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照護線上

醫師團隊擔任編輯,提供實用、高品質的衛教資訊。

醫師團隊擔任編輯,提供實用、高品質的衛教資訊。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營養補充足,體力才會好

2020年11月25日
公開
285

  吞嚥功能需要一系列知覺回饋與肌肉協調才能順利完成,只要有任何一個關卡異常便可能影響吞嚥功能,常見原因包括腦部受損、中風、失智等,吞嚥障礙較嚴重的患者若由口進食,容易頻繁嗆咳而導致吸入性肺炎,恐危及性命。為了降低吸入性肺炎的風險,獲取足夠的營養來源,可藉由鼻胃管,維持自身需要的營養。   有辦法脫離鼻胃管嗎? 很多患者及家屬都會很關心,「未來是否有辦法脫離鼻胃管?」,若患者意識清楚,而且有動機、配合度佳,選擇合適的吞嚥訓練,是機會漸漸恢復吞嚥功能,達到脫離鼻胃管,恢復由口進食的目標,重拾自我生活。   營養補充足,才有體力做復健 蕭中正醫院資深營養師蔡語涵表示,吞嚥功能的復健並非一蹴可及,患者需有良好的營養補充,維持良好的體力,才能好好面對復健,因此正確的管灌營養照護非常重要。   部分家屬會試圖使用食物調理機製作管灌飲食,不過製作上較為繁複耗時,不易保存,而且要調配出適合鼻胃管的濃稠度並不容易,可能提供的營養達不到足夠營養與熱量,還可能因為食物顆粒造成鼻胃管阻塞;而商業管灌配方降低種種不便利,提供「即開即用」、「質地均衡」與「衛生方便」的優質營養來源。   挑選商業管灌配方應選擇品質可靠、有信譽的國際廠商。等滲透壓的管灌配方,腸道好吸收,不造成腸道的負擔,或引發腹瀉、腹痛等問題。   由於患者完全仰賴管灌飲食,配方中一定要有完整均衡的營養素,包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質、各種維生素及礦物質,滿足身體需求,另外提供消化好吸收的營養來源,像是添加中鏈三酸甘油酯(MCT oil),較小分子油脂來源,不須經過消化液分解,更可以協助病患快速提供所需的能量。   另外,乳糖不耐症(Lactose Intolerance)在亞洲人的比例相當高,因為腸道無法消化、吸收乳糖,直接灌食牛奶容易導致腹脹、腹瀉,所以要挑選不含乳糖的管灌配方,以減少不適。     照護人員在灌食前請務必確認鼻胃管的刻度沒有滑脫,然後讓患者採坐姿或半坐臥,以灌食空針反抽,檢查胃裡殘留的食物量,若回抽量超過200毫升,暫停灌食;如果反抽物為咖啡色,代表可能有胃出血的狀況,請立刻就醫。   每次灌食量約250-300毫升,勿超過500毫升,灌食的速度要平均,不能太快,以免造成噁心、嘔吐。灌食完成後30-60分鐘,才能讓患者平躺。   採取正確的灌食方式,搭配合適的管灌配方,可以提供充足的營養,讓患者更有體力接受復健!   原文出處

善用胰島素,穩定血糖、保護胰臟,醫師圖文解說

2020年11月24日
公開
422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同學們,我被診斷出糖尿病了,大家也要注意身體啊!」阿德在大學同學的群組上留言寫道:「可能是太常熬夜又不運動,畢業十年就胖了20幾公斤。」 一看到訊息,同學們紛紛留言: 「我們還不到35歲,原來也會得糖尿病啊!」 「唉…我都不敢去檢查!」 「你有什麼症狀嗎?」 「我也胖了25公斤,血糖大概也超標囉。」 年紀輕輕罹患糖尿病的消息令人錯愕,同窗好友紛紛表示關心慰問,也都開始擔心自己也會成為糖尿病候選人。     年輕型糖尿病患者越來越多   童綜合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任曾耀賢醫師指出,根據目前的診斷標準,若空腹血糖超過126mg/dL,任何時間血糖超過200mg/dL,或糖化血色素(glycated hemoglobin,簡稱為HbA1c)超過6.5%,加上高血糖症狀,即診斷為糖尿病。很多人都認為糖尿病是中老年人才會遇到的問題,然而近年來已有越來越多不到四十歲的青壯年,被檢查出第二型糖尿病。      「大概十個患者中會有一個屬於年輕型的糖尿病,其中男性患者佔的比例較高,」曾耀賢醫師說:「現在年輕型糖尿病患者不僅人數變多,還有個特色,就是這群患者的胰臟功能退化比較快,胰島素的敏感性比較不好,需要積極介入治療,趕緊把血糖控制下來的族群,傳統降血糖藥物也不容易維持血糖穩定,早期積極合併治療或新一代降血糖藥物是保護胰臟功能的策略。」     積極介入,改善血糖   曾耀賢醫師強調,剛檢查出糖尿病時,醫師都會建議從飲食與運動兩方面著手,來改善血糖。飲食方面要改掉喜歡高油脂、高糖分、高鹽分的飲食習慣,運動方面可以進行有氧運動,讓心跳達到每分鐘130次,每次持續30分鐘,每周運動三到四天,希望可以減掉脂肪與多餘體重。增加肌力訓練亦有助於增加體內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度,幫助控制血糖值。   其實剛開始血糖偏高時,往往沒有明顯症狀,因此高血糖患者普遍不知道自己血糖值早已超標。直到被檢查出糖尿病時,可能往前回推2年、3年甚至更久,就已持續處於血糖過高卻沒治療的狀態。曾耀賢醫師說,「患者發現有高血糖問題時,常常胰臟已經剩下不到一半的功能。這時候,即便是改變飲食內容,增加運動強度與頻率,由於本身胰臟功能不足,就很難有效率地改善血糖值,需要搭配藥物使用。」    曾耀賢主任特別提醒,年紀小於四十歲的族群,較少有固定健康檢查的概念,若發現自己血糖高的時候,常常已是糖尿病比較嚴重的狀況。若糖化血色素HbA1C的數值超過10%,患者不僅是血糖控制的很差,而且連胰臟功能都退化的很快。因此我們在治療糖尿病時,一定要從「保護胰臟,讓胰臟休息」的概念去著手。     胰島素可改善血糖並讓胰臟休息   在治療糖尿病時,我們一直強調胰臟的健康,究竟胰臟是怎麼調控血糖呢?   原來胰臟會分泌「胰島素」這個荷爾蒙進到血液循環裡。有了胰島素的幫忙,葡萄糖便能從血液中進入體內細胞,成為細胞活動的燃料。如此一來,血糖就會下降。 第二型糖尿病患者會有高血糖問題,起因於細胞對胰島素的反應較不敏感,使胰島素無法有效促使細胞利用血糖。這時,身體為了把血糖降下來,胰臟細胞會更努力地分泌胰島素,但是依然成效不彰。隨著糖尿病進展越來越嚴重,胰臟持續過勞,分泌胰島素的量就越來越不足,患者血糖也越來越難控制。   過去治療糖尿病時,常常是等患者口服藥吃了兩樣、三樣,卻還控制不好血糖時,才會使用針劑胰島素控制血糖。然而現在發現,在早期診斷糖尿病時,若加上針劑胰島素的輔助,例如胰島素或腸泌素,可以幫助穩定血糖,並讓胰臟獲得休息。這觀念在治療年輕型糖尿病患者時相當重要。      曾耀賢主任表示,台灣在利用胰島素治療糖尿病時,有四個「十」的困境。第一個「十」是患者常等到糖化血色素高達「10%」時才接受胰島素注射;第二個「十」是常拖到糖尿病病程達「10年」以上,才開始接受胰島素注射。由於拖到很晚才開始使用胰島素,胰臟沒有早期受到保護、獲得休息,後來功能變得更差。因此第三個「十」,就是血糖控制達標者不到「10%」。第三個「十」是當血糖很高才使用胰島素,造成低血糖的機率也會比較高,可能達「10%」。 「過去的觀念常以為要血糖很差才會打針,」曾耀賢主任不斷強調:「其實及早使用胰島素治療過高的血糖,保護胰臟功能,是非常重要的新觀念。」   目前胰島素的劑型選擇很多樣,有速效型、短效型、中效型、長效型胰島素,可以視患者需求選用不同的胰島素劑型。例如飯後血糖特別高,可以利用短效的胰島素治療;有些患者需要利用長效型胰島素模擬自然的胰島素基礎濃度,讓整體血糖下降;甚至也有長效加短效不同比例的混合型胰島素,有的各佔50%、50%,有的則以70%、30%的比例,適合不同的族群,患者使用也更加便利。     胰島素是身體本來就有、不可或缺的荷爾蒙   曾耀賢醫師解釋,很多患者常抱持對胰島素的誤解,而有類似「打胰島素會洗腎、失明」的說法,其實胰島素是我們胰臟本來就會自然產生的荷爾蒙,對身體不會有特別的副作用,甚至在懷孕婦女、一歲幼兒、肝腎不好的患者都可以使用,對肝腎功能的安全性高。糖尿病患會洗腎、失明,乃是長期血糖超標的併發症,與胰島素無關。相反的,若能善用胰島素把血糖控制好,越有機會避免腎臟衰竭、視網膜病變。   使用胰島素可能遭遇的問題,是患者注射時間點或劑量沒調整好時,可能導致低血糖。我們通常會配合進食的時間來注射胰島素,假使打完胰島素卻吃很少或沒吃東西,就容易出現低血糖。有些患者則是增加了運動量,身體對胰島素敏感性改善,這時就要調整胰島素的注射量,以免出現低血糖。      低血糖會讓患者感到不適,像是血糖值降到70 mg/dL以下,甚至到50 mg/dL以下時,可能出現全身無力、虛弱的感覺。「冒冷汗、視力模糊、發抖、心悸,都可能是低血糖帶來的症狀,」曾耀賢主任提醒:「照顧者若發現患者變得嗜睡、精神不繼,也可能是血糖太低。」   若出現這樣的狀況,可以趕緊驗個血糖,然後吃15克糖,大約是三顆方糖,或喝一罐養樂多或一罐濃縮果汁。15分鐘內若沒改善,可再補充第二次的糖份。   要減少低血糖發作的次數,最好能規律進食、量血糖。若有運動量增加或飲食量下降的狀況,可以依據血糖值調整胰島素的用量,或搭配使用不同類型的胰島素。   曾耀賢醫師回憶,曾經有患者在早上、晚上各打140單位胰島素,一天需要280單位胰島素,因為血糖高舊增加胰島素劑量,反而應該從飲食、運動、注射劑巧著手,這位患者經過指導,調整飲食、運動和避免固定施打部位產生的脂肪增生,漸漸把胰島素劑量調下來,一天只需要80單位胰島素。可見飲食、運動和衛教的配合對糖尿病相當重要。胰島素是幫助控糖的好工具,糖友要好好記錄自己的血糖變動和施打劑量,回診時就能與醫師討論,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治療組合!   原文出處

輕微碰撞就骨折!原來是癌症骨轉移

2020年11月20日
公開
251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惡性腫瘤生長過程中,癌細胞容易藉由血液、淋巴,轉移到骨骼、肝臟、腦部等遠端器官,一旦癌細胞轉移到骨骼就稱為癌症骨轉移。由於骨轉移好發於脊椎骨、肋骨、大腿骨、骨盆等負責支撐人體的中軸骨骼,倘若疏於控制骨轉移,負責支撐身體的骨骼會變得脆弱,癌友坍陷的骨骼可能引起長期骨骼疼痛,睡眠品質、生活品質將降低;這些脆弱的骨骼也可能因為輕輕碰撞就發生骨折,導致失能、甚至造成存活期縮短。   骨轉移帶來一連串問題   針對骨轉移的致病機轉,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蕭世欣解釋,骨骼內有「破骨細胞」與「成骨細胞」兩類細胞負責骨骼的新陳代謝,「破骨細胞」會移走老舊骨質,而「成骨細胞」會製造新鮮骨質取而代之。正常時候,「破骨細胞」與「成骨細胞」的功能平衡,骨骼處於動態平衡的狀態,但是,當癌細胞轉移到骨骼後,癌細胞分泌的細胞激素將會造成破骨細胞過度活化,加劇骨質流失速度,導致骨骼疼痛、病理性骨折、癱瘓等骨骼併發症。   此外,蕭世欣醫師也提醒,骨轉移除了會使骨骼變得脆弱,由於破骨細胞破壞過多的骨質,從骨頭內釋放到血液中的鈣質也會隨之增加,患者容易出現便秘、胃口欠佳、心律不整等高血鈣症狀,讓患者的生活品質雪上加霜。        該如何診斷癌症骨轉移?   非小細胞肺癌、乳癌、攝護腺癌、多發性骨髓瘤屬於四大高骨轉移風險癌別,然而,所有的癌症都具癌症骨轉移風險,蕭世欣醫師說,癌友們若莫名出現定點骨骼疼痛就應該有所警覺,應該主動告知主治醫師,並配合醫囑接受X光、骨頭掃描、正子電腦斷層攝影或核磁共振等影像學檢查來評估癌細胞是否已轉移到骨頭。   蕭世欣醫師也提醒,骨轉移不只發生在癌症治療階段,已經有效控制癌細胞的癌友也可能發生骨轉移。因此,癌友於完成療程後,仍須聽從醫師建議,每半年至一年進行一次骨骼掃描,確定全身骨骼狀況,透過定期追蹤檢查,避免骨骼在不知不覺間,遭到癌細胞侵犯。       「2+1療法」力助癌友對抗骨轉移   針對發生癌症骨轉移的癌友,蕭世欣醫師建議以「2+1療法」對抗癌症骨轉移。蕭世欣醫師說明:「『2+1療法』中,『2』指積極控制癌細胞以及抑制失控的破骨細胞;『1』則指補充維生素D與鈣質、維持口腔衛生等日常照護原則,藉此緩解治療可能發生的副作用。」   蕭世欣醫師進一步指出,因骨骼中有活躍的癌細胞,勢必要使用對抗癌細胞的藥物,才能從根源阻止癌細胞繼續長大、擴張侵犯範圍;已因癌細胞侵犯而過度活躍的破骨細胞,則可透過定期施打單株抗體藥物或雙磷酸鹽類藥物控制,避免骨質持續流失以及骨骼併發症的發生;補充足量鈣質、維生素D則可讓成骨細胞有充足的原料來生成新鮮骨質;透過維持口腔衛生,也可避免拔牙等侵入性治療,降低骨骼併發症衝擊。       積極面對骨轉移   蕭世欣醫師叮嚀,骨骼疼痛是癌症骨轉移最顯著的症狀,癌友們若出現身體部分異常疼痛的狀況,切莫僅歸咎於衰老結果或是治療副作用,務必要主動告知主治醫師。同時也鼓勵癌友們透過「2+1療法」積極面對骨轉移,在提升癌症治療效果的同時,避免癌症骨轉移衝擊生活品質,以給予癌友更佳的治療成效。   原文出處

慢性精神病治療趨勢-新一代長效針劑 讓治療變簡單

2020年11月18日
公開
369

  作者:醫藥新知 慢性精神疾病,包含思覺失調症以及雙相情緒障礙症(又名雙極性情感疾患,俗稱躁鬱症)等,都是復發率極高的疾病,許多患者每天服用藥物以避免疾病復發,但讓人氣餒的是,只要漏吃藥就可能會導致患者病情反覆影響病情,也容易造成復發。所幸現在慢性精神疾病可以每月一針「新一代長效針劑」治療,患者只要定期回診施打,就能輕鬆穩定用藥,並減少患者生活中的諸多困擾。     長效針劑為慢性精神病大助益 不再害怕天天漏藥   臺大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謝明憲說明,每月施打一次,可以提升便利性,免除患者口服藥物所帶來的困擾,患者可以免去口服藥物所帶來的困擾提升便利性,像是漏藥問題、在外吃藥會受到關注等,同時長效針劑也有助於讓藥物濃度長期在體內保持穩定。       急性後期患者適合使用 降低復發風險   由於穩定用藥不容易,謝明憲醫師建議生活忙碌、容易忘記服藥的患者可以考慮使用長效針劑,或是對於病識感不佳、認知功能受損的患者而言,長效針劑能減輕家屬的照護負擔,也避免家庭內因患者用藥不穩定而產生問題。不過目前國外的治療趨勢認為,思覺失調症與躁鬱症患者都可與醫師諮詢以新一代長效針劑治療,愈早進入療程,愈能減少未來復發的風險。       與醫師諮詢,減少用藥的擔憂困擾   目前新一代長效針劑,改善了過去傳統藥常見的副作用:體重增加、月經失調等,建議患者仍要當個聰明用藥人,與精神科醫師共同溝通並提出自己的擔憂,找出最適合自己的藥物。       打針不代表病情嚴重 用藥穩定才能避免惡化   謝明憲醫師解釋,許多患者及家屬誤以為「打針」代表病情加重,但其實只是將既有的抗精神病藥物成分轉化成長效針劑形式,不需天天服藥,即可以讓藥物在體內緩慢釋放,穩定的藥物濃度才能增加患者功能恢復的機會,幫助患者重返社會。   原文出處

喝水竟成致命危機?調整飲食質地改善吞食問題

2020年11月16日
公開
541

喝水、吞食是我們習以為常的動作,然而流暢的吞食會牽涉到口腔、咽喉的感覺回饋以及一系列肌肉的協調與收縮,都是一個繁複又需要訓練的過程。只要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差錯,就可能影響我們的吞食功能。根據研究顯示,約有四分之一台灣人有聲帶閉合不全的生理特質,此問題容易使食物及液體流入至氣管中,晚年後有高機率面臨誤嚥及嗆咳的情形〔1〕 。 在嬰兒4~6個月時,父母開始逐步給予副食品,不僅可以訓練孩子的咀嚼、吞嚥能力,體驗食物的美味。然而,飲食質地上的調整,不僅只有小嬰兒,當年紀逐漸增長,吞食的功能也可能開始出現障礙。導致吞食功能障礙的原因很多,包括影響腦神經功能的中風、腦瘤、腦部創傷、失智、神經退化疾病等,或是影響口腔咽喉結構的口腔癌、鼻咽癌、喉癌等,隨著年紀增長,吞食功能也可能逐漸退化。   吞食功能障礙患者在吃東西時容易嗆到,而頻繁咳嗽。吞食困難初期,患者可能在喝水、喝湯時嗆到,隨著病情逐漸惡化,漸漸連吃固態食物都可能造成嗆咳,而掉入氣管的食物可能會引起吸入性肺炎,增加住院的機會,若演變成敗血症,恐危及性命。   嗆咳症狀發生時,家屬較容易意識到問題而尋求協助,但此時吞食的問題可能已經逐漸嚴重。其實,當吃東西越吃越慢、食量越來越小,平時容易會流口水,甚至進食時食物或水可能從嘴巴掉出來,這些都是吞食困難的徵兆。進一步可能導致營養不良,甚至各種併發症。若是觀察到以上現象,建議盡快就醫,由語言治療師進一步評估患者的吞食功能。愈早有專業醫療與飲食介入,愈能夠保持長期的健康。 幫助長者找回「食」的樂趣 國際建立IDDSI飲食分級制度 民以食為天,但咀嚼吞嚥能力下降的長者,卻時常只能吃軟爛狀的食物。自正常的美食跳入軟糊狀,不僅使長輩難以適應,生活中的愉悅感更被剝奪。不僅是日常生活上的改變,更開始產生許多負面情緒。國際吞嚥困難飲食標準委員會,為吞食障礙患者制定了國際吞嚥困難飲食標準(The International Dysphagia Diet Standardisation Initiative, 簡稱IDDSI),協助民眾分級食物的狀態,教導民眾如何使食物變軟同時保有原有外觀,提高「吃」的尊嚴。 國際吞嚥困難飲食標準(IDDSI)共分為八個連續等級(0-7),每個等級皆有相對應的文字與顏色做區分。等級0是稀薄,如一般的飲水、等級1是極微稠、等級2是低度稠、等級3是中度稠(流質)、等級4是高度稠(糊狀)、等級5是細碎及濕軟、等級6是軟質及一口量、等級7是容易咀嚼。家屬可以藉由筷子、叉子、針筒等常見物品,檢測食物質地與液體濃稠度,滿足不同吞食困難程度患者的需求。   而適合患者食用的等級,需透過醫師、語言治療師等專業醫事人員詳細評估吞食障礙患者的狀況後確認,家屬能夠依照指示為家人準備恰當的飲食,不只確保進食的安全穩定,更能夠保持長輩對於用餐的意願。 善用食物增稠劑,調配安全穩定的飲食質地 在過去,為避免嗆咳,照護者多會嘗試使用太白粉、番薯粉等以增加食物的濃稠度。但此種做法較容易影響食物風味,降低食慾。且較不穩定,可能隨著時間、溫度等而改變食物狀態,發生結塊、出水等問題,使得進食容易不安全。   如長輩已出現吞食的問題,建議可以使用穩定、安全的食物增稠劑。無論熱食、冷食皆可以使用,且不易受到食物酸鹼度的影響。只要依照使用說明加入不同的匙數,即可調配出對應國際吞食困難飲食標準(IDDSI)等級的質地,不再擔心如何製備,便利性大幅提升。 此外,使用無色無味的食物增稠劑,也不會改變食物風味,可增加患者進食的意願,除了有助改善營養狀況,更可提升長輩生活品質與樂趣。 配合正確的飲食質地及進食姿勢,安全為第一準則 針對吞食障礙的患者,醫療團隊會透過專業評估,判斷出導致吞食障礙的原因。同時,另一方面也會建議患者進行吞食復健,透過適合患者的飲食質地,訓練吞食能力,並透過口腔復健操等,增加肌肉的鍛鍊。 患者在進食時,務必要坐端正,呈90度坐姿,且喝水時盡量不要仰頭,避免流速過快導致嗆咳,建議先把水含在嘴裡,微微低頭,再緩緩適量吞下以避免嗆咳。一般而言,越是流質液態的食物,越容易造成嗆咳,因此家屬需要學習辨識飲食質地,並透過安全的食物增稠劑調整,才能食的安全。 貼心小叮嚀 飲食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吞食障礙對於身體健康亦有相當大的影響,大家需留意吞食障礙的徵兆,並及早就醫進一步評估,接受吞食復健可以改善吞食功能。日常生活中要依照指示調配正確的食物質地,以方便食用並能降低嗆咳的危險。 原文出處

主動脈瘤怎麼辦?血管外科專家解說

2020年11月13日
公開
151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很高興邀請到血管外科的柯博仁醫師來到照護線上。   劉育志醫師:想要跟柯醫師討論的是,什麼是主動脈瘤?它跟一般的腫瘤有什麼樣的差別?   柯博仁醫師:主動脈瘤這個疾病聽起來好像很嚇人,但是它其實不是我們俗稱的腫瘤。主動脈瘤是描述這個動脈被吹大了以後,變成像一個氣球的樣子,它容易產生破裂,所以我們叫做主動脈瘤。   劉育志醫師:患者會有什麼樣的症狀?   柯博仁醫師:主動脈本身,在人的肚子裡面很深的地方,脊椎的前面,腸子的後面,很少人可以摸到的,除非你非常的瘦,所以主動脈瘤從3公分、4公分、5公分,它是不知道的,它是寂靜的,所以有時候我們講到它是一個沉默的炸彈。   劉育志醫師:哪些人比較容易產生主動脈瘤?   柯博仁醫師:老的、男生,還有最重要的因素,抽菸!所以老男人如果有抽菸的習慣,要注意有主動脈瘤。其他的危險因子,就跟一般的血管疾病一樣,我們有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有三高的病人要特別注意主動脈瘤的發生。   劉育志醫師:什麼時候主動脈瘤它破裂的機會會很高?   柯博仁醫師:大小!大小是最重要的因素!當它大到一定的程度的時候,它就容易破裂,破裂就產生生命的危險。所以第一個是大小,第二個就是血壓,我們知道一個氣球變大,如果你用力的吹氣,也就是身體裡面的血壓很大的時候,血管會破裂,所以血壓跟大小是最重要的兩個因素。   柯博仁醫師:破裂的時候的死亡率,往往都超過60%、70%以上。即使你送到醫院裡面來,死亡率也超過了3成以上。   劉育志醫師:主動脈瘤破裂的時候,患者會有什麼感覺?   柯博仁醫師:疼痛是第一個症狀,他會覺得腰痠背痛,而且這樣的痛是完全完全沒辦法緩解,任何姿勢都沒辦法緩解。接著因為血愈流愈多,這個病人的血壓就越來越低,產生休克的症狀。大家都知道休克就是會昏倒,所以肚子痛、休克,就是腹主動脈瘤破裂最明顯的徵象。   劉育志醫師:主動脈瘤大到什麼程度的時候,我們建議要接受治療?   柯博仁醫師:從醫學上面來講的話,我們很簡單的說,腹部主動脈瘤5公分以上,就有明顯破裂的危險。胸部的主動脈瘤是6公分以上,就有破裂的危險。所以一般而言,5公分跟6公分是兩個很重要的數字。   劉育志醫師:目前的治療方式大概有哪些?   柯博仁醫師:以前都是用傳統的方式,也就是把身體打開,看到這個主動脈瘤,把這個瘤體的前方、後方的血管夾起來,主動脈瘤切掉,換上一套人工血管,再把血管夾放開,這個叫開放式手術來切除主動脈瘤。最近2、30年來發展的是所謂的支架手術,跟心臟放支架一樣,我們再也不用打開病人的身體,只要血管裡面放支架,把這個主動脈瘤撐住。所以它有兩種方式,一種是開放式手術,一種是支架手術。   劉育志醫師:目前臨床上比較常使用的方式,大概是哪一種呢?   柯博仁醫師:比方說像長庚醫院血管外科來講,一個大的醫學中心裡面,有專業的血管外科、專業的醫師,那麼大概在最近十年來,都是實行所謂的支架手術。原因是支架手術是真正的微創手術,它的風險是比較低的,成功率也比較高!   柯博仁醫師:主動脈瘤像個氣球一樣,它非常的不穩定,血壓衝得隨時會破裂,我們怎麼做呢?我們就從血管裡面,一開始通常從病人的兩邊的大腿,打針進去把這個導管伸進去,導管伸進去到主動脈瘤中央的時候,就把這個有帶有薄膜的這個支架放進去,像這個樣子,支架本身是不透血的,放到主動脈瘤裡面以後,血液從支架裡面走,不會流到這個主動脈瘤,於是這樣的主動脈瘤就失去了的血壓,失去了血壓,它就不會破裂。   劉育志醫師:主動脈支架手術,它的優點大概有哪些?   柯博仁醫師:主動脈支架手術的優點,最大一點是傷口非常非常小,因為它是用導管來做,所以他的傷口只有左邊的大腿,右邊的大腿,各大概3公厘的小傷口,這樣小傷口連縫線都不需要,直接膠水一塗,或者是敷料一貼就可以了,所以傷口很小,創傷很小。由於傷口這麼小,所以他做手術的過程當中,失血的量很少,整個手術的過程,不像開放式手術,動輒2000毫升、3000毫升的失血量,他大概只有1、200毫升的失血量而已,由於失血量少,所以整個過程當中,所產生的心臟、肺臟可能的併發症都比較少。也是因為這樣子,整個手術的死亡率,比起傳統手術要低得很多,成功率要高得很多!   劉育志醫師:主動脈支架手術會適用於哪些族群?   柯博仁醫師:一般來講,主動脈支架手術在以前啊,就是必須要血管比較大的,年紀比較老的,我們才會使用。但是近年來,由於技術的進步,支架材質的進步,幾乎95%以上的病人都可以適用。   劉育志醫師:放置主動脈支架之後,有可能產生的併發症有哪些?   柯博仁醫師:是的。所有的治療,當然都有併發症的可能。主動脈支架,它產生可能的併發症跟傳統手術不一樣。它最大的可能的併發症,我們所擔心的是,支架本身放在這個地方,病人一旦活得很久,這個支架本身能不能卡得很緊?卡得不緊有血漏進去,叫做內漏。卡得不緊,支架進一步被這血壓,比方說,高血壓沒有好好控制,這個支架被血流一衝,支架移位。所以內漏跟移位,是我們現代的主動脈支架手術,最最被重視的兩個併發症。   劉育志醫師:面對這樣一個併發症,我們有什麼樣的預防方式?   柯博仁醫師:這樣的支架併發症最主要是因為,支架本身跟血管沒有卡的很緊,所以在最近五年出現一種腔內釘,血管裡面釘釘子。支架放了以後,現在很多的醫生,會再把血管內的這個釘子鎖上去,把支架鎖在血管壁上面,這個支架再也不會移動。使得移位的可能性,跟內漏的可能性降到最低,讓支架能夠長長久久保障這個病人的健康。   柯博仁醫師:主動脈瘤是比較沒有症狀的,但是有個病人相當特別,他是在鄉下地方,他的主動脈瘤長到相當大了,12公分、13公分。以前來講,這麼大的主動脈瘤,大概來的時候都已經破掉了,這位老先生他很幸運的是腸阻塞來表現,來的時候他是一直吐、一直吐,東西根本吃不下,他們一診斷就是腸子阻塞了、東西吃不下。那我們看到了,我們放了主動脈支架。放了主動脈支架以後,過一個禮拜,病人就可以吃東西了,非常的高興!   柯博仁醫師:對於主動脈瘤這個疾病,要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更重要的是,我們希望不要讓它發生,因此還沒抽菸的個體,希望您把香菸放在旁邊,抽了一點點菸的,趕快戒菸!抽菸時間的長短,抽煙的支數,跟你的主動脈瘤,跟你的血管健康息息相關!不管你有抽煙,或沒有抽煙,年紀到了,我們相信很多的健康檢查對人的身體是有幫助的!關於主動脈健康,只要做一件事情,主動脈的超音波,大概3分鐘的時間,看一下主動脈的大小,那麼可以確認我們主動脈的健康,讓您高枕無憂!   劉育志醫師:感謝柯醫師來到照護線上,我們下次再見,掰掰!   原文出處

眼睛黑矇、暈眩,中風前兆要當心,頸動脈狹窄懶人包

2020年11月11日
公開
591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老伴,你怎麼啦?」老太太與老先生說著話,突然老先生用手撐著頭,反應有點異常。   「剛剛眼前黑矇一片,頭暈暈的。最近爾偶會這樣。可能只是用眼過度,或是最近比較疲勞吧!」老先生回過神回答。   「會不會是中風前兆啊?趕快去醫院檢查看看!」老太太警覺地說。   臺中榮民總醫院介入性腦血管外科主任崔源生醫師表示,「有許多患者認為暈眩、眼睛黑矇是過度疲勞或眼睛不好所造成而拖延就醫;其實主因是頸動脈狹窄,而眼動脈是頸動脈的分支之一,當頸動脈變得狹窄、血流減少,最常以眼睛黑曚來表現。」     頸動脈狹窄造成中風?兩者關係密切   崔源生醫師解釋,頸動脈是負責供應頭頸部血液最主要的動脈,在我們頸部的兩側各有一條頸動脈。若是因為斑塊鈣化堆積在頸動脈血管內,就像水管堵塞一樣,水流量減少如同血流量減少,使得腦部無法獲得足量的含氧血供應,只要短短幾分鐘,腦細胞就會缺氧壞死,這就是所謂的「缺血性中風」。     頸動脈狹窄的初期通常不會有明顯症狀。然而,頸動脈狹窄會導致長期血流量下降,而讓大腦缺血。隨著腦部缺血愈來愈嚴重,患者會感到暈眩、反應差、注意力不集中。接著會出現各種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或腦中風的症狀,像是突然肢體麻木無力、說不出話或聽不懂別人在說什麼、單眼或雙眼看不見、失去平衡等。     你是頸動脈狹窄高風險族群嗎?   「頸動脈狹窄與動脈粥狀硬化有顯著關聯,因此年紀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通常頸動脈狹窄的患者年紀都在60歲以上。」崔源生主任說明:「另外,男性佔了頸動脈狹窄患者約八成的比率,因為女性荷爾蒙能對血管內皮細胞提供一些保護作用,讓女性較不容易產生血管粥狀硬化。」 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問題的患者,比較容易罹患頸動脈狹窄,因為高血壓對血管造成過大的壓力,血管較容易受傷;高血糖則會弱化身體代謝脂肪的能力;高血脂患者往往有更多膽固醇聚集成斑塊,這些都增加血管粥狀硬化及狹窄的可能性。抽菸亦是非常值得注意的危險因子,香菸裡的有害物質會傷害血管內層組織,使血管問題更加惡化。   還有一類患者因為罹患頭頸部癌症,接受大劑量的放射治療,進而導致頸部血管的狹窄。先天性遺傳疾病也可能會增加血管病變的機會。     頸動脈超音波檢查 方便且安全   崔源生醫師指出,頸動脈超音波、電腦斷層、核磁共振等影像學檢查可以檢驗出是否有頸動脈狹窄。其中,頸部超音波是最方便、實用的篩檢工具,因為不具侵入性,也沒有放射線,可以每年固定篩檢。   接受超音波檢查之後,若是發現有頸動脈狹窄的可能,建議需要進一步接受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檢查,了解血管狹窄的程度,並看看是否已有腦中風的跡象。在考慮進行治療時,還會安排血管攝影。     治療頸動脈狹窄 提前預防中風發生   當頸動脈狹窄程度超過60%,且有頸動脈狹窄造成的視力黑矇、暈眩等症狀;或沒有症狀但頸動脈狹窄超過70%,可以選擇傳統內膜剝離手術或微創頸動脈支架進行治療,預防中風的發生。      內膜剝離術是國際上治療頸動脈狹窄的主要方式,外科醫師利用一個頸部的切口找到頸動脈,切開頸動脈,移除堆積於頸動脈的斑塊後再縫合血管。   至於微創頸動脈支架的原理就與心臟的冠狀動脈支架非常類似,醫師從患者鼠蹊部放入導線,一路延伸到頸動脈,直到導線穿過頸動脈狹窄的地方,再順著導線展開頸動脈支架,接著可以用氣球做局部擴張,將斑塊撐開,回復頸動脈的血流暢通。   「微創頸動脈支架治療時間短,約半小時到一小時,且不需麻醉,在患者清醒的狀況下施行,對年紀大的患者來說較能負荷。」崔源生主任解釋。     放置頸動脈支架 配合保護裝置     在放置支架時,為了預防在操作過程中的血塊掉落,醫師會運用更精細的導管設計。其中一種方法稱為「遠端濾網」,是在導管的遠端打開一個網孔很密的保護傘,讓血液流得過去,但是當斑塊剝落掉下,這個遠端濾網就能及時攔截,不讓剝落的斑塊往大腦流過去。待頸動脈支架操作完畢後,再回收遠端濾網即可。   另外一種保護設計是「頸動脈近端防護氣球裝置」,在頸動脈近端展開氣球,能夠暫時堵住血流,當血流暫停,再將頸動脈支架展開,此時如有脫落的斑塊不會隨著血液漂流而引發中風;待頸動脈支架操作完畢後可吸出少量血液及脫落的斑塊,再將防護氣球裝置消氣放掉,讓血流恢復流動。     頸動脈超音波檢查 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如果本身不具有危險因子,可以在60歲之後每年固定進行頸動脈超音波篩檢。」崔源生主任一再提醒:「如果本身有三高、又有抽菸習慣,建議從50歲就開始接受頸動脈超音波檢查,看看是否有頸動脈狹窄的狀況;若曾出現眼睛黑曚、視力模糊、暈眩等症狀,要盡快就醫,才能及早治療,降低中風的機率。」   原文出處

超糗!開會狂跑廁所十幾次 竟是潰瘍性結腸炎

2020年11月09日
公開
280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醫師,我上班狂跑廁所,一天拉十幾次,真的很困擾!尤其遇到公司開會,我就更緊張,因為肚子不聽使喚,必須頻繁進出會議室廁所折返跑,嚴重影響工作效率跟同事觀感。這樣的腸胃症狀時好時壞持續一年多,原以為是腸躁症,自行到藥局拿藥吃,但是近來發現症狀加劇,還伴隨血便、頭暈、疲倦等症狀,這才驚覺不對勁來就醫。」三十多歲的邱先生一臉憂慮地問。   「你的狀況恐怕不單純是腸躁症,我們趕快安排抽血並大腸鏡檢查,以利及早確診治療。」馬偕紀念醫院胃腸肝膽科章振旺醫師回憶這起個案,當時藉大腸鏡檢查,發現患者的腸子黏膜有大片表淺潰瘍及許多細小糜爛斑,同時根據患者病史及臨床表現,診斷為潰瘍性結腸炎。     不易確診的潰瘍性結腸炎 三成患者耗時兩至三年確診   章振旺醫師表示,約有三成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平均就診超過五位以上醫師、歷經二到三年才能確診,期間往往讓患者身心俱疲。醫師指出,潰瘍性結腸炎臨床上診斷不易,症狀表現容易與腸胃炎及腸躁症混淆,無法透過單一指標確診,必須根據患者病史、抽血檢驗、大腸鏡檢並搭配病理切片等資訊綜合評估。   此疾病常見症狀為腹瀉、腹痛、疲倦、食慾不振、發燒,當大腸黏膜發炎潰爛嚴重時,可能解出血便、黏液便。一但血便持續發生,恐導致貧血、頭暈。章振旺醫師提醒,潰瘍性結腸炎好發於年輕人,以學生、上班族居多,疾病症狀對課業、工作影響甚劇,尤其疾病發作,患者還得向公司、學校告假,甚至住院接受治療。     章振旺醫師指出,潰瘍性結腸炎屬於慢性自體免疫疾病,正常狀況下,我們的免疫系統只會攻擊侵入體內的外來物,但是當免疫系統出狀況時,對體內組織發動攻擊,導致慢性發炎。潰瘍性結腸炎就是一例,除了侵犯腸道外,還可能伴隨腸道外症狀,如皮疹、虹彩炎、肝臟病變、關節炎等,等於全身都受到影響。   在台灣,至少有一成患者伴隨有腸道外症狀,但根據國外研究可能高達四成,其中最常見的是關節炎。潰瘍性結腸炎的腸道外症狀有四分之三在診斷後才發現,但仍有四分之一在被診斷前就有腸道外症狀。除了腸道外症狀外,潰瘍性結腸炎還可能有併發症或共病的產生,如貧血、營養不良、腸穿孔...等,罹病時間越久,產生的機會就愈高。     早期治療控病情 降低併發症風險   該名個案邱先生確診後,先後接受口服藥、塞劑及短期類固醇治療,症狀一度緩解,但幾個月後,血便症狀再現,在使用免疫調節劑後,因為發生副作用只得暫時停藥。後續追蹤發現腸道發炎狀況加劇,因此,隨即申請生物製劑治療,所幸使用生物製劑後,臨床症狀好轉,患者黏膜發炎的狀況明顯改善,也解決他上班時得經常跑廁所的窘境,生活及工作品質獲得改善。   章振旺醫師解釋,在1970年代,5-ASA抗發炎藥物被使用於治療潰瘍性結腸炎,而後具有抑制免疫功能的類固醇開始廣泛用於急性期患者,但不建議長期經常性使用。時至1990年代,免疫抑制劑漸漸成為治療選項,醫師根據患者病情嚴重度,給予不同治療組合。 若上述傳統治療效果不佳,會進一步考慮使用生物製劑。近年來,隨著生物製劑發展,潰瘍性結腸炎的治療成效相對提升。目前的治療目標不只是緩解症狀,而是持續治療使腸道黏膜癒合。根據病患治療反應調整,持續治療能控制疾病,減少住院的機會。   除了藥物治療外,如腸道持續嚴重發炎導致穿孔或出現毒性巨結腸等嚴重併發症時,患者就得需要外科介入,接受手術切除部分腸道。若能早期接受治療、控制病情,有助減少反覆手術的機會。       腸保健康有3要 用藥飲食作息要注意   潰瘍性結腸炎雖無法治癒但可以控制,提醒患者腸保健康有三要,一要遵照醫囑,切勿自行中斷停藥;二要飲食也需掌握定時定量、避免刺激性、增加腸胃負擔的食物等原則,患者平時也可自我觀察,若吃了某些食物會出現不適時,可與醫師與營養師討論,未來盡量避免食用,降低不適發生;三要維持正常作息、避免熬夜、並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因為健康的生活型態有助維持免疫系統穩定。   章振旺醫師指出,潰瘍性結腸炎急性發作時,患者的治療配合度較高,不過症狀一但緩解,很容易掉以輕心,未能按時服藥,甚至擅自停藥,如此一來,容易讓病情復發,也更難控制。   醫師提醒,即使症狀緩解、沒有不適,也應持續治療、定期追蹤,才能穩定病況,與潰瘍性結腸炎和平共存!   原文出處

心房顫動易中風,儘快治療莫輕忽,醫師圖文解說

2020年11月06日
公開
233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醫師,有時候我會突然覺得心悸,頭昏眼花,整個人很虛弱。」老先生撫著胸口抱怨道。   聽到這樣的症狀,醫師一定會將「心房顫動」列入鑑別診斷,因為,心房顫動是最常見的心律不整。65歲以上,約4%的人有心房顫動;80歲以上,約10%的人有心房顫動。   正常的心臟跳動會由右心房裡的「竇房結(sinoatrial node)」啟動,竇房結放電後,電流快速傳遞,使左心房、右心房收縮,接著電流經過「房室結」,再讓左心室、右心室收縮。心房收縮能推動血流進入心室,心室收縮則推動血流進入主動脈及肺動脈。     心房顫動增加五倍中風機會   心房顫動發作時,心臟的節律不再由竇房結掌控,而是在心房壁上與肺靜脈附近出現不穩定放電,紊亂的放電讓心房像顫抖一般,持續抽動,無法規律收縮。   「心房顫動使心房失去功能,無法有效地把血液推進心室。當血液滯留在心房裡,便可能形成血塊。」林口長庚醫院心臟內科副教授葉勇信醫師表示:「若血塊剝落,流入心室,便會隨著血流送進主動脈,造成大麻煩。」流入腦部血管的血塊,可能造成阻塞,這就是「缺血性腦中風」。罹患腦中風的患者中,約有2~3成與心房顫動有關,常導致失能、死亡。     簡單來說,心房顫動時心臟不協調又快速地收縮,變得很沒效率。由於血流不順,將會於心臟內形成血塊,當血塊進入血液循環,就可能塞住各個器官的動脈,塞住腦部血管,就是腦中風;塞住腸道血管,就是腸中風;塞住腎臟血管,就是腎臟中風;塞住腿部血管,就是肢體中風。   此外,長期心房顫動讓心臟變得很沒效率,容易引發心臟衰竭。若不治療心房顫動,患者因為心臟因素死亡的機會是一般人的兩倍,中風的機會更是高達四倍。   可惜的是,很多人都輕忽心房顫動,直到中風時才發現問題出在心房顫動。     哪些人容易罹患心房顫動?   葉勇信醫師說明道,年紀愈大發生心房顫動的機率就愈高,尤其是患有高血壓,長期沒有控制時,更容易出現心房顫動。   其他各種心臟疾患,像是心臟瓣膜問題、心肌肥大、曾有心肌梗塞,或有甲狀腺機能亢進、肥胖、糖尿病的患者,也都會增加心房顫動的機率。     心房顫動發作時,患者最常注意到的症狀是心臟加速亂跳、急速又不規律、激烈撞擊著胸口,且伴隨著無力、頭暈、喘不過氣、冒冷汗。然而,也有近兩成的患者在心房顫動發作時沒有明顯不適。   「不要以為沒有症狀、就沒有關係,因為無論心房顫動發作時是否有症狀,都同樣有中風的危險!」葉勇信醫師提醒道:「只要發現心房顫動,就需要積極治療。」     心房顫動的藥物治療   確定診斷後,醫師會先給予藥物治療,希望可以「控制心跳節律」或「控制心跳速度」。     「服用抗心律不整的藥物,約三成患者能控制得不錯,」葉勇信醫師指出:「但有七成患者還是會出現心房顫動,而且藥物的副作用比較明顯。」   由於目前單純用藥物控制節律的效果有限,部分患者接受藥物治療之後效果不彰,症狀依舊明顯,這時就要考慮導管手術。     心房顫動的微創導管手術   葉勇信醫師解釋道,導管手術是利用心導管的方式針對心房組織做治療。因為,心房顫動的原因是心房肌肉胡亂放電,若能處理掉胡亂放電的部位,就可恢復由竇房結發號施令,心臟跳動就能回到正常狀態。     為了達成這樣的目標,醫師會從股靜脈插入導管,一路延伸到心房裡,偵測出胡亂放電的部位後,便會利用不同的方式,像是射頻、雷射、或冷凍等方式,來破壞胡亂放電的組織,使其無法再傳送異常電位訊號。   「當患者常常因為心房顫動¬而胸悶、心悸、喘不過氣,或相對來說還算年輕,小於六十歲,就可以考慮微創手術治療,早期治療的成功率可達八成。」葉勇信醫師建議道:「另外,當患者有心臟衰竭的問題時,也要趕緊利用微創手術治療心房顫動,有助改善患者的存活率。」   目前心房顫動的微創手術有兩種常用的方式,一種是「傳統電氣燒灼術」,利用射頻消融加熱的方式來處理異常放電的心肌。因為是點狀燒灼,疼痛感較明顯,會比較花時間,也很考驗醫師技術。   另一種「冷凍球囊消融療法」是近年來發展出的治療方式。醫師會於患者鼠蹊處創造一個小切口,從股靜脈穿進一條細長、有彈性的管子,延伸進到右心房,並於心房中膈做穿刺,讓冷凍球囊導管進入左心房與肺靜脈的相接處。   確定好位置後,會將液態氣體注入球囊裡,球囊鼓起後暫時塞住肺靜脈開口。球囊的溫度很低,所以能夠藉由冰凍製造一道連續性的環形疤痕,以隔絕肺靜脈內不正常電生理訊號傳導到心房,避免心房顫動的發生。     「微創手術的目標就是肺靜脈開口那一圈異常放電的組織,傳統電氣燒灼術要一點一點的處理。」葉勇信醫師解釋道:「冷凍球囊則是一次冷凍一整圈,幾分鐘便可處理完畢。」   整體而言,傳統電燒需要費時三至四小時,冷凍消融則通常於一至二小時內完成,患者在手術中的不適感較低。   傳統電燒與冷凍消融的成功率相當,做完後有八成的患者能顯著改善症狀,有六成的患者不再復發心房顫動。     及早治療可改善症狀,漸少中風危險   在過去,當患者年齡較大,身體狀況不佳時,醫師顧慮到傳統射頻燒灼手術的風險較高,可能會傾向以藥物治療,但藥物的效果有極限,患者經常無法滿意自己的生活品質。   「之前有位老先生,平常需要洗腎,心房顫動一發作就很喘。」葉勇信醫師回憶道:「若要用射頻燒灼方式處理,風險比較大,所以便採取冷凍消融的方式幫他處理心房顫動,追蹤半年多來都沒有發作,患者的生活品質提高許多,也減少了住院的機會。」   葉勇信醫師叮嚀道,發現心房顫動時一定要儘快治療,能改善症狀、減少中風的危險,而且治療成功的機會比較高。倘若無法控制心房顫動,患者務必依照醫師指示服用抗凝血劑,才能預防血栓形成!     ※本文由 照護線上 授權使用,未經同意,請勿擅自轉載。原文出處

流感合併肺炎鏈球菌,重症很致命,接種疫苗要趁早

2020年11月05日
公開
272

  作者:劉育志 醫師 「醫師,我今天一起床就全身痠痛、很沒精神。」老先生乾咳了兩聲,無精打采地說。   「有流鼻水嗎?」醫師問。   「沒有流鼻水。」老先生搖搖頭,「不過身體熱熱的。」   「哦,」醫師看了看耳溫槍,「你有發燒,38.8oC。」   看到這樣突然發高燒,伴隨呼吸道症狀及全身痠痛的表現,通常會讓聯想到流行性感冒。在日常生活中,會導致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毒有非常多種,像是腺病毒、鼻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等,至於流行性感冒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所引起。流行性感冒會特別受到重視,是因為流行性感冒的症狀比較嚴重,會造成高燒、肌肉痠痛,讓患者非常不舒服,更麻煩的是,流行性感冒可能引起肺炎、心肌炎、腦炎等危及性命的嚴重併發症。   「醫生,我是不是得流感啊?」老先生問。   「很有可能。」醫師點點頭。   「可是我去年有打過流感疫苗耶。」老先生感到疑惑。   「流行性感冒病毒很容易發生變異,所以每年在世界各地流行的病毒株會不太一樣,所以每年都需要重新施打疫苗。而且打完流感疫苗後,大約需要兩周,身體才會產生足夠的保護力,所以一定要盡早施打。」醫師接著叮嚀,「我先開些藥給你吃,不過你如果越來越不舒服,就得趕緊回診喔!」老年人在感染流行性感冒之後,要特別留意重症的發生,流感的病程演變快,時常讓人措手不及。   兩天後,老先生回到診間報到,看起來更加虛弱,咳嗽也多了濃濃的痰音。   「醫生,我覺得有點…喘…」老先生摀著胸口說,「咳嗽都會痛…」   醫師聽診時,蹙起了眉頭,「你應該有肺炎,要趕緊住院治療。」   感染流行性感冒病毒後,續發的細菌性肺炎是導致重症或死亡的重要原因。根據統計,肺炎鏈球菌是流行性感冒併發細菌性肺炎的主要病原菌之一 。   肺炎鏈球菌是種能夠存活在鼻腔裡的細菌,帶菌的時候不一定會發病或出現症狀,但是當抵抗力較弱時,肺炎鏈球菌可能進入體內造成「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在台灣,約有兩成的社區型肺炎是由肺炎鏈球菌所引起 。   肺炎鏈球菌可透過飛沫傳染,不僅會造成肺炎,還可能入侵腦部導致腦膜炎,或進入血液造成菌血症、敗血症。感染的部位不同,可能產生不同的症狀,例如胸痛、呼吸急促、發燒、頭痛、頸部僵硬等,嚴重可能意識不清、昏迷、甚至死亡。肺炎鏈球菌對嬰幼兒、老年人、慢性病患皆是潛在的健康威脅。   為了降低肺炎鏈球菌的危害,近年來已有肺炎鏈球菌疫苗可以施打。肺炎鏈球菌有九十餘種血清型,其中三十餘種毒性較強的血清型會造成人類感染,台灣較常見的有十餘種。目前肺炎鏈球菌13價結合型疫苗(PCV-13)與23價多醣體疫苗(PPV-23)已涵蓋其中大部分型別 。   5歲以下幼童和65歲以上老年人需要提防肺炎鏈球菌感染,而不管年齡多少,只要有以下狀況皆屬於高危險群,像是糖尿病、慢性腎病、慢性肺病、慢性肝病、慢性心臟病、脾臟切除者、先天或後天免疫功能不全者、接受免疫抑制劑或化學治療的患者等。   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後,免疫系統能夠產生抗體,對抗入侵的肺炎鏈球菌,鼻咽部黏膜也能產生保護力,降低細菌移生的機會,以減少散播及感染的風險。     趁早提升保護力,預防永遠勝於治療   染上流行性感冒、肺炎鏈球菌而出現重症時,治療上皆相當棘手,致死率相當高,即使幸運治癒,也可能留下聽障、腦部受損等後遺症。最好的策略是及早接種疫苗,提升身體的防護力,預防永遠勝於治療!   原文出處

「三多一少」當心糖尿病 胰島素搭配血糖監測控糖更穩定

2020年11月02日
公開
236

  作者:醫藥新知 全台糖尿病患者約有220萬人,其中以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為大宗。義大大昌醫院新陳代謝科姜和均主任說,民眾若出現多吃、多喝、多尿、體重減少的「三多一少」症狀,即為高血糖的症狀,尤其體重快速下降更是胰島素分泌不足的代表性症狀,可能需要適時補充胰島素。   糖尿病治療需要長期規劃,有些患者因為恐懼和迷思,不願使用胰島素,必須經由溝通來扭轉患者對於胰島素錯誤的印象。然而對於長期缺乏胰島素的身體來說,使用胰島素有如久旱逢甘霖,降血糖的效果明顯,呼籲糖友應及早與醫師討論胰島素的使用。     胰臟如工廠及早補充胰島素避免胰島細胞過勞   以一個簡單的比喻,人體內的胰臟就像一座工廠,由胰島細胞產生胰島素,若血糖開始上升,胰島細胞會加班產生更多的胰島素,也就是「代償」現象,一開始雖能達到供需平衡,但也會使胰島細胞過勞而逐漸凋零,若能在糖尿病初期及早介入胰島素治療,除血糖更加平穩外,也可以讓體內的胰島細胞減少負擔。   姜主任進一步分享,以兩位同樣罹病十年以上的資深糖友進行比較,其中一位很早就接受胰島素治療;另一位則服用多種口服藥,血糖卻始終控制不佳,雖然之後改成施打長效胰島素搭配3次餐前速效胰島素以強化控糖,然因體內的胰島細胞功能衰退,無法有效緩和或代償血糖變化,大大增加長期控糖的難度。此外從連續血糖監測(CGMs)的分析顯示,當胰島細胞功能已明顯衰退時,可以發現血糖波動大,控糖難度更高。         胰島素搭配血糖監測血糖控制更精準   目前美國糖尿病醫學會發表的糖尿病治療準則中,針對第一型糖尿病或是使用強化型胰島素注射的患者,已將連續血糖監測納入控糖的建議工具之一,連續血糖監測裝置是藉由埋在皮下的探針,偵測組織液的糖份濃度,以描繪出完整的血糖曲線圖,比起指尖血糖和糖化血色素更能反應精確的血糖變化。「連續血糖監測是未來糖尿病照護的趨勢,掌握自身血糖的起伏,才可以更有效且精準的控制血糖」姜主任補充。   而新一代長效型胰島素藥效釋放平穩,部分患者藉由新一代長效胰島素的穩定藥效,可以讓基礎血糖曲線更加平順,較不易引起半夜低血糖。在控糖過程中,如何避免低血糖是很重要的議題,夜間失眠、晨間高血糖、突發性暈厥,都可能是低血糖的線索,因此糖友們可與醫師討論避免低血糖的策略,若能配合連續血糖監測更能有效找出問題癥結,當患者和醫療團隊清楚掌握血糖變化後,能讓胰島素的使用更為精準安全。   MAT-TW-2000419-1.0-09/2020     原文出處

流感疫苗加肺炎鏈球菌疫苗,雙管齊下,提升防護力

2020年11月02日
公開
265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世界各國都殷殷期盼著疫苗誕生,不過要提醒大家,流行性感冒和肺炎鏈球菌也是我們生活環境中不容忽視的健康威脅,高風險族群務必預先做好準備。   成年慢性病患者因社區性肺炎住院的比例較一般人高出約三到九倍 。罹患肺炎時,務必盡快就醫接受治療,若持續惡化,恐導致死亡。肺炎是台灣十大死因第三位,千萬不能掉以輕心。   感染流感病毒後繼發的細菌性肺炎,是引起重症或死亡的主要原因。高風險族群應特別提升保護力,特別是罹患慢性病的成年人。臨床研究發現,糖尿病成年患者因社區性肺炎住院的可能性約高三倍、心臟衰竭成年患者約高五倍、慢性阻塞性肺病成年患者約高九倍,不可不慎。社區性肺炎之嚴重程度及復發風險,可能降低患者長期存活率。   流感病毒是很容易發生變異的病毒,每年在全世界流行的病毒株皆不太一樣,所以需要每年施打流感疫苗,才能產生保護力,降低感染風險。為避免國人因罹患流感導致嚴重併發症或死亡,近年來衛福部逐步擴大公費流感疫苗實施對象,希望可以提升流感疫苗接種率。近三年來65歲以上民眾流感疫苗接種率約落在44%至50%之間,50歲至64歲民眾流感疫苗接種率則落在18%至20%之間 。但是肺炎鏈球菌疫苗的接種率依然偏低。     感染流感病毒後可能續發肺炎鏈球菌肺炎   肺炎鏈球菌是種存在人類鼻腔內的革蘭氏陽性雙球菌,可以透過飛沫傳染,當身體抵抗力較差時,可能會侵入呼吸道,導致肺炎、甚至腦膜炎、心包膜炎、菌血症、敗血症等嚴重併發症。全年皆有病例發生,其中以冬季、春季是較好發的季節。根據研究,肺炎鏈球菌是導致流行性感冒併發細菌性肺炎主要病原菌之一 。   容易受到肺炎鏈球菌感染的族群包括5歲以下幼童、65歲以上老年人,不過還有一些狀況無論年齡皆屬於高危險群,例如慢性疾病患者(慢性腎病變、慢性心臟疾病、糖尿病、慢性肺病、慢性肝病、酒癮、煙癮等)、先天或後天免疫功能不全者、接受化學治療的癌症患者、服用免疫抑制劑的器官移植者。幸好目前已有肺炎鏈球菌疫苗可以降低感染的風險,若有以上提到的各種狀況,應該主動與醫師討論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的必要性。   肺炎鏈球菌有超過90種血清型,其毒性與莢膜上的多醣體有關,其中約30種血清型的菌株毒性較強,會造成人類感染,臨床上較常見的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大多集中於其中的10多種血清型 。目前肺炎鏈球菌13價結合型疫苗(PCV-13)與23價多醣體疫苗(PPV-23)已涵蓋其中大部分型別 。接種該疫苗後,鼻咽部黏膜能夠對肺炎鏈球菌產生保護力,降低細菌移生機率,阻止細菌散播。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可以預防原發性和繼發性細菌感染,減少不必要的抗菌藥物使用 。     貼心小叮嚀   遭到流感病毒、新冠肺炎病毒等病毒感染後,容易續發肺炎鏈球菌導致的細菌性肺炎,而出現嚴重甚至可能致命的併發症。面對這些健康威脅,最好的策略是事先預防,包括勤洗手、戴口罩、並施打疫苗提升身體的防護力。   施打流感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後大約需要兩周,身體才會產生足夠的抗體,符合條件的民眾,請務必及早施打,雙管齊下,提升防護力!     原文出處

把握治療時機,才有機會逆轉血糖

2020年10月30日
公開
316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很高興邀請到田凱仁醫師來到照護線上。   劉育志醫師:很多人都有血糖超標的問題。血糖高到什麼狀況的時候,我們會需要開始用藥物治療?   田凱仁醫師:其實我們原則上,還是會以先診斷糖尿病的標準去看,像我們目前臨床上面會用這個測空腹血糖,如果超過126mg/dL以上,或者是我們會去測一個HbA1c,就糖化血色素,它可以代表3個月的平均值,如果說超過6.5%以上,它也是糖尿病的一個診斷。或者是病人有的時候是因為有3多1少的症狀,吃多、喝多、尿多、體重下降,然後再合併你如果驗血糖破200mg/dL,這也是一個糖尿病的診斷標準。   田凱仁醫師:當然如果要更嚴格去做,還有一個叫做喝糖水的檢查。基本上你只要有符合糖尿病的診斷,當然你一開始如果離標準沒有差很多,我們有的時候會希望病人飲食、運動先努力看看,但是很多病人事實上來門診已經都離標準離很多,我們就會同時飲食、運動,再加上藥物,就會開始去治療他。   劉育志醫師:最常聽患者講的是說,我都沒有不舒服,為什麼我需要治療?   田凱仁醫師:其實所有的慢性病,基本上都是慢慢來,所以你不會有什麼特別的症狀,但是它事實上已經在破壞你的身體。所以比如說你血糖慢慢升高的時候,我們通常都要從篩檢才能夠知道。等到你有症狀,那個都可能4、500mg/dL以上,像是吃多、喝多、尿多。但是在這中間你沒有症狀不代表你身體沒有受傷,包含你的心臟、眼睛、腎臟、血管,其實都在慢性發炎的狀態,可能會阻塞的現象,所以就會有很多的慢性併發症出來。在糖尿病的治療裡面,我們還是要以一個準則,控制好不好,不是用感覺,有個數據我們才可以好好的控制這個疾病。   劉育志醫師:什麼樣的時候,我們會開始使用胰島素來治療?   田凱仁醫師:其實糖尿病的藥物,有口服藥,也有針劑。現在針劑也出了很多種針劑的藥物。事實上在針劑藥物的治療裡,沒有說你一定要很糟很糟,才可以去開始打針。我們有一些在門診的病人,你只要是就是血糖控制不好就可以打,不是說你一定要高到3、400mg/dL,4、500mg/dL,才可以去打。只是說我們在推廣這樣子的治療時,病人會受限於他們可能有一些傳統的觀念,覺得說打針太早打就是不好啊!等等的一些觀念,造成打針會延誤的狀況。其實打針沒有說一定要多差才可以打,你一開始初診斷就可以打,任何時刻你都可以打,只要醫病都有溝通好,其實我覺得這是很好的一個武器。   劉育志醫師:為何我們會需要持續使用胰島素?   田凱仁醫師:我們的胰臟會分泌胰島素,這類荷爾蒙會去控制血糖,讓你的血糖可以進到身體去使用。這個荷爾蒙如果你是正常的人是ok的,所以你血糖不會出問題。但是當你年紀慢慢大,或者是你本身因為生活型態,或是你有家族史這個問題,造成你的胰臟分泌胰島素的能力變弱了。所以當你隨著年紀慢慢的變大,你又沒有注意,可能你荷爾蒙的分泌就越來越少。所以在這個時候其實很需要胰島素的介入,這其實就等於是說,你缺什麼就補什麼,這種很簡單的概念。   劉育志醫師:常吃糖,會導致胰島素分泌不足嗎?   田凱仁醫師:應該是不至於會有這樣子的現象。只是說你常吃糖,你胰臟一定會分泌,所以你常吃糖,糖也是有熱量的東西,你慢慢還是會累積熱量起來,開始就變胖,後續併發症就會跟著出來。所以久了,還是會有血糖、血壓、血脂肪的問題。   劉育志醫師:打胰島素會不會導致失明?或洗腎?   田凱仁醫師:其實我都會跟病人講說,它是一個因果關係的錯置。因為通常我們在門診跟病人說要打針,其實到病人真的接受打針,在研究裡面發現都要經過好幾年,你的血管、腎臟、眼睛,全部都泡在糖水裡面。泡久了就一定慢慢會壞掉,但是當到你受不了的時候,可能就會開始去接受針劑的治療。但是當你接受針劑的時候,其實你的器官也壞的差不多了,所以在外面的人,在別人的眼中看起來,他不知道因果關係。他只看到我打完針,眼睛也壞了、腎臟也壞了!所以會直接聯想說,打針造成眼睛壞、腎臟壞。事實上你如果早一點去做介入,不要讓它一直泡在糖水裡面,其實你就沒有後面的這些事情的發生。所以因果關係的錯置,是一個很錯誤的觀念。   劉育志醫師:臨床上我們遇到說,患者對於打胰島素,常遇到的障礙是什麼?   田凱仁醫師:其實有很多個問題!包含說有些病人他是對於針頭,有人一看到針就會怕!或者是有人覺得說因為你對一個東西不熟,不懂的人他會覺得好像很麻煩、很複雜,因為只要會影響到你日常生活的,一開始大部分的人都會說不要,另外一個很常見的問題就是錯誤的觀念,因為我們也很常遇到,我們請病人回家去打針,他OK,在門診他OK,但是當他回到家的時候,隔壁鄰居說「打針不好」,然後一個人講他還覺得「是這樣子嗎?」兩個人講他也開始會怕了,三個人講他就不打了,這個部分其實上都是有很多辦法,可以去做一些解決。   劉育志醫師:我們會用哪些方法來幫助患者克服這些困難?   田凱仁醫師:其實我們還是要以站在病人的角度去看,因為每個病人都不一樣,我們會從不一樣的角度介入,所以我們會很需要衛教師跟營養師的介入,其實有的時候病人跟醫師之間的溝通,他們會覺得好像有隔一層。但是他如果跟衛教師跟護理師在聊天,就比較像朋友,有的時候朋友之間的溝通,會比較容易成功,所以我們在衛教師那一端,都會有很資深的衛教師,跟病人講說其實它整個流程,不是你想的那樣子。其實我們只要多時間跟病人好好講,很多病人都是可以接受。甚至我們也是會有一些病友團體,其實病友之間的團體的聯絡也很重要!因為有些病人在做溝通的時候,只要那個團體裡面,有一位打針的病人,他很OK、很正向的一個觀念,他去散播這樣子的觀念,其他不會打針的,就會開始覺得他都OK啊!所以我也會OK!   劉育志醫師:如果開始打胰島素之後,就可以開始大吃大喝嗎?   田凱仁醫師:當然是不可以這樣子!我常常跟病人講說,你的藥很好,但是你的藥只佔了你控制血糖裡的可能頂多就是一半,你的飲食、運動,那一半你都不做,你吃再貴的藥,再自費的藥,其實還是會控制不好。血糖的控制除了藥物,包含說口服藥、針劑之外,你的生活、飲食,其實都要很注意。   田凱仁醫師:在臨床上,因為我們在奇美醫院,那邊其實有很多年輕型的糖尿病患,因為以前都是覺得說,老人家才會得,現在都不是,現在都是年輕型的患者,很多都是在某些工業區上班,他們生活就是輪班,就是很急就會亂吃。   田凱仁醫師:所以他們很多都是30、40歲就糖尿病了,其實這種比例越來越高,這些人他們血糖來的時候都4、500mg/dL,有些是做體檢發現2、300mg/dL的一大堆,這樣子的病人,我們當然還是會希望說,除了飲食、運動跟藥物的介入之外,針劑的介入也很重要,因為在目前很多文獻報告裡面告訴我們,如果你盡早的用胰島素介入,診斷第一天看到你,就開始用胰島素去做治療,他胰臟的整個修復程度會很好。所以曾經有病人因為糖尿病住到加護病房,住院、出院,他那種是很厲害的高血糖,5、600mg/dL,他是讀研究所的學生。後來我們跟他講,他能夠接受這樣子的觀念,我們就口服藥,再加上一天一針的長效型胰島素,經過了幾個月後,我們把胰島素慢慢撤掉,甚至口服藥也撤掉,他就只有用飲食、運動,而且他到目前為止,至少撐了3、4年,飲食、運動,他的糖化血色素從很高,現在都是在正常範圍內,所以我常會講說,當你知道一個慢性病的時候,一定要盡早去介入,特別是血糖這一塊。因為很多文獻都告訴我們,盡早介入治療你的胰臟才會撐得久,所以那個患者,後來他就只有飲食、運動控制,定期的做追蹤,他目前都是可以在達標的一個範圍。   田凱仁醫師:當你知道疾病剛開始的時候就要趕快去做治療,你就會很有機會把它扭轉回來。   田凱仁醫師:其實在我們治療糖尿病的這個過程中,醫師、病人、家庭的角色,都很重要!有不懂的一定要跟醫師好好的去做溝通,不要自己亂做一些決定,因為很多你做了以後,後悔都來不及!其實糖尿病不難控制,在我看來沒有控制不下來的血糖,就只是看你要不要配合而已,所以大家一起努力,可以把血糖,盡量的全部都達標!你的風險就會降到最低!   劉育志醫師:感謝田醫師來到照護線上,我們下次再見!掰掰!   田凱仁醫師:掰掰!謝謝!    原文出處

吃什麼都吐?竟是巨大主動脈瘤在作怪

2020年10月29日
公開
350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醫師,我這幾天都一直吐,吃什麼就吐什麼,連喝水都吐…」老先生虛弱地說。   「肚子有開過刀嗎?」醫師問。   「沒有,我只有血壓高,沒有開過刀。」老先生搖搖頭。   「有可能是腸阻塞,先幫你打點滴,然後安排檢查。」醫師說。遇到腸阻塞的年長病患,一般都會將腸沾黏、大腸癌等問題納入鑑別診斷,不過當電腦傳回檢查的影像時,醫師不禁倒吸一口氣。原來,讓老先生腸子阻塞的原因竟然是顆巨大的腹主動脈瘤,直徑達12公分,於是連忙照會血管外科醫師。   「腹主動脈瘤形成時,患者大多沒有感覺,」林口長庚醫院血管外科柯博仁主任說,「老先生的腹主動脈瘤大到造成腸阻塞,竟然還沒有破裂,實在非常幸運。接受微創主動脈支架介入術後,老先生恢復得很順利,幾天後又能就開始吃東西,非常高興。」     主動脈瘤不是癌,卻相當致命   很多人聽到「主動脈瘤」會誤以為這跟肺癌、大腸癌一樣,是顆惡性腫瘤。柯博仁主任解釋:「主動脈瘤指的是主動脈血管壁因為老化、失去彈性,漸漸膨大變成一顆球狀的瘤體。當主動脈瘤體的直徑從三公分、四公分、五公分越來越大,就越來越危險;這就跟吹氣球一樣,氣球吹得越大越容易隨時破裂。」     一旦主動脈瘤破裂,疼痛是第一個症狀。「患者會覺得腰痠背痛,」柯博仁主任表示:「這種疼痛是你換任何姿勢都無法緩解,非常痛!」接著,患者會因為大量內出血、失血過多而休克昏倒、導致死亡。   更棘手的是,主動脈初期並不容易被發現,在逐漸惡化、變大的過程中往往沒有任何症狀及感覺,就像個沉默但隨時會引爆的炸彈。而又有哪些人需要特別注意呢?柯博仁主任直言:「年紀大、男性、有抽菸習慣,以及本身若有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問題,也是血管疾病的高危險群。」     超前佈署,預防主動脈瘤破裂   根據統計,當腹主動脈瘤的直徑大於五公分,或胸主動脈瘤的直徑大於六公分,就有極高的破裂危險。最好的對策就是,盡早發現主動脈瘤,並搶在其破裂之前接受治療,避免這沉默的炸彈突然爆炸。   傳統治療腹主動脈瘤的方式是開放式手術,醫師會打開患者的腹腔,夾住主動脈瘤前端與後端的血管,接著切下主動脈瘤,並置換上一段人工血管,再放開夾住的血管。     目前臨床上大部分都已經使用微創主動脈支架介入術,醫師會從患者鼠蹊部開一個小傷口,將導管放入延伸至病灶的位置,然後展開帶有薄膜的支架。柯博仁主任說:「主動脈支架具有一層不透血的薄膜,這樣血液就可以順著在支架裡流動,不會再去衝擊主動脈瘤。只要主動脈瘤不再承受血壓持續衝擊,就能降低破裂的風險。」   微創主動脈支架介入術的過程中,失血量通常只有1、200毫升,相較於開放式手術動輒2、3000毫升的失血量來說,比較不會造成心臟、肺臟過大的負擔而引起各種併發症,其優點包括死亡率低、傷口小、患者的恢復期短。   由於每個人主動脈瘤的大小、形狀、長度不同,目前已有許多不同尺寸的主動脈支架可供專科醫師選擇,讓主動脈支架能夠運用在更多患者身上。     減少併發症,小螺絲大妙用   柯博仁主任說,每種治療都可能產生併發症,微創主動脈支架介入術也不例外。即使是手術完成,隨著時間經過,支架與血管壁若是貼合不良,血流可能又流入主動脈瘤,稱為「內漏」;或是因為在血壓衝擊下,支架漸漸滑脫,則稱作「位移」。     「內漏跟位移,是微創主動脈支架介入術中最被重視的兩個併發症。」柯博仁主任說,「為了減少這兩項併發症的發生率,近年來醫師會在主動脈支架介入術之後,使用血管內固定錨釘,像鎖螺絲、釘釘子一樣,將主動脈支架與血管壁鎖在一塊兒,加強密度、更加牢靠。」   抽菸會增加主動脈瘤發生、破裂的機率,柯博仁一再叮嚀,「沒抽菸的朋友,千萬別抽菸;有抽菸的朋友,得趕快戒菸。」   上了年紀的朋友要多關心自己主動脈的健康狀態,只要利用超音波,短短幾分鐘便可以檢查主動脈的狀況,請記得定期追蹤。若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也請一定要控制達標!   原文出處

吃多拉多反覆無「腸」 當心發炎性腸道疾病

2020年10月27日
公開
396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炎炎夏日,民眾偏好吃冷食、喝涼飲,容易因為食物保存不佳,急性腸胃炎患者跟著增加,常見上吐下瀉典型症狀,多數患者經休養治療後,約在2-3天內症狀可獲得緩解。面對偶發性腹瀉,容易被認為是一時吃壞肚子不以為意,倘若經常腹瀉、腹痛頻率突增加,甚至伴隨血便、黏液便等症狀,可就不能輕忽,務必就醫檢查。   奇美醫院胃腸肝膽科馮意哲醫師表示,不同於急性腸胃炎,發炎性腸道疾病屬於自體免疫疾病,好發年齡為二十至四十歲,患者腸道因持續發炎造成反覆腹瀉達四週以上,如不及早診斷就醫,嚴重者恐面臨手術切腸風險。        不明原因腹痛、腹瀉要提高警覺!   馮意哲醫師解釋,發炎性腸道疾病主要分為克隆氏症和潰瘍性結腸炎,兩者都可能出現腹瀉、腹痛、發燒、血便、噁心、嘔吐等症狀,影響患者的消化吸收功能,長期下來,可能導致營養不良、體重減輕、肌肉流失、甚至出現貧血。   雖發病初期症狀雷同,但病程進展大不同。潰瘍性結腸炎主要是侵犯大腸黏膜,發炎部位呈連續性的變化,病灶以較淺的黏膜層為主,較少侵犯到黏膜下層,持續發炎的結果會造成纖維化,腸道縮短,而再生的黏膜造成內壁凹凸不平,而有偽息肉產生; 而克隆氏症的整個消化道都可能受到侵犯,從口腔、食道、胃、空腸、迴腸、結腸、到直腸,發炎部位呈跳躍性,因侵犯部位較深,可能影響整層腸壁,容易發生膿瘍及廔管等。目前臨床上會透過胃腸道內視鏡或電腦斷層或腸道核磁共振等影像檢查,以及糞便鈣衞蛋白檢測等方式來評估腸道發炎情況。       治療選擇多 追求腸道黏膜癒合為首要   發炎性腸道疾病雖無法治癒但可以控制,現有治療包含抗發炎藥物、類固醇、免疫調節劑、生物製劑及手術治療等。醫師根據患者症狀,搭配病灶發炎範圍、嚴重程度,開立不同的藥物組合,來控制腸道發炎,以幫助患者腸道黏膜癒合為首要治療目標。   患者若接受抗發炎藥物、類固醇、免疫調節劑的治療反應不如預期或副作用令患者無法承受,健保已給付生物製劑可供治療選擇,以提升治療成效,幫助疾病緩解,達到治療目標。     腸道發炎不控制,小心併發症佈全身   馮意哲醫師提及,發炎性腸道疾病影響所及不單是腸道本身,更可能衍生全身性併發症,臨床曾觀察到患者因疾病控制不佳,腸道反覆發炎,導致潰瘍性結腸炎惡化造成腸穿孔,長期下來,恐提高罹患大腸癌風險;至於克隆氏症則因疾病控制不佳,造成腸道狹窄、瘻管、膿瘍等併發症。不僅如此,上述兩類疾病隨著罹病時間越長,伴隨腸道外症狀發生的風險也越高,如:貧血、眼睛虹彩炎、關節炎、肝炎等。   馮意哲醫師呼籲,早期診斷與持續治療是疾病控制不二法門,即使因治療而改善症狀,也不能輕忽,務必定期回診、持續治療並監測發炎情形,以達到腸道黏膜癒合的理想治療目標,避免住院率與再手術風險。     「食」在要注意!治療搭配作息 腸保健康有訣竅   俗話說吃飯皇帝大,對發炎性腸道疾病患者而言,卻經常面臨吃越多、拉越多窘境,導致營養不良,對飲食選擇卻步。馮意哲醫師提醒,均衡飲食為原則,但不容易消化、口味過重的食品應儘量避免,如牛奶、優格、起司、玉米糖漿、小麥、豆漿等,油炸、碳酸飲料、調味過重的食物也應該少碰;生活習慣上,應避免煙酒,不要熬夜,避免過度勞累,養成規律作息。   馮意哲醫師指出,不少患者因病影響生活、職場、學業與人際關係而備感挫折,他鼓勵病友,發炎性腸道疾病治療是一場持久戰,隨著醫藥科技進步,治療選擇日趨多元且療效亦不斷提升,只要配合醫囑、定期檢查治療,搭配均衡飲食與規律作息,就能與病同行並保有一定的生活品質。   原文出處

肝癌治療,醫師圖文詳解

2020年10月21日
公開
338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肝臟是個沉默的器官,大多數患者在肝癌初期都沒有明顯症狀,臨床上遇到已經出現黃疸、腹痛、腹脹、體重減輕、食慾不振的患者,大概都是中期或晚期的肝癌。 臺北榮民總醫院胃腸肝膽科黃怡翔主任表示,台灣每年約有一萬例肝癌新個案,其中八成以上與B型肝炎、C型肝炎等病毒性肝炎有關,這是因為過去B型肝炎的盛行率較高,患者的肝臟在經過多年反覆發炎之後,漸漸演變成肝硬化、肝癌。不過自從全面施打B型肝炎疫苗之後,B型肝炎盛行率大幅下降,而近年來C肝全口服新藥的問世,讓C型肝炎的治療有了長足的進展,完成療程後,治癒率可以達到98%,有助於減少未來肝癌發生的機會。 然而,除了B型肝炎、C型肝炎之外,還有許多原因可能導致慢性肝炎,例如酒精、脂肪肝、糖尿病、三酸甘油酯過高、黃麴毒素、膽道疾病、代謝性疾病(威爾遜氏症、鐵沈著症)等,這些原因皆可能增加肝硬化、罹患肝癌的風險。 偵測肝癌的利器 黃怡翔主任說明,肝癌初期通常沒有症狀,需要利用腹部超音波、電腦斷層檢查等影像工具才能夠發現。腹部超音波是不具放射線的非侵入性檢查,不會疼痛、便利性高,能揪出小於一公分的腫瘤,是偵測肝癌的利器,建議高風險族群要定期追蹤,才有機會及早發現肝癌。 抽血檢驗血清胎兒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亦是常用的追蹤方式,不過血清胎兒蛋白並非判斷肝癌的唯一指標,所以發現血清胎兒蛋白異常時,需要搭配進一步影像學檢查。 必要時,醫師會安排經皮穿刺,在超音波或電腦斷層的導引下以長針穿刺入肝臟,取出部分腫瘤組織,交給病理科醫師判讀。 肝癌分期圖解說明 黃怡翔主任解釋,發現肝癌後,醫師會綜合多項檢查的結果來評估肝癌分期。美國癌症協會是根據腫瘤大小、對血管的侵犯程度、淋巴結轉移、遠端轉移等資訊來分期。 然而,我們的肝臟負責多種相當關鍵的生理機能,所以有學者認為在評估肝癌分期時,需要一併考慮肝臟的殘存功能,而提出了「巴塞隆納肝癌分期系統(Barcelona Clinic Liver Cancer)」,有助於評估預後、擬定治療策略。 「巴塞隆納肝癌分期系統」除了考量腫瘤的大小、數量之外,還納入了患者的全身健康狀態,以及肝臟殘存功能分級,將肝癌分成0(極早期)、A(早期)、B(中期)、C(晚期)、D(末期)。由於肝硬化本身即是重要的死亡原因,隨著肝臟殘存功能分級愈差,患者的預後也愈不理想。 目前針對肝癌已發展出多種治療方式,不同的治療工具適用於不同的狀況,接下來讓我們圖解來說明。 多專科醫療團隊攜手抗肝癌 黃怡翔主任說明,肝癌多專科醫療團隊通常會由多個科別的醫師組成。若評估腫瘤有機會切除,患者的身體狀況也能夠承受,會建議由外科醫師進行手術治療。 由於肝癌主要仰賴肝動脈來供給養分,我們可以請放射科醫師利用血管攝影進行血管栓塞來阻斷血流,抑制腫瘤生長。 腸胃科醫師能在超音波導引下,用長針穿刺肝臟,在腫瘤部位注射酒精,殺死癌細胞。另外,醫師還能利用射頻燒灼術(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藉由熱能殺死肝癌。 符合特定條件的患者,也有機會透過肝臟移植,同時處理肝癌以及肝硬化的問題。   除了針對腫瘤的局部治療外,醫師還會根據病況搭配使用全身性治療。全身性治療包括化學治療、標靶治療、免疫治療等。 較晚期的肝癌,過去是以化學治療為主,隨著藥物進步,近年來標靶治療的選擇愈來愈多,可用於第一線、第二線的治療。肝癌細胞具有不同的標記,標靶治療的藥物會與特定標記結合、作用,進而阻斷癌細胞生長的傳導途徑,讓它無法繼續分裂,屬於較精準的治療機轉。   當患者使用第一線標靶藥物治療一段時間後,若發現病情惡化或患者無法承受藥物副作用,可以考慮使用第二線標靶藥物,目前第二線治療已有多種不同標靶藥物可以選擇。新一代肝癌二線標靶藥物針對與一線藥物不同的靶點發揮作用,可以抑制肝癌生長與血管新生。 從大型臨床試驗的結果來看,在一線藥物失去作用後,新一代肝癌二線標靶藥物能夠延長患者存活期,整體生存期的中位數達10.2個月,有助於降低疾病惡化或死亡風險。 黃怡翔主任分析,因為是口服標靶藥物,便利性高,一天服用一顆,患者不用常常跑醫院,服藥的順從度也比較好,生活品質提升。標靶治療可能遇到一些副作用,像是皮膚症狀、疲倦、腹瀉、高血壓等,醫師都會給予協助,緩解不適。 肝癌的免疫治療也持續發展中,讓晚期病人有更多選擇。 保護肝臟請你這樣做 黃怡翔主任提醒,肝臟是人體非常重要的器官,負責多項生理機能。隨著肝硬化的進展,肝癌發生的機會愈高,而肝硬化愈嚴重的病人,治療肝癌的選擇就愈少,大家一定要好好保護肝臟。 有B型肝炎、C型肝炎的患者,務必定期追蹤治療。最好能維持理想體重,好好控制血糖、血脂,減少脂肪肝造成的傷害。香菸、酒精皆對肝臟有害,增加罹患肝癌的風險,請盡量避免。 根據大型研究,運動有助於降低罹患肝癌、肺癌、大腸癌等多種癌症的風險,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好處多多。 自行服用號稱可以養肝、護肝的東西,通常沒有緩解效果,還可能適得其反。若是肝臟有狀況,應盡快就醫,與醫師配合,才是保護肝臟的上上之策。 原文出處

喉嚨痛怎辦?專業醫師詳解

2020年10月20日
公開
257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很高興邀請到耳鼻喉科的蔡耀德醫師來到照護線上。   劉育志醫師:今天要請問蔡醫師的是,喉嚨痛是一個很常見的症狀,哪些原因會導致喉嚨痛?   蔡耀德醫師:最常見還是由感冒引起的,感冒又可以區分為相對常見的病毒、細菌,除了感冒之外,也是有些原因會造成喉嚨疼痛,包括慢性胃食道逆流刺激,或者環境過度乾燥,或是昨天吃完麻辣鍋,今天早上喉嚨不適,這些都是可能的原因。   劉育志醫師:這麼多的原因裡面,哪些時候會需要抗生素治療?   蔡耀德醫師:我們常常聽到鄉間說:「醫師,你幫我開消炎藥」,消炎他們覺得有抗生素有殺菌就是有效,可是其實在大部分的感冒裡面,還是以病毒感染為主,抗生素主要針對的是細菌性的感染,所以並不是每次喉嚨痛患者,醫師都會開立抗生素。   蔡耀德醫師:醫生,我怎麼知道我是病毒感染還是細菌感染?通常病毒性感染還會伴隨其他全身性症狀,不光有喉嚨痛還會有肌肉痠痛,倦怠甚至腹瀉的狀況,所以這也可以讓我們稍微區分,到底是病毒性感染還是細菌性感染。   劉育志醫師:哪些時候的喉嚨痛是不尋常的喉嚨痛,需要趕快就醫?   蔡耀德醫師:這個其實也是非常好的問題,因為在這麼眾多的喉嚨痛患者裡面,我們總是要抓出少部分是有危險的喉嚨痛,首先,像是如果你的喉嚨痛,伴隨著吞嚥的困難,吃不下去甚至產生聲音沙啞,這個時候就是要小心,有可能你的喉嚨痛已經往下延伸造成呼吸道窘迫,必須立刻就醫。   蔡耀德醫師:另外我們也常在成人發現他有齟齒的問題沒有處理,進一步導致齒源性的深頸部感染,這時候不光喉嚨痛連外觀上,脖子就會有紅、腫、痛的現象,這也是需要馬上注意的症狀,最近也愈來愈多報導,就是有一些喉嚨痛不尋常,痛了一兩個禮拜沒好還反而痛去耳朵,痛去往下脖子延伸,這些也有可能是頭頸部腫瘤的前兆,必須趕快就醫進行檢查。   劉育志醫師:如果喉嚨痛的時候,我們日常生活中可以做哪些事情來舒緩不適?   蔡耀德醫師:其實很大部分的喉嚨痛,可以藉由日常生活中的小撇步來進行緩解,像是在初期感冒的階段,我們要適度地飲用白開水,喝水方式也很重要哦,不是牛飲一次喝個500-1000cc,而是少量多次,藉由反覆的濕潤喉嚨,達到局部緩解效果,當然如果你已經產生喉嚨痛症狀,就一定要以溫和、清淡飲食為主,麻辣鍋、太辛辣刺激、油膩的食物,也暫時要避免,另外像夏天或冬天房子裡有開暖氣,這些都容易造成環境上的乾燥,進一步飲食喉嚨黏膜乾燥不適,這個都需要加以注意。   蔡耀德醫師:主要的藥物分成症狀性緩解,比如病人喉嚨痛,我們會給他一些非類固醇的止痛藥,另外如果醫生判斷有細菌性感染的可能性,確實我們就會針對病情評估使用抗生素,如果快篩發現確實是流感病毒造成,有時候也會開立治療流感的藥物,我想在醫師開立這些藥物的時候,其實我們都是有經過專業的判斷和評估。   蔡耀德醫師:有時候患者會對類固醇有所顧忌,所以這時候我們在症狀的治療上,也可以選用非類固醇的口服藥物,如果想要效果控制更好,更能夠緩解喉部不適的話,也可以選用一些具有Benzydamine成分的消炎止痛藥,或者具有局部清潔殺菌效果的漱口水,也是有一定程度的效果。   劉育志醫師:我們可以使用噴劑來緩解喉嚨痛嗎?   蔡耀德醫師:噴劑是目前市面上相對比較新穎的止痛方式,大部分可以區分為兩個類型,一個是所謂的消毒殺菌性的藥水,另外一個是有真正止痛消炎效果的噴劑,噴劑在使用上,我個人在門診上蠻常使用的,因為他除了口服藥之外,提供了另外一個方便的途徑,可以讓民眾在家裡就自行使用,像在我們選用上,有的時候消毒藥水可能還有一些優碘性的消毒液,止痛噴劑本身,除了有局部抗發炎止痛效果之外,它對於局部會有一點麻醉效果,所以對於有時候喉嚨很痛造成無法吞嚥,我們可以在他進食之前使用這樣的噴劑,讓患者方便進食,而加速整個疾病的復原進程。   劉育志醫師:一天可以噴幾次?   蔡耀德醫師:一般來講這個在成人的話使用相對寬鬆,每一次大概1.5小時到3小時,對患側可以噴2-4下,所以它想對使用次數比較頻繁,因為畢竟口腔,噴進來的時候經過唾液吞嚥會被代謝掉,如果是6-12歲,相對比較是青少年或小孩的話,建議每天直接對患側噴兩下,不過這個使用時機也蠻重要,它的使用時機最主要還是要在進食之前,就有它的最大效益,因為通常患者疼痛之後,就會覺得吃東西不方便又不敢喝水,反而造成輕度脫水,甚至無法讓自己的免疫力正常運作,所以其實我覺得這種喉嚨噴劑的效益在於說,可以讓患者可以正常的進食,從而提高他自己自身的免疫力。   劉育志醫師:請問蔡醫師,如果被魚刺哽到喉嚨的時候應該怎麼辦?   蔡耀德醫師:如果懷疑魚刺有哽到的狀況,第一時間絕對避免去催吐,避免催吐!不要用手指去挖,想要把魚刺挖出來,同時也盡量避免過度的攝食,因為這會造成我們接下來處理的過程中,病人容易噁心、嘔吐的反應,因為整個肚子都是飽的,最好的方法還是盡速就醫,讓有專業的耳鼻喉科醫師進行內視鏡的檢視,來找出究竟有沒有魚刺。   蔡耀德醫師:我曾經有一個患者他很特別,他來就是主訴喉嚨痛兩天,也沒有吃魚,他說他昨天有喝汽水,不過汽水就是開了罐沒喝完放在那邊,依稀好像記得附近有些螞蟻,他沒有在意就把飲料喝下去了,後來就喉嚨痛,所以他這個事件的先後是很明確的,喝飲料也沒什麼異物啊!怎麼會喉嚨痛?結果內視鏡一看一隻大螞蟻咬在他的喉嚨裡面,超大一隻,這螞蟻可能有做過一些掙扎,所以它整個牙齒就咬緊緊的,我們內視鏡想嘗試去夾牠的時候,這個不太好夾,最後還是使用一個全身麻醉方式,讓病人比較舒服的方式,藉由器械將牠移除,這是算一個比較特別的經驗。   蔡耀德醫師:喉嚨痛不是大病,所以大部分可以藉由專業醫師的協助,不過確實有些喉嚨痛,少部分是大病的前兆,所以萬一有太久不會好的喉嚨痛,建議還是盡速就醫,藉由專業醫師的診治,希望提早發現一些問題,盡早處理。   劉育志醫師:感謝蔡醫師來到照護線上,我們下次再見!掰掰!   蔡耀德醫師:謝謝!   原文出處

把握治療時機,血糖才有機會逆轉勝

2020年10月14日
公開
556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看診後回到家,王先生告訴老婆說:「醫師叫我要開始學打胰島素來控制血糖。」 王太太驚呼一聲:「什麼!聽說打胰島素打到後來會去洗腎、截肢耶…」 「不是這樣啦!」王先生回答:「衛教師說,要趁現在把血糖控制好,之後才不會搞到腎臟壞掉、或糖尿病足。」 「真的嗎?」王太太依舊遲疑著。 聽到施打胰島素針劑,總讓患者與家屬有諸多遲疑,究竟胰島素是什麼?為什麼我們需要它?請控糖專家來解說。 胰島素是身體本來就需要的荷爾蒙 奇美醫院內分泌科田凱仁醫師表示,胰島素是一種由胰臟分泌,人體不可或缺荷爾蒙,其功能是幫助葡萄糖進入體內細胞。在我們進食、消化之後,葡萄糖會由腸道吸收進到血液中,也就是所謂的「血糖」。胰島素能促使身體細胞吸收血糖,使血糖濃度下降,並讓葡萄糖成為肌肉、腦部等各個器官的燃料。 「假使身體的胰島素不足、或身體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度差,血糖就會居高不下,」田凱仁醫師提醒大家:「超標的血糖,等於讓器官泡在糖水之中,會持續造成各種器官的損傷。」 不能靠感覺,血糖超標不能拖! 究竟血糖多少叫做超標呢?田凱仁醫師解釋,目前常用的幾個診斷標準,包括空腹血糖值超過126 mg/dL,口服葡萄糖測試兩小時後的血糖值大於200 mg/dL,或抽血檢查醣化血色素(HbA1C)數值超過6.5%,都叫做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可能表現出「三多一少」的症狀,變得吃多、喝多、尿多,體重反而下降。然而,並非所有患者都會出現三多一少的症狀,有些人在被驗到血糖過高時,還會質疑的說,「我都沒有不舒服,為何要吃藥?」 田凱仁醫師指出,若檢測到血糖值超標,醫師會請患者調整飲食內容,並增加運動。假使血糖仍舊很高,就得使用藥物降下血糖。會建議患者服藥,通常不是為了治療症狀。因為糖尿病相關症狀,往往要在血糖值很高,甚至高到3、400 mg/dL時才會出現。糖尿病初期,血糖通常沒那麼高,需要靠檢驗才曉得。然而,即使沒有症狀,超標的血糖已經在持續侵蝕破壞我們的身體。高血糖可能造成血管損傷,連帶使各個器官受損,像是視網膜病變、視力愈來愈差、腎功能下降、或神經病變、手腳麻木等。 血糖超標千萬不能靠症狀來感覺,為了避免慢性併發症,一定要趕快治療。 善用胰島素,幫助控血糖  田凱仁醫師說,在糖尿病的治療中,胰島素一直是個很重要的藥物。第一型糖尿病起因於本身胰臟難以分泌足量胰島素;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初期可能是細胞對胰島素的反應不夠敏感,但病情加重後,胰臟分泌胰島素的功能也愈來愈差。胰島素是身體調控血糖的必要荷爾蒙,當胰臟無法自行分泌出足量的胰島素,就需要仰賴針劑補充,才能避免血糖居高不下。 「傳統觀念常認為,糖尿病要非常嚴重,才需要使用胰島素。」田凱仁醫師解釋:「其實不然,我們認為胰島素是很好的治療工具,不要延誤打針的治療,反而能讓胰臟獲得最好的保護。」胰島素是人體本來就需要的荷爾蒙,補充胰島素不會導致洗腎、失明、截肢;反而是不將血糖控制好,才會導致洗腎、失明、截肢。   田凱仁醫師提到,現在高血糖的患者年齡下修,許多患者可能年紀輕輕才30出頭,就因為生活壓力大、生活步調緊湊、工作需要輪班等諸多原因而讓血糖失控超標,公司體檢時抽血一驗血糖值甚至高達400 mg/dL到500 mg/dL。面對這些患者,除了飲食、運動、口服藥之外,針劑的介入也很重要。目前有很多研究報告認為,如果盡早用胰島素介入,胰臟有機會修復。 「之前遇到一位年輕患者,血糖值高達5、600 mg/dL,還曾經住到加護病房。他能接受這樣的治療觀念,所以使用口服藥,並加上一天一針長效型的胰島素。」田凱仁醫師回憶,「經過幾個月後,我們停掉胰島素,甚至後來連口服藥也停掉了,他就靠著調整生活、飲食控制、規律運動維持得不錯。從前糖化血色素很高,現在都能在正常範圍內。」 面對糖尿病,一定要盡早介入治療,胰臟才有機會復原,對血糖控制非常有利。田凱仁醫師說,部分患者恢復得不錯,甚至有機會完全擺脫藥物呢! 使用胰島素的障礙 臨床上建議患者使用針劑胰島素時,常會遇到幾個障礙,一個是「聽說」用胰島素不好,另一個則是不太會操作。 患者經常聽信謠言,誤以為施打胰島素對身體有害,可能導致洗腎,然而這些副作用其實是「沒有好好控制血糖的結果」,並不是「藥物造成的結果」。田凱仁醫師一再強調,放任血糖過高,就是讓身體泡在糖水裡,全身器官都會愈來愈不健康,產生帶來愈多的併發症,嚴重影響生活品質。所以大家不要再錯置這些因果關係了!唯有早一點介入,好好控制血糖,才是避免洗腎、失明的最佳策略。   另外,因為大家對打針較不熟悉,聽到要打針就很怕麻煩,覺得吃藥比較簡單。為了幫助患者克服障礙,多數醫院都有衛教師,能好好教導病友們如何抽藥、打藥。目前也有很多病友團體,只要與有經驗的糖友們聊聊控糖的歷程,便能更有信心、更正向的面對糖尿病。   原文出處

肝臟移植重點講解,換肝專家圖文說明

2020年10月13日
公開
241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談到肝,大家腦海都會冒出「肝不好,人生是黑白的」這句深植人心的廣告詞。肝臟是全身最大的內臟器官,負責多種生理功能,包括肝臟會製造膽汁來幫助脂肪、膽固醇、以及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多種的營養素、藥物進到體內後,需要肝臟處理、代謝;肝臟能幫助分解血液中的有毒物質;肝臟可製作多種凝血因子、合成蛋白質、並能調節免疫反應。身負重任的肝臟若是功能衰竭,身體機能就會受到嚴重影響。 肝臟移植權威、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外科部部主任李威震教授指出,很多原因都可能導致肝臟衰竭,例如慢性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膽道疾病、脂肪肝等,皆會使肝臟慢性發炎,漸漸進入肝硬化,甚至肝癌。當肝臟機能嚴重受損,目前沒有替代方案能夠取代肝臟功能,因此,「肝臟移植」是患者需要考慮的重要治療選擇。林口長庚紀念醫院有經驗豐富的肝臟移植團隊,幫助患者重獲健康新生活。   李威震教授帶領的移植團隊多次創下台灣肝臟移植的紀錄,於2003年完成國內首例分肝手術,並獨創的「李氏公式」成功將一個肝臟移植給兩位患者;2006年完成國內首例血型不相容患者的活體移植;2019年完成國內首例、全世界第二例的孕期肝臟移植手術,再次立下台灣移植醫療史的里程碑。 如何進行肝臟移植手術? 李威震教授表示,肝臟移植手術相當複雜,首先要從捐贈者身上取下健康的肝臟,並要移除受贈者身上原本受損的肝臟,再植入捐贈者的健康肝臟。在取下肝臟與植入肝臟的過程中,醫師需要截斷或吻合肝動脈、肝靜脈、肝門靜脈等多條血管,還要重建膽管,讓膽汁能順利流入腸道。 「捐贈者的身分可能是大愛捐贈的腦死患者,或是患者五等親內的活體捐贈。」李威震醫師道:「我們還可以把從大愛捐贈的肝臟分成兩半,分別移植給兩位的受贈者。」 由於受贈者的肝臟功能已經受損,凝血功能很差,而肝臟內含非常大量的動脈、靜脈,是個具有大量血管的器官,因此比起一般手術,患者在肝臟移植手術過程中大量失血的可能性更大。醫師會打開患者腹腔,確定腹內沒有腫瘤轉移後,逐步分離出重要的血管並取下受損的肝臟,這過程可能就得耗費四到五個小時;之後再將捐贈者的肝臟植入於受贈者體內。若患者的身體狀況不佳,困難程度還會提升。 肝臟移植手術過程複雜,可說是最困難的手術之一,時間可能長達十個小時。不過,李威震醫師卻曾經率領移植團隊創下紀錄,一天內完成四台肝臟移植手術。 肝臟移植術前計畫很重要 目前肝臟移植的來源有兩種,一種是大愛捐贈的腦死患者,另一種是患者五等親內的活體捐贈。或許大家會覺得很奇怪:「肝臟只有一個,如何能將肝臟活體捐贈給親屬呢?」 李威震教授指出,擬定移植計畫時,要先評估受贈者的體型,了解需要多大體積的肝臟才能滿足生理需求。肝臟移植手術前,會根據捐贈者腹部電腦斷層掃描的結果,經過複雜的微積分計算,確立捐贈肝的份量。而且絕對要以不傷害捐贈者的健康為前提,也就是手術後捐贈者剩下的肝臟體積不能少於原本肝臟的三成。 台灣肝臟移植以親屬捐贈的活體移植為主,肝臟有強大的再生能力,且台灣技術與歐美及亞洲先進國家並駕齊驅,捐贈者的健康大多不會受到影響,術後只要在家好好休養,不需服用藥物,肝臟就會漸漸恢復到原本體積的八至九成,肝功能也可恢復至與一般人無異。 至於,大愛捐贈的肝臟要如何分成兩半,捐給不同的受贈者呢?分肝手術並不容易,利用李威震教授創立的「李氏公式」,能夠更精準且快速地達成目標。 「正常的肝臟血流有75%來自於門靜脈,門靜脈的分叉可以分成左右兩邊,或變成三叉狀,」李威震醫師道:「肝臟的體積大小與血流量成正比,因此我們透過計算肝臟分支血管的截面積,就能了解不同部分的體積比例。」李式公式曾被發表於國際知名醫學雜誌,由於操作簡便快速,在臨床運用上值得信賴,目前國內外許多醫學中心也都採用李氏公式來執行分肝手術,讓大愛捐贈的肝臟幫助更多的人。 突破肝臟移植手術的困境 過去台灣開放的活體移植手術捐肝者條件是患者的三等親,後來卻常因為「血型不相容」而找不到捐贈者,現在已開放到五等親可以捐贈。 台灣第一例打破血型不相容困境的就是李威震醫師率領的移植團隊,從2006年起做了第一例血型不相容的肝臟移植手術後,也將經驗分享給其他移植團隊,讓更多有意願的捐贈者能達成幫助罹病親屬的夢想,對於小家庭的罹病者來說,更是一大福音。 「我們現在已駕輕就熟,」李威震醫師笑著說:「在經過適當的處理後,血型不相容已經不會影響肝臟移植患者的存活率。」 李威震醫師的另一項創舉是替孕婦做肝臟移植。部分孕婦可能在懷孕期間,突然B型肝炎發作,導致急性肝衰竭。原本這是一個令人束手無策的難題,因為進行肝臟移植,麻醉與手術會對孕婦造成很大的影響,而術後的免疫抑制藥物則可能影響胎兒。 執行孕婦肝臟移植除了需要精湛手術技巧外,也需要醫師對胚胎學及婦產科等知識有足夠了解,目前全世界曾完成孕婦肝臟移植的案例僅約五例,其中成功生產的有三例,而李威震醫師就完成其中一例。 肝臟移植術後照護提升存活率 影響移植術後存活率的重大關鍵是穩定使用免疫抑制劑,患者術後須透過免疫抑制劑來抑制免疫系統,降低對新器官的排斥反應,延長新器官存活時間,提高存活率。   「持續穩定服用免疫抑制劑十分重要,」李威震教授提醒道:「如果移植後患者沒有乖乖服藥,身體會對新的肝臟產生排斥反應。這時便需增加抗排斥藥的劑量才能控制免疫反應,但也會增加患者感染的機會,還可能傷害腎功能、增加癌症發生的機會,肝臟也會反覆受傷。」所以,若受贈者於服用藥物期間感到任何不適,都應儘快回診與醫師討論,或與個案管理師、協調師聯絡,千萬不能自行停藥或減藥。 接受一個新的肝臟,就像是獲得重生,「希望患者好好珍惜照顧自己的身體,」李威震醫師殷切地交待:「不抽菸、不喝酒、不嚼檳榔,務必改掉各種不良生活習慣,記得按時服藥,並與醫療團隊密切合作!」 原文出處

保養血管要趁早,心血管疾病問題多

2020年10月07日
公開
243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血管系統在身體各處穿梭,讓血液能攜帶氧氣、養分和各種化學物質到各個器官,是極重要的輸送網路。不過,隨著年歲增長,血管會逐漸失去彈性,血管的構造也開始產生變化,大的血管疾病像是膨大變形,小的血管疾病則會阻塞不通。為了喚起民眾能對心臟血管健康的重視,世界心臟聯盟(World Heart Federation)訂定每年的9月29日為世界心臟日;而聯合國則是將每年10月1日定為國際高齡日,呼籲注意老年人的健康。透過這兩個國際性節日,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心血管疾病與高齡者的重要議題。 胸痛不一定是心臟病! 聽到胸痛,大多數人都會聯想到心臟病,不過有些患者的胸痛與胸主動脈有關。胸主動脈連接心臟,是身體最粗、最大的血管,就像是血管系統的高速公路。主動脈壁富有彈性,可以承受高壓血流衝擊,並協助把血液送往全身。當主動脈出狀況時,往往會對生命造成威脅。 新光醫院心臟及血管外科主任林佳勳醫師指出,最常見的胸主動脈疾病包括主動脈瘤、主動脈剝離,另外主動脈也可能出現細菌感染的問題。 主動脈瘤是因為主動脈壁老化、病變,而漸漸膨大,主動脈瘤形成後通常沒有明顯症狀,但是隨著主動脈瘤愈來愈大,破裂的風險也愈來愈高。林佳勳醫師說,胸主動脈破裂會導致胸腔內大量出血,若來不及送到醫院當下即有50%的死亡率,而來得及送到醫院的病人之中,仍有大約一半的死亡率,非常危險。 主動脈剝離是因為主動脈管壁的內膜(intima)破損產生小裂口,高壓血流便經由裂口灌入主動脈壁中形成「假腔」。倘若假腔的壓力很大,可能壓迫真腔,使器官無法獲得足夠的血流,而導致腦中風、腎臟中風、腸中風、肢體中風等疾病。 胸主動脈疾病和心臟病發作的症狀有什麼差別? 林佳勳醫師解釋,胸主動脈瘤破裂和胸主動脈剝離發作前通常沒有任何徵兆,一發作就是劇烈胸痛,讓人措手不及。胸主動脈疾病發作時的疼痛可能從前胸痛到後背,甚至會往下蔓延。 至於心臟病發的患者可能感到胸悶、喘不過氣、好像被重物壓住,而且疼痛會往脖子、下巴、肩膀、手臂蔓延。 無論是胸主動脈疾病或心臟病發,都會讓患者極度不適、痛到冷汗直流。林佳勳醫師提醒,出現這些狀況時要爭取時效,最好的方法就是立刻就醫,不要任意服藥,以免拖延病情、危及性命。 如何預防胸主動脈瘤破裂? 台灣血管外科學會理事長甘宗旦醫師說,由於胸主動脈瘤大多沒有明顯症狀,患者務必定期回診,利用胸部X光、電腦斷層掃描等影像工具來追蹤胸主動脈瘤的尺寸。當胸主動脈瘤管徑膨大到6公分以上,將隨時都有破裂的危險,最好能盡快接受治療。在尚未破裂的狀況下處理,成功率比較高。   中老年人常見血管問題 血管阻塞、靜脈曲張、洗腎廔管 甘宗旦醫師提醒,除了主動脈這樣的大血管可能出問題之外,中老年人還有一些常見的血管問題要特別留意,例如下肢周邊動脈阻塞、頸動脈血管狹窄、靜脈曲張、洗腎廔管阻塞等。   「急性下肢周邊動脈栓塞」即俗稱為「腳中風」,和心肌梗塞一樣須要立刻處理,若拖到組織缺血壞死,可能導致截肢。 下肢周邊動脈阻塞主要是因為動脈粥狀硬化,使得血管管徑愈來愈狹窄,導致腿部無法得到足夠的血液供應。主要分為四個等級:第一級患者會有下肢冰冷、腳麻等症狀;第二級患者會出現「間歇性跛行」,每走一小段路就會因腳痠痛而必須停下來休息。到了更嚴重的第三級,下肢血流量已極少,患者即使坐著休息也會疼痛難耐;第四級患者,下肢血流不足以供應細胞,組織開始壞死,肢體末梢變黑、潰瘍、壞疽,可能需要截肢,若併發局部或全身性感染,恐危及性命。 浮腳筋,莫輕忽! 下肢疾病除了周邊動脈阻塞,也會有靜脈疾病,像是常聽到的靜脈曲張。甘宗旦醫師解釋,靜脈曲張不僅在外觀上造成困擾,症狀包括疲勞、痠麻、疼痛、腿部腫脹、癢感、沈重感以及半夜腿部抽筋等症狀,對工作、生活造成影響。 若不及早治療的話,靜脈曲張會隨著年齡增加而愈來愈嚴重。嚴重時可能造成皮膚發炎、纖維化、色素沈澱,甚至形成慢性潰瘍、難以癒合的傷口、反覆性靜脈炎及蜂窩性組織炎等。最致命的是,當靜脈血栓脫落流回心臟,可能造成肺栓塞,患者會突然喘不過氣,死亡率相當高。若有靜脈曲張的狀況,建議及早就醫。 洗腎廔管要小心照顧 台灣的洗腎病人一直高居世界前幾名,年齡分布大多在50歲以上;甘宗旦醫師說,洗腎廔管在日常生活中隨時要小心照顧,例如廔管側的手臂要避免戴手錶、飾品或穿著袖子過緊的衣物。無論睡覺、工作,任何時候都不可以壓迫動靜脈廔管,以免導致阻塞。天氣較冷時,要注意保暖,以免因為太冷使得血流減緩。 若發現洗腎廔管有任何異狀應該要立即回醫院處理,像是透析治療後手指發青、發冷、疼痛、或透析針頭拔出後血流不止,以及透析血管處紅、腫、熱、痛等發炎現象,洗腎廔管的振動感減低或消失,這些都有可能是廔管阻塞,越早介入治療,越有機會維持動靜脈廔管的暢通。 保養心血管 請你這樣做 林佳勳醫師提醒,各式各樣的血管問題往往是經年累月的傷害所導致,尤其老年人家因血管老化失去彈性,更需要多加注意;從日常生活保養血管,降低血管疾病發生的機會。   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皆會在不知不覺中傷害我們的血管,使血管變硬、變窄,大家務必把血糖、血脂、血壓控制好,成年人的正常血壓為130/80 mmHg(收縮壓130毫米汞柱、舒張壓80毫米汞柱),若持續的高於正常範圍,即為高血壓。林佳勳醫師提及,很多民眾根本不曉得自己有高血壓,一直到出現大問題才驚覺事態嚴重。呼籲銀髮族、體重肥胖、糖尿病患者、時常熬夜、工作壓力大等危險族群,應該要每天自行測量血壓。 血管與身體健康息息相關,大家要持之以恆,好好做保養! 原文出處

癌症骨轉移怎麼辦?醫師圖文解說

2020年10月05日
公開
351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唉呀!」61歲的趙先生要從沙發起身時腳拐了一下,冷不防跌落到地上,正想要爬起身,卻因為右腳劇烈痛而動彈不得。 家人見狀,連忙將趙先生送到急診室。經過系列檢查,醫師向趙先生與家屬說明:「趙先生罹患了攝護腺癌,且因病程屬晚期,癌細胞已經轉移到骨骼內,趙先生會輕易骨折便是骨轉移導致。」面對突如其來的巨大難題,趙先生與家人只感到手足無措、說不出話來。 隨著血液循環轉移到骨骼的癌細胞 所謂的癌症骨轉移,就是癌細胞隨著血液循環轉移到骨骼裡。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泌尿部主任黃志平醫師說,所有的癌症都可能發生癌症骨轉移,其中,又以攝護腺癌、非小細胞肺癌、乳癌、多發性骨髓瘤這四癌的患者為高風險族群。   黃志平主任進一步指出:「骨頭內部其實一直處於變動的狀態——由破骨細胞移去老舊骨質,造骨細胞製造新的骨質。但是,當癌細胞轉移到骨頭後,過度活化的破骨細胞會讓遭侵犯的骨骼變得越來越脆弱,進而引發骨骼疼痛、脊神經壓迫、病理性骨折等骨骼併發症。 治療癌症骨轉移的重要 骨骼併發症發生後,癌友會因長期的骨骼疼痛,生活品質降低;病程惡化後,還可能發生癱瘓需要臥床,工作將被迫中止;若需要進一步進行骨骼手術,醫療成本也會增加。因此,骨轉移對癌友的衝擊絕對不容小覷,若不及時控制,生活、健康、經濟將全面受到衝擊。 為了降低癌症骨轉移的影響,黃志平主任說,癌友莫名出現持續性定點骨骼疼痛,可千萬別輕忽,應趕緊向醫師反應,並遵照醫囑接受相關檢查,以利及早發現、及時治療。確診骨轉移也無須擔心,今日已可透過皮下注射的單株抗體或靜脈注射的雙磷酸鹽類藥物控制骨轉移,患者僅須規律回診,就能控制骨轉移,延緩骨骼併發症發生。 骨轉移日常保養重點 除了藥物支持外,日常照護也很重要。黃志平主任提醒,在飲食方面,骨轉移患者營養補充的重點是要攝取足量的鈣質與維生素D,目標是每天鈣質攝取達1000毫克、維生素D達400 IU(國際單位)。黃志平主任也建議,患者們若屬於外食族可以選擇購買容易的牛奶;食用富含維生素D與鈣質的黑木耳,則能一次補充所需營養;假使食慾不佳、食量較少,也可以考慮搭配鈣片或含有維生素D的營養品。   在運動方面,很多患者會誤以為,癌症轉移到骨頭時,骨頭較脆弱就不該運動,然而,事實並非如此。黃志平主任叮嚀,發生骨轉移後,還是建議癌友們在醫囑下,進行像是快走、游泳、騎腳踏車等緩和運動,藉此維持體力、心肺功能,以減少未來失能的機會。 黃志平主任也提醒,所有的藥物都可能發生副作用,使用骨轉移的藥物,有1%至2%的機率發生顎骨併發症。因此患者在接受骨轉移治療之前,務必要到牙科檢查,先治療牙周病、牙結石、蛀牙等;在治療期間也得好好維護自己的口腔衛生,每天勤刷牙,避免拔牙或植牙等侵入性治療;治療期間若有牙口不適現象出現,應及早告知治療主治醫師。 貼心小提醒 癌友的存活期越來越長,但想要活得越來越好,就不可忽視癌症骨轉移治療的重要性。黃志平主任鼓勵,癌友治療癌症之於,也應好好與醫師配合,積極面對癌症骨轉移。除了規律使用控制骨轉移的藥物外,也別忘做好日常照顧。癌友與醫師齊心對抗骨轉移,才能獲得更好的療效及生活品質。 原文出處

走10公尺都很困難!嚴重恐截肢的下肢周邊動脈阻塞

2020年09月30日
公開
270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醫師,我的腳都很冰冷,走一點路就會痠痛,得停下來休息。」老太太捶著腿抱怨著。 聽完描述,黃柏森醫師便為老太太量測腳背的脈搏,因為這些都是下肢血管阻塞的典型表現,屬於心血管的治療範疇,但因為民眾對此疾病的認識不足,誤以為是關節或筋骨的問題而錯失治療的黃金時期。 奇美醫院心臟血管內科黃柏森醫師指出,導致下肢血管阻塞的原因主要是動脈粥狀硬化,也就是膽固醇堆積在血管壁,血管管徑愈來愈小,使得組織無法獲得充足的血液供應而產生各種症狀。   未即時治療,恐怕要截肢 黃柏森醫師解釋,除了足部冰冷、腳麻以外,下肢血管阻塞進展到中度時會以「間歇性跛行」來表現,也就是在行走一段距離後便感到腿部痠麻、疼痛、無力,必須停下來休息才能繼續行走。隨著疾病惡化,行走距離將愈來愈短。尤其是天氣較冷的時候,血管收縮,這些症狀會更加明顯。 隨著血管阻塞程度變高,腿部缺乏養分供應將會導致持續性的疼痛,且一旦受傷,即使是很小的傷口也會難以癒合;若未即時治療,皮膚將缺血壞死,而變成紫黑色,甚至併發感染而需要截肢處理。 身為醫師,最不樂見的就是截肢,因為截肢不僅影響患者外觀、行走功能、工作能力,此外,截肢後死亡率在一年內高達34%,對家屬的心理與經濟皆是很大的負擔。 治療下肢周邊動脈阻塞,三高務必控制達標 黃柏森醫師說明,下肢血管阻塞、冠狀動脈阻塞、中風皆屬於血管阻塞的疾病,面對各種血管阻塞,務必將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嚴格控制,並視情況搭配使用預防血栓形成的藥物,並且定期回診追蹤調整用藥。 而針對民眾常詢問的促進血液循環的健康食品,不論是國際治療指引或是臨床經驗都覺得治療反應不一,只能當作附加治療,民眾務必還是需要找尋專業醫師並配合醫師處方用藥。 下肢血管阻塞的治療方式 黃柏森醫師說,當血管阻塞程度已經太高,單靠藥物不足以治療時,進一步下肢血管阻塞的治療可分為外科繞道手術或導管介入手術。外科繞道手術是取下一段病患的靜脈或是用人工血管嫁接於血管上游和血管下游健康的部位,讓血流可以繞道跨過狹窄阻塞的地方恢復遠端的血流供應,手術需要全身麻醉,侵入性及麻醉風險較高,但目前研究認為長期維持血流暢通的機會較高。   介入性導管手術的侵入性則較低,過程類似於大家熟悉的「心導管手術」,醫師會在X光輔助下,將導管放入狹窄的動脈中,利用醫療器材來拓寬血管管徑。由於下肢血管管徑較大,而且血管會隨著腿部動作伸縮、扭曲或彎折,如果置放堅硬的金屬支架,可能有支架變形折斷的風險,因此目前國際上的共識是「leave nothing behind」,盡量不要在體內放入金屬支架。 進行導管手術,最常見的有氣球導管擴張術,利用氣球導管將硬化的膽固醇斑塊壓扁而擴大血管管徑,然而當斑塊太硬或阻塞程度太高時,其效果有限。假使氣球導管撐過之後,管徑依舊狹小,必要時會再放入金屬支架以維持血流。 除了氣球導管與支架以外,為了防止日後血管壁發炎、纖維化導致血管再度狹窄,可考慮使用塗藥球囊將紫杉醇藥物塗至血管壁內,抑制血管壁細胞增生,避免或是延緩血管再次阻塞,目前研究指出,使用一般氣球擴張術,2年內血管暢通率約5成,若是使用塗藥球囊,2年內血管暢通率則可提高到約8成左右。   黃柏森醫師解釋,部分患者的鈣化斑塊在氣球擴張術之後不易壓扁,而鈣化如同牆壁的斑塊也會影響塗藥球囊的效果,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可考慮採用斑塊旋切術,也就是一種去除血管內斑塊的裝置,透過刮除或旋磨的方式去除粥狀硬化斑塊,恢復血管管徑,讓血管更持久地暢通、不阻塞。 由於治療的方式很多,醫師會根據患者的狀況選用合適的做法,並非每個病灶都需要使用斑塊旋切裝置這樣的治療方式,但在某些特別的病灶就得多花點精力來處理,例如阻塞長度較長、鈣化嚴重的病灶等,尤其是位於關節處的血管,因為比較不適合放置支架,因此比較建議使用斑塊旋切搭配塗藥球囊來治療。 黃柏森醫師回憶,曾經有位90歲的老太太,右腳跛行已經兩、三年之久,漸漸嚴重到走10公尺去上廁所都會痠痛到無法行走。檢查發現右鼠蹊部的血管有嚴重鈣化的斑塊導致血管幾乎完全阻塞,當時花了30分鐘才終於穿過病灶,使用氣球導管擴張仍無法打開血管管徑,於是決定進行斑塊旋切術,經過多次刮除終於將塞滿血管的斑塊刮除,再搭配塗藥球囊完成治療。後續經過一年半的追蹤,沒有發生再狹窄,病人也沒有跛行症狀,能夠自行上廁所或走到隔壁跟鄰居串門子,讓老太太十分開心。 如何預防下肢周邊動脈阻塞? 黃柏森醫師再次強調,患者務必按時服藥,好好控制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可以有效降低下肢血管阻塞的風險。適度的行走復健能夠改善下肢血液循環,也能刺激側枝循環血管增生。 此外,氣溫較低時,血管容易收縮使症狀惡化,因此要多多注意保暖。由於糖尿病患者大多合併神經病變導致感覺遲鈍,平日須留意足底及腳指頭皮膚的狀況,若有傷口便需謹慎照顧或就醫,以免感染惡化,甚至截肢。 黃柏森醫師提醒,因為民眾對於下肢血管阻塞較不熟悉,容易延誤就醫,甚至拖到腳趾發黑,此時治療難度很高效果也較差,因此呼籲民眾要對腿部冰冷、痠麻、疼痛提高警覺,及早就醫、及早治療。 血液循環不佳的組織容易出現不易癒合的傷口,若發現足部傷口超過兩周仍未有癒合跡象,便須檢查是否有動脈阻塞或靜脈疾病的問題。 原文出處

心房顫動愛注意 才能預防腦中風

2020年09月28日
公開
265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心房顫動是最常見的心律不整,六十歲以上,每二十五人有一人罹患心房顫動;到了八十歲以上,每十人就有一人罹患心房顫動。   當心房以快速且不穩定的方式收縮,便無法有效地推動血液,患者可能感到心悸、頭暈、疲倦、胸悶、喘不過氣,但也可能沒有明顯症狀。   心房顫動本身雖然不會致命,但卻會增加中風的危險,因為滯留在心房裡的血液可能形成血塊,當這些血塊隨著血液打出心臟後,可能塞住血管、阻斷血流,導致腦中風、腸中風、腎臟中風、肢體中風等嚴重併發症。另外,心房顫動還可能導致心臟衰竭,並增加猝死的風險。   心房顫動的治療目標包括矯正心律和預防血栓形成。   矯正心律方面會先嘗試使用藥物,需長期服用。若藥物效果不佳,可考慮非藥物治療,包括電擊整流、電氣燒灼術、冷凍消融術等。電擊整流的效果無法持久,復發機率較高。   電氣燒灼術是針對不穩定放電的區域進行點狀燒灼,手術時間較長、患者會有疼痛感。   冷凍消融術是在導管前端球囊裡灌注液態氣體,以冷凍方式進行連續性球面心臟消融治療,可縮短手術時間且患者於治療中較無疼痛感,不需要全身麻醉。八至九成患者一年內不會復發心房顫動,必要時可再次執行,以提高成功率。   若心臟無法回復正常心律,患者一定要規則服用抗凝血劑,才能預防血栓形成,降低中風的機會。   請與您的醫師詳細討論,擬定最適合您的治療策略。   原文出處

預防心跳過慢、猝死的膠囊,無導線心臟節律器

2020年09月23日
公開
605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一般成年人的心跳速度約莫每分鐘60到100下,若心跳速度小於每分鐘60下,稱為「心搏過緩」。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心臟內科蔡維中醫師指出,心跳速度較慢,一分鐘心跳小於60下時,不一定代表有健康問題。有些人於深層睡眠時,心臟會跳的比較慢。有些年輕人或訓練有素的運動員其心肺功能較好,休息時的心跳小於一分鐘60下,心輸出量也能滿足身體需求。 但是,當一個人心搏過緩時,出現頭暈、無力等不適,代表心臟沒辦法推動足夠的含氧血到身體各處,使大腦與其他身體器官沒有獲得足夠氧氣、養分,便需要趕緊就醫。 哪些原因可能導致心搏過緩? 蔡維中醫師表示,導致心跳過慢的原因很多種,有些是心臟本身的原因,有些是心臟以外的因素。 心臟本身的原因,例如老化、心肌梗塞、心肌發炎、心肌損傷、先天性心臟病等,由於心臟的傳導系統受影響,使得心跳速度變慢。利用心電圖可以區辨心搏過緩的各種型態,包括竇性心搏過緩(sinus bradycardia)、竇房傳導阻滯(sinoatrial block)、房室傳導阻滯(atrioventricular block)等。   心臟以外的因素,包括血液中的電解質不平衡、甲狀腺機能低下、藥物等。經常被疏忽的睡眠呼吸中止症也可能導致心搏過緩。 就醫時,醫師會安排一系列檢查,詳細評估,嘗試找出心跳過慢的主要原因,再針對病因擬定治療策略。 嚴重可能猝死的心搏過緩 蔡維中醫師解釋,心跳速度愈慢,心輸出量愈低,可能讓人覺得頭暈、頭痛、全身無力,甚至有種好像快要昏厥的感覺。心搏過緩的患者容易感到喘不過氣、呼吸困難、胸悶、胸痛,運動耐受度較差,做點活動就會感到非常疲憊。 由於血液供應較差,腦部功能亦會受到影響,患者容易神智恍惚,注意力較差,記憶力減退,忘東忘西。腦部灌流不足,還會增加中風的危險。 蔡維中醫師強調,心搏過緩患者可能面臨到最危險的狀況就是猝死。嚴重心律不整發作時常讓人措手不及,若未能及時救治,會在幾分鐘內死亡。如果曾經出現心跳過慢相關症狀,務必盡快就醫,才能及早預防。 心搏過緩該怎麼辦? 蔡維中醫師說明道,首先我們會評估心跳過慢的狀況是否需要處理,若心跳較慢,但沒有任何不適,日常活動完全不受影響,便無需介入;若患者出現心輸出量不足的症狀,便需要趕緊治療。 的確有藥物能夠刺激心跳加速,但是使用這些藥物可能會出現心律不整的副作用,而有安全上的疑慮。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比較安全的方法是使用植入式心臟節律器。 心臟節律器可以持續監測心律,若偵測到心跳過慢時,就會發出訊號,刺激心肌收縮,維持穩定的心跳。 傳統心臟節律器包括節律器、電極導線兩部分,醫師會用針穿刺鎖骨下靜脈,再將電極導線放入右心房、右心室。調整好電極導線的位置後,醫師會在胸前做一個五公分左右的傷口,然後將節律器放入皮下固定。確認節律器可正常運作後,便能縫合傷口。 因為有連結導線,所以術後一個月內要避免手臂的劇烈活動,不要提重物,以免移動到導線。放在皮下的心臟節律器也得小心照顧,不可拍打、撞擊。     蔡維中醫師說,新型無導線心臟節律器是個類似膠囊的裝置,膠囊裡有節律器和電極。醫師會在局部麻醉的狀態下,從患者鼠蹊部的股靜脈穿刺,放入導管,在X光透視的輔助下,進入右心房、右心室。無導線心臟節律器的一端有勾勾,可以直接固定在心肌上。測試完成確認節律器可以正常運作後,便能移除導管,關閉鼠蹊部的小傷口。 傳統心臟節律器可用於單腔室、雙腔室的節律,而無導線心臟節律器只可用於單腔室的節律。 安裝傳統心臟節律器時,需要穿刺鎖骨下靜脈,這個步驟可能出現氣胸、血胸等併發症,發生機率約百分之一。安裝無導線心臟節律器是經由股靜脈進入,就不會有這樣的風險。     無導線心臟節律器直接固定在心臟裡,沒有導線,患者的手臂活動不受影響,也不會衍生傳統心臟節律器可能有的囊袋導線相關併發症。 蔡維中醫師回憶,曾經遇過一位年紀較大的患者,因為心搏過緩需要植入心臟節律器。原本計畫替他安裝傳統心臟節律器,不過檢查起來發現他的鎖骨下靜脈比較狹窄,倘若再放入電極導線,可能阻塞血管、影響靜脈回流,而衍生其他併發症。與家屬討論過後,決定替老先生放置無導線心臟節律器。手術順利完成後,老先生的症狀改善,也有不錯的生活品質。 心臟節律器日常保養重點 蔡維中醫師提醒,無論是傳統心臟節律器或是無導線心臟節律器都要注意,日常生活中要遠離強磁場、手機不能放在胸前口袋、操作手機至少要距離心臟15公分以上、不要使用具有磁性的飾品或枕頭。   患者若是要出國或遇到金屬探測器,務必告知安檢人員,不要太靠近金屬探測器。就醫時請主動告知醫護人員,最好能隨身攜帶心臟節律器的身分證,方便確認型號及相關設定。 一般家用電器如微波爐、電風扇、吹風機、收音機等,在正常狀況下並不會影響心臟節律器的運作。 安裝植入式心臟節律器後,都會請患者定期回診,了解症狀是否改善,並檢查節律器的狀況。只要把調整儀放在胸前的節律器上,或是靠近心臟位置,就能利用無線傳輸進行檢測。初期會請患者三個月回診,狀況穩定後每半年回診,即使沒有症狀也要定期追蹤喔! 原文出處

關鍵健康防線,保護力罩得住

2020年09月21日
公開
376

新冠肺炎正在全球肆虐,流感病毒、腸病毒也蠢蠢欲動。具備足夠的保護力才能讓壞東西無法乘虛而入,保持健康體質的關鍵是鞏固三道健康防線。 健康保護力三道防線,層層保護   面對各式各樣的病原體,我們內建了三道健康防線,透過層層防護來守衛自己的健康。 第一道健康防線屬於「外在物理防線」。能抵擋大量外來物的入侵,你可以想像一下,外圍防衛的功用就如同守護在最外層的城牆。當病原體大軍想要攻入之前,最先遇到的就是這道高牆屏障,只要保持第一道防線健康,敵軍就難以入侵。 第二道健康防線是「化學屏障」。當敵軍衝破第一道防線進入後,體內會啟動保衛大軍來吞噬、消化、破壞這些外來敵軍。非特異系統就像守在城內的護衛軍隊,只要發現外來者,就會前往處理。 第三道健康防線是「特異系統與化學屏障」。當外來敵軍攻進身體後,體內會產生特異性反應來加強保護力。與第二道防線不同的是,第三道防線會先辨識到某一個外來特定對象,再針對它來產生精準攻擊的作用。還有記憶性,下次再遇到同樣的外來者入侵,就能出動已經訓練好的精兵隊伍與之對抗。 關鍵營養 守護健康防線 看到這裡,大家應該都很慶幸自己身體有如此有效的三道防線。然而,人體的保護力一直處於變動的狀態,會因為各種因素而被消耗或減弱。 想要維持三道防線的保護力,可從幾個方向著手,營養是相當關鍵的一環。均衡飲食,多吃蔬菜水果、優質蛋白質,是主要的大原則。若進一步分析,我們可以再來瞧瞧與三道防線相關的幾項營養素。 「鋅」是人體不可或缺的礦物質,有助於維持能量、醣類、蛋白質與核酸的正常代謝,能幫助組織蛋白質的合成關鍵營養素,且與皮膚黏膜的健康有關,對第一道防線是至關重要,鋅缺乏時,可能會抑制大軍啟動與效率[1]。 日常生活中,牡蠣、螃蟹、牛肉、奶類、豬肉、肝臟等食物的鋅含量較高,動物性蛋白可增加鋅的吸收。建議攝取量,男性為每日15mg,女性為每日12mg。根據衛服部國民健康署102-105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發現,鋅的攝取量於男性13歲以上及女性13歲以上均有觀察到未符合DRIs 的現象,分別僅達DRIs的79-92%及72-87%,台灣民眾每日的鋅攝取量仍未達國人膳食營養素足夠攝取量。 「維生素D」是脂溶性維生素,除了有助維持體內鈣磷的平衡與骨骼健康,也和全身機能調節有關。人體健康保護系統中多數細胞皆具有維生素D接受器,因此維生素D可以產生調節作用,活化先天性保護反應[2],與第二道與第三道保護力防線息息相關有關。 然而根據衛服部國民健康署的102-105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顯示,國人維生素D攝取狀況普遍偏差。根據其公告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第八版,建議50歲以下的人的每日攝取量為400IU,51歲以上的人到600IU。 一般攝取維生素D包含日曬、飲食與營養補充品,若透過日曬取得維生素D,合成維生素D最好的紫外線UVB波長在280nm,最佳日曬時間是在每天上午10點到下午3點之間,不擦防曬品下、露出臉與手臂曬15分鐘,建議要養成戶外活動的習慣適度接受日照。食物來源方面,天然界含維生素 D 的食物種類不多,但仍可從魚肝油、高油脂魚肉 (5-15 μg 或200-600 IU/100 g)、海洋動物的肝臟、餵予維生素 D 的雞所產的蛋、及經過 UVB 照射過的菇蕈類等來做補充,亦可從保健食品補充,也不失忙碌現代人一種方便的替代方式。 「蛋白質」是人體細胞、組織、器官的主要構成物質,能幫助生長發育,有助於組織的修復。也就是說,蛋白質對於保護力三道防線皆很重要,有助於補充保護系統細胞活性與數量,因此每天攝取充足的優質蛋白能幫助我們從裡到外鞏固保護力。 我們每天都要攝取優質蛋白,例如奶、蛋、魚、肉、豆類等。健康成年人每天所需要的蛋白質,大約是每公斤0.8公克,舉例來說,體重的人每天需要大約40公克蛋白質。 牛奶是很便利的蛋白質來源,其中含有酪蛋白、乳清蛋白、乳鐵蛋白等。乳鐵蛋白可促進鐵的吸收,協助對抗病毒和抑制壞菌生長[3]。乳清蛋白被人體消化吸收的速度較快,能促進體液和細胞健康保護,刺激人體保護系統,是一種非常好的增強健康保護力的蛋白。 貼心小提醒 隨著年齡增長,內建保護大軍功能下降,日常生活中若經常暴露於空氣汙染,或有抽菸、飲酒過量等壞習慣,或長期處於壓力或睡眠不足,將干擾體內進而影響保護大軍功能。另外體重過重也是個問題,體重過重時,也都會導致保護力的耗損。   每天的飲食要多留意,務必均衡攝取各種營養,多吃蔬菜、水果,補充優質蛋白質,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充足的睡眠,可適當補充營養品,如利捷維複方有酵保護精華飲,以獲取維生素D3、鋅、乳鐵蛋白等保護力關鍵營養素,健全三道健康防線,保護力罩得住! 參考資料: 1. 102-105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 2. 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及其說明,第八版,國民健康署 3. 維生素D與人體健康,內科學誌 2014:25:250-260 4. 國民健康署孕產婦關懷中心 原文出處

糖尿病問題多,醫師詳細解說

2020年09月16日
公開
283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很高興請到鄭畬方醫師來到照護線上。 劉育志醫師:今天要跟鄭醫師討論的是血糖的問題,現在很多人都有血糖超標的問題,究竟怎麼樣我們才會算是糖尿病? 鄭畬方醫師:OK! 鄭畬方醫師:其實糖尿病,它有一個診斷的標準,我們其實常用的標準大概有幾個,包括說大家常聽到的空腹血糖,正常的空腹血糖是100mg/dl以下,糖尿病診斷標準是126mg/dl以上。 鄭畬方醫師:還有像是隨機的血糖,隨時可能是吃飽飯會驗到的血糖,正常是140mg/dl以下,糖尿病是200mg/dl以上,可是一般隨機血糖通常我們建議,還要有合併有糖尿病的症狀,多吃、多喝、多尿,這些症狀才算。 鄭畬方醫師:另外我們目前最常用的標準,就是用所謂的糖化血色素,糖化血色素其實它在台灣是你這3個月平均的血糖數值,正常的標準是5.7%以下,糖尿病的標準是6.5%以上,當然有一些醫院會用更標準,是直接讓你在空腹狀態下去喝糖水,看你喝完糖水血糖是不是會上升很多,一樣是喝完糖水,兩小時後如果超過200mg/dl以上,這樣也算是糖尿病。 劉育志醫師:會不會有很多的患者,其實他血糖是超標的,但是根本就沒有症狀? 鄭畬方醫師:嗯!是的,沒有錯! 鄭畬方醫師:其實在初期的糖尿病,應該說你血糖才剛剛比正常人高,我們之所以會有剛剛講的多吃、多喝、多尿的症狀,其實最關鍵的點就是在於,因為我們血糖已經高到一個可以說很誇張的地步,我們糖份本來就都漏到尿液,只是正常人可以很順利的把它全部吸收回來。如果今天它已經高到吸不回來了,尿裡面就開始出現糖份。你就想說尿糖很多,很濃的糖水,所以血液裡面的水份都被吸出去,你就開始怎麼樣?尿會變多,尿多了以後身體缺水,你就會開始渴,你就會想要多喝,身體覺得能量不足,所以他就要多吃,所以一般來說,其實要高到一定的程度以後才會出現症狀。  劉育志醫師:如果我們平時不把血糖控制好,長期下來會導致哪些問題? 鄭畬方醫師:沒有症狀的狀況之下你有高血糖,長期會造成一些慢性併發症,像是久了以後會視網膜病變,早上起來突然黑暗閩,看不清楚了,腎臟功能慢慢愈來愈退化,突然到一天你發現怎麼尿變少了,才發現原來自己已經腎衰竭,可能快要進入洗腎的地步,有一天久了之後,欸,醫生我怎麼腳開始麻了,神經病變跑出來了,所以長期久了以後就會慢慢有一些併發症跑出來了,所以我們常說糖尿病為什麼要控制?就是為了預防這5年、10年、20年以後發生的這些併發症。 劉育志醫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我們的血糖應該要控制到多少才算是達標? 鄭畬方醫師:糖尿病的病患的生理控制血糖的能力不如正常人,血糖很容易高,也容易血糖低,正常空腹血糖是在100mg/dl以下,但是糖尿病病患基本值是至少在130mg/dl以下,但有的指引是建議在120mg/dl以下,飯後血糖的話,有的指引是建議在180mg/dl以下,有的建議是160mg/dl以下。 鄭畬方醫師: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糖化血色素,糖化血色素是3個月的平均,比較不會是因為前一天吃的東西,你驗到血糖就有波動,所以以糖化血色素來說,基本上一般人都希望能夠在7%以下,有一些年紀比較輕的啊,我們甚至希望他能夠看到6.5%以下更好! 劉育志醫師:有哪些機轉可以幫助我們控制血糖? 鄭畬方醫師:糖尿病發展到現在,發現的機轉越來越多,我們早期概念都是單純胰島素不足而已。所以最早發明出來的藥物都是,促進你自己胰島素分泌,這是最常見的藥物。 鄭畬方醫師:慢慢到後期我們都發現說,原來還有其他的機轉會造成糖尿病,甚至糖尿病病人在血糖高的時候,很奇怪!它居然會自己把肝糖分泌出來,讓血糖變得更高!所以這種藥物它是阻止這些事情,它不要讓你的肝糖在血糖高的時候還釋放出來。 鄭畬方醫師:有一些是說我胰島素分泌是夠的,可是有一種叫胰島素抗性,一樣的量可是效果實在是很差,所以我就有藥物來了,我讓你一樣的胰島素可是效果會變好,增加胰島素的敏感度。 鄭畬方醫師:後來又發現,我們剛才有講到糖份都會從尿液排出去嘛!有些糖尿病病人回收糖份的能力太強了,就有一些藥物把這個東西擋住,漏出去就漏出去,我不要讓你再把糖份從尿糖吸收回來了,所以它是促進腎臟排泄糖份的。 鄭畬方醫師:還有一些藥物像是,我們其實身體吃東西下去會分泌所謂的腸泌素,吃東西下去發現腸泌素分泌的量是不足的,我就是用一些藥物,增加腸泌素存在身體裡面的時間。 劉育志醫師:請問什麼是腸泌素?  鄭畬方醫師:從口進食下去以後,我們的小腸會分泌一種東西叫腸泌素,它會促進我們的胰臟分泌胰島素出來,而且後續才發現原來腸泌素不是這麼簡單而已,它促進我們胰臟分泌胰島素,抑制肝臟分泌升糖素,升糖素剛講會讓肝糖被製造出來,讓血糖更高。 鄭畬方醫師:也會跟我們的胃講說,小腸有東西了!你動慢一點!它會延緩胃排空,讓食物在胃裡面時間久一點,你比較有飽足感。 鄭畬方醫師:也會直接跟我們的這個神經中樞講說,「你又吃飯了啦!有食物在腸子了啦!」,所以它可以減低食慾。 劉育志醫師:請問腸泌素除了幫忙控制血糖之外,還會有其他的什麼樣的好處? 鄭畬方醫師:因為它本身可以降低你的食慾,胃比較有飽脹感,所以其實它第一個就是說,它可以讓你攝取的食物會變比較少,所以它也可以改善血糖。 鄭畬方醫師:第二個部分的話,其實因為你吃的東西愈少,熱量少,通常體重就會瘦起來,我們知道減重其實對血糖是非常有幫忙的,它可以促進這個胰島素的敏感度。 鄭畬方醫師:所以它藉由直接的機轉和間接的機轉,可以多重的方面來讓你的血糖降下來。 劉育志醫師:哪些人會比較適合使用腸泌素? 鄭畬方醫師:單純就血糖這個部分來說,因為腸泌素剛剛講到說,它是吃東西下去以後分泌的,所以第一個啊,它對於飯後血糖控制的效果特別好,飯後血糖高的我喜歡用腸泌素相關的治療。 鄭畬方醫師:再來就是,有一些腸泌素它在研究裡面發現,它除了有降血糖以外,居然對心臟有保護的作用,所以病患如果已經有心臟的疾病,像心肌梗塞或中風等等的,或許這一群患者特別喜歡用腸泌素,因為對他來說,有額外的保護心臟的作用。 鄭畬方醫師:再來最後一個族群就是體重比較胖的,愛吃東西的人,因為剛剛說它可以控制食慾、降低體重,所以對這個族群的病患,有時候用起來效果是特別好的。  鄭畬方醫師:我舉一個50幾歲不到60歲的婦人,她已經打胰島素一天打到兩次,她的糖化血色素,基本上大概9點多快要10%附近,控制的都很差,她說打胰島素很容易讓她肚子餓,一天打兩次啊!肚子餓她就要吃更多,所以血糖控制很差,我說:「不然我們來試試看,我們一樣一天打兩次」但是我把胰島素變成一天打一次就好,另外一次換成用打的腸泌素試試看,在經過了大概1年半左右,她的糖化血色素從原本大概9點多10點多,今年大概這一整年都維持在6點多附近,她體重部分,她從一開始大概97公斤經過1年半,她現在剩84、85公斤,其實就等於是把這個腸泌素的整個機轉啊!在她身上都是展現得淋漓盡致,血糖也變好了、體重也減輕了,她也不會說常常想要吃東西,所以整個身體的狀況都改善了! 劉育志醫師:患者可以自己施打嗎? 鄭畬方醫師:可以!腸泌素跟胰島素一樣,它都是可以自己在居家施打的。  鄭畬方醫師:在古早以前,一開始腸泌素需要一天打到兩次,後來變成一天打一次,在更新的進展部分呢!甚至有一個禮拜打一次的腸泌素。 鄭畬方醫師:時間拉得越長,我想對病患的依從性來說,相對來說是更方便的。 劉育志醫師:感謝鄭醫師來到照護線上,我們下次再見,掰掰! 原文出處

健康新生活,從清潔牙齒小細節開始!專業潔牙懶人包

2020年09月11日
公開
391

「醫師,我口氣好重,是不是火氣大?」林先生抱怨道:「最近因為疫情的關係,上班都要戴口罩,口氣不好,悶一整天,實在很難受,需不需要驗肝功能?」 醫師望著他的牙菌斑,搖搖頭道:「口氣不好大部分都是源自口腔問題,因為口腔內有數百種細菌,細菌分解食物殘渣之後,就會產生難聞的氣味。你應該要先改善口腔衛生。」 「口腔衛生沒有照顧好,不只會影響牙齒,還可能影響身體健康喔。」醫師叮嚀道。 牙齒不健康,可能影響全身 所謂的「牙菌斑」,是指附著在牙齒表面的一群細菌。畢竟口腔裡很潮濕又很溫暖,完全就是細菌繁衍生長的大好環境。 附著在牙齒上的細菌一方面會侵蝕牙齒,造成蛀牙,一方面也會破壞牙齦,導致牙結石、牙周病,出現牙齦出血,牙齦問題等困擾。更麻煩的是,口腔裡的細菌也有可能影響身體其他地方,例如牙菌斑造成牙齒周圍發炎時,身體較虛弱的人就可能受到影響。 刷牙死角愛注意 我們每天都要吃東西,代表每天都會有食物殘渣卡在牙齒之間,若沒有正確潔牙,累積牙菌斑的速度會很快,隨之而來的蛀牙、牙齦出血、牙結石、牙周病等諸多問題,讓牙齒很快就不保。 大家在刷牙時,得特別留意口腔裡有一些刷牙死角,諸如牙齦溝、牙縫、智齒區等位置,務必加強清潔,才能清除牙菌斑。刷過牙後,建議要用鏡子好好檢查這幾處死角,確保牙齒有清潔乾淨。 挑選牙刷小秘訣 到賣場或於網路商城總是會看到琳瑯滿目的牙刷,究竟該怎麼選,經常讓人毫無頭緒。「刷頭」、「刷毛」該怎麼選才對呢?接下來讓我們談談挑選牙刷的小秘訣。 1. 刷頭要小巧:有些人會認為「大人就該用大牙刷」或是「刷頭大一點,一次處理比較多顆牙齒,應該比較省事」,其實這是錯誤的觀念。大家可以回想看看,讓牙醫檢查牙齒時,牙醫會使用小巧?還是粗大的工具?當然會使用小巧的工具,操作起來比較靈活,也能減少死角。選擇牙刷刷頭也是一樣的道理,在口腔有限的空間裡,假若刷頭太大,就不容易進入口腔深處,難以清潔後排智齒區。請務必選擇小巧刷頭,才能好好把每個位置刷乾淨。   2. 刷毛要纖細:牙縫、牙齦溝是很容易忽略的刷牙死角,也是比較難清潔的位置,使用尖端纖細的刷毛,較能深入牙縫、牙齦溝,清除死角內的牙菌斑。 3. 刷毛要柔軟:很多人會誤以為「刷毛硬一點才能快速清除殘渣、刷得較乾淨」,這是相當嚴重的誤解,因為牙刷刷毛太硬,將直接傷害牙齦與牙齒的琺瑯質,加速牙齒的破壞。刷牙的目的是清除牙菌斑,請使用柔軟刷毛,輕輕刷,才能呵護珍貴的琺瑯質喔! 挑選牙刷時,最把握這幾個重點,刷頭要小巧才能減少刷牙死角,刷毛要纖細才能深入牙縫、牙齦溝,刷毛要柔軟才能避免傷害牙齦、琺瑯質。 正確刷牙,請你這樣做 選好牙刷後,就要使用正確刷牙的技巧,記得「放、轉、柔」三個重點。 先「放」好牙刷位置,「轉」約45度角,讓刷毛蓋住一部分牙齦,朝向牙齦溝的位置,也就是刷上排牙齒時要斜上45度,刷下排牙齒要斜下45度。 刷牙時野心別太大,不要試圖一次刷整排包辦五、六顆牙齒,最好控制在「兩顆以內」小幅度的刷,力道要「輕柔」,來回刷十次以上再換下兩顆牙。   刷牙時記得要刷三個面,牙齒的內側面、外側面、咬合面的牙面都要顧及,建議依照順序進行,例如先從上排牙齒的外側面開始,再刷內側面,然後刷咬合面。上排都刷乾淨後,再刷下排,同樣照著外側面→內側面→咬合面的順序,讓每個面都乾乾淨淨。 牙齒與牙齒之間的間隙、牙齦溝、智齒區等處是最難刷的位置,一定要選用合適的牙刷加強清潔。刷牙的時候請輕輕刷,不要急,每天刷牙兩次,並仔細使用牙線清潔,才能讓牙齒陪伴我們長長久久! 原文出處

病程較快、導致殘疾、認知退化的高度活躍型多發性硬化症

2020年09月07日
公開
281

作者:醫藥新知 多發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 MS)是一種慢性的神經系統免疫疾病,就病理而言,就是大腦與脊髓因免疫系統失調導致神經的髓鞘受到攻擊,髓鞘受到損壞之後會進行修補及形成疤痕,所謂硬化,就是一塊一塊的疤痕組織,這就是多發性硬化症的命名由來。臺大醫院神經部主治醫師 楊智超提醒,疾病在整個中樞神經系統隨機及反覆的出現,所以每個人發作情況差異很大,每個人所表現的症狀也非常多樣化。 大部分多發性硬化症都都會反覆發作,進而造成逐漸的失能及殘障。臨床上,疾病的活性在病人之間差異性很大。有一部分患者的病程較快,儘管使用了一種或多種「改變病程之治療」(disease modifying therapy, DMT),但仍快速累積身體之殘疾和認知能力的退化。這種疾病的表型被稱為高度活躍型MS(highly active multiple sclerosis, HAMS)。由於這種表現型較嚴重,其治療可能必須要採取不同的策略。對於高度活躍型多發性硬化症,目前有許多種不同的定義。有專家提出,如果具有下面其中一種或更多特徵的話。就屬於高度活躍型多發性硬化症: 1. 發病5年EDSS已達到4分。 2. 一年中有多次復發(兩次或更多次)。 3. 超過2次腦磁共振造影(MRI)出現新的病變或T2中病變增大,或在治療下仍出現顯影增強的病變。 4. 對一種或一種以上DMT的治療一年以上仍無反應。 那麼,有哪些病人比較有可能發展為高度活躍型多發性硬化症呢?研究發現的危險因子包括:男性、40歲以上、非裔或拉丁裔的病人,過去有較嚴重的發作、發作後無法完全恢復、每次發作的時間間距較短、發作影響較大(如影響到運動功能、小腦、括約肌、認知功能等)、及失能快速惡化。具有這些特性的病人比較容易成為高度活躍型多發性硬化症。在磁振造影(MRI)影像中,病灶(白點) 數量與體積(lesion load) 較大,或是追蹤檢查時出現新病灶的病人,也代表疾病的活性較高。 對於高度活躍型多發性硬化症,治療目標和所有的多發性硬化症病人一樣,我們都希望能儘量達到所謂的NEDA (no evidence disease activity),也就是沒有疾病活性的跡證。由於病人的疾病較活躍,第一線的注射藥物對於這類患者來說通常是不足夠的,必需要儘早使用較強效的藥物。在療效與藥物帶來的風險之間做取捨也是非常重要的考量。 對病人來說,調整藥物是一個重大的抉擇,然而,多發性硬化症的每一次發作都有可能造成不可逆的損傷,最終影響生活功能。隨著科技進步,藥物治療推陳出新,多發性硬化症已不再像過去那樣令人束手無策。積極面對疾病,與醫師充分討論後選擇適合個人的最佳治療,才能更有效的控制多發性硬化症。   參考資料: 1. 漫談神經醫學 https://jesseneuro.com/ 2. Mellen Center Approaches: Highly Active Multiple Sclerosis https://my.clevelandclinic.org/-/scassets/files/org/neurological/multiple-sclerosis/14-neu-528-highly-active-ms.ashx?la=en 3. Mult Scler Relat Disord. 2017 Oct;17:75-83. doi: 10.1016/j.msard.2017.07.003. 4. Mult Scler Relat Disord. 2019 May;30:215-224. doi: 10.1016/j.msard.2019.01.039. 原文出處