性B型肝炎,雖然無感卻傷肝害命   感染B型肝炎病毒之後,若持續了幾個月,還是沒辦法消除B型肝炎病毒,就稱為「慢性B型肝炎」,即慢性B型肝炎帶原。一旦發生慢性B型肝炎,絕大部分病人都沒有症狀,因為肝臟裡面沒有神經支配,所以即便肝臟處在很厲害的發炎,也不一定會有疼痛感。戴嘉言醫師特別強調,「慢性B型肝炎絕大部分沒有症狀,而讓患者毫不自覺,是目前最大的問題!」   慢性B型肝炎帶原者如果出現比較厲害的發作,可能會出現肝炎的症狀,戴嘉言醫師解釋,患者可能出現疲累、倦怠、噁心、嘔吐等症狀,更嚴重時會發生黃疸、腹水,甚至肝腦病變、肝昏迷,慢性B型肝炎症狀表現相當多樣,但是絕大部分患者會因為沒有症狀,而疏於注意,未接受進一步檢查。   「慢性B型肝炎病患一定要儘快做診斷,並好好追蹤,絕對不可以根據症狀,來決定是否就醫。」戴嘉言醫師表示,「肝炎防治裡最重要的三個工作,就是預防、治療、追蹤。」     慢性B型肝炎雖然沒有明顯症狀,但是放任肝臟反覆發炎,就會進展為肝硬化,再變成肝癌,即是所謂「肝病三部曲」,戴嘉言醫師說,很多慢性B型肝炎患者一旦出現症狀的時候,都是已經發生肝硬化,甚至肝癌。   「不知道自己是否有B型肝炎的人,要盡快接受檢查。」戴嘉言醫師呼籲,「至於慢性B型肝炎帶原者,一定要及早治療並維持常態性追蹤。」     台灣防治B型肝炎的成效卓越   根據過去的研究,台灣、澎湖、金門、馬祖、蘭嶼、綠島、龜山的B型肝炎帶原率差不多,一般成年人是15至20%,戴嘉言醫師指出,換言之,每6-7個人,就有一位可能是慢性B型肝炎帶原者,但是這個狀況已經有很大的變化。   從1984年開始,台灣開始替新生兒大規模施打B型肝炎疫苗,戴嘉言醫師說,台灣是全世界第一個大規模施打B型肝炎疫苗的國家,成就非常卓越。   經過完整疫苗注射的新生兒,如今都已長大成人,他們的B型肝炎帶原率就降到低於1%,戴嘉言醫師說,從過去15至20%,降到現在不到1%,是非常重要的改變,也受到全世界的肯定。     如果是1984年以前出生的民眾,因為有15至20%的盛行率,一定要注意是否曾經做過B型肝炎篩檢,確定自己是否為B型肝炎的帶原者。   台灣的B型肝炎傳染很多都是母嬰傳染,帶原的媽媽會把B型肝炎傳染給嬰兒。曾經有位媽媽帶著兩個孩子來檢查,結果三位都是慢性B型肝炎患者,於是定期在門診追蹤,戴嘉言醫師分享,在追蹤過程中B型肝炎有發作,但是現在的藥物治療讓三位的狀況都控制得相當穩定。     貼心小提醒   慢性B型肝炎帶原者一定要特別注意平常的追蹤,千萬不能等到出現症狀,才想到要就醫,戴嘉言醫師叮嚀,唯有持續追蹤,並適時治療,才能確保肝臟的健康!   原文出處

B型肝炎病毒,常無感卻傷肝害命

2022年05月05日
公開
220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歡迎戴嘉言醫師來到照護線上。   戴嘉言醫師:大家好,我是戴嘉言醫師,目前我是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肝膽胰內科主治醫師。   劉育志醫師:請問急性B型肝炎會有什麼症狀?   戴嘉言醫師:一般談到B型肝炎是因為感染B型肝炎病毒,一旦感染就稱作急性的B型肝炎,大家可以了解得到肝炎,可能就有提到症狀,就是身體的表現,大概可以分成三類,得到急性B型肝炎之後,第一類沒有症狀,這反而是占大多數,身邊有很多人得到B型肝炎並沒有症狀,以至於後來他都不知道得過。   戴嘉言醫師:第二類是有症狀裡面比較輕的,一般得到急性的B型肝炎也許跟其他肝炎一樣,就會有比較倦怠、容易疲倦,可能有胃腸道問題,比如噁心、嘔吐,比較厲害的就會有深茶色的尿,或者是發生黃疸等,這些症狀過去之後,就完全康復了。   戴嘉言醫師:第三類這個症狀就麻煩了,就發生厲害的肝功能失帶腸,這種情況會有很厲害的黃疸,可能發生腹水,厲害的還會有腦病變,我們提到的肝昏迷,甚至因而死亡,這是猛爆性肝衰竭,還好這些病人占的不是多數,所以簡單來說分為有症狀跟無症狀,或者是有症狀裡面的輕症或重症,這必須要做進一步的檢查,才能確定罹患B型肝炎。   劉育志醫師:請問慢性B型肝炎會有什麼症狀?   戴嘉言醫師:至於慢性的B型肝炎,提到感染了B型肝炎病毒之後,持續了六個月,還是沒辦法消除,所以我們就稱它慢性B型肝炎,一般簡單稱作慢性B型肝炎的帶原者,一旦發生慢性B型肝炎,其實絕大部分的病人並沒有症狀,這點就比較麻煩,因為肝臟裡面確實比較沒有神經支配,所以即便它再很厲害的發炎或其他情況,不一定會有疼痛感,所以慢性B型肝炎絕大部分無症狀,這是目前最大的問題。   戴嘉言醫師:有些病人因為慢性B型肝炎,發生比較厲害的發作,這種情況可能會出現肝炎的症狀,就是一樣容易倦怠、容易疲倦,可能還是有消化道的問題,比如噁心、嘔吐,這些症狀,這種都不多,比較厲害的發作,同樣就會發生黃疸、腹水,甚至有腦病變,或者發生肝昏迷,慢性B型肝炎症狀也是多樣性,但是我要特別再提到,絕大部分因為沒有症狀,所以我們會疏於去注意它,疏於去檢查它,就我們來看,慢性B型肝炎的病患,一定是要好好地做到診斷,之後一定要好好的追蹤,絕對不可以根據症狀的情況,來看是否要就醫,也就是在肝炎防治裡面最重要的三個工作,當然就是預防,過來是治療,接下來就是追蹤。   戴嘉言醫師:慢性B型肝炎這些情況,一旦走久了就會變成三部曲,就變成肝硬化,再變成肝癌,很多慢性B型肝炎一旦有症狀的時候,都是發生了肝硬化,甚至發生肝癌,換句話說都是比較厲害的疾病了,所以要特別再呼籲對於慢性B型肝炎的患者,因為沒有症狀,所以要特別注意這部分的常態性追蹤。   劉育志醫師:請問台灣B型肝炎的盛行率?   戴嘉言醫師:現在對於B型肝炎的盛行率指的是是否有帶原,因為如果有帶原,你就是慢性B型肝炎的患者,過去的研究,台、澎、金、馬、蘭、綠、龜,蘭嶼、綠島、龜山都是一樣,一般成年人是15%-20%,換句話說,走在路上,可能六、七個人就有一位,是慢性B型肝炎的帶原者,它的盛行率大概15%-20%。   戴嘉言醫師:這件事已經有很大的變化,因為在民國73年開始,新生兒施打了B型肝炎疫苗,B型肝炎疫苗,其實台灣是全世界第一個施打的國家,這個成就非常卓越,經過疫苗的注射之後,完整注射完,會讓這個孩子,我們現在講的,從民國73年以後出生的孩子,到現在也都成人了,他們的帶原率就會降到不到1%,從過去15%-20%,降到現在不到1%,這是非常重要的改變,也是全世界在這部分,對台灣非常肯定的防疫效果。   戴嘉言醫師:現在對於高危險群,也就是民國73年以前出生的,因為有15%-20%的盛行率,一定要注意是否曾經做過篩檢,來確保自己是不是B型肝炎的帶原者,孩子、少部分因為還有這種情況,所以需要的時候還會幫他們做檢查,這就是台灣B型肝炎盛行的情況。   戴嘉言醫師:我記得她是一位高階經理人,因為公司有體檢就會做檢查,也來我的門診看,很不幸的有一年她因為忙碌,或者公司因為不在我們這邊體檢了,她就疏於檢查,這樣經過兩年回來,這個慢性B型肝炎就不幸病發肝癌,很不幸的因為腫瘤比較大,治療也是沒有辦法,現在已經不在人世了,對這件事情我們還是要呼籲,所有慢性B型肝炎的患者,一定要特別注意平常的追蹤,並不是因為有症狀或者有特別的情況,才要去看醫師,一定要維持腸胃的追蹤,才能確保健康。   劉育志醫師:感謝戴醫師來到照護線上,我們下次再見,掰掰!   原文出處

腦部出血、缺血都要命!腦中風即刻救援,神經外科醫師圖文解說

2022年05月05日
公開
134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啊!我頭…好痛…」正在辦公室開會的小陳突然緊緊抱住頭,痛到說不出話,隨後便癱倒在桌上,失去意識。同事們連忙呼叫救護車,把小陳送到急診室。   做完緊急處置後,醫師立刻安排了腦部電腦斷層掃瞄。電腦斷層影像中明亮顯眼的白色訊號顯示,讓患者突然昏迷的原因是危及性命的出血性中風。   臺中榮民總醫院神經外科崔源生醫師指出,腦中風總是在出其不意的狀況下猝然發作,導致癱瘓、昏迷,並常留下神經學後遺症。年僅41歲的藝人納豆突然中風住院,也提醒我們,中風並非老年人的專利!   腦中風可以分成「出血性中風」與「缺血性中風」,崔源生醫師表示,腦中風的症狀大同小異,可能會出現臉部表情不對稱、單側手腳無力麻木、口齒不清或昏迷。出血性腦中風有個比較特別的特徵,它常造成腦壓升高,比較容易出現頭痛、嘔吐,缺血性腦中風則較不會有頭痛的表現。     「出血性中風」可能是因為高血壓導致微細的血管破裂,或者是腦動脈瘤破裂出血,而壓迫腦部;「缺血性中風」可能是因為心臟裡的血塊隨著血流進入腦部動脈造成阻塞,或是本身的血管壁異常,而容易產生亂流、形成血栓,還有就是動脈太過狹窄而造成腦部缺血。   腦動脈瘤的發生與種族有關係,根據統計,日本、丹麥等國家的案例比較多。崔源生醫師解釋,再來就是某些基因導致血管壁構造比較脆弱,在長期承受血流的衝擊後,可能形成動脈瘤,甚至破裂出血。動脈瘤不是一個會遺傳的疾病,患者大多是偶發,所以很難預防。     腦動脈瘤在未破裂時大多沒有明顯症狀,當腦動脈瘤破裂時,患者會感受到一生中最劇烈的爆炸性頭痛,崔源生醫師說,「腦動脈瘤一旦破裂,有百分之五十的病人可能昏迷或者死亡,有百分之五十的病人可以還算有意識的送到醫院來進行搶救治療。」     微創血管介入治療,化解腦動脈瘤危機   微創血管介入治療是較新的微創手術,過去都有相對應的傳統手術,崔源生醫師說明,比如腦動脈瘤,傳統開顱手術可進行腦動脈瘤的夾閉,神經外科醫師利用金屬夾子把動脈瘤的頸部夾起來,避免腦動脈瘤脹大、破裂。   微創導管介入治療的做法是從鼠蹊部的股動脈穿刺,在X光導引下將主要導管延伸到頸部,然後再從主要導管裡將較細的導管延伸到腦部。崔源生醫師解釋,確認腦動脈瘤的位置後,小心地把白金線圈放入動脈瘤裡,完成白金線圈的填塞,血流便不容易流入腦動脈瘤,而達到封阻的效果。     「腦動脈瘤不容易有症狀,大部分都是破裂後才被發現,」崔源生醫師說,「神經外科醫師經常處理腦動脈瘤破裂的患者,過程像拆炸彈一樣,需要非常小心。」   有很多患者可能在健康檢查或因為頭痛去做腦部檢查,而意外發現尚未破裂的腦動脈瘤,這些沒有破裂的動脈瘤就會面臨到是否治療的考量。崔源生醫師說,「很多民眾發現腦動脈瘤後就非常緊張,所以我們出了一本關於腦血管疾病的書《腦中風神救援》,裡面有特別提到未破裂腦動脈瘤,臨床上會根據腦動脈瘤的大小、位置、形狀等,綜合評估破裂的風險與治療的風險,再決定治療計畫。」   該如何處理腦動脈瘤需要專業判斷,發現未破裂腦動脈瘤時先不要過度緊張,請與專科醫師詳細討論。     頸動脈狹窄,腦部缺血眼睛黑矇   頸動脈狹窄會影響通往腦部的血流,而引發缺血性中風。頸動脈狹窄的危險因子跟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相同,基本上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可改變的危險因子,一類是不可改變的危險因子。崔源生醫師分析,不可改變、不可調控的危險因子包括年齡、老化,男性的比例也比較高;可以調控的危險因子包括三高,高血壓、高膽固醇、糖尿病,如果好好控制可以減緩頸動脈狹窄的發生,另外抽菸、喝酒、缺乏運動等生活習慣也是可調控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     利用頸部超音波可以評估頸動脈狹窄的程度,若頸動脈狹窄程度超過60%,且伴隨暈眩、視力黑矇、甚至經歷過小中風的患者,便建議積極治療,目前可以利用傳統內膜剝脫手術或微創頸動脈支架手術進行治療,兩種手術的治療效果相當。   傳統內膜剝脫手術需要全身麻醉,微創頸動脈支架手術可以在局部麻醉下進行,崔源生醫師說,對於一些風險較高,例如罹患心血管疾病、容易心肌梗塞的患者,採用微創頸動脈支架手術能夠降低麻醉的風險。   頸動脈狹窄的傳統手術是劃開頸部、把血管打開,再清除血管斑塊。崔源生醫師說解釋,微創介入性治療的作法類似心導管,是透過導管在血管內進行。   微創頸動脈支架手術的第一步是在鼠蹊部做局部麻醉,把一個導管鞘放入股動脈裡。   第二步是經由股動脈將一條比較直順的主導管,延伸到頸部。   第三步是血管攝影,看清楚血管結構並測量頸動脈的粗細、大小,以決定需要放多少支架。     第四步是放入一根細導線到遠端的頸動脈,然後展開遠端濾網。遠端濾網是個保護裝置可以攔截操作過程中,掉落的血管斑塊,避免造成中風。   第五步是做氣球擴張並放置頸動脈支架,先沿著導線中軸推送氣球導管並擴張,將狹窄的頸動脈擴張到適當的大小。接著便沿著導線中軸將尺寸合適的頸動脈支架推送到定位,展開頸動脈支架後,再用氣球把支架稍做調整,確保支架處於較理想的狀態。   最後一步是把遠端濾網收回來,就完成微創頸動脈支架手術。     預防腦中風,日常保養重點提醒   想要預防腦中風或心血管疾病,最重要的是改變可調整的危險因子,崔源生醫師強調,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這三高務必控制達標,維持健康生活型態與運動習慣,不要抽菸。   50歲以上的男性建議要做頸動脈超音波,看看血管是否有狹窄的現象,崔源生醫師叮嚀,若已出現狹窄的情況,就得使用抗血小板藥物。具有危險因子的族群應該定期作頸動脈超音波,追蹤血管斑塊變化的狀況。另外頭頸部癌症接受放射線治療的患者也需特別注意,接受頸部放射線治療後,可能也會出現頸動脈狹窄,一定要定期追蹤、事先預防!   原文出處

治療大腸直腸癌,慎防手術低體溫,醫師圖文詳解

2022年05月05日
公開
179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大腸直腸癌是台灣發生率最高的癌症,每年約有15,000個新病例。罹患大腸癌患者大多需要接受手術治療,醫師會根據腫瘤位置不同,採用不同的術式如右半結腸切除、橫結腸切除、左半結腸切除、前位切除、腹部會陰聯合切除等,可以使用傳統開腹手術,也可能使用腹腔鏡,或達文西機械手臂來進行。   台北慈濟醫院麻醉科施秉成醫師表示,「手術時間越長,就越容易發生手術低體溫,常見的大腸直腸癌手術,必須先切除部分腸道,再吻合腸道,需要較長的時間,包含剖腹手術或腹腔鏡手術都很容易出現手術低體溫。一般而言三十分鐘後就會看到體溫慢慢往下掉,時間越久就越明顯。」     手術低體溫的發生與手術方式、手術時間都有關係,台灣術後加速康復學會理事長郭書麟醫師指出,剖腹手術時腹腔是整個打開,散熱的面積很大,體溫的喪失會越快。     為何會出現手術低體溫?   手術低體溫的原因有幾個,郭書麟醫師解釋,一個是手術房的溫度比較低,再來是病人接受麻醉之後,不管是全身麻醉或半身麻醉,都會改變我們身體的恆溫機制,例如抑制血管收縮的功能,使得血管擴張,導致體溫重新分布,很容易散失熱量,使體溫下降。而且麻醉後會抑制肌肉收縮,人體無法藉由發抖產熱,就越容易降溫,所以麻醉狀態下很容易發生低體溫。      根據指引,只要麻醉超過30分鐘,都需要積極介入體溫的維持,且建議要使用主動式保溫工具,郭書麟醫師解釋,「一般是使用被動式保溫工具,用被單蓋一蓋,但是被動式保溫的效果有限,所以英國國家健康與照顧卓越研究院NICE的指引中有特別提到,手術時間超過30分鐘的病人,建議可使用主動式保溫工具,來預防手術低體溫。」     痔瘡、肛門廔管亦是大腸直腸外科中相當常見的手術,一般會使用半身麻醉,相較於全身麻醉,半身麻醉更容易發生低體溫。施秉成醫師提醒,因為半身麻醉引起血管擴張的效果會比較強,當手術時間較長時,會看到更明顯的低體溫。   郭書麟醫師強調,「只要是麻醉,不管是全身麻醉或半身麻醉,都不能輕忽低體溫的風險!」     手術低體溫,增加手術出血量!   手術低體溫對人體有很多影響,施秉成醫師說,第一個是造成凝血功能異常,使術中出血量明顯增加;第二個是影響腸道血液循環,血流變少使腸道功能在術後的恢復較慢;第三個是造成藥物代謝變慢,副作用就會變強,術後較容易噁心、嘔吐,延遲甦醒的狀況也會增加;第四個是讓手術後傷口感染率增加;另外還可能造成嚴重的心血管併發症,譬如心律不整、心肌梗塞、腦中風等,提高加護病房的入住率,延長住院天數等,手術低體溫有非常多的壞處。   「患者甦醒後會覺得非常冷,」郭書麟醫師說,「病人常常抱怨說那是從骨頭裡面透出來的冷,而在恢復室一直發抖。這不是單純的發抖而已,因為可能牽扯傷口,導致疼痛,而且會增加氧氣消耗量,增加心肺負擔,可能讓患者出現胸悶、胸痛,甚至急性心肌梗塞,是很嚴重的狀況。」     運用主動式保溫工具,預防手術低體溫   傳統預防低體溫方式,包括替患者蓋加溫過的棉被,使用加熱過的點滴,並替點滴管路加溫,施秉成醫師說,如果是全身麻醉的病人,還會使用加溫過的吸入性麻醉藥。   現在大部分醫院有使用水浴毯,可放在患者身體下方,內部有熱水循環,但是保溫的成效尚可,如果術中發生低體溫,大概沒有辦法有效率的加溫。     為了克服傳統保溫工具的缺點,目前較常運用新一代熱空氣式保溫毯,施秉成醫師說,熱空氣式保溫毯表面佈滿了很多細小的毛細孔,讓熱空氣可以從這些毛細孔穩定地吹到病人身上,形成一個保溫層,達到均勻的加熱。一方面可以加熱,一方面可以避免熱量流失,就可以在手術當中維持穩定的體溫。隨著手術部位、患者擺位的不同,能夠運用不同形狀的保溫毯來覆蓋病人,是很有效率的主動式保溫工具。   熱空氣式保溫毯的原理並非單純的把熱量傳給病人,郭書麟醫師分析,人體主要是透過輻射來散失熱量,輻射散失熱量的速度跟體表溫度與外界空氣的溫差有關。因為開刀房室溫約攝氏20度,正常體溫大概攝氏36度,在溫差很大的狀況下熱量散失較快,而主動式保溫工具能創造一個溫度差較小的環境,便能減少熱量流失。   現在的觀念是盡量用多重方式來幫病人保溫,最好可以從手術前一直使用到手術後,讓患者體溫能夠維持在穩定的狀態,以降低併發症發生率、減少患者的不適。   「在熱空氣式保溫毯尚未普及的年代,曾經遇過一個半身麻醉的老先生,在開刀過程中體溫掉到攝氏35度左右,病人一直喊冷、一直發抖,甚至開始感到胸悶。」施秉成醫師回憶,「我們當時想辦法找來一部熱空氣式保溫毯幫他加溫,老先生的體溫才慢慢回到攝氏36.5度,胸悶也漸漸改善了。那是印象很深刻的案例,對病人相當有幫助。」     貼心小提醒   體溫是非常重要的生命徵象,郭書麟醫師提醒,在手術中維持正常體溫,有助減少術中、術後的併發症。   大腸直腸癌好發於中老年人,而且手術時間較長,發生手術低體溫的風險較高,務必小心防範,施秉成醫師說,患者要與醫療團隊詳細討論,預先做好準備,提升麻醉安全!   原文出處

標靶藥物突破治療困境,迎戰轉移性乳癌,乳房外科醫師圖文解析

2022年05月04日
公開
136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根據衛生福利部的資料,乳癌患者中約有11%屬於轉移性乳癌〔1〕。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任郭耀隆教授指出,越早診斷乳癌,越早接受治療,預後越好,台灣乳癌的5年存活率,在第1期約95.7%,第2期約89.1%,第3期約72.3%,第4期約25.7%〔2〕。   乳癌轉移常見的部位包括肺臟、肝臟、骨骼、腦部等,因為轉移部位不同也會有不同的症狀。   轉移性乳癌以骨頭轉移最為常見,可能出現在肋骨、脊椎、骨盆、大腿骨、頭蓋骨等處。郭耀隆教授說,患者可能會骨頭痠痛,也可能沒有明顯症狀,直到因為病理性骨折被送到急診室後,才發現是乳癌骨轉移。如果轉移到脊椎或其他靠近神經的地方,病人也會有一些神經壓迫的症狀,例如痠麻、疼痛、無力,而影響病人的生活品質。   如果轉移到肺臟,可能出現肋膜積水,影響呼吸;轉移到肝臟,可能出現黃疸、茶色尿、腹水,腹水會造成腹脹,胃口變差;轉移到腦部,可能會有頭痛、頭暈的症狀。       解析乳癌亞型,打造個人化治療   乳癌治療已進入個人化治療的時代,首先醫師會根據3個受體還有1個癌症生長指數來區分乳癌亞型,郭耀隆教授說,3個受體分別是雌激素受體ER、黃體激素受體PR、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HER2及癌症生長指數Ki-67,Ki-67數值越高就代表癌細胞生長的速度較快。乳癌亞型可分成管腔A型、管腔B1型、管腔B2型、HER2陽性型、三陰性型,這幾種亞型的預後和治療策略不太一樣。   「管腔A型」是ER陽性、PR陽性、HER2陰性、癌症生長指數Ki-67較低的乳癌,預後相對較好。   「管腔B1型」是ER陽性、PR陽性、HER2陰性、癌症生長指數Ki-67較高的乳癌。   「管腔B2型」是ER、PR、HER2皆陽性的乳癌,又稱「三陽性型」。   「HER2陽性型」是ER陰性、PR陰性、HER2陽性的乳癌。   「三陰性型」是ER、PR、HER2皆陰性的乳癌,預後相對較差。       轉移性乳癌的治療以全身性治療為主,除了化學治療外,還能根據乳癌亞型選擇不同的藥物組合,提升治療成效。郭耀隆教授解釋,「管腔A型」和「管腔B1型」乳癌可以使用抗荷爾蒙治療,搭配口服CDK4/6抑制劑標靶藥物,口服CDK4/6抑制劑能夠抑制癌細胞的生長週期,讓腫瘤不再繼續增生。   「管腔B2型」乳癌可以使用抗荷爾蒙治療、抗HER2標靶藥物、以及化學治療。   「HER2陽性型」乳癌可以使用抗HER2標靶藥物,同時搭配化學治療。   「三陰性型」乳癌在過去只能使用化學治療,不過近年來已發展出免疫治療。乳癌患者還可以做基因檢測,若具有BRCA1/2突變,便能使用口服標靶藥物PARP抑制劑。   「轉移性乳癌是以全身性治療為主,不過根據病人的身體狀況、腫瘤對藥物的反應,如果有辦法控制住腫瘤,或轉移的部位和數量較少,也有機會考慮手術治療。」郭耀隆教授說,「現在的乳癌治療都是個人化醫療,病友可與醫師詳細討論,多方考量評估,共同擬定治療策略。」     標靶藥物突破轉移性乳癌治療困境   近年來針對轉移性乳癌的治療工具越來越多樣,能夠提升治療成效,郭耀隆教授說,以較常見的管腔A型、B1型乳癌為例,CDK4/6抑制劑口服標靶藥物對轉移性乳癌治療是很大的突破,使用抗荷爾蒙治療搭配CDK4/6抑制劑口服標靶藥物,能夠有效延緩病程惡化。更重要的是,相較於化學治療,CDK4/6抑制劑的副作用較少,而且採口服劑型,便利性高,患者接受度也高。   「即使是轉移性乳癌,我們還是希望患者能在治療過程中,擁有較好的生活品質,」郭耀隆教授說,「CDK4/6抑制劑問世後,患者不用像以前那樣需要經常接受化學治療,甚至因為副作用的關係而沒有體力持續治療。對患者及家屬都有很大的幫助。」   臨床上已有很多患者接受抗荷爾蒙治療搭配CDK4/6抑制劑口服標靶藥物,如果病人符合健保給付的條件,醫師都會積極幫忙申請。     另外,精準醫療的發展,現在也可以進行基因檢測,並根據基因檢測結果來挑選合適的藥物。過去大家已經曉得具有BRCA1/2突變的乳癌,預後相對較差,但也莫可奈何,郭耀隆教授說,如今已有PARP抑制劑口服標靶藥物,讓這類患者的預後改善許多。 相較於化學治療,PARP抑制劑口服標靶藥物的副作用較少、便利性較高,讓患者能夠維持較佳的生活品質。     貼心小提醒   「隨著乳癌治療的進步,我們希望讓病人能更有信心!」郭耀隆教授強調,「即使診斷出轉移性乳癌已經是第四期,但是透過CDK4/6抑制劑、PARP抑制劑等各種藥物的幫忙,除了可以控制病情,又可以維持生活品質,讓病友在抗癌的路上,能夠走得又長又遠!」   參考資料: 1. 第四期國家癌症防治計畫,衛生福利部 2. 乳癌防治,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原文出處

老花雷射手術9大QA,術前要知道,眼科醫師詳解

2022年05月03日
公開
397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老花雷射術後多久可以恢復視力?」   「做完老花雷射可以開車嗎?」   「老花雷射的效果能夠持續多久?」   「從前做過近視雷射,還可以接受老花雷射嗎?」   年過四十,都漸漸感受到老花眼的威力,也對老花雷射手術有很多疑問,讓我們請眼科專科醫師張聰麒來解答。     Q、老花雷射的手術時間大約多久?   Presbyond LBV老花雷射手術過程大約15分鐘,張聰麒醫師表示,首先是製作角膜瓣,為了提升精準、細膩度,會採用執行SMILE近視雷射手術的飛秒雷射來進行,以減少術後的異物感。翻開角膜瓣後,會以執行LSAIK近視雷射手術的準分子雷射來雕刻角膜基質層,矯正近視、散光,並利用球差來製作景深效果,提升雙眼影像的融合度。最後將角膜瓣蓋回去,仔細鋪平,手術便完成了。       Q、請問老花雷射術後多久可以恢復視力?   「老花雷射手術後,請好好休息一天,」張聰麒醫師說,「這天的工作就是好好睡覺、充分休息,讓角膜上皮細胞層趕快長好,隔天起來之後,視力差不多可恢復8、9成。看遠的視力會先恢復,看近的視力大概在一到兩週左右恢復,大腦會漸漸適應雙眼的視差,術後一週至一個月可恢復到理想的狀況。我們希望患者能夠看清楚手機上的文字,因為每天都需要拿出手機確認簡訊很多次,這是相當重要的功能。」     Q、老花雷射的效果能夠持續多久?   Presbyond LBV老化雷射手術的效果應該可以維持到接受白內障手術,張聰麒醫師解釋,雕刻角膜基質層所產生的球差不容易喪失掉,也許在二十年後可能會有些許變化,但是到時候通常已經要做白內障手術,可以使用人工水晶體來矯正老花眼,所以不需要做第二次老花雷射手術。     Q、該做近視雷射手術?還是老花雷射手術?   「有近視的人也會老花!」張聰麒醫師強調,「老花眼是因為水晶體調節能力下降,所以看近物的時候會模糊。有近視的人若在看近物時,常把眼鏡拿下來,就是老花眼的現象。」     在幫40幾歲中年人做近視雷射手術時,常遇到一個狀況,就是在矯正近視後,開始抱怨老花的問題,張聰麒醫師分析,因為他們平時會拿掉眼鏡看近物,做完近視雷射後,才體會到老花的威力。   Presbyond LBV老花雷射手術的發展有助於克服這個難題,大幅降低患者回診時在診間抱怨的時間,張聰麒醫師說,只要是45歲以上的中年朋友想要做近視雷射手術,都會事先討論老花的問題,也建議老花功能加上去,同時矯正近視與老花。     Q、老花雷射術後是否會出現眩光?   很多人都有夜間開車的需求,所以會很關心老花雷射術後,是否會出現眩光,張聰麒醫師說,「老花雷射手術是雕刻角膜,利用球差產生景深的效果,目前看起來沒有光暈、眩光問題,就跟平常戴眼鏡的感覺差不多。」     Q、老花雷射術後是否會有乾眼的狀況?   目前的老花雷射手術為了打上景深,會使用LASIK近視雷射手術方式來執行,張聰麒醫師說,「因為需要製作角膜瓣,術後約有三個月眼睛比較乾燥的狀況,我們都會陪伴患者慢慢度過這個時期,可以使用不同黏稠度的人工淚液來補充,如果還是比較乾燥的時候,也能利用淚點塞,把淚管稍微塞住,增加淚水停留在眼睛時間,這些都能幫助患者克服短暫三個月乾眼症的狀況。」       Q、做完老花雷射手術可以開車嗎?   做完老花雷射手術當天不能開車,張聰麒醫師解釋,到了隔天異物感已降低很多,視力也恢復了8、9成,所以很多人會開車回診。   老花雷射手術,是讓一隻眼睛的近視0度,負責看遠,另一隻眼睛的近視約150度,負責看中、近距離,張聰麒醫師分析,這時候的視力大概是一隻眼睛1.0,另一隻眼睛是在0.5到0.7左右,所以到了晚上光線較暗的時候,可能不像以前戴眼鏡,兩眼都1.0那樣清楚。有些人會在夜間開車時戴輔助眼鏡,白天開車就沒有這個狀況。     Q、從前做過近視雷射,還可以接受老花雷射嗎?   如果曾經做過近視雷射手術,還是能夠接受老花雷射手術,張聰麒醫師說,但是要先檢查確認角膜的健康狀態,以及角膜的厚度足夠。若檢查結果沒有問題,便可以將過去做近視雷射手術的傷口打開,調整度數、打上景深效果,再蓋回角膜瓣即可。   因為每個人的狀況不盡相同,手術前務必與醫師詳細討論,了解本身的限制與期待,才能獲得較理想的結果。     Q、接受老花雷射後,未來能否接受白內障手術?   「只要活得夠老就一定會有白內障,而需要接受白內障手術,置換人工水晶體。」張聰麒醫師說,「做完老花雷射手術後,其實再過二十年,大概就到了接受白內障手術的年紀。因為老花雷射手術與白內障手術的切口位置完全不一樣,所以不會影響白內障手術的進行。計算水晶體度數時,手術醫師也都知道應該使用不同的方式來計算,因此老花雷射手術、近視雷射手術、白內障手術彼此沒有衝突。」   原文出處

不明瘀青、出血點,當心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

2022年05月03日
公開
280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歡迎周聖傑醫師來到照護線上。   周聖傑醫師:大家好,我是周聖傑醫師。   劉育志醫師:請問什麼是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   周聖傑醫師: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顧名思義就是免疫的失調,造成免疫系統去攻擊病友自己的血小板,而造成血小板減少的現象,以前又叫做免疫性血小板低下症,或者是免疫性血小板低下紫斑症,甚至簡稱紫斑症,英文的縮寫是ITP,都是指同樣的疾病,甚至在更早以前,曾經因為不太清楚這個病發生的原因,還有被稱作是特發性,或者是不明原因血小板減少症,也都是同樣的疾病。   劉育志醫師:請問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常見的症狀有哪些?   周聖傑醫師: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就是因為血小板減少,所以會產生一些出血的症狀,血小板沒有減少太厲害的時候,有時候也有可能沒有症狀,只是檢查的時候可以發現,出血的症狀,比較典型的是皮膚這種點狀的瘀斑,也有可能是大片的瘀斑,或者是任何身上其他部分的出血,包含流鼻血、口腔、牙齒、黏膜出血,或者比較嚴重的內臟,或是腦出血,都有可能會發生。   劉育志醫師:請問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可能造成哪些嚴重的併發症?   周聖傑醫師: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因為它的主要症狀是出血,所以嚴重的併發症就是出血,在比較關鍵或者是嚴重的部位出血,像是嚴重的腸胃道出血,或者是腹內出血,或者是有時候會遇到腦內出血的情形。   劉育志醫師:請問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好發在哪些族群?   周聖傑醫師: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是一個免疫失調的疾病,所以蠻多是在小朋友或年輕人,但是最近也發現到老年的族群,因為免疫功能的退化跟一些變化,也會造成在老年族群也有看到不少這樣的病患。   劉育志醫師:懷疑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的時候,需要到什麼科就診?   周聖傑醫師: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可以到各大醫院血液科的門診,就可以做適切的診斷跟評估,同時也可以給予適當的治療。   劉育志醫師:懷疑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的時候,需要做哪些檢查?   周聖傑醫師:如果醫師懷疑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首先是要看血小板的數值,是不是下降到一定的程度,再來可以做一些免疫相關的檢查,包含抗血小板抗體,或是其他自體免疫的疾病,來分辨是單純的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還是有合併其他自體免疫的問題。   劉育志醫師:請問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的治療方式有哪些?   周聖傑醫師:在早年的時候,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只有兩種治療方式,就是類固醇跟脾臟切除,但是最近醫學的進步,已經有許多新型的免疫抑制的藥物,可以更有效,更少副作用的壓制免疫系統,來治療免疫失調的情形,同時也有一些新型的刺激血小板生長藥物,所以現在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的治療,可以說是相當多元,選擇非常多,所以病友們可以跟醫師好好討論,來決定最適合的治療方式。   劉育志醫師:接受治療的時候,需要注意哪些狀況?   周聖傑醫師:因為主要的治療還是會以類固醇為主,但是類固醇常有一些血糖,或者是失眠,或者是腸胃不適,甚至長期使用有一些體態改變等副作用,一般建議類固醇最好不要使用超過六個禮拜,不過這要看病人臨床上的變化,跟醫師的判斷,不是絕對的標準。   周聖傑醫師:另外一個會用的治療包含脾臟切除,就要注意一些疫苗施打,需要在脾臟切除之前進行,另外很多免疫抑制的藥物,各自有副作用,大部分通用的副作用,常見的副作用就是免疫的壓制,病友們要注意感染的發生,如果是刺激血小板生成的藥物,有一些會有肝指數的問題,也需要密切的追蹤。   劉育志醫師: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哪些事情?   周聖傑醫師: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這個疾病,因為是免疫失調所造成的,所以常常跟生活裡面各種壓力的狀況,或者是生活上的改變有關係,像有病友考期中考,準備論文、工作壓力增加,就會讓疾病惡化,跟一般疾病一樣的,它也是一個慢性疾病,所以要長期跟醫師好好配合,規則服藥,才能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   周聖傑醫師:我印象很深刻有一位年輕的小姐,她是在其他醫院診斷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用類固醇用了蠻長一段時間,來的時候胖胖的,有一些瘀斑,因為類固醇也容易讓皮膚變薄,同時血小板控制得也非常不好,看起來很不開心,經過一些藥物的調整,我們逐漸把類固醇減量,改換成其他免疫的藥物,改善之後,類固醇這種長期使用、造成體態改變的藥效,慢慢地消失。   周聖傑醫師:因為後來我們讓病人很穩定的三個月回來一趟,有一次她回診的時候,我完全認不出來她是誰,因為她大概消了一半,變成原本一半的大小,我完全沒有想到她原本的模樣是這樣,這讓我印象非常深刻,因為早年的時候只有類固醇可以使用,確實讓病人造成很多不必要的副作用,有時候治療的效果也相當不好,現在有很多療效很好、副作用又比較低的選擇,這個案例可以分享給大家,希望病友們都能得到最好的治療,減少副作用的發生。   劉育志醫師:感謝周醫師來到照護線上,我們下次再見,掰掰。   周聖傑醫師:掰掰。     原文出處

不明瘀青、異常出血,趕快查原因!治療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血液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2022年04月22日
公開
418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20多歲的F小姐是位上班族,因為身上經常出現瘀青、出血點,且月經量異常的多而到醫院求診,進一步檢查發現是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   「由於接受類固醇治療蠻長一段時間,所以來到診間時體態胖胖的,身上有一些瘀斑。」臺大醫院內科部血液科周聖傑醫師回憶,「長期使用類固醇可能變胖、皮膚變薄。因為疾病控制不理想,所以身上有一些瘀斑,看起來很不開心。」   經過藥物的調整,把類固醇減量,換成調整免疫的藥物,並搭配促進血小板生成藥物,讓病況逐漸穩定,血小板數量穩定回升。周聖傑醫師分享,「有一次她回診的時候,我完全認不出來她是誰,因為體型大概消了一半,我完全沒有料到她原本的模樣,印象非常深刻!」   早年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的治療只有類固醇可以使用,確實讓患者承受很多不必要的副作用,有時候治療的效果也不理想,周聖傑醫師指出,現在已有很多治療效果很好、且副作用較少的選擇,病友們可以跟醫師詳細討論,選擇合適的治療,減少副作用,也能提高生活品質。     免疫失調導致血小板數量減少   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ITP(Immune thrombocytopenia),是免疫失調導致免疫系統去攻擊自己的血小板,而造成血小板減少的現象,周聖傑醫師解釋,也稱做免疫性血小板低下症、免疫性血小板低下紫斑症、或簡稱紫斑症。早期因為不太清楚發病的原因,而被稱作特發性血小板減少症、或不明原因血小板減少症,這些都是指同樣的疾病。     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是一種免疫失調的疾病,所以較常發生在小朋友、年輕人,或自體免疫疾病患者,周聖傑醫師表示,「但是最近也發現到,老年族群因為免疫功能的退化或改變,也可能出現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     異常出血,當心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   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患者的血小板數量較少,容易產生一些出血的症狀,周聖傑醫師說,比較典型的表現是皮膚出現點狀瘀斑,也可能是大片瘀斑。患者的任何部位皆可能出血,包含流鼻血、牙齦出血,或是月經異常出血。   如果出血發生在比較關鍵或者是嚴重的部位,可能造成嚴重併發症,例如腦部出血、嚴重的腸胃道出血,或者是腹腔內出血,可能危及性命。   「曾經遇過一位女大學生,因為腹部劇痛來到急診室,測量到的血壓偏低、心跳很快,檢查發現是卵巢在出血。」周聖傑醫師解釋,「女孩子在排卵時,卵泡破裂可能有微量出血,通常會自動止住。但是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患者的血小板過低,而使卵巢流血不止,演變成嚴重的內出血,相當危險。」     如果患者的血小板沒有減少得太厲害,也可能沒有症狀,只有在抽血檢查的時候才會發現血小板數量偏低。周聖傑醫師提醒,如果觀察到相關症狀或意外發現血小板數量偏低,可以到各醫院血液科就診,進一步檢查,及早接受適當的治療。   除了抽血檢驗血小板的數量,還可以做一些免疫相關檢查,包含抗血小板抗體、與其他自體免疫疾病抗體,以分辨是單純的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或是合併其他的自體免疫疾病。     積極治療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降低出血風險   治療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可以從兩方面著手,減少血小板破壞與促進血小板生成。   過去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只有兩種治療方式,就是類固醇與脾臟切除手術,可以減少血小板破壞,周聖傑醫師說,隨著醫學的進步,目前已經有許多新型免疫抑制劑,能夠更有效調節免疫系統,改善免疫失調的情形,副作用也比較少。   在促進血小板生成方面,目前有血小板生成素促進劑,可以促進血小板生成,幫助提升血小板數量。周聖傑醫師說,現在的治療相當多元,選擇非常多,病友們可以跟醫師好好討論,來決定適合的治療方式,提升生活品質。     因為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的治療還是以類固醇為主,治療時需要留意一些常見的副作用,例如血糖升高、腸胃不適、體態改變、失眠、感染等,周聖傑醫師說,美國血液學會建議避免使用類固醇超過六個禮拜,不過醫師還是會根據臨床上的變化做調整,並非絕對的標準。   若計畫接受脾臟切除手術,就要注意一些疫苗施打,必須在脾臟切除之前進行,周聖傑醫師提醒,各種免疫抑制劑會壓制免疫系統,病友們平時要注意感染的跡象;如果使用血小板生成素促進劑,記得按時回診追蹤肝指數。     貼心小提醒   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是免疫失調所造成,所以常常會跟生活裡的各種壓力狀況,或者是生活上的改變有關係,有些病友可能在考期中考、準備論文、工作壓力增加時,疾病便會惡化,周聖傑醫師叮嚀,建議養成健康生活型態,維持規律生活作息,避免熬夜,有助穩定病況。   與各種慢性病一樣,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要長期跟醫師好好配合,規則服藥,才能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本衛教訊息由台灣諾華協助刊登TW2204172909 原文出處

口乾、眼乾、皮膚乾,連肺臟也「乾」的乾燥症,醫師圖文解說

2022年04月21日
公開
210

  作者: 照護線上編輯部   王女士是位乾燥症患者,由於口乾的狀況不是很嚴重,所以她一開始並沒有很在意,直到肺部出現一些症狀,才驚覺情況不對勁。高雄長庚醫院風濕過敏免疫科陳嘉夆醫師回憶,這位病人當時是坐輪椅進到診間,只要走幾步路就會很喘、非常費力,幾乎沒辦法行走。做完肺功能檢查、電腦斷層,確診為乾燥症導致的肺纖維化。   經過溝通討論之後,患者開始接受類固醇、免疫調節藥的治療,並搭配抗肺纖維化藥物,陳嘉夆醫師說,經過持續治療後,患者整體症狀漸漸改善,生活品質提升,類固醇也已經調到最低劑量。   高雄長庚醫院胸腔內科黃國棟醫師指出,肺纖維化是肺部反覆發炎受到傷害後,產生結痂的結果,長期下來恐阻礙肺部氧氣的吸收,因此病人會有缺氧的現象,只要一動就會很喘,也容易咳嗽,生活作息、睡眠都受到很大的影響,生活品質很差。   乾燥症會造成全身性發炎反應,可能導致肺纖維化,一定要好好控制,並定期追蹤肺功能,才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眼乾、口乾、皮膚乾,好發於女性的乾燥症   乾燥症是種自體免疫疾病,可能會影響全身腺體,通常好發於50到70歲女性,陳嘉夆醫師說,門診的患者大部分是停經後婦女,性格比較容易緊張、焦慮。   90%以上患者都是以乾燥的症狀來表現,包括嘴乾、眼乾,比較嚴重時,嘴巴常出現潰瘍,眼睛部位亦可能發生角膜潰瘍。陳嘉夆醫師指出,身體各處的腺體皆可能受到侵犯導致乾燥的狀況發生,所以不但皮膚會乾燥,陰道也可能有乾燥的情形。     乾燥症會造成全身性發炎反應,除了影響身體所有的腺體,其他器官也都會遭到侵犯,進而出現全身性的症狀,例如全身倦怠、無力、體重減輕,甚至失眠、憂鬱。陳嘉夆醫師亦說明,部分患者會有神經侵犯,而出現手麻、腳麻、肢體無力。   「乾燥症還有可能會併發肺纖維化,這是容易被患者忽略的部分!國外研究顯示,大概有二至七成的乾燥症患者,可能會侵犯到肺部,最嚴重的變化就是肺纖維化〔1〕〔2〕。」陳嘉夆醫師表示,「有些患者是因為呼吸很喘住進加護病房,才發現原來有乾燥症。」   正常時候,我們的肺部、氣管裡會有一些分泌物,黃國棟醫師說,但由於乾燥症患者的腺體受損,無法分泌潤滑液,很容易咳嗽。因為是自體免疫疾病,所以可能影響肺臟、導致發炎,在反覆發炎之後,原本柔軟的肺臟會慢慢佈滿疤痕,稱為肺纖維化。     越早診斷肺纖維化,越有機會扭轉,黃國棟醫師說,聽診患者的後背下肺葉時可能聽到類似魔鬼氈摩擦的異常連續性爆裂音,但是初期幾乎聽不出來,所以必須搭配各種檢查。除了定期追蹤X光片,還會做肺功能檢查,自體免疫疾病患者建議每3到6個月做一次肺功能檢查。如果肺功能異常,或是X光片看起來有些變化,就要做電腦斷層檢查,這樣才有辦法及早發現。   另外,還可以做「6分鐘走路測試」,黃國棟醫師解釋,讓病患連續行走6分鐘,在行走過程中,會持續測量血氧濃度。一般人在走路時,血氧濃度可維持在95%以上;肺部有問題的患者在走路時,血氧濃度會往下掉,可能在靜止狀態下血氧濃度96%,但在走一、兩分鐘後,血氧濃度就掉到90%,且越掉越低,病人也越來越喘。   黃國棟醫師強調說,及早發現肺纖維化,趕快給予抗肺纖維化藥物,可以延緩纖維化疤痕的產生,避免快速惡化,維持病人肺部的功能,對患者很有幫助。     及早治療預防肺纖維化   乾燥症的治療以免疫調節藥物為主,可控制全身性發炎反應,症狀治療的部分可以使用一些眼藥水、促進唾液分泌的藥物。   「我都會提醒乾燥症病人,要對某些肺部症狀提高警覺,例如胸悶、會喘,或是走幾步路、爬樓梯,就覺得呼吸很費力。如果有這些情況,一定要向醫師反應,並定期追蹤肺功能。」陳嘉夆醫師說,「若出現肺纖維化、肺功能下降,或是出現較嚴重的肺部表現,可以考慮加上抗肺纖維化藥物治療,延緩肺纖維化的速度。」     有位乾燥症患者,因為呼吸喘轉介到胸腔科來,從肺功能檢查、電腦斷層看起來確定是肺纖維化,在6分鐘走路測試中,血氧濃度會掉到70%。黃國棟醫師說,因為狀況很嚴重,所以除了使用抗發炎藥物外,也給予抗肺纖維化藥物,以盡量保存患者肺功能。     貼心小提醒   乾燥症是自體免疫疾病,除了造成口乾、眼乾、皮膚乾之外,還有可能波及肺臟,導致肺纖維化,陳嘉夆醫師叮嚀,如果發現容易咳嗽、走路會喘,務必盡快向醫師反應。   黃國棟醫師也提醒,自體免疫疾病患者建議定期接受肺功能檢查,及早發現肺纖維化,及早接受治療,才能維持肺臟功能,改善生活品質。   參考資料: 1. Pulmonary manifestations of Sjögren's syndrome 2. Risk factors for primary Sjögren syndrome-associated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原文出處

不到40就中風,原來是心房顫動在作祟,心臟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2022年04月21日
公開
527

  作者: 照護線上編輯部     C先生對工作非常投入,雖然壓力很大,但正值壯年的他並不以為意,沒想到,未滿40歲的他,卻突然中風了。   台中榮民總醫院心臟內科李政鴻醫師回憶,C先生當時是因感到手腳無力,所以趕緊就醫,確診為栓塞性中風。經詳細檢查後,發現他有心房顫動,而且還有卵圓孔未關閉的狀況。   C先生平時喜歡騎腳踏車,但是常常在衝刺時感到使不上力,心跳非常快,很不舒服;偶爾也會感到頭暈、胸悶、疲倦,只是休息一陣子後便改善。陣發性心房顫動容易被輕忽的原因就在於,患者平時心跳節律都很正常,但是會在某些時候出現短暫、間歇性的心房顫動,導致心悸等不適。   「我們利用電氣燒灼術治療心房顫動,並把卵圓孔用閉合器關閉起來。」李政鴻醫師表示,「中風的經驗讓他深刻體會到生命的脆弱,對於人生的看法也有些改變。從前都是拼命工作,現在他曉得生命中不是只有工作,必須好好照顧身體,才不會透支健康。我也提醒他,運動不能過度,騎腳踏車不必像從前那麼拚,畢竟運動是為了健康,而不是為了成績。」     提高警覺!心房顫動常無感   心房顫動是相當常見的心律不整,發作時心房的跳動會像顫抖一般,不再規律收縮。根據統計,有四成至六成的患者並沒有症狀,很容易被忽略。     有些患者症狀表現比較輕微,可能是倦怠、全身無力;嚴重一點,會感到胸悶、胸痛、活動會喘;更嚴重的話可能會導致心臟衰竭。心跳非常快的時候,心輸出量變差,患者的日常活動也會受到限制。   心房顫動患者可能毫無症狀,也可能感到明顯不適,臨床表現非常多樣,而且部分患者屬於陣發性心房顫動,時好時壞,李政鴻醫師提醒,大家要提高警覺,偶爾可以摸摸脈搏,若是發現脈搏不規則,要盡快就醫。   使用心電圖便能診斷心房顫動,若是發作較頻繁、症狀較明顯,早期診斷的機率就比較高,如果做檢查時沒有偵測到心房顫動發作,可以做24小時心電圖,甚至是連續7天到14天的長時間監測,有助增加診斷率。     心房顫動不治療,小心中風跟著來   心房顫動雖然是心臟的問題,但是會大幅增加中風的風險,造成嚴重併發症,影響遍及全身,一定要盡早治療。心房顫動可能使心房裡的血液凝結形成血栓,當血栓打到腦血管裡,就是腦中風;根據李醫師臨床經驗,當血栓打到腸子的血管,會造成腸子缺血、壞死,就是腸中風;當血栓打到腎臟的血管,會出現突發性腰痛,就是腎臟中風;當血栓打到四肢的血管,會出現手腳無力、不能動,就是肢體中風。     由於心跳速度偏快、不規則,可能導致心臟衰竭;根據李醫師臨床經驗,當患者的心臟有其他問題時,若發生心房顫動,可能會造成肺積水、呼吸衰竭等嚴重的心衰竭症狀。   部分患者的心跳不規則、忽快忽慢,如果停頓太久,也可能產生昏厥,容易產生意外,李政鴻醫師說,「若在走路、騎車時突然倒下、失去意識,是非常危險的事情!」     及早治療,控制心律、預防中風   心房顫動的治療會朝幾個方向進行,包括控制心跳節律、控制心跳速度、及預防中風。李政鴻醫師解釋,使用抗心律不整的藥物有機會讓心跳恢復正常節律,減少心悸、胸悶、頭暈等症狀,或者盡量把心跳速度限制住,避免心跳速度太快而造成心臟衰竭的症狀。   「心房顫動患者終身都需考量中風的風險。」李政鴻醫師指出,「為了降低中風風險,可以使用抗凝血劑。臨床上會根據患者年紀、性別、糖尿病、高血壓、心衰竭、中風史及血管疾病等,評估整體中風之風險,並給予合適的抗凝血劑,減少血栓形成的機會。」   總括來說,每一個患者都需要考量預防中風的必要性,大部分患者都需要控制心跳速度,還有部分患者需要嚴格控制心跳節律,以避免心房顫動發作。     除了按時服藥之外,日常生活中大家也要注意心臟保養,李政鴻醫師說,「高壓的工作,容易導致心房顫動發作,務必妥善調適工作壓力,該休息、就休息,盡量不要熬夜。」   李醫師提醒,飲食方面要避免高脂飲食、減少精緻碳水化合物、適量鹽分攝取,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而肥胖也會對身體造成負擔,增加心房顫動的風險,建議維持理想體重,並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每周至少要有150分鐘低至中等強度運動,維持心肺功能。抽菸、喝酒都會增加心房顫動的風險,可以的話要趕緊戒掉。     貼心小提醒   心房顫動是老年人相當常見的心律不整,但是很多患者並沒有明顯症狀,容易錯過治療時機,等到中風發生時,才發現事態嚴重。   如果偶爾會感到心悸、頭暈、胸悶、容易喘,或是摸到脈搏有不規則的狀況,就要進一步檢查,即使症狀自動消失,也不能掉以輕心。李政鴻醫師叮嚀,「健康不是唾手可得的,是需要努力維持的,希望大家在工作之餘也要好好過生活,並留意身體發出的警訊,及早就醫、及早治療!」   MAT-TW-2200353-1.0-04/2022     原文出處

暴瘦30公斤,這可不是腸躁症!仔細檢查揪出發炎性腸道疾病,腸胃科醫師圖解

2022年04月14日
公開
211

作者: 劉育志 醫師   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歡迎蔡騌圳醫師來到照護線上。   蔡騌圳醫師:大家好,我是蔡騌圳醫師。   劉育志醫師:請問蔡醫師,發炎性腸道疾病常見的症狀有哪些?   蔡騌圳醫師:常見就是會腹痛、腹瀉、體重減輕,因為跟腸子有關,常常會解血便、解黑便,所以當你有上述相關症狀,務必去就醫。   劉育志醫師:發炎性腸道疾病的症狀和急性腸胃炎,或是腸躁症有什麼不同?   蔡騌圳醫師:一般的腸躁症,比較少會體重減輕,比較少會解血便,所以有時候藉由病史詢問,然後做一下身體檢查,簡單的抽血,有時候可以初步做區分,基本上腸胃炎都是急性的,常常會吃壞肚子,拉肚子、腹痛,可能持續二到三天,通常不會超過兩個禮拜,如果是已經長期的腹瀉、腹痛,超過一個月以上,就值得需要小心去追蹤跟處理、檢查。   劉育志醫師:放任發炎性腸道疾病不處理會怎麼樣?   蔡騌圳醫師:發炎性腸道疾病有分兩大類,一個是潰瘍性結腸炎,一個是克隆氏症,它們兩個長期來說會有不同的併發症,針對潰瘍性結腸炎來說,病人常常會腹痛、腹瀉、解血便,血便久了之後他就會貧血,然後就會頭暈、呼吸喘,這些嚴重再不處理的話,發炎太厲害腸子會越來越大、越來越膨脹,甚至會有穿孔、破裂的風險產生。   蔡騌圳醫師:長期追蹤這些潰瘍性結腸炎的病人,得到大腸癌的機會是一般人的,甚至高達二十到一百倍,針對克隆氏症來說,他的腸子反覆發炎之後,容易產生狹窄、穿孔、破裂,這些併發症,因為它侵犯到小腸,所以也常常會營養不良,他在維他命B12、鐵質,這些吸收上都會出問題,所以貧血、營養不良,也是它的相關併發症。   蔡騌圳醫師:發炎性腸道疾病其實不好診斷,從症狀開始到最後診斷,平均大概是兩年,但是我們希望能讓時間越短越好,我們的目標希望能夠在一年以內,因為這些病就跟皮膚受傷一樣,它會結疤、會結痂,反覆的結疤、結痂之後,腸子就容易受傷,受傷累積起來之後就容易狹窄、穿孔,甚至後續手術。   劉育志醫師:懷疑發炎性腸道疾病時,需要做哪些檢查?   蔡騌圳醫師:我們要去診斷發炎性腸道疾病,其實從病史的詢問,然後再從基本的抽血,發炎指數高,CRP、ESR這兩個是我常常會看的發炎指數,再來會照一些相關放射線的影像學檢查,影像學檢查的部分,我們會讓病人吞一個白色藥水叫鋇劑,吞下去,我們會看看小腸是不是有狹窄?是不是有擴張?甚至從肛門灌這些白色的顯影劑,看看大腸是不是有受損?這些鋇劑顯影的檢查。   蔡騌圳醫師:另外也會做電腦斷層、核磁共振,來看看小腸、大腸有沒有相關的併發症,發炎性腸道疾病一定會做內視鏡,如果是大腸的病灶,當然做的是大腸鏡、乙狀結腸鏡,如果到了小腸,可以做小腸鏡,甚至膠囊內視鏡,這些都可以來評估腸道發炎的情形,可是這些內視鏡畢竟都是不舒服,所以有時候甚至可以簡單驗個大便,從大便去看發炎指數,我們叫做糞便的鈣衛蛋白,這樣也可以做一些診斷,看看這個病人現在腸子發炎的情形,我們做的這些檢查,尤其是內視鏡,就會做切片,從病理科醫師角度,也可以在切片的檢體上,來看像不像發炎性腸道疾病,還是有合併其他的感染,甚至有沒有癌化的現象。   劉育志醫師:發炎性腸道疾病屬於重大傷病嗎?   蔡騌圳醫師:發炎性腸道疾病在台灣,目前是屬於重大傷病的範疇,我們有發現這些病人大部分都是年輕人,在克隆氏症的病人,它的發病年齡,大概都在十五到二十歲,如果是潰瘍性結腸炎,大概都四十到六十歲,所以這屬於年輕人甚至中壯年的情況,而且又是屬於終生疾病。   蔡騌圳醫師:發炎性腸道疾病除了影響到我們的生理,會腹痛、腹瀉,血便、體重減輕,它也會影響到我們的心理,所以這個疾病在身體影響其實是很大的,目前的醫療,包括國內或國外,還沒有辦法達到治癒的程度,所以大概都是跟病人解釋說,跟它和平共存,把它當作高血壓、糖尿病,你只要好好的控制、追蹤,其實生活可以跟正常人一樣。   劉育志醫師:發炎性腸道疾病的治療選項有哪些?   蔡騌圳醫師:第一線的用藥英文叫做5-ASA,這是一個局部抗發炎的藥,如果用了沒效,或者是正在急性發炎的時候,醫生常常會開上類固醇,我們希望能夠在短期內,三個月能夠把類固醇停掉,在急性期來治療就好,長期來說還是需要免疫調節藥,免疫抑制劑用於維持治療上,是佔有一個很大的治療角色,當用了口服抗發炎藥,還有用上免疫抑制劑,以及用上類固醇,都沒效,或是常常反覆發作的時候,您的醫生有時候會幫你開上生物製劑。   劉育志醫師:請問什麼是腸道專一型生物製劑?   蔡騌圳醫師:目前生物製劑有好多種,我們可以把它粗分成兩大類,有一大類是專門針對,身體裡面一些細胞激素,對抗之後達到後續抗發炎的效果,另外一類是腸道專一型,打進去之後,這些生物製劑只針對腸道黏膜上的受體,接上去之後,後續達到腸道抗發炎的作用。   劉育志醫師:腸道專一型生物製劑有什麼好處?   蔡騌圳醫師:腸道專一型生物製劑的好處,因為只針對腸胃道,所以比較不會有全身性的副作用,大部分都會用在有感染症風險,曾經得過癌症的病人,或者他只有腸胃道症狀而已,而沒有腸道外相關症狀,這些可以考慮使用腸道專一型的生物製劑。    劉育志醫師:感謝蔡醫師來到照護線上,我們下次再見,掰掰!   蔡騌圳醫師:掰掰!   原文出處

淚水缺油脂,眼睛乾澀、好疲勞,乾眼症治療保養重點,眼科醫師圖文解說

2022年04月06日
公開
344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醫師,我的眼睛好乾、好澀、很容易疲勞!」80歲的張女士從年輕時就有乾眼症,隨著年紀增長,眼睛乾澀的狀況越來越嚴重,每天都得點幾十次人工淚液,但是眼睛依然非常乾澀。   忠孝大學眼科診所侯宗昀醫師分享,「為了判斷乾眼症的成因,我們使用雙光數位眼瞼檢測儀檢查患者的瞼板腺,發現瞼板腺已經有萎縮的狀況,而且阻塞較嚴重,於是建議她接受熱脈動治療。治療一段時間後,患者眼睛乾澀的情況改善許多,一天只要點一、兩次人工淚液,大幅改善生活品質。」   「在門診大概有四分之一的患者有乾眼症的狀況,比例頗高。」侯宗昀醫師指出,除了依照指示使用人工淚液外,建議接受進一步檢查,若是瞼板腺功能異常,便可盡快接受治療。     眼睛缺油,乾澀、好疲勞!   侯宗昀醫師表示,乾眼症比較常見的症狀,包括眼睛乾澀、眼睛疲勞、眼皮比較沉重,可能有一些發炎的症狀,例如眼睛癢、分泌物較多、有刺痛感,對風沙、光線、煙霧等外在刺激較敏感,嚴重還會造成視力模糊。     根據臨床研究,乾眼症患者中,86%有「瞼板腺功能障礙」,侯宗昀醫師解釋,瞼板腺功能障礙俗稱眼瞼發炎,造成瞼板腺阻塞,導致乾眼症。我們的淚水最外面是油脂層,油脂層的功能是讓淚液不要快速蒸發,若瞼板腺功能障礙、阻塞,影響眼瞼的油脂分泌,淚液就會快速蒸發,而產生乾眼的症狀,是常見的乾眼症原因。   病人因為乾眼就診時,可以做淚液測試,檢查淚水分泌,侯宗昀醫師解釋,透過雙光數位眼瞼檢測儀,可以測量眼球表面脂質層的厚度及分布、眨眼睛的次數、眨眼睛的習慣,且利用紅外線將眼睛的瞼板腺做詳細的紀錄,包括瞼板腺的型態、分布是否正常,是否阻塞、扭曲,或是因為長期阻塞而造成萎縮。     乾眼症的傳統檢查包括淚液分泌試驗、螢光淚膜崩解時間、角膜螢光染色、眼皮邊緣檢查等,侯宗昀醫師說,相較於傳統檢查,雙光數位眼瞼檢測儀能夠進行動態分析,提供詳細的資料,幫助判斷乾眼症的原因,以採取適當的治療。     乾眼症的保養與治療   乾眼症的治療會從幾個方向著手,一方面使用人工淚液來補充淚水的量,一方面疏通瞼板腺來增加油脂層,以減少淚水的蒸發,另外,必要時可使用抗發炎藥物,緩解眼瞼發炎的狀況。     疏通瞼板腺的傳統作法,是指導患者在家裡按摩、熱敷,侯宗昀醫師說,如果乾眼症較嚴重、瞼板腺阻塞比較厲害的話,可以做熱脈動治療。熱脈動治療是國際上治療乾眼症比較有效的治療方法,治療期間會以攝氏40度加溫持續12分鐘,並利用規律的脈動來按摩瞼板腺。透過瞼板腺局部加熱,可以軟化、疏通阻塞的瞼板腺,除了緩解乾眼症狀,也可以避免瞼板腺阻塞造成進一步萎縮。   維持瞼板腺暢通,搭配人工淚液、抗發炎藥物,能夠改善乾眼症,提升生活品質。     預防乾眼症,請你這樣做   乾眼症的形成跟平常的用眼習慣很有關係,預防乾眼症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好保養,侯宗昀醫師提醒,建議有乾眼症的病人作息要規律,睡眠要充足,不可以熬夜,且要避免長時間過度用眼,讓眼睛得到充分的休息。   飲食方面要攝取均衡營養,多吃蔬菜、水果,補充維他命A、維他命C、維他命E或是魚油,少吃油炸類食物。   保持眼部清潔也很重要,在洗臉的時候要注意眼瞼和睫毛的清潔,小心擦拭眼睛的周圍,可避免眼瞼的阻塞發炎。侯宗昀醫師說,每天可以用溫水或溫毛巾來熱敷眼部,促進血液循環,增加淚液的分泌,保持滋潤、減少眼睛疲勞。   侯宗昀醫師說,建議乾眼症病人可以練習「眨眼操」,眨眼操的做法就是:眼睛閉2秒鐘,再用力閉2秒鐘,再來把眼睛睜開2秒鐘。每天重複5到10次,可以在睡覺前、起床後、三餐前後、或是看手機電腦、閱讀的過程中,都可以做做眨眼操,讓眼睛的淚水能夠充分的分泌,維持眼睛濕潤。     原文出處

心房顫動沒感覺,延誤治療恐中風

2022年04月01日
公開
291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歡迎蔡適吉醫師來到照護線上。   蔡適吉醫師:大家好,我是新光醫院的蔡適吉醫師。   劉育志醫師:天氣越來越涼,早晚的溫差也越來越大,請問蔡醫師,溫差過大對於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有什麼樣的威脅?   蔡適吉醫師:溫差大的時侯,血管容易收縮,所以對心血管疾病的病人,或對於腦部血管有疾病的病人,血管在收縮過程中,就容易引起腦中風、心肌梗塞,所以在天氣變化的時候,就要特別注意保暖的動作。   劉育志醫師:天氣變化的時候,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會上升嗎?   蔡適吉醫師:會,在台灣甚至全世界,心血管疾病發生的機會,大多數都是在秋冬的時候,就更加明顯。   劉育志醫師:導致中風的原因,除了粥狀動脈硬化之外,心房顫動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劉育志醫師:請問心房顫動為什麼會造成中風?   蔡適吉醫師:心房顫動是心臟科最常見的心律不整,它發生率在台灣大概百分之一,有心房顫動的病人,中風機會是一般人的五倍,死亡率是一般人的二倍。   蔡適吉醫師:原因就是我們的心臟,有兩個心房、兩個心室,心房顫動的時侯,心房它在抖動,造成血液在裡面一直滯流,容易形成血塊,血塊在心臟裡面,萬一打出去就看它飄到哪裡,如果飄到腦部就是腦中風。   蔡適吉醫師:但是有的人會飄到心臟血管裡面,造成心肌梗塞,甚至有的人打到手、打到腳,就會造成四肢冰冷,最擔心的萬一是打到腸子裡面,或者是內臟裡面,就會造成局部器官的缺氧、壞死。   劉育志醫師:心房顫動發生的時侯患者會有什麼感覺?   蔡適吉醫師:絕大多數心房顫動的病人,都不大有不舒服的地方,但少數病人,他會覺得胸口會亂跳,有些病人會胸悶、頭暈等等,但是要注意,絕大多數病人可能沒太大的感覺,一旦發現的時候,他就已經中風,所以建議一般民眾在家裡,不時的摸一下脈搏,感受一下它是規律的,如果是不規律的就要特別注意。   劉育志醫師:哪些人需要特別注意心房顫動的發生?   蔡適吉醫師:年紀還是最重要的危險因子,所以年紀大於六十五歲,需要特別小心,另外就是有高血壓、糖尿病,或者是有心肌梗塞,或者是心臟功能不好的病人,也要特別小心,所以這些都是會發生心房顫動的危險因子。   劉育志醫師:心房顫動的治療要怎麼進行?   蔡適吉醫師:心房顫動的治療主要還是分成兩部份,一個是預防中風,第二個是希望控制心房顫動,看可不可以回到正常的心律,或者讓它心跳稍微比較慢一點點,現在最重要的還是預防中風,所以可以用藥物,現在有很好的抗凝血藥物,來預防血塊形成。   蔡適吉醫師:除非說藥物沒辦法控制血塊形成,或者是這個病人沒辦法使用抗凝血藥物,我們可以做一些小手術,把心臟裡面容易形成血塊的地方封堵住,這樣也可以減少病人發生中風。   劉育志醫師:剛剛蔡醫師說很多人都沒有症狀,沒有症狀的人需要治療嗎?   蔡適吉醫師:我們在臨床上可以算一個分數,我們叫CHA2DS2-VASc score,這樣一個評分分數,來決定這個病人未來會不會容易發生中風,假設這個病人雖然沒有症狀,但分數算起來很高的話,我們預計他中風的機會還是高,所以我們就會照分數,來決定病人要不要吃抗凝血藥物。   劉育志醫師:除了藥物控制之外,飲食上患者應該要注意什麼?   蔡適吉醫師:飲食方面就是避免,比較高鹽的、油炸的、甜的,這些都要特別注意,尤其是如果已經有高血壓、糖尿病,飲食就要更加小心,避免疾病的惡化,最後都會容易引起心房顫動的發生。   劉育志醫師:在運動方面,醫師有什麼樣的建議?   蔡適吉醫師:病人如果有心房顫動,或者是還沒有心房顫動,都建議可以做一些有氧運動,例如慢跑、快走、游泳、騎腳踏車都可以,如果年紀稍微比較大的朋友,也要開始做一些肌肉的訓練,這些也可以幫助心臟功能,比較可以維持,能進一步減少心房顫動的發生。   蔡適吉醫師:上個月有遇到一個四、五十歲的女性病人,她過去只有高血壓,但她來門診就說她的右手比較冰冷,後來摸脈搏,脈搏都摸不到。   蔡適吉醫師:後來做一系列的檢查,才發現血管被血塊塞住了,但是她做心電圖又沒有心房顫動,所以我們後來把血管打通了,後來我們就去做了一系列檢查,現在除了可以做心電圖,也可以做二十四小時的心電圖,也有可以做七天、十四天,因為病人後來就做十四天的心電圖,才發現心房顫動,它是偶爾會發生偶爾又好好的,所以這種心房顫動有時候,非常讓醫生困擾,我們明明覺得它像心房顫動,但是做心電圖都一直正常,常常需要比較長時間的監控,所以這個病人讓我很印象深刻,這個病人如果高度懷疑,這種長時間的監控,還蠻重要的。   蔡適吉醫師:心房顫動是心臟科最常見的心律不整,但是常常心房顫動常常沒有症狀,所以還是希望一般民眾,在家能夠自我監測,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才能夠預防腦中風的風險。   劉育志醫師:感謝蔡醫師來照護線上,我們下次再見,拜拜。   蔡適吉醫師:謝謝。   MAT-TW-2101480-1.0-03/2022   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